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死亡教育的缺失精选(九篇)

死亡教育的缺失

第1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第2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死亡教育 死亡课程

一、引言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知死方能知生,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死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都在死亡中达到了高潮。”奈勒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其实,“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使之得以充实,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谈死是为了张扬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然而,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心理更加健康。

(一)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对自己生命不重视,也漠视他人生命,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二)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失去生的动力,认为人生灰暗,对生命绝望,消极对待生死,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是对生的一种威胁,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高潮。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了解死亡并不可怕,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从而获得自由,健康全面地成长,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使之得以充实,活出意义与品质,获得幸福感。

(二)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现实充满荒谬,生活毫无目的,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即不逃避死亡,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达到“向死而生”,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进而坦然面对生死,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7.

[3]秦赞,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

[4]郑晓江,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2.

[5]吴仁兴,陈蓉霞.死亡学(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5.

第3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死亡教育 学生 生命

一、死亡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死亡话题十分沉重但又无法避免。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从来都很忌讳“死亡”这两个字眼,家长、老师也很少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即使孩子碰到这方面的困惑,也往往会以一个美丽的故事搪塞过去。正规教育由于不知道如何涉及这些敏感话题而放弃,从而将学生对于这些领域的好奇感和不知所措丢给其他的不科学方式来侵占,导致的结果就是:年轻人自杀以及和死亡相关的心理问题增多。回避式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在“死亡”问题上的模糊其词,其实是妖魔化、神秘化了“死亡”这个事件。我们都知道,“死亡”这个事件每天都在世界各地频繁地均衡地发生着,就概率上来说,其实不过就是“普通事件”。据专业机构的数据显示:自杀是15岁~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17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16.2万未成年人因此失去母亲或父亲。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10余年,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后半生……鲜花是灿烂的,人生是美好的,可是,再美的鲜花也有枯萎的时候,再靓丽的人生也有终结的时候。既然人的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应当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它。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在美国,很多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在“死亡课”上,一些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会跟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在英国,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

二、死亡教育开展的目的

四季更替,新陈代谢,这是社会的正常现象。通过对学生加强死亡教育,首先可以让学生对死亡有科学的认识,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我现在信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个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就是进化)”。正如鲁迅所言,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乃至敬畏生命,是为人父母者应当尽的责任,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次,在时空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标示和衡量生命的指数除了长度,还有宽度和内涵。当遭遇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失却亲人带来的痛苦。第三,让学生学会珍惜。在家,珍惜亲情;在学校,珍惜同学友情、师生情。学会理性对待矛盾,珍惜自己和他人。现在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受挫能力差,碰到一点问题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死亡本能”,容易把死当做一种解脱行为,死亡教育一方面要破除其神秘性,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赋予死亡的神圣性,学生直面此事,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三、正确开展死亡教育的方法

死亡教育在内容上应包括应急避险、生存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等,可以通过死亡话题讨论、开展死亡场景模拟以及临终关怀渗透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学校组织的悼念亡者烛光晚会,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一些学校进行的突发事件安全演练,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好形式。但在具体教育中,特别要注意方法。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起步较晚,缺少相应的文化和气氛,所以现阶段应以讲述为主,不要操之过急。那么,怎么正确开展死亡教育呢?

首先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切实加强挫折教育。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自杀?一方面是大环境的改变,现在很多东西都得靠自己去拼搏,导致个体的生存压力非常大。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但内心却非常空虚。现在人们承受挫折的机会少了,心理承受能力也变差了。另一方面,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为多,独身子女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思想环境中,缺乏与同龄亲人的沟通和交流,一旦有了自杀的念头,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却难以排解。开展死亡教育,就要加强学生心理辅导,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和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在学生受挫后,老师和家长应充分体现出细心,耐心,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了解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面对挫折。

其次在开展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例如,通过参观交通、消防等安全教育图片展览,将一个个身边的真实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或是惨不忍睹,或是怜悯叹息,或是抱怨痛恨,那一幕幕,都是对学生心灵的撞击,都将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让学生们认识了真谛:“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自己的生命,注意安全。”

第4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伴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以及传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三重冲突,青少年面临的死亡事件越来越多,汶川大地震造成6万余人罹难,青海玉树地震造成2000余人遇难……同时,青少年自身面临的各种压力较大,抗挫折能力也较差,造成厌世轻生事件频发,统计数据显示,自杀已成我国青少年头号死因[1]。死亡问题愈发增多及各类灾难带来的死亡恐惧、身体与心灵创伤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青少年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深入思考,反思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死亡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这一重任。面临严峻的现实和形势的迫切需要,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实践探索却步履维艰,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实践研究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通过死亡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在认知层面上了解并整合与死亡相关的信息,在情感层面上学会如何面对死亡、濒死和丧恸的感情与情绪,在行为层面上知道正常的反应表现及正确帮助他人表现哀伤的情绪,在价值层面上帮助澄清、培养、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并反思生命的意义及其价值[2]。因此,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问题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不仅在理论方面很有必要,而且在实践中也很可行。

一、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必要性解读

对死亡教育的高度重视,源于对死亡现象及其影响的深刻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死亡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成长历程中意义重大,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也必须了解死亡[3];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青少年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实现生命的完满、人格的完善。由现实的可贵探索出发,由死观生,正视不足,方显死亡教育之意义重大。

1.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推动形成正确的生死观长期以来,死亡一直是中国人的忌讳语,受“未知生,焉知死”的传统生死观影响,忌讳死亡、恐惧死亡、回避死亡,不去谈死,即使谈到死,也多以其他词代替,对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死用不同的词代替,如民族英雄之死为“以身殉国”,一般人之死为“逝世”、“去世”……这种注重当下、忽视死亡的生死观阻碍着青少年死亡教育向纵深方向探索与发展。事实上,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即通过对死亡的认识和思考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全面认识自我、理解死亡、把握人生,通过对死亡的审视,由死观生,勇敢、积极地入世、承担死亡,在本真的生活方式中认识并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超越死亡,提高生命质量,推动形成正确、科学的生死观,进而形成浓厚的死亡教育文化氛围,实现青少年死亡教育的纵深发展。

2.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推动青少年自身生存状态向良性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青少年的死亡意识欠缺,他们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盲目地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走向极端,甚至走向死亡,但他们对死亡却很无知,不知道死的价值和意义,对生死的认识模糊,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对生命的思考过于草率,不知道如何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同时,许多青少年的死亡品质普遍较低,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死亡的原因,不知道怎样正确对待死亡、形成什么样的死亡观,不知道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避免不必要的死亡。青少年的死亡意识和死亡品质现状及面临的身心、生死考验显示了青少年的生存境遇和状态堪忧,亟待引起对青少年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深入思考,反思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死亡意识、死亡品质,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面对死亡,使他们能学会必要的心理调适,实现自身生存状态的良性发展。

3.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推动实现教育的终极使命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回避死亡问题的讨论,偏重知识的传授,以考试为指挥棒,只重视应试教育,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明显,很少涉及死亡及相关问题,忽视了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淡化了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关切,缺乏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文关怀,致使青少年体会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反而对死亡产生好奇与向往。同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知识灌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缺乏关注,对学生的死亡困惑和焦虑缺乏回应。学校教育使命的失真、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成为必需。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有助于增强学校教育的生命力,使其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与青少年成长、青少年的生活感悟和生命体验相得益彰,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终极使命。

二、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可行性剖析

1.学术界、教育界基本达成共识我国学术理论界已对开展死亡教育基本形成共识,对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从哲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学者们既翻译了国外相关论著,又出版了相关论著,还创办了相关刊物,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也借鉴了国外相关经验进行探讨。我国教育界也认识到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大学陆续开设相关课程,广东省教育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部门进行投资、培训,此相关课程、行为、观念已逐渐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死亡教育曲折发展。

2.死亡教育相关制度已初步形成目前,我国死亡教育相关制度已初步形成,其中尤以生命教育相关制度较为健全。2004年辽宁省出台《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5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黑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长春市、云南省、南平市、苏州市、石家庄市等省市随之下发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分别在全省市中小学系统开展生命教育。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这些生命教育政策、制度为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提供了制度性依据。

3.理论积淀初见端倪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对死亡问题关注的焦点是安乐死。1988年7月,第一次全国性“安乐死”学术研讨会提出努力开展“死亡学教育”,更新死亡观念问题。同月,天津医学院成立大陆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4]。同年,《医学与哲学》杂志最早刊登了译文《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的研究由此起步。随着青少年自杀现象增多、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国内学者开始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进行多维理性审视,对死亡教育进行深入理论探讨,先后出版了《死亡哲学》《死亡教育》等相关论著,创办了《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等刊物,举办了“安乐死”、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等学术研讨会,部分学者也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死亡教育经验对我国死亡教育进行研究,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积淀。

4.实践探索积极有效我国已对死亡教育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尤以生命教育的实践推广较为成功,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相继开展,各类生命教育基地纷纷建立,中国生命教育网、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等一系列网站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组织宣传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得到了公众的关注、认可和支持。这些生命教育实践为开展死亡教育提供了可能。段德智教授于1989年在武汉大学首开“死亡哲学”选修课;南昌大学郑晓江教授自1994年开设中国死亡智慧选修课,1997年开设“生死哲学”选修课。2004年西安市二十六中初二年级一班班主任让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2005年海口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大讨论。江西师范大学自2006年开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选修课。2008年广东药学院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专门的教材《死亡教育》。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生死学课程,让学生写遗书、撰墓志铭,并到殡仪馆参观直面死亡[5]。随着广东省死亡教育课程开设范围的扩大,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广东省教育厅投资300万用于对偏远地区中小学校医的培训。广东药学院邹宇华教授还对全省70多位中小学校医开展了“青少年死亡教育”专题培训[6]。继广东各大高校之后,浙江传媒学院、吉林大学、云南思茅师专、长春医专、包头医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这些高校和中学开设的死亡教育课程为青少年死亡教育深入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5.可资借鉴的经验丰富而系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开展了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都在死亡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青少年死亡教育体系。美国死亡教育发展得相当成熟,死亡教育课程、死亡教育与谘商协会、与死亡相关的专业期刊在20世纪时已发展得较为健全,联邦政府教育部对儿童死亡教育的具体实施也十分重视和详尽[7]。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除在医学院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外,教育界还组织中学生参观殡仪馆,让16~18岁的青年直面人生的终点。他们还从儿童抓起,通过游戏活动让小学生接触到死亡的话题,帮助青少年战胜死亡的恐惧和焦虑[8]。台湾是我国最早开展死亡教育的地区。目前,台湾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但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和生命教育教师手册[9]。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死亡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逐渐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促使我国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这就使得死亡教育被青少年普遍接受成为可能。这些丰富而系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其启示我们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年龄选编不同教材,开设不同的死亡教育课程,学校与社会也应采用多种教育方法联合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以期为开展我国青少年死亡教育提供有益的支持。

三、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实施原则

1.指导思想在青少年中开展死亡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才能正确处理生与死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找到指引方向,并且内化为青少年的死亡意识和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以理论化系统化方式为死亡教育提供一般思维和理论前提,同时又在方法论的高度上对死亡教育加以指导”[10]。它强调死亡的客观实在性、死亡的辩证性、死亡的社会历史性、死亡的阶级性、死亡的实践性,是一种“对传统死亡哲学持开放的心态和扬弃的原则,因而能够成为人类死亡哲学史上迄今为止内容最宏富又深刻的死亡哲学”。因此,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为基本指导思想,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死亡观,指导他们的实际行动和生活实践。

2.实施原则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的指导思想基础上,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国内外青少年死亡教育的经验启示我们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我国的文化传统、存在问题、现有资源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开展死亡教育的精神资源和人文基础,利用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形成自身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死亡教育体系。(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既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又需要实践的积极开拓,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对青少年死亡教育的抽象理论研究较多,实证探讨较少;实践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仅有部分地区、学校开展,使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显得愈发重要。(3)“度”的原则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青少年面对死亡的应激反应告诉我们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要审慎,既不能过分忌讳死亡,使青少年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又不能过分谈论、讲授死亡,使他们对死亡产生恐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度”的原则,保持客观中立态度,不美化死亡或把死亡描绘得阴森恐怖,或者轻描淡写地看待生死问题。(4)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要继承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经验借鉴中获得有益启示,更要在继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思维,把握新时期死亡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以适应时展需求和个人需求的举措,从观念、内容到形式、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死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开展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国民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死亡观,由死观生,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达到普及死亡教育的目的,同时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具有共通性、普遍意义,这是普遍性的反映,而青少年在死亡教育的内容、课程、教材、方法上会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具体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此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青少年个体的差异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6)协同教育原则青少年死亡教育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媒体等多个主体,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开展,必须使各教育主体相互协调、协同发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群体,同时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少年应积极配合教师的行动,主动认识、了解、理解与面对死亡,教师也应选择合适的方式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死亡教育,方能使青少年死亡教育深入开展、更有成效。(7)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由于对死亡的忌讳,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对适宜进行公开讲授、宣传推广、开展实践活动的教育内容(如生命教育)采取显性教育的方式,以课堂传授、模拟演练培训、开展活动、宣传、自身示范等形式大力开展,而对暂时忌讳的教育内容则宜采用隐性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课程渗透、改变观念、分类、分阶段与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

四、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基本思路

1.加强青少年死亡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对青少年而言,死亡教育是一项全新的领域,要使青少年接受死亡这一概念,直面死亡,学术理论界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很关键。学术理论界应加大对死亡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力度,总结凝练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成立专业研究学会,组织出版专业性教材(书籍)、普及性宣传读物,通过举办定期的大型学术研讨会、讲座、各地区和学校的理论宣讲等方式普及相关理论知识,由生物学、医学角度探讨拓宽到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使青少年看到死亡教育的积极意义,为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建立健全死亡教育相关制度在当前生命教育相关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考虑全面推广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系统工程,把死亡教育纳入这项系统工程。在已有文件的基础上,总结实施经验,使其上升为制度,出台全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此形成珍爱生命、正视死亡的文化氛围。同时,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出台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和具体实施方案,对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编写教材、课程建设、建立专门指导机构、设立专项基金、配套设施建设、理论研究、宣传推广等方面做出明确部署,以此推动青少年死亡教育深入发展,改善青少年的生存境遇和状态,提升青少年的生命质量。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阶段实施死亡教育仍需谨慎,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学生,并尤其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教师首先要在教育理念上清楚,在实践操作中灵活把握,避免造成家长与社会的误解[12],并善于发现、把握死亡教育的时机,适时进行死亡教育。就现实情况而言,受各方面因素制约,不适宜大规模、全面进行死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成立死亡教育专家组较为可行,在此基础上待时机成熟后大规模、全面进行死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就要求实施死亡教育的教师必须先接受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专业的、特别的训练,使自己“在相关的知识资讯,认清自我价值观,以及助人技巧,调适行为等方面有充分的学习、了解与准备”[13]。

4.加大对死亡教育的媒体宣传力度为形成良好的死亡教育氛围,亟待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对死亡教育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新闻媒体、网络的监控力度,在专门的死亡教育指导机构带动下,成立宣传机构,负责开展死亡教育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网络应增强自律意识,共同整治恐怖、暴力、迷信等不良文化产品,逐步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死亡观。同时,新闻媒体、网络应动员各种力量大力宣传死亡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开设专栏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刊登死亡教育相关文章,相关视频、讲座报告及动员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开展普及性死亡教育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青少年能逐步转变传统观念,深入了解各种死亡知识,学会珍惜生命,正确面对死亡。

5.实现死亡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我国传统文化重生忌死,避谈死亡话题,但有关生死智慧的观念性资源较为丰富,儒家入世的死亡观、道家出世的死亡观、佛家消极的死亡观都有其合理之处及价值展现。死亡教育由西方引入中国,要使青少年死亡教育在我国落地生根,必须尊重我国的文化传统,找到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切入点,以青少年、家庭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开展死亡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抓住适当时机等形式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提升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力,积极深入挖掘传统生死观的精髓,把其纳入各级各类教育中,在教育中与实际相结合,逐步实现死亡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第5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生自杀”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词,有关的报道也早已屡见不鲜。大学校园,曾经是无数人放飞梦想的地方,然而,为什么在那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间,却不断有人选择了对生命的放弃。人们不禁会问,大学生们怎么了?是什么让这些年轻人如此脆弱?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已成为人类第5位的死亡原因。

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自杀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在欧美一些国家,自杀是青少年前三位、甚至头位的死亡原因。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自杀也有增多的趋势,一种心灵的危机正在象牙塔内无声蔓延。

去年夏天,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的九层一跃而下,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而生前的她能歌善舞,被同学亲切地称作“小鸽子”。

南京某大学女生,曾是全校8名三好学生标兵之一,却跳塔身亡。究其自杀的原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因为家人一句很平常的话,竟让她怀疑起自己的生活能力,由于没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亲人过高的期望,从南京鸡鸣寺古塔的七层跃下,便成了她最后的选择。

在很多人的眼中,考进大学好像进了一个温室或保险箱,其实不然,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前进入校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就业形势的紧张,人际关系的冷漠,无一不使大学生受到巨大的冲击。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是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

父母,应是最好的倾听者

人们在对自杀者生前行为回顾的时候,往往对其自杀行为感到非常意外。但事实上,那些企图自杀的人,往往有很多信号释放出来,比如:他们说过不想活或活着没意思之类的话,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对自杀有关的资料、报道感兴趣并喜欢与人探讨,向别人流露出绝望、无助的情绪,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向人说起过如果他走了,不要想念他等等,尤其在近期确实有一些令其痛苦、焦虑的事件发生时,这些信号会更加明显。如果周围的人能够及时察觉他们的变化,如果他们能有机会跟别人倾诉、交流,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温暖、理解和关爱,一般也不会将内心冲动上升为自杀。

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按理应该成为最好的沟通者。然而,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升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隔阂随之加大,用于交流沟通的时间大大缩短。现代大学生可悲地发现,当他们焦虑、苦闷、彷徨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的父母寻求帮助。曾经有人在大学生中间作过这样的调查:当你有了痛苦和烦恼的时候,你会向谁说?多数人倾向于自我化解。之所以不向父母求助,许多学生认为,父母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隔太远,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对父母诉说困惑,只能增加父母的心理负担。因而,当大学生们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父母除了深切悲痛之外,感受到的是巨大的震惊!

心理学家认为,自杀者都有相似的性格特征,要么过于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要么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要么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而这些性格特征常常与偏颇的父母教养态度、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我们很难想象,支离破碎、争吵纷起的家庭环境,不一致的父母教养态度,会培养出孩子良好的人格。还有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而孩子会自然地将这种期望内化为对自我的过高要求,一旦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会对自己深深的失望、自责,甚至自罪和绝望。另一些父母对子女溺爱过度,使子女敏感脆弱,一旦独立行事遭遇挫折,便感到世界末日来临一样,不能面对。

现代社会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健康人格的较量。所以,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是父母更重大的责任。

和孩子谈谈死亡

长久以来,死亡在中国都被作为一个禁忌话题,在个体的成长中很少被主动涉及。教师和家长一直被这样的观念引导着:跟孩子谈论生死的话题似乎过于沉重,因而对死亡教育大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即使说到死亡也会闪烁其词,或是用童话寓言的方式来代替。这样就会给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死亡是件很轻松的事,甚至一些孩子认为死亡是可逆的。要知道,一个人在最初接触死亡现象时产生的困惑,以及对死亡的错误理解,往往是导致个体自杀和犯罪的深层心理动机。

在我国,死亡教育严重缺失,而许多西方国家如英国、瑞典等,专门对青少年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自杀的原因及其防范,死的权利和殡葬礼仪知识等等。死亡教育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与珍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活在每一个拥有的瞬间,并对生死别离不致生成错误的认知与天真的幻想。健康的生命教育,不能缺乏对死亡的探讨!

呼唤正确的舆论引导

在一些自杀死亡事件的报道当中,有些媒体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些描述和推断。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跳楼身亡,不少媒体使用了“全身赤裸”、“面带微笑”等表达方式和用词,并对该学生自杀原因进行了猜测,称“好像是家庭原因”,而这些都会令旁人对自杀者的死因产生强烈的好奇感。

第6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 围生儿;剖宫产率;性别比;出生缺陷;围生儿死亡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b)-157-03

Analysis of perinatal infants birth status in Wuxi city from 2006 to 2010

CAI Jingfen, YANG Youy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birth status of perinatal infants including cesarean section rate, sex ratio, birth defects and perinatal death from 2006 to 2010 in Wuxi cit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interventions. Methods: Statistical reports and case cards from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tertiary network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sults: From 2006 to 2010,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 Wuxi city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hich was more in urban areas than in rural areas; sex ratio at birth was beyond the normal range, and the number of male was more than that of female;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and perinatal infants mortality showed a trend of decline over the past years. Conclusion: Appropria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ackle the causes of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creasing; relevant law should be followed more rigorously to alter the current abnormal sex ratio at birth; and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of migrant population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and perinatal infants morta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irth population.

[Key words] Perinatal infant; Cesarean section rate; Sex ratio; Birth defects; Perinatal infants death.

无锡市产科出生缺陷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但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外来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系统管理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无锡市围生儿出生情况,提出干预措施,本研究对无锡市2006~2010年围生儿出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无锡市2006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的围生儿283 262例,其中,分娩的活产儿282 277例,同期死亡的围生儿1 317例,死胎902例,死产83例,早期新生儿死亡332例。

1.2 方法

汇总、分析我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上报的相关统计报表和个案卡,并对出生缺陷及围生儿死亡情况进行核实,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1.3 诊断标准

1.3.1 围生儿死亡 按我国国内采用的统一标准: 从妊娠28周~产后1周的胎、婴儿死亡(即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 000 g,或身高达到35 cm)。根据围生儿死亡发生的时间分为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

1.3.2 出生缺陷 参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进行诊断,主要包括23类。

1.3.3 围生儿死亡原因 以死亡评审的诊断为主,死因分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情况

2006~2010年我市283 262例围生儿中,剖宫产120 041例,产科剖宫产率为42.38%,其中,城区剖宫产率为49.06%,农村剖宫产率为39.46%,城区明显高于农村;2006年产科剖宫产率为40.30%,2010年为45.18%,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2 围生儿出生性别情况

2006~2010年我市283 262例围生儿中,男150 339例,女132 900例,性别不明23例,男∶女为113∶100,男孩明显多于女孩,且城区男女性别比大于农村。见表2。

2.3 围生儿出生缺陷情况

2006~2010年无锡市产科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7.49‰下降至2010年的5.03‰。2006~2010年城区产科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48‰,农村为4.32‰,城区明显多于农村。见表3。

表3 无锡市2006~2010年产科出生缺陷情况(例)

2.4 产科围生儿死亡情况

2006~2010年无锡市产科围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为5.53‰,2010年下降至3.90‰;城区死胎、死产率(4.10‰、0.41‰)明显高于农村(2.77‰、0.24‰),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则农村(1.42‰)明显高于城区(0.63‰)。见表4。

3 讨论

3.1 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0年我市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城区明显高于农村,究其原因可能为城区医疗技术水平高于农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孕产妇相对集中的缘故。剖宫产问题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国妇女生育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生育结局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要求医生能给出一个“妈妈不能有一点痛,孩子不能有一点伤”的完美结局。孕妇希望自己不受任何痛苦地完成做母亲的任务,这是很多人依赖剖宫产的原因。剖宫产率上升的具体原因包括:①剖宫产适应证扩大,臀位、双胎、珍贵儿(人工受孕技术的提高)、巨大儿均为剖宫产适应证;②社会因素影响,包括恐惧、怕痛、改变体形、影响性生活、吉时分娩等;③医源性因素,包括剖宫产相对安全、简便快速且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益。笔者认为降低剖宫产率应针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各种原因来采取相应措施:①加强孕期宣教。宣传剖宫产适应证及并发症,宣教阴道分娩的优势,对孕妇和家属由于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的要尽量说服,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②加强孕期管理,及时发现高危孕妇,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控制孕妇体重,防止孕期糖尿病,降低巨大儿发生;及早发现胎位不正,以降低臀位发生率,对单臀和混合性臀位、胎儿不大、骨盆正常者应充分试产,降低剖宫产率。③加强产时保健,提高阴道助产技术,提高产科质量。④推广普及导乐陪伴分娩和无痛分娩。

3.2 加大执行力度,控制出生性别比失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锡市2006~2010年围生儿出生性别比超出正常范围,且城区男女比例高于农村,原因可能为城区流动人口比例近年来有逐年上升趋势。在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新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中男性要高于女性,从而会造成严重的婚姻性别挤压,以及相关的教育、就业等性别挤压,以致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迫在眉睫。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可能为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及人为减少女性胎儿等。笔者认为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方法包括①破除封建思想;②提高女性地位;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后顾之忧;④将“两禁止”等有关文件真正落到实处。

3.3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无锡市2006~2010年产科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城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农村,可能为城区环境污染相对严重所致。遗传、围生、环境因素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三大杀手,应积极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包括进一步提高免费婚检率和工作质量;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妇常规增补叶酸;重视围产期保健宣传教育;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关注胎儿外科治疗的发展;注重环境的保护。

3.4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2006~2010年我市产科围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城区明显高于农村,新生儿死亡率则农村明显高于城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无锡市外来人口数量急剧增加,2006~2010年流动人口围生儿死亡构成比分别为51.26%、38.71%、58.61%、52.58%、52.14%,除2007年外,构成比均大于50%,可见,流动人口的围生儿死亡发生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市的围生儿死亡率。笔者就如何进一步降低流动人口围生儿死亡率提出了以下干预措施:①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多部门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外来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②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产检次数,从而使流动人口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减少。③提高急救能力,包括新生儿复苏等救治能力,这一点对降低农村围生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至关重要。④落实优惠政策,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措施及优惠政策,降低流动人口检查和分娩费用,杜绝家庭接生。

综上所述,应针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必须加大有关文件的执行力度,改善出生性别比超出正常范围的状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尤其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进霞,齐鑫.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775-776.

[2] 廖冬英.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针变化分析[J].卫生研究,2010,48(10):89-90.

[3] 陈雅红.4572例围产儿出生情况及死亡原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026-1027.

[4] 李劲.围产儿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27-1328.

[5] 夏慧敏.胎儿外科的建立与发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9,8(2):1-3.

[6] 陈玮,杨梅,吴康.2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与围产保健[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11.

[7] 何丽萍,朱丽萍,秦敏.上海市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检测与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6):601-604.

[8] 高燕秋,安琳,郭春晖.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及服务提供模式的定性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6,21(8):1022-1025.

第7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在美国,每年由于心血管疾病、癌症、Ⅱ型糖尿病、呼吸性疾病与肥胖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到全年死亡人数(5700万)的近60%。在全球,该数字则占因健康问题致死人数的46%。慢性疾病肆虐不仅给个人带来病痛,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要缓解或是改善这一局面,运动或许是一剂简单却有效的良药。实践证明,针对原发性疾病实行改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的干预性防治方案能使心脏病患病率降低80%,癌症患病率降低33%,Ⅱ型糖尿病患病率降低90%。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对诸多慢性疾病致病因素如高胆固醇、高血压有缓解作用。致病因素得以缓解,患病的概率也将相对降低。此外,有研究显示,日常体育运动与锻炼有助于缓解抑郁与焦虑,并能调节心情。而针对继发病的防治,慢性病计划也应将改善生活习惯的计划纳入整体医疗管理协议中。

慢性病肆虐

疾病以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着力解决的问题。历史上,瘟疫、天花、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沉重负担。但上个世纪中,随着人类在疫苗、抗生素、传染病防治机制方面取得进步,传染病爆发频率及死亡率已经明显降低。健康的主要威胁从传染性疾病逐渐转移到了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上,心血管病与中风成为全球主要的健康杀手。

在美国,慢性疾病已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2005年,1.33亿美国人(近半数美国成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6600万美国人为多种慢性疾病所困扰。并且,慢性疾病并非集中于发达国家,80%的慢性疾病死亡病例发生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

过去几十年,慢性疾病患病率不断增长,这是最令人警醒的动态指标之一。2008年,美国肥胖率为33%,68%的人口超重。而1960年,这两个数值仅分别为14%和32%。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有16亿人口面临超重问题,而且该数字将在2015年之前飙升至23亿。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也将呈现类似发展趋势。

除了直接影响个人健康,慢性疾病也给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负担。治疗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成本仅是整体损失的一部分。据估计,在美国,2005年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万亿美元,占国家医疗保健预算资金的75%以上。该数字并不包括慢性疾病造成的间接损失,如工资损失与生产力损耗。倘若全面衡量慢性疾病造成的损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担显而易见。

运动是健康的一剂良药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慢性疾病的发病、死亡率及缺乏运动锻炼之间存在着联系,通过适当体育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有助于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

疾病防治中心(CDC)与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认为缺乏运动是引起美国人过早发病的潜在原因之一,并于1995年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体育运动锻炼建议。次年,美国卫生局局长发表了《体育运动与健康报告》。两份报告通过研究证明,缺乏体育运动的人较经常锻炼的人患冠心病的概率高两倍,而加强体育运动锻炼、改善心肺健康都有助于降低患病率。另有研究显示,心肺健康水平适中的老年人死亡率较心肺健康水平低的同龄人低。更为重要的是,心肺健康水平高的研究对象死亡率更低。

2006年,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运动是健康的一剂良药”的倡议,指出日常的体育运动与锻炼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而在有些时候,体育锻炼甚至能与药物治疗取得相同的疗效。例如,体育锻炼与服用受体阻断剂(一种常见的用于治疗如高血压等疾病的药物)在缓和静息心率上效果相仿。

诸多研究共同指向了一条信息,体育锻炼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原发性及继发性的疾病,是一种高效、相对安全的手段,同时也是减少过早发病、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社区推广运动生活

为了扭转慢性疾病愈演愈烈的趋势,实现原发性与继发性疾病预防的既定目标,许多传统的医疗中心开始改变过去以心脏康复等继发性疾病预防计划为主的做法,逐渐重视参与原发性疾病预防计划,强调生活方式管理计划。而基层战略方针的制定更是有望让社区更积极地参与推广发展体育健身计划。

第8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一词作出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安全教育则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只有做好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保障受教育者安全健康地成长,才谈得上实现素质教育期冀的目标。

2 我国校园内外安全形势严峻

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截止2009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144.657万人。而大学生在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自我保护能力弱,安全易受侵害;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受害后伤害明显;安全知识缺乏,安全素质偏低;处于成长期,社会免疫力弱等。②因此,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较为突出的校园安全问题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例如:2002年6月北京某网吧火灾案中,共造成25名学生死亡,其中一所高校死亡9名;2003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死5名同班同学案,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反思。

3 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占10%。可见,90%的学生伤害事件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该报告指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10%是因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事故发生,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10.84%;90%属其他各类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89.16%,其中,45%的事故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18%的事故因学校管理问题而发生,27%的事故由于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发生。而学校管问题、社会交通、治安等因素也反映出全社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状。

4 改进公共安全教育的措施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安全教育落实不得当。有关部门曾针对7~10岁的学龄儿童做过专项调查:当遇到洪水、火灾或地震等灾难时,大人不在身边,你该怎么做,普遍的回答是“拼命跑”或者“喊救命”。这反映出的是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公共安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4.1 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的培养应从儿童开始,中小学是(下转第12页)(上接第10页)形成安全意识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强中小学的公共安全教育。2006年的《幼儿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中存在着安全教育资源普遍缺乏、教育时间不足、预防演习少等问题。③因此中小学必须切实做好公共安全教育工作。

4.2 改进公共安全教育形式

我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使他们尽早养成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要在寒暑假前或开学后,在中小学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④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特点区别对待,如针对6~8岁的儿童,设计各种游戏、画图、连线等方法,在娱乐中完成公共安全教育。⑤

4.3 将体育课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

表1体育课公共安全教育示范表之一

中小学可以利用体育课做好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场景或故事(见表1、表2),将安全知识与技能串联起来,将公共安全教育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成为主角,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4 做好教师与家长的公共安全教育工作

由于公共安全教育不到位,学生的老师与家长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技能也有待于加强。中小学有义务为教师与家长敲响安全的警钟,促使他们绷紧安全这根神经,促进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

如班主任教师应准备班级应急包,包括学生花名册、笔、哨子、手电筒或应急灯等物品,用于召集学生。家长应准备家庭应急包,包括方便食品与水、常用药品、手电筒等物品。此外,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手册、指南类的图书很多,教师与家长应选择权威性图书作为参考。

表2体育课公共安全教育示范表之二

第9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分析研究

1 孕产妇死亡及产后出血的现状分析

1.1孕产妇死亡现状 孕产妇死亡即:妇女从妊娠开始至结束后42天内的死亡者。在国际社会上,孕产妇死亡率与儿童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一样作为重要指标,以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关统计表明,在2005年,全球约有53.6万人数的孕产妇死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甚至高达发达国家的20倍,并且多为可避免的致死亡原因,包括: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症、心脏病等。

在我国,自建国60多年来,孕产妇的死亡率从解放前的1500/10万,于2008年下降至34.2/10万,到2015年时,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则下降至22.2/10万,在发展中国家中属于较好的水平,接近于部分欧洲国家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孕产妇的死亡率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而在内陆地区则有明显的上升,甚至偏远地区远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其中,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省份,而江苏的孕产妇死亡率最低。

1.2孕产妇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在发展中国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则有明显的降低,因此,降低孕产妇的产后出血,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因素。

2 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1自身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 孕产妇自身的因素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包括孕产妇的受知识水平、经济水平、个人素质等,进而影响到孕产妇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一,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投入存在差异。而在部分较偏远落后的地区,基层医院的建设力度不足,导致了孕产妇的生育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甚至不检查、不保健,生产时由有经验的乡邻协助,缺乏科学性,进而导致孕产妇的生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孕产妇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2.2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 医务人员作为孕产妇的直接接触者,对孕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治疗、护理等。因此,医务人员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基层医院缺乏高素质的医务人员 我国的教育体制,导致了在我国的医疗行业中,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大部分专业的医疗人才集中于大中型城市的大中型医院。而在基层医院中,由于地处偏远,条件也相对艰苦。因此,大多数年轻的医务人员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导致了基层医院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医务人员,使得我国的医疗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

2.2.2出血量估计不足 孕产妇出血是到只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医务人员对出血量的估计不足则会导致孕产妇的死亡率升高,在目前,医务人员常使用血量估计方式为:目测法以及临床表现估计出血量。此两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结果精准性较差。

2.2.3剖宫产的增加 近年来,大量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虽然,剖宫产作为难产时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的降低孕产妇因难产而致死的几率。但实施剖宫产手术,也增加了孕产妇的出血量,以及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等其他风险,进而提高了孕产妇的出血量。并且,剖宫产手术对孕产妇的远期影响较大,采用剖宫产的妇女再次妊娠时,也更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2.2.4对高危妊娠的认识不足 高危妊娠多以孕产妇的身体因素所致,对孕产妇和胎儿都存在较大的影响,医务人员在对孕产妇的检查、治疗、护理过程中应及时的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的风险,保障孕产妇的安全生产。但在我国当前的基层医院中,部分医护人员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高危妊娠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2.5缺乏有效的产后出血处理方式 对于产后出血的及时、准确的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孕产妇发生死亡的几率。但在当前的基层医院中,缺乏针对产后出血的培训,因此,部分医生对于孕产妇产后出血缺乏及时的处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了孕产妇的死亡率增高。

2.2.6孕产妇的就诊存在延误 在基层的妇幼卫生工作中,对于孕产妇的纠正、处理和交通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误,而造成孕产妇的死亡。据资料显示就诊延误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2.3预防措施

2.3.1加强人才培养 为解决当前基层医院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配备足够人数的专业医务人员,并加强对基层医院药品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基层医院对孕产妇的治疗水平,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2.3.2改善基层医院的工作环境 要改善我国当前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需从根本上改善基层医院的工作环境。加大对农村妇幼卫生工作资金的投入,根据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岗位情况予以一定的经济补贴,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引入更年轻的专业医务人才,以促进基层妇幼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

2.3.3改善孕产妇运送的紧急通道 通过改善孕产妇运送的紧急通道,能够有效的提高孕产妇交通的效率,减少孕产妇就诊的等待时间,因此而提高孕产妇的安全生产率,避免因就诊延误而造成的孕产妇死亡。

2.3.4提高基层医院的抢救能力 通过加大对基层医院的资金投入,健全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最终提高基层医院的抢救能力,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2.3.5加强城市外来孕产妇的检查及接生工作 在我国当前的沿海城市中,孕产妇的死亡率虽然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甚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持平。但在沿海城市的大量外来人口中,仍然存在了一定的孕产妇的死亡情况。因此城市医院需加强对外来孕产妇的检查及接生工作,保障城市外来孕产妇与胎儿的安全与健康。

2.3.6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 提高孕产妇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进而能够及时的进行产前产后检查,并进行定期保健,分娩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医院以及卫生院进行,以保障自身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3 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3.1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 孕产妇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重要因素。造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如下。

3.1.1子宫收缩乏力 即在分娩的过程中,子宫的收缩异常,在临床上可导致难产,进而影响到胎儿的生命安全,以及造成孕妇的产后出血,占到了总产后出血的70%~80%,是造成孕妇产后出现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胎位不正、双胎、多次妊娠、羊水过多,以及孕产妇的精神紧张等原因。

3.1.2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也是造成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包括胎盘的剥离存在滞后和不全,因而造成孕产妇的宫缩乏力,膀胱膨胀,而导致孕产妇的产后出血。以及由于胎盘的嵌顿、粘连等,使得孕产妇无法正常、及时的将胎盘排出子宫,而造成胎盘与子宫的粘连,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另外,如果孕产妇在生育的过程中发生感染,使得胎盘的绒毛置入孕产妇的子宫肌层,而造成严重的子宫破裂,进而引发孕产妇的产后出血。

3.1.3软产道损伤 软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会阴;是指孕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而发生的破裂,可引发大量的失血,甚至感染,造成孕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存在隐患。而造成软产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分娩时缺乏有效的软产道保护措施。

3.1.4凝血功能障碍 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孕产妇的自身体质障碍,常会出现失血过多的现象,或者缺乏及时的凝血,而加剧失血量。

3.2对策 ①加强对孕产妇的软产道保护措施,避免孕产妇的软产道损伤;②解决好血源问题:一旦当孕产妇出现大量失血时,以充足的备血量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并且规范化血源的采集、储存、运输、使用等工作,保证血源的质量与安全。

4 结论

当前,虽然全球的孕产妇死亡率得到了有效的下降,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明显。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则是孕产妇的产后出血,并且,大量的产后出血来自于就诊的延误,以及缺乏及时的处理等,而这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素。只有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以及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层卫生工作的资金投入,以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采用科学的治疗手段,及时的对孕产妇的并发症进行处理。便能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产后出血以及死亡的几率,保障孕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方方.10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D].郑州大学,2014.

[2]戴钟英.孕产妇死亡与产后出血的现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05:257-258.

[3]王俊瑛.云南省农村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