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精选(九篇)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

第1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我国贸易依存度结构的特点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1990年我国贸易依存度为38%,2000年上升到44%,2003年达到61%,2007年则接近70%。不断上升的贸易依存度反映了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贸易结构看,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存在如下特点:

(一)对重要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

入世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能源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尤其是对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我国进口依存度高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两大类:

一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根据赵瑾2005年对我国各种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测算,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进口依存度分别是35%、36%、47%;镍、天然橡胶的依存度则高达55%以上。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额达到337.88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96%;原油进口额达到797.73亿美元,增长303%;其他用于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如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等进口额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如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和高精度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几乎是100%。再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进口额,从2003年的114.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4亿美元,增幅达96%。

能源、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易使一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出口商对资源进行控制或出口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对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则会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一旦大量进口,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将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较高

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有了改善,但从总体上说,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主要出口产品。定义某类产品出口依存度为该类产品的出口额与GDP的比重。按传统SITC分类,将0、6、8类产品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1、2、3、4类产品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5、7类产品归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得到这三类产品的出口依存度分别是17%、1%、20%。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要稍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实际上这些产品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美国普查局将高技术产品分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电子电机、柔性制造、高新材料、航空技术、武器、核技术10类。显然,据此标准,第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更多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我国商务部最新标准,即将高新技术分为计算机、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其他技术10类,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3.7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应为10%,比传统方法计算的18%明显要低。这就是说,我国事实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低得多,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高得多。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高,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要素。这种竞争力格局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恶化了贸易条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使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着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低层次竞争局面。

(三)服务贸易依存度低于货物贸易依存度且出口依存度高度集中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出口额和进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7亿美元和24.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亿美元和838亿美元。但与货物贸易比,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很低。定义服务贸易依存度为一国服务贸易额与该国服务业产出的比重。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仅为20%。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包含的范围极广,需要进一步细分。2005年服务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及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较高的集中在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三类,其他九类出口依存度都很低。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出口以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知识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出口比重极低。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口及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项目上,2006年此三项逆差占服务贸易总逆差的323%。

一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决定于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日益成为决定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低下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

(四)加工贸易依存度较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定义加工贸易依存度和一般贸易依存度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及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得到2001-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贸易依存度,详见表2。

由表2可见,目前我国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加工贸易形成的。加工贸易成为我国的主要贸易方式,这符合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目标。但对我国来说,即便出口产品已从传统的纺织品转为机械、电子等制成品,企业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承接的加工贸易仍属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加工贸易中获利的主要也还是劳动力报酬。

从现实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格局已发生了所谓的“贸易顺差国际转移”现象,即贸易顺差大、依存度高,在贸易过程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下。据计算,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5%-20%之间,拉动GDP增长在1.5%-2%之间。不仅如此,高贸易依存度还为他国利用,成为西方国家向我国施加贸易压力的筹码。

(五)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依存度较高

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进出口市场集中于少数国家。定义某市场依存度为一国对其某一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与该国GDP的比重。从出口来说,2007年我国对欧洲、美国、日本、东盟、韩国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60%,对以上国家(地区)的市场依存度分别为7.6%、7.2%、3.2%、2.9%、1.7%。再从进口来说,2007年我国从日本、欧盟、东盟、韩国、美国的进口占总进口的73.6%,对以上国家(地区)的进口市场依存度分别为5.3%、3.9%、3.1%、2.9%、2.7%。可见,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流向有高度的集中性。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度依赖直接导致出口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杀价,不仅限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且极易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内部形成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商品结构依存度、贸易方式依存度、进出口市场依存度等多角度看,我国的贸易依存度结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调整贸易依存度结构。

制订并实施长期的能源和资源战略。要保证石油等重要物资的安全进口;避免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重复建设;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实施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系数,走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应向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产品过渡并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应向深加工产品和成套设备方面转变;纺织品和家电类产品出口应逐步树立自主品牌,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提高出口效益。

第2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商品贸易额;购买力平价GDP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意见,担心出口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会影响我国的出口效益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有些学者提出,要防止出口可能造成“贫困化增长”。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能否正确认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测算,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的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如果分别用商品贸易额和服务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可分为商品贸易依存度和服务贸易依存度。本文中计算外贸依存度的公式为:

外贸依存度=商品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依存度…………(1)

商品贸易依存度=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GDP…………(2)

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GDP…………(3)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有关数据,1985年~2000年我国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依存度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单位:GDP:亿美元;其他:%)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商品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依存度外贸依存度一般贸易/GDP

19852993.021.21.722.9—

19862934.720.71.922.6—

19873166.022.52.124.6—

19883950.522.12.024.1—

19894373.321.11.822.9—

19903830.124.52.627.1—

19913997.429.32.732.0—

19924690.128.63.932.5—

19935987.727.13.830.9—

19945466.136.25.842.0—

19957113.233.56.139.616.15

19968343.133.95.239.112.25

19979177.234.86.040.812.75

19989577.333.55.539.012.31

19999913.635.65.641.214.74

200010800.042.96.249.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以及公式(1)~(3)的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由IMF公布的人民币数值和当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换算而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1、1985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基本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包括商品贸易依存度和服务贸易依存度都有大幅度提高。198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是22.9%,但到2000年已增至49.1%,依存度提高一倍多。其中,从1985年到2000年,我国商品贸易依存度由21.2%提高到42.9%,服务贸易依存度由1.7%增加至6.2%,净增近3倍。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我国外贸依存度,包括商品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依存度都已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这说明1994年以来,在我国已经形成更开放的经济机制,开放已不再是某些政策的短期效应了。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幅度提高,2000年出口和进口已分别上升到世界第7位和第9位。

2、尽管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幅度提高,但事实上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像数据上显示的那么高。1985年~2000年间,我国GDP平均增长在9%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显著高于GDP增长,按当年汇率计算,贸易依存度提高26.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4个百分点,而此间汇率却由1985年的1美元兑2.94元人民币贬值为2000年的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如果按1985年的汇率计算,我国2000年的外贸依存度仅有17.44%,比1985年的22.9%还要低。这一计算是有合理的成分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表3中看到,采用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指标计算出来的我国2000年贸易额占购买力平价的比重也仅有10.71%。可以说,汇率下降是刺激中国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外贸依存度提高的直接因素。如果将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中国外贸依存度实际的提高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均不是非常高的。

3、研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显然不能忽略加工贸易这个因素。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具有重要影响。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有许多不同之处,一般贸易的生产和加工要在国内完成,出口附加值可达60%以上;而加工贸易主要是来料、来样加工,从国外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等投入品,产品直接出口国际市场,两头在外,只有有限的生产加工程度在国内完成,且技术含量低。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尽管近年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和增值率有所上升,但与国内经济运行的联系不很密切。因此,运用包含加工贸易在内的外贸依存度指标,会在相当程度上夸大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合理的分析方法是用一般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95年到1999年我国一般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15%、12.25%、12.75%、12.31%、14.74%,不但远低于同期的外贸依存度,且波动剧烈。由上分析可见,我国实际外贸依存度大大低于名义指标所反映的水平。

二、我国地区间外贸依存度的比较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也较高,且对外开放的差异十分明显。从图1和表2中可以看到,2000年,东部12省市的外贸依存度为74.48%,中部9省和西部10省市区在10%左右,仅及沿海地区的1/7,明显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且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依存度都较高,超过全国平均依存度47.61%的省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福建等,其中广东省的外贸依存度最高,为150.35%,即使不计算与其它省市的国内贸易部分,这一数据也要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普遍依存度偏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的依存度才只有5%,江西省也不过是8.48%,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依存度达到14.1%,只有广东省的1/10;而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依存度只有5.73%,甘肃省是5.83%,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达到16.58%,同样也只有广东省的约1/10。

表2我国各地区外贸依存度(单位:亿美元)

地区国内生占全国GDP进出口出口额进口额外贸依

产总值的比重总额存度

1994年全国(30省市)*5265.72100.00%2367.311210.391156.9344.96%

东部地区(12省市)3077.6658.45%2057.841049.501008.3466.86%

中部地区(9省)1430.0627.16%204.28115.8688.4214.28%

西部地区(9省市区)758.0014.40%105.2045.0260.1713.88%

2000年全国(31省市)9964.17100.00%4743.962492.022250.9447.61%

东部地区(12省市)5806.3058.27%4324.482261.002063.4874.48%

中部地区(9省)2762.5427.72%279.06155.42123.6410.10%

西部地区(10省市区)1395.3314.00%140.4275.6063.8210.06%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及公式(1)~(3)计算得出

注:因统计的原故,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与全国GDP有误差;

*1994年重庆市尚未被划为直辖市

各地区不但在外贸依存度上差距十分明显,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从表2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一点。1994年全国外贸依存度为44.96%,到2000年上升为47.61%。同期,东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66.86%、74.48%,提高了7.62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不升反降,其中中部地区从1994年的14.28%下降到2000年的10.1%,下降了4.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13.88%下降到10.06%,下降了27.5%。

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地理因素,二是政策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中央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对外资开放地域限制,然后开放投资领域的限制,逐步形成分层次、分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地域开放看,经历了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阶段,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放海南、上海浦东和更多的沿江、沿边及内地的中心城市阶段,最终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先行优势等方面的原因,中西部的开放未能取得与沿海同样的成就。

三、中国与部分国家外贸依存度的比较分析

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必须将我国置于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依照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规模,本文有代表性地选择了7个发达国家和6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比较分析样本,根据公式的计算结果,这些国家外贸依存度及其构成如表3所示。

表3:2000年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单位:亿美元

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商品贸易额占商品贸易额占购买力平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GDP的比重(%)价GDP的比重(%)

中国11586.1112674340.035.7345.7659.9310.71

美国987292815520.255.1525.472.5825.4

日本44719.071268717.944.1622.150.8228.77

德国18929.91821554.9911.5166.51169.7561.5

法国13162.62588944.8210.9655.78154.5451.06

英国14102.1597443.5815.1458.72146.2458.86

意大利10885.981576942.8710.3153.18132.3242.75

加拿大7040307575.1411.2286.36212.8772.73

巴西5544.391704120.004.7624.7644.2511.05

韩国4127.79472881.1615.4896.64172.3148.77

印度4398.2210059622.378.6931.0643.195.75

墨西哥5737.72979759.435.4464.87185.7243.23

印度尼西亚1336.132104279.1815.1294.3123.7221.14

资料来源:WorldBank,April2002

国内生产总值用各国的本币和当年美元的平均汇率换算而成

由表3我们可以发现:

1、2000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同法国(55.78%)、英国(58.72%)、意大利(53.18%)大体相当,高于美国(25.4%)、日本(22.1%),远低于加拿大(86.38%)。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接近达到中等发展水平的墨西哥(64.87%),超过了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巴西(24.76%)、印度(31.06%)。在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前提下,服务业开放度总体偏低。这是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的服务业起步晚,基础差。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即使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如同期的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的服务贸易开放度分别为15.12%、15.48%、8.69%。

2、从外贸依存度的计算结果来看,200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还是较高的。但是,对一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比较要考虑各国GDP构成的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的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贸依存度可能越低。反之,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低,外贸依存度可能越高。各国GDP结构差异明显,例如,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2.1%,日本为64.7%,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33.2%。如果不考虑各国GDP构成的差异,直接比较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就会包含不合理的成分。合理的国际比较,是用商品贸易额占商品GDP(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来衡量各国贸易的开放程度。2000年,中国的这一比值为59.93%,低于世界上主要的大国经济,如美国为72.58%,德国为169.75%,法国154.54%,仅比日本的50.82%略高。即使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这一比值也不算高,同为发展中大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分别为123.72%、172.31%、185.72%。我国仅比印度、巴西略高。

3、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还包括汇率和通货膨胀率。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高估,人民币汇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幅度地贬值。为此,比较合理的折算人民币汇率的方法应是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是国际上用来比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和换算指标,它的使用能消除汇率换算所带来的扭曲,使由此得出的结果更加具有可比性。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汇率低3倍左右。本文根据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指标测算出各国的贸易额占购买力平价的比重进一步表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这一比重仅为10.71%。不仅远低于同我国经济规模大体相当的发达国家,如德国(61.5%)、法国(51.06%)、英国(58.86%)、意大利(42.75%),同时也大大低于美国(25.4%)、日本(28.77%)。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这一比重也仅比印度(5.75%)高。世界银行计算了各国商品贸易额占购买力平价GDP的比重,结果表明,中国的开放程度同样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1997年中国为8.5%,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8.4%),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6.7%)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8.7%)。

四、几点结论

1、1985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基本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包括服务贸易依存度和商品贸易依存度都有大幅度提高,且两者间的差距也在日益缩小。服务贸易依存度与商品贸易依存度的比值由1985年的1:12.5到2000年的1:7,但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4。可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仍是当前外经贸发展的重中之重。

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在日益拉大。这表明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和开放已是刻不容缓。

3、尽管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考虑到我国加工贸易的急剧扩大、GDP结构差异、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因素,我国的实际外贸依存度并不高。

参考文献:

[1]《2002世界发展报告》

[2]陈家勤,《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02年第2期

[3]李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4]伞锋,《试论我国三大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4期

第3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国际贸易;贸易摩擦;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也是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萎缩化、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结果。近年来,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成了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也成了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一、贸易摩擦存在的原因 

 

1.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交往频繁,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由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各国之间在社会制度、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生活水平、环保要求、关税水平、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贸易往来产生摩擦与争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经济全球化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磋商与协调,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来逐步消除和解决。 

2.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是贸易摩擦增多的根本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衰退或增长迟缓。需求的萎缩导致争夺市场的竞争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升温。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条款,成员国都要依据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的宗旨逐渐降低关税,消除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在此情况下,一种名义上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以及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在发达国家兴起就不难理解。 

3.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的迅猛增长,使我国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举世瞩目,我国经济和贸易的突飞猛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我国能一枝独秀使其格外醒目。于是,一些发达国家悄然流行起所谓“中国威胁论”,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实行严格限制,无端制造摩擦和争端。 

4.世贸组织相关条款的模糊性增加了贸易摩擦产生的机会。为了协调缔约国之间的利益,避免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经济的过分冲击,世贸组织中规定了一些例外条款,通过这些例外条款,缔约国允许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工业的建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等理由暂停、修改或撤销世贸组织的各项义务。这种世贸组织个别条款在例外规定上存在模糊性,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成为其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导致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5.我国对外贸易科技含量不高是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又一客观原因。我国真正称得上丰裕的资源只有劳动力,最为稀缺的是技术,而耕地、石油天然气、资本等也都是相当紧缺的资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比较劣势。这种贸易格局使我国在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虽然表面上近年来我国也在生产附加价值高的产品,但是,我们却没有像韩国和日本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这样的贸易现状使我国企业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摩擦。因此摆脱底部依赖,向上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6.我国贸易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而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实际上却是导致我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潜在诱因。因为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不平衡,而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顺差。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则为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日本、中国台湾省、东盟、韩国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进口来源地,我国从加工贸易中取得了较大顺差,但由于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最大经营主体,我国实际仅赚取了少部分加工费。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加工贸易将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从而也将继续带来贸易不平衡。因此,加工贸易对贸易摩擦的影响是潜在而深远的。  二、我国现阶段的应对策略 

 

首先,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经济结构具体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以及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一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重点解决我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存在重规模、重速度、轻质量、轻效益的问题。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长期处于低端,得到利益较少,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很不相称。可行之策是通过重点引进、自主创新,通过政府引导、优胜劣汰,最终实现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对有较大竞争优势的产品,要加强政策导向和行业协调,合理引导企业进出口行为,不断增强定价主动权和控制力。二是努力实现由要素推动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靠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转变。一国发展的主动权,最终取决于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内生增长性的新兴产业的发育程度。危机后期,各国都在努力寻找“突破口”,作为复苏经济的引擎。 

其次,着力打造民族品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金融危机使我国外向型加工企业面临较大困难,有些企业最终倒闭,但也有大量企业绝处逢生。政府应当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有技术、有品牌、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并帮助企业合理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从根本上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4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服装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服装业在积累资金、增加供给、扩大就业、出口创汇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2001年12月11日,中国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谈判之路后,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服装出口国,不论从现在还是以后来看,服装业自始至终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产业。

2制约我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因素

2.1出口贸易高度依赖发达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行业,而且中国对外贸易对发达国家的依存度太高。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出口技术密集型的外贸商品,刚好和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创痛行业形成互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有美国、日本、欧洲州国家、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对这些发达国家的高度的产品出口依赖程度,加剧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

2.2国外消费需求下降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放慢。2013年世界经济的增长为3.4%,比2012年同比下降2%,其中欧美经济遭受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欧洲和美洲等发达国家中,当中GDP的构成大部分源自于消费支出,民众的消费支出大约占GDP的60%~70%。这些畅销良好的信贷支撑了这些高消费。可是伴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贷款不易收回,从而资本市场上原有的信贷下降,民众可以支配的收入明显降低,并且经济危机还让民众对未来的经济前景很不看好,不仅减少了当下的消费,还对未来的消费缺乏信心。

2.3成本上升数量过剩

服装企业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与产品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并存。我国近些年来服装业效益显著提高,运行质态改善。但技术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致使我国纺织产品要想在技术方面战胜发达国家是非常困难的。提高职工待遇势在必行,社会标准日益完善,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中小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低成本、高出口量”的纺织行业发展之路十分艰难。

3我国服装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策

3.1扩展贸易空间,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首先,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比较大,所以排在第一位的扩展市场空间就是要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我们不能放任外国企业来占领这个市场,民族企业必须有所发展,与外国企业竞争。政府可采取逐步取消外贸企业的资源使用和优惠政策等措施,取消人为操作,令外贸企业和非外贸企业同时处于起跑线上我们要努力完善和巩固已有市场,努力开拓新市场,加大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与欧盟、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沟通,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渐渐实现市场格局的多元化,提升我国外企对抗外来压制的能力。

3.2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如今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不景气时,贸易保护主义就出现。当下,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性市场萧条一定会出现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对此,我们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把营销战略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引用外资,开展国际合作,这对中国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对服装产业的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装贸易配额取消后,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例如安全、环保等方面要求,在发达国家,价格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产品的安全性和内在品质对环境的影响,才是消费者真正所关注的。

3.3鼓励和扩大出口

第5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结构;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2-0015-06 收稿日期:2009-08-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1978年到2007年间,世界贸易占GDP比重从16.73%上升到28.91%,而我国出口占GDP比重则从1978年的不足7%上升到2007年的41.87%,进口占GDP比重则由7.07%上升到32.28%。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进出口占GDP比重就已经超越了世界整体水平。同期,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由1.76%上升到5.87%,增长4个百分点。进口和出口依存度的上升说明与世界整体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中有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是依赖外部消费实现的。因而外部经济变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总量的增长毕竟有限,要想外贸发展在总量增长受限的前提下仍能继续获得外贸利益,必须考虑外贸结构的优化问题。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着力开拓国内市场,抑制进口需求,我国外贸要想获得长远平衡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的也是贸易结构问题。

二、贸易结构研究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关于贸易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政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上。在我国外贸总量不断增长的进程中,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的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主要内容。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增长遭遇不稳定因素的增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了外贸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视角:

第一类研究贸易结构的事实,包括地区贸易结构或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张小蒂、李晓钟(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高,同时也是主要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魏浩等人(2005)认为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仍然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Zheng和Qi(2007)的研究发现中国在1996~2005年间的农产品出口品种多于美国,但其多样化程度在下降。董小麟、龚庆宇(2008)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相对滞后阻碍了货物贸易升级及货物贸易仍主要依赖于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我国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两大局限。

第二类主要研究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马征、李芬(2006)探讨了在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的演变中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徐光耀(2007)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刘方、赵忠秀(2008)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考察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类文献研究影响贸易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这一问题是近年来广泛引起学者关注的议题。Rodrik(2006)认为中国的出口构成与收入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不在于出口的持续增加,而是要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冯正强、杨晓霞(2007)使用贸易特定化系数研究了我国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的对外贸易结构。鲁晓东、李荣林(2007)利用高度分解的贸易数据研究中国1987~2005年的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及其变化。隋月红、赵振华(2008)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机理。

三、衡量贸易结构的指标体系

(一)商品类别比率 以商品类别比率反映贸易结构的变化,常用的指标是使用工业制成品在总贸易、进口、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表1统计了我国1990~2007年间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变化情况。

从我国商品类别比率反映的贸易结构变化情况来看,1990~2007年间,总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比率由1990年的77.7上升到2007年的85.99,增长了8.29个百分点。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比率增长趋势更加显著,从1990年不足75%上升到2007年的接近95%的水平。而进口商品中该比率则显著下降,南81.53下降到74.57的水平,下降近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9成。如果单从这一指标来看,我国外贸商品的构成正在朝向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但是,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仍然主要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仍然比较缺乏。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特定化指数 贸易特化系数的计算公式为TCi=(Xi-Mi)/(Xi+Mi)。TCi表示i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Xi、Mi分别表示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因此,贸易特化系数表示的是i产品的纯出口比率。一般来说,某种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越接近1,说明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潘红宇,2006)。

在这里我们按照SITC的一位数分类将中国进出口商品分为九大类,分别以SITC0-SITC8表示,去除统计中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一项,数据根据各期《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获得。表2是我们计算的各类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情况。

从表2可以看到,在1980到1985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上升的。但随后就一直下降,2007年降为-0.6。从其构成中可以看到,第3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是变化幅度最大的一类,几乎横跨了整个(-1,1)区间。我国此类商品的贸易经历了从出口大国到进口大国的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隐含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市场风险。我国在第4类商品的贸易上是以进口为主,2007年贸易竞争力指-数下降到0.92,是所有商品分类中最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类别。

就工业制成品而言,其出口竞争力指数在1980年到1985年是下降的,但随后基本保持了上升的趋势。尤其是1997年,从1996年的0.06上升到0.17,但随后出现波动。近几年又有所提高,2007年达到0.24的水平。就其构成而言,第5、6、7类商品的外贸竞争力都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表2也反映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商品构成情况,凡是竞争力指数为正的都表明此类商品存在贸易顺差。在我国贸易顺差构成中,主要是以第0类商品食品及活动物,第l类饮料及烟类,第6类轻纺

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第8类杂项制品为主,第7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比较快。根据前面的分析,除第7类外,其他几类都是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上我国出口的商品中,即使是第7类也主要是以具有成熟技术、低附加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我国贸易利益的来源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的高级化进程仍未实现,贸易结构升级缓慢。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外贸平稳增长的主要风险因素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会继续增多,而其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另外,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我国许多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非常之高,接近市场容量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最多只能使出口增长与需求增长保持速度一致。在外部需求显著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要想保持和以前一样的速度显然已非易事。

(一)影响出口的因素

1.金融危机国家国内经济波动幅度加大,世界需求下降。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其消费、投资等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严重影响。2007年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房地产和股市价格大幅下降、信贷减少、失业增加、家庭部门债务负担不断加重,金融资产不断缩水。消费需求不振使得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丧失了动力。而且,在金融危机阴影下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已开始向全球蔓延。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是中国主要出口市场,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其经济下滑、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必然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2.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进口需求下降。为重振经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刺激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不少国家都或明或暗地实施贸易保护措施。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这样的以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资源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尤其不利。由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非常容易被其他国家同类出口产品所替代。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下,如果那些与我国出口产品具有替代性质的出口国压价出口,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损害我国外贸利益。

3.人民币汇率波动侵蚀企业出口利润,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对美元贬值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抑制效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显著增大,这使得我国外贸企业更加难以适应。本来的升值过程就已经侵蚀了一大部分出口利润,而汇率波动性增加带来的外汇风险使出口贸易更加艰难。另外,进入2009年,除日元以外的其他非美货币纷纷对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加之竞争对手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结果是人民币对竞争对手的货币大幅度升值,使得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外需放缓和本币升值的双重挤压。从2009年前3个月的情况来看,汇率双向波动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二)影响进口的因素

1.大宗资源性进口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我国进口商品中原材料能源类商品占相当比重,而此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在2008年出现剧烈波动,对我国进口贸易产生巨大风险。2008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而2008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呈现少有的剧烈波动状况。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加重了进口商的负担,也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进口集中度过高。在我国进口贸易的地区分布上,存在集中度的结构性问题。我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为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安哥拉、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而贸易顺差则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美国、荷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前10个月,我国来自于日本、欧盟、东盟的进口占同期总进口额的35%,来自于亚洲地区(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的进口占同期总进口额的43%,而同期来自于美国一国的贸易顺差占我国总顺差的66.8%。我国实际上是将来自于亚洲地区的贸易逆差转变为我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结果是加大了欧美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措施力度,既不利于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也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五、对策建议

如何实施有效的外贸管理政策,在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的前提下,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提升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增强外贸商品出口竞争力,发挥进口的技术提升作用,促进外贸全面升级,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开拓新市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过高的市场集中度。要想保持我国外贸出口平稳增长,我国必须开拓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降低外贸市场集中度。另外,我国应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去投资,实行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一方面可以绕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限制,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效益。此外,我国应该在全球、地区和双边层面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合作,妥善处理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出口继续增长,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依靠国内市场提高有效需求 就经济增长而言,外需和内需都是一国总需求的构成部分。稳定的出口增长可以为国内企业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从而对内需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研究,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在当前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困扰而整体经济下滑、进口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实行更加宽松的收入政策,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依靠国内市场提高有效需求,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渐转到内需上来。

(三)继续转变外贸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首先一点就是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外贸依存度超过60%,外需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出口总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想再获得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也非易事,单纯依靠低价战略获得的出口增长较易引发贸易纠纷。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在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经济金融现实环境下,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企业要放弃那些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环节,逐渐地向中端、高端推进;改变以价取胜的传统做法,提高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投入,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靠创新来增强自己的定价权,从而转移、分散危机的成本,并以真正的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分工。

第6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范围和程度日益加深,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外贸依存度偏高,商品结构过于集中,贸易摩擦加剧,科技含量偏低等问题。本文从科技角度出发,分析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对解决我国付外贸易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作用。

不论是从总贸易量的大小,还是从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范围来看,中国在贸易数量上是贸易大国的事实不容质疑,但是从贸易质量上衡量.中国离贸易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反映在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下面从科技角度分析高技术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

一、发展高技术有利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发展中大国的定位,以及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思维的影响,我国一直把“劳动力成本优势”作为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并相应地大力发展诸如纺织、服装等众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忽视了对传统高科技产业、生物制药等新兴朝阳产业和未来世界性主导产业的重视和培育,从而导致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具有“比较优势陷阱”的特征:出口过于集中于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低技术含量产品的比较优势比较明显,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2000年之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不到巧%。直到2007年,这一比例才仅到30.1%,也就是还有约70%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偏低。因此,出于对我国对外贸易长远发展的考虑,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巫待优化。通过提高我国在在新兴朝阳产业、未来世界性主导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增强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增加我国出口商品中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例,实现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二、发展高技术有利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以下简称TBT)是指由一系列技术标准、公证检验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有关商品包装、标签等的规定组成的,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要求。TBT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却更多的成为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对进口商品质量复杂苛刻的限定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它是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实施手段发生相应的变化的产物,是非关税壁垒逐步取代传统的以高关税为特征的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我国是外贸出口大国,出口商品集中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而受到TBT限制尤为明显,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直接跨越TBT的限制。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真正将TBT消化掉,掌握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才是发展的王道。虽然这种跨越需要付出代价,但是通过了充满艰辛的成长之路,才能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获得在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发展高技术有利于取得国家竞争优势

第7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一、延边发展农产品贸易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

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东部与俄罗斯东海边疆区毗连,南与朝鲜隔江相望。州内5个县市位于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既有传统的经济文化联系,又在资源结构和经济技术结构方面存在互补性,因而具有较强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力。

(二)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推进了延边农业的发展。

(三)民俗风情优势

延边是朝鲜族居住的地区,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等许多方面与周边的朝鲜、韩国相似。可以引进许多外资企业,生产出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形成民族品牌,使林业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二、延边三次产业构成情况

2000年以来,延边州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虽有一些波动,但总体来说保持平稳的发展。2000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2.87亿元人民币,2007年实现了39.00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0%下降到2007年的12.7%。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由2000年的18.0:38,2:43.8调整到2007年的12.7:44.8:42.5。

三、贸易依存度分析

近几年来,延边农产品贸易额在全州商品贸易额中的比重比较低。2000年农产品贸易额在全部商品贸易额中的比重为12.13%,2007年为9.43%,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为10.17%,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在总进口额中的比重为5.82%。

贸易依存度是指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提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反映市场开放的程度。一般说来,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贸易依存度的大小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靠性。贸易依存度越大,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赖性越强,也就是说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大。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否外向型经济的参考指标是:贸易依存度小于5%为完全内向型经济,5%~10%为基本内向型经济,10%~20%为基本外向型经济,超过20%为完全外向型经济。

本文把农产品贸易的依存度定义为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本期农业增加值的比例。

近几年来,延边的贸易依存度一直接近于20%,2004年超过20%。但延边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依存度与全部商品贸易依存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具体的见下表。

第8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境况的策略。

1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对本国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维护,各国都通过各种方法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不断扩大的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便是其突出表现。众所周知,在旧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心是高关税,而各种贸易救济政策和措施是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方式,从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设置了技术、环保政策和措施等比传统关税壁垒隐蔽得多的多重壁垒。以下为贸易救济政策和措施新发展特点。

1.1层出不穷的各种贸易救济新措施和新标准

    对于贸易救济政策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美国、日本、欧盟等许多发达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不断采取严格的技术标准、绿色环保标志、卫生检疫新规定、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汇率变动等各种形式的不易监督和预测,同时又具有强隐蔽性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对其国家的出口。目前,在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中,“中国制造”已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是超过1/2的世界日用品消费品的来源地。然而,中国的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通常技术含量也较低,并存在着不可否认的质量问题,使得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许多产品屡遭诉讼和调查,为了能够满足发达国家太严苛标准,中国还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1.2不断扩大的贸易保护救济措施的范围与深度

    目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等已经替代传统的货物贸易成为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部分。以美国为例,美国的201条款(保障措施)以及美国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等对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范围与深度进行了扩展,然而,也对贸易自由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2对新一轮贸易摩擦我国政府及企业的应对之策

2.1不断进行内需的扩展,从而使我国贸易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不断降低

    我国的贸易规模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增长速度飞快,同时,对于国外市场的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然而,目前日益萎缩的国外市场加大了我国长时间形成的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生存难度,因而,为了能够使我国国内消费率有效提高,内外需比例切实得到调整,对出口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我国应该抓住时机扩大内需,从而慢慢的以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统筹协调代替由开放带动改革和发展为主的形式。

2.2充分利用多边场合,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协调,联合防范贸易保护主义

    作为全球金融风险长期积累及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后果,对金融危机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缴而就。为了维护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不断得到增强,并加强磋商。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和本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主要受害者,我国必须力争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尽快承认,以多边场合,使我国与国际间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得到加强。

2.3提高国内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1)为了规范化、制度化企业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从而使我国企业申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避免有些企业搭便车的行为,我国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协调机制,使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的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对于外国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国内各个企业要及时洞察,同时对世界贸易组织及国内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所赋予的企业的权利进行充分利用,以保证所采取的相关贸易救济措施的及时性。

第9篇: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全面的分析外贸依存度的概念、意义以及它对于我国的影响,并借鉴前人专家的研究,来重新分析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是否过高。最后提出在我国在面对外贸依存度的问题上该如何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 论文关键词:外贸依存度;进口;出口;贸易 1 问题的提出: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197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9.8%,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外贸依存度的稳步提高。1991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33.4%,随着进出口的飞速增长,到2005年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变为了63.9%,最高时是2011年的70%,但由于2005年人民币汇率略有升值,才使得2004-2005年期间的外贸依存度下降了些许,而2006年的依存度又再次上升到68%左右。 在我国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比如李霞就在她的论文中提到了很多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她认为在现下的情况中,只是单单的考虑进出口贸易额比上GDP总值得出的外贸依存度是不合理的;再如赵勇也认为现时的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存在的很多的问题,比如把进口认为是负的经济活动等等。当然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即使使用新的计算方法,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仍然是逐年递增的,关注外贸依存度的增长问题还是十分迫切以及需要的。不管如何,在我国贸易额不断飞增的现时情况下,加工贸易、外资出口、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等的各种问题,都表明了贸易中的外贸依存度研究的现实意义。那在本文中,我就外贸依存度的概念、意义以及它对我国的影响来分析与解释我国该如何更好的把握这个问题。 2 外贸依存度的概述以及外贸依存度是否过高 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下面是名义外贸依存度的计算公式: 名义外贸依存度=一国(地区)商品进出口总值/该国(地区)GDP×100%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从最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看,该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外贸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和名称,依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 当只观察国际市场需求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可不考虑进口对本地区市场的影响,使用“外贸出口依存度”,其计算方法是: 名义外贸出口依存度=一国(地区)商品出口总值/该国(地区)GDP×100% 其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也反映国际市场对该地区产品的认可程度提高,对该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当然还有“外贸进口依存度”,计算方法如下: 名义外贸进口依存度=一国(地区)商品进口总值/该国(地区)GDP×100% 国内的许多学者对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存在的主要分歧就在于名义贸易依存度的计算方法是否科学。但仅仅运用之上的三个公式来简单的断定我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了,是不合理的,也是过于武断的。理由有三个: (1)国际间的贸易依存度比较。一般来说,小国的地域狭小,市场容量也较小,自然资源不足,所以通常来说采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这些小国来说,较高的贸易依存度会比较容易发展他们的经济,但他们的经济发展也会比较容易受到国外的影响。 (2)贸易集中度。虽然我国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但主要的出口商品的对象还是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东盟等。有数据显示,在2011年中,我国对四大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中国香港的出口占2011年出口份额的89%,并且对美国,日本的出口是占大部分的,但这种增长的势头已经有所改变,至2007年6月为止,中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呈下降的趋势,而对欧盟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出口逐渐增多。这就使中国的出口份额在各个市场间日趋平衡,这也就大大的降低了中国的贸易风险。这样的话,贸易的依存度在分散了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出于一个合理的水平上的。 (3)其他。比如加工贸易、汇率、GDP构成的差异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后,加工贸易已经取代了一般贸易,成为了中国外贸中占主体地位的贸易方式。从外贸依存度的角度来看,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较 分析显示,加工贸易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即加工贸易的对外依存度)已大大高于一般贸易。但是问题出在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太低了,若只考虑一般贸易的话,我国出口占GDP的比重是有下降趋势的,所以现时的高外贸依存度有很大程度上是由加工贸易带动的,不能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真正水平。而汇率也会影响外贸依存度,原因在于我国人民币被严重低估,这就使出口额以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时出现大幅上升,夸大了外贸依存度的实际值。最后GDP的构成也会影响外贸依存度,我国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仅33%,而第三产业又不太容易参与贸易,所以如果一国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那它的外贸依存度就不会很高,比如美国。 总而言之,仅仅依靠简单的数据来得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太高了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3 对中国外贸政策的建议 (1)适量的扩大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就如上面所分析的,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大部分都给美国,日本,欧盟等给占据了,这无非提高了我国对外依存度的风险,虽然在最近这个态势有所改善,不过总的形势还是挺严峻的。再加上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明显增多。对外贸易摩擦加剧和恶化的贸易条件也是目前的大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以美国和欧盟的调查为甚。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付我国产品的方式。所以我国可以在扩大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贸易来减少这类的风险,使我国的贸易环境有所改进。 (2)重新确立加工贸易产业选择标准并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既是一个贸易方式,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我们不能再按照劳动力、技术、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静态比较优势来确立加工贸易的战略标准,而代之以动态的比较优势标准。在实践中可采取“比较技术进步率标准”与“收入弹性标准”,“比较技术进步率标准”是选择即使暂时生产成本偏高,但其技术推动力大,技术进步率较高,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也较强的产业。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在现今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要从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加工贸易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作用,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3)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据世界银行统计,1970年,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1.1%,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并高于日本;而2002年,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至56.8%,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2.3%,并分别比日本和美国低18%和29.2%,2011年我国的这一比重又下降到54.1%。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长期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中的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重。把发展经济的着眼点更多的放在扩大内需上,所以我认为目前应尽快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促进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为此,要继续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尽快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进而改善居民的支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