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二次工业革命精选(九篇)

二次工业革命

第1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关键词]普法战争 ;法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 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七十年代,在20世纪时得到完成。在时间的横向轴上,我们可以发现同一时期,即1870年,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并以法国与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法兰克福》和约而告终。在19世纪六十年代末法国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仅居老牌工业国家英国之后的第二大强国。19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法国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法国并未维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优势,在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它的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在1870~1890年为2.1%,1891~1900年为2.6%。[1]普法战争后,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比较慢的。被后起的美、德新牌资本主义国家超过。那么,我们试着探究在同一时期发生的普法战争与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法国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缓慢,更有助于我们对法国史的学习以及对工业革命规律的把握,并得到启示更好地迎接接下来的发展。

一、资金上

普法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法国,1870年8月,德军进行反攻进入法国,占领了法国三分之一的领土,德军在法国境内进行烧、抢、轰炮等,使得防御战争转为不正义的进攻掠夺战争,对法国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民房、财物、粮草、村庄等,能运走的就运走,不能运走的则进行摧毁破坏。德军还在占领区内进行强行征集政策。据普军一个军官供认,他的部队在十二天内疚烧毁了五个村庄。[2]巨额的资金外流,使得法国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法兰克福》条约第四款中所述,“所有德兵留存之地,不许取兵饷,收地租,法国供其日用”[3];第六款中所述,“法营被获之兵,尚未放还,俟允定合约后,急行解送,法当预备火轮车前往德国,议定接送法兵之费,应按法国定例”[4];第八款中所述“条约定后,各省德兵占据之地,尽交本地法官料理,所有德兵食用,均照德军总军办理,德军住留之地,德军派员往收税粮与法国互相清算”[5]。以上条约表明,法国境内的德军占领区,不能收取德军的兵饷,占领区内的地租法军也不能收取。而这一财政收入很显然落入到了德军手中,且德军占领时间多久,法军就得支付他们多久的日常开支。在普法战争中,仅战争本身就使法国遭受了130亿法郎的损失。

清朝使臣张德彝在他出使法国归来所著的《三述奇》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法兰克福》合约的十项条款,第二款所述“法应赔偿德军费50万万(亿)方,分为两次,每次五千万,余归三年分还,由换约日起。”[6]即法国应根据合约在三年内向德国赔付50亿法郎的巨额资金赔款。本应分为三年还清单赔款,法国却在战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提前把赔款偿清。法国被德国俘虏的士兵,法国还要出资赎回。

战时经济损失和赔款导致资金的缺乏势必让花在科学研究上的资金匮乏。众所周知,科研需要经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运用于生产中。科学技术需要运用于实际当中,而资金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资金的缺乏使得发明无法投入生产,继而无法转入商业运作使之带来利润。不仅使法国元气大伤,同时也中断了法国自1867年危机之后出现的暂时繁荣局面,使工业生产急剧缩减,进出口贸易猛烈下降,造成了法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相对缓慢和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迅速下降。[7]而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进行,又需要雄厚的资金来购买原料、购置机器和建造厂房。不仅如此,后面劳动力工资的发给也需要资金。

二、资源上

在法国与德国签订的《法兰克福》和约中,明确规定,将法国的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的大部分割给德国。失去阿尔萨斯省和洛林对于法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对于德国来说拥有这两个省却是笔巨大的财富。这也是两个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进程区别极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阿尔萨斯省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洛林大区是法国的第一大棉花和煤产区,第二大钢材产区,全年生产的电量达到460亿千瓦电,生产的煤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法国从十五世纪开始产煤,采煤业长期以来是法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部门。[8]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法国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虽然有三个较为集中的中心地区。但是,煤矿在各地却形成较为分散的工业区。在法国,除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其他区也有煤矿,但是没有这两个地区的资源相对集中。而且地理条件不优越,开采相对困难,能够炼焦的煤更是少,运输也很困难。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法国钢铁产量从1870年的118万吨增加到了424万吨,而同期美国却由12万吨增加到了1035万吨。[9]下列统计表可以说明法国工业发展速度的缓慢程度:[10]

一个国家铁、钢、煤电产量直接反应了这个国家资源的拥有量。由上表可知,法国无论在钢、铁、煤产量中都属于少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为重要的资源就是钢、铁和煤。其作用尤其体现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到了“电气时代”。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性能更加优良的动力机械,电力的广泛使用带动了旧工业部门钢铁行业的发展,使钢铁迎来了新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种大机器的生产制造都需要钢铁作为原材料,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在机器制造工业、军事、铁路运输等广泛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开始进入钢铁时代。而冶炼钢铁煤又是必须的,进而引发了采煤业的发达。煤资源的被掠夺会造成国家发电量的不足,也将给很多电气化应用普及带来阻碍。煤、铁都是重工业所必须的资源。相对比,德国因普法战争的战果阿尔萨斯及洛林的资源,使得资源增长,经济发展迅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更是发展飞速。所以失去阿尔萨斯省和洛林这两个区的资源,导致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源的严重短缺,制约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三、人口劳动力上

根据《法兰克福》和约,法国将失去160万阿尔萨斯-洛林人。[11]战争造成人口的减少及对其增长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它的普遍特点,法国也不例外。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使法国在战场上丧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在普法战争中法军共派出500,000人,而伤亡人数却达到了150,000人。因普法战后梯尔也政府的卖国行径,促使了巴黎无产阶级为此而进行了斗争,并随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巴黎公社。最后巴黎公社被法国政府消灭,成员大多被处决,法国无产阶级为此付出了约十万条生命的代价。[12]《法兰克福》和约第一款中规定:“法国愿让与德东边一半省地,计6府,1763村,1580474丁口,一切法例契券皆去,永归德国。”[13]法国人口在1871年仅为3610万,1886年增至3852万,平均每年增长不足九万[14]。这与同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参见法、英、德三国人口增长对照表[15]:

法国人口基数本来就不大,人口出生率也有了下降的趋势:1872~1875年间为26.2‰,1896~1900年间为21.9‰,每个家庭平均只有子女2.2人。[16]发展速度还很缓慢。在1750~1900年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不到3.7‰。[17]

劳动力的缺失,导致工厂后备力量不足。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重化工业取代了轻纺工业,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没有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制约着大企业的发展。而同一时期的美国和德国,却都在发展大工厂大企业。法国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仍为中小型企业。据1896年的统计,雇佣工人50名以上的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1.3%,(这些企业的工人占总数的45%)雇佣5~50名工人的企业占13.57%,雇佣1~4名工人的企业则占83.93%。[18]

四、总结

法国从第一次工业水平仅次于英国而居世界第二位的大国地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落后为第四位,且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也下降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法国还是个大国,而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却降到了后面。这与普法战争有着很大的关系,上面所提的一系列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法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这次战争对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总的来说还是负面的,起着阻碍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的负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普法战争,那么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果将更加突出,工业水平也将更高。从普法战争对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没有雄厚的资金来投资科学技术运用于工业生产,工业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雄厚的资金,没有充足的资金,各个生产链不能正常地运行。而人才,不仅在当时,对今后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人口的减少,无疑也减少了高素质人才和科学家的数量,也减少了工业所必须的自由劳动力。自由劳动力的减少,制约着大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化。要是没有资源的拮据,法国将是个资源大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不用受到资源的制约。由普法战争带来的这些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都阻碍着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于谨,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黄尊严.试论普法战争的影响[J]齐鲁学刊,1988.

[3]张德彝.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张德彝.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张德彝.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6]张德彝.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7]黄尊严.试论普法战争的影响[J]齐鲁学刊,1988.

[8]张怀亮.法国概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5.

[9]薛晖.清朝使者记载的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10]亚・德・柳勃林斯卡娅,达・彼・普里茨克尔,马・尼・库兹明.法国史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78.

[11]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2]张芝联,法国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3]张德彝.三述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4]张芝联,法国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5]张芝联,法国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6]保尔・贝尔多等.当代法国史1789-1980[M].巴黎,1977-1981.

[17]连玉銮,张运城.普法战争以后欧洲格局的重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第2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特点是数字化或网络化制造

国际上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有两个代表性的观点:一是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专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认为,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均是通过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的结合而引发重大的经济转型。19世纪蒸汽机的使用导致了报刊、杂志、书籍等通信手段及相关产业的大量出现,提高了公众的受教育程度,使人类能够对以煤炭为能源的蒸汽机以及工厂进行系统管理和操作,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出现的电话、无线电通讯和电视等通信技术,催生了全新的信息网络,与燃油内燃机的结合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石油经济和汽车时代。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使全球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以化石燃料及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日薄西山,无法再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以新能源与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

第二个观点是麦基里在《经济学人》(2012年4月21日)杂志上发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他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革命,发生在18世纪后期英国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了作坊式的手工制作,典型行业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开创了规模化生产的时代,典型案例是福特汽车的大规模流水生产线。当前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制造,新软件、新工艺、机器人和网络服务正在逐步普及,大量个性化生产、分散式就近生产将成为重要特征,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将终结。

笔者认为判定是否存在工业革命大致有三种标准,第一个标准即是否引发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且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能力,进而出现一些新的产业形态。第二个标准即是否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比如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第三个标准即是否有标志性的技术和产业。我们用三个标准来衡量是否是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人认为现在就判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还为时尚早,甚至也有的专家认为所谓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说风能、太阳能等,不能称为革命。但是笔者认为具备前述三个标准才可称之为产业革命,而是否有大规模的应用是判定是否发生产业革命的最重要标准,技术革命肯定是早于产业革命的,先有技术革命才会有产业革命。

新能源革命引发的一系列的包括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当前可能不是最为突出的,它的显著影响还要到30~40年之后。未来的20年间最突出的特点是信息技术和生产及服务领域的融合,表现出的是工业生产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会使得生产方式出现个性化、分散式和就地生产,它所引发的是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孕育当中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一主多翼”,所谓“一主”就是信息技术和生产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和结合,出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生产,因而改变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所谓“多翼”是包括新能源、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等这样一些新的发展领域。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还是“一主”,“多翼”的主要影响尤其是新能源的影响还在其后。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最早在哪些国家、哪些产业领域内发生

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复兴以及再工业化带来一定的好处,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制造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部分地弥补其劳动力成本高的比较劣势。信息技术、网络技术、ICT技术向制造以及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会带来很强的系统效应和协同效应,会使资源的配置方式得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的竞争力,所以它的影响并不是聚焦在某些产业上。当然有些产业会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加速发展,如ICT行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新的需求,如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可达性、互通性和网速、带宽都会有新的要求。同时对于装备业而言,智能装备像工业机器人甚至是正在处于发展初期的3D打印产业,都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总体上而言,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所有行业、产业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对支撑第三次革命的关键技术、产品和设备及服务会有新的需求。

当前出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端倪,但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其认识也是一个动态深化的过程。但由于其蕴含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将有可能对不同国家的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对此应给以高度重视和动态跟踪。

目前,还很难对已产生的影响做出准确分析。欧盟于2009年12月了《欧洲2020,智慧、可持续、包容增长战略》,提出了三大战略重点,即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慧增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经济、强化竞争力为内容的可持续增长,以提高就业率和消除贫困为目标的包容性增长,确立了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优先发展领域。欧盟委员会明确表示,欧洲需要第三次工业革命。

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势头更加明显,有可能是趋势性的,但当前造成美国制造业出现复苏苗头的主要原因还是与中国等新型经济体成本差距相对缩小、低价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低成本物流等因素。如果再叠加上数字化制造、新兴产业等技术因素,将加速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

目前讨论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学术层面,包括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以及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长篇特别报告,学术层面的热烈讨论同时引起了工业和产业界积极的反响。第二个层面是政府层面,欧盟已经明确说他们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德国经济部认为即将迎来不是第三次而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他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是电气化,第三次是IT,第四次是CPS(互联网与物理系统的结合)。笔者认为,在政府层面,迎接或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比较快的是德国。美国在政府层面没有接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但在一些创新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上体现了这样一些特点,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复兴战略,还有包括美国的国家复兴战略等也都基本上沿着这个方向。

三、如何将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

由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生产方式从大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和分散式就地生产,这种转变可以使曾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重新回到发达国家。因此,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近期挑战大于机遇。

在我国竞争优势亟待转换升级的关键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因素将加大调整的压力和难度,数字化制造将使劳动力成本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下降。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速度已明显快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研究表明,2010年我国考虑劳动生产率差异并修正后的劳动力成本约为美国的30%,未来几年我国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缩小,2015年我国修正后的劳动力成本将是美国的45%,数字化制造的影响有可能加速削弱我国的既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数字化制造并不是简单地机器替代劳动,数字制造技术、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品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提高。这些非物质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我国的短板。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有差异。数字化制造的优势体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提供个性化产品,因此对那些贴近市场最终需求的产业影响较大,而我国许多产业是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生产最终消费品,受影响的范围和深度要大于其他国家。此外,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新能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可能像传统产业一样出现新一轮的大规模跨国间产业转移,面临的贸易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将更加多发。

第三次工业革命当地化、分散化的生产方式。将对我国依赖大规模出口的产业体系形成挑战。数字化制造将使得某些行业(特别是生产生活资料的行业)规模经济变得不明显,个性化定制、分散生产成为新特点。为更贴近市场,更快响应市场需求,企业会更多选择在消费地进行本地化制造。从而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全球生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产业分工体系有可能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延续产业链分工,主要体现在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资料领域;另一个方向是靠近市场需求的就地生产,主要集中在个性化需求突出的生活资料领域。后一种趋势将使全球化呈现新的发展方向,对地区产业格局逐步产生深刻影响。就外商直接投资而言,一方面,外资企业将更加看中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更加贴近消费需求,会加大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等机构的力度。另一方面,部分外资企业考虑贴近消费者、规避市场风险、享受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政策以及我国成本上升等因素,会将已在我国的部分外资回流到发达国家。此外,也促使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并且更多地采取在国外投资设立生产企业的方式。

第3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2、基本介绍:

(1)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它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4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2015年,总理在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对我国的复兴崛起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必将成为全球资源消耗第一大国,全球能源消耗第一大国,全球人居工程及水利工程建设第一大国。目前我国与之相应的企业有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大唐电力、华能国际、系列煤炭央企、水电公司、矿业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等特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石和保证,是代表国家产业走出国门的先头兵,这些领域的技术革新也应纳入国家战略,不然,我们的制造业就没有坚强的保障,我们的国家安全也就没有了坚强的保障。

国家硬实力,是国家正常运行所需物质财富、能源以及生存环境的生产保障能力,是第二产业的全产业链,亦即工业的全产业链。若要确保上述国家硬实力自主、独立、先进和强大,我们就必须发展“自主可控,技术超越”的工业体系,打造“中国工业2025”。我们建议将“中国工业2025”提升为国家战略,使得“中国工业2025”战略与中央的“一带一路”战略相呼应,通过发展国家硬实力,来保障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为国家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国家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从而实现国家的复兴崛起。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经济先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多数国家的发展以农业、贸易和殖民地掠夺为主,只有英国抓住了因蒸汽机的发明而推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历史机遇,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制定了保护创新的专利法。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英国领导世界发展潮流100多年直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可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崛起。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推动了全球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美国有爱迪生、斯泰因梅茨、特斯拉等电力电子技术发明家,有以GE为代表的全球领先的电力电子企业,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并成为全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的全面影响,美国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强国。

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晶体管、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日本抓住了机遇,并发展为全球经济强国。

两个世纪以来,全球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每次工业革命都诞生了一个新的世界经济强国。

以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为核心技术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悄然到来,欧洲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提出了“工业4.0”战略,该战略旨在尽量保留德国工业存量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美国以GE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也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战略,将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全面、深入地引入工业领域,重塑智能工业新时代。德国和美国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推动力认知是一致的,他们如此力推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都是希望掌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话语权,确保其自身在全球经济的领先优势,都有着深厚的国家战略考量。

第5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一、英国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开创国的原因 这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教材在第五课第一节中指出:“惟利是图、贪得无厌是资本家的本性。”我们可以认为这也是其他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但具体到为什么第一次科技革命(或称产业革命、“蒸气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初二《思想政治》(上册)教材告诉我们,英国继荷兰之后发生了战胜封建主义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而在此前后开展的著名的圈地运动,又使其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劳动力及原材料,直接和间接地为这次科技革命在英国发生做了各方面的准备。

教材在第16页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就工人而言,他们获得了人身自由,“只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提高劳动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就能拿到较多的工资”。就资本家而言,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在相互竞争中取得胜利,他们必然要注重培养起工人在文化技术方面的素质,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可以说,有着超过奴隶、农民劳动积极性的高素质的工人们与这次科技革命在英国的兴起是直接分不开的,以英国产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棉纺织业部门为例,发明者的“职称”是机械工、织工兼木匠、工匠,最高的不过为工程师、机械师。由此可见,英国是从本国内部首先开始的这次科技革命,大约是其“人和”吧!

二、美国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主导国的原因 这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世纪最后几十年。教材没有直接回答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原因,也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美国是这次科技革命发生的主导国的原因。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这次科技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英国?众所周知,英国正是得益于率先完成了以机器制造机器为成功标志的产业革命。它使其变成了“世界工厂”,并取得了世界工业霸权的地位,英国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因而更具备了“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关系”的有利条件,逐渐地竟于1914年拥有殖民地面积达3500万平方公里。教材尤其指出殖民地英帝国霸权的重要性,它是其最有利的投资场所,1911年,英国的国外投资收入为19400万英镑,而该年英国国内的工业收入仅为5000万英镑;它是其最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常.

而美国则不同,尽管在19世纪60年代结束了该国国内的纠纷并最终为其开辟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为时已晚(这个时期就是当时世界上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欧洲列强基本上划分完毕),不得已,在中国提出了个“门户开放”政策,在非洲大陆竟把当时还是名义上独立的利比里亚(非洲西南角海的一个小国)划分为自己的殖民地。没有太多的殖民地的美国资产阶级为了保证高额利润的实现转而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于本国生产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机器的改良上,也因此就出现了几个教材中都提到的美国的爱迪生、莱特兄弟式的人物。虽然法、德等欧洲列强也对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忙于欧洲战事及亦有如英国“海外投资饥渴症”的存在,使其难以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主导国,这不能不说是“天时”、“地利”及“人不和”所然。

第6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吉林读者:李 晨

李晨同志:

您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建立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

里夫金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以下的思维逻辑: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新型通讯技术与能源体系交会之际,就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革命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他在书中还指出:如果说美国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21世纪担当这一角色。因为美国经济成功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20世纪上半叶,美国(而非沙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油国,继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旗手。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落,美国的领导地位受到质疑。如果在本世纪上半叶实现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的构建,中国还需要近40年的努力,而这将创造数以千计的商业机遇、提供数百万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职位,并将使中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军人。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与此同时,有国内学者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端于美国,原因在于美国具备如下条件:技术条件――在思维技术方面,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实验技术以军民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生产方面以电力技术和航空技术领先。物质条件――美国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的欧洲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建立了各种学会组织、多元化的科研体制,等等。

目前,科学技术正处在革命性变化过程的观点逐步被政府决策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所接受。至于说是第几轮工业革命,实际上由于不同学者和研究人员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归纳总结的主线不一样,划分也就不一样。《经济学家》的封面文章以生产方式变革为主线,认为制造业数字化是本轮工业革命的特征。如果从主导技术和新兴产业角度来归纳总结,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继18世纪60年代蒸汽技术革命和19世纪70年代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7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2、乔培新(1912.8-),内蒙古伊克昭盟人,1936.9参加革命工作,1955.2-1955.8任第二次农业银行第一任行长。

3、李绍禹(1915-1990.1),河南南阳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5.8-1957.5任第二次农业银行第二任行长,1981.7-1982.4任第四次农业银行第二任行长。

4、胡景沄(1909.10-1995.12),山西文水人,1937.7参加革命,1963.10-1965.11任第三次农业银行行长。

5、方皋(1915.3-1995.3),广东开平人,193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6-1981.7任第四次农业银行第一任行长。

第8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关注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技术上的突破为基础的,由于各个时期的主导技术是不同的,因而技术创新的形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也是不同的。

熊彼特研究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带来发展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是在经济中引入某种新东西,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即使没有技术上的发明,也仍然可以进行创新,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从历史上看,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创新的发起国是英国,创新在社会系统深化过程中起着根本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为了论证价格是社会经济唯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给定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传统经济学把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变革看作是经济进程中偶然发生的干扰因素,注意到了它们的影响但忽视了它们的出现。最早研究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做出初步理论解释的是熊彼特(Schumpeter,1921,1942)。熊彼特力图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把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看作是经济生活内部的创新活动,探讨了不断实现这种创新的发展机制。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基于历史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变迁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随着1733年飞梭的问世和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1785年,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同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带动着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造成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18世纪30年明了用焦煤冶铁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木炭为燃料进行冶炼的落后工艺。6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熔铁炉,此后又研究出了精炼法。炼铁技术的革新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煤炭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如1700年英国年产煤炭260万吨,用了蒸汽机后1835年年产煤炭达到3000万吨,在100多年间增长了10多倍。采煤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而这种能源又为冶金业提供了新的燃料,英国的冶金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推动着另一个技术创新,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促进着另一个工业部门发展的局面。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已能成批生产,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诞生了。

工业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巨大高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产品获得巨大增长。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所有这些巨大成就都源于工业技术创新,并由此带来的工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相继建立,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煤炭业、冶金业、近代造船业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其时代技术创新的典型特征是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并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制度随之确立,并在工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工厂从产权的角度看,属于业主制性质,即资本所有者投资而成为工厂管理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为了分散风险,于是出现了合伙企业。在工厂里,作为企业主的资本家受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驱使,对工厂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内部动力。同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开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资源和产品的稀缺性、市场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的信号直接作用于工厂,为了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从而形成了生产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人奥托发明的内燃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伴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进展,工程技术专家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882年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一时期,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和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19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由此,在能源领域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

作为第二次技术创新中的最大受益国,美国经济开始了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1870年到1913年间,工业生产增加了8.1倍。德国在第二次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也获得了跳跃性增长。1870年到1913年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9%,工业生产增加了4.55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重工业产业兴起,使这些重工业部门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这次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形成了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和生产的局面。市场机制对垄断资本的运行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国家基本不干预经济的运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技术创新,而且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来获得超额的利润。为了提高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积聚更多的资本,股份制公司出现并成为了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战场。创新体制逐步从独立发明走向了研发的企业内部化。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二战结束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使人类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空前扩大。1913年到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1946到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高惠珠,1999)。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从而带动组织管理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改变。例如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世纪技术进步的历程表明,主要的新技术机会越来越依赖科学知识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

第9篇:二次工业革命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关注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技术上的突破为基础的,由于各个时期的主导技术是不同的,因而技术创新的形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也是不同的。

熊彼特研究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带来发展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是在经济中引入某种新东西,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即使没有技术上的发明,也仍然可以进行创新,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从历史上看,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创新的发起国是英国,创新在社会系统深化过程中起着根本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为了论证价格是社会经济唯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给定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传统经济学把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变革看作是经济进程中偶然发生的干扰因素,注意到了它们的影响但忽视了它们的出现。最早研究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做出初步理论解释的是熊彼特(Schumpeter,1921,1942)。熊彼特力图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把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看作是经济生活内部的创新活动,探讨了不断实现这种创新的发展机制。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随着1733年飞梭的问世和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1785年,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同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带动着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造成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18世纪30年明了用焦煤冶铁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木炭为燃料进行冶炼的落后工艺。6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熔铁炉,此后又研究出了精炼法。炼铁技术的革新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煤炭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如1700年英国年产煤炭260万吨,用了蒸汽机后1835年年产煤炭达到3000万吨,在100多年间增长了10多倍。采煤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而这种能源又为冶金业提供了新的燃料,英国的冶金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推动着另一个技术创新,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促进着另一个工业部门发展的局面。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已能成批生产,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诞生了。

工业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巨大高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产品获得巨大增长。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所有这些巨大成就都源于工业技术创新,并由此带来的工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相继建立,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煤炭业、冶金业、近代造船业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其时代技术创新的典型特征是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并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制度随之确立,并在工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工厂从产权的角度看,属于业主制性质,即资本所有者投资而成为工厂管理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为了分散风险,于是出现了合伙企业。在工厂里,作为企业主的资本家受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驱使,对工厂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内部动力。同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开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资源和产品的稀缺性、市场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的信号直接作用于工厂,为了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从而形成了生产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人奥托发明的内燃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伴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进展,工程技术专家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882年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一时期,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和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19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由此,在能源领域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

作为第二次技术创新中的最大受益国,美国经济开始了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1870年到1913年间,工业生产增加了8.1倍。德国在第二次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也获得了跳跃性增长。1870年到1913年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9%,工业生产增加了4.55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重工业产业兴起,使这些重工业部门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这次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形成了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和生产的局面。市场机制对垄断资本的运行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国家基本不干预经济的运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技术创新,而且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来获得超额的利润。为了提高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积聚更多的资本,股份制公司出现并成为了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战场。创新体制逐步从独立发明走向了研发的企业内部化。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二战结束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使人类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空前扩大。1913年到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1946到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高惠珠,1999)。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从而带动组织管理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改变。例如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世纪技术进步的历程表明,主要的新技术机会越来越依赖科学知识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