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精选(九篇)

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

第1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盈余管理 债务成本 信贷管理制度 薪酬考核体系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的企业行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股东、监管机构、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等)是否发现了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Healy and Wahlen,1999)。有研究表明投资者和证监会能够识别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Chen and Yuan,2004;Haw et al.,2005)。陆正飞等(2008)没有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企业新增银行长期借款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并认为没有发现我国银行能够识别借款企业盈余管理的证据。但是,银行对借款企业盈余管理的识别除了体现在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债务融资上,还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成本体现出来(陆正飞等,2008)。姚立杰和夏冬林(2009)通过分析了企业盈余质量与总借款债务成本,长期借款债务成本和信用借款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识别借款企业的盈余质量。因此在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是否识别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是否采取措施避免企业盈余管理给自身带来的风险,国内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陆正飞等,2008;姚立杰和夏冬林,2009)国外主流文献普遍认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将会导致盈余质量的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Dechow et al.,2010)。但是以发达资本市场为制度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经典理论假说及经验证据,能否有效解释转型经济中的企业财务安排及其信号传递效应值得思考(戴璐和汤谷良,2007)。信息风险理论表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风险是不可分散的(Easley and O'Hara,2004),这会导致投资者产生逆向选择行为,即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资金价格(也即企业融资成本)来进行自我保护。然而,从信息理论的角度解释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债权人有能力和动机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姚立杰和夏冬林(2009)从授信体系的建立和信贷人员能力的角度认为我国银行能够识别借款企业的盈余质量,盈余质量与总借款债务成本,长期借款债务成本和信用借款债务成本负相关。本文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大部分银行和上市公司属于国有性质的制度背景,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薪酬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出发,认为银行缺乏识别借款人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反甚至存在主动寻求规则漏洞的动机,从而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债务成本正相关的“怪象”。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一 )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 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的企业行为,为了达到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的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Healy and Wahlen,1999)。在理想和完善的市场经济状况下,银行等债权人根据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而对是否提供贷款、贷款金额、贷款成本等做出决策安排。一般情况下,公司盈利状况越好,未来的现金流越充裕,企业的信用风险越低,越值得银行以较低成本为其提供贷款。既然盈余是借款企业违约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判断因素,进而盈余会影响企业的债务成本,因此,公司有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进而影响债务成本。那么,对此相对应的就是,契约的另一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股东、监管机构、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等)是否发现了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Healy and Wahlen,1999)。目前我国各大银行实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具有统一化、形式化和规则化的特点,过多关注企业报表中流动比例、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等数量化的财务指标,对账面价值和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而忽略了结合企业背景和重大项目对企业财务质量的深入评估。数量化的指标易于理解和操作,但是也提供了刻意规避的空间。在现实中,很可能出现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达到各种数量化的信贷指标,然后银行据此发放贷款的情况。另外,目前我国银行实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的薪酬主要与贷款数量挂钩,而贷款质量在绩效考核中难以体现,导致“利益即期回报,风险隐患留行”。这种薪酬管理制度诱使放贷人员利用信贷制度的规则漏洞,通过与申请贷款企业的“合谋”,提升自身利益,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员工识别债务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

上述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重视数量指标的倾向使银行缺乏识别盈余管理的有效机制,而银行薪酬管理制度的缺陷则进一步弱化了银行识别盈余管理的动机,这两方面共同导致了银行未能有效识别和防范债务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带来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贷款成本越低的经济后果。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在中国大陆地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公司,债务成本越低

( 二 )产权性质对盈余管理和债务成本关系的影响 在我国独特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差异化的制度约束,这样的制度约束对两者的融资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后果。中国的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着的政策性负担导致了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林毅夫和李志赟,2004;林毅夫等,2004),当企业经营不善出现问题时,政府会通过税赋减免、税收返还和财政补贴等手段提供帮助。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背书”使其在制度约束短缺、制度配置不当的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处于天然优势,在本文中这一优势体现在对债务性资源的获取能力上。银行在面对国有企业的贷款申请时,考虑到政府对其的担保,更没有动机去发现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债务成本越低。相反,民营企业的最终控制人是个人,当民营企业以其自身拥有的所有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因此,银行会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债务人的财务数据,对贷款风险的审查较之国有企业更为严格。民营企业获取贷款必须严格符合银行的贷款政策,并且在使用银行贷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银行的诸多限制性条款。以2008年东星航空的破产与东方航空重组为例,两家同时面临破产危机的航空业企业,东星航空这一民营企业债务重组没有通过,导致破产;而东方航空在国资委的帮助下与上海航空重组,从而避免了破产的危机,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处境的差异。所以,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债务成本不一定越低。综合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不一定越低

( 三 )市场化环境对盈余管理和债务成本关系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市场化进展程度在不同区域很不平衡。在一些东部沿海省市,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而在另外一些省区,经济中非市场的因素还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不同地区经济环境的差异,为了规范银行信贷审批业务,解决由于信贷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而产生的处理信贷审批业务的差异性,各大银行基本由总行统一制定信贷审批系统,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统一的评级打分公式,按照统一的指标体系计算出企业的得分,判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尽管有统一的规则指导,但处于不同制度背景地区的分行,对信贷管理制度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对信贷管理的执行和运用程度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在经济形势和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银行员工会非常熟悉银行信贷管理的相关规则和我国市场监督体系,利用形式化规则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因此在重视量化指标的薪酬考核体系下,更会利用信贷管理制度的形式化缺陷,谋取自身利益而忽略对债务人企业盈余管理的识别和防范。相反地,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银行员工对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市场监督体系等规则的熟悉程度相对较低,往往倾向于对信贷管理制度被动的遵守,对规则的操纵和利用较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识别和防范债务人企业的盈余管理。上述分析表明,在经济越发达、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银行员工利用刚性的信贷规则为企业提供贷款,以增强自身的福利的意识越强,从而导致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经济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相对落后的地区,银行更有可能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从而不存在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的现象。于是我们以下假设:

假设3:在市场经济较好的地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在市场经济较差的地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不一定越低

三、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3年至2009年深市和沪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同时按照以下原则对样本公司进行筛选: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ST或PT类上市公司;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无法获得相关数据的上市公司;由于国有转民营和民营转国有的公司常常伴随着财务状况异常,因此本文将这类公司从样本中剔除。最后获得5127个公司年度观察值。本文所有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和注册地的数据来源于色诺芬公司的CCER数据库。市场化数据根据樊纲等(2010)编制的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而成。

( 二 )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我们沿用Pittman and Fortin(2004)和蒋琰(2009)的方法,通过(利息总支出/长短期债务总额平均值)来计算债务融资成本。其中,短期负债为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对于盈余管理的衡量,基于Jones(1991)模型的异常应计利润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Kothari et al.(2005)指出,在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时,需要考虑公司业绩的影响。根据以往的文献(Ashbaugh et al.,2003;Chaney et al.,2011),本文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业绩变量来调整业绩的影响,称为业绩回归调整异常流动性应计利润(absDCA)。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流动性应计利润(CA)=(t年营业利润—t年经营现金流量+t年固定资产折旧),然后分年度、分行业对如下模型进行回归:CAit/Ait-1=?琢1(1/Ait-1)+?琢2其中,Ait-1为i公司t-1年末总资产,REVit为i公司t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额。通过分年度分行业回归,得到各个年度/行业的回归系数。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要求各行业每年至少有20个观测值。注意到,流动性应计利润模型和传统的总应计利润模型的思路一致。在一定条件下,(正常的)总应计利润主要与营业收入的变动额和固定资产原值有关,因此通过总应计利润对营业收入的变动额和固定资产原值进行回归可以分离出正常和异常的总应计利润;(正常的)流动性应计利润主要与营业收入的变动额有关,因此通过流动性应计利润对营业收入的变动额进行回归可以分离出正常和异常的流动性应计利润。比较两者模型可以看出,后者在前者模型的因变量中加入折旧,相应地在回归变量中剔除了固定资产原值。

四、实证检验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 我们使用樊纲等(2010)编制的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指数体系中的相关指标来度量地区的制度特征。主要采用各地区的“市场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当企业所在地的总指数低于当年所有地区总指数的中位数时,我们认为其制度环境较差;反之,认为其制度环境较好。在计算盈余管理指标(absDCA)的过程中,通过分年度分行业回归已经剔除了行业的影响,因此,在检验模型中没有加入与行业有关的虚拟变量。Gow et al.(2010)的研究表明,对于财务与会计经验研究中的面板数据,使用常用的估计方法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会出现偏误。所以,本文采用Petersen(2009)的方法,进行企业层面和年度层面的两聚类回归(Cluster2)。此外,为了避免异常值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的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表(2)列出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二 )回归分析 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和市场化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别。

(1)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表(3)列出了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相关关系的检验结果。模型(1)中没有加入任何控制变量,我们发现盈余管理替代指标(absDCA)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这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债务成本越低,这符合假设1的预期。但是,模型(1)中盈余管理替代指标(absDCA)与债务成本(Debtcost)之间的负向关系有可能来自遗漏变量(Omitted Variable)的影响,因此在模型(2)中加入了所有的控制变量。在模型(2)中我们发现盈余管理替代指标(absDCA)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这再次验证了假设1的预期。总的来讲,表(3)中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我国,由于银行在授信审批制度的执行中,较多关注企业数量化的财务指标,忽略对企业财务质量的评估,因此未能有效地识别和防范债务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得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

(2)盈余管理、产权性质和债务成本。进一步对比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别。表(4)列出了实证检验的结果,模型(1)和(2)分别是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样本,模型(3)是全样本回归,但是在模型(3)中加入了区别产权性质的变量(Private)和交叉项(abDCA*Private),交叉项用于检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的影响是否显著不同。在模型(1)中,盈余管理替代指标(absDCA)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这表明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在模型(2)中,盈余管理替代指标(absDCA)的系数并不显著,这表明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不一定越低。这符合我们假设2的预期。从模型(3)的全样本的检验结果中可以发现,虚拟变量private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这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债务成本相对国有企业要高,这从侧面也支持了我们的假设2,民营企业有着更高的信贷风险,银行会更仔细地审查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从而能够识别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交叉项(abDCA*Private)的系数为0.066,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中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存在更严重的负向关系。总体而言,表(4)的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对国有企业授信时,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动机会更小,进而对企业本身财务质量、企业价值的考核也相对宽松,于是导致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相反地,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大,因此银行在为其提供贷款时更为严格,对民营企业财务质量的考核更为谨慎,盈余管理与债务成本的关系不显著。这与假设2的预期一致。

(3)盈余管理、市场化环境与债务成本。进一步证明是否在市场化程度较好的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将会导致较低的债务成本。表(5)列出了检验结果,模型(1)和(2)分别是所在地区市场化环境较好和较差的样本,在模型(1)中,盈余管理替代指标(absDCA)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这表明在市场化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在模型(2)中,盈余管理替代指标(absDCA)的系数并不显著,这表明在市场化环境较差的地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不一定越低。这符合我们假设3的预期。

( 三 )稳健性检验 在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中,还有一种调整业绩对异常应计利润影响的方法,通过构造组合方式来调整业绩的影响,称为组合业绩调整异常流动性应计利润,具体如下:第一步,分年度、分行业对如下模型进行回归,得到各个年/行业的回归系数。

第二步,将各个年/行业的回归系数代入如下方程,求得正常的流动性应计利润(NDCAit)和异常流动性应计利润DCAit(=CAit-NDCAit)。NDCAit=?琢1(1/Ait-1)+?琢2第三步,将同年度同行业所有公司按上年资产报酬率(ROAit-1)分为10组。对任一观测值,以其异常流动性应计利润减去同组内其他观测值的异常流动性应计利润的中位数得到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该观测值的组合业绩调整异常流动性应计利润。

当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异常流动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是,本文的主要结论保持不变。在考虑制度特征变量时,主要是使用市场化总指数,本文也考虑到了其他的制度特征变量,包括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对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等(樊纲等,2010)。本文采用Petersen(2009)的方法,进行企业层面和年度层面的两聚类回归(Cluster2)。我们也采用了另一种常见的方式,在模型中加入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然后进行异方差稳健回归,论文的结论保持不变。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盈余管理与企业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我国银行业是否识别了债务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但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没有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程度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负向关系主要存在于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并不存在类似结论。上述检验结果说明,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和薪酬考核体系使银行缺乏识别债务人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反甚至为其提供了主动寻求规则漏洞的动机。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银行未能有效识别并防范债务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增强银行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针对形式化的信贷管理制度和不够完善的薪酬考核体系,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应更关注企业财务质量和长期价值的稳定,从机制上赋予银行识别和防范债务人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第二,银行薪酬考核制度在围绕存贷比率、贷款综合收息率等收益水平指标为核心计酬的同时,把不良贷款率、风险防范能力等作为贷款质量指标与薪酬体系挂钩,这样能降低银行员工利用规则漏洞的动机,提高银行员工对贷款质量的关注程度,从而增强银行员工识别债务人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

*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银行债务契约、财务报告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 (项目编号:710721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0BGL067)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关联方持股的隧道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0YJA790236)的资助

参考文献:

[1]戴璐、汤谷良:《长期“双高”现象之谜:债务融资、制度环境与大股东特征的影响——基于上海科技与东盛科技的案例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2]樊纲、王小鲁、朱恒鹏著:《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度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蒋琰:《权益成本、债务成本与公司治理:影响差异性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11期。

[4]林毅夫、李志赟:《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5]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6]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7]姚立杰、夏冬林:《我国银行能识别借款企业的盈余质量吗?》,《审计研究》2009年第3期。

[8]Ashbaugh, H., R. Lafond, and B.W. Mayhew, "Do Nonaudit Services Compromise Auditor Independence? Further Evidence.", Accounting Review, 2003.

[9]Chaney, P.K., M. Faccio, and D. Parsley,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1.

[10]Chen, K.C.W., and H. Yua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ounting-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11]Dechow, P., W. Ge, and C. Schrand, "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 A Review of the Proxies, their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0.

[12]Easley, D., and M. O'Hara, "Information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4.

[13]Gow, I.D., G. Ormazabal, and D.J. Taylor,"Correcting for Cross-Sectional and Time-Series Dependence in Accounting Research.", Accounting Review, 2010.

[14]Haw, I., D. Qi, D. Wu, and W. Wu, "Market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Response to Security Regulations in China",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5.

[15]Healy, P.M., and J.M. Wah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16]Jones, J.J.,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

[17]Kothari, S.P., A.J. Leone, and C.E. Wasley, "Performance Matched Discretionary Accrual Measur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18]Petersen,M.A.,"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 Comparing Approaches ",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

第2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5年上半年,在经历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电子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同比下降5.5%,而利润率只有3%左右,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利润状况更加困难,从信息产业部得到的数据显示,“电子百强”今年1到5月实现利润总额48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前10家企业中有6家利润大幅下降,京东方、TCL集团和华为出现较大亏损。 而电子百强利润情况更为恶劣,绝大部分企业利润都出现大幅度下降,百强前10家企业中有6家利润指标比去年同期下滑,3家亏损,其中京东方亏损5.15亿元,利润同比下降181%;TCL集团亏损额达到10.8亿元,利润同比下降266%;华为亏损2.8亿元,利润同比下降171%;上广电利润总额只有1664万元,利润同比下降97.52%;康佳集团利润同比下降44%。 7月26日,国家发改委的最新统计表明,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仍然不容乐观,利润额下降206亿元,下降幅度达到48.8%,日均比去年下降1.132亿元。

2006年上半年,无锡小天鹅集团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利润却不到2000万元……

盈利模式为什么如此重要

据报道,目前在中国大陆注册的工商企业总共2300万家左右,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产品生命周期更短,“好产品不过三年”。在所有短命企业的各种原因中,忽视甚至忽略企业的盈利(现金流和利润)是最主要、最普遍的根本的原因,“品牌不强”、“产品创新不足”、“管理不善”等等,都只是现象或者导火索,因为“建立强势品牌”、“如何创新”、“什么叫管理完善”等之类的课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这些只是企业盈利的工具,不是企业的使命,更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从这个角度讲,企业的所有决策的起点和资源没有紧紧与“如何提高盈利实现”和“如何提高持续盈利能力”进行结合,甚至本末倒置,很多企业在过程之中就倒下了。这样的企业不是很少,而是随处可见,而且越来越多。

未来各行各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不再是行业之间的市场争斗,能源紧张、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动、消费者持币观望、产业制造过剩、供应商与零售商的矛盾等等,这些多年积累下来的经营矛盾已经到了集中爆发的时期。对于这些经营环境和竞争的变化,已经远远超过营销等技术操作的范畴,更不是这些传统思维方式和知识能够解决的。现在的问题不再是产品同化、渠道同化、促销同化等简单的营销同化问题,致命的是企业盈利模式已经开始同化,这种同化昭示着很多企业的利润来源从想法到做法的高度相象,这也是为什么“营销问题在营销层面找不到根本答案、只有从盈利模式创新才能解决”的原因所在。

所有的一切,逼迫企业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思考,必须一切从盈利出发,重新设计企业的运营模式,因为依靠“坦克、大炮和神打赢战争”的时代过去了,模式设计尤其是企业盈利模式设计变成了企业的生命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急迫和重要。

盈利模式与营销模式的区别

盈利模式研究和关注的是企业的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及产出形式。它与销售模式和营销模式既有区别又有关系,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销售关注的是“如何卖货”;营销关注的是“如何满足市场需求”,而盈利关注的是“如何赚钱”;或者说,“卖货=赚钱”及“满足需求=赚钱”这二个等式不再总是成立的,而且成立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你可以经常发现这样的企业:不论企业在销售和营销上多么努力、相比进步多大,销量可能增长,市场份额也在增长,但是利润变化不大,有的时候还越来越少。因此,在实施盈利模式设计的企业里,产品/服务是基础,品牌是工具,营销是过程,盈利才是根本。实践中可以到处发现这种思维模式导致的行为差异:以盈利模式设计的企业非常重视现金流和利润实现方式,这样的企业产品结构通常是简单的,而且盈利能力比较强;反之,不断推出产品、依靠促销产生的“伪规模”销量,企业越做越难,甚至“越卖越亏”。最主要的原因是,尽管我们做了很多营销与销售的创新,由于在盈利模式上的同化(绝大多数企业不外乎采用“规模盈利模式”和“产品盈利模式二种),这些创新带来的优势都是暂时的——原来的同化问题解决了,新的同化问题甚至更复杂的同化问题随之同时产生了,企业和市场人员疲惫不堪。

第3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17日

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净利差。而从国际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及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我国银行业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不仅有悖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律,也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一般概述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基本含义。所谓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经济与市场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金融产品丰富,商业银行很大一部分营业收入来自于金融投资工具带来的非利息收入。

(二)商业银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仍然以经营传统的银行业为主,存贷差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都在50%左右。全国性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都在10%左右,表明银行的大部分业务收入还是来源于银行存贷款利息收入。

(三)商业银行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是以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为载体,有着层出不穷的银行产品,涵盖了综合、金融中介和业务顾问等,起到金融服务的功能。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内因。业务品种较少,中间业务较弱。我国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体制的束缚,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有限且手段单一,只有发放贷款、银行存款、债券投资、同业机构往来等,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没有重视业务品种的开发。

产品供求矛盾,客户体验欠佳。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很低,经营网点和渠道的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竞争和服务意识,客户群体的细分不到位,忽视了普通客户群体的价值,普通客户群体中的利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外因。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利率市场化终将倒逼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改革,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的直接冲击是:当前在利润来源中占最主导的批发银行业务将面临萎缩的困境,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议价能力将下降,在存款市场上的利率定价将处于被动地位,预期中存款利率的上浮和贷款利率的下降最终将收窄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少利差收入,直接冲击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成功转型的建议

(一)重视传统利差收入,维持合适的利差水平。尽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使传统利差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但传统利差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利息净收入的相对稳定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基础,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业务应该继续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新型的中间业务,提高差异化水平。在银行业竞争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发展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来提高竞争水平,如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咨询评估类业务;发展信用融资类中间业务;可以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理财咨询、理财规划等业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等。通过发展这些创新型的中间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提高差异化水平。

(三)加强成本管理力度,提高盈利水平。为了降低成本,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建设信息技术平台,通过按网点、按业务、按客户实施综合的成本管理。另外,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摆脱盲目的通过增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来促进银行增长的模式,而是通过发展自助银行业务、网上、电话银行来提高电子化水平,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支出,提高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

(四)细分市场,提供区别服务。商业银行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价值至上的经营理念,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按某些标准对客户进行分类,推出适合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转变盈利模式的过程中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4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证券公司 盈利模式 优化设计

对盈利模式的关注源于互联网的飙起,由于大量互联网企业严重亏损,甚至看不到赚钱的“钱景”,才引起人们对新经济企业盈利模式进行思索和研究。不仅仅是新经济需要研究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每个企业都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没有盈利模式、或者盈利模式不清晰,盈利模式缺乏环境适应性,企业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通过对盈利模式的系统研究,我们发现,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

一、 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理论

盈利模式是企业赖以盈利的业务经营模式,是在任何行业经营的企业核心的商业模式。关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理论界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通用模型。

欧美一些学者运用管理学工具、通过具体案例对企业盈利模式进行描述,如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Adrian J Slywotzky)和大卫.J.莫里森(David.J.Morrison)在《利润模式》(Profit Patterns)一书,提供了30多种改变和行业竞争状态的模式。如“无利润”、“趋同”、“中间陷落”的模型,以及对应的“利润复归”、“ 反趋同”、“ 价值链”等模型。

2002年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Adrian J Slywotzky)写了《盈利艺术》(The Art ofProfitability)一书,总结了近年来的主要商业案例,列出了实现高额利润的23种模式。虽然以上模式并非针对证券公司的探讨,但对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构建和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 XB证券公司现行盈利模式分析

公司的业务部门分为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委托业务及其他业务。

经纪业务:所属营业部及服务部,分布于陕、沪、深、等地,为投资者提供股票、债券、基金、权证的买卖服务。投行业务:提供包括证券发行、企业资产重组、收购、兼并、项目融资、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相关服务。自营业务:自营业务主要是使用公司的自有资金在证券市场进行买卖操作的业务。委托业务:对客户设计投资方案、控制风险,取得收益。

1.XB证券公司各业务盈利分析

通过对以上财务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经纪业务收入在XB证券公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累计收入68797万元,占总收入的75.9%,经纪业务实现利润8666万元,占利润总额的41.6%。

投行业务收入在公司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投行业务实现利润2403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1.5%。

自营业务收入在公司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累计收入17711万元,占总收入的19.6%。实现利润1579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75.9%,委托业务对公司基本没有收入贡献,造成4440万元的亏损。

其他业务收入实现收入、利润均为负数。

我们基本可以这样认为:XB证券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属于典型的传统盈利模式,经纪业务属于公司的问题业务;自营业务属于公司的明星业务;投行业务属于公司的现金牛;其他业务属于公司的瘦狗业务。

2.XB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1)佣金自由化对证券营业部盈利模式的影响问题

佣金自由化是中国佣金制度改革的方向, XB证券公司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必须顺势而为,突破传统的证券业务,紧跟国际金融创新的步伐,实现业务重点战略调整。

经纪业务收入在XB证券公司的业务收入构成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自2002年5月起实行的佣金自由化制度以及交易量减少的影响,2002年XB证券公司的手续费收入较2001年下降6856万元,下降幅度为42.4%;利润较2001年下降5491万元,下降幅度为80.0%。

(2)网上交易模式对证券营业部现场交易盈利模式的挑战问题

虽然网上交易与传统交易方式的不同仅在于交易信息在客户与XB证券公司之间的传递方式,但是仅因这一传递方式的差异,将对XB证券公司的传统经营管理格局产生重大挑战。网上交易为证券市场提供了全新的经营与运作方式,为传统的经纪业务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交易最初仅仅是一种交易手段的创新,但它带来的却可能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将使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竞争更加激烈。

(3)开放式基金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挑战问题

随着开放式基金相继出台,开放式基金的销售和投资对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销售方面,目前XB证券公司并没参与销售,但从基础设施和营销能力方面考虑,证券公司参与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没有问题。

(4)自营业务是XB证券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的问题。

四年里对XB证券公司总计贡献利润15795万元,占公司总利润的75.9%。

自营业务是一项高收益高风险的业务。证券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会面临政策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和财务风险、价格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

三、XB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设计及实施

因为XB证券公司原有的盈利模式受到了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构建一种适合经营环境变化和时展特点的新型盈利模式。XB证券公司打造新的盈利模式,对原有的盈利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和实施。

1.XB证券公司业务盈利模式优化设计

(1)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优化设计

公司从传统的营业部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盈利模式的转变。证券营业部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对证券营业部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证券营业部被赋予更多的功能。

①成为XB证券公司的批发与零售干道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成熟,债券的发行量会逐年增加。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利用遍布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来完成销售任务,营业部成为证券销售的一部分。

②成为XB证券公司业务前沿窗口

由于营业部是天然的与客户接触的接口,因而挖掘其作为XB证券公司部分业务前站、公关协调、战略客户服务等职能十分重要。营业部会变成一个区域性的信息处理中心,为XB证券公司提供丰富、准确、真实的信息服务,而且提供的信息量、速度与价值超过XB证券公司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③充当XB证券公司营销中心(客户开发、服务)

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有形的证券营业部将越来越显得不重要,特别是营业部作为一种传统中介信道的功能会逐渐弱化,营业部就将变成一个客户营销中心,完成从“产品导向”到“客户导向”的转变。其实质是一个面向股民的管理中心、响应中心、服务中心、开发中心,为其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界面和接口,并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成统一的、高效的服务工作平台。营业部的功能转变为多元理财中心,员工也相应转型为理财顾问或理财营销人员。营业部的服务品质变成全面化、即时化和全时化。

(2)XB证券公司的投行盈利模式的优化设计

XB证券公司的投行新盈利模式要从传统发行为主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投行业务。这点上来看,美国的高盛公司在国际投行业务上作的最出色。高盛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有两类:一是证券承销业务,包括股票和债券的公募和私募活动;二是财务顾问业务,主要为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提供专业建议。

①对组织机构进行彻底改造,重视财务顾问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国有资产面临结构调整与优化配置,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等等这些将大大增加财务顾问的市场需求。今后证券公司将紧紧围绕经济变革的热点,继续在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展开财务顾问业务。

③积极介入债券市场业务

我国目前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已经成为债券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④购并业务的发展已经不容忽视,可以有效支持公司的利润增长

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购并浪潮的展开,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对证券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依靠专业优势进行全方位服务的证券公司的威胁。以购并策划、资金债务管理、项目贷款和投资咨询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必将成为21世纪证券公司竞争的主战场。

(3)XB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盈利模式优化

自营业务新的盈利模式:从坐庄投机模式向理性化、规范化的价值投资模式的转变。

XB证券公司在自营投资操作中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采用了国际化、全流通的股票估值方法,并以此方法甄选股票;二是在投资过程中坚决贯彻价值投资,确立了“精选个股、细分层次、重仓做大波段”的投资策略。

首先,XB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将更加依赖于对行业的研究和公司分析。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公司股票的价格将越来越体现其实际价值,这要求XB证券公司研究部门必须深入理解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的行业。

其次,加强宏观研究,掌握政策导向,有利于降低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来源于宏观因素,即来源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经济周期的影响等,所以这些系统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2.XB证券公司开发新的经营方式

经纪业务模式将是传统经纪与网上交易的有机结合,是交易中介与投资理财的有机结合。将出现散户厅、大户室、经纪人、网上经纪等远程交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状态。

(1)散户厅。散户厅模式今后在西部、大城市的社区中心、中小城市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西部地区XB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客户中散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投资者机构化的趋势,以及网上交易等远程交易方式的普及,原有大型营业部将予以转移、分割或裁减。更多的营业部将分化成面积小、人员少、成本低的证券服务部。

(2)大户室。由于机构投资者和大资金个人投资者的偏好,大户室模式今后仍将继续存在,特别是在深圳、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些营业部不接受散户,大户室和超大户室占据了营业部的绝大部分。

根据市场细分原则,大户室型证券营业部将转型成为大客户服务中心,将经营对象定位于机构客户、私募基金和大资金个人投资者,。投资顾问集体办公,凭借专家的理财服务取得较高的收入。走“高投入、高产出”路线,以“量身定做”出适合自己的经纪业务定位和经营策略。

(3)经纪人。我国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经纪人体制 ,未来为客户最大限度地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证券公司吸引和留住客户的核心手段,以高层次、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为特征的信息咨询服务将成为证券经纪业务竞争的关键。

(4)网上交易。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上交易低佣金率的趋势将成为推动网上交易进一步发展的两大推动力,网上经纪这一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支持同等客户的条件下,网上交易的投资是传统营业部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之间,日常月营运费用是传统营业部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网上证券公司的成本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3.证券公司业务新盈利模式实施的策略保障

为了保障新盈利模式的实施,需要在竞争策略的选择上考虑以下方式进行保障。

(1)营业部布局策略

目前证券公司追求区域内高的市场占有率相当困难,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小城市,经济发达程度高,证券经纪业务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XB证券公司稳步推进营业部和服务部的建设,在营业网点布局上优化本土网点,布局外埠地区。

(2)客户管理策略

在外部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各营业部的交易量的大小及其市场份额主要取决于其客户开况。客户是营业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最有价值客户。据分析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发展新客户所需费用是维持老客户的3-4倍。营业部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业务运营始终要围绕以客户为中心,面向客户,关心客户,实现对客户资源的深度利用。

(3)低成本竞争策略

营业部只有建立成本优势,才能有竞争优势。不仅要在开源上有更多作为,而且还要采取节流的措施。积极推动电话委托、网上委托等不占用营业厅面积、低成本扩张的非现场“远程交易”方式。严格控制营业部成本与费用开支。在对营业部的成本与费用进行结构分析,寻找压缩成本的潜力。

(4)经纪人服务策略

为客户最大程度地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证券公司吸引和留住客户的核心手段。证券市场衡量证券营业部的标准是:只有服务才有价值。证券经纪人制度将是顺应市场潮流发展的必然选择,经纪人在稳定客户、减少非现场客户、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经纪业务中将会逐步承担现有证券营业网点的职能。

(5)品牌营销策略

通过整体营销的方式,从产品、佣金定价、销售渠道和促销等方面进行营销,实现服务品牌化,形成自己的市场品牌,建立证券公司的品牌效应。本着市场化、专业化的原则,培育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投资分析师、行业专家,增加具有超前性、实战性的有效产品,注重用资信品牌、专业咨询、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争取客户,培养核心竞争力。

(6)业务创新策略

营业部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渐在某些细分市场上采取差别化的竞争战略,主要体现在新兴的证券业务上。只有在创新业务领域先行一步,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创新交易品种、交易手段,拓展经纪业务的种类和范围,才能把握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远程交易。

--开放式基金业务。

--与保险公司合作

证券市场不断的变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证券营业部的发展,已经揭开了未来证券服务全面化、个性化、差别化的序幕。要在这个不断前进的市场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市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证券公司的选择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改变,不断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Adrian J Slywotzky)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著:《盈利艺术》 2002年

[2](Adrian J Slywotzky)亚德里安. J.斯莱沃斯基和大卫.J. 莫里森《利润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第5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摘要】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07—2013 年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董事(独立董事)和CEO 任期交错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能够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两者任期错开时间越长,作用越大。在区分两者任职先后、盈余管理方向、公司产权性质和CEO 权力的情况下,当董事(独立董事)任职开始时间晚于CEO 时,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的作用较大;任期交错对向上和向下盈余管理均具有控制作用,且对向上盈余管理的作用较大;对于向下盈余管理,任期交错的治理作用不受产权性质影响,而当实际控制人为政府性质时,没有发现任期交错对于向上盈余管理存在治理作用;当CEO 权力过大时,任期交错在控制盈余管理方面治理效率会有所弱化,且对于向下盈余管理弱化作用更大。

【关键词】董事 CEO 任期交错 盈余管理

一、引言

很多上市公司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几乎被同时任命和更换。中国的社交文化本来就存在“一团和气”的氛围,商业人士之间的关系网充斥着人情味道。如深圳华强,董事和CEO 之间较亲密一致的任期安排会使二者之间形成隐形的纽带,不利于董事职能的有效发挥:在需要董事提供咨询时,多数董事成员会“附和”CEO 的决策;而需要董事行使监督时,开口说“不”的压力在无形中加大,提不出建设性意见。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保持一定“距离”势必会起到一定治理作用。那么,让CEO 在自己的任期内面对不同的董事(独立董事),可以使得盈余管理行为有所“收敛”,从而有效地提高盈余质量吗?本文对此进行检验。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CEO 基于个人薪酬、晋升和变更等原因存在着盈余管理动机(Healy,1985 ;Watts 和Zimmerman,1978 ;Bergstresser 和Philippon,2006)。管理团队任期异质性将会导致管理层之间的沟通障碍(Ancona 和Galdwell,1992)、降低团队的交流频率(Zenger and Lawrence,1989), 减弱团队的凝聚力和融合力(Jackson 等,1991),还会造成团队之间不信任和价值观差异(Katz,1982),这些可能会阻碍团队合作以提升企业价值,另外,这种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团队合谋损害股东利益行为。

(二)国内文献

何威风等(2013)研究发现,CEO 基于个人薪酬、晋升和变更等原因存在着盈余管理动机。陈德球等(2011)研究发现,CEO 任期与盈余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优化董事会特征可以显著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刘立国、杜莹,2003)。改善公司治理水平能显著地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盈余质量(高雷、张杰,2008 ;高雷、张杰,2009)。通过轮换董事(独立董事)或者CEO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而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董事会的客观与独立性,能够达到提高盈余质量的目的。姜付秀等(2013)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CEO 和CFO 任期交错能够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刘诚等(2012)和陆瑶等(2014)研究发现,董事和CEO 之间存在的老乡、校友和工作经历等社会关系会严重影响董事的独立性。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假设1 :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可以有效提高盈余质量。

在公司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交错任期是降低二者熟络程度的重要途径。当二者任期错开程度较大时,CEO 在整个任期内面对的董事(独立董事)可能会不同,就需要更多的磨合时间,降低了二者合谋的可能性;而当二者任期错开程度较小时,由于长期共同任期关系的存在,相互之间的接触更频繁,私人关系将会更加紧密,会损害董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CEO 不当操作被反驳的几率将会下降。董事(独立董事)与CEO任期的交错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董事会在执行监督职能时独立性的高低,特别是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时显得至关重要。

假设2 :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特别是向上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受到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职员评价机制内容多维化,除了报告业绩之外还存在很多政治性指标,CEO 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对较弱。同时“一团和气”的社交文化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人员之间更倾向于做好先生,尽可能地塑造缓和的人际关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之间的对立性相对较弱,董事会在执行监督职能时客观性将会相对较低,从而弱化了二者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假设3 :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会受CEO 权力影响。

一方面,CEO 权力的大小说明的是在公司行为中CEO 的支配力度,CEO 权力越大,手中掌握的资本越雄厚,在公司中的地位更高。另一方面,在实际中CEO 会选聘对自己更有利的董事会成员,当其权利越大时,在对人选的认定中分量更重。较大的权力不仅赋予CEO 更大的掌控力,还能获得更大程度的董事会支持力度。当CEO 权力较大时,董事会提出异议的可能性更低,监督效率将会降低,从而弱化了二者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二)样本数据

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07—2013 年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信息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借鉴已有研究的做法,本文采用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了筛选:(1)剔除了ST、*ST 类公司;(2)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3)剔除了数据缺失的样本。经过以上处理后,最后得到1 841 个公司,涉及21 个行业,涵盖7 个年份,共8 145 个非平行面板观测样本。

(三)变量定义

盈余质量:本文采用修正Jones 模型(Dechow 等,1995)估计可操纵应计利润,取其绝对量得到盈余管理变量DA,并按照应计利润符号分组得到DA+和DA-,以此来衡量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高低。

本文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界定具体如表(1)所示。

(四)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DA= α + β1*TENURE_all(TENURE_indepent)+β2*Size + β3*Lev + β4*ROA+ β5*MB +β6*Director + β7*Indepent + β8*MSH +β9*Fshare + β10*SOE+ β11*BIG4 +β12*OPIN + β13*Year+ β14*Nindcd + ε借鉴已有研究(Jiang,Petroni 和Wang,2011 ;

胡奕明、唐松莲,2008;李增福等,2011;姜付秀等,2013),本文控制了如下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成长机会、审计质量、管理层是否持股、董事人数、独董比例、年度和行业。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模型所涉及的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 可以看出, 董事( 独立董事) 与CEO 任期交错变量均值为11.342 0(12.553 7),这说明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的实际任职时间差异在1 年左右。公司盈余管理的均值为0.080 8,中位数为0.049 4。CEO 权力均值为0.802 6,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0% 的样本占总样本的80.26%。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分析了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考虑独立董事、董事与CEO 的任期交错的关系类似和篇幅限制,只着重分析了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变量以及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程度同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1%,说明二者交错的程度越高,董事的独立性越有保障,治理效率就会更高。控制变量中,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成长机会、股权集中度、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产权性质为国有控股以及四大审计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这些相关结果都是单变量分析结果,更详细可靠的结论有待多变量回归结果。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检验了董事( 独立董事) 与CEO 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在区分盈余管理方向、任职先后、产权性质、CEO 权力的情况下,分析任期交错对盈余质量是否具有稳定的作用。

模型(1)是不区分盈余管理方向的情形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程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模型(2)是不区分盈余管理方向的情形下,独立董事与CEO任期交错程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两种任期交错程度与盈余管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均为1%,任期交错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盈余管理水平降低0.05% 到0.06%。董事与CEO 的任期交错能有效地降低盈余管理水平, 而对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进行特别分析结果同样显示, 任期交错的安排能起到很好地治理效果,假设1 得到验证。

从表(4)可以看出,公司规模(SIZE)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5%,表明公司规模越大,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这与于忠泊(2011)研究结论一致;公司资产负债率(LEV)与盈余管理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公司成长机会(MB) 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在5% 以上,表明公司成长机会越大,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这与李增福等(2011)的结论一致;公司盈利能力(ROA)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5%,表明盈利能力越强,盈余管理水平越低,盈利能力越好,进行盈余管理的必要性应该越低,这与高雷和张杰(2008)研究结论相反;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5%,表明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即优化董事会特征可以很好地抑制盈余管理,而独立董事比例(Indepent)与盈余管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高管持股(MSH)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5%,表明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这与姜付秀等(2013)研究结论一致;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share)与盈余管理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1%,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水平越高;国有控股(SOE)与盈余管理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5%,表明国有控股公司中的盈余管理水平较低,这与刘凤委等(2005)研究结论一致;四大审计(BIG4)和审计意见(OPIN)均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分别为5% 和1%,表明经过四大审计或者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这一结论与高雷和张杰(2008)研究结论一致。

表(5)中4 个模型分析董事(独立董事)相比CEO 任职先后的情况下两种任期交错指标对盈余管理(不区分盈余管理方向)的影响。通过区分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职先后,对样本进行分组进行纵向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董事(独立董事)任职是否较早,两种任期交错指标与盈余管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在5% 以上。且交错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盈余管理水平增加0.04% 到0.07%。通过对任职次序的研究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当董事(独立董事)较晚接受任职的情况下,任期交错的治理效果要高出0.01% 到0.02%。研究结果说明无论董事(独立董事)较早或者较晚开始就职,任期交错方式能显著地控制盈余管理水平,达到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目的,而董事(独立董事)较晚接受任职情形下的任期交错在控制盈余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在CEO 领导地位和权力的不同表现时期,董事会的角色会处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当CEO 在公司尚处于领导地位和权力的发展阶段,在工作中还没有获得更大成就之前的任职期间,董事会应该借鉴管家理论思想与CEO 发展一种相互合作、彼此信任的工作关系。而当CEO在公司中的领导地位和权力得到较强发展,其潜能得到充分展示,在工作中取得重大成就以后的任职期间,董事会则应该借鉴理论思想对CEO 可能出现的自负心态及机会主义行为实施严格控制(杨林,2003)。总体来说,由于任职先后情况下,任期交错均能有效提高盈余质量,只是程度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对盈余质量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以下将不再区分任期先后关系。

盈余管理存在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两种形式,两种盈余管理当期产生的经济后果的不同导致其对于企业业绩影响的差异,向下盈余管理的结果提高了当期公司业绩,而向下盈余管理则降低了公司当期业绩(申慧慧,2010)。本文为了与以前的研究保持一致,并结合前面样本的分析结果,将盈余管理分为向上盈余管理(DA+)和向下盈余管理(DA-)。

表(6)中模型(1)和模型(2)分别是董事和独立董事研究结果,纵向分析了两种任期交错程度对向上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任期交错程度指标均与向上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为1% ;表(6)中模型(3)和模型(4)分别是针对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研究结果,纵向分析了两种任期交错程度对向下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任期交错程度指标均与向下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在5% 以上。而通过横向比较任期交错对向上和向下盈余管理影响,结果显示,任期交错对向上盈余管理影响要高0.02%。说明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具有显著治理作用,且对向上盈余管理影响程度较大。

表(7)中8 个模型是在区分产权性质、盈余管理方向的情形下,分析了两种任期交错程度变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当控制人为非政府性质时,两种任期交错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依然成立;当控制人为政府性质时,对于向上盈余管理,没有发现两种任期交错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可能反映了政府控制的企业由于其优厚的条件支撑,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动机相对较弱,这些企业更多的是进行向下盈余管理。通过比较两种控制人性质的研究结果发现,当实际控制人为政府性质时,对于向下盈余管理两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于向下盈余管理,两种任期交错形式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任期交错能显著地控制向下盈余管理,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不会受到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假设2 得到验证。

表(8)中8 个模型是在区分CEO 权力、盈余管理方向的情形下,分析了两种任期交错程度变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是对于向上盈余管理还是向下盈余管理,两种任期交错变量都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当CEO 权力过大时,这种负相关关系都有所降低。其中向上盈余管理降低了0.01% 到0.02%,向下盈余管理降低了0.08% 到0.11%。这说明任期交错能显著地增强公司治理效率,达到有效地控制盈余管理的作用。不论是资本市场动机等产生的向上盈余管理,还是避税动机等产生的向下盈余管理,这种效果都不会受到影响。而当管理者(CEO)权力过大时,任期交错在控制盈余管理方面所产生的治理效率会有所弱化,且对于向下盈余管理,这种弱化作用更大。这可能说明,权力较大的管理者可以自己设计激励组合,在获取权力收益的同时实现高货币性补偿,并不需要用盈余管理来迎合董事会的激励要求。权力较弱的管理者更关注货币性补偿,只能通过盈余管理虚构利润,以达到薪酬考核的目的(吕长江、赵宇恒,2008)。由此可见,权力较大的CEO 进行盈余管理特别是向上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对较弱,当CEO 权力过大时,任期交错在控制盈余管理方面所产生的治理效率会有所弱化,且对于向下盈余管理,这种弱化作用更大,假设3 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测试:(1)由于2007 年制度环境变化加大,如新会计准则实施,本文剔除了2007 年观察值,研究结论不变;(2)表(2)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均值为11.342 0(12.553 7), 而最大值为176.625 0(202),对这一类极端值,本文按1% 的标准进行缩尾处理,研究结论基本不变;(3)由于学者对CEO 权力的度量存在着不同模式,Finkelstein(1992) 从组织权力、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四个维度提出了衡量CEO 权力的框架。权小锋和吴世农(2010)也采用上述4 个维度衡量了上市公司的CEO 权力。而Bebchuk 等(2011)则采用CEO 薪酬占董事会前3 位董事薪酬的比例来度量CEO 的相对权力,并且认为该指标体现了CEO 在能力、贡献和权力等方面相对于董事会的重要性。该衡量方法能够很好地解释CEO 权力对公司价值、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市场反应的解释。本文采用CEO薪酬占董事会前3 位董事薪酬的比例来重新衡量CEO 权力,分析其对治理效率的影响,结论基本不受影响。

五、结论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交错能够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两者任期错开时间越长,该作用越大。在区分两者任职先后、盈余管理方向、公司产权性质和CEO 权力的情况下,研究发现:当董事(独立董事)任职开始时间晚于CEO 时,任期交错对盈余管理的作用较大;任期交错对向上盈余管理和向下盈余管理均具有控制作用,且对向上盈余管理的作用较大;对于向下盈余管理,任期交错的治理作用不受产权性质的影响,而当实际控制人为政府性质时,没有发现任期交错对于向上盈余管理存在治理作用;当CEO 权力过大时,任期交错在控制盈余管理方面所产生的治理效率会有所弱化,且对于向下盈余管理,这种弱化作用更大。以上结论说明,通过对董事(独立董事)与CEO 任期的适当安排能够提高盈余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目的。

董事会治理机制引入上市公司至今,仍然有很多不合理的治理现象。只是由于当下很多上市公司有业绩处在增长中,这些不合理之处所带来的弊端完全被淹没,因而不被重视,但这些不合理的治理模式时刻在侵蚀着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公司治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不健康”的治理制度具有继承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地改变公司的文化氛围。很多上市公司的失败其实可以从最初的治理传统上找到原因,事后的追责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不断改进公司治理模式。本文正是从董事会治理机制问题入手,为董事制度安排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薄仙慧,吴联生. 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 经济研究,2009,(3):81-160.

[2] 陈德球,雷光勇,肖童姝.CEO 任期、终极产权与盈余质量[J]. 经济科学,2011,(2):103-116.

[3] 方军雄. 高管权力与企业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J]. 经济研究,2011,(4):107-120.

[4] 高雷,张杰.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 会计研究,2008,(9):64-96.

[5] 韩立岩,李慧.CEO 权力与财务危机——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09,(1):179-193.

[6] 何威风,熊回,玄文琪. 晋升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3,(10):111-123.

[7] 姜付秀,朱冰,唐凝.CEO 和CFO 任期交错是否可以降低盈余管理? [J]. 管理世界,2013,(1):158-167.

[8] 刘诚,杨继东,周斯洁. 社会关系、独立董事任命与董事会独立性[J]. 世界经济,2012,(12):83-101.

[9] 陆瑶,胡江燕.CEO 与董事间的“老乡”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水平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14,(3):131-138.

[10] 卢锐. 薪酬制定的管理层权力理论进展[J]. 经济管理,2008,(1):90-93.

[11] 卢锐. 管理层权力、在职消费与产权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2008,(5):85-112.

[12] 吕长江,赵宇恒. 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J]. 管理世界,2008,(11):99-188.

[13] 权小锋,吴世农,文芳. 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 经济研究,2010,(11):73-87.

[14] 权小锋,吴世农.CEO 权力强度、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0,(4):142-153.

[15] 邵剑兵,刘宇. 权力循环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0):54-58.

[16] 申慧慧. 环境不确定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 审计研究,2010,(1):89-96.

[17] 王克敏,王志超. 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7,(7):111-119.

[18] 王清刚,胡亚军. 管理层权力与异常高管薪酬行为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10):166-175.

[19] 王烨,叶玲,盛明泉. 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J]. 会计研究,2012,(10):35-95.

[20] 吴卫华,万迪,吴祖光.CEO 权力、董事会治理与公司冒险倾向[J]. 当代经济科学,2014,(1):99-128.

[21] 杨林. 管家理论与理论的比较分析——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CEO 关系指导思想的一种新阐释[J]. 管理评论,2003,(10):34-39.

[22] 周冬华,赵玉洁.CEO 权力、董事会稳定性与管理层业绩预告[J]. 当代财经,2013,(10):118-128.

[23] Brandt O, Li H.Bank discrimin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ideology,information or incentive?[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3(, 31):387-413.

[24] Finkelstein S. Power in top management teams:dimensions,measurement,and valid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35):505-538.

[25] Ancona D G,Caldwell D F.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2,(37):634-665.

[26] Zenger T R,Lawrence B S. Organizational demography: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ge and tenure distributions on technical communic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32):353-376.

[27] Katz R.The effects of group longevity on project communication and performanc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2(27):81-104.

[28] Healy P M. The effects of bonus scheme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85-107.

[29] Watts R L,Zimmerman J L.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78(53):112-134.

[30] Bergstresser D , Philippon T . 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12):511-529.

第6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门户网站 发展 盈利 战略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根据门户网站所提供信息服务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综合型门户网站与垂直型门户网站两大类。垂直型门户网站主要靠提供某特定行业的信息、服务获得盈利。本文侧重对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和盈利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门户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

按门户网站提供的主流服务的不同,可将其发展过程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检索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刚刚兴起,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搜索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引导网民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第二阶段,内容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侧重信息内容提供服务的门户网站开始成为市场主流,凭借其“内容优势”,吸引用户注意、提高网站浏览量,通过网络广告盈利。但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使其盈利能力较弱,难以承担市场风险。第三阶段,多元化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技术进步迅速,网络用户需求渐趋多元化,门户网站开始提供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短信彩铃、网络社区等多样化的服务。目前,随着web2.0的推广与应用,互联网开始进入整合时期,门户网站将更为注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博客、空间、播客、社区等。

2 综合型门户网站的盈利分析

门户网站作为商业型网站,盈利是其核心目标。本文从利润指标、盈利模式构成要素及发展战略三方面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tom在线”进行比较分析,探知影响门户网站持续盈利的因素及其获得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策略。

2.1 从利润指标进行分析

基于利润相关指标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在收入和利润水平上,新浪2005年度有所下滑,搜狐略有上升,网易和tom在线则获得较快增长;网络广告仍是新浪、搜狐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tom在线依靠无线互联网服务获得了可观收入,网易则凭借网络游戏获得了丰厚收益,并抢得门户网站的“头把交椅”。四大门户网站在业务上有不同的侧重,从盈利指标来看,在无线互联网服务、网络游戏等商业模式的挑战下,广告商业模式的市场影响力趋于平缓。

2.2 从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业务流程创造价值,形成产品或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并从客户获取收益的商业系统。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利润,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利润点、利润对象、利润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见图2)。

(1)利润点:指企业获得利润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必须针对客户需求。各大综合型门户网站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上都包含网络广告、收费邮箱、手机无线业务(短信、图铃、彩信等)、网络游戏、网上商城等,但各大门户有所侧重。

(2)利润对象:指客户。企业应着力分析并发掘现有的及潜在的客户需求,注重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综合型门户网站面向各个年龄层次、各种职业的互联网用户,网站设置多种栏目、提供多种服务来吸引不同类型的用户。相对而言,网易、tom在线对年轻用户更具吸引力,新浪、搜狐则更受成熟、理性用户的青睐。

(3)利润源:指获取收入的渠道方式。企业应不断扩展其市场和营销渠道。从收入获取渠道来看,网络运营商是门户网站主要的信息和服务的宣传、发行和交流平台;支付可在电子中间商(电子支付)、移动运营商(手机支付)完成,在线下也设有充值网点。但与各大门户合作的网络运营商、电子中间商、移动运营商分布广,种类多,不尽相同,工作流程也有差别。

(4)利润杠杆:指为吸引客户、获取收入采取的相关活动,对企业的关键活动起到了辅助作用。综合型门户网站为吸引用户,树立网站形象,广泛开展了与网站价值创造相关的活动。如全面、热门的新闻资讯、免费邮箱、搜索服务、网上交互空间(论坛、交友、聊天室、社区等)、图片等大量免费增值服务,但品牌各异,有新浪爱问、网易泡泡、搜狐nba

3 综合型门户网站未来的发展策略

3.1 获得更多互联网用户的关注,是获得盈利的基础

任何商业模式的利润均来源于客户,从根本上讲,客户是门户网站的中心,吸引客户的关键就在于分析能给客户带来何种价值,然后采取相应策略来实现这些价值。综合型门户网站应充分发挥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用户关注,提高网站的浏览量和点击率是其盈利的前提。

3.2 在多样化基础上寻求差异化,是获得盈利的保证

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发展过程。面对互联网内容与商务整合时期的到来,各大门户应基于多样化服务的广阔平台,分析用户需求,细分市场领域,进一步抓住核心用户,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将多样化与差异化结合,利用差异化建立利润屏障,从而获得行业竞争优势。

3.3 追求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获得盈利的条件

网络经济存在可复制性,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容易被模仿;互联网上成熟的信息服务可替代性强,用户的选择范围广,转换成本不高。要想维持客户的忠诚度、形成客户对网站的品牌认知,必须追求思路上、技术上、战略上的不断创新,通过不断深度挖掘已有的盈利点、培养产生新的盈利点来避免门户网站盈利模式的同质化现象,形成门户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整合资源,寻求联盟合作,是获得盈利的手段

网络环境下,信息处于大而无量状态,产品服务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任何一个综合型门户网站所能控制和掌握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它为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创造新的发展契机。事实上,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企业产生利润的可能和手段会更多。门户网站不仅应加大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还应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借助其他企业的技术、客户、资本等优势,扩大业务量,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产生系统效应,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4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其盈利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中各网站间为争夺用户、获取盈利,其间的竞争与博弈十分激烈。因此,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与服务的平台的基础上,寻求网站的差异化、特色化,抓住关键盈利点,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将是综合型门户网站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倪娟.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研究[m]. cnki优秀博硕论文库,2005

2 张晓洁.门户:拿什么赌明天[j].it经理世界.2005(5)

第7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盈利模式;“政策性盈利模式”

1建设和运营中的困境

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准时、运量大和环保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解决各大城市目前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地铁造价之高,运营亏损给地方政府财政上带来的压力之大,也令许多城市感到十分困难。

国际上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有自己的地铁。但我国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几个城市外,其余的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还没有地铁。就是已经有了地铁的城市,地铁规模也相当小。从1965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到现在,中国总的地铁通车里程还很短,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是极不相称的。现在,中国正兴起一轮建设地铁的热潮,2002年在建、拟建、正式立项报批地铁项目的城市达到20多个,正在扩建或建设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深圳、南京等城市,而成都、杭州、沈阳、西安、哈尔滨、青岛和苏州等城市也都已做好建设地铁的规划。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浪潮中,如何解决资金来源,如何在运营上实现资金收支的基本平衡成了一个大问题。wWw.133229.CoM

地铁属于投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的项目。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地铁每千米造价为1900万美元-2500万美元;华盛顿为6300万美元;中国香港地铁跨越海峡,每千米造价7500万美元;日本地铁的造价高达每千米1亿美元。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三条地铁线来看,综合平均造价每千米均在6亿元-8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来说是难以负担的。而且,地铁运营成本非常高。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要靠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维持运营收支平衡成了制约中国地铁发展的主要问题。

2盈利模式是根本问题

地铁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对于地铁公司来说,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地铁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传统上人们将地铁看成是准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但是,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巨大,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单靠政府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目前,“多元投资,商业运作”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多元投资就是要突破目前融资体制的限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于社会资金来说,以债务方式向企业投资的债权人要求企业定期偿还其本金和利息,以权益方式投入企业的股东则要求股权收益。而地铁公司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资金来偿债和为股东带来回报。此外,地铁公司要想实现商业化运作,也必须要解决盈利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筹、自建、自营、自还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所以,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和维持运营平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地铁公司如何盈利的问题。盈利问题解决了,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就可行,资金来源问题就可以解决;盈利问题解决了,运营上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政府补贴;盈利问题解决了,公司运作上就可以有许多有效的方式可供采用。

3盈利模式探讨

探索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国内各城市地铁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香港地铁公司是一个特例。据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资料,他们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在看到地铁公司有盈利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因为,香港地铁公司所处的情况很特殊。虽然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香港独特的社会情况也是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香港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高,客流均衡稳定,这对于地铁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地铁才能维持日平均228.4万人次的客运量,才能维持亚洲最高的票价。所以,香港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对盈利模式的探讨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在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确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其次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之所以说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是因为:如果地铁公司盈利与否并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寻找盈利模式,或者没有必要这么急迫地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就像其他有些社会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可取的。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因为地铁公司有票务上的收入和大量的乘客,而乘客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只要能创造性的利用这些资源,公司就可能实现盈利。此外,地铁公司还拥有很多其他资源,资源开发收益也是地铁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年报看,地铁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车费收入、非车费收入(包括车站内其他业务收入、租务及管业收入)和物业发展收入。车费收入取决于票价和客流量;非车费收入取决于地铁公司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而物业发展收入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地铁公司对物业的开发能力。所以,概括起来讲,要想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相关的可控变量,即从地铁公司方面和从政府方面。地铁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源,以及努力利用和开发相关资源以获得收益。而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为地铁公司有效的做好上述工作提供支持。主要是政策上的支持,也可能有财政上的支持。地铁公司的盈利将是地铁公司自身努力和政府大力支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政策性盈利模式

从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可以看出,单靠地铁公司本身的运营很难扭转经营亏损的现状。所以,问题的焦点就落在了政府的支持上,地铁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政府想不想让地铁公司盈利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盈利。首先,要纠正地铁是公益性事业,经营必定亏损,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的观念。因为:首先,虽然地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但是政府无力全额承担地铁的建设投资和经营亏损;其次,地铁公司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为市民和城市发展提供服务的承诺。1996年,香港政府通过了“集体运输铁路条例”,条例规定,地铁公司必须按商业原则经营,不得出现经营亏损,政府虽然为公司的惟一股东,但如果因政府干预经营而导致经营损失,港府必须予以赔偿。可见,香港政府特别关注地铁公司的盈利,因为地铁公司不能盈利,其自身就无法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而对于政府则是一个大包袱。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少数能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而且香港地铁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同步进展,这是香港地铁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致力于让公司实现盈利的结果。

那么政府如何通过自己的支持让地铁公司盈利呢?政府对地铁公司的支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 )政策手段引导客源。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和价格杠杆来调节城市交通结构,利用收费、税收、许可证等手段鼓励或限制某些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例如,对于私人轿车可以采取“鼓励拥有,限制使用”的办法,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应限制私人轿车的使用,如德国慕尼黑市限制个人开车进城,美国旧金山规定汽车载员3人以上时方可走快行道;或实行汽车通行证制度,如意大利罗马市规定只有持通行证的车辆才准驶入城区,而这些通行证不仅价格高,而且数量有限;或是增加汽油消费税,加大汽车使用成本;或增加城区内轿车停车费用等。对公交车交通系统进行重新规划,用公交车来弥补地铁不能覆盖的区域,避免交通线路重叠,以减少公交车争夺地铁客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资费,以鼓励居民大量使用地铁这种交通方式。向市民宣传地铁的好处,鼓励市民乘坐地铁,以减少地面交通和环境压力。

(2)调整定价政策。票价是决定地铁公司收入的重要因素,香港地铁公司票务收入在运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80%。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票价相对较低,这是这些公司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目前一般是政府定价,地铁公司没有根据运营成本和乘客情况来决定票价的权力。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政府可将定价权适度交给地铁公司。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可采用地铁公司提议、听政会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方式,以使票价能基本反映成本状况。

(3)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地铁公司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公司资产折旧、税收等方面给地铁公司以特殊优惠,从而降低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现在,在不提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上海和广州地铁公司在运营上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有少量盈利。地铁公司资本存量大,固定资产价值高,每年的折旧数额巨大,所以,在折旧上的政策优惠可以缓解目前地铁公司亏损严重的情况。但是,这样却会造成严重的潜在亏损。在税收上,政府可以降低地铁公司的税率,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将税收纳入用于地铁建设的专项基金,使税收重新流回地铁公司。

(4)政策上给资源,供地铁公司开发。地铁的建设势必会使地铁沿线的地价升值。地方政府可以将地铁沿线的部分地上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交给地铁公司开发,用地上来养地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的通用做法。例如,香港地铁公司就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土地资源,地铁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自行开发,也可以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共同受益。

(5 )财政补贴。即政府对地铁公司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由于地铁公司经营的初期很难实现盈利,而且,地铁公司的亏损部分又是政策造成的,即政策性亏损,所以由政府对地铁公司的亏损进行补贴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香港政府明文规定,地铁要“以审慎的商业原则运作”,港府保证每年在成本扣除和15%的利润之外给予补贴,发生的差值由政府补贴。通过政府补贴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使地铁公司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地铁。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由地铁公司制订一份长期的审慎的财务计划,并且每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一份下年度的财务预算,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作为日后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的依据。政府根据财务计划和地铁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这样既可以调动地铁公司搞好经营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地铁公司的健康运营。

总之,在地铁公司目前不可能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是地铁公司盈利的重要途径。地铁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定是“政策性盈利模式”,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在政策甚至财政上给予地铁公司以支持,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政策性盈利模式并不是要加大政府对地铁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干预,而是政府在政策上给地铁公司大量的、能让地铁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可能盈利的优惠,然后由地铁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逐渐向商业化运作过渡。其目的是,加强地铁公司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加强投资者对地铁公司的信心,吸引多方投资,使地铁公司在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上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恺宁.中国地铁.瞭望新闻周刊.2001.4.

[2]程明霞.地铁建设蜂拥而上2000亿投资何处着落.经济观察报2003.3

[3]香港地铁公司业绩公告.2003

第8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盈利模式市场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是否讲究盈利,决定了其不同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模式。时下,我国正在制定政策性银行条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否应将盈利作为一个经营目标,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种惯性思维是:国家开发银行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贯彻国家政策、实现国家意志为职责,应当是保本微利,不追求盈利,不以盈利为目标。这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野所在。但开发银行的实践表明,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并非绝对分立、当然对峙,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且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贯彻国家政策的过程中,采用开发式的工作手段,运用建设市场和建设制度的方式、方法,在推进客户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壮大的同时,实现符合经济规律的盈利,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和盈利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政策性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与发展

政策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具有重要作用。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在金融领域同样存在的客观性,要求政府进行一定的干预,政策性金融即充任了政府调控市场、协调经济运行的金融工具。受思维定式影响,国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贯彻政府意志的机构,其作用的领域也有特殊性,不应如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追求盈利,而应完全服务于政策性目标;两种目标间存在一定的张力或矛盾、冲突,不可能相互结合、协调起来,如果政策性金融机构讲效益、讲盈利,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不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很好地履行政策性职能。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成立至1998年,基本上是依如上目标运作的政策性银行。但不良贷款项目也越来越多,不良贷款率曾高达40%,可持续发展和贯彻国家政策的能力受到挑战。自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开始了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相结合、盈利性目标服务于政策性目标的探索,在不懈的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开发性金融理论。该理论厘清了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二者同为实践的产物,但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与发展。

对于开发性金融而言,其本质性特征是在政策性金融活动中引入市场规律和资金成本的概念。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政策性金融可以“不依据市场经济规律”、“不讲经济核算”的观点,将效率与盈利作为政策性金融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而将政策性金融活动与商业性金融活动置于相同的市场原则基础之上,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因此,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在本质属性上没有什么不同,都体现了国家信用,都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金融工具,以贯彻国家政策为法定职责。但二者也存在一些重要区别:首先,它们的经营理念不同——开发性金融注重市场业绩,以盈利为经营原则,强化风险控制,政策性金融则强调财政补贴,填补“空白点”,不注重风险控制,不讲经济效益,实为财政融资或财政融资的延伸;其次,贯彻国家政策的方式方法不同——开发性金融注重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注重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也是国家政策,尤其是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以促进提高融资主体的信用能力,促进形成微观主体经营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而政策性金融在这些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因此,产生的后果不同——开发性金融机构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持续贯彻国家政策(包括体制建设)的能力,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足,反而有可能成为政府的负担。此两种融资模式是阶段性互补的,也可以同时使用,但就整体而言,用开发性金融的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政策性金融过去想解决而又没解决好的问题。

概而言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注重盈利,但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是市场业绩与国家特定社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统一;其强调盈利,可以而且应当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把所得利润用于新的项目、新的领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或者用于促进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即盈利的最终目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有着本质区别,而与政府在配置经济资源(如土地出让,电信号码资源的使用,矿产资源开采等行政许可)的同时遵循经济规律取得一定利益并将其用于国家和社会公益目的具有一致性。

二、开发性金融的融资领域

开发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其业务领域不是不能实现盈利的项目,而是不能市场化融资,或者市场化融资成本太高导致不能成功融资并完成项目建设,但借助体现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可以完成项目建设并实现盈利的项目。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项目融资常常具有这种特点。

不能市场化融资,表现为企业当期信用不足,或者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不可能通过市场进行融资,包括银行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化融资成本太高,表现为高昂的交易价格(高风险,金融机构要求高回报)和/或交易费用。如,所需资金量大,可能需要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的投资者,企业寻找交易对象、谈判的费用(可能还包括时间成本)高昂;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由于担保以及其它发行条件的限制(制度服从成本),或者由于时间上的紧迫性,不能成功实现融资。开发性金融运用国家信用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将分散、短期资金变为集中、长期资金,对具盈利前景或可能性的项目进行支持,即节俭了交易费用,使项目建设变得可行。

交易费用高昂阻却项目建设成功的也可能表现为体制原因,如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风险投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另由于我国公司债市场的欠缺和A股市场的目前困境,使95%以上的企业资金依赖于银行贷款。①

信息不对称常常是阻却交易发生的制约因素。只有价格信息,其它信息(包括关于交易标的的相关知识)不对称,市场也不会形成,或导致市场萎缩。信息不对称阻却交易发生的其实也是高昂的交易费用,因为信息劣势一方需要搜寻信息、处理信息,这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它们构成了交易费用中的主要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是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的一个领域,资金提供方对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的了解都很缺乏。以安全性为原则的金融市场一般较少介入这一领域,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由风险投资来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我国目前没有建立风险投资体制,且由于文化因素,依靠民间力量建立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开发性金融运用国家信用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显得尤为必要。

体现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的支持表现在以低于市场的交易价格及比较长的偿还期限以覆盖市场风险。如此,企业还可以改善融资条件,从而吸引商业性资金的后续进入并降低融资成本。开发性金融还可以对信用不足的项目市场化融资提供保证担保。由于风险降低为几乎为零,可以减少交易费用、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交易实现。

所以,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可以起到弥补市场缺陷和体制缺损的效果,具有建设市场、建设制度的功能。

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

开发性金融机构有自身特定的融资领域,其盈利模式有别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它是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用建设制度和市场的方式,在体制资源整合中控制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并取得合理盈利。

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领域为存在市场缺损的领域,由于融资主体的信用缺损或者不足,如项目法人刚刚成立、前景不明,项目建设期长,现金流需要培育,项目建成风险和市场、财务风险较高,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进入,或者进入后发现风险太高,无力或不愿进行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又主动退出②。这决定了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为项目融资,贷款期限长,与借款人处于共进退、同发展的利益格局之中。这种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开发性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工作的核心是信用建设,即用开发式、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弥补融资主体的信用不足,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促进提高融资主体(亦即市场主体)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使其从稚弱走向成熟、强大,能够用自身创造的财富承担合理的融资成本(即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收入)。同时,使弱小产业逐步壮大,使弱质产业摆脱落后,使瓶颈产业逐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此,开发性金融机构需要根据项目和借款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属产业的特点,设计信用结构、资金结构(软贷/硬贷,资本金/贷款)、贷款期限、宽限期、提款计划、还款计划等关涉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制度安排,并在贷后管理中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融资的同时,做好财务顾问,推动借款人发展规划、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借款人经营能力的提高,即“融资”与“融智”相结合。这种开发式贷款的典型案例如三峡工程、神华集团等,借款人均由初期信用能力不足、融资困难,发展为多家金融机构争抢的优质客户。

存在体制缺损的领域也是开发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银行通过自身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政府组织增信机制,拓展项目开发,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城建项目一般属于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一次性投资大,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或为低收益,传统上属于财政投资领域。同时,城建项目又需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目前国家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对银行信贷资金产生了大量需求。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监管趋严,须遵守《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制度的条件下,由于商业银行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主体和担保方式,为开发银行在城建领域留出了巨大信贷空间。在这一领域,开发银行摆脱了就项目论项目的观念,创造性地设计了城建项目贷款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即以各城市或地方政府的信用能力(主要依据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可支配财力、城建支出水平)为基础,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政府对指定借款人增信进行补贴现金流建设、城建项目打捆评审承诺的方式迅速占领了市场,扩大了贷款规模。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还源于自身经营成本的节约,如人员精干,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将自身的融资优势与政府(包括一些企业集团)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注重融资机制和融资平台的建设,进行批发性贷款,减少费用支出,从而获得信用建设和利润的双丰收。如旨在支持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瞪羚计划”、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的北京市延庆县奶牛养殖项目、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项目、市政基础设施打捆项目等,国家开发银行均以信用建设为中心,注重融资机制建设和/或搭建了融资平台,保证了贷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信贷资产安全。

四、风险控制机制

截至2004年12月,开行累计发行金融债券20172亿元,其10年的筹资总额超过我国股市13年筹资总量,贷款余额达到14095亿元,充分发挥了将零散、短期的社会资金聚集起来投向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

作者:沙尘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更新时间:2007-11-110:34:19

内容提要:开发性金融机构盈利性目标的确立和盈利模式,是开发性金融与传统政策性金融的根本区别。但盈利性目标与政策性目标并非截然冲突,可以协调统一,因此,开发性金融本质上仍为政策性金融,而非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的盈利模式也有别于商业性金融,它是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用建设制度和市场的方式,在体制资源整合中控制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并取得合理盈利。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盈利模式市场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是否讲究盈利,决定了其不同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模式。时下,我国正在制定政策性银行条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否应将盈利作为一个经营目标,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种惯性思维是:国家开发银行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贯彻国家政策、实现国家意志为职责,应当是保本微利,不追求盈利,不以盈利为目标。这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野所在。但开发银行的实践表明,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并非绝对分立、当然对峙,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且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贯彻国家政策的过程中,采用开发式的工作手段,运用建设市场和建设制度的方式、方法,在推进客户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壮大的同时,实现符合经济规律的盈利,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和盈利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政策性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与发展

政策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具有重要作用。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在金融领域同样存在的客观性,要求政府进行一定的干预,政策性金融即充任了政府调控市场、协调经济运行的金融工具。受思维定式影响,国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贯彻政府意志的机构,其作用的领域也有特殊性,不应如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追求盈利,而应完全服务于政策性目标;两种目标间存在一定的张力或矛盾、冲突,不可能相互结合、协调起来,如果政策性金融机构讲效益、讲盈利,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不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很好地履行政策性职能。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成立至1998年,基本上是依如上目标运作的政策性银行。但不良贷款项目也越来越多,不良贷款率曾高达40%,可持续发展和贯彻国家政策的能力受到挑战。自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开始了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相结合、盈利性目标服务于政策性目标的探索,在不懈的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开发性金融理论。该理论厘清了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二者同为实践的产物,但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与发展。

对于开发性金融而言,其本质性特征是在政策性金融活动中引入市场规律和资金成本的概念。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政策性金融可以“不依据市场经济规律”、“不讲经济核算”的观点,将效率与盈利作为政策性金融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而将政策性金融活动与商业性金融活动置于相同的市场原则基础之上,并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因此,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在本质属性上没有什么不同,都体现了国家信用,都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金融工具,以贯彻国家政策为法定职责。但二者也存在一些重要区别:首先,它们的经营理念不同——开发性金融注重市场业绩,以盈利为经营原则,强化风险控制,政策性金融则强调财政补贴,填补“空白点”,不注重风险控制,不讲经济效益,实为财政融资或财政融资的延伸;其次,贯彻国家政策的方式方法不同——开发性金融注重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注重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也是国家政策,尤其是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以促进提高融资主体的信用能力,促进形成微观主体经营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而政策性金融在这些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因此,产生的后果不同——开发性金融机构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持续贯彻国家政策(包括体制建设)的能力,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足,反而有可能成为政府的负担。此两种融资模式是阶段性互补的,也可以同时使用,但就整体而言,用开发性金融的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政策性金融过去想解决而又没解决好的问题。

概而言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注重盈利,但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是市场业绩与国家特定社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统一;其强调盈利,可以而且应当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把所得利润用于新的项目、新的领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或者用于促进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即盈利的最终目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有着本质区别,而与政府在配置经济资源(如土地出让,电信号码资源的使用,矿产资源开采等行政许可)的同时遵循经济规律取得一定利益并将其用于国家和社会公益目的具有一致性。

二、开发性金融的融资领域

开发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其业务领域不是不能实现盈利的项目,而是不能市场化融资,或者市场化融资成本太高导致不能成功融资并完成项目建设,但借助体现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可以完成项目建设并实现盈利的项目。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项目融资常常具有这种特点。

不能市场化融资,表现为企业当期信用不足,或者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不可能通过市场进行融资,包括银行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化融资成本太高,表现为高昂的交易价格(高风险,金融机构要求高回报)和/或交易费用。如,所需资金量大,可能需要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的投资者,企业寻找交易对象、谈判的费用(可能还包括时间成本)高昂;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由于担保以及其它发行条件的限制(制度服从成本),或者由于时间上的紧迫性,不能成功实现融资。开发性金融运用国家信用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将分散、短期资金变为集中、长期资金,对具盈利前景或可能性的项目进行支持,即节俭了交易费用,使项目建设变得可行。

交易费用高昂阻却项目建设成功的也可能表现为体制原因,如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风险投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另由于我国公司债市场的欠缺和A股市场的目前困境,使95%以上的企业资金依赖于银行贷款。①

信息不对称常常是阻却交易发生的制约因素。只有价格信息,其它信息(包括关于交易标的的相关知识)不对称,市场也不会形成,或导致市场萎缩。信息不对称阻却交易发生的其实也是高昂的交易费用,因为信息劣势一方需要搜寻信息、处理信息,这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它们构成了交易费用中的主要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是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的一个领域,资金提供方对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的了解都很缺乏。以安全性为原则的金融市场一般较少介入这一领域,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由风险投资来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我国目前没有建立风险投资体制,且由于文化因素,依靠民间力量建立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开发性金融运用国家信用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显得尤为必要。

体现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的支持表现在以低于市场的交易价格及比较长的偿还期限以覆盖市场风险。如此,企业还可以改善融资条件,从而吸引商业性资金的后续进入并降低融资成本。开发性金融还可以对信用不足的项目市场化融资提供保证担保。由于风险降低为几乎为零,可以减少交易费用、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交易实现。

所以,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可以起到弥补市场缺陷和体制缺损的效果,具有建设市场、建设制度的功能。

三、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

开发性金融机构有自身特定的融资领域,其盈利模式有别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它是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用建设制度和市场的方式,在体制资源整合中控制风险、保证资产安全并取得合理盈利。

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领域为存在市场缺损的领域,由于融资主体的信用缺损或者不足,如项目法人刚刚成立、前景不明,项目建设期长,现金流需要培育,项目建成风险和市场、财务风险较高,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进入,或者进入后发现风险太高,无力或不愿进行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又主动退出②。这决定了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为项目融资,贷款期限长,与借款人处于共进退、同发展的利益格局之中。这种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开发性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工作的核心是信用建设,即用开发式、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弥补融资主体的信用不足,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促进提高融资主体(亦即市场主体)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使其从稚弱走向成熟、强大,能够用自身创造的财富承担合理的融资成本(即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收入)。同时,使弱小产业逐步壮大,使弱质产业摆脱落后,使瓶颈产业逐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此,开发性金融机构需要根据项目和借款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属产业的特点,设计信用结构、资金结构(软贷/硬贷,资本金/贷款)、贷款期限、宽限期、提款计划、还款计划等关涉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制度安排,并在贷后管理中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融资的同时,做好财务顾问,推动借款人发展规划、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借款人经营能力的提高,即“融资”与“融智”相结合。这种开发式贷款的典型案例如三峡工程、神华集团等,借款人均由初期信用能力不足、融资困难,发展为多家金融机构争抢的优质客户。

存在体制缺损的领域也是开发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银行通过自身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政府组织增信机制,拓展项目开发,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城建项目一般属于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一次性投资大,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或为低收益,传统上属于财政投资领域。同时,城建项目又需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目前国家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对银行信贷资金产生了大量需求。监管机构在对商业银行监管趋严,须遵守《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制度的条件下,由于商业银行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主体和担保方式,为开发银行在城建领域留出了巨大信贷空间。在这一领域,开发银行摆脱了就项目论项目的观念,创造性地设计了城建项目贷款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即以各城市或地方政府的信用能力(主要依据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可支配财力、城建支出水平)为基础,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政府对指定借款人增信进行补贴现金流建设、城建项目打捆评审承诺的方式迅速占领了市场,扩大了贷款规模。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还源于自身经营成本的节约,如人员精干,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将自身的融资优势与政府(包括一些企业集团)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注重融资机制和融资平台的建设,进行批发性贷款,减少费用支出,从而获得信用建设和利润的双丰收。如旨在支持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瞪羚计划”、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的北京市延庆县奶牛养殖项目、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项目、市政基础设施打捆项目等,国家开发银行均以信用建设为中心,注重融资机制建设和/或搭建了融资平台,保证了贷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信贷资产安全。

四、风险控制机制

截至2004年12月,开行累计发行金融债券20172亿元,其10年的筹资总额超过我国股市13年筹资总量,贷款余额达到14095亿元,充分发挥了将零散、短期的社会资金聚集起来投向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引导作用。在国有银行全部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中,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长期来占据着40%的份额,提供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近80%的信贷资金和国债项目超过30%的配套贷款;累计为4000多个项目提供了信贷支持,其中约90%的贷款投向了能源、交通、电信、公共设施管理等“瓶颈”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在取得对国民经济建设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也获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稳步下降,其主要财务指标目前优于国内同行,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以不良贷款指标为例,1998年始,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连年“双降”,从2002年开始,在2%~1%的范围内小幅波动,逐步进入稳定期。与国际一流银行不良贷款率在3%~0.5%的区域内处于总体稳定小幅波动状态的特征一致。

在管理、控制风险、追求盈利方面,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是制定、实施了以下制度、方法:

其一,信用先行,建立、实施二元评审体系。在受理贷款申请之前,必须先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审,对每项贷款的信用风险采用借款人评级和债项评级两套评级系统进行管理。总行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对分行上报的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报告进行分析、讨论后,设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风险限额。在受理每项贷款申请、发放贷款之前,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必须达到要求,并不得超出其风险限额。并对每个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风险限额实行动态管理。总行贷款委员会拥有对贷款项目的最终审批权。

其二,项目评审与审议决策分立,贷款决策民主化。通过建立独立委员电子路演、聘请专家审议和贷款委员会审议贷款项目等制度,加强贷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打破行政审批贷款和少数人决策大额贷款的旧有格局。

其三,采用先进的贷款评级技术和方法。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不断改进内部评级的制度、方法,规定某项新贷款的预期损失率不得超过一定比率(2004年规定为1%)。

其四,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对行业、地区、客户都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设定风险限额,并实施严格的限额管理。在行业、地区方面,还设定了集中度控制目标。尤其是行业评级,为开发银行逐步退出高风险行业,进入并加大低风险行业的贷款力度提供了依据。

第9篇: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区别范文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运行环境财务会计体系

论文摘要:2002年财政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活动。这样,连同1998年开始执行的对国有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我国初步完成了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建设。今年2005年,离2002年已经过去了3年,但我们到底最终要建立怎样的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怎样去建立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运行环境、现状,然后先与企业进行比较,用企业会计原理和技术建立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再与事业单位比较,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两大体系,是现代会计的一大特征。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并按其职能不同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按其内容和性质可称为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我国采用的这种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和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是与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原有意义上的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都是对国拨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报告,因而具有相似性,但与企业会计却有明显的差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事业单位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后,绝大部分国有非盈利单位一改过去纯国拨经费收支的局面,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势态,并强调成本核算,从只注重现金收付走上了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的轨道。这一变化使得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差别增大,而与企业会计的差别缩小,甚至在很多方面趋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民间非盈利组织及企业兴办的非盈利组织机构不断涌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另方面非盈利组织也利用其可支配的资金结余和技术优势兴办盈利性单位或进行投资。这就使得原来能够划分得非常明确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公告》第四号《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讲到:本文的对象为非盈利组织,它们的业务以非营利性质为特征,并居统治地位。我们的理解:只有那些具有明显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才适用于其的这一概念公告,言外之意:必然存在一些非盈利性不是特别明显的非盈利组织,因此他们建立了适合他们自己的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

可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方式上的交融与渗透,使得各自适用的会计准则界限变得模糊了。世界在变,我们也不应该落后;构建我国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的的任务迫在眉睫。

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组织,其运行环境与私人组织的运行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组织目标、财务来源、监督与控制、激励机制以及决策受外界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由于会计和环境的血缘关系,即会计具有反映性,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明显的特征。

一、非营利组织的的运行环境

通常,非营利组织与盈利组织的主要区别在非营利组织有以下特征:1、非营利组织从提供者那里以捐赠形式收到大量资金,而这些提供者并不期望收到相应的货币收益。2、非营利组织运行不以盈利为目的。3、非营利组织没有明确的能被出售、转让和赎回的产权利益。其运行环境主要表现为:

(一)组织目标的模糊性和多样性

私人企业以获取利润或收益为组织目标,而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则不同,是每年在财务和其他资源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非营利的财务管理,通常关注更多的是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即关注营运资本的来源和使用、预算情况及现金流量,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与私人企业相比,非营利的目标更多样化且较模糊,难以清晰的确定。在非营利组织中,不仅不同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而且经常出现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

(二)财务资源的来源

与私人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来源渠道和方式有所不同。企业主要是依靠投资者的投资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来筹集财务资源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是通过捐赠和政府拨款取得财务资源。由于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通常不区分投入资本和收入。

此外,有些非盈利组织也会和私人组织一样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取财务资源,但是与私人组织类似的行为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1)非盈利组织提品或服务一般是垄断的,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不存在竞争市场来评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2)非盈利提品或服务时,虽然也像私人组织一样对使用者进行收费,但收费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弥补部分成本。因此收费标准的制定通常不考虑产品的或服务的供求关系,并只是以成本为基础。(3)由于非盈利组织产品市场不具备竞争性,所以可提供决策的信息(如价格、利润、市场份额等)较少,造成资源分配的效率低下。

(三)非盈利组织的监管

不像私人企业,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是否购买产品或服务,投资者根据私人企业的获利情况进行投资活动,这些对企业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在非盈利组织中常常缺乏竞争,资源的提供与产品和服务的受惠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或关联程度较小。非盈利组织的业绩和经营成果计量通常较为困难,非盈利组织不存在盈利动机和盈利指标构成的分配和规范机制,很难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而且,公众对非盈利机构的监督权力往往间接的通过自己的名意代表来反映公众的意愿,或者是通过新闻媒体等其他间接途径来表达意见。这种间接的监督行为要转化为促使非盈利组织的产生的有效压力,往往很难和不准确。

(四)非盈利组织的规则导向

为保证公共资源的被恰当的使用,避免出现不经济、无效地使用公共财务资源的情况,通常采取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个其他控制机制进行约束。立法部门、监督部门及法庭的监督形成非常繁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限制,较多的外部权威的存在约束和影响了非盈利组织的运作和程序,导致非盈利组织形成“规则优先”的运作模式。规则导向使得非盈利组织对效率的判断不是基于结果,而是以遵守规则的程度为判断依据。同时,僵化而繁杂的规则体系限制了雇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非盈利组织结构、决策过程和激励机制

非盈利组织也是官僚制组织,具有以下的特征:森严的等级制度;升迁取决于功绩和技能;长期供职与官僚制度;照规章制度办事;信息的横向沟通较少、信息的获得较复杂和困难;高层领导的人事变动较快。由于非盈利组织外部存在众多的政治势力,内部有繁多的规则和制度限制,承受着较多的外部影响和压力,使得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拥有较少的自。同时,非盈利组织管理人员对下属和下层机构的权威也相对较小。另外,非盈利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的人,不存在“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机制、规则和制度上的限制约束着工资、提升等外在激励的作用,激励机制明显不足。

二、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现状及构建的意义

(一)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现状

目前我国非盈利组织正面临各种财务困境,普遍存在着资金匮乏、支出规模较小、收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更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

1、资金匮乏,收入结构不合理

资金的短缺使得非盈利组织没有足够的财力实现为公益服务的社会使命,一些非盈利组织甚至由于资金太少而难以为继。根据调查,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仅政府提供的财政的财政拨款,补贴和会费收入就占了非营利收入来源的70%以上,其中又以财政拨款和补贴居多。营业性收入仅占收入的6%左右,募捐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更是微不足道,仅有百分之二点多。

2、支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将近90%的非盈利组织每年支出额在50万元以下,甚至有些组织的年支出额不足1000元。在总支出中,真正用于活动或项目的经费相对较低,不到总支出的一半,远低于日本等国的水平。支出结构不合理还体现在非盈利组织往往把绝大部分支出用于短期项目而忽视自身组织能力的建设。

3、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水平落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缺乏系统而完整的非盈利组织财务制度。各种财务制度散布于各部门、各行业非盈利组织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相关范是中。由于财务制度不尽完善,相当多的非盈利组织一般不做年度报告,或者随做年度财务报告但无严格审计。非盈利组织中的财务管理同样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水平远远滞后于组织自身的发展,组织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和财务评价机制。

(二)在我国建立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

1、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是非盈利组织健康发展的保证。

2、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分配的均衡性与公平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3、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是组织机器更加良好地运行,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

4、对我国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充实财务理论,丰富财务管理科学的内容。

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比较

由于会计具有反映性,非盈利组织的环境和企业存在巨大的差异,使非盈利组织会计具备特有而鲜明的的特征。但会计也具有技术属性,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在实务中,企业会计常被作为基准用来评价非盈利组织会计、那么如何利用企业会计有关原理和技术来构建非盈利组织管理体系呢?

(一)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非盈利组织会计有三级目标,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基本目标是保持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腐败和揭露贪污。中级目标是促进合理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购买货物或服务付款、借款和偿付债务等。运行良好的非盈利组织对各项业务活动都进行精确地预算或适当地计划,财务会计制度对经适当授权的交易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为此,非盈利组织必须建立成本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使其能促进经济高速、高效的运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的高级目标是帮助自己或政府解除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存在于官僚机构对首席执行官的受托责任,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通过增加人披露信息的激励和减少委托人的信息成本来更好的实现。

与企业会计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相比,受托责任是其报告的基石。财务报告是提供给资源提供人易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的报告。非盈利组织受托的责任主要强调了对项目受托责任和业绩受托责任进行计量和报告,但也必须对政策受托责任、合法受托责任进行适当地报告。业绩计量不应受利益关系集团的操纵,不含糊且明确的计量是履行受托责任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非盈利组织会计特别强调客观性。

(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控制

非盈利组织的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人的人”,不存在所有者的权益,一般不受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约束。非盈利组织主要是通过法律(规)及合同条款、基金会计和预算控制来替代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并对组织进行约束和控制。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责=净资产(基金余额);收入—支出=节余。

1、主体和基金

非盈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存在竞争性的市场以及没有剩余索取权的情况下,很难明确地制定管理者业绩评价标准。结果,与非盈利组织进行协作而发生交易的主体,只能通过在理事机构中寻求代表和对管理决策实施加适当限制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非盈利组织会计广泛使用基金和基金会计。

基金是拥有自我平衡帐户体系的一个财政和会计主体,用于记录现金和其他财务资源、相关负债、剩余权益或余额及其变动,基金帐户的设置应便于遵守特定的法规要求、限定条件和约束条件来开展活动并实现一定目标。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显著特征是将会计科目划分成多种基金主体,每一种基金主体都与该组织的委托契约所规定的某一种特定产品或服务有关,但理事会通常会限定基金的使用和基金间的转移。非盈利组织会计通过基金主体来控制时间限制和用途限定的资源,防止管理当局将各种基金混合在一起使用,确保证明非盈利组织遵守了法律和管理要求。

由于基金会计的使用,非盈利组织存在会计主体和报告主体之分,一个报告主体包括多个会计主体。

2、预算、拨款和经费保留款

非盈利组织用预算规则替代了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预算在非盈利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算控制组织的理事会机构负责批准,它是非盈利组织的工作计划中对管理当局在各个方面的活动作出了详细专门指导。预算执行情况的比较信息提供了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基准。

与政府有联系的非盈利组织要有详细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它的预算将纳入政府会计系统,确保政府的行为能力能够符合契约主题的期望。经批准的逐项拨款作为可用于该年度每一项目的款项,都记录会计帐簿中。由于政府基金的用途是有限制的,为了避免任一帐目的支出超过拨款,设置了经费保留款科目进行控制。会计与控制的这一特征确保组织的理事机构意愿不会由于执行差错或执行意图而收到阻挠。然而,预算抑制了管理者的创造和革新的动力。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在非盈利组织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不能象企业会计中那样简单的区分。在非盈利组织会计中,管理会计指预算和控制,它不只为管理当局服务。预算用来表达公共政策和政治偏好,预算是取得宏观经济目标的收入和支出政策工具,预算信息为业绩计量提供标杆。预算和会计是很难进行区分的,它们在说明和解除其和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方面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

(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非盈利组织的资产和负债很难进行定义。非盈利组织资产包括自然资产、继承资产、基础资产、国防资产、大量的无形资产等资产。对于某些非盈利组织的资产来说,成本记录、计价方法、会计准则和市价可能并不存在,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并不存在的,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困难的,实务中许固定产品是不计折旧的。当由于缺乏可靠计量而使这类资产不能被确认,为了反映这类资产往往以附注的形式来披露。

非盈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按资产的用途是否限制可分为限制性资产、非限制性资产,和抵押资产。非盈利组织资产的计量,区分交换性或非交换易获得的资产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对交换性获得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或修正的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非交换易获得的资产,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四)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非盈利组织在提供其公共物品的垄断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的不付费者照样可以消费,因此需要通过非交换易对其进行融资。这些特征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和收入的确认失去了联系,使公共组织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匹配不可能。同时,由于非盈利组织和公众间的许多交易和事项的非自愿性加剧了收入和费用的非匹配性。另外,非盈利组织的运营报表按资源流动进行计量和确认,不注重计量它的服务和成就。

公共组织的收入分为非交换易收入,交换易收入。其他利得三类。税收、拨款和补助等在内的非交换易使公共组织主要的财务来源。其中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来源主要是拨款和补助,但拨款和补助的资源提供者经常提出合格性标准或对提供资源的用途进行限制,只有满足合格性标准才能对拨款和补助进行确认。

非盈利组织的的成本计量重点是“支出”,而非“费用”,即会计期间内为(1)日常运营;(2)资本支出;(3)长期借款本金的偿还和支付利息;(4)拨款或补助支出等目的而支出的财务资源的金额。

(五)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研究方法

与企业会计的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相比,由于受数据获取途径等因素限制,非盈利组织会计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规范研究阶段。非盈利组织的职能就是确保社会所有的契约能够被有效履行,确保各契约方的合作。非盈利组织本身又是一组契约的组合,当局的任务就是通过协商签订各利益方都满意的契约,并确保契约的有效履行。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证研究就是运用契约理论来研究会计政策变更对各利益方的影响。桑德运用契约理论来解释和判断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差异。目前,我国除了侧重进行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研究外,还大力提倡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证研究,以便于对会计准则制订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

四、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比较

(一)非盈利组织和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一词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而事业单位却是我国所独有的名词。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事业单位。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不妥之处。

在我国,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界定:一是将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比较,将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否从事生产职能作为划分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标准,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备社会生产职能;二是将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比较,将是否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是否具有行政权力作为区分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标准,事业单位不具备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不具有行政权力。因此,总结起来:事业单位是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其资金供给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其他来源,直接或间接为社会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社会组织或机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中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为:(1)大部分资财来源于资财的供应者,他们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2)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利润等价物而提品或劳务;(3)没有明确界定的所有者权益及其出售、转让或赎回,以及凭借所有权在组织解散时分享一定份额的剩余资财。

通过对两者内涵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异同: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不以营利为目的,都不是国家行政单位,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目的或宗旨。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由国家投资兴办,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或者控制是很严格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统收统支、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由国家投资兴办,基本上属于全民所有制;而西方的非营利组织可以由政府兴办,可以由私人资助兴办,也可以由社会慈善机构资助兴办,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2)我国的事业单位覆盖面很广,包括科研、文化、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以及其他几个类别,有些事业单位虽不是行政部门,但也作为行政部门的补充,有时也行使行政单位的权力,且单位负责人大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因此受制于主管部门。而西方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集中在一些社会公益性、社会福利性的机构。即使是由政府出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也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我们认为,可以把我国目前的国有事业单位和非国有事业单位统称为非营利组织,以此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唯一核算主体。

(二)我国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因为当今非盈利组织存在国有和非国有,且还存在部门利益、会计制度条块分割信息零散和披露不充分的原因。为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

1、主张按照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做法来制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美国主要有两大类会计规范,即政府会计规范与私立部门会计规范。其中,政府会计规范是由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来实施,用以核算与政府相关的各种活动,其适用范围是州和地方政府及其单位,其中包括政府举办的诸如学校、医院等公立非营利组织,但不包括非政府举办的诸如学校、医院等私立非营利组织。而私立部门会计规范主要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来制定实施,主要用于各种私立组织如企业,私立非营利组织如同私立企业,由FASB为其制定会计规范。也就是说在美国,把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和私立非营利组织两种,这二者的会计规范是不同的,即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属于政府会计规范,而私立非营利组织属于企业会计规范。

2、可以借鉴但不完全按照美国的做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借鉴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思路。他们认为:在我国,国有事业单位类似于美国的公立非营利组织,非国有事业单位类似于美国的私立非营利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在目前的会计实务中,非国有事业单位执行国有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于国有事业单位与非国有事业单位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开展的业务活动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实务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的做法,区分情况分别制定。对于己全面走向市场并与财政脱钩的事业单位,经过改制后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于继续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事业单位,其会计规范仍执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将其纳入政府会计的范畴;对于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单位,应单独制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予以规范。

目前财政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中明确指出:“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下同),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此可见,这个制度草案主要是用于规范非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因此,它基本是遵循了第二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都是借鉴美国的做法,借鉴先进的做法没有错,问题是该如何借鉴。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与其国情是分不开的,我们制定会计制度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应该能很好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国有事业单位逐渐的进行改制,与原主管的行政部门脱钩,有自己的经费来源,因此不能简单的把他们并入政府会计体系;而我们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尽管有盈利的目的,如私立学校、私立医院等,因为如果没有利润,民间资本是不会投入到这些本应由政府兴办的社会公共部门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具有非盈利性和公共性特征,譬如以打工一族的子女为对象的“打工子弟”学校,因此,也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纳入企业会计规范。

对于第二种观点,它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他人的做法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可行性。但制定一项准则或制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国有事业单位与非国有事业单位都要有盈利,但又都不是单纯的向企业那样追求利润,都要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因此,如果将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纳入政府会计体系,就与行政单位的单纯性质不相符,同时也与单独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不相符,这就使具有同一性质的会计活动发生了人为的割裂。

结束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