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林业科技成果精选(九篇)

林业科技成果

第1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方式

①政府驱动方式。以政府行为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投入和宏观管理,由有关科技人员具体组织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如组织实施各类推广计划项目等;②自主转化方式。以成果提供方为主体,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相对独立地进行成果转化;③工程项目推动方式。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林业血防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④合作开发方式。由科研单位提供科研成果,由政府或企业提供资金共同开发,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⑤科技服务方式。通过小康工作队、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等形式,科技直接服务林业建设;⑥引进、吸收、消化方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或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或开发新产品。

湖北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1运行机制不健全,转化动力不足

①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认知不深刻。一些地方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力;②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主要是靠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推广应用,科研部门主动与生产单位结合的少,由于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缺乏成熟的林业技术市场,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很多成果因为转化所需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不足而难以运用到生产一线和带给广大林农;③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依然存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推广科技成果的积极性远没有有效地调动出来。科技人员的待遇偏低、工作环境艰苦,导致工作不安心、知识更新缓慢,往往“身兼数职”或另谋出路,科研机构面临人才的大量流失。

2科技成果推广者职能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①林业推广体系不健全。作为推广体系中直接为农民服务、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最基层单位———乡镇林业站,经费严重不足,其职能形同虚设。很多推广机构存在机构虚化、人员不到位、任务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现象。因项目难争取、经费缺保障,各级林业科研机构经常面临无项目、无经费的情况,日常办公和科技推广经费大多未纳入财政预算,办公设备陈旧、科研设施落后,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自身发展难题上;②林业推广队伍不稳定,林业推广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人员数量少、后备力量差。如咸宁市林业系统科技人员只占林业职工总人数的18%,有些地方科技人员无法落实,其中3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少之甚少,约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3%。

3林业科技成果应用者成果应用能力较差

①林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生产率的提高,与林民素质关系极大,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林农,缺乏依靠科技提高林业经营水平的意识和能力,造成科技成果推而不“广”;②林业企业产品单一,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依靠先进科技创造的增加值比重较少,我省林业企业产值中80%以上是反映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或林业初级产品价值,精深加工产品很少。

4科技成果本身不成熟不配套,易于转化但缺乏市场前景

①林业科研人员的科研选题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对于林农的生产需求及市场对林业适用技术的需求缺乏了解。政府、林业科研、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和林农的技术需求相脱节,供求矛盾凸显;②易于转化并有市场前景的林业科技成果缺乏,特别是新品种选育等能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十分缺乏;③林业科技成果单项技术多,技术配套性不强,这些成果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1优化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①对于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表彰,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纳入科技人员及有关组织管理部门入员的年度考核、晋升、奖励的重要内容,使科技推广人员的收入与其推广成果所产生的效益紧密联系起来,努力调动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给专职从事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的人员提供适宜的综合保障,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解决他们职称晋升、工资、福利以及自身的再学习培训等困难;③结合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对以多种方式开发经营林业项目及示范基地的科技人员,各级林业部门可优先安排林业用地,实行优惠地价,适当延长项目用地的使用年限,优先安排采伐指标等予以扶持;④创新科技人员的服务方式。鼓励其以辞职、兼职、在职承包等形式合理流动,允许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实行弹性工作制,鼓励离退休的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2建立多方联动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按照“稳定队伍,完善设施,改善手段,提升能力”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乡四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业企业、学会、协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逐步构建起以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3建立多元化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保障机制

林业科研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林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林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继续保持国家财政对林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应该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二是加强林业企业对成果转化的投入力 度,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在立项、信贷、税收方面应给予政策上的优惠,让企业承载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使命;三是积极发挥金融支持科技的功能,使金融界成为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健全风险投入机制,加速成果转化速度。

4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壮大科技人员队伍,尤其是加强对年轻人员的引进,同时加强现有林业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拓宽其知识面,使其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林业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5加强林业科技管理,提升林业科技成果质量

①加强科研立项的前期论证,引导科技人员在市场和生产实践中找课题,切实解决林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对那些技术先进、应用性强、有明显经济效益、并能自创条件尽快完成研究任务的选题优先批准立项;②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和林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使研究成果不但价值高,而且易转化。在成果鉴定时,严格按程序执行成果鉴定,决不让不成熟的成果或没有任何价值的研究结果通过鉴定;③完善与科技成果相匹配的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适用性。

第2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农林;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06-01

1前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具有长周期性、复杂性、市场性特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成果本身的质量、成果推广者、成果采用者及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农业推广三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发达国家的农林科技成果转化率在85%,而我国仅为30%;发达国家的农林科技进步贡献率为80%,我国只有40%。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很多,存在于我国农林科技成果信息的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2农林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信息因素

2.1信息供体与信息受体的行为动力障碍

高质量、高效益的农林科技成果研发的困难,也使得技术供给者市场活跃程度较低。农林科技成果使用者接受农林科技成果的原因来自于农林科技带来的产品创新或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其本质是带来农林生产机会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收益的提高,因而带来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由于农林产业的弱质性,我国农林生产者经常处在被市场挤压的境地,生产效益不高,单位产品的利润有限,加之生产规模较小,因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中国农民更是深受“平安是福”、“小富即安”思想的浸淫,不愿意冒险行事,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接受风险不明的农林科技信息。而等他们看到别人使用某项科技信息获利并开始模仿时,其技术收益又因使用者的增加而往往比预期的要低。这些因素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影响农林生产者接受农林科技信息积极性的因素。信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共同作用是农林科技成果顺利进行产业化的前提。信息供体的行为动力当然地来源于市场诱因,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研究表明,越接近于科技成果形成的源头,科技成果的转化越依赖于非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接近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端,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度越大。信息供给者常常被迫提高信息产品的价格或信息使用的门槛。这就使科技成果供应陷入了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

2.2农林科技成果信息形式及其服务对接因素

农林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从而造成大多数农林科技成果始终处于“阳春白雪”、深锁春闺的状态,没有以适合农林生产者特点的朴素简洁的形式与他们见面。农林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农林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林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林科技推广机构与农林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

2.3农林科技人员素质及其信息载体因素

农林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林科技成果的推广是农林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结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林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农林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资源匮乏,因此用户稀少,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林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农林科技推广机构在人员与经费规模、工作所需投入上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县级农技推广人员占的比重大,而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所占比重小;而据研究,农林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两级农林科技推广队伍的工作状况。信度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信息路径的噪音太大,那么,科技成果信息的传播过程反而可能成为增加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农林科技成果产业化每一个中间环节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信息的效度即信息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农林生产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几乎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农林科学技术。

3解决办法及其对策

必须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稳定农业推广人员队伍,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科学水平,增加农民采用科学技术意识等对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林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就必须使农林科学技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本地化。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确保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的中立和专业化,提高农林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冯丙坤.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21(1): 369-369

第3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一、*6年度工作回顾

围绕以防沙治沙为主的自治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以特色林果业发展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学会在科技、普及、宣传、培训等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落实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狠抓以特色林果业劳动者技能培训工作。为推动特色林果产业科学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劳动者技能培训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对自治区100万果农、30万农民技术员进行技能培训。为此,从*6年开始,自治区财政专项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林果业培训。通过自治区、地、县、乡分层培训,使广大果农在果树优良品种应用、丰产栽培、修剪嫁接、有害生物防治等果树发展技术上有了初步的掌握。*6年,在林业厅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林学会全面参与培训工作,全区完成果农培训42万人次,使产业发展的智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通过技术培训,林果业对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6年若羌县农民红枣人均收入27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9%。和田县核桃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6%。这些都是促进农民科技致富的县、乡、村、户的典型。*6年*林果面积1*万亩,林果业总产值7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30元,林果增收部分占农民增收的比例达25%以上。

2、组织林业科技人员蹲点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承包。*6年,自治区财政拨出专门经费,从自治区农口研究院所抽调科技人员,到基层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或担任相关县市的科技顾问。开春伊始,林学会*林科院分会组织35名专业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还特别挑选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各地州不同情况,准备了不同的讲稿和技术资料,采取专场培训和现场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到南疆五地州14个县的田间地头,农家庭院,结合各自研究推广课题的实施,围绕林果业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林果科技服务和现场技术指导,在果园解决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科技人员还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在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科技示范、林业产业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业内涵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调研,努力提高林业建设质量。针对南疆地区果树去冬今春遭受冻害的严峻形势,林学会组织自治区6名果树专家分两次前往和田、喀什地区对冻害情况进行技术诊断,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技术措施。

3、编辑出版了《特色林果技术标准汇编》。该《汇编》汇集了林果标准相关政策文件11个、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2项、自治区地方标准56项、自治区林业行业技术规程7项,内容涉及林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良种审定、林木引种、基地建设、特色林果丰产栽培、施肥、有害生物防治、产品包装、储运等标准,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产业走向标准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4、积极组织林业系统广大会员参加自治区组织的捐书惠农活动,成立了林业系统捐书惠农活动领导小组,由林学会牵头负责组织施实,向林业系统各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林业系统“捐书惠农”活动的通知》广泛宣传,认真组织,林学会林科院分会、林业学校分会、林业设计院分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虽然时间紧,但在10天内,林业系统共捐汉、维等文字图书、杂志、专业书籍,儿童、成人科普书刊、杂志达7000多册,还有部分音像资料、文化用品等。

5、召开了全疆林业科研院所、推广站管理技术人员座谈会。座谈讨论了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提升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具体办法、措施。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起草了《加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办法》,拟将以林业厅文件下发各地州执行。

5、完成了学会相关工作。配合中国林学会、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民政厅完成了各类学会活动、年度报表、证件审核、工作总结。配合中国林学会在*举办区内学术活动2次,主办区内学术活动3次,参加人数1000余人,提交学术论文22篇。组织林学会会员参加广播电视专题讲座报告11次,听授3600人次。完成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培训300人次(会员210人)。学会建立林业行业专家库6个。学会期刊《*林业科技》*6年共出版4期(各两期),发行2600册。

二、*7年学会工作计划

*7年,学会将继续围绕贯彻落实国家林业科技大会和自治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会议精神,围绕林业中心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行动纲要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为核心,突出做好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和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工作。今年的送科技下乡工作还将重点围绕林果产业化发展来进行,以果农技术培训、林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良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宣传、普及林果业生产技术,实现林果产业升级。同时,围绕自治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成果推广,通过对农民的进一步培训,真正使林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2、围绕林果产业化发展,建立科技人员下乡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承包的长效机制。力争使送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规范和系统。*7年,在林果业主产区各县市,保证每个县市都有一名科技顾问或一个科技服务小组,常年在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指导工作。林学会林科院分会绝大部分技术力量都将投入到林果业科技服务工作当中,全年计划有60名科技人员在基层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承包,成为一支常年不走的科技服务队伍。

第4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林业经济;科技推广;问题;新模式

林业科技推广主要是指应用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先进生产力将农业成果快速地转化为林业现实生产力的一种专门化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将林业科技快速地应用于林业生产之中,以促进林业经济全面、高速、良性地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林业生产对于高科技技术成果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许多高新技术不能快速地转化为林业生产力,林业科技信息推广成效不大,难以满足林业生产经营者对于科技信息的迫切需求,如何解决林业科技于林业生产之间的时效性差距已成为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实现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还不够成熟与完善,尤其对于基层林业站或者个体林业户的覆盖还不够全面,当前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多仅限于县级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或者乡镇林业站,但对于林业生产一线的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却存在较大的疏漏。林业科技的推广需要各级林业职能单位来支持,但是由于林业林权制度改革的迟缓致使县级、乡级的林业科技推广组织建设始终存在不足,对于新型林业成果的行政执行能力和服务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林业科技向生产一线的推广。

1.2 科技推广队伍不够稳定

林业科技推广队伍的稳定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够直接决定科技推广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少、经费严重不足,基层林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并且老龄化现象也十分严重。部分推广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服务意识不够,不善于深入林区去体会林农的现实需求,也并未给林农带来增收的希望,最后导致林业科技推广队伍不稳定,推广压力巨大。

1.3 林业科技推广投资不足,对优质化成果的产业化转型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基调,为此,国家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的投入也相应地提高了,但是,相对于对林业科技研究的投入,推广费用投入则显得十分不足,并且林业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对于一些林业优质成果的产业化生产转型推广还有待加强。

1.4 科技推广与林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

当前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与林业的现实生产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林业科技研究对于林业一线需求了解不深,研究成果与地区林业的发展不相配套,偏离了林业生产实际情况。同时,一些林业科技中心选题不够准确,对于地区林业问题的解决较为迟缓,实用性科技成果不完善、不配套,直接影响了林业科技推广的效果。

2 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有效途径

2.1 搞好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与宣传

基层林业站是林业科技推广的“前线”,它与林农接触最多,也最了解地区林业经济的实际状况,因而,必须搞好基层林业科技推广制度建设。对此,我们需要做到:(1)完善科技推广组织建设,根据地区林业经济规模配置相应的人员编制,并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留住地方人才。(2)对基层林业科技推广单位实行严格的考核与监督,确保科技推广人员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3)充分保证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推广经费,加强基层林业基础设施建设。(4)进一步做好科技知识“上山下乡”宣传工作,建立一条通畅的林业科技知识传递之路。林业科技推广要加大力度发放林业法规手册,宣传果木栽培技术、造林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森林防火知识以及生态护林、科学防护等知识,让科技知识能够快速地深入人心。

2.2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生产,做好林业示范工作

林业科技生产示范基地是提高林农对林业科技成果认识的重要途径,搞好林业示范基地,使其真正产生看得见的效益,如此方能促进科技的顺利推广。对此,林业部门要建立一个多部门统筹的运行机制,将地区的科研、教学以及林木经济生产等环节结合起来,将一些最新且最符合地区林木生产现状的科技迅速进行示范推广。

2.3 加强市场建设,用市场来引导林业科技推广

林业经济最终仍然要依靠市场来进行消化,而市场经营组织模式是实现林业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以市场来引导林业科技的宣传能够有效地将林业科技成果渗透到林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之中。对此,在推广林业科技时要特别注重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让市场来选择林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并且将科学栽培、加工保鲜等技术充分地运用进林木生产过程之中,最终实现林业科技向效益的快速、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第5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09702

1 引言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还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因而对林业科技创新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以及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

2.1 科技创新动力源较单一

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科技创新的主体;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投入;③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渠道。这些动力来源能够对科技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林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在于林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能够向社会提供出一些有形的、无形的产品或者是环境产品。而对于那些具有公益性质的林业则需要为社会提供非经济性的产品,所以,在社会交换中林业经营者难以获得科技投入所带来的补偿,这就使得经营者的科技创新所具有的动力源有所丧失,基于此,国家通常都会采取政府干预的方式,补偿那些非经济产品的科技创新,加大在这方面的经济投入,使得国家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以及供给者,因而这就会造成林业的科技创新动力源变得较为单一。

2.2 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限定

在实际应用林业科技的创新成果时,通常这些创新成果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定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势上森林的实际分布状态也会有所不同,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我国的林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从某种程度上对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形成了一定的限制。而将预约的工业技术跟通用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比后,林业科技成果在市场需求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定。

2.3 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业经营者要想有效实现森林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的目的,务必要先购买并积极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研发更多新的林业产品,培育出更多的森林资源,才能够有效的对科技方面所投入的进行有效的补偿。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有些经营者由于难以从市场上获得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补偿,进行林业经营时需要依靠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扶持,因而其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就较差。在应用林业科技成果过程中,还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①森林采伐制度;②资源管理体制;③林权问题。

3 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状况

3.1 缺乏对林业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

有些林业经营者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普遍会将营林业当作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挖坑栽树”就可以了,不但老百姓存在这样的观念,甚至一些林业企业的决策者以及管理者都存在着不够重视营林科技投入的问题,因而这些思想观念作为林业经营的主导观念,直接降低了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大大降低了科技的贡献率,而正是这些不足,使得林业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3.2 林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跟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投入水平都较低,而林业在整体科技投入中的水平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由于林业的科技创新是一种较为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扶持,缺少相对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3.3 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从事林业科研体制的主体是一些高等的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不是企业,因而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以及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时出现脱节的问题,使得林业科技在创新方面出现供求错位的问题,而这些不合理的科技经费更是决定了国家是科技经费主要投入者,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就更少,此种传统的体制也就使得林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率较低,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会变少,这使得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据有关研究预测,我国在农业方面获得的科技奖项的转化率只占了总获奖率的一半,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远低于其70%的转换率,并且我国林业科技成果方面的转化率远远低于农业成果的转换率,只占了34%,林业技术的储备不够充足,缺乏有效的林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在高效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较少,高层次的经营管理者较少,这些都对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以及转化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林业方面所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则更低,并且现阶段所实施的法规、政策以及经济市场等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4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为了使得我国的林业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务必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加大对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就我国实际国情而言,我国的林地面积小,林业资源也十分的有限,并且对于林木以及林地的浪费也十分严重,因而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使得林业的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而长期以来,我国营林者对于林业科技所具有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林业科技人员的数量也较少,导致科技的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投入较多的资金用来经营林业,所以,务必要对林业科技的创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有所认识,加大科技的投入,从而使得林业科技的整体贡献率有所提高。

4.2 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以及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动力机制,此机制的核心就在于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得企业能够从被动创新转化为主动创新,究其根本在于市场所具有的竞争力以及需求的不同,并且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的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通常而言,具有较强依附性的一些国有企业在主动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动力不足,跟那些依附性较弱或者没有依附性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相比要差很多。与此同时,林业发展的最为关键措施在于能够建立起员工激励制以及分配制,在区域社会环境、创新环境、利益分配和激励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为林业创新人才提供更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从而更好避免人才的流失,为后续对人才进行教育以及培训奠定基础。

4.3 优化林业科技资源配置

我国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及科技创新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最为重要一个因素就在于没有合理的配置好林业科技资源,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务必要建立起具有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并将高等院校作为科研基础以及应用研究基地,同时加大林业科技总体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林业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效实现林业科技创新资金在政府、企业中发挥作用,使其在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活动中进行合理配置。

4.4 加强林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就我国现阶段的实情而言,我国“数字林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在林业调查以及监测绿化动态中成功的运用了遥感技术,并且合理的应用到了卫星图像辅助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输出数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②按照森林火灾跟气象条件之间所对应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了国内首个预报森林火灾等级的标准。③为了有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控和监测,合理地运用了GPS、GIS以及RS技术,有效地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控和监测,使得森林资源的管理迈向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4.5 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力度

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体系就是科技推广体系,在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时务必要借助这一科技推广系统,因而如果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势必会导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的应用水平,使得林业科技的创新效益有所提升,务必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以及应用力度。

5 结语

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推动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健全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体系,对现阶段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参照,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将林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实现科技创新转化为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目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朋光.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能力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3):166.

第6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林业科技档案利用工作,是指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直接提供林业科技档案及其信息加工材料,及时、准确地满足用户对林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归宿和中心任务,是实现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直接手段。

1林业科技档案提供利用的主要方式

(1)阅览服务。设立阅览室,接待查阅档案是开展林业科技档案利用工作最主要、最传统的方式。阅览室查阅档案是利用者根据需要到档案馆(室)现场查阅有关档案原件,随即归还。由于林业科技档案多为单份、孤本甚至稀本,有的内容还具有机密性,因此一般不能外借,主要应在阅览室内查阅使用。提供阅览服务,一方面便于档案的保护和保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的周转率和利用率,避免一人借出而影响多人使用。

(2)外借服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照顾利用者的工作方便,有的林业科技档案可以适当从档案馆(室)借出使用。但对于档案的外借,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及批准手续,并严格控制借档单位、档案的形式与种类、借出的时间。在借档单位上,一般以本单位内部为主;在档案形式与种类上,有复制件的尽量不借原件,对于特别珍贵与残破损的档案不能外借原件;在借出时间上,不宜过长,到期不还的应当催还。以《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为例,明确规定科研档案一般不外借,因特殊情况需外借的,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并于一周内归还。

(3)复制供应。根据档案原件提供各种复制件,是林业科技档案提供利用的1种重要方式。复制供应,既有单份文件和图纸的复制供应,也有全套文件与图纸的配套复制供应[2]。复制供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①为林业科技档案及林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利用创造了条件;②保障了档案原件的安全与完整;③可以根据档案文件的机密程度和利用对象,有选择地制发复制件。

(4)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是指档案人员以林业科技档案信息为依据,为利用者解答有关档案状况或有关科学技术内容的1种服务方式。咨询服务必须立足于库藏林业科技档案,并借助相应知识或手段。当利用者需要了解林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储存状况时,可以直接通过向档案人员咨询获取所需信息;而当利用者需要对某些林业科学技术问题进行咨询时,咨询服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为其进行介绍或解答,在某种程度上可避免进一步查找档案原件。

2林业科技档案利用工作的特定要求

(1)针对性要求。林业科技档案直接形成于林业科技、生产活动之中,其管理与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林业科技、生产活动。因此,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直接针对林业科技、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展开,直接针对相关林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领导的利用需求进行。

(2)可控制性要求。林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内容属于内部信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都带有一定的技术机密性,某些林业科技档案内容还会涉及到国家科技机密或相关主体的技术专利。因此,在选择林业科技档案利用方式时,应当遵循可控制性要求,对档案信息内容、用户及时间等因素进行控制。

(3)时效性要求。由于当代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林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林业科技工作者需要及时高效地获取有关档案信息,以满足发展林业科技的需要。因此,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必须坚持时效性的要求,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输出最大数量和最高质量的林业科技档案信息,使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做到及时和准确。

林业科技档案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而林业科技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映林业科技、生产活动的文件材料,是重要的林业科学技术信息资源,也是维护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保障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依据。

1林业科技档案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1)林业科技档案的内容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林业科技档案是在林业科技、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以林业科技成果为主要信息内容。而林业科技成果是林业科研工作者脑力劳动的成果,属知识产权范畴,可以在林业生产领域转化为有形的物质产品,产生经济效益。

(2)林业科技档案是知识产权的载体之一。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是人类脑力劳动的产物,属于无形财富,本身不具有物质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客观上无法为人们所占有,所以权利人为了实现其物质和精神权利,需要将这种无形的东西体现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有形的载体为人们感知和了解[3]。智力成果的物质载体十分广泛,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文字、图表。因此,在林业科技成果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既是智力成果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构成林业科技档案的重要内容。

(3)林业科技档案是知识产权交易的媒介。林业科技档案记录了林业科技成果从准备、研究试验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是林业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无论是专利技术还是非专利技术,都完整地记录在林业科技档案中。而林业科技成果作为知识产权的范畴,可以进行知识产权交易。因此,在林业技术或科技成果转让中,林业科技档案便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通过对档案的转让,就能实现技术或成果的转让。

2林业科技档案利用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收集不全导致档案缺少核心内容。由于林业科技工作周期普遍较长,项目参与人员较多,各类科技文件材料容易分散在个人手中,导致林业科技档案的形成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泛,给收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科技人员往往只重视林业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的推广,而忽视了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甚至存在只移交一般性材料而将关键性材料留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林业科技档案的完整与质量,也使林业科技档案丧失了实际价值,不利于今后查考利用,也不利于技术储备和成果的继承发展。

(2)保密过严导致知识产权自然流失。保密只是把档案的使用相对地限制在一定范围之中,并且这种限制应该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保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过分强调林业科技档案性,把档案保护与利用对立起来的现象。因为害怕开发利用会泄漏技术秘密,把本可以公开利用的林业科技档案加以保密,致使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林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的知识产权自然流失,科技档案保障知识产权的凭证作用得不到实现。

(3)保密不严导致知识产权遭到破坏。由于1个林业科研项目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且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日益增多,如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极容易因保密不严导致核心技术的泄露,从而使知识产权遭到破坏。

3在林业科技档案利用过程中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

(1)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离不开档案管理制度的支持,而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过程也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过程。因此,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林业科技档案利用工作、保护知识产权的根本保障。相关林业科技单位应以国家有关档案、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完善林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保证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实现林业科技档案利用工作合理合法、健康有序地发展。

(2)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林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必须分清林业科技档案中哪些是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哪些是属于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以外的。要切实提高林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及林业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利益,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和损失。在利用林业科技档案过程中,档案形成者及提供者应注重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按有关规定及保密程度提供阅览、外借、复制及咨询等服务;档案利用者则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直接或间接侵犯他人权利。

第7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一、充分认识林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林业科技发展在“绿化宝岛”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省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林业已成为我省发展全局中的一个战略重点,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一是生态产品已成为全社会最短缺、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已成为林业部门最艰巨、最迫切的任务;二是林业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全省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剧增,任重道远,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四是林业承担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靠科技,就是向科技要质量、要效益。加快林业科技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兴绿”作用,对推动我省科技进步,促进生态恢复,应对气候变化,增强森林碳汇能力,推进和保障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迫切要求加快林业科技发展。实施科技兴林是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必要途径。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拓展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实施林分改造、沿海防护林建设、防灾减灾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森林质量,最大程度地实现我省林地价值等都对科技有着强烈的需求。发展我省现代林业,不断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生态和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必须依靠林业科技的支撑、引领、突破和带动。

(三)我省林业科技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国内外林业新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省林业科技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长期以来,由于我省林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林业科研条件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低、林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科研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无法有效组织生产上急需的一些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林业科技成果的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不高,系统集成度较差,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工作也严重滞后,科技支撑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快林业科技发展,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增强科技的支撑作用。

二、加快林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林业为目标,以突破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核心,大力推进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支撑林业生态建设,引领全省林业产业发展,为高质量推进“绿化宝岛”行动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生态景观营造、不同立地造林树种选择与种苗培育、珍贵树种与花卉良种选育、森林旅游开发、林业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10项林业重点科技攻关,尽快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建设一支约30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使科技特派员工作覆盖全省,建设3个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20项,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制订省级地方标准10项。理顺林业科技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我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为全省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绿化宝岛”行动、文明生态示范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三、加快林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载体,推动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认真选派人员,组建一支由省和市县林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人员约300人组成的林业科技特派员队伍,使科技特派员工作覆盖全省,提高基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服务作为兴林富民的根本保障,实施林业科技引领计划和林业科技富民示范工程,并在选派人员的基础上,培养一批林业科技创业人才。在海口、五指山、三亚建设3个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森林旅游、珍贵树种与花卉种苗、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林下经济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利用国家948项目资金从国外引进经济效益或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新品种和栽培技术10个,利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25项,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加强重点领域林业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对山区和沿海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绿化树种选择及林业景观建设与改造技术、林木与花卉良种选育技术、种苗与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与价格测算技术、森林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森林旅游与林业生物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生态防灾减灾技术、林业信息技术等新兴重点领域组织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科技协作攻关,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尽快解决制约我省林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林业科技整体发展水平。

(三)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抓好省、市县、乡镇三级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稳定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110”林业服务站和省林业总公司农业“科技110”花卉服务站的作用,争取在部分林业科技力量较强的市县或部门设立林业专业服务站(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科技推广示范行动,通过建立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示范园、示范区、示范点等示范样板建设,构建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网络,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绿化宝岛”行动和现代林业建设。

(四)加快林业标准体系和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围绕全省“绿化宝岛”行动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及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林业标准的制订步伐,建立健全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的覆盖全省林业各个重点领域的林业标准体系,争取利用5年时间,制订省级林业地方标准10项,涉及珍贵乡土树种、沿海防护林树种、热带花卉、种苗等方面。加强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强化标准的实施推广,在海口、三亚、儋州、琼中等不同特色产业分布区建设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强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质量监理和林木花卉种苗、木质林产品、森林食品,特别是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林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确保生态安全和林产品质量安全。

(五)强化林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林业人才规划和林业教育资源的管理,积极发展林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函授、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省林业厅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框架,继续推进“林业硕士研究生班”、“林业博士研究生班”的举办,为我省林业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强化行业培训,推进林业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继续组织好林业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高层次林业经营人才培训以及地方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争取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受培训人员涵盖市县、乡镇、林区林场和保护区。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文明生态示范省建设和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需要。

四、加快林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1.推进林业科研院所改革。加快林业科研机构改革,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作机制。省级林业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兼顾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解决我省林业建设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推进重大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市县级林业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区域性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重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2.推进林业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科学合理、择优支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科技立项机制,加强项目的实施监督,建立和完善项目实施、中期评估、考核验收、绩效评价、资金使用、科研诚信等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二)确保林业科技资金投入。

1.大幅增加政府对林业科技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对林业科技的投入,切实解决林业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及成果转化、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建立对林业科技发展的稳定资金支持机制。

2.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科技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林业企业在自主研究开发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加大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运用国家和省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科技工作。积极探索利用外资投入林业科技工作的途径与方式。

(三)加快林业科技人才培养。

1.加强林业科技管理、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三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省、市县和林区林场科技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建立一支专业、精干、高效的林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优化科研开发人员知识结构,引进优秀科技人才,提高科研开发人才队伍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市县、乡镇和林区林场基层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建立一批高素质、实用型的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

2.健全林业科技激励机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尤其是林区、林场、保护区等基层单位的用人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积极探索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取得合法收益,使科技人员的贡献、绩效与其收入挂钩,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林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积极争取国际林业技术援助项目,拓宽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和领域,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认真落实好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局和广东、广西、贵州、江西省(区)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9+2”泛珠三角区域林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与有关省市和地区的林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省林业科技水平。

第8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乡镇林业;技术推广;策略

对于基层林业来讲,只有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才能使基层林业技术始终保持稳步向前的状态发展。现代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创新推广方式及方法,强化基层建设等多个不同方向进行。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基层林业发展的快速运行。通过这些科学有效的路径,将成熟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及林业实用技术进行有效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我国乡镇林业技术推广及建设进一步迈向高效化、科学化、高质量阶层。因此,强化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乡镇林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起着立竿见影的功效。

1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基层林业工作来讲,在技术引进、推广应用、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林区和林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林业科技推广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镇林业科技工作中,具有生产效益时间跨度大特点,并且在早期发展中严重匮乏对林业的重视,乡镇林业科技工作的开展依靠林业局的科技指导。然而,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林业局的这种指导对于部分地区来讲,亦是职能弱化的象征,甚至有个别地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长期停滞不前。

1.1 乡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设施简陋

现阶段,乡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存在必要的设备短缺、工作人员素质差、工作效率低、待遇偏低、推广人员流失严重等现象,使乡镇林业科技推广活动的综合性开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1.2 乡镇林业科技力量薄弱

现阶段,由于部分乡镇林业局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林业科技的推广内容较为陈腐,与新时期高新科技研究成果严重脱节。尽管一些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较高,但部分乡镇林业局未及时展开学习和研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镇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应时刻铭记自身责任,树立学习、了解高科技含量科研成果意识,细致、深刻地了解掌握包括的内容及应用知识。然而这些都是高难度的知识,做到并非易事,所以,提升乡镇林业工作人员工作技能至关重要。

1.3 基层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乡镇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较差,导致部分工作人员产生了消极心理,一些高级人才逐渐流失,现有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需求。

2 推动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良好开展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乡镇林业组织机构

林业组织机构是否完善,是将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向科技化、高效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乡镇林业组织机构必须重视对科研成果的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同时,挑选出专业技能较高的林业科技人员,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从而全面性、系统化地转化现代林业科技成果。

2.2 完善乡镇林业站的保障制度

完善乡镇林业站的保障制度对促进乡镇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必须加强监督,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2.3 创新林业技术推广方式

对传统的林业技术推广模式,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办法,创新林业技术推广方式。将林业技术推广人员聚集,采取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方式,以多样化的林业技术示范、发送传单、知识讲座等形式推广林业技术。

3 结语

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林业科技的作用日益凸显,必须充分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定期对其展开培训,完善乡镇林业站的保障制度,不断创新改革,从而将乡镇的林业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 农韧钢,金颐熙,谢玲.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林业快速发展 提供支撑[J].广西林业,2007(4)

2 石俊华.浅析新时期乡镇林业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福建林 业科技,2007(4)

第9篇:林业科技成果范文

关键词:林业建设;技术创新;现代林业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6002

1 引言

林业技术创新是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地区都加快了林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提升城市绿化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客观上,我国林业建设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林业技术研究较为片面,林业建设重数量而轻质量的问题也时有发生。为此,加强对林业技术的重新审视,做好林业技术的创新工作,不断提升林业建设水平至关重要。

2 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意义

林业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还拥有可观的环境效益。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国内林业产业增速明显。但是,国内林业产品质量和种类上的匮乏也给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林业产品种类的匮乏、生命强度的降低以及抗病虫害能力的低下,直接造成国内林业产业面临重大威胁。加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培育和推广新型优质苗木,改善林业发展环境,优化林业品种结构,这对于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绿色系统化发展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规避传统商业化模式,打造高效、和谐和可持续的林业产业模式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林业技术创新,借助科学、绿化和可持续的发展思路,从水分、温度和养蜂等方面加强绿色系统建设,不断优化林业产品生长环境,将能极大提升我国林业产品质量水平,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

3 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3.1 林业科技体制背离市场经济规律

当前,林业科技体制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林业企业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不足,林业技术开发和创新完全依赖科技推广机构和高等院校,导致科研技术开发与现实市场环境相差甚远,大量科研技术成果难以落地,由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强有力的产品和技术做支撑,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3.2 林业科技推广部门经费紧缺

资金经费是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据,资金经费的短缺将直接影响到技术研究和创新进度。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和地区林业科技推广部门普遍反映资金经费紧缺的问题。政府对于林业部门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部门每年可支配经费捉襟见肘。再加上许多林业部门人员工作环境相对简陋,研究设备仪器短缺,不仅影响了实际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难度。虽然政府制定了推广补贴,但出于种种原因,林业部门难以真正拿到这些补助,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困难重重。

3.3 林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

林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也是当前林业产业发展中所暴露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推出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科研成果理论性较强,缺少可操作性,难以真正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和保障,但在目前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全面的普及和推广活动难以开展,给林业科研成果转化带来较大阻碍。除此之外,部分林业企业出于技术改进成本的考虑,仍继续沿用原有林业技术,故而同样影响到了先进林业技术的普及。

3.4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

目前,国内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也是较为普遍的问题。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必须要掌握丰富的林业技术知识,同时熟悉林业市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技术推广服务。但是,由于当前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待遇水平相对较差,人员流失较为严重,许多推广工作人员缺乏技术培训,使得整体水平不尽理想。

4 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优化对策

4.1 对林业产业技术机制的创新

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之下,必须要加强对林业产业技术机制的创新,形成以林业企业为主,技术机构、高等院校为辅的全新创新机制。政府主要肩负起企业引导职能,提升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适当调整和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创新能动性,提升企业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基于林业产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政府部门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林业企业职责,真正形成市场主导的林业产业创新机制。

4.2 增加林业技术创新的经费保障

林业技术创新,需要充足的经费做保障和支持。在政策方面,政府必须要出台对应的优惠鼓励政策,提升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对于技术创新贡献较高的企业,政府应该提供技术研发经费补偿、税收减免等政策,增强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在待遇方面,政府方面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人员办公环境和技术研发环境,为林业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4.3 加大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

林业技术推广是提升林业产业技术水平的关键。林业技术推广力度不足会导致许多实用的林业技术难以普及,这不但造成大量科研经费的无端消耗,也使得林业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对此,政府方面必须要明确林业科研成果推广的地位,制定专业、科学的林业技术成果推广方案。而作为林业技术推广的核心,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也必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推广方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经济价值高、技术先进的科研成果开展推广活动,并针对技术制定全面的实施计划,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定期组织专业的座谈和推介会,邀请林业科技专家、林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问题解答,从而提升企业对于林业技术成果的关注和认可度,最终实现林业科技成果的普及。

4.4 打造优质林业科技推广团队

目前,国内许多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人员素质能力有限,团队建设水平低下,这给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在林业科技推广团队的建设上,首先应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入,提升团队整体能力水平。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应该加强与国内各大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并委派工作能力卓越的专业人员开展人员面试,尽可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加强对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团队专业化素质。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定期邀请国内技术专家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和了解先进的技术、推广技巧和方法。同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人员薪资考核中,以充分提升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重视程度,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4.5 促进林业信息化的建设

大力发展林业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促进林业企业、林业咨询机构等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独立自主的技术产业与软件产业。以林业产业化、林业市场化发展为视角,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明确其发展指标与发展模式,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为我国林业建设提供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与决策依据。

5 结语

加强林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是推动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关键。对此,政府必须要做好技术创新机制优化,提升林业企业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方案,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祖良.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1).

[2]罗嗣件,王雅玲,刘志毅.浅析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J].民营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