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媒体融合的定义精选(九篇)

媒体融合的定义

第1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因而成为了象征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平等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北美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把媒体融合现象作为起点,着重剖析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政经、机构、政策、发展、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本质、动因以及影响。总的来说,在全球传播体系市场化、自由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传播信息产业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组的具体手段,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了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历史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是媒体融合的双重特点。

Abstract:

Mediaconvergenceisanotherbuzzwordinthefuturistdiscourse.Whilecelebratedastheinevitablepathtowardseconomicgrowth,socialdevelopment,andhumanprosperity,mediaconvergenceisactuallyamarket-drivenrestructuringoftheglobalcapitalistsystemontheplatform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ThroughcriticallyreviewingtheNorthAmericanscholarshiponmediaconvergencefromthevantagepointofpoliticaleconomyresearch,thisarticlepointsoutthatontheonehand,NorthAmericanscholars,especiallypoliticaleconomists,havedemystifiedmediaconvergencethroughsocial-historicalapproaches;ontheotherhand,theyhavecriticallyexploredthehistorical,political,economic,institutional,andtechnologicalforcesthatinformandstructuretheprocessesofmediaconvergence,fromtheperspectiveofvariousplayersinthetransnationalpoliticaleconomy.Recognizingthedeepenedintegrationofdevelopingcountries,suchasChina,Russia,India,andBrazil,intotheglobalcapitalisteconomy,mediaconvergence,asanongoinghistoricalprocess,willcontinuetobeanusefulvehiclethroughwhichscholarscanfurtherunderstandtheexpansionandevolutionofglobalcapitalism.

“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的丰富,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界定往往受潜在的经济逻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历史现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也还未有终结。处在最活跃的经济和技术领域,媒体融合的走势受到宏观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策、市场、技术、核心价值和社会大众的多方影响。介于“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学术热点,本文试图粗略地归纳出几种比较突出的研究途径和角度。特别是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本文旨在审视北美学者近几年内对“媒体融合”现象的预测、分析以及常用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来说,北美学者对媒体融合的探讨大致分三大重点:第一个重点考量媒体融合这一历史现象的性质,并试图解释趋势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和阻力;第二个重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媒体融合的具体状况加以分析。对于新媒体政策与新融合经济的解析是这个方向的重中之重;第三个重点涉及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反映在大众政治、公共文化、社会关系上的种种深刻影响。可以说,一方面,通过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格局的分析,北美传播学,特别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融合”概念中另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未来主义成分做了“去神秘化”的剖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deSola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of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所带来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根据这个概念,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信电、电话、电报、大众传媒之间原有的行业隔离与技术区别正在逐步消失。未来,某一物理媒介—无论它是无线还是有线,无论是电波还是电缆—将能承载所有的语音、图像、数据、以及视频的传递;同理,原本只能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例如印刷品、广播和电话,也将不再限于它们原来特定的载体(Jenkins,2008:10)。3G手机、数字电视、网上广播、还有众多网络互动媒体的出现都是媒体融合的具体例子;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也对网络带宽和终端功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总的来说,“媒体融合”是西方未来主义思潮的又一流行词汇,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在未来主义的词汇中,“媒体融合”以技术演化为核心标尺,对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又持有实在化的观点。作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对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思潮,未来主义反映了政治经济权力精英对人类社会发展未来前景的主观愿望。技术未来主义一大特点是把科学技术偶像化、自在化、绝对化,但同时又回避国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与限定。无独有偶,北美传播学主流思想为未来主义的流行贡献了一臂之力。比如,Murray(2003)就曾预测数字化的内容下载功能将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的“第三次”浪潮。不可否认,技术演变是媒体融合现象的重要特点,“媒体融合”的口号也确是强有力的言辞。但是,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框架,“媒体融合”有明显的盲点。脱掉“科学技术”客观性的伪装,“媒体融合”实质上是带有强烈价值倾向的规范性框架:一方面,它为“革命式”的技术创新而加油欢呼;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却领会不到融合潮流实质上是全球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自我再造重组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新技术寓言式的描述,“媒体融合”潜在地为维护并重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核心优势做了铺垫,埋下了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未来主义把“新科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放大到绝对主导的地位,但是伴随着国际资本和西方发达国家实实在在的推动,媒体融合已从主观预测转变为有自我实现能力的潮流,因而有了超越话语范畴的现实影响力。特别是美国1996年的电信改革,不仅取消了原来的行业隔离,不再禁止电信运营商进入有限电视和网络服务行业,更是抢先全面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包括电信、广电、计算机网络在内的美国传播行业,因而迫使英国和欧盟国家紧随其后以期提升本国媒体资本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在自由化的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垄断集团通过融合强占先机,以期制定规则,主导转型(Zhang,2002:38)。可以说通过迎合跨国垄断集团资本扩张的本性,这一历史性改革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机制的兴起,其深远的影响力波及了整个国际传播体系。

就在市场化、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自九十年代以来,融合潮流变得相当明朗。尽管技术演变本身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但是在那些以技术革命为理论框架的学者眼里,新技术就成了凌驾于政治经济结构之上、自成体系的历史推动力。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深度的研究作品。MiltonMueller(1999)就描绘了由电子技术带来了媒体经济和技术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根据Mueller,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已流传了近25年。自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诞生以来,关于互联网是否会最终促成媒体融合的讨论就不绝于耳(Mueller:12)。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显然已将媒体融合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但是,如果这个趋势至今还没有充分实现,是什么样的非技术阻力导致的?哪些机构,哪些利益,出于什么原因,在推动或延缓这个趋势?哪些地区国家,哪些社会团体,哪些权力集团将从媒体融合的大潮中获利?由于媒体融合还是不断演化的历史进程,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程度也大相径庭,这些结构性、实质性的问题将引导学术界的讨论。

当然,不同的学术流派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也不尽相同。首先是机构研究。机构研究以引导机构改革、促进融合为目的,着重分析和评估融合的具体政策和现状。这类研究默认并接受了主导媒体融合的商业逻辑,其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完善并促进资本主义技术改革,推进在“新自由主义”引导下的全球信息体系的重组与再造。比如说,Dong-HeeShin(2006)就韩国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媒体所有制结构,监管部门结构,以及媒体管理政策从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媒体融合。Baldwin,McVoy和Steinfield在他们的专著里(1996)也指出媒体融合的实现不仅仅包含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产业运作、商业文化、融资方式、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等方面。立足于各个国家的特定环境,站在经营策略的立场,这些论述着重讨论“如何做”这一实际的操作性问题,为帮助实现跨国抑或本土资本在这一重大媒体产业变革中的取得战略地位献计献策。

机构研究的“改良主义”的前提有意无意地提示我们:媒体融合决不是简单的、必然的技术潮流,因为政府政策、经济行为、意识形态、乃至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关系对媒体融合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个理论架构下,“媒体融合”成为一个缩写,泛指在电信、广电和信息产业,由一系列技术演化、产业重整、市场改革和相关政策组成的现象(Blackman,1998)。因此,相对于未来主义科学技术绝对化和自在化的逻辑,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更加赞同这种社会化、机构化的理解。但是,不同于机构研究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默认或回避的态度,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融合的理解有意识地跳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并直截了当地解析全球资本主义系统与传播信息体系之间日益复杂交错的关系。在他的专著HowtoThinkaboutInformation中,Schiller就主张把媒体融合的本质看作是国际资本扩张和重组的又一个历史表现,并指出“媒体融合”这个概念使公众错误的认为融合是不可逆转的技术进步的必然(Schiller2007:103)。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下,“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被深深地卷入市场经济活动中去了,成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商品,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平台;在信息经济的旗号下,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关心的是资本通过传播信息平台在全球范围的积累,只要能增加利润,这个体系中的主导者有意摧毁任何国家或地方干扰利润实现的现有技术体系、制度、传统和机构。从这个意义上,媒体融合说明资本逻辑渗透全球传播体系的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张。有别于机构视角,批判政治经济学往往突出国际资本活动所起到的隐形的,但实质上相当核心的主体导向作用,并且描述这个复杂历史过程中所上演的种种矛盾、斗争、控制,进而说明社会变革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此外,由商业逻辑为主导的媒体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被推进的。那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媒体融合的看法与做法一致吗?新媒体的普及给于发展中国家“跨越”的机会吗?当发展中国家加速融入全球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国家政府与本土资本是否有能力有选择地介入媒体融合,并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实力增长?当地的人民大众能否从中赢得更多的权益?当日本韩国成为媒体融合的先导国家,跨国资本在这些亚洲国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新媒体的出现会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抑或是遏制它?随着媒体信息产业变得越加重要,它与国际政治和区域经济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紧密关联?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媒体环境下,这一系列关于国际关系和跨文化传播的“永恒”问题仍然非常重要。比如说,Jussawalla(1999)就曾探讨过信息技术融合对亚洲区域经济的影响;Msimang(2001)则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想改变相对落后的被动状况,面向媒体融合的管理方式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自由经济的模式;Boyd-Barrett(2006)更进一步指出数字媒体在国际上的扩张帮助重整国际资本所操纵的媒体霸权。总的来说,从比较与跨国视角出发,如果媒体融合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浪潮,那么媒体产业在国际上的演变能帮助我们理解重大的国际权力的动态结构吗?

二、新媒体政策与融合经济

毋庸置疑,媒体融合给行业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信、广电和信息产业原本是在相对独立的监管制度下发展的。具体的说,在欧美地区,电信监管政策强调对基础设施硬件的管理,但视内容为超出监管范畴的私人问题;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维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广电的监管则侧重内容管理;同时,信息与网络产业则是在相对无监管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Blackman,1998).但是面对媒体融合,原来各自分立的行业监管不得不重新调整,不同利益和理念之间的争论与冲突不可避免。对于这些争论的记载和分析有助于说明媒体融合的多重主体性与复杂的内在矛盾。

同时,从宏观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全球体系自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更是把关于融合政策的争论设定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导下,为了迎合国际垄断集团抢占国际市场的战略,欧美电信、广电、信息行业监管政策都纷纷鼓励自由化的机制,推动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Schiller,2007)。同时,随着发展中各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欧盟这样的“超国家组织”,规范化的条约更加速了国家传播产业本身以及以传播产业为渠道而进行的与全球市场体系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政策还能在“社会公正,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之间作出比较公允的平衡吗(Simpson,1999)?就全球媒体经济而言,剧烈的市场改革和产业重组将改变以往经济实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吗?

首先,在基础设施这一层面,就存在许多关于发展趋势的争论。比如说,当电信与广播电视产业日趋重叠,“融合式”的监管架构是否会削减原来受推崇的媒体多元文化的保护制度。(Simpson,1999)?当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提供媒体服务,怎样才能保证其他服务供应商不受掌控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商的恶意排挤(Blackman,1998)?由于两种以上的技术都可以实现宽带传播,采用哪种技术来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也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Benkler,1998;McKnight,2003).总而言之,在媒体变革的过程中,种种有关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以及行业准则的监管政策都将影响未来媒体格局,因而至关重要。

其次,媒体融合还促使了许多新型终端和新型服务的出现;虽然传统媒体并不会彻底消亡,但却经历巨变。重要的是,这些剧烈的变革鼓励社会各界重新审视貌似永恒不变的媒体结构和媒体权力分配,因此孕育了大量的争论和动荡。以数字电视为例,承担着公共服务功能的非盈利性媒体应当怎样应对和适应数字化的挑战?在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网络为纽带的,资本主义商业逻辑主导下的多媒体环境里,什么样的媒体监管政策可以有效的保护“公共利益”这一核心价值取向?在北美自由经济的大环境里,数字电视的推动是由目前的垄断企业领导?还是通过政策介入把市场准入条件降低(Castañeda,2007)?可见,即便在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大环境下,传播信息体系不仅是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载体,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公益责任。因此,有关媒体融合的政策制定是在商业逻辑、权力结构和社会公益等一系列彼此矛盾的多方诉求下被左右着前行的。到目前为止,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下,商业逻辑凌驾于媒体社会公益的责任之上,因此大大削弱了主流媒体在社会效益中的贡献。当然,由于媒体融合还是一段尚未完结的历史进程,最终的收益者将由历史裁定。

就媒体经济而言,由资本主义商业逻辑主导的全球传播体系正在经历剧烈的扩张,同时,其内部的市场格局也是动态的。在新自由主义和媒体融合的双重导向下,传播体系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历了结构性的调整。这一结构性的调整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涉及到资本主义媒体经济内部的实力较量和重整。一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跨国垄断集团试图巩固并进一步壮大其市场实力;另一方面,传播信息体系在全世界范围的调整也给新兴的市场经济主体带来了机会。

具体的说,由于媒体融合的前提是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产品的重建和升级,这促使目前仍处于优势地位的电信公司、传统媒体、和硬件制造产业通过种种方式改变生产结构,切入新兴市场,以适应变化,因而引发了产业结构、市场结构、部门结构的变化。目前,国际垄断媒体公司已利用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治影响力上的种种优势,通过扩张,兼并、重组等途径,抢先把媒体融合纳入公司发展策略中;换句话说,跨国媒体公司很大程度上主导媒体融合的走向,媒体融合也改变了它们的商业运作方式(Arsenault&Castells,2008;Chonetal.,2003)。与此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国际生产链也经历了重大的重组配制。电信、广电与信息产业的广泛融合甚至改变了这些细分产业内部的产业链结构,因此影响力波及世界各地(Witz,2001)。除了国际资本的带动和跨国产业的结构调整之外,国内的政治经济原因,特别是不同部门、不同经济实体乃至阶层利益之间的博弈,都可能影响以媒体融合为其点的产业格局的发展方向(Zhao,2005;Wu,2009)。可以说,在这场以媒体融合为形态的市场角逐中,鹿死谁手、谁是赢家是有关全球信息体系和全球市场经济的前瞻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资本主义商业逻辑主导的全球传播体系并不是坚不可摧的;恰恰相反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内在矛盾在新旧技术交替时期被放大,因此维护和巩固资本逻辑对传播体系的控制至关重要。首先,从纯技术角度来说,现代技术给人类的交流传播活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数字技术不仅使“信息”从一种稀缺资源转变一种过剩资源,融合媒体更是具备了互动的特点,因而让普通使用者对信息流通过程有了更多的掌控权。但是,往往正是这些极有益的技术特点使得资本通过全球传播体系实现利润积累的过程受到冲击。

以知识产权为例:由于数字技术改变了媒体制作、内容存储、信息传递和信息流通种种阶段的操作方式,知识产权原有的生效范畴和执行方式都受到了负面影响。一方面,网络强大的共享与复制功能不仅激发了数以万计的免费内容下载和内容转载,甚至鼓励了非盈利性的创作共享运动的风起云涌(Murdock,2009)。作为反击,大公司不仅严格化了知识产权规则,他们还推出了一系列控制信息供应的技术手段以期顺利实现信息“商品化”的转化,其中包括加密,直接授权,收费网络信息,使用者密码输入系统等等(Spinello,2002:170-172)。除此之外,当多媒体和互动媒体成为主流传播方式时,现代技术已给予消费者避开商业广告狂轰滥炸的能力,数以万计的频道更使传统的广告失去原有的效应。新媒体与广告、新媒体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直接涉及到商业媒体的生存方式(Spurgeon,2008)。

总之,如何创造新的盈利方式,如何控制乃至扼杀不符合资本积累的技术应用,如何打开并开发利用新兴市场,如何创造新的需求不仅对于资本逻辑下的媒体行业本身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剖析现代资本经济组织演化也有关键性意义.

三、媒体融合的社会影响

由媒体融合引发的全球传播体系的重整对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本身有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北美学者不约而同地关注新媒体与新闻事业、新媒体与大众政治、新媒体与社会民主之间的互动关系。换句话说,这类讨论往往跳出了产业机构视角,关注非经济问题。如果传统媒体的特点之一是由精英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垄断式的信息制造和传播,媒体融合是否可以减少了消费者对垄断媒体的依赖,鼓励更为民主的、更具参与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这一议题是关注媒体政治的学者们关心的核心问题。一方面,互联网、数字手机、网络播客不仅让大众接触到数以万计的信息来源,更赋予普通人曝光突发事件、引发大众讨论、制造新闻效果的主体性能力(Murley,2009;Wilkinson,2009);另一方面,垄断媒体集团为了迎合大众需求也相继推出网络讨论空间以期制造互动新闻的气氛(Thurman,2008)。

早期学者对新媒体的民主化效果抱以浪漫主义的期望,IthielSolaPool(1983)就认为在媒体产权日益集中的国际环境中,媒体融合能鼓励民众的媒体参与,进而推进言论自由、民主政治乃至社会公正。不可否认,Pool的观点有科学技术绝对性的倾向;潜在地,他把技术进步与民主化相提并论,把个人消费自由等同于社会群体之间的民主平等。但是这一极富价值取向的期望已成为了主流媒体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也为西方科技未来主义思潮提供了很好的合理化宣传。相对来说,近期的新媒体研究则运用了内涵更为严格的“民主”概念,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以期丈量互动媒体、草根新闻的实在效果。从纯技术的角度,新媒体跨越了传统媒体中被动消费与主体性内容制造的鸿沟,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社会各界、各个阶层、各个民族享有新媒体的程度极度不平衡,保守的媒体权力结构也并没有土崩瓦解(Zeitlynetal.,1998)。可以说,相对于技术绝对化和个体化的研究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权力在资本逻辑下实现的分配关系提出了结构性的、批判性、本质性的认识,因而为了解媒体融合的社会影响提供了现实版的背景认知。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的互动也是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垄断媒体集团对大众娱乐市场的不断开发利用,消费者通过互动媒体为资本主义娱乐产业提供了大量新鲜的内容。HenryJenkins在他2006年的经典之作ConvergenceCulture中强调了消费者在新形成的媒体文化中起到的“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p.8)。通过文化视角,关注互动式的多媒体,Jenkins提出媒体融合不仅是被资本宏观推动,而且带动了自下而上的消费者的媒体参与。简而言之,新型的媒体文化和消费者群落是这类研究的重点。比如,Lankshear和Knobel(2003)研究过社会交际网站;Tarantino(2003)写过消费者对数字电影的反哺;Mizuko(2005)写过手机短讯在日本青少年文化中有机作用。可以说,全世界的媒体管理者、软件设计者、系统工程师和计算机网络公司都迫切地想要了解新媒体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更想了解大众流行对新技术的接受方式和导向趋势。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评价,这类研究有效的突出了媒体消费者主体性的地位,并且强调了“文化”独立于政治经济的自在性和影响力,因而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有益补充。但同时,不可否认,优先消费者视角,突出市场经济范畴内个体或群体的“消费自由”的逻辑回避了资本最大化的商业逻辑以及阶级这最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这些盲点削弱了对市场经济框架下的大众文化的认识,也代表着向资本主义商业逻辑的某种妥协。

当新媒体社会学和新媒体文化学的研究从大众“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媒体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则又回归到媒体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另一个重要交点,那就是媒体融合对劳动者、劳动关系和劳动状况的影响。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各种机构中的渗透加深了资本主义体系对劳动者的监视、控制和操纵,在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下,当全球数字化与经济全球化相融合,媒体融合更促使国际产业链的扩张和调整,因而对世界各国的就业结构和劳动状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也带来了鼓励劳动者主体性和承载集体维权活动的空间。这一对相互制衡的矛盾趋势将怎样影响数字劳动、创造性劳动和知识型劳动?面对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媒体产业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广义的媒体工人是怎样应对的?在信息产业全球化,媒体行业的工会做出什么样的战略性的组织调整?可以说,关于广义的“知识劳动”与“创造性劳动者”的研究是一个的新兴领域。这个视角再次把媒体融合的现象设置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全球扩张和自我更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四、总结与未来趋势

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因而成为了象征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平等的金钥匙。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媒体融合不仅存在明显的盲点,而且是带有强烈规范倾向的框架。可以说,对媒体融合的分析,只有结合对当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深刻理解时,才能有效摆脱“媒体融合”自我神秘化、自我放大化的倾向。从传媒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媒体融合的潮流,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通过传媒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扩张的有机表现。就影响而言,媒体融合对全球格局、社会经济和政治民生带来的并非是理所当然的、线性的、纯粹的、正面的影响。实质上,媒体融合技术虽然蕴涵了促进积极的历史进步的可能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商业逻辑强大的主导下,这一历史进程更多的是优先了那些目前在全球市场体系中的占有领导地位的政治经济实体的利益,因而重塑和更新了现行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媒体权力等层层的保守格局。

通过本文的叙述和梳理,笔者认为北美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以媒体融合现象作为起点,着重剖析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政经、机构、政策、发展、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本质、动因以及影响。其中,以下一系列的假设引导了北美学术研究对媒体融合的审视和反思:在资本主义商业逻辑的主导下,媒体融合将削弱跨国资本对传播体系的霸权控制?给于发展中国家“跨越”的时机和空间?延续甚至加强传统“公众利益”的监管核心取向?推动公共服务媒体的发展?摧毁社会歧视,实现全社会化的平等信息服务?推动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繁荣吗?总的来说,在全球传播体系市场化、自由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传播信息产业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组的具体手段,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了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历史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是媒体融合的双重特点。

显而易见,目前媒体融合的研究主要是以北美、欧洲以及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对象的。这个研究范畴一方面直接反映了媒体融合不平衡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随着印度、巴西、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断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他们在媒体融合潮流中的发展进程将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未来趋势。中国政府就已将三网融合作为实现内需带动,促进应用,重点突破,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占一席之地的经济战略。笔者认为,对于未来的研究,媒体融合将继续成为一个载体,帮助学者认识资本逻辑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和变形。具体的说,在发展中国家里,媒体融合在国际资本与本地政治和国家发展需求的多重影响下会产生怎样的特有的可能性?作为市场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媒体融合的趋势会为本地资本的壮大创造什么样的环境?会给国家信息化格局带来什么样影响?是否有助于形成电信运营商与上下游产业互动共赢的产业链?政府与市场主体在媒体融合中将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全球资本主义经济陷入困境的境况下,作为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这些国家会在媒体融合上会有什么具体的举动和作为?媒体融合又会在当地的政治改革和社会转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关心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新型工业化和市场化国家的走势、转型中的媒体以及广义的发展问题的学者都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Arsenault,AmeliaH.&ManualCastells.(2008).“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GlobalMulti-MediaBusinessNetwork.”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unication2:707-748.

Baldwin,ThomasF.,D.StevensMcVoy,CharlesSteinfield.(1996).Convergence:IntegratingMedia,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housandOaks,Calif.:SagePublications.

Benkler,Yochai.(1998).“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RegulationandtheDistributionofControloverContent.”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2(3):183-196.

Blackman,ColinR.(1998).“ConvergencebetweenTelecommunicationsandOtherMedia:HowShouldRegulationAdapt?”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2(3):163-170.

Boyd-Barrett,Oliver.(2006).“Cyberspace,GlobalizationandEmpire.”GlobalMediaandCommunication,2(1):21-41.

Castañeda,Mari.(May2007).“TheComplicatedTransitiontoBroadcastDigitalTelevisionintheUnitedStates.”Television&NewMedia,8:91-106.

Chon,BumSooetal.(2003).“AStructuralAnalysisofMediaConvergence:Cross-Industry

MergersandAcquisitionsintheInformationIndustries.”JournalofMediaEconomics,16(3):141.

Jenkins,Henry.(2006).“Introduction:WorshipattheAltarofConvergence:ANewParadigmforUnderstandingMediaChang.”InConvergenceCulture:WhereOldandNewMediaCollide,1-24.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

Jussawalla,Meheroo.(April/May1999).“TheImpactofICTConvergenceonDevelopmentofAsianRegion.”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3(3/4):217-238.

Lankshear,C.andM.Knobel.(2003).“Do-it-yourselfBroadcasting:WeblogsinaKnowledgeSociety.”RetrievedJuly4,2009,from/c.lankshear/blog2003.html

Lehr,W.andL.W.McKnight.(June2003).“WirelessInternetAccess:3Gvs.Wifi,”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7(5-6):351-370.

Mizuko,Ito,“IntimateConnections:ContextualizingJapaneseYouthandMobileMessaging.”InRichardHarper,LeysiaPalen,andAlexTaylorEds.,TheInsideText:Social,CulturalandDesignPerspectivesonSMS,127-143.Norwell,MA:Springer.

Msimang,Mandla.“RegulationintheEraofConvergence,”InterMedia29,issue1(January2001):4-7.

Mueller,Milton.(1999).“DigitalConvergenceanditsConsequences.”Javnost-thepublic,6(3):11-28.

BryanMurley.(2009).“WebLogs:DemocratizingMediaProduction.”InAugustE.GrantandJeffreyS.Wilkinson(Eds.),UnderstandingMediaConvergence:TheStateoftheField,234-248.OxfordUniversityPress.

Murray,Simone.(Spring2003).“MediaConvergence’sThirdWave,”Convergence:TheJournalofResearchintoNewMediaTechnologies,9(1):8-11.

Pool,IthieldeSola.(1983).TechnologiesofFreedom.Cambridge,Mass.:BelknapPress.

Schiller,Dan.(2007).HowtoThinkaboutInformation.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

Shin,Dong-Hee.(2006).“ConvergenceofTelecommunications,MediaandInformationTechnology,andImplicationsforRegulation.”Info:TheJournalofPolicy,RegulationandStrategyforTelecommunications,8(1):42-56.

Simpson,Seamus.(1999).“RegulatingICTConvergence:HowUsefulIsTheTelecommunicationsPolicyModel?”Javnost,6(3):49-66.

Spinello,R.(2002).“IntellectualPropertyWarsandKnowledgeMonopolies.”InRegulatingCyberspace:ThePoliciesandTechonologiesofControl,143-174,Westport,CT:QuorumBooks.

Spurgeon,Christina.(2008).AdvertisingandNewMedia.London;NewYork:Routledge.

Tarantino,Quentin.(2003).“StarWars?:DigitalCinema,MediaConvergenceandParticipatoryCulture.”InDavidThorburnandHenryJenkins(Eds.),RethinkingMediaChange,281-314.Cambridge:MITPress.

Thurman,Neil.(February01,2008).“ForumsforCitizenJournalists?AdoptionofUserGeneratedContentInitiativesbyOnlineNewsMedia.”NewMediaandSociety,10:139-157.

Wilkinson,etal.(2009).“Receiver-SendersandContentCreators.”InAugustE.GrantandJeffreyS.Wilkinson(Eds.),UnderstandingMediaConvergence:TheStateoftheField64-83.OxfordUniversityPress.

Witz,B.W.(2001).“ReconfigurationofValueChainsinConvergingMediaandCommunicationsMarkets.”LongRangePlanning,34(4):489-506.

Wu,IreneS.(2009).FromIronFisttoInvisibleHand:TheUnevenPathofTelecommunicationsReforminChin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

Zeitlyn,David,JaneBex,MatthewDavid.(1998).“AccessDenied:ThePoliticsofNewCommunicationsMedia.”TelematicsandInformatics,15:219-230.

第2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摘要: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近年来受到新媒体的猛烈冲击,收听率不断下降。媒体融合是形势所趋。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

关键词:广播电台;移动终端;微信;点播模式

2015年的春晚让人映像深刻,这场每个农历新年全中国最大的盛宴上首次被另一个媒介――微信――抢尽风头。这一天在微信上抢红包是看春晚最大的乐趣,比节目更吸引。

微信来自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腾讯的动作的整合时快速和激烈的,上线仅仅四年的微信,全球使用人数已经突破6亿。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运营商甚至已经成为了腾讯的“管道”,甚至传统企业都正在被腾讯削弱。腾讯微信“公众账号”中,很容易看到类似“CCTV焦点访谈”这样的媒体人都在大家关注之中。

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广播电台面临着巨大困境。改革势在必行。微信的媒体营销,虽然还在早期的探索阶段,但是微信作为移动终端的一个代表,具有个性化、私密化、移动化、互动性等传播特点,笔者认为简直像是为广播量身定做一样。而且因为它是一种声音传播软件,尤其适用于广播。此外,我们发现,许多传统广播软件多是同步播出,其次是在线自主点播,原创内容是比较罕见的。传统媒体――广播电台,如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研究移动终端使用人群的特点,开发一些有针对性的,突出优秀的品牌节目和主持人,将有更强的服务性和影响力。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和溯源

“媒介融合”是过去20年里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一切拉平了地球,人类改写了通讯的历史,创造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个时代,信息已成为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口语、纸笔、印.刷到广播、电视等,人类无一不被媒介的强大气场所震慑:一种媒介接踵另一种媒介出现,一种媒介交错另一种媒介,信息环境里媒介的演化越来越人性化、合理化、完善化。“后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在融合研究领域获得广泛认可:“媒体的发展是一个自我调整和自我组织的系统,其作用机制是弥补媒体,后生的媒体对先有的媒体有补救作用。”[1]我国媒介融合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2009年后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理论探索和问题的丰富度逐年提高。媒介融合的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媒介融合的政策、法规研究;二是中观层面:传媒业的发展和转型,传媒业的管理;三是微观层面:新闻制作、流程再造。本文涉及媒介融合为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由于媒介融合的学术定义又不同的意见,所以这篇文章对媒介融合和整合相关媒介的概念做溯源界定。

要定义媒介融合和媒体融合,我们必须首先定义“媒介”和“媒体”这两个词。学界等同换用这两个词的现象经常存在,但其实是有广义和狭义差别的:

媒介:中文当中“媒介”第一次出现在《旧唐书・张行成传》中。当时的“媒介”是指使彼此发生关联的人或事物。“媒”指媒人,后来扩展到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介”字,一直是指两个对象之间的中介或工具。英文当中首次出现有关媒体的字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其意义是使事物发生关系的中介或用具。在第二十世纪原始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名的论断:媒介就是讯息。[2]中国学者胡正荣认为媒介是中介,在事物的发生中存在。[3]

媒体:此词来自拉丁语“Medium”,音译成媒体,意指信息从发出到接受两者之中承载并传递的承载物和工具。媒体指两层寓意,一指携带消息的东西,二指贮存和传递消息的实体。中国学者大多数认同媒体是一种媒介组织,指的是拥有、使用并经营媒介的机构。如广播是一种媒介,广播电台则是一种媒体。[4]

不过中国传播学者们一般认为媒体和媒介两词不需要有那么明确界定,可以尝尝互换使用。蔡雯就认为“媒体融合或称媒介融合。”[5]这种使用方式源于:当代大众媒介,一般都由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共同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故提及“电视媒介”时会同时考虑作为物质工具和组织机构的双重存在。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早载30年前在《自由的科技》中被美国学者伊契尔・索乐・普尔提及,指多种媒介呈现混合各功能于一体的趋势。“媒介融合”被美国新闻传媒学院的媒介融合中心主任定义为:“打印、音频、视频、互动数字媒体战略、经营、文化联盟。”[6]

中国学者邵培仁的定义是:媒介融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指不同的媒介在一起,“量变”到“质变”过程,构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如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等等。而广义的概念指所有的媒介和相关要素趋向一体化。[7]

中国学者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传输平台的创建,可以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媒体之间,内容和传播方式可以互相借用,从而形成发展潜力。

二、媒介融合研究的焦点

因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试验层出不穷,信息与经济的增长点也不断涌现。这种高速实验性的发展导致了媒介融合的报告里糅合了很多个人倾向与意愿。媒介融合研究是一个急速变动的领域,笔者搜集的研究资料不过多时就急需更新。

目前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主要内容涉及印刷媒体、广播、电视、出版等具体媒体,从宏观上从产业着手,微观上从个案剖析。研究者对“媒介融合”具有两种态度:

(1)三网融合说

提出不同的行业“将/正趋向融合”的人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兼执行总监的Nicholas Negroponte(1978)。他用三个互相穿插的圆(代表计算机行业、印刷及出版业和广播电影业)来展示他们的技能和描绘聚合过程的边界重合,而它们三个的交织处将成为增长最快、改进最多的范畴。在这个基础上,他会理解为各种技术和形式的媒体融合在一块。这给新闻传播学界的许多其他研究者启迪[8]。不断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实践中走向深入的媒介融合状态下,传统媒介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种观点在业界和学界中涌现,将来会出现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超媒体集传统媒介的所有功能于一体,完全取代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

(2)新旧媒体共存说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2000)并不赞同超级媒介会取代所有传统媒介的说法。他引用1950年代美国人对“通用载体”的研究给了答案:“尽管媒介融合一直被描述的天花乱坠,我们不应期望,一种单一网络突然取代电视机、收音机、电话、传真机、书刊。所有形式的媒体成了一个巨大的媒体的想法几乎就跟当年1950通用载体的想法一样异想天开,当时人们认为所有形式的个人交通工具将被集成到一个单一的通用的携带装置。想把一般媒体混合在一起的通用媒介,是不可能得到的所有功能都特别好。[9]”根据菲德勒的观点,每一种媒体都有独特的优势不同于其他媒体,互联网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高岩研究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相关新闻变革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后,同时研究了西方媒体的形态,他总结为六个字:矛盾、融合、共存[10]。孙旭培先生坚持在中国国内推进新闻变革,他主张中国国内的新闻改革,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说起,通过对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有余的仔细研究,媒体在改革背景和国家开放时期,不断发现自身潜力和优点,新闻事业在中国曾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媒体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舆论监督报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相结合的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积极促进社会进步。孙旭培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化、电子化改革,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中国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这将极大影响我们的媒体未来的发展模式[11]。

中国学者王菲(2007)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情景下,考虑移动终端需求的情况下,媒介生态的演变由内容、网络和终端三者构成。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和‘任何时间’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展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标。由此产生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大媒体产业一体化形成。[12]”新闻改革应考虑如何针对融合的方法到目标,达到整个媒体的融合。

但笔者发现研究较少探究媒介融合深层次矛盾,常聚焦媒体与微博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缺点、传播渠道的简单互动,较少研究传统媒体是如何艰难被迫适应新闻媒体的传播侵染,并给出解决答案。笔者认为传统媒体的生产者虽然借助了新媒体寻找新闻线索,利用了新媒体自身内容来扩大影响力,但传统媒体却沦为新媒体的主要内容提供商,且无法得到新媒体的同等回馈,传统媒体已成新媒体的免费打工者。若由此角度开展融合研究,或许将会为两种媒体提供一种解决之道。

三、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综述

(1)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在世界各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升级,尤其日本韩国普及率较高[13]。日本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增长快速的国家,它的发展仰赖和产业链的合作,尤其结合移动通信运营商和金融业,对中国移动通讯互联网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14]。移动支付方法的普及和降低互联网流量的成本,这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人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迈克尔.塞勒对整个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的影响有较详细的叙述描写。在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要大力覆盖3G网络并提高网络的稳定,还需要注意和产业链紧密联系。

(2)移动终端与广播结合的条件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表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即时通信使用手机率为91.2%,逐渐演变成移动即时通信渐渐从一个单一的通讯工具转变为付款、娱乐、O2O等附加值的服务入口,其庞大的用户群为其他服务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商业价值。笑蜀(2010)认为移动互联网将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人为本、即时为深化和扩散的人际传播形式的方向[16]。广播的传播特征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私密化、移动便捷性、互动沟通性这些传播特征,具有天然的适应性。

(3)移动终端的代表――微信

关于微信的研究著述和分析报告大多是从传播学或者社交网络的视角出发,如方志鑫,蔡莉白两位在传播学上对微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微信的产生、传输和微信传输模式所带来的彼岸花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效用和满意理论”为基础,分析为什么受众普遍接受微信。[17]再如党昊祺分析微信的使用人群、传递内涵、传播媒介和受众三者的关联主要通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文章介绍了整个过程,明确阐述了微信通信,详细分析了通信内容的多样化和微信发展的紧密联系。’[18]匡文波和刘德寰写作描述目当前的发展前景和未来手机媒体的应用。[19][20]上述著作对微信和传播学的研究起到了极好的指导作用。不只在通信领域,在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视线,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将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如张敏展示了微信、米聊等几个颇具特色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和改变。[21]此外,媒体《微信潮不是传统的短信“生与死”的咒语》报告中,也将微信和传统的短信相比,微信对短信彩信业务有影响,但分析后,认为短期内微信取代短信“有难度”。这些研究总结了微信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四、结论及不足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电台生死攸关,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运用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运用,工具和概念的创新组合,全方位的整合传播资源,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新的媒体宣传大战中,微信是不可取代的传播手段。

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界定和溯源、媒介融合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整理和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微信之即时通讯以及语音互动与广播电台的必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当广播电台与微信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重新改造广播电台传统传播方式,以期为广播事业重振雄风。(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3]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4]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5]蔡雯:《媒体融合和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6]许日华,郭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人大新闻网站,2006年4月11日,

[7]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8][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

[9][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10]左艾甫:《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电台改革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1]孙旭培,王勇:《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实践――“非典”报道与禽流感报道的比较研究》[J].《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

[12]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

[13]柴雪芳.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对国内运营商的启示[J].移动通信,2010.3(6):6-8.

[14]路凌霄.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发展[J].中国科技财富,2009(22):23-28.

[15]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至140页

[16]笑蜀:《微博客神奇,但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南方周末》2010年10月29日

[17]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2) :219-220.

[18]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 (7):71-72.

[19]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219.

第3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确实,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深入应用,近年来数字报刊、移动电视、社交网络、手机客户端、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发展迅速,势不可挡。显然,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媒体变革。它的实质在于,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就像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亚马逊重新定义了书店、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技术的革新,给媒体带来一种巨大变化。适应这种变革,抓住变革先机,积极与新兴媒体融合,探索发展新路,是媒体人的时代使命。

肩负这样的使命,扎实推进融合,我以为关键是实现一个“突破”,秉承一个“坚持”:

一是必须突破“两张皮”现象。目前,我们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已经“触网”,有的开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有的出版了电子版,还有的建立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进行了很多与新媒体融合的探索;但总体而言,大部分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还是“两张皮”,还没有实现采编业务、组织机构和资本方面的全面融合,缺乏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传播平台和融合发展的路径,也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未来传统媒体机构必须在这方面大胆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第4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移动终端;媒体融合;新闻生产;碎片化;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1-0039-06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媒体融合的概念的认识并不统一,学界和业界普遍采用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两个维度,笔者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是蔡雯(2012)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媒体融合的定义。蔡雯指出,媒体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的过程。”这一概念涵盖了媒体融合的三个核心要素,即: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缺一不可;二是克劳斯-布鲁恩-延森(Klaus Bruhn Jensen)(2010)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延森认为,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某一媒介内部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而是三种不同维度的媒介平台融合而成交错混杂的网络。这三种媒介平台包括:人的身体的媒介平台、大众媒介平台以及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平台,互相叠加和广延,实现“交流和传播实践跨越不同物质技术和社会机构的开放式迁移”,藉此,“人类被纳入了传播平台的范畴”。无论是采用“媒体融合”,还是“媒介融合”,上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都深化了媒体融合的理念,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媒体融合的维度。为统一起见,笔者在本文中一并使用“媒体融合”。

在国内有关媒体融合议题的研究层面,根据陈昌凤对2001年至2014年媒体融合研究的相关文献做的统计,大部分文献中,对于国内媒体真正的融合实践案例涉及较少,一些来自媒体业界基层单位的作者把开设网站、微博等也视为媒体融合的实践;国内媒体融合的实践层面,正如郭全中(2015)指出的,当前媒体融合的现状为多种探索并行,包括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或重组、推出各类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收购传统媒体和创办互联网媒体等。在笔者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进行的两次媒体实地考察和与相关从业者的访谈中了解到的信息也大抵如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手机端即时通信成为大众获取与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伴随着手机等新媒体移动终端的普及化,用户对于移动终端信息传播平台的黏性增大,移动终端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

刘义昆、赵振宇(2015)指出,从广义上讲,新闻生产是指新闻机构及从业者对新闻的选择、加工与传播,它是一条单向的链条,由生产主体、生产客体以及所形成的生产关系构成。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新闻生产从传统的组织化生产向新媒体平台转移,通过与公众互动进行新闻生产,体现出新闻生产的互动性、及时性与广泛性。其生产主体、生产客体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普遍化使得用户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如果无视这种变化,必然落后于时代。目前,随着时代的需求、国家的重视和新闻产业自身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更强的时效性,更多的终端平台,更多的新闻生产主体和同时媒介消费的、互动的受众。

在此背景下,如何解读终端化?如何解读碎片化?终端化是否需要全盘碎片化?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路径?这些问题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2 对移动终端新闻生产的反思

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机构带来了扶持与鼓励,以及方向上的引导,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大多媒体机构对媒体融合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对新媒体技术有所恐惧,缺少新媒体技术操作人才等等严重阻碍了媒体融合的进程,甚至出现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根深蒂固的以传统媒体为主体的观念,使得传统媒体机构从业者站在护卫者立场,认为新媒体带来了“冲击”,在此情形下,有些媒体还固守传统媒体的优越性地位,无视新媒体的进驻;而有些媒体认为搭建新闻客户端、推送微信公众号和手机报等等就是“媒体融合”,迎合移动终端与用户消费短、频、快特点,向用户推送“碎片化”的信息。同时,在实际的考核中,又出现重视传统媒体忽视新媒体的现象,因此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难以真正调动新媒体的活力。

媒体融合的理念并没有得到客观、理性、全面的普及与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是两个极端:一是全然不顾新媒体的发展和新技术带来的便捷,固守传统媒体的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将传统媒体内容简单“搬运”到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无视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的特有规律;二是全盘新媒体化,紧随移动终端信息传播特征,将终端化简单等同于碎片化,生产和传播大量“碎片化”的信息。

在个人拥有便捷的途径生产、传播信息并与他人实时互动普遍化的新媒体时代,专业的新闻机构的新闻生产势必受到影响,并且需要转变观念,改变新闻生产的方式。但是,大多从业者与研究者都站在传统媒体的立场,认为新媒体“冲击”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带来了挑战。

2.1 对媒体融合的认识不到位,以传统媒体的视角发展新媒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向,也不是仅仅将传统媒体的内容搬到新媒体平台上,而是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相对独立的运营为前提的深度融合。传统媒体的观念和新媒体的观念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仅仅是在传统媒体内部划出一块地盘称作新媒体中心,而该新媒体中心的所有运营思路和人员都来自于传统媒体,是不可能做到深度融合的。

笔者曾于2014年8月对内蒙古新闻网进行实地调研。以其为例,该网于2003年11月26日正式开通,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省级新闻网。2010年5月,内蒙古新闻网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整建制划归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2011年底,按照内蒙古日报社党委的指示,内蒙古新闻网完成了“一网两制”改革,确定内蒙古新闻网分为新闻中心和社会中心。但在笔者实地考察与调研中发现,目前网站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严重不够,成了“自娱自乐”,对百姓关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此用户粘合性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媒体仅仅是传统媒体的一个部门,并不是单独的机构,而管理人员又都来自于传统媒体,观念跟不上。调研中笔者还发现,内蒙古日报社要求报纸和网站稿源和新闻资源共享,传统媒体要给网络媒体提供内容,但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问题,有时候网站其实拿不到稿源。实际上无论是记者还是领导,都认为先做好报纸,“顺带”做好网站就可以了。同时,由报社各部门人员轮流一两个月去网站当主编,但其编制在报社,效果不理想。因此,无论是从机制上还是从观念上,都束缚了新媒体的发展。

必须认识到,新媒体技术与移动终端信息平台的发展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和与受众的互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全是“冲击”,同时,媒体融合更贴合目前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不可能固守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与习惯,必须转变观念,以合作的、平等的、开放的思维重新认识媒体融合。

2.2 过于迎合终端,新闻走向碎片化

与上述以传统媒体为主体,新媒体为外来入侵者观念相对应的,是过于迎合新媒体时代终端化的趋势,新闻制作以短、频、快为主,忽视了新闻的本质要义。于新闻专业机构来说,信息短小精悍,不能变为粗浅和断头断尾;于受众(用户)来说,在于培养其自身思考深度与广度的融会贯通和思考能力,不能肤浅地消费碎片化带来的快餐文化。

陆安(2015)给“碎片化”的定义是:“碎片化”指的是完整的东西破碎成一块一块。陆安认为,在传播的语境中,可以把碎片化理解为多元化。即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信息的零碎性、大众价值观的多元化。必须认识到,碎片化是新媒体时代受众被细分,以及信息接收终端多样化、用户随时随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信息的接收与互动等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与服务。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更加促进了短小精悍的信息传播趋势,也培养了更多的接收碎片化信息的用户。可以说,碎片化新闻信息对于各种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平台来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专业的新闻机构不能过度迎合终端化,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碎片化的新闻信息,甚至为了紧跟所谓的热点事件(热点事件随着用户的注意力转移而迅速转移),提供的信息片面、无头、无尾,无来源、无背景等等。同时,为了足够吸引眼球,故意使用标题党,或者将新闻事件简单化、标签化(比如妖魔化城管)。这样的碎片化新闻信息容易误导受众,不利于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与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

2.3 严重的同质化

新媒体时代的时效性要求,再加上新媒体技术提供的转发与接收便利,使得大众即时性的快速评论、转发成为可能。而便捷的转发导致各社交媒体平台上在一定时间内信息内容严重的同质化。正如刘义昆、赵振宇(2015)指出的,新媒体在带来新闻资源丰富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媒体新闻资源同质化的局面。而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传统媒体以网络媒体热议信息为新闻由头,再对网上热议信息重复报道也屡见不鲜。因此,在一定时间段内,媒体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如果说碎片化还不足以对新闻的专业性构成威胁的话,严重的同质化更加加深了新闻内容生产的危机。原因在于,如果仅仅是碎片化新闻信息增多,如果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没有严重的同质化,受众可以根据不同的碎片来拼接新闻的全貌,但如果同质化的碎片充斥于各种媒介平台,受众很难拼接出事件的全貌。例如,2013年7月25日发生于北京的一位父亲带着他9岁的女儿摆地摊被城管打伤的事件,在事件被广泛关注的前期,舆论一律地倒向同情父亲和女儿,批评城管,表达对城管及城管制度的愤恨和不满,后来有人开始质疑这位父亲是新京报主编,主动发起该事件来“钓鱼”,再后来,出现了更加理性的声音,开始质疑9岁儿童摆地摊本身的非法性。一时间该事件成为热点事件,截至2013年7月29日15∶44,“父亲陪9岁女儿摆摊被打”在百度新闻热点排名第二,相关结果约311,000个;“父亲陪9岁女儿练摊”在新浪微博搜索搜到356,411条结果。该事件背后的真相在不同时间段的说法众说纷纭,先后出现了谴责说、新闻碰瓷说和谴责借用事件攻击城管执法说等,每个时间段,信息严重同质化。

同质化引发两种后果:一是对于同一事件缺乏全方位的、不同角度的报道;二是集中于同质化内容所涉及的新闻事件,对于其他事件疏于报道,因而形成其他事件的“真空”。

2.4 谣言充斥于移动终端各信息传播平台

碎片化的信息留下更多的受众猜测与臆想空间,而受众又有着多样化的信息渠道与平台,并且能够非常便捷地分享信息。于是,关于碎片化的新闻信息的“填空”性质的信息被传播,这些“填空”性质的信息因为缺乏确定性,大多来源于猜测,因而容易形成含有不确定信息的谣言。

同时,新媒体整合了图片、音频、视频,形式更加丰富、更有“在场”感,因此,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信息更加难辨真伪。在雅安地震期间,2013年4月21日下午,网络上传播一条谣言:“雅安又一辆救灾军车坠崖”。该谣言就是由一名在当时经过“事发”地点的网友拍摄画面并加以妄断,然后经过画面剪辑,制作了虚假的信息,并加以传播。实际情况是,在该“事发”地点,某军团正在用租来的吊车对4月20日翻入河中的运输车实施作业,并于4月21日16时30分将其吊至平板车,并进行加固,运返营区。但因为大众受“有图(影像)有真相”思维惯性的影响,大都认为该信息是真实的,直到四川军方真实信息辟谣。而2015年2月18日晚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被逝世”的信息就是出于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个截图,该截图假冒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称李光耀已经逝世。其后,多家媒体根据这个“文告”作为新闻作了报道。新加坡政府于2月21日和26日均发表声明“辟谣”。3月23日,李光耀逝世。传统媒体以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为新闻由头,在未经核实的情形下,为了强化实效、吸引眼球而了李光耀“被逝世”的消息,严重偏离真实与客观。

移动终端新闻与用户粘合得更加紧密,到达得更加迅速,接收更加便捷,与社交媒体的联动也更加便捷。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很容易成为大众媒体的新闻由头,而反过来,大众媒体上的新闻信息也很容易成为新媒体平台上热议的话题来源。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议程设置明显改变。因此必须认识到,一方面,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容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不确定性的信息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甚至为主流媒体设置议程,都需要专业新闻机构和工作者澄清和还原信息的确定性。

2.5 缺乏新媒体新闻制作人才

传统媒体机构拥有大量的新闻生产专业人员,但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其思维方式与专业技术显然需要很大的转变方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需要。正如财新传媒CTO(首席技术官)、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负责人黄志敏(2015)指出的,目前媒体机构不缺传统媒体时代需要的记者、编辑等适应传统媒体的专业人员,但普遍缺乏既有新闻专业背景又懂新媒体、会编程、可以以可视化数据展现新闻的人员。同时,媒体机构对研发技术人员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原因有三。其一,研发技术人员认为,与在专业的研发技术类公司任职相比,在媒体机构很难得到技术上的帮助与提升;其二,与在专业的研发技术类公司任职相比,在媒体机构不被认为是在核心部门或核心岗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三,与在专业的研发技术类公司任职相比,在媒体机构收入偏低。同时,欠发达地区新闻媒体不仅吸引不了外界综合性人才,而且既有的人才也容易流失。正如陶格图(2010)指出的,内蒙古新闻媒体发展保守,还是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生存,报刊行业不活跃,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广告收入不理想,业务不拓展,新兴媒体发展滞后,新闻传播人才东南飞。这不仅制约了内蒙古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该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象。因此,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都存在媒体机构缺乏适应新时代的、拥有综合性能力与专业技术的新闻生产人员,也是导致媒体融合理论理想与现实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移动终端新闻生产展望:终端化不等于碎片化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及移动终端信息平台的发展,用户的行为逐渐趋向移动化、碎片化、情绪化、智能化,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作为专业的新闻机构,作为确定性信息的生产者和输送者,与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的“全民新闻”相比,大众传媒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大众传媒是否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指出,现代新闻界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崭新而陌生的。大众传播机构能推进文明进程,也能使之受挫。它们能使人类的品质降低和庸俗化。它们能威胁世界和平。它们能夸大或贬低新闻及其重要性,助长和满足某种情绪,制造自以为是的虚构故事和盲点。随着新工具的不断应用,它们的影响范围和势力与日俱增。“新闻界可能是蛊惑性的、煽情的和不负责任的。果真如此的话,新闻界及其自由将在宇宙的劫难中沉沦。”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都应该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并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新闻的本质便是探寻信息的确定性及其深层的社会意义。

3.1 打破新与旧的二元对立:用融合的观念重新认识媒体

操慧(2012)指出,在过去,一个新闻的生产过程大致如下: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前往现场采访或者远程联系当事人,然后撰稿成文或编辑播出。而未来的新闻生产主体将会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媒介人,即:依靠人与技术的和谐并相互创造,从以人为本的目标出发,理性选择媒介,能动补救或补偿某一媒介的先天不足,从而适应并满足人的需求,最终实现人与媒介之间的脱域,即实现作为生产主体的自由状态,而社会协作的网络化、高频度、高效率将直接作用于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与范式型构。做到在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穿插与能动选择,首先就要打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二元对立,用真正融合的观念重新认识媒体。现有大多媒体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立足于传统媒体立场,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不乏使用“冲击”这样的词。但正如刘义昆、赵振宇(2015)指出的,未来的新闻业将不再有明显的新旧之分,它将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大多数媒体都会通过不同的平台,呈现形态各异的内容。

3.2 同时兼顾碎片化与专业化的新闻内容生产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认为,新闻界的职业和实践所指向的新闻的理想化的标准是:一种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一个交流评论和批评的论坛;一种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一种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一个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要想达到这个理想化的目标,仅仅依靠碎片化的新闻信息报道是远远不够的。

在媒体融合为多种媒体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新闻机构在整合各信息传播平台资源的基础上,需要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和更加专业化的适用于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而不仅仅是盲目迎合新媒体平台,尤其是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平台受众的碎片化接收习惯,生产大量碎片化的新闻信息。移动终端不仅仅是信息与传播的绝佳平台,同时也是很好的信息澄清平台,但前提和关键是其公信力与权威性。因此,抵制不确定性谣言信息的大量传播,还信息以确定性,维护各新闻媒体机构及其新闻信息的媒体与移动终端信息传播平台的公信力,是提高其权威性的唯一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媒体融合时代,碎片化的新闻信息是需要的,例如《纽约时报》为苹果手表用户提供“一句话报道(one-sentence stories)”新闻信息。但是所有的新闻信息都朝碎片化这一趋势发展是不可取的。

3.3 提高技能:更加全能的新闻内容生产者

黄旦(2015)认为,在传播革命导致的“网络化关系中”,媒介与社会的界限消解,只有自组织滋生的多重相互联结,原有的职业理念将会重新遭到估量。作为一个节点,衡量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是接入点和到达点的数量,转化数据的能力和水平。彭兰(2015)通过国内外案例及理论阐释指出,媒介融合时代,跨媒体人才需要跨越各种媒体的整合性思维,需要在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之间的穿越能力。无疑,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对新闻内容生产者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和全能化。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外,对于在不同媒体终端之间的新闻内容生产与延伸的能力,是媒体融合时代要求新闻内容生产者具备的新思维和新技能。

美国波因特研究院在一项名为“未来新闻业竞争能力”的调查中,提出新闻从业者应该掌握的37项关键技能,分为四大类:知识、态度、个人特质,以及价值观(包括19项技能);新闻采集(包括7项技能);新闻生产(包括6项技能);技术或多媒体生产(包括5项技能)。伴随用户同时不同媒介消费习惯的,便是不同媒体平台对于新闻信息的不同呈现。新媒体技术使得同一新闻事件以数据化、可视化、多媒体化等全方位方式传播,这必然要求新闻内容生产者掌握多种技能,使同一新闻素材的采写编排及音频视频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平台的需求。在数据化、可视化的背后,要探求新闻的社会意义,并且保留人性的温度。

同时,要注重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与激励。传统媒体管理理念要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在人员的考核方面要考虑如何与新媒体衔接,打破倚重传统媒体而忽视新媒体的局面,尽快提出新的激励方式。不然,有激情和创造力在新媒体领域做出贡献的员工得不到及时的激励,甚至造成人才的流失,会对新媒体的发展和媒体融合极为不利。

3.4 加强定制化:服务型的新闻内容生产

彭兰(2012)指出,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和大数据,是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随着大量“公民记者”的涌现,我们需要思考,大众从专业的新闻机构那里期望得到什么样的信息?也就是说,专业的新闻机构与新媒体时代无处不在的“公民记者”相比,其优势在哪里?除了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新闻产品之外,首当其冲的优势之一便是提供定制化的新闻信息服务。我们知道,个别的“公民记者”或者非专业新闻机构的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也可能提供定制化的信息,因此,媒体机构所提供的定制化信息必须是有着非常高的可信度的、确定性的、全面的、可靠的信息,媒体机构所积累的大量的信息数据库以及大量的专业人员专业技术的积累为此提供了保障。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的新闻生产理念需要转向信息的提供与服务。同时,需要认清和把握分众化传播这一新的信息传播的趋势。美国学者保罗・布拉德肖(PaulBradshaw)曾提出一个21世纪新闻编辑室的“钻石模型”。依据此模型,新闻生产将包括快讯、草稿、报道、背景、分析/反思、互动、定制等步骤。指出21世纪先以快讯、草稿实现“快传播”,再以报道、分析和背景提供“深解析”,同时要在新闻生产全过程考虑让公众参与、为用户定制信息。这一模型对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根据不同的受众对于新闻内容本身的需求和对于信息传播的不同媒介的需求,实现内容的定制化及其与受众的互动性,从而实现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互通互联和分享。

3.5 消除同质化:更加多样化的新闻内容

桑斯坦指出,“非预期的、未经筛选的信息披露以及经验分享,同样相当重要。”多种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新闻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闻信息呈现方式与路径,更为多样化的新闻内容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媒体融合时代的受众成为享受新闻信息服务的用户,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媒介对于某一新闻事件的呈现,而是可能同时消费不同媒介,并有所互动。因此,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新闻内容生产者如果想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必须提供内容多样、新式多样、多角度以及多媒体化的呈现,以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服务于多样化的媒体平台。同时,由于媒体平台多样化与便捷化的保障,新闻内容生产者可以提供新闻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前因后果、相关知识链接等等信息的链接,并引入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多媒体、数据化、可视化等多样态的形式呈现,满足新媒体时代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并培养受众的科学素养,从而打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藩篱,培养大众理性思维。

3.6 回归新闻本质:探索新的深度和报道模式

张易、张莉(2015)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内核概括为: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出发,媒体要负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从新闻传播的内容出发,新闻专业主义所倡导的是报道内容的真实、客观、公正、中立。从新闻传播环境的层面来说,要保证媒体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新闻报道服从于事实,而不是服从于其他势力,如政治势力、经济势力甚至包括大众的舆论势力。对于新闻来说,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网站、移动终端,都只是不同的信息传播载体。新媒体移动终端只是方便用户更加便利地接收与互动,而新闻对其最根本属性和社会功能的坚守与维护才是新闻成其为新闻的根本所在。

在媒体融合时代,因为有了受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信息与观念的即时拼接与相互启发使得同一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有了多维度的解读,从而向更多内涵与外延延伸,朝着众筹的深度与广度拓展。例如在上文提到的什刹海练摊事件中,正是由于广大的受众在碎片化信息的解读过程之中,自发地探究其背后的深层社会意蕴,由简单的关注现象(了解新闻事件)到对现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的质疑(解读新闻事件),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拓展新闻事件)等等。因此,媒体融合时代,需要提供给受众的,是更加多样化的深度报道,碎片化不等于没有深度,受众也并非仅仅满足于接收碎片化的信息。

一方面,新闻作为社会记忆建构者之一,有责任和义务留下最接近真实的记录来帮助建构人类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新闻的专业理念和技巧历经几百年来的沉淀,不是“全民记者”可以比拟的,而全民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记者”。因此,碎片化不应该成为专业的新闻机构生产的新闻的主流,向大众提供的信息要有高度的确定性,并且有头有尾,尽量从多维度呈现事件的全貌,同时,要探寻其社会价值和意义。

4 结论

新的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如果仅仅停留在传统媒体思维模式,势必会失去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会。因此,要培养新媒体时代的“链接”文化,形成用户至上的观念,培养媒体机构的服务意识和开放、创新、分享的互联网思维。未来,终端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是必然趋势。

第5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该文件要求在媒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呈现传播移动化与社交化、尊重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快媒介融合的步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互联网普及推广、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威胁,新媒体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下,媒体类型有所变化、优劣势明显,对现有的媒介格局提出巨大挑战,由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其因素所促成的媒介融合是大趋势,其出现及发展有其必然性: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大环境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宽松的政治环境给媒介融合带来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介融合的态势,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主观需求日益增涨,刺激媒介发展,推动媒介融合。经济利益、市场竞争、客户主观需求成为媒介融合的助推力之一;三是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不断提升,扩大了海内外、国内外交流,加强了中西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包容性,同时,媒介融合实践丰富,刺激着专家学者完善媒介融合理论的想法;四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态势趋好,为媒介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解决媒介融合所需要的技术问题,加快了媒介融合的速度。总体上讲,媒体发展壮大,其间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更多是融合共生关系。只有多媒体间融合才能获得彼此共赢,为媒体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人们更多的精神需求,推动媒体传播事业发展。

二、校园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问题

由于信息需求多元化、社会媒体冲击等因素,不应该孤立地看待某一种媒介,而是要以变化的动态眼光,研究相对的特点。各种媒介的特点是在比较中产生,又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另外,原有的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几种媒体分开,完全不适合时展的需求,媒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旋律。

在校园内部、校园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媒体作为大学整个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学校园媒体处于社会大融合的环境,必然脱离不了媒体融合的规律。与此同时,校园媒体隶属于大学系统,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高校校园媒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这类型的传统媒体是一种以一对多为主的分散式传播模式,立足于学校、学院的相关情况,通过传统媒体传输到学校、学院各个点,报道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多方面的工作,通过主动选择报道的事宜,来引导校园舆论环境,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加强学校、学院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于传统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所做出的报道具有正向性,肩负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然而,伴随着新媒体的扩大普及,传统媒体的滞后性、官方性、信息量少、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够等,弱化传统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是包括网络、自媒体等在内的新媒体。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状结构传播模式,因其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低成本性、融合性等,发挥着舆论引导、丰富校园生活、传播文明、弘扬文化等重要作用。新媒体的多样性、娱乐性可通过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大学生对这些内容乐此不疲,过于沉溺于娱乐形式。同时,新媒体具有信息来源杂、安全性不够、风险不可控制的特点,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准确、不安全。大学生天生具备的质疑性思维方式、叛逆性价值等,倾向于质疑传统媒体所传播的积极正能量信息。多元的价值视角和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干扰了部分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价值,加大了思想转化难度,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信息的极度膨胀造成信息的低质化、碎片化、分散化,具有不确定性和离散性,多维的传播模式增加了控制信息源的难度。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表现出包容性和开放性。

三是辅媒体,包括横幅、海报、宣传栏等。这种类型的媒体所占份额较小,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宣传内容粘贴到大学生的宿舍楼、饭堂、教室,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然而,由于户外媒体的成本大、受众面小、场地的限制、时效性等,导致户外媒体的影响远不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单一的户外媒体影响力微弱,更多地是充当辅的角色。

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校园媒体来实现,然而各自独立、自成一体、无法融合的传播格局和媒介形态,已无法适应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媒介融合促使媒介各有所长,新的媒介形态产生,拓宽媒体创新和新闻创新的空间。因而,为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必须把媒介融合理念融入大学校园整w环境,提高大学校园媒体融合度。校园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一是融合发展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以往状态,转变意愿比较薄弱;二是媒介融合落实不到位,融合力度不够、缺乏一支成熟的专业队伍、媒介融合过程中往往出现同质化发展的现象、融合特色不明显、新媒体发展迅速,主体性不够、监管难度大。

三、提升媒介融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途径

媒介融合理念已深入社会大环境,大学生作为活跃、涉世不深的群体,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媒体融合是保证大学校园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是维护校园和谐环境的有效途径。

1、纳入媒介生态平衡观,增强媒介融合意识

正确认识媒介融合,是理性推动校园媒介融合的重要前提。现存在对媒介融合的认知偏差和误区,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新媒体出现后对大学生思维模式、话语体系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时,都与媒介环境和大学生自身需求相脱节。只有在理性认识媒体融合的前提下,才能积极应对及参与媒体融合。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之中。[4]校园媒体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正确处理媒介间关系,需尊重媒介生态平衡观为前提。伴随着新环境的变化,为维持媒介生态平衡,必须将媒介融合理念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断培养自身的媒介生态平衡意识。在媒介大融合的趋势下,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对传播规律和内涵的尊重,万变的是传播方法和技术的更新变化,以遵循传播规律。

2、提升校园媒介融合的方法

构筑以校园生活为基点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户外媒体相融合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致力于优化媒体组合。传统媒体必须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灵活等优势的基础上,冲破碎片化、浅表化的新媒体信息包围,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打造符合社会实际的高品质内容,集成和深加工社会、校园信息,凸显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新媒体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活跃、包容的心理特征,顺应信息快速扩散的时代潮流。发挥新媒体与大学生间的互动和联系的作用,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媒体产品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反馈中,使新媒体的发展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克制新媒体信息的过度泛滥、内容碎片化的问题。新媒体难以受到校园内部管理与控制,信息内容繁多且复杂,容易冲击校园内部所建立的信息结构。因而,官方媒体必须及时关注新媒体的动态,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范围。充分利用户外媒体的辅作用,简洁地、长时间地带给人们直观的感受。传统媒体官方色彩与新媒体开放互动特征、户外媒体辅相辅相成,避免同质化发展,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能够及时并充分获得多元价值和多样化的信息。总而言之,彰显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户外媒体的辅力求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实现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加快媒介平台整合,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避免同质化融合,适合媒体自身特点的信息,丰富报道内容。

3、多管齐下,为媒介融合打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第一、打造专业队伍,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是应对扑面而来信息的核心所在。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仅在于“说服”、“传递”信息能力,更重要的是信息“分析”、“鉴别”、“评价”、“引导”能力,让大学生坚定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一支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大学生成长规律、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专业队伍。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合理配置人员结构,拓宽实践和理论人才范围,加强校园媒体管理。充分发挥一线专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着重培养媒介素养,提升媒介传播力;提升宣传部门等职能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相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加强媒介融合监管,突出媒介融合特色

媒介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媒介融合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新媒体技术发展,触及至校园的各个角落,易影响学生思想状况,必须加强信息监管,规范媒介融合行为。因而,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信息监管。将媒介融合理念纳入到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更多的是凸显大学特色。加深融合深度广度,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而不是简单相加、重复发送。适应校园新媒体环境,主动占I尚未成熟的校园新媒体阵地,把校园新媒体技术主动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阵地、舆论阵地、学习阵地。

第三、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内容,推动媒介融合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引领大学生思想、协调大学生行为是育人的重要方面,媒介融合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根据外部环境、知识结构、专业特点、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等情况,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媒介融合的外在形式、满足信息需求多元化、将人文关怀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紧跟时代,从而,使得媒介融合是更为深度、更为紧密。

第6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本文从媒介进化的视角对媒体融合进行分析。

媒体融合现状概观

近年来,新媒体的强力渗透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无论是经历了长期“寒冬”的报业,还是正在经受新媒体竞争压力的广播电视业,都开始从最坚固的观念层面开始变化,从将受众看成传统媒体“二次售卖”的对象变为将受众当作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用户”,随之而来的是媒体发展整体布局的变化、运行方式的变革、生产模式的变迁。换言之,在观念、战略、战术、资本运作以及与管理相关的绩效评估等诸多层面,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做着坚韧且激动人心的努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媒体机构更是开始获得非常明显的影响力提升:

一是在观念层面,实现从受众到用户转变

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由媒体确定新闻报道框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用户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交媒体、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共同作用下,用户的自主水平空前提高,个人、机构等具有网络社会行动特征的用户已经被纳入到全媒体新闻生产的协作运营体系当中。在这样的情形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创新,其核心始终围绕着用户进行。现在,传统媒体人的用户意识觉醒表现在很多方面,一个细节是:一些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节目,添加了二维码以激发受众即时互动,在扩大受众面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的参与心理,实现了即时收看、即兴互动、自南点评,将受众转变成用户,并自始至终“以用户为核心”。这些举动都表明,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在以新媒体的思维运营内容生产过程,从以内容制作播发为中心逐渐走向以社会互动为中心,为多媒体时代的用户提供更多满足独特个性需求的内容和服务。

二是在战略层面,跨领域、跨媒体延伸产业链成为常态,全媒体意义上的绩效考核机制被提上日程

一些具备条件的媒体机构尝试探索跨领域、跨行业、跨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产业资源,加长加宽产业链,构建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传媒产业价值网,继而发育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传媒集团。报业方面的浙报集团、南方报业、上海报业,广电业方面的湖南广电、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等大型传媒集团很早就意识到跨界合作的战略意义。与此相对应的,各级传媒机构尝试建立多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对新旧媒体进行整合评价,在弥补传统评估方法不足的同时,推动传播效果测量向新旧媒体全面联动方向迈进。

三是在战术层面,多平台互动、差异化制作、互动式内容生产成为竞争法宝

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各媒体机构除加紧新媒体融合战略布局,在战术层面也在不断升级和调整。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多终端的内容与传播成为传统媒体进行新媒体融合的必然选择,“一云多屏”、多终端传播等推动传统媒体全方位改造升级、全面提升采编播发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真正把媒体内容的播发系统打造成多媒体终端。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内容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受众对于个性化内容的要求。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模式上已开始从过去的粗放式生产逐渐向差异化制作转型。同时,新媒体技术进步使内容和受众之问的互动手段大大丰富,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媒体直接互动。更重要的是,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内容的生产过程当中。近年来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双向互动的应用趋势极为突出。

四是在资本运作层面,开始深度融合、共担风险、共同成长的探索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资本合作是传统媒体实现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以视频媒体为例,视频网站有着丰富的渠道资源,但盈利模式模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传统广电媒体具有雄厚的资本优势,因此双方在资本层面的合作符合彼此的现实需求。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旗下新媒体公司百视通累计投资6000万元对风行网实现控股,从而实现从内容制作到多平台播出的全产业链合作。

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介进化是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相对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互动中强化新特征的过程。新媒体会不断强化其渠道和平台特征,而传统媒体则将自身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做适应性改进,从而获得自身全新的成长优势。总体而言,在新媒体生态环境卜,媒介进化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将向着以下力‘向发展:

一是移动化加速

一些传统媒体错过了互联网,不甘心再错过移动互联网,自2012年年底开始,各报社、电台、电视台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上布局,电视机构和平面媒体的移动APP纷纷上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汁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91.2%,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无线网络的发展(包括公用和私有WiFi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使手机上网成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移动终端成为义一块众多媒体机构争食的阵地。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在国内,将继续足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爆发期”――单看各运营商及各相关企业的发展战略便可窥见一斑。但实际上,目前传统媒体所谓的移动端布局还只是很初级的尝试,他们对于移动互联的理解仍有小足。只有先明确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定位和商业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用户需求、内容需求和品牌定位,才能谈及“移动战略”。

二是多屏互动渐成主流

2013年,随着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普及,阅读与视听媒体迅速进入多屏时代。以视频媒体为例,从集中在双屏(电视、电脑)到三屏(电视、电脑、平板电脑)、四屏(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再到户外大屏也被纳入,现在电视视频、网络视频、移动网络视频、户外视频、楼宇液晶电视、车载电视等大大小小的屏幕共同构成了纷繁的视频矩阵。此外,二维码成为传统媒体开展多屏互动的最新路径。报纸的读者反馈与沟通、电视的实时互动等,都已经在不同媒体机构开始实现。

三是平台化意义上的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将不断升级

经历了新媒体强势冲击带来的阵痛之后,传统媒体逐渐认识到与新媒体合作共赢才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做法。在此情形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竞争逐渐走向平台化融合,“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已经逐步成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大趋势。2013年开始,融合的步伐加快,合作的模式也进一步升级,报网和台网问的合作已转入精耕细作,合作从简单试探延伸歪更广泛的领域,从单一的后期播发推广,延伸至内容的策划开发、营销和推广全环节。更进一步的融合则是平台化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形成。

需重视的问题

在媒介进化的视野中看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媒体人和媒体管理机构加以研究:

一是要认清媒体融合是动态的过程,没有终极的目标

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将新媒体发展的某一阶段性产品作为融合发展的目标追求,投人大量人力物力。不承想,新媒体技术和产品处于急剧变化和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以一种方式作为终极追求的做法无异于刻舟求剑。换言之,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行进的过程,需要有对新媒体技术进步的高度敏感和快速响应。只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才能形成健康的、多j三体的、各有侧重的媒体生态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自我的涅再造。

二是媒体融合是生态重构的过程,需克服单点突破的心态,“以谁为主体进行媒体融合”是个伪命题

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不是一个借用新媒体手段突破发展局限,并因此获得长久发展动力的过程。恰恰相反,媒体融合是一个传媒生态重构的过程,它是从观念到框架再到流程都要“异地重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任何环节的落后都会影响媒体融合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影响媒体融合曰标的实现程度。这一点,已经有众多教训,众多报纸的网站建设、广播电视的流媒体播放平台等最终没有成为核心竞争产品的重要原因,正在于终端单体运作,后台没有系统的支撑。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谁为主体进行媒体融合”就足・个伪命题。谁更能够推进媒体融合目标的实现,谁更能保证在融合基础上扩大媒体的整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就以谁为主体,不必纠结于它是不是传统的主流媒体,是不是有根红苗正的出身。传统媒体通过变革成为媒体融合中的主角,“当然值得欢迎。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内容生产和市场扩张能力,能够承拟社会责任的新媒体组织和平台同样可以成为融合主体。

第7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当前,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传媒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业态的报刊、广播、电视在经历着凤凰涅磐般的考验。即便是因互联网而生的门户网站,也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尽显疲态。试想一下,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微博、微信等众多新生媒体形态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于媒体而言,这是一个坏的时代,又是一个好的时代。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层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及时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媒体融合的工作理念、实现路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这一重要讲话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新时期加快媒体发展的行动纲领。无庸置疑,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变革的核心命题。

大势所趋

融合是各类媒体的必然选择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互联网+X”的时代,这个“X”可以代表各个传统的行业,也可以代表未知的领域。只要互联网一进入,只要互联网技术一创新,这个“X”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将被重构。以传媒为例,依托网络平台产生的各类媒体迅速地改变了人们对媒体的认知,受众的收视、阅读习惯在改变,人们对待媒体的态度在改变,人们利用媒体的方式在改变,世界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然而,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传播秩序全面重构。时下,特别是4G移动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冲击当今社会,给包括媒体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又一次改变着媒体生态。统计显示,去年网络媒体广告市场规模追平电视媒体,报纸广告同比下降了8.1%。今年一季度,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又下降13.2%。放眼世界,英国《世界新闻报》、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等知名大报相继倒闭。《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一批老牌报刊都停办纸媒,转向了网络发行。国内传媒业已经出现改刊休刊的报纸和杂志。可以说,传统媒体已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现在不是要不要融合,而是必须融合。

传统媒体如此,新媒体状况又如何呢?事实上,技术杀死新媒体的速度无比杀死传统媒体速度还要快。十多年前,门户网站兴起,传统媒体内容的免费午餐喂肥了一批集纳式报道的网站;可转眼间,微博抢占高点,万千制造了一个自媒体繁盛的时代;而现在微信已然走红,个性与私密的舆论圈让人们乐此不疲……但无论怎么变,我们必须看到,新兴媒体与生俱来的不足――内容的公信力缺乏制约着其生存与发展。与传统媒体融合,也成为了新兴媒体最现实的选择。正如安徽报业集团社长徐东平所言:“毕竟不同的媒体都有先天的基因缺陷,都有需要补上的不同短板。”

同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要求。去年“8.19”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部长刘奇葆在今年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上要求,要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长期以来,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了主流舆论中流砥柱作用。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但带来了媒体格局深刻调整,也使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两个舆论场”“N个舆论场”分割态势。互联网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舆论生成的方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如果我们不能第一时间发声,不有效占领新兴舆论阵地,噪音杂音充斥其间,甚至让别有用心的人占领了舆论高地,我们的舆论工作主导权就会受到挑战,我们就有丧失话语权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传统媒体增强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更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阵地、掌控网上舆论主导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

把握规律

在融合中实现弯道超车

网络新媒介的诞生并非是对既往媒介的彻底放弃,而是采取弥补式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路径,其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因此,提出“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绝不是单纯的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增加新的平台和渠道,对新闻进行简单重复的,而是要运用新媒体带来的新思维在整体上进行战略优化重组,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新兴媒体可以借助传统媒介的内容优势和品牌资产,将传统媒体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价值自然延伸到新的媒介形态产品上,从而实现新旧媒体“一体化发展”。基于互联网思维,“融合发展的媒体”的功能转型应表现为着力构建信息供给、信息服务、网络对话等多功能信息服务中枢系统。这一系统中,必须变“读者”观念为“用户”思维。“读者”观念是将受众看作被动体,是单线传播,是被动接受;而“用户”思维是尊重受众,传受双方是公平、平等交流。没有这种改变,媒体融合很难实现。

现在有些媒体,表面上看有报有刊有网站有客户端,貌似融合了,但其内容还没有打通,各干各的,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各媒体主管部门必须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导向,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与时俱进地完善现有传媒管理法规体系,对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作出深刻调整和完善,构建起对接市场、高效顺畅、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深度融合。

在全球社会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各类媒体要通过“媒介融合”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就需要贯通技术、产品、业务、市场、组织各个层面,尤其需要实现跨行业的产业融合。因而,各家媒体集团应借此次战略规划契机,着力提升媒介融合的层级,积极推动传媒、通信、文化、金融、安全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唯此,融合发展的新型传媒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拥抱技术

各类媒体业态和谐发展

媒体融合的核心是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传播力。部长刘奇葆说,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但这毕竟只是媒体驱动的一个轮子。那另外一个轮子就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无限丰富的信息稀释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价值,“内容为王”的运作逻辑受到挑战。从传播角度看,能够便捷快速地接触到传播内容是用户的一个基本需要。而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一直是一对矛盾,每一次传播渠道的拓展和改进,都会对传播内容的传播产生巨大促进作用。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结合与发展的过程。在融合发展的媒体时代,媒体要想获得竞争力和影响力,要么不断创新内容,要么不断改进传播渠道。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传播技术和社交化、分众化、精准化等新的传播理念,可以有效实现内容与技术相互支撑、内容与渠道有机结合,给传统内容资源带来新附加值,不断提升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将内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而那些能够将优质的服务内容和便捷的传播渠道结合在一起的媒体,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媒体。

勇于探索

创新融合发展媒体新样式

“融合”的本意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融成一体。最早提出“媒体融合”概念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解释,融合媒体必然是一体化的媒体。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这种融合将得以充分实现。传统的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体形态呈现的内容,都能够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方式在一个移动媒体终端上呈现。面对这一新形势,长期以来的单一媒体发展模式已没有出路,综合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体化发展是品牌与平台的融合。品牌是用户认知媒体的门户,如何打造品牌,提升媒体的品牌影响力,除了拓展品牌媒体的产业链条,实现品牌媒体的跨地区、跨产业发展,以优质服务赢得用户外,也可以通过与技术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的平台融合,打造新的媒体品牌,构建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全新的媒体生态系统。

一体化发展是机构、人才、资本的融合。应着眼于不同媒体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融和联合运作。而不是另起炉灶搞小而全媒体开发。在机构融合上,尤其是要打通媒体的技术瓶颈、部门利益障碍,在更广阔的层面进行合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这也为媒体融合发展的资金融合奠定了基础。

一体化发展是用户的融合,更是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用户的融合,就是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个性化服务为目标,实现用户资源的多元开发应用。但作为新的主流媒体,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接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社会职责,并从整体上提升新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时下,应通过媒体融合,切实增强新型媒体集团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开展宣传教育,深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理解,促使人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①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14-4

-23

②戴丽娜,《以传播文化理论的创新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人民网,2014-9-19

第8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冲击与挑战;媒介融合

快速崛起的新媒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无论是业界还是普通大众的热门话题,比如手机电视、微博、数字电影等等。因此业界关于新媒体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研究新媒体,首先应该对新媒体这个概念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但是关于新媒体的界定,业界可谓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定论,各种出版物对新媒体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

比如上海戏剧学院新媒体领域陈永东副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1]

本文则采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些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总而言之,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衍生的媒介形态,因此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都可以称为新媒体。

从熊澄宇教授的观点来看,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它的快速崛起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拥有巨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如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即人人可以从事大众传播,受众主动传播信息的愿望大大增强,双向传播、小众传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基于新媒体传播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缺点:

新媒体覆盖范围广,受众广泛,同一信息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到达每一个接触新媒体的受众;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受众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再居于被动地位,只要他们动动手指,也可以以传播者的面目出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他人;新媒体信息的时效性、快捷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条简短的微博就可以把几秒钟之前发生的新闻通过手机或网络传递给受众;新媒体传递新闻信息的海量性,传统媒体也无法企及,传统媒体一般会受到篇幅、版面、时间等的限制,传递的新闻信息相对有限,新媒体则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传播最新的资讯。

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新媒体的优点同样也可能成为它不可避免的缺点,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新闻把关人的作用逐渐弱化,任何人都可以传递信息,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这就导致虚假新闻、色情信息、暴力信息泛滥,受众的价值取向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中,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手机媒体中则是运营商泄露顾客手机号码,导致垃圾广告增多。新媒体传递信息的海量性也直接导致垃圾信息的增多,检索不易,面对庞大芜杂的信息,受众往往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有一定的麻痹作用,而新媒体更甚,它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缺乏应有的社会沟通和交流。

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挑战

传统媒体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报刊、广播、电视,它们是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媒介组织。

在传统的媒介形态下,报刊、广播、电视牢牢占据着垄断地位,掌握着话语权,控制着新闻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制作,它们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着自身不同于新媒体的诸多特点。

报刊属于纸质媒体,易于保存,并且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报纸的出版周期短,因此报纸所能承载的信息总量也很可观。期刊不同,出版周期稍长,有周刊、旬刊、季刊、年刊等,但是期刊的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能够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动向和研究成果。不过报刊的互动性较差,基本上属于单向传递,此外,报刊主要以文字为其特定的传播符号,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且传递信息的形式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引起受众的愉悦感。

广播和电视的出现则打破了报刊形式单一的缺陷,它们属于流媒体,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和图像,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广播传递的是音频符号,提供听觉形象,感染力强,常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电视更是传统媒体中的佼佼者,不仅传递音频符号,还传递视频符号,视听兼备、声情并茂,使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愉悦了身心、放松了心情。然而,广播和电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如节目按时播出,转瞬即逝,选择性和保留性较差。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的备受青睐便不足为奇了。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问世并且迅速崛起,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首先是报刊。它们的读者慢慢变少,发行量也日渐萎缩,随之而来的就是广告收益的大幅度下滑,而报刊最大的经济收益就是广告,因此有些报刊为了获得更高的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对报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增加版面,尽可能多地传递新闻信息,甚至不惜免费发放报纸。可即便是这样,报刊的运营也遭遇了困境,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其次是广播。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广播广告营业额连续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甚至出现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增幅位居四大传统媒体之首。[2]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的广播已逐渐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目前广播发展最好的当数交通广播,除此之外,已经很少有听众愿意为了一个新闻信息而守在广播面前,再加上广播中的虚假广告比较泛滥,严重影响了广播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最终造成了受众自觉远离广播的后果。

最后是电视。相对于报纸杂志,电视的效益要好很多,至少目前电视媒体是一种普及率最高的传播媒介,人们也乐于在休闲时间看电视以放松心情。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媒体和手机电视的出现,很多受众已经不愿意守在电视机旁等着收看自己心仪的电视节目,他们更愿意去网络上寻找资源。因为电视节目有时间的限制,还有轮番的广告侵占你的视听,而这些广告的可信度又普遍让人怀疑,网络媒体则没有这些缺点,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因此网民规模的急剧上升,使得电视观众的数量也随之下降。

走向竞合时代

媒介融合作为新闻传播业发展的趋势,必然成为业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之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3]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4]

综合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传媒业界内部不同形态之间的媒介进行组合,并以此组建超大型的传媒集团,比如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广义的是指媒介与其他一切有关要素的汇聚与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资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本文则主要研究传媒业界内部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也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业务融合。

早在提出“媒介融合”这个概念之前,媒介融合已经开始了它的步伐,现如今,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社会现象,“它能够带来利润、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并且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为实施融合的新闻机构带来竞争优势”[5]。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受众减少,发行量萎缩,经济收益下滑,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寻求转型之路。而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是不得不承认,新媒体不具备传统媒体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

因此,二者的融合显得迫在眉睫,它们的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在融合过程中,首先,要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一是要改变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人们已经不再单纯满足只获知新闻事件的五要素,而是希望了解事实背后的真相,此时,传统媒体就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新闻的后续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权威、负责任的解读,使受众通过媒体的视角了解更多的新闻真相,由此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三是传统媒体应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继续保持其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继续发挥公信力和权威性。

其次,要发挥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及时性与互动性,信息及时,受众广泛参与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因为新媒体拥有遍布全世界的草根网民和网络终端,可以即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因此,传统媒体应利用自己的权威性积极和新媒体相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更快更真实地将信息传递给亿万受众,推进全社会新闻事业的发展。

再次,要注意网络民意收集与新闻素材加工。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天接触的信息成千上万,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如何筛选,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具备一定的新闻基本功。一是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掌握相关的方针政策;二是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类新闻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优化、再创作,这样出去的新闻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最后,要发挥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为的是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媒体又是一种舆论工具,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危机,是传播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媒体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媒体的概念[EB/OL].baike.省略/view/339017.htm.

[2]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4]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新闻采编,2006(2).

[5]窦新颖.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中国知识产权报[N].2010-04-02(11).

第9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冲击与挑战;媒介融合

快速崛起的新媒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无论是业界还是普通大众的热门话题,比如手机电视、微博、数字电影等等。因此业界关于新媒体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研究新媒体,首先应该对新媒体这个概念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但是关于新媒体的界定,业界可谓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定论,各种出版物对新媒体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

比如上海戏剧学院新媒体领域陈永东副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1]

本文则采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些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总而言之,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衍生的媒介形态,因此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都可以称为新媒体。

从熊澄宇教授的观点来看,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它的快速崛起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拥有巨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如若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即人人可以从事大众传播,受众主动传播信息的愿望大大增强,双向传播、小众传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基于新媒体传播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缺点:

新媒体覆盖范围广,受众广泛,同一信息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到达每一个接触新媒体的受众;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受众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再居于被动地位,只要他们动动手指,也可以以传播者的面目出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他人;新媒体信息的时效性、快捷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条简短的微博就可以把几秒钟之前发生的新闻通过手机或网络传递给受众;新媒体传递新闻信息的海量性,传统媒体也无法企及,传统媒体一般会受到篇幅、版面、时间等的限制,传递的新闻信息相对有限,新媒体则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传播最新的资讯。

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新媒体的优点同样也可能成为它不可避免的缺点,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新闻把关人的作用逐渐弱化,任何人都可以传递信息,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这就导致虚假新闻、色情信息、暴力信息泛滥,受众的价值取向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中,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手机媒体中则是运营商泄露顾客手机号码,导致垃圾广告增多。新媒体传递信息的海量性也直接导致垃圾信息的增多,检索不易,面对庞大芜杂的信息,受众往往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有一定的麻痹作用,而新媒体更甚,它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缺乏应有的社会沟通和交流。

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挑战

传统媒体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报刊、广播、电视,它们是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媒介组织。

在传统的媒介形态下,报刊、广播、电视牢牢占据着垄断地位,掌握着话语权,控制着新闻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制作,它们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着自身不同于新媒体的诸多特点。

报刊属于纸质媒体,易于保存,并且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报纸的出版周期短,因此报纸所能承载的信息总量也很可观。期刊不同,出版周期稍长,有周刊、旬刊、季刊、年刊等,但是期刊的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能够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动向和研究成果。不过报刊的互动性较差,基本上属于单向传递,此外,报刊主要以文字为其特定的传播符号,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且传递信息的形式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引起受众的愉悦感。

广播和电视的出现则打破了报刊形式单一的缺陷,它们属于流媒体,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和图像,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广播传递的是音频符号,提供听觉形象,感染力强,常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电视更是传统媒体中的佼佼者,不仅传递音频符号,还传递视频符号,视听兼备、声情并茂,使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愉悦了身心、放松了心情。然而,广播和电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如节目按时播出,转瞬即逝,选择性和保留性较差。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的备受青睐便不足为奇了。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问世并且迅速崛起,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首先是报刊。它们的读者慢慢变少,发行量也日渐萎缩,随之而来的就是广告收益的大幅度下滑,而报刊最大的经济收益就是广告,因此有些报刊为了获得更高的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对报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增加版面,尽可能多地传递新闻信息,甚至不惜免费发放报纸。可即便是这样,报刊的运营也遭遇了困境,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其次是广播。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广播广告营业额连续保持较高幅度的增长,甚至出现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增幅位居四大传统媒体之首。[2]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的广播已逐渐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目前广播发展最好的当数交通广播,除此之外,已经很少有听众愿意为了一个新闻信息而守在广播面前,再加上广播中的虚假广告比较泛滥,严重影响了广播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最终造成了受众自觉远离广播的后果。

最后是电视。相对于报纸杂志,电视的效益要好很多,至少目前电视媒体是一种普及率最高的传播媒介,人们也乐于在休闲时间看电视以放松心情。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媒体和手机电视的出现,很多受众已经不愿意守在电视机旁等着收看自己心仪的电视节目,他们更愿意去网络上寻找资源。因为电视节目有时间的限制,还有轮番的广告侵占你的视听,而这些广告的可信度又普遍让人怀疑,网络媒体则没有这些缺点,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因此网民规模的急剧上升,使得电视观众的数量也随之下降。

走向竞合时代

媒介融合作为新闻传播业发展的趋势,必然成为业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之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3]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4]

综合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传媒业界内部不同形态之间的媒介进行组合,并以此组建超大型的传媒集团,比如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广义的是指媒介与其他一切有关要素的汇聚与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资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本文则主要研究传媒业界内部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也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业务融合。

早在提出“媒介融合”这个概念之前,媒介融合已经开始了它的步伐,现如今,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社会现象,“它能够带来利润、带来优质的新闻业务,并且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为实施融合的新闻机构带来竞争优势”[5]。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受众减少,发行量萎缩,经济收益下滑,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寻求转型之路。而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是不得不承认,新媒体不具备传统媒体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

因此,二者的融合显得迫在眉睫,它们的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在融合过程中,首先,要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一是要改变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人们已经不再单纯满足只获知新闻事件的五要素,而是希望了解事实背后的真相,此时,传统媒体就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新闻的后续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权威、负责任的解读,使受众通过媒体的视角了解更多的新闻真相,由此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三是传统媒体应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唯有如此,才能继续保持其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继续发挥公信力和权威性。

其次,要发挥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及时性与互动性,信息及时,受众广泛参与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因为新媒体拥有遍布全世界的草根网民和网络终端,可以即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因此,传统媒体应利用自己的权威性积极和新媒体相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更快更真实地将信息传递给亿万受众,推进全社会新闻事业的发展。

再次,要注意网络民意收集与新闻素材加工。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天接触的信息成千上万,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如何筛选,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具备一定的新闻基本功。一是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掌握相关的方针政策;二是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类新闻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优化、再创作,这样出去的新闻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最后,要发挥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为的是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媒体又是一种舆论工具,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危机,是传播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媒体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媒体的概念[EB/OL].baike.baidu.com/view/339017.htm.

[2]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