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精选(九篇)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第1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批判性思维;培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问题作科学的分析及批评,并做出理性的决定。在实践中,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同学不同时,能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坚持,而不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一、挖掘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物科学的发展是在批判、继承、发展中曲折地前行。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在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切除通向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小肠接受酸性物质刺激时,仍能分泌胰液。囿于定论的沃泰默对此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此却提出了另外一种大胆的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物质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后来,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并把这种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化学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丰富的科学史资源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在这些科学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展示完那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观点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引起学生和这些科学先驱的思维冲突,在思维碰撞中对实验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反思、质疑、独立分析、尝试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生活中的推广应用具有“双重”作用。生物技术也不例外,有利也有弊。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除了重点介绍生物技术在推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外,还要说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现行教材增加了从未出现过的有关生物技术负面影响的内容,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包括食物安全等)“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等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学技术的进展,而且了解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自由表达的课堂气氛,组织学生进行积极充分的问题讨论、辩论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对事物具有分析、判断、决策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利用“错误资源”,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一些错误的观点、认识,这些“错误”有的是“根深蒂固”的,有的是“动态生成”的,所以教师要敏锐地洞察,善于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这当中很多的“错误资源”都可以合理地应用到教学情境中,它们是激发学生思考的食粮,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宝贵材料。

1.各种媒体中的错误

当今各种传媒的普及,信息纷繁复杂,正误难辨。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还会被一些错误信息所误导。比如,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人物A假装高位瘫痪,人物B怀疑其假装,设法试探。B在A的身边假装安慰,突然将一个硬物狠狠地砸在A的腿上,A忍痛不动,骗取了B的信任。在神经调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个情节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刺激高位截瘫的患者的下肢,到底会不会有反应?如此设计问题情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错误的生活经验

错误的生活经验比比皆是,教师可以依据这些错误的生活经验来设计问题情境,一方面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新课程理念,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高烧时,加盖棉被以增加排汗量,这种做法对不对?

3.利用动态生成的“错误”和疑惑

在教学中,学生错误的观点、错误的解题方法等随时都会出现。这些“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大有裨益,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观点。通常在授课过程中,每完成一段教学任务,笔者都会问“大家对以上内容有无疑议?”于是诸如,单克隆抗体是以老鼠为实验材料制备的,人能用吗?艾滋病患者真的像课本上说的,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吗?雄蜂若是卵细胞发育来的,它怎么减数分裂产生等一系列问题被学生提出。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能够批判地看待所学知识,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又能刺激产生新疑问,使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为下一阶段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4.及时分析错题成因,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运用纠错本,像批改“作文”似的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评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教师面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时,不要立即告知其正确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过程进行反思,找到错误原因后,学生再将题目按新的思路做一次,这时教师再讲解,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教师的进行对照,对自己的思路方法进行二次剖析,再反思,再纠正。通过这个纠错过程,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在新教材的开放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教材增加了一些颇具特色的版块,每节都从“问题探讨”入手展开教学;不少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设有“与生活相联系”的栏目;部分章节中设置有“旁栏思考题”“异想天开”“奇思妙想”;课后作业注重了与生活、健康、环境等方面的联系与实际应用。这些栏目在内容上有个共同的特点──开放性。比如,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特别是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的信息;有些内容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课后练习题中有一些答案并不唯一。在这些开放性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充分的讨论,通过对这些设置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开放性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让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始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同时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需要,是值得努力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教学;积极、持续的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04-03

批判性思维是指人们“为了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不仅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独立的思维能力,它还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因此,它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课堂教学能够对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施加积极、持续的影响,将十分利于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批判性人格的形成。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本质以及从中小学即开始培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对批判性思维本质的认识,决定了中小学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可能性

尽管思维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思维本身的缺陷,人类将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假象的困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人类透彻审查自身和他人思想、观念的力量。一方面,作为高阶思维能力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理念、承诺、努力和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还需要持续、有技巧地进行“思维训练”才能够形成。另一方面,学界目前基本上已经认可批判性思维至少包含了对于论题、问题、命题、情境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论题、问题、命题、情境的分析和评估,以及更进一步地去寻找新的论据补充、完善先前的认识(此步骤被称为推论和说明),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可能渗透着对自我认识活动的反思(或称为自我调节);学界还认为,批判性思维倾向更多地与人们的好奇心、联想力以及对于事物探索和检验的习惯和态度有关,而理性的好奇、谦恭、怀疑、勇气、换位思考、系统、真诚、执着、灵活等特征,则是批判性思维者普遍拥有的态度倾向。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身并不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能力。人们对于批判性思维本质的这些清醒认识,使从中小学阶段着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了可能。

(二)从中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可行性

任何学习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鉴别、抽象、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来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人的身体和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自儿童进入小学,进入正规、系统的学习活动开始,一直到整个初、高中阶段,其思维水平将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到逻辑的质的飞跃过程。其中,小学生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于具体可感的形象,而初、高中生的思维则更多地利用抽象符号进行推导。但无论在哪个阶段,中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会经历以上完整的思维过程。那么,一方面,在这个思维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的分析、评估、推论、反思等中、高阶批判性思维技能,则非常有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不断的有意识的引导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很早就可能知道“推理和事实的重要性,学会在论辩中尊重他人的观点,虚心采纳他人的观点、愿意换位思考……而当他们变得更加成熟的时候,他们将有能力也有意愿去扩展其智力资源,以便做出更好的判断。可见,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完全可行。

二、课堂教学是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多种可能的渠道和途径

作为一种由逻辑技能和态度倾向要素共同构成的思维能力,人们可以借助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培养。例如,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能够持久地关注人们的质疑精神,全方位地倡导、鼓励思想开放,崇尚理性的真诚、谦逊、换位思考、自信和理性的勇气等思维品质,我们就认为,这样的社会是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而对于一个学校、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如此。约翰·杜威是最早对学校的反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现代学者之一。在杜威看来,对学生的反省思维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学校因素,包括“教师潜在的和显性的影响、学业性质的影响、教育的现时目标和理想的影响”。例如,在阐释教育的现时目标和理想目标的影响时,杜威指出:在教学中,以外在的成果为标准的做法,表现在人们只重视“答案正确”,从而使教师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学生的操行方面,仅仅要求学生遵守校训、校规,而忽略了学生积极探索和深思习惯的养成,这都将不利于学生反省思维习惯的养成。而改变这种状态,就能够使学校的反省思维的影响因素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二)课堂教学是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尽管影响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渠道和途径是非常多的,但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无疑处在众多影响因素的中心位置。关于课堂教学为什么会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课堂教学占据着我国中小学生学校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影响往往会比学校其他渠道的影响要大得多;其次,课堂教学是人类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制度本质特征的最集中体现,在传递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方面,课堂教学与生活中其他偶然性和随意性的知识经验传递方式相比,其本身就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这一优势运用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将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批判性思维环境构建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第3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校,篮球专选课,批评性思维,培养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主题定为“大学创新与服务”,设计的主题中有“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创新”。可见,“创新”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它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需重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创新的前提条件,体育院系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与批评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体育各个专业方向的推进发展,在篮球方向推行批判性思维也日益显得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对篮球专选班学生培养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

1.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内容

批判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批判一词英文critical源于古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进一步的结论”。

按照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思尼斯观点,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免费论文参考网。其主要内容分为论证的分析和澄清以及其前提和推论的评价。

批判性思维是怀疑的、分析的和批判的,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需要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它以一般的逻辑思维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不可缺少的一环。学者们对对批判性思维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由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两部分组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从多角度考察合理性;评价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批判性精神是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识和倾向。具体的说批判性精神有五大要素:独立自主;充满信心;乐于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好奇心。

1.2批判性思维与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

近一二十年,批判性思维教学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众多的大学,甚至一些中小学纷纷设置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来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然而,我国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缺乏对批判性思维有目的的训练,以至于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较低。篮球专选课的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唯令是从”现象,学生在技战术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思考和质疑。免费论文参考网。

2. 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2.1在篮球的技、战术学习过程中需要批判性思维

在大学阶段,是篮球专选班学生学习、掌握、运用技战术的关键阶段。在此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往往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节奏不一定适宜每位学生的学习,这时需要学生提出大胆的质疑。

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常首先让所有同学了解整个动作的结构,然后再分解练习每个环节,例如:在学习行进间高手投篮的过程中,最后的“球出手环节”为:辅助手离球,投篮臂充分向球篮方向伸手腕前屈,用食中指力量柔和的将球投出,但练习中往往出现很多学生手臂直接发力,手腕未控制而导致投篮不中,这时,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进行“球出手环节”的针对性练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建议而采取相关的练习,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战术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认为不合理的环节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到战术的精神,把战术学习的更加扎实,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免费论文参考网。

2.2在篮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争议性问题需结合批判性思维解决

当今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界还存在很多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一种理论、学说或观点经资深学者或知名专家阐述后,很少受到他人的质疑。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温良、谦虚的学术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的研究学者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没有勇气和信心去解释、分析和评估他人的观点,也就难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自我校准。

篮球的理论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在《球类运动――篮球》教材中,篮球运动的起源该书观点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当时受启发于当地青年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将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及发明过程解释为青年摘桃扔入桃筐过于简单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片面的观点直到篮球运动传入中国110周年后,才有专家撰文写到:根据本人200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亲自对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考察发现,当地并没有桃树,多为枫树,故“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存在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这些观点与奈史密斯博士自己撰写的著作《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Basketball----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中阐述的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发明过程相矛盾,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篮球运动的核心问题---篮球运动伊始确立的“准确性”原则,它至今仍是该项目的核心所在。再例:本书的第一版(1988年)和第二版在“突破”的技术章节中,都将突破的动作方法分为四种:1.运球交叉步持球突破;2.运球同侧步持球突破;3.交叉步持球突破;4.同侧步持球突破。这种划分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突破技术属于运球技术的一种,无论是原地持球突破还是运球移动中突破都是运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交叉步突破和同侧步突破都属于原地持球突破,上述分类方法误将两种突破方法分别划分到原地持球突破和运球中突破,从运动学结构和实战情况来讲,运球中是不存在交叉步和同侧步突破的,而且,四种分类方法的前两种方法的名称本身就是语法错误。就是这样的错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从第一版至该书2001年第三版),没有专家和学者对其提出质疑。

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对批判性思维和批判精神的重视,对所接触地理论怀有批判精神,要打破“唯书、唯上”现象,对其进行质疑、解释、讨论、多角度考察,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2.3高校篮球专选生未来工作需要批判性思维

高校篮球专选生的工作基本上定位于各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包括篮球课程的教学、篮球队的训练及科研方面。

2.3.1在篮球教学和训练方面,篮球技能的传授和篮球理论的讲解是最基本的工作,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如何对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增加新颖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有些学生需要克服惰性;有些学生需要克服学习某种技术或动作时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而有些学生由于素质较差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自卑情绪。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分析、解释和判断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些引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2.3.2在科研方面,批判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发现问题,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获得知识提供创新平台。

3.对高校篮球专选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融入篮球专选课的教学过程中

3.1.1在篮球专选课的技术教学过程中,力争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大胆表述个人意见。以使学生据自身情况自主的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3.1.2 在篮球专选课的战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战术思想布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自主考虑战术的关键点和利弊,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敏捷性和判断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

3.1.3在篮球专选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讲座形式,应着重介绍该理论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而不必强调理论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并多设置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见解。

3.2改进高校篮球专选班的期末考核体系。

3.2.1可制定相关制度,如:学生如提出的问题根据质量可直接在期末考核中得到相应附加分等,以鼓励大家积极思考。

3.2.2在诸多考核方式中,技术考试、论文与平时表现相结合是一种较好的考查方式,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3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3.1拓宽知识面。篮球专选教师对论证逻辑、非形式推理、形式逻辑学、逻辑与辩证法等课程进行了解,可以首先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所运用,进而使学生提高这种能力。

3.3.2提高认识。在篮球专选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高校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潜在和长效功能,时刻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 [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4:1

[2]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3]高等教材编写组.球类运动-篮球(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29-130

[4]谭朕斌.对篮球运动起源的考证-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110周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7

[5]黄芳.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132

[6]张明.篮球专修课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3

[7]周曦.篮球专修课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的探索[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8]郭斌.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第4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使学生在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批判性思维认知方面的核心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1]。同时,在学生的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 dispositions)方面形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2]。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1.近年来国内关于批判思维能力的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知网以“批判性思维”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06年到2016年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对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进行研究的文章数目约为5113篇。但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不多,约占总量的12.7%,而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在批判思维培养的文章则占了更少的部分。绝大多数研究探究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较少。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对读写技能的关注较多,而对听说技能的研究较少。

2.在英语教学中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

在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但是学生在几个方面的能力中,表现最差的就是这两个方面。除了英语能力的考虑外,大部分学生也缺乏批判性思维,口语表达的内容往往注重对英语词汇的运用及简单的对话表达,很多情况下学生和老师都会把口语表达差的原因完全归结为英语词汇量不够,或者练习不够。但是即使让学生使用中文阐述,仍然有部分学生会言之无物、表达逻辑混乱、条理性差,甚至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笔者以一位学生的四级听写作业为例,正确原文应为:

Four American teenagers,all children of U.S.military personnel,have been arrested on charges of attempted murder after a woman was knocked off her motorbike with rope strung across two poles,Japanese police said.The four suspects―two 15-year-old boys,a 17-year-old girl and an 18-year-old man―were taken into custody on Saturday,the Tokyo Metropolitan Police Department said.

学生的听写结果为:

Four American teenagers,more children of US military personnel,has arrested...after a woman was knocked off her motorbike with rope strong across two poles.Japanese police said four suspects―50 old year boys and 70 year old girl and 80 year man were taken into castering on Saturday.

虽然句子中有大量的错误,并漏掉部分信息,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基本听懂了主要的信息内容。在英文听力中有时会出现70和17,80和18听错,但是从50 old year boys and 70 year old girl的表达,以及四个嫌疑人年龄为70、80岁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完全没有经过主动分析,而只是被动地记录答案,才会写出这样答案。

所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大大忽略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运用批判性的认知分析和讨论他们的观点,造成他们被动而不是主动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要求相契合

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进一步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级阶段学生口语表达的核心要求。在大学英语四级听说部分的改革及新托福考试的改革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但四级口语和托福口语考题的设置均要求考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做出评价和选择,并且要给出评价和选择的理由,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叙述和描述。对于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通过听、读,还要对信息进行辨别、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这对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测试所考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我们注意。因此,我们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听说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学生的多角度和散发性思维。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在英语教学中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视角,进行大量跨文化内容的补充,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和表达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后由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听说课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情景表演(课上表演及学生自制视频)、辩论、讨论、协作等多种教学形式。选取与正在使用的教材相关的话题或社会热点话题,配合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协作讨论形式为例,笔者试做以下两种课程内容的安排:

1.协作讨论与辩论

(1)组建小组

将各班学生分成小组,每组6人左右,分组多以自愿为主,考虑学生的性格、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组组员的适当调整,全班共五六组。团队建立后首先进行内部交流,互相熟悉。

(2)以多种方式提出问题或话题

引出话题,话题需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引用话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视频新闻、TED的演讲、影视作品、漫画等多种方式。在提出话题后,给学生时间充分讨论,每个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可以安排各组之间互相交换意见。

(3)由学生进行总结陈述

反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陈述观点(State),即确定主旨,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最初可以先提出一些观点加以提示,以引导学生做出积极的思考和反馈;(2)详述理由(Elaborate),即确定从哪几个角度或方面阐述主题;(3)举例说明(Exemplify),引出证据和根据,这部分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密切相关;(4)做出总结(Conclude),总结“说了什么”,回归到所确定的主题,将主题重申并阐述明了[3]。

要注意选取的学生应该在小组内部随机选取,在下次活动中轮换,避免经常由一个学生发言或在讨论过程中只有部分学生积极参加。

(4)教师建议式点评与学生互评

这一部分是关键,也是教师检验学生语言输出和批判性思维外显化的重要步骤。每组成员都应对其他小组的表现做出评价,并就异议或新的想法可以进行现场的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的建议式点评,而不并不做最终的结论。

(5)反思

反思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在经历了讨论、陈述、辩论、提问与点评过程后,应对自己的观点和表现进行反思。同样反思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在课下进行再讨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思维进阶模式。

2.正反辩驳

这种方法仍然是辩论和陈述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但比起第一种,所需时间更短,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反应的速度更快。

首先由教师以多种形式的方式引出话题,学生三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并随机抽取学生的持方。学生在短暂思考后,要根据持同样观点进行陈述、详述理由、举例说明并做出总结。之后由同一小组的另一人持相反观点再次进行观点陈述、详述理由、举例说明并做出总结。最后由小组中的最后一个人对观点进行综合点评总结。

在这个活动的锻炼中,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持方,因此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对待问题的正反两方面都要考虑到,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并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批判性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此种教学设计用时较短,可以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多次使用。

三、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听说教学方法

1.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其知识建构观,它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其实质是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4]。探究性教学也可以称做不完全教学法,与传统教师讲述的方法不同,教师只提供给学生一个知识框架或知识的局部,教师充当的主要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引导学生以课堂上特定的主题为探究内容,通过阅读、观察、听讲、实验、思考及讨论等途径亲身体验、独立探究,最终自己发现并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整个探究性教学要有多次思考、总结与再思考、再总结的过程。此种教学方法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正好契合。

2.互动式教学法

建立新型的师生及生生关系,让师生和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使学生在多次互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在互动式教学法中,有针对性的3D互动口语教学法。3D是Dialogue-method(对话法)、Discussion-method(讨论法)、Debate-method(辩论法)的简称。它是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通过对话、讨论和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外语口语教学法[5],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师生和生生之间产生互动,帮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从多种角度形成批判性思维。

3.反思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性教学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反思。(2)对课堂教学组织、策略与方法的反思。(3)对学生成长的反思。(4)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6]。

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2)观察与分析。(3)重新概括。(4)实际验证。在检验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发现新问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新的循环[7]。反思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通过日记、聆听与观察、教师评价、录像、教学行为研究等实现共同提高。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学生最弱的听说能力要想得以提高,除了需要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以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从国内研究现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特点,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契合度三个方面看,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英语听说教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非常合适可行的。听说课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基于探究性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及反思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及在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方面的核心能力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56-61.

[2]Ennis,Robert H.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2):44-48.

[3]苏小青.大学英语口语课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咸阳师范学院学院,2010(3)第25卷第二期.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彭青龙.3D外语口语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24-26.

[6]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

第5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 大学英语写作 写作过程

一、引言

“教学的意义在于教授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宽阔的胸襟,既不自卑也不自大,谦虚,谨慎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同时保持好奇,质疑的态度。”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英语写作大学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重要一部分,朱行能(2007)提出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应是将其与思维科学全面地,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中的缺陷都可以看作是思维要素的缺陷”。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填补思维要素的缺陷对推动学生学好写作提高写作深度和高度都有重要作用甚至对今后搞好工作,都会产生积极,巨大的影响。

国内黄源深教授(1998) 提出了“思辨缺席症”这一现象,也指出外语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低下,难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语学术界研究者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国内学者林崇德和文秋芳甚至从不同角度构建了批判性思维模型,如林崇德的三菱模型结构,文秋芳的层级模型结构及相应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量具。这些研究者们对于大学生批判性思能力量具构建和检验都为国内学生批判性能力研究做了很重要的前期基础和探索工作。

二、批判性思维在大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过程的关系。马正平在《高级写作学引论学》中对写作的过程论发展做了一系列的描述,其中包括陆机的“感―思―文”;“选材―立意―结构―表达―修改”的写作过程分析;双重转化论及三重转化论等,这些理论虽然得到不能程度的发展,但有它们对于写作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将写作过程分为写前积累材料,构思,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近年来关于写作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韩易杰(2009)认为写作过程包括两个不同的生成过程:语言形式的形成过程和思想内容的形成过程。语言形式的形成过程包括遣词、造句、衔接、连贯、语体和文体; 思想内容的形成过程包括概念、命题、例证、话题、论点、假设等。写作反馈机制,“写作反馈机制实行三步走,通过批改、讲评和修改等步骤”同时还包括同伴互评机制等等,这些研究都是在探索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2.写作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写作过程论认为写作分为写作前材料的准备阶段,写作文子表达过程及写作后评价修改阶段。培养批判性思维很好的途径就是关注写作前和写作后,即写作前得构思如何有效选择材料,写作后如何学会评价。以Hannel七步法中的前两步为基础,第一步:贴标签、辨别、发现、注意、看。贴标签就是让学生学会注意要点,做到既懂得题目词汇意思也能懂得词汇所表述的重要事实。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你可以标出本题的重要部分吗?(2)有我们应该知道的关键信息吗?(3)什么是最相关的信息?以上问题能帮助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借此扩展学生写作思维,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写作后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考中重要的技能之一是评价信息。”。作文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如何修改评估自己的作文。传统的写作教学以教师评阅为主,本文按照Hannel第四步:解码、解释来训练学生评阅自己的作文,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评阅不仅要注意语言结构表达是否正确,还要注意自己的观点是否符合逻辑。学生在此过程中是需要自己独立思考的,为了学生有效的思考及评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你的观点是否表达清晰?(2)你是否将自己主要观点解释合理?(3)对于自己观点你有向读者举例说明了吗?(4)你向读者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有运用修辞或类比手法吗?

不管写作前还是写作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讨论的过程也是思想交流的过程。Richard. W Paul 认为弱的批判性思维是用这种思维维护自己已有的观点,而强的批判性思维是运用相同的技能来评估所有的观点和信念,特别是评估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根据他定义的的强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即:强批判性思维小组及弱批判性思维小组,以强带弱。这样可以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通过写前思维扩展的讨论和写后评价自己写作成果的讨论,教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并把握评价的标准,使学生产生反思的愿望和质疑的勇气。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教会学生善于抓住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发现论证过程中的疏漏。最终达到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气质和思维习惯。

三、结语

本论文从理论角度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结合重要体现在写作过程的前后,写作前教师如何有效提问来扩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做到能辨别,注意理解某一观点,形成一种会思考的思维习惯。而在写作后,也就是文章完成后,学会评阅自己的作文,加强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再度思考,在两次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气质。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最早的研究毕竟源于西方,批判性思维素质不是短时间能迅速提高,需要长期系统的培养,笔者今后的研究将会更进一步根据写作课程特点探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未来批判性思维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带来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Ennis Robert.A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J]1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62,32(1):81-1111.

[2]Isa Tsui.Courses and Instruction Affecting Critical Thinking[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99,40(2):185-201.

[3]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4-28.

[4]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钱海峰,王伟群.论批判性思维内涵及其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07:1-231.

[6]韩少杰,易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9:1-99.

第6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批判性”(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所以渗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对已经认知的事物进行辨认和质疑,并利用收集的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和分析后实现去伪存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佳方式之一.批判性思维品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倾向,二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智力技能.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1 挖掘素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视角.中学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平台,挖掘适合的素材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沃土.因此教师应该围绕课堂教学,渗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培养.围绕课堂教学的素材包括:学生的“前概念”,高中物理教材、课堂偶发生成等.

1.1 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之前,他们的心里并不是一个“空瓶子”,初中的物理知识,生活中观察到现象后形成的“经验”会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影响学生的判断.这就形成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原有概念,这种概念称之为前概念.“前概念”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学生的“前概念”不但不能回避,而且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良好素材.例如《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题,学生的“前概念”其实非常的矛盾,一方面早已听说著名的“比萨斜塔”两个小球同时着地,另一方面“轻”的羽毛和“重”的铁片先后着地的经验也是毋庸置疑的,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正是学生值得思考的地方,也是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培养的来源.

1.2 教材中章节编排的“艺术”

教材的编写中其实也渗透着“批判性思维”的痕迹.例如人教版《物理选修3-5》教材第十八章《原子结构》中,一共有四节:①电子的发现(汤姆逊枣糕模型)、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③氢原子光谱、④玻尔的原子模型(玻尔模型,尤其是在教材的最后一节也谈到了“玻尔模型的局限性”和“电子云”的概念).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顺序正是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步伐;从一个“实验现象”“模型解释” “模型的局限” “新的模型解释” “新模型的局限” ……这样的顺序也正是一代一代物理学家们不断的用批判性思维推动人类文明的过程.

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入这种具有批判性的科学思想史,是学生历史地把握物理科学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物理方法的特色和倾向,这势必会让“批判性”的种子深深的埋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

1.3 课堂中偶然出现的“灵感”

课堂教学的生成总是让我们非常惊喜,我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感觉到这种意外.例如在一次探究影响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试验中,所有同学都已经得到了压力和粗糙程度对最大静摩擦力产生影响的结论.可有一位同学举手发言“我们这组是用单层毛巾完成的,而前面一组同学是用双层毛巾完成的,我们在相同的重物压力作用下得到了两组不同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我们觉得接触面的厚度也会影响到最大静摩擦力.”细细想想,这段话的对与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学生的这种批判性的意识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支持,而且更加值得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论证.

2 重视生成――培养学生批判性智力技能

培养批判性智力技能是指学生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善于并发现提出问题,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结局问题的能力.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应该包括:质疑、评估、探究、自我校准等关节.在课堂生成之前,我们应该有意识的预设一些关节和步骤,在生成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智力技能.下面我就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谈一谈我的做法:

2.1 “放大冲突”,鼓励质疑

在上课的开始阶段,我首先将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用两个实心金属球在课堂上展示,继而在用牛顿管(钱羽管)演示在不抽真空条件下的羽毛和硬币下落的,其结果截然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唤起学生对自由落体现象的“前概念”,将冲突以显性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结束后鼓励学生公开表达对这两次试验的看法和评价并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2.2 “有效讨论”,引领评估

两次实验结束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评估,教师应对思考的方向和内容进行引导.此时的评估并不是急于让学生对概念进行错与对的判断,而应该通过其他的方式将学生“前概念”进行引申.例如再将两张质量相同的纸片,一张平摊另一张揉成团再次进行自由落下,可以将伽利略对这个问题的悖论介绍给学生:如果将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捆绑起来,思考落地时间的变化.这一系列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必然会让学生有足够的话题进行讨论,而讨论的内容也会再次影响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评估,并初步得到自己的判断.

2.3 “论证探究”, 实现自我校准

批判性思维品质并不仅在于质疑和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包括了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创造性的对评估的观点进行论证的过程,学生需要围绕新的个人观点进行实验和理论上的论证.大多数学生经过评估后已经发现了“同时着地”与“不同时着地”的关键性因素――空气阻力.将牛顿管抽成真空后重新观察羽毛和硬币是否同时落下的实验将对“同时着地”的真理起到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而空气阻力这一干扰判断的事实也被确定下来.

对物理问题的验证不能只停留在定性的认识,能否将问题的论证上升到定量的分析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智力技能的关键步骤.在不计空气阻力的前提下,能否数据上得到“同时着地”也将对学生深刻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起到重要影响.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把注意力落在落地时间相同上,这时需要提醒学生准确测量物体从静止落下到落地的时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以考虑用光电门来进行实验.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从验证物体运动性质的角度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特点,可以用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的打点计时器来验证两个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近似相等,运动性质均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共同的运动特点.

自我校准是指分析和评估一个人自我推论性判断中应用技能导出的结果的过程,体现了一个人勇于求证、确认并不断完善自我的追求,是一种习惯性自我审查的思维品质.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论证评估是学生在产生批判性质疑后进行科学论证并实现自我校准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不仅要质疑,更应该根据质疑进行实验和理论上的论证的科学精神,在论证评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校准.

第7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人才培养 批判性教育 批判性学习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受到很大的阻碍,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以大学英语课堂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将批判性思维培养纳入其中。学校需要调整大学英语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模式,提高大学英语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是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持否定态度和吹毛求疵的思维,而是一种理性思维,其特点为变通性、独特性、新颖性、探索性和批判性。批判性思维由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两方面构成。批判精神包括好奇( 好疑、好问、好学),开放 ( 容忍、尊重不同意见),自信( 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敢于挑战权威),正直( 追求真理、主张正义)和坚毅( 有决心、毅力)。批判性思维技能有分析( 归类、识别、比较、澄清、区分、阐释等),推理( 质疑、假设、推论、阐述、论证等)和评价( 评判预设、假定、论点、论据、结论等)。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标准为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批判性思维人才是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创造性人才。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

融入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批判性教育和批判性学生等方面。

1.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为提高英语语言技能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纠正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使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有用性,从而将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学习中。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批判性思维贯彻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采取以读书为主,以篇章阅读为辅;以讨论为主,以语言赏析为辅;以考察思考能力为主,考察语言能力为辅的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作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构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授课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批判性教育。批判性教育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批判性教育需要有批判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

(1)营造有利于批判性人才培养的环境。改变过分注重学业而排斥思维培养的现状,建立自由、包容、民主、开放和进取的文化氛围,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为批判性思维培养建立良好的环境。大学英语教学要做到文化开放,课程开放,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英语课堂需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能够相互交流思想,自由探讨。同时改善学风,充分体现民主,学术气氛自由,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勇于创新。高校需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考试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聘请外语类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会给学生以直接的影响,为学生树立典范。

(2)批判性教师。批判性教师是有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的教师。批判性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批判性教师是学生的典范,他们能够感染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批判性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的前提下,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精神,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从英语课堂到课外和生活中的迁移。批判性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批判性英语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积极开展讨论式、互动式、研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提高思辨能力。教师给学生讲解学习策略,并指导他们应用于学习实践。同时尊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分级教学和分组教学。改革评估方法,在评估中加大对批判性思维考核的比重。

3.批判性学习。批判性学习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重视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上,批判性学习摆脱了纯粹的知识记忆的束缚,使他们努力坚持探索,找出答案或者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批判性学生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好奇、灵活、独立、喜欢提问和善于探索。批判性学生能够将批判性思维和批判精神运用于大学英语学习实践中,提高思辨能力与英语语言技能。批判性学习使英语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批判性学习能够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批判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批判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水平和思辨能力。

三、结语

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完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利用批判性教育和批判性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人才。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塑造批判性精神,成为批判性教师。同时,培养批判性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实现语言学习和思维培养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莉文.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设计: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31-35.

第8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261-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建立创新型国家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基本战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依赖自然资源型以及劳动力型的发展将会逐渐衰落,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将成为如今社会竞争成败的关键,而创新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创新性思维建立在一般性思维的基础之上,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创新性思维主要强调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推理与判断,而这些技能又正好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可见,批判性思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主体以批判为起点的时候,创新才会更加丰满和强劲。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大量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是关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我国当前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深化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也称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对所学知识的性质、价值、真实性、精确性进行个人分析、评价、推理及判断,并做出综合决策。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批判性思维仍处于认识和发展的阶段,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思维阶段,只有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发展才能形成成熟的批判性思维。在国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讨越来越重视,理论成果层出不穷。我国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经过对某高校学生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偏弱;男、女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有特征;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各维度表现不均衡;不同专业批判性思维倾向有差异。同时,学生普遍反映没有充分感受到校园和课堂上的批判性氛围,这些现象反映了学校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缺失。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心理与个性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提高创新能力是我国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越高,则国家的经济、教育与军事实力越强大。因此,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对我国在新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批判性思维是培养与加强创新型思维的前提,脱离批判性思维谈创新是不切实际的,也是经不起考验的。要创新就要不断学习前人的知识及经验,同时善于发现旧理论的缺陷、不足甚至是错误,要敢于质疑并且敢于他们。同时,要提高创新能力,还要突破自我中心,走出思维自我蒙蔽的关键区域,谦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有在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大学生才能学会在基于现有的标准去判断,敢于去发挥想象,善于去思考。只有在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才能够正确的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认真的去把错误改正。因此,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2.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大学生适应复杂的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当中不乏一些不需要的信息或者是消极不利的信息,甚至是欺骗、诈骗的信息。比如海量的广告、报纸新闻,甚至是诈骗信息、传销组织,等等。互联网不断的渗透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影响到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影响人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等,因此,有效去甄别和获取有用信息,提高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有助于高校学生分辨善与恶、美与丑,当面对泛滥成灾的有害信息,批判性思维能有效地使学生远离它们,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更好的去学习以及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3.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疑惑和心理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工作者、学生父母及自身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与个性发展问题。一些研究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过一系列研究,并且认为大学生需要经过分离、过渡、融合三个阶段不断反复的洗礼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其中过渡阶段最为重要。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批判性的筛选、理解和吸收,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4.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未知社会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目前高校的教育与当今市场需求已严重脱轨,导致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时非常迷茫,无法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有助于学生挖掘自身潜能的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逐渐成为新经济形态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作为社会开拓者中的佼佼者,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材,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当代大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筛选、汲取有利信息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如果一个人缺乏批判性思维,那么就可能会被浩如烟海的知识所淹没,导致“信息无知”或“消化不良”,从而不能准确、有效地进行取舍。因此,培养和加强批判性思维不但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认为,我国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非常有必要,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在打破原有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变革,在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目前,我国各教育阶层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结构、价值以及批判性思维教学培养方式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仍不够重视。在大多数高校的培养计划中,鲜有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加入其中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是根据学校和教师出发,这种课程模式不但限制了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还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因此,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加入到培养计划当中,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训练项目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上对批判性思维有所认识。同时,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设置灵活多变的课程体系。例如调整选修课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科目,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科目。同时,创建一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批判性思维的实践课程,从而使学生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到整个学习中,最终能让学生系统、自主地学习到批判性思维的一般性原理,从本质上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2.加强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把学科内容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由于思维方式能够提供的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而缺乏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因此,鼓励大学生把批判性思维运用到实际实践当中,通过社会实践去验证自身潜意识里批判性思维的对与错。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将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还能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创新能力。思维源自于生活,通过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建立起课本理论、思维理论与现实生活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彻底领悟批判性思维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3.通过转换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目前,我国高校在考核方式上普遍使用考试成绩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单一标准答案的考题,创新型、灵活性的题目非常少,过度使用这种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间接限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考核方式中教师通过增加过程考核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比如适当加入实践环节和创新环节、调整考试成绩的占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这在无形中唤醒了学生潜意识里的思维方式,这有助于学生领略批判性思维给自己的成长所带来的魅力。

4.提升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及其重要性的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优秀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作为创新实践的主体,应当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补充与批判性思维密切相关的知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平台,应当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有关批判性思维的专题讲座,通过互动来增进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积极开展以批判性思维为主题的各类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批判性创新实践的专项课题研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做铺垫。

第9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培养;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学科和教学方式出现,已成为北美和欧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众多大学纷纷设置相关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培养批判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早在1999年,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1999:26)。本文试图从操作层面入手,结合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特点,着重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罗伯特・恩尼斯教授是最早对批判性思维做出定义的学者,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以后天的客观经验为基础,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Robert Ennis1962:81)。具体说来,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技能,二是情感意向。前者又称批判性思维技能,后者又称批判性精神。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保罗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熟练地解析、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那些信息的过程。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认知方面往往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评估证据的能力;二是鉴别事实与个人主张和逻辑判断之间差异的能力;三是能够发现普遍规律,并评价其逻辑严密程度的能力;四是正确、清晰地进行推理,并有效解释结论的能力。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意识到偏见、歧视的存在,并注意克服这些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观点,理解他人,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等。

一般来说,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习得分为两类:直接习得与间接习得。前者指学生经由专门的思维课程而获得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逻辑学、科学方法论等;后者指学生经由具体专业的学习实践以合作讨论而获得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在间接习得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来自于对知识以及知识习得过程的领悟与归纳。本文着重研究间接习得,即如何在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批判性思维教学

1.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

目前,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置专门课程,直接向学生传授批判性思维的策略、规则与实施步骤,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另一种方法是把学科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结合,主张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质疑与批判精神。在我国现阶段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无疑第二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在课堂教学中中,不是单纯地由教师将事实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而是请学生自己批判地思考课题、教材、学习过程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教师应结合本课程选择一些具体的方法,如辩论法、会议法、案例法等,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内容

在批判性思维教学时,教师应该传授什么?这要求教师把握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实际上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通过反思提出问题和假设、通过逻辑论证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把学科内容与日常生活及具体情境的需求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并逐步让学生把事实、概念、方法、价值和体系联系起来,使学生分析出课程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多教师经常把问题“格式化”在课堂上,这样问题就脱离了真实的生活。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特点,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结合教材知识,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打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打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处理好思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充分结合起来。批判性思维注重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与敏感性,不是单纯地强调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的英语知识,而是积极鼓励学生去开展有意义的怀疑,使其能够主动提出一些好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来确定其假设,寻找合理性。

20)加强过程性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的教育机构常常用测试来控制课程和教学。在成绩责任制要求下,终结性评价成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工具。教师和学生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内容上,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记住信息分类的规则和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导致“表层式学习方式――低层次学习结果――表层式学习方式”的恶性循环。过程性评价恰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深层式的方向上来。所以,过程性评价很好地填补了上述评价的死角。在过程性评价中,如果教师不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他们就不会担心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形成批判性吸收的思维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其结果是形成“深层式学习方式――高层次学习结果――深层式学习方式”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批判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信息能力的提高,还是未来个性的发展,都离不开反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环境,不要过分关注终结性评价的结果,而要用过程评价的课程方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Robert H. Ennis.Critical Thinking: 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 .Teaching Philosophy,1991(1) .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