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精选(九篇)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

第1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过程性教学(Processing Instruction)是以输入加工理论(Input Processing)为理论依据的语法教学法[1]。Van Patten提出的输入加工理论认为:二语学习者在处理语言输入信息时,会以获取语言意义为目标,倾向于处理语言信息中的实义词,忽略语言形态和功能词[2]。Schmidt提出的“注意假说”认为:在学习者处理输入信息过程中,没有“被注意”到的语言信息很可能没有“被处理”,从而也就没有机会“被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3]。针对这个问题,Van Patten提出过程性教学(Processing Instruction),通过设计特殊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材料来辅助学习者习得语法形态知识[2]。

国外关于过程性教学的研究近些年发展迅速,但国内在理论介绍和实证研究上都相对落后。戴炜栋和陈莉萍回顾语法教学时,简单介绍了过程性教学[1]。冯辉和张素以输入加工理论命名过程性教学,对比传统教学法讨论了这两种教学法在训练中的迁移效应[4]。目前,国内还没有全面介绍过程性教学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之了解甚少。本研究有两个目的:介绍过程性教学的理论背景和其包含的教学任务;讨论近些年国际上关于过程性教学的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研究内容和方法,探讨目前实证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过程性教学研究的方向。

过程性教学和输入加工假设

在外语教学经历了从听说法、视听法到交际法的转变后,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单纯地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对语法特征习得的作用非常有限[5]。很多研究表明:教学在二语习得中有积极的作用[6-7]。过程性教学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显性信息教学任务,下面先介绍过程性教学的理论背景。

1.理论背景

过程性教学是以输入加工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任务干预学习者内部语言加工策略来促使学习者注意目标语法形态,从而达到习得目标语法特征的效果。输入加工理论结合了Krashen对二语习得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和认知心理学对人类注意机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二语学习者在处理第二语言信息输入过程中的几个处理信息的原则:(1)意义优先原则,学习者会以获得语言意义为目的处理输入信息;(2)注意资源原则,学习者只有在不需要额外付出更多注意资源的前提下才会去处理不含有语言交际意义的语法形态信息;(3)第一名词原则,学习者倾向于认为每句话的第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是这句话的主语或施动者[2] [8]。

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输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单纯给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并不能够很好地促进第二语言习得效果。Krashen 的“可理解输入假说”强调:在二语学习中给学习者提供符合他们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学习材料的重要性。Van Patten 认为:单纯提供可理解的学习材料并不能达到促进习得第二语言语法特征的效果。他认为:为了获取交际意义,学习者会格外留意实义词等含有丰富交际意义的信息,而忽略功能词汇和语言形态信息,因为,它们并不含有很多交际信息,如英语中的介词和用来表示时态的词汇屈折变化往往会被忽略掉[2]。

造成这个忽视现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注意机制。Broadbent提出的选择性注意机制认为注意力是有限的认知资源。在我们处理大量语言信息的过程中,这个注意机制会过滤信息,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9]。Van Patten提出的二语学习者处理输入信息的原则是建立在选择性过滤注意机制上的。他认为,因为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语言意义和语言形态同时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时,会竞争注意资源。在选择注意的影响下,只有部分输入信息会“被注意到”。Schmidt提出的注意假说 “noticing hypothesis”认为:学习者要“注意”到目标语言信息才能够对其进行深层次处理,从而有可能将被处理的语言内容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3]。输入处理理论强调:注意机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只有被注意并被处理的语言信息才有可能融入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体系。

目前,有很多研究结果支持意义优先加工原则。Ellis & Sagarra认为:学习者会利用他们的母语处理策略去处理第二语言。比如,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因为在汉语中没有词汇形态的屈折变化,如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单复数的形态变化,所以,在处理“昨天我们打扫教室了”这样的句子时,要通过理解时间副词“昨天”来了解动作发生的时间。那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为汉语的英语?W习者会利用处理汉语的策略来理解英语[10]。

如,We cleaned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在处理这个英语句子时,学习者会先寻找 “yesterday”这样的时间副词,通过时间副词获得动作发生的时间。这个处理策略“阻挡”学习者“注意”到动词的形态变化 “cleaned”。Van Patten认为:在生活和学习中所使用的语言信息含有大量有可能阻挡学习者注意目标语法形态的词汇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Van Patten 提出了过程性教学[2]。

2.过程性教学

过程性教学是以输入任务为主的语法教学。它含有两个部分:(1)针对语法特征的教学;(2)结构化输入任务。第一部分要求教师针对目标语法特征给学生提供显性信息的教学指导。显性教学要求教师明确说明目标语法形式并讲解该语法形式所具备的意义。在讲解语法形式后,教师要对学生特别强调关于语法形式的理解方式,也就是不要过度依赖之前讨论的输入加工原则,如第一名词原则[2]。

第二个部分为“结构化任务”。结构化任务包含两个练习。第一个是语法特征参照练习(referentially-oriented activity 或referential activity)[2]。该练习会列出经过处理并含有目标语法特征的句子给学生。这些句子以呈现目标语法特征为主。比如目标语法形态是英语动词一般过去时形态,-ed。那么设计的练习句子不应该包含任何表示时间的词汇或短语。如要将“We cleaned the classroom yesterday”中的yesterday去掉。这样学生就只能通过注意动词的形态来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语法特征参照练习中,让学生阅读或者听这样的句子并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任务来确保学生确实注意到并处理了目标语法特征。如判断任务,学生听或读句子“Peter called his sister.”后,要求学生判断Peter“打电话”这个行为是发生过了还是将要发生。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必须仔细分析动词的形态变化。这就是语法特征任务的目的:让学生处理目标语法形态并了解该形态的含义。

第二个练习是观点表述练习(Affective activities)。Van Patten没有对观点表述练习设定特殊的模式,但是他强调了观点表述练习中要给学生提供含有目标语法形式的语言信息并要求学习者在理解这些信息之后对这些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2]。观点表述练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交际教学的理念。在学习者完成语法特征参照练习后,对学习者目标语法形态信息加以强化,并同时加强对目标形态的理解从而强化习得的效果。

过程性教学研究回顾

本研究选取2002年至2012年期间关于过程性教学的实证研究。大量的过程性教学研究讨论英语母语学习者习得其他西方语言语法形式的效果,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主要以西班牙语等语言习得为主的期刊上。近几年,开始有更多的研究对比过程性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在辅助二语语法形式习得上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过程性教学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应用语言学界的主要期刊: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和讨论西班牙语习得的语言期刊,如Hispania。

表1列出了针对过程性教学包含的显性教学、语法特征参照练习和观点表述任务的研究。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对每个研究进行了总结。研究对象注明了被试的受教育程度。参加研究的被试人数为最终人数。大部分的研究采用筛选前测 (screening test)剔除对目标语法形式有所了解的被试的数据。研究内容栏列出每个研究考察的语法形态。研究设计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组设计是每个研究里含有几个实验组,其中EI(explicit information) 是显性信息组(显性教学组); SI (structured input)是结构化任务组;PI (processing instruction或EI+SI)是过程性教学组,包括了显性信息和结构化任务;control是参照组。

过程性教学任务的研究设计

过程性教学任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过程性教学所包含的两个任务分别对语法教学结果带来的影响。过程性教学的第一个任务是教师提供显性信息对目标语法内容进行讲解。有研究指出显性信息对语法习得有促进作用,也认同教学(instruction)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辅助作用[7]。但是,对于显性信息是否能够促进陈述型知识转化为程序型知识上还需要很多研究。

Van Patten & Oikkenon分组设计讨论了显性信息、结构化任务和过程性教学在辅助英语母语者习得西班牙语宾语代词和语序语法形式的作用[17]。结果显示:结构化任务对语法习得有辅助作用,显性信息教学任务没有作用。但是,由于Van Patten & Oikkenon 在研究内容设计上没有很好地保持显性信息组与过程性教学组接受相同的显性信息语法指导。所以,结果不能说明过程性教学组的习得结果不是由第一部分教学任务促进的。笔者还研究了相关资料、数据,以分离显性教学任务,对比显性教学任务与其他任务组在习得目标语法内容上的测试结果,并讨论过程性教学任务的效果。

根据研究设计,过程性教学任务研究分为线上研究和线下研究。线上研究测量学习者完成语法任务的反应时和准确性,以此来对比分析显性信息组和过程性教学组在反应时和准确性上的差异[12-14]。线下研究通过被试间测、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观察显性信息组、结构化任务组和过程性教学组习得目标语法形式的效果。过程性教学任务研究以观察英语母语学习者习得语言形态变化较英语更丰富的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仅有 Marsden & Chen 研究了汉语母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动词形态变化特征[16]。在语法形态上,线下研究主要?论学习者对目标语言词汇层面的形态特征的习得,如noun-adjective agreement in Italian等。

线上研究和线下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很难将两种研究结果对比分析。现有的线上研究在设计上也采用电脑设备,结果虽然显示过程性教学任务组在完成语法任务时的反应时更短,这说明接受过程性教学的学生能够更快地处理目标语法内容[12],但这并不能给课堂教学提供很多教学任务设计的信息。毕竟大部分的语言教学环境没有条件给学生提供电脑。

研究组的设计上,大部分是根据教学方式进行分组,大部分研究都设计了显性信息教学组(Explicit Information only)、结构化任务组 (Structured Input only)、过程性教学任务组(Explicit Information and Structured Input)。通过对比前测和后测的任务考核成绩,观察哪个组在目标语法任务上有更好的表现,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计算组间在测试结果上是否有差异。

?⑾孕孕畔⒋庸?程性教学任务中分离出来是为了观察过程性教学的效果,究竟是因为给学生提供的关于目标语法的显性信息(explicit instruction)引起的,还是因为结构化任务(structured input)引起的。这个设计对探讨过程性教学任务的作用非常重要。学术界对显性信息教学是否能够辅助陈述型知识转化为程序型知识还有保留。在研究中设计一个显性信息任务组,可以更好地观察显性信息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设计如果将显性信息任务和结构化任务进行对比,设计的考察任务不能与结构化任务相似。这样结构化任务组的成绩会受到结构化任务的影响,出现练习效应。除了了解显性信息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对结构化任务的研究也非常重要。Marsden & Chen 的研究将结构化任务内部的两个练习分别作为考察对象。他们的研究表明对目标语法形式的习得效果来自语法特征参照练习而不是观点表述练习[16]。

在表1罗列的研究中,除了Marsden & Chen,其他研究在前测的时候都加入了筛选测试(或者前测本身就是筛选测试)。筛选测试是为了考察学习者对目标语法形式的了解程度。如果学习者在前测/筛选测试中表现出对目标语法知识有较好的掌握,这个学习者的数据就不会被包括在最后的统计分析中。筛选测试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目标教学法的效果。但是,这样的设计会影响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预测。毕竟,真实的教学环境很难保证学生对目标语法形态的认识度保持一致。

过程性教学的研究意义

过程性教学任务的研究对理解第二语言语法习得和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一,使用线上、线下不同的研究方法观察显性信息在语法教学任务中的作用,可以为第二语言习得接口问题提供更多数据。如果显性信息可以辅助语法形式的习得,那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的陈述型知识是可以转化为程序型知识的。通过这个,可以间接证明两种知识体系之间是存在接口的假想。第二,对结构化任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第二语言语法形态习得的过程。学习经过加工的语法输入信息(除去多余的词汇信息,仅提供大量的以目标语法形式为主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是否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法习得。如果是的,那么是否说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意机制的重要作用?是否能通过观点表述练习起到增加显示目标语法形式频次的作用?

探索这些问题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这些研究观察英语母语学习者习得西班牙等语言的语法形式。这是因为对于英语而言,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有更丰富的语言形态的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对过程性教学的了解。汉语在词形上没有形态变化,但是在句式上也有自身的特点。过程性教学作为一个语法教学被提出来,应该观察其在辅助更多不同语言语法形式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部分研究只根据试验内容设计实验组而没有参照组/控制组。这就很难排除实验组得到的数据很有可能来自练习效应,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对测试结果的理解。同时,筛选测试将对目标语法形式有所了解的学习者剔除出数据分析范围,这影响了实验的环境效度。毕竟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很难确保每个学生都没有接触过目标语法形式。通过这样设计,获得的数据不能够很好地预测过程性教学在实际教学环境中的作用。以后的研究可以通过改进研究设计来观察过程性教学在课堂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第2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及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调查、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在现实生活或学生生活中确立探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开设探究式学习活动应把握住以下目标:1.培养观察生活、探究周围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自参与探索性研究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善于确立问题,能够建立假设,能使用基本的研究工具,会搜集信息、数据、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等.3.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切实学会科学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它强调学习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题能力的养成,然后获取知识.它强调学生之间交往和合作的重要意义.现代科学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均须借助于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二、 如何在教学中构建探究式学习活动

探究式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的、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探究性活动.

1.确定探究问题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除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设计探究活动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源泉,学生的探究源于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

(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动画故事法、引入事例法、直观演示法、认知冲突法、对比比较法、设置悬念法……如采用直观演示法,找到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事物--弹弓,引发其中的角度问题.

2.制定探究计划

明确了探究问题,就应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采用何种探究方式、何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何时完成等.

3.开展实际探究

这是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体,它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计划对选取的问题进行实际操作和直观体验,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或结合亲身实践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直至获得初步结论,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注意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教师应给探究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4.进行总结交流

经过实际的探究学习,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由探究而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如通过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探究性学习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2)培养搜集与积累资料的能力;(3)培养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3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观察和实验作为一种手段,特别是作为一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或基本观点,在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作为一种探索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与人类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物理学研究中的观察和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必然影响和制约着物理教学过程的教学指导思想,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具体表现为:要求物理教学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问题是如何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研究的以及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在概念的引入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在定理、定律的讲解里,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习题的解决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例如笔者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一节时,摈弃了“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被动无奈地听”的传统做法,代之以在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相关内容后,提出问题:“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在学生大胆假设出“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后再提出由同学自行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由于磁通量的变化可以是由磁场的变化引起,也可以由闭合回路在磁场中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引起,甚至是二者同时变化引起,而其变化的方式又可多种多样。结果同学们设计出了三十多种方案。在进行交流的基础上,由实验室提供器材让同学们完成实验,检验其实验方案,探索实验结论。这样的处理方法体现了物理学中“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研究方法,也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本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不仅知道了电磁感应现象发生的原因,而且深刻理解了磁通量变化的几种情况;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电磁感应知识,而且锻炼了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特点之二: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为中心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学严谨学科体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核心。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生成全方位的物理图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发展其记忆力,促进知识的迁移,缩小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间的差距,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要实现以上目的,就抛弃传统的直接给出概念和规律的做法,代之以先进的“过程教学法”。即重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为什么要引入?怎样引入?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在《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平抛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接着根据物体做平抛运动时一边下落一边向前运动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平抛运动可以怎样分解?然后学生分组研究设计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分运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为何具有如此特征。这样的处理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而且学生的参与性和参与热情更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平抛运动的分解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强。

特点之三:以数学方法为重要手段

数学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特征,为描述具有深刻内涵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提供了最佳表达形式;数学所具有的简捷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简化和加速了人们进行物理思维的进程。此外,数学作为计算工具所表现出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在物理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应用等方面更显示出其重大的作用。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离不开数学的方法和数学的思维,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数学。

特点之四:密切联系实际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人的认识规律所共同决定的。无论是从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来看,都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联系实际的问题逐年增加,应该说较好地发挥了高考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作用。而从近年来高考的情况看,此类问题的得分率偏低,也反映了中学物理教学中所急待解决的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倾向。

特点之五:以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

中学物理教学,作为中等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同样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无论是从传授物理知识角度,还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过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以此来揭示和阐述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长期的教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熏陶。

第4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或社会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于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内在地要求学科课程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而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课程更侧重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2.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在知识传承上,只讲继承不讲创新;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求同而忽视求异;在学生发展上,注重统一忽略个性;在传授方式上,重视主导忽视主体。因而,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研究性学习本应是大学生、研究生特有的学习活动方式,但当前大学却较少采用,更多的是继续着知识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强的问题。设置研究性课程,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其着力点却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大学教育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外经验来看,部分国家的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大都要求高年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就普遍开设研究性课程,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一些学校开设的一般性研究课程(为学生提供具有国际意义的普通教育课程),另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性研究课程(学生按规定就某国、某地区、某一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以完成学分并获得学位),并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完成普通教育课程才能进入专业研究阶段。韩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浦项工业大学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三四年级学生作为教师助手参加课题研究。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应该借鉴他国的经验,通过研究和实践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提出、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以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要求。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且为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课程实施要求则是根据一定的课程特点、课程目标,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而制定的对课程实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整个课程实施活动的一般原理。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基本特征,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如下:

1.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赋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让学生获得确定性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研究的过程重于研究的结果,研究过程中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程目标为:

(1)知识目标

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②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往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

(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提出阶段、分析研究阶段和总结交流阶段。

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选择和提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问题提出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丰富的相像力、观察能力;需要学生经过发散、提炼、概括,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从周围环境、从社会现象等方面去思考和发现课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完善研究性学习的项目或主题。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并要向学生讲授一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研究阶段是学生根据所制订的研究方案,积极主动地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索、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的过程。本阶段中学生的实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初步的交流。教师在此阶段要进行及时的思维引导,开拓学生的思路。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合作交流,集思广益。

总结交流阶段是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记录、阶段总结、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成果等进行汇集和总结,并以书面总结报告的形式来反映。教师要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发展。

(2)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学生元认知的辅导者。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尤其是在发现问题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研究性学习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需要具备引导、提问、指点、激励的能力,善于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引导他们成才。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体。从学生的动机来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不同于外部需求下的接受式的学习,它主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以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这种学习动机源于对研究课题的强烈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如果学生缺乏这种学习动机,就很难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兴趣去研究,也就无从谈起研究性学习、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认知技能,与此同时,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配套教学改革

大学本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已有部分课程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但国内高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的还较少。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传统的以传授学科系统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需要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实行配套的教学改革。

1.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理解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课程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的开发并不依赖于专家学者的权威,而是依赖于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与指导老师以及合作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课程的开发与组织过程基本上与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合二为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只有在学生的自我建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才能加以实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运行和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应采用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指导的形式。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偏重于学术性的理论性内容,具有预设性、封闭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偏重于实践性的专题的解决,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其内容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其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的、统一的东西,而是根据学习者本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的资源条件而确定的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它要靠学生自己到社会上、到实践中去寻找。因此,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个领域,只要学生想到的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既可以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属于新兴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预先设定。

3.教学过程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内容多是被规定好的、统一的,并且,它所涉及的问题多是封闭的、结构良好的,答案也往往是预知的、标准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比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过程,是否满怀兴趣或好奇在思考、在探索、在分析,而不应过分重视学生理解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知识。重视教学过程,不仅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结果的质量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在兴趣。

第5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一.对独立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各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关系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这种改变,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各学科教学的任务。从学习的意义看,学生的任何学习,包含了“接受学习”,也应该包含“经验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成份,在学科学习中,回避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削弱了学习的丰富生命,这也是学生对某些学科学习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从教学的意义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地寻找和发现知识、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培养能力。因此,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各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完成的任务,研究性学习应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保障措施类似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建立深圳、浦东等经济特区一样,以特区精神和在特区创造的经验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活动机会。从知识域限角度看,基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往往是综合的问题,在各学科中受到本门学科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和方法的限制,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天地。从学习机会角度看,由于规定了一定的课时计划,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集中的训练、展示时空。因此,设立显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更有利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之所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突破口,是由其课程价值决定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能对一些片面的想法加以纠正。如: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只跟部分老师有关;认为“研究性学习”是“阳春白雪”,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可以搞,其它学校则可以降低要求;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中的时髦的东西,不会长久实施;等。应增强法规意识,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实效,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而在各学科教学中更自觉地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出积极的探索。

二.对“研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关系的认识

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和在科研部门开展的科学研究属于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

成人和科研单位从事的研究活动,是生存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有创新和突破,取得造福社会或被社会接受的成果。而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这种手段和方式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获得信息社会所需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研究过程可以模仿,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活动中发展自身。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研究有三个层次的使用方式:科学研究、基于研究的教学(以研究为本的教学)、以研究为本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后两层次的活动方式。

承认成人的“研究”与儿童“研究”的本质区别,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正常实施。如:在课程目标制定中,应重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瞄准创造成果(或解决社会问题);在研究内容上,强调问题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一定是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在确定实施对象时,应重视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使课程成为学有余力学生的弹性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允许学生对他人的研究进行重复和模仿;在课程管理上,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在课程评价中,尤为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等等。

三.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的认识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

第6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 

第7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1. 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科技类活动课程

许多学校和教师片面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科学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科技类活动课程,从而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轨道。这种观点的消极影响不外乎有二:首先是造成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窄化。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和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其次是造成了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而封杀了探究的个性化。我们应该认识到,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家的研究性学习,只会导致新的机械学习和灌输教育;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该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2.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培养“尖子生”的捷径

应试教育迫使教师把学生按成绩分为“优、中、差”三等,为了应付考试,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停围绕着“培优、辅中、转差”进行。于是,不少教师就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培养“尖子生”乃至小科学家的课程,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自然就成了旁观者。这实质是把研究性学习当作应试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借研究性之名,行应试之实。研究性学习课程植根于学生的本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此,它必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以所谓“尖子生”为尺度。

3. 研究性学习课程需要专任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习惯了教学生的教师而言,往往易将“指导”与“教”等同起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探究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提倡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将指导权只赋予某一位教师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而应集众人之智慧,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协同指导。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既不能由专人来教,又不能脱离每位教师的指导。

4. 研究性学习课程需要固定的课时和课堂

如果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同其它学科一样,每周安排固定课时,显然不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因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时间应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可以把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甚至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某周的某一天,或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另外,研究性学习课程应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限制,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有机整合起来,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体现研究性学习课程“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8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关于三省一市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调查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周庆林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赵小刚 为了解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看法和所持观点,我们设计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学习方法与研究的关系、它的价值取向、此课程与人才培养方向、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和研究程序安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取样范围包括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通过调查我们获得了10种倾向的表现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两大倾向 研究性学习课程尽管开设的时间不长,但也已经出现了激进与保守的分化倾向。激进者主张,用全新的方式(其中首推发现法)取代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完全仿照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极端激进者甚至鼓吹并建议学校全部采用“无班级授课制”的“芬兰模式”替代传统的“学科班级授课制”。 保守者认为,完全可以采用类似于学科教学的方式传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还有的甚至不主张根据教育部要求开设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只同意在学科教学中部分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极端保守者甚至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根本不适应我国的国情,建议不开或缓开此课程。 研究性学习的“激进化倾向” 对传授式教育全盘否定倾向在调查中有28.5%的教师持此立场。持此观点的人往往是“研究性学习万能论”者,他们忽视了“自学成才”的外部条件,而寄希望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自学获取研究性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看到即便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也仍然需要传授,更需要教与学双方的协同。极端激进者实际是过高地估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忽视“问题意识”倾向把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科教学对立起来的激进论者往往看到的是两者在具体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在实际实施中则必然会跳到反面——灌输式地“教”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占到48.6%,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我们应当看到,忽视此课程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使得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应有功能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片面强调操作技能很有可能阻碍活动进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生长。根据笔者的实践,要防止出现程序化知识陈述化,就必须先在“小范围内实践程序化知识”——将获得和应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再发现或再发明式的“微型课题研究”,让学生在自己完全能控制的范围内经历和体验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获得,以此为基础理解研究方法的意义。这就是“让学生采用探究式方法去进行微型专题研究”的方法。 成人学术化倾向研究性学习的激进论者在实践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为学生制定的研究目标过高,这是过度追求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自然结果。由于其价值取向是以科学化与学术性研究为特征,因此造成不良的后果是:一、探究内容过分追求创新性、商业价值和社会效能。二、课题选择过分专业化、成人化,难以出现与学生认知结构及知识水准相适应的“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课题;三、探究方法过于注重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认为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没有尊重儿童认知本性的教育理念,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方式受到忽视。在我们的调查中,持此观点的比例达54.67%,值得高度关注。 价值功利化倾向激进论者还会将“社会效益”作为价值取向,这在我们的调查中持此取向的占42.52%。如果成人学术化的倾向与实践上的功利主义结合,就会加速“研究性学习”价值的异化,由促进学生发展转向为学校扬名加速。从理论上分析,这一异化与应试教育有共同的本质。有些学校为图一时之名,并不追求研究性学习的长远发展,教师为使某些学生的成果获奖或发表,往往捉刀,包办代替。学生为展示、为得奖而研究,为追逐名利而探究。这种以外部动机代替内在动机的做法,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难免感到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研究性学习的效益应当在于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健全发展的人格个性。 学生精英化倾向与价值功利化倾向相伴随的,必然是“精英化”的教育人观念。调查中,持精英化倾向的人占到53.27%,这同样值得关注。 程序混乱化倾向问卷调查表明:72.43%的被调查者认为研究性学习不必完全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操作程序也不必固定。在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的情况下,一开始就要求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再进入找研究方向和查阅文献阶段。显然,整个程序颠倒了,其最大的危害是:使刚刚接触课题研究的高中生不能了解正确的研究过程,从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保守化倾向” 学习目标片面化倾向在调查中有74.3%人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是与应试能力相联系的,有15.42%的人选择了“完全正确”。也有25.7%的人认为不应将两者联系起来考虑,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很期望研究性学习能与考试,特别是跟高考挂钩。然而,有些学校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进行片面理解,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具实际效能的是培养学生解出试题的能力,因为这一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学生参加考试获得好处。当然,利用科学研究的思路去解决考试中的一些问题无可厚非,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理综”第1和21题就很典型,但若仅仅围绕这一点大做文章,就是对研究性学习目标片面化的理解了。 类型单一化倾向不少学校认为既然是学习做科学研究,那么,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类型不是课题研究,就是发明项目设计(这在调查中占13.55%)。这样,研究性学习就变成了两种形式的课。有的学校因为嫌搞发明设计费钱,干脆图省事只允许搞撰写论文类的课题研究。实际上,有些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如果发挥他们的某些特长,通过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社会性活动,一样能够起到“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学生围绕“国际空间周”、“国际爱眼日”、“国际老人年”等设计的科普宣传活动,就能起到很好的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学科教材化的倾向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由于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缺乏课程意识,往往把课程等同于学科和教材,所以当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以一种课程形态呈现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研究性学习“学科化”的倾向。在调查中占70.56%的人抱怨教育部仅颁发“指南”,而不组织编写相应

的教材,因而普遍要求编写研究性学习教材。学科教材化倾向最终可能导致的是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研究性体验,大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在根本上是背离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的。 内容预置化倾向一些学校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时,提前预置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按照预置的内容去进行可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发现,8.41%的教师主张内容应当预设。探究内容原本由学生自主选择,现在则是由教师设计或依据现已出版的所谓“学习包”来设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体现,问题意识依旧没有孕育的空间,这将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研究性学习深化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22日第3版

第9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性学习;高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4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这是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课程标准促进探究性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是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改革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从重知识轻能力,到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从封闭办学观的影响,课程忽视社会性实践,到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对学生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对社会需求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表明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措施,已日益为教育者所理解接受并主动实施。

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和内涵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它既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初步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活动性课程。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征:第一,经验性和体验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经验性和体验性显示出研究性学习与记忆书本知识的不同。第二,过程性和生成性。接受式学习是学生掌握即定的知识,但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建构知识、生成知识。第三,开放性和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同时,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只要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之中,学生便会自觉地认识到,这是一项认识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第四,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研究活动是自主进行的,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计划是自已设计的,学习活动是自已亲身经历的,其中的困难又是在个体的努力和同伴的协作下一起克服的。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3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3.1 指导学生选题

学生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通常要反映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兴趣,以及特定的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状况等,只要是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向学生展示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认知、理解、应用的实际能力及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为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题。学生的选题宜小不宜大,应尽量适合自身能力的课题。围绕学生的学习、身边生活的事物,切入口小的课题去引导学生选题。例如“中学生体能素质的现状调查”、“肥胖学生的体质状况及折因研究”、“ 高中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学生睡眠状况的调查”、“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调查”、“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等进行研究。广东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广州娱乐性体育场所举隅”就是由余乃明老师指导,由何聪、陈翰波、张津冬等7位同学组成的课题组研究完成的。专家评价是学生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是一项较好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经验的课题,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取得研究成果。

3.2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制定研究计划以引导研究过程,学生初步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缺乏科学研究的知识,难以把握研究的全过程,因此,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预期结果、课题组成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的形式进行)和研究分工,研究进度,研究措施等。

研究方法是研究计划中的核心部分,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过程。收集资料、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统计等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也适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围绕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内容,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指导学生去选择研究方法。资料研究、调查访问是不可缺少的,至于是否要进行实验、是否要测量,是否采用问卷调查,就要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来确定了。问卷调查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为课题研究获取很多研究资料和信息,学生学习编制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作一次问卷调查的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3.3指导学生实施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实施阶段,主要是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中规定的具体安排,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资料研究主要是指导学生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阅读有关理论知识,或邀请老师作专题讲座,开拓理论视野,以理论去指导研究,并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支撑。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的文献信息和资料,收集相关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从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中对研究象进行分析。调查访问、问卷调查、实验、测试等,都是观察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问题和与相关因素的联系,收集研究资料。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典型资料收集,典型引路路最明,典型说话话最灵,典型资料对研究问题的阐述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调查访问、问卷调查都要根据研究的需要,事前拟好调查问访提纲,选择好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收集研究资料;学生初次做问卷调查,问卷设题不宜太多,以封闭式问卷调查为主,目的在于学习编制问卷的方法,体验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如“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实验时间、实验形式(单组对照或双组对照)、实验施加因素、实验测试指标、实验分工、实验步骤安排等,实验法要与文献资料研究、访问调查、观察等方法结起来,列入实验方案,收集实验资料,一步一步逼近研究目标。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及时整理、分析资料,认识研究对象内部和外部各因素的关系,形成观点,逐步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

3.4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在撰写论文之前,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学生结合亲身实践,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在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认识研究对象的状态、本质和问题,形成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撰写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是科学研究的一次总结,对学生逻辑思维、写作能力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体育课程研究性学习成果,一般以调查报告、实验总结(实验研究报告)、小论文、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

不管什么形式,结构都要严谨,全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指导学生提出的立论观点鲜明,论证有据、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如访谈材料、观察材料、文献资料、实验或测量的材料、典型材料等,作为论据去论证和支持自己研究提出的论点。

3.5指导学生总结交流和评价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交流和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研究成果的处理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组织研究成果报告会,宣读论文,交流心得体会,让更多同学分享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征求同学们对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师生对研究成果做出评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推荐到出版单位发表,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

4 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和学会发展的学习理念, 高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提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接受科学研究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科研素养。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以推进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经验的建构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而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科研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社会调查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仍是一个比较簿弱的环节,我们有责任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

[2] 钟启泉,崔允潡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斯特弗、盖尔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16.

[5] 许镇辉等.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62.

[6] 刘赞英等.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难点和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2008:(13),(14).

[7] 刘久成.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