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农作物增产的方法精选(九篇)

农作物增产的方法

第1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变量选择:通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测算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时选取2001—2011年的相关原始数据。设被解释变量农业总产值为产出量Y。严格地说,农业生产资本存量等于每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农业投资的资金之和减去每年资本存量的损失[6]。由于在相关统计年鉴中未直接给出农业资本投入量和农业物质费用的数据,根据“农业总产出-中间消耗=农业增加值”[7],所以用农业中间消耗代替物质费用K,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代替劳动力投入量L。此外,由于耕地面积不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有很多无人耕种处于撂荒的状态,因此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来代替耕地面积M(K、L、M分别为被解释变量)。主要选择变量为:①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包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和。由于农业总产值除了与产量有关外还与每年的价格变动相关,因此为了提高模型的准确度和可比性,考虑到价格波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以2000年甘肃省的CPI为基期,按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对农业总产值相继进行调整,从而剔除物价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②农业中间消耗。为了使农业物质消耗指标数值能可比,将每年的农业中间消耗换算为可比数值,调整为: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计算年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计算年农业中间消耗。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指每年末统计的兰州市全市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④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指每年末统计的兰州市全市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总数。⑤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分为方程法(也叫累计法或代数平均法)与几何平均法(或水平法)[8]。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计算,其具体公式为:y=(nYnY0-1)×100%,k=(nKnK0-1)×100%;l=(nKnK0-1)×100%,m=(nMnM0-1)×100%。式中,Yn、Kn、Ln、Mn分别为产出量、资本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报告期值,上述指标的基期值分别为Y0、K0、L0、M0;y、k、l、m分别为产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年平均增长速度;n表示间隔的年份数。⑥弹性系数的确定。比值法、经验法和回归法是在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时最常用的方法。综合考虑后,采用经验法确定的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弹性为0.55、劳动力投入弹性为0.2、耕地面积弹性为0.25进行计算[4]。数据来源: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2002—2012年的《甘肃发展年鉴》和《兰州统计年鉴》,部分指标数据(如农业总产值和农业中间消耗)根据以上数据和相关指数计算得来。主要研究的是2001—2011年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化和比较。

2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分析

2.1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模型和数据,计算出兰州市2001—2011年的各农业生产要素增长率和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其中,从2001—2011年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的贡献份额在不断加大,11年间平均贡献率为

2.2测算结果分析

整体分析:从表1、表2可见,总体上2001—2011年兰州市农业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依次为农业物质费用52%、劳动力投入量-4.2%、农作物播种面积1.99%、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50.09%。兰州市农业总产值、农业物质费用(中间消耗)、劳动力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39%、5.1%、-1.12%、0.43%、2.7%。由此可见,兰州市在2001—2011年农业物质费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科技进步率与农业经济的增长呈正比,但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贡献份额相对其他要素(除劳动力外)都较小。农业劳动力投入的速度和贡献率呈负增长,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兰州市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的农业劳动力在不断减少,农业富余劳动力都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以上都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现象的一般规律。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和增长速度仅次于农业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和增长速度。由此可见,兰州市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农业生产资本投入的增加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分阶段分析:①2001—2005年,兰州市农业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依次分别为农业物质费用60.55%、劳动力投入量-1.7%、农作物播种面积-3.75%、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44.9%。兰州市农业总产值、农业物质费用(中间消耗)、劳动力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6.6%、-0.5%、-0.9%、2.69%。可见,这一时期兰州市农业生产资本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主要作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贡献率都很低。该时期正是我国的“十五”时期,根据王启现等测算的“十五”时期我国农业总产值、物质费用、劳动力、耕地面积增长率、科技进步率分别为4.93%、3.59%、-1.31%、-1.23%、2.25%,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68%[10](表3)。从以上对比可得,兰州市的农业科技贡献率略低于全国水平,但相差不大,而兰州市农业各生产要素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多数高于或与全国水平很接近。由于2004年和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注重农业和和农村问题,同时兰州市在“十五”时期的农业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比较收益,这些为兰州市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使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逐年提升。②与前一时期相比,2006—2010年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由44.9%提高到48.1%,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贡献份额由前一时期的-3.75%提高到7.81%,劳动力的贡献率由-1.7%下降到-5.1%,农业物质费用由60.55%下降到49.19%。兰州市农业总产值、农业物质费用(中间消耗)、劳动力投入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由前期的6%、6.6%、-0.5%、2.69%下降到4.7%、4.2%、-1.2%、1.47%、2.26%,只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上升到1.47%。以上各生产要素年平均发展速度出现下降,说明兰州市农业生产各要素在投入的速度减缓,逐步趋于平稳,不像前一时期激进。相对于前一时期各自贡献率的下降符合经济现象,正是由于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才带来农业生产资本和劳动力贡献率的不断下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接近,说明兰州市农业经济的增长已由过去主要依赖资本投入逐步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不断加强。该时期正是我国的“十一五”时期,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五年: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三农”问题;兰州市从2007—2010年间的现代农业科技行动计划、农业科技特派员专项科技计划等项目也实施得较好。“十一五”末,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兰州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也已达到48.1%,略低于全国水平(表3),但整体上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断上升的。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从以上分阶段比较可见,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均低于全国水平。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水平,将兰州市与其他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进行分阶段比较。由表3可得,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和科技水平较发达,2001—2005年、2006—2010年分阶段测算得到“珠三角”和天津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兰州和全国水平相比都较高,且平均高出最低在10%以上。但“珠三角”地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增长速度逐渐趋于平稳,可见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已到相对较高水平;而天津、兰州年均增长速度较高,说明这两个地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结论与讨论

第2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一、总体要求、遵照准则和目的义务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开展观为指点,深化贯彻落实中心、省关于开展粮食出产的一系列政策办法,对峙把开展粮食出产作为“三农”任务的首要义务,以粮食不变增产、农民继续增收为目的,以粮食主产区建立为载体,依照不变面积、优化构造、依托科技、主攻单产、进步质量、添加总产的要求,坚决抗灾夺丰盈的决心不不坚定,完美体系体例机制,改善出产前提,强化资金投入,展开高产创立,推行防灾减灾增产要害技能,完成良种良法配套。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政策搀扶、保证办法、审核奖励,维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级当局重农抓粮积极性和科技人员助农增粮积极性,促进粮食不变增产。

(二)遵照准则。一是对峙科技挖潜准则。在不变粮食栽种面积的前提下,依托科技立异,组织配套推行进步前辈技能,提拔单产,确保总产,起劲发掘粮食出产潜力。二是对峙优化构造准则。进一步伐整粮食栽种构造,起劲扩展玉米、水稻等高产高效粮食作物面积,紧缩低产低效粮食作物面积。改善质量构造,开展优质专用种类。三是对峙可继续开展准则。展开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防控病虫害,削减化肥、农药施用量,综合应用秸秆资本,进步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抛弃物应用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生态情况。加速推进严重工程和项目建立,改善出产前提,进步防灾减灾才能。四是对峙政策鼓励准则。对开展粮食出产奉献凸起的产粮大县、大乡、农技推行人员、种粮售粮大户等进行表扬奖励,使其政治上有声誉、经济上有实惠、任务上有动力。

(三)目的义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变在1700万亩左右,总产120亿斤,个中夏粮面积不变在1000万亩左右,秋粮面积不变在700万亩左右。出力抓好小麦、玉米、水稻、红薯四鸿文物的出产才能建立,总产辨别到达72亿斤、33亿斤、5.5亿斤、5亿斤。在盆中平原区出产前提较好的唐河、邓州、方城、社旗、镇平、宛城等地建成650万亩优质小麦出产基地,成为全省主要的优质专用小麦出产基地;在唐河、邓州、方城、社旗、镇平、宛城、卧龙、新野、内乡等地建成50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出产基地;在鸭河口灌区、桐柏县及其它水利前提较好的当地建成70万亩优质水稻出产基地;在邓州、唐河、社旗、内乡、镇对等地建成80万亩优质脱毒红薯出产基地。经过3-5年起劲,全市粮食亩产进步30公斤以上,构成区域化结构、规划化栽种、集约化出产和财产化运营的格式。

二、任务重点

(一)出力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层层分化义务,不变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最严厉的耕地维护准则,不变耕地数目,进步耕地质量。推进垦植准则变革,发掘地盘资本潜力,进步复种指数。在对峙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地盘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规划化栽种,鼎力开展粮食出产协作社、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进步种粮规划化程度。在劳务输出较多的当地,要经过代耕、代种等方法协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搞好出产,根绝耕地撂荒。在不变夏粮栽种规划的根底上,抓好秋粮出产。指导农民扩展玉米、水稻等高产秋粮作物出产,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变在1700万亩左右。

(二)出力增强农田水利建立。仔细贯彻落实2011年中心1号文件精力,加速大中型灌区节水革新、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革新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立。依照“完美、进步、增效”的准则,应用鸭河、引丹、宋岗、虎山、赵湾等大中型灌区,完美配套末级渠系和节水浇灌设备建立。施行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构建较为完美的浇灌系统。施行岗丘旱作区水源开拓工程,建立小型水源工程,推行节水旱作技能,鼓舞和指导农民量体裁衣运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浇灌技能。落实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出产才能规划》和《河南粮食出产中心区建立规划》,增强田间工程、农技效劳系统、良种科研繁育系统、防灾减灾工程等建立。做好乡村地盘整治任务,鼎力推进农业综合开拓高规范农田示范工程建立。唐河、邓州、方城、社旗、镇平、新野、桐柏、宛城等8个国度粮食产能建立重点县市区,每年要规划建立5万亩高规范良田,其它县区每年要规划建立2-3万亩高规范良田。

(三)出力展开粮食高产创立运动。抓好唐河县、方城县赵河镇、新野县施庵镇、宛城区汉冢乡一县三乡整建制高产创立任务,唐河县布置20个万亩高产创立示范区,方城县赵河镇、新野县施庵镇、宛城区汉冢乡各布置3个万亩高产创立示范区。抓好现有60个万亩高产创立示范区的完美稳固和进步,还还要规划建好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开拓方、万亩示范区。特殊是邓州、方城、社旗、镇平、新野、桐柏、宛城等国度粮食产能重点县市区,要新规划建立2-3个万亩高产创立示范区,其它县新规划建立1-2个万亩高产创立示范区。集约项目,依照“大集中、大整合、大开拓”的准则,整合农综开拓、农田水利根本建立、高规范良田、国度新增1000亿斤粮食田间工程、河南粮食出产中心区建立、地盘管理、村村通等工程项目和膏壤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油料倍增方案、病虫害防治、严重技能推行等技能性项目,绑缚运用,集中投入,区域开拓,连片建立。集约技能,集成、配套、立异、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控、科学排灌、机械化出产等高产高效配套技能,完成良种良法配套。立异机制,把示范区作为推进地盘流转、完成规划运营的实验区和先导区,推进地盘流转,培养栽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协作社,执行规划化出产。鼎力开展社会化效劳组织,经由2-3年起劲,使示范区内悉数完成一致机耕、机播、机收、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效劳。

(四)出力立异科技指点效劳。持续展开“千人包千村”科技效劳举动,具体推进科技进村入户,鼎力推行增产增效和防灾减灾技能,做好主要时节、重点环节科技效劳任务。在春耕、“三夏”、“三秋”等要害农时时节,组织展开科技效劳大会战,进步技能入户率和到位率。积极培养粮食出产(农机、植保、土肥)专业协作组织,支撑树立粮食出产治理环节的机耕、机播、抗旱、收割、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效劳系统。支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社、种养大户树立效劳网点和基地,把进步前辈的出产技、运营理念、治理方法、物质配备、资金等出产要素导入农业。集成推行高产优质高效技能,小麦重点推行优质良种、种子包衣、适期过量匀播、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能;玉米推行“一增四改”技能办法,合理添加栽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物种、改裸籽播种为包衣播种、改粗豪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栽种为机械化功课,合时收成。水稻推行“一增四推”要害技能办法,合理添加穗数,推行轻简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配方施肥、机械化功课。

(五)出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出产。推行维护性垦植、机械深松、秸秆直接破碎摧毁还田、机械收成、机播匀播等农机化技能,起劲进步粮食出产的综合机械化程度。树立和完美农机社会化效劳系统,增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艺培训,总结和推行农机跨区功课、农机协作社、农机一条龙功课等新型农机效劳形式。立异和完美农机运营机制,搀扶农机功课协会、生意人等农机中介效劳组织的开展,进步农机效劳的组织化水平。鼓舞和搀扶农民购置和一起运用农业机械,积极落实农机置办补助政策,促进经济、适用、高效的中小型农机进村入户,加速农机推行普及措施。

(六)出力抓好农资供给和市场监管。搞好各类农业出产材料的出产、调运和储藏,优化电力调剂,保证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给和用电需求。鼎力开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展开种子法律年运动,强化种子质量检测,确保种子质量平安。增强化肥等农资价钱监测和市场调控,实时供求信息,推进产销联接,依法袭击坑农害农价钱违法行为,深化展开农资打假专项管理举动,增强农资市场监管,坚持农资市场和价钱根本不变,维护农民好处。

(七)出力做好防灾减灾任务。市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等天然灾祸发作频频,要结实树立抗灾夺丰盈的思维,制订完美防灾减灾预案,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能预备,充沛发扬防汛抗旱专业效劳步队和群众效劳组织的效果。增强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祸监测预警,实时预警信息,合时启动应急呼应。强化抗灾政策支撑,增强分类指点,鼎力推进科学抗灾,指点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能。实时搞好种子等出产材料的调剂供给,协助农民搞好出产自救。

(八)出力推进粮食财产化运营。环绕“粮”字做文章,树立基地、培养龙头、拉长链条、立异机制,进步粮食财产化运营程度。加速开展小麦、玉米、水稻精湛加工,扩展专用面粉、干湿面、速冻食物、便利食物等群众食物的出产规划和饲料、酿酒财产规划,鼎力开展变性淀粉、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物和特征产物。鼎力开展粮食加工流畅企业,重点培养一批大个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充沛发扬其在信息、技能、资金、品牌、市场开辟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整个行业疾速开展。吸引外埠资金、技能投入我市粮食财产范畴,拉长财产链条。支撑和鼓舞各类粮食加工、运营企业和产销效劳组织树立粮食出产基地和稳定的粮食产销关系,开展订单出产,扩展订奇数量。鼎力开展农民专业协作社、行业协会、农民生意人和运销大户,搞活粮食流畅。

三、组织指导

(一)落实惠农政策。仔细贯彻落实中心、省关于农业特殊是粮食开展的政策办法。对中心确定的粮食直补、综合补助、良种补助、农机置办补助等直接关系农民亲身好处的补助资金,不折不扣地按时按要求落实到群众手中。要接纳多种方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政策进村入户,进步政策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充沛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

(二)多渠道添加投入。加大对粮食出产的投入,重点支撑农田水利建立、农技推行系统建立、新种类引进、农机置办补助、严重病虫害防控、粮食协作社建立、规范化技能研讨、配套技能推行等。加大各类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涉农资金在不改动用处和治理渠道的前提下,一致运用,重点投放,确保集中力气办大事,发扬更大的效益。要整合农业综合开拓、优质粮财产工程、地盘管理、农田水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立异农业投入机制,积极探究财务支农资金投入方法,经过有限的当局投入激活民间资金,完成民间资金向民间本钱的改变,逐渐树立起国度、集体、社会力气、农民等多渠道、多方式的投入机制。

第3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1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这里着重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计算分析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所谓净效益是指灌溉工程项目产出与费用的差值。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及年运行费,其大小可根据规划设计资料按工程投资参照类似工程分析确定,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相反,效益的估算则比较复杂。然而目前节水灌溉工程在做经济评价时,对效益的估算却有些简单化、理论化,与实际相去甚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范围较为单一

灌溉农业增产是水、肥、土、种、管等农业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灌溉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农业增产上只起到其应有的一部分作用。因此,在计算农业增产效益时,不能全归功于灌溉的作用。灌溉增产效益只能是在相同的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由于灌溉措施而增加的农业产量部分。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中规定,灌溉工程作为农业项目中的一个部分,应把灌溉与农业技术措施的效益结合起来。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涉及到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问题,受管理体制所限,虽考虑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投人,一般仍把灌溉工程看作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只侧重于从水利工程角度衡量项目的技术、经济的可行性,未足够重视当水利工程实施后应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应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

1.2灌溉效益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较差

目前灌溉节水效益的计算方法有分摊系数法、影子水价法及缺水损失法,其中缺水损失法任意性较大,一般很少采用。影子水价法适用于已进行灌溉水资源影子价格研究并取得合理成果的地区,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也不能采用。我国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分摊系数法,即按有无灌溉项目对比灌溉和农技措施可获得的总产值乘以灌溉工程建成后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分摊系数法认为,农田增产值是作物栽培、施肥、品种改良、植保、机耕等农业技术措施和灌溉技术措施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故可从增产值中分摊一部分做为灌溉效益,其分摊的百分数即为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分摊系数有如下2种确定方法:

(l)试验法。选择土壤、水文地质条件均一致的试验区,分成苦干小区,实施一定的农业措施,实行灌溉和不进行灌溉的多种试验小区,进行对比试验,从而分析其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我国各地按上述分析,灌溉效益水利分摊系数一般为0.2一0.6,平均约为0.4左右,而相应的农业分摊系数一般为0.4-0.8,平均约为0.6左右。

(2)统计法。这种方法是在拥有与设计灌区条件相似的灌区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的,如灌区历年农业技术措施情况、灌溉工程配套情况、灌溉条件和水量满足程度、降雨量、作物产量以及农业措施的投资等大量资料。这种方法认为,一般灌区工程建成投产后,都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灌区运用初期,灌溉技术水平一般,农业技术措施水平一般;第2阶段是灌区运用一个阶段后,灌溉技术水平提高到较高水平,农业技术措施水平和第1阶段水平相同;第3阶段是灌区经过较长运用时间以后,灌溉技术水平和农业技术措施水平都提到较高水平。

根据上述3个阶段,统计分析得出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但是农业生产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各因素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不可取代。在实际生产中,农业的种植模式、种植结构和水利条件都是变化的,假定某个时期某个技术条件固定不变,另一个技术条件变化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分析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也是难以置信的。

根据各地的分析结果,农业分摊的灌溉效益较水利的大。从灌溉投资来看,农业增加的投资较小,而水利投资较大。这样在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中有时造成本来灌溉效益较好,但由于灌溉农业效益分摊给水利的效益较少而得出灌溉工程不经济的错误结论,工程可能被否定。有时,农业增加的投资较大,灌溉效益分摊给农业的效益小于灌溉给农业增加的投人,成本都收不回来,何谈灌溉农业的效益。因此实际经济评价效益分摊系数的大小较难把握。提高产量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作经济评价时应通过多种方案分析比较,对整个工程作经济评价,应选择最优的灌溉技术、农业配套和科学管理手段,使这个复合型的项目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

2.2建议采用的计算方法

目前灌溉增产效益的计算一般采用如下公式:NB=‘仁:答”(,一y。)c+艺A(了‘一)。‘)C‘/刀叫…式中,B为灌区多年平均增产值,即毛效益年值(元);A为灌区作物种植面积(亩);y。,y分别为采取灌溉措施前、后作物产量(k梦亩);y0,,犷分别为采取灌溉措施前、后作物副产品的产量(k岁亩);C,C分别为农产品与副产品的价格(元/kg);N为分析期限;。为分摊系数。

公式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采取灌溉工程措施前后灌区种植作物的种类相同;采取灌溉工程措施前后灌区种植面积相等。因此,需对原效益计算公式进行必要的修改:召=。!艺[A‘ai(少C+),C‘)〕-篙[‘了a少(yoc+y。’“’)]/“}

2评价原则及计算方法

2.1节水灌溉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

农业增产的效益是水利和农业技术措施及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水利和农业对作物增产起着互相影响、共同促进的作用,它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关系,水利或农业的单独作用是难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的。没有水利条件,很多农业技施就不能发挥作用,农民也就不会选择高水肥要求的种植模式和品种,但仅有水利措施,没有相应的农技措施和科学的管理相配合要大幅度式中,A;,A,分别为实施灌溉工程和未实施灌溉一L程某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亩);a‘,aj分别为实施灌溉工程和未实施灌溉工程某种作物的种植比例;,为灌溉土地利用系数,刀=灌溉工程实施后净灌溉面积/(灌溉工程实施后净灌溉面积+工程占地面积);n为采取灌溉措施后灌区作物种植种类;m为采取灌溉措施前灌区作物种植种类;其余符号同前。

这样不仅考虑了灌溉工程实施后随着供水保证程度的提高,区内种植模式、种植结构可能发生的较大变化,而且考虑了灌溉工程实施的占地,实际灌溉面积与工程实施之前有所变化等因素。

第4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必须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1.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生产潜力

环境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光照。要延长光合时间.如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延长生育期,如要求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片不早衰,补充人工光照等;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改变株型;增强光合效率,如通过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深施碳酸氢铵肥料等途径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低光呼吸等。

1.2改良遗传因素

为保证农作物高产,首先必须保证种子的优越性。所以培育抗逆稳产、抗病虫的育种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育种改良株型、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使作物的成熟期更加适宜.也将成为增加复种和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条件。育种途径与方法以常规为主、多种方法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使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如单倍体技术与诱发变异结合.可提高隐性突变体的出现频率:组织培养与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结合.可更快地筛选出有用材料。

1.3提高栽培技术

如土壤耕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和适度的孔隙比例: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问的矛盾:清除杂草和疏松表土:形成高产土壤。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生产条件及产量水平,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肥料品种.确定适宜的用量和配合比例.并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1.4其他措施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可使一些作物成熟期延长。成熟期的适当延长,对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是有利的。以玉米为例,据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玉米成熟期从35天延长到50至75天.而玉米的灌浆期每延长一天,能增产3% 左右。再如一些栽培措施:松土与镇压,垄作、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灌水都对土温和气温有影响。对于温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松土与镇压来解决.这样即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垄作在温暖季节可以提供土壤的表面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的生长;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的作用: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低温的变化、降低低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的作用:灌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之外.还可以缓和温度的变化。

2.农作物高产常见栽培技术

如农作物实行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农作物高产的注意事项

3.1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近年来.由于多数农户对土杂肥、绿肥重视不够,为取得高产,逐年加大化学肥料用量,导致土壤酸化、毒化、板结严重,作物长势不良、枯萎、黄萎、病毒交替发生,籽粒批劣、产量低下。为改变这种现状,应重施土杂肥.深翻改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对于病虫害.实践证明,要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抗病一代品种、使用土壤杀菌剂、发病前预防、发病后化学除治等多项措施,才能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仅仅单纯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害,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2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严禁“轻管理、重种子,轻有机肥、重化肥,轻综防、重除治,轻常规技术、重新技术”,要正确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科学栽培,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的特性。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实行配方施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壤肥力.把农田种成海绵田.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农作物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农业生产管理上,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深耕、细耙、精细整地、适时中耕、除草等适时管理达到高产目的的不要措施。

3.3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注重经验总结,如马铃薯施高锰酸钾既增产又防病。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可减少化肥用量l,3及以上.增产20%~40%以上.取事半功倍之奇效。花生喷亚硫酸氢钠结果多、果实重;萝I-施硼肥不空心等技术总结可使农作物稳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3.4其他注意事项

注重种植基地适宜的选择;合理轮作,制定合理的种植制度;采取合理的土壤耕作方法;选用高抗品种:认真做好选种、浸种和消毒工作;确定作物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根据作物的种类、品种、株型、最适叶面积系数、种植季节、水肥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种植规格.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使田间通风透光及田间湿度总处于最佳状况.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及早进行间苗、补苗和定苗,合理施肥、灌溉;适时中耕、松土、除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事项

4.结语

总之,只有加强农作物科研工作,注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改善栽培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并推广栽培技术,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转变以往的农作物不正确的栽培观念.在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充分利用集合栽培技术,科学栽培,加强管理,就一定能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风弼.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云南农业。2010.5

第5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1、畜牧业越冬度春形势不容乐观。受前期大风天气、后期持续干旱的影响,牧草长势普遍较差,草场返青迟,农作物秸秆产量较大幅度降低,牲畜膘情差,畜牧业越冬度春将面临严峻形势。

2、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基础依然薄弱,需要继续加强科技体系、农田与草场、农村能源、农牧业科研、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建设。农牧项目投资问效、后续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防抗灾条件差,急需从饲草料基地、饲料加工、暖棚圈建设、预测预报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改善防抗灾条件,提高该地区防抗灾能力。

4、科技支撑能力还比较弱。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素质较低、手段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科技尚未成为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5、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资金申报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明确,审核批复时间长,影响了专业合作社发展,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数量少、水平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与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扶持引导。

二、农牧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1、农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按照年初制定的农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实现3.5亿元、争取国家投资2.5亿元的目标,今年,该地区实际争取农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699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3140.45万元(特色产业项目总投资231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950万元;中央扩大内需新增项目总投资30482.6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996.02万元;其他面上项目总投资13377.3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194.43万元),国家投资部分资金已全部到位。预计农牧业项目建设到年底完成总投资5.1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10亿元(含完成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总投资1.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8000万元)。通过实施农牧业各项项目建设,今年项目累计涉及农户72995户,覆盖面达36.5万人,其中羊短期育肥、人工种草、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增收项目项目区人均增收597元。基础建设项目中仅乡镇兽防体系建设项目,参与项目建设的农牧民群众就达32500人次,人均增加现金收入2500元。

2、种植业在多灾重灾影响下获得较好收成。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127.9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62万亩(青稞播种面积64.31万亩,比去年增加0.3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31万亩(其中油料作物15.13万亩,蔬菜面积18.1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6%;饲草料作物播种面积18.0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4%,粮、经、饲三元比例保持去年的60∶26∶14。据理论测产统计,今年全地区的粮油预计产量为36.6万吨,比上年减少1.3万吨,其中粮食为34.04万吨(青稞产量为27.23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油菜2.56万吨。

3、畜牧业在狠抓疫病防控下稳步发展。全地区仔畜成活达202.87万头(只),成活率90.4%,比去年减少3.5个百分点;成畜死亡99071头(只、匹),死亡率1.7%,比去年增加0.56个百分点;牲畜总增192.97万头(只、匹),总增率33.45%,比去年减少1.95个百分点;预计出栏牲畜202.87万头(只),出栏率35.17%,比去年减少0.23个百分点;年末牲畜存栏控制在566.84万头(只、匹)。预计肉产量3.6万吨,比去年增加0.2万吨;奶产量8.2万吨,比去年增长0.4万吨;绵羊毛2220吨,比去年增加1.28吨;山羊绒265吨,比去年增加3.55吨,禽蛋、禽肉产量分别达360吨、669吨。预计全年完成“w”病、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畜禽防疫2328.90万头(只、羽)。完成牲畜短期育肥68万绵羊单位(含活羊出口25万只),总收入24833.8万元,纯利润6975万元。

4、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增收作用明显。预计全地区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43亿元,同比增长11%;多种经营实现总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5%。发展地区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家,至此地区以上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达11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103家,其中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通过《合作社法》正式挂牌经营。

三、2010年农牧业初步工作要点

2010年,该地区农牧业经济预定计划指标为:农作物总播面积127.9万亩,粮食作物76.6万亩(其中青稞面积64.5万亩,比20*年增加0.2万亩)、经济作物33.3万亩、饲草料作物18万亩,粮经饲三元比例为60∶26∶14。粮食总产34.5万吨(其中青稞28万吨),油料2.5万吨,蔬菜30万吨。各类牲畜存栏总量570万头(只),新生仔畜成活率达90%以上,成畜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乡镇企业实现总收入7.1万元,增长11%;多种经营总收入10.5亿元,增长5%。

为完成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11项工作:

一是狠抓农牧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地区“十大基地”抓好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争取加大退牧还草、农村沼气、农牧科技服务体系、暖棚圈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建设与管理,夯实农牧区发展基础。搞好“十一五”最后一年项目争取与实施,认真做好“十二五”农牧项目规划,完善项目库。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农牧区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狠抓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促进种植业再上新台阶。抓好种子田建设,提高良种统供水平。加大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加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化生产指导与服务,完成20万亩标准化生产与高产创建示范、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作,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加强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提高耕作质量。进一步强化田间科学管理,狠抓“双脱”与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推广中型农机具,引进、示范大型农机具,逐步淘汰小型农机具,推进农机集约化进程。四是抓好常规,突破重点,确保安全,推动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第6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第7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一、边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政策的实施

陕甘宁边区制定的一系列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政策,从边区农业生产技术粗放落后的实际出发,依靠走群众路线,在总结边区一些地方农民群众生产技术经验并加以科学改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而制定的。这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政策针对性强,具有见效快而效果好,群众易于接受而便于推广等特点,因此迅速在边区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实施和推广。兴修水利是农业生产中的基本建设,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边区兴修的水利事业大概分为两类,一类为水利灌溉工程,如修筑水渠、建水库、增加水浇地等;一类为水土保持工程,如修埝地、修水漫地、打坝堰等,这两类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农作物生产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边区各级的帮助和支持下,边区的各种水利工程迅速开展起来。在兴修的许多水利灌溉工程中,兴修规模较大的有靖边的杨桥畔渠、子长的子长渠、绥德的随惠渠、延安的裴庄渠、安塞的新乐渠等。边区各级还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采取自愿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合资合力修建了许多小型水利工程,如打水井、修水渠、修水坝等,增加了灌溉农田面积,增加了农作物产量。1937年边区成立时,全边区水浇地仅有801亩,随着边区兴修水利事业的发展,水浇地的增加,农田灌溉面积逐年扩大,1939年增加到7293亩,1941年增加到25615亩,1943年增加到41109亩。[1](P710)水漫地泥质厚,肥多水足,极宜农作物生长,收成比旱地多一倍以上,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942年,三边分区群众在大生产运动中创造了修建水漫地、打坝堰这一农业生产技术,当年修筑了水漫地1000余亩,取得了很好的粮食收益,这一项农业生产技术很快在全边区推广。1943年,三边分区修筑水漫地4万多亩,其中3万亩已种植农作物。修筑埝地是关中分区在大生产运动中实行的一种改良土壤、增加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同修筑水漫地一样,都是由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建设的实践中,创造发明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并迅速在全边区得到了推广。仅在关中分区赤水县,1941年底就修成埝地4000多亩,1942年又修成埝地3200多亩。边区各级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采取积极措施,提倡和要求精耕细作的农作法,推广提高农耕技术,以深耕细耕多耕,多积肥多施肥,多除草勤锄草,防治病虫害,改进耕作技术和加强田间管理,增强土地的肥力和抗旱能力,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边区的农民群众响应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号召,积极改良农业耕作方法,绥德分区农田的四分之三以上能够做到精耕细作,陇东、关中分区一半以上的耕地能够深耕两次以上。为多施肥,边区广泛开展了积肥运动,出现了“天天垫圈”“人人拾粪”的景象,边区还推广赤水、吴堡等县评选积肥英雄、拾粪英雄的办法,来鼓励积肥运动。[1](P737)为了推进边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广农作物的优良品种,进行牲畜防疫工作,边区于1940年正式建立了光华农场,下设农艺、畜牧、园艺三个部门,专门进行选育培育适应边区耐旱耐寒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繁育牲畜优良品种、以及进行牲畜防疫工作研究并在边区各地推广。

二、边区实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政策的实效

水浇地面积的增多,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地达到了粮食增产的目的。如1943年延安裴庄渠灌溉农田1072亩,当年就增收粮食321多石;1943年三边分区修筑的水漫地3万余亩,当年增收细粮4500余石;1943年关中分区赤水县修建埝地7260余亩,当年增收细粮1089石。边区各级倡导和组织农民群众开展的各项改良农耕技术的活动,增强了土地的肥力和抗旱能力,不仅达到了粮食增产的目的,而且对于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边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提高和改良农作技术的积极性。边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增加粮食产量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兴修水利、改良农作法、精耕细作和加强农田管理增加粮食产量的活动中。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实践中,农民群众在当地的引导和帮助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开展了互助合作的修筑水利工程,生产劳动,加强了劳动生产合作,增强农民之间的团结,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也提高了抗日民主的组织能力。边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边区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实践。边区在广泛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修建较大的水利工程中,除了组织农民群众参与,边区还投入资金。如修建延安的裴庄渠,边区就投入资金2.5万元。边区创办的光华农场,集中了边区优秀的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作物及牲畜优良品种的繁殖和培育,对边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晋林

第8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投入;社会经济体系;耕种系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经济发展,重视代际之间需求的持续满足,让环境、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根本路径,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和粮食安全的隐性危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通过本文我们讨论农业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农业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投入系统和各种耕种制度。以高效农业为目标,围绕它们建立了农业可持续的方式。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维度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和道德责任的方式种植农作物,以不损害环境的方式发展农业。农业可持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指土地和土壤这种自然生产因素,随着环境问题的重视,农业废物管理也成为农业可持续的重要环境因素。

(一)土地利用和土壤保护

一方面,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土地利用。我国土地绝对数量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少,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压力的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侵占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现象日益凸出,这是相对于高数量人口我国土地稀缺的必然结果。农业内部土地利用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随着经济作物效益的增加,更多农业生产者选择种植经济作物,放弃传统的粮食作物。除此之外,农村违法占用耕地乱建住房的现象比较多,这都影响土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土地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的资源,维护其一定结构和保持土壤质量至关重要。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地形模式和区域分类,建立农业生态区,把农业生态区作为土地资源群,对土地使用进行规划和限制,为土地的持续利用设置一定的计划,发挥土地潜力,限制进一步退化。

(二)农业废物管理

农业废物是农业生产残留的有机类物质,会通过多样化农业活动生成。农业废弃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农田上的废弃物和加工后的废弃物。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在作物生产成倍增加的同时,联同的废物和作物残留物相应增加。我国农业在生产加工方面的废弃物较少,更多的是农田上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大部分废弃物被当作垃圾丢弃和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将来的农业生产首先要改变理念,重视农业废弃物,从政策法规加以约束,建立关于农业废弃物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定农业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和监测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水平,把农业废物作为一种资源加以有效利用,通过经济的方式有效使用农业生产和联同的废物,开发先进技术重新利用或回收发挥废物的价值,提高其商品价值。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维度

农业可持续发展除了受自然环境影响之外,还受社会经济体系的影响。社会经济系统首先强调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稳定获得水资源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因而建立储水系统、高效灌溉系统最为重要,特别是对一些缺水区域,投资在微灌技术上将带来良好的水储存和利用。在我国由于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资金综合效益不高、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基础设施投资还需增加并加强监管。同时可通过建立安全贮藏生产的基础设施减少浪费。

此外要从经济的角度进行效益和风险管理。让农民通过科学生产和管理提高收入,如采取最佳的种植、可用脱粒、存储和加工措施获得经济效益,鼓励从植物或动物每部分的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不仅导致农产品质量提高,也有助减少食物供应链中农产品的浪费。对于可持续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要由政府或者專业组织给予奖励或者建立稳定的财务机制达到长期激励。因为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利益是他们生产考虑的前提因素。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维度

投入对于农业生产是基本的,它有利于更好的作物生产。投入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包括肥料、农药、饲料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和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农用物资产品。农业既要营利又要持续发展必须依赖非农投入,而且还要保持非农投入适当的比例,以不损害环境为前提,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在非农投入中,最重要的是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它们会消耗较大的能源,其使用要考虑环境的要求。

第一,化肥对于农业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为土壤提供氮、磷、钾,当施用时有些能被作物使用,有些保留在土壤中,会从水体表面冲洗掉或丢失到空气中。当肥料超过安全限制时他们会污染土壤、大气和水体,直接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第二,农药具有特性,可作为引诱剂、驱虫剂、化学杀菌剂、激素类药物。它是用于预防、控制、摧毁或减轻任何病虫害的物质。虽然对病虫害有效,但施用农药后一些杀虫剂仍会停留在土壤中,这些可能会影响到非目标生物。在很多情况下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使目标生物对杀虫剂会产生抗药性,导致农药用药量的持续增加,形成恶性循环。第三,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对农业持续发展也有间接影响,首先机械带来的生产力提高会解放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者,造成劳动力流动,使劳动力结构变动,影响农业生产。机器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因为机器在耕作时会放大土壤,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更容易流失。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种维度

耕种系统包括土壤、作物模式、作物和气候等因素。耕种系统内部有一个稳定的农业生态体系,包括作物类型、种植方式、田间管理技术等。耕种系统是最直接的实践活动,最小化的耕作风险和良好的耕作种植系统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针对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现实,对于农业耕作系统,最重要的维护和保持耕作种植系统、甚至以少耕和免耕提高农业生产率。

我国农业生产一般是使用传统的耕作种植系统,主要是田间作业,它能兼顾农作物的生命特征,有利于精耕细作,科学的耕作种植系统核心是要实现作物模式和作物多样化。作物模式即粮食布局是耕作系统最基本的因素,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科学的作物模式。首先,要选择适合耕作系统的作物,根据各种生物的特性,考虑地域土壤、阳光、降雨等因素,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有利于最大提高生产率。其次,选择种植方式,可以通过多样化技术作物轮作实现,混合种植、双种植、间作、也包括生物固氮的作物。农作物多元栽培如农作物轮作和使用土壤覆盖作物可以减少杂草和降低害虫(昆虫、真菌及其他生物)的攻击、保持土壤健康、增加水土保持,最终增加产量。我国农民长期采取低水平的粗放耕作方式耕种,频繁翻耕,作物模式单一,农作物单一,农业现代化虽然在推进,但我国农业生产大部分还是以家庭小农场和分散的小农为主,只有一些发达地区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但落后或不发达地区仍然是传统的耕作方式。中国的农业耕作系统在长期发展中需把保护自然、生态和高效兼重。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要点,上文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维度:自然、社会、外在、内在维度,都离不开系统的分析方法,介于此,思考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从农业系统内部和农业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手,探讨其出路所在。

(一)农业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审思

农业系统要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农业和其他有关组件放在一起,从而帮助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综合管理,其必不可少的组件包括土壤、水、牲畜、劳动、资本、作物、耕作制度以及能源和融入。这一切基于一个前提,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在经济和社会框架之内必须审慎地使用资源并关注其带来的变化。随着有效资源的大量利用,相关的能源相应减少,它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农业生产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内部组件的能源消耗,把资源的维持和利用作为农业生产的根本。

农业系统要求以更有效的劳动力投入,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耕作制度,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使作物和牲畜良性生长,努力防止和扭转资源退化。把能源管理作为重要任务,使世世代代能够享有所有资源带来的受益。利用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的最大可持续潜力,把太阳能和风能用于沼气的混合组合,并利用新的通信和计算技术像遥感和其他空间卫星输出,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管理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使农业系统或土地使用可持续。

(二)自然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外在载体

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自然系统指以天然物为要素,由非人力的自然力形成的系統,如气象、生物、生态等,其重要的因素指水和土地,在维持水土的前提下,减少农药对作物的伤害,获得作物的营养。可持续的作物生产强调要使用适宜品种、有效的土壤和水的使用,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品种参差不齐、水渗透、水质量下降、土壤盐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种情况。

水是自然系统重要的资源,是生命所必需的自然元素,可持续水管理对于作物生产、人类和动物是必需的,大气现象的反常和城镇用水量的增加使部门竞争加剧,导致减少的水分配到农业部门,而事实上水在农业部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灌溉技术落后,这可能导致水危机。相关部门要增加农业用水分配量,提高灌溉技术,减少技术落后导致的水渗透和湿气遗失等。建立应对干旱气候的储水和用水设施,避免因为水的压力作物减产或者消除。在农民中提供知识、高效和有效的工具和技术,激励农民维护自然系统,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9篇:农作物增产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 增收

一、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背景

2014年1~2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9.3万亿元,可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可比增长4.0%,保持平稳增长,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20.6%,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虽然农产品物流总额在不断增长,然而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地位还没有完全建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物流运输、信息不对称等多方因素,农产品流通在多方面仍存在“堵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不断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这也就让农产品物流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同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也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突破瓶颈,大力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正在成为解决之策。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农产品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靠的就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其具有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特征,而物流业的管理模式正好可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农产品物流业由于采用专有的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实现订单农业,物流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统一组织生产、种植、技术指导,不断扩大专业化种植基地规模;并通过电子商务,有机链接加工、仓储和销售环节,适应快节奏的消费需求,提高流通速度,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异地转化价值,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有利于解决日益突出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村市场监管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农村消费不安全的问题突出,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的方式,既有利于保证商品质量,又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让农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保证农民的消费安全。另外,通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管理,统一供应高效低毒农药和生态肥料、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符合市场准入标准的农产品,可以解决困扰我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四)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物流不仅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与之相关的物流业、电子商务等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发展农产品物流需要良好的交通道路条件、安全的运输工具、高效便捷的通信手段设施以及现代前沿的管理方法思维等等,而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就是整个行业、社会进步的过程。

三、发展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系统参与主体发育不成熟,组织化程度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的运作主体比较单一,主要以个体农户或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龙头企业。若农户作为参与主体,他们大多分散经营,进入市场面临无法回避的高昂交易成本,并且由于对市场的不熟悉,往往导致交易成本较高;同时,单个的农户经营由于经营规模较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易的效率。若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参与主体,往往也存在着主体规模弱小,功能不完备,产品单一,供应链组织困难等问题。并且由于他们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有限,很难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主体。

(二)农产品物流系统基础建设滞后,技术含量不高

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在农产品物流的环节上统筹考虑,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在实际流通中,大量农产品因损耗过大而抬高了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由于农产品保质期短,易腐烂变质,大大限制了运输途径和交易时间,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以常温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加之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保鲜技术等原因而损失较大。其次,储运能力不足。农产品货运量大,需要大量的专用运输工具。但目前专用运输车辆缺乏,现代化的集装箱和散装运输发展缓慢,农产品运输主要靠中型卡车,能耗大、容量不足。大部分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需多次储存,而我国农业仓储设施建设滞后,分布不合理。专用仓库不足,特种仓库(如低温、冷藏库等)严重短缺。农产品物流系统基础建设的落后,制约着现代信息功能的发挥。

(三)农产品商品转化率较低,损耗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失率在25%左右,也就是说1/4强的生鲜蔬菜在物流环节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农产品产业链以冷链物流为支撑,即从田间采摘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最后到达消费者冰箱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全程冷链。而我国的农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在常温下储存、运输的,农产品极易在流通中发生腐烂变质,造成农产品物流损失率偏高。

(四)农产品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薄弱,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为止,国内较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还很少。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和交易主要靠连锁超市和食品商店,目前美国和德国95%的农产品是通过这类终端销售的。而在我国的农产品的流通与交易中,连锁超市与食品商店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主要是靠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零售来实现销售,同时农民自销和小菜贩也是重要的终端销售环节。我国现实中的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从农户到批发市场。第二是从批发市场再到消费者。在目前状态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是断裂的。因此,也不可能存在合作与协调,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也无从谈起。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薄弱也导致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

(五)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生产者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非常少,生产者不能全面了解市场价格、行情,从而生产很难适应需求的变化。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通信落后,信息技术水平低下,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产品信息收集、传递困难,而且很多地区的农村没有实现网络化,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信息的共享程度低。其次由于不同的企业在监管环节具有不同的标准体系,不同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对流动的农产品的控制和监管信息缺乏共享机制,使上游机构或消费者难以对农产品生产情况等信息进行回溯性反馈,同时也无法对农产品流向进行跟踪。在当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过程中,生产者不能充分掌握农产品流通信息,不能根据相关信息安排生产,导致了供应链中的产销脱节。

四、若干思考

(一)提高农产品物流参与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在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中,生产者是最薄弱的一环。为了规避风险,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市场上实现价值,农户就要组织起来,提高交易谈判的能力,进入市场。除此之外,要发展以农产品物流为核心业务的农业合作社及专业运输公司、专业仓储公司,要鼓励大量的农业合作化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提高其组织发育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通过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产品物流发展,为农产品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投资建设与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水平。农产品物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作用,政府应在推进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降低流通成本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物流链太长,流通成本高。因此,要更好的发展农产品物流,就应尽可能地缩短物流链,降低中间的流通环节。这点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农产品物流的直销模式,推广新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大力发展“农超对接”,一方面可以借助大型超市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众多的连锁经销网络,提高农产品销售比例;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因此,我国可以在现有农贸市场基础上促进“农贸对接”,积极扶持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大其规模,通过批发市场集中在农产品产地进行采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完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

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断裂,没有建立一体化的物流运作体系的情况,我们要加快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的建设,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对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或农产品物流企业要发挥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对生产、加工、配送过程的物流环节进行规划设计,使农产品物流作业无缝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还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物流效率,扩大农产品的物流规模,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而且可以扩大农产品的流通范围。

(五)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

要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就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农产品交易价格信息等,帮助农民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避免盲目种植造成的“伤农”现象。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的采集、和咨询工作,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增强其对农民的指导性,提高农民对农产品市场的预测分析能力。对农产品物流各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和监控,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借助信息平台,掌握农产品相关信息,合理种植。大力推广农产品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避免无效物流,节约资源。

(作者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