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次创业范文

二次创业精选(九篇)

二次创业

第1篇:二次创业范文

近日,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因美”,002570.SZ)又一次站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4年4月29日,贝因美公布了2014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减少35.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7.51万元,同比减少36.34%。

而两个月前,贝因美公告称,董事会决定于2014年2月24日由原总经理王振泰正式出任董事长一职。这已是贝因美三年之内的第四任董事长。

业绩下滑,人事更迭,这看起来很像是一个行业明星进入瓶颈期的老套故事,这次又会是一个新版本吗?

2014年5月,《中国经济周刊》走进贝因美,专访数位高管,一探究竟。

“三聚氰胺”年杀出的行业新贵

中国乳业江湖是一个从不缺传说的地方,但是比起伊利、蒙牛等老牌本土企业十几年的发展史,贝因美的崛起速度还是令人有些“羡慕嫉妒恨”。

2008年,当“三聚氰胺事件”搅得伊利、蒙牛等中国乳企不得不整改、进行自我“疗伤”之际,来自杭州以米粉起家的贝因美则全面进军婴幼儿奶粉产业。

彼时贝因美的创始人、时任贝因美董事长谢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乳业应该进行自我救赎,细分市场。目前中国婴童产品的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主要产品需求量年增长率在50%以上,强大的市场需求将给婴童食品用品生产及流通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未来的3至5年,中国婴童用品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谢宏的判断为贝因美赢得了发展机遇,牢牢抢占了奶粉这一重要领域。2012年贝因美的市场占有率达8.7%,在国产奶粉中的销量是最大的。中国市场前五大品牌中,仅有贝因美一家国产奶粉。2013年贝因美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前五名。

“贝因美的成功在于两点,第一,它发力的时间点绝无仅有,在众多乳企休整时刻,它专心奶粉这个领域完成渠道等多方位布局,赢得了市场先机;第二,这是个善于营销的企业,是最早一批提出专门为中国宝宝研制产品的中国本土民营企业,并且以开设婴童专卖店会员积分等形式教育中国消费者育儿常识。”乳业专家陈连芳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三年换四任董事长

“去年下半年公司产品价格下调5%~20%,并且进行渠道整理,贝因美目前正在推进业务转型和流程再造,再加上去年贝因美爱加(其高端品牌)断货对公司影响较大。这些表现在数字上就是财报出现下滑。”贝因美董秘鲍晨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事实上,自上市以来,贝因美的表现还算稳定。2011年营收和盈利分别增长17.34%和3.48%;2012年营收增长13.28%,净利润增长16.59%;2013年,全年实现营收61.17亿元,同比增长14.24%,盈利7.21亿元,同比增长41.54%。但2014年一季度营收暴跌30%以上,让人大跌眼镜。

最令外界困惑的则是,贝因美创始人、持有上市公司22%股权的谢宏2011年因身体原因辞任后,贝因美先后迎来宇、黄小强掌舵。但两年不到,他们都纷纷选择了离开。今年2月底,董事会宣布由总经理王振泰继任贝因美董事长一职。因此,“总在换董事长”成为贝因美留给外界的印象。

“高层更迭因为贝因美在不断调整战略,对贝因美公司的震动不会太大,贝因美的创始人谢宏还是大股东。贝因美正在进行自我调整和变革,正式剥离非食品业务。未来,公司将加大3~12岁婴童的食品方面的研发和生产。”鲍晨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

乳业专家宋亮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认为,频繁的人事更迭对企业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这个企业正在进行快速新陈代谢,贝因美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期,必须进行自我调整。”宋亮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低谷期的三项改革

“目前,贝因美正进行三项改革,包括产品体系延伸、营销公司改革,以及股权激励。”王振泰表示。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贝因美的市场份额在国产奶粉中是老大,但是由于奶粉比较特殊,营销很重要,贝因美以前的成功就是靠营销,随着中国消费者走向成熟,对产品要求多元化,贝因美面临着研发、营销等多重挑战。

去年11月,贝因美宣布以3.5亿元成立儿童奶业务子公司。贝因美总经理黄焘表示,公司原有的产品体系比较丰富,在加大奶粉业务板块投资的同时,公司还将引进原装进口奶粉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渠道变革是贝因美改革的重点。2014年2月,贝因美以自身控股80%、骨干员工投资20%成立8家营销子公司,主销区域包括浙江、上海、安徽等。这些骨干员工持股的营销子公司,希望开辟更多市场、提振销售。王振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贝因美最早进入乡镇市场。尤其华东地区乡镇、村一级市场是贝因美擅长的,还有三四线城市市场,我们不会放手。如果做得好,很快会扩大实施范围。”

此外,贝因美4月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授予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950人3800万股股票期权,行权价为27.5元,考核期为2014―2016年。考核标准以2013年为基数,三年营收增速不低于23%、53.8%、99.9%;净利增速不低于15%、32.3%、65.3%。

“虽然贝因美目前处于低谷,但是从它目前变革措施来看,大刀阔斧剥离婴童服装等业务,转而专心发展渠道建设和食品业务无疑是明智的,这个企业还是有实力在奶粉阵营中继续和洋品牌一决高下的。”乳业专家宋亮对《中国经济周刊》如是表示。

对话王振泰:

婴幼儿食品也是未来赢利点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贝因美的人员更迭和财报数字不佳,让外界都很关心贝因美是不是进入瓶颈期,您怎么看?

王振泰:的确是压力山大。目前贝因美正在进行二次创业,今年一季度是公司有史以来的非常低谷时期,内因是国内出现奶荒,公司产能不足,外因则是全球供应链供给不足。虽然贝因美加大进口量,但是,由于国家对进口奶粉政策的改变,影响了公司进口乳粉入关的速度,贝因美拿到这些进口乳粉时已经到了去年12月份,在补给经销商原有的订单数量后,公司产品一季度出现渠道库存增多,导致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减少。经过一系列调整,我相信过段时间大家可以见到贝因美的变化。

第2篇:二次创业范文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在中国共产党诞生89周年之际,参加咱公司的关于“二次创业什么”的演讲活动。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三次参加演讲活动,但演讲内容与我本人息息相关的就只有这次。

谈到创业这个词,我想我们并不陌生,“创业”顾名思义、就是要开创一番事业。需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劈荆斩棘的魄力。集团已经成功的经历了第一次创业,现在正着力于二次创业。

在展开二次创业我们干什么、怎么干的话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二次创业?企业为什么要二次创业?我查了一下互联网,上面给出了一段话:说创业过程有两大阶段,生存创业与生态创业。第一次创业是生存创业,第二次创业是生态创业。一个企业在经历了一次创业之后,本身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没有一种变革,那么企业一定会衰亡。要想让企业继续发展下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只有对企业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才有可能让企业在一个新的台阶上重新发展。二次创业,就是企业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说二次创业是企业发展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我们企业二次创业的目标是要在未来实现千亿万亿元。这个数字是定量化的目标,除此之外,还有定性化的,新聘任了一位总裁,准备进军领域,这是定性化目标。如果把我们企业比成一条船,董事长是船长,那么总裁就应该是这条船的舵手,掌控着船的航向和速度。我们也都在这条船上,那就只有四个字———同舟共济!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企业人。我们二次创业的主体不是集团这个企业,而是企业人,是人在创业。那么二次创业我们干什么?我们有多少创业激情?要知道创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创业路上所接触的好多事物都是新的,会遇到好多疑难问题,打不通这些瓶颈,就无法驶向成功。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会死于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美好的太阳,因此好多人在创业路上都会遭受失败。这是马云说的,说得有道理。

但说这说那都没用,关键是要透析我们当前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希望每位人从自我做起,解放思想,拿出创业激情、进入创业状态、形成创业氛围。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岗位技能,端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这也是党员义务第一条。把党员应尽的义务充分体现在日常工作上,不断完成任务,保证二次创业顺利进行,这是我们全体人应该做的!

人一辈子就那几十年,消极懈怠、牢骚满腹就等于浪费人生。人生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完成任务中进行,一项任务完成了,自然会出现下一个任务,等待你完成,直到临终,人的最后一个任务是——面对死亡!人生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第3篇:二次创业范文

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隋强在2016年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中提到,新三板已经进入“二次创业”时代,未来新三板服务好创新创业企业这一使命不会改变。

想挣钱 却变成套牢

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迎来全国扩容后的首批集体挂牌仪式,266家企业参与其中。挂牌流程简单、时间快等优势让新三板在资本市场迅速火热起来,成为中小微企业谋求融资、发展的重要途径。

到了201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猛增,分层意见提出,新三板市场中利好消息不断。这一年,新三板被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网络上常常见到“得新三板者得天下”、“投资新三板就是投资中国未来”这样的壮志豪言。

2016年,分层制度实施,新三板挂牌企业一下子达到10197家。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企业家曾经都以为,登上新三板就意味着企业能获得更多融资,在资本运作下市值不断攀升。然而现实却是:新三板近半企业挂牌以来没有融过资。数字显示,新三板2016年的实际募集资金只有1477亿元。

企业痛苦,新三板投资人也不好过。新三板做市指数自2015年4月开始逐渐下跌,由2015年4月7日3673.17点的峰值跌到了2016年9月1日的1075.94点。三板成指也从2015年4月3日的2134.31点跌到2016年8月4日的1139.99点。

2015年3月是大牛行情,当月交易额达到了220亿元,是2015年2月交易额的6倍。九鼎集团、中科招商当月成交额分别达到14.6亿元、10亿元。如今,新三板每月的成交额也不过几亿元到十几亿元。

指数下跌和成交下降的背后,是有不少公司的股价下跌,投资机构被套牢。被称作新三板第一投资机构的天星资本可以说是其中代表。据天星资本官网显示,公司已投资了44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其中有252家做市企业。天星资本在2016年已经相继减持了11只股票,同时还将部分所投资的股票质押变相减持。而公司所投资的股票中,有53只股票只是出现下跌,天星资本被套牢。

融资能力大幅倒退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田世欣表示:“如今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不佳,换手率下降幅度非常大,整个新三板的融资能力倒退了很多。”事实上,各方市场人士也认为投融资失衡已经是阻碍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首先是从二级市场来看,新三板市场交易股本、交易企业数量以及交易换手率三个指标均显示目前的现状堪忧。

从交易股本来看,因为近年凶猛的挂牌潮,新三板企业总股本大增,但流通占比仍然比较低。

从交易企业来看,近六成新三板企业股票成交量为零。根据东方财富的数据显示,成交量为零的公司有6017家,占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的59.21%。绝大部分企业的成交量集中在500万股以下,而其中一股都没成交的企业竟占近六成。

而从交易换手率来看,2016年的做市交易的活跃程度大幅下降。相比2015年,做市与协议交易活跃度均有所下降,尤其做市转让换手率下降一半多。

二级市场的问题显然也传导至一级市场。

在企业数量和融资需求成倍扩大的情况下,2016年总体上新三板定增市场与2015年相比难有起色。这也就意味着,单个企业平均融资难度增加一倍、融资额减少一半。

事实上,2017年新三板最可期待的变化或也会体现在投融资平衡发展方面。

监管层一再提及的一揽子交易制度改革所希望解决的症结除了投资市场之外,也包含融资市场。

“无法将投资和融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割裂来考虑。2015年,融资有长足进步与2016年年初一波疯涨有直接关系。2016年二级市场低迷传导至一级市场非常彻底。所以如果监管层想要解决投融资问题就必须将这两项都考虑在内。”一位中金公司投行部人士讲道。

迈入制度升级期

新三板的“一次创业”时所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解决,因此,可以说,解决“一次创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迎来了新三板“二次创业”的机会。

市场大环境来看,监管频出却未见后续政策红利落地,已经成为许多新三板企业的心声。目前,监管层对新三板资金占用、信息披露、股票发行、定增募资、股票交易的监管均在不断加码。

2016年12月底,股转系统再次宣布失信主体在新三板的挂牌融资将受到限制、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财报审计将从2018年开始执行上市公司的标准。

然而与新三板监管在不断加强不符的是,市场配套的红利政策迟迟没有跟上。2016年新三板除了创新层正式落地、优先股开始试行之外,大宗交易、转板制度、私募做市、降低投资人门槛等政策均未切实落地。曾有新三板公司董秘直言,红利不出让公司越来越没有信心。

在市场渐渐冷静的时候,“新三板不是纳斯达克”这样的声音频出,均在提倡要给新三板一些时间成长。要知道,纳斯达克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之一,而新三板从2013年正式揭牌运营至今,不过短短4年时间。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表示,新三板接下来将进行的流动性改革会破除为了交易而交易,在全方位修订现有的交易制度的同时,注重现行法律制度下的一二级市场的联动管理,同时大宗交易和异常交易、增加做市商和引导做市商等均要全面兼顾。2017年,新三板还会以市场分层为抓手加大制度供给,妥善处理好改革预期和改革进程的问题,稳定好市场信心。

第4篇:二次创业范文

狱火烧不伤兰世立:如果只是东山再起 那我就别干了

提到兰世立,大概会让人想起当初骤然崩塌的东星帝国、他锒铛入狱时传出的那份绝笔遗书、还有丢失的“湖北首富”头衔。记忆中似乎总有一些令人惋惜甚至令人失望的过往。

然而,兰世立自己却说,真的要让那些担心他今后会一蹶不振的人失望了。

西装和领带仍旧是兰世立的标配。他依然爱笑,讲话语速也快,却一点也看不出身陷囹圄过的消极与抱怨。甚至豪爽地说:“你什么都可以问,随便问,没关系的。”

1966年生人的兰世立,九十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随后到湖北政府机关工作,同年转到海南政府机关工作。1991年创立了东星电子有限公司。从卖电脑起家,赚到第一桶金后,兰世立真正走上了商业道路。

2005年6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中国民航总局批准,成立了东星航空公司,注册资金为8000万。兰世立当时有个大胆的想法:空手套白狼!他将投资120亿元租赁、购买20架空客A320飞机。轰动了世界航空界!然后“坐山观虎斗”,看着法国空客、美国GE商业航空服务公司、欧洲出口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抢一个“大饼”。

同年,兰世立以20亿元的身家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第70位,成为湖北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入该榜前100名的富豪。当时更被称为“湖北首富”。

2008年,正当兰世立沉迷于他的“航空梦”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正在悄悄靠近,并把灾难之手伸向了他的东星航空。其旗下的餐饮和地产行业几年来获得的收益给航空业不断地“输血”。但在2008年的下半年,成立仅3年多的东星航空频频传出资金链紧张,兰世立不得不借高利贷维持公司运营。

“当时兰世立为了挽救东星航空,简直是疯了,到处找钱,多高的利率都接受,”武汉当地一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据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3月27日,东星航空欠款总额约为5亿元,其母公司东星集团旗下其他业务欠款额约为6亿元,涉及法律纠纷达100多起。

处于生死关头的东星集团落至破产重组的局面。在市场上被分批拍卖,拍卖参考价一降再降。

2010年4月8日,因逃避追缴所欠税款,武汉市中院一审判处兰世立有期徒刑4年。“兰世立一直认为自己是冤枉的,自入狱后,他开始启动系列的自救行动。”亲友喊冤道。服刑期间的兰世立,在高度精神压力下对外传出过一份《遗书》。

王石作为企业家代表,曾去狱中探望过兰世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代表企业家群体来看望你。你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我们不仅现在支持你,未来一定支持你。

“牟其中在监狱呆了20年,最初我还带着王石、冯仑一起到监狱看他,但我看完以后不久我就进去了,我们成了狱友。”曾经可以呼风唤雨,一个电话调动几个亿的兰世立自此开始戴上两顶帽子,一个“破产者”,一个是“坐过牢的人”。

本应刑期于2013年11月23日截止的他,在同年8月7日提前出狱,其申请提前出狱的理由则是病残。在狱中他曾多次病危并接受治疗,看守所医生直言,他不可能活着出去了。兰世立也自称是“死过两次的人”。那么这位在鬼门关走过两回的男人,对于入狱这件事他已经释然了么?

兰世立表示,他从来没把入狱当成一个很大的事。从过去到现在,即使监视居住在黑房子里,即使在看守所和死刑犯关在一起,包括在监狱的时候,他从来都没有把这个环境或者这个过程当做什么东西。

所以出来后,他跟大家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经历过惊涛骇浪,没有经历过暴风骤雨,这船长也不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船长,而企业家就是这个船长。就和将军一样,没有经过战火洗礼的将军,是很难受人尊重的。

“我觉得经历这些东西,不是什么坏事,是人生的财富。对我们人生更丰富,对企业也更好。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还感谢那些陷害和诬陷我的人,给我带来的这些财富。”说这话时,兰世立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表情轻松且自然。

当被问及刚出狱时对自己事业规划的心境时,兰世立笑称,出来后很多媒体对他说,希望他能重新来过东山再起,而他对媒体的回答是:“如果只是东山再起那我就别干了!”兰世立认为,如果自己再花上半辈子,只是为了努力达到过去那个高度,其实是毫无意义。

在狱中,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超越过去。出狱后,他想的也是一定要超越过去,一定要比过去的高度更高。他说很喜欢王石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他过去所攀升的高度,而在于他跌到低谷的反弹能力。在狱中的这几年也是在做这些准备,包括思想准备,他希望自己这种反弹比过去还高。

兰世立表示,也有很多人问他经过几年的监狱生活自己是不是有所改变。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想告诉大家,我还是没有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改变,那就是兰世立觉得自己内心更强大了。但他认为这不是改变,而是增加和提高,或者说是考虑事情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

最后,兰世立坦然的说,因为毕竟从地狱走了一番,而且两次病危,就是死过两次的人,还有什么看不开。“更重要的是,我看着一个个人在我面前死去,看的人死的多了,你就觉得人生的意义又不太一样。”

“今天你们大家看到,BAT都在投资旅游,包括王健林都开始涉足旅游行业,我想我比他们差不多早了20年。”刚刚出狱的兰世立发了一条微博,说要重出江湖。他推出一个产品1999,九天八晚港台游还买一送一。结果就几千人回应,而且有留电话,要求怎么支付的。

这条微博让兰世立觉得互联网很有意思。谁也想象不到,从去年九月份到今年的二月,也就是大概四个多月的时间,仅仅这条微博的收入,超过三亿多,创出一个全新的营销模式。

经历了那么多,或许对于兰世立来说,活着的意义不仅仅是重返昨日光荣,更重要的是活出他自己新的高度。

杜子建:在微博阵地上再次创业

杜子建就像是一块榴莲,喜欢他的人无比喜欢,不喜欢的人会心生反感。灰白及肩的头发,山羊胡,消瘦身材,这是杜子建的标志性形象。他童年遭灾,青年入狱,创业失败,曾要轻生自杀,最后写作出名。很多人在读了他的书后喜欢上他,也有人在收看他参加的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后关注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微博上认识他。

早在微博兴起之初,杜子建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不顾合伙人的反对,毅然将盈利还不错的选美公司转型为网络营销公司――华艺传媒,帮助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来实现盈利。据了解,华艺传媒是第一批进入网络营销领域的网络营销公司。

2015年,杜子建成立天下酒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产品端,天下酒仓和茅台镇的制酒企业、葡萄酒的原产地生产商达成深入合作;在销售端,商从天下酒仓统一订货;在物流端,产品由各个区域的商直接发货或者送货上门。

整条供应链中,除了产品,商是关键角色。杜子建把这些商统称为“小二”。这些“小二”都是认可他、信任他,愿意跟着他干一番事业的忠实粉丝。

叫板传统酒商,让跟着自己的小二们有钱赚,杜子建在做的事情有点“劫富济贫”的味道。而这也是他核心的商业逻辑之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微型创业者。深谙营销之道的杜子建从粉丝入手,聚集蚂蚁雄兵的力量搭建一张全国范围内的销售网络,快速打开局面。产品从酒厂出来后到各地商手中,顾客线上下单后,订单按区域分配给商,提供第一时间送货上门。因此,即便是不超过200元的定价也能保证一定的利润。

“杜子建就是互联网的奇葩,营销流氓。整个酒业摸不透,又莫名其妙发展。”中国红酒网总裁董树国在微博中写道。都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可是,杜子建的玩法,很多业内人士也不是很看得懂。

第5篇:二次创业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引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市一些创新能力弱、技术含量低的民营企业毫无抵御之力,而与此同时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反而能够获得发展,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必须依靠多元科技创新。下面笔者就“科技创新引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研发水平提升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集约化,优先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部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如引进北京理工大学与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建设机器人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与远红消防集团建设森林灭火导弹研发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伟锋机床有限公司建设先进磨床研究中心、中国残疾人辅助器械中心与明明辅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设辅助医疗器械研发基地,目前对引进的高端研发机构入驻我市的工作正在进一步的推进中。

二、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措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我们可摘录国家、省、泉州市已经出台的激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吸引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主要优惠政策,编印成宣传材料,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政策措施的宣讲解读,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扩大政策知情面和惠及面;组织政策培训辅导班,如举办了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复审申报辅导班、“企业研发活动管理”专题研讨班、科技与金融讲座等,为我市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拓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新渠道方面给予政策解读和辅导。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机构及人员配备、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活动开展、专利授权申请、享受科技政策等活动,进一步引导企业规范技术创新工作,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对已经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重点培育,在研发机构建设、项目实施带动、产学研结合、知识产权工作、信息化运用、创新工作示范等六方面,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项目带动战略,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

围绕产业发展,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项目,涉及石材陶瓷、水暖厨卫、鞋服轻纺、机械装备和光电信息等五大产业,对征集的项目进行整理、提炼、评估、分类,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确保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质量。如福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的“智能机器人抛光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围国家“863”科技计划先进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类备选项目,实现我市在“863”科技计划项目上零的突破;2012年,我市有11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支持,泉州市共有25个项目获立项,我市获得资金920万;2012年泉州市列入省区域科技重大专项有4个,我市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自对准电极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福建明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医用、家用辅助护理床(免脱穿粪便自动清理器)”等2个项目获立项,获得资金200万元。

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与国内外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中科院王启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在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广泛组织开展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企业之间科技交流合作。如东南筑路机械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合作开发“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项目,已进入样品制造阶段,产品的研制对矿下作业有重大意义,有效地保护矿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组织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加大专利申报工作力度,开展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行动,确保我市专利申请、授权的数量和质量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加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载体建设,培育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业,帮助企业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和管理能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优选一批专利技术申报各级专利实施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本级专利实施计划项目,推动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加大专利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推进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运作好福建省专利技术(泉州)展示交易中心,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总之,泉州市民营企业 “二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创新引领、转变提升成为“二次创业”的核心内容。我们必须率先响应、走在前列,着力促进企业多元创新,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力争我市经济在“量”的基础上加快“质”的提升,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做好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工作意见.南委,[2008]61号.

[2]关于设立首批异地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机构的通知.南政办,[2008]247号职.

第6篇:二次创业范文

通信这棵大树,已经走过营造主体躯干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光纤光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截止目前,中国已是年产光纤4000万公里的光纤光缆制造大国。但伴随着通信业务飞入寻常百姓家,通信这棵大树需要顺应枝繁叶茂的趋势,作为“枝叶”的光纤光缆也将面临第二次创业。

截止目前,我国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所用光缆长度达432.2万公里,所用光纤约8072万公里。同时,国家出台的2006-20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战略目标。这无疑是对中国电信业提出的新任务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将为中国通信线缆和光纤光缆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成就企业战略制高点

实际上,率先进行二次创业战略的厂商不仅在2002年到2004年的产业低迷中存活了下来,而且还进一步巩固了其优势地位。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我国采用了与国外光纤生产企业合作的方式,先后成立了西古和长飞两个光纤光缆合资企业。特别是长飞公司的组建,第一个在引进全套先进生产设备的同时,成功的从荷兰菲利浦引进了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长飞发展的实践证明,选定好的合作伙伴,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先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长飞的组建和发展,才真正建立了规模化的、现代化的国内光纤光缆企业。

来自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07年全国76%的光缆市场为长飞、亨通、富通、中天和烽火5家公司所占有,这5家厂商也占有了全国68%的光纤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份额市场占有率的厂商在经历了产业振荡、反倾销等一系列事件后较之从前也多了一分成熟和理性,他们都有着这自己独特发展思路和市场空间。长飞集团技术和品牌并重,富通拥有自己的预制棒技术,亨通培育了品牌影响力,中天则是扛起了中国特种光缆的大旗。作为回报,这些企业特质也成就了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

亦是守业

在细数前三十年的辉煌业绩的同时,中国光纤光缆不得不面对如此现实:整个行业利润率偏低,大多数企业利润下滑。据悉,目前除中天和烽火以外,其它企业利润率都维持在百分之十以下,长飞总经理徐锡州日前也对这一趋势表示了担忧,他说,光纤光缆整体盈利能力还在呈继续下降趋势,尤其未来预制棒也加入行业竞争以后,光纤光缆将彻底面临全产业链范围的竞争,未来市场将更加残酷。残酷的现实已经向行业提出,辉煌之余还得考虑如何收住这份辉煌。

所以,这二次创业已不简单是以时间为界定的企业发展,而更像是应对市场残酷的自我拯救,这就要求企业从粗放销售向品牌经营转变,从普通产品向丰富特种产品转变,从低技术含量产品向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从靠量取胜到量、质结合取胜转变。

与此同时,企业要保证一定的销售量,保证既有的市场地位,就必须根据市场做出向高需求量产品方向转型的举措。实际上,在经过前几年的干线建设之后,目前光纤光缆市场已经开始向城域网、接入网和特殊专线网络转变,这一转变的直接结果是行业通用光缆需求在降低,特种光缆、室内光缆、海底光缆市场份额在增加。

在率先以特种光缆为主打产品的中天身上,我们看到即使在整个行业普遍利润比较低的情况下,他们仍旧可以保持高于10%的利润率。

而对于正在转向这一市场方向的企业来说,对于市场走向也有着比较清醒的定位。亨通光电总经理钱进林说,亨通光电的未来一大发展目标就是特种光缆,并且要争取做到行业前茅。

拟订强国之约

经过近几年的低位调整,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步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有专家预测:光纤光缆产业在3G市场、IPTV、FTTH需求的带动下很快将更大范围铺开。光通信产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但是业内人士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掌握光纤预制棒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还太少,和国际光纤巨头相比,我国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还明显不足。在日前结束的中国光纤光缆30年大会上,专家对光纤光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六大发展战略:技术战略、人才战略、质量战略、服务战略、管理战略、资本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技术战略即通过开发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新的市场上找到突破口;人才战略即构建一个又扎实基础的人才金字塔;质量战略即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质量认证体系来保证产品质量;服务战略即提高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质量,转向服务型企业;管理战略即通过现代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资本战略即以改制、重组、合资、合并、合作、联合等资本运营方式将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国际战略即加大国际化步伐,做好准备应对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与此同时,与会厂商代表也纷纷表示,国内企业应该抓住目前良好的发展机遇,争取在核心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知识产权方面有所突破,让中国真正从一个光纤光缆大国走向一个光纤光缆强国。

链接趋势

网络

三网融合成为现实。光纤到户(FTTH)在中国的城市和人口集中的乡镇实现了普及,办公场所和居民家庭的电话、电视、互联网通过一根光纤传送,三网合一成为现实。可视电话和远程视频即时传送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G和4G的普及。3G和4G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办公室已由一个固定场所改变为随人而动的流动办公室。三网合一的功能延伸到可随意移动的个人化应用领域。

实现全光传输。传输网实现了全光传输网络,单波道40Gb/s的速率和波分复用、色散管理、光放大等技术普及应用到各类网络中,电信网络升级为NGN网络,实现了软交换和网络智能化。

光纤

形成完善的制棒和拉丝产业体系。我国已形成了完善的制棒和拉丝产业体系,有2-3个光纤产业集团。自主设计和生产国际上同期最先进的诸如G.652C、G652D、G.655、G.656、低弯曲损耗光纤、单模多模复合光纤、新型多模光纤(可用于10Gb/s以太网)等各类新型光纤,产能可满足国内光纤市场(中国的光纤市场规模可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需要,并有较大比例出口。

我国可自行设计和生产光纤制棒和拉丝的设备。OVD、VAD以及其他组合等技术的设备均包含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制棒工序中芯棒的沉积速度达到15g/min,包层的沉积速度达到100g/min,拉丝速度达到3000m/min,可普遍拉制直径超过150mm的预制棒。

原料全面实现国产化。制棒和拉丝所需的石英管、SiCl4、GeCl4、优质光纤涂料、氦气等原料均可由我国的相关企业生产和提供,全面实现了国产化。

新型光纤形成规模化产业。聚合物光纤(POF)和光子晶体光纤等新型光纤已形成规模化产业,普及应用到通信、医疗、汽车、广告、军事等领域中。

光缆

OPGW、海底光缆等特种光缆形成了规模产业体系。1000kV以下输电线路均采用我国的OPGW产品,近海和海洋海底光缆我国企业均可供货,国际海缆市场我国已占有相当份额。特种光缆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室内光缆、气吹光缆、FTTH专用光缆等已构成市场主流。管道资源的应用方式、光缆敷设技术均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缆内光纤类型配置、光缆单元的组合、光缆或其单元的敷设更加随意、自由化,气吹敷设成为敷设技术的主流。

第7篇:二次创业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职业培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我国现阶段下经济舞台上的支柱力量,在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完成高速成长“撑杆跳”的活动中,民营企业家们已经充满了对“二次创业”的冲动。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严酷的现实。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lO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虽然原本专注于市场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容纳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同时,民营企业本身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机制也更趋向于灵活,但从大范围来讲,民营经济在最初发展时期,其从业人员相当部分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通常不能得到更多优越性的人,即机会成本相对较小的人,因而最先从事民营经济的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民营企业要实现二次创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打造学习型企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职业培训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作用

1.具有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二次创业是由原来小的利益共同体,到小命运共同体,到大利益共同体,再到大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循环,二次创业实际上只是一个环节,也就是在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和效能追求。职业培训在战略规划、管理体制、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和人才调配等方面展开培训,不仅可以使创业群体领导人实现观念上的锤炼和升华,同时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设计,建立相应的制度、标准和规范,使企业由“人治”转向“法治”,由“经验管理”转向“职业化管理”,建立起以战略为导向的职业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企业效能的最大化。因此,职业培训对于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具有技术创新的输智作用。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平均产品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的损失近2000亿元,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民营企业要实现二次创业,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要提高员工素质,必须走职业培训的道路。

3.具有文化创新的提升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职业培训注重培养员工的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创新的精神,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为用户的服务意识,创立和提升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客户,也就赢得竞争。

4.具有品牌创新的支撑作用。民营企业要实现二次创业,不能只守着已有的品牌,必须进行品牌创新。但是,民营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创新不能只是简单的产品创新,而应该努力进行五大创新,即:产品创新、品类创新、品牌传播策略创新、营销渠道创新以及交易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职业培训可以通过领导能力、个人的成长与肯定、创造力与问题的解决、变革管理与变革导向、沟通与人际关系的技巧、承诺、动机与态度等课程的设立,使企业上至领导者下至员工从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新的提高,可以支撑企业的创造力,实现企业品牌的不断创新和扩张。

二、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职业培训缺乏战略性。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素质低下。民营企业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有关管理者的素质、能力也不高。民营企业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而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又体现不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于是干脆忽略人力资源管理,就出现了上千人的企业竟没有一位专职人事管理人员的现象。而在欧洲同样规模的企业,大多雇佣了10名以上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

民营企业对员工职业培训只是应付当前需要。加之,培训对企业的产出影响不很直接,所以,一般而言,企业对于培训往往不够重视,不愿做过多的投入。许多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工作只是一种点缀。不少民营企业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怀疑,对员工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培养,只愿意在引进人才上花钱,不愿意在培养人才上投资,过多地到同行企业中挖人,不愿多给员工培训,惟恐为他人作嫁衣。而作为员工,不但要考虑今天的谋生问题,还要考虑明天的谋生能力,当他感到工作状况不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时,就不愿做长久停留,一有合适机会就走人。

2.职业培训拘于传统性。许多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还相当原始。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新员工,一线操作员工接受岗前培训,主要方式是会议学习和师带徒形式,主要内容是创业史、岗位基本技能、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大部分一线员工只是由主管简单交代一下注意事项,然后以老带新,采用跟班不顶岗的方式,逐渐熟悉上岗。有的员工甚至直接上岗,没有任何培训。管理人员抱怨员工素质太低,有的主管试图通过授课的方式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但这种培训方式在短期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职业培训具有被动性。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也像其它部门一样,习惯于下计划。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现象并没有消除。一些主管部门出于好心,在年初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达培训计划,具体到培训班的人数、时间、参加对象、学时等,详细得很。有的主管部门还把培训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工作的绩效依据。于是,有的民营企业在生产紧张的情况下,对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任务不敢不派人参加。有的生产一线的人员实在抽不出来,就派一些工作任务不足的人参加。这种情况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4.职业培训存在盲目性。员工职业培训工作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培训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多数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内容仅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多以应急式的业务培训为主。培训方式也很单一,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法。培训项目制定不规范,很少做到全面、准确地从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能力出发来制定培训需求。另外培训时效性差,不能紧跟形势的变化来合理安排培训计划。

5.职业培训缺少针对性。据调查,只有5%的受训人员认为培训有用,50%认为没有用,45%认为有一点点用,“听比不听好”。民营企业的员工职业培训,其

目标是模糊的,人事部门和受训者大多也只是完成任务式的走过场而已,缺乏科学的培训计划。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决定了企业培训的形式化。往往企业在各类的培训过程中不是主动地探求一种最适合自身的培训方式、最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培训内容。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化的培训只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的效应。

6.职业培训忽视效应性。大多数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临时性、突击性很明显,不重视培训的实际效应。培训部门对培训的结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合理有效地安排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员工接受培训后往往感到在工作中不能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从而认为培训意义不大。

三、职业培训助推民营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应把握的问题

1.把握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基本规律。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从心理机制上说,在学习过程开始时,员工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在学习过程中必定要受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要立足于调动过去的经验积累以激发联想、比较、思考等心理过程来接受和理解现在的学习内容。从总体上说,成人学习一般要遵循这样的规律:第一阶段是激发起对过去的经历的回忆,让学习者回头想想自己以前做了些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方法做的;第二阶段,启发学习者对这些经历进行反思,检讨这些经历的成功与失败之所在,看看他们以前做得怎么样;第三阶段就要引导他们着力去发现他们自己还缺少哪些引导成功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即确定他们自己应该学习些什么,即所谓明确学习目标;第四阶段才是进入学习理论、技巧、方法和工具的过程;第五阶段则要将新学的内容进行模拟运用,包括练习、实验、写作学习报告或论文等等。循序渐进地经过这样几个阶段之后,才能说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学习过程。而实际的学习,则需经上述五个阶段的不断循环、提高才能实现。  这样,从事成人教育或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就必须了解被培训对象的特性,必须知道他们过去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所取得的经验。违背成人学习规律的员工培训,单纯照搬中小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不发挥学习者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往往是事倍功半、无多大学习效果的。

2.把握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功利性。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员工学习的针对性、功利性较强。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必须从属于工作,不可能以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必须要对其所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拣最急需的学,而所选内容则多多少少要同他们目前和未来要从事的工作、生活相关,其它内容则无暇顾及。因而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非常明显地要突出“学以致用”。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是为了员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包括为了保持或赢得他们在现有及未来的工作岗位中的竞争优势,这就构成了民营企业员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3.把握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主辅安排。一是业余与脱产培训。民营企业员工只能在工作和必要的家务活动以外,以有限的业余学习为主。在这样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不讲究学习的效率是不行的,因而成人学习只能拣最切合自己工作实际的内容学,并通过实际运用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印象,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太适合企业员工学习。但在民营企业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中,或为解决员工中带普遍性的技术、观念问题,企业将不惜代价,千方百计挤时间抽专人组织脱产培训。而为使员工适应更高的或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企业在轮岗和转岗培训中,为确保培训效果,一般也要实行脱产培训方式。二是独立培训与联合培训。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因其不是简单地掌握一般科学文化知识,而是要解决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员工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在不同企业、不同时期、不同员工身上又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多少普遍性。对这样的“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式的学习要求,社会院校是很难满足的。因而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更多地要靠员工所在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特殊培训来实现。但对高级人才、对某些特定领域的人才,由于他们所需的知识是最前沿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管理科学技术)知识,对他们的培训企业本身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不惜代价委托社会大学及科研院所甚至是国外进行研修式的培训。当然在有条件时,企业也可以同外部(包括国外)联合培训,以充分发挥企业内外多种职业培训资源各自的长处。三是个体培训与团队培训。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既要从课堂上学,采用个体学习方式,也要更多地采用团队学习模式,靠工作群体或工作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切蹉、取长补短,来实现经验和智慧共享。掌握这些经验和智慧,对于民营企业员工少走弯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是极为宝贵的。这些经验和智慧对工作所起的作用,无疑也是书本知识无法相比的。

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要引导来自不同岗位的员工集合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情景中,引导大家运用情景模拟、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激活创新思维,以团队式工作方式开发出仅仅靠单个人的学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产生出来的提高企业绩效的新见解、新发明、新创意。

4.把握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内容设置。一要从学历教育转向技能、观念培训。随着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布局的完善和优化,也随着企业分离办学校等社会职能,企业员工培训将不再可能以学历教育为主。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必须从学历教育转向技能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两大方面的培训)和观念培训(包括岗位责任观念培训、组织归属感培训和企业价值观念培训),使员工培训直接为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增长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作贡献,使员工培训直接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这样,培训才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培训投资才能真正转化为能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资本。

民营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是为了开发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当然只能是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有直接推动作用的人。这样,员工培训的内容就必须明显偏重于技术业务培训、职业意识培训、创新精神培训,系统的、结构化的文化学习不能再作为员工培训的内容。这是因为企业培训投入要计入成本,必须讲求经济效益,突出培训的经济功能,而不能使培训立足于无直接经济价值的单纯文化学习。

二要从社会化教育转向企业个性培训。在计划经济时代,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整齐划一的,企业员工培训院校也承担了大量属于政府培养未来公民尤其是教育青少年的功能。各个企业的员工培训没有自己的特色,从实际结果来说纯粹是一种“粗放式”的培训,培训虽做得不少,但实际收效甚微。

第8篇:二次创业范文

关键词:湖北民营企业 二次创业 环境基础 目标内容 问题对策

湖北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环境基础

湖北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基础与第一次创业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

市场环境基础的变化

我国经济在一定的层次上告别了短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卖”的问题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主导方面。民营企业最初发展时期的那种只要有一些简单设备、两三个人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景象已经不可能再现。同时,知识经济环境形成。在民营经济的最初发展时期,知识经济正在孕育,尚未形成世纪性的影响。然而,目前知识经济的强劲影响日益显现,对传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早期的民营企业几乎全部停留在传统产业领域。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加入WTO,给私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加入世贸组织给民营企业带来三方面机遇。一是国际化营销的机遇,这将有助于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二是国际化合作机会,民营企业有机会和跨国公司合作,提升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制度环境的提升,加入WTO后,我国存在的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会取消,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和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同时,加入WTO也使中国民营企业直接面对严峻的挑战。而民营企业大都处在草创阶段,具有先天的不足: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不适应新经济和高新技术快速的发展,按国际惯例经营的能力较差,无法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和市场,更不能占据国际竞争的前沿位置;企业相对弱小,实力不足,设备、技术、管理等科学化组织程度不高,部分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竞争力明显低下;资金人才紧缺,引进、吸收、消化、创新能力还不强。

国内竞争格局的变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既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使民营企业遭遇到较强的国内竞争对手。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兼并、购买、控股等方式进入原国有企业的经营领域,从而较快实现低成本的扩张。但同时,民营企业发展初期时的那种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竞争意识,而民营企业因其适应市场的充满生机的机制,一开始就占有市场先机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通过改革,直面市场经济,且由于先天的技术、组织、人才优势,其竞争力大大增强,从而形成了对民营企业的强有力的竞争压力。

市场制度环境的变化

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社会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民营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会有更多的高素质人员进入民营经济领域,这将改变民营经济发展初期,其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状况。

湖北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目标内容

制度创新。湖北民营企业大部分还是家族化管理。家族化管理在私营企业创业的最初阶段,由于家族成员的凝聚力,使其有着天然合理性。然而家族化管理又天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不利于科学的管理和广罗人才。现代的家族企业制,也注意股权的多元、人才的吸纳、管理的规范等。湖北民营经济的企业制度发展的方向,首先可向现代家族制过渡,在这一过渡过程中逐步淡化家族制色彩,并最终过渡到现代企业制度。

管理创新。目前湖北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是管理规范。面临二次创业的今天,企业的规模已经急剧扩大,昔日管理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方式、管理经验显然已经很不适应。因此,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必须建立一系列规范而科学的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素质。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民营企业的初步创业时期,大量的手工作坊或者简单的技术模仿也能占领一定的市场,使企业获得发展,因而技术创新不被重视。但私营企业发展到今天,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更别谈企业的长远发展。

形象创新。形象创新就是塑造品牌和提高信誉。民营企业在急剧扩展的时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仿和滥造的问题,对品牌、商誉等问题注意不够。进入二次创业时期,湖北民营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和商誉已经刻不容缓。因为品牌和信誉意味着市场占有率,意味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民营企业要成功实现“二次创业”的障碍

资金短缺问题。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对抽选的武汉市4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2.5%的企业反映目前企业资金不足,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32.5%的企业存在融资障碍。如2002年初,恩施市经贸局与工商银行城区支行联合对企业进行资信与资金需求调查,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短缺1200万元,部分企业因资金缺口,导致原材料库存不足,制约正常生产,全市因此至少损失产品销售收入近亿元。

人才缺乏问题。人才缺乏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民营企业急需的人才中尤以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最为急缺。民营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高素质人才一般不愿到民营企业工作。对武汉40家民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有52.5%的企业认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有38.5%的企业认为熟练工人较少,而有17.5%企业认为一般员工较少。

外部环境问题。这包括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秩序不太规范、社会负担较重等问题。上述对武汉40家民营企业调查结果调查中,72.5%的企业认为是行业竞争激烈;42.5%的企业认为是市场经济秩序不好;37.5的企业认为负担过重;30%的企业认为是市场需求不足;20.0%的企业认为是服务机构不健全;12.5%的企业认为政府干预过多。

湖北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对策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为加快湖北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政府应采取以下对策:

进一步疏通融资渠道,实施公平的信贷政策,同时发展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应与国有企业实行公平的信贷政策,商业银行不应歧视民营企业。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使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同样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关注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念。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要具体化,应给予私营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更多的指导,把对企业的支持落实到实处,使企业真正受益。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有较多的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起社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从现有的一些已经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民营企业来看,还处在保险基金积累过少,保险水平过低等问题。这也是影响民营企业难以招聘到企业所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1.王大勇、崔海涛,中小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瓶颈与对策,《当代经济》,2003.10

第9篇:二次创业范文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入世以后,湖北省不少民营企业开始步入二次创业阶段。二次创业是指企业从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到开始新一轮对外扩张与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二次创业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这一企业能否持续发展。企业二次创业与一次创业相比,其本质区别是从赚到第一桶金的盲目、混沌,向制度创新、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方面转变。湖北的民营企业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要有实足的勇气,彻底打破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企业经营管理。

二、湖北省民营企业存在的代表性问题

(一)领导者素质低下,观念陈旧,固步自封。笔者长期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与各类企业接触甚多。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不高,据调查统计,40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管比例还不到10%。这些曾经的创业者凭借当年的勤劳肯干、大胆出手、政策空子甚至打球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其经营理念、管理者素养等却并没有随着财富同步增长。在企业遇到困境后,仍然顽固依赖旧有的经验,或者是“旧瓶装新酒”。

(二)商业模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湖北省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当年的发家史堪称一部“西部开发史”。很多企业家直至今日还固守着“十几条枪、酒肉开道、红包先行、关系护驾”这种“土匪式”的模式经营。这种简单的盈利模式、粗放的经营方式在今天难以为继。

(三)人力资源观念淡薄。虽然当年的“人事部”改换名头成了“人力资源部”,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企业既没有自己的人力资源战略观,也没有现代的人力资源制度保障。因而必然员工流动频繁,人才瓶颈突出。

(四)合作意识差。湖北省的民营企业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企业间合作程度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尚未建立。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分散独立,小而全的状况使组织规模较小,不具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建立起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联合生产网络。

三、从7S模型视角拓展二次创业新思路

麦肯锡7S模型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考察维度,包括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战略、共同价值观。之所以我在此提出,湖北省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要从7S模型的维度去全面审视发展困境,全面解决遗留问题,实现升级,就是因为省内民营企业原本自身的基础非常薄弱,高速发展无法掩盖这一事实。这种薄弱不仅体现在商业模式、资金、技术、管理,更重要体现在观念和思维定势上。可以说,民营企业现在遇到的困境是迟早要来的,08年底的金融危机只是引爆和加速了这一进程而已。随着企业发展到更高阶段,这种矛盾必然要爆发。对于省内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实际上更多的是要“补课”,这一课迟早要补,早补好过晚补。在模型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在企业实践中,软件和硬件同样重要。

(一)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及可获得资源,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又是制定企业规划和计划的基础。对于企业家来说,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制订战略规划,而不是日常经营中的决策。

(二)结构。组织结构是为战略实施服务的,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对应,组织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协调。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也应该做相应调整,而不能再是一成不变的“固态”。

(三)制度。目前首要的问题不是建立制度,而是制度要与本企业战略相协调,绝不是照抄几个大企业、上市公司的成套制度,这在湖北中小企业中很普遍。其次就是制度必须执行到位。

(四)风格。我认为,一个企业“风格”就是企业的“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成功地有机结合之后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是企业所独具的。目前省内的民营企业趋同性、小而全以及惨烈的行业竞争就很说明问题。

(五)共同价值观。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企业所有员工都领会了这种思想并用其指导实际行动,战略才能得到成功的实施。因此,战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战略研究人员这一个层次上,而应该让执行战略的所有人员都能够了解企业的整个战略意图。企业成员共同价值观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志和欲望,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其次,战略应该要分解,从企业整体到部门,从部门再到个人,这样才能够虚实结合,执行到位。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