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精选(九篇)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第1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高职英语 阅读与写作 一体化教学

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高职英语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高职英语教师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各种阅读和写作理论知识,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和写作技能,加强英语阅读和写作实践应用训练,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

1.当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1.1教师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关注点发生偏差。

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仍然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和需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习积极性偏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高职英语教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其一体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高职学生将英语关注点过多放在考试成绩上,松懈了自身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英语测试,选择盲目地反复做题,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客观解题能力,但是一旦遇到较复杂的阅读题时,学生就往往束手无策,甚至在写作时由于平时积累的词汇和句子有限,会出现“词穷”的尴尬现象[1]。

1.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的弊端。

高职英语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力,英语选用教材内容落后,教学活动单一,这些都导致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在阅读与写作课堂实践教学中,利用到的教学资源只是普通的黑板、粉笔及教材,缺乏对多媒体设备的灵活应用。英语教师只会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然后叮嘱学生要做好相应的笔记,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密切的交流与沟通,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学生在课余时间不会积极主动地复习课堂所学内容,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此外,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过于注重语法的教学,而对于英语阅读技巧和写作形式内容很少涉及,这直接造成了高职英语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低下,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2]。

1.3英语教材缺乏,学生学习需求无法满足。

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大,学生渴望获得那些自身感兴趣,能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的书籍。高校未能加大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学校的英语书籍大多是关于英语语法学习的,而有关如何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书籍少之又少,学校英语教师要集合大家的力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出一本适合学生的英语教材书籍,书籍中要有大量涉及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种阅读技巧和写作形式。

2.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

2.1加强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创新教学。

高职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国家英语考试大纲对新时代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学习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积累优秀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句子及段落,让他们进行科学的整理吸收。英语教师加强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资料的收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领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英语讲解;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词汇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讲解阅读材料时要创新向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注重英语写作技巧和文章阅读格式的讲解,向学生适当布置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任务,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搜集各种资料进行实践写作[3]。

2.2合理选择课堂教材,转换教学地位。

高职英语教师在一体化实践教学中要将学生置于实践课堂的中心位置,教师作为引导者,积极培养学生对各种阅读文章结构的认识,强化训练他们的词汇、句子应用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句子与句子衔接的问题[4]。此外,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或者自主编制能够实现教学目的的教材,教材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教材必须具备的一定真实性,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调动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高职院校要想有效培养出更多实用型的综合英语人才,就必须注重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合理应用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发散自身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莫海文.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调查与反思[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23-127.

[2]杨金秋,彭娜.论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3(2):79-81.

第2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以读促写 大专英语 教学研究

1.相辅相成的读与写

国内学者于洪伟认为:“读和写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力,各自具有独立性,但他们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输入必要的、地道的阅读材料,同时要教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信息输出。”[4]因为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写作的“彩排”,阅读材料提供了“彩排”的道具,各种各样的读写结合的输出训练正是促进并加强语言结构内化的有力手段[1]。也就是说,要写好英语作文,只有事先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才会有语言素材,有英语语感,有遣词造句、连词成篇等语言驾驭能力,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2]。

国外学者Widdowson是第一个提出以读促写方法的。在他看来,语言学习者应通过写作掌握阅读技巧,亦通过阅读掌握写作技能[7]。Smith认为阅读对于写作是很重要的,学习者应该从阅读材料中学到有用的知识[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读促写模式开始盛行,但大多数集中于进行理论描述,只有少数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多是针对大学、高中的实证研究,对大专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1983年,斯托斯基对母语中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了相关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写作成绩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与阅读成绩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好的阅读者十有八九将会是一个好的写作者,写作的质量与阅读的深度呈正相关,阅读深度越深的学生文章的深度会随之上升[5]。同时,国内学者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谢微娜深入描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作实际上就是一个模拟成文的阶段,写作则是对阅读的一种反馈,因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揣摩写作者的意图演写作者的角色,理解写作者的意图[3]。故笔者针对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进行一项实证研究,以验证读写结合可以提高大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成绩。

2.实验

2.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笔者针对大专生写作水平较差,将读写有机结合起来,着重探讨读写结合模的联系和可实施性,促使读写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之中。

2.2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所教授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共90人,进行随机分配,一班为控制组(进行传统教学),另一为实验组,进行一学期的实验。通过前测(在30分钟内写:I have a dream),验证两班的英语水准处在同一水平;通过后测(30分钟内写:why college),验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实验组除完成课上任务外,还需每周阅读三篇与课程相关的文章,并用英文写出总结以增强记忆,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为了增强实验可信度,笔者采用SPSS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

2.3实验结果

由表1可看出,对比组与实验组的平均分相差1.6分,可见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来说是有优势的。

由表2可知,控制组的t=.321,sig(2-tailed)=.750>0.05,故前后测中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验组,t=-4.506,sig(2-tailed)=.000

3.结语

由于此研究只进行了一个学期,故学生成绩上升不是很明显。即使如此,这项成绩也足以证明读写结合可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因为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法、词量、语感。正如古话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阅读应被认为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应把写作融于阅读中,让学生模仿、练习,最终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高彩凤,徐浩.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5).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谢薇娜.谈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1994(4):50-52.

[4]于洪伟.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

[5]Stotsky,S..Research on Reading or Writing Relationship:A Synthesis and Suggested Directions,Language Arts[J].1983(5)627-642.

第3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英语写作水平是对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整体性的量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研组的研究课题。决定英语写作质量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写作文体的把握和写作内容的掌握。在市面上出售的英语写作辅导教材和大多数英语培训机构对学生给予的是英语写作文体的指导,学生文章的脉络和结构因此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学生文章的内容较为空乏,缺乏深度,这与学生的阅读量有很大关系。此外,学生作文中所使用的句型呈现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特点,这也与其阅读量少有关系,加大阅读量能够提升学生英语语感。

一、大学英语中写作与阅读的内在联系分析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作为视听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对课后提问进行主观题和客观题的作答。课后提问的正确率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对于提高做题正确性的方法主要是由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两个部分组成。应试倾向的影响使得学生轻视阅读能力的实际提升而偏重解题技巧的研究。写作是大学英语单列出来的一项教学内容,写作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通过对范文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写作大量的写作技巧,然后根据既定题目进行写作训练。写作中曝露出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写作形式的掌握有余而对写作内容的饱满度不足。

造成上述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内在联系。英语阅读课后题的设置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程度,通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而提高课后题正确率,是阅读教学的科学教学方式。通过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水平,可以扩大英语阅读量,从而充实学生的头脑,为英语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另外,古书说“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有效阅读能提升学生的语感,对英语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可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在写作的过程中了解英语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促进其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中写作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模式

1.英语阅读教学增加即时文章短评环节

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将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目的在于切实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及作品的谋篇布局,从而让学生对文章形式和文章内容都有非常熟悉。对文章短评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课堂时间来进行灵活调控。为了照顾到学生英语水平有限且知识结构不同的现状,要将短评的范围设置的宽泛,从而让各个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教师针对文章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段落设置开放性的提问,目的在于全体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段落内容和自己已有的认知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为写作的内容的深度和写作素材的丰盈奠定基础。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增加即时文章短评环节可以将写作和阅读两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相互促进。

2.英语阅读教学增加读后感、缩写和续写作业

在英语阅读课后,布置所学文章的读后感作业和所需文章的缩写作业以及所学文章的续写作业。这三项作业可以依次进行展开,从而避免写作作业激增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以保证学生写作的态度和写作质量。三项作业的依次完成是学生将阅读信息内化成自己写作能力的完整过程,并且这个作业完成顺序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

首先,读后感作业是对阅读材料本身的总结和议论,写作任务难度较小;第二,文章缩写,这是对阅读材料的高度浓缩,同过缩写作业学生对于文章表达中心和内容都可以清晰地掌握;最后,文章的续写,缩写作业让学生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进度,将读后感中的联系现实部分接续在续写作业中,从而实现与阅读材料的内容表达上的对接。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增加读后感、缩写和续写作业,可以将学生的写作思路与英语原文写作思路接续上,从而矫正了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写作思维习惯。

3.英语写作作品模拟成阅读材料进行研习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写作作品装订成册当成阅读材料来学习。这些作品中既有上文提及的英语阅读材料,也有其他的命题作文。这些阅读材料的主要教学作用是学生之间对写作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另外,定期将学生的写作作品整理成阅读材料册,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阶段性的检验。为了端正学生对写作教学的态度,将每位在籍学生的写作作品都要编入阅读材料册中,学生根据教师对每个作业的评价可以了解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写作水平排名,从而促进写作质量的提高。

写作作品模拟成阅读材料进行研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模拟阅读理解课后题的方式出题,从而让学生研究出题的角度,进而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掌握。二是模拟考试中的改错题,从而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犯的语法错误进行纠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通过将写作作品模拟成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的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激励自己快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充分结合,发挥阅读的语言和知识的输入功能,为写作提供更过的材料,提高写作的思想深度,从而全面提高写作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对英语的词法和语法以及写作思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阅读提供了理解基础,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从而全面提升阅读水平。英语写作与英语阅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而将写作与阅读相互结合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对传统的写作和阅读分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研发科学有效的写作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4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中学习方式的优化实施不是机械地照搬某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而是针对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需求和现实可能性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它着眼于不同的的课型和特定的教学问题的解决,立足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其实施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的诸多课型中,优化实施最典型的就是阅读课,其思考拓展的空间与形式宽广而丰富。

阅读,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过程。阅读的实质和对话教学以及学习方式的优化理解,为我们的阅读课的学习方式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行为准则。目前有的学者根据学生的发展和中学阅读教学两方面需要,把阅读教学活动分为五种类型:即浏览性阅读、理解型阅读、鉴赏性阅读、借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根据这五种类型,可以设计出五种对应的阅读课,并且将其与一定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使学习方式的优化落实到具体的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

(1)流览性阅读——泛读课

针对这种阅读类型,我们重点是设计出泛读课,进行浏览性阅读能力训练。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查找资料——感知理解——观点交流汇报——价值评判等环节。

(2)理解性阅读——精读课

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出精读课,可以组织学生就文本的重点、难点、特点质疑问难,达到深入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目的;与这种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感知——多重对话——质疑问难——自我总结。

(3)鉴赏性阅读——欣赏课

鉴赏性阅读,指为获得审美愉悦而进行的阅读。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了欣赏课,对学生进行鉴赏性阅读能力的训练。可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典型作品和课外的经典名著、精美时文。教师应当加强鉴赏的方法指导,并让学生深入体验,可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预习——诵读涵咏——情境体验——感悟交流——拓展延伸。

(4)借鉴性阅读——读写课

借鉴性阅读,指的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阅读。针对借鉴性阅读,我们设计出读写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进行借鉴性阅读训练,可以组织学生揣摩分析范文,选定一个角度进行模仿。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指导——集体讨论——作品分析——品读促写。

(5)探究性阅读——研究课

探究性阅读,指为研究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阅读。这是一种极有发展价值的阅读。通过精思细审,参照比较,使认识更全面,更深入,以至于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它可以锻炼阅读主体的才干。针对探究性阅读,我们设置研究课,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探究。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实施可以这样优化设计:问题的提出(发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讨论心得——问题解决——书面报告。在此提供笔者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来说明:

研究性阅读设计

研究内容:大秦兴亡之启示

取材范围:(1)文本材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洵《六国论》,杜牧《阿房宫赋》

苏教版语文读本二:贾谊《过秦论》,苏轼《六国论》,苏辙《过秦论》

(2)音像材料《复活的军团》

研究步骤:

一、材料解读(1周)

1.学生结合工具书自主解读教材中的有关文章,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对于文言解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中标划并提出,由教师协助解决。)

2.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想,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解读心得,通过讨论加深认识。

3.观看音像材料,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积累。

二、论文选题(2课时)

1.阅读往届学生研究性论文佳作,了解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方式。教师点拨要点,作出本专题的论文选题及写作指导。

2.分析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确定研究的方向,报出论文题目。

3.论文选题交流。学生展示自己选定的题目,并简单介绍写作思路(或提纲)。同学共同评议,明确写作方向。

三、材料整理与搜集(1周)

1.根据选题重新阅读指定篇目,搜集整理相关的素材。

2.围绕选题拓展阅读空间,或上网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摘录素材。

四、论文写作(1周)

整理素材,梳理成文。

五、论文交流(2课时)

第5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束曼之邀参与《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基金项目课题组岳西馆基地的实践工作。本课题将系统研究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服务的理论,发展和丰富我国公共图书馆理论;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探索公共图书馆为特殊人群服务的方法与措施;指导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障碍者服务,提供面向特殊群体的服务方法、技能和服务模式。

一、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的概况与现状

读写困难(Dyslexia),是对阅读和书写能力不良儿童的神经医学判定名词,是一种较常见的表现为阅读、书写等能力缺陷的神经综合症,是儿童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的主要类型,约占其中的85%,也是学生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

国际图联从上世纪起就开始关注阅读障碍群体的服务问题,强调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者提供各种资源以满足其特殊需求。提出“获取信息:服务阅读障碍者”、“阅读障碍无处不在,你的图书馆做了什么?”。许多国家图书馆在阅读障碍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有所进展和突破。如瑞典、丹麦、美国、英国和日本。

我国关于特殊群体服务的研究始于世纪之交,国内的图书馆较为关注弱势群体和残疾人群体,而对阅读障碍群体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尚未足够重视和深入服务实践以及服务政策层面设计。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在这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对于读写困难的研究和相关政策措施已经比较完善。在中国大陆地区,存在读写困难的儿童数量高达千万,但得到帮助的孩子寥寥无几,这跟读写困难在中国没有基本认知有较大关系。读写困难的概念,目前急需在国内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在图书馆领域也是如此。

目前,课题组已经着手与广州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合作开展读写困难症系列活动。岳西县图书馆于2013年11月加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的实践研究工作。成为全国首家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课题的实践,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基层公共图书馆实践基地。

二、阅读障碍儿童服务课题岳西馆基地实践的案例分析

1.阅读障碍服务研究课题的目的

在我国大陆对阅读障碍症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社会上没有阅读障碍的意识,不知晓什么是阅读障碍,阅读障碍这一词汇在中文工具书中也似乎难以查找,更不知阅读障碍词语的释义。服务课题的实践就是使全社会对读写困难有个基本的认知,读写困难的概念及基本知识在社会得到普及,使阅读障碍群体在社会得到广泛的关注、足够重视和深入服务实践以及服务政策层面的保障等。

2.阅读障碍儿童服务课题在岳西馆基地实践的方法与措施

2.1馆员首先对读写困难症知识有充分了解

首先让图书馆馆员对阅读困难症基本知识有充分了解,通过让馆员观看知识宣传片《拯救聪明的“笨小孩”》,使馆员知道什么是读写困难症,了解读写困难症概念范畴等。提高馆员对所有人都享有文化和信息的权利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之一的意识。在平时工作中如何帮助读写困难症儿童,开展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使阅读改变人生。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的实践更深入付诸于对读写困难症的研究。

2.2读写困难儿童知识宣传普及和问卷调查

2013年11月初,岳西县图书馆与华南师范大学读写困难儿童服务研究课题组正式启动岳西馆基地服务实践,着手建立课题实践基地,实施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计划,开展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各项实践活动,承担课题实践任务,开始谋划课题宣传、问卷调研等前期工作。

2014年新春伊始县图书馆正式启动课题的实施工作 ,印制2000份读写困难儿童知识宣传折页和1200多份调查问卷,普及读写困难知识,为问卷调研工作做好准备。在此期间县图书馆课题实践小组走向社会走向民众;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广泛开展读写困难知识的宣传,几次前往岳西县实验小学与该校共商读写困难儿童服务活动和调研工作事宜。经过课题实践小组的知识宣传、阐释实践的意义,岳西县图书馆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心,该项工作最终获得该校师生及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随后,县图书馆针对实验小学老师、家长及学生发放1200份调研问卷和1800份读写困难知识宣传折页。宣传折页主要是让老师、家长了解读写困难的基本知识,使人们对读写困难症有个认知。调查问卷主要是社会对读写困难症知晓度和图书馆为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的调查,课题实践小组对有效回收的1100多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准确可靠的调研数据――《关于读写困难儿童研究调查数据统计报告》,并通过网络发与华南师范大学束漫教授,为公共图书馆读写困难服务的课题研究提供科学准确数据。

2.3举办读写困难儿童知识专场讲座

组织读写困难儿童知识专场讲座,呼吁全社会关注“特殊孩子”。4月11日岳西县图书馆实践基地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图书馆学专家范并思先生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教授、著名图书馆学者、《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主持人束漫女士做客岳西县图书馆“古岳大讲堂”,为大家讲述读写困难知识。呼吁更多人去关注读写困难儿童和认识读写困难症状,进而促进社会对读写困难儿童的理解和尊重,让读写困难儿童尽早地被发现并及时得到正确的帮助和治疗。同时,与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密切互动,为大家答疑解惑。

2.4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障碍服务活动

为探索公共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的服务方法,开展阅读障碍的创新服务,提升公共图书馆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水平、能力和模式,岳西县图书馆开展了系列的探索服务与模式研究。

系列活动之一:“说好普通话”。目的是使读写困难者正确掌握发音技巧和口语表达方式。内容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读写困难儿童进行语音的纠正,学习鼻边音、平翘舌、去声变调等的发音方法,方法是老师运用制作的课件和一些典型的词组、绕口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行教学。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系列活动之二:“读喜爱的书,讲趣味故事”。“六一”儿童节主办“读喜爱的书,讲趣味故事”活动。邀请阅读障碍儿童、家长五十余人来图书馆与我们的馆员一起参与此次活动。让读写困难儿童与我们的家长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我们的馆员一起阅读图书,分享有趣故事。使家长、孩子在图书馆共享亲子阅读的时光与快乐,达到陪伴孩子阅读,矫正消除孩子读写困难障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系列活动之三:“优秀书刊漂流暨千人签名活动”。举办优秀书刊漂流阅读――“中国梦 我的梦 家乡梦”图书漂流暨“走进图书馆,共享阅读精彩”千人签名活动。让阅读障碍儿童走近社会、亲近社会与广大市民一起参与借阅漂流图书,分享阅读经历和感受读书乐趣。引导阅读障碍儿童读书、爱书、藏书。

2.5购置障碍阅读服务的图书和基本设备

岳西县图书馆为做好实践工作,保证课题实践的正常开展,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从有限经费中拿出10万元购置读写困难儿童服务最基本的图书和设备。引进一批电子版少儿启蒙教育和国学经典有声数字书籍,采购阅读服务所需的电脑、教学显示屏和有关有声伴读设备,切实丰富障碍阅读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满足读写困难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为亲子伴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儿童服务的几点思考

现代公共图书馆在对社会大众发挥着传播知识、启迪民智等阵地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延伸服务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对特殊群体服务以及对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对这方面的探索仅仅是开始,涉猎这方面的工作远远不够,理论与实践差距还有很多很多。因此,在现阶段读写困难儿童基本知识宣传、问卷调研和讲座举办等一系列活动实践工作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就如何改善对读写困难群体的服务做出几点深刻思考:

1.提供一些更适合读写困难儿童的图书资料和数字资源 。诸如有声伴读数字读物、色彩鲜艳的绘本图书和大字体书本等。

2.提供特殊设备和工具,支持读写困难儿童有效地阅读。例如装有阅读辅助软件的电脑、辅助视听的设备、读笔和放大镜等。

3.从保护儿童的角度出发,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必须设置读写困难儿童阅读专区。

4.先进行馆员教育,让馆员了解什么是阅读障碍。馆员应怎样关心并主动向阅读障碍孩子提供帮助。

5.针对阅读障碍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制作宣传栏目,在网站和图书馆公共阅览区域向社会大众宣传服务阅读障碍孩子的理念。

6.通过亲子阅读会、读写困难儿童阅读辅导和读写困难儿童家长交流会等,家长和图书馆相互配合的方式改善“特殊孩子”读写困难现状。

7.图书馆应与公益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政府、医疗等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读写困难儿童阅读的相关服务。同时,应从一开始就实行跟踪服务,不断测试读写困难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变化。

8.政府和相关部门首先应从政策层面对阅读障碍群体服务给予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出台相应的、必须的法规与章程。改善和提升公共图书馆对读写困难群体的服务能力,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确保公共图书馆读写困难阅读服务基本设施设备和必须的教学用书及图书数字资源,以解决读写困难儿童阅读需求。

第6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 早期阅读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25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2-0002-05

Review on Early Reading Research of Library Field in China and America

Zhang Huil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emergent literacy in the library field in China and America, in order to offer useful references to the further study in the domestic library field

Key words:library; early reading; review

CLC number: G252.17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2-0002-05

早期阅读,是指学龄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过程。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1 ]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阅读有趣的图画书,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应起来,慢慢亲近和熟悉书面语言,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2 ] 学龄前儿童,是指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各有不同,一般为5岁或6岁。在本文中,学龄前儿童是指0至6岁的儿童。

0至6岁的学龄前阶段,是生命的起跑线,是智慧开发的关键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loom在其著作《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岁到17岁的9年中获得的。[3 ] 因此,儿童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早期阅读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开启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儿童视觉、听觉、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减少儿童入学后学习适应上的困难。

1 中美早期阅读研究概况

鉴于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在美国,早期阅读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5年,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Reading)明确提出了“阅读准备就绪”(Reading Readiness)的观点,将0至6岁的学前教育阶段视作为儿童入学后正式学习阅读做准备的时期。这一观点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广泛争议,研究者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阅读准备就绪是儿童神经系统成熟的自然结果,阅读所需的精神过程会在儿童发展的某一个时间点到来时自动展现,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天性说;另一派则认为阅读的环境很重要,通过适当的干预可以加速儿童的阅读准备就绪,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教养说。无论是天性说还是教养说,阅读准备就绪理念从20年代起影响了早期教育研究及实践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966年,新西兰学者Marie Clay对传统的阅读准备就绪观点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早期读写”(Emergent Literacy)这一概念。她认为,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是从个体出生时就开始的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环境在幼儿早期读写能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 ] 之后,又有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口语、书写等技能相互关联、同时发展;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在生命之初就开始了,并非是6岁以后才开始的,儿童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具有读写能力的;[5 ] 儿童正式学习阅读和写作之前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儿童以后阅读和写作的发展。[6 ] 到了80年代,早期读写取代阅读准备就绪,成为研究的焦点。研究者来自早期教育、语言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等各个领域,研究的内容涉及早期读写能力的构成、早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影响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庭读写环境、早期读写指导与教育等,成果十分可观。

在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的起步则要晚很多,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并且集中在幼儿教育领域。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明确提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7 ]此后,早期阅读更加受到幼教界的广泛重视,相关研究逐步增多,内容涉及早期阅读的基本理论研究、早期阅读教学研究、早期阅读材料研究、国外早期阅读研究、家庭与儿童早期阅读研究、早期阅读困难研究等方面。然而,国内相关研究仅仅关注早期阅读,鲜有将早期阅读与早期写作结合起来探讨二者统一性及相互关联性的研究。

公共图书馆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包括“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持和参与各年龄段群体的识字活动和计划,在必要时组织发起此类活动”;[8 ] 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在儿童早期阅读推广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与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服务和推广的实践相适应,图书馆领域也展开了对早期阅读的研究。在美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上,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报告;但在我国图书馆界,儿童早期阅读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可见的仅有期刊文章20来篇,早期阅读理论还尚未全面进入到图书馆领域。

本文通过对中美图书馆早期阅读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以期反映两国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的现状,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图书馆早期阅读研究提供借鉴。

2 美国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的主要问题

综观美国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图书馆服务的启示、父母和图书馆员在儿童早期读写发展中的作用、图书馆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指导原则、活动类型、实施步骤、效果评价、与其它机构的合作、向特殊人群提供延伸服务等。由于讲故事活动是图书馆学龄前儿童活动的最主要类型,因此很多研究对讲故事活动的历史、讲故事活动与早期读写研究成果的结合、讲故事过程中对话式阅读的重要性、讲故事活动的原则、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讲故事活动的区别、讲故事活动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探讨。

2.1 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图书馆要推动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了解学龄前儿童有别于其它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Robert L. Doan从社会发展、情感发展、智力发展、身体发展、创造性发展等方面横向考察了学龄前儿童群体的发展特点,[9 ] 更多的研究者则将学龄前儿童进一步进行年龄段细分,纵向考察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细微的发展差异。例如,Ellin Greene将0至3岁的儿童进一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出生至6个月、7个月至14个月、15个月至24个月、25个月至36个月;[10 ]Sue McCleaf Nespeca则将学龄前儿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出生至18个月、18个月至30个月、2岁半至3岁半、3岁半至5岁,[11 ] 两位研究者都考察了每一阶段儿童在视觉、听觉、动作、感知、记忆、情绪、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特征,总结了每一阶段儿童适合阅读的图书和进行的读写活动,图书馆可以从中获得面向学龄前儿童提供服务的启示。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研究者对学龄前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一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并非一定与同年龄的其他孩子表现出相同的发展特征。将孩子严格划定在一个发展阶段并不容易,很多时候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互有重叠。因此,他们所进行的年龄段细分只是普遍意义上的划分,具体到每个孩子时应根据他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2.2 父母和图书馆在儿童早期读写发展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早期阅读,父母的参与也是举足轻重的。一般来说,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阅读的地方,儿童在家庭中经历了从最初观察家长阅读、到和家长分享阅读、再到成为一个独立阅读者的过程。在儿童逐渐变得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中,父母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家中要有适合儿童各个发展阶段需要的丰富的阅读材料;父母还要经常与儿童一起阅读并进行互动,引导孩子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对父母的提问做出回应;当儿童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和写作时,哪怕错误百出,父母也应当多进行鼓励;父母不应限制儿童的阅读时间,儿童可以在任何他们愿意的时间、经常地反复地进行阅读或参与读写相关活动。[12 ]

面对儿童早期阅读推广的热潮以及早期读写研究成果的取得,图书馆也应重新审视自己在儿童早期阅读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研究者认为,早期读写是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核心,因为阅读和写作是实现任何学业成就的基础。图书馆在促进学龄前儿童早期读写中的目标是,使儿童将阅读和写作视为生活中必不可缺、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一部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图书馆的角色不是设置和开展具体的读写课程,而是帮助儿童创建能够从中经历和感受阅读和写作的力量与乐趣的良好环境。[13 ] 图书馆要成为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场所,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动要从婴儿期开始,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大声朗读、讲故事、举办家长培训班、图书讨论会等方式,提供各种有利于婴幼儿实现自我满足并发现阅读与学习乐趣的服务。[14 ]研究者还强调,图书馆除了直接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服务之外,还要向他们的父母或其他照顾人员示范如何为儿童构建良好的家庭读写环境并开展相应的读写引导活动。因为只有父母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并将图书馆的早期读写活动进一步延伸到儿童的家庭日常生活中,图书馆服务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图书馆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读写活动

学龄前儿童由于普遍不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因此图书馆只通过提供馆藏借阅不足以达到促进早期读写发展的最佳效果。在普通的借阅服务之外,图书馆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写活动。

图书馆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早期读写活动,首先应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在开始任何活动之前,要先寻求图书馆领导层的决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第二,活动中使用的任何资料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第三,要与其他图书馆员以及早期教育机构展开广泛合作;第四,要建立活动评价体系,对服务进行不断改进。[15 ]

图书馆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读写活动既包括直接面向儿童唱歌、念童谣、讲故事、进行读写游戏等,也包括专门为学龄前儿童父母或其他照顾人员开展的演示和培训活动。[16 ] 图书馆员在活动中除了最常使用的图书之外,还可以利用很多其它资源,如各种乐器、音乐光盘、视频和影片、玩偶、魔术贴板、玩具以及各种手工材料等等。[17 ]

图书馆策划早期读写活动的步骤一般包括:为图书馆周围的社区居民建立档案;评价社区居民的早期教育需求;制定清晰的活动目标;估算实现目标所需的时间;列出图书馆目前为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开展的服务;列出自己拥有的资源;列出任何妨碍目标实现的因素;对活动成本进行评估;与上级讨论活动计划和预算;对比和选择实施方案。在敲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具体考虑活动的频率、时间长度、具体的受众、宣传方式、组成部分、需要的材料、场地和设备等,并应针对婴儿(0~2岁)、学步儿童(2~3岁)、学前儿童(3~5岁)开展内容和形式有所区分的活动。活动开展之后,还要借助一些专业工具对活动效果进行及时评价,考察活动对于儿童、儿童父母以及图书馆自身的价值,总结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18 ]

尽管美国的图书馆十分重视面向学龄前儿童提供服务,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有很多家庭不能带孩子走进到图书馆来享受服务,因此,图书馆必须提供进一步的延伸服务。延伸服务的对象包括:(1)客观上有条件利用图书馆但因儿童父母自身缺乏读写能力、缺少时间或交通工具、不理解早期读写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图书馆的作用等原因而没有带孩子来图书馆的家庭;(2)由于父母残障或儿童残障而不能来图书馆的家庭;(3)没有固定住所的家庭,包括无家可归者以及住在无家可归者中心、家庭暴力危机中心、移民帐篷等临时住所的家庭;(4)双语家庭和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家庭;(5)单亲家庭,特别是母亲在劳教机构或儿童在医院、避难所、福利院等处所的家庭;(6)父母为19岁以下的青少年家庭。研究者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可以覆盖到上述所有类型的家庭,但是应该结合周围社区的具体情况,选定一个或几个最受忽视、最需要图书馆、通过其它途径不能接受到类似服务的群体来为其提供延伸服务。[19 ]

2.4 图书馆讲故事活动

由于讲故事活动是图书馆学龄前儿童读写活动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因此研究者对它进行了大量关注。在美国,最早在图书馆开展讲故事活动的是儿童作家Ruth Sawyer Durand,他于1908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开展了第一个正式的讲故事活动。[20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讲故事活动只是面向6岁至15岁的儿童,直到20世纪30年代,面向3至5岁儿童的讲故事活动才出现。到了40年代,有关学龄前儿童讲故事活动的文章大量出现,面向儿童图书馆员的教科书中也出现了策划实施讲故事活动的内容。50年代,学龄前儿童讲故事活动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固定内容,尽管当时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照顾人并不在受邀参加活动之列。后来,图书馆逐渐认识到父母或其他照顾人在儿童早期读写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些成人也逐渐开始伴随儿童一起来参加活动。[21 ]

研究者将图书馆开展讲故事活动的理由总结为:(1)图书馆员具有讲故事的优良传统以及专业的讲述技能;(2)儿童需要图书馆员的故事,儿童从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发展;(3)讲故事通常以抑扬顿挫的音调来进行,其中的节奏变化每个人都喜欢并需要;(4)学龄前儿童具有缺乏独立阅读能力、注意力范围小且时间短的特点,图书馆讲故事活动综合了阅读图画书、念手指谣、唱歌、做游戏等内容,更加容易吸引这些幼小的听众并使其真正参与进活动中;(5)即使在活动中使用非虚构类、以提供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图书,图书馆员也以声情并茂的方式讲述出来,就使得没有生命的信息和事件变得栩栩如生;(6)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哪怕不借助图画,幼儿也可以根据听到的内容勾画出具体形象的画面和情节,这些细节可以成为儿童的记忆;(7)在注重语调、音量大小、节奏快慢的变化之外,讲故事活动还更多地借助于各种身体语言来综合展示故事情节,因此更加有助于那些有语言障碍的人群理解故事和图书;(8)能将听众与图书馆、图书馆员联系在一起,增加年幼的儿童对于图书馆的感知和认识。[22 ]

随着儿童早期读写研究成果的大量出现,图书馆需要将相关的理念应用到讲故事活动中,用理论指导来减少活动开展的随意性,加强活动的效果。与过去相比,图书馆讲故事活动在吸纳了早期读写最新研究成果之后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图书馆员要在活动中向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照顾人员进行示范,教会他们如何在图书馆活动之外的其它时间和地点来帮助儿童发展六项早期读写技能,包括儿童对于印刷物的喜爱、语音认知、词汇、叙述能力、印刷物认知、字母知识。[23 ]另外,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各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与此相对应,图书馆在为学龄前儿童开展讲故事活动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段差异。面向0至2岁婴儿、2至3岁学步儿童、3至6岁学前儿童的讲故事活动,在时间长度、内容、格式、侧重点等方面都应有所区别。[24 ]

研究者也对讲故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策划、实施、评价、图书馆外的讲故事活动等进行了探讨。[25 ]

3 我国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的文献调查,我国图书馆儿童阅读研究方面的文章有近百篇,内容涉及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推广、图书馆儿童阅读指导、国外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经验、图书馆与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等方面。然而,具体到0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相关的研究则可谓寥寥无几。从数量上来看,仅有期刊文章20余篇;从内容上看,多集中于对早期阅读的定义和作用、儿童不同年龄段的阅读倾向、图书馆学龄前阅读教育与指导、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及分享阅读活动、国外学龄前儿童阅读计划等的探讨。

戴明认为,早期阅读是通过为婴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让婴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早期阅读有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和成熟,刺激婴幼儿在关键时期的智力和身心发展。[26 ] 陈力将学龄前阶段划分为婴儿期(3岁以前)和幼儿期(3岁至6岁),并认为婴儿期的儿童适合阅读画报一类图文并茂、文字不多、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的读物,幼儿期可以在读物中适当介入形象的语言,另外还可以多背些诗词。[27 ]

针对少儿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为学龄儿童、对学龄前儿童非常忽视的情况,孔锦云早在1994年就指出,图书馆开展学龄前儿童服务是时代的要求,而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出版物的大量涌现为这种服务提供了可能,图书馆学龄前儿童服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阅读心理、阅读需求的研究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28 ] 韩波指出,图书馆要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他们进行各种感官刺激及系统引导,而且为幼儿家长提供服务与为幼儿提供服务同样重要。[29 ]黄碧认为,少儿图书馆应面向婴幼儿提供一些特色服务,比如举办专家讲座、定期召开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对群众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常识宣传、与幼儿园进行资源共享活动、举办讲故事、绘画等活动来激发儿童早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等。[30 ]

研究者还对少儿图书馆的早期阅读教育和指导进行了探讨。早期阅读教育方面,包括少儿图书馆开展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意义、现状、优势、原则、措施等。[31 ]早期阅读指导方面,研究者重在探讨指导的方法和途径:贡燕指出,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倡亲子阅读及同伴合作阅读,倡导幼儿分级阅读,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对幼儿的阅读指导。[32 ] 于银戈认为,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馆内的读物开展幼儿知识大赛,推动婴幼儿走进图书馆;还可以邀请幼教专家进行知识讲座,为幼儿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发挥图书馆在家庭教育中的功能;还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母子座谈会,举办以家庭为单位的读书活动,与家长共同来推动儿童的早期阅读发展。[33 ]

此外,研究者还对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和分享阅活动的意义、原则、具体方式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者一致认为,鉴于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家长在早期阅读指导中存在的许多误区,图书馆十分有必要开展亲子阅读和分享阅读活动。[34 ] 在开展亲子阅读和分享阅读活动中,图书馆应遵循安全性、思想性、多样化、互动性、个性化服务等原则。[35]开展活动的具体措施,通常包括设计科学实用的亲子阅览室、配备适合各年龄段儿童阅读的书籍、举办大家共读活动、表演童话短剧、开展其它读写游戏等,[36 ]另外还要针对家长召开座谈会、聘请专家开设相关讲座、上门进行家访指导等。

陈永娴的《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及意义》(深图通讯,2006年第4期)、《阅读,从娃娃抓起――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两文,对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的发展历程、服务内容、合作模式、实施意义等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我国对于学龄前儿童阅读教育的重视。

4 结语

基于儿童的早期阅读与早期写作技能相互关联、同时发展这一共识,美国图书馆界在进行早期阅读研究时,便与幼儿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一样,将阅读和写作并提,统称为儿童的早期读写来进行研究。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界到目前为止仅注重早期阅读,鲜有对早期写作的探讨。美国图书馆界儿童早期读写研究以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为主要成果,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研究内容已颇成体系,研究者既注重将其它领域有关儿童早期读写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念借鉴到图书馆领域,又注重将这些理念与图书馆的实践进行结合,具体探讨图书馆学龄前儿童服务的每个环节。相对而言,我国图书馆界儿童早期阅读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还十分有限,研究内容涉及的主题也比较少。可以说,早期阅读理论还尚未全面进入到图书馆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空间都还很大。

参考文献:

[1]常艳春.早期阅读,应立足“分享”淡漠“功利”[J].家长,2005,(4):2-3.

[2]周兢.早期阅读,让孩子终生热爱学习[J].幼儿教育,2005,(2):4.

[3]Bloom, B.S.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human characteristics[M]. New York:Wiley, 1964: 88.

[4]Whitehurst, Lonigan. Child development and emergent literacy[J]. 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 848-872.

[5]Teale William H. , Sulzby Elizabeth. Emergent literacy as a perspective for examining how young children become writers and readers[A]. Teale William H. , Sulzby Elizabeth (Ed.).Emergent literacy: Writing and reading[M].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6: xix-xx.

[6]Clay, M. M. Becoming lit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er control[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1991.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早期教育,2001,(9):3.

[8]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N].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1994-10-29.

[9]Robert L. Doan. Preschool profile: Developmental aspects of young children[A]. In Ferne Johnson. Start early for an early start[M].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76: 3-10.

[10][12][18]Ellin Greene. Books, babies, and libraries: Serving infants, toddlers, their parentsand caregivers[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1: 19-23,25-28,113-115.

[11][19][21][24]Sue McCleaf Nespeca. Library Programming for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M]. NY: Neal-Schuman Publishers, Inc., 1994: 13-44,147-178,3-64,66-99.

[13]Barbara Froling Immroth, Viki Ash-Geisler. Achieving school readiness-Public libraries and National Education Goal NO.1[M].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5: xvi.

[14]Charles R. McClure, Amy Owen, Douglas L. Zweizig, Mary Jo Lynch, Nancy A. Van House. Planning and role setting for public libraries[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7: 37.

[15] Carole D. Fiore. Programming for young children: Birth through age five[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6: 11-18.

[16]Ann D. Carlson. The preschooler & the library[M]. Metuchen, NJ: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91: 137-141.

[17]Debby Ann Jeffery. Literate beginnings: Programs for babies and toddlers[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5: 26-32.

[20][22]Kendall Haven, MaryGay Ducey. Crush course in storytelling[M].Westport, CT: Library Unlimitied, 2007: 2,9-14.

[23][25]Saroj Nadkarni Ghoting, Pamela Martin-Diaz. Early literacy storytimes @your library[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06: 24-29.

[26]戴明.浅论婴幼儿的早期阅读[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Z3):103.

[27]陈力.浅论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期的阅读倾向及阅读的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4):90-91.

[28]孔锦云.浅谈学龄前儿童读者工作[J].江西图书馆学刊,1994,(1):49-51.

[29]韩波.幼儿教育法与图书馆服务模式[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2):86-87.

[30]黄碧.浅议少儿图书馆之婴幼儿特色服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1):96.

[31]李学锋.少儿图书馆开展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初探[J].2007,(4):40-42.

[32]贡燕.关于幼儿早期阅读指导[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4):49-50.

[33]于银戈.浅谈利用“双休日”开展低幼读者导读活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4):73-74.

[34]赵玉芳.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意义和措施[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4):60-61.

[35]李秋颖.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108.

第7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材类型 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到,目前对现有教材的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成果还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理论提炼,专门对教材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的成果还十分有限。这有限的总结性的成果中,有一部分是就某些教材的特点、某一阶段的教材编写问题或教材编写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的,某些专题性的讨论相当深入,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类型

1.配套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配套型系列教材主要提高给长期、全面、体统地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配套型教材是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由初、中、高三个阶段,听、说、读、写四种教材内容构成的系列教材。

例如:由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此套教材的编写广泛邀请了国内有关专家就教材编写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学术讲座,在广泛收集编写资料后形成了一系列初、中、高纵向联系和不同系列横向协调的系列教材。而其中由罗青松编写的《发展汉语・高级汉语阅读》本教材的教学对象是专为来华学习汉语的长期进修生编写的,是外国学生汉语阅读训练编写的教材,适合汉语高级水平(起点为汉语水平考试四、五级左右)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汉语言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阅读课教材。

还有由周小兵、张世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汉语阅读教程》也是配套型教材的典范。本教材的适用对象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适合学过《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附件)・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初级、中级词汇的学生,汉语水平考试达到四、五级。

最后还有由彭志平、赵冬梅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阅读教程》就是典型的配套型系列教材,与它相配套的系列教材还有口语指导、写作指导、语法指导等多种配套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每课课文前设计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答题,作为阅读提示,以便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阅读过程。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猜测、预测课文的大概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去读。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看一下这些问答题,然而再阅读课文。该书课文选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章的体裁有说明文也有记叙文。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短文,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练习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练习内容包括: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词语、句子的理解、回答问题等。

2.实用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实用型教材主要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交际问题而编写给现学现用者的教材。实用型教材是指在范文选取上采用与学生学习、工作联系较紧密具有规范性和代表性的实用文本,涉及公文书信、商务书信、新闻解说等多种高级应用文体。

例如由王慧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商务汉语金桥――中级阅读》属于典型的尚武汉语教程系列。该教程适用于对外汉语三年级本科留学生,以阅读主,兼顾会话与写作。在编写原则上强调知识性和实用性。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订文选自当前的报纸杂志和网络文章,内容富于时代感,收有大量商务新词语。每个单元都配有词汇例释和语法修辞,重点讲解词语的用法以及汉语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汉语水平。配套练习丰富多样,主观题供课堂讨论之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有关商务活动的议论文和选题;客观题的题型则参照HSK考试形式,以满足学生应试要求。

3.应试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应试型教材主要针对汉语水平考试者而编写的教材。应试型教材是指辅助各类高级汉语考试设计编写的阅读教材,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使用周期短,内容简单但实用性不强。例如由李禄兴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阶梯快速阅读》,这套教材一共分为5级。其目的是使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都有材料可读,而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设计上,按照不同阶段应该掌握的词汇量选材和编写课文。教材力求从结构设计、内容选择、习题的编制、课文的长短等方面,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用学习者的眼光来加以衡量和取舍。教材各环节的组织和安排,考虑了它跟以往教材的联系与区别,充分吸收以往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认真考虑所编教材整体或局部的创新之所在,力求增强所编教材的特色和新意。

二、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存在问题

现有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中对语体学的理论重视不够,缺乏这样的理论支撑。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从汉语水平等级上划分,包括初级汉语阅读教材、中级汉语阅读教材和高级汉语阅读教材。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对阅读还没有重视起来,教学的重点在语音、基本句型和汉字,学生阅读成段文章很吃力,因此,初级阶段的阅读教材很少。高级阶段,到目前为止都是原著阅读,高级阶段学生该阅读什么样的教材,我们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因此专门为高级阶段编写的阅读教材也很少,造成了教材语体不连贯的问题。

从阅读的不同目的划分,阅读教材包括培养理解能力的一般的阅读教材、培养阅读速度的快速阅读教材、报刊阅读教材。快速阅读和报刊阅读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对其需要专门研究,快速阅读、报刊阅读和一般阅读教材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些教材中,“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不够深入、广泛,就事论事的多,没有从教学法理论高度,从整体去考察教材的得失。因而教材年年编,年年变,质量提高得不快。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法理论对教材的指导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阅读教学和教材设计进行的研究不少,阅读教学大多是结合某种阅读理论谈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或者某种阅读技能的培养,很少有针对高级阶段的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很少有专门谈到阅读课的教材设计及练习的编排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贤州.建国以来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报告[C].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第8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xx.8——20xx.10 成立课题组。

2、20xx.11——20xx.1 开题、评审、修改。

3、20xx.2——20xx.2 实验、明确要求。

4、20xx.2——20xx.4 初步总结。

5、20xx.5——20xx.12 归纳模式。

6、20xx.1——20xx.6 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第9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探究性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探究性教学,主要表现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允许学生自主地去解读课文。教师不再关注学生阅读的结果,而要关注读的过程。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有效的探究性研究,才能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同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阅读是新课标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过去的阅读改革中我们看多,大多数都是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构建,因此影响了阅读教学的发展。新语文课表体制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说明了语文是交际工具,又诠释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习语文,既是习得语言的过程,又是提高自我素养,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探究性阅读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这种阅读方式将阅读看做体验探究的过程,从实质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已进入探索阶段,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探究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当务之急对探究性阅读的探索,是指导新课程阅读教学的重要实践。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

阅读教学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构建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的兴趣。但有些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给学生的阅读环境很压抑,课堂以教师为主,教师对阅读的过程具有绝对的掌控权,学生反而成为阅读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阅读氛围沉闷、了无生气,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并且在长期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形成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的性格。因此,组织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给学生充分阅读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的阅读氛围,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有所体会。

(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抓住机会促进深化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时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阅读自由,明确自己的教学位置,适当地给予学生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章,鼓励其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授课文《月光启蒙》时,让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要组织学生探究文章主旨、思想观点等等。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给予其适当鼓励,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母亲是怎样在月光下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不打断解决问题的思路,适当地表扬学生,引导其进行探究性及开放性阅读,对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沟通与交流。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些小练笔,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对课文理解,让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体会写下来,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启发指导其进行小练笔,我们以《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讲解为例子,本篇文章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赞扬了伟大的母爱。所以,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本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在日后的写作中,模仿该写作特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会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绝不是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获得的体验与感悟才是最真切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让他们亲历阅读探究的过程,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阅读素材中的情感,同时,渗透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之中,教师不妨根据阅读文本的难易度以及要求,研读品味重点篇目,对于不同阶段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学会精读、略读和整体游览。积极开展课内探究性阅读教学,在课堂中给他们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让学生自己朗读、默读,以读悟情,在读中探究感悟。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的素材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比较阅x,引导他们对其相同点、不同点加以比较,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能力。(四)阅读中激发内心情感,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

阅读与写作都离不开文字积累。语文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感性多于理性。无论是语文习题,还是写作训练都没有标准的答案,一般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开设语文这门学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通过阅读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阅读教学让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积累的经验来分析文章,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通过开放式阅读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开展自主性探究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开放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直接面对阅读素材,与阅读文本展开心理对话,从根本上提升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首先必须以学生为主,通过开展自主性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内容,体会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在读中陶冶情操,提升阅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阅读[J].学周刊,2016(04).

[2]樊蕊.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1:111.

[3]郑福海.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绿色通道[J].教育艺术,2016,01:7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