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精选(九篇)

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

第1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在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同时,在农村内部,农业和非农产业也呈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在此前提下,中国农民也因其是否从事农业生产而出现分化。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个村庄的调查,对农村经济二元结构和农民分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而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在众多原因,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更为突出。在二元结构下,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一般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划分都是以城市和农村为划分标准,然而我国在城乡经济二元化的同时,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出现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二元分化。上海财经大学李静霞曾经在《中国二元经济演化进程分析》中指出我国经济由城市非农业、乡村非农业和乡村农业三部分组成,从而从农和非农两个角度对二元经济进行了划分,而根据利特尔(Little,1982)曾经对二元经济的定义:“二元性可以从多方面下定义。但是一个在分析上有用的、有关制度的定义看来应该是:一种经济是二元的,即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那种传统制度下运行,而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则是在雇佣工资制度下运行。”这样的划分体现了二元经济在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差异方面的含义。

在农村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同时,农民也因为其从事的产业出现了分化。浙江师范大学卢福营在《论中国农民分化的多元化特征》中提出,非农化是“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根本动力”。完成非农化的三种村庄—城村、镇村、工业村与传统的农业村出现了分化,而在一个村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也与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了分化。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全国20个村庄的调查进行研究,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二元化条件下的农民分化进行分析,试图为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对策。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南京大学2006新农村调查联合项目组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展开研究。该调查在全国选择了经过典型抽样的十个地方共二十个村庄的农民作为样本展开调查。这十个地方都是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别是:山东邹平,陕北南泥湾,河北遵化西铺村,河南七里营,山西大寨,安徽小岗,天津大邱庄,河南,江苏华西村和广东顺德。这些名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带有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印记,这样保证了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样本量。

除了选择这十个名村之外,项目组在每个名村的附近选择一个可以代表当地农村一般水平的村庄作为对照。这样又保证了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样本量。

在研究方法上,项目组以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型访谈为工具来收集原始资料。最终使用的有效问卷925份,其中还在种地的农民534人,不再种地的农民391人。

调查结果分析

在家庭收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非农业生产的农民2005年人均收入为7971.31元,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3322.65元,低于非农业生产农民41.6%,同时,在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拥有情况方面,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普遍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且部分电器的拥有情况差别非常悬殊。这说明他们在享用现代文明成果的程度上出现了分化。在此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有327人感觉有家庭经济压力,占到受调查种地农民的61.7%,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128人有同样的感受,占非农业生产农民的33.5%。(经卡方检验,PearsonChi-Square=70.567,df=1,Asymp.Sig.(2-sided)=0.000。问题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答案,调查情况不再列表显示,下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倾斜向城市和工业的经济政策和对户籍制度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以及我国有限的耕地状况,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困难不断加大,在经济上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差距不断拉大,同时还引发了其他方面的分化。居住条件方面,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住房造价明显地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当然,这与非农化的村庄的整体住房造价高有一定的关系,但整体住房造价也在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农与非农产业的分化。在住房质量方面,63.9%的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居住在楼房,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18.9%。在这种情况下,386位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感到满意,占到86.1%,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362人对居住条件满意,百分比为68.3%(PearsonChi-Square=76.031,df=3,Asymp.Sig.(2-sided)=0.000)。

生活环境方面,由于部分村庄整体城镇化,绝大多数居民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生活环境要明显好于还在传统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调查显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公共设施使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都明显较好,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较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更多地希望生活在城市,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更多(69.9%)表示与城市相比更愿意生活在本村。

在关于家中是否有失学或辍学儿童的调查中,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中有13人表示家中有辍学儿童,只占到受调查对象3.4%,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65人家中还有辍学儿童,比例为12.2%(PearsonChi-Square=22.613,df=1,Asymp.Sig.(2-sided)=0.000),同时他们对当地教育设施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另外,访谈资料显示,很多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的子女在县城或市里读书而不是本村。在受教育机会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上,二者的二元分化趋势明显。

在政治权利方面,253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表示村财政没有公开,占50.1%,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表示财政没有公开的有114人,比例为31.5%。在关于如何对待村干部可能发生的的调查中,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有23.4%选择了“管不了,任他继续下去”,而从事农业生产农民选择这一选项的人占到46.4%。经过对访谈资料的研究,笔者还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方面都明显更加淡薄,而正当权力的行使得不到保障的状况发生的频率也相对更高。

在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的拥有上,二者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和中高级宾馆拥有状况的调查中,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所在的村庄相差非常悬殊。在村民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方面,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状况明显更好。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生活则相对比较单一,看电视成为了最主要的文娱活动。同时调查还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参与的人数也要更多。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旅游机会和频率方面则更高。

结论与建议

(一)产生分化的原因

首先,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小农经济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小农经济由于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有限,这就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收入。在国家不断减免农业税的情况下,农民增收依旧困难。而限制农民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收入的增加速度相对较慢,从而与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出现较大差距。

其次,新中国建国以来,为了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长期以来经济政策向工业倾斜,“以农补工”的经济政策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虽然过去加在农民身上沉重的赋税已经取消,但长期的政策倾斜所带来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缺乏政策的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非常困难,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分化。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突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发展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国一直以来“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进一步拉开了农民之间收入的差距。成功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更容易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

(二)加快非农化发展的建议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非农化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二元化和农民分化都是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在现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会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汗和拉尼斯曾经提出:“现代部门扩张的同时必须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同步”。所以,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努力着手解决农民分化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和讨论,大力发展非农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时协调城乡发展,使其趋向一元化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非农化是农村出现分化的动力,同时又是解决农村分化的有效途径。农村的分化是由于非农化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发展非农化,使其逐渐趋向平衡,经济结构即可逐渐趋向一元化,最终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分化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实现非农化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小农经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现有的耕地状况下,实现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解放劳动力,才可能进行进一步非农化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区域差别较大,东南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落后,还有很多农村保持着传统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这样的情况要得到改变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其次,努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非农化发展的必要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是始终存在的问题。只有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结构一元化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家庭与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于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化,剩余劳动力越少,家庭收入也就越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必然有限,进城打工的人数太多也会使城市膨胀,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也需要农村自身非农经济的发展。其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我国城市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在保证进城打工的农民可以转化为市民的基础上,要防止大城市过度膨胀,促进中小城镇协调持续的发展。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的加强。在调查中,72.7%的农民认为农民现在很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所以,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必然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转化。

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政策也要促进非农化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一、关于*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审查委员会认为:*年,全市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全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收支预算,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1.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8.5%,增长28.6%。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06.83亿元,完成预算的92.8%,增长21.1%。

根据上述收支预计完成情况以及现行的财政体制和结算办法,全市财政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25.95亿元,增长15.4%。预计完成25.9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5.4%,其中:徐州经济开发区完成3.48亿元,增长52.8%。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为22.82亿元,增长23.96%,其中:徐州经济开发区1.37亿元,增长48.9%。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调整为24.14亿元。年终因预留公务员工改资金、弥补养老金缺口等追加支出3.42亿元,连同省财政下达指标及上年结转8.56亿元,行政性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列收列支3.99亿元,市本级一般支出预算调整为40.11亿元。预计完成34.16亿元,完成预算的85.2%,增长14.3%,其中:徐州经济开发区完成1.8亿元,增长30.9%。

根据上述收支预计完成情况及现行财政体制和结算办法,市本级财政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年,我市财政收入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市本级收入增长趋缓,社会保障、企事业单位改革、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刚性增支的压力依然较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待于提高。对于以上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为82.4亿元,增长16%。全市一般预算支出为97.18亿元(包括省对县的转移支付及其他各类补助),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7.3%。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30.36亿元,增长17%,其中:市直26.09亿元,增长16%;徐州经济开发区4.27亿元,增长22.8%。

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为27.3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8%,其中:市直24.87亿元,增长15.9%;徐州经济开发区2.43亿元,增长45.08%。

审查委员会认为:*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本级预算指标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以及保证重点支出的原则,符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是一个量力而行、尽力可为的指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三、关于完成*年财政预算的建议

*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审查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着力培育新的财力增长点,巩固和壮大支柱财源。要坚持巩固现实财源、壮大骨干财源、拉动梯度财源、培植新兴财源的原则,大力开展财源建设,努力促进可用财力增长。要强化支柱产业对财源的主导作用,着力增强骨干企业对财政的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税收新的增长点。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引进工业重大项目,着力培育新兴财源。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实现县域财政收入再提速。

(二)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提高社会公共事业保障水平。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要统筹全局,突出重点,集中财力确保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企事业单位改革、公共卫生、科学教育、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3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关键词]环渤海 产业结构调整

一、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1.环渤海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环渤海区域产业基础雄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快速,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环渤海区域三省两市2008年共实现增加值77564.65亿元。环渤海第一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6574.64亿元,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40505.92亿元,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30484.08亿元。2008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8.48%,第二产业占52.22%,第三产业占39.30%。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呈现出“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的特征。

2.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环渤海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2008年山东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元大关,达到3002.6亿元。河北省第一产业也发展较好,2008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两千亿元,达到2034.6亿元。

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省第二产业最强,2008年实现增加值17702.2亿元。其后的河北省2008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77.4亿元,辽宁省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512.1亿元。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北京、河北、辽宁四省市。山东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10367.2亿元,北京市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682.1亿元,河北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5376.6亿元。

二、环渤海区域各省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197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71.1:23.8,到200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25.7∶73.2。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北京已经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以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北京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第三产业成为北京市的主导产业。

(2)第二产业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在第二产业,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7年,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比2006年同期增长23.2%;现代制造业比2006年同期增长19.2%;这二者总共占到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7%。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撑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联想、北大方正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北京走向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首都工业的支柱产业。

(4)第三产业在首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生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带动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第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接近70%。到200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73.2%。

2.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山东省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强省。从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看,1978年的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9:50.5:14.6。到2008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6∶57.0∶33.4。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年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被转移到非农就业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支柱产业与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机械设备产业、化工产业、食品、纺织服装等。近年来,山东省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高端制造业的比重,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速治理和转移,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成效。

(3)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培植新兴高技术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山东目前已形成家电产业、软件、通信产业、计算机及外设产品、光电子、RFID六大产业链条。并形成了以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4)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此外,进入21世纪后,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在获得了较好发展。尤其在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

3.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80年的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0:52.4:16.6。到2008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6∶54.2∶33.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递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但增长的速度较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2)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河北省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河北省在07年和08年两年内淘汰了上千万吨的落后产能。二是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通过完善产业政策、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河北省在优势产业培育与发展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逐渐形成了六大优势产业。

(3)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河北省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五”以来,河北省已形成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半合成抗生素、维生素原料药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大。此外,河北省还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优势。

(4)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第三产业持续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等新兴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目前,河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体系。

4.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1)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随着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视,辽宁省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10.8:50.2:39转变为2008年的9.7:55.8:34.5[1]。一、二次产业所占比重呈缩小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则逐步加大。这反映出了最近十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效果。这种产业所占比重变动趋势,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2)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成为支柱产业。自《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以来,辽宁省花大力气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技术自主化水平,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大力发展基础设备与成套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工业的产品开发和配套、集成能力。目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此外,辽宁省还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

(3)第三产业发展较好。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注重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扩大就业容量。此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业。目前,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良好,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长。

(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依托强大的工业基础,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辽宁省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四大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辽宁省的基因工程药物、微生态制剂等产品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5.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

(1)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1978年的6.1 : 69.6 : 24.3演变为2008年的1.9∶60.1∶37.9。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天津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有主导地位,但第三产业发展与北京、上海相比相对滞后。

(2)工业在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已经形成六大优势产业。改革开放30年,天津工业结构经历了由以基础工业为主向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结构演变历程。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2008年这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8.6%,对天津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0%。

(3)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9年的53.2%下降至2007年的43.2%,下降10个百分点。而金融、信息咨询、旅游、文化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4)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天津市具有良好工业基础,较强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进入21世纪,天津市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是在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给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5-2009年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2141.37亿元增加到3920.63亿元,提高了83.09%

三、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1.环渤海区域工业化程度较高

通过对环渤海五省市产业结构的分析,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均超过50%(北京除外),其中天津市第二产业的所占比重最高,达到60.1%。在产业发展方面,渤海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培育与发展了一批优势产业。在港口经济、煤炭、石油化工、钢铁、船舶制造、加工制造等行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在国内都具有交大的竞争优势。从产业的发展状况看,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

2.环渤海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优化了环渤海产业结构

从1996年中关村园区成立,到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环渤海区域的高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环渤海地区具有技术禀赋优势,庞大的科研队伍与科技投入,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近年来,环渤海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3.环渤海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环渤海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集中表现在:

(1)传统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各地区、各部门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工业的科技含量,来降低能耗水平与提高经济效益。2008年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平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幅度。与此同时,环渤海区域传统工业的综合效益则有所提高。(2)环渤海区域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环渤海区域逐渐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纺织和食品等支柱产业。(3)环渤海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依托环渤海的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环渤海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等已成为环渤海区域的主导产业。

第4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一)监测经济运行态势,实现经济稳中求进

2013年,我区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2.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14.4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81.4亿元,增长11.6%。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9.4亿元,同比增长5.6%,比年度目标7%低出1.4个百分点。2、工业生产小幅下降。预计全年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同比下降1.0%。总的来看,我区工业生产增速呈前高后低走势,1-9月增速比1-6月放缓2.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好坏不一,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2.05亿元,同比下降1.5%,税金总额9.49亿元,增长2.8%。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预计全年我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93亿元,同比下降9%,完成全年目标的96.4%。4、消费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1亿元,同比增长12.3%;预计全年批发业销售额1070.7亿元,同比增长35.5%;预计全年零售业销售额184.4亿元,同比增长10.8%;预计全年住宿业营业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2%;预计全年餐饮业营业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2.5%。5、城乡居民收入稳增长。预计全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56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20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从监测2013年全区经济发展态势来看,2013年我区发展中虽然遇到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尤其是工业产值小幅下降、固定资产投资略有下滑导致全区经济增长减缓,但全区农业、市场消费和城乡居民收入都保持平稳增长,总体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扎实推进第三次经济普查,高质量完成试点和单位清查工作

2013年是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省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集中全力抓好此项工作。一是做好普查机构成立工作。今年三月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导镇街相应成立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规则,落实了机构人员和普查物资及经费。二是做好经济普查的前期试点工作。省统计局今年先后两次在我区开展省级试点工作。第一次是选定我区中山街道西门外和永兴两个社区作为个体经营户情况快速调查试点;第二次是选定我区大同街道大同里社区作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情况快速清查试点。这次省级试点采取部门的行政记录与统计部门的名录库比对、地毯式清查相结合的方式核实单位情况。我区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省、市经济普查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发言,我区根据工作实际总结提炼的“三四五六”经验做法,得到省、市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上报国家统计局,批转到全国各省市学习借鉴,为第三次经济普查提供了有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做法和经验。三是做好全区的单位清查工作。我区单位清查工作在省、市经普办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第三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实施方案》,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每周上报制度和清查工作奖惩机制。同时在全区范围内选调和选聘了625指导员和普查员,并对其进行了四期历时四天的专业技能培训,自10月28日正式开始入户清查,至11月30日结束。截止到11月15日,我区单位清查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我局和区普查中心全体干部与各镇(街)统计站站长、统计员、指导员和普查员正通力合作,上下齐心,力争取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此次单位清查工作任务。

(三)统计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1、每月组织调查八个镇街共200户的劳动力人口抽样调查情况并编码上报;2、做好全区规模以上(以下)工业月报工作。每季度配合市调查队抽样调查2013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3家;3、每季度组织开展全区3000余家企业填报劳动工资情况报表工作,对于迟报或不报者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会同市统计局落实劳动工资统计“一套表”制度;4、整理更新我区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单位涉及全区五镇六街20000多家单位、企业,并对其行政区划代码一一核对,发现差错进行修正;5、根据《统计法制建设及统计执法年工作方案》,对全区147家单位进行统计自查情况汇总;6、完成了2013年农业统计工作及商贸业新增单位调查工作;7、完成了我区农业休闲生产经营调查工作和夏季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统计工作;8、组织开展全区统计人员从业资格报名考试和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9、配合市局完成全市500多家投入产出企业的报表审核工作;10、年初组织开展2012年度文化产业调查工作,这项工作已于第一季度完成;11、会同市统计局深入各镇和村,检查基层统计“双基”建设情况;12、会同市统计局深入辖区单位企业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了解我区全社会投资情况。

(四)积极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提供高水平决策服务

1、做好综合统计月报工作,编制《统计月报》;2、每季度组织撰写我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加强统计监测和预警,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3、组织编撰2012年《聚焦》画册及《聚焦》手册工作,全面展现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4、根据省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11月组织开展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届时将为我区准确及时掌握全区人口变动情况及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可靠的人口数据;5、会同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开展我区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为我区提供全区居民收入情况数据。

(五)依法行政,切实提高执行力

今年以来,我局集中精干人员全力以赴抓好区委区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做好迎检依法行政考核的各项工作,认真组织编制《统计局依法行政资料汇编》;二是全面抓好区普查中心工作,完成专业人员的配备,保证普查中心工作正常开展;三是抓好新坡镇的民丰、新彩两个村委会的计生、土地整治、党建等工作;四是抓好城西镇薛村的包户拆迁思想动员工作;五是抓好新坡镇民丰、新彩两个村委会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业务素质

一是紧紧围绕“党的十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专业知识学习,每周一召开局务会议,一方面通报上周的工作情况,部署本周工作抓落实;另一方面集中学习中央、省、市和区文件精神,加强统计知识学习,针对新形势新统计进行讨论交流,在相互学习中提高统计业务水平;二是参加区里“大学堂”学习,按时组织干部到大学堂听课,并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知识竞赛和其他培训活动;三是业务骨干与时俱进学习,今年上半年,我局业务骨干先后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统计业务培训学习;四是组织开展治理“庸懒散贪奢”问题活动,召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经过一段时间整顿,切实改变了干部工作作风,全局干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五是组织全区五镇六街统计员参加省统计局举办的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岗位业务培训班,参加人员认真学习并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六是制定了《统计管理制度汇编》,使统计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二、存在主要问题

2013年,我区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统计数据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统计双基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统计执法力度还需进一步强化;新业态方面的统计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4年工作打算

(一)根据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综合分析我区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我区实际,发挥我区统计调查资源优势,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困难,积极应对经济工作的复杂性,与时俱进,加快转型发展,确保我区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重点监测分析2014年各季度及半年、全年全区整体经济运行发展态势,为区委区政府驾驭全局发展经济做决策提供第一手有价值的分析材料。1、抓好投资统计,关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状态;2、抓好批发零售业统计,分析全区商贸业发展形势;3,抓好工业统计,全力扶持工业保持健康发展;4、抓好农业统计,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5、抓好城乡收入统计,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发展成果。

(二)采取高科技手段组织开展好全区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方案的要求,一是依法入户登记,组织普查员采用PDA设备上门对普查对象进行数据采集(1-3月);二是数据审核、检查和验收(1-4月);三是数据汇总(4-6月);四是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评估(5-6月);五是主要数据(5-6月);六是普查成果开发与应用(7-12月)。目前抓紧完善机构,制定普查方案,广泛宣传,精选高水平的指导员和普查员,强化业务培训,依法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等工作,力争我区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三)根据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调研,编制覆盖全区经济和社会所取得巨大成就的2014年版的《聚焦》画册和手册等材料,及时面向全社会就相关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进行咨询服务工作,为解决我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供有力的统计数据。

(四)继续开展正常性的各类专业调查,主要抓好我区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限额以下商业抽查以及季度劳动力抽查和人口变动抽查等专业统计和调查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类调查和普查信息丰富优势,经过调研,分析形成涉及工业、能源、投资、商业、人口、住户等方面的专题报告资料,为区委、区政府发展辖区经济提供统计服务。

(五)开展专项调查及劳动工资情况调查工作。继续做好文化产业抽样调查,重点抓好我区城乡一体化改革住户调查、投入产出调查、人力资源非公企业(单位)抽查、劳动工资情况和新增单位等专项调查。集中全力催报季度单位劳动工资情况报表并对报表进行数据质量审核把关。会同市统计局抓好“四大工程”建设,抓好推进企业一套表制度。继续抓好新增单位调查,保证我区新增单位应统尽统,尤其对限上住宿餐饮业经营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促使如实填报。

(六)加强统计“双基”建设和统计执法工作。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在业务上指导全区统计“双基”建设工作,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夯实基层统计工作根基;二是加强基层统计执法检查,对各镇(街)的统计“双基”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执法检查,保证全区统计“双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各镇(街)、村(居)统计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信息员业务素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动的统计“四大工程”建设,迅速掀起统计“四大工程”建设高潮,激发统计人爱岗敬业的热情,营造统计“双基”建设的良好氛围;五是要依法统计,文明执法,善于执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区各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保证我区统计数据不散、不断、不乱,达到统计精、准、快的效果。

(七)加强区普查中心工作,建立健全普查中心工作制度,一是大力支持普查中心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完善普查中心各项制度;二是抓好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普查中心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三是抓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提高普查中心工作质量。

第5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第一条为了确保全县国民经济计划的全面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经济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客观、公正、有效地实施经济目标考核,依据上级经济目标考核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经济目标管理工作由县经济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统一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目标办),目标办设在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县经济目标的提出、分解、检查和总结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相关经济目标任务的提出、分解和初步考评,并参与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工作。

第三条纳入经济目标管理的单位,包括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经济部门和相关部门。承担经济工作任务的其它部门,如需纳入经济目标管理,由目标办提交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

第四条纳入经济目标管理的责任单位,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并及时向目标办报送报表和资料。

第五条经济目标考核指标体系遵循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设立。乡镇实行统一指标体系,部门根据职能设置不同业务指标。指标体系和目标任务由县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需要具体设置,经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分解下达并跟踪考核。

二、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

第六条经济目标任务以经济目标责任书为依据。

第七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实行月自查、季度分析、半年检查、年终总评和抽查的办法进行。月自查由各目标承担单位组织进行,自查结果以报表和文字形式于次月5日前报目标办、统计局和有关主管部门;每季度末加报季度资料;7月5日前加报半年资料;次年元月5日前报全年资料。

第八条考核指标的完成数,属统计指标的,由县统计局确认,非统计指标的,由相关主管部门确认,并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送目标办。

第九条年终考核得分,以单项指标记分累加,通过权数换算确定总分。单项目标得分=完成数/目标任务数×权数×10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争取上级财政类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新增财源建设为重要指标,其中新增财源建设指标作为经济目标考核的加分指标,以税收增长比率为依据,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加0.5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争取上级财政类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等指标加分以不超过该指标满分的10%为限;其它指标超额完成均按满分计算,不再加分。

对经济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或因特殊情况影响任务完成的,可采取定性修正值的办法,加减考核评分值。具体办法由目标办提出,县政府常务会审定。

第十条新增财源建设、争取上级财政类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由县财政局进行单项考核,将考核结果报目标办,纳入经济目标考核一并计分。

第十一条按照经济发展现状,把全县22个乡镇分为3类,各类根据经济目标考核综合得分取前二名。

三、奖惩办法

第十二条凡经济目标考评总得分达到100以上者,即为完成经济目标。各单位的考评结果,计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总分。

第十三条县人民政府对乡镇经济目标考核实行单项奖励。对3类完成经济目标前二名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

第十四条县人民政府对依法纳税先进工商企业实行单项奖励。工商企业上缴税金(以税务机关票据为准)不低于上年水平且达到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及以上者,一次性奖励企业法人代表0.5万元、1万元、1.5万元、2万元、3万元、4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10万元(各格次奖只奖一次,跨越格次就高奖励,不能兼得)。

第十五条经济目标考核结果及奖励意见由县目标办提出,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奖金由县财政局拨付,目标办负责核发。

第十六条凡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实行经济目标“一票否决”,县政府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济目标得分一律以零分计算,视为未完成目标任务:

1、故意拖延、推诿,不按时上报资料者;

2、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者;

3、有其它严重违规行为者。

四、附则

第十八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有关部门的经济目标管理工作,由各单位参照本办法自行考核。

第6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__县人大常委会20__年度工作安排,__县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__县人民政府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人大常委会于10月20日,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对__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

此次视察,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到企业实地察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视察组听取了__县经济发展统计局局长鲍铁力所作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先后到光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__市 乳业有限公司和__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视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视察,委员和代表们认为,__县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明确,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__县人民政府从实际出发,立足区位优势,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截止目前,__县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 万户,从业人员 万人,元至九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完成年计划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过亿元的企业有 家,过5000万元的有 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 家。

(一)科技园建设情况。目前,科技园已开发用地亩,已投入 亿元人民币进行基础设施“九通一平”的全面建设;已签订入园企业 个,总投资 亿元, 乳业 万吨液态奶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市场带中,日用百货及副食品批发市场工程、汽车城已启动建设。

(二)招商引资进展情况。今年以来,__县人民政府积极筹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共收集各类项目30多个。截止目前,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6个,合同(协议)资金30.0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45亿元。

(三)旅游产业发展情况。__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开发了__旅游服务中心区等10个特色景区,构筑了特色的精品旅游景点线路和旅游节。举办了生态旅游文化周”活动。环湖公园已完成整体工程。还将开工建设黄河旅游项目。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做法

(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__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努力增强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意识,每年召开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让企业与执法部门现场对话,沟通感情。同时还经常深入到非公有制企业,为其提供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帮助,协调有关部门为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在用地、税收、城管等方面的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对企业的保护力度。政府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保护力度,对有关政策规定的可以享受的优惠,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同等待遇,减少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人为障碍。禁止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防止“三乱”现象的反弹。

(三)努力落实相关政策。政府按照“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受益”的思路,积极与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努力落实相关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诚信度较高的非公有制企业,帮助协调解决贷款融资难问题。与多家金融部门联系,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万元。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创业金融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 余万元。

(四)引导、扶持企业发展。政府引导、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由消费娱乐型向外向型、效益型、科技智能型转化;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等对__县基础设施、社区服务、

物业管理等领域的投资经营,引导其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向宽领域、大规模、高层次和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企业经营者、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较低,对科技开发不够重视,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产品科技创新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虽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关系到企业切身利益的优惠政策,如新建的创业型企业在注册登记、税收、经营场地、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尤其是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还不到位。

(三)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缺乏后进,企业所生产的名、特、优产品投资大、产出少、大多增产不增收。

四、建议和意见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减少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制约、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要树立公仆意识,多为企业提供服务,做好企业的后勤和帮手,加快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有计划的安排非公有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管理及专业知识,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最大限度地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减少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着实解决在执行政策中出现的“议而不决,落而不实”等问题。切实发挥《行政许可法》的规范作用。

第7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实证分析

一、江阴经济基本情况

江阴地处长三角腹地,整体经济实力雄厚,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选中实现八连冠,2005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级市。

十年来,江阴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71.90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2335.90亿元,年均增速20.49%,比2005年增长1.5倍。2011年,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445.00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2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153.40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年均递增28.7%,比全市GDP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预算内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5.3和0.4个百分点。

近年来,江阴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更是把它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政府各项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3.14:63.32:33.47优化为2011年的1.81:59.18:39.01。

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量化分析

财政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密切。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高。这一比重,发达国家一般在40%-50%左右,个别国家如瑞典这一比重高达60%;发展中国家也为25%-30%左右。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2年始,江阴市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关系基本稳定,都维持在10%-20%的区间内。就变化趋势来看,江阴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世界各国相比,江阴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且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通过Eviews软件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可知,江阴市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9739,地区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边际影响为0.1752,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江阴市财政收入的增长有赖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两者保持着同向的变化趋势。同时, 每增加1元地区生产总值可带来0.18元的财政收入。这意味着,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对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具有根本性决定作用。

(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与地区财政收入的关系

以下我们使用江阴统计年鉴2002-2011披露的江阴财政收入数据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本文主要探讨三次产业增加值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因而在回归模型中以三次产业增加值作为解释变量,而以职工工资总额作为控制变量。其依据是,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代表地区经济水平,应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当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加时,地方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增加;而职工工资总额则反映的是社会分配情况,将主要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中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以及潜在消费能力,因而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江阴市地方财政收入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为0.94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855。第三产业产值与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914。这表明,三产的发展都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产生重要作用。

(三)三次产业增加值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

为进一步分析各产业增加值对地方财政的影响程度,我们设定线性回归模型为(见表2),根据图中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Y=-28.83500-1.670233X1+0.286235X2+0.644763X3-6.5965105X4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亿元,财政收入就会减少1.6702亿元1;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亿元,财政收入会增长0.2862亿元;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亿元,财政收入会增长0.6448亿元。

这表明,由于第一产业低税、免税产值比重较大,附加值较低,第一产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低,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高。这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提升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财政收支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分析

(一)财政收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作用

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否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状况与水平,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因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另一方面,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又对产业结构优化起着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能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8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一)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组织人员、聘请专家编写《“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对我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对“十二五”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预测,并提出部分指标调整建议和“十二五”后期重点工作建议。

(一)科学编制年度运行报告。科学撰写了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全面、客观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在完成年度经济运行报告的基础上,我委坚持每季度对我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完成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报告,提出相应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建议,切实为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当好参谋助手。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备案审批。截至11月底,我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备案89个,总投资额280.15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41个,总投资额136.87亿元;工业项目17个,总投资额4.47亿元;服务业项目18个,总投资额66.17亿元;农业项目5个,总投资额约3.73亿元;其他项目8个,总投资额约68.91亿元。其中有部分项目企业注册地址不在我区,在我委和招商办共同协调下,共有18家企业将注册地址迁移到我区,促进全区财税收入增加。

(三)公务车车编管理。根据区领导专题会安排,我委牵头起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并依据各单位人员编制及工作情况对区直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车编进行重新定编,相应的定编通知已下发至各单位。11月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现已完成初稿并征求公务用车管理相关部门意见。

(四)经济发展指标协调与促进。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解,固定资产投资由我委主要负责协调和促进。根据工作安排,我委对区内近两年备案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回访,了解项目开工建设进展情况,并敦促企业积极上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同时与区统计局统计数据进行核对,发现存在我区建设项目列入其他区、漏统和少报、部分项目征地拆迁款项没列入统计等问题。经我委和区统计局共同努力,目前已补统投资项目24个,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19.65亿元。10月份对追加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征地拆迁款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追加固定资产投资18.09亿元。截止10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66亿元,增长28.7%,增速全市第一。

(五)政府投资项目申报。根据市发改委《关于编报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委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项目申报工作,并对各相关单位申报项目进行筛选,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区经济、民生等要素,着重向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改造方面倾斜,最终汇总出41个政府投资项目上报市发改委,计划总投资额233041万元,其中2014年度计划投资107935万元。

(六)统筹城乡和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参与《加快统筹城乡和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多次协同市发改深入乡镇开展调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申报城乡统筹示范实验区项目。

(七)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委干部认真学习市委《关于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入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公务接待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海办发〔2013〕20号)、市纪委《关于严明纪律过节坚定不移纠正“”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自查,并针对各风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制定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方案,完善“三重一大”等事项审批流程。

(八)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前进村挂点帮扶工作,春节期间,我委深入挂点村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并为40家困难户赠送慰问品(油、米等生活必需品)。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指导和监督,主要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指导,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办理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件15件,其中主办件2件,协办件13件,代表满意率100%。其他“美丽乡村、洁净家园”、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五大工程”环境保护等工作按区委区政府要求顺利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监控和预测能力不足,造成部分经济社会指标计划制定偏高。

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深入程度不够,主要有关职能部门对管理行业管理不够深入,造成部分行业发展数据空缺。

第9篇: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和先导性作用。几年来,通辽地区公路建设采取多元筹资加快公路建设的办法,极大地改善了公路质量,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方便条件,同时,围绕收费公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调研和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对奈曼旗收费公路整体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奈曼旗境内公路建设及收费情况

目前,在奈曼旗境内有两条公路设有收费站,一条是国道111线在八仙筒和大沁他拉各设一个收费站;另一条是大沁他拉至辽宁省阜新市(大阜线)公路,在三道古街和互利各设一个收费站。此外,在奈曼旗与赤峰市的交界处还有下洼收费站。其具体情况是:?

(一)大阜线始建于1994年,起点是奈曼旗所在地大沁他拉镇,终点至青龙山镇以北的东风桥,全长33.4公里,公路等级3级,预算金额1698万元,决算金额1470万元,其中向建设银行奈曼支行贷款600万元。收费站全站职工66人,大部分是交通系统内部职工子女,其余人员是由旗人事劳动部门调配的。?

1995年9月,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向过往车辆收费:(一)2吨以下汽车挂车每车次收费2.00元。(二)汽车、胶轮机械车14.7千瓦以上,拖拉机2吨以上汽车挂车每车次5.00元。(三)2吨以上及8吨(不含8吨)的客(货)汽车,特种汽车、胶车机械车每车次10.00(四)8吨及15吨的客(货)汽车、汽车挂车、特种汽车、胶轮机械车、拖拉机每车次20.00元。(五)正三轮摩托车每车次500元。(六)14.71千瓦以下的拖拉机(农用作业车除外)每车次1.00元。从1995年至1999年末近五年时间,该站共收费643万元,其中偿还贷款本金24万元,利息295万元,上缴税金22万元,扣缴经济社会发展资金9万元,其余收费全部用于人员工资,基础建设以及其它经费支出。?

20xx年由财政零户统管之后,桥河、互利两收费站共收费188.5万元,其中还贷款本金20万元,付贷款利息47万元,纳税7.4万元,扣经济社会发展基金18.8万元,其余收费全部用于人员工资、专项支出和其它经费支出外,还超支了24.5万元。?

20xx年1-5月未,两站收费62.6万元,其中付贷款利息10.7万元,扣经济社会发展基金6.3万元,其余收费45.6万元全部用于人员工资和经费支出。?

从20xx年6月1日起,大阜线收费站交通辽市交通征费稽查所管理,收费全部上缴,同时通辽市交通征费稽查所负责大阜线收费站的全部人员工资和经费,并且用国道111线的贷款将大阜线的全部贷款本金和利息偿还。?

(二)从20xx年开始,国道111线从赤峰市的下洼至通辽段开始拓宽,线路全长210公里,公路等级为2级,现已修至奈曼旗的浩特林场,全长约110公里,项目贷款约31500万元。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20xx年设收费站两个,即八仙筒收费站和大沁他拉收费站。之后将原大阜线桥河收费站改为大沁他拉收费站。大阜线又在三道古街新建一个收费站。?

按照自治区计委、交通厅有关文件规定,国道111线向过往车辆收通行费:(一)二轮摩托车、轻骑、14.71千瓦及以下拖拉机,每车次2元。(二)正、侧三轮摩托车、柴油三轮运输车,1471千瓦以上的拖拉机,2吨(不含2吨)以下的汽车挂车,每车次5元。(三)2吨(不含2吨)以下的客、货汽车、特种汽车、胶轮机械车、2吨(含2吨)及以下的汽车挂车,每车次10元。(四)2吨(不含2吨)以上的至8吨(不含8吨)的客、货汽车,汽车挂车、胶轮机械车,每车次15元。(五)8吨(含8吨)以上至20吨(不含20吨)的客、货汽车、汽车挂车、特种汽车、胶轮机械车、拖板车、每车次30元。(六)20吨(含20吨)及以上的客、货汽车,汽车挂车、特种汽车、胶轮机械车、拖板车、每车次40元,收费年限暂定为17年,收费用于偿还贷款、人员工资和基础建设。?

二、奈曼旗公路收费存在的问题

公路修好了,过往车辆的车耗、油耗都降低了,同时也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方便条件,这的确是一件大好事。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收费站选址上不合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按自治区有关规定,国道111线每40公里,设一个收费站。例如:从下洼至浩特林场可设3个收费站。自治区政府文件同意,在723-724公里处(即八仙筒镇西)设一个收费站;第二个收费站应设在距八仙筒站40公里远的大沁他拉镇以北的763-764公里处;第三个收费站设在奈曼旗与赤峰交界的下洼。现在,第二个收费站设在大沁他拉镇以南8公里的桥河,距八仙筒收费站 60公里,距下洼收费站仅34公里。另外,桥河收费站距三道古街收费站仅几公里。以一辆北京吉普车为例,从大沁他拉到下洼44公里,要过桥河、下洼两个收费站,往返要交费40元;从大沁他拉到三道古街20多公里(大阜线),要过桥河(111线),三道古街(大阜线)两个收费站,往返要交费30元;如果是8吨以上的客车、货车,往返要交费100-120元,从而人为导致车流量减少,这种现象无疑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二、有重复收费现象,加重了车主的负担。?

现在公路收费都由通辽市交通征费稽查所统一管理。20xx年大阜线又在三道古街新设了收费站。从大沁他拉至三道古街20公里,此路段既是大阜线,又是国道111线。大阜线是1995年奈曼旗投资兴建的三级公路,20xx年建国道111线,在大阜线基础上加高、拓宽,建成二级公路,该段公路有大阜线870万元的投资。如果从大沁他拉到三道古街走大阜线,在20公里的路段上就要交两次费(111线一次,大阜线一次)。此费用比燃油费还高,无疑要以运价上涨而带动其它价格上涨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加重群众负担。?

第三、公路收费还贷少,存在以路养人现象。?

经测算,大阜线公路从1995年至20xx年收费总额为810万元,偿还贷款44万元,占5.43%;偿还贷款利息342万元,占42.22%;缴纳税金29.4万元,占3.63%;交纳经济社会发展基金27.8万元,占3.43%;形成固定基金27.4万元,占3.38%;公用经费88.9万元,占10.98%;剩余资金28.9万元,占3.57%;专项支出39万元,占4.81%;人员经费和其它支出182.6万元,占22.54%;这22.54%收费182.6万元,在1995年至20xx年6年时间用于66名职工的工资、福利、资金和其它支出。?

第四、收费上缴,影响了地方税收和经济发展。?

以20xx年为例,大阜线公路日车流量约430车次,年收费额188.5万元,从而产生地方税收7.4万元,经济社会发展基金18.8万元,此两项收入26.2万元,在预期有限年间还有上升趋势。但收费上缴后,此款已不能由地方税务和财政部门收缴,从而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虽然大阜线修路贷款已由通辽市交通征费稽查所偿还,但大阜线地方修路投资870万元没有收回,该线路在未来有限年内还要继续收费,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全部流失。?

三、解决奈曼旗公路收费存在问题的建议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修好了,交通运输业发展了,从而也带动了其它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件好事,公路收费目的是为了偿还贷款,是为了以费养路。就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是撤掉像大阜线三道古街收费站,此收费站的建立未经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既然桥河收费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大阜线和国道111线的必经之路,不可能因为满足每40公里一个收费站而迁址,那么就应该将三道古街收费站撤掉。从大沁他拉南下大阜线可由桥河收费站收费,桥河收费站同时承担国道111线和大阜线的收费任务;从辽宁阜新北上大阜线可由互利收费站收费,桥河收费站可做为车辆继续走111线的收费站。?

(二)是撤掉国道111线桥河收费站在兴隆庄设立的验票站。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字(20xx)36号文件精神,未经批准已设立的验票站,必须撤除。桥河收费站兴隆庄验票站在未经批准而设立的验票站之列,理应撤除,以减少人力财力的损失。?

(三)是严格核定收费站收费人员数量,从而避免以路养人现象。根据我们测算,一个收费站每班工作可用两人进行双向收费,包括公休日在内每班每天工作6小时,24小时8个人就可以完成任务,再加上领导1-2人,财务人员1-2人,工勤人员2-3人,每个收费站13-15人就可以满足工作需要。平均每人每年工资、奖金、福利等按1.2万元计算(不包括公用经费),每年15.6-18万元就可以全部解决(包括工资再上调因素)。公用经费每站每年10-12万元(20xx年桥河、互利两站实际发生15.36万元),合计每站每年经费26-30万元。按每站每年平均收费150万元(大阜线5年平均数)计算,扣除工资、经费30万元,还剩120万元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和加强收费站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