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碳排放的含义精选(九篇)

碳排放的含义

第1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一)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1.扣除进口的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技术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Leontief)创立,用于研究一个系统进行某项活动过程中的消耗与结果的平衡关系,其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模型形式。X表示区域内的总产出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为区域内最终需求矩阵;EX、IM分别表征出口和进口矩阵。本文所用的投入产出表为进口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间投入部分就会同时存在进口及自产产品,在计算中必须扣除进口部分。假设进口量与当年的该部门生产总需求成正比。其中,进口系数矩阵K为对角矩阵;ki表示部门i的进口产品量占该部门中间生产与最终消费总需求的比值。将方程(3)代入到方程(2)中,整理可得新的等式如下这里,我们把[I-(I-K)A]-1用字母R来表示,同方程(2)类比可以发现,它是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变换,相应的[I-(I-K)A]-1(I-K)Y部分表征为满足计算区域内需求的生产额,[I-(I-K)A]-1EX则表征为满足出口贸易需要的生产额。2.CO2排放系数各种能源CO2排放系数θk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式中,NCV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所提供的一次能源的平均低位发热量(IPCC也称之为净发热值);CEF则为IPCC提供的碳排放系数①;COF为碳氧化因子(通常取其缺省值1);44为CO2的分子量,12为C的分子量。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涉及能源种类及消耗的权重,我们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9类(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3.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在上述模型及公式的基础上,隐含碳测算的模型可构建如下中,QEX为区域内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θ为碳排放系数列向量;F为能源结构矩阵(指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及电力消费所占比重);E^为分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矩阵的对角矩阵②。

(二)嵌套的隐含碳驱动因素分解模型1.隐含碳结构分解基本模型SDA模型方法是建立在投入产出技术模型上的,在SDA分解技术相关文献中,两极分解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为解决D&L方法复杂性计算的弊端应运而生[17]。对变量n<2的情形下,两极分解法为精确解;在n>2情形下,为近似解[18]。本文采用两级分解法构建模型。2.总产出结构分解模型根据投入产出表平衡关系,经济规模X的变化ΔX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消费和资本形成变动效应、出口扩张效应、进口替代效应与技术变动效应。

二、应用研究

江苏省经济总量位居中国前列,2012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41%,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17%。与此相适应,其能源消费量在我国总能源消费量中也占有较大比重,且这一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本文选取江苏省作为应用研究背景,计算其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前述嵌套的隐含碳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分析导致该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

(一)数据及部门分类本文借鉴刘起运(2010)编制的1992—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方法[19],根据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现价)提供的初始数据,自编了江苏省200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其他相关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同时,根据匹配原则,按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部门分类方法,把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重新划分为29个产业部门(如表1)。由于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具有相对不变性,碳排放系数相关数值来自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编制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二)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根据上述推导模型及处理数据,通过计算整理,我们得到1997年、2002年及2007年间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7—2002年间部门隐含碳排放增长显得较为平缓,2002年较1997年出口贸易隐含碳由5703.442万吨(占同期CO2排放总量的31.84%)增长到7138.181万吨(占同期CO2排放总量的34.40%),增长率为25.16%;同期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89.83%,明显高于这一期间隐含碳的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经济造成的深远影响,虽然我国政府采用雷霆手段将此次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降到最低,但也不可避免地冲击了我国对外贸易。另一方面,联系到江苏省的具体情况,可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如高能耗行业的相对萎缩与低能耗高附加值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可能为生产模式的改进,例如由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移;或者可能为能源使用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即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等。2002—2007年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7138.181万吨增长至2007年的34370.21万吨,累计增长381.50%;隐含碳与CO2排放总量的占比也由2002年的34.40%上升到2007年的75.99%。出口贸易隐含碳增长率高于CO2排放总量增长率(117.94%),表明在这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呈现出劳动密集、能耗高、附加值低和技术含量低等特征。这一方面与我国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很大关联,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在2002—2007年期间增幅达到245.56%;另一方面,从2002年间江苏省出口贸易结构来看,以代工为主、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控制成本的产业部门如19部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8部门(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07部门(纺织业)的出口贸易额分别占总额的37.47%、23.14%和12.42%,这也是导致出口贸易隐含碳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三)出口贸易隐含碳驱动因素分析1.整体状况分解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表2显示了1997—2007年分阶段各因素对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贡献,可以看出:从1997—2007年整个阶段来看,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28666.77万吨,其中,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及进口替代效应始终为负值,为减少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与此相反,消费扩张、投资扩张、出口规模扩张等规模增长因素和出口结构变动效应始终为正值,是驱动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力增长的核心因素,1997—2007年,三个规模增长因素合计导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22116.53万吨,出口结构变动效应累计增加贸易碳排放8192.35万吨;表征广义社会进步①的列昂惕夫变换逆矩阵与技术系数变动效应两者累计增加江苏省出口贸易内涵碳排放3461.06万吨,且列昂惕夫变换逆矩阵效应由-234.89%提高为24.63%,说明在江苏省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过程中,1997—2002年与2002—2007年相较经济增长内涵显得更为低碳;同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不明显,1997—2007年累计增长仅191.92万吨,表明江苏省能源消费的结构一直较为稳定,虽然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彻底的变革尚未到来。从两阶段的发展变化来看,可以将9个驱动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优化”的驱动因素,另一类是“劣化”的驱动因素。所谓“优化”的驱动因素是指该因素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或促进效应降低,或抑制效应提高,类似地可定义“劣化”的驱动因素。由表2可以看出,出口结构变动效应、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出口规模扩张效应及技术系数变动效应为“优化”的驱动因素,虽然这5个因素在两阶段均呈现正值,但必须看到,1997—2007年间,上述因素对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弱,尤其是技术系数变动效应的优化,表明江苏省国民生产中间投入结构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劣化”的驱动因素包括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变换逆矩阵变动效应及进口替代效应,其中,变换逆矩阵及能源消费结构均由抑制效应反转为促进效应,应引起重视,能源消费强度及进口替代虽呈现负值,但其抑制效应的大幅减弱值得关注。2.分产业分解结果分析(如表3所示)表3显示了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分产业分解的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在1997—2007年总的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中(28666.77万吨),农业、工业、建筑业与服务业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8%、94.84%、0.01%和4.56%。显然,工业行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占据了决定性地位,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占据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总量的九成以上,而农业、建筑业及服务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增长量总量相对较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农业、建筑业与服务业低碳化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连年增长也体现出江苏省这三个产业对外贸易生产的“欠低碳化”,绿色农业、绿色建筑与绿色服务的进程仍然任重道远。图2表示不同时段分产业各效应的贡献情况,可以看出,1997—2007年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和进口替代效应是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但在2002—2007年建筑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却为正值,可见,建筑行业在2002—2007年在能源消费的强度上并没有与其他行业一样改善,“粗放”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消费、投资与出口扩张一般都是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在不同产业中表现差异性也并不明显,基本表现为出口规模扩张因素占最主要地位,投资扩张因素次之,消费扩长因素再次之,体现出对1997—2007年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产生影响的各个产业基本上呈现出受出口规模扩张、投资扩张和消费扩张逐次递减特性。

三、结论

第2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环境约束

基金项目:农业部、财政部专项研究课题“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编号:CARS―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构调整、比较优势与动态演进”(项目编号:7127310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全与效率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实施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YBA198)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3-0085-06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从154.5亿美元上升到653.66 亿美元,年均增长12.77%。然而,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消耗大量煤炭、柴油、电力等能源,化肥、农药、农膜等工业中间投入品的使用也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排放大量的CO2,现代农业堪称“高碳农业”。作为农产品贸易大国,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涉及大量的隐含碳排放,当前环境保护融入国际贸易体系成为必然趋势,以环境优化贸易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地测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CO2排放绩效以及深入分析其增长原因、地区差异和演变趋势,对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竞争力,带动我国农业生产向“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为特征的低碳模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被广泛重视,国内外学者开始通过计算碳排放绩效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问题。最初,反映碳排放绩效的指标以单要素评价方法为主,如Mielnik与Goldemberg(1999)提出碳化指数度量法(Carbonization Index),用单位能源的CO2排放量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模式评价的主要标准①;Ang(1999)认为用单位GDP能耗变化基本能反映CO2排放情况,能源强度指标在低碳经济研究中与碳化指数一样重要②。随着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的发展,许多学者逐渐采用全要素评价思路,将所有相关的变量放在一起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以保证碳排放绩效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如Zaim and Taskin(2002)利用DEA模型从宏观层面计算了OECD国家的碳排绩效③;Kortelainen(2008)用Malmquist指数计算了欧盟20个国家1990―2003年的环境效率值④;查建平等(2012)利用DEA模型构建静态和动态工业碳排放绩效指数,对2003―2008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核算,认为我国整体工业碳排放绩效水平低,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⑤。关于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大多集中在对农产品整体出口贸易和双边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的计算。张迪等(2010)对2002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隐含碳转移进行了研究,发现2002年中国为农产品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隐含碳的主要出口地区在亚洲,而韩国及日本是中国农产品隐含碳出口的主要受益国⑥;戴育琴等(2016)计算 2001―2013 年中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认为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农产品出口中的隐含CO2排放量随出口贸易扩大不断上升, 农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会有效降低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⑦。

以上文献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否考虑环境约束,从效率角度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的文献十分鲜见,专门研究农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绩效的文献更少。本文将农产品出口贸易、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三者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 DEA模型,在全要素分析框架下计算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从碳排放角度比较中国地区间农产品出口贸易绩效之间的差异,探索其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期为促进农业出口增长、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节能减排提供差异化的策略参考。

二、评价方法及指数构造

1. 环境技术

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一定的要素,往往会同时产生期望获得的“好”的产品和不期望获得的“坏”的产品,如CO2等环境污染排放。Fare等(2007) 提出环境技术构造了既包括“好”的产品又包括“坏”的产品的生产可能性集合,指明了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技术结构关系。

假设某地区使用N种投入X=(X1,…XN)∈R■■,生产得到M种期望产出Y=(Y1,…YM)∈R■■,P种非期望产出C=(C1,…Cp)∈R■■,则环境技术的生产可能性集合为:

P(X)={(Y,C)∶(X,Y,C)∈T}(1)

T表示生产过程的技术结构关系,可描述为:

T=[(X,Y,C)∶(Y,C)∈P(X),X∈R■■](2)

环境技术的生产可能性集合P(X)具有一个闭合、有界、凸性的特性。若t代表时期,t=1,…T;k代表地区,k=1,…K,则t时期k地区的投入和产出值为(X■■,Y■■,C■■)。在环境技术定义基础上,运用DEA将环境技术模型转化为:

Pt(Xt)={(Yt,Ct)∶■λ■■Y■■≥Y■■,m=1,…,M;■λ■■C■■=C■■,p=1,…,P;■λ■■X■■≤X■■,n=1,…N;λ≥0}(3)

2. 方向性距离函数

与传统的产出距离函数不同,方向性环境产出距离函数测定既定方向、投入和环境技术结构条件下期望产出扩大和非期望产出缩减的可能大小。本文构造碳排放导向的方向性环境产出距离函数如下:

■ tc (Xt,Yt,Ct;g■■,-g■■)=sup[β∶(Yt+βg■■,Ct-βg■■)∈Pt(Xt)](4)

上式中,D■■表示t时期的技术前沿,距离函数β表示在给定方向g=(gY,-gC)、投入X和技术结构P(X)下,期望产出Y与非期望产出二氧化碳排放C按照扩张和收缩的最大可能数量。方向性环境产出距离函数同时考虑“好”产品增加和“坏”产品减少的最大可能性。本文借鉴Chung等(1997)定义的 Malmquist-Luenberger方法,设定方向向量(gY,-gC)=(Y,-C),即期望产出与碳排放在现有基础上按相同比例增减,经济产量(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出口额)增加的同时,通过同比例减少出口隐含碳排放移动达到最优前沿。

时期t生产单位k'(X■■,Y■■,C■■)在当期环境技术下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可通过线性规划求解:

■ tc (X■■,Y■■,C■■;Y■■,-C■■)=maxβ

s.t.■λ■■Y■■≥(1+β)Y■■,m=1,……,M;

■λ■■C■■=(1-β)C■■ ,p=1,……,P;(5)

■λ■■X■■≤X■■,n=1,……N;

λ■■≥0,k=1,……,K

3. Malmquist―Luenberger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指数及其分解

进一步构建Malmquist―Luenberger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指数(Malmquist―Luenberger CO2Emission Performance Index,简称MLCPI)对各生产单元的碳排放绩效变动进行测度,如式(6):

MLCPI■■={■■}■(6)

上式中,t与t+1为两个时间段,为避免参照基准选择上的任意性而造成的差异,以t、t+1两种参照情况下MLCPI值的几何平均数作为衡量从t到t+1时期碳排放绩效的变化情况;■ tc (X■■,Y■■,C■■;Y■■,-C■■)、■t+1■(X■■,Y■■,C■■;Y■■,-C■■)表示生产单元分别在t、t+1时期(相对于当期技术前沿的碳排放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环境技术结构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t+1(X■■,Y■■,C■■;Y■■,-C■■)、■t■c(X■■,Y■■,C■■;Y■■,-C■■)表示生产单元分别在t、t+1时期相对于t+1、t技术前沿的碳排放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

MLTECH■■={■

■}■(7)

MLEFFCH■■=■(8)

MLTECH衡量生产可能性边界从t到t+1时期向外扩张的动态变化,MLTECH衡量从t到t+1时期生产单元实际生产点向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逼近。TECH和EFFCH大于1 ,表示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得以提高的源泉,反之则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下降的根源。计算MLCPI、MLTECH和MLEFFCH,涉及四个类型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根据式(5)对应四个线性规划。本文在线性规划求解过程中使用MaxDEA 4.0 软件。

三、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计算出口贸易增长中碳排放绩效使用的投入变量除一般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投入要素资本、劳动、能源,还包括化肥、农药、农膜三种投入变量。期望产出为农业总产值YGDP和农产品出口额YEX;非期望产出为农产品出口贸易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EC。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DEA方法对异常数据的敏感性,本文研究剔除了、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相关数据,为了保持y计口径统一, 将海南和重庆分别纳入广东和四川。因此本文所使用数据为 2001―2013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生产单元在13年间所形成的平衡面板数据。具体说明如下:

(1)资本投入。资本存量指各地区农业资本存量,本文应用李谷成(2014)的研究成果⑧,采用以1978年不变价格换算的2001―2011年数据,2012年和2013年的省际农业资本存量按其相同的方法由作者算得。计算公式为Kt=Kt-1(1-δ)+It。δ为折旧率,取值5.42%。It为当期投资,采用农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计算当期投资It。Kt和Kt-1表示当期和上一期的资本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新中国六十年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及各省统计年鉴。

(2)劳动投入。各省区年末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汇编1949―2004》和《中国农业年鉴》(2005―2013)。

(3)能源投入。各省区农林牧渔业能源消费总量,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各地区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部分缺失年份数据采用差分法补齐。

(4)化肥投入、农药投入、农膜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5)产出变量分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变量。其中期望产出变量为各省区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和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与农业资本存量价格保持一致,2001―2013年采用1978年不变价格换算,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首先按照各年度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转化为人民币,其次为消除物价变动因素对农产品出口额的影响,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平减,得到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数据,单位亿元。各省区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年鉴》。

非期望产出为各省区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EC,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得到。出口隐含碳的计算公式为:

EC=R(I-A)-1YEX (9)

其中,设R为直接碳排放系数矩阵;(I-A)-1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即列昂惕夫逆矩阵;R(I-A)-1为考虑中间投入、由列昂惕夫逆矩阵构造的完全碳排放系数矩阵; YEX代表农产品出口金额矩阵。(I-A)-1根据各地区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我国投入产出表每5年公布一次,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计算工作量庞大复杂,为了计算方便,本文采用各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各省完全碳排放系数,其他各年由平滑系数法得到(孙爱军等,2015),计算R所需的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参照作者以往研究成果(戴育琴,2016)。

四、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1. 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增长源泉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和数据,本文运用MaxDEA软件测度了2000―2013年中国28个省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及其构成。表1为2001―2013年MLCPI指数及其分解MLTECH、MLEFFCH的几何平均值。

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平均增长0.42%,累计增长5.22%。其中,技术进步MLTECH平均增长0.58%,累计增幅为7.12%,增幅较为明显;技术效率MLEFFCH出现退化,平均下降0.15%,累计降幅为1.78%。由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大于技术效率的退化作用,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呈现改进趋势。因此,从Malmquist指数增长源泉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增长主要有前沿技术进步贡献。2000年以来,中国农业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绩效增长,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在农业科研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推动了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农业在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现有农业前沿技术的适应性改良、扩散和推广应用方面不太成功,技术效率较低。许多学者计算指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前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的现象,本文计算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碳排放绩效值及其分解与这一规律相同。

表1 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指数MLCPI及其分解

注:各年Malmquist、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指数均为相应年份之间的几何平均值。

2. 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时间趋势特征

从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的时间特征来看,2001―2013年出现了三次波动周期,即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3年,波动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动趋于平缓。

加入世贸初期第一阶段(2001―2005年),在中央政府强力扶农政策支持下,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春天,但此时农产品出口隐含碳MLCPI指数增长却不理想,年均增长0.02%,相对较慢,该阶段绩效增长主要由于技术进步单独贡献(0.22%),技术效率则是衰退的(-0.2%),成为MLCPI指数停滞的直接原因。2006―2010年第二阶段,入世后5年中国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农产品出口贸易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期,由于中国国内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受到考验,中国在商品贸易领域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明确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此阶段农产品出口隐含碳ML指数增长超过第一阶段,年均增长0.59%,增长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第一阶段的技术进步单独贡献转变为由技术进步(0.5%)与技术效率改进(0.09%)共同推动。2011―2013年第三阶段,“十一五 ”以后中国在农机节能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绩效呈现相对高增长势头,年均增长0.69%,但这仍然是一种典型的“单驱动”模式,技术进步推动明显(1.18%),而技术效率起到了一定滞后作用(-0.48%)。

表2提供了标准 Malmquist指数的估计结果,在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情况下,标准M指数增长基本上与MLCIP指数增长趋势相同,但传统M指数三阶段都大大超过MLCIP指数,这说明在考虑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代表的环境成本、污染代价约束条件下,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绩效将大打折扣,虽然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增长,但是长期以来这种出口贸易是以数量增加、投入增加和低价成本优势为核心的增长方式,各地区在追求出口量快速扩张的同时,化肥、农药的被大量使用,农用能源消费结构、农产品出口结构仍不合理,导致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较高。

表2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

增长及其成分变化的阶段划分(2001―2013)

3. 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区域差异性

表3给出了2001―2013年中国主要省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MLCPI指数。从各省碳排放绩效的平均水平来看,全国有18地区碳排放绩效均值大于1,10个省区碳排放绩效均值小于1,说明大部分地区在2001―2013年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提升。其中排在前五位的省份是上海、山东、福建、河北、浙江,提升幅度较大,以上海为例,年均碳排放绩效增加达到5.8%;排在后五位的省区是河南、湖北、广西、青海、湖南,农产品碳排放均值低于-1.95%,地区最低值为-3.63%。

4. “碳排放技术创新者”身份确认

通过计算MLCPI及其分解可以在总体上了解隐含碳排放绩效的增长变化情况,但尚不能确定各年份究竟是哪些省区在主导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为了寻找在碳排放约束下生产前沿面的“创新者”,根据Fare 等学者的判断标准,推动生产前沿面的外移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MLTECH■■>1■■

■ tc (X■■,Y■■,C■■;Y■■,-C■■)

■t+1(X■■,Y■■,C■■;Y■■,-C■■)=0(10)

第一个条件表示从t期到 t+1期生产可能性边界沿着既定方向向量是向外扩张的,在既定的投入下,t+1期对于t期来说有着更多的期望产出和更少的非期望产出;第二个条件表示t+1期投入产出值在t期环境技术结构下不可行,即技术进步发生后,t+1期的生产发生在t期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 第三个条件表示“碳排放技术创新者”必然会处于当期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效率值等于1。如果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该出口单位就是“碳排放技术创新者”。

根据计算结果,碳排放约束条件下,13年间共有21个省区至少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一次,直接推动着前沿技术进步。其中福建(10次)、江苏(10次)、北京(9次)、四川(9次)、上海(8次)、浙江(8次)表现最为突出,这些地区为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的提高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碳排放技术创新者主要集中在东部省区和西部一些边远省份。东部地区除山东、河北两省以外,其余7个东部省区推动次数在7次以上,技术创新表现突出的6个省区中就有5个属于东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中部农业大省表现都不理想,其环境技术创新状况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地区,除了江西(7次)表现较好以外,湖南、湖北、陕西对前沿面的推动次数为0,河南仅有3次,安徽仅有2次。西部地区中技术创新程度较高的是四川和陕西,其余表现一般,但总体比中部地区要好。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一,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取得了一定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来源于前沿技术进步贡献,环境技术效率却存在小幅退化,出口农产品碳排放绩效增长主要来自于“最佳实践者”的 “最佳实践”,由“落后者”主导的“追赶”产生的“水平效应”不明显。这说明虽然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在农业科研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推动了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但我们更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对现有农业前沿技术的适应性改良、扩散和推广,带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绩效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二,从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绩效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是碳排放绩效值最高,其次为东北、西部、中部,前沿技术进步和环境技术效率变化也表现出非常类似的地区分布特征。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碳排放技术创新者”地区集中在福建、江苏、北京、上海、浙江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四川,这要求我们在农业生产出口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技术、经验、制度等方面的交流与扩散,从整体上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农产品出口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第三,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增长,但是长期以来这种出口贸易是以数量增加、投入增加为核心的增长方式,各地区在追求出口量快速U张的同时,能源和资源消耗较大,出口结构仍不合理,导致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居高不下,必须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技术含量、质量水平来培养国际营销能力和品牌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性发展,使MLCPI指数超过M指数。

注释:

① O. Mielnik J. Goldemberg, The Evolution of the“Carbonization Index”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nergy Policy, 1999, 27(5), pp.307-308.

② B. W. Ang, Is the Energy Intesity a Less Useful indicator than the Carbon Factor in the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Energy Economics, 1999, 30, pp.59-75.

③ O. Zaim, F. Taskin,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OECD: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0, 58(2), pp.95-107.

④ M. Kortelainen, Dynamic Environmental Performan-

ce Analysis: A Malmquist Index Aapproach,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4(4), pp.701-715.

⑤ 查建平、郑浩生、唐方方:《中国区域工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4期。

⑥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⑦ 戴育琴、冯中朝、李谷成:《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结构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1期。

第3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出口隐含碳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8-0072-05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国际分工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分工不再仅以产业、产品为界限,而是演进到同一产业、产品内部不同环节之间,兴起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外包。中国凭借低廉的生产要素,承接了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转移,成为“世界工厂”,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由此高速增长。然而,就在“中国制造”以极高的性价比遍布全球市场的同时,大量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却发生在中国、留在中国,中国民众为此承担着严重的能源与环境成本。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外贸出口与环境问题已分别受到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

Kaplinsky(2002)认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业嵌入过程是分为低端与高端两种模式的。低端模式是以低工资、低价格、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参与国际市场,获得竞争力。高端模式是通过使用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获得竞争力[1]。刘志彪(2011)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历经30多年外向型经济发展之后,已经被“锁定”与“俘虏”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升级出路在于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应重视培育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国家价值链[2]。

Copeland(1994)较早提出国际贸易自由化缓和了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却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庇护所”[3]。Shui和Harriss(2006)研究表明1997—200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如果在美国生产的话,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要增长3%~6%;中国生产向美国出口产品所产生的排放量占中国排放总量的7%~14%[4]。国内学者张友国(2009)经计算证实2005年以后中国已经成为碳的净输出国[5]。陈红敏(2009)、许统生(2011)对中国出口隐含能或隐含碳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制造业出口隐含碳(能)上升的最重要因素;结构效应的作用方向不稳定,且数值很小;技术效应相对明显,但还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6][7]。

可见,现有的文献对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外贸出口与环境问题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然而,已有的研究并没有将二者放在同一个框架体系之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中,外贸出口与相关的碳排放问题发生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因此,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出口隐含碳问题纳入同一框架体系之下进行研究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初探

(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对出口隐含碳总量的影响机理

“价值链”由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以此来判定和寻找企业的竞争优势。1992年施振荣进一步将价值链上各环节的附加值变化关系形象地描述为一条“微笑曲线”,即价值链上各环节的附加值呈U型,U型曲线中间是附加值最低的生产制造环节,而左右两边分别是高附加值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环节(如图1所示)。根据微笑曲线的直观图形与其代表的涵义,生产制造环节往往被称为“低端”,而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往往被称为“高端”。可见,一国产业所参与的环节决定了其在分工体系中所得到的利益分配,也决定了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第4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绿碳化硅 含盐废水 石灰软化法 高梯度磁分离法 电渗析膜技术

1 概述

绿碳化硅是由石英砂、石油焦在艾奇逊炉内经过1800℃~2500℃反应而生成的一种人造磨料。

碳化硅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它具有耐高温,导热性能良好,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磨削、抛光、耐火材料、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等行业。

绿碳化硅行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为迅猛,产量由2004年的6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0万吨,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产能的扩大,在绿碳化硅生产过程中的含盐废水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绿碳化硅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 问题分析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分析

在绿碳化硅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绿碳化硅的纯度,在反应料中加入食盐,起到催化和排除杂质的作用,每吨绿碳化硅需要消耗食盐150~200kg。随着反应的进行,食盐以及杂质逐步由炉芯向外扩散,最终导致保温料的食盐和杂质的含量超标,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炉产量。

为了控制炉料内的杂质含量,提高炉料的透气性,传统的做法是将反应结束后的炉料进行水洗,降低炉料中的含盐量,然后在新料中再重新加入食盐,使装炉料中的含盐量重新分布,达到工艺控制要求。

洗料排出的水中含有食盐、石墨、碳粒以及钙、镁、铁、铝、锰等杂质。某厂家的炉料水洗水成分分析报告结果如下:

表1碳化硅废水分析报表

大多厂家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严重污染了水源,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2.2 预期目标及意义

通过对绿碳化硅工厂含盐废水系统的工艺改造,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使绿碳化硅生产过程中的含盐废水循环利用,减少废水排放,降低对水源的污染程度,而且对废水中的有价食盐成分进行回收,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是一种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推动绿碳化硅行业的环保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工艺原理及流程

3.1 需求分析

碳化硅冶炼生产过程中尽管选用较为纯净的原料,但炉料中仍有0.5%~2%的杂质。这些杂质主要是铝、铁、钙、镁的氧化物,他们对碳化硅冶炼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回用的过程中首先要除去这些杂质,避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碳化硅冶炼含盐废水中的食盐含量较低,若直接将废水回到炉料中,炉料的含水率将大大提高,一方面影响了炉料整体的透气性,另一方面也使冶炼的电耗大大增加。

本设计方案通过砂过滤除去含盐废水中的SS,通过石灰石软化法降低废水中钙镁的含量,通过高梯度磁分离法除去废水中的磁性离子,通过选择性膜电渗析分离技术将废水浓缩,最终将除杂浓缩后的浓盐水回用到生产系统中,达到减少污水排放和废水废物的重复利用的目的。

3.2 工艺流程

3.3 工艺原理

3.3.1 SS处理

炉料水洗废水中还有大量的石墨、碳粒等杂质,若不进行处理将影响后续的磁性分离和膜处理的效率,本方案选用平流沉淀池和活性砂过滤方案进行处理,一次性投资费用较低无需反冲洗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低。

砂过滤技术原理为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器内部,并经布水器均匀分配后上向逆流通过滤料层并外排。在此过程中,原水被过滤,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降低;同时石英砂滤料中污染物的含量增加,并且下层滤料层的污染物含量高于上层滤料。位于过滤器中央的空气提升泵在空压机的作用下将底层的石英砂滤料提升至过滤器顶部的洗砂器中清洗。砂粒清洗后返回滤床,同时将清洗所产生的污染物外排。

经SS处理后,废水的浊度将降低到10mg/L以下。

3.3.2 石灰石软化法

碳化硅冶炼炉料经高温焙烧后,碳酸盐已分解,炉料水洗废水中的钙镁杂质属非碳酸盐硬度,本方案采用石灰石纯碱软化方案,其反应原理如下:

CaSO4+Na2CO3CaCO3+Na2SO4

CaCl2+Na2CO3CaCO3+2NaCl

MgSO4+Na2CO3MgCO3+Na2SO4MgCl2+Na2CO3MgCO3+2NaClMgCO3+Ca(OH)2Mg(OH)2+CaCO3

通过石灰石纯碱软化法处理后,除去废水中的Ca、Mg,减少会后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3.3 高梯度磁分离法(HGMS)

高梯度磁分离是一种可以使比以往的磁分离装置强大得多的磁力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再通过磁力过滤器将其捕获的新的固液分离手段,这种技术在美国、日本等钢铁企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成套设备也在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本方案通过调节水中的PH值,使Al、Fe、Mn等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再通过高梯度磁分离法(HGMS)进行分离,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有害杂质的目的。

3.3.4 电渗析膜处理技术

电渗析膜处理技术是一种除盐技术,废水中的的阴、阳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会分别向相反方向的电极移动。在一个电渗析器中插入阴、阳离子交换膜各一个,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自由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以通过,这样在两个膜的中间隔室中,盐的浓度就会因为离子的定向迁移而降低,而靠近电极的两个隔室则分别为阴、阳离子的浓缩室,浓缩室内的阴阳离子汇流后重新组合成浓度较高的盐水,从而达到盐水浓缩的目的,淡化室内的淡水也可以重新循环利用。

经电渗析膜处理后的水中,其含盐量可达到20%~25%,可重新回用到冶炼炉反应料中,补充反应料中的含盐量,从而实现了食盐的循环利用。

4 效果分析及结论

以年产10000吨的绿碳化硅生产线为例,冶炼过程中每年消耗食盐为1500~2000吨。每吨产品排出的废水量约为3吨,年消耗自来水30000吨,该方案每吨废水的处理费用约为2.5元,设备投资约需120万元,年运行费用为7.5万元,设备折旧按照5年计算,每年折旧费用为24万元。

按照食盐每吨600元,自来水每吨2.5元进行计算,每年可节省材料费用为97.5万元。

盐水回用后,每年增加了2.4万吨水的蒸发电耗,按照每吨水蒸发需要耗电1万度计算,年增加电耗24万度。电价按照0.6元/度计算,每年增加电费14.4万元。

综上所述,年产10000吨绿碳化硅生产线,采用废水处理回收后每年可节约51.6万元,每年可减少排放废水2.4万吨,食盐排放1000吨以上,经济效果明显,环境效益突出。

参考文献:

[1] 中国磨料磨具工业公司.磨料磨具技术手册.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

第5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碳排放;成本

中图分类号 F2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5-0029-07

尽管世界各国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各有收获,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后德班”时期的减排之路仍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总产量已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钢铁行业的碳排放在工业碳排放中占有很大比重,且又是流程制造行业中消耗资源能源和产生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减少碳排放是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解析钢铁企业工艺流程中碳素流,构建碳排放成本模型,并深入其主要生产环节进行碳排放成本核算,为钢铁企业管理者开展碳排放成本管理提供数据,以推动企业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及持续发展。

1 碳排放成本基本理论

1.1 文献述评

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因子,自20世纪90年代起,环境及生态工程领域的学者已经开始对碳存量和流量进行了核算,并采用物质流方法定量测度碳实物量。发展到今天,碳排放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关注。随着国际会计界对企业碳排放有关问题的愈发关注,碳会计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逐渐扩展到了广义会计学的相关领域。Anita E等普遍认为,当今地球生态危机背景下,碳管理会计是一种面向管理者提供信息,以供其在碳排放问题上制定决策的可持续发展会计[1-2]。碳管理会计的核心为碳排放成本的核算、管理和控制。然而,由于碳排放的无形性,给碳排放成本的核算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致使学者们不得不从各个角度对于碳排放和交易相关的隐形成本显性化问题开展多方面的研究[3-5]。Ratnatunga J等认为可以从“环境成本会计”和“基于生命周期的碳成本核算”两个角度进行碳排放成本核算[6];Lohmann L考虑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碳核算,并构建了碳交易机制下的碳会计框架[7];Dutta S等认为在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必须引入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碳足迹[8];部分学者通过引入案例对实际产生的碳成本核算进行了解析;Kneifel J采用了基于生命周期的节能、碳减排和成本有效评估的方法对新商业大厦进行研究,并对碳排放成本影响进行了测量分析[9];KiHoon Lee针对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中的碳核算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反映产品中碳元素的流动将改善供应链中的碳绩效[10]。

近年来,我国对碳排放成本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1]。肖序等认为,应该从资源价值流的角度对碳排放成本进行解析,将外部碳因子引入碳排放成本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上来[12];张白玲等综合国际碳足迹测算标准与测算步骤,构建了以企业碳物质流测算为基础的碳会计核算体系[13];杨蓓等通过构建长短期碳排放成本决策模型,确定了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成本的最优结合点以及长期碳排放成本随碳排放量下降而相应减少的趋势[14];张惠茹等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对碳成本管理产生的背景以及内涵和计量进行了阐述,并认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应积极扩展至碳成本的管理[15]。

从现有碳排放成本研究文献来看,多偏重于理论分析,缺乏可操作性的案例研究;现有研究还较多注重于碳排放事后补偿研究,而忽视了企业全流程的碳排放成本;比较注重于宏观、中观层面上的碳排放研究,较少涉及到微观企业层面的碳排放成本分析。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2 碳排放成本内涵

环境问题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量,以提高能源消耗效率。目前对于碳排放成本,全球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定义:一是从生命周期出发,认为是建立包括产品生产、制造、物流、使用和废弃而产生的有关碳排放代价及由此产生的补偿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认为是企业为预防、计划、控制碳排放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超出既定的碳排放量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三是认为是企业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为预防、控制、治理碳排放而取得预期环境效果和环境收益所发生的可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利益的流出。以上定义均从不同角度入手,反映了碳排放成本的性质和特点,体现了成本费用与损失的本质特征,但其范围则在不同的层面上界定。有的界定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的界定于碳管理,还有的界定于超额排放量。这种不同的界定层面,形成了不同的表述。

为深入探讨碳排放成本,本文将碳素流抽象为碳排放成本的本质并以其为核心,深入其流程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归集与其相关的能源、原料等含碳物质的运动中,解释其物质流与价值流“合二为一”的科学规律,来构建其概念定义。将碳排放成本定义为:为满足气候变化下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据物质流与价值流互动变化影响规律,以碳素流过程为核心跟踪、描绘与其相关的能源、原料等物质在企业工艺流程中的不同时间和空间所发生的耗费,并将其货币化而形成的一种成本费用。

本文选取了流程制造行业的典型代表――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钢铁企业碳素流动的追踪分析,界定了其碳排放成本的和范围,构建基于碳素流的碳排放成本核算模型,并对企业碳排放成本进行数据核算和分析,以改善现行的企业管理政策模式。

2 基于碳素流的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模型构建

2.1 碳素流动与价值流动的基本逻辑关系

在流程制造企业中,物质常以某种元素作为典型(如本文是采用的钢铁企业的碳元素)进行分析,追求物质流路线的不断变化。为研究流程中不同元素的流动规律,以及该规律对元素资源价值变化的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可选取流程中某一代表性元素C,探讨其流动规律及对应的价值变动率。现假设元素C是产品中的一个主要组成成分,可针对元素C绘制生产过程的元素流图,其中,R代表资源投入量,Pi(i=1,2,3...n)为第i阶段生产产品产量,Q i(i=1,2,3...n)为第i阶段废弃物的排放量[16],见图1。

根据上图的元素C流图看到,在企业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元素C将依次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每一阶段的输出端由两部分组成,即有效利用价值(合格品价值)与废弃价值(废弃物价值)。流程制造企业在每一生产阶段都会增加新的价值(成本)投入,从而推动了元素C价位的不断提高;产品开始投入使用后,经过不断磨损,元素C物质价值逐渐降低,随之其价位也相应地降低。因此,根据此思路,绘制元素C价位的变化,见图2、图3。

在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元素C都被分解为流向下一阶段的有效利用与废弃排放两种物质成本,因此导致了其价位的不断变化。图2中可以看到,元素C的有效利用成本呈累计上升趋势;而在图3中,各阶段的废弃物价位在前阶段呈现累计上升趋势,但在使用废弃阶段则价位急剧

下降。这种依据元素C的物质流动所带来的阶段价位变化,是流程制造业碳排放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

钢铁企业的碳素流与其排放成本是密不可分的。对钢铁企业制造工艺流程进行碳素流运行规律的分析,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中的碳排放源,并对企业进行碳排放成本的管理。碳素流既表现为物质流,也表现为能量流。从物质流的角度看,钢铁企业的碳素能源的最终形式是碳排放物,这与成本乃至周边环境负荷是息息相关的;而从能量流的角度来看,碳素能源是钢铁企业的主要燃料,构成能量流的主体[17]。因此,在核算企业某工序的碳排放成本流转的存量或流量时,可以成本会计逐步结转模式为基础,运用“碳素流分析”手法,以每一过程或节点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计算碳排放流转成本。通过对单位工序流程的“流”分析,得到其实际碳排放量,并将资源流成本会计中“流”运动对环境系统的外部损害价值纳入核算体系,使得碳排放成本的核算更加合理完整。其主要核算与分析模型见图4。

2.2 碳排放成本核算模型构建

流程制造企业碳排放成本在企业连续生产流程或节点流转,按各工序碳素的流向含量划分,主要是原材料与能源成本、中间投入的人工成本,同时,资产设备的折旧以及相关制造费用等间接性费用也以此标准分配,从而形成产品(或在产品、半成品)的能源(碳)有效利用价值与废弃物价值(碳排放内部成本),可构建计算公式为:

其中,RV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碳素流成本;RUV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碳流的有效利用价值;WLV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废弃物损失价值(碳排放内部成本);WEIV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废弃物外部环境损害价值。结合钢铁企业的特征,以碳素流分析为标准,又可将后两类的价值分解为:

上式中,Cm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原材料输入成本;Ce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能源输入成本;Cl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人工成本;Cp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制造费用;Qp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合格品碳元素含量;Qwi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废弃物碳元素含量。

流程企业碳外排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损害价值核算,可反映企业碳排放带来的社会成本,揭示企业对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目前来说,在国外已经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稳定的数据库进行分析,且在各种环境管理的业绩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的方法包括基于端点模型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LIME,Life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Endpoint modeling),日本环境政策优先指数(JEPIX,Environmental Policy Priorities Index for Japan)和最大限界削减成本法(MAC,MaximumAbatement Cost method)等[18]。考虑到国内尚未构建适合流程企业的碳排放外部损害成本的

计算标准,在综合分析了以上几种方法的优劣基础上,本文引入了LIME方法。此法基于环境负荷物排放量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且包含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已纳入投入(资源的消耗)和输出(废弃物的排放)的物质数量达到1 000余种,都能够将其转化为货币价值予以评价。因此,比较适合流程制造企业的外部损害成本计算。其碳排放外部损害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WEIVi=∑m,ni=1,,j=1 WEIij×UEIVij

(4)

其中,WEIij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j种环境影响废弃物排放量;UEIVij为第i流程或节点的j种废弃物的单位环境

损害价值。

根据LIME数据库资料进行计算后,可得出各物量中心的碳排放成本,并将成本连接起来可形成与其碳素流路线相匹配的资源价值流图。从该图中,可确定碳素流在各物量中心的成本与废弃物损失价值、环境损害价值等数据资料,可为低碳经济的现场诊断、分析与决策、成本损失控制,甚至为整个资源价值流路线的优化调整,都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数据。由此可见,碳排放成本核算模型通过追踪产成品和半成品在各个工艺流程的变化,能够量化资源流程的各个因素,激励企业管理层在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原料选择等方面尽可能节能减排,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赢。其将内部碳流价值损失(碳排放内部成本)和外部损害价值相结合,能够为企业确定整改的顺序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使得企业改善后的内部碳流价值损失和外部损害价值最小化,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3 钢铁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现代钢铁联合企业是复杂的“铁―煤”化工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相对复杂。本文以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为例,根据其工艺流程,探讨其碳排放成本核算问题。

3.1 钢铁公司工艺流程及物量中心的确定

该钢铁企业主要采用长流程生产工艺。根据单位工序“流”中的CO2排放量的特点,考虑到碳排放产生比较大的工序,并依据不同设备的运行情况,可将该公司的生产线划分为五个物量中心:焦化物量中心、烧结物量中心、炼铁物量中心、炼钢物量中心和连铸轧钢物量中心。其相关模型构建见图5。

3.2 各物量中心碳排放成本的计算

钢铁企业碳素流贯穿了企业全部物量中心,因此,可以通过现场记录和实地测量的方式对各物量中心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计量,得出各物量中心输出资源的碳排放内部成本与碳排放外部环境损害成本[19]。

3.2.1 碳排放内部成本核算

依据该钢铁公司各工序产品的含碳能源、材料的耗用量,按照碳元素流向含量进行划分,计算出各物量中心的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和系统成本,并按照碳元素的损失率计算出碳排放内部成本,计算结果见图6。

3.2.2 碳排放外部损害成本的计算

钢铁企业的碳排放外部损害成本的计算主要是按照现场诊断的数据,计算各物量中心的CO2数量,并予以标准化,借鉴LIME模型进行汇总计算。结合本案例钢铁企业CO2的碳排放量数据,其外部损害成本计算结果见表1。

3.3 基于碳排放内部成本和碳排放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的双维度分析

根据上述钢铁企业各物量中心的碳排放内部成本和外部损害成本计算结果,可以进行碳排放内部成本――外部损害成本比较分析,见表1。

由表1可知,该钢铁企业在炼钢环节的碳排放内部成本较小,成本为157 573元,而炼钢环节的碳排放内部成本最大,成本为312 179元,而在碳排放外部损害成本方面,炼钢环节的成本较小,成本为9 667.7元,连铸轧钢的外部损害成本较大,为351 087.41元。企业在制定改善方案时,可据此综合考虑企业的碳排放内部碳素流成本和外部损害成本。

在本钢铁企业中,碳排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炼铁和连铸轧钢两个物量中心。其中,炼铁的碳排放内部成本最大,因此,降低碳排放成本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所需碳量,即降低还原比(焦比和燃料比),采用先进的技术,如高反应性焦炭技术和含碳热压球团技术;二是降低对碳的依赖,利用天然气等氢系还原剂,以及废塑料的再循环利用,促使其内部碳排放损害成本向左边移动,则可减少碳排放损失成本。其次,连铸轧钢环节的碳排放外部损害成本最大,企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产生相应的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中处于被动地位。反之,如果企业能够未雨绸缪,通过改善工业流程、加大设备投资来减少碳排放量,短期内企业可能会增加成本投入,利润随之减少,但利润减小的幅度可能小于外部损害成本的减少,在越来越重视发展环境问题的将来,企业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

使之标准化;③上表中参照2012年年末日元对人民币的实时汇率为1∶0.072 44,LIME系数(元/kg)为0.125 28;④炼钢工序碳排放所占比例小,其原因主要在于其能量主要来自于热铁水。

4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对流程企业生产流程中元素流的追踪,探讨了企业碳素流的物量计算,并借鉴价值流与成本逐步结转方法,对企业碳排放成本进行核算。通过“碳排放内部成本――外部损害成本”的双维度分析方法,开展综合分析评价,可确定每个生产工艺的节能减排潜力。此外,结合案例对钢铁企业碳排放成本进行了数据计算与分析,使得钢铁企业准确厘清自身的碳排放成本,从而改善企业耗能结构和能源介质,以达到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创新。将此方法应用于实践,无疑可对流程制造业开展低碳经济、追求经济效益与环保效果同步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推广意义。

本文的未来研究方向将集中到以下几点:

(1)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碳排放成本核算模型。影响流程制造企业的碳排放因行业的流程结构、能源结构及技术装备不同而各异,各行业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碳排放成本核算模型,用以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建立流程制造企业的统一的碳排放成本核算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流程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针对企业的碳排放成本问题,必须从整个制造流程入手,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进一步建立行业碳排放成本考核指标体系,以有利于控制企业的碳排放问题,使企业在后德班时代企业竞争中争取更多优势。

(3)与其他流程制造企业一样,钢铁生产与其他行业在产品、资源提供、污染物处理上存在许多交叉和联系,共建工业生态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因此,未来的碳排放成本管理研究将会针对工业园区的碳素流与价值流分析,设计工业园区碳排放成本核算模型,为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提供重要的管理工具,从而满足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nita E.The Europe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How Companies Learn to Account for Carbon [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09, 34(3):488-498.

[2]Ratnatunga J, Jones S, Balachandran K R. The Valuation and Reporting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in Carbon Emissions Management [J]. Accounting Horizons, 2011, 25(1):127-147.

[3]Ratnatunga J.Carb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sues [J].Journal of Appli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 6(1):1-10.

[4]Schaltegger S, Csutora M. Carbon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ility and Management:Status Quo and Challeng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6):1-16.

[5]Stechemesser J, Guenther E.Carbon Accounting: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6):17-38.

[6]Ratnatunga J. Carb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sues[J]. Journal of Appli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 6(1):1-10.

[7]Lohmann L. Toward A Different Debate i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The Cases of Carbon and Costbenefit. Accounting [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09, (34):499-534.

[8]Dutta S, Lawson R. Broadening Value Chain An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J].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2008, (3):5-14.

[9]Kneifel J. Lifecycle Carbon and Cost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in New Commercial Buildings [J].Energy and Buildings, 2010, 42(2):333-40.

[10]lee K H. Carbon Accounting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6:83-88.

[11]王爱国.我的碳会计观[J].会计研究,2012, (5): 3-9.[Wang Aiguo. My Carbon Accounting Concept[J].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5):3-9.]

[12]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55-60.[Xiao Xu,Zheng Ling. Construction of Carbon Accounting System in Enterprises in A Lowcarbon Economy[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8):55-60.]

[13]张白玲,林靖.企业碳排放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宜昌:2011.[Zhang Bailing,Lin Jingjun.The Study on Enterprise Carbon Cost 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A].The 2011 Symposium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ese Accounting Society [C].Yichang:2011.]

[14]杨蓓,汪方军,黄侃.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碳排放成本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44-47.[Yang Bei,Wang Fangjun,Huang Kan.Study on Carbon Emission Costs Analysis and Decision Model[J].Journal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31(1):44-47.]

[15]张惠茹,李秀莲.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碳成本管理[J].会计之友,2012,(15):36-37.[Zhang Huiru,Li Xiulian.The Carbon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Low Carbon Economy[J].Friends of Accounting,2012,(15):36-37.]

[16]毛建素,陆钟武.物质循环流动与价值循环流动[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3,2(2):157-160. [Mao Jiansu,Lu Zhongwu.Value Circular Flow and Material Circular Flow[J].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2003,2(2):157-160.]

[17]蔡九菊,王建军,张琦,等.钢铁企业物质流与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197-200.[Cai Jiuju,Wang Jianjun,Zhang Qi,et al.Material Flows and Energy Flows in Iron & Steel Factory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O2 Emissions[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21(1):197-200.]

第6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森林碳汇;低碳经济;作用

2009年11月26日,我国正式对外宣布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意味着碳减排任务已迫在眉睫。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全球目光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与会各国和地区领导共商应对气候变暖对策。作为对策之一,发展低碳经济,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1低碳经济的含义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一词最早正式提出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该书中指出今后应该实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1]。

面对世界掀起的推行低碳经济的新浪潮,

森林所具有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主要体现2个方面。一是木材可以代替其他建材,从而减少其他材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据专家测算,生产同等重量的材料,水泥所需的能源是木材所需能源的3~4倍;塑料所需能源是木材所需能源的35~45倍;钢铁所需能源是木材所需能源的50~60倍。二是木材代替石化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测算,1 t木材与500 kg石油所释放的热量相当,而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却少得多[5]。

3结语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有着工业所没有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于林业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一种重要资源——森林。森林是利用太阳能的最大的载体,它不仅能够提供人们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质材料,而且还能够真实地吸收二氧化碳,是安全、实实在在的减排。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十分关注森林碳汇。

第7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国际贸易;贸易隐含碳;投入产出模型;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

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碳转移问题正在日益引起重视。对于碳排放向中国的转移也已有一些估算结果,结论都指向这样一个事实,即从消费的角度中国为发达国家承担了碳排放的责任[1-7]。但目前的研究对中国贸易隐含碳净转移量的影响因素缺乏定量分析,本文以中国2005年的对外贸易及投入产出数据为例,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中国的全球碳排放量,分解出真实进口隐含碳,将能源因素分解中常用的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简记为lmdi)应用于同一时间截面的进出口隐含碳分析,对影响隐含碳净转移量的进出口规模、行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造成碳排放净转移的主要原因,为后京都时代减排方案和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方法

1.1.1 净转移隐含碳的计算方法

参考一般形式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8],可以得到基本的隐含碳投入产出模型。

f=ω(i-a)-1y(1)

其中:f为总的隐含碳,ω为单位总产出的隐含碳,y为最终使用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1为单位最终使用需要的总产出。令b=ω(i-a)-1,则b即为单位最终使用的完全碳排放系数,包括了直接或间接的碳排放。基本的隐含碳投入产出模型适用于封闭的经济系统,一个国家的总产出只是为本国的最终使用服务。

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不仅为本国的最终使用服务,还用于其他国家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应分解为国产商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d和进口商品的直接消耗矩阵am,分别表示中间使用中的国产投入和进口投入与总投入的比值,且a=ad+am[8]。

目前计算国家的全球隐含碳排放量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家的碳排放量,即为国内和国外生产商品所排放的碳量,另一类是从消费角度计算国家的碳排放量,即消费商品由国内和国外提供所排放的碳量[9]。中国的全球碳排放量从生产和消费角度可分别表示为:

fp=fd+fe(2)

fc=fd+fm(3)

其中:fp和fc分别为生产和消费隐含碳,fd为国内生产供国内消费商品的隐含碳,fe为出口隐含碳,fm为进口隐含碳,这些变量可根据公式(1)求得。

结合式(2)和(3)得到:净转移量为出口与进口隐含碳差值,即为中国生产与消费碳排放的差值,推导公式为:

δf=fp-fc=fe-fm(4)

如果生产隐含碳大于消费隐含碳,即出口隐含碳大于进口,说明该国家是隐含碳的净出口国,为其他国家承担了碳排放的责任;如果消费隐含碳大于生产隐含碳,则为隐含碳的净进口国,表明中国为满足国内需要国外的碳排放。

1.1.2 隐含碳净转移的影响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lmdi)经常用于对能源的因素分解,可以将能源的变化量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并定量计算各种效应的贡献率[10]。根据lmdi方法的特点,应用lmdi方法可以对出口与进口的隐含碳差值进行分解,计算规模效应(进出口总额的影响)、结构效应(各个行业进出口份额的影响)和强度效应(国内外完全碳排放系数的影响)的贡献率。中国出口(fe)和进口(fm)的隐含碳排放可分别分解为:

fe=∑[dd(]ni=1[dd)]e•[sx(]eie[sx)]•[sx(]feiei[sx)]=∑[dd(]ni=1[dd)]e•sei•iei(5)

fm=∑[dd(]ni=1[dd)]m•[sx(]mim[sx)]•[sx(]fmimi[sx)]=∑[dd(]ni=1[dd)]m•smi•imi(6)

其中:ei和mi分别表示第i个行业出口额和进口额;fei和fmi分别表示第i个行业出口和进口的隐含碳;sei和smi分别表示第i个行业出口和进口的份额(对于有些行业进出口份额为0,此时以10-10-10-20这样足够小的数值取代0,可以得到正常的分解结果[11]);iei和imi分别表示第i个行业出口商品的完全碳排放系数(bd)与进口商品的完全碳排放系数(bf),bd=(iei)n×1,bf=(imi)n×1.

则根据lmdi方法,中国隐含碳的净转移量可表达为:

δf=δfsize+δfstr+δfint(7)

δfsize=∑[dd(]ni=1[dd)]l(fei,fmi)•ln(e/m)(8)

δfstr=∑[dd(]ni=1[dd)]l(fei,fmi)•ln(sei/smi)(9)

δfint=∑[dd(]ni=1[dd)]l(fei,fmi)•ln(iei/imi)(10)

l(a,b)=a-blna-lnb,a≠b

a ,a=b(11)

其中:δfsize为规模效应,δfstr为结构效应,δfint为强度效应。

王媛等:基于lmdi方法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投入产出表的处理。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来源于2005年全国42行业的投入产出表。目前中国没有公布进口非竞争型的投入产出表,没有分出进口商品用于中间使用的量,本文拟按照简化计算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计算,即认为进口商品等比例用于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12],计算公式如下:

am=[sx(]mx+m-e[sx)]a(12)

ym=[sx(]mx+m-e[sx)]y(13)

其中:ym为进口商品用于最终使用部分,e为出口商品额;m为进口商品额。其他变量含义见上文。

应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需要考虑进口商品用于中间使用后的去向。中国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国家,在计算中特别需要考虑对外加工贸易的影响。除一般加工贸易之外,能源的进口有一部分同样也是用于生产出口商品所用,中国不是其最终消费国,也应从进口中去掉。而目前并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拟通过对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解得到,分解过程如下:

①进口商品总量等于进口商品用于中间使用(amxd)和最终使用之(ym)和,即:

m=amxd+ym(14)

其中:xd为国内总产出xd(提供国内最终使用和国外使用),可以表达为:

xd=(i-ad)-1(yd+e)(15)

则中间使用(amxd)可以表示为:

amxd=am(i-ad)-1(yd+e)(16)

②式(16)中用于出口的进口商品中间投入部分可以分解为am(i-ad)-1e,即进口用于出口部分,此部分进口隐含碳部分(fme)可以表示为:

fme=bfam(i-ad)-1e(17)

其中:bf为国外单位最终使用的完全碳排放系数。

③从消费角度看式(17)计算的为出口而进口的隐含碳应从进口隐含碳总量中去掉,则实际消费的真实进口隐含碳(fmd)为:

fmd=fm-fme(18)

(2)单位总产出的直接碳排放量的来源。由以下步骤得到:①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各行业化石能源消费量[13]与单位化石能源碳排放量[14]之积得到中国各行业碳排放量;②将各行业碳排放量除以各行业总产出得到分行业的单位总产出的直接碳排放量。

(3)中国主要贸易国的行业贸易额的处理。投入产出表中商品进出口构成数据直接来源于海关统计资料,而服务进出口数据主要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有关资料加工计算,为避免行业合并的偏差,本文没有对投入产出表行业与海关编码类别进行合并,直接采用投入产出表中的行业进出口数据,认为进出口各国的行业贸易份额与总贸易份额相同。

(4)国外完全碳排放系数的处理。特别是考虑进口部分的碳排放时涉及数据量巨大,为了在简化计算的同时体现各国完全碳排放系数的差别,以中国的各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为基准,计算主要的进口原产国与中国平均碳排放强度的比值c(表2),并以此比值与国内各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之积作为各国相应行业的完全碳排放系数,即:

bf=c•bd(19)

其中:bd为单位最终使用的完全碳排放系数。以各个国家的进口份额为权重,对主要的进口原产国与中国平均碳排放强度的比值进行加权平均,还可以得到统一的进口商品的完全排放系数,用于lmdi的强度效应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净转移隐含碳估算

根据式(12)-(18)对2005年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处理,得到从消费角度考虑的真实进口隐含碳,再应用到公式(1)-(4)计算,得到如下结果(图1):

图1 各部分隐含碳估算

fig.1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every part

(1)从生产角度计算的2005年中国全球碳排放为1 787.33 mtc,其中为国内生产最终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的隐含碳为1 192.91 mtc,占碳排放总量的67%,为国外生产即出口商品和服务的隐含碳为594.42 mtc,占碳排放总量的33%。从消费角度计算的中国全球碳排放为1 391.65 mtc,其中消费国内商品和服务隐含碳量的比例为86%,消费国外商品和服务隐含碳量的比例为14%。中国因生产排放碳量远大于其消费需要排放的碳量,通过国际贸易从国外净转移到中国的隐含碳为39566 mtc。中国因国际贸易负担了国外的碳排放量,这一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类似。

(2)中国2005年进口隐含碳总量为299.82 mtc,其中供中国消费的隐含碳为198.74 mtc,占总进口隐含碳的比例为66%,供出口而进口的隐含碳为101.08 mtc,占总进

表1 2005年主要进口国家碳排放强度与进口份额

tab.1 carbon intensity of the main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the import share in 2005

国家/

地区基于购买力的

碳排放强度[15]

(吨二氧化碳/

千美元)比值

(相对中国)进口

份额%[bhdg4.65mm,wk22mmzq0,wk30mm,wk15mm,wkw]美国0.550.488.04[bhdw]日本0.360.3216.60中国香港0.380.332.02韩国0.670.5912.70中国台湾0.550.4912.35德国0.390.345.08英国0.320.280.91新加坡0.830.742.73马来西亚0.590.523.32俄罗斯1.131.002.63荷兰0.540.480.48澳大利亚0.680.612.68泰国0.610.542.31法国0.240.221.49加拿大0.610.541.24印度0.550.491.61意大利0.340.301.15菲律宾0.350.312.13印尼0.520.461.40沙特阿拉伯0.930.822.02巴西0.270.241.65西班牙0.380.340.34比利时0.510.450.66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191.050.34伊朗0.870.771.12越南0.520.460.42墨西哥0.350.310.37南非1.731.530.57智利0.400.350.83安哥拉0.410.361.09中亚国家1.731.530.56西亚国家0.900.801.65其他国家[bhdwg5mm,wk22mm,wk30mm,wk15mm,wkw]其他欧洲国家0.460.413.20其他亚洲国家0.410.360.58其他非洲国家0.290.261.83其他美洲国家0.690.611.59其他大洋洲国家0.530.470.30[bhdwg5mm,wk22mmzq0,wk30mm,wk15mm,wkw]中国1.131.00-[bhdwg6mm,wk50mmzq,wkw]国外相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加权平均值0.49[bg)f]

口隐含碳的比例为34%,从消费角度看有三分之一的进口商品和服务并不是满足中国国内消费,而是用于生产出口产品供国外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统计数据,中国2005年进料加工贸易额占进口总额31%,此比例与供出口而进口的隐含碳占总进口隐含碳的比例34%比较接近,而出料加工贸易只占出口总额的0004%[16]。进口商品用于中间使用后再出口的情况较普遍,而出口商品用于中间使用再进口回来的情况较少见,可以忽略这部分碳排放量。如果不考虑加工贸易,计算得到从国外净转移到中国的碳排放量为294.58 mtc,此计算结果虽然也反映出中国负担国外碳排放量的情况,但不能从消费角度如实反映出中国进口隐含碳量,忽略了中国作为典型加工贸易国家重要的事实。

2.2 净转移隐含碳影响因素分解

根据式(7)-(13),应用lmdi方法对2005年国外净转移到中国的隐含碳量进行分析,比较三种情景下由完全碳排放系数反映的强度效应、进出口总额反映的规模效应和进出口行业份额反映的结构效应的影响,情景一为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况,情景二为不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况,情景三为不考虑强度效应的情况。三种情景的计算结果都显示:强度和规模效应为正效应,结构效应为负效应(表2)。

表2 三种情景下对各种效应的贡献

tab.2 contribute of effect factors in three scenarios

效应

effect情景一

scene 1情景二

scene 2情景三

scene 3(mtc)%(mtc)%(mtc)%[bhdg6mm,wk13.5mm,wk11.5mm。5,wkw〗规模效应216.175588.7530145.21155[bhdwg6mm]结构效应-56.35-14-76.80-26-51.37-55强度效应235.8460282.649600总效应395.66100294.5810093.84100[bg)f]注:情景一为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况,情景二为不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况,情景三不考虑强度效应的情况。

  2.2.1 强度效应

不论是否考虑加工贸易,强度效应对净转移隐含碳贡献率都是最大,贡献率分别为60%和96%(见情景一、二)。如果忽略强度效应的影响,假设进出口都采用国外完全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到2005年国外向中国净转移隐含碳为93.84 mtc,中国依然是隐含碳净出口国,此时规模效应为主要贡献因素,贡献率为155%,结构效应仍为负效应,贡献率为-55%(见情景三),可以说此时贸易顺差是造成中国为国外负担碳排放的主要原因。比较情景一和三,中国相对于国外的高碳排放强度加剧了碳转移的效果,使得碳转移量额外多出301.82 mtc,占净转移量的76%,强度效应对净转移隐含碳的贡献大于规模效应,如果中国继续维持高碳排放强度,即使出现贸易逆差,仍可能发生隐含碳向中国的净转移。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流向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这些地区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9%,其中出口到香港的商品大部分也会转口至发达国家和地区,强度效应对净转移隐含碳高贡献率的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发达国家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来逃避本国严格的环境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来避免本国的污染排放,由于发展中国家低效率的资源利用技术,从全球角度来看这样单纯的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将有更大的负面影响。

2.2.2 规模效应

这里的规模效应不仅体现了贸易顺差的贡献,还体现着加工贸易的影响,情景一计算的395.66 mtc净转移隐含碳中,有101.08 mtc净转移隐含碳是加工贸易的影响。如果考虑加工贸易,规模效应的贡献率仅次于强度效应,为55%(情景一);如果不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进口隐含碳将增加101.08 mtc,扣除掉进口隐含碳,净转移量将降至294.58 mtc,lmdi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此时规模效应的相对贡献率显著下降至30%,而其他效应的贡献率相对增加,强度效应的相对正贡献率从60%增加至96%,结构效应的相对负贡献率也从14%增加到26%(情景二)。

2.2.3 结构效应

在三种情景分析下,结构效应都为负效应。即使不考虑强度效应,结构效应的负贡献也抵消了一部分贸易顺差带来的正贡献,且贡献率为最小。为剖析其原因,本文针对2005年进出口行业数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比较主要进出口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不考虑国内外能源结构和技术差异,仅比较完全碳排放系数的行业差异,以国内碳排放水平为基准)。中国2005年出口份额位于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工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批发零售业。此五类行业累积份额占总出口额的50%。其中除化学工业外,其他主要出口行业的完全碳排放系数在0.43-0.72吨/万元范围内,以份额为权重计算全部出口行业加权平均完全碳排放系数为0.87吨/万元;进口份额位于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此五类行业累积份额占总进口额的58%,完全碳排放系数在0.55-3.63吨/万元范围内,以份额为权重计算全部进口行业加权平均完全碳排放系数为1.11吨/万元(表3)。如果仅从行业尺度来看,2005年的数据显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出口行业加权平均碳排放强度小于进口行业,大部分主要出口行业不是高碳排放行业,而进口行业中高碳排放行业份额反而较大。

(2)比较主要净进口和净出口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前五位行业依次为:石油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都是高碳排放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在108-363吨/万元范围内,而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前五位行业依次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纺织业、服装业、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大部分属于碳排放相对较低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在0.43-1.34吨/万元范围内(表4)。此结果更显著表明净进口行业以高碳排放行业为主,净出口行业以低碳排放行业为主。

综上所述,主要进口和净进口行业的平均完全碳排放系数大于主要出口和净出口行业,如果没有规模和强度效应影响,只有结构效应时,中国出口的隐含碳可能会低于进口。因而当隐含碳转移处于净出口状态时,结构效应会呈现负贡献。净进口行业中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种能源行业的净进口居首位,这些能源行业的进口中的一部分同样也是用于生产出口商品所用。

工业2.28金属制品业1.34[bg)f]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2005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进出口商品与服务的分行业数据,应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去掉加工贸易的影响后的中国隐含碳量净转移量,并应用lmdi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中国相比国外的高碳排放强度是造成目前碳转移额外增加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贸易顺差和加工贸易的影响,进出口结构效应为负贡献。目前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是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作用的结果,中国主要出口行业是低、中碳排放强度的行业,而进口行业却主要由高碳排放强度行业构成。此结论可以对碳转移排放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调整贸易结构和提高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减少转移排放的目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evine m d.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oming decades: the case of china[eb/ol]. repositories. cdlib.org/lbnl/lbnl372e. 2008.

[2]wang t, watson j. who owns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j]. tyndall briefing note 23, 2007: 1-7.

[3]魏本勇, 方修琦, 王媛, 等.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4):413-419.[wei benyong, fang xiuqi, wang yuan,et al. estim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china: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45(4) :413-419.]

[4]张晓平.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2排放区位转移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 2009, 64(2): 234-242.[zhang xiaop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s foreign trad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2): 234-242.]

  [5]魏一鸣.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1-99.[wei yiming. energy report for china(2008): carbon emissions research[r],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81-99.]

[6]李丽平,任勇,田春秀.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j].环境保护, 2008,392:62-64. [li liping, ren yong, tian chunxiu. analysis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trade[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8,392:62-64.]

[7]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3): 8-13.[ qi ye, li huimin, xu ming. accounting embodied carbon in import and export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3): 8-13.]

[8]turnera k, lenzenb m, wiedmannc t. examin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regionalconsumption activitiespart 1:a technical note on combining inputoutput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j]. ecologicale eonomics, 2007, 62: 37-44.

[9]peters g p, hertwich e g.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the norwegian case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6, 16: 379-387.

[10]ang b w. the lmdi approach to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j]. energy policy, 2005, 33 : 867-871.

[11]ang b w, zhang f q, choi k h.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j].energy, 1998, 23: 489-495.

[12]weber c, matthews h s. embodied environmental emissions in u.s. international trade, 1997-2004[j]. environmental scicnce & technology, 2007, 41: 4875-4881.

[1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 almanac(2006) [m].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6.]

[14]邢芳芳, 欧阳志云, 王效科, 等. 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清单与结构分析[j].环境科学,2007,28(9):1918-1923.[ xing fangfang, oyang zhiyun, wang xiaoke, et al. inventory of final energycarbon consumption and its structure in beijing[j].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7,28(9):1918-1923.]

第8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概念;核心要素;评价指标

Abstract: a low carbon economy is climate chan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uman inevitable choice. Through discussing the concept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ore element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inciple, model with low carbon output, low carbon consumption, low carbon resources, low carbon policy and low carbon environment as the dimension of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method t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potential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Concepts; The core elements; Evaluation index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为应对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所引起的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以及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驱动因素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怎样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是否达到了低碳经济或是否处于低碳化进程中呢?对于我国而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现实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低碳化, 而且东西部地区化石能源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然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为此, 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内涵与特点的指标体系,对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做出评估,这有利于摸清我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现实水平, 对于促进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虽然低碳经济的术语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文献中就曾出现, 但其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 年2 月24 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他在白皮书中指出, 英国将在2050 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 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6 年10 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 Stern Review) 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 - 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概念引发了各国以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兴趣。日本要打造成为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 美国也在2007 年7 月向国会提交了一项包括《低碳经济法案》的法律草案。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提出了无数的低碳举措, 企业领导人也在积极行动。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否必须, 而是如何迅速并且在什么规模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

1、低碳经济概念

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庄贵阳利用碳排放弹性作为指标,分析了全球20 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 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 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英国外交部自2003 年以来开展的《战略方案基金》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全球经济的低碳高增长。实际上,上述概念都部分地把握到了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 即低碳排放和阶段性特征,并且都指出了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应对环境、能源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改善能源结构等。但是,上述概念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方面,对于低碳排放的含义及其与经济的关系未作具体深入的阐释; 另一方面,对于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未作深入剖析。本文认为, 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CO2 排放所产出的GDP,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人文发展( humandevelopment) 意味着在经济发展、居民健康与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等人文尺度( human dimensions) 上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这一概念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未刻意区分绝对或相对的低碳排放。但是,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其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

2、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驱动因素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这取决于资源禀赋, 也取决于资金和技术能力;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由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和采取节能措施,碳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低碳化进程也就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前述概念解析,低碳经济应该包涵四个核心要素: 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其中生产过程的低碳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和消费模式的低碳化都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低碳经济可用如下概念模型如下所示: LCE= f ( E, R, T , C) 。其中, E 代表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方面;R 代表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显然,此处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包含人力资源, 没有人力和资本的投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不可能得到高效利用; T 代表技术水平, 指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通常情况下,技术水平是发展阶段的产物,但对低碳经济来说不一定如此, 一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超越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 C 代表消费模式,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

二、选取指标所遵循的原则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为总原则,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特点,设置一套各指标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评价指标体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应能明确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中的经济模式,不同地区、国家具体条件不同,其发展阶段、形式、重点各异。因此,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能适应各种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要求。

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含义必须清晰。也就是说,各个指标都有特定的含义和范围,切忌模棱两可,反映的内容确切,使人一目了然,准确无误。

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都可量化。也就是说是可计量的,而且要求简便并能予以比较, 因此,其指值应与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一致,或在调查研究中采取统一口径的数值,得到人们认可的数据。

4.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应少而精。应抓住反映本质的主要指标,主次分明、层次清楚,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完整性和全面性。总之,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设置必须体现科学性、客观性、可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三、指标体系构建

国内学者对低碳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一些研究, 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低碳评价指标多以城市为研究尺度,且以城市功能规划角度来设计评价指标;二是评价指标的选取多没有考虑低碳化进程,即为低碳化而付出的努力;三是评价指标体系没有考虑评价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阶段,很明显,东部和西部是不能用同一套评价体系的。国内目前还没有出台较权威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唐笑飞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基础、能源消费、碳排放、碳吸收能力和低碳产业发展等5 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包含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合计23 个二级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付加锋等同样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包括发展能力指标、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环保指标5 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 合计19 个二级指标来衡量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二者选取的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评价我国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是现在的发展水平;后者侧重评价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重在发展潜力。潘家华等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前提下的资源禀赋、技术因素、消费

模式,并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称DSR)模型构建了包括碳消费指数、碳产出指数、碳资源指数、人类发展指标4 个一级指标的低碳发展指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人类发展指标对各国的低碳发展指数进行了调整。我们可以在构建以省域为尺度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加以借鉴,因为各省的人文、经济发展的程度存在较大区别,在各省的低碳评价体系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省不同的人文和经济发展程度。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以上3 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出发构建出省域尺度的低碳评价体系。低碳经济应该包涵4 个核心要素: 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低碳经济可用如下概念模型表示为LCE=f(E,R,T,C),其中,E 代表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方面;R 代表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资源等;T 代表技术水平,指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C代表消费模式, 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评价一个区域是否达到低碳经济或是否处于低碳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因素, 本研究以低碳经济的4 个核心要素和废气排放作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每个一级指标下有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 指标设计遵循的原则:一是指标简化原则,主要看是否促进了低碳化进程;二是指标的可操作性、可考评性;三是指标的适应性,不同地区的人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 设置经济发展程度B1指标主要基于此考虑。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A、准则层B 和指标层C 等3 个层次,第1 层目标层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第2层准则层由经济发展程度B1、低碳资源B2、能源消耗B3、低碳技术B4、废气排放B5构成;第3 层为指标层,合计20个指标,最终构成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结果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较复杂、决策准则多而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10]。它把一个复杂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判断,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决策分析。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对指标进行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后,用线性加权法(标准指标×指标权重)评价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在考虑经济发展程度的前提下构建了一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对我国30 个省进行了类型划分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前提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致;反过来,经济发展程度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子,要避免低碳不经济。因此,在评价某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时,需要考虑其经济发展程度,使评级体系具有弹性。

(2)从数据来看,虽然各省得分参差不齐,但是低碳资源类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其他类指标,这说明我国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不足。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对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增加是必然趋势,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必须在控制总量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与低碳技术水平不可分割的,为此必须研发和提高低碳技术水平。

第9篇: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低碳建筑;障碍;对策

在人类活动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居住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的条件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也出现了让人担忧的变化,其中气候的变化就是让人最担忧的一种恶性变化。当前气候的变化,给人类社会正常的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威胁,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使人类避免由于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带来的严重威胁,世界各国都积极参加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会议并签署相关的承诺。目前最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签署的到2020年实现各国的减排目标。对于我国而言,目前正在大范围的实施二氧化碳减排和降低温室效应的对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对我们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是低碳建筑概念被提出并被付诸行动的主要动力。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低碳建筑的发展在我国还存在许多障碍因素,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进而促进低碳建筑在我国大范围的应用并推广,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降低气候变暖对我们带来的威胁而做出一定贡献。

一、低碳建筑的涵义

低碳,顾名思义是指含碳量较低的物质。在科学界,低碳所指的是那些含碳量较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低碳建筑则是低碳技术与建筑工艺结合之后产生的新词汇,对于低碳建筑,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释义。当前,在我国对于低碳建筑的定义主要是认为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和目标基本一致,但是二者的切入点、侧重点和技术方向都有所不同,低碳建筑主要是为了响应节能减排,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主题。我国的低碳建筑要求在整个建筑建设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制造建筑材料、设备,建筑的施工和建筑物的使用过程尽量少的使用化石原料,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思考,从建筑生命周期出发提出低碳建筑的涵义为:低碳建筑是一类要求建筑产品从设计到建造全过程,充分贯彻利用清洁能源的思想,用以解决整个建筑自身的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同时,建筑内产生的废弃物也要参与到建筑的资源能源循环过程,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低碳建筑发展的障碍因素

目前,低碳建筑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在我国,低碳建筑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要想大面积的推广低碳建筑,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相关从业者付出艰辛的努力。依据当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状况分析,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社会参与意识问题

低碳建筑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意识先行。这需要我们建筑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对低碳建筑有一个好的认识,能够深刻理解发展低碳建筑的意义。然而,现阶段低碳建筑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并未在社会上进行良好的推广与普及,社会人士对低碳建筑还没有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社会公众心理对低碳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识,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并没有改变原有的高消耗高能耗的方式,阻碍了低碳建筑在我国的推广。

(二)政策与机制问题

当期,低碳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刚刚步入正轨,国家在政策与机制方面,对低碳建筑还未有很好的涉及。目前,各地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油少、气少、煤多导致能源消耗过度依赖煤的多污染的局面,而对于低碳建筑的发展,政府并未制定有关政策,对一些建筑能源消耗量大的单位也并没有采取强制性的减排措施,更缺少低碳建筑的激励性政策,导致许多企业不愿主动降耗来减少碳排放,也导致低碳建筑在我国并没有能够取得足够的政策支持。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和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三)低碳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工程,在其中广泛的应用低碳理念,需要有较强的低碳技术做支撑,但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还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技术能力水平有限,发展低碳建筑所需的低碳技术较低,使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制约。虽然发达国家早已进行了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他们担心再向我国提供低碳技术之后,会影响他们的技术的竞争力,因此,低碳技术一直对我国都是封锁状态。低碳技术的缺失,是阻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核心因素。

三、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

为了促进低碳建筑在我国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积极减少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笔者结合相关调研及自身思考分析,提出如下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

(一)发展低碳建筑,须意识先行和全社会参与

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发挥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面的作用,提高他们的低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及控制环境污染等需要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因此,政府应加强气候变化的危害教育和发展低碳建筑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与机制

政府应积极研究低碳建筑发展的趋势和优势,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和机制,鼓励低碳建筑的建设,从行政方式、审批环节等方面促进低碳建筑的尽快建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认识,使人们都能积极响应低碳建筑的建设,进而促进低碳建筑的建设和推广。

(三)投入资金、物力和人力进行低碳技术科研攻关

在发展低碳建筑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低碳技术,其他都属于纸上谈兵。因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积极的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进行低碳技术的科研攻关,对低碳建筑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形成完整的技术链,保证低碳建筑在我国能够持续建设和发展。

总结: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积极研究低碳技术,大力推广低碳建筑的建设与应用,其意义重大。在当前低碳概念已经开始受到人们重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的发展低碳建筑,在我国形成良好的低碳意识,促进我国环境气候的改善,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柳云状.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曹小琳,柳云状.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03:115-117.

[3]刘翠翠.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