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煤矿供电安全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供电安全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供电安全措施

第1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特征;基本要求;安全方案设计;措施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并且多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且开采环境较差,这就要求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本文基于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及其基本要求,对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方案设计以及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有效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

一、煤矿井下供电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求

1、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1)环境特殊性的特征。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井下空气常年比较潮湿,还容易受到冒顶、片帮事故的影响,造成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砸、碰、挤、压,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频繁移动和开启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供电的中断,甚至大面积停电。(2)供电要求高的特征。对于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提升机、通风机、压风机、监测监控系统等重要负荷,《煤矿安全规程》对其电源也做了特殊要求,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必须满足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检验、使用、操作、维护和检修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高的标准及要求就是为了保障井下的供电安全。(3)供电事故危害性大。煤矿井下供电事故危害性大,轻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烧伤等,重者可能引起电雷管引爆、煤尘瓦斯爆炸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诸如此类的事故不胜枚举,所以保证井下供电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2、煤矿井下供电的基本要求。(1)供电可靠性要求。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供电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供电系统需要保证不间断进行供电,一旦井下供电中断,不仅会对开采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矿井被毁坏。因此在煤矿企业矿井中,需要使用两回路电源线路,这样即使一回路出现问题断电,另一个回路则能够做为替补,保证井下生产过程中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2)供电安全性要求。电能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导致人身触电及火灾事故,而且矿井处于地下,受制于环境的局限性,影响用电安全的因素更多,这也导致一旦电能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及伤亡会高于地面上的几倍之多,严重时还会导致瓦斯及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因此井下供电安全至关重要,在井下供电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煤矿井下安全规程。(3)供电质量达标要求。煤矿井下供电质量多以供电频率及供电压作为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需要在额定值幅度范围内,以此来有效的提高供电的质量,这是确保井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否则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供电设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4)供电经济性要求。煤矿企业供电系统不仅需要为煤矿提供所需要的电量,同时还要保证矿井内各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电量,只有具有足够的供电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同时井下供电系统还要做到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这样建设及维护成本都会有所降低,有效的提高供电的经济性。

二、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方案设计的分析

煤矿井下供电需要向采区作业面、通风系统及给排水系统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供应。对于供应给井下采区作业面的电源,需要经过地面变电所的升压隔离装置向作业面供电,升压隔离装置需要设置两台,这样一台带电备用,一台投入运行,而且采用双电源向井下作业区内的各种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供应。对于井下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则需要由井下变电所或是配电所的馈电盘柜来提供双回路电源。在具体动力电压等级布设时,需要优化按照机电设备功率容量380V、660V、6.3kV进行布设,同时照明设备、信号设备和煤电站电气设备均按照127V进行供电,交流控制回路按照36V进行供电。对于井下供电系统,需要设置完善的漏电保护,利用低压漏电保护器馈电开关来对漏电进行保护,有效的减少漏电事故的发生。井下供电线路布设时,需要严格按照具体规范的要求进行接地极及接地网的设置,对电气进行连接时可以采用接地扁钢和接地铜线,以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系统接地,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对于井下电动机,可以采用真空启动器或是矿用低压磁力启动器对其进行控制,并在电机控制箱里装置继电保护系统,以此来检测和保护电动机运行中短路、漏电及过流等问题,同时利用继电保护闭锁装置能够使风电和瓦斯电进行闭锁工作。对于井下供电电缆需要选择助燃性电缆,从而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三、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

1、保障煤矿井下供电可靠性。为了保证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两回路电源的供电方式,而且井下排水系统、提升系统和通风系统需要从井下变电所内采用两路进行供电,一路运行,一路做为备用。而且井下供电双回电源回路系统需要从不同变电所中引出电源,同时还要配备自动切换装置,这样一旦电源出现故障,则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正常的电能供应,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井下供电两回路电源需要单独进行设置,避免与其他电路共用一个电源,特别是一些大型煤矿,还需要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回路电源,以此来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

2、加强煤矿井下供电的优化布设。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这就导致对井下供电安全带来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合理井下供电系统进行布设,具体布设时需要以保护供电安全作为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要从提高供电等级、分段供电、增加供电电缆截面等方面入手,保证供电方案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加大对井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力度,有效的提高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3、健全继电保护设备系统。定制科学合理的井下供电继电保护方案,改进继电保护系统装置,降低供电系统故障,提高发生事故状态下动作的速动性、可靠性和选择性。对井下的动力变压器和高压电动机等设备均按照要求设置过负荷、短路、欠压释放等保护设施。根据井下作业的用电负荷类型、分布位置、保护等级和使用频率等,针对地下的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4、加大煤矿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要根据井下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功率容量和性能来确定供电设备的功率,应该对供电设备及时的改装和升级,以满足井下电力的需求。井下供电设备的维修与检修要严格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确保其具有较高性能水平。在维修中,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严格禁止在作业区继续使用。

四.结束语

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并且由于煤矿井下开采空间有限,对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需要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分配井下供电系统的负荷,解决谐波污染及设备配套问题,并针对井下开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井下安全供电方案,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第2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切眼 施工准备 施工方法 安全

平禹煤电公司一矿井下二3-15040切眼现已施工130m,剩余14m,现迎头出现瓦斯异常,经矿领导及各相关科室技术论证,研究决定停止掘进,改为自上而下扩切眼,在现有切眼煤墙侧向外进行扩小断面,小断面宽1.8m、高2.4m,断面扩大后,切眼形成宽5.4m,高2.4m的矩形断面;设计工程量为144m,为确保扩切眼期间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必须备齐所用物料(高强让压锚杆、玻璃钢锚杆、W钢带、钢网、高强让压锚索、锚杆钻机、气腿凿岩机、风锚头、锚索盘、锚杆盘、力矩扳手等)。

2、施工前,用旧皮带或木板对开口处风水管路、机电设备等进行可靠性掩护。

3、施工前,清净作业地点周围杂物,保证退路畅通。

二、支护工艺

1、施工方法:

(1)扩切眼时采用气动手持式钻机或YT-28气腿式凿岩机打眼,煤矿三级乳化炸药配合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爆破落煤,人工装煤经刮板输送机运输至二3-15040风巷650胶带输送机、620刮板输送机直接上五采区皮带下山胶带输送机经明斜井运出。

(2)扩切眼施工前必须在切眼内煤壁侧补打托棚进行超前支护。

(3)扩切眼施工时,采用自上而下靠巷道煤墙帮与原切眼顶板W钢带对接施工。

(4)扩切眼施工期间必须随工程进度在新切眼与原切眼采煤帮交岔处打设“#”字木垛,木垛规格为:长1.2m、宽1m,净间距3m(允许误差±200),允许误差顶部必须用木楔背紧。木垛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8m,木垛距扩切眼采煤帮1.1m,距原切眼老塘侧贴帮柱2.2m。

2、支护工序及要求

(1)临时支护工序及要求

工作面迎头掘出空间后,开始铺联网,然后用两根2.8m单体柱将顶锚网托起至顶板,起到超前临时支护作用,单体柱间距600mm,距两帮各600mm。

(2)永久支护工序及要求

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后,验收员负责看线,并挂线量取巷道宽度,施工人员刷帮至设计宽度后,验收员按线量取并号定顶锚杆眼位;锚杆施工完后,同时将下一排的顶帮锚网按搭接要求提前上好并压在搭接段下,使用工具对顶帮锚杆进行紧固;工作面锚网支护完毕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临时支护后,开始打锚杆眼。先顶后帮、由外向里、由中间向两边的顺序打眼、安装锚杆,必须打一个眼锚一根锚杆。

安装锚杆前,调整好锚网和W钢带的位置,使锚网和W钢带紧贴岩面、网搭接处用锚杆压住。

④锚杆眼深度要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眼时应在钻杆上做好标志,严格按锚杆长度打锚杆眼。

(3)锚索支护工序及要求

当巷道已进行锚杆支护,锚索位置出来后,用风动锚杆钻机配合φ24中空六角钢钻杆和φ28 mm柱齿钻头施工锚索眼。

两人配合用锚索端头顶住锚固剂缓缓送入钻孔,确保锚固剂送入眼底。安注锚固剂时必须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及不能反复抽拉锚索,应缓缓送入,以防捅破锚固剂。

锚索下端装上专用锚索搅拌驱动器,再将专用锚索搅拌驱动器尾部插入锚杆钻机上。

④一人扶住机头、一人操作钻机,边推进边搅拌,前半程用慢速旋转,后半程用快速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20~30s,确保搅拌均匀。

⑤停止搅拌后,必须继续保持锚索机的推力3min,然后收回钻机,等待15min后先卸下专用锚索搅拌驱动器,装上托盘、锁具,并将其托紧到紧贴顶板的位置。

⑥两人一起将张拉千斤顶套在锚索上并用手托住,然后开始张拉,并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达到设计预紧力或千斤顶行程结束时,卸下张拉千斤顶(注意用手接住,避免坠落),完成锚索安装。

三、一通三防管理

1、该巷道采用原15040切眼局部通风机供风。

2、施工时,为防止巷道冒顶堵塞巷道影响通风,必须在扩切眼巷道内补打木垛,保证顶板无垮落现象。

3、施工时,为防止巷道冒顶堵塞巷道影响通风,必须保证原切眼支护齐全可靠。

4、各运煤转载点喷雾装置必须完好可靠,出煤(矸)时开启,防止煤尘飞扬。

5、巷道内设专职防尘员,爆破前、后要对巷道迎头20m范围进行洒水降尘,且每班对巷道进行洒水冲尘一遍,防止煤尘堆积。

四、爆破管理

1、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并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爆破作业、爆破工、班组长、瓦斯检查工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程序化爆破制度。

3、爆破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爆破材料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或踩踏。爆破材料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气设备的地点,每次爆破时,都必须把雷管箱和爆破材料箱放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4、装配引药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装配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器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作业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药箱上装配引药。装配引药数量,以炮眼个数为限,不得多做或少做引药。

(2)电雷管只许有药卷的顶部装入,不准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扎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3)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应用脚线将药卷缠住,以便把电雷管固定在药卷内,还必须扭结电雷管脚线末端。

五、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全体施工人员必须对本措施进行贯彻学习。

2、锚杆支护时,必须三人以上合作,并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情况,发现不安隐患,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3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安全供电;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目前,由于工业、农业、技术、国防等各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作为基础能源的煤、气、油的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煤矿的生产量也在急剧增加,对煤矿的日常生产来说,煤矿井下供配电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对煤矿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矿生产是井下作业,生产场所空间狭小,空气潮湿,顶板有压力,井下有涌水而且还有瓦斯和煤尘,特别是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移动频繁,负荷变化大,大型采掘设备直接启动,强大的电流冲击着电网。因此,矿井供电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经济,且有良好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煤矿井下供电事故频发,甚至造成井下大面积停电停风,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

1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应用发展

随着煤矿井下硬件的突飞猛进以及技术革新的应用发展,低压供电系统也在煤矿井下应用中发挥着卓越的作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低压供电系统监控设备按照生产关系进行保护生产的电网控制,低压供电技术负责在煤矿生产中进行有效的实时检测和电网监控操作,它具有强适应性、应用广泛、操作便捷、可靠性强的特点。

随着低压供电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尤其是超大规模智能低压供电的不断进步优化,低压供电技术的操控和控制技术得到了优化,控制功能方便高效,物理设备更加小巧,提高了在煤矿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低压供电技术进行安全生产的检测监控的目的在于可以实时采集环境信息、监测井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含量、环境压力、湿度、瓦斯浓度超标报警;井下风速采集记录;负压(压力)记录;一氧化碳浓度采集记录;温度采集分析;水泵运行状态;循环风机状态;绞车状态;电源过载报警;班次产量统计;开关量分析等重要环境信息和循环风机、高压水泵、绞车和电机的工作状态,可以处理电力过压、电源失流。煤矿井下的供电电缆是低压供电系统最为脆弱的部分,由于煤矿开采作业的条件限制,开采作业中

电缆经常移动和弯曲,经常发生短路或者负荷过载,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煤矿专用阻燃电缆。

2低压供电系统的分类与特性

2.1低压供电系统的分类

从低压供电系统具有实时性来分类,低压供电系统可以分为2类:(1)面向控制、通信等领域的实时系统;(2)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低压供电系统的具体应用领域来分类可分为:商用系统、专用系统以及开放系统三大类。

2.2低压供电系统的特性

2.2.1低压供电系统的实时性

低压供电系统的实时性意味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动作,确保执行电网的准确性,负载量的大小决定某一供电系统在系统中的执行性能以及响应时间而不是单纯的速度快。低压供电系统电网往往是时间关键性约束的,必须在某个时间范围内完成。

2.2.2低压供电系统的负载平衡

煤矿产量的提高,机械设备运行能力的发展,需要对供电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和改造,避免产生负荷运转,变压器过热是重要的安全隐患,为了能够适应各种应用需求的变化,供电系统中电网需要电压,这种方式就叫做负载平衡。

2.2.3低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低压供电系统存在主变压器过负荷运行现象,低压供电系统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人的过多干预,抑制电网谐波,提高供电的质量,对电网进行谐波抑制,从而净化电网环境,提高供电质量,避免由于谐波导致的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引起的设备误动作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测定井下风速,采集记录;负压(压力)记录;一氧化碳浓度采集记录;温度采集分析;水泵运行状态;循环风机状态;绞车状态;电源过载报警,提高供电系统供电安全可靠性。

3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安全现状分析

井下负荷容量远远大于供电系统原设计容量,从而造成主变压器长期在低效工况条件下运行,不仅降低了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而且使系统长期在过负荷条件下运行,很容易导致变压器出现过热绝缘老化、供电电缆发热燃烧等情况从而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防爆电器自身防爆性能不符合规范要求:有些煤矿由于改造资金缺乏或相关企业法人不重视等因素的影响使煤矿矿井中主要的电源控制开关为明令禁止的开关设备,直接影响到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可靠性,严重威胁着井下从事煤炭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煤矿矿井供电系统在线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很多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均没有配置供电系统安全实时监测监控系统,致使井下供电系统的综合运行工况数据信息不能实时反馈回地面,导致地面相关电力调度管理人员无法技术掌握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缺口。

我国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其优点是大大降低了电网接地电流和电容电流,提高了人身触电安全性和供电设备的安全性。

供电方式与国外大体一致,主要采用中央变电所设有主变压器,总馈电开关向各分支开关馈电方式。但煤矿井下防爆电气安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产品设计不近完善,造成故障率及可靠性差,直接影响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尤其是电气故障引起的故障电火引燃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伤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煤炭工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低压供电系统防爆电器是煤矿生产必需的供电设备和控制设备,其性能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煤矿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的正常供电,而且,直接影响采掘工作面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如何解决矿井供电系统电气防火防爆安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爆电器传统的的安全措施是采用防爆外壳、本质安全电路及各种保护装置,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这些安全措施对防止电火引燃引爆矿井瓦斯,保障人身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产品设计存在着不完善性,防爆外壳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这些措施不能控制故障电火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4加强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安全供电措施

4.1构筑合理的井下供电结构

合理可靠的供配电结构是煤矿井下开采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用电的重要基础保正。任何分支回路都是独立运行的不能在分支线路上“T”接其它负荷并及时

调整开采供电结构,动态优化内部配电线路结构,减少供配电过渡环节和冗余线路,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2构筑完善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系统

在低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和技术改造时,应充分结合分级闭锁和选择性断电控制技术,保证井下各机电设备高效稳定、节能经济运行,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安全供电提供重要支持。可以有效杜绝井下工人的人为误操作事故发生,从而有效提高矿井供电系统防火防爆综合安全性能。

4.3低压电网实现电力监测监控

用电力电力监测监控系统装备煤矿供电系统,对电网安全参量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极大地提高煤矿电气自动化水平。为避免因供电火花导致的重特大事故,确保井下供电线路安全,需要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馈电状态传感器、电力故障状态传感器、矿用电力网及矿用开关设备的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漏电闭锁、机械闭锁装置。需建立井下供电电网安全监测系统,使之与井下安全监测系统联网,在监测井下电网工作状态的同时,还可根据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相关数据,判断事故的性质,确定事故区域,并在必要时切断相应事故区域的电源,保证井下安全生产。

4.4保证井下电缆供电的安全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大量使用电缆易受潮和机械损伤,引起漏电,短路机会较多。据全国煤矿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电缆着火引起的事故居第一位。目前井下电缆是供电安全方面的一个最薄弱环节,为了确保矿井安全供电,就必须对电缆进行正确的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对采掘工作面用的橡套电缆必须选用合格的矿用不延燃电缆;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敷设、吊挂和连接;电缆

头制作工艺、操作方法、质量必须达标,护套的冷、热补后必须作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4.5政府加强监管及时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装备

应加大政府监管职能,对明令淘汰的空气开关设备、非阻燃电缆、油浸变压器等直接影响供电安全设备要及时更换,提高供电系统技术和装备水平,从而提高低压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

5结语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在一个复杂环境中,提高其运行安全可靠性是一项系统、长期持久的工作,必须结合煤矿井下开采的实际情况,将人力、物力、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协调配合,考虑充分进行设计。制定完善井下安全供电措施方案,有效提高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保障煤矿井下开采安全稳定、节能经济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马程.浅析低压供电系统[J].科技咨询导报,2011(3): .

第4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用电安全;安全性;可靠性

一、对安全用电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

矿井生产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易受损坏,轻者造成人身触电及电气化火灾事故,重者可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因此,井下用电必须采取防爆、防触电、防潮、防过流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严格执行《规程》的有关规定,以保证矿井安全供电。

2.可靠性

矿井供电的可靠性,就是要保证矿井供电连续不间断。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一发生突然中断供电,不仅会影响生产,而且会造成伤亡及其他事故,甚至将毁掉矿井,为了保证矿井供电可靠,《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并应有两回路供电线路。

3.供电质量好

矿井供电在确保安全、可靠地前提下,更应保证供电的质量。衡量供电质量的指标有供电电压和供电频率两个,具体来讲就是要使电压的偏移和频率的偏移在允许波动范围内,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技术经济合理性

在满足以上述要的条件下,力求供电系统简单,安装运行方便,投资少,电能损耗低,在生产中避免"大马拉小车"和设备长时间空载运行。

二、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和失爆

所谓防爆电气设备就是对各类电气设备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后,能保证其在一定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供电、用电、通讯和检测的电气设备。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性,所以要求使用的电气设备均为防爆型。防爆型电气设备种类很多,其中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是主要的一种,它的防爆标志为ExdI。其含义:Ex为防爆总标志;d为隔爆型代号;I为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具有耐爆性和隔爆性。

隔爆,就是当电气设备外壳内部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爆炸时,不会一起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爆炸。

耐爆,就是这种隔爆外壳具有承受其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爆产生的爆炸压力。

失爆,就是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隔爆性。例如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有严重机械划痕,间隙过大;隔爆外壳变形,损坏,开焊;接线嘴螺钉折断或丢失;密封圈或封堵挡板不合格;接线柱、绝缘磁管烧毁,使两空腔连通等。当电气设备出现失爆现象时,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三、触电的危害及预防

1、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时人身触及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身而造成的。

触电事故可分为两大类: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身的内部器官,如心脏\呼吸器官、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死亡。

电伤是指电流并不流过人体内部器官,而是通过人体局部肢体以及电弧灼伤而造成的皮肤肿胀、茧干和溃烂。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流经人身的电流大小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我国规定:流经人身的安全极限电流为30mA.S。

2、预防触电事故的一般方法和措施

(1)避免触电的措施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等。

2、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操作高压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127V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

3、在切断电源后,应将开关手柄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停电操作打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并送电。

4、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安装在一定高度或加上围栏。如井下电机车架空线,按《规程》规定必须悬挂在一定高度以上。

5、将易接触或易接近的电气设备置于封闭的外壳内,并设闭锁装置,保证电气设备接通电源后不能打开盖子,盖子打开后,便不能接通电源。

6、减少触电危险的措施:减少触电危险也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人触电后,不致有生命危险。

四、煤矿井下用电安全措施

因生产需要,煤矿井下到处都有电气设备或电缆线路。由于复杂的环境条件和多种不安全因素的作用,会使井下电气设备的电缆线路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坏。这样不仅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如电火花和电弧引起电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以及人身触电事故等。因此,必须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保证井下用电安全。

1、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或发电机,严禁直接向井下供电。

2、正确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按规定对电气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3、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和电缆、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先切断电源。

4、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5、井下低压电网完善“三大保护”即过流保护、漏电保护盒保护接地。

(1)过流保护。凡是流过电气设备或电缆线路的电流值超过它们的额定值,即是过电流。过流保护的作用是当电网中某一线路发生过电流时,自动切除故障部分电路,防止过流造成的危害。如过流引起电缆着火,绝缘损坏,甚至于引起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漏电保护。井下电气设备或电缆线路某一处绝缘损坏或绝缘性能降低的现象叫漏电。为防止漏电故障造成严重危害,必须装设并坚持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的作用是当井下电网发生漏电时,能立即自动切断电源,消除漏电对人身、设备和矿井带来的危害。

(3)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用导线把电气设备的外壳与埋在地中的接地极连接起来。作用是当人触及及触电的金属外壳时,因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很低,使外壳所带电流大部分经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大大减少了通过人体的电流,从而降低了人体触电的危险。

6、坚持煤矿井下安全用电“十不准”:

(1)不准甩掉无压释放装置和过电流保护;

(2)不准甩掉漏电保护装置,煤电钻综合保护盒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

(3)不准带电检修;

(4)不准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

(5)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

(6)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检测瓦斯不准送电;

(7)有故障的电缆线路不准强行送电;

(8)保护装置失灵的电气设备和电器不准使用;

(9)失爆的电气设备不准使用;

(10)不准在井下敲打、撞击、拆卸矿灯。

结语

煤矿是一个特殊的企业,电是煤矿生产所用的主要动力源,用电安全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一旦发生电气事故,轻则影响了矿井生产,重则会对矿井安全和工人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如何用好电,是煤矿企业的一大关键。

参考文献

第5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生产现场;通风管理

1 引言

煤矿井下的通风、防火、防尘、防瓦斯被煤矿工作人员简称为“一通三防”,其中一通放在三防的前面,显示出了煤矿生产中通风的重要性。离开了矿井通风,井下的瓦斯就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排放,煤矿工作人员的呼吸供氧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工人们舒适的工作环境也会无从谈起,因此要求我们现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保证通风的风量和质量。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条件不断发生变化,矿井通风工作因而受到影响,需要不断地对矿井风量进行调节,对通风设施进行维修,加强通风管理。不论是什么样的单位或者工作性质,只要是需要人们的管理,我们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煤矿井下生产现场的通风管理也如此,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对矿井通风的认识和经验,主要从通风管理的制度方面谈谈煤矿井下生产现场的通风管理。

2 矿井通风的管理制度

矿井通风的管理制度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分类,本文简要的把他划分为矿井通风的一般管理制度、巷道贯通时的管理制度、局部通风的管理制度、通风设施的管理制度、盲巷及采空区的通风管理制度等等,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矿井通风的管理制度进行介绍。

2.1 矿井通风的一般管理制度

(1)矿井在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时,必须进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矿井通风能力满足需要,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必须双机同能力配备;主要通风机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

(2)主要通风机必须设专职司机看管,每小时填写1次运行记录;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况前,必须有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主要通风机参数调整方案;因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必须制定停风安全措施。

(3)没有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回采;严禁在独头巷道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回采;采煤工作面必须确保2个安全出口;严禁采煤工作面利用采空区通风。

(4)凡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作业,必须由施工单位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通风部门审核后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否则不得开工作业。

(5)矿井要从供电系统、机电设备、日常管理方面加强管量,严禁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无计划停电停风;加强井巷维修,保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畅通和行人安全。

(6)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及其附属装置必须具备反风功能,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必须严格执行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7)采、掘工作面应实现独立通风;矿井每季度应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研究分析,及时解决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2 巷道贯通时的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贯通管理的通风、瓦斯、爆破及施工的有关规定。

(2)通风部门必须做好贯通前的准备工作,保证两端巷道不积存瓦斯,并做好贯通时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确保贯通后风流不紊乱。

(3)井巷贯通,矿井地测部门要及时通知矿总工程师及通风部门掘进进度的情况。

(4)掘进巷道与已密闭区域、老窑及情况不明的巷道贯通前,必须制定相应的巷道贯通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施工连队接到巷道贯通的通知后,必须立即停止一个工作面掘进,只允许一个工作面向前贯通。

(5)每次贯通前,矿生产部门和矿通风部门必须制定严密的贯通安全措施和通风系统调整措施 ,报矿总工程师批审批后,认真组织落实;贯通时,必须由通风部门派主管通风人员在现场统一指挥,确保安全贯通;井巷贯通后,掘进工作面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配合通风队全力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6)掘进井巷距贯通井巷10~15m时,必须按井巷贯通安全措施的规定施工超前钻孔;当超前钻孔探穿被贯通井巷后,掘进队值班队干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并按调度室指令作业。

2.3 局部通风管理制度

(1)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严禁采用扩散通风;局部通风机入井前必须经机电部门检查验收合格;1台局部通风机只准向1个掘进工作面(用风地点)供风。

(2)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撤除必须执行“局部通风机安装、撤除通知单”制度;局部通风机必须24小时连续运转,任何人不准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

(3)掘进工作面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并能自动切换;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

(4)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以避免循环风。

(5)局部通风机距轨道的距离要大于50cm,离地高度要大于30cm。局部通风机周围要清理干净,无杂物堆积。

(6)采煤工作面严禁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严格风筒管理,发现风筒有破口时,必须及时修补或更换;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甲烷风电闭锁试验。

2.4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1)风门、密闭等通风设施的数量、设置地点要合理,通风设施的建筑和安装必须按照通风施设设计进行,质量要符合《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加强矿井通风设施管理,提高设施工程质量,确保矿井有效风量在87%以上。

(2)矿井应建立通风设施台帐和通风设施检查记录,对矿井通风设施及其附近的瓦斯情况每半月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矿井必须构筑可靠的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联络巷必须砌筑永久性风墙。

(4)调节风窗的的位置设在墙体上方中部,调节板要灵活可靠,并能进行调节;永久风桥通风断面积不得小于原巷道的4/5,其坡度不大于30°呈流线型。

第6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常见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对于煤炭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就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要从基础工作抓起,用经济杠杆为手段,以确保机电设备安全性为中心,扎实的搞好管理工作,保证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的运行。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些企业抱着“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思想,仅仅把机电设备管理当作一个辅生产工具,管理制度不完善,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只求一时的经济效益、一时的煤炭产量,对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足,使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严重滞后,直到机电设备出现异常或者故障后,才开始实施维修。导致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还容易造成机电安全事故。

1.1 操作人员素质低下

有些煤矿企业的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达到高中的就寥寥无几,这在操作安全规程中是不能符合要求的。操作人员的掌握技术不够熟练,岗位变化又很频繁,也给安全生产留下严重隐患。

1.2 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少

有些企业在机电设备方面甚是吝啬,致使大量的超服务年限的机电设备继续在使用,很多设备的安全性能已经达不到相关管理的的有关要求,但仍然没有被更新替换,由于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常常发生机电事故。

2 提高管理与维护水平的措施

2.1 加强设备选型的规范化、超前化、标准化

对设备的选型要把好关,适应煤矿发展的具体情况,要按照国家标准选型。管理工作要责任到人,机电设备从验收、存档、资料的保存,安装、应用、维修等全过程管理,要把好质量关。对于设备不完好的,不进行安装。要根据质量标准化来进行实施管理。

2.2 坚持制度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解决过去一些设备管理中的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最大程度地消灭工作中的缺陷。制订各种检查和记录标准,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要抓好一些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重要设备的更新工作,提高其技术先进性,设备的可靠运行性,对落后的、功能差的设备要坚决淘汰。还有严格落实设备的检修制度,施工组织、安全措施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性。

2.3 加强检修管理,设置台帐等措施规范设备明细

对一些矿井的大型设备要定期检测,如:主提升、主排水、主通风、压风设备、防雷装置、供电系统等。对专门升降人员的提升系统要实施年检制度,要有资质单位进行标准检验并有检验报告。对一些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件要有检验措施,如:主水泵的泵体、闸阀、管路、供电线路等,要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达到规定要求。要重视预防工作,注重安全,实现全面管理。同时对维修情况做出分析判断,实现数据的传递及时与可靠性相结合,达到安全管理。

2.4 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发挥好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管好、用好、维护好机电设备,必须有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化队伍,才能发挥好先进设备的优势。要稳定技术人才,必须对其进行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嘉奖,提高其待遇水平,培养一支技术好的设备检修检测队伍。从而,从其根源上减少或者消除机电事故。

2.5 加强设备的投入力度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行业标准,制订规划,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设备的可靠运行。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更新换代,对保护设施不全的,要选用先进的设备替换,取代原来的落后设备。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对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及其效率。如:优先采用大功率采煤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等。

3 做好重点部分的维修

3.1 轴承

首先,检查轴承元件不得有裂纹、脱落、伤痕、锈斑、点蚀或变色等。保持架应完整无变形。转动灵活,无异响;装配时应将轴承上注有字样的端面朝外,轴承应紧贴在轴肩或间隔套上,不得有间隙(可调整的轴承例外)。轴承在运行中应无异常响声,并且在运行中的温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oC;滑动轴承不得超过65 oC,或按厂家技术文件执行。

3.2 齿轮检查

齿轮不得有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和剥落等现象。如果齿面出现早期点蚀,如不再发展,仍可继续使用。但达到如下情况之一时,应更换为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100%;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30%,长度为齿长的40%;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70%,长度为齿长的10%;齿面不得有严重胶合(即胶合区达到齿高的1/3,齿长的1/2)。

3.3 做好矿井安全检查

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10kV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机电管理与维护工作,一定要从保障安全,服务生产的角度入手,结合煤矿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定期的检修工作,强化井下电气设备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上,引导生产力的发展,实施机电设备投入与先进技术引进相结合,落实管理与维护措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帆.关于矿井提升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

第7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电气设备;防爆;冷磷化工艺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1(C)-0205-01

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工业及民用对煤炭的需求迅猛增加,煤矿的增产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煤矿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电气事故占了相当的比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控制对策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煤矿井下环境十分恶劣,空气中含有瓦斯、CO等易燃、易爆气体和煤尘。近年来,为了保证矿井及矿工的人身安全,防止煤矿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国家不断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矿井井下开采区电器设备大都采用矿用隔爆型及增安型电器设备,电器设备防爆已成为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电气诱因。煤矿爆炸的物质基础――瓦斯是矿井中煤或其他炭物质形成的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比空气轻,易燃烧、易爆炸。瓦斯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在矿井内部空气的助燃下,一旦遇到电气火花等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的电气诱因分析如下:1、矿井供电电源缺陷。矿井市电电源供电可靠性差、自备电源(发电机)容量小,选型、配置不合理,运行性能差等造成供电中断,矿井中瓦斯气体超标。2、矿井中电气设备缺陷。(1)矿井电力网络缺陷。一般是电力电缆绝缘受潮、损坏,发生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引发电气火花或电缆爆炸,导致瓦斯爆炸事故。(2)矿井内变配电设备缺陷。一般矿井中的配电变压器或配电装置,不具备防爆性能,因运行环境恶劣,造成单相对地绝缘或相间绝缘降低、破坏,产生电气火花,引爆瓦斯。(3)矿井照明用电设备缺陷。多为照明灯具炸裂,引爆瓦斯。广东某煤窑发生的瓦斯爆炸,其原因是矿主违章越界作业,巷内瓦斯浓度过高,当天灯泡爆炸发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另外,矿井电气作业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煤矿在未做好相关安全措施情况下,擅自停、送电,或明电下井,电工带电安装电气设备、或井下作业工人擅自打开矿灯灯罩、不安全使用照明灯具等,均会产生电气火花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特点。1、隔爆型。这类设备具有能承受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而不至受到损坏,而且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孔洞,不致使内部爆炸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隔爆性设备的外壳由钢板、铸钢、铝合金、灰铸铁等材料制成,其外壳能承受1.5倍参考压力的静压或动压试验,隔爆型电气设备可经隔爆接线盒(或插销座)接线,亦可直接接线。2、增安型。这类设备是在正常时不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设备上采取措施以提高安全程度,增安型设备的绝缘带电部件的外壳防护应符合IP44,其带电部件的外壳防护应符合IP54。引入电缆或连接件应保证与电缆或导线联接牢固、接线方便.同时还必须防止电缆或导线松动、自行脱落、扭转,并能保证良好的接触压力。3、无火花型。这类设备是在防止产生危险温度、外壳防护、防冲击、防机械摩擦火花、防电缆事故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防止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的产生来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

三、煤矿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防止矿井发生电气事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2、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3、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人并;4、并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定期检查,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规定,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

四、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技术。1、冷磷化工艺在煤矿井下防爆电器设备隔爆面上的应用。隔爆面冷磷化工艺就是用磷酸盐溶液在初步加工和维修后的隔爆面进行金属磷化,使防爆电器设备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厚的磷化薄膜。这层磷化薄膜具有防止隔爆面的锈蚀和提高隔爆面的隔爆性能的功能。冷磷化隔爆面性能的特点:化学稳定性好。磷化薄膜对腐蚀性气体和液体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能有效防止金属隔爆面发生氧化生锈;具有细化黏附结构。磷化薄膜上的细孔结构对油类和涂料有很好的黏附性,涂防腐油后可提高防腐效果;提高机械磨损性能。金属隔爆面磷化后能增强机械的性能,对机械磨损有很好的防护作用。2、热管技术在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中的应用。热管是高效传热散热元件,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工作介质吸收和释放汽化潜热来传递热置,热阻很小,以独特的传热方式在小温差下传递大热量来实现超常的传热效果。因此,隔爆型热管散热器可以改变传统的散热方法,提高电气设备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隔爆型热管散热器与防爆电气的箱体组成1个完整的防爆壳体,既能很好地解决爆炸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内电器元件的散热问题,又能解决电气设备防爆安全问题,使爆炸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会更加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

目前,隔爆型热管散热器已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各种场合用的变频调速装置中,有效地解决了电气设备隔爆散热的难题,为新型电子元器件在防爆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作者单位:国投新集刘庄矿业有限公司刘庄煤矿机电办

参考文献:

[1]王文志.煤矿并下机电问题探讨[J].煤炭技术.2007(7).

第8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1.1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许多企业对机电设备现代化的重要性缺少认识,在管理方式上欠缺科学的规章制度,对机电技术人员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科技创新能力较差等,总之是综合性管理水平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一些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不到位,潜在的安全隐患较多。1.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众多煤炭企业针对煤矿行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视而不见,导致标准、规范、制度常常被束之高阁,并未被企业实际生产中发挥应有作用,产生实际效益。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到位,现场安全生产缺少必要的应急措施,这些导致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秩序的混乱。1.3煤矿机电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煤矿行业恶劣的工作环境抑制了高端技术人才的涌入,该行业长期面临着整体人才匮乏的窘境。中国煤矿行业的现状促使企业为了扩大利润空间,虽然引入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但这些人员的素质远不能达到企业现实发展的实际要求,与企业预期目标相去甚远。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实践方面的改进建议

2.1严把“三关”,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到位在机电设备日常管理中,煤矿企业应当严把检修关、验收关、入井关,提高其安全性能及使用效率。其中,严把检修关要求企业应当对隔爆电气设备进行细致检修,确保每台设备符合防爆要求;严把验收关要求企业要由防爆检查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电气设备进行验收,确认其安全性能无误方可允许入库。严把入井关要求企业在电气设备下井使用前,务必要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复检,确保设备下井真正符合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合格,杜绝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2加强机电设备的投入和改造力度,确保检查工作不流于形式煤矿企业应当从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入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为机电设备的合理使用创造良好条件。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对相关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定检查周期和频率,对正在运行中的电器、电缆、设备等进行定期循环检查。此外,煤矿企业还要每月对机电设备进行不定期抽检。总之,就是要在煤矿企业当中形成设备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检查工作不流于形式。2.3重塑管理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人是技术管理的主体,人员素质的提升对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飞跃意义重大。首先,企业应当转变以往单纯性理论培训模式,采取“培训、实践、引进”三位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其次,企业广开言路、招贤纳士还必须在薪资待遇和奖励机制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总之,煤矿企业只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将尊重人、解放人、鼓励人和发展人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为人才发展搭建有效的拓展平台。2.4创新管理体系,发挥制度功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创新是发展煤矿机电技术的保障性机制。随着大量机电技术投人使用以及各种管理理念的引进和应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越来越呈现出强大的保障功能。企业想要发展势必要进行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协同创新,保证技术管理有章可循。“第一,在机电设备的检查制度上,实行上岗检查责任制度。将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作为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点来抓,每个岗位换岗后的首要工作即检查供电系统,从源头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第二,机电设备的检修上,重点抓机电设备的停产检修,在停产检修设备前,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编写工作面上每个工序的检修安全措施及检修流程,保证了每一工序的检修质量。第三,制定下发一列技术管理考核文件,严格执行考核文件内容要求,提升基层机电技术管理效果,降低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第四,重点抓住机电设备的停产检修,保证每一工序的检修质量。”[1]2.5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面对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往单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亟待引进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改造。为此,要求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精益管理思路,将管理责任细化,对煤矿工程中的各级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上级考核下属的阶梯式考核制度,将机电设备的养护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3结语

第9篇:煤矿供电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井下;用电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213-01

1矿井电气伤人事故

在矿井日常生产中,由于生产领导者重视不够,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经常违章作业,不按规程操作,或者专业水平不够等原因,造成矿井电气伤人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矿井的生产安全和工人的生命和健康。

1.1事故类型及原因

1)违章带电作业,造成漏电伤人事故。2)没有验电,作业中误送电,造成事故。3)触及漏电设备、电缆等造成的触电事故。4)缺乏电气知识,误入带电间隔或人体过于接近高压带电体导致高压带电体放电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1.2安全措施

1)严格制定和执行井下检修和作业制度,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2)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方可验电;未经验电,不得放电。3)加强采掘工作中的电气安全管理,采掘工作面电缆、照明信号线、管路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悬挂整齐。使用中的电缆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在有架线的地点施工或从矿车装卸物料时,应先停电;不能停电,长柄工具要平拿、平放,操作时不准碰到架线,以防触电。5)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6)从事高压电气作业时,必须有2人以上工作,操作高压设备时一人监护,一人操作,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7)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具备良好绝缘。8)加强对采掘设备用移动电缆的防护和检查,避免受到挤压、撞击和炮崩,发现损伤后,应及时处理。9)加强电气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掌握安全用电和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10)多人同时工作时,必须保证相互之间的安全。由于同一用电系统中需要同时工作,相互之间应该协同配合,注意相互影响和安全。因生产需要停送电可能影响他人安全时应做到:①一般不准同时作业,为杜绝误送电,在需要停电进行多项作业时,应分别办理停电手续;②必须同时工作时,要分别挂停电牌,严禁约定时间送电,在工作中应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各相关工作环节的进度,同时工作的各人员均完成工作并撤离后方可送电;③凡有可能反送电的开关必须加锁,开关上悬挂“小心反电”警示牌。④保证用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当检漏继电器跳闸后,应查明跳闸原因和故障性质,及时排除后方可送电,绝对禁止超过安全装置强行送电。

1.3局部通风作业中的供电安全

局部通风作业中,往往瓦斯浓度较高,极易造成供电安全事故,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在局部通风地点的风电安全操作。

1)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作业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

2)严格规定送风及送电条件指标,未达标则不许操作。当用电设备或开关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3)用电设备或开关20m以内的最高瓦斯浓度≤1.0%且最高二氧化碳浓度≤1.5%时,方可人工恢复供电。

2意外停电

意外停电给井下作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供电系统顺利运行,保护人身、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一旦发生意外停电,应采取下列措施:

2.1严格报告制度

发生不明原因停电时,须提及时向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

2.2限制送电

任何人员不得私自决定送电。

2.3及时警示

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及时查明原因,关闭开关,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禁示牌。

2.4安全验电

验电时应使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

2.5安全撤离

调度室应及时通知井下工作人员有序升井,并通知专人打开风门实施自然通风。

2.6备用电源

及时启动备用发电机,开启提风机主扇,确保井下通风和通讯。

2.7恢复供电程序

1)检查工作质量是否合乎要求,相序有无改变,设备上有无遗留下来的工具和材料。2)检查局扇和开关附近2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然后逐级送电(排放瓦斯另行编制措施)。3)与各用电工作面和机电负责人、瓦检员取得联系,不得随意送电。4)由工作人员摘除警示牌,停电和送电必须是同一个人。

2.8异常检查

送电后检查各用电工作面的用电情况有无异常并向调度汇报。

2.9遇紧急情况或严重威胁设备或人身安全时

如遇紧急情况或严重威胁设备或人身安全时,可不经上级许可,先拉设备的电源开关,事后立即向上级汇报。

2.10发电机投入和倒闸操作

当10kv电源停电时首先将变电所内的所有馈电开关柜闭锁,高低压进线柜隔离必须加隔离极和警示板,防止误操作将电源节入高压柜和10kv供电线路。1)停电倒闸。①低压馈电柜的空气开关式自动开关拉下,然后隔离拉开及关闭,(逐一操作)。②压进线柜隔离必须加隔离板。③高压侧变压器柜:先停真空开关;停下隔离;停上隔离(遂一操作止进线柜)。④线柜进线隔离必须加设隔离板。⑤有操作检查无误后方可操作启动发电机备用电源。2)启动发电机组。①启动发电机组时首先检查发电机馈电开关必须在分闸状态,启动后,发电机组要空机运行2-3分钟注意观察各个仪表是否正常待正常后方可开操作。②倒闸:先合机组馈电开关;联系开关;合负荷柜隔离;合空气开关。3)恢复10kv送电时倒闸操作如下:①通知调度室先停止运行设备;停负荷馈电开关的空气开关,然后拉下隔离;停联系开关并悬挂警示牌;停发电机馈电开关,并悬挂警示牌,停发电机组。②恢复10kv供电,合闸前检查一次操作及二次主受的操作均把是否在停闸位置。a进线距:先将隔离板取下,(1)合下隔离;(2)合上隔离;(3)合真空开关。b压器馈电柜,(1)合上隔离;(2)合下隔离;(3)合真空开关(逐个操作)。注:操作上述高压时必须有机电班长现场指挥,操作人员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③送低压进线隔离,送自动开关逐个操作。④操作完毕后通知调度室,恢复正常供电。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发生意外停电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上规定进行安全控制和恢复供电程序,任何人员不得违反,绝不可心存侥幸,省略步骤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