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道德教育论文全文(5篇)

道德教育论文

第1篇: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1.为增进社会生产力之准备

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是现代教育理论经常谈到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一,早在民国初期,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建设者们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17年左右,陈独秀就提出“职业主义”思想,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发展个人生产力,致力于公共安宁幸福社会的建设,他说“:今日之社会,植产兴业之社会也;分工合理之社会也;尊重个人生产力,以谋公共安宁幸福之社会也。”α黄炎培进一步指出,一战后的各种职业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生产教育,应该把职业教育作为增进生产能力的手段之一,进一步阐明了发展职业教育与增进生产力之间的联系。这一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生产教育思潮痕迹,但其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要服务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把它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宗旨之一,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这一思想观念不仅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唯理研究观念,而且为今后的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2.个人职业发展幸福之准备

在原有的职业教育目的的“四要旨”基础上,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凝练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α他从教育的作用的角度提出,职业教育不仅是使人获得谋生手段,解决生计问题,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生活乐趣,使人通过一定的职业手段实现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职业发展幸福,也就是他所说的“治生”与“治乐”,“治生”是阶段性目的与手段,而“治乐”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治乐”是黄炎培在经过多年的职业教育调查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他关于职业教育的教育宗旨的最高认识。虽然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他所说的“治乐”仍是一种朦胧认识,未能阐明其具体内涵与手段,但却为从学生个体出发,探索职业教育的深层次作用打开了一扇正确之门。

二、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职教育宗旨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宗旨不仅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生存能力,而且还十分注重教育的社会效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的局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其基本理念对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具有相当深远的现实意义。

1.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先贤们强调职业教育既要授人以技能,以解决谋生问题,又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强调要坚持做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统一。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肩负着解决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的使命,而且它还属于高中或中职教育后的大学教育范畴,是学生个性发展走向成熟的最好阶段,理应承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任务。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应充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做人和做事两个层面,科学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方式与手段。坚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但不偏执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又要注重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到让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做人与做事相统一。

2.坚持德育为先,实现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先贤们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为个人“谋生”与为社会“造福”的辩证统一,这一观点放在今天,就是说要坚持职业技能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统一,这一理念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理念不谋而合。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贯彻落实单招政策的今天,高等职业院校招收的大多数学生是成绩很差的高中生与中职生、技校生,在知识水平、做人做事、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失,其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懈怠性与社会急需之间存在鲜明的反差。另外,从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来看,职业技能素质是职业入门的敲门砖,而思想道德素质则是学生就业后能否能留下来,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进得去”的问题,而且还要考虑“留得住”的问题。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建立全方位育人机制,实现学校管理育人、教学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模范感染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新形式、新方法;三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体系中加大职业教育分量,使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且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目的,实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3.高等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以学生的职业发展幸福为终极目的

第2篇: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康德反对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法,他认为道德教育方法应该是出自自由而非强制,道德教育应该尊重受教育的主体性。实践理性的方法是可以启发人们自由意志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康德善于利用儿童的竞争心理培养道德品格,过利用名人传记教材加强个人道德理想的启发,运用道德问答方式启发个人理性的自觉,培养义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品质。康德同时认为道德感性和理性应该兼具,不偏爱任何一方,没有个体的感性认识,对象就不会给予我们。没有理性,个体就不能对对象做出反应和判断,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道德认识才能发生[3]。康德的这一道德思想在对于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学校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训练以理性作为支撑的道德认识才具有作用;如果离开了感性的道德体验,学校的德育活动将成为枯噪乏味的操练。

康德认为道德的动机是出自于对道德法则的敬畏,而不是对于义务的爱好,道德是理念和动机均是来自先天的理性,个体所获得的道德教育是生活所获得。他认为道德教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当下生活,而是从过去的生活典范中获得。康德在道德教育目的上强调道德教育应与社会性统一,即把来自实践理性的道德律令的尊重和履行作为道德责任,即个人需做什么才能体现人格的道德价值,康德考虑的是现在和未来的需要。道德的教育目的在于强化实践理性,培养他人的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培养个人具义务知心和善良的道德人格。康德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注重利用道德观念及名人传记教材进行教学,以榜样和规则培养儿童的义务心,其中对于教材的选择上康德注重教材的逻辑性,目的是为了能增强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并通过宗教教育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在判断和解决道德问题上,康德以个人的良知天理作为判断的依据,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他反对利用奖惩的手段解决道德问题.主张以自然奖惩为宜,他认为若以奖赏行善,这将是属于道德的贿赂,会降低道德的尊严。

二、总结及其启示

第3篇: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加强职教语文学科中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求广大职教语文教师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语文学科教学全程。

(一)充分认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教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

任何社会形态的道德体系都有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公德,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家庭美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职责。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内容,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语文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借助教材树立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

(二)积极发挥语文教学中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科优势

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说法,可见“习文”是“传道”的可靠途径。与普通学校语文教材相比,职教语文(共用基础平台)教材具有理念先进、体例创新、内容丰富、面向职业的特点,切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语文水平,所选文章贴近时代和学生心理,该教材中所选文章,大都语言文字精美且思想内容深刻。职教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因素,精心筹划、巧妙安排,使职业道德教育与语文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同时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提高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

二、尊重学生主体,增强语文课堂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一)转变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这只是教学这一活动的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职教语文课堂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特别注重教育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二)革新教学观,变说教灌输为无声渗透

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往往采用的是“说服式”的教育,不考虑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强行灌输一些职业道德理论和行为规范,更不注意反馈信息,难以将职业道德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认识。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志,着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变空洞的说教为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渗透转移,加强师生互动,坚持以情动人,同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意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悟自得,从而能将职业道德的规范转化为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实践。

三、把握教育时机,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全过程

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职教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各种时机,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一)充分挖掘教材,发挥课文职业道德教育功能

职教语文(共用基础平台)教材中可利用于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很多单元、很多课文都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因素。但是,其内容又不是非常系统的,而是分散在上下册某些单元的一些具体课文之中,上下单元之间、上下课文之间,在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上没有系统的安排。这就需要职教语文教师要对整套教材有一个总体把握,有意识地去主动发现上下册各单元各篇课文中可用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在上课前认真寻找教材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结合点,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相应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习文”中“悟道”。如在语文(共用基础平台)上册“和谐共处”单元教学中,我结合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对“和谐共处”的理解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在“做人做事”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一文的教学中,我则联系袁隆平的生平,说明职业理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刻苦钻研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让学生懂得什么叫职业精神,懂得制造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即便是在“古诗文诵读”单元,也可以结合古诗文适当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我针对所教一个班级学生干部合作意识不强的实际,结合课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爱国主义、大局观念和诚信友爱,懂得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只有团结、不屈、奋争、向上,才能换来事业的成功。

(二)利用各类活动,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除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战台”作用外,职教语文教师还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利用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利用作文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学习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下辈子的职业》之后,我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打算,以及对事业的看法,并利用作文评讲,对作文中表现出的积极健康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及时纠正部分同学在作文中流露出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情感。二是利用课外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外活动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演讲、朗读、辩论比赛、名著欣赏、办手抄报、观看影视活动等等,在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语文知识,而且提高了职业道德修养,如竞争意识、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精神等。

四、加强教师修养,潜移默化带动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有人认为,语文教师只要精通语文教学业务就可以了,职业道德教育那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职责,这种看法是很不负责任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在职教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而且要用自己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工作态度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这种表率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相比和替代的。为此,职教语文教师惟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甘守清贫、乐于奉献,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用教师自身强大感召力,用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第4篇: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1.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环境

互联网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齐、丰富多样的特征,其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作为幼儿德育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整合资源。首先,要关注网络资源的适宜性。教师在筛选网络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资源对幼儿是否适宜,是否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符,基于适宜性原则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筛选,才能促使网络资源能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正面作用。其次,要关注网络资源的整合性。教师不能盲目筛选搜集到的资源,而是要按照主次原则,对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有针对性地使用网络资源。例如,大班幼儿教师在讲授《首都北京》相关内容的时候,需要适当筛选网上与北京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2.开发德育学习网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师在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确定德育教育主题,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内容的可操作性,同时制作与幼儿德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网页,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页多元化、综合性等特点,引导幼儿大胆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对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浏览网页信息资源的方法,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图片、书籍等资料,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给幼儿展示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家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有关家乡的图片放到网页中,让幼儿通过网页欣赏家乡的美景,引导他们展开联想。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方式

1.运用设备记录幼儿的日常行为,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开展“好朋友”社会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日常拍摄,将幼儿一起玩耍、互相关心的画面制作成视频,并在德育课堂上播放给幼儿观看,借助影像培养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品质。

2.借助校园电视台,展示德育教育成果

校园电视台具备音频、视频、文本等多文本传输功能,幼儿园德育教师可以将其当做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将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校园电视台展示出来,还可以将之应用于幼儿园德育成果的宣传活动中。例如,幼儿园在开展德育诗歌诵读比赛的时候,可以借助校园电视台进行直播,让幼儿园全体成员都能够观看到比赛现场的情况,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构建学习互动平台,拓展家园共育空间

第5篇: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1.1教师民主参与热情受阻

教师民主参与是指教师与领导者共同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参与管理、发展能力的过程,蕴含着相互交流、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等特征。由于受管理科层制的制约和影响,将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置于师生之上,对教师的教学、科研采取量化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短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术的创新。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但一直以来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只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受抑制,教师与领导者的人际关系疏远,最终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受影响。

1.2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学生是被动地接收知识,从而缺乏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主观能动性;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技、重传授轻方法、重规范教学轻兴趣教学的大学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也慢慢淡化了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减弱了参与学校管理权的积极性,造成了学生管理道德的缺失,表现在:“第一,制度确立的价值指导思想上缺乏伦理的维度;第二,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关注的重点是知识的灌输,忽略了人格的培养,重智轻德;第三,管理者的重心在管理主体权利的维护,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尊严的维护和尊重”。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团体,领导者、教师和学生在管理活动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体的双重身份,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在管理活动中的多样性。而目前我们管理制度的目标旨在异中求同,过多地强调制度和标准化,忽视了被管理者的自觉道德规范和心理需求,从而导致高校管理活动中伦理关怀的缺失和异化现象。

2.高校管理伦理关怀的缺失及异化现象

高校管理制度是由高校制定,要求高校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主体对规范的自觉践行。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主体依然是各职能部门,群众有参与制度制定的权利,但是制定的基本原则基本还是以领导者的意见为核心,制度制定过程本身就显示非公正性。在制度制定内容上,未能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师生所享有的权利较少,而要履行的义务却没变,内容缺乏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这种行政高压管理模式下,被管理者缺乏对制度的认同和认可,造成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二者之间伦理关怀有所缺失。首先,人文关怀不足。人文关怀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关怀的目的是作为个体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现代高校管理中,人作为管理的主体,需要一种合理、规范、健全的制度来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但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如某些高校的年终考核制度,考核依据量化法,即根据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多少来评定优秀,考核结果根据年终总结写的好与坏来界定,忽视教师在工作中的情感付出;低职称的教师若想发一篇高级别的刊物非常难,审稿的第一要素注重的是职称而不是文章的质量;在报销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设置层层关卡,报销手续极为繁杂,所有这些都会激起人的心理对抗和抵触情绪,把人性压抑的黯淡无光,抑制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以至于对高校的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其次,管理主体本末倒置。在高校管理活动中,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是学校生存的核心要素,同时这两大主体也是高校管理的对象。高校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往往集中在高层领导者身上,高层管理者对决策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具有决定性;领导者占据着利益分配的主体,并定夺利益分配的多少,忽视教师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政策的制定上,仅考虑的是可行性论证,而伦理性论证被排除在外,如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对教师的学术自由权有一定破坏,这些非道德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教师积极性的迸发。学生是被管理的对象,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高校的管理,没有较大地向上影响力的作用。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公司,学生则是公司的股东,既然学生是股东,就没有理由忽视股东的利益和要求。在高校进行决策的时候,适当放权到基层部门如一线教师、学生,让教师和学生拥有自己自由支配的空间,在这样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感、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道德关怀,是高校未来管理的走向。如果忽视师生的道德需求,用单一、机械、僵化、教条的管理化模式束缚师生,必然会带来对人性化欠缺的质疑,同时也会引起高校管理的异化现象。高校管理的异化表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异化、科研异化以及管理活动的异化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高校团体中扮演着不同角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职责过程中,因管理体制的僵化不得不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压力,导致行为和理念割裂;被管理者由于没有决策权,对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表面上遵从指令,其实内心暗含不满却又不能发泄。管理者希望被管理者自觉服从管理,被管理者希望管理者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异化愈演愈烈。如今,高校无论是评职称还是科研活动中,量化考核是主要的考核标准,评职称分数的高低是根据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多少而定,科研工作量的多少与发表文章的数量有很大关系,年终考核规定必须满足一定的科研分值,没达到要求的要受处罚,受这些硬性指标的影响,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现象越来越多,如此产生的科研成果与学术研究真谛背道而驰,学术失范事件屡见不鲜。在学生管理活动中,逃课、上网、玩游戏,考试违纪、舞弊现象日渐泛滥,考核机制狭隘,考试只注重分数,难免令高校教育管理过程衍生出人的异化。学生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我,玩手机、发微信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抽烟、喝酒、聚会等,封闭思想,虚度光阴,忘却自我。所有这些异化活动,思考背后深层的原因,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性的缺失?这是目前教育领域值得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高校管理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高校管理伦理关怀的缺失及异化现象折射出目前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管理活动不仅需要硬性的制度管理,更需要尊重人性的道德管理,需要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人格,高校管理伦理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3.高校管理的道德维度

高校管理是一项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活动,把人作为管理的主题,人性占据着重要地位,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重视人的解放和主观能动性,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管理活动不仅需要制度的硬性管理,还需要道德的软性管理。在高校管理实践过程中,从新的视角诠释道德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3.1让学生参与管理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校群体中的核心群体,但是大学生在高校中所享有的权利有限,话语权较少,主体性受到压制,自己的权益很难得到伸张。在目前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但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稳定性差,有功利主义思想倾向,因此,让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可以纠正目前高校管理中欠缺的部分。高校里面的一些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后勤管理等可以让大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到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管理活动中,即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完善了高等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大学生是高校管理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坚持“无人被排挤原则”[3]和“最优共在原则”[3]172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新的使命,以此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提供智慧与思维方法的教育,如果只注重专业知识而不注重德行的培养,很可能越有知识的人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利用高科技犯罪的人便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一个让学生参与管理的机构,代表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和学生的公共利益,让学生在高校管理制度上享有一定的决策权

3.2确立学生本位教育观念

个体本位观强调以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为核心,把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在个体本位观的指引下,教育目标由单纯强调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个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传授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离开学校教育后仍然能自主学习的个人。就学生而言,学生本位教育观就是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教育、关心、帮助、爱护,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高校课程的设置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更富有人性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价值的取向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宏观调控,课程被理解为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载体,受教育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课程的选择权,忽视对个性的尊重。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高校课程设置应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进行微观调控,以学生为本,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对课程的自主探索、不断创新和永恒追求。

3.3推广大学生导师制

目前的导师制主要是针对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言,其目的是在导师的指引和引导下,完成某一方向的研究工作。有些学校对本科生也实行了“导师制”,而这些所谓的“导师制”并没有真正践行导师的真正含义。一方面,本科生的培养计划里面并没有规定学生毕业所必备的科研学分,学生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没有给“导师”应有的利益保证,在意识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因素的制约,造成了本科生的导师制形同虚设。而在国外一些高校里,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被纳入教学计划,占一定的学分比例;在培养体制上,保证大一的时候给学生实习机会,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学分,所参与的实践活动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3.4管理与校园文化并重高校的道德管理是借助于道德手段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用

实现高校的道德管理,不仅需要提高管理者的道德素质,更需要优秀的校园文化。高校管理的核心是人,高校的管理者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管理行为的施动者,领导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管理质量;校园文化弥漫着整个校园,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员工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的道德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正如怀特海所讲,教育是为了传授“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校园文化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符合高校师生追求自由的现实需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是注重软实力的约束,体现高校管理柔性的一面,更符合高校管理的现实需要。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