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农业发展的模式精选(九篇)

农业发展的模式

第1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湖北省;策略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201

生态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和实施过程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仅仅将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对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的制度,而忽略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必然无法有效的将生态农业和产业化结合。

1 湖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某县已经采用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成本一直偏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足。开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最终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由于各种产业化条件不足使得经济效益极低。

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产销产业化模式尚未成熟,对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生态农业相对较高的成本与较低的产量也降低了产业化生产与销售的可控性。

湖北省某县由于乡镇发展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小,因此缺乏有力的劳动力保障,大大影响着生态农业生产行为的高效开展。这种生产压力主要表现在农忙时期,即使加入了现代化的设备和机械仍然无法满足较大的生产需求。

2 湖北省某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强化制度的推进

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长期以来所选择的分散性农业生产体系不仅不利于劳动力与农业资源的集中生产,同时也对产业化发展造成了非常直接的不利影响。深入的将制度不断推进和强化能够将农村土地更加集中化生产与管理,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要强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关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详细登记,确保每一位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土地经营模式与承包权转移制度上进行不断革新,推动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形成。

2.2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性建设

生态农业除了对生产、加工、销售这一产业化过程每一个阶段有着具体要求外,还要求在具体的产业化设施上具有生态化性质。例如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持基础建设等,都决定着生态农业是否能够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建设上主要是指与之相关的设施、设备,例如水利、抗旱涝等,以及与农业生产运输相关的其它硬性配置,例如道路、电力等。这些基础性建设是农村生态农业的最基本发展需求,对这些方面投入建设可以直接的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提高。

2.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产品的市场经营,因此建立新型的农村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对产业化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从政府方面来说就应当对农村生态农业予以足够的政策扶持,降低农村生态农业投资贷款的条件为其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需要针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入农业保险的支持,并且根据生态农业的具体要求增加保险的内容,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更加可靠;对农村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优惠的财政支持条件减少或免除部分税收,刺激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投资水平;最后建立起新的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2.4 深入落实农村城镇化发展

这是为了解决农村生产力明显不足的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对农村实施城镇化改革,创造出生态农业的多种产业链模式,使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提升,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全面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从而保证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例如从公共服务上的建设和完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生活生产配套设施,以城镇化的标准来对农村进行有效改革,并且加入更加有效的惠民手段增强农村生态农业的吸引力。

3 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做为主体的经济大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这对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作用。在国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之后,运用有效的手段将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是当前湖北省某县寻求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只有从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趋势从农业生产的硬件设施完善到生态技术性支持,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农业与产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湖北省农业产业的高效发展。

第2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那么,何谓“生态农业”?它有什么特点?

据农业专家解释,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能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并具有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使生态与经济达到良性循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渐进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耕地有限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hm2,只占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4%。可以看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体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6,加拿大的1/5,俄罗斯的1/8。目前,我国的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66%,可大规模耕地的平地只占34%。在土地用地中,工矿、城市、难利用的土地、交通用地、可利用的农林牧土地占74%。在这74%的土地中,还包括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

 

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着劳动生产率偏低与农民收入急需增加的矛盾。占据全国46%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却只占总消费支出的37.7%。201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数为8249万人,每一个劳动力养活的人数为3~4人,而美国一个劳动力却能养活75人,德国一个劳动力能养活67人。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匮乏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状,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应该采用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应该是点、线、面二级阶段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在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时候通常强调可行性,并且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任务,在经济效益方面有一定的倾斜,在坚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或者以经济效益来推动生态建设。在这种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效益是目的也是手段,是通过经济效益的激励杠杆,推动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目标,获得“双赢”。

   这一种渐进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序列应该从乡村的一个个点开始,并且在吸收传统农业向空间要经济效益的经验,利用生物种群互养、互补的特点,达到最有效地利用农田的一切资源,达到促进单位土地生产力提高的目的。迂一种生态经济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套种、间种的耕作制度。还有一种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布局特点是垂直空间的形式,通过各种要素的优势互补,形成一种资源的良性循环。基、桑葚、鱼塘、菜基等不同的物质循环型与养殖业、种植业、沼气等结合为空间物质循环形状。通过这种循环模式,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级地循环采用,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互相融合。同时,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强调互相之间的协调,建立一种“线”上的资源循环,拉长产业链,从而引导农业资源中的各个要素,多角度、多层次、立体扩展到平面,从而促进农林牧渔与种养类的互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多次增值转化,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共同提升。构建可持续的、可行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能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与良性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在空间和格局上是复杂化与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从南到北,分布在热带、赤道带、亚热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等维度,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农业生态经济从东南向西北开始,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等地区。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东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占45.2%,西部地区占25%,中部地区占30.2%。这表明,农业生态经济在各个地区的差别很大。因此,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应该坚持分类引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生态经济模式与生态空间互相配合,避免“一刀切”的线性思维方式,以及简单挪用外地经验管理模式。任何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只有与本地具体的生态空间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因此,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来自于区域之间的互相比较与分析,以及系统结构功能的持续发展与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本地优势资源向优质产品转变,让生态资源成为维系农业经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3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F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30-02

创意农业是借助于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为依托,将科技、文化、个人创造力等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是在设施农业、精致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等现代农业形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此为一定的物化表现形式。但创意农业又是这些现代农业形态的深度延伸和综合发展,是现代农业的更高表现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创意农业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在创意经济与体验经济的引领下,荷、德、法、英、日等发达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各自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基本发展模式。从功能类型的角度看,有这样一些主要模式:

1.高科技创汇型的荷兰模式:荷兰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世界领先,其在发达的设施农业、精细农业的基础上,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园艺作物、蔬菜及奶制品,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创意农业的典范。荷兰特别注重发展产业链完整的园艺型创意农业,强调“适度规模经营、高度集约化管理、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形成了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和园艺生产专业分工的完整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其产业链覆盖了一、二、三产业的众多环节和领域。

2.旅游环保型的英国模式:英国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旅游的先驱国家。目前,全英近1/4的农场直接开展农业旅游,其经营者绝大部分为农场主,每个农场景点都为游客提供参与乡村生产生活、体验农场景色氛围的机会。农场内一般设有一个农业展览馆并配以导游和解说词介绍农场工作情况,备有农场特有的手工艺品,提供餐饮、住宿服务。英国的农业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和亲身体验农业活动的同时,体味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

3.环保生态型的法国模式: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注重调节环境和优化城市区划布局。如巴黎大区的创意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大田农业作为城市的绿色隔离带,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住区分开,限制城市无限扩张,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将其打造成城市的重要景观,在调节环境的同时优化城市功能。

4.社会生活功能型的德国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休闲农庄主要建在林区或草原地带,除了开展森林休闲旅游、环保科普教育外,一些企业还将团队精神培训、创造性培训等项目从公司封闭的会议室搬到开放的森林里进行。慕尼黑市郊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开辟了“骑术治疗项目”,将心理治疗寓于骑马休闲活动之中。慕尼黑郊区也因此项独特的创意农业活动项目及其所实施的“绿腰带项目”系列行动方案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休养之地。“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承租者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或经营家庭农艺,但绝对禁用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通过亲身耕种,市民可享受回归自然及田园生活的乐趣。

5.多功能致富型的日本模式:日本创意农业的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品牌农业,注重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色农业”为两大特征。近年来,日本正不断加大推广“第六产业”的力度,鼓励每个村庄都要有特色创意和产品,形成独特的品牌,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创意农业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也出现了一批富有成效和特色的创意农业典型案例。从发展路径的角度看,大致有这样几种主要发展模式:

1.农产品深度开发模式。通过栽培创意、形色创意、包装创意、用途创意、亲情创意等手段,改变农产品传统的食用功能和常规用途,使普通的农产品变成身价倍增的纪念品、艺术品。如北京以生产西瓜闻名的大兴,通过灌液、密封、装饰等十多道工序制成的“玻璃西瓜”,每个售价高达500元。此外,五彩斑斓的盆景蔬菜、盆景水果,趣味盎然的豆塑画、五谷画、异型果、晒字果等,都是在尊重农产品传统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与创意的完美结合,挖掘出农产品的多重功能与特性,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2.资源明智利用模式。将以前当作废弃物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通过对其形、色、物质材料及精神文化元素的巧妙利用,变废为宝,制作成富有创意的实用品或工艺品。如用农作物秸秆做画、编手提袋、宠物篮等;用果壳、树叶、树枝粘贴写意画;用鸟蛋或禽蛋壳做蛋雕、彩绘等工艺品;用各种豆类制成手机链、项链、手链等小饰品或做画、做门帘等;用玉米苞叶、棉花壳、柳枝等做干花,等等。北京延庆县八达岭镇开发的农业创意项目――发泄农场,是废物利用的又一杰作。他们让游客(主要是压力过大的城市白领)到已采摘过玉米穗的玉米地里肆意打砸玉米秆,来达到发泄愤怒和释放压力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创意农业园区模式。创意农业园区是发展创意农业的主要载体之一。如北京密云县的“紫海香堤艺术庄园”,核心区占地面积300亩,种植薰衣草、紫苏等珍贵香草200多种,形成集养生、度假、休闲、体验、婚纱摄影、影视拍摄、艺术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观光旅游区、情景式休闲度假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区。香草园以创意为切入点,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香草文化的包装利用,极力塑造普罗旺斯式的浪漫氛围。而浙江杭州的同家乡村乐园,则通过设立精品农业园、精品桂花园、水果采摘园、自助耕种区、创意新天地、世界景观园林、绿野仙踪、动物乐园等功能区,形成集娱乐休闲、餐饮住宿、会务商贸、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创意农业园区。

4.农业文化创造模式。把农业生产作为艺术创作来做,让它承载更多的人类情感和文化内涵;将社会生活中的人文元素与农业资源有机融合,使其转化为经营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北京的一些地区,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利用玉米秸秆种植“迷宫阵”,建造适宜人们观光休闲的新场所,将“都市”与“农业”真正融为一体,其收益是玉米生产的20~50倍。门头沟的“花露蝴蝶园”与婚庆公司合作的为新人放飞蝴蝶活动,仅此一项就带来了十几万元的年收入。浙江的一些地方将葫芦等农产品套上各种阴阳模具,生产范制葫芦,利用葫芦与“福禄”谐音及人们求福求禄的传统习俗,刻上花鸟鱼等图案,做成艺术收藏品,拓展葫芦文化。

5.农业空间拓展模式。通过经营理念和科技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例如,阳台农业:浙大农业试验站研制成功的“阳台农业”种植系统,建德一家企业研制成功的智能育菜机等,使得阳台农业更加专业、简易和普及,在满足城市居民净化空气、美化居室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居民的恋农情结。屋顶农业:浙江绍兴农民彭秋根开创了“绿色、低碳、环保”的屋顶水稻田,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的世界屋顶绿化大会上,这位“屋顶种稻人”被授予世界屋顶水稻最佳人物金奖。Office农场:绍兴一企业开发出适宜公务员、白领在办公室体验式地进行蔬菜种植的微型智能室内植物种植系统,解决了室内没有阳光不能种菜的难题。依托这一系统,浙江的office农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此外,还有形式多样的庭院农业、梯田农业等等。

6.农业节庆开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和开发出的节庆活动,是体验式、休闲式、消费式相结合的农业创意产品,常常兼具吃、玩、赏、教等多项功能。具体包括农作物类节庆、动物类节庆、民俗文化类节庆、综合活动开发类节庆等多种形式。南京的“农业嘉年华”,通过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创新了现代农业的营销理念和方式,打造出全国独有的创意农业品牌,每届都能吸引20万左右的市民参加。

7.都市农园(又称格子庄园)模式。都市农园也是欧美和日本的都市人最喜欢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大有超过高尔夫的发展势头。其经营方式就是将城市近郊土地分块出租给市民,其面积几十到几百平方不等,用于种植水果蔬菜或花草树木,通过亲手耕作,市民可以享受回归土地与自然的乐趣,获得新鲜安全的食品。在北京、辽宁、宁夏等不少地方,这种“格子庄园”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当“农夫”。

8.区域品牌组合模式。如成都锦江区将农业与绘画、摄影、雕塑、音乐创作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个符合当地民俗风情并各具特色的新村风貌,被称为“五朵金花”模式。上海奉贤区也依据自身特点打造了“一核四园十线 ”的创意农业区域品牌集聚发展模式。“一核”即以上海奉贤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的创意农业核心区;“四园”即庄行农业园区、拓林绿都园区、青村申隆申亚园区、海湾都市菜园四个创意农业特色园;“十线”即将一核四园等创意农业主体串珠成线,形成10条创意农业观光休闲自助体验路线。

参考文献:

[1] 刘珂.借鉴国内外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创意农业[J].中国发展,2011,(12).

第4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一)新模式的内涵

所谓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休闲行为”与“非休闲行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同模式,即定位于风景名胜区中的休闲产品服务与非休闲产品服务(即休闲产品生产、加工及其流通)协同于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之中,其中,非休闲产品服务行为完全服务和服从于休闲产品服务需要,相互支撑,形成有机联系。一般来说,风景名胜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宜人,文化深厚,自然独特,特色农产品生存环境优良;既适合传统意义上的休闲如度假行为,又适合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如乐活行为;休闲消费旺季人们可以从事休闲产品服务,休闲消费淡季人们可以从事非休闲产品服务即休闲产品生产、加工及其流通,为休闲消费旺季需求作好充分的准备和储备。这种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既具有国际休闲农场的行为方式即融农场休闲服务与农场农产品生产于一体,但又优于国际休闲农场的行为方式即协同区域休闲产品服务与休闲产品生产于一体,形成区域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并具有区域差异的典型特征,休闲消费者可以在休闲协同区域做出更多的最优消费选择,休闲供给者可以在休闲协同区域做出更多的最优生产选择。这种运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力量,通过新型休闲企业的示范行为,协同“休闲行为”与“非休闲行为”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运作模式更有利于政府有效行为的发挥,例如,通过公共设施投入、新型休闲企业培植、区域休闲行为规范、区域休闲品牌建设、区域休闲产业规划、区域休闲产业协调等方式引导既具有国际化休闲农业特征,又具有本土化现代农业特色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休闲”与“非休闲”间的矛盾问题,真正实现我国休闲农业的加速发展和全面提质。

(二)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既然定位为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理所当然既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公共休闲产业建设,更需要市场引致的非公共休闲产业发展。公共休闲产业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休闲项目建设和名胜风景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公共支持保障体系建设,非公共休闲产业包括风景名胜区休闲企业、农庄和农家乐的休闲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系列产品及其服务。公共休闲产业和非公共即市场型休闲产业的协同运行构成了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创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二、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分析———以江西武功山为例

(一)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武功山休闲发展的现状概述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内现已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景点200余处,整个风景区分为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九龙山宗教文化区、发云界游憩娱乐区、大王庙原始生态区五个核心景区。近年来为了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投资达3亿元的芦万武旅游公路即将全线通车,投资6亿元的武功山西海温泉度假村一期(含五星级酒店)也即将投入运营,高标准的客运索道、文化园、摄影观景平台、地质博物馆、寺庙、宾馆、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也正在改造建设之中;加强资源保护与挖掘力度,并新发现了高山瀑布、原始次森林和巨型活体灵芝等宝贵资源;组建并实质运作了江西武功山实业有限公司;先后申请并获得了部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和称号。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休闲农家乐以自然家庭为组织,以传统经营为模式,主要服务于旅游客群,基本上以提供食宿服务为内容。旅游旺季消费需求旺盛,旅游淡季消费供给过剩,总体功能能满足旅游顾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2.武功山休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从现实来看,武功山的休闲农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历史来看,武功山休闲农业的功能主要还是被动服务于资源禀赋型的旅游业,没有从现代农业的内涵理解认识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观念,认为休闲农业仅仅只是吃喝玩乐;也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农业产业的延伸,是集聚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单纯认为休闲农业就是乡村旅游业;更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小康社会的福利事业,需要政府行为的观念。

(2)土地流转问题目前,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尚未建立休闲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必然需要一定规模的区域空间,这就需要将目前分散承包经营的土地实行特定模式的流转与集中,因此,土地流转模式问题、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土地纠纷法律问题等将成为现实难以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业主在租用大片土地发展休闲农业后,建设加工、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这就意味着一定的农业用地将转为建设用地,因而又存在如何进行相关支持政策的设计问题。

(3)人力资源问题加快推进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必须改变目前传统的经营方式,走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道路,因此,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休闲农业理念和行为能力的专门人才或企业家。“大力引进”主要是根据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和公共投资建设等因素激励吸引海内外先进的休闲农业经营者或投资者从事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发展的现代休闲农业项目;“大力培养”主要是根据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动员包括政府的、社会的、企业的等力量培养具有现代休闲农业技术的专业工作者或企业家。

(4)公共投资问题现代休闲农业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现代公共休闲农业即非盈利性休闲农业,二是现代非公共休闲农业即市场型休闲农业。市场型休闲农业投资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加以解决,现代公共休闲农业投资问题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投资解决。武功山风景区作为以对接旅游、实现“山上山下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休闲农业区域更应重视休闲农业的公共投资建设问题。从现实来看,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公共休闲农业项目投资需求大,如公共休闲实施、公共休闲公园等,这都需要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仅仅依靠现有的财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武功山休闲农业的创新理念和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转型为契机,以国际休闲农业发展经验为借鉴,以区域自然条件为基础,以及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创新机制、市场运作的发展方针,以对接和服务旅游业为导向,以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休闲产业企业为抓手,大胆探索新型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区域休闲产业,通过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武功山原生态的传统农业到现代的休闲农业和服务协同发展的转型和山上山下互动,来实现建设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总目标。

1.创新理念

充分认识现代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新型业态,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发展武功山休闲农业必须以景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掘农业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必须以禀赋资源的特色开发和高效利用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具有武功山特色的原始性、生态性、开放性、多元性、先进性的休闲农业及其体系,实现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提出的“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慢生活休闲养生乐园”建设目标。

2.突出特色

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结合区域自然与人文特点,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为手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强化产业基础,改善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积极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动物养殖观赏园、名山药材养生园、红豆度假浪漫园、商务休闲农场农庄、农耕文化乐活园、沿路风光欣赏带等休闲农业产业形态,在诗画山水、古风民俗、产业风情、运动休闲、生态养生、认识学习、文化创意中不断丰富武功山现代休闲农业的内涵,满足消费者休闲乐活和猎奇体验的需要。

3.促进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以政府为推力,构建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式。不断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以第一产业为发展基础,不断促进休闲产业的内外联合与协同,大力发展综合型休闲农业,鼓励发展规模型休闲农业,加快推进休闲产业体系中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促进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武功山区域特色的现代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市的转型发展。

4.提升品牌

加大对武功山特色农业科研的投入,特别是武功山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构建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纽带,以现代综合农业企业为龙头的休闲农业体系。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武功山休闲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基础好、素质高、规模大、效益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农户、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提升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创建海内外知名的武功山休闲农业品牌。

三、促进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建设的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由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进行战略转型之际,我国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休闲农业是很好的新模式。

(一)完善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综合

风景名胜区的休闲农业其获利来源不止是农产品销售,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提供各种餐旅、住宿、参观等服务业的收入。这一新模式是由旅游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以及各种休闲产业的中介性组织所组成的一个大系统。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光要保持发展旅游业,还要注重关联产业的综合性发展。要保障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村道路、水电、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二)丰富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多样性内涵

风景名胜区发展休闲农业的目的在于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增加重游率,提高旅游区的经济效益。休闲农业区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观光休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心理需求的游客的需要。因此,在突出观光旅游主题特色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出一系列动态和静态的项目,使旅游者能在同一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地除单纯的风景欣赏之外还能接二连三看到多种观光休闲农业景观,体验和参与多种观光休闲农业项目,以达到给旅游者以最多最美的享受,使其高兴而来,满载而归的目的。

(三)提高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整体性效能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风景名胜区,需要在保护原生环境的基础上整体布局。需把邻近村镇的休闲农业连成片,开发为一条旅游专线或一片旅游专带,将邻近村镇的休闲农业项目纳入到区域旅游发展布局的系统工程中去,使各地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休闲农业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休闲农业系统。

(四)培植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示范性典型

对于景区范围内以及周边具有发展潜力和区域比较优势的地区,应当培养休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其他不同类型地域建立观光农业开发示范基地,对周围地区产生形成扩散和带动作用。如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休闲农业行业协会,进而促进这一新型休闲农业模式的发展。

(五)强化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公共性职能

休闲农业是一个跨农业、旅游业的交叉产业,风景名胜区的休闲农业在其固有的旅游功能上更是强调了对周边“三农”发展的关注。它的发展涉及农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乡镇企业和环保等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政府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政策扶持及宏观指导和调控。同时,政府还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为风景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政策环境,增加对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鼓励不同的利益群体投资休闲农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加入。同时,风景名胜区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如信息需求服务、技术推广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品牌宣传服务、消费者投诉服务等诸多问题或业务发展需求,需要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区域专门组织或机构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必须以公共财政支撑的运作方式建立区域统一、行为规范、品质优良、效率高上的综合服务机构及其体系。一是为行业发展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二是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三是满足消费者消费投诉需要,四是代表园区整体形象提供其他公共服务。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第5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但是,目前传统的经营模式、体制机制及现实条件中的一些制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也越来越显著。阜宁初步尝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的甜头,但也充分感觉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农业适度规模的发展。

土地的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是要有适度规模的土地,而承包地块分散制约了规模化。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相分离,这种相对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虽然避免了土地收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却又导致了土地使用权的平均化、经营主体的细小化,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程度。以阜宁为例,“一家三四亩、散落七八处”的现象普遍存在,土地资源整合难度大。虽然阜宁一直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但目前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也只占25%左右。农民对土地还有依赖性。目前,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就业和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承担着农民的生存、养老等保障功能。如果没有稳定的非农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农民是不愿意离开土地的。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但现在的户籍制度以及城市农民工的非市民待遇,却给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流动设置了障碍,出外打工并没有隔断农民与土地的生存联系,他们仍然将土地作为自己的最终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最后都回到农村,这就决定了土地流转的反复性和不彻底性。尤其是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不断出台惠农政策,农民对土地价值和收益上升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更不肯轻易放弃土地。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缺乏完整的土地估价、土地交易和土地合同管理等配套体系,如流转期限、远期收益、土地转入方与转出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并不清晰明朗。在土地承包利益关系出现矛盾时,有时也未能合理解决,甚至出现不尊重农民意愿的强制流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受侵害等问题,导致农户在对土地作出转让决策时感到不确定,心中无底,土地转入者也感到不放心。

现有的经营主体难当重任。起点低、眼界窄、小农意识等是农村经营主体中的普遍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主要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为主,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层次偏低,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阜宁目前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约30万,农村劳动力大都是“3860”人员,他们不仅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从事规模生产,而且也不愿意在农业上过多投入。规模经营主体还很不成熟。专业大户、种养能人抗风险能力不强,他们不具备法人资格,有的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跟不上、矛盾纠纷多,导致难以驾驭而失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大户“跑路”现象,就是因为无力承担风险。专业合作机制不完善,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只是徒具虚名,没有真正合作,带动力很弱,仍然普遍存在实力小、缺资金、缺人才、缺品牌、缺产品的问题。还有如托管经营的主体,因为没有直接收益权,管理服务滞后,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高。新一代农村青年普遍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由于“恋土情结”在新一代农村青年中逐渐淡化, “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大多不会、不懂农业生产,与其父辈在城乡之间“钟摆式”流动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更热衷于融入城市,摆脱农民身份,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和更多的机遇。他们的思维方式、创业动机都趋向于城市化,致使农业经营者出现青黄不接现象。

农业服务体系捉襟见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完善的服务体系是规模经营的有力保障。而从目前各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来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网络还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够,造成服务成本较高,无论是政府公共服务,还是市场化服务都还不成熟,规模经营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供给,尤其是在金融服务上更是如此,许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依然面临贷款难题,农业保险品种单一,规模经营者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另外,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等不健全,覆盖面窄,也不适应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

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有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几种类型,它们又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和代表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实践来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防止把某一种经营形式简单复制、照搬,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的选择,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推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推进土地集中,注重土地流转机制和办法创新。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经营主体和流转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积极推行“等收益流转”等办法,制定最低保护价和片区指导价,探索完善流转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挂钩增长机制,形成流转价格合理增长机制,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阜宁提出的以粮食市场价格折算土地租金的“实物租金”办法和预付土地流转订金的“土地预流转”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转包、出租、转让、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以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的问题,打破土地流转的地域限制。建立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构建区域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推动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化、便捷化。消除土地流转的体制。当前,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兼顾农民的利益,打破户籍制度障碍,完善就业、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措施,让进城务工农民真正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切实消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坚持适度规模原则。农业经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针对本地区农业劳动力现状,合理确定规模经营面积,既要防止土地大规模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由此引发社会矛盾,也要避免由于面积小、效益差,影响种养主体发展规模经营的积极性。相关资料表明,美国耕地多而劳动力不足,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代化的装备与发达的科学技术,走的是一条通过家庭大农场发展规模经营的道路,农场平均面积达4500亩以上。日本由于地少人多,地形复杂,通过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集约化经营。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阜宁在农业经营规模上,没有一味贪大求“洋”,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求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相适应。

培育新型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没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模农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规模经营主体,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美、德等西方国家,不是谁都可以当农民,也不是父母是农民,子女就可以当农民,农民有明确的从业标准,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典型示范带动、技术推广服务等途径来实现。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既吸纳了农业家庭经营最优的经营特性,又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是种植大户的升级版,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理想的经济载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新要求。家庭农场无疑将是继专业大户之后,下一步发展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对家庭农场不仅要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更要帮助家庭农场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也是联结生产、市场和服务的纽带。无论是美国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还是日本的农协、法国的合作社均在各自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坚持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规模经营主推手和建设现代农业主力军,全面推进经营机制创新。阜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经多年发展,但仍以松散型的居多,不够规范,下一步要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深度,推动农民合作社向紧密型、实体型转变。

第6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引言

我国电子商务在近十年来为商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变革,并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不断推进,农业旅游也在不断融入其中。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子化(网络)手段来进行农业旅游商务活动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通过将农业旅游贸易活动网络化,可以减少农业旅游传统经贸方式中的大量中间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转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旅游电子商务信息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建设才刚刚起步。2008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共同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主要的传输媒介,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要尽一切力量让农民随时随地都能接触网络,并且能承担起使用费用。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的便捷服务,使他们全方面的了解农业电子商务的各项咨询和最新信息。目前,很多国内知名网站都设有农业旅游的专栏,比如景点简介、旅行攻略等相关农业旅游知识;旅游社也相继开通了很多农业旅游线路,为网友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

(二)农业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现状

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明显区别,既要熟悉网络技术的知识,又能非常了解农村旅游和经济环境运行规律。但由于我国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信息网络人才很少,国家投入的经费少,真正懂技术有对市场信息有把控能力的人员更少,乃至于农业旅游信息专业库的建设、更新速度缓慢。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及其少数的高校有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培养的培养方向,研究和建设的人才储备还很缺乏,这将导致整个农业旅游电子商务长期发展受到制约。

(三)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物流现状

随着从传统模式下的手对手交易到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先进、便携的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在网络上实施农业旅游信息交易,实现农业产业信息化,物流成本将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旅游物流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我国对农业旅游产业的认识不足,还未树立农业旅游物流意识;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设施和装备不齐全;农业物流市场环境发育不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不通畅,物流效率低下。在传统思想影响下,大多数农民还搞不清楚什么是物流。

二、加快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

作为农业大国,受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农业基本以小农户经济为主,地域性较强,生产规模较小,与本地的气候、土壤自然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再加上经济形态单一化,大多以传统种植为主,对市场过分依赖,加之对市场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较为迟钝,缺乏科学的指导,所以造成大量的盲目生产,浪费了很多资源。可以想到,要想拉动农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畅通极其重要,而计算机网络的中介力量不容忽视,尤其是电子商务给农业提供了新的机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旅游电子商务是一种电子化交易活动,它是以农业旅游的生产为基础的。其中包括农业旅游相关的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已经是当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目前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所以,什么样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是适合中国当前国情,什么样的模式可以带来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三、我国农业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的分析

我国农业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目前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出现过一些成功案例。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当前的市场特点有正确的把握和理解,特别是对农村市场、农业旅游市场、以及对国外农村市场的关注和借鉴。既能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技术优势,又能与我国农村传统产业相结合,发扬我国特有的传统农业的精髓,抓住电子商务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并予以融合和创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农民旅游信息服务商务模式

按《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全面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统筹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迅捷的适用的市场信息服务。农业的耕作受土壤资源和季节气候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农业信息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加上综合的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包括农产品资源、商务信息、劳务信息、文化生活信息、政务信息等,信息服务具有全

面性。

农民信息服务商务模式是投资建立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初期模式。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很大程度得满足了农民的信息需求,并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来展示农产品,给广大农民带来的是不可预料的销售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1.短信商务模式

农业信息短信服务模式伴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主客体包括信息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手机客户(即农民或广大涉农生产经营者)。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开始投入运行,如安徽农网和安徽移动通信公司联合开展此项业务。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可服务内容多元化,直接面向农民,省去了中间环节,效率高,投入小,产出效益较大。但是很多地方没有得到很好推广,了解的人不多,由于收费问题能让农民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从目前形势看,这种服务模式还有非常大的潜力,主要还应在信息分类、信息存储和信息筛选等方面下功夫,深入到农民生活中。

2.会员商务模式

会员商务模式主要是面向农村市场,建立网站会员制度吸引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模式。首先应该创造机会,让会员尝到甜头。将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必然会积极主动和涉农相关部门合作,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农业信息内容,而且会验证这些信息的真伪性,对客户负责。需要这些信息的客户们只需花费会员费就能获得全部信息内容,从而获利,实现双赢。会员在得到信息的同时,也顺便为网站带来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和,最大程度的创造商业机会。这种模式不需要投入很大,就能发动与农业有关的组织等力量参与,随着业务的开展,效益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可行性也越来

越强。

3.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可以对旅游电子商务活动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旅游产品的预定购买意向单以及资金预付等全部过程制定统一标准,包括电子商务体系、网络、基础技术和商务运作等技术方面的标准。另外,为了保证电子商务活动渠道的畅通,还需要制定一定的安全标准和服务标准,让消费者放心。农业旅游电子商务涉及相关行业很多,为了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协调、有序、健康地运行,应该对其各个环节制定相关的规则,此规则的建立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相关标准的制定既是基础也是根本保证。

四、结语

第7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嵌入性;大学专家;示范点;乡土专家;“1+2+2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1-0076-05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必须解决好农业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许多技术虽然可以依托农技推广体系“自上而下”传递,但却不能获得农户“自下而上”的积极回应,降低了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针对“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成因,学界有多种解释。王建明等认为,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基层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发现,体制不顺、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限制了农技推广部门的职能发挥[2]――这种局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农技推广机构的“断奶”之风,农技推广系统出现了“网断”“线断”“人散”的现象,削弱了农技推广的组织基础[3]。王移收研究发现,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市场意识薄弱,过度规避风险的思维定势阻碍了应用和改革农业技术的积极性[4]。此外,因为农户普遍处于资金短缺状态,无力承担农药、化肥、良种等农资配套,亦难以承担技术改革失败的风险,所以大大限制了农户应用新技术的能力[5]。

笔者认为,考察农业技术在推广体系末端的现实困境,既要分析资金投入、农技队伍建设等体制性因素,又要关注农户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意识不强、经营资金短缺等现实局限性,更为关键的是要从国情出发理解农技推广工作的特殊性。我国农技推广对象并不是从事规模经营的大农场主,而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6]。分散的、小规模的、兼业的农业经营模式,极大增加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所谓“最后一公里难题”,究其根本,是“农技推广体系”与“小农社会”如何有效对接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嵌入性”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波兰尼曾用“嵌入性”描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体系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从属于政治、宗教和社会关系[7]。格兰诺维特发展了嵌入性理论,认为经济行为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亲属关系、朋友关系或其他信任关系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影响着经济制度的运行[8]。嵌入性理论同样适用于解释“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技术并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而是“嵌入”在社会中。20世纪80年代,美国技术社会学创立了“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范式(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简称为SST理论。与先前的“技术决定论”不同,SST理论不仅关注社会因素对技术形成的影响,还认为技术应用者不是被动的、机械地接受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社会性因素在技术选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9]。从某种意义上说,SST理论包含技术的“嵌入性”思想,强调社会性因素对技术传播和应用的关键作用。

技术“嵌入性”思想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启示意义。农技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虽然推广对象是农户,但是无法绕过“小农社会”这一必要环节,否则将承担极大成本。因此,中国农技推广工作必须正视小农经济的基本国情,寻找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的有效方式。小农社会有着自身的社会传统,乡村精英、熟人社会等因素均可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农技推广的乡土资源,发挥技术推广效应。进而言之,只有农技推广工作真正嵌入于农村社会结构中,才可能激发乡土社会的内在活力,提高农户学习和应用技术的积极性。本文以陕西P县猕猴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例,从“嵌入性”角度探讨农技推广体系与小农社会有效对接的工作策略,剖析技术进村入户的嵌入点及其实践模式。

二、P县猕猴桃技术的阶段性推广策略

P县隶属陕西关中地区,处于渭河以南、秦岭北麓的百万亩猕猴桃优生区。1978年全国开展猕猴桃资源调查时,P县园艺站科技人员就在境内浅山区发现大范围野生猕猴桃。从1984年开始,县园艺站开始进行栽培试验,奠定了日后大面积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基础。1988年,县园艺站从省果树所引进一系列品种,经过筛选,最终选择“秦美”为主栽品种,启动大面积推广种植计划。

(一)1989-1994年:进村建立试验示范点,以点带面

推广计划起步阶段,P县果业仍以苹果为主,农民对猕猴桃十分陌生,对其经济效益不了解,更不懂种植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县园艺站首先采取的推广策略是“进村建立试验示范点,以示范点为中心带动辐射”。

1989年,考虑到土壤条件、区域布局等因素,县园艺站在全县范围内建立5个示范点,J镇坡头村名列其中。园艺站动员坡头村民时,遭遇了较大阻力,只有4队少数群众同意,总种植面积还不到10亩。园艺站提供苗木补贴,承诺日后按每斤08元价格收购――当时苹果市场收购价为每斤04元。1992年,果农开始受益。1994年,市场收购价已经涨到每斤2元,当地农户纷纷种植猕猴桃并逐步扩大面积。

案例1 :坡头村3组村民ZSL说,看着4队赚钱,几分地就能卖上千元,把人刺激疯了。专家说垣上粘土不适合种植猕猴桃,我们不信这个邪!有人大胆尝试改良土壤,将玉米秸打碎,连同沙子一起拌进土里,结果证明方法可行,利于猕猴桃树根系呼吸。当时4队许多人已经掌握基本种植技术,外队亲戚朋友就找他们帮忙――全村都跟着4队学,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以坡头村为代表的猕猴桃试验示范点在技术推广早期发挥了巨大效应。具体表现在:(1)试验示范点具有技术试验的功能。当时县园艺站尚处于技术摸索阶段,田间地头的试验栽培显得格外重要。(2)试验基地建在村庄内,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济效益,都能起到显著示范作用。(3)试验示范点农户在掌握基本种植技术后,有可能成为技术传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1995-2004年:发挥“乡土专家”在农技推广中的关键作用

试验示范点所在地农户因为赶上猕猴桃产业的“早班车”,所以快速获得经济效益。率先富起来的农户在改变生活面貌的同时,开始发挥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参与到猕猴桃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P县猕猴桃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县乡农技推广人员活跃在产业第一线,是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但P县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农技推广体系受“断奶”之风影响,队伍建设受到较大冲击,无力单独支撑与猕猴桃产业发展态势相匹配的农技推广工作,紧缺掌握猕猴桃种植技术的科技人员。在这种局面下,园艺站5个试验示范点所在村一些“乡土专家”的作用得以凸显。所谓乡土专家,特指精通作物种植技术的农民,是村庄内部的技术骨干。

其实,1989建立试验示范点时,园艺站就开始培养村庄内的技术员。这些技术员成为第一批“乡土专家”,在果树施肥、剪枝、防虫等方面达到一定技术水平。他们不仅指导本村农户种植猕猴桃,其影响力逐步扩展到村镇之外,在全县范围内发挥技术推广作用。1995年,P县成立猕猴桃协会,整合各村以乡土专家为主体的技术力量,为全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案例2:第一任会长介绍:成立协会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协会集中了一批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猕猴桃种植“爱好者”,这些人技术过硬,不仅能对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按照专家指导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然后再推广,这样可以避免大面积失败的结果。许多技术,我们先示范,其他农户再跟着学,这样效果比较好。

概括地说,“乡土专家”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土专家的土地起着试验田的功能,可以针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降低大范围推广的风险。(2)乡土专家发挥着示范户的功能,对周边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3)乡土专家是技术话语的转译者。他们活跃在生产第一线,能够将专家的技术理论用更通俗、利于农民接受的语言和方法讲授,深得农户欢迎。(4)乡土专家是农技推广机构和普通农户之间的沟通者。他们同更多农户打交道,能够收集和汇总新的技术需要,并及时传递给农技推广部门。此外,乡土专家不只是技术的传播者,因为他们学习能力强,善于钻研摸索,有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

例如,猕猴桃套袋技术有利于减少日灼、叶磨,防治病虫害和果面污染等问题,这项被农户广泛应用、产生极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并非源于专家的科学研究,而是来自于乡土专家的摸索。红旗村WYL发现本地新西兰“海沃德”品种的果面很黑,并不像专家展示的新西兰原产果那样漂亮。考虑到阳光、空气等因素,他用纸袋子将新生果罩住,进行试验,效果很好。第二年他就大面积套袋,第三年附近农户开始仿效,第四年就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乡土专家用自己的“土办法”,成功解决了国外品种到P县的水土不服问题。这个案例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技术骨干在技术研究方面的潜力。正是凭着这股钻研精神,乡土专家在技术转化、技术应用和传播方面,具有现实影响力,可以担当农户家门口的农技员[10]。

(三)2005年以来:建立农技推广的“县校合作”机制

2005年,P县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双方共同建立农技推广的“县校合作”机制,由大学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P县提供科研生产基地和项目资金支持,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体系,并实施“十百千人才培训计划”,为P县培养10名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猕猴桃乡土人才、100名中级专业技术干部、1 000名农民骨干技术员和科技入户1 000户。同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P县建立高规格的猕猴桃试验站,具备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示范推广、人才培养、野外观测5大职能。

试验站建立前,虽然P县猕猴桃面积持续增长,农民掌握了基本种植技术,但普遍经营粗放。试验站的重要功能就是研发和改进技术,并以示范的形式将相关技术“标准化”,让前来参观的农户看得懂、学得会。试验站同时肩负着品种选育的重任,培育既适合本地自然条件、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目前试验站正着力培育改良适合出口中亚国家的“金香”品种,以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从技术推广的角度来说,县校合作机制缩短了从技术源头到技术推广末端的路径,提高了技术研发和传播的时效性。更为关键的是,P县猕猴桃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基本种植技术已被大多数农户掌握,技术改良、更新换代问题愈发紧迫,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介入非常及时。以试验站为中心,技术专家重点负责研发、示范和推广规范树形、平衡施肥、充分授粉、无公害栽培、合理负载等高效栽培技术,对新时期猕猴桃技术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三、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

P县猕猴桃产业从零起步,至今种植面积接近30万亩,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县域产业。对此,农技推广服务功不可没。在县乡农技推广体制力量相对薄弱的前提下,P县猕猴桃农技推广工作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技推广实践中的“嵌入性”发展模式。

与传统具有较强行政命令色彩的农技推广模式相区别,“嵌入性”发展模式尊重农户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农村技术精英在学习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动性,充分利用“熟人社会”在技术传播中的作用,逐步在乡土社会内部建立一个农技推广的小环境并与农技推广体制完成对接,形成技术与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嵌入点

嵌入性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农技推广体系如何与小农经济有效对接的问题。嵌入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找准“嵌入点”。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中的“嵌入点”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示范点、乡土专家和村级组织。

1.示范点。县园艺站建立的猕猴桃试验示范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的猕猴桃试验站,以及各村的示范户,都属于不同层级的“示范点”。示范点的核心功能是带动示范,以点带面。

农技推广的终端虽然是“农户”,但是鉴于农户数量大、规模小且地块分散,以户为单位的一对一推广模式成本极高。示范点在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是改变了农技推广中“点对点”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点对面”,通过在田间地头建立一个个技术示范的“窗口”,为农户提供便捷的技术信息服务。以“示范点”为中心带动辐射,不仅降低了技术推广的成本,还符合农户学习技术的习惯。

“农民种田就是看样子”,这个说法鲜明表达了绝大多数农民学习技术的方式。“看样子”就是找一个参照样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示范点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示范点”意味着标准化,但并不是一刀切,农户可以结合自身理解逐步探索。“看样子”并不是被动学习,而是在有困惑、遇到问题时再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这样更能提高农户学习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乡土专家。乡土专家之所以可以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嵌入点,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乡土专家掌握基本农业技术,可以成为技术推广团队成员;另一方面,乡土专家扎根乡土,是熟人社会中的一员。

廖西元等研究发现,农户对农技员的熟悉度、信任关系与农技推广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11]。基于农户对乡土专家的熟悉度和信任感,乡土专家利用自己果园现身说法,同样可以产生对农户的技术影响力。

不可回避的是,熟人社会具有“差序格局”性质,这种以“己”为中心“愈推越远、愈推越薄”的乡土人际关系特性,导致乡土专家推广技术时可能会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从而使技术推广呈现“差序格局”特征,即那些关系亲密的人更容易获得技术信息。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技术传播的“差序格局”现象。(1)这是乡土社会本身的社会关系性质,任何推广模式无法回避和超越;(2)从村庄层面来说,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关系共同编织着一张亲密关系网,乡土专家通过亲密关系向外传播技术后,接收者同样会沿着自己的亲密关系网传播技术。(3)从更大范围来看,乡土专家的亲密关系网同样会延伸到村庄之外,从而获得更大的辐射效应。总之,乡土社会内部“私人性”的熟人关系,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技术传播的障碍,反而可能成为技术推广的资源加以利用。充分尊重乡土社会内部的社会规则,这正是“嵌入性”发展模式的题中应有之意。

3.村级组织。村级组织虽然不掌握技术,但却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可以成为农技推广的组织保障。为了更好服务猕猴桃产业发展,P县基层组织建设亦有一些配套措施,绝大多数行政村设有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村长,每个村民小组设有科技信息员,将农技推广列为村庄治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以H镇何家村为例,该村有科技副村长1名,每个村民小组设一个科技信息员,每人每年工资200元。村级科技工作主要职责有:定期组织农户培训、参观;及时通知农户开展施肥、剪枝、防虫等关键工作;组织村内技术力量为困难户提供技术帮扶。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科技示范户的确立、职业农民培训班、专家进村授课、参观示范点、试验站,这些活动顺利开展,都需要有人动员、组织和协调。农技推广工作只有“进村”,才能“入户”。村级组织能够有效降低农技推广体系与农户之间的对接成本,从而成为农技推广工作在乡土社会的一个重要嵌入点。

(二)“1+2+2”农技嵌入模式

以示范点、乡土专家、村级组织为“嵌入点”,P县农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从历时性视角来看,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层层推进,从起初的园艺站为主导,到后来的乡土专家参与,再到新时期的县校合作机制,农技推广“嵌入性”发展模式日趋成熟。当前,P县农技推广模式被概括为“1+2+2”,即 1名大学教授联合2名县农技员,再带领2名乡土专家。

“1+2+2”推广模式的具体工作机制是:大学教授、政府农技推广员和乡土专家联合,在全县范围内选取10个村进行技术推广,实施“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在每个示范村发展50个示范户,再通过他们示范带动50个普通农户;优化品种结构,推广规范化整形修剪、配方施肥、人工授粉、无公害栽培等关键技术;每个示范村每年开展大型技术培训4次以上,培训1 000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围村组[12]。

“1+2+2”模式有助于解决技术“从哪里来”的问题。专家“进村入户到田”,有利于产、学、研结合,通过发现农户生产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快速应对,及时反馈,大大提高技术研究应用的效率。“1+2+2”模式还有助于解决技术“如何进村入户”的难题。乡土专家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技术推广通过乡土社会熟人关系网络快速扩散。

“1+2+2”模式有效整合了大学农技科研机构、县级推广体系、乡土社会内生性技术骨干三种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推广团队。叶敬忠等认为,我国农技推广工作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问题是研究者与推广员之间关系不畅,许多新技术成果不能对接推广员;另一个问题是推广员与农户之间关系不畅,技术进村入户存在障碍[13]。 “1+2+2”模式有利于理顺研究者、农技推广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使农技推广工作由先前以“农技员”为主体,转变为研究者、农技员和乡土专家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为P县猕猴桃产业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四、结论与讨论

农技推广体系如何与小农社会有效对接,这是克服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陕西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实践中,组建以“大学专家+政府农技推广员+乡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 通过“示范点”“乡土专家”“村级组织”三个嵌入点向农村推广技术,形成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模式。

农技推广“嵌入性”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农户在技术学习和应用中的主体性,遵循乡土社会内在的社会结构特征,发挥熟人社会、乡土精英等社会性因素在技术推广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变“政府主导”为“社会多种力量协同参与”。农技推广“嵌入式”发展模式既是对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工作基本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亦是对新时期以大学生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有益探索,对其他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李光泗,张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3):414.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5(2):4654.

[3]周曙东,吴沛良,赵西华,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3(4):5762.

[4]王移收.试论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思维定势的改变[J].湖北农业科学,2005(6):1213.

[5]张少兵,王雅鹏.农业技术进步的问题解析与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5(4):110113.

[6]黄季j,胡瑞法,孙振玉.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0(4):1725.

[7]Polanyi Karl.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 of Our Time.[M].Boston,MA:Beacon Press,1944:46,272.

[8]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Sociology,1985(3):481510.

[9]盛国荣.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SST解读――兼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J].科学管理研究,2007(5):3942.

[10]张红.农业技术在乡村社会中的运作机制[J].农村经济,2013(7):9196.

[11]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等.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413.

[12]安成立,刘占德,刘漫道,等.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6.

[13]叶敬忠,林志斌,王伊欢.中国农技推广障碍因素分析――农民应成为农技推广的主体[J].中国农技推广,2000(4):57.

On Embeddedness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Model

CHEN Hui1, ZHAO Xiaofeng2, ZHANG Zhengxin3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第8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论文摘要 阐述了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从中找出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启示:一是农业产业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三是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法制、推进社会化服务”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模式;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模式;日本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模式。下文对3种方式分别如下阐述。

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1大规模机械化模式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地多人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等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1位。目前,农场的各个环节,已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施各类作业,农业出现了向精准方向发展的趋势。

1.2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模式

以荷兰为例,荷兰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是一个小国,但却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园艺产业的强国。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数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保持在世界第2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荷兰在农业领域推行集约机械化的道路。

1.3小规模精细机械化模式

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很高。由于人多地少,日本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积极开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大力发展堆肥和高效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日本有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分别达到98%和99%。日本有着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2 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2.1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

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

2.2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各异,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应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第9篇:农业发展的模式范文

在低碳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业资源分散,孤立,大多属于粗放型

农业发展模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能极大地降低农民对土地及环境的依赖性,通过技术创新,农产品循环利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提高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成本。所以农业结构有待调整,需要整合农村的分散土地,集体经营管理,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

2.财力物力支持投入不足

在农村,很多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甚至缺失,我国政府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全国政府财力水平不均,一些地方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予更多的支持,造成当地的节能、节水、减排等积极措施不能有效地实行。

3.整体农民素质不高

我国的人口众多,而且农民的比例相对较高,在农业开发,农业改造方面还有很多局限性。农业科技推广不到位,农业生产水平没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在对一些先进技术和环保减排方面还没有形成低碳农业生产的意识,这严重制约着全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加快形成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1.加快形成循环农业经济

循环农业经济走的是“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废品循环再利用”的道路,一方面是加大废品利用次数,多循环,重复利用;另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回收改造技术,让更多的回收废品回炉重造,改善废品利用技术,创造高品质,多样性的新产品。例如,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生产以及化学肥料的使用,破坏了农业生态的再循环和再利用。我们需要在全国实施秸秆还田工程,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并可以实施利用稻麦秸秆生产食用菌等相关补贴政策,上海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除此,农业废弃物在循环使用的技术改造上还有很大提高,这些废弃物如植物秸秆,动物尸体、粪便,农林加工残余物以及农村城镇的生化垃圾等,通过技术改造,将其处理升级,制造出新产品,实现废弃物资源的无害化、高效化、高质化和工业化。

2.加快形成创新农业经济

创新农业经济不仅要在能源的使用技术上有所创新,而且要在能源的开发技术上创新。我国作为碳排放量相对较大的国家,必须加快能源使用上的技术提高,我国在科技技术领域取得的进步跟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面对中国如此多的能源资源以及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提高能源使用技术,利用较少的能源,生产高效的农业经济,同时也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在资源消耗严重的今天,新能源的开发成为国家发展农业面临一个新的技术问题。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支持,目前人类可利用的能源基本上是固定的,随着农业工业的不断加大和深入开发,能源迟早会使用殆尽。所以,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十分必要,通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使得后现代的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减少,或者出现更环保的农业生产设备,既高效又环保,节约了资源,促进并完善了创新性农业的建设。

3.加快形成和谐农业经济

构建和谐农业经济,就是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经济,建设生态农业,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低碳农业经济的产业支柱靠的不能只是工业发达,经济效益提高,低碳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生态型农业经济。利用科技技术,将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二者共同协调发展,达到生态农业和谐发展的局面。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地减少荒地的出现,提高土地的耕种比例,稳固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

三、在低碳农业经济建设方面的建议

1.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

我国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急需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尽管我国南方一些城市采用了集约型的耕作方式,但是力度仍然不够,还需大力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具体实施方面,一方面应该提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的种类。多种植一些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同时又能高产量且新型的农业作物。在相同的土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该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利用科学技术,通过调研,将农业用地、林业用地以及其他类型的用地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可以适当增加林牧业的比重,加快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以不断促进整个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2.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观念。首先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对于加强土地水源等资源的合理保护方面没有同时得以加强,生产者的生态保护意识较为缺乏,从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不断缩小、水资源紧缺,以及森林资源覆盖率降低等现象,这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安全生活埋下了隐患,而且极不利于农业经济实现长远发展。所以,从小学开始,就要加强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教育,将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其次,给予广大农民技术支持,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农村对科学技术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在农产品耕种操作阶段,有专家团队进行专业指导,使农民更快更好地学会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提高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土地、人力、物力的最大效益。农民尽管有了生态农业的基本意识,没有技术上的优势,恐怕这种想法也难以实行。在意识形成后,环保的思想观念驱动下,采用低碳农业的先进技术手段,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加快低碳农业经济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和快速的进行。

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1)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环节,我国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扶住。国家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例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有了政府的资助,离实现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之路就更近了一步。(2)各级政府应为低碳农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农民通过搞低碳农业,提高全民经济效益,确保农民持久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3)多方面筹集资金,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可以鼓励采用创新形式对环保建设进行投资,引导全民进行环保设施的建设投资。(4)充分发挥生态县、村、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建立模范示范典型,带动全国范围内相关的低碳农业经济建设。目前全国上下已确定的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10个地区和100多个县的生态农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