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实行以德治校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所谓以德治校,就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来全面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在学校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以德治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女性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实行以德治校,就是要在素质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德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于女子高校来说,还应该进行“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的教育。从我国统计人口情况来看,我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一半为女性,而一个民族,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本是要做到女性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妇女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以德治校,培养更多的适应当代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女性人才,是新世纪女校面临的首要任务。

以德治校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完成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特殊作用。

以德治校的提出与加强,不仅是学校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坚持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内在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青年学生中不少人缺乏对我国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缺少艰苦环境和艰苦生活的磨练,在社会处于重大的变革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思潮的影响,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不注意防止和纠正这些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就会影响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在学校实行以德治校,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符合教学本质和规律,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素质教学,培养德才兼备优秀女性人才的重要思想和措施。

以德治校涉及到思想观念的转变,组织领导、德治内容、活动载体、检查评估和保障机制等各方面因素的整合建设与管理,是学校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应做到精心组织、科学运作、整体建设。

1.树立以德治校的思想观念。这是实行以德治校的思想保证。要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以德治校的重大意义,形成事事处处都关乎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共识。我院自1987年建院以来,逐步建立起包括院领导、系主任、教师、行政管理干部、后勤职工在内的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劳动育人等全方位育人工作模式,常年坚持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p昌响“三育人”的主旋律,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全校各部门各层面的宏大的德育工作网络。

2.确立以德治校的领导体制。这是实行以德治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以德治校的决策与实施涉及学校的人、财、物的统一调动和管理,必须列人学校党委的议事日程,实行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青妇等有关部门配合抓,院、系、班层层落实。学校领导组织体系主要负责学校德育改革、发展规划及德育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总结、表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德治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转贴于

3.建立以德治校的内容体系。以德治校,应先行治德,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构建学校道德规范体系。一是通盘考虑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同时结合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增加女性“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教育,坚持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结合,坚持分层次,分系列,向综合运作要整体效益。二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变为全院师生行动准则。三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学校道德规范细则,包括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学生道德等方面的规定。

4.构建以德治校的活动体系。德育活动就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开展具体有效的活动。德育活动是实行以德治校的重要的有效载体。德育活动的过程,既是抵制批判腐朽道德思想,实行德治的过程,也是师生、学生之间与德育目标要求和目标到达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内化、提高的实践过程。构建德育活动体系,既有各项活动连续的整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又有每项活动目的、内容、方法与条件等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学校德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很重要。我院德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思想品德政治理论课及学科课外德育活动;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专题德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各种各样的事件等教育活动;根据政治教育需要开展的社会调查以及深人工厂、农村的德育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美化、文化、亮化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繁荣了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体现了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

5.构建以德治校的保障机制体系。建设德育机制是实行德治的重要保障,包括导向机制、宣誓机制、奖惩机制、自我养成机制、督评机制等等。

导向机制。追求崇高、向往幸福、仰慕伟大,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倾向与远大理想。建立导向机制,重点要抓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既传业又授道。要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根据学生仰慕高尚的心理倾向,制定远大的、高尚的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道德目标与规范,要激励先进,注意运用那些道德楷模、英雄志士的崇高理想、高尚道德和奉献精神去鼓舞、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实践的信心与决心。

宣誓机制。就是用宣誓的方法推进道德诚信的实践。对待诚信守信的态度以及诚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道德水准高低的标志。借鉴古往今来的经验,实行德治,应建立宣誓机制,即通过一定的形式,让每一个人发誓、宣誓。切实做到不说谎,不蒙骗,不造假,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自我养成机制。这是实行德治、实现德育内化的重要机制。自我养成,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建立自我养成机制,关键在于把道德养成作为追求道德圆满的内在理念,作为道德自我完善的内在目标,作为高尚道德人格建构的内在情惊。

6.构建以德治校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实行德治,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素质的有效机制,以德治校的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校的目标与目标评价体系,干部与教师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品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学生守则),有了道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就可依据评价标准评判检查自己达成目标的程度,从而推进道德素质提高。关于道德评价测量方法,应根据评价目的与对象的特点及道德发展的需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7.建设以德治校的教学队伍体系。学校能否坚持以德治校,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获得总体实效,关键要有一支政治坚定、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这是育人的根本,要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用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素质去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用教师高尚的道德素质去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发挥好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应体现德治思想,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就要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

1.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综合改革。实行以德治校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定位、德治理念、德治内容、道德规范、德育制度、德育方法等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的陈旧观念及传统做法不进行清理、改革与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德治。所以,实行以德治校应以转变道德观念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德治为内容,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的系统的改革。

2.实行以德治校,必须依法治校,坚持德治与法治结合。实行以德治校,学校应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整个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法制化,再完善、完备的法律也是由人去制定、去执行、去遵守的,如果守法、执法的人不具备相当的道德水准、道德觉悟和道德自觉性,那么,执法、守法、用法就会大打折扣,况且道德所调整的行为规范远远超出法律所调整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在重视以德治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来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增加凝聚力和亲合力。

第2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着眼法治与德治价值目标的同一性,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努力实现法治理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双赢互利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同一性。凡是社会主义法治禁止的,通常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反对的;凡是社会主义法治鼓励的,通常就是社会主义道德支持的。法治体现了德治的价值导向,德治反映了法治的内在要求。比如,“危害祖国”,既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唾弃的行为,也是我国宪法和刑法等法律禁止的行为;“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既是违反道德伦理的行为,也是违背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的行为。因此,那种把法治理念教育与荣辱观教育割裂开来、顾此失彼是狭隘的、有害的。把法治理念教育与荣辱观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要同步展开、同轨运行。既要强化服从意识,从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来认识搞好结合的重要性;又要尊重知行规律,从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来理解搞好结合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正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旨在提高觉悟和规范行为,来增强搞好结合的主动性,克服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精心组织、科学筹划,合理安排,使法治理念教育与荣辱观教育做到同步展开、同轨运行、整体推进。

2、要特点突出、特色明显。在注重解决相互割裂、相互脱节等问题的同时,又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即把两项教育混为一谈、相互替代。法治理念和荣辱观在理论色彩、作用范围和运用领域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属性和特点,荣辱观教育更多体现在启发道德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引导道德行为,增强干部群众明辨是非、区分良莠和判断善恶的敏锐性。法治理念教育更多的强调灌输法律知识、培树法律观念、规范法律行为,增强干部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对各自的教育要做到主题鲜明、特点突出;内容集中,特色明显。

3、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准确把握法治理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难点、疑点和焦点,着眼深化教育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教育的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不同场合,都要相互呼应、彼此配合。通过荣辱观教育,为法治理念教育打牢思想基础和激发精神动力,通过法治理念教育,为荣辱观教育把道德之理转化为道德之行,相互促进、互利双赢。

二、着眼法治与德治具体内容的重合性,做到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努力实现法治理念与道德修养的双向促进

尽管法治与德治的区别是尽人皆知的,但它们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和一致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具体内容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各种社会关系、行为关系的调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内容及要求被法律化、法治化。

1、准确把握法治的强制性与德治的灌输性的结合点,防止和克服有诛无教、以罚代教。道德的底线是法律,良好的道德是遵纪守法的基础和前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违法谁就要受到制裁。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特别是对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果不进行理论灌输、不开展集中教育、不组织专题辅导,不可能自然而然的树立起来。在严格执法,认真查处违法乱纪的人和事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灌输教育、严肃教育纪律,对“规定动作”不打折扣、不降低标准,使广大干部群众在严格正规的教育中既不断提高觉悟,又进一步规范行为。

2、准确把握法治的严肃性与德治的深刻性的结合点,防止和克服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八荣八耻”从表面看好学易懂,但平凡的词汇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简单的话语包涵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觉悟。要善于用真象论证道理,用例子解释原则,用事实烘托观点,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广大干部群众不仅知道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使循规蹈矩真正源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使遵纪守法切实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使严格自律更加积极和主动。

3、准确把握法治的示范性与德治的导向性的结合点,防止和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管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法治将逐渐向更新的目标拓展和延伸,德治将不断向更高境界奋斗和迈进。我们要把那些反映内在规律、预示正确方向、体现发展趋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得力措施,在时间上切实保证、在精力上适当倾斜、在辅导上尽量集中、在讨论中不断深化,使法治理念和道德修养做到双向互动,良性发展,共同提高。

三、着眼法治德治调整手段的互补性,做到严格他律、强化自律,努力实现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双重效果

法律鞭长莫及之处,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地方;道德力不从心之际,正是法律展示功能的时候。法律与道德在调整手段上的互补性,既要严格他律,又要强化自律;既着眼治标,又要着眼治本,从而努力实现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双重效果。

1、思想建设要为制度建设扫清障碍、激发动力。不管是法治理念教育,还是荣辱观教育,目的是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提高干部群众知名荣法、扬荣抑耻的良好风尚。

第3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教育改革发展中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局面,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及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概述

2.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不能直接讲授道德概念,灌输行为,而应促进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主要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1]。其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清晰而全面的思考方式并理性看待道德的争论及其寻找解决的办法。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2.1.1儿童的道德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科尔伯格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在吸收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于博士论文中创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虽未证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但是却证实了道德判断和行为之间的某种联系:即道德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样,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将会启示人们注重对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认同和培养。2.1.2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要经过“三水平六阶段”科尔伯格等人设计诸如“海因茨与治癌药”的道德两难故事,让学生做出对错、该或不该的回答,根据学生的答案,把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区分为“三水平,六阶段”。这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不变的。三种水平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两种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既是对前一阶段的发展,又是对前一阶段伦理困境回应的深化,直至儿童从契约、法律法规考虑到人类的正义。此外,受皮亚杰的影响,科尔伯格认为每一阶段道德的发展与当前阶段认知发展是有关系的。儿童当前对两难故事的推理必须建立在逻辑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如果当前阶段认知不成熟的话,逻辑思维不能达到相应层次,道德判断就如空中楼阁。因此,归纳其“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核心即为: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只是因为个体认知发展成熟的早晚会存在质的差异,但是基本顺序是不变的,不存在跨越低级阶段直接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趋势。2.1.3儿童道德发展与社交环境有关科尔伯格通过美国儿童的调查和跨文化研究发现:生活条件较为恶劣,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往往相对滞后。如生活在孤儿院的青少年还不能达到第三个阶段,而同龄的生活在集体农庄的青少年则达到了第四、五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儿童道德发展也存在差距,社交环境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2.1.4“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科尔伯格在德育方法上提出“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这些方法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道德讨论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道德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2]。道德讨论法可以使学生在棘手的道德两难讨论中不断深化道德认识,最终将认识内化为行动。“公正团体法”注重团体的民主管理和团体的道德氛围。在创设的公平、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社会角色。通过投票等形式决定团体重大事项,让学生有角色担当能力和群体归属感。

3当前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3.1强调教育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有所忽视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要采取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这虽然弥补了师资和教学资源匮乏等不足,但是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教育自由,使因材施教这一原则难以真正得到落实。加之我国受伦理型文化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上更多关注的是集体概念,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对个体的关注度相对较少,难以挖掘和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发展程度不一,采取统一模式,很难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2显性教育突出,隐性教育相对弱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显性的理论课和隐性教育实现。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却导致了两种教育的不均衡。显性课程普遍重视,隐性教育却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无论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还是高校的学分制改革,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以及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隐性教育的落实比较困难。此外,家庭氛围、校园文化、教师个人的榜样示范及社会风气等隐性教育效果也较为有限,因此整体上看,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加强隐性课程开发。

3.3学生道德知行不一,脱节现象明显

我国在校生的思想品德虽有所提升,但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严重脱节。拿我国的高校为例:我国既有魏华伟等优秀大学生,他们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有道德偏差严重的问题大学生存在。如:名牌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舍友,药家鑫架车撞人刺死伤者逃逸等。学生的知行不一致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态。

4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性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我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具体表现为:研究角度相似:不论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还是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研究均可以从心理学和道德哲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一方面,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学会运用一定的心理咨询技能和方法研究解释学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用道德哲学相关的知识去正确看待学生的思想状况,并给予学生相关的思想干预。教育方法的共同性:科尔伯格的德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共同性。科尔伯格根据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德育方法: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在道德讨论法中科尔伯格认为:“一个阶段的道德认知成熟之后,才能顺利地达到下一阶段的道德水平,道德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3]。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序渐进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公正团体法中个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注重团体道德氛围的营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自我教育法、实践锻炼法等基本方法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4.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4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下,由于社会转型和法治建设的不完备,教师违背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教师队伍的光辉形象蒙上阴影,也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多数学者认为师德教育应当加强师范生的德性教育,促进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但有部分学者认为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不能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更应当注重司法视角。

一、师德由德性伦理转向法治伦理的合理性与缺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分层日益加剧,道德规范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人用法律来评价行为的合理性。道德与法律的宏观转换影响社会对教师师德的判断。虽然许多人对教师充满德性期待,对教师的师德则更多地通过法律规定来进行评价。如由于部分院校教师工资收入比较低,部分教师为补充经济来源而开设补习班或者进行有偿家教,公众及学生虽认为这些教师的做法违背传统师德的责任,但并不认为这种兼职行为不可取。更多的人认为教师作为公职人员兼职不能履行法定义务,因而纷纷反对。近些年来教师违背师德的行为屡次发生,如对学生的暴力,给小朋友喂安眠药、公然索贿等事件将教师这职业推向风口浪尖,不仅需要面对媒体的道德审判,更重要的是受到法律的制裁。舆论纷纷认为应当通过法律和司法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潜规则以及贿赂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当事人往往只是被学校辞退,可以看到道德责任的弱势。这造成法治伦理不断扩张。教师的师德建设确实需要法律进行规定,确定师德底线,违背法定师德应该承担法律责任。[1]37-40用法律来看待教师的师德虽有合理性,但也存在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德性要求。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礼记》云“教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传统文化里只有道德最高尚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教师也应当具有奉献精神,将自己毕生所学所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因而也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传统文化形成的师德传统深深影响当代社会。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教师。如果仅仅考虑教师师德法治伦理而忽视德性要求,在职业上教师可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但由于道德缺陷最终还不是好老师,如师生之间产生的不正当关系。[2]6-10对中小学生来说,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中,对教师产生敬畏感和崇拜感。如果学生发现教师的道德也不过如此,会产生负面带动作用,后果则比较严重。综上所述,在师德德性伦理转向法治伦理的新时期,要求对师德的判断以法治为基础,但又不能放弃德性传统,因此需要在德性传统与法治伦理之间进行调和,对新时期的师德既要弘扬教师优秀的德性传统,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法治意识。

二、高师院校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内涵

师德德性伦理和法治伦理的调和实际上是重新界定师德的内涵。师范生师德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师范生的道德修养;二是师范生的职业道德。道德修养主要是指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主要表现在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说话和蔼、待人接物诚恳、具有慈爱的心、乐于助人等。职业道德是指师范生毕业后作为教师,履行教师的法定义务和职业责任,将学生培养成有科学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健康的人。因此,师德教育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道德修养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能力教育。(一)加强德性道德教育,提高师范生道德修养师范生毕业后作为教师,其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以及社会对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期待。若教师的德性道德不高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师范生的德性道德教育。加强师范生德性道德教育,首先应当进行传统修身道德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累许多道德修养的观点和做法。比如孔子的仁学思想,王阳明的心学,如“心中无恺,兼爱无私”“善者为师,既美其道有慎其性”,也提出三省吾身道德自律的方法。传统文化道德建设的宝贵经验应当让师范生不断借鉴,不断提高自己。其次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师范生价值观的提升。

(二)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师范生法治意识

现在是法治社会,师范生以后当教师,需要在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的规定下,进行教育教学,履行好教师的职责和义务。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师范生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可能存在分歧,比如有些师范生认为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罚,比如戒尺打手,而家长却不认可,造成教育冲突,因此迫切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教育。法治教育还包括廉洁教育。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现在部分教师逢年过节收受学生家长送来的礼品、礼金,甚至明目张胆的要学生送,若不送则施加暴力。还有些教师接受宴请。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加强法治教育就是让师范生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坚守师德的法治底线。当然法治教育也是权利教育。现代社会的确出现些对教师不公的现象,比如部分地区的教师工资偏低,还常常欠薪;有些评职称的通过走后门获取捷径,致使教师利益受损。对此,教师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范生履职意识

职业道德能力是指师范生日后作为教师具有的教学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掌握教育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理论。这就要求师范生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力,对此不仅需要学学课本理论,还需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多获取知识储备;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兼职的方式,到中小学以及学前教育课堂进行讲课,获取教学经验和能力等。职业道德建设还要求师范生以教师为准则,具有奉献精神、忍耐精神,对教学工作报以热情,勤于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师范生不仅要熟悉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的主要内容,还需要有渊博的通识知识,如名人传记,人文艺术的知识用以扩展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树立理想。还要懂得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坚持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会做精致PPT以及多媒体教学技术等。

三、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提升路径

(一)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德教育重专业教育,忽视师范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师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师德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教育实践力度不够,不能帮助师范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这些问题和高师院校转型扩招存在一定的关系。高师院校为适应时展,壮大学校实力,纷纷进行扩招,设置非师范专业。这种转型给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带来冲击。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师德教育随着教师教育的弱化,被放在被遗忘的角落。[3]185-188因此,高师院校应当重新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合格教师。

(二)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提升路径

1.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

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生师德教育时应当将道德教育提升到与专业教育同等的高度。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师范生的道德教育应当列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道德教育作为自觉性教育不能通过量化指标来实现,也无法通过任务实践来完成。高师院校应当突破教学桎梏,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应当建立高素质的师德教育队伍。师德教育队伍是完成师德教育目标的主导者,能为师德教育进行完整的规划和实践。其次,应当创新师德教育方法,特别是将隐性教育方法恰到好处的运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师德教育、党员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融合,发挥教育融合的优势。[4]最后,组织师德教育辩论会、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对师德建设进行辩论。当前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师德的道德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思想解放的方式来促进师范生的感悟。根据师德建设的热点和前沿话题组织有学术争论性质的研讨会能激发学生深层次多方位的考虑问题,越辩越对师德产生更深的认识,从而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5]52-54师德的道德是一种自我修行,是在外界无压力的情形下,师范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种道德自觉行为需要树立师德楷模。楷模能起到带头和引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为那些意志不太坚定的师范生树立信心,解决心中的困惑。师德楷模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建设,一是将本校师德优秀的教师树立成楷模,通过宣传的方式,成为标兵。可以开师德表彰大会,进行先进事迹报告;二是对本校毕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在师德方面显著优秀的,请回学校进行集体表彰,颁发荣誉证书,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适当进行物质奖励。

2.完善高师院校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

对师范生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是贯彻新时期师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课程进行调整主要是优化课程结构,既要传承传统优秀师德文化,还要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因此,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课程大致可以包括这些方面:首先,课程应当设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师德文化教育。通过传统修身养性的师德文化激发师范生的道德意识,以促进其的道德自律和自我提高。其次,课程应当设置教师法制教育。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展开。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第三,开展学科专业教育。第四,开展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教育。师范生日后成为教师,传授知识时应当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五,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具有人文关怀和素养能扩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对知识的海洋充满渴望。[6]65-67

3.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师德教育具有较高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但是师德教育并不能当然的提高师范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尤其是物质需求和道德自觉之间的冲突。因此师德教育应当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师德教育应当关注师范生的个人需求,做好师德教育的人文关怀。师德教育不能仅仅畅谈教师对教育的奉献。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特殊性,如希望获取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有些对当教师感兴趣等。有些师范生虽然很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个好老师,但考虑自身经济水平条件,往往力不从心;还有些师范生具有物质的追求,在教师道德与物质追求中自我挣扎很希望取得平衡。对于师范生这些师德方面的困惑,师德教育要发挥人文关怀的价值,根据不同的师范生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效性是指要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效果,能将师德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能提高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对于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定期对师范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跟踪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式,建立健全师德教育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善和完善师德教育的方法方式。

4.通过教育实践规范师范生师德行为

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和规范离不开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有助于师范生对未来的教师职业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教师教书育人应当掌握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内容。理解教师所获得掌声与背后的责任。通过教育实践师范生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教育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访谈、调查调研以及兼职代课等方式来实现。[7]52-54高师院校应适当调整教学大纲,增加教育实践的课时和赋予的分值,硬性增加教学实践项目,对教育实践提高要求,防止走过场的教育实践。可要求学生对指定区域或院校进行社会调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要求师范生以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的方式对进行汇报、讨论和辩论。还可以采用模拟课堂的方式,让师范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互换让师范生体验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通过角色考虑师德,进而提升和规范师德行为。

四、结语

新形势下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对师德教育的内容重新界定,并对新形势下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进行探讨,对师范生师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新形势下,应当深化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评价体系、方法和跟踪评价,以促进师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刘炳林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华伟.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论现代社会师德教育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5).

[2]吴全华.加强师德教育的现实路径[J].中国德育,2014(14).

[3]宁敏.论师德教育在师范生就业力中的地位、作用与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4]冉静,王京强,冯晋.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共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2).

[5]张淑君.高师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

第5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美;公民道德教育;教育内容;比较

中国自古以来有德育为先的传统,而美国也世代传承并重视公民德性的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亦成为各国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中国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并互相渗透。“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教育是主导,道德教育是基础。”①

1.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就是要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的思想方法,为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锻造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提高人的思想认识的教育,是提高人们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教育,因而是认知性的教育”。②作为认知性的教育,最重要是理论武装,以提高大学生科学认识各种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精神教育等内容。通过思想教育,有意识且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创新之处。

2.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重点要解决的是对阶级关系、国家结构、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看法问题。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坚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时代使命感。在现阶段,政治教育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等。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道德训练,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优秀道德品质,成为有道德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由无产阶级培养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体系。现阶段,道德教育内容的重点是要培养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教育虽然在性质和导向上受到思想教育的引导和政治教育的制约,但良好的道德水平是促成个体形成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二、美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说法,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项名义下进行的,在这些教育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都是重点涉及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公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公民为目标,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③。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美国公民道德教育实践中,其内容体系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仅仅是表面看起来的独立而互斥的部分。“大概说来,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性十分鲜明和表面看来政治性比较淡化的两部分。”④其中,政治性最鲜明的是政治教育的内容。而道德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延伸,其内容使政治性比较“隐蔽”。最后,融入美国文化的宗教教育,其内容逐渐向文化靠拢,成为文化中的政治。

1.宗教教育

美国“‘公民宗教’只是一种宗教象征,是借助宗教感情表达的一种社会信仰,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⑤宗教教育发挥着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思想导向作用,为资产阶级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公民宗教中,实质上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着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的美国式的资本主义伦理精神,为美国提供社会凝聚力的基础。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实施政教分离的国家,但是政教分离并不代表政府意识形态上的宗教分离。教育中的政教分离是指“教会不得插手公立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国家也不得以任何名义用征收的公共税款支持教会学校,但并不排除(实际上也排除不了)宗教或的影响在公立学校的存在。”⑥“在很多私立大学里,宗教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⑦宗教教育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殖民化时期就已经被肯定,美国高校最初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牧师。宗教早已成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根基,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的根基。“宗教不再以国家机构的直接作为资产阶级手中的工具为其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已退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它只是以间接的方式介入政治领域。”⑧美国高校并没有失去清教精神和宗教核心。

2.政治教育

美国一直将自身看作是自由民主的典范,并认为这是国家强盛的原因,这种思想深深植入于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伦理精神和美国自由主义思想。美国高校作为传播这种传统的基地,将培养优秀大学生作为高校的最高目标和光荣使命。“大学生学习的质量最终是要根据毕业生是否愿意为社会和公民服务来衡量的。”“很明显,大学毕业生需要履行公民的义务。”⑨美国高校政治教育的内容,虽然种类繁多,常有更换,但总是以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品质和大学生参与能力为两大中心的。

3.道德教育

在美国社会,道德教育还是受到了比较高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高校,即使在道德教育的衰退时期,道德教育的捍卫者们仍坚持不懈为道德教育的发展努力着,将其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美国早在建国初期,“语法和词典之父”诺亚・威伯斯特就提出“人的美德比其能力对社会的影响更加广泛,为此原因,心灵的培养比头脑的训练更应该一丝不苟。”⑩美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可概括为:一是直接的学校道德教育,二是间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学校道德教育通常是指通过开设独立的公民道德教育课程,如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品德教育、伦理教育等,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间接的道德教育是指依靠除学校公民道德课以外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社会的影响所进行的品德教育,它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公民道德教育。其次,通过课外、校外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再次。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媒来进行道德教育。最后,通过隐蔽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在每个时期每个阶段,它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是其始终关注品格教育、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反思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三、中美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对比

从以上的对比来看,中国和美国都将道德教育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内容。道德是具有社会约束力的一直社会意识形态,其作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都存在许多不适宜由政治、法律来调节的许多社会关系,道德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对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所以,中美两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都必然要包括道德教育,从而将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逐渐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大大减少政治和法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体现了传统与现实的统一。两国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公民道德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民族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美国虽然历史短暂,但非常注重吸取西方的自由传统和人文传统,并利用宗教的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两国对传统文化的利用,都是以两国的现实需要为基准的,是将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后的升华,才能促进现代社会有效运行和建设。中国和美国进入到现代化历程以后,传统文化都存在着许多与现代社会价值观不统一的内容,如有悖于世俗、法制、民主的内容,就不能照搬照抄。传统最终必须为现实让路,这是由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所决定的。

两国的教育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首先是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出发点、偏重以及价值观不同,我国是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原则是集体主义,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而美国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维护私有制、崇尚私有主义和享乐主义为特征的传统精神。其次是宗教教育在我国并未列入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中,我国实行政教分离,中国的政治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解放和统一,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美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历来都是非常重视宗教教育的作用,即对于增强美国公民的爱国精神的培养。

对于美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价值教育、政治观教育,宗教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中美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先进思想我们应该积极吸取借鉴,关于其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则要辩证的对待。其次,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只是在政治课上,而是要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要积极配合,努力挖掘所教学科中的公民道德教育因素,例如,可以通过地理、经济、历史等学科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等。再次,教育内容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例如: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无为思想等,有益于改善现代人们的急功近利、道德败坏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建设孔学堂,学习和传承孔子文化,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继承人更应该好好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做出贡献。(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注解:

①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

②王玄武,骆郁延.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5~36.

③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03).

④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0.

⑤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1.

⑥姚运标.美国公共教育中的宗教问题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29.

⑦陈国海,李燕娜,蔡宇翔.美国哈町大学宗教教育访谈录[J].大学教育科学,2010,(1).

⑧高峰.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6.

⑨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7.

⑩Noah Webster,On the education of Youth in America,Boton,1790.Quoted in James W.Fraser,The School in the United States A Documentary History,New York,2001,p.41.

参考文献:

[1]张明澍.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及其可资借鉴之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4).

[2]陈立思.现代化进程生命线―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00,(5).

[3]陈正桂.美国公民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4]赵飞.中美学校德育实施途径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1,(2).

第6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内容渗透: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2-0026-04

我国当前的高校法学教育中仍然以法律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对高校法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依靠两课教学,由于脱离了具体的专业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法学教育中出现明显的“德智分离”现象。因此,重视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渗透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一、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真正“德才兼备”的法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使社会公众的思想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本着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具体业务工作相结合,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无的放矢,出现“两张皮”现象,就会因无针对性而失去实效性。实践中,较多的研究都集中在高校德育问题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而专门研究法律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很少见,即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律的渗透明显不足。因而,必须着力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律活动的指导和保证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Ⅲ

(二)有利于增强法律的意识形态功能。警惕法学教育中的去意识形态化现象

当代中国法律研究的总体态势是:重法律的继承性、社会性等共性问题的研究,而忽视法律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研究,以致产生“无国家观的法理学”。许多学者都强调学术应与政治相分离,并致力于单纯的法律制度的借鉴和移植。固然,从前的教条化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将法律仅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已不相符,但这绝不意味着法律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功能的弱化和丧失,相反,在改革开放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持续开展和平演变的大背景下,法律更应发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在借鉴中放弃法律的本质和维护政权的基本功能,去意识形态化现象是十分危险的。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解决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问题以及法律运行中的精神支撑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引起了人们思想层面的深刻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特点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思想的变化,反映到法律领域中对法律制度和法律运行也造成了巨大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法律理念、法律原则、法律功能,以及法律制度本身,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部分法律制度甚至面临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相符的争议――如“巩献田事件”(《物权法》违宪之争)。而法律运行中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德性挑战,如权力腐败、执政党的合法性地位、法律信仰缺失等问题已不容回避。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系统研究法律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对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内容渗透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意指“大德育”,其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部分。根据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可将其区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意识形态性内容,二是非意识形态性内容。应当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体现为意识形态功能,其主要内容也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如政治观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中也不排除非意识形态性的内容,如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而当前的法学教育中,恰恰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意识形态性内容作为重点加以研究,如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等。这些问题固然值得研究,但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应是法律的意识形态性问题,法律为谁服务的问题应当先于法律应当遵守、法律如何遵守的问题,法律的意识形态性内容决定着法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因此,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内容向法学教育的渗透,这主要体现为“三观”教育。

(一)世界观渗透

关于《物权法》中“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规定是否违宪的问题,部分学生曾产生误解,极端的认为我国已经承认了私有制,对此,必须在法学教育中进行透彻的分析和阐释。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正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正视特定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必要性的事实,正视社会主义公有制仍然占主导地位的事实,澄清“保护私有财产决不等同于保护私有制”。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的原理,明确社会主义法律是由一定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决定的,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功能和本质,更好的认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和实施法律的重要意义。

(二)政治观渗透

社会主义政治观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落实在法律中,就表现为社会主义法律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法律调整的许多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如宪法、行政法、国际法涉及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政体问题、行政区划问题、区域自治问题、国家问题等。法律与政治、与政治所依据的经济基础均密不可分,经济利益的分配决定了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法律在根本上就是要明确利益的分配原则和分配依据。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定和适用工作的重点都是围绕着如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以法律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然而,当下的法学教育中还存在着去意识形态化的现象,部分学者对政治主张不公开的反叛,强调单纯的学术研究,此观点实不足取。“法律为谁服务”的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是最基本和最首要的,其次才是“怎样服务”的问题。如果本末倒置,即使建立了技术性强、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却导致服务对象发生错位。则法律就会丧失社会主义的性质,法学教育也会因此而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三)价值观渗透

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落实到法学领域,就体现为“法律价值观”的培育,明确“法律应当为谁服务”。学习法律不仅仅要了解“法律是什么”。

还应深刻把握“学法为什么”的问题,这是培养法律人才最至关重要的基础。而目前的法学教育中普遍受到重视的多是“是什么”的问题,即法律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学法为什么”的问题却较少提及。我国当前的多样化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确实造成一定的冲击,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或动摇,价值观改变或模糊,法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也呈现多样化状态。在某些学生眼中,法律褪去神圣正义的外衣,沦为私人牟利的工具,本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走上司法工作岗位的学生不仅难以实现法律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基本功能,反而极易引发枉法裁判和。因此,法学教育必须担负起“法律价值观”培育的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切实渗透于教学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渗透途径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情感和理念,形成社会主义法律道德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缺乏法律信仰,应当学习西方,对此不能苟同。就社会秩序而言,信仰法律确是一种共性需求,然而与我国当前的国情并不相符。西方国家法律信仰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其长期的法治传统,另一方面则由于法律中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强力渗透。正是由于法律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融合才使其法律获得公众的普通认同。而中国长期以来主张贤德之治并未形成深厚的法治传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多样化环境中运行的法律与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充分融合尚需要较长的一段时期。在此基础上,普通公众对法律的感知更多的是来源于思想方面的道德认同,而非法律信仰。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并不精通法律,但本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也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而反之,一个精通法律却品德败坏的人却只能更加利用和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中,进而严重亵渎法律的尊严与神圣。腐败、枉法、权力寻租等极端个人主义的行径,正是社会主义情感和理念缺乏的有力证明。因此,当代中国所急需的不是对法律的笃诚而是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必须尊重和正视现实的国情,从社会主义情感和理念的培养人手,逐步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法律道德,使法律在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下得到有效运行。

(二)在法学课程设置中增设专门的法律德育课程

主席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落实到法律领域中,法律道德的培养与法律知识的传授同等重要。法学家孙晓楼在谈到法律人才应具备的要件时提出:“有了法律学问、社会常识,而缺少了法律道德,那就不免流为腐化恶化的官僚政客,并不能算作法律人才”。因此,应在法律专业中设置专门的法律德育课程,应组织专家编写系统的法律德育教材。并同时组建一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专业共同学历背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只有在传授技术性法律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除此,还应正确理解法律德育的内涵。虽然许多高校在其法律专业中都加入了法律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德育并不能完全等同,职业道德教育只是法律德育中的部分内容而已,在法律德育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应是与法律密切相联系的“三观”教育。教师应结合法律的产生、本质、功能等充分挖掘其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尤其在对西方法学大量移植的背景下,这种教育的必要性更为突出,应使学生准确理解法律的功能和本质,必须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宣扬的所谓自由、民主、平等,具有普适性和超阶级性的法律的虚伪性有清醒的认识。

(三)提高职业法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落实德性评价制度

在现代法治国家中,职业法律人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专业性、精英性和同质性。我国目前实行的司法统一考试制度虽较好地解决了专业性和精英性问题,但却不能有效考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实际水平,即同质性问题尚未解决。此处的同质性并非指向职业法律人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职业语言方面的均衡性,而是指在价值观念和和道德素质方面的趋同性,即职业法律人在实现法的正义使命这一点上能否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能否自觉遵守正直、忠诚、廉洁的道德要求。

“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还远远不够,因为维持一种实在法体系,有赖于那些对它的管理和执行富有责任的法官、警察和法律界人士的笃诚。如果他们到了腐败的地步,那么法律的作用就会遭到削弱。”法律公正的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品德的强力支撑,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好的执行者同样毫无意义。因而必须努力提高职业法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具体措施包括:改革司法选任制度,选拔德高望重的学者、律师进入司法系统;改革司法薪金制度,通过道德的物质量化使法律道德产生足以改善生存条件的现实力量;完善司法监管制度,落实审理公开、错案追究制等。

(四)以“德”促“法”,落实“依”法治国

市场经济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样化的影响,再加之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渗透,反映在法学教育领域,法律的意识形态受到一定冲击。对此。我国适时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德治国”的重要方式对“依法治国”发挥着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在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获得高度重视,相对而言,法学教育中的德治理念却并未获得充分的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法治必要性问题、依法限制公权力滥用问题始终是教学的重点,而依法治理、依法限制中如何“依”法的问题却并未充分提及。如何以道德建设促进法治建设,不仅是治国施政的重要方略,同时更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依法治国贵在“依”法,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依”法的基础,无论是法的制定、适用还是遵守,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是法律得以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法学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专业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法学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公正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教育的根本,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德性保证。因此,必须在重视法律技术性内容的同时增加法律意识形态性内容的比重,培养社会主义法律道德,提高职业法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渗透,切实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1-192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0-187

第7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德育”;实施

“大德育”观念是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对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树立和实施“大德育”观念,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对象的一般,又应重视教育对象的重点

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仅指受教育者。而青少年和领导干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从“大德育”的观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教育对象的一般,即关注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同时也要突出重点。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社会的所有成员。重视对社会成员的品德教育,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所持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古代的孔子非常重视德育,明确提出德育是治国安邦的措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在我国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所办的学校中,“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蔡元培在“临时教育会议”演说中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认为“五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美国教育家杜威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可见,培养社会成员的良好的道德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一个重要社会发展目标。

在实践上,建国以来我们党一直重视对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江泽民多次强调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他所做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2001年10月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被作为全体公民应遵循的道德要求被提了出来,成为指导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十分关注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都深刻体现了这一理念。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十分关注青少年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由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青少年来讲,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思想政治变化迅速,容易受到不良错误思想的影响,需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培养。而他们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实现,应此,我们应站在历史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诸方面力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方面,国外也有不少好的经验。比如在美国,高校对思想政治课就十分重视。近20年来,商科一直是美国大学里的一门热门学科。商学院颁授的学位差不多占全美学士及硕士学位总数的1/4,作为一个如此热门的专业,商学院在教学及管理上都非常及时地反映着市场的变化。它对社会和商界的新要求所做的最积极的回应之一就是普遍开设必修的道德课。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一度担任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沙德,1998年从自己的财产中捐出3000万美元给哈佛大学商学院,研究如何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整个课程。这一措施的核心思想是要商科学生把眼光放得远大一些。斯坦福大学的柯克·汉森教授说:我们必须权衡我们的决策对各方面得失的影响。不道德行为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商业管理人员不了解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新课程的目标是迫使学生讨论一项行动的所有后果,看清它对世界全局的影响。社会学家阿未蒂·埃齐奥尼要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辩论两个题目:一是利用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广告以制造人为的需求是否符合道德;二是高级经理人员将政治捐款倾注于当选者以扩大其公司的影响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可见,全社会都要关注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社会的未来。

就领导干部来讲,他们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许多具体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政治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风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新的考验,而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也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社会的思想政治建设,首先应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广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工作,规范行为,严于律己,做好人民公仆。

二、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内容的广博性,又应重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不加区分,在学校中则将德育课教学等同于德育,从而窄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涉及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等诸多领域的一项社会活动,是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等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人的其他素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就思想政治教育论思想政治教育,而应将其和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由此,从“大德育”的观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在确立教育内容的时候,应避免以往那种单纯的道德说教,而是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西方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反映当代社会与科学发展的新知识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有其特定的内容。从根本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具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内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着眼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他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在我国,这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观上的具体展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教育。三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这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建设广泛性与现实性的体现。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就体现在要立足于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针对地进行“三观”、“三德”、“三个主义”的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应重视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已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层次性、多样性。就其实施来讲,就有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要运用的基本方法;一般情况下运用的一般方法;特殊情况下运用的特殊方法;复杂情况下运用的综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具体的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这包括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和批评于自我批评的方法。理论教育法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通常的理论教育方法有讲授讲解、理论学习与研讨、宣传教育等。实践教育法是指通过组织人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而提高思想觉悟的方法。因为人们思想的形成、发展、检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所以实践方法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实践方法通常通过劳动教育、社会考察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所谓批评是指对他人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明并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克服意见。所谓自我批评是指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进行公开的剖析和检查。可见,这二者的主体是不同的,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第8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实施路径

研究美国公民教育及其实施路径,合理地进行批判和借鉴,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历史上不同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有益经验,更好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认识,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科学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有利于开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美国公民教育实施路径的理论基础

1.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理论。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对公民的道德教育方法做出了许多理论见解。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提出学校教育要有实践性,让道德规范得到实践,道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人们在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方可体验社会,感受道德的魅力。所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灌输。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这是美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学校公民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完成公民教育的任务,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这为美国公民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2.柯尔伯格认知发展模式。他对道德的认知发展研究比较多,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式,提出了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自身道德认知的规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儿童的道德行为做出及时反映。他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以道德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关心团体人员的共同发展。他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为美国公民教育注重持续教育影响提供了理论准备。

3.拉思斯的价值澄清理论。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了价值澄清的方法理论,强调价值对行为的影响,希望用正确的价值去指导学生的行为。价值澄清方法在西方各国传播很快,因为这一方法重视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拉思斯认为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过程、方法和技巧,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已有的价值观念。所以教师不能把现有的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澄清价值,使学生自觉形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教师不得干预。价值澄清方法理论对于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重视操作性具有指导意义。

二、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

1.以课堂教学为基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公民教育善于运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道德思想进行影响教育,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知识。美国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灌输美国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根据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多层次有差别的进行公民教育。美国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进行影响渗透教育,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倡导国家价值观。

2.加强校园生活的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美国很重视校园生活环境的管理,重视在校园生活中体现国家主流意识与教育理念,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熏陶,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无形的影响作用。采用学术活动、体育运动、心理咨询、志愿者活动、社会媒介、参观博物馆等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寓公民教育于校园文化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和熏陶中受到教育。

3.采用其他社会途径进行公民教育,使公民教育取得综合的教育效果。第一,通过宗教活动进行公民教育。美国宗教势力每时每刻都以上帝名义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宗教活动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普遍的宗教团体和广泛的宗教活动进行公民教育,使人们从思想到行为习惯的转化得以顺利进行。第二,政治活动中的公民教育。美国通过政治活动,宣传美国政府自己的政治主张,影响全国的公民对美国政治的信仰,从而使民众支持美国政府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充满希望和崇拜。第三,利用大众传媒对公民进行宣传教育,影响社会舆论环境。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与整合方面的重要角色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它已经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实施路径。美国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四,美国公民教育还采用网络途径对公民进行教育。美国公民教育采用网络路径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利用网络去影响公民的思想、言论,了解公民的思想状况,加强同公民的沟通交流,使公民教育更好的实现目标。

三、美国公民教育路径的借鉴价值

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首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重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再次,重视隐性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最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概言之,深入研究美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路径,坚持理性的态度,扬弃的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的吸收和借鉴其公民教育的积极因素与合理成分,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立德树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承绪译.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第9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专业教育;融合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高校的热门专业,法律从业人员逐年增加,然而,目前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仍然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多依靠两课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关联不大,且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效果亦不甚理想。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若不能平衡发展,势必造成学生德智发展失衡。因此,笔者以宁波大学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探索二者融合的新路径。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现状:以宁波大学为例

1、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教育。目前,宁波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三:其一,两课教育。两课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求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的专业局限性,80%的内容都围绕品德教育展开,对法治内容较少涉及。其余课程则围绕马列主义、思想、党的先进性等开展,不分专业,统一授课。其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宁波大学每年都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律大篷车”等品牌活动,让大部分同学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虽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较好融合,但忽略了品德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其三,党校学习。相对于两课教育和社会实践,党校学习针对的不是全部学生,而是希望通过对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的培训,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未能根据法学的学科特色融入法学专业教育。

2、法学专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近年来,为了彰显法律的公平公正,社会各界对法律从业人员的“德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考试中也增加了“律师执业道德与执业纪律”等内容。因此,“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社会的常识,才可以合于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1]非如此,必将无法最终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宁波大学开设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程,旨在传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未来法律人的道德水准。“法律人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其职业道德是一种理性道德。这种理性主要表现为中立性与程序性。中立性要求将情感判断置于规则之下,而程序性则体现为以程序正义制约价值判断。”[2]为了适应这种理性需求,我们还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以80后、90后为主,普遍以自我为中心,易冲动、感情用事,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受教育者塑造健康积极的心态,用理性的眼光分析问题,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充分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探索出融合模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1、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社会主体的道德规范的培养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这是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是要从意识形态的领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约束,法律人势必不能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更严重的甚至会曲解法律真谛,知法犯法,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前提,为法学专业教育提供内在的价值取向,事物发展的一切由内因决定。人们只有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产生政治认同、对社会主义法律产生认同,才能更好地学法、守法、用法,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法学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如果说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是需要社会主体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那么法律虽然与道德同时作为上层建筑,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强制性特征,为我们提供外在的行为规范指向。单从与道德相关的法律来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有一定道理的,道德可以干预的事实,法律未必可以约束。从教育领域来说,法学专业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对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文化素质(广阔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人际沟通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素质是基础,也是首要素质,受教育者必须要清楚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对法律观念的认知水平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偶然变成必然。因此,法学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是在科学的价值体系形成后逐步酝酿成熟,使受教育者自觉维护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究

由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可见,二者的融合势在必行:首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是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法律人不断提高职业水平,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再次,是学科间内在联系的必然选择。二者均属于社会学科范畴,法律始终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执业能力,是二者共同的教育任务。因此,我们要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探索二者的融合模式,寻找合适的教育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能够互相渗入和吸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法学基础知识的涉猎。目前的两课教育形式守旧,教育方法刻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普遍忽略“法律基础”部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改进授课方式,例如,将经典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展开课堂讨论等等,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可以自然融入法学基础知识,充实“法律基础”部分的授课内容。必须要注意的是,两课教育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授课,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品德教育和法学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法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随之加以调整,让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增加培养方案中法律德育课程的比例。就目前所开设课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专业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只有《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涉及了对法律人品德的培养。培养方案面临改革,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增加法律德育课程的比例,将对法治精神的追求作为法律人的终身追求。即法学专业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核心在于形成对法律的确认、信服和忠诚意识,培养法律至上的思想道德素质。所培养的法律人必须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准则,树立对法律的信仰,维护法律的尊严,忠于法律、忠于事实,除恶扬善,清正廉明。要有尚法的特殊人品和刚正不阿的特殊品

格。[4]

3、充分发掘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同属社会学科,同属广义的大法学类,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例如,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道德范畴的基本品德,也是法律范畴的基本准则。很多高校存在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催缴难的现象,其中不乏法学专业的“高材生”,这些学生不止是违背了诚实信用的传统美德,更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在民法领域,借款行为是合同行为,合同一旦生成,就应该履行按时还款的义务。思想政治辅导员需通过日常教育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诚实信用这些基本品质,法学专业教师更应该让学生理解一系列行为背后所涉及的法律常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多,需要任课老师充分发掘,在日常教育中融会贯通,使学生在熟知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法律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不仅包括两课的任课教师,也包括导师、班主任、院系辅导员等,他们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法律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学生学会感恩、获取良知,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四、 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法学专业教育不断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才能真能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小楼.法律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2-13.

[2]龚义年.”法学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及其改革完善”[J].皖西学院学报.2010(1).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