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死亡教育的内涵精选(九篇)

死亡教育的内涵

第1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幼儿死亡教育;幼儿死亡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75-02

1.研究缘起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认为: 教育本应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然而审视当今教育,不难发现显然教育早已丢失了它原本的灵魂,堕落为实现某个社会目标的一个可利用的工具。

在简单梳理出教育、生命教育、死亡教育三者之间关系之后,不难发现尽管忌讳死亡,我选择了该研究课题,希望可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2.文献综述

台湾地区死亡教育的现状:台湾地区的本土文化被重新定义为生死教育,被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幼儿园也开展了相关死亡教育课程大陆地区发展近况:儿童死亡教育方面有相关理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辽宁省师范学院的合作的儿童死亡认识的研究;上海华师大幼儿园大胆尝试,儿童情修绪课程"比比和朋友",首次把生死这种大命题正式引入内地幼稚园课堂。

3.幼儿死亡教育的理念分析

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教育理论界对生命教育尤为热衷,生命教育的立论基点在于死亡教育与生命的解读,其目的是为了要更好生活,善待生命。死亡教育实质上也正是由死出发而执着于"生"的教育。

幼儿死亡教育的意义。国内外实践表明, 在儿童中开展死亡教育的直接意义有(1)防止自杀。(2)使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死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消除了死亡的神秘感。

4.南京某地区几所幼儿园死亡教育的现状调查

4.1 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幼儿园各类活动中相关的死亡教育出现的次数及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分布的情况。

问卷调查法:了解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对死亡教育的基本态度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担忧。

4.2 调查结果梳理。笔者对此做了一份调查问卷,以期了解教师对死亡教育的态度,以为幼儿园死亡教育实施过程中可能要面对的隐忧有所了解,具体调查结果分析如下:(问卷发放117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99份)

4.2.1 教师对死亡教育的基本态度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有75.8% 的教师认同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生命认识,62.6%的教师认为孩子应该有关于死亡的客观概念,但在是否赞同死亡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时只有59.6%的教师赞同,而真正开展或尝试去做的只有47.5%。

4.2.2 教师选择开展死亡教育方式的调查结果。在针对绘本教学意图的调查中发现43.4% 的教师基础过相关死亡题材的儿童绘本并愿意向幼儿介绍或尝试开展相关文学教学活动。

4.2.3 教师与幼儿关于死亡话题互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在这项调查中发现幼儿对死亡话题好奇关注,曾有72.7%的教师被幼儿问及死亡话题,而其中只有20.9%的教师给予回应,31.9%的教师选择回避,47.2%的教师则表现为不知所措。同时在针对幼儿自发性开展涉及死亡话题游戏时教师态度的调查显示:干预游戏提供指导的教师比例为26.3%而放任不管的为41.4%,干预加以制止的为32.3%。这样的结果尽管让我们看到消极的互动较多,但积极的尝试也并没有停止。

5.分析与建议

5.1 幼儿死亡教育实施的途径

5.1.1 作为情绪课程引入。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引进首个幼儿情绪课程,其中更将生死这种人生大命题引入幼儿园课堂,事实证明,如果孩子由他们信任的人用安全的方式引导,就会帮小朋友缓解不愉快的情绪,还会让他们正确看待死亡而不是一味惧怕。

5.1.2 抓住零散存在于幼儿教育中的死亡教育锲机。安全教育中的体现:在一次春游中,中班教师江老师带着幼儿过马路,孩子们在过马路时推推嚷嚷,有幼儿摔倒了,差点撞到汽车,江老师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注意安全,被车撞到是会死的,死掉了之后就再也不会醒过来了,再也看不见爸爸妈妈,暂且不论这位教师处理的是否恰当,但她指出了死亡原因之一(外力导致死亡),死亡的不可逆性,不在具机能性。因而也可以视作死亡教育活动之一。

5.1.3 在家庭教育中探讨常见的关于生死话题。家里心爱动物的死亡,或是在路上或电视上看到有人死亡,都可能引起孩子对死亡话题的好奇。5岁的红红,每天都和邻居小朋友华华一起玩耍。华华因为意外车祸离开人世。红红晚上常被噩梦惊醒,他的父母担心极了。最后在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红红才恢复正常。经历死亡事件后孩子无法排泄自己对于死亡产生情绪,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一其他形式显现,然而却难以得到适宜的帮助引导。

5.2 幼儿死亡教育具体策略:

5.2.1 直面问题。作为教育者要做好对生与死这一人生重大话题的思考,在遇到死亡事件时不致措手不及,事实上与其避而不谈死亡,让孩子受到伤害,不如引导孩子从正面的角度去了解死亡。

5.2.2 借助文学作品。借助文学作品,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减少触及死亡的焦虑不安。如作者细腻的描写了獾面临的死亡和獾死亡之后的世界。描写了獾死后周围的动物是如何面对獾死亡的事实,如何评价獾的生命。朋友们怀恋獾,想念它曾经热情的生命,他们以相互帮助作为对獾生命的祭奠。獾死后也并没有神话舨的复活,周围的人们依旧幸福的生活。

5.2.3 生命叙事法。成人和孩子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因此,在交流中,成人要真诚的告诉孩子自己曾有的体验,在交流中成人需要了解孩子对问题的现有认识和他的生活经验,从而选择恰当的途径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思考。

6.研究反思

反思本次研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也使得收集资料较为困难,事实上国外的儿童死亡教育发展较为先进,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笔者收集的资料更多的是国内一些现行研究的浅显介绍,缺乏详细系统的国外资料,资料的缺乏使得笔者的理论探究缺乏对质的深度的把握。

在笔者研究此文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突如其来,死亡突袭而来,无数的生命瞬间消失,这是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双重考验,而这原本可以是对死亡教育的一次实际验收,然而长久的缺失只让更多的人惶恐无措。现实沉重地压在教育者的肩上,死亡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期望如此微薄的尝试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并愿意投入到死亡教育研究中来,推动幼儿死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字:死亡教育 临床护士 培训

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1]据沈峰平调查显示81.5%的护士有护理临终患者的经历,仅有29.2%接受过与死亡教育相关的培训【2】,可见护理人员是临床一线直接服务于临终患者,相关死亡教育知识的缺乏,而在护理濒死患者时产生焦虑、不知所措、缺乏有效地沟通技巧和技能。使临终关怀的患者及家属得不到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护理人员自身亦产生面对死亡护理的困惑及丧亲家属悲痛显得无言以对,行为苍白无力。笔者针对临床护士开展死亡教育培训进行了思考,现报道如下:

对临床护士开展死亡教育培训的目的

1、死亡教育起源于美国,也早在法、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开展美国1987年成立死亡教育和咨询学会,建立了“死亡教育者”和“死亡咨询师”。而死亡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多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校及在职期间几乎很少接受相关的培训,目前在我国缺乏科学而系统的死亡教育体系及专门的死亡教育教材,【3】致使临床护士作为死亡教育执行者对死亡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影响了对患者的服务内涵质量。导致了护士在护理濒死患者时时常不知应该做些什么,护士对死亡的调适处理能力显得非常无效。因而加强临床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势在必行。

2、,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死亡是不吉利和应该避讳的,目前在我国提倡死亡教育的理论较多而真正开展实践较少,社会大众明显缺乏死亡教育,对死亡采取回避及消极的态度,。有学者认为如果护士无法接受死亡,在护理濒死患者时,会产生个人与专业角色的冲突,从而影响工作质量。美国社会学家Quint曾说过:“如果一个临终患者得到了成功的护理,他死时就会感到活得有价值”,而护理人员是直接面对临终关怀,肩负着对患者及家属的死亡教育,为了更好的提高护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提升自身心理品质,死亡教育的培训刻不容缓。

3、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寿命在逐渐的延长,慢性病及肿瘤病的高发,更多患者的面临着长时间死亡恐惧,致使如今癌症病人自杀率的上升,而作为护士的白衣天使神圣职责是解除痛苦,开展死亡教育是护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加强死亡教育的培训是护理职业生涯完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展死亡教育培训的内容

(1)死亡的基本医学知识:生理学的死亡及脑死亡 (2)死亡的意义及正确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死亡是生命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与其被动的接受死亡不如主动地认识死亡、坦然的接受死亡,争取在科学的帮助下光荣的、有尊严的死,平静而愉快的地渡过人生最后阶段。【4】有学者提出学习关于不同宗教及不同民俗的死亡观及丧葬习俗的学习(3)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失落与悲伤护理的学习。(4)临终病人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5)与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方法及技巧,如何引导患者及家属讨论关于死亡的话题,如何回答患者提出以些有疑惑的问题(6)关于死亡相关伦理、法律问题的学习。

开展死亡教育培训的方法

(1)理论授课法(2)通过欣赏文学及影视作品,更好的诠释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死亡的意义(3)亲身临床体验,并在死亡病例讨论中增加死亡教育的话题及回顾式的角色扮演。

小结

一次有效地死亡教育胜过10次乏味的生存教育,通过死亡教育的培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正确地面对他人之死,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可以让护理同仁在面临临终护理时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的人生画上完满的句号。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需求,这其中有更多的细节、具体的实施内容值得我们不断的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郝艳华、吴群儿 死亡教育—健康教育新课题 医学与社会 2001,14(1)20-21

[2]沈峰平、崔静、赵继军。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分析 护理杂志 2010,3(2)340-342

第3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国内 大学生 生命教育 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76-02

自从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化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到21世纪的今天,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开展起来,我国学术界也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针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专著不是很多,主要有梅萍教授等所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欧巧云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另有一些学者在著作中或多或少有所涉及如刘济良的《生命教育论》,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还有何富仁的《生命教育引论》,论文为数不少达40至50篇。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构建、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等方面。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受到学业、就业、情感、就业等压力的挑战,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为高校进行生命教育提上日程,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做一个简要梳理和概括,以期进一步拓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学者指正。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张国民教授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教育的方向性,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二是教育的过程性,即教育要体现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主体性,以及按照人发展的规律,社会需求和生命成长来实施教育;三是教育的目的性,即培养与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构建健全人格,开发生命潜能培养人生智慧,为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1]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和升华生命价值,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大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文化底蕴,珍惜生命意义的人,最终使其生命价值观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

重庆邮电大学周守红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大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2]

梅萍教授指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它的目标是使大学生形成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生命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3]

总的来说,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的学者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建构生命教育的体系;有的侧重于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有的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价值追求。尽管他们的概括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形式,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它引导大学生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定位,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构建,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王晓虹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包括生命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谐意识和奉献意识教育。[4]

梅萍等教授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包括两个相互承接的内容:尊重生命的教育和发展生命的教育。其中尊重生命的教育又包括死亡教育、当下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包括生命意义的教育、生命信仰的教育、人生理想的教育、人生责任教育。[3]

有的学者提出,大学生生命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和尊重生命;二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使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湖南文理学院周德新教授指出,大学生生命教育包括生命存在观教育,生命独特观教育,生命品质观教育生命超越观教育。[5]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学术界还有许多观点,恕我不能再此一一列出。总之,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讨论学术界观点很多且比较分散,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系统化。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任何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生命教育理论也不例外,关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途径和方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予我们不同的见解,有的已付诸实施,有的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黄丽萍认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需要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构建贯穿大学生德育的生命化课堂;开展专门的生命教育课堂,直接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课程,直接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软环境,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基础。[6]

赵芸指出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相关课程如大学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构建完整的生命教育综合体系。[7]

江丽娜认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实践体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要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开展心理咨询,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8]

尽管高校对于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不同的侧重,他们的目的都是相通的,即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进而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为数不多的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著作和论文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体系构建、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生命教育的原则和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研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首先,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更是有限,许多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为此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以期为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其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倡导和实施基本上是学校和学术界孤军奋战,得不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个全程的模式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参与。

再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系统性研究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作为一个舶来品,最初是由美国著名人生导师华特士提出的,西方的生命教育是在泛滥、暴力频繁、性关系紊乱的情况下催发的一种社会教育。文化与社会情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生命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引进西方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对生命教育在我国实时性与适切性的把握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前提,在我国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研究话语和理论体系尤为重要。

五、大学生生命教育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学界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现实角度为着眼点,理论与实践的领域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构建相对具体且易操作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种颇具建设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对人这一复杂个体的认识,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其次,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很少谈及死亡问题,但是大学生必须认识到死亡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可能要面对亲人、朋友、爱人之死。因此,藉由死亡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让大学生体会死亡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现象,让他们认识死亡的意义本质与尊严,进而学会珍惜、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

再次,开展专题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

最后,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渗透生命教育。学校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生命教育,通过发动和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确定需求,动员各种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进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张国民、廉 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 周守红.生命教育: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 梅 萍、张耀灿.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4 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

5 周德新.浅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3)

6 黄丽萍、陈特水.论构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J].管理科学文摘,2008(3)

第4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医学生;死亡教育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b)-0141-02

“人固有死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老病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然,作为医学院校辅导员,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本质,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1死亡教育的内涵

死亡教育是指有关死亡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他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死亡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科学地、人道地认识死亡及对待死亡,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1]。《医学伦理学辞典》中对死亡教育的解释是:死亡教育旨在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不可回避的生死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死[2]。

2辅导员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迫切性

医学院校的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医学生,医学生具有勇敢、认真、理性思维强、学习能力强等特点,但同时普遍存在职业认知不清、职业素养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的特质。针对这一特质,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出发,如何将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三者结合在一起,是死亡教育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讲,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育人功能与导向功能的结合。[3]大学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不仅在学习方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还要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4]在此期间,如何把握好医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医生,是大学辅导员主要的工作目标。针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和生命意识淡薄的现状,医学院校辅导员如何将人的死亡教育贯穿于学生工作当中,以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医学院辅导员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该文针对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紧迫性方面出发,以实现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能。

2.1现代医患关系缓解的融合剂

对于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生来说,现代的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医务工作者的压力与日俱增。当患者与医生沟通出现问题时,医生能够从死亡教育的本质和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与患者有效沟通,会避免很多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2.2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催化剂

医生的医德是关键,医学生的医德的培养辅导员的重头戏,能够利用死亡教育开展班会、班级竞赛、班级活动,是医学生职业素养之医德提升的有效途径。在自身工作经验而言,从大一注重死亡教育和大二开始注重死亡教育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死亡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业务心理素质和医德的关键。

2.3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融化剂

人当面临死亡的时候,可能会豁然开朗。对于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而言,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作为独生子女的医学生而言,死亡教育会促使医学生心理阳光、乐观,大大减少了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关键的,正确、客观的对待死亡是减少医患关系导致的打杀事件的关键。也是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修课。

2.4医学生医术精湛的防冻剂

医学生的医术是治病救人的首要因素,如果医学生将人的死亡存在一个不理性的盲区。必然导致对医者治疗的疏忽,固化医术的进步,如果能够从死亡教育汲取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力量,就会萌生医学生厚德精术的学习热情,防止医学生醉生梦死的游戏生活,因此辅导员的死亡教育是医学生医术精湛的防冻剂。

3辅导员对医学开展死亡教育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到死亡教育目的能否实现。

3.1将死亡教育纳入课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

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医学生实施系统死亡教育,开展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救护生命的品牌活动。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理论教学中,加强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将死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从各方面培养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辅导员在给医学生晚点时,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与医德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各个环节中。

3.2将死亡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大学阶段是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以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网络、主题班会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以党团组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死亡教育,增强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死亡的敬畏,从而增强自身的医德。

3.3将死亡教育寓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各个医学院校均遵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教育中心,负责医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系列的死亡教育讲座、死亡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关于死亡教育的认识,帮助医学生解决一些心理困惑,帮助其健康成长。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大二的素质拓展中、大三的职业规划、大四的就业指导、大五的考研就业宣讲中,都融入死亡教育,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案例运用到讲座中,唤醒医学生对生命的重视。

3.4发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润物细无声”渗透死亡教育以达到育人功能,医学院校可以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将死亡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医院志愿服务中,促进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责任感。医学院校要积极开展“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救护生命”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如三下乡社会实践、义工、支医等志愿服务活动,将死亡教育寓于其中,使医学生深切的感受生命存在价值的意义,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为医学生的厚德精术奠定了一定基础。医学院校要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死亡教育的主题班会--医患关系的处理,展开医患关系话剧表演、辩论赛、模拟急诊处理等形式,引导教育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增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使其对医患关系有客观的认识并正确的对待自己及他人的死亡。

4结语

一帮一带,一个辅导员在掌控200左右的新医务工作者的思想工作,辅导员如能客观的进行有效的死亡教育,将其纳入辅导员十个一工作中,其意义深远,对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从辅导员角色和功能出发,真正实现医学生的全面健康成才。

参考文献

[1]岳亮.医学教育必须重视死亡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4):33-34.

[2]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414.

[3]任小红.对214名医学生死亡教育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卫生预防,2008(10).

第5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4-0004-03

近年来,中小学兴起了生命教育的热潮。开展生命教育,甚至被视为学校教育革新的标志。原本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一些学校,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落后了,转而扛起了生命教育的大旗。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生命教育?应该怎样理顺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生命教育的机遇与困惑

(一)生命教育的机遇

生命教育有两种渊源:一者源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1979年建立的“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侧重健康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二者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死亡教育,侧重“为死所作的准备教育”。我国尤其台湾的生命教育与后者一脉相承,旨在通过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前生命教育的功能已经由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扩展到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以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社会为目标。

生命教育突破了传统对死亡相关话题的禁忌,对青少年珍爱自己和尊重他人生命,激扬生命价值,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教育的兴起,为与之密切相关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契机。

(二)生命教育的困惑

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理念非常好,得到了广泛的积极响应。但由于其外延过于宽泛,在学校里落实起来非常困难。如台湾生命教育的主题包括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五大项,后来又将情绪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其中。这些内容涉及多个层面多门学科,操作难度很大。

有大陆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生命教育体系:“树立生命意识的教育理念,保护生命存在的生存技能,洋溢生命情怀的心理健康,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激发生命潜能的学习方式,融入生命关怀的民主管理,尊重生命伦理的德育方法,展现生命意义的阅读写作,提升生命质量的专业发展,促进生命发展的多元评价”。这种说法语言优美,内容系统,但体系庞大,让生命教育无所不包,却又使学校难于着手,乃至化于无形。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模式,只会让生命教育停留在抽象的口号上。

(三)生命教育的具体化

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素质教育、生本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教育理念,每种理念的推行都是全方位、渗透式的。每个学校都有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如今,生命教育的推行,是否又需要推倒一切,对现行的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体系进行彻底的变革?抑或只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系作一些修正和改良?

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的推行有两种方式:一是变革式,二是改良式。

变革式的生命教育需要树立专门的生命教育理念,推行生命教育管理模式,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专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各学科的生命教育渗透,开展生命教育式的教学评价改革。这种方式牵涉面极广,工作量浩大,与现有教育体系和模式的整合难度非常大。这种模式的实施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如果没有教育行政资源的强力推动,很难实施和推广。

改良式的生命教育是指在现有学校管理和教学体系下,增加生命教育元素,把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具体化到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相关课程中去。这种模式不需要耗费专门的教育行政资源,不需要承担变革的系统风险,只需要相关课程的教师去丰富和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即可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这种模式的实施主体是科任教师,只需教师个人接受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训练即可实施,可行性强,覆盖面广。因此,采取这种改良的模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生命教育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其价值追求为生命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终身发展。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生与死、身与心、健康与疾病、生存与发展等维度。教学效果体现于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身心健康、潜能发展等方面。以台湾为例,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包括“一个理念、两个方向、三大目标、四个向度、五种取向”。详见表1。

从内涵来看,生命教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五种取向之一,在其方向、目标和向度中也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一种载体。但如果仅仅从如此宽泛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失去了其实体性,会化于无形。

其实,从概念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包含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体验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潜能,提高幸福感。从这个角度看,生命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如有学者说:“在有些语境下,生命教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在另一些语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又包含生命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生命教育的承载,生命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

自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和普及。相比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教学体系、教学管理还是师资建设方面都要更加成熟。所以,我们认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去承载生命教育,用生命教育理念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个性培养、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主题,较注重心理问题的辅导和行为的训练,追求短期行为效果,显得微观、近视和务实;而对于人生态度、生命意义、自杀生死等厚重而深刻的主题往往不敢触碰,甚至讳莫如深。对此,生命教育能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提升。把生命教育融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学会感恩,学会生涯规划与目标管理,学会对生命的尊重,懂得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体现生命关怀的教学内容

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主题,如兴趣培养、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潜能开发、情感培养、意志锻炼、性格优化和社会适应性培养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生死教育的内容。

生死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生的教育内容包括:生存的技能,生涯规划,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死亡教育内容包括:了解死及濒死的过程,死的尊严,面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自杀及预防,病情告知与心灵呵护,临终关怀,安乐死,器官捐赠,葬礼与殡葬管理,死亡的哲学思考。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严重欠缺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这些内容,以科学的生命知识和真理为依托,能涵育学生的生命情怀。

如叔本华所说:“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美神。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生死属于终极关怀的课题,旨在确立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有助于人类共性的潜能,如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的实现。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的意义疗法认为,心理健康的根本基础是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思考生命意义的自由,追寻意义的意志。而面对死亡,开展生死教育,是认识与体验生命意义最有效的途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中小学的很多生命教育课混淆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生命教育上成了普通的心理课。如2012年在广东省教育学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首界研讨会上,有两所学校展示了生命教育课。其中一所学校讲的是爱的传递,另一所学校强调的是挫折教育。两者都没有把握住生命教育的核心,也就是与生死有关的主题,而偏离到了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上。这样的生命教育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存在价值。

(二)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学科渗透融入各科教学,并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生命教育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体悟生命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并通过多种体验渠道发挥自己的潜力,以求充分发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理性为指导、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学。辛继湘指出,体验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与超越,而不只是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

活动情景的创设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用实物演示情境,设置必要的背景;用音乐背景下特有的感人语言,展现鲜明的形象;用图画将文本中用语言描写的情境再现出来,把课外内容形象化;用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担任角色,真切感受文本的内容。例如有人通过模拟棺材、模拟追悼会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感极强,学生体验极其深刻。

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类活动,如到福利院、孤儿院做义工,体验对生命的珍爱和尊重。也可以开展参观类活动,如参观烈士陵园、殡仪馆等场所,让学生懂得要珍惜生命。还可以参观看守所、戒毒所或观看一些预防艾滋病的展览,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使他们懂得维护生命的健康与尊严。

(三)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评估。把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性、脆弱性、韧性,以及生命的情感性和意义性,同时会带来很多深层次的效果,无法简单地用心理测验进行评估。

如生命教育带来的价值追寻和意义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生命的真谛,提升幸福感。生命教育也会促进感恩教育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懂得珍惜拥有。死亡教育,能使学生直面生死议题,去除心理禁忌,看淡生死,从而摆脱死亡焦虑,降低抑郁和恐慌。生命教育也可能带来与认知方式、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方面的改善,让学生更懂得学会放下、活在当下。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生命成长档案的方式对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效果进行评估。生命成长档案可以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智力、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状况、社会性发展状况、个人成就、个人作品、自传、行为观察记录等内容。运用心理测验和问卷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潜能发展情况,也可以了解其幸福感、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效果。通过对其自传的分析和日常关键事件的记录,则可以了解其价值观和生命意义观的发展状况。这种心理学化的评价模式,有助于生命教育效果的量化评估。

总之,生命教育不能停留在宽泛的口号上,不能纠结于抽象的概念辨析中,关键在于推行。把生命教育融入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一种有效而低代价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载体,生命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深度发展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解如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构想[J].教育探索,2011(11):129-130.

[2]单常艳,王俊光.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9).

[3]刘慧,近十年我国生命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0(20).

[4]左敏,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9(8上).

[5]葛缨.关注生命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校园心理.2009(12).

[6]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论文,2006.

第6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340-02

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发展和儿童总体健康状况的指标。为了解朝阳市2004-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及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为决策提供依据。朝阳市卫生局于2001年制定并实施了《朝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2001-2010)》。作者对7年来朝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市五县三区的全部5岁以下儿童,即2004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出生的活产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户口在朝阳地区,居住在朝阳地区;户口不在朝阳地区但在朝阳地区居住一年以上;户口在朝阳地区,居住或工作在外地但分娩回到朝阳地区。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依据“朝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

1.2.2 资料来源全市五县三区上报的出生季报表、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儿童死亡报告卡。

1.2.3质量控制 在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所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基础上,我院每年下乡两次抽查各县(市、区)的助产机构、乡镇、村、街道社区进行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死亡率及死亡年龄别构成7年来全市活产数为19925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为1939例,7年来5岁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为9.73‰ 。各年度年龄别死亡率见表1.

2004-2010年,新生儿死亡占当年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构成分别为67.18%、69.90%、、65.04%、60.81%、66.67%、66.08%、57.62%,婴儿死亡占当年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构成分别为89.47%、88.24%、84.47%、86.15%、87.03%、87.06%、81.04%。1992年朱宗涵提出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的关系为NMR/IMR=(65±15)%IMR/U5MR=(75±15)%,可作为一个地区儿童死亡调查质量的参考指标,本组资料中NMR/IMR=75.18%,IMR/U5MR=86.15%均在上述质控范围内。

2.2 主要死因构成及其顺位见表2。其中出生缺陷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为19.21%。

2.3 儿童死前治疗情况7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前就诊分别达到92.86%、93.30、94.83%、94.10%、95.16%、95.86%、96.12%,且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分别达到69.10%、69.89%、70.36%、71.56%、78.89%、81.23%、83.69%。7年中儿童死前就诊率达94.63%,未就诊的5.37%患儿当中有82.86%(87/105)为来不及送医院或在送医院就诊途中死亡。其余均为缺陷原因放弃治疗。

3 讨论

3.1 死亡率分析 表1显示: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与2004年相比,201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为15.32%、12.09%。且从死亡年龄构成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是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死亡,说明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故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是降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因此,以新生儿死亡为突破口,强化产、儿科,尤其是基层产、儿科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高危疾病的认识,,加强高危儿管理,抓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3.2 死因构成分析 表2显示:7年来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前两者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产期保健、高危妊娠和产科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和随访工作,积极预防和纠正孕期并发症,减少高危儿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复苏水平,减少出生窒息患儿死亡。仍需加强肺炎防治,建立健全儿童保健网,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儿童肺炎危害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护理,降低肺炎儿童的死亡率。

3.3 重视出生缺陷引起的死亡,出生缺陷致死疾病有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7年来出生缺陷死亡分别有74、47、45、58、52、47、53例。各占当年总死亡的22.91%、16.26%、20.09%、19.59%、19.26%、16.43%、19.70%。虽然大部分出生缺陷原因不明,但与环境污染严重、人群滥用药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患病检出率增高以及家长放弃治疗等因素有关,既是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开展遗传咨询,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推广优生优育技术,做好产前筛查工作,提高产前筛查质量,减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缺陷儿的出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出生缺陷儿童的就诊率和治疗率,降低出生缺陷儿的死亡率,是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做好出生缺陷的监测工作,动态观察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可疑致畸因素并给予干预。

第7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现状 对策

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 珍重生命的教育

现实中的学生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种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对待,把种种不如意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负面的东西就可能转变成积极的因素,但许多大学生缺少的就是耐挫力,所以他们经常抱怨“累”、“没意思”,存在消极、懈怠心理。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依据一个个排除,要让大学生体认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二)生命价值的教育

进入大学,他们不再是高中的佼佼者,从巅峰到低谷的心理落差使他们不禁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受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影响,部分大学生以为生命的价值只有赚了大钱才算得以实现。这是把生命的意义异化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生命教育就要矫正这些认识,应当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上大学只不过是进入社会之前的人生准备,大学生既要怀抱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三)生命安全的教育

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学校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精神的成长,还要防止任何可能伤害生命的行为发生,教会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可实际上,大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不等于自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已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生命教育之现状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应该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遗憾的是,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没能被放置于一个合理的地位,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结果,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生命情感发育不足,在精神上无所寄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中。因此,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受我国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一谈及死亡的话题便认为是不吉利的,退避三舍。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没有死亡的概念,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是少之又少,死亡教育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对死亡教育的理论探讨更为薄弱。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亡。

三、生命教育之良策

(一)以“思政课”教学潜能激发生命价值

“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就是指导个体提高生命质量,焕发生命光彩,提升生命价值。从大学生自杀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思政课”课程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题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整理、提炼。在哲学课中进行生命教育,应贯穿这样一条主线,即个体的生命要有意义,有价值,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思修课中进行生命教育,应有这样一个理念,即个体的生命要有意义,有价值,必须顺应时代,有时代精神。

(二)以美育促进生命价值体验

用美的思想陶冶人。德育教师应善于挖掘大学教材中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等美育资源,将马列主义的精髓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获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应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和学生思想疑惑的“重点”问题的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用美的环境熏陶人。审美教育必须有美的环境,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与教育资源,营造一种具有时代气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心临其境、耳濡目染;为大学生提供优化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让他们生活得愉快、舒心,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充沛的精力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用美的事物愉悦人。“生命美育”强调在美育中凸显人的生存方式、生活形态和生命质量的内涵,由此培养青少年认识生命之美的觉悟、追求生命之美的理念和创造生命之美的能力。一个对生命失去信心的人,不会主动去追求美,更不会主动去创造美,可见审美享受是对生命的愉悦,对生命的享受,美教育从一开始就应该是生命美育,只不过是我们以往忽略了生命教育才没有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

(三)以实践引导生存感受体验

生存感受是指个体对自身存在及其价值的自我体验和感性认识。拥有丰富而又深刻的生存感受的人能真正体会直面生活的悲欢离合,领悟生活的真谛与意义,体验自己生命的存在意义。而对于一个缺乏感受的麻木者来说,再美好的生活也是味同嚼蜡。可见,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来实施。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途径来培育学生的生存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通过组织探险、露营等野外活动,增进学生个体对苦难的体验;邀请“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的感悟;带领学生参观监狱,让他们亲眼看看犯人失去自由后的痛苦;要求学生参加亲友的追悼会;组织学生观看枪决死刑犯的纪录片,通过死亡人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观察他们对生命的留恋,体验生命的可贵。

参考文献:

[1]石艳华: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2]郑爱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分析与干预[J],医学与哲学,2005(11).

第8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命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06-0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他的一些教育思想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在其教育理论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过他的生命教育观,但是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中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笔者试图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主线和基石——“生活教育”理论中探讨其蕴涵着的生命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集中反映了陶行知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是陶行知吸取和改造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与核心。他反对杜威“把社会上的‘生活’引入学校”的“鸟笼式”的教育方式,主张教育要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把人民大众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全部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在陶行知看来,旧中国的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它只为少数权贵人物服务,而不为劳苦大众服务。因此,陶行知在阐述生活教育理论时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1]。

“生活即教育”的实质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陶行知对“生活”的定义不是我们理解的一般生活概念,而是包括职业生活、消闲生活、社交生活、天然界之生活在内的广泛的生活实践。陶行知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康健的生活便是康健的教育;科学的生活便是科学的教育……”[2]7以此类推,“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是坏生活便是坏教育……”[2]7生活决定教育,人们过的生活不同,所受教育自然也就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2]490教育改造生活,教育是通过培养人和教化人来改造生活的,而这种培养人和教化人的教育要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完成和实现。陶行知同时强调,不能把生活等同于教育,生活和教育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生活的同时需要教育,教育对生活又有促进作用。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发展,体现了陶行知教育要面向社会的理念。陶行知主张社会决定学校,学校要为社会服务,学校与社会要融合在一起,要在社会中完成教育。“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2]506。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都可以因此而大大增加。

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一样,目的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的现象。他认为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中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而且容易作假,不如主张“社会即学校”, 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笼中的小鸟 放飞使他任意翱翔,“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 去”[2]441,最终目标是要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同时,陶行知把整个社会和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终身教育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终身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生活的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当然必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注重实践,把“做” 放在第一位,目的是要改变旧中国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同时也是为了把“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向重视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活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人。因此可以说,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避免瞎做、瞎学、瞎教,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生命教育的缘起与内涵

1.生命教育的缘起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其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79年澳洲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专门致力于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 1989年,日本针对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修改了《教学大纲》,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由于台湾学校一再发生暴力及自杀事件,台湾于1997年年底也在中学开始进行生命教育。

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是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教育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根据2008年12月9日法新社报道,中国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有25万到30万人自杀,约占全球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3]。另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统计数字,自杀已成为15到34岁的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在2006年,自杀占这个年龄组死亡人数的26.04%[4]。生命教育由此引起了中国大陆学者的重视。以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契机,各省市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开始把生命教育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一种整合性教育,它关注教育的生命力,教导学生从观察与分享对生、老、病、死的感受来体会生命的意义与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与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5]。生命教育实质上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它基于对生命规律的认识,从生命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确认人的生命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性;按照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及社会对人的需要来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5]。简而言之,生命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生命和谐教育

生命和谐教育要求生命个体首先要认识自然生命,了解其特征,进而理解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乃至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要处理好上述这些关系,个体的孕育和成长是不能离开社会的,进而形成一种生命和谐教育。

(2)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让生命个体客观、科学地看待生命对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的作用,让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激发个体对信仰的终极追求,滋养个体的关爱情怀。人文教育实质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

(3)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必须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要求在以正确的方式对待生命问题的前提下,还要更进一步对个体的价值以及生与死等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冷静的态度对待死亡,把死亡看做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死亡教育要求正确认识死亡,树立理智正视“生”与“死”的意识,从生死教育中体会人生的价值。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的生命教育思想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此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认为,生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求真理做真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整个的人”, 一个生活在人民之中的“人中人”。 陶行知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过他的生命教育观,但在他的整个生活教育理论中却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1.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生命教育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树立关爱与尊重他人生命的思想。这也正应和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正如杨思耕所认为的,“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和生活的,是生命的生活形式,理所当然应该在生命生活的层面上展开。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人之生活世界,建构起人与世界的意义关系,改善人的生活,充实人的生命。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在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中建构人的生命整体”[6]。

陶行知主张要教育学生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他在《儿童科学教育》篇中说:“唯在研究科学教育时有一点要注意,要预防。小学中的教师,捉到一只蝶儿、蚱蜢,便用针一根,活活地钉在一块板上,把它处死,说是做标本。这我以为不对,因为我们观察生物,是要观察活的生物,要观察生物的自然活动,如今将活的生物剥制成死的标本,致将生物学学成了死物学,生物陈列所变成僵尸陈列所。……把活的东西弄死,太嫌残忍,增长儿童残酷的心理,这是不行的。”[7]1929年5月,他在给晓庄学校的教师郑先文的信中探讨发展生物学的方针时特别指出:“晓庄生物学应该注重养生。……我希望你把十分之九的经费用在养生上,造成一个生气勃勃的生物园。这是小学生物学之康庄大道……”[8]1932年4月,他在给郑先文的信中再次强调,要“小学生物学注重养生而不杀生”[7],做生物实验尽量不以牺牲动物的生命“来给我们玩把戏”[7]。这些观点无不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平等的生命观。

2.教育要回归生命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应植根于生命本身,让受教育者珍爱生命并更好地生活,这既是当代教育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教育的应有本质。

陶行知也主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点化人生、润泽生命。教育最本真的任务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让他们学会信任和尊重,学会理解和宽容,最终学会生活。教育不是一种应试和生活的工具,而是要让受教育者欣赏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点燃他们心中蕴涵的爱的火焰,追求真正的幸福。教育是“慢的艺术”,要耐心宽容地等待孩子的成熟,允许他们犯错误;要注重生命个体的感受与发展,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平等的,教育要回归生命,要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从而关注人的生命整体发展和价值升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它首先是人学!”

3.教育即生命,生活即教育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9]。教育追求的就是个体的生命发展。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延续需要教育,教育成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生命自身的需要,成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性。因此,从生命的完整发展角度看,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教育,教育已经成为生命存在的支柱,生命必须贯穿于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之中。生命教育的终生性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终生性原则是吻合的,“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10]。

教育不是教人去“死”,而是教人去“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是生活”[1]。生活是个体生命的亲历和实践,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自主和自由的伸展,是教育的根基和营养。让生活和教育打成一片,在生活中完成教育,这既是“教、学、做合一”的精髓,也是“教育即生命”的体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以其爱满天下的情怀践行着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现代各类教育同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中蕴涵的生命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回归生命更具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宝良.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91-292.

[2]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中国青少年研究信息资料中心. 心理失衡导致中国自杀率过高 [DB/OL]. (2009-04-15). [2012-09-20]. http:/// 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124&ID=9373.

[4]Xie Chuanjiao. Young still most prone to suicide [N]. China Daily,2008-09-10.

[5]李曦,徐杰玲.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J].教育探 索,2010(12):116-118.

[6]王北生,赵云红. 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 中国教 育学刊,2004(2):16-19.

[7]张泉君. 著名教育家演讲鉴赏[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8]陶行知.生物学或死物学——致郑先文[DB/OL]. (2010-04-15)

[2012-08-10]. http:///s/23/t/101/09/2a/inf- o2346.htm.

[9]邓涛. 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 教学育人,2002(8):2-3.

第9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学校设置生命教育课程

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和有效的途径。生命教育像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单独开设课程。首先要有生命教育教材,专家和老师们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特点编写好教材。高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编制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都应包括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即生命的生理知识、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生命存在的智慧、生命的价值、意义与创造、死亡的意义。要特别加强死亡教育,死亡是人们所忌讳的,但又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开展死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正如培根所说,随死亡而来的东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死亡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必然,但在人们心中有许多情感足以压倒对死亡的恐惧:亲情可以淡化死亡,爱情可以消解死亡,友情可以舒缓死亡,追求可以淡忘死亡,崇高可以藐视死亡,信念可以超越死亡。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应当更积极地探索生命,更积极地体验与别人共存的幸福,进而用坚强的品质延伸生命的长度,用积极的生活拓宽生命的宽度。惟有这样的死亡教育,才能使学生们意识到生命是一个完美的奇迹。

二、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意识

高中开展生命教育除了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外,还要结合其他方式,如通过学科教学等。在充分运用学科教学,通过显性和隐性课程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时,又要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更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重视营造学校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体育与健身、历史、生物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同时,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主题辩论、交流讨论、问题研究、知识竞赛、小论文交流现场模拟、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借助典型事例及信息技术,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方法的学练有机结合。语文课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心灵。

三、开展专题教育增强生命意识

专题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系统进行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形式。高中阶段的专题教育,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的理想教育、性教育等让学生明白群我关系,引导学生明确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关系,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内容。专题教育可以采用专题讲座、主题论坛、特别演讲等灵活、有效、多样的形式,内容应该涉及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等生命教育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课程、讲座和辅导进行。以心理活动课为主要形式,注重以活动体验、自我调适的方式进行。辅导活动中有学生成长的记录,还有他们的“内心独白”。教师对学生倾诉的悄悄话和隐私,要给予尊重和注意保密。青春期教育包括性生理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和性美学教育。可开展“同伴教育”,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和媒介的消极影响。主要通过课程、讲座、看录像进行。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煤气使用安全教育,这些可通过社会实践实施教育和训练。

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