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货币基金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货币基金盈利模式

第1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网贷;第三方支付;货币基金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突飞猛进,成交规模屡创新高(见图一)。以货币基金为例,2013年余额宝的推出激发了人们对货币基金的兴趣。依靠互联网的便利性,货币基金呈现爆炸式增长。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货币基金在仅仅三年内由2013年1月的4759亿元增长到2015年12月的44443.36亿元,增长了8倍以上。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p2p网贷规模由2013年的105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9823.05亿元,同样增幅在8倍以上。另外根据艾瑞咨询提供的第三方支付数据,第三方支付的成交规模也显著放大。

受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银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关于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

谢平(2012)认为以P2P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个人提供了新的投融资渠道和便利,满足了普通民众的金融需求,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吴诗伟、朱业、力拓(2015)利率市场化直接推高商业银行破产风险与不良资产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在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水平上升的同时还通过倒逼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高其风险水平;而商业银行自身互联网化则有助于降低风险;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利息收入比率、存贷比及宏观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

宫晓林(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王光远(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我国仍处初级阶段,尚未对商业银行产生颠覆性影响。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对互联网金融的投入将成为决定未来银行排位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各家商业银行必须要把握这轮大势,积极应对。首先,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云和大数据,重塑银行与市场的供需关系,重构商业模式。其次,主动寻求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大力发展与生产消费活动深度融合的金融行业应用等类商业模式创新,再造业务流程,实现银行产品、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最后,在加强自身数据积累,加快人才储备的同时,主动开展风险控制,加速营业网点战略转型,以便在未来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位置。

综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来看,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短期盈利构成冲击,但是,从长期看,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更多地是互动与融合。从研究推理上看,进行量化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冲击并不多见。为此,本文重点从代表互联网金融的p2p网贷、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货币基金等三方面量化探讨其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的影响。

二、指标数据说明

1、变量设定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测度商业银行绩效主要使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或者资产收益率(ROA),因为这两项指标都是反映银行综合盈利能力,所以有必要进行修订以精确反映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收益状况。考虑到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款利差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本文选取采用指标CR=(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净资产。该指标能够很好地测度净资产获取利息和手续费收入的能力。本文选其为被解释变量。

互联网金融比较有代表的体现在第三方支付(SF)、互联网货币基金(HJ)和互联网网贷(P2P)。本文选取这三个变量用以测度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为了体现存贷款业务对于传统业务盈利的影响,本文把存贷比(CD)纳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

2、指标数据说明

2013年被广大学者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因此本文所有数据观测区间均为2013―2015年底各季度。

我国商业银行数量众多,为了研究的便利性和样本的可代表性,本文选取截止目前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共计16家,即工行、建行、中国银行、农行、招商、交通、浦发、民生、兴业、平安、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由于经营规模和经营特色差距较大,因此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特点。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如: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净资产、存贷比)均来源于公司季报、中报和年报的财务数据。由于数据呈现季节性,因此分别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季节调整(采用Census x12方法)。

测度第三方支付发展状况一般采用艾瑞咨询(iResearch)公布的数据。本文采用其公布的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季度数据;p2p网贷的季度成交量根据网贷之家的月度数据整理;在选取互联网货币基金规模变量时,学者往往选取较大几家互联网货币基金的规模作为代表。如余额宝、华夏财富宝等。但是根据融360的数据,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互联网对接的货币基金已经达到了69只。为了反映行业整体规模对商业银行存贷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月度货币基金规模数据整理。

三、模型设定、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模型设定

互联网金融主要以网贷P2P、第三方支付和货币基金等形式冲击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能力。为了能反映存贷比对于商业银行盈利的贡献程度,也加入其加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

因模型涉及16家上市公司2013―2015年季度的财务数据,所以应该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对解释变量SF、CF、P2P进行对数化处理,形成变量LN_SF、LN_ HJ、LN_P2P,然后对所有变量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本文主要采用Harris and Tzavalis(简称HT)检验、Breitung检验和IPS检验。结果显示CR、LN_SF、LN_ HJ、LN_CF存在单位根,CD不存在单位根。为此对上述非平稳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得到D.CR、D.LN_SF、D.LN_ HJ、D.LN_CF 。经调整后上述变量全部为平稳序列。

D.CRi,t=?茁i,t+?茁1D.lnSFt+?茁2D.lnp2pt+?茁3D.lnHJt+?茁4CDBi,t+

ui+?着i,t

模型中,第i家银行第t期的传统业务CR增速被表示为第三方支付增速D.lnSFt、网贷增速D.lnp2pt、互联网货币基金规模增速D.lnHJt、存贷比CDBi,t、商业银行固定效应ui以及随机误差项?着i,t的函数。

2、模型估计

由于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一般有三种,分别为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首先运用LSDV法考察是否使用混合回归,经检验,大多数个体变量P小于0.05,故拒绝混合回归。其次运用FE法回归,发现也明显优于混合回归,且F检验同样拒绝混合回归。

在排除了混合回归后,对模型又分别进行固定效应FE回归、随机效应FGLS法回归、随机效应MLE法回归,回归结果见表1。

对上述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发现P值等于0.3085,故无法拒绝原假设,因此检验结果认为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而非随机效应模型。

从固定效应模型FE法回归结果来看,P2P网贷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较为显著,其次是货币基金,而第三方支付对于传统业务盈利的冲击最小。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从20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盈利形成负面冲击。

四、结论及启示

互联网金融模式冲击着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短期内使得银行承受更多压力。因此,银行业不能继续依赖传统的通道发展自身,而要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全面认识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再造业务流程和构建新的价值网络。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 吴诗伟、朱业、力拓: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风险――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方法的实证检验[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11).

第2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境内外汇差 外汇交易 盈利模式

一、境内外汇差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香港离岸人民币及跨境贸易结算发展回顾

2004年,中国银行(香港)作为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为香港的个人提供跨境清算安排,离岸人民币(CNH)业务起步。

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在中国内地365个试点企业以及香港、澳门和东盟地区展开,为CNH增加规模奠定了基础。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修订了《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新协议允许香港的银行为金融机构开立人民币账户,并提供各类金融服务,银行可以为客户办理非贸易项下的兑换,个人和企业间也可以通过银行办理人民币资金的支付和转账。新协议还承认了CNH报价的市场地位,从此以后,提供CNH报价的银行越来越多,CNH的交易流动性也逐渐提高。

2011年,香港的财资市场公会开始提供美元兑CNH的即期报价。该报价由市场上15家(2015年已更新为18家)交易较为活跃的银行上午11:00的平均即期报价得出,CNH的报价机制基本形成。很多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产品,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2011年8月起,跨境贸易方案被批准应用于中国内地所有具有资质的企业,境外范围则扩大到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也扩大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

香港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得非常快。外汇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从2009年设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企业以来,中国内地企业超过70%的人民币跨境货款流向了香港。2011-2014年跨境贸易结算总额增速远超中国总体进出口总额增速,人民币结算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在2014年已经接近25%。

受政策、市场和经济的共同推动,CNH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迅猛。对于企业而言,使用人民币结算具有规避外汇风险、加快资金流动速度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初期,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人民币输出和回流渠道。

(二)CNH与CNY交易机制不同导致汇差

与境内人民币(CNY)相比,CNH交易机制有如下不同。

第一,CNH市场的交易者类型更广泛,数量更多。CNH市场允许进出口企业和离岸金融机构自由参与交易。而对于CNY银行间外汇市场来说,除原本的境内金融机构(以央行和商业银行为主)可参与交易,2015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允许境内各类金融机构在场内进行交易,并允许大型非金融企业(年度跨境外汇收支超25亿美元或货物贸易进出口超20亿美元)入场交易。其他企业只能与商业银行在零售市场办理外汇交易业务。

第二,CNH市场没有中间价机制,也不设涨跌幅度限制。而CNY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货币价格仅可在央行当日上午9:15公布的中间价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例如美元的波动幅度是中间价正负2%。

第三,央行多在CNY市场进行窗口指导,CNH市场较少进行。

由于上述三点不同的交易机制,CNH市场对全球信息的反应更为透明、充分和及时,因此当CNY升值时,CNH升值更多;而当CNY贬值时,CNH贬值更多,这佐证了境内外交易机制的不同,对汇差产生的潜在影响。

(三)由“811新汇改”产生的跨境汇差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央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这不仅蕴含着汇率走势的变化,更表明人民币中间价机制在告别了固定汇率体制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是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重要的里程碑,人称“811新汇改”。

新汇改后,外汇市场风起云涌,CNH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与境内的汇差几度突破千点,针对跨境汇差的跨境资金交易频繁。那么,利用汇差进行的外汇交易盈利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二、汇差背后的外汇交易模式

笔者认为,很多时候,金融业务就是在既定的环境下做“通道”,各种市场、标准化或者非标准化的产品,都属于这条通道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种金融模式。上文所提及的跨境贸易,就是一种资金进出的“通道”。而下文所提及的四种盈利模式,也都是基于通道开展的。

(一)通过非居民账户进行跨境外汇交易获利

由2010年起,境外机构可以在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非居民账户”(“非居民账户”英文全称为Non-Resident Account,简称“NRA”),用于人民币跨境支付。NRA的本质为境外账户,因此NRA与境外账户之间可自由划转资金,无需审批。

在USD/CNY低于USD/CNH时,境外主体可将在NRA账户中现有的人民币购汇换成美元(价格为境内银行提供的USD/CNY价格),然后在履行相应手续后,将NRA的美元汇出至其境外账户,再按照USD/CNH的价格进行结汇。之后通过贸易渠道,以合规、合法的收入形式(如经常项目收入、经批准的资本项目收入等),将人民币再次转回其NRA,即可盈利。假设USD/CNY购汇报价6.5964,USD/CNH结汇报价6.6964,则NRA以人民币659.64万元购汇100万美元,汇至境外账户后,再按照USD/CNH结汇价结汇,可得人民币669.64万元,再以贸易方式汇入NRA,获利人民币10万元。

(二)通过构造贸易进行跨境外汇交易获利

构造贸易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获利方式,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通常是关联企业)签订一份进口合同,以支付合同货款的方式,将CNY兑换成美元后支付给境外企业。境外企业将美元兑换成CNH后再通过反向贸易向境内企业进口货物,并以CNH支付。这种方式在USD/CNH价格高的时候可以获利。假设USD/CNY购汇报价6.5964,USD/CNH结汇报价6.6964,则境内企业用659.64万人民币购汇100万美元作为货款跨境支付给境外企业,之后境外企业将这100万美元结汇成669.64万人民币,再次作为货款跨境支付给境内企业。这资金的一出一进,境内企业获利10万人民币。“811新汇改”后,由香港进口中国内地的贸易量大幅上升,侧面验证了这种跨境获利的模式在USD/CNH高于USD/CNY时,可能被不少企业所采用。

借助转口贸易的模式获利,原理相同。例如,在USD/CNH低于USD/CNY的时候,境内企业从境外企业进口黄金等低物流成本的货物,在内地将美元贷款结汇后跨境汇出支付黄金货款。境外企业收到人民币后,以CNH价格兑换成美元。最后,境内企业再将黄金出口给这间境外企业,用之前兑换的美元跨境支付至境内。境内企业偿还贷款、获利,流程结束。根据香港海关数据,2013年第一季度(适逢USD/CNH低于USD/CNY之时),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的黄金飙升了175%,间接佐证了利用汇差进行的转口贸易获利的行为。

(三)通过境内外远期进行外汇交易获利

“811新汇改”之后,USD/CNH价格倒挂,与USD/CNY价差几度破千点。有一些境内的贸易企业,就已知的、未来特定日期的进口货物,向商业银行申请远期购汇;同时,其境外子公司向当地银行申请金额和期限均与境内远期购汇一致的离岸市场不可交割远期外汇买卖(Non-Deliverable Forward,NDF)远期结汇,在到期日分别执行境内远期购汇和境外NDF结汇。由于境内远期购汇需要实物交割,因此在CNH价格倒挂的情况下,这一获利方式很适合于进出口贸易公司。

“811新汇改”后,2015年8月银行代客远期售汇规模达到789亿美元,是当年前七个月平均规模的3倍,这间接佐证了通过境内外远期进行外汇交易获利的频繁性。而银行间市场即期外汇交易规模扩大的倍数也与之相似,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在代客远期售汇后,通行做法是在即期市场买入美元,并持有至代客远期售汇合同到期。如此操作,企业的远期行为就传递给了银行间市场的即期行为,对人民币贬值构成压力。

(四)出口货款经中介境外结汇进行跨境外汇交易获利

“811新汇改”后,USD/CNH价格倒挂,部分境内的出口商与其境外的关联公司或中间商签署人民币的出口合同,关联公司或中间商再与境外的进口商签署美元的出口合同。由境外出口合同产生的美元收款,在境外的关联公司或中间商结汇成CNH后,汇回境内。

此类交易是有真实的贸易背景的,但是会减少境外外汇流入,对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形成压力。

三、跨境交易盈利对汇率的影响及抑制举措

上文所提到的四种盈利模式,前两种涉及企业向银行购买美元并汇款出境,致使境内美元大量流出,即期USD/CNY贬值压力增加。第三种模式本身反应的是市场对于USD/CNY远期贬值的预期,但商业银行的操作,将这种远期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传递给了即期市场,即期USD/CNY贬值压力增加。第四种模式将原本会流入境内的美元替换成了人民币,因而令到境内美元量减少,即期USD/CNY贬值压力增加。上述四种模式均令人民币快速贬值,国家外汇储备大幅下降。

“811新汇改”后即期USD/CNY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8月11日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到2015年底,央行试图将中间价与收盘价并轨。这项改革抽离了央行对中间价的干预之手,使得去年11-12月人民币贬值压力迅速释放。第二阶段是从2016年1月到春节前。元旦后人民币急剧贬值,央行开始加强对外汇市场干预,中间价与即期价再度分离。人民币中间价倾向于挂钩篮子货币,但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第三阶段是春节过后至今。央行再度启动了中间价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机制。

央行出手的一系列措施,加上美联储鸽派声明、美元走软等因素,暂时稳定了市场对于人民币的情绪。同时,央行持续不断地出台抑制境内外汇差盈利交易的措施。

第一,加强贸易和投资背景真实性的审核。从2015年9月起,央行开始限制NRA购汇规模,并加强了NRA汇入资金的背景真实性审查。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从当年8月起,要求各分局重点监测辖内银行的代客售汇业务,“加强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避免出现集中大额购汇,必要时进行窗口指导”。

第二,自2015年10月起,央行要求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交存20%的美元外汇风险准备金,在央行以零利率存放一年。通过这种提高交易成本的方式,来打击企业办理境内远期购汇、境外NDF、以获得收益的行为。

第三,央行扩大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入境渠道和境内使用范围,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直接进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降低了跨国企业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参与企业的境内外营业收入标准,并扩大了资金池规模上限,还放开了企业境外发债资金可回流的约束。

四、汇改的未来任重而道远

央行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令近期USD/CNY汇率企稳,跨境汇差缩窄至100个基点左右,交易量也稳步下降。

第3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第4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行为;货币政策传导;非同步性

一、商业银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几种行为方式

1资产运用和配置结构。一是超储率水平。超储率是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之一。当商业银行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时,其货币派生能力(信用创造能力)就相应减小;反之,就较大。二是信贷资产规模及配置结构。在一定资产规模下,信贷资产占比越高,信用创造能力越大。商业银行通过调整信贷资金规模、结构,改变非金融部门融资便利和融资机会,进而影响其投资、消费决策。

2贷款利率定价。中央银行基础利率的变动能否影响市场利率相应的变化,还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调整。非金融部门根据商业银行利率调整对自己成本收益率的影响重新调整其融资策略以及经营、消费行为,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

3信贷管理方式。如信贷权限划分、内部资金价格管理方式、考核方式等,都会影响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整的灵敏性。

4商业银行预期。当商业银行预期中央银行将采取某种货币政策时,会先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一些调整(当然可能与货币政策调整目标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从而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产生影响。

综上,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实际中,商业银行行为调整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取向并不总是一致,“西方学者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往往在货币政策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采取其他手段规避政策变化对其资产负债状况造成的影响”王春月:《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商业银行行为评述》,《商业时代》2006-1.这一方面造成货币政策执行不到位或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增加货币政策外部时滞,一定程度影响货币政策最终效果。这种“冲突”和“博弈”,主要是由于两者目标差异产生的行为差异所致。众所周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有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制定货币政策或出台调控措施具有“逆周期”性特征。而商业银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在既定的可获得资源和市场机会的综合制约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其行为具有“顺周期”性特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较快,企业景气的环境下,放贷意愿较强,而在不景气情况下,会出现“惜贷”、“惧贷”。总体而言,货币政策取向与商业银行行为之间这种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的“冲突”和“博弈”,有其必然性,我们所要关注的是这种“博弈”是否在合理、可控的范围。

二、商业银行行为变化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以2006年为例

1与2004、2005年相比,2006年商业银行的基本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商业银行对其经营行为作出调整。

总体看,2006年商业银行基本面有以下四方面突出变化:(1)资本充足率普遍提高。2006年初全国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53个,比2005年初增加45家。其中建行、中行经过注资和改制后,资本充足率在10%以上。2004年2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到2007年底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资本充足率要求成为制约银行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达标之后这种制约明显减弱。(2)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继建行之后,中行也成功上市。上市的完成将在一定程度削弱资本充足率的制约,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利润压力。(3)信贷管理模式选择上,经济资本取代传统的规模管理和比例管理成为主导。2004年建行率先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到2006年已有多家商业银行采取此种模式。一方面通过核定经济资本指标,约束资产增长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差异化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引导信贷资产在区域、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调整。(4)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充裕。2005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资金面持续宽裕,货币市场利率在不断走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率上升,至2005年末达到4.17%,比2005年6月末提高0.45百分点,即银行半年内增加可随时动用的资金1292亿元数据引自夏斌:《货币政策的下一步》,《中国企业家》2006-8.2006年以来,在存款大幅多增情况下,银行业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突出,由此带来的资金配置压力不断加大。

在上述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理念明显转变。而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资产运用渠道仍相对狭窄,主要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并未改变。根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5年年报显示,总净利息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0.8%数据引自国研专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5年年报评析及展望》。由此使得商业银行的行为调整表现出以下特征:(1)放贷意愿和放贷能力明显增强。这可以从年初商业银行适度扩大基层行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调整内部资金价格、下调部分贷款品种利率等得到反映;(2)业务发展更注重信贷投向优化和存量结构的调整,以约束风险资产的增长,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3)支持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适当加大对战略性和关键性业务,特别是中间业务的考评。

2商业银行基本面的变化及其行为调整,使货币政策作用的环境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商业银行各方面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得到加强,进而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提高;同时这种日趋完善的良好机制也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行为的规范和理性,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

以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和考核体系变化为例。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到2001年,当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或者说是宽松的。但在商业银行责任追究较严而正向激励缺乏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具有明显的“惜贷”倾向,因而对央行旨在扩大内需的货币政策反应是不灵敏的,信贷传导渠道也是不畅的。2003年,商业银行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既关注不良率,也关注盈利情况,员工的分配与绩效挂钩。为实现盈利和降低不良资产比率双重目标,普遍采取以资产带动负债、以负债做大资产的经营模式,并且在信贷投向上表现为“喜大(大项目)好长(中长期)”倾向。这导致2003年信贷规模急速扩张,期限错配问题突出,金融潜在风险加大。这显然与央行当时采取有保有压原则,抑制某些行业和领域投资需求过热、控制贷款过快增长以及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货币政策目标相左。

而目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和考核体系有了根本性转变,普遍引入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经济资本增量分配约束基层行资产规模的增长;通过对每类业务(资产)确定不同的“经济资本系数”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资产结构调整;通过建立以经济利润为核心,账面利润为辅助的利润考核体系,引导各行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和真实的利润积累。总体上,商业银行这种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机制,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集约化经营思路。在这个过程中,经济资本的配置受资本金总额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约束,经济资本系数确定参考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风险权重,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本行的政策导向、发展目标、资产风险状况等实际(见表格1-2),从而使基层行业务(资产)规模扩张受到约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资金可得性也因之发生变化,进而达到货币当局要求约束信贷总量(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和调整信贷结构的效果。同时,其审慎经营思路也符合央行一直来强调的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关系。

表1某行某二级分行2004年经济资本系数情况表

贴现、小额质押、外汇担保个人住房贷款、贸易融资、银行卡贷款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其他贷款

经济资本系数2%4%8%10%12

资料来源:农行湖北分行营业部课题组《经济资本管理对基层农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分析和策略选择》,《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6-2

表2某行2006年经济资本系数分配变化表

产品结构调整客户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

经济资本系数分配调低了个人助业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分别比2005年调低5个和45个百分点住房类房地产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按客户风险评级及保证方式差别设置差异化分配系数;AAA级客户贷款可以比A级(含)以下贷款经济资本分配系数低2—4个百分点对部分重点中心城市单独配置经济资本;

资料来源:根据调查整理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逐步向具有独立利益和决策权的真正的经济主体转变,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市场变化情况以及自身管理要求、发展需要,自主决定其资产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由此可能加大货币政策取向与商业银行行为之间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的“冲突”和“博弈”,导致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工具有效性减弱,增加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时滞,加大调控成本。

以2006年来央行紧缩性货币调控政策传导为例。

本论调控有以下特征:一是政策出台密集,二是交错动用数量型、价格型调控工具;三是经济、行政手段齐下,表明央行在多种外部条件制约下,调控难度和成本较大。2006年4月以来,央行连续出台了多项调控措施:一是两次上调贷款利率以抑制贷款需求过快增长;二是不断收紧基础货币以影响银行可贷资金量,包括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加大中央银行票据发行(1—8月发行26312.2亿元,同比增长61.6%)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1—8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回基础货币11956亿元);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包括要求金融机构注意把握信贷投放;与其他部委联合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等等。

从货币调控措施在银行体系内传导和实际效果看,也表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商业银行内部政策调整、向下传递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如对贴现政策调整较快变化较大,其他业务或规模控制调整相对较慢或不明显;部分银行总行政策调整一直到2006年8月份才传达到县一级支行。二是实际贷款增长回落慢,且存在反复和区域差异;贷款结构变化看,压下来的主要是操作灵活、弹性较大的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仍较快增长。三是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变动情况看,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提高幅度低于央行贷款利率上调幅度。

分析原因,从商业银行行为角度看,(1)部分商业银行较强的放贷冲动不利于中央银行收缩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最主要因素。首先在商业银行贷款冲动较强下,商业银行会通过压缩其他非信贷资产,抵消央行收缩流动性对其可贷资金的影响,换言之,并不会影响实体经济可获得的资金状况,仅仅对公众产生“紧缩”心理预期。从银行资产配置看,信贷资产占资产总额中的比重反而上升。以某地区为例,2006年9月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占全部资产比重比6月末上升2.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则提高4.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存放央行准备金存款、二级准备比年初净下降69.7亿元,而2005年同期为增加107.0亿元,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为7.1%,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其次在商业银行贷款冲动较强的前提下,加息很大程度上被银行优惠“让利”的营销措施所抵消,在部分贷款冲动较强的区域,贷款利率甚至逆势下行,使得央行通过信贷渠道引导市场利率,提高社会各部门机会成本的效果不明显。最后由于商业银行贷款冲动较强,导致部分银行在紧缩预期下采取非理,如在央行紧缩政策出台前加快放贷;基层行利用上级行政策传递的时间差,加快放贷。这种“博弈”显然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另外需强调的是,单纯的流动性较多并不直接构成商业银行加大放贷的压力(以前“宽货币、紧信贷”便是佐证之一),但在资本充足率达标、资本回报压力增加、盈利渠道单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才构成较大放贷压力并转化成现实的放贷能力(变成今年“宽货币、宽信贷”特征),从而影响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这与当前诸多研究将流动性过甚(甚至认为泛滥)归为影响央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最主要因素的观点不同。

(2)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后,更注重将有限的资本向低风险、高回报的区域、行业、业务、产品、客户倾斜,导致资金的‘洼地效应’更为明显,加剧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如一些总行信贷投放倾斜地区,在调控背景下贷款增速继续加快,与全国反差明显(当然有些地区可能回落过快,出现矫枉过正情况)。

三、结论和启示

商业银行的行为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将产生双重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三个“非同步性”: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革与银行业改革的非同步性,导致货币政策控制力和引导效应弱化;银行业机制改革与经营模式(盈利模式)转变的非同步性,降低了商业银行对货币调控反应灵敏性和传导政策意图的有效性;外部环境变化对提高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灵活性的现实要求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所依赖的环境建设非同步性,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我国货币调控中历来注重运用数量型手段,价格型手段因金融约束而受到严重抑制,而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更多依靠强大的行政权威。商业银行改革后决策的自主性增强,必然削弱数量型调控工具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管理体制明显转变,导致货币政策通过信贷途径传导的环境发生变化,同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因素也更加复杂,迫切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系统性、灵活性,但与此同时,完善而货币政策工具、拓宽传导渠道又受外部多种因素制约。

为此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必须多方面入手,改变以上三种“非同步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另外,针对货币政策取向与商业银行行为之间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不一致的客观存在,双方应从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利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创导“合作博弈”,即博弈主体的行为选择虽然从自己利益出发,但其产生的实际结果对其他主体有利。

参考文献:

[1]刘锡良,戴根有。M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王春月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商业银行行为评述[J]。商业时代,2006,(1)

第5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长期以来,A股上市公司在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方面表现消极。截至2014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2587家,当年度不分红公司与股利支付率低于30%的公司二者合计1560家,占比60.3%,其中,不分红的上市公司720家,占比27.8%。

美国经济学家拉佐尼克(William Lazonick)针对标准普尔500成份股的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情况进行了一项研究,2004-2013年间始终位列标普500成份股的上市公司有454家,期间这些公司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占这些公司净利润的51%、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35%,二者合计占86%。

2014年,美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达3500亿美元、股票回购金额为5530亿美元,二者合计为903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上市公司净利润的95%。

与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比较,中国上市公司不仅现金分红低,而且用于股票回购的金额也很少,2014年仅有62家A股公司实施股票回购,回购金额合计仅为94.1亿元,仅相当于当年A股公司净利润总额24516亿元的0.38%。

这种状况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8月底,财政部、证监会等联合发文,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

低盈利能力企业也应加大分红力度

2013年4月,笔者曾撰文《盈利能力、成长性与内在价值》认为,成长性对于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低盈利能力的成长是有害的,只有高盈利能力的成长才有价值。

想象一下,一个净资产1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3%的企业,可以实现净利润3万元,如果股东对其注入资金100万元,净资产翻番,净资产收益率保持不变,则净利润也能翻番,由3万元增至6万元。但这种低盈利能力下的高增长显然不是股东所期待的。

在企业是否应该加大分红力度问题上,应考虑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盈利能力低下的企业,成长并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企业没有高于市场平均盈利能力的可投资项目,就应该将利润以现金分红或回购股票的方式回馈股东,而不是将利润以留存收益的形式用于再投资,盲目追求成长而投资于低效甚至亏损的项目,实际上是挥霍股东财富。

以北京城乡(600861.SH)为例,2008年以来,该公司历年净利润的大部分作为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净资产由2008年末的19.43亿元增加至2014年末的22.58亿元,同期的营业收入由16.54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净利润由0.89亿元增加至1.02亿元。

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2008-2014年间,北京城乡历年净资产收益率在3.7%-4.7%之间,2008年之前,这一指标也长期低于5%。在此期间,大量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发行的票面利率在7%以上,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于5%。北京城乡的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低于上述品种,这样的收益率水平显然低于投资者的期望。因此,如果从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来看,北京城乡将大部分利润以现金分红方式分配给其股东,由股东自行投资,显然更符合股东的利益。

那么,北京城乡是否有能力加大现金分红力度呢?财报显示,2009年末北京城乡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12.93亿元,且账面上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显然,该公司当时是有能力大幅提高分红水平的。然而,随着近年来该公司在房地产项目上的大规模投资,2014年其货币资金余额下降至9.95亿元,银行借款则从无到有、上升至10.07亿元。

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除非其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否则,都应该将其大部分利润以现金分红的形式回报给投资者,而不是将其投资于一些收益率低、甚至亏损的项目。

类似北京城乡这样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有很多,相比较而言,北京城乡历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基本上在40%以上,已高于A股市场平均水平了。一些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上市以来长期低分红、甚至不分红,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

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可以不分红吗?

高盈利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持续经营活动为其股东创造价值,这是否意味着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应该少分红、不分红?

笔者认为,关键看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投资项目,可以高效地将其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用于再投资。只有当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强的可投资项目、而现金分红会影响企业发展所需要资金时,不分红、少分红才有意义。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现金,如果企业没有大量可投资项目合理利用这些现金,也不通过现金分红或股票回购将这些资金返还给股东,那么企业账面上就会形成大量的闲置资金。随着企业账面闲置资金的累积,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呈下降趋势。

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就属于这类企业的典型。以贵州茅台为例,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强大的盈利能力、强劲的现金流使其账面积累了巨额货币资金,2014年末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277.11亿元,相当于账面净资产的65%。

贵州茅台是A股市场为数不多坐拥巨额货币资金且没有任何银行贷款的上市公司。分析显示,其巨额货币资金主要以活期存款方式存放于银行,货币资金利息收入的年化收益率低于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近年来,贵州茅台成立了财务公司,账面货币资金的利息收益率有所提高,2014年货币资金年化收益率2.94%。尽管如此,这样的收益率水平甚至低于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其将大量货币资金在账面闲置,不如将其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的股利分配决策也要服从于这一目标。如果一个企业现金过剩、不能通过经营活动为股东创造价值,就应该将利润以现金分红方式分配给其股东。除非在可预期的未来,企业有重大项目投资需要资金储备,或者企业可能将面临财务危机,否则,企业都不应在账面保留大量闲置资金。

巨额闲置资金可能被关联方占用

华尔街有一个著名的膀胱理论:一个公司保有的现金量越巨大,那么这些现金流出公司的压力也就越巨大。在监管不到位的A股市场尤其如此,巨额货币资金在账面长期闲置,不能排除其被大股东等关联方违规占用的可能性。

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巨额货币资金在账面长期闲置,却无意通过现金分红或在股价低迷时以回购股票方式回馈其股东呢?

2013年10月笔者曾撰文《茅台困局:扩张受阻、巨额资金或存失控风险》,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后认为,贵州茅台巨额货币资金长期滞留于下属子公司,资金管理可能存在风险漏洞,不能排除其巨额货币资金被关联方占用、体外循环的可能性。

实际上,在2000年前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很多A股上市公司曾经长期沦为大股东及其高管的提款机,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甚至掏空上市公司。2005年笔者曾撰文质疑一家上市公司很可能被其大股东占用巨额资金,大约一个星期后,该公司公告称:大股东占用了6亿多元资金。

2005年以来,证监会对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了持续的清理整顿,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有所收敛。但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行为又有所抬头。

2013年6月,笔者曾撰文《大商股份仓促上调增发价格的幕后疑云》,认为其账面巨额货币资金存疑: 2012年末大商股份(600694.SH)货币资金余额高达60.97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0.76亿元,令人费解的是,2012年末其账面贷款余额却达到12.9亿元。巨额现金以活期存款方式存放银行、60多亿元货币资金一年的利息收入仅为7845万元、而10多亿元贷款一年利息支出达8740万元!如果不贷款,大商股份账面上应该有近50亿元的净存款,一年应该有近亿元的利息收入。

自2012年以来,大商股份账面货币资金余额始终保持在60亿元以上,巨额资金长期闲置;另一方面,该公司却向银行借款。大商股份2015年中报显示,货币资金余额62.52亿元,银行各项贷款合计11.72亿元。

一个资金严重过剩、账面有巨额资金闲置的企业, 却向银行借钱,实在令人费解。即使其控股子公司差钱,大商股份也完全可以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将自有资金借给下属子公司。为什么还要向银行贷款呢?

通过分析其数据后,笔者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大商股份之所以能为大商集团贷款提供担保,是因为双方互相为对方贷款提供担保,如果大商股份不贷款了,当然也就不能为大商集团贷款提供担保了;另一方面,大商集团的子公司大商管理原本是一家没有任何经营性资金的企业,大商股份账面坐拥巨额资金同时却大额贷款,不能排除其巨额资金为关联方占用的可能性。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并不是你的左口袋。相反,在某些情形下,上市公司倒是有可能沦为其大股东的左口袋或右口袋。

可提高A股市场总体投资回报率

一般而言,企业的股利决策同时也是投资决策,即企业的利润多少用于向股东派发红利,多少以留存收益形式转化为企业的资本,用于再投资。分红或不分、分多少比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有效利用留存收益。只有当企业能够将留存收益高效地用于再投资,为股东创造价值时,企业才可以将利润作为留存收益,否则,都应将利润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分配给股东,由其股东自由支配,股东可能将其用于再投资,也可能将其直接用于消费。按照巴菲特的说法,1元的留存收益至少应该为其股东创造1元以上的价值,否则企业就应将留存收益以现金红利方式返还给股东。

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考虑到当前中国A股时候分红率普遍偏低的现状,一些盈利能力较低的上市公司盲目投资、乱投资,将留存收益投资于低收益甚至亏损的项目,一些上市公司大量资金长期闲置,甚至可能被关联方违规占用,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当局有必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加大现金分红力度,将利润通过现金分红方式分配给股东,将会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率。

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过去十多年来,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通常都具有较强的投资冲动;而且,A股市场多数上市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通常需要兼顾地方政府GDP增长、税收增长等目标,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也倾向于少分红甚至不分红,将利润留存于企业,用于再投资。

然而, 2008年以来,大规模投资使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更加严重。地方政府也因此债台高筑,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

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一方面,可以遏制一些上市公司盲目投资、乱投资的冲动,更加注重效益目标;另一方面,加大现金分红力度,也可以使股市投资者获得稳定的现金分红回报,提高股市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从而促进消费。

第6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前言

自从商品市场在人类社会中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物价波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传统物价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实现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不但不应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反而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其实,物价波动不仅要受到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投资效益的限制。由于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获得收益,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因此市场供求状态服从于市场投资收益,进而形成市场供求状态限制物价波动幅度、市场投资收益决定物价波动方向的局势。在现实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物价自由波动不但不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应该通过物价波动来调控市场供求关系,而应该通过对供求本身的调整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即供给不足时扩大生产和减少积累,需求不足时扩大消费和增加积累。

物价波动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是平衡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正确有效的方法,而是商品经营者非法投机的必然结果,是投机者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对此严重的犯罪行为,政府不应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这种和善的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不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纵容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而必须建立稳定物价的严格法律,以法律手段对物价波动进行严格的限制,进而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现代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基本都是信用货币,物价波动将破坏这种由政府进行担保商业信用,进而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众威信、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另外,印有众多伟人头像的货币信用的丧失,将意味着这些伟人头像变成了投机商的犯罪工具,使其成为投机商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合伙人”,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一般习惯地认为,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即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目前现实中的正在运行的市场模式,只是多种模式其中的一种,而且是运行效率最低的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通货膨胀或生产过剩的某种单一危机,而且存在两者兼有的“双重危机”。在此状态下,如果扩大需求,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限制需求,必然造成更多的商品积压。物价波动不仅破坏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导致“双重危机”,而且它还是导致诸多社会弊端的罪魁祸首。它对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浪费社会财富及自然资源,扩大贫富差别等等。无论这些严重后果的任何一种的存在,都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极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商品供给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问题,因此,不仅要保证单一的“动态平衡”或单一的“静态平衡”,而且必须保持“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的双重平衡,否则将形成市场风险,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的全面危机。探讨市场平衡办法:建立商品市场的调控基金,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基金购入商品,一方面作为市场的商品储备,繁荣市场和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扩大企业商品销售,增加企业效益;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基金销售商品,一方面保证市场供给,维护货币信用,另一方面回收货币,维持市场供求的双重平衡。

在以往的货币发行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极大的误区:一是认为扩大货币发行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二是认为货币发行只局限于个人和机构之间往来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其实,在商品供给不断增加和对商品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扩大货币发行不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且还可以起到大幅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货币发行过程中,不仅有小面值的通用现金货币可以发行,而且还有一个新的货币品种——机构之间往来专用的大面值“融资货币”可以投放市场。目前政府和企业之所以感到货币资金供给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发

行货币的主动权,不敢主动发行货币;没有开发出供应机构之间大额经济未来的专用货币,不知道如何去大量发行货币。一旦货币发行被当作一种主动的市场调控手段来加以利用,那么企业的“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实现将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市场经济将进入一个崭新高速的发展阶段;一旦新的货币品种得到开发利用,那么必将引起一场新的金融革命,进而有效地化解目前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及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

企业经营的基本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两步来进行实现,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单纯创造了“商品效益”,而不能实现“货币效益”,那么其经济效益将是虚拟的效益;如果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发行创造了“货币效益”,而企业不能创造相应的“商品效益”与其配合,那么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商品效益”与“市场均衡”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商品效益越高,市场供求差额就越大,否则相反。市场供给相对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货币效益”与其相应产生,否则不能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并且会造成商品大量积压,阻碍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商品效益,而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货币效益,只要他们能够实现默契的配合,就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就能使市场经济获得超常的发展速度。但是,发展生产需要稳定的物价环境,没有稳定的物价环境,市场供求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生产发展必然受到阻碍;扩大需求必须首先稳定物价,否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使扩大需求的措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物价稳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稳定物价是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当务之急。

2001年7月4日(星期三)于沈阳

目录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1)

(一)导致永久性通货膨胀………………………………(1)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5)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8)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10)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11)

(六)破坏货币信用………………………………………(11)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12)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13)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15)

(十)扩大贫富差别……………………………………(16)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17)

(一)促进生产发展……………………………………(17)

(二)扩大市场需求……………………………………(18)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23)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23)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24)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25)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是由市场中的商品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即供给小于需求时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时物价下跌、供给等于时物价稳定。同时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调整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关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抬高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供给大于需求时降低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因此得出结论:在常规市场经济运行失衡的情况下,放开物价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实,物价波动是由市场运行效益和市场供求状况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而并非单纯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在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的过程中,市场供求状况所起到是限制物价波动幅度的作用,即供给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小或下跌的幅度较大,需求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大或下跌的幅度较小,而市场运行效益则决定物价的波动方向,即有利可图时物价进行波动,无利可图时物价停止波动。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物价上涨可以给它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抬高物价是其经营的必然选择,而降低物价会降低效益或导致严重亏损,所以必然被其强烈抵制。因此,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物价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由于市场供求状况只能限制物价波动幅度,不能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所以市场?┣笞纯霾荒芷鸬娇刂莆锛壅堑淖饔茫锛鄄ǘ膊荒芷鸬狡胶馐谐┣蠊叵档淖饔谩2唤鋈绱耍椅锛鄄ǘ菇贾缕渌矫嬷疃啾锥说牟匀死嗌缁岬姆⒄构钩杉蟮奈:Α?/P>

(一)导致永久通货膨胀

市场的魅力是它可以使投资者获得盈利,如果投资者不能在市场中获得盈利,那么投资者必将退出市场。虽然投资者不是在市场中都能够获得了盈利,但有很多的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盈,就像股票市场可以使投资股票的人们获得盈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在股票市场中获得盈利,又好比市场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暴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获得暴利。尽管市场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但是货币持有者们还是踊跃的向各种市场进行投资,不惜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由此可见投资人投资商品市场目的的明确性。由于市场投资者们所追求的是市场盈利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并且抬高商品价格可以给投资以丰厚的利润回报,因此,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通货膨胀都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见图

市场供给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物价上涨,供给增加,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物价上涨,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减少。虽然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企业商品销售数量的减少,但是,直观的商品经营效益确显现上升趋势。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减少商品销售数量、提高商品销售盈利的经营方式。见表

单位:亿元

人们在投资商品市场时,所追求的是商品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商品销售的轻松状态。虽然抬高物价会降低商品的销售难度,但确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经营利润,因此商品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方式时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和主动促进商品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物价波动理论分析,在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停止波动,并保持永久性的稳定。“供求平衡”的概念是什么呢?是指市场中的商品总体上能够销售出去,不存在积压商品。试想,在目前市场中商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物价都始终处于上涨状态,那么在商品整体畅销和市场中不存在积压商品的“合同式”供求模式下物价会体现怎样的波动趋势呢?当然答案只有一个:更加严重的永久性通货膨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它也是检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唯一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物价的长期波动并没有使其趋势逐渐平稳,而是始终保持通货膨胀的态势,由此可以证明物价波动理论不符合实际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物价波动不仅受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盈利状态及其它物价波动条件的限制。企业在商品市场中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成本之上是商品销售价格,因此,物价波动必然受到市场盈利状况的严格限制。物价长期的自由波动不但没有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且物价波动的幅度也没有趋向于稳定。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并没有指向物价稳定,而是指向通货膨胀,这就充分说明物价的自由波动不会以波动的停止为终点,而是以通货膨胀为永久的波动状态。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随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波动,就是说市场供求状况的主动的变化因素,物价是随之变化的被动因素,同时又说物价波动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把物价波动当作主动因素,市场供求当作被动因素,这两种观念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物价是随供求关系来进行被动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对物价进行主动的调整;如果通过调整物价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那么就是不相信市场供求关系对物价所进行的自然调整,即否定了传统的物价被动理论。既然承认物价随供求关系而波动,并且认为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促使市场供求达到平衡,那为什么还要强行调整物价,故意违反自己所承认的物价波动规律?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传

统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以稳定物价为追求目标,以纵容物价波动为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该理论的荒谬所在。对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状态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矛盾:一方面主张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来稳定物价——认为物价波动不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主张通过物价的自由波动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认为物价波动是合理的市场行为。那么到底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物价波动,还是物价波动决定市场供求关系?以谁为主动因素或以谁为被动因素是合理的市场调整方法呢?物价波动理论对此根本无法进行解释。如果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那么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由物价进行调控的市场,应该是一个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市场,而不是永久性通货膨胀的市场。物价波动理论的错误有二:一是认为只有市场供求状况从经济角度可以对物价波动起到独立限制作用;二是认为市场供求状况可以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在为利润而运行的市场经济中,无论商品供求状况如何,物价都将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价上涨与下跌的幅度差别

在现实的物价可以波动的市场中,即有畅销涨价的商品存在也有滞销降价的商品的存在。在其它物价波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涨价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能与降价商品的降价幅度保持一致,那么就会造成供求失衡。假设目前市场中有A、B两种商品,A商品供给1000元,B商品供给1000元,市场需求2000元,市场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当A商品涨价50%的时候,A商品的市场供给增加至1500元。这时,B商品必须降价50%,即B商品的市场供求必须减少至500元,才能保证市场供求在物价波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虽然商品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但商品降价确要受到幅度的严格限制。一旦商品涨价的幅度超过100%,那么商品供求平衡就必然会被打破,物价波动理论将与现实完全脱离。况且任何商品经营者都不会为实现市场平衡而做出大幅度的降价牺牲,即使有此牺牲精神,也不会使市场达到平衡。

实际是物价波动情况必须与坐标中的直线相符合,否则物价波动将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

衡,而实际上的物价波动情况是不可能与坐标中的平衡直线相符合的。物价波动理论只是在该坐标直线上适用,而实际的物价波动并不在该直线上,况且该直线并不包括完整的物价波动内容。

因为:商品涨价幅度≠商品降价幅度

又因:物价上涨的限制>物价下跌的限制

所以:实际商品涨价幅度>实际商品降价幅度

在总体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畅销商品涨价的幅度会高于滞销商品的涨价幅度,它们两者的相互关系如“实际波动曲线”所表示的那样,A商品的上涨幅度增加时,B商品的上涨幅度会相应减少,而不是象“理论波动直线”所表示的必须与A商品上涨幅度相反的同等幅度的下跌。从该坐标中两波动线的对比可以看出,物价波动理论与实际物价波动情况相差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它有无限的发展空间;降价有严格的幅度限制,最多下降100%。因此,物价上涨与下跌不是同等的波动条件,其波动不会趋向于市场供求平衡,而是趋向于通货膨胀。

2、物价上涨与下跌的时间差异

确定畅销商品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很快的上涨;确定滞销商品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滞后下跌(即使它的价格会出现下跌的情况)。畅销商品的价格很快上涨,滞销商品的价格没有及时跟上,这必然要造成整体的通货膨胀。在畅销商品价格首先上涨之后,滞销商品与畅销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到一个商品“绝对涨价”与商品“相对降价”的问题。所谓“绝对涨价”,就是某一商品价格的绝对上涨;所谓“相对降价”,就是说虽然某一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对涨价商品而言,它的价格对比发生了相对下降的变化。在新的市场供求关系的条件下,原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将处与接近的销售状态,因此滞销商品不用通过降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销售速度。不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从表面看,“商品涨价的时间=商品降价的时间”的公式就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由于物价上涨在先,降价在后,而且是否降价不可确定,所以市场总是物价趋势不显现平稳,而是显现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与下跌的利润差异

任何一个市场的投资者,他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盈利,否则他将不会进入市场。如果某一种经营行为不能为其带来效益,那么投资者必将拒绝这种行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投资者将完全接受商品涨价的要求,拒绝商品降价的要求。由于物价波动直接受到市场利益的严格限制,而并非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限制,所以物价波动不能发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功能。市场竞争也是盈利之争,而并非平衡之竞争。对于商品涨价来讲,它可以为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可以使经营者的财富大幅度增值,所以商品涨价非常顺利;对于商品降价来讲,它将给经营者造成损失,使其财富相对减少,所以商品降价是非常困难的。见图

对于涨价商品来讲,自然收益丰厚,不会拒绝涨价的要求,而对于降价商品来讲,必然导致严重亏损或减少盈利,企业当然要拒绝大幅度降价的平衡要求。比如一种商品涨价20%,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会增加20%的盈利,而降价20%将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增加20%的亏损,这就是物价涨跌波动的又一个不平等因素。仅从本小标题的本身即可以看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根本不可能相等的。物价波动的稳定条件是市场对涨价与降价限制的完全平等,由于实际上物价波动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条件,所以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不指向物价稳定,而指向通货膨胀。根据目前的物价波动理论来判断:如果市场处于平衡状,那么物价将停止波动;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使市场平衡,那么目前的市场应该是平衡的市场,而不是失衡的市场;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进市场平衡,那么限制物价波动的所有因素都应该是平等的,否则物价的波动趋势将不会指向供求平衡。假设目前的市场处于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状态,那么必然遇到以上3种物价波动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通货膨胀可以使企业扩大盈利,但企业每实现10%的利润,那么市场中就会出现10%的购买力缺口,导致10%的供给过剩。企业利润的实现是以市场商品供求平衡的破坏为代价的,它们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同时兼得。企业参与市场经营是也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必然抛弃市场平衡,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导致永久性的通货膨胀。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其实不然。物价波动不但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由于通货膨胀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市场供求状态,而物价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本身即可以“制造”生产过剩,因此,只要有通货膨胀存在,那么同时必然伴随生产过剩的存在。见表

单位:亿元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价波动与商品供求之间共存在9种对应关系。但是,在常规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有“物价上涨——供大于求”这种组合是最为常见。在这种双重危机的市场运行模式下,扩大需求将导致通货膨胀,压缩需求将导致生产过剩,社会经济很难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物价波动模式下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但它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此模式是一种高消耗低效率的原始市场运行模式。这种双重危机的组合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常规运行中,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永久性存在。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在总供给等于总需求(静态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物价将发生波动。其实市场中的物价波动是受动态供求状况影响的,静态的供求关系不会直接影响。动态供求状况与静态的供求状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两者平衡其一必将失衡其二。那么物价应该按那一种供求状态来进行波动呢?想必该理论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解释。因此,可以说物价波动观点没有足够完整的理论依据。

①总供给=总需求.④静态需求>动态供给.

②动态供给=动态需求.⑤静态需求>动态需求.

③静态供给=静态需求.⑥静态供给=动态供给.

⑦动态平衡:商品产量/时间=商品销量/时间(市场无积压商品)

⑧静态平衡:总供给=总需求(市场商品总量=社会货币总量)

⑨总供给(总的商品供给)=总需求(总的货币需求)

动态平衡的概念:等待购买的商品。商品积压的时间:商品等待购买的时间。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中不存在等待购买的商品,即市场商品存量为“0”。在动态平衡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将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供给,商品生产之后即可以销售(这对企业来讲是最好的销售效果),因此,任何商品都没有市场存放的时间,即商品积压时间为“0”。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在完全合同化生产的模式下才能形成,而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的合同经济,也不可能形成完全的合同经济。

“①、②、③”为理论要求的供求平衡公式,“④、⑤、⑥”为实际的市场运行状况。如果“④、⑤、⑥”不能同时保持平衡状态,那么市场平衡也就不可能不存在。在传统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④、⑤、⑥”是不可能保持平衡的,因此,物价波动理论所期待的供求平衡(双重平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场供求平衡不是单一的平衡(静态平衡或动态平衡),而是一种双重的平衡(静态动态同时的平衡)。物价波动观点只看到单一的市场平衡,忽略了双重的市场平衡(或两种单一平衡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这种观点当然也就经不起市场的实际检验了。

物价波动情况下的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动态的市场供求状态并不代表静态的市场供求状态。物价波动直接受动态供求状态的影响,而不受静态供求状态的影响,但静态供求状态对未来的动态供求状态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也就会对未来的物价波动会造成影响。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目前市场中的商品总量与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比数量较少,因此,实质性的生产过剩情况并不存在。这种观点的错误所在是把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混为一谈。所谓“动态平衡”,指市场中的商品产量与商品销量之间的相对平衡;所谓“静态平衡”,指社会货币总量与市场商品总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它们彼此之间同样是较为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动态供小于求动态供求平衡动态供大于求

静态供小于求静态供求平衡静态供大于求

动态供给:单位时间的商品生产总量静态供给:某一时间的市场商品库存总量

动态需求:单位时间的商品销售总量静态需求:某一时间的社会货币储备总量

动态供求状态与静态供求状态之间同样不是单一的三种对应关系,而是多重的九种对应关系,它们与三种不同的物价波动状态构成更为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见图

物价上涨物价稳定物价下跌

静态供小于求静态供求平衡静态供大于求

市场中整体的物价上涨造成动态的生产过剩,对动态的市场破坏造成破坏。企业生产是根据市场中的动态需求来进行的,只有动态需求可以实现企业的商品销售。静态需求是一种潜在或未来市场需求,它不能为企业实现动态的商品销售,因此企业不会根据静态的不可确定的需求来制定实际的生产计划,这就必然导致静态供给的萎缩,进而对市场的静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动态的商品生产面对动态的市场需求,所以存在于静态之中的通货膨胀风险总是被动态的生产过剩现象所掩盖。由于经济学家要控制静态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他们制定的经济策略必然加重动态的生产过剩。另外,市场供求平衡公式还可进行细分:

企业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商品大量积压,因此导致生产资金周转的困难。为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从银行大量贷款。企业贷款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因此造成市场动态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及价格的上涨、静态生产资料需求的下降及潜在的生产资料供给过剩的风险,造成动态生活资料需求的下降及生活资料供给过剩、静态生活资料供给的减少及静态生活资料的通货膨胀风险。探讨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不能只从单一的动态平衡或静态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也不能从单一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而要从全面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物价的波动方向取决于市场的盈利状况,所以资本家追求利润并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而物价波动理论追求市场平衡,但始终没能实现市场平衡。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单一生产的发展,而是生产和需求的共同发展。由于物价波动将导致需求下降,因此必然导致社会整体经济的萎缩。见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物价上涨幅度的不断增加,市场商品的销售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也就随之不断萎缩。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是市场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在物价自由波动情况下扩大市场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被误认为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

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见图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在供求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马克思说:“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要增加;相反,价格提高,需求就要减少”。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的量比公式如下:

当该系数为“1”时,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否则处于失衡状态。

此关系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提高物价或降低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在物价静止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正比关系: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扩大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扩大需求或压缩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虽然说“双重危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但“物价稳定——供求平衡”也不是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物价稳定——供小于求”,因为只有此种模式与人类社会的真实供求状况完全相符。只有此种模式,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使社会中的潜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大幅度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说稳定物价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在整体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市场供给也会随之相应增加,同时,企业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其盈利幅度也会随之增加。通货膨胀是幅度越大,市场供给越高,企业的盈利幅度以就越高,同时市场需求相对减少。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供给大于需求的区域(供大区),可以通过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区域(求大区),可以通过抬高物价或压缩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有降低市场需求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盈利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减少,其实际的盈利数额在计算数字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质上的盈利水平是显下降趋势的。见表

单位:亿元

在市场整体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一些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增加效益,其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的扩张,而一些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市场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将造成亏损,导致资本的不断萎缩。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盈利,企业必须大幅度抬高物价,否则将被通货膨胀所消灭,因此市场竞争自然地变成了抬高物价的竞争。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需求不断下降,市场中的商品销售数量及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整体市场经济处于不断萎缩的运行趋势。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通过物价波动把资源非法地配置给肆意抬高物价的投机商们,而广大劳动者确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配置表面上是如何利益资源的问题,而实质上它是争夺自然财富及社会财富及损害广大民众利益的问题。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都是全体民众的共同财富,不能当成投机商的猎物任其随意侵占。如果所谓的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配置给投机商,并任其随意侵犯广大民众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将无任何合理性可谈。

以人类目前生活的地球来看,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是目前经济理论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非常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那么物价波动对资源的浪费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前面已经探讨过物价波动导致双重市场危机的问题。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大量的商品积压,使其商品不能及时投入消费。由于其中有很多商品是具有一定保持期限的,如果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必然造成巨大的物质浪费。市场中的任何商品的生产,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商品的大量损失同时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另外,生产过剩将导致劳动力的过剩,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这就必然造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生产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人类社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物价波动造成趋势性的通货膨胀,导致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在一定市场物价水平的情况下,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成本的竞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这一角度讲,掠夺自然资源是最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目前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都是从低成本的角度去开发资源的,他们根本不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问题,结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将给人类未来的生存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对森林的开发利用,虽然森林开发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但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只是破坏性地开发森林,而不是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这必然最终导致森林的彻底毁灭,事实上森林的大面积缩小充分说明资源破坏程度是何等的严重。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科学技术也就没有今天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什么说物价波动会限制科学技术的开放利用呢?因为市场在动态的生产过剩状态下科学技术的利用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开发,它将增加市场中的商品品种,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数量;二是提高现有商品的生产效率,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数量。在生产过剩状态下,提高生产能力只会造成更多的积压,导致企业更严重的亏损,因此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竞争的基本手段。一旦某种技术开发出来,它必然成为开发者的所有财产,不会在社会中普遍推广使用,这就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另外,物价波动将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就必然增加小规模商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规模及企业生产效率是成正比的关系,小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低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这是已经被无数加以证明的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社会的单位生产规模,从个人、家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规模生产,发展为企业、公司、集团的几十人、几千人或几万人的大规模生产。在这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规模总体上还是显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而小规模企业增加的趋势则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形成极大的阻碍作用。

(六)破坏货币信用

货币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信用凭证,也可以说它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专用“合同”或重复使用的库存商品“提货单”。它是积累商品的证明。目前社会中存在着重多的财产所有者,每个所有者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分别以消费品和商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和市场之中。货币的作用是证明其所有者拥有市场中一定数量的商品,它是商品的储备凭据或商品存储合同。当货币所有者需要消费商品时,他就到市场去领取商品,并把货币的所有权转让给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销者。其实商品的所有权不是商品所有者而是货币所有者,在频繁的市场交易过程中货币所有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市场中商品的所有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这一角度讲,货币可以起到积累商品和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作用。在这种不断的财产转移过程中,如果物价发生上涨的变化,那么原来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的数量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货币所有者的财富就会受到损失,货币信用就会遭到破坏。

货币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实物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它自身的消费价值来进行决定的,它基本上不存在信用损失的问题;二是信用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发行者来进行担保的,一旦物价发生波动,货币信用将遭到败坏。目前在市场中进行流通的基本上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用途就是以其最简便的保存方式来储备品种繁多的和不易保存的商品。信用货币的价值不是来源于凭证本身,而是完全来源于它的市场信用,信用一旦丧失,货币也将随之销售消失。信用货币是由政府委托发行的,这种货币的信用完全是由政府来进行担保,货币信用实质上就是政府的信用。政府财产占社会财产总量的比例越高,货币信用就越是可靠,因为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是政府的商品债务。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商品与其相应存在,那么一旦其它非政府控制的商品所有者拒绝与政府发行的货币进行兑换,那么市场供求关系必然遭到严重的破坏。货币信用指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在任何时候兑换相同数量的商品,从这一角度讲,货币信用完全是一种商业信用。货币信用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作为基本保障的。如果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间里不能从市场中兑换同等数量的商品,那么就说明货币信用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交易都是债权、债务转的换过程,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易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首先以货币支付工资,形成商品债务,之后再用它投放市场的商品赎回货币,偿还商品债务。如果政府不能以商品偿还货币债务,那么也就说明它破坏了货币信用,违反了市场公平交易的规则。从实际物价整体上涨的情况来看,货币信用显示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证明市场侵略行为的长期存在。实际上,货币发行人或商品经营者也决不会在市场交易中多付给货币持有者超出货币信用的商品,他们最多是执行原来的商品支付协议,即维护原来的货币信用。货币发行人和货币信用担保人必须保证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如果不能保证,货币将难以在市场中长期顺利地进行流通。

货币信用也有“动态信用”与“静态信用”之分。所谓“动态信用”,就是市场具体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货币信用;所谓“静态信用”,就是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对市场商品总量的交易信用。在静态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一元货币,都有等量的商品与其对应存在,无论这些货币分批购买商品还是同时购买商品,市场都能够全部满足,因此不存在静态货币信用的丢失问题。但是,在静态商品供给小于静态货币供给的情况下,一旦大量的货币需要兑换商品,那么必然导致动态的通货膨胀危机,导致严重的动态货币信用的丢失。货币信用最终是由市场中的商品来进行维护的,市场中的商品存储丰富,货币信用就会受到很好的维护,否则相反。静态货币信用是动态货币信用的根本保证,没有动态货币信用的存在,动态货币信用也将很难维持长久。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负债经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不然。对于债权人来讲,如果负债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将对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对于负债人来讲,如果他所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足够的收益,那么他将无力归还借款本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负债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它不但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将给债权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破获作用。另外,负债经营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经营者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债务危机中有大量的债务纠纷案件发生,这就增加了社会司法部门的工作量,造成司法部门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损失。在债务纠纷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处理纠纷,这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作用。

1、导致企业债务危机

动态的生产过剩是物价自由波动的必然反映,在此状态下,市场购买力极度短缺,因此大量企业都不得不采取赊销商品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这就在市场中形成了巨大的商品债务。另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相互之间大量借款,或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货币债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债务给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压力是非常严重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就是因此而走向破产的。另外,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债务(三角债)不仅给一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导致严重的债务纠纷,给执法机构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在危机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欺骗手段日新月异,欺骗圈套防不胜防,进而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困难。政府在清理“三角债”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生产过剩这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目前“三角债”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导致金融危机

所谓金融危机,就是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它是债务危机的又一种存在形式。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它是由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来进行衡量的,“存贷比”越高,金融风险越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就大。在企业经营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将随之大幅度增加,否则企业经营将难于维持,这就形成高比例的金融风险。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市场中的商品大量积压,企业实现利润的机会逐渐减少,亏损面逐渐扩大,因此,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也随之逐渐下降,金融风险逐渐增大。其实,金融机构的经营是非常被动的,它一方面必须保证对存款客户本息的按期支付,另一方面确不能保证贷款客户本息的按期偿还,一旦存款客户大量提取存款,那么将造成银行支付存款的严重困难。银行是依靠客户存款利息和企业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来获得盈利的,一旦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那么银行将因无条件地支付存款客户的利息而造成亏损。如果这种情况发展到银行不能支付存款客户本金的程度,那么银行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营业了。一旦银行停止营业或倒闭,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从目前的贷款情况来看,企业贷款中的较大一部分都是从短期贷款变成中期,最终变成长期贷款和呆滞贷款。银行贷款的短期偿还要求和企业借款的长期占用要求形成不可调解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贷款从局部方面来看是一种可以按期偿还的借贷行为,但从整体方面来看它是一种永远不能还清的债务,一旦要求从整体方面归还贷款,要求贷款从整体上运行下降趋势,那么银行将没有能力继续维持经营,因此必然导致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

3、导致政府的财政危机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巨额赤字是造成其财政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商品经营企业的销售及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将出现困难。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和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迫使政府大量地发行国债,这就造成政府巨大的债务负担。国债需要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果政府不能按期偿还巨额的国债,那么将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目前解决偿还国债的办法是发行新国债,将发行的一部分用于偿还旧的国债,另一部分用于弥补财政的资金缺口。这样做的后果是国债和利息的逐年增加,进而造成财政更大的资金缺口。国债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和个人,国债不断大量的发行必然造成该项资金来源的枯竭。一旦这有限的资金来源不能负担政府大量的国债发行,而旧的国债又必须进行及时偿还,那么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财政危机。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

人民利益是国家的基本利益,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及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人民所拥护的,反之,一切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为这些错误行为进行辩护的理论同样是错误的,而且错误的程度更为严重,必定最终被人民所抛弃。衡量一种行为或一种理论正确与否,不是看它是出自什么水平的理论家之手,而要看它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1、劳动者是物价波动是主要受害者

在目前的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财产所有者,各个财产所有者之间都是通过市场交易相互进行往来的,而物价波动则导致这种看似公平的市场交易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在进行着。对于商品供给者来讲,降低商品供给可以抬高物价,可以侵占货币持有者的财产;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讲,降低需求可以压低物价,侵占商品所有者的财产。那么在此财产相互侵害的过程中,为什么总体上是货币所有者的财产受到侵害,而不是同等水平的侵害呢?因为无论怎样的物价水平,货币所有者都不能停止消费,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商品可以消费,可以不去销售;货币不能消费,不能不去购买。在长期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之间在进行着相互的财产侵犯,他们的伤害不是单一的,是相互之间的,而他们对广大劳动者的财产侵犯确是单方面的。市场财产侵犯的主动权掌握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是物价波动的主要受害者。

有观点认为,物价波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因为在物价波动的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其实,物价波动对劳动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是指它对现实工资收入和过去工资节余的合计损失,并非现实工资收入的单方面损失。虽然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个人的工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不会对个人的财产造成动态损害,但是,它对个人的静态货币资产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个人工资的增加并不能证明物价上涨对个人财产不会造成损害。单从商品经营者的利益出发去研究经济问题是错误的,应该从全部财产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是完善、合理的和可行的。物价波动理论偏向于通货膨胀,偏向于商品经营者,损害广大商品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这种单一的商品消费者所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物价是由商品经营者制定的,由于劳动者不能取消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只有任凭商品经营者的宰割。物价波动的主动权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始终都是被动受害的一方。长期的物价波动给劳动者造成的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计算起来恐怕任何商品经营者都无法对其进行全部的补偿,但劳动者的财产损失应该得到全部补偿,即使是物价波动赞成者的财产损失也同样应该得到全部的补偿。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强扶弱的文明社会,而不应该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野兽社会。

其实,通货膨胀对大部分商品经营者的利益都是具有极大伤害作用的。试想,通货膨胀将必然需求下降,一旦需求下降,那么市场中商品经营者的盈利机会就必然相应下降,企业经营就会遇到困难。市场被破坏了,市场需求的压缩将给商品经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最终造成商品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商品经营者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盈利要靠广大劳动者的消费来进行实现的,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也就等于是伤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商品经营者们以为,劳动者创造出商品的产值之后就可以把他们一脚踢开,他们不清楚商品经营者利润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劳动者为他们提供的市场需求,因此,在他们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同时,也就不知不觉地伤害了自己。

2、物价波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

物价波动的结果不仅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变化,它涉及到所有者财产得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各个所有者的财产权益而建立的,任何一个所有者都不能随意侵占另外一个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如果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一旦发生,那么将被视为经济或刑事犯罪,就会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目前存在的经济犯罪现象主要有偷、骗、抢、贪等等,这些犯罪行为都是法律制裁的基本对象。但是,有一种侵犯他人财产的经济犯罪行为不在法律的限制之内,它就是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危害极大的肆意抬高物价的犯罪行为。物价波动给民众造成的财产损失是任何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见表

设:每年通货膨胀率2%,个人货币资产60000亿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年内民众的财产损失共计5764亿元。试想,怎样的经济犯罪或刑事犯罪能够给民众造成如此普遍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呢?

物价波动理论是提倡物价波动的,它表面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实质纵容经济犯罪,但它并没有意识到是在纵容经济犯罪。物价波动理论是维护犯罪行为的经济理论,它为犯罪人侵害被害人提供了一种即隐蔽又残忍的犯罪手段。物价波动的市场体制是靠欺骗和侵害广大劳动者利益来进行维持的。物价波动理论给物价波动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美称,打着发展市场经济的幌子,其实质是对广大劳动者财富的贪婪侵占,对广大劳动者的任意欺骗,对广大劳动者辛辛苦苦得来劳动果实的残酷剥削,并造成广大劳动者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变的更加艰难。面对这一血淋淋的犯罪事实,物价波动理论的倡导者们确熟视无睹,似乎理论的发明者和倡导者本身不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受到物价波动的伤害,其实他们也是物价波动的受害者,只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他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而已,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

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理论界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物价波动导致需求下降,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度减少,劳动者失业的数量自然也就大幅度增加了。在动态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就激烈,为占领市场,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强力手段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本身即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讲,市场竞争也是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当然也是扩大社会失业队伍的竞争。另外,企业在竞争中的失败,也将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失业。这充分说明物价波动是导致劳动者大批失业的主要原因。在激烈的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逐渐减少,劳动强度逐渐增加,生存难度逐渐增大。在此激烈的劳动岗位竞争的情况下,有职业的劳动者都很难生活,失业者的生活就更加难以维持。由于大批劳动者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必然要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来求生存,这必然导致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增加,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进而导致政治危机和引起严重内乱事件的爆发。

有观点认为,劳动者失业之后可以到“第三产业”去“再就业”。其实,在整个市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并非“世外桃源”,它的劳动岗位同样异常紧张,因此,它同样不能满足社会中大量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要求。劳动力过剩是一种整体普遍现象,而并非个别局部现象,决不能从局部的角度去解释整体方面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市场中寻找就业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试想,以政府、企业那样的能力都不能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那么以劳动者自身的微薄之力又怎么能够解决其高难度的就业问题呢?由此可见,让劳动者失业之后自己去寻找新的职业是一种即不现实又不负责的做法。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失业者的生活可以靠社会福利来进行解决,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荒唐的。试想,假如社会福利能够无偿地为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那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无偿”地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呢?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极其完美的地步,不再需要劳动者去进行建设了?另外,如果社会福利暂时没有能力满足失业者基本消费需求,那么失业者又靠什么来维持日常生活呢?让失业者依靠社会福利去进行生活,等于是给失业者开了一张生活上的“远期支票”。此“支票”何时能够兑现?无人晓得。在“支票”兑现之前失业者将如何生活?当然还是自谋职业。

“古典”学派认为,如果存在失业,则通过劳工之间的自由竞争,货币工资必然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物价的自由升降可调节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故总供给衡等于总需求,普遍的生产过剩不可能出现,充分就业也能持久保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无限的,问题不在于需要多少劳动力,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为这些劳

动力的付出者提供足够的工资回报,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劳动者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而且还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抚养老人。因此,低微的工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一般劳动者的日常消费需求。况且,劳动力本身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如果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其价值,那么就会出现劳动者不愿从事廉价劳动的现象。经济犯罪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职业”,这正适合一些不愿意廉价出售劳动力的劳动者。在社会不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较高回报的劳动岗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然通过任何可能的行为,比如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行为来“创造”财富,这就必然导致大量犯罪现象的不断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的工资收入也应随之不断提高,否则社会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每个劳动者都应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否则一些人的生活将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使社会成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那么这种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社会中的物质财富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那么他们同样有能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问题是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关于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有很多的闲置劳动力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把闲置的劳动力调动起来去做那些急需完成的工作,那么一定会取得意外的巨大收获。

(十)扩大贫富差别

物价波动使一部分商品经营者不断扩大收益,其财富不断扩大,于是商品经营者变得更加富有,而广大劳动者的财产则不断受到损失,财产逐渐萎缩,于是他们变得更加贫穷。久而久之,也就在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之间逐渐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别。贫富差别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等量劳动的价值差别

由于商品经营者占有巨大的财富,他们可以通过很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极大的财富收入。同样的劳动付出,但所得到的劳动回报确有着天壤之别,这怎么能使收入低微的劳动者安心于自己现有的劳动岗位呢?同时,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别还会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对社会就及政府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进而引起动乱事件的发生。虽然政府都制定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在现实分配过程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在市场经济中,实际执行的是按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的企业条件、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财产数量等等非平等因素所制定的非平等分配制度。

2,导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成功的商品经营者的财富在大幅度增加,他们可以过高档次的消费生活,而失败的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的财富确在逐渐减少,他们只能过低档次的消费生活,甚至有很多人的消费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其最低水平消费的需求。在贫富差别巨大的社会中,一方面富人拥有大量的闲置财富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另一方面穷人的生活极度艰苦,甚至最基本消费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富人在社会中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远远强于穷人。在危机到来在之时,首先面临生存威胁的是数量较多穷人,对于他们来讲,最直接的求生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富人与穷人在日常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极其巨大,富人的消费水平使穷人百般羡慕、百般嫉妒、以至百般仇恨。穷人们大多梦想自己能够过富人那样的富裕生活,但是,他们大多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穷人来讲,最直接的,容易实现的获得财富的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因为只有富人才拥有可供他人侵占的大量的私有财产。穷人“侵犯”富人的财产,要拿回由自己所创造的那部分财富,富人当然不会把财产轻易让

给穷人,于是双方发生所谓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大规模

的发生,它的惨烈和在斗争过程中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都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每一次爆发都将给人类以毁灭性的打击。

3、导致广大劳动者日常生活的贫困

有观点认为,目前人类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实并非如此。在贫富差别逐渐扩大的社会中,虽然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在逐渐增加,但并非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增加,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显下降趋势。贫富差别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中的贫富差别是成反比的关系,即社会中的贫富差别越大,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越低。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中的贫富差别也在逐渐扩大,如果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社会贫富差别扩大的速度,那么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会显下降趋势。在具有贫富差别的社会中,它的大多数财产被少数人占有,而广大民众只占有较少数量的财产。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越是处于底层的劳动者人数就越多,但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确越少,因此其生活也就越为贫困。物价波动理论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是扩大贫富差别还是缩小贫富差别?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利益还是以全体民众的利益基本利益?是以少数人的奢侈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还是以全体民众共同富裕的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如果扩大贫富差别,那么怎样才能给广大劳动者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

4、压缩市场需求

贫富差别越大,货币积累率越高,动态购买力越小,因此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现实情况来进行证明,也可以通过“恩格尔定律”来进行证明。

根据此定律可推导出:贫困地区消费率较高,市场购买力利用充分,商品普遍畅销,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富裕地区消费率较低,市场购买力利用不足,商品普遍滞销,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由此可进一步推导出:贫富差别率越高,“系数”越低,商品消费率越低,市场需求越少,商品积压越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为缓慢。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

物价波动具有多少、多大的弊端,那么物价稳定自然也就具备多少、多大优势。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物价稳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优势:

(一)促进生产发展

商品生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脱离商品生产,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企业商品产量是由市场需求量来决定的,市场需求量大,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就大,否则相反。在物价波动情况下,由于市场需求受到压缩,所以企业生产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甚至原来的市场也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企业现有规模的生产都难以维持,发展生产更是举步维艰。

反之,物价稳定则对企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具有稳定的需求,在这稳定需求的作用下,企业商品生产的速度将大幅度提高。在不考虑增加新需求的情况下,物价稳定和物价波动条件下的生产速度有着极大的差别。见表

设:物价波动幅度挖10%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400000亿元,而在物价波动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343900亿元,比物价稳定条件下的商品产值少56100亿元。如果考虑增加市场需求的因素,那么这一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商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使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使用,那么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的商品积压,阻碍企业生产运行,另一方面民众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限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需求得到很好的保护,市场中的商品销售较为畅通,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将随之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效益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抬高物价,二是降低成本。但是,无论那一种盈利方式,它都将导致市场需求相对或绝对的下降。如果物价能够保持稳定,那么就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由于商品产值和成本之间的差价所造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就可以实现商品全部快速的市场销售,并获得商品全部销售的完整效益。

目前企业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生产企业,二是服务企业。生产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有商品产出,而服务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没有商品产出,它只为生产类企业提供服务。在同等生产效率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的生产能力就越强,否则相反。在供求平衡的市场中,商业基本上没有推销的任务,因此它的规模也将大大缩小。但是,在供给过剩的市场中就需要商业来发挥其强大的商品促销作用,否则企业生产的商品将很难销售出去。物价波动的市场需要庞大的商业进行配合,因此它的很多企业都服务于商品销售,而不能从事商品生产。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销售压力减轻,不需要很多的企业服务于商品销售,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投资在商品生产方面的作用,进而使社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增强。

(二)扩大市场需求

目前人类的需求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指人们生活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无限的需求,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二是指市场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有限的消费需求,是由货币流通而产生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总的成本支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和商品需求来进行实现的,单纯的商品供给或商品供求都不能代表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来进行实现的,供给和需求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求也应该不断扩大,否则将会限制生产的发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生产,有多大的市场需求也就有多大的生产发展空间,从这一角度讲,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需求的直接方法就是增加货币投放。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增加货币投放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货币投放可以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效果,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效果将被大幅削弱。见表

单位:亿元

从具体的计算数字来看,货币投放不会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货币投放是在原来的物价水平上进行的,所以对当时是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物价波动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在目前的商品市场中创造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那么市场需求就会随着企业生产的不断扩而大幅增加,最终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市场交易的实质就是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平衡,企业则没有商品剩余,企业获得剩余商品,交易就会失去平衡。在劳动力和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不断的有劳动产品的结余,这样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利润。但是,企业盈利是在商品销售之后,而并非以积压商品体现盈利,这就形成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交换的巨大差额。由于企业的商品不能完全进行销售,所以造成“盈利”商品的全部积压。见图

交易障碍

劳动力和劳动产品都需要与货币进行交换,它们之间不能进行交换,因此在它们中间存在着极大的“交易障碍”。由于这种阻碍的存在,造成:一方面储蓄增加,另一方面商品积压;一方面劳动者失业,生活艰难,另一方面劳动产品积压、损失、浪费,生产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解决的办法是:投入新的货币资金,将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劳动者和企业资本的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外,扩大市场需求还将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扩大需求的数量限制

随着市场商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市场需求也应该得到同步的增加,否则将会限制企业的生产发展。如果市场需求过大、供给不足,那么就会形成对市场中商品的抢购现象,并造成社会整体方面的消费困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即要不断地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投放市场,同时也要从市场中不断地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企业即是市场商品的供给者,也是市场商品的需求者。见图

从一个完整的商品生产或经营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企业供给市场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生产总值,企业从市场中所购买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成本总支出,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供给-商品需求=商品效益(计划效益)①

产值-成本=计划利润(计划效益)②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利润(实现效益)③

货币收入-货币支出=货币效益(实现效益)④

企业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其产值构成市场商品供给总值,其成本构成市场需求总值,两者的差额构成商品生产利润。当产值(商品供给)大于成本(商品需求)时企业获得利润,但是会造成部分商品的积压,导致生产过剩现象发生。任何一个盈利企业都不能用自己的生产成本完全回购自己所创造的产值,对于一个盈利的市场来讲也是如此。那么盈利的企业或盈利的市场所制造的需求不足缺口由谁来进行弥补呢?当然是盈利企业的需求缺口由亏损企业进行弥补,盈利市场的需求缺口由亏损的市场来进行弥补。其实,在不扩大市场整体需求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获得整体效益的。只有扩大市场的整体需求,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整体盈利的机会,才能使大部分企业都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任何一个完整经营过程的结束都将体现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其它形式的交换都包括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之中。比如货币在支付个人工资的时候没有发生商品与货币的交换的情况,因此它没有完成全部的商品经营过程,只有个人用自己的工资到市场中购买商品之后这一商品经营过程才告结束,对于服务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完整的商品经济过程而言,货币重新回到企业之后这一过程才告结束。为什么说一个完整的商品经营过程要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中结束呢?因为个人或服务企业的收入来源于商品生产企业,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支出,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商品总供给。见图

个人效益=个人工资收入-个人生活支出.

企业效益=企业经营收入-企业经营支出.

银行效益=银行经营收入-银行经营支出.

服务效益=服务行业收入-服务行业支出.

政府效益=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

效益总和=企业效益+个人效益+银行效益+服务效益+政府效益

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都存在一个货币收、支的平衡问题,但在货币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不存在整体货币效益。参与交易的某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减少。在一个完整的经营过程中,货币收入大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可以实现预计的货币效益,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本经营的规模,而货币收入小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将形成亏损,其资本经营规模也将随之萎缩。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在市场中取得货币效益,而货币在不增加发行的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的数量,因此从整体角度讲,不增加货币投放就不能从整体上实现货币效益。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币效益,即实现全品种的商品节余,而并非实现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全品种的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面消费需求,单一品种的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全面消费的需求。比如:劳动者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活,企业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产。市场经济的生产,对于某一企业来讲是单一品种的商品生产,因此,它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而且必须将其转变为货币效益这种全品种的商品节余,否则企业经营就会出现困难,严重者将导致企业破产。

企业盈利的两个步骤分别是:1、创造商品效益;2、实现货币效益。创造商品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济中的基本职能,而实现货币效益确是市场的基本职能,这是一个基本分工的问题,决不能混为一谈。在目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而且还要大搞商品促销活动,负责创造货币效益。其实,从整体角度来讲,企业的这种努力完全是徒劳的,因为创造货币效益不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即不能发行货币,也不能发放贷款,更不能发行国债。企业是商品效益的创造者,不是货币效益的创造者,货币效益要通过银行的货币发行来进行创造。那么银行发行多少货币可以满足企业实现商品效益的需要呢?首次扩大投放的数量应该与企业整体的商品效益相等,之后投放商品效益增长的部分。见表

单位:亿元

①本期货币投放=本期商品效益.

②本期货币回笼=上期货币投放.

③货币投放净值=本期货币投放–本期货币回笼.

=上期市场需求×利润率–本期货币回笼.

④本期商品效益=本期市场需求×本期利润率.

表中的市场运行模式是动态与静态双重平衡的运行模式:在动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政府扩大货币投放,并由市场调控部门购买过剩商品作为市场中的商品储备,以满足被扩大的动态和静态的商品需求。在企业进行下一阶段生产,并从市场中大量购买商品的时候,市场调控部门销售商品、回收货币,形成新的购买力储备,以准备为企业实现新的货币效益。如果政府的货币投放不是用于市场商品储备,而是直接用于商品消费,那么在企业为进行下一周期生产而从市场中大量回购商品的时候,就会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的缺口,最终妨碍企业下一周期的商品生产。货币投放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整体效益越高,货币投放量也就越多,否则相反。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取决于它们投入经营的商品总成本(市场需求)及计划利润率的多少,成本及计划利润率越高,商品效益也就越高,否则相反。社会资本总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社会整体盈利水平,取决于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双向增长。如果把货币投放作为一种主动的经济调整手段,而不是被动地投放货币,并有效地为实现商品效益而服务,那么社会的资本总值就会大幅度得以提高,其综合国力也将随之增强,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也将随之大幅度提高。

2、扩大需求的方法选择

目前用于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真实的扩大需求,即货币发行,它可以起到增加货币供给总量的作用;二是虚假的扩大需求,即扩大货币债务(比如国债及企债发行和银行贷款等),它可以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货币是发行者的商品负债,货币发行是商品负债的发行,商品负债必须用商品来进行偿还,货币发行之后将永久地流通于市场,只要市场中有商品存在,其商品负债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偿还,货币信用就会得到保护。货币债务是负债人向债权人的货币借款,它需要负债人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而不是用商品来进行偿还,否则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货币借贷合同。这就是货币与货币债务之间的本质区别。比如银行贷款是一种货币负债,偿还银行贷款必须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负责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贷款合同,给银行的货币流通造成阻碍,一旦存款客户提取存款,银行只能以贷款企业的商品来进行偿还,当然存款客户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支付方式的。不仅银行贷款要求也货币进行偿还,其他形式的货币负债也具有同样要求。目前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债务也是货币,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对货币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货币的准确定义。虽然通过货币负债可以提高现有货币的流通速度,进而扩大动态的市场需求,但是,货币负债需要偿还,一旦偿还,由它所创造的市场需求也就会随之消失,市场需求将出现更大的缺口。另外,货币债务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利润,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巨大负担,阻碍企业生产发展。因此,扩大需求应该采用扩大货币发行这种真实的需求扩大方式,而不易于采用扩大货币债务这种虚假的需求扩大方式。

目前的货币发行只局限于小面值现金货币,由于它的面值较小,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比如商品批发、设备购销等等,所以它在的主要用途是满足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经济往来,比如工资发放、商品零售等等。由于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方面没有专用的货币充当媒介,所以它们之间只能依靠货币债务进行往来。货币债务与货币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不同,货币债务在使用上有额度、期限和利息的限制,而货币在使用上则不存在这些限制。扩大货币债务一方面不能满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和永久性的货币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它们的经济负担,导致其运营效益的大幅度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发行一种大面值的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一方面保证企事业单位在彼此之间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化解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债务危机。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是一种大面值的凭证货币,除面值和流通范围之外,其它方面与目前市场中流通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完全相同。见票样

货币发行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品种的小面值现金货币(生活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它必须兼顾大面值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生产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否则将造成货币发行的品种缺欠,导致企事业单位在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巨大资金缺口,进而严重阻碍企业的生产发展。金融创新不仅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负债务,更重要的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资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清通货膨胀全面阻碍社会发展的真实面目,既然通货膨胀社会发展有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那么就应该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对通货膨胀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呢?下面提供三种方法以共选择: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在物价始终显上涨趋势的市场经济中,稳定物价其实就是限制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理论的最终目的还是稳定物价,只是用来稳定物价的方法不当而已。前面已经对物价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证明物价波动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因此,物价波动的结果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物价稳定。物价波动理论主张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来治理通货膨胀,这是一种最不明智的选择。虽然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生产可以限制通货膨胀,但它只能减轻通货膨胀,不能制止通货膨胀,而且压缩市场需求和扩大商品生产都会加重生产过剩危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物价与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但不是相等数量反的比关系,而是具有一定差额的反比关系。见图

1、“平衡线”计算公式:X=Y

2、“盈利线”计算公式:X=Y+100

在不考虑需求变化对供给影响的情况下,物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衡直线”和“盈利直线”来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X”与“Y”在盈利直线上不是相等关系,而是“X=Y+100”的。需求下降只能降低通货膨胀的幅度,而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比如,在需求下降50%情况下,原来的通货膨胀就会被压缩50%,但原来的物价水平绝不会也随之降低50%。市场需求降低50%的事情经常出现,而整体物价水平降低50%确是一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需求被压缩50%的情况下,市场商品的销售数量也会被压缩50%,市场的整体盈利水平也将随之下降50%,而通货膨胀在市场需求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只是在幅度上有所控制,而没有完全制止,更没有出现物价整体同比下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可知,采用限制需求的方法稳定物价不但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取得限制通货膨胀的良好效果。因此,限制通货膨胀应该避免采用压缩市场需求这种低效率、高付出的传统方法。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

以往的市场经济很没有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能够稳定物价的,最终都要依靠政府的行政监管来对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如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讲,由于大部分资本集中在政府手里,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是由国有企业所提供,所以政府很容易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而且监管的效果也非常好;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大部分资本集中在私有者手中,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由私有者提供,所以政府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商品可以承认货币信用,也可以不承认货币信用;货币可以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也可以不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一旦政府以外的其它资本所有者拒绝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兑换政府发行的货币,那么就会造成政府的货币信用极大损失,政府将难以控制由此而产生的极大的物价波动。从我国建国早期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波动的例子来看,虽然当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严重不足,但其物价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波动,可见此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在当时放开物价,那么通货膨胀必将发展到异常严重的程度,它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必然也是极其严重的。

目前各个国家在通过调整市场供求状态稳定物价的同时,普遍采用行政方式稳定物价。通过行政手段稳定物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国家财产所占社会总财产的比例,比例越大,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就越顺利,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2、行政干涉市场商品定价的范围,范围越大,物价波动的机会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3、行政处罚的力度,力度越强,商品经营者违规的可能性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有些政府在采取行政方式稳定物价的同时,有意对一些商品采取放开价格的政策,认为这样可以“搞活”市场,其实这是一种自相茅盾的经济政策。本来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已经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对某些商品的价格采取放开政策,那么不仅放开价格的那些商品的价格会很快上涨,而且被限制价格的那些商品也会随着市场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而上涨,最终导致市场中所有商品的全面通货膨胀。

通过行政方式法稳定物价的优点是,它能够对物价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会造成广大民众及遵守规定企业的财产损失,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不足之处是,它主要适合资本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合资本高度分散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资本分散将意味着政府资本所占比重的不足,由于政府只有权利给自己的商品定价,没有权利给他人生产的商品定价,所以它不可能有效地通过行政手段对整个市场的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过去曾经有过很多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波动的具体实例,可以充分证明其效果的可靠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资本高度集中于政府之手的原因。任何政府都没有完全放弃对物价的行政管理,即使在一个物价波动非常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这就充分说明,放开物价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更不能实现物价稳定,只有限制物价,才能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才能最终实现物价稳定。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法律,都是由政府为了维护两个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是维护国家成员的人身利益,即政治利益;二是维护国家成员的财产利益,即经济利益。如果法律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成员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那么这种法律就是一种完善的法律,否则应该进行修改或补充。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受任何法律保护的,这就充分说明法律在保护广大民众经济利益这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此缺陷应该通过建立“物价法”的方式来进行弥补,否则不能使其法律得到完善。既然物价波动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那么就应该以法律手段进行限制,如果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限制,那么就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依法稳定物价的市场中,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将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格,使其价格永久保持商品上市时的原始水平。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就成为该种商品的“法定价格”。如果这种“法定价格”被不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破坏,发生价格变化,那么国家法律部门将对违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严厉制裁,并令其商品价格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这样,物价波动就会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整体物价水平就会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

第7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74-02

1 公允价值概述

1.1 公允价值概念: 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收第四集,将公允价值理解为: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可能是对公允价值的最早定义。

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2。

1.2 公允价值的发展: 全面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以及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三种计量模式清楚的划分了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全面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阶段;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阶段;衍生金融工具的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阶段。

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阶段,该阶段的计量模式突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但是对金融资产和负债按企业持有的目的和意图进行分类,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了通过选择不同的分类来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同时这种分类在实务中也很难操作。尽管混合计量模式仍有种种弊端,但是现实中金融市场还欠发达,并且衍生金融工具在创新中组合和融全以及计价技术的发展还没有使估计的可靠性达到不会影响财务报表公允表述的程度,这就是说全面公允价值计量还没有出实基础,因此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2盈余管理概述

2.1盈余管理概念:

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有不同的定义。有褒义的,有贬义的,也有中立的。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的盈余进行调节的行为。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在在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寻求有利于自己的财务结果。该定义既有贬义又有中立性。

2.2盈余管理采用的主要手段

(1)虚假确认收入。(2)虚假确认费用。(3)利用资产减值准备。(4)虚拟资产。

总之,盈余管理采用的主要手段主要表现在资产取得,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上。

2.3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关系

公允价值存在一些缺陷,从信息的观点来看,会计数据向投资者传递信息,信息作用的结果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和市场定价。

而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利用了公允价值上缺陷,来进行利润操纵,进行盈余管理。

3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

3.1资产计量

3.1.1资产取得: 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过程中及交付使用前发生的相关费用,都要作为原价入账。这种确定方法只适用于新固定资产,而将取得旧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包装费、安装调试费及成本再加入原价入账则不合理。因为取得旧固定资产只是所有权单位之间的变更,其价值及使用价值不会因转让而增加,其价值也不应因此而增加。如果将接受转让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相背离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会随着固定资产转让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严重,从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3.1.2资产减值: 在现行准则的基础上,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有很多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产生抑制。

从总体上来看,新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

从细节上看来, 新准则在计提基础、确认标准、计量标准和操作步骤方面较现行准则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3)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不能转回。这是对现行准则的一个较大调整。

3.2收益计量: 旧会计准则,企业可以利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变更盈余管理。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去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不同的计价方法计算出来的销售成本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其具体表现在:期未存货计价过低,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减少;期未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减少。因此,旧会计准则有关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在规定为上市公司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4 公允价值计量启示与展望

4.1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必然趋势: 引入公允价值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人们日益关注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现行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忽视未来、现金流量和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其运用已经从金融工具扩展到传统领域。2007年1月1日,我国已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再次推行,按照新的准则,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投资性房地产、非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具体准则都用到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被大量采用。

4.2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公允价值是一柄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提高信息质量,运用不妥,则可能影响信息质量,所以公允价值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投资者应加强监管。对于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投资者应要求其充分披露其证据的充分性。此外,投资者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验证,鉴定公允价值的合理性。

第8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 货币性薪酬;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5-0058-04

一、引言

盈余管理指的是企业管理者为了谋取私人利益,有目的的、不是完全中立的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调整和控制的行为,其本质是对财务报告的一种“披露管理”(Schipper,1989)。已有研究发现,薪酬契约是盈余管理的一大动机。基于委托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所有者慢慢地发现自身越来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经营企业,于是他们寻求职业经理人来代替他们行使管理企业的职能,这样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分离。但是,公司实际持有人和人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持有人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他们希望公司的股价能够持续走高,以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报酬;而人则更多地考虑自身是否能够获取最大的报酬。近年来,许多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经营绩效的负相关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怀疑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高管报酬契约是否行之有效。公司管理者为了使得自身效用最大化,有动机采取盈余管理的行为,粉饰真实的财务数据,以期获得最大的报酬。于是如何制定管理者激励机制逐渐成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管薪酬制定和盈余管理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关系也成为公司财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改进和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高管货币性薪酬与盈余管理之间联系的研究。美国学者Paul. M. Healy早在1985年就已经证实管理层的奖金实施方案与会计决策之间存在着联系。他发现在奖金方案与会计盈余上下限之间挂钩的前提下,管理层在实际收益高于盈余上限的当年将会适当地调减利润,其意图是在保证本期奖金的基础上,最大化以后年度的奖金;而在实际收益低于盈余管理的下限时,管理层将会大幅度地调减利润,增加以后年度获取奖金的可能性。Steven Balsam(1998)通过研究分析得到可操纵性应计项目将会影响管理者的报酬,管理者通常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方法来调整利润,以增加薪酬。Ferdinand A. Gul等(2003)以1993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648家企业为样本,验证了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报酬契约会促使公司高管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另外,部分外国学者也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Warfield(1995)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呈反向关系。Kadan(2005)发现公司实行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的政策会激发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Bergstresser等人(200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高管持有的股票期权数额越大时,公司越有可能出现盈余管理的现象。

国内学者从高管薪酬视角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较晚,李延喜等人(2007)最早开始了这方面关系的研究。他们通过使用多元回归的实证方法发现:管理层有以实现自身报酬最大化为动机来增加公司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应用LISREL模型,王克敏(2007)采用2001―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1 914家公司的样本数据,对高管的年度报酬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而CEO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朱星文等(2008)将盈余管理作为虚拟变量,对管理层报酬敏感性、盈余管理和董事会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司高管为了达到增加报酬的目的,通过向上的盈余管理来调增会计收益的现象较为普遍。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就管理层激励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较少,已有的基本上是从CEO的报酬方面来研究的,并且大多存在数据较为陈旧等问题。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特定研究背景,以2010―201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三方面)激励机制的制定与盈余管理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我国上市公司基于管理层薪酬激励视角的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中,由于股东和管理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往往会产生“道德风险”。这种情况下,股东通常会通过设计一个以公司绩效为基础的薪酬激励制度来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以减少成本和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风险。然而,已有研究证明管理层的收入与公司长期绩效关系不大,而与短期绩效联系较紧密。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管理层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公司短期绩效,最终增加自己的收入。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高管货币性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在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方式中,除了货币性薪酬的激励,还有一种方式是股权激励。高管持股的收益与股价密切相关,而股价又与公司的业绩密切相关,这使得管理层为了获得高额的报酬会采取利己的会计方法与程序来增加盈余,使得股价上涨,以期在行权时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业高管的持股比例为零。在高管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下,高管实行盈余管理时会兼顾公司的利益,会在自身利益与企业之间权衡,使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最大限度地趋于一致。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3:高管持股时,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的相关程度比高管零持股时低。

四、实证分析

(一)应计盈余管理的计量

企业的净利润一般由应计利润(TA)和经营现金流量(CFO)两部分组成。因为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无关而与公司的收款活动相关,所以经营现金流量很难控。应计利润可分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和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一般来说,管理层都是通过操纵公司应计利润来改变盈余,因此选择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表示盈余管理的程度。本文拟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度量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由于应收账款常被认为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销售收入的变化减去了应收账款的变化额。修正的Jones模型如下:

其中,TAi,t表示公司i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NIi,t表示公司i第t年的净利润,CFOi,t表示公司i第t年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Ai,t-1表示公司i第t-1年的总资产,?驻REVi,t表示公司i第t年相比第t-1年营业收入的变动额,?驻RECi,t表示公司i第t年相比第t-1年应收账款的变动额,PPEi,t表示公司i第t年固定资产的原值。NDAi,t表示公司i第t年非操控性应计利润,DAi,t表示公司i第t年操控性应计利润。?琢1,?琢2,?琢3的估计值使用各年度的数据,通过公式(2)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求得,?着i,t为残差项。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由于部分指标需要前一年的数据为基准,所以选取了2009―2013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保证准确性和完备性,剔除了以下样本:(1)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2)期间被ST、*ST、PT等特殊处理的上市公司样本;(3)期间新上市的公司样本;(4)所需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等。最终得到可用样本4 350个,其中2010年977个,2011年1 089个,2012年1 125个,2013年1 159个。本文的数据全部来源于RESSET数据库,数据处理运用EXCEL和SPSS 21.0完成。

(三)模型与变量说明

表1为模型变量说明。

为了检验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建立了以下多元回归模型: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进行了向上或者向下的盈余管理。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均为正,说明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进行的都是向上的盈余管理。从管理层激励变量来看,高管报酬对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额约为6,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的差距较大。高管持股比例普遍较低,中位数仅为0.00021,说明有大约一半的企业高管零持股,这和我国对高管持股的政策有关。高管人员几乎只有在公司初次发行、增发新股和配送股时可以获得公司的股票,并且我国对上市公司高管买卖公司股票的限制也非常严苛,这些都导致了上市公司高管的持股比例不高。从控制变量来看,资产净利润率的均值为4.84%,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良好;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43.9%,说明企业债务水平良好,但最大值达到411%,说明部分企业的负债仍然过高;虽然股权集中度的均值仅为36%,但最大值却达到了99%,说明“一股独大”的现象仍然严重;独立董事变量的中位数仅为33.33%,说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2.相关性分析

由表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解释变量SALARY、STOCK与被解释变量DA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的相关性系数均为正,表明高管货币性薪酬、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均呈正相关关系,初步证实了本文的假设。控制变量中资产负债率与DA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企业的债务水平越高,越能抑制公司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资产净利润率、资产规模、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均与DA呈正相关关系。另外,从总体上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不高,可预测模型不会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多元回归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管理层薪酬的替代变量SALARY与盈余管理DA的估计系数为0.007,符号为正,并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这证明了假设1:高管货币性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公司管理层有为了获得高额报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股权激励的替代变量STOCK与盈余管理DA估计系数为0.057,二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说明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也说明高管为了获得更多的股权,有动机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操作,这同时也证明了假设2。

在控制变量中,净资产利润率、债务水平、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分别在不同显著性水平下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净资产利润率为企业评价业绩的指标之一,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利用正向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调增净利润。资产负债率与可操纵应计利润呈正相关关系,印证了债务契约假说,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债务水平越高,管理层越有可能选择增加收入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公司规模变量与盈余管理的估计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所以笔者认为盈余管理与公司规模仅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这基本上符合了政治成本假说,即规模大的公司更易受到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公司内部控制也更为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的产生。股权集中度变量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表明大股东控制越紧密的企业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独立董事作为监督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经营决策行为、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重要机制,在理论上应该起到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但回归结果却显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1)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虽未在公司任职,但其与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联系都较为紧密,很难作出独立的判断,监督作用也不强;(2)从之前的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独立董事比例的均值为36%,仅略高于我国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的最低要求,这说明我国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监督的职能。

由表5可以看出,两组高管的货币性薪酬与盈余管理的估计系数均为正,但在高管持股时,相关性并不显著,证明此时高管的货币性薪酬与盈余管理并无显著联系。可以得出结论:高管持有公司股票时,其利用盈余管理来调整公司利润的动机较高管未持股的公司小,假设3成立。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委托理论,应用Jones模型,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高管货币性薪酬和股权激励两个方面探讨了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管理层货币性薪酬和持股比例均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获取高额报酬而进行了盈余管理。通过进一步将样本分为高管持股组和高管零持股组发现:相比高管持股比例为零的上市公司,高管持有公司股票时,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较低。这说明,在高管的报酬契约中采取以货币性薪酬和股权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理层以增加报酬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胜蓝,卢锐.新股发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激励[J].管理评论,2011(7):155-162.

[2] 戴云,刘益平.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1):146-150.

[3] 付琳琳,李延喜,冯宝军.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J].技术经济,2011(8):113-117.

[4] 李延喜,包世泽,高锐,等.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7(6):55-61.

[5] 冯莉.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探讨[J].会计之友,2014(34):45-59.

[6] 谭军良.国企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盈余管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2(11):86-91.

[7] 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7):111-119.

[8] 袁知柱,郝文瀚,王泽.管理层激励对企业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4(10):181-196.

[9] 周晖,马瑞,朱久华.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4):48-52.

[10] 朱星文,蔡吉甫,谢盛纹.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报酬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8(2):28-33.

[11] Brad a.Badertscher. Overvaluation and the Choice of Alternative Earnings Management Mechanism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1(5):1491-1518.

[12] Gaver J J., Gaver K M., Austin J R. Additional Evidence on Bonus Plans and Incom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19(1):3-28.

[13] Healy P M. 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85-107.

第9篇:货币基金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商业银行

一、绪论

(一)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是迅速发展,互联网模式迅速占据各行各业,而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15年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了9亿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表明我国的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此外,政府的大数据政策也开始向互联网行业倾斜,表明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机遇的到来。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理财等模块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1.9万亿,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9.5万亿。

通过在大数据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可以对于我国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相比存在的优劣势做出对比,可以为传统金融的转变提供良好的方案此外为互联网金融的问题给出良好的解决措施,从而有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相关理论和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向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在企业对企业销售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可能得自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顾客来访纪录,还有许多其他来源。这些数据,并非公司顾客关系管理数据库的常态数据组。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二、传统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传统金融机构盈利模式分析

广义上说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有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属于我国传统进行机构,传统金融的盈利模式分为不同的机构进行简单介绍。

1.银行。我国的银行主要盈利模式是吸纳存款给存款人发放利息,同时对外房贷,收取贷款利息,其中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就的利润,中间业务收入,同行拆借,承兑汇票贴现利息收入,信用证,托管业务等。这些构成了银行的盈利来源。

2.证券。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因此,广义上的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狭义上,也是最活跃的证券市场指的是资本证券市场、货币证券市场和商品证券市场。

3.保险。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是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保险公司可以这样分类: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按照中华民国保险法之规定,两者必须分开经营。所以有的保险公司成立了集团公司,下设独立核算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散和转嫁。

(二)传统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产品品种优势不明显,投资门槛高,客户体验度差。银行的流程繁琐和复杂,使得一些客户避而远之,加上银行近些年的理财产品不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理念差。

第二,渠道单一。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更多的是来自物理渠道的客户,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多来自网点的客户,而线上客户缺乏,也没有线上客户来源,线上市场推广策略缺乏,缺乏市场前瞻性。

第三,传统的管理战略思想导致银行发展缓慢。银行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一直都是国家控股,对于银行的战略管理也是以国家战略管理为核心而展开的,因此,银行的变革一直在比较缓慢的。

第四,缺乏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内部晋升渠道。现代管理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才能给公司带来发展,银行人才的竞争和选拔也缺乏合理性,传统银行很多都是关系户,导致银行内部人才缺乏公平竞争机制。

三、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

第一,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预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其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代表企业: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业。

第二,P2P小额贷款。P2P金融又叫P2P信贷,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

第三,众筹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创新的一种模式,意义不仅在金融创新本身,而在于对传统金融领域和金融业态提出的挑战,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颠覆性。

第四,虚拟电子货币模式。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也可以使用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盈利收入来源

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很多的经营模式以规模制胜,P2P模式中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赚取中间的差价,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利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虚拟货币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卖虚拟货币的收入扣除相应的成本之后所得利润。对于众筹融资模式来说,盈利模式大多数以收取佣金的形式来实现收益,其次,很多众筹平台也采取分成模式或广告模式,也就是众筹成功之后从其收取一定的广告费。

四、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一)博弈论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选择

1.假设前提

第一,金融市场中只存在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个参与者。

第二,经济人假设。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两个理性经济人,以个人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决策。

第三,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互联网金融在应对商业银行时采取的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选择,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

第四,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博弈过程是完全的信息动态博弈,即在博弈过程中,商业银行很清楚的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模式及其有点,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也了解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2.博弈过程

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博弈模型

博弈过程的开始我们以商业银行首先做出选择,上图所示。最上方商业首先进行选择信息集(合作,不合作),如果商业银行选择不合作,那么博弈结束,各自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始自己的发展。

如果商业银行选择合作,那么就开始由互联金融机构开始选择,这个时候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选择不合作,那么互联网金融机构就可以借助商业银行的优势综合自己的优势来大力发展自身,而商业银行则不能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去发展自身。如果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作,那么相互之间就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商业银行在博弈中的处境和地位,选择不合作那么就会处于劣势,可能会被互联网金融抢占原有的市场,如果选择合作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业选择合作那么双方都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局面,如果互联网金融不选择合作,那么商业银行就会成为牺牲品,优势被互联网金融所利用,逐渐被互联网金融边缘化。

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是否合作,都可以看得出来其的发展结构。如果选择不合作,那么必然受到道德风险的阻碍,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选择,那么在短期内必然受到信用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比要和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如果为了避免不合作情况的发生,商业银行会选择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签订一份相互合作的协议,以维持合作的状态。

(二)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盈利模式

互联网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客户大数据必然是其发展的基础。大数据能力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要素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

数据是大银行的战略资产。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银行可谓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其资产不仅是贷款等,还包括数据。要把数据作为重要资产保护、经营,这是大银行区别于小银行,也是现代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关键之处。而且数据财富是没有天花板的,可以不断挖掘、不断创造,最近国际上很多机构都在探讨如何量化数据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商业银行通过对自己原有客户群体的数据挖掘提炼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从而改变当前银行的困局。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每个用户都会办理银行卡,利用这个基础进行相关客户端软件安装,对于有余额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发展互联网银行多种理财方式和渠道。

未来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中将转移到以大数据客户资源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主要竞争力量和利润来源,来扩大和发展银行相关业务。

五、结论

在以网络化和大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和大数据交叉融合,大数据由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客户体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