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精选(九篇)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

第1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民生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我们似乎是一直在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经济发展几乎成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好像只要是能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一时间,经济效益问题成为一切事情的判断尺度和评价标准。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协调发展也开始被许多人所关注。

一、社会建设滞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即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由于只是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了社会建设,从而使社会建设严重缺位等原因,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1978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以说中国只搞经济建设,没有社会建设。在此期间,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了追求效率或整体经济增长速度的最大化,当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迅速积累起来,加速经济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实践中,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粗放经营、破坏环境、地方保护等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长期单一地追求效率所致,是对市场经济的严重破坏。

进入90年代,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急剧扩大。尤其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之间的地区差距大幅攀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快速拉开。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总体基尼系数已上升到0.45的高度。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已达到严重不平等的地步。

9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就更为严重。正规部门(指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2004年全国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比1995年减少了3908万人,下降了37.8%;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了2698万人,下降了76%。两者合计减少6606万人,下降了47.5%。随着大量人员下岗失业,贫困问题也凸现出来。现在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中国贫困问题尤其是城镇贫困问题的严重程度尚未达到最高值,中国的贫困问题尚未达到“充分化”的状态。

上述严重的社会问题必定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大面积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使发展丧失应有之义,使发展成果不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享,从而形成一种“无发展”的增长的情形。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另一方面,会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并进而有可能形成社会的动荡,从而使发展失去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

显然,要想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这是历史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时代课题。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对于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来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经济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强调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社会建设,以经济建设取代了社会建设,那么,这样的社会只能是一个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活水准无法得到保证的病态社会,是一个社会焦虑不断加重、社会问题迅速增多、社会整合程度不断降低的低质量社会。

经济建设关注效率,社会建设注重公平,二者好比社会这驾马车向前推进的两个“巨轮”,不能偏废。而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已明显成为滞后的一个“轮子”。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是温饱性生存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小康意识”已真正觉醒。不符合时代需要和民众诉求的短期“纯数量增长”开始面临挑战,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适应、协调推进。

三、关注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对自然的尊重,可以有市场经济但不能有市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本质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到平等关注社会建设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政策取向应更加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决定了我们依然要用更多精力和更大努力关注和改善民生。从十几年前的“经济、政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到今天十七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其变化体现出我们党和领导人能不断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这种变化势必将逐步改变我国长久以来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不平衡,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的现状,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让亿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社会建设被第一次正式提高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上来,使之不仅成为十七大的新亮点,更折射出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关注科学发展的高瞻远瞩。大力发展社会建设,我们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 .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第2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关键词:国防;经济建设;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55-01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期和新阶段,加强国防经济建设,通过准确制定战略视野上的发展规划,突破以往发展上的模式桎梏和定位模糊化,不断建立起新的国防经济建设发展机制,才能实现我国国防经济建设发展的良性与可持续,为国防经济体系建设助力,也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国防经济概述

国防经济是经济和军事相互深化结合而成的,其以军事和经济为基础,是国家在建设国防体系当中必然会形成的国防与经济要素的矛盾关系,包括国防经济内部部门间的矛盾关系[1]。国防经济既牵涉军事领域的矛盾,又联系着经济方面的矛盾,是完成国防力量体系搭建当中牵涉的各种经济关系群。随着国家国防建设的不断加强,国防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加强国防经济建设也成为国防力量和国家安全力量的重要保障。

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资金保障

国防建设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化军队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国防现代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军队建设对于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资、机械和信息设备等有着高资金消耗的特点,在不断强化军队建设的过程中,加快实现军队机械化和信息化,就需要更加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而国防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即政府的财政支出,只有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才能保障财政收入的增多以及国防建设拨款的增多。因此,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是进一步实现国防建设水平、推动国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二)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

现代化的国防对于纯军事性技术的要求相对没有以往那么高,而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则在不断提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也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方面为技术研发创造了相对开放和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技术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条件,让技术的实践应用效率与质量均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国防建设在技术上对于经济建设的依赖性将较以往更加突出。

(三)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充足人力资源

国防建设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在高精尖人才的需求方面也就更加突出。除了军队建设之外,国防体系支持力量的形成也需要更加多元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这不是仅依靠政府政策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国民经济水平相应得到提升才能在国民教育和国防支持力量打造方面得到充足的保障。国民教育在国防和军事方面的经济基础足够稳固,相应的教育水平提升才能得以实现,人才队伍的有效培养和建设也才能得以实现。

三、中国国防经济建设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建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机制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相辅相成,要想实现国防建设,就必须首先保证经济建设的稳定繁荣,而要想推动经济建设,就必须以国防建设作为基础补充。在关注国防经济建O创新发展道路时,就应当充分肯定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在建立协调发展机制的目标上不断努力。一方面,应当注重平战结合和军民结合;另一方面,则应努力协调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防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建设能够以国防建设为支持,也能够在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反哺国防建设。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得中国国防经济建设既在经济基础上更加稳固,又在国防水平突破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二)技术创新下带动国防经济制度上的创新

国防经济建设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在发展道路和发展成果上取得创新,就应当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我国国防经济制度创新在以往多通过直接的制度创新得以实现,这往往只停留在制度表层,并不能实现制度本身的根本性改变,改革效果不佳,对于国防经济制度以后的创新突破也并没有实质上的贡献[2]。而实现技术创新,并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带动国防经济制度创新,能够不断为国防经济制度的创新提供结构优化的巨大可能,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中,技术创新能够给国防经济制度创新带来新的思路,在创新的道路和途径上也更加多元和有效,是有着深远的良性带动作用的。

(三)国防经济人才培养和国防经济法规建设

人才队伍是国防经济建设的一大基础之一,要想实现国防经济建设上的创新突破,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量,提高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应当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军队培养和国民教育培养并行的良好模式,培养出多元化的复合型军事人才;另一方面,创新人才的发展模式和用人机制,依据市场经济和实际战斗力标准为要求,实现人才队伍的优胜劣汰,打造强化的国防人才培养和应用机制。同时,加强国防经济法规建设,一方面要强化国防经济法学研究,为国防经济法规建设制定更加完善和科学的建设目标与规划[3];另一方面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制建设经验,使得国防经济建设更加规范、秩序发展,最大限度保障国防经济建设拥有配套的法规体系防护。

第3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党的建设

在2011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原经济区被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原经济区战略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应该逐渐认识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必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卢展工书记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的第五部分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肩负起带领全省人民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因此,全面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是河南省“十二五”阶段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同时也是提高河南党建水平以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河南省党的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辩证关系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以要首先要充分认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党的建设。二者相得益彰,统一于加快中原崛起的宏伟事业中。党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的实践又推动了党的经济政策的科学化。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同是党的工作的两个主要环节。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出发去加强党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完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奋斗目标,就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中原快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河南省党的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党的建设与党的经济路线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省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党。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省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得到了持续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领导、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断转变领导方式,以执政为民为宗旨,积极充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锋队,这是人民群众有目共睹的事实。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健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群众的经济、政治诉求更加强烈、广泛。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任重道远,一些党员干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党建工作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还需要进一步落实等。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进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同时,也给河南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客观要求。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求河南省党的组织和干部都必须具备科学发展的能力

建设中原经济区,归根到底,是社会的科学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题,要抓住中原经济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关键就是要求河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加紧学习,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成为能够坚持科学发展、具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领导集体。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求河南省党的组织和干部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转变旧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采取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体现出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和布局占有重要一隅。

(三)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求河南省党的组织和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是富民强省,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既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不断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努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努力形成全省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求河南省党的组织和干部必须全面提升自身建设

先进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坚强组织保证。河南省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既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领导者,同时又是这项事业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党的组织自身建设状况直接决定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败,把河南省的党员干部建设成为思想解放,制度科学、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是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河南省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形象关系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加强党的建设就要着力固本强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要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增强执政的科学性;就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广大党员干部都要从自身做起,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树立起推动工作的形象,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形象。

(一)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强化理论武装

在思想建设上,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党员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认识规律和科学地运用规律,使我们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更加符合规律、符合实际。加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更新党员干部知识结构,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致用。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党员意识、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强化组织保障

第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领导保障。不断转变领导方式,以科学、高效领导为原则,健全领导干部考核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奋进、和谐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法,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

第二,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和重大责任。我们党从成立最初的50多位党员发展到今天党员总数超过8200万,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地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因此,我们要全面推进农村地区、国有企业、城市街道社区、“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始终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工作、活动的宗旨。

(三)加强制度和作风建设,锤炼良好党风

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和作风建设,用制度保证从严治党、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监督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创新党的工作方法,增强党的活力。继续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锤炼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形成自觉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良好风气,在党员干部中倡导好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

(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打造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首先,要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善于有效预防腐败;既要实现制度、监督并重,又要实现自律与他律互相结合;其次,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再好的制度不去执行,也形同虚设。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抓好学习宣传,让各级干部了解其内容,掌握其精神实质,形成自觉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良好风气。强化对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要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最后,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引导教育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金钱观。

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应该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从而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到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并且指出“体系建设”和“进行到底”是对全党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落实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河南实际,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切实做到全面推进,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赵鹏.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党的建设的新要求[J].学习论坛,2011(12).

第4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一般而言,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在前,带动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持续变化。所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相辅相成。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可以稍稍后于经济结构,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还是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

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由若干个分结构组成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以就业结构为例:197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状况是,一产占70.5%,二产占17.3%,三产占12.2%;2008年变化为一产占39.6%,二产占27.2%,三产占33.2%。1978年我国的二、三产业职工人数只有11855万人,2008年二、三产业有46826万人,30年共增加3499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66万人。非农产业的劳力从1997年开始,已经占50.1%,超过了50%的临界点,进入了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又如城乡结构,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008年则为45.7%,平均每年提高0.91个百分点。197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有17245万人,2008年达到60667万人,30年增加了4.3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447万人。再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这样大的社会结构变动,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自周秦以来,中国_直是个农业国家,是个农业社会的结构。直到1978年,农民仍占82.1%。真正发生这个大变局,转变为工业国家社会结构的是这30年。但因为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大发展、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候,没有适时抓好社会体制的改革,没有适时抓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因而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比较,现在的社会结构是落后了。

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为15年

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当前的中国社会结构大约滞后经济结构15年。

早在1978年,社会结构已经比经济结构落后-了。还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为例,根据外国学者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就业结构中二、三产业的职工应该占到总劳动力的80%以上,但2008年中国的二、三产业就业职工只占总劳动力的60.4%,差了20个百分点。过去30年,非农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1.03个百分点,需要20年才能持。以城市化为例,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该达到60%以上,但2008年中国城市化只有45.7%,差了14.3个百分点。以过去50年城市化率每年增加0.91个百分点计算,需要15.7年才能达到。再以社会阶层结构而言,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中产阶层应该达到40%以上。2008年中国只有25%。如以近来每年中产阶县规模增加1个百分点计,要17年才能达到。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差,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协调,是产生当今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久解不决的结构性原因。

二、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等大案要案频发,一些地方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增加,诈骗、抢劫、盗窃等刑事犯罪案件上升,特别是各种居高不下,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是分阶段推进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势变了,就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和策略。这是我们的基本经验。新阶段的任务,是要在继续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重点进行社会建设,抓好社会管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社会事业建设

过去我们一般把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统一称为社会事业,其实,从实践看,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事业建设,也应该是社会事业。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些地区和有些部门把发展经济强调到了唯一的地步,致使科、教、文、卫、体等的建设相对滞后了,出现了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这也是社会矛盾增加的原因之一。要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近年的实践看,应该再加“业有所就”,并放在第一,这是民生之本,就像农民要有田种一样,城镇居民如果没有就业,一切就无从谈起。所以,各地正在推进解决零就业家庭的问题,是一项善举。

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

我国已经从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工业社A、城市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整个社会体制就要相应变化,应该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新的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社会才能和谐有序进行。

在社会体制方面,就当前来说,应该建设好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流动体制、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协调体制,等等。有学者提出要重建社会,形成国家、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格局,是有道理的。当下现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与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相称,必须首先破除,不能再犹豫不决。

新社会新体制要有新的社会规范。中国的农业社会几千年,农业文明很发达、完整,现在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就应建设好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社会规范。例如应该建好保证新社会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法律、法规,人人有遵法守规的习惯,要建设好适应新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

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枷代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个决定符合客观实际需要,各地区正在贯彻落实,效果是好的。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要重视县域社会的管理。中国有2000多个县,县城所在地的镇,1980年代时,一般只有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多数是由城关镇管理,既管农民,也管居民。现在的县城都已发展起来了,少则几万人,多则几十万人,大马路、大商场、楼堂馆所都建立起来了,但基层组织、社区建设等还没有跟上来,多数还是由城关镇统管,基本上还是农村式的管理,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社会治安状况也不佳。这些城镇总共有几千77.上亿人口,还处于没有相应有效的组织管理的局面,这种状况亟需改善。

二是在发达地区,因为有宽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把基层社区做大了,原来有的居委会是个自治组织,没有脱产干部。现在有不少城市的居委会(也叫社区),派去了十多人、几十人的脱产干部(多数是事业编制),使基层自治组织行政化。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很有必要,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社会建设反而把社会建小了,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调整社会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两个结构一定要协调,相辅相成。现在的任务是加快社会结构调整的步伐,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结构的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标志性指标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比重。2008年,我国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就业人员的25%,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三、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在当今中国,重点推进社会建设,就是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其他许多矛盾也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关于进行社会建设,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申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开展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研讨。

科学发展一定是包含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当前,出现了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局面。把经济社会看作一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已从经济方面转到社会方面,着力解决好社会建设方面的问题,就非常必要。

据调查,在相当多的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社会矛盾和问题反而越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高,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的呼声很高。但是,从最近媒体透露的一些发达地区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信息看,长三角、珠三角的几个县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他们还在提今后要实现GDP“三年翻番”、“四年翻番”、“五年翻番”的目标,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则比较空泛,这值得我们深思。

第二,推进社会建设要有组织保证。

60多年来,国家建设有一条基本经验,凡是中央决定的战略任务,都必须在组织上落实,要有组织、有干部去贯彻执行才能实现。如果只停留在会议、文件上,那往往就会落空。

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大建设,现在又成为亟待加强的领域,应该建立一个相应的机构,从组织上落实这个战略任务。200-/年北京市建立了社工委和社会建设办公室,2009年上海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很有成绩。从这两个市社工委的实践看,他们遇到了困难和问题,最关键的是社会工委的功能定位问题。社工委是做对整个社会建设工作进行宏观统筹协调的工作,还是就社会建设的某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组织工作?现在他们在做的是后者。

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事业、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都已经有了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在做。现在要紧的是整合这些社会工作的资源,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把这件大事办好。所以,要像当年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组建国家计划委员会那样,组建一个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的任务主要就是对整个社会建设进行宏观协调统筹,规划,组织,调控,使各项社会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现在这些方面的很多工作,都是由发改委中的社会司承担,而社会司只是发改委55个司局中的一个,显然不能胜任社会建设这个重大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讲了多年要改变“经济这条腿长,社会这条腿短”的状况,而至今没有改变的组织上的原因。把社会司的职能,连同现有的人员和资源从发改委划出来,组建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主抓社会建设,发改委则主抓经济建设,这是做好社会建设工作,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建议选一个省或市或县进行试点,以便取得经验,再逐步推行。

第三,社会建设要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首先是人才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应该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要求,组建好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把社会工作各方面的人员组织起来,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逐步扩大,发挥组织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千军万马搞社会建设的阵势。

其次是进行社会建设要有相当的财力、物力投入。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地区和部门削减必要的社会建设的开支,把绝大部分的财力都投到经济建设上,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社会建设的投入,情况已有好转。但因过去欠账太多,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协调的格局还未改变;而且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有钱还是习惯于往经济建设方面投。例如都说教育重要,但至今还未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要占GDP 4%的目标。

第四,搞好社会建设,必须进行社会体制改革。

总结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前50年,在计划经济体制西下,政府几乎包揽了经济事务,也包揽了社会事务,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成本太高、效率太低,形成了短缺经济,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后30年实行改革开放,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放手发动群众,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经济事务管得少了,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的成就。现在进行社会建设,要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要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形成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放手发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事务交给社会去做,政府进行宏观统筹和协调,社会建设也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国现行的这套社会体制,是在1950年代以后,在全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形成的,是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如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

这些年来,我们对于社会体制包括社会事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有些取得了成功,有些并不成功,有些则还没有破题,整个社会体制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根本改变过来。所以现在的经济社会运行中,两种体制并行,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社会成本很高。实践证明,现行的社会体制不改革,社会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第五,两点具体建议。

(一)建议把社会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排序中的第四,改排为第二。这是因为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践运行的逻辑排序,经济建设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应该重点进行社会建设,然后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其二,这个总体布局最早是1940年1月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他那时的排序是: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文件提法改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直沿用到十六大的政治报告。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变动顺序,有例在先。其三,现阶段,我们要重点进行社会建设,提高社会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有利于调动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参加社会建设的积极性,把社会建设这件大事办好。

(二)建议召开一次社会建设工作会议,就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方法进行一次研讨,作出相应的决定。目前正在制定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应该把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到规划中去。

第5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将建筑成本降到最低是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建筑方往往在设计阶段比较重视技术经济分析,而忽略了施工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众所周知,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核到施工,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前期的工作完成之后,就是后期的建设的了。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技术经济分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是建筑工程的主体阶段,对于质量控制和减少成本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管理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工作,与此同时做好与各个工作方面的工程管理工作。这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等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保障。以下本文将依照相关规范和实践经验,对建设工程的技术经济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

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含义及重要性。

1.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的分析和评价的含义。工程技术经济又称为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各种工程项目、技术措施及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和选优的科学,它所解决的问题就是工程项目方案是否可选和工程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建设企业为了节省并且有效的使用投资,讲究追求经济效益,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要认真的进行可行性研究,且要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分析,同时在有多种施工方案时,要进行优化选择,这种分析论证的过程被称为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的评价。

1.2、建设工程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和经济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首先发展经济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经济在某方面来讲是制约着技术的,所以工程建设中,技术、经济缺一不可。

1.3、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性。建设工程通常是一项程序复杂、投资较大且工期较长的过程,因此针对不同的政策、不同的区域,相关部门往往会针对施工环境、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管理规范编制出多种方案,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为了保证最高的经济效益,通常对工程的经济和技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建设工程技术经济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有效的优化投资结构并且能够保证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看来,在工程建设中,对技术经济的分析和评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将决定建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在项目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

2.1、对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评估报告的分析和评价。项目决策阶段即是相关管理部门或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合理的编制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并且制定多种实施方案、拟定可行性评估报告。此时,就要对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评估报告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首先对于计划中建设规模及地点选择进行分析与评价,规模既要符合资源的科学利用又要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地点要选择交通便捷且距离较近的地方,然后依照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进行多方对比,最终选择合理的方案;其次,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评估要根据当时的政府政策以及当地具体经济情况,以科学为依据、以优化方案为前提,对技术、经济以及效益进行可行性评估,从而避免因为决策上的失误而影响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可行性评估在施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而在项目决策阶段能够对技术经济进行有效分析和评价。

2.2、对工程计量和预结算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建设工程中,任何一项都要通过相关检验及审核,才能继续下一步的工程。所以要对施工中的费用标准和单价进行详细的核实,并且审核该工程的基本计量,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整个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

3、工程建设技术经济的分析。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实质是在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及程序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从而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之下,选择出最适合的方案及政策。

3.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评论的基本方法由静态分析评价法、动态分析评价法以及投资方案的选择三种共同组成。静态分析评价通常是针对于工程建设的最初方案阶段,进行有效的方案效益费用的计算;动态分析评价法通常用于工程建设决策后期的可行性评估上,进行有效的计算,并且是整个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评价方法;对于投资方案的选择是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最终目的。

3.2、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首先要对当地市场的销售和经济进行考察,并且根据考察结果确定工程建设的技术开发;其次集合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出不同的技术方案并确定此次项目的评价标准;最后分析和评价以上所提出方案的技术性和可行性,同时计算工程的经济效益。另外最重要就是结合各种因素,如环境、技术以及社会等,进行综合而有效的分析,选出最适合的方案。

3.3、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能有效的体验出每个方案的实际状况,多个方案的对比有利于总结出更好的效益策略,因此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必须具有丰富的可比性;第二,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应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因为它是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项目的特点来进行分析的,所以它可以预测将来的经济效益;第三,建设工程技术分析要根据项目的开发、工程的建设范围以及其他因素确定分析和评价的范围。

4、工程建设技术经济的评价。

所谓建设工程技术经济评价就是将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分开进行,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指标,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与结合,以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最后的优质方案。建设工程的经济效果即是指建设工程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值.其中劳动耗费指劳动占用量,而将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目前建设工程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包括维利润评价方法、多指标评价方法和单指标评价方法三种,建设技术经济的经济效果就是在不断创造社会经济的同时,减少在工程建设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突出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维利润评价方法;多指标评价方法即是,通过一系列的时间指标和价值指标等来达到企业的经济效果;如果假设工程的经济效果是按着唯一的价值指标来作为标准,就称为单指标评价方法。而无论是哪种评价方法,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追求工程建设的经济效果,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5、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长期以来,业内的技术经济分析仅限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的决策上,而忽视了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领域的应用,或者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曾有国外工程技术人员认为,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与国际同行相差无儿,但是缺乏经济头脑,很少思考如何降低成本。

随着建筑市场化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领域的运用逐渐重视,有的大型建筑企业大力推行“科技创效”,通过奖励制度来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方案优化,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是其具体的工作机制与模式没有变化,仍旧是技术人员搞技术人员的,经济人员搞经济人员的,没能从制度上保障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同时也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复合知识型培训,既懂技术、又精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十分缺乏,因而技术经济分析不能充分发抨作用。

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口益激烈,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合理低价的定标方式已基本上被大部分业主方所采纳。在国内,所谓的“合理低价”实质上就是最低价。因此承包商为了承揽到工程业务,往往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获得工程项目,而后在施工过程中,千方白计地创造变更、签证及索赔机会。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也出台一系列制度,采取办法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从开源与节流上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盈利的潜力。但是,构成建筑物实体的成本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降低下去,因此必须在非工程实体的技术措施费上下功夫,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造就大量的技术经济型人才,让科技创效真正得以实现,使企业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结束语

当前,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激烈,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合理低价的定标方式已基本上被大部分业主方所采纳。在国内,所谓的“合理低价”实质上就是最低价。因此承包商为了承揽到工程业务,往往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获得工程项目,而后在施工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创造变更、签证及索赔机会。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也出台一系列制度,采取办法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从开源与节流上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盈利的潜力。但是,构成建筑物实体的成本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降低下去,因此必须在非工程实体的技术措施费上下功夫,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造就大量的技术经济型人才,让科技创效真正得以实现,使企业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总之,工程建设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好的经济效益是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以最低最合理的资源投入换取最高的经济效果,好的经济效果又能促进我国建设业的不断发展,从而营造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工程建设环境。通过本文不难看出,工程建设技术经济的分析和评价在此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所以, 正确的分析评论工程建设中的技术经济,能够促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创造出工程建设业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工程经济分析第六章.百度经济学.2010.12.

[2]刘岸浩.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中应注意到的几个可比性问题.海伦市水务局.2010.06.

[3]工程经济项目分析与评价.百度专业建筑文献.2012.01.

第6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18-02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各个时期国内外的现实状况,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上实现了多次转换。这种适时调整对于我们不断探索新时期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寻求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启示。

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调整必须与国际局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相适应,着眼于实现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同时国家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构成了一对突出、复杂、棘手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国防建设,即两者要协调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安全。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印边境的冲突、的紧张和越南战争的爆发,国家安全可谓“四面八方、腹背受敌”,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对战争威胁的判断发生了重大变化。号召,“要准备打仗。无论哪一年,我们要准备打仗。”[1] 在当时的紧张氛围中,这一思想迅速为全党所接受。扩大军队规模,大力发展以“两弹一星”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以备战为基点大搞“三线”建设等政策的实施都充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的生存与安全被视为国家利益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优先发展国防事业以换取国家安全,国防建设被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首要利益是发展经济,国防建设开始让步于经济建设。邓小平提出要充分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抓紧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为此,中央开始压缩国防建设的规模,大幅度削减军队员额,并着手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军队也紧跟形势,积极呼应,加大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力度,并向地方开放了部分机场、码头、仓库、铁路军事专用线等军用设施。这些举措大大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压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是一个有力的支援。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国防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国际局势进一步缓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霸权主义大行其道,“”势力甚嚣尘上,中国的安全和统一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中央提出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两个根本性”以确保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就应运而生了。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中国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的迅速提升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国家利益的内涵不断拓展,谋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长远战略选择。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新起点中的协调发展、富国与强军的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已成为中国国防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因此,“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2] 这是“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也是适应国际局势和国家利益的国防与经济关系的适时调整。

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单一的国防或国民经济发展都难以保证国家整体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把新中国成立后迫切需要做的两件事归结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3]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他指出“一定要加强国防”,而加强国防建设“首先要加强经济”,“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4] 这充分表明,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上,我们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自觉协调发展的道路。

不协调发展的道路始自20世纪60年代。认为,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战争迫在眉睫,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在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过程中,提出要偏重于国防建设。从此,国家开始向临战、备战的方向转轨。在此期间,国家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国防上,力图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的独立的国防体系,国民经济发展滞缓。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经济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国防建设始终保持了较大的投入,年国防费占到了年GDP的5%~7% (2.5%~3%是适度的),出现了国防建设摊子过大的局面,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防与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并最终制约了国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蓬勃发展,邓小平明确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军队要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他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5] 据此,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5] 这样,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让路在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现代化建设。比如军费的比重逐步降低,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忍耐”中求发展,给国家安全埋下了隐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对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作为正确处理两个建设关系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国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也开始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单一的国防或国民经济发展都难以保证国家整体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兼顾、融合式发展。

三、必须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建国初期,由于紧迫的国家安全形势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强烈需求,使得建立与国民经济体系相对独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成为国家在当时条件下一种必然的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军民分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阶段后,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即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必须形成融合式发展机制,这是实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这两大战略任务有机统一的重要举措。指出:“要把军队现代化建设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使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能够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6] 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要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7] 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2] 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内在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的经验概括,是有效促进经济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这充分表明,军民融合是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的必由之路。

军民融合是世界各国处理国防和经济建设关系的普遍原则,也是我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向纵深发展,军事资源与非军事资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实行军民融合,推进军民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长期以来,受技术、制度、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我军的武器装备与西方国家和周边大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用科技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崛起。因此,要在新时期突破发展困境,顺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就要利用优质的民用高科技资源为国防建设服务,即实现军民融合。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军工企业获得前沿技术的成本,而且可以缩短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将国防科技工业根植于整个国家实力基础之上。

因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要积极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的同时,切实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科学统筹,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二者协调、持续发展。这样,富国才有后盾,强军才有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论述摘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9.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建国以来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532.

[4]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28.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第7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关键词:学科建设 地方经济建设 高校

学科建设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没有一流学科,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就无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更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大学的办学方向,认真做好大学学科建设规划,不断优化大学学科结构,加快大学学科建设的进程,对推动大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动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经济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1.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学科建设水平。(1)财政建设资金的投入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主管部门。近几年虽然实行收费制,但这只能是对高校办学的一种补偿。所以地方经济的投入及对本地区高校建设的发展牵动作用十分重要。(2)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因素,特别是地方院校。受地利、人和之便,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出路和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的主体是地方企事业单位,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出路及科技创新的需求。

2.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受历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设立都是由所在部委直接设立的,并直接为所在行业的地方企事业单位服务,即行业办学,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的模式。例如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为吉林丰满水电站服务,输送毕业生。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也就是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1.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进行高新技术储备。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是关于科学探索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先导和源头。任何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及其转化的实现,都是以基础、高技术研究的突破为前提的。

2.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高校科技发展的源动力。地方高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既是对高校科研成果的一次综合评估,更重要的是让市场来检验原有科研成果,高校科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直接转让学科建设科技成果。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科技成果不胜枚举。其成果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依托,也是农业技术创新与普及的重要力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直接参与重大工程。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部级、省部级重点、重大工程建设。现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而吉林化工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我们化学学科应该利用这个有利形式发挥自身的优势,承担各类科研课题,为吉林经济的振兴提供有力的科学基础。

5.派驻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学术和管理骨干进驻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产品开发、提高地方企业、政府机关的经营管理水平。

6.政策、技术咨询。负责对地方、对企业的咨询服务。专门咨询服务就是受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为他们制订可供选择的方案,为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服务。一般咨询服务就是面向广大企业,为其提供科技咨询、法律咨询、企业会诊等服务。

7.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科技成果推广人员。高校教师大多担负大量教学、科研及管理任务,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研成果推广工作,但市场又有大量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集中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陕捷的方式。一是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学员走进学校;二是课堂进企业,让教师走出去。

三、结束语

在学科建设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科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双方才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化学学科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李琨,姚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思路及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7(6):25-27.

[2]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5(2).

[3]姜清奎.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J].云南科技管~,2006.7(2).

第8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始终突出生态这个特色,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鄱阳湖流域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始终突出生态特色,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就是人类从适应自然到利用自然的过程。工业化既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正如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时展潮流,契合江西发展实际,有助于探索并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把鄱阳湖流域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文明区。

突出生态特色,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定位。鄱阳湖流域独特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其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多年来,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进行了长期探索,“山江湖工程”成为生态建设的成功典范,进入新世纪后又确定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就是要建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以及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争取通过10到15年的努力,实现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战略目标。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山江湖工程”的继续和深化,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探索奋斗的结晶,是全省干部群众半个世纪奋发努力的结果。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中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将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的最大优势和潜力,鄱阳湖是全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党中央的重托、人民的期待和我们的历史责任。2009年,我们在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同时,不等不靠,先行先试,扎实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和全流域“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2%,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按照《规划》要求,在湖体核心保护区强化生态功能,绝不开发建设;在滨湖控制开发带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在高效集约发展区注重集聚经济人口,进行高效集约开发。继续大力推进四大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好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山水,使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作江西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策应了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为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到了应有地位。我们要牢牢抓住用好这一促进江西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核心,以发展成果检验规划实施的成效。

加快发展是从江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得出的历史结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经济欠发达地位仍未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是从江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只能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抱着“金饭碗”讨饭,结果往往也不利于保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全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以上。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水平等各方面条件都堪称优越,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最有实力、最有希望支撑中部崛起、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成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之一,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江西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和强大动力。因此,抓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发展的关键,昂起了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领和带动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使命和中心任务。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要抓手。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真想搞建设,就要搞点骨干项目,没有骨干项目不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城镇化建设项目,将规划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抓紧制定经济区“两区一带”分区详细规划和做好18个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以东西和南北两大高速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一干两支”机场建设以及“两核一控”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围绕打造“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加快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尤其要突出发展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高效低耗的先进制造业、水平领先的高技术产业、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按照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构筑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要把规划区内先行先试、率先崛起与规划区外积极策应、主动对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统一品牌优势,统筹谋划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把规划范围为38个县(市、区)的经济区建设辐射到全省、扩展到全流域,实现全省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正确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促进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举措。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江西加快崛起、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经济总量小,尽快做大总量是第一位的任务,否则江西经济欠发达地位永远难以改变。但如果不注重结构调整、不注重发展质量,即使总量上去了,也只能是大而不强、难以为继。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经济发展越是处在落后状态,越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越是经济总量小,越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谋求跨越发展。从江西基本省情出发加快崛起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扩大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发展中促转变,把加快发展、扩大总量建立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坚实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竞争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决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鄱阳湖地区在全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未来发展中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我们既不能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当做单纯的生态保护工程,更不能走先发展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而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生态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这正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也是最深远、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探索这一模式和路子,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于能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决定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我们要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理念,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第9篇: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

关键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投资体制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果断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较强正外部性,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计划投入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37.5%。根据2010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在两会期间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调整到占23%,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增加了民生、创新与生态方面的投资。应该说,这种投资变化从另一角度表明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重复建设问题。

1 重复建设的一般定义和合理认识

1.1 重复建设的概念

关于重复建设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人们一般认为,相同的产业、产品在同一地区或者不同区域所达到的供给能力已经超过了社会需求,但仍有新的投资不断投入,结果造成生产和服务过剩,就产生了重复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投资力度的加大,重复建设现象不仅存在于工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有所显露,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1.2 对重复建设的认识

重复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有竞争就存在着重复。合理的重复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发展速度。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由于投资过旺,低水平重复分布,使得经济建设变成了盲目的、过度的、无效益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2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的重复建设分析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复建设的现象相当严重。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适度超前,但脱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实际而过分超前,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

2.1 拆毁性建设严重,造成大量资金、土地资源的浪费

拆毁性建设直接造成了短命建筑的产生。由于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地方政府不惜把建成不久的各种建筑设施或者住宅拆掉重建,原因很简单,拆一次创造一次GDP,再建一次又创造一次GDP。当然,也有地方政府的短视、缺少科学规划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样,都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和资金的浪费,更是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而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建筑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在一些中小城市,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更为普遍,好多建筑寿命不足10年,甚至不足5年。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同为50年,但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城市里“百年老屋”随处可见。

2.2 飞机场、港口建设重复,布点稠密,利用率低,运输能力严重闲置

在“珠三角”地区,分布着5家机场,相互之间的距离在200公里之内,都靠近香港,结果每家机场利用率都不高,其中珠海机场的利用率还不到10%,最后只能被拍卖;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在以上海为中心的300公里范围内,仅大型机场就有4家,春运高峰时期上客率最高的时候也未超过60%。

近年来,港口建设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城市都制定了庞大的港口扩建计划。仅渤海湾一带,就有天津、大连、青岛等地投资数百亿元进行港口扩建。深圳、宁波、上海的扩建项目投资也都近百亿,并纷纷打出成为“海运枢纽”的旗号。但是,在货源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这样的超前建设港口,大幅增加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导致了竞争加剧和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