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

农业物联网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物联网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农业物联网管理

第1篇: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业设施物联网;APP客户端;LED植物生长灯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农业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通过物联网系统可以连接传感器采集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并根据参数变化自动控制卷帘和风口的开合,使作物在最佳条件下的环境里生长。并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和物联网智慧平台实时监控棚内环境数据,远程操控温室状态。西宁市自2009年起开始建设设施农业物联网,通过17年的不断努力,从当时的简单装配几栋温室,只能传输温室环境状况的简单数据,到目前可以实现现场两路手控,以及手机、计算机远程控制,同时可以采取环境条件数据进行八路以上系统智能化管理,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效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达到了预想的的效果。现将使用效果介绍如下。

1设施农业物联网管理省工效益

该系统根据室外、室内温度、光照、湿度情况,自动卷帘以及上、下卷帘通风排湿、降温,节省了卷帘时间及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天每个温室能节省2h人力,一年360d可节约720h,每个工按8h计,可节约90d工时。如青海葛源农业开发公司安装的温室物联网自动化系统按照173个温室计算,每年节约:90d×173栋温室=15570d的工时。每人每天按工资80元计算,全年节约人力费用:15570d工时×80=1245600元,平均每个大棚每年节约人力费7200元,经济效益可观。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实现远程现场交流、查看、管控,对温室的生长情况可以实现对焦、360度查看、拍照、记录映像。还可以专家远程进行技术跟踪、语音对话、病虫害诊断等,可以极大的利用专家的资源,加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以上真正利用起来,每亩可增收1300元。

2设施农业物联网卷帘节时增效

数字卷帘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卷帘速度快,尤其低温、寡照的冬天,每天平均可以让植物多照射阳光0.5~1.0h。春、冬、秋季植物生长按需要卷帘7个月,每天植物照射8h,共计照射时间1680h,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后:春、秋、冬三季作物需要补光时间,早晨提前打开温室卷帘多照射0.5h/d,下午晚盖卷帘多照射0.5h/d,每栋每天作物要多照1h,要是需要补光的春、秋、冬按有效补光时间7个月210d计,该温室物联网补光系统要多增210h。同时210h按以上每天光照8h计算,可增加26.25d,补光、增温、提前上市效果明显。以上每人每天管理按2.5~3栋工作量计算,实际上一个基地或种植户管理温室的时间成本还远远超过以上数据。

3设施农业物联网LED补光效益

通过LED植物生长灯的使用,该系统主要应用在深冬、早春、晚秋季节的喜光作物上。使用LED植物灯增加有效光照时间,缩短生长周期,可缩短植物生长周期20%,使产量增加30%左右。在冬季6~7个月时间中,湟源县顺泰农业科技生产基地经过统计亩可增产1500kg价值6000元左右。少使用农药:LED植物灯的光谱中无红外光和紫外光,有些昆虫不喜欢到这种环境中,因而减少使用农药;节水:LED灯光中无红外光,不产生水分蒸发,在生长期中,水分消耗很少;连续光照改变植株吸收营养模式,增强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营养的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蔬菜风味、口感好。植物叶片肥美、壮实,由于光照时间长,使维生素和糖的含量提高,商品性好;可调节植物的供应时间,植物灯诱导植物生长,可提早瓜果、蔬菜上市时间;LED寿命长、节能、环保。LED光效目前可达200lm/w,使用寿命可达3h以上。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实现定时分阶段智能补光,不需每天进行人工操控,只需定期进行维护。见附图。

4设施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效益

温室内土壤墒情灌溉控制技术,该系统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通过对土壤温湿度测量决定自动灌溉的次数和灌溉总量,这些自动灌溉控制策略实现了土壤的多次量少灌溉的自动需求,有效的降低了温室内部空气湿度,减少了病虫害,使土壤根系达到缺水即灌溉,适量即控水,使作物根系处于水、肥、气、热的生长最佳状态。每栋温室一年节省追肥人工7~8次,每次每亩平均用工5个工,则:7.5×5=37.5,每个工按80元计,节省人工费用3000元。节省用水每亩每栋一年按20次计,一次节水15t,每吨水按2元计,每亩共计30元,20×30=600元。提高肥效5%,增产15%,亩增收1500×2元=3000元。以上灌水、施肥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及智能控制,节资、省工增效明显。

参考文献

[1]程曼,王让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物联网与地理信息统计,2010(10):22-27.

第2篇: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农业装备;现状;发展思考;措施;建议

“数字农业”是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在1997年正式提出,它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方面。我国于2019年在《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就提出“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要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业结合,研制推广农业智能装备;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数字化农业装备的发展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情况

兰溪市和东阳市是金华市探索和推进数字化农业装备应用的先行者。兰溪市农机管理站于2017年在“兰溪市农业信息中心数字农机信息系统”开设了“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子系统,分别在46台拖拉机、13台插秧机、34台收割机共计93台大型农机具上安装北斗数字终端,实现农机作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精细化管理等功能。扶持政策明确规定,以“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收集的数据为依据,推行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按作业服务面积,水稻机插补贴750元/hm2,油菜机收补贴600元/hm2。东阳市农机管理站也于2017年应用“北斗终端”解决农机作业服务监管问题,实现对所有132台水稻插秧机机插服务的作业轨迹、作业面积、作业地块、作业时间、作业图片等信息的监管,农户、乡镇和市级农业管理部门都可以在手机微信端或电脑端点击查看所有的情况。除了上述先行者外,全市各地都在努力尝试农机化和数字化、信息化的结合。如金东区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安装了一套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配置了光照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养分含量传感器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设施大棚内的环境控制和作物生长管理。

2发展思考

2.1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发展数字农情,建设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上的集成应用,建设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智能分等分级决策系统,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

2.2推进畜牧业智能化

推进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智能化改造,集成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

2.3推进渔业智慧化

推进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自动升降控制、无人机巡航等数字技术装备的普及应用,发展数字渔场。

3问题分析

3.1投入成本大

数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智能控制设备、传感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支撑,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还不包括运行成本,对于一般中小规模的农业经营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作为农业经营者首先考虑的是成本核算,投入和产出的快速对比,使得经营者在经营规模不足和经营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就不愿意考虑对这些设备的投入,只有在政策扶持和生产现实需要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投入。如金东区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于2019年底一次性投入49万元安装了这套环境控制和作物生长管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

3.2应用要求高

数字农业装备的应用离不开操作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真正要达到数字农业装备应用的良好效果,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数字农业装备的应用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农业经营者缺乏此方面的专业背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绝对数量还不多,一些农二代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等。如在调研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时,合作社负责人就表示应用还不熟练,虽然操作还容易,但对于数据结果应用还有一定难度。

4措施与建议

4.1政策推动

以全市各地出台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为基础,加大数字农业装备应用和示范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资金扶持比例,降低农业经营者的投入成本,提高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全市“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动数字农业装备及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实现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力。

4.2合理布局

依据金华市主导产业发展要求,根据全市各地现代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可以对数字农业装备发展进行合理布局,以实现有效推动数字农业及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粮食:全市地域,重点推广水稻生产智能农机装备(北斗数字终端应用系统、无人驾驶高速插秧机、自动控制的耕整地机械装备、可控施肥装备等)、无人机智能控制技术(无人机播种、施肥、喷药装备)等。(2)茶叶:武义县、磐安县、东阳市等区域,重点推广茶叶智能生产与加工装备(如智能耕整地机械装备等)、无人机植保技术与装备、水肥药精准施用数字化控制装备等。(3)蔬果:浦江葡萄、金东草毒、兰溪杨梅、永康方山柿等特色产业,重点推广水肥药精准施用数字化控制装备、设施农业环境数字化控制装备、智能控制栽植与收获机械等。(4)食用菌/中药材:磐安县、武义县、东阳市等区域,重点推广食用菌/中药材智能生产与加工装备、设施农业环境数字化控制装备等。(5)畜禽水产:金东区、兰溪市、婺城区、武义县等区域,重点推广畜禽养殖环境智能装备,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推广水产养殖水体环境实时监控、智能控制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等数字技术装备。

4.3分段实施

第3篇: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

通过到武清某蔬菜、花卉种植大棚和汉沽某草莓大棚等实地调研,发现家庭型的大棚面积较小但是数量较多,智能监控基本没有;通过对用于观光和科普型企业大棚走访,发现该类型大棚一般具有监测空气温湿度、含氧量、PM值监测功能。因此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和大棚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得出系统需要实现如下功能。基础数据采集功能:系统需要实现对大棚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上传到云平台;远程智能控制功能: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远程控制卷帘机的收放、灯光控制以及风机的开闭;相关数据查看功能:用户需要通过手机就能够查看相关数据;硬件设备要求:设备初始化以及管理、更换简单、易用,设备要防尘、防水等。

2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需要对智能大棚监控系统进行设计。首先对系统总体架构进行设计,由于系统基于物联网实现,因此根据物联网架构将智能大棚系统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感知层需要进行硬件设计,硬件设计采用了较高性价比、设备较强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等原则,进行农业盒子的设计;该盒子设计为通用型,能搭载传感器只需要购买芯片即可。设计的主板统一接口、统一的程序,可以搭载不同传感器芯片,无需二次编程和设置,实现了即插即用。同时在主板外自主设计了防尘、防水不锈钢盒子.传输层主要能实现采集数据上传功能,主要针对大棚用户需求以及实际情况设计为Wi-Fi、GPRS传输技术,可以选择通信方式。对于普通家庭用户采用GPRS,因为价格低廉,也比较适合没有连接Wi-Fi的农村;而对于企业而言,则可以选择已有的Wi-Fi传输方式。应用层主要实现软件设计,主要是由后台管理系统和手机APP组成,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对获取的大棚环境数据的查看,存储等操作。管理员对后台终端系统进行系统维护和日常管理;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APP完成对大棚中环境数据的查看和对大棚中部署的硬件设备的控制。

3系统实现

在硬件实现上,传感器芯片采购其他厂商,连接主板和传感器芯片的电路板则是自主研发。该电路板(农业盒子)作用于传感器与主板之间,主要使用RS485有线数据通信,其他部分采用无线数据通信,最后将传感器与电路板进行封装,由于前期已经对传感器等与电路板的连接进行了设置,所以在后期出现传感器更换时也可以直接进行更换,无需再进行调试或设置。硬件实现了农业盒子,同时还有自动灌溉模块、土壤湿度检测、PH值传感器以及AT89C51单片机等设备。自主研发盒子搭载传感器之后,首先需要进行出厂设置(该设定不对客户开放)。软件实现包括手机APP和系统后台。本系统采用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以ASP.NET进行网页开发软件设计,使用AndroidStudio进行手机APP开发。系统后台管理系统为管理员提供日志信息的存储与分析等服务,后台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和查询的功能,可以将感知层中采集到的空气温湿度、土壤基质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端从数据库中调取并查看历史数据记录。后台把感知层采集来的数据通过传输层传输后进行分析,根据预设的数据范围,在实际测得的数据不在预设范围内时,进行自动控制硬件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比如控制卷帘机的正转与反转。卷帘或放帘一定程度,触发设定好的行程开关,电机停止运行。手机APP端实现了用户对大棚环境数据的查看和硬件设备的调控;实现了大棚的空气温湿度、光照,土壤的温湿PH值等信息的监看;同时还会实现对照明、通风口以及卷帘机、风机、浇水等控制。

4运行

目前主要推广对象也是节能智慧大棚的试点—大棚较多的武清区的河西务镇。同时,也将设计的盒子修改传感器(只要温湿度传感器),应用于塘沽粮库,该粮库一共60个粮仓,每个粮仓都需要对温湿度检测,原来使用传统的人为测量并多次不同地点采样进行测量,这样工作效率势必会低。因此在粮库中使用智能农业盒子,每个粮库安装10个温湿度传感器,其中9个放置在内部,1个放粮仓外。需要通过判断粮库外的温湿度和库内温湿度对比开控制是否开关风扇,首先湿度权值重,如果室外湿度高于粮库内,即使库内温度再高也不能开通风。另外一个应用主要应用于塘沽盐场,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贾徐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2):45-46+62.

[2]赵刚,李小红,吕向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花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2):123.

第4篇: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

1物联网管理开启桔园智能化管控新模式

2013年,夷陵区农业局积极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资金500万元,并鼓励企业融资1000万元,先后在星翔柑桔专业合作社和晓羲红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所属基地开展建设,为日南1号、大分4号等优质新品种在夷陵区的嫁接、优质种苗的提供、老旧桔园的更新改造升级奠定了基础。物联网系统实现了桔园生态环境信息采集、水肥药等设备控制、小气候(气温、地温、空气湿度、土地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雨量、气压、光照度、露地)监测、视频监控等全部智能化。2016年春季建设并投入运营的星翔柑桔专业合作社物联网建设项目更是覆盖精品桔园面积1000余亩,设置东、西、南、北4大蓄水沉淀池,桔园中设有5000个“卫士”喷头,保障供水、施肥、喷药使用,同时地下设有土壤湿度、PH值、农药残留数据监测设备,通过在园区中心端电脑上部署1套柑桔种植软件,园区柑桔生产管理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2桔园生产机械化助推果品提质增效

2.1机械化植保技术全面普及

柑桔因树冠高,蓬面大,人力喷雾达不到理想效果。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具有射程远、雾化性好、省药省工和转移方便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广大桔农的青睐。目前,全市喷雾器主要有担架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脉冲式弥雾机和电动喷雾器,98%以上柑农拥有1台以上机动喷雾器,全区现已拥有柑桔植保机械8万台(套),安装太阳能杀虫灯6800台,机械化植保及物理防控水平达到100%以上。

2.2桔园机械化中耕施肥技术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目前全区桔园耕作以多功能微耕机为主,微耕机可旋耕、抽水、喷灌、喷药和运输,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是理想的桔园耕作机械。当前正在推广3.675~5.145kW微耕机,因该功率区域的微耕机重量轻、操作简单、田间转移方便,已被桔农认可。2016年,为了配合柑桔“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的推广,引进桔园大型耕整机和履带式喷雾机2台,运行效果良好,在大型机械的带动下,全区桔园微耕机保有量稳定在4200台左右,机械化耕作水平达到54%。除此以外为了保障桔园的喷滴灌用水和用肥之需,区农机部门在鸦鹊岭镇、龙泉镇和小溪塔街道推广小型抗旱用潜水泵1.2万台(套),修建园中大小蓄水池1.8万个,蓄水库容达10万m3,确保了桔园抗旱、施肥和喷药之需。

2.3坡地桔园机械化运输省工省力效果好

夷陵区自2008年建成湖北省首条山地果园双轨运输车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与探索,现已拥有双轨、单轨、无轨、软索牵引、远程遥控缆车、卷扬机牵引等山地果品运输系统120条,标准果园基地全部实现机械运输,辐射带动2万亩标准果园机械化水平提升1.5个百分点,基本解决了6万t柑桔从山下运输到山上的难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2.4万t肥料从干道入园的难题。在10°以下的缓坡桔园,大力修建运输作业道,现已拥有砼运输作业道1300km,保证三轮摩托车可以直接入园。

2.4机械化修剪技术得以成功应用与推广

桔园的修剪一直是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点和难点,夷陵区农机推广站重点推广了单枝修剪机具。包括各种手动修枝剪、高枝剪、折叠刀式锯、动力圆盘锯和动力链锯等。去冬今春,区农机推广站大力推广锂电池作动力的电动果枝剪1500台(套),推广应用面积达3万亩,深受果农和专业服务队的喜爱,有效减轻了劳动强度,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提升了桔园的整体管理水平。

3柑桔初加工机械应用促进果品提档升级

柑桔分级保鲜机械化技术起步于2000年,在2003年以后得到快速发展,柑桔清洗、烘干、打蜡、分级已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目前,全区有柑桔打蜡加工厂200家,分级打蜡分装生产线300余条,柑桔分级保鲜机械化水平达98%。无论从打蜡加工能力、设备先进性、还是打蜡加工技术都处在全省、全国柑桔产区县市级领先水平。晓曦红、洋红2家柑桔龙头企业的智能光电分级打蜡生产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仅柑桔商品化加工处理这一项,每年就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2亿元。为了延长柑桔的销售时间,全区以柑桔保鲜为主的冷库、气调库如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2016年全区以柑桔保鲜为主的冷库、气调库达120座12万m3,整体库容达10万t。

4龙头企业是桔园机械化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期间,夷陵区委、区政府大力扶持柑桔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此为平台网罗千家万户的柑农,组建柑桔生产、初加工、销售集团军,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进军,现已拥有与柑桔产业相关的企业和合作社320多家。与此同时区农业部门以龙头企业、骨干合作组织为平台大力推广先进的适合桔园生产的农业机械,以此带动全区柑桔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全区涌现了晓羲红、星翔、洋红、天缘等集种植、分装、销售为一体的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4家龙头企业网罗的社员拥有全区65%的桔园机械,而分级包装更是占到全区柑桔销售产量的80%,而跨国销售的份额全部出自上述4家企业。

5资金帮扶是桔园机械化的重要保障

第5篇:农业物联网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交网络;农业科技信息;SWOT分析

0前言

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科技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智能农业、数字农业的重要保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社交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易用性、实用性强、人使用量大及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使其成为当前互联网上最流行、最热门的应用,注册的社交网络用户数以亿计,已然成为人们核心的日常行为。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管理学中应用于企业战略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特定对象所处环境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系统分析找出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依据发挥有利因素、制约不利因素的原则,研究制订其科学、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规划。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分析其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挑战,构建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矩阵,研究、分析如何利用机会、发挥优势、回避威胁、克服弱点,有助于促使社交网络更好地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1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分析

1.1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内部优势

1.1.1农村地区网络及智能手机普及率逐年增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公布的第4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1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保持稳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14亿户,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1]。农村地区网络及智能手机普及率逐年增高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1.1.2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大、信息资源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公布的第4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7亿,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9.83亿,占网民整体的29.4%[1]。使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大等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1.1.3社交网络特征优势利于信息传播社交网络具有即时性、内容形式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优势。即时性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快速传播。内容形式多样性有助于农民简单、易懂的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信息。交互性有助于传播者和受众间的沟通、互动,拉近双方距离,也有助于农业信息的采集。

1.2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内部劣势

1.2.1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者年龄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市,大多数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阻碍他们利用社交网络来检索、获取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低,满足不了人们生活需要,农村地区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青壮劳动力长期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农村地区留守的常住人口大多是儿童、妇女和5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口粮自给自足问题,没有兴致为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接受新事物、新信息。1.2.2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因地制宜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虽具有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多种形式,与纸质农业科技书籍相比更有利于农民学习,但其信息大多由普通民众发布,没有经过严格的采编和制作,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农业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原因,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在实际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因地制宜而转化失败现象。1.2.3社交网络信息缺乏严谨性和权威性。普遍民众可随意在社交网络发布信息,以及在社交网络对信息进行转发、评论等,在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信息,甚至出现虚假信息,由于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负面的或虚假的农业科技信息一旦形成并开始传播和扩散,传播速度会极快,如农业生产经营者缺乏信息辨伪能力,会给他们造成经济损失,打击他们利用社交网络学习新鲜农业技术的兴致,严重威胁农业科技信息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1.3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外部机会

1.3.1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系列的政策、法律的发布,有利于农业科技转化。1.3.2社交网络+电商促进农产品流通近年来,互联网“下乡”,土产品“上线”为农村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社交网络上微商、直播带货等电商平台让助农手段实现数字化,依靠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为农产品市场带来新商机。农产品的畅销促使农户更有积极性通过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提供广阔空间。1.3.3农业发展吸引部分人才回乡创业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国家通过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战略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宜居环境、文化等都发生质的飞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广大青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农业合作社等政策鼓励、引导、吸引部分拥有农业科技背景、又懂得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回乡创业,提升整体人才队伍素质,有利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1.4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外部挑战(威胁)

1.4.1农村优质人力资源持续流失。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存在巨大差异,城市拥有优质的医疗、教育等资源,农村户籍的人纷纷通过学历提升、职业培训、外出打工等途径远离农村,最后发展到城市定居。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信息素养和接受能力的农村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1.4.2社交网络传播智慧农业科技与众多中、小农业生产经营不匹配。随着科技的进步,远程监测、图像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步进入农业领域,我国的农业正迈向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但我国农业生产农户和中、小农业生产经营众多,社交网络上传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高的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由于其技术难度大、硬件成本投入大、精细管理要求高等原因,他们的经营能力还不能与之匹配。1.4.3信息真伪性难于监管。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传播的信息参差不齐、虚假信息混乱,公信力一直是政府和广大网民严重关切的问题。由于农业科技信息专业性特别强、地域性强、极易造成经济损失等,只有具备相关农业知识的专业人士才能辨别监管,尤其社交网络上海量级的信息,更让政府监管难度大增,严重阻碍农业科技信息在社交网络传播推广。

2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战略分析

通过对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分析,构建如下表所示的四种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SWOT矩阵,全方位推进社交网络更好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2.1优势—机会战略(S-O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关键力量。利用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加速农业科技产业转化,推动农村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缩短乡村和城市的差距,为建设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作出积极贡献。2.1.1继续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国家连续资金投入在农村地区建设基础互联网络后,基本实现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全覆盖,但电话费、上网费、流量费等对收入本身不高的农民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信息化技术用于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要提高网络覆盖率、提高网络速率、降低流量费率等,推动农业科技信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传播,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动力之源。2.1.2建立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配套的法规与长效机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配套的法规与长效机制,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国家立法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应针对互联网传播信息出现的新技术、新情况等进一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和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长效机制,打击在社交网络上捏造、传播虚假农业科技信息的不良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利益。

2.2劣势—机会战略(W-O战略)

培养提高农民信息服务意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国情,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等。借助信息技术,特别是社交网络在农村地区迅猛发展的势头,向广大农民培训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指导农民如何运用社交网络搜索、查寻、辨别、筛选、获取农业科技知识,如何通过社交网络与农业技术研发人员交流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等。当农民尝到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的甜头后,对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不断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科技。社交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必须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安全等理念、推动破解农业面临束缚、瓶颈和挑战。推广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生态农村的农业科技,根据当地农村的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动乡村产业与建设美丽、生态乡村协同并进。培育公益性“社交网络大V”。从社交网络出现以来,在社交网络宣传各领域活跃着“大V”的身影,“社交网络大V”以其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和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的作用凸显。但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所谓的“社交网络大V”出现一些行为失范,造成人们不再信任社交网络的一些负面情绪。培育公益性“土专家”、“田秀才”成为“社交网络大V”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引导他们以身作则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坚持网络宣传的正确导向,占领网络传播阵地,服务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2.3优势—威胁战略(S-T战略)

利用社交网络特征优势发展互联网+农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以发展农村电商为重点拓宽商贸流通渠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抖音、微商直播带货和社区团购等社交网络新业态、新模式正逐步深入农村各地,让农村电商的业态愈加多元化,促进农村和城市的资源互通,为农村注入活力,助使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加速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通过社交网络大力推广价廉、实用、省时、省力的农业科技信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走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历提升而留在城市、农村青壮年劳动边外出务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口逐年减少,因此要通过社交网络大力推广价廉、实用、省时、省力的农业科技信息,特别是推广实用、省力、省工、轻便、维修方便的农机具。树立优质传播平台。由于利益驱使等因素,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一些只为博眼球、蹭流量、浮夸成效,甚至虚假的信息泛滥,让农业生产经营者防不胜防,不利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探索政府认证的农业科技信息官方社交网络传播平台,有助于增加公信力,更好地服务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2.4劣势—威胁战略(W-T战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