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专业技术范文

农业专业技术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专业技术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农业专业技术

第1篇:农业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

1加强市场指导,强化信息服务

目前,农作物不断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给农民增加了可观的收入,但很多农民还是对这种方式有所畏惧和盲目:“怕”。没有对市场的开拓、竞争和风险意识,很多新鲜的种植项目不敢去做,眼光认识不上去,比较保守。没有对市场的开拓、竞争和风险意识,这就使得很多的土地就只能种植着传统的农作物,出现了重茬严重,每年的产量也在递减。“怕”与盲目的“跟风”主要是因为市场提供的信息和反馈的不全面所造成的。相关的农业部门要做好对农民的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的信息等服务要是最新,最有效的,这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关键环节。县、乡两级的农业部门安排专人组织信息咨询服务站,创建信息服务系统;增加投资,创建网络系统,为农民服务,提供农作物、畜牧业等等一些市场的需求和走向的信息,并有专业人士加以指导;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和辅导的同时还要给农民解说市场营销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时时的市场信息,让农民群众有市场经济得潜意识,指导农民种植作物。

2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农业技术推广

随着近些年农业的发展,农业步入了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产业化经营。在许多地方,这是工业化的支柱产业是不同的。必须加强对这些支柱产业的农业技术推广。现在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都是些粮油产业,特殊作物的种植和经济型作物的专业技术人员是聊聊无几的,人才的缺失决定了农业产业化进步的迟缓;经济作物没有完善的配套技术,缺少技术标准以及生产规程。比如要生产无公害的蔬菜、稀有药材等等,就没有了明确的技术和生产规程,甚至有的农民想都不敢想。如果要加强农业产业化技术的普及,转变观念。农业产业化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研究人员就要钻研、实验、和宣传什么样的技术。要把粮油产业的推广逐渐转变到支柱产业的技术推广上来。扩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重点培养特殊作物种植的专业人员,引领和鼓励专业人员尝试新的产业技术推广,不断进取,成为新型产业的行家;加大完整技术的推广。产业化的专业技术推广是配套的技术推广,包括种类的选择、田地的制度、施肥的方式等,要对现用的成果进行试验、熟悉和转变,进而使技术收集组合而成,形成技术的标准以及种植方法。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技术给农民,让农民自己经营,整体种植,逐渐形成一个产业。

3加强带头人培养,组建专业技术协会

虽然有些地方有很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就是在项目上做不出成绩,主要是缺少技术人员的引领,培养一些技术人员,把这些人带动起来,组建一个专业技术协会,帮助农民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农民看见了成果,也都会紧随其后。一般的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会议,培训和现场观察,示范。把技术人员作为重点,培训这些技术人员,从技能到素质全面培养。在几个村里选出几个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强的年轻人,进行一个阶段的专业培训,这样就有了一批技术人员,间隔一年、半年甚至几个月就培训交流一次,这样这些年轻人就会慢慢的成为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在村子里给村民们做指导,带领村民们解决种植上的一些难题。这些人组建成一个专业技术协会,为农民办实事、解决困难。专业技术协会是由村民们自己组建的一个合作经济组织。本协会主要负责与一些企业合作,创造多元化主体。以多样的形式服务于农民,了解农民的真正困难,做到从生产到销售为一体的服务形式;与当地政府请求扶持,政府部门要全力配合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人员的专业技术。政府部门要帮助协会建立制度、资金扶持等来鼓励协会人员创新技术,培育典范,进而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

4结语

目前技术人员缺乏、种植作物单一、不敢卖出老一套的规矩等方面是当今农业技术推广中面临的重要缺陷,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前进方向,使推广的效率迟迟上不去。由此,本次提出了以上方案,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与时俱进的农业发展和生产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月贞.做好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点滴体会[J].河北农业科技,2008(4)55.

[2]李艾娟.新时期如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7(8):166.

[3]白雪冬.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背景农业,2016(2):189-190.

第2篇:农业专业技术范文

(一)职业农民宣传少,社会歧视思想顽固

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问题,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已经很重视,党的十八大也特别提出要求。可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在社会民众中知名度很低。笔者通过网络进行“你对职业农民是怎样认识的?”的调查,只有2%的人能够正确回答。但是,在“你是否愿意做一名职业农民?”问题回答中,只有3.2%回答“愿意”。歧视务农的世俗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大量80后、90后远离农村家乡,不选择学习农口专业也不见怪了。如何从思想舆论上重视职业农民,我们的宣传教育部门任重道远。

(二)开放教育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建设与模式创新有待加强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在国内是个新生事物,因此,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刚起步,教学、管理模式有待探索。开放教育职业农民培育创新研究缺乏,教学、管理制度缺失、模式落后。

(三)开放教育职业农民数字化教学资源短缺

适合职业农民教育的开放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短缺,甚至是“零”起步。开放教育如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已迫在眉睫。

(四)开放教育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有待加强

如何利用开放教育现有的农民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和创业基地,为新型职业农民服务,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以改革。

二、开放教育拓展职业农民培育业务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网络作用,做好职业农民重要意义的宣传

在电大网站开始专栏,广泛宣传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优越性和光荣感,特别是要宣传身边“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案例,以榜样的力量吸引社会关注,消除传统轻农思想的影响,鼓励青年一代积极选择农口专业学习。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电大为平台的职业农民培育管理体系

在市(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统筹各县(区)培育工作。电大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单位,负责制定指导性培训计划、师资统筹、督导评估、认定组织等工作。各县(区)落实培训单位,负责培训组织、教学管理、档案管理、认定材料申报等工作。

(三)创建适合职业农民特点的管理与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农民的特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农民欢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要顺应务农农民学习规律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以方便农民和贴近生产为原则,电大要采用校社融合的模式,就地就近下乡进村办班,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开展培训;紧密结合农时季节组织培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避免不尊重农民意愿和脱离生产的远距离和走国场的培训。

(四)创建适合新型职业农民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一是开发“微课”形式的“通识”与“专业”课程。在“微课”设计的目标上要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能力和技术,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经营理念,能够从事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在“微课”设计的内容上,包括农业“通识”与“专业”两个方面。“通识”一般包括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等等。“专业”要分类,一般分类为:蔬菜生产经营专业技术、果树生产经营专业技术、水产生产经营专业技术、茶叶生产经营专业技术和畜牧生产经营专业技术等等。二是创建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考核的无纸化考试模拟试题库。三是在电大网站主页开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栏目。包括:农技资料、技术鉴定、三农信息、培训管理等。四是创建丰富的由教师团队统一制作培训辅导视频和农业专业技术讲座的微课视频资源。

(五)做实做新创业基地,培养示范型职业农民

第3篇:农业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既复杂又漫长的过程。在推广过程中,无论是推广管理体系,还是农民接受程度,都会对推广结果有一定影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创新推广措施,促使乡镇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推广资金投入欠缺

推广乡镇农业技术,必须要有资金基础作为后盾,资金欠缺对农业技术推广有直接影响。但是,我国在推广农业技术过程中,经常存在资金欠缺问题,虽然当前,我国推广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是资金仍不充足。从有关数据可以了解到,我国推广农业技术投入的经费虽然增加了,但是多数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欠缺,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进程,使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

1.2管理体系不完善

从当前来看,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已经普及了,但是这项工作在许多地方只是流于形式,政府部门忽略了内部的管理制度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很难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限碍了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推广乡镇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针对于管理体系的建设,一些地方政府没有重视起来,没有明确推广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无法有效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对于自身的推广责任和义务都不清楚。另外,推广乡镇农业技术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与相关科研单位没有建立联系和沟通机制,很难获得最新的农业科研技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1.3推广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农村的劳动力都到城市务工,农村留下的基本都是老龄化的农民和幼龄儿童,因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的农业技术和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够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使农民更好地接受农业科学新技术,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但是,从当前来看,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很多推广人员不是专业出身,不但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影响了农业推广技术工作。

1.4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由于部分客观因素,乡镇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形式就是发传单和张贴公告,很难被人重视,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难顺利开展。此外,推广农业新科技需要配套的机械设备,而乡镇地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只靠贴公告和发传单等传统的方式宣传推广农业技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1]。

1.5专业技术型人才欠缺

我国农业生产中,大多数的乡镇都是农业技术员将农业技术推广给农民,他们虽然具备农业专业生产知识,但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知识,不能与农民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很难将农业技术准确地推广出去。另外,我国乡镇农业部门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基础条件也有限,很难吸引专业技术型人才,无法有效留住相关的人才。

2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各级部门对于推广农业新技术工作都应该重视起来,加大对该工作的支持力度,分配资源时应该倾斜于乡镇,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各级部门也应该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监管工作,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和控制经费使用和去向,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够将其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

2.2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

若想做好乡镇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就必须要重视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和指导,建立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体系

2.2.1构建推广服务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构建推广服务机构,让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从其他事务中抽出身来,做本好专业的事,促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去为无法理解新型农业技术的农民进行答疑解惑。

2.2.2构建监督体系若想更好地完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只靠机构本身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自身内部和外部力量,共同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有效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2]。

2.2.3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员工管理体系,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活跃度,为顺利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助力。

2.3提高推广人员技术和业务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的专业性也不断增强,为了将农业试验田与科研实验室的距离拉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若想使农民快速地接受农业生产新技术,必须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培养。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养和培训,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与农民交涌沟通的能力,进而有效推广农业技术。

2.4创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拓宽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渠道。有效运用互联网的全面性和开放性等相关优势,迅速扩散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力,有机整合更多资源,借助各种渠道和平台,可大力推广业技术。采用这种推广方式,很大程度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人力、物力和材料投入,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乡镇农业新技术的全面覆盖,有效地完成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任务[3]。

2.5引进专业农业技术人才

若想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要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农民进行指导,从而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速度。从当前来看,部分地区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欠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该积极引入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另外,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也要加强基础办公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乡镇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工作质量。

3结语

有效应用科学技术,既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又能够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因此,必须加强乡镇农技的推广工作,使农民能够真正依靠科学技术种田,实现脱贫和增收的目标,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黎远珍.关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1):306-307.

[2]孙德彬.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研究,2019(11):142-143.

第4篇:农业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对策;蚌埠市

1蚌埠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1.1机构

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蚌埠市三县四区共有市级农技推广机构3个,县级推广机构18个,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129个。

1.2队伍

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蚌埠市农技推广机构在职人数622人。其中,按专业分:农机化116人、种植业274人、水产69人、畜牧业134人、其他人员29人,分别占在职人数的18.65%、44.05%、11.09%、21.54%和4.66%;按年龄分,35岁以下95人,35~45岁115人,45~50岁160人、50岁以上252人,分别占在职人数的15.27%、18.49%、25.72%、40.51%;按学历划分:初中以下1人、中专105人、高中10人、全日制大专71人、全日制本科141人、全日制研究生13人、在职大专154人、在职本科120人、在职研究生7人,分别占在职人数人数的0.16%、16.88%、1.61%、11.41%、22.67%、2.09%、24.76%、19.29%和1.13%。按职称分:无职称78人、初级职称223人、中级职称222人、副高级职称83人、正高级职称16人,分别占在职人数人数的12.54%、35.85%、35.69%、13.34%、2.57%。按工作年限分:少于5年90人、5~10年35人、10~20年59人、大于20年438人,分别占在职人数的14.47%、9.49%、5.63%、70.42%。

1.3办公条件

自2011年实施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建设项目后,实现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技术人员有固定办公用房,有专用办公电话,配备了计算机、传真机、投影机、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实现了“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1.4经费

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开展公益性科研和技术服务所需的日常运转经费以及在职人员经费,按照单位性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财政预算管理。

1.5公益性履职情况

虽然蚌埠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趋老龄化、服务范围大、服务对象多,但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工作方式,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结合信息化手段,较好地完成了农技推广法所赋予的各项公益性职能。尤其是通过组织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采取线上技术指导、线下实地指导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入社、入场、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示范引导等方式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及扶贫户。

2蚌埠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存在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双重管理,农技推广机构人员专职从事农业工作仅占非常少的部分,而乡镇专职从事农业工作的就更加少之又少。加之受乡镇行政事物多、工作人员少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大部分精力从事乡镇事务而非本职工作,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极少,造成农技推广机构人员没有精力开展推广服务的工作。

2.2人员结构老化

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蚌埠市基层农技推广系统年龄结构偏大,趋于老年化,加之受到编制的限制,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出多进少,新生力量补充缓慢,加之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知识更新和深造交流的机会较少专业知识水平下降,造成现有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和不足,远远无法适应农技推广工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3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都实行了财政预算管理,使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工资得到了保障,但工作经费主要依靠各类补助项目,项目资金有限,难以做到全区域、全人员覆盖,经费不足导致农业基础研究工作难以开展,农业新技术到位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2.4福利待遇偏低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直接从事一线农技推广工作,工作非常幸苦,但待遇普遍较低、没有与其职称相对应的工资福利,如没有或者极少有户外艰苦条件工作经费保障和接触危险品经费保障等。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3.1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队伍建设,在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中切实解决编制不足、人员老龄化等问题,在技术岗位设置时本着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需要、有利于为农服务的要求,合理设岗合理用人,按照各乡镇人口、耕地面积、种养特色、产业优势及农技人员所学专业进行合理设置,满足社会公益工作的需求。

3.2明确公益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等公益性职能。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县级农业主管和乡镇双重管理,坚持以县级农业主管为主,对各乡镇在编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重新调整到农技岗位,统一对专业技术人员一次性配置到位,切实改变乡镇专业从事农业工作人员少的局面。

3.3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是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外地研修、培训、实践锻炼来等方式,组织农业专业技术骨干参加部(省)级农业部门、高校和科研院组织的培训,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进修,促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4加大财政投入,增加专项经费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基层农业经费投入。一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会同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切实提高福利待遇水平。二要建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将推广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确保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实处。

3.5结合科技入户,创新推广方式

第5篇:农业专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教育;创新改革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农业机械化。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机购置补贴等[1]。在这一大好政策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企业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创新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产品。然而,农业机械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制约了农业机械的研发、使用培训和售后技术服务,培养具有农业机械化专业知识,能从事农业机械化方向研发、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已是迫在眉睫,这也促使高校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建设,培养新形势下的农机专业人才,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2]。

1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办学现状

中国农业机械化专业的设置可追溯到1948年,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也由简单的机械化产品发展成为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门专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农机产品,而原本成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建设思路也已经不再适用[3],目前该专业办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招生难。近年来农业机械化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业机械化专业社会认知普遍存在偏见,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农业时代,认为农业生产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酬劳低,不愿意学习农机专业和从事农业生产工作[4],这使得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农业机械化专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招生形势。据资料[5]显示,目前中国仅有42所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在校学生仅5000人左右。

(2)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滞后。目前很多高校农机专业并未及时对农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特色,教学设备陈旧[6]。

(3)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高校农机专业真正从事农机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年龄较大,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现代自动化、智能化农业设备还不够熟悉,一是学校缺乏现代农机教学设备,二是其精力也有限,不再愿意研究新型农机设备;而年轻教师大多数是机械、车辆等相关专业毕业,缺乏农机方面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农用机械的操作技能培训[7]。

2农机专业建设创新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深入调研、创新培养目标

2009年起,中国开始推行中职院校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以浙江、安徽、北京、湖南等省市为代表,相继出台了高职高专院校本省市户籍生源涉农专业免收学费的政策,并加大各奖助学金的投入[8]。同时,伴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出台,农机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传统机械类企业将目光投向农业机械领域,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农机产品。调研结果显示从事农机生产工作的大多数是30~50岁的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不到一半的人通过短期培训,且只有极少数毕业生有意愿回农村从事农机和农业工作,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营创业意识。因此,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培养;二是面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或同等学历,35周岁以下,具有从事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或是愿意回农村从事农机工作的农民、退伍军人等的培养。因此,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维修、研发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留在农村生产一线,并能发挥骨干作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2.2成立农机专业指导委员会、创新办学模式

以服务“三农”为立足点,紧紧围绕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办学模式:一方面成立由来自农机企业、高校教师等的专家组成的农机专业指导委员会,合作教学、共同研发、推广技术;另一方面在各级农机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深入各个县、乡镇、村,设立教学点,开设培训班,实行农学结合,培养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技术能手。(1)成立由农机企业的专家和高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顶岗实习机制。以农机企业新型农机产品的科研项目为基础,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农机科研”小组,协助项目开展研发工作,提升农用机械科研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2)以学校为办学主体,加强与农机局等相关部门交流,深入各个县、乡镇、村设立教学点,开设培训班,以从事或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学员为培养对象,采用农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不耽误农业生产又能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在各个教学点的教学过程中,无形之中深入各个县、乡、村对学校起了非常有力的宣传作用,可提升学校知名度,有利于扩大招生渠道,而且还可以作为在校生校外实践生产教学的重要场所。

2.3因材施教、改革教学体系

以因材施教为根本,以岗位职能为技能要求,创新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改革实习实训项目。以农业机械化专业在校生为对象,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9]。通过调研分析农机专业岗位群的职业素养和要求,以“三阶式能力提升”(一阶为农机维护能力,二阶为农机检修能力,三阶为农机研发能力)为出发点,重新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并以“集中实训、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实践锻炼。以从事或愿意从事农机工作的学员为对象,针对学员的学历、工作任务等特点,开发相对应的培训教材,分层次、分批次开设培训班,在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提升生产管理、销售经营等职业拓展技能及职业人文素养。

2.4以项目为依托,兴建校内外农机实训基地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多形式多途径兴建农机实训基地。一方面学校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获得科研经费,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与一线品牌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另外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比如:实训课程的开设与具体的农业生产时节对应,实训项目以具体的农业生产作业为任务,实训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农业生产管理人员共同评定;充分发挥农机科研小组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一般的科研子项目则完全可以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学生为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10]。

2.5理论实践并重、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人才的高质量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团队。农业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农机新知识,新技术,因此学校应多方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学校可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或是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农业生产作业,提升农业机械的检修实践能力,尤其是新型农机产品的维护检修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聘请农机局、农机企业等专家作为外聘教师,以教学公开课、技术培训的形式,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通过各种方式,打造由专家引领,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才能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2.6注重实效、创新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学术活动、科研项目、竞赛项目。因此制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的加分制度、参与科研项目的奖励制度、参加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的奖励制度等,以提升学生参与学术活动、比赛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和能力。上述评价激励机制显然不适用于教学点培训班的学员,新形势下对于现代新型农民的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即农民通过专业技术学习后是否能提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产量、农机作业质量是否满足农艺要求、生产经营规模是否扩大、收益是否增加。因此,对于这部分学员,主要考核学员掌握技术的情况,制定这些机制: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奖励制度、获得政府表彰奖励等奖励制度,激发学员扎实学习,钻研技术,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

3思考与建议

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副业化、农村社会空心化等阻碍了现代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人才保障。农业教育应及时把握机遇,紧贴生产一线、大胆创新,积极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蕾,史振良.新形势下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农机,2013(1):41~71.

2吕小荣,马荣朝,张黎骅.对农业机械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12(6):200~202.

3王海燕,邵喜武.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2):72~76.

4崔勇,翟旭军,金濯,等.高职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5):134~136.

5左萃,杨彪.职业院校农机专业建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农机,2014(9):128~130.

6李云伍,冯熙.提高农机化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12(3):177~184.

7张旭红.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举措[J].农业机械,2015(5):114~115.

8张珠让.基于服务“三农”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3(2):55~57.

9黄晓鹏,万芳新,孙伟,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5):31~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