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高考改革的方向精选(九篇)

高考改革的方向

第1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方向;原则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新的形势下,自学考试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原则。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应有方向

(一)从工具性教育到发展性教育

教育是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对人要求的工具还是作为一种发展人的手段,是一个教育价值问题。在自学考试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人们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而把自身生命的发展放到了第二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命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工具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学考试从工具性教育走向发展性教育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所谓发展性教育,就是要在自学考试中,主动地、自觉地促使全体自考生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全体自考生实现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使自学考试由作为考生求得生存基本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工具走向提升考生生命质量,使考生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发展的途径。当然,强调发展性教育并不否认和排斥自学考试更好地发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谋生重要工具的作用,只不过,促进考生的发展应成为自学考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早已成了我国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当然也应该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

第一,要培养考生具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因素。

第二,要使考生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第三,要培养考生的创新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注意加强的环节。

第四,要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这一在素质教育中被着重强调的内容,恰恰是自学考试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应更加重视。

第五,要培养考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比较强的主体精神,使自学考试成为一种促进考生人格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以考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制度,对于培养考生主体精神,促进考生自我实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更应把促进考生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强的主体精神作为发展的方向。

(三)从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从单一的阶段性教育考试转变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初是以学历考试的面目出现的,在此后很长的时期内,取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成了考生们参加自学考试的最大动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激增,职业变动的频繁,单一的阶段性学历考试文凭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促使人们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必须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这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势必就要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考试转向,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人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人开始摆脱了追求学历文凭的动机,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自己来参加自学考试。因此,非学历教育在自学考试中的兴盛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如果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学历教育侧重于补偿性教育的话,非学历教育则更侧重于发展性教育,这也符合整个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当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学历教育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从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从单一的阶段性教育考试转变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从以城市为主到向农村延伸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30年来,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得较好,而在农村则还比较薄弱,但可以预期的是:向农村延伸必定是自学考试发展的方向。理由如下:

第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身是一种具有最大民主性的教育制度,向农村地区延伸是保障农村地区人员学习权利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是实现教育民主的需要。

第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需要。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根本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历考试,特别是非学历证书考试给农民的发展提供了新渠道。

第三,自学考试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搞好我国新农村建设,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农村为自考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是自学考试新的增长点,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为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保障。

(五)从单一发展自学考试教育到进一步与各种教育形式沟通融合

第2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关键词] 自主招生;高考制度;制度逻辑;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34-04

“自主招生”逐渐成为公共领域中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专家、学校、学生及社会人士等都自主参与到这次大讨论中。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从产生到如今的逐步扩展,并延伸至各个层次、类型的高等院校,已经被部分高校和学生群体接受,但是,质疑与反对改革的呼声一直存在。基于此,本文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目的上寻找原因。这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解决目前高考制度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还是为拓宽人才选拔范围,提高人才选拔效率,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渠道。总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基于一定的改革目标推行的制度重塑的过程。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目标设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大范围推广,将依然存在固有制度所引发的困扰高考制度实效性和价值得以实现等问题存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诸多质疑也表明了高考制度改革尚未形成合力,在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上的改革未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简化了高考制度所坚持的效率和公平的内涵。因此,立足于高考制度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目标导向和改革重点有助于重塑高考制度和谐发展的生存环境。

一、破冰之旅――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发展

自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自主招生的制度建设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的指导思想,有效的规范了自主招生考试试点院校的改革,并为后续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规范。2001年,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破冰之举,拉开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帷幕。截止目前,参与自主招生的普通高校数量也由22所增加到80余所,自主招生考试参与主体的类型也出现了高职院校的身影,考试形式呈现出复旦大学的水平考试、五校联考及北京大学等高校与香港大学联合考试等多种形式,具体操作也呈现出新的改革趋势,如北京大学推行校长推荐制及免费师范生院校倾斜于免费师范生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高校探索符合自身要求的招生考试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影响逐渐由试点工作逐步推广开来,并在与高考改革相关的改革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一度使外界产生了“高考改革=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误识。

七年的制度]进,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为后续之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历经七年,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能否担起我国高考改革趋势的大旗,将面临诸多现实和改革实践操作的考验。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推进我国高考制度取向多元化的一次具体的实践,从理论上来说是对高考制度的公平和效率的回归。而其得以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高考现存的诸多危及公平和效率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提及的“自主招生考试能不能解决高考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实践上回答,而不是从理论上回答”[1],我们不能否认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制度设计是推进高考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制度安排,但是,从制度文本到实践操作这一过程忠实地反映制度设计的初衷才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应该坚守的价值底线。我国自主招生考试的改革是在招生录取制度上的破冰之旅,改革的终极价值尚需实践来检验,最终落脚于利益相关者对此次改革实效性的评判。

二、谁的奶酪――利益相关者的身份获得

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重塑的制度逻辑重新定位了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所谓制度逻辑指某一领域中稳定存在的制度安排和相应的行动机制。这一制度逻辑诱发和塑造了这一领域中相应的行为方式[2]。制度变迁是一个多重逻辑过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从试点到具体的制度安排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建设都规定了制度框架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配问题,交织成为复杂的制度逻辑过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所引发的制度逻辑重塑是对高考制度的反思、重构、实践过程的一系列环节的有序整合。从现实来看,这一制度变迁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是高校、学生、政府,三者成为这次改革中直接的利益相关群体。

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制度现实来看,自主招生考试体现为一个从实践领域到制度框架的]进过程,与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不可否认,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萌芽先于相关制度安排的进程。但是,从萌芽、自主发展到有序发展的一般进程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秩序调整过程,而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政府的主导主要体现在相关环节的制度设计上,制度成为政府对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规范和约束的杠杆。政府的参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高考管理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应然组成部分,政府参与是履行政府责任所应尽的义务。政府的参与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由一次民间行为转变成为一项政府行为,成为实现政府教育管理目标的一次探索性实践活动;其二,政府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利益相关者,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与政府存在直接的关系。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具体实践,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高考制度设计的效率,维护制度公平。高考制度的效率直接指向高校人才选拔的质量,将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产出质量、规格;高考制度的公平衍生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公民社会中政府作为的制度安排。政府参与的目的在于保证制度改革的效率提升,及效率提升方向和措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最大程度的维护高考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体现高考制度公平,体现社会正义。总之,政府作为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必将长期扮]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主导者角色,并以服务者、监督者的角色参与到自主招生考试的具体实践中来。

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试验田,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推动主体,所坚持的改革举措是以体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从发展现实来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我国高校的自发行为,高校成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得以推动的主体。从自主招生考试的内涵来看,自主招生考试的主语为“高等院校”,是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基于不同的选材标准而按照自身标准进行的选拔性考试方式。高校对人才选拔制度的一次次尝试将一项民间行为转变为一项政府行为,但是,其仍然附属于高校,是服务于高校选材标准的制度设计。自主招生考试从发生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参与的主体涵盖了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自主招生改革虽然已经成为一项政府行为,但其本质属性依然与高校密不可分,不同类别高校的参与印证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也应该是学校争取招生自的主动出击的尝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高考制度设计所引致的人才选拔的质量、规格与高等院校的适切程度直接决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产出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程度。自主招生改革的实践和制度行为将高校作为改革的主体,是对其利益主体地位的关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为了高校的切身利益而进行的制度重塑,将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在改革中的利益最大化。

学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参与者,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对象。一方面,高考制度是建立于公平和效率基础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诚然,学校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是应然的参与者,但是,学生是这项改革的对象,是评价改革是否有成效的载体。追求公平和效率是制度设计的初衷,若将高考制度置于效率要求和公平追逐的视阈内,其最终得以具体化的对象仍然是学生。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通过多元化的考试和录取方式,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教育机会。从北京大学中学校长推荐制上可以看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基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而进行的一次改革实践。无论校长推荐还是学生主动报考,学生是一切制度设计的核心所在。部分高职院校成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持续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影响范围上继续扩大。到如今已经形成分别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首的“华约”和“北约”两个自主招生考试的重要阵营,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的主体角色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取向。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参与,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渠道。学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是改革成败的承载主体。随着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学生依然扮]改革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也成为衡量自主招生成效的重要杠杆。

制度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内在逻辑秩序的实体形式,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所形成的制度逻辑体现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制度变迁正是这些自愿或者不愿参与其中的群体争取各自利益的过程,体现在这些不同群体的行为行使和相互关系之间的变化上。制度设计的导向成为自主招生考试者制度改革的风向标。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向源于高校主体的实践探索,体现了高校在追逐自身利益所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活动,但是其规范有序发展是在制度规约下进行的。从另一方面来说,高考制度乃至教育制度变革的多层次性和多重性才诱发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实践和制度重塑,将变革的多重性变为具体的改革实践,学校应然承载了制度所赋予的责任,并最终通过学生与高等教育要求的契合程度而体现出来。因此,从根本上说,自主招生改革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次制度逻辑内在秩序的重塑,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重新制度化的过程,政府、学校及学生成为制度实践的主要载体,并承担了将制度变革中的交易成本降低到最低的责任。

三、重分奶酪――利益相关者权责秩序的重建

(一)政府的利益导向

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为其相应的制度行为提供了可以依赖的身份保障。高考改革以公平和效率为原则,通过推进改革促进公平,提高制度的效率。但是,政府在自主招生改革中限于高考制度改革仍然难以充分体现并深化高考改革公平的价值取向。因此,政府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过程中的主导者角色应与其利益相关的环节紧密结合,兼顾与改革相关的潜在影响对象,建立相互关联的改革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高考与户籍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全国统考,分省录取的制度设计到分省命题的格局都是建立于特定的户籍制度之上的。但是,我国户籍制度根深蒂固,影响范围广,因此,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之相关甚微,但是目前来看,户籍依然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最大羁绊。因此,通过深化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给依附于户籍制度的高考松绑,成为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实践尝试。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可以从名额分配和考生选择范围标准上作出相应的规定,把好入口关,将人才选拔的标准回归“人才本位”,突破地域限制。

(二)学校的利益导向

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的主体,需要制定符合学校教育特色的选拔标准,关注人才选拔的质量。就高校自身而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它们的天职。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不在于它网罗了各地的高考状元,而在于它培养出了真正的顶尖人才。高校需要有清晰的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学校的发展录取学生,让每一位被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3]。高校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在其对自主招生考试的形式、内容及录取等环节的具体设计上。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高校应以其改革主体的身份,将人才选拔置于改革的重中之重,将学生进入高校的后续可能发展作为评断改革成效的惟一依据。因此,作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利益相关者之一,高校的主体地位获得认同的前提在于其能否做出符合其主体身份要求的改革举措,并保证改革的实效性得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学生的利益导向

学生作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成效的承载者,是优化改革最难控制的因素,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利益相关者。鉴于自主招生考试依然体现的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学生的利益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得符合自身要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自主招生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条道路。我国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统一高考、自主高考并行,平行志愿等多种录取形式改革也处于起始阶段,相关制度建设尚未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给出细致、明确的规定,因此,学生的选择机会或者受到限制或者可以有多重选择。无论哪一种现实都有碍于学生合理选择的确定。因此,以服务于学生为根本目标的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应首先受到学生的接受并理性的看待。学生参与自主招生考试是利益使然,在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将未来发展及自身发展定位结合起来,选择适合兴趣及个人发展前途的学校,不应抱着尝试的心态,以防阻碍制度效益的最大化,其最终受害者依然是学生。

[参考文献]

[1]柯炳生.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EB/OL].中国农大新闻网,2011-2-20.

[2]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40).

[3]杨德广.有感于“千名‘状元’无顶尖人才”[N].科学时报,2010-11-23.

On System Logic and Interest Orientation in the Reform

of Independent Admission Examination

LI Xiao-wa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dong 511483,China)

第3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贵州财经大学在2012年以来确立了以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基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长期以来教学范式上的弊端,根据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深化高等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学校以从传统教学范式向建构型教学范式进行转变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范式改革,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1)改革理念。a.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受传统教学范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高,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范式改革。b.确立新型梯度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转向“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三种共生且梯度渐进的目标。c.彰显三大教学范式观。第一,是教学学术观。教学是一种学术,教学范式改革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民主观。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第三,教学协同观,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与相互启发,促使学习更富效率。

2)改革目标。以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工作重心,坚持现代主流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推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实现观念转变,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教学个性化的教学范式,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改革内容。改革内容包括深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建设完善课程网站、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方案、将课程实践多元化、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培育优秀的教学团队等。同时实现几个转向:教学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向、教学目标由单一向多维转向、教学重点由知识向能力提升转向、教学方式由凝固向动态转向、评价方式由结果转向过程等。

4)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改革方案也是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教学过程考核,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现象,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注重引导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考核由平时考核、能力考核和知识考核组成,且必须有口试这一环节,以强化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考核改革,使课程评价真正起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能力水平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并以此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革。

5)保障措施。a.加强研究,以评促教。学校建立一套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课程评审标准及评审方案。包括课程要件、课堂教学、特色与成效三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其中课程要件要求授课教师提交“件”,包括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进度表、课程设计表、教学使用案例集、教材及参考书目录、考核方式改革方案。b.强化导向,完善体系。推进教学导向,积极探索适应教学范式改革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院年终教学工作考核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评教方法。c.加大投入,完善激励。学校利用中央财政资助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教学范式试点课程,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对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学效果突出的试点课程,学校给予相关教师在考核、评优、职称晋级以及岗位聘任优先。

二、关于教学范式改革推进中的思考

目前,虽然教学范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暴露出新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一)影响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素通过对教师的调查访谈得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参与教学范式改革的积极性。第一,认为学校制定的范式改革试点的实现目标要求过高且申报程序过于繁琐。学校制定的试点改革课程对试点课程的评审标准是高标准的,同时要求教师的申报准备材料比较多。每门试点改革课程都会接受三次审核,第一次审核主要是课程要件的审核;通过第一次审核的需进行全程录像;最后是专家组的审核和学生评教。这对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第二,是试点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尽管学校对试点课程范式改革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即通过评审以后达到优秀的按正常课酬的3倍奖励,评审为合格的试点课程按照正常课酬的1.5倍奖励,但教师认为达到优秀的标准非常高,按照学校的标准能达到优秀的比例不高,因而这样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二)教学范式改革路径研究有待于加强首先,要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范式改革的核心,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应以教学方法创新为抓手来推进教学范式改革。其次,应该着力加强路径的实践研究,争取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多种范式供教师参考利用。最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固守一种教学范式,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第4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特点;遵循规则

一、高考英语题型变化概述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全国已经有15个省份相继遵循了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在高考英语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创新了高考英语的考试题型,经笔者个人审察发现,题型的创新改革大致分为三类(除听力外):新短文改错、信息替换或任务型阅读、补全短文或语句。除此之外,新的高考英语题型改革对于题目的分配分值也有所改变,部分省份提高了阅读理解的所占分值,北京甚至于2013年开始试行“高考英语总分值从150分降为100分”的重大改革策略,但总体来说,关于高考英语的改革方略还在不断地探究中。

二、高考英语新题型改革特点以及遵循规则

高考英语题型在不断改革,从以上三种改革题型来说,我们可以发现,高考英语改革具有彻底性、目的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就拿2009年上海高考任务型阅读来说:

A. Goods for auction sales

B. Definition of bidding

C. Way to sell more goods by auction...

1. Auctions are public sales of goods, conducted by an officially approved auctioneer. He asks...

上文只截取了试题的一部分主框架,大致内容讲述了一次拍卖活动,其中部分如auction的关键词展示了各段落内容,因此考生在答题时需要注重关键字句的意思,善于通观全文、抓住重点,才能取得较高的英语成绩,这些试题的变化也正彰显了英语题型改革所走的方向,让我们深刻觉察到新题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与检测。

除此之外,目前的高考英语题型改革绝不是瞎编乱改,而是遵循了一定的改革原则,简单来说可分为以下五项基本原则:适切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平衡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以上原则的使用尤为体现在天津、山东、上海等地区的高考试卷中,代表了高考英语题型改革的方向和前沿。

总的来说,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了高考考试侧重转变,走上了实际能力高于应试能力的方向,高考英语题型改革也纳入了研究进程中,2013年从首都北京甚至掀起了一股“降低英语权重”的思潮,但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与时代有所冲突,还需慎重考虑。

第5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考;改革;基本国情

中图分类号:R179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47-01

一、公平性、公正性是高考改革立足于国情的基本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领域,高考是对基础教育的测评手段,引导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这是高考的教育功能;二是在社会领域,高考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制度,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合理分层和流动,昭示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这是高考的社会功能。

1、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局面,而对人才选拔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公正、公平。

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也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未高度发展,由此决定了我国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优质教育资源不可能被绝大部分人充分拥有,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就注定了通过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来争夺该项稀缺资源的的激烈竞争将会长期存在。而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测试手段,实质上是国家对结束了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青年进行的合理社会分流,提供自我分层的机会,是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而且主要是为社会绝大多数的中下阶层服务的。

当前,一些专家学者在探索高考改革的出路时,过分强调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在不同程度上忽视本土实际,试图用人家的药方解决自己的问题,结果事与愿违。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早已摆脱稀缺的状况,绝大多数考生顺利进入高校成为常态,高考的选拔性、淘汰性弱化直至消失。基于此的高考评价考试制度自然难以适应我国的实际。2、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脱离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将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我国高考制度根植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之上。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后,高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取得长足进步。然而,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失衡,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异巨大,教育资源总体稀缺、分布不均的状况解决起来非一日之功,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农村考生在先天社会资源和后天教育资源方面均处于弱势。

3、我国是人情社会,脱离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必然导致走关系成风,腐败滋生,引起不公。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重人情、讲关系”的传统文化习惯根深蒂固。在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需要在发展的进程中予以解决,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时间不长、还不健全,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太多的人为因素必然影响竞争的公正公平,导致弄虚作假、流弊丛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就显得尤其重要,而高考正是从制度上排除了考试之外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与健康发展,使全体国民享有平等参与争夺高等教育的机会,才能够实现相对的公平合理,才能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由此可见,以统一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基于中国现阶段国情之上的必然选择,是实现高考公正公平的需要。与高考的科学性相比,高考的公平性是第一位的,公正公平是高考改革的首要追求。?

二、实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考试评价制度和多样化、多层次的选拔录取制度是高考改革立足于国情的现实需求

现行的高考评价制度,从教育测量的角度看,用一张试卷对报考各层次院校的学生进行测量是很难区分的;而从学生发展个性化、多样化的角度来看,用一种模式对学生进行测量也是不够科学的。同时,以高考分数作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也导致了重才轻德、远离素质教育、压抑考生个性和求异思维等种种弊端。

1.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是高考改革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单一的分数报告和“一考定终身”已经不符合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目前存在着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倾向,这主要应由教育评价制度来纠正,考试更侧重于技术手段,评价更强调价值取向。现代社会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事实上这也是当代重要的教育和评价理念。社会发展多元化、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高考录取率的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为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考试资源,使考试具有较多的评价内涵,加强和深化对人的能力、学力和潜质的测评等。

2.实施有条件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现阶段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应该是有条件、有限制的“自主”。这种“自主”是统一高考的有益补充,一定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实施阳光招生:一应严格控制招生学校,除重点综合性大学(如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和有关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学校以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进行自主招生;二应严格控制招生比例,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1%,主要是面向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和在中学期间各类教育部门认可的各种全国性或国际性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而且这类特长生也必须参加高考并达到相应的录取分数线;三应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考试成绩的使用,通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统一高考并达到相应的分数线,绝不允许高校通过自主考试直接录取考生;四应严格监督自主招生过程,实施阳光招生,即采取一定措施,将招生录取各环节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试点推出的“中学校长推荐制”虽然引起了很多热议,但的确是多元化招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3.实行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考多样化改革。不同层次的大学及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要求各有不同,为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需求结构立体化的需求,招生入学应根据不同类型或层次进行多样化改革,实行分层次、多元化的考试录取会更加有利于他们选拔适合的人才。可将高考分为普通大学及独立学院的本科统考和高职高专的专科统考两种类型。两种高考各司其职,本科层次的高考着重考测学术发展性向和能力,专科层次的高考侧重考测理解和运用能力。此举不仅可以使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招收到合适的生源,而且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4.实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逐步形成符合现代经济、社会、人才发展要求的选拔机制。高考不仅仅是考试,还包括录取。高考的改革不仅限于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考试的主要目的是录取新生,所以必须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视野里研究系统的、配套的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进行整体的制度设计。首先,要深化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统考科目设置要符合高校人才选拔需要和学生学科性向特点。强调命题内容的改革,使考试内容进一步贴近时代、社会、考生的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导向的作用。其次,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精神、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方面对高中毕业生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与国家统一考试相结合,从文化知识、能力水平、成长过程、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共同构成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依据。

总之,建立更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可以改进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把考知识与考能力相结合、统一考试与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统一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方式改革相结合,可以为高校全面、客观地选拔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使高考制度更趋公平、公正。

三、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是高考改革立足于国情的有效途径

高考改革作为一项整体的制度改革,必需从复杂的社会环境、教育及考试制度自身的规律出发,通过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不断丰富我们的高等教育资源,使更多考生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1.从宏观上协调高考与维护社会公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关系,进一步明晰高校招生的责权关系。从招生管理体制改革来说,关键是要明晰政府、高校、考试机构和中学等各自的责权关系。其方向应是政府负责制定宏观的招生政策、完善监督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考试和招生环境;高校自主确定适合本校发展的录取标准;中学负责提供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供不同类型的高校参考使用;地方考试机构逐步向社会公共机构转型。具体来说,高校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校类型及办学特色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招生简章,考试机构逐步向专门服务性机构过渡,成为服务考生和社会的社会公共机构。

2.向高校自主招生逐步演变。从长远的角度看,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应该是高校招生录取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努力,我国的社会制度将会逐渐成熟,法制建设将越来越健全,诚信机制、监督机制也将不断完善,一个高度稳定、和谐的社会必将到来,这些都将为全面实施自主招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基础。

3.逐步建立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素质立意高考内容改革,使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逐步转为素质立意。对于一个国家的考量来说,人才是必须的,但关键更需要高素质的国民,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将进入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就不再有高考这个分配教育资源的工具的存在,高考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局限于选拔,而是成为一种为高校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具有了适应性考试的功能,这就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更全面的考测。相应地,高考的命题也应从目前的知识立意进一步提升到能力立意和素质立意,用以引导和培养我们的中小学生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和勇于创新的人。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高等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和创造者。

4.通过高校改革来弥补高考制度的不足。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增加弹性学习制度,加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转专业学习制度的改革力度,使高校改革成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延伸。如对错报专业的考生以及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仍然不能适应某专业学习的大学生,给予重新调整专业学习的机会。

おげ慰嘉南祝

[1]

第6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 考试改革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积极开展初中阶段语文考试的改革,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以考试和命题改革为杠杆,推动学校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保障课改实验的顺利实施。

一、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多元性

1.改革命题目标

在体现中考甄别、选拔性质的同时,大力增强命题的指导性和促进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应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改变试卷风格

改革试卷及考试过于严肃、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缺乏情感的面貌,由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体现目中有人、为考试服务的精神,体现命题者与应考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民主和谐的关系,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试卷精心设计用语亲切的卷首指导语,在题干的设计和试题材料的选择上也要力图消除考生对考试的紧张、敬畏心理,使考生考好、爱考以至好学。

3.改革试题来源

彻底改变以本为本“原装、小包装、大包装”的命题观和传统做法,树立“只认课标,不论教材”的命题观和命题原则。试题源于课内,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既不搬抄陈题、成题,也不盲目模仿高考题和外地中考题,或原创自编,或加工改编,具有鲜明的原创色彩和个性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4.改革试题内容

(1)学习化。试题由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向突出考试的教育功能转变,在加强试题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教育性上下工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重视指导学习方法,宣传新课改理念,使考试活动成为一次重要的教育活动,使考试同时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2)开放化。以往的试题过于关注课本,侧重标准化考试,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和考试改革的要求。语文试题内容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具有鲜明的开放特点。从试题材料的课外化到众多试题答案的不确定性,从试题内容的生活化到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大量增加,从试题的整合性到迁移性,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科教学由教师向学生开放,由教材向生活开放,由课堂向社会开放,由认知向创造开放,开创更具开放性、更有生机的学科教学新面貌。

二、初中语文考试改革的效用性

1.初中语文教学要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是命题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真实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需要,是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然选择。语文如同体育、音乐,属于技能型学科,而非知识型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语文是什么”、“学语文学什么”这些首要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要克服语文知识化、知识系统化的偏向,在教学中适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既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更着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与修改、综合实践等方面的语文能力。把握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能力立意的语文体系,让学生学习该学的、有用的语文,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大力改造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课堂教学是以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灌输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这是语文教学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基本保证。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为学而教,教学生学习,走出“以教代学”的误区,把时间还给学习,把学习还给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使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能帮助而无法代替。语文素质从本质讲是一种技能,而要形成技能只能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改革已成传统和习惯的课堂教学主体和方式,在理论层面大多数教师是认同和赞成的,但在实践中却会遇到不少暂时的困难。主要的出路是要对学生加强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首任,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要务,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重点,构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和使用,历来存在种种误区。语文教材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教材并非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而只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例子”和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能力立意的语文考试必然要求试题取材于课外,否则考试就失去了起码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以讲解完几个单元的课文为任务,以认知教材为目标,这种“以本为本”的语文教学完全脱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指导,不能正确贯彻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命题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命题改革后,一些教师和学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教材至上”走向“教材无用”论,其结果必然会是学生消极,教师茫然,教学无序,质量下降。对语文教材的正确认识和使用应该包含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教材只是个“例子”和手段,而且绝不是语文学习唯一的“例子”和手段。语文学习不是简单地学习教材,认知教材,而是使用教材来学语文,即所谓“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教材来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学科素质和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现行新教材较旧教材已有了很大的改善,是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最新成果之一,是目前初中师生从事语文教学比较好的依据和凭借。师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并且应该取舍、补充甚至超越教材,但对大多数师生来说,以教材为基本教学材料,科学地使用好教材,是从事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总之,初中语文考试改革应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顺利推进新课改实验为归宿,这样才能让中考携带着一股富有改革和创新气息的清新之风赢得广大学生、教师的肯定和好评,才能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是否会吃亏的疑虑冰消瓦解,才能让最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和师生在考试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哈进文.新课程新实施新认识[J].青海教育,2005,(Z2).

第7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2016年5月12日

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落实国家总体要求,体现福建特色,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促进公平公正。把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考试组织规则,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切实保障考试招生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促进科学选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改革考试内容,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坚持统筹推进。整体设计各级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分阶段稳步实施。做好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增强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总体目标

到2021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机制,基本建立顺应时代要求、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具有福建特色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2015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相关配套专项改革。

——2016年,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7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017年,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启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1.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办法。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小学按常住人口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初中学校通过单校划片对口直升或多校划片随机派位等方式组织入学。

改革完善高中招生办法。2017年起,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省一级达标高中或县(市、区)一中等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不少于50%。2017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增加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上重点本科高校人数。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面向我省农村单独招生计划,拓宽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升学渠道。实施省属本科一批高校面向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招收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确保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一批录取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以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填报省内高校部分农林类专业2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4.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就学升学机会。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通过自主报名结合随机派位、积分制等方式组织入学。实行高中阶段学校向接受义务教育后的随迁子女开放和同等招生录取政策。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门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实行全面考核,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14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1次考试机会。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选考3门,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3门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须参加所学专业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

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7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

3.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普通高中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中职学校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公民素养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成果以及职业创新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录入系统、形成档案等。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结果真实可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秋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20年起,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实施办法。2018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实施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测试实施办法。2020年起,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5.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等。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加强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与基本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2016年起,统一高考使用国家卷。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改进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本科院校艺术类招生继续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2017年起,使用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待条件成熟时,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

2.完善高校招生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学校招生计划安排、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制定、招生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聘请社会监督员参加学校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健全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全面实施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3.完善和规范各种特殊类型招生。进一步规范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公开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强化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公示和监督。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程序,加大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优秀学生的选拔力度,创新人才选拔办法。

4.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促进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四)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2.改革录取机制。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2018年6月底前,招生高校要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按专业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3.改革完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高校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增加学生选择权的高度,统筹考虑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培养需求等,改革学科专业设置,研究制定不同学科门类或专业(类)的录取要求。

2018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起,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五)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等多级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自觉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监督。

2.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考试机构的考试管理与安全保密责任,层层落实,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考试加分管理,严格资格审核、认定和公开程序。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对报名、考试、招生录取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明考试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通报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省教育厅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加强分类指导,及时研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工作措施。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案,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二)强化条件保障

编制部门要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要求,及时将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调整为城市标准,满足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师资需求。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普通高中学校正常运转提供条件保障;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经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财政、物价部门要适时调整考试招生收费项目标准,确保各类考试的顺利实施。加强省、市、县三级考试机构建设,各市、县(区)要整合原有力量,组建职能相对集中统一的考试机构。省教育厅要加强命题、考务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考试专业化水平。

第8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1977年至今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经过45天的激烈讨论,最终以国务院《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主要的做法有:(1)劳动知识青年可以报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报名;(2)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10月2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该年的招生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有560万名考生参加了统一考试,其中27万多人幸运地成为了以来的“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大学生[1]。1978年,教育部编发了《高考复纲》,并于同年恢复了全国统一考试。此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了以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办法。

2、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原来的由计划分配指标、经费的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强烈的改革要求。为此,围绕高考的形式要求和我国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我国的高考和高等教育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有:(1)1985年,为减少人为的阅卷误差,引入国外技术尝试标准化命题,试行机器阅卷。从此许多科目的考试逐渐走向命题标准化和阅卷自动化的轨道。(2)1985年起,上海率先试行了高中会考和高考改革的试验。后来,高中会考制度向全国推广。自1990年起逐渐形成了会考和高考的区分,将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与作为水平性考试的高中毕业会考分开,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并即明确了会考是中学教学水平的鉴定性考试,高考以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为主要任务,突出选拔性。(3)在考试科目方面,1989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尝试“3+1”高考科目组设置方案。1993年,在全面推行会考的基础上,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综合而言,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即语文、数学、外语;另一类为选考,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1至2科。考生除参加必考科目的考试外,尚须按所报志愿学校的要求,参加1至2科考试。作为过渡,当时的考试科目仍分两类:文史类加考政治、历史;理工类加考物理、化学。(4)为了加强考试工作专业化,国家教委成立了专门的考试机构,各省招生办公室的考试工作得以加强,近半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各种招生、考试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的教育考试院或考试局、考试中心。

3、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和形式全面改革阶段。

199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启动,这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高考改革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背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明确,以市场机制作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已经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改革已经实施。围绕这些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我国高级人才选拔培养的高考制度也随着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革:(1)1998年,教育部宣布高考科目将实行“3+X”方案。[2]所谓的“3+X”方案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的科目;中学里的其余6门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高等学校可根据专业要求任定1—2科为考生选考科目,也可对考生进行偏于社会科学或偏于自然科学的综合考试。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决定考试科目,考试科目越多,可选报的志愿也越多。这个方案,既有利于高中各校及考生发挥特长,也有利于扩大高等学校招生的自。在2001年,全国共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3+X”高考模式试点。经过试点和推广,这个高考模式已经显示出了一些预期效果。(2)1999年,天津、广西试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到2000年,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和高校实行了计算机网上录取。到目前,几乎全国的招生录取都实现了网络化、公开化。(3)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市试行2次高考,两季招生,这样,一年一次新生入学和一年一度毕业生的情况也已经被打破。(4)从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发展来看,考试内容发展脉络大致是知识、能力、素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同时外语教学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与这些改革相适应的是,在1998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341万增长为1100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80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4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5.3%,基本上实现了1998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快步走向大众化。

回首我国高考制度沿革和历程,我们欣慰地看到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进步。可以说,这些进步和变化与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1、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入口环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

高等教育是向国家、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资源的主要基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和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现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已有1070余所。据初步统计,这些院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约2000万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大约1/2以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新的高考制度选的。正是这些专门人才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这不仅推动了我国民族素质不断提高,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2、高考作为社会人才以及社会阶层的分流器,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机制保障。

每年的高考牵涉到千千万万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的神经,因为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决定了一个年轻人今后的人生和命运。尤其是[JP1]对于广大农村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考大学是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捷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就象一把筛子,一些优秀的人才在高考竞争中胜出就进入高校深造,毕业后也就进入了所谓的‘白领阶层’,农村的孩子也实现了农转非的梦想,实现了‘鲤鱼跳龙门’;而在高考竞争中失败的学子就被淘汰到社会中去,……”[3]可以说,当社会进步出现了社会分工并进而出现了脑体分工之后,有一部分人必须被选从事管理领导或更高级的脑力劳动,而考试是人类发明的一条最为有效、最为公平、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一种科学办法。由于竞争,难以避免地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批评,“黑色七月”的抗争,但这些正说明了高考所承载的社会分流的社会功能。正是社会分工和地位的差别导致了残酷的考试竞争。而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分配高等教育资源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分工的高考,必然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残酷竞争方式[4]。实际上,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过滤和分流机制,对于社会的流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个社会良好的流动机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人类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高考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它的发育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水平。

承载了社会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机制。从改革近30年来的情况看,我们从高考的变革可以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如高考招生比例的增加,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考试的方式、内容不断多元化发展,充分体现了从资源短缺的计划经济走向顾客导向的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考试的公开化、公平性以及监督方式科学化、严密化,也体现了社会管理不断走向法治、民主、公平的基本价值追求。总之,在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双重跨越的当前,为适应建立面向不同经济形态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制,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调整。

三、新形势下我国高考制度的挑战和变革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潮流不断逼近的今天,教育作为一个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领域,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正如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庆典讲话中指出的:“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此,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坚持教育创新,改革我国的包括高等院校考试在内的各类人才选拔和培养考试,就变得势在必然和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的高考制度需要注意克服和防范各种新的问题:如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各种机会公平问题,资源过于集中,考试与入学、就业的脱节问题,因为考试而造成的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当前教育国际化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根据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给予适当的变革和调整。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依照不同层次、类型、形式、规模的高等教育机构各自潜在的功能大小和它们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来确定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高考制度也必须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试体系,从而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功能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优化的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

[摘要]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来,我国高考已经历了28个年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以及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和形式全面改革阶段。本文提出,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作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一个指标,推动和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文章还提出了我国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及其高考制度的变革要求。

[关键词]高考、人才、社会、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高考改革的方向范文

【导语】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福建省人民政府2016年5月12日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落实国家总体要求,体现福建特色,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公平公正。把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考试组织规则,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切实保障考试招生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促进科学选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改革考试内容,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坚持统筹推进。整体设计各级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分阶段稳步实施。做好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增强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三)总体目标到2021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机制,基本建立顺应时代要求、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具有福建特色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2015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相关配套专项改革。——2016年,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2017年,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启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二、主要任务和措施(一)促进入学机会公平1.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办法。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小学按常住人口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初中学校通过单校划片对口直升或多校划片随机派位等方式组织入学。改革完善高中招生办法。2017年起,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省一级达标高中或县(市、区)一中等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不少于50%。2017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2.增加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上重点本科高校人数。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面向我省农村单独招生计划,拓宽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升学渠道。实施省属本科一批高校面向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招收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确保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一批录取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以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填报省内高校部分农林类专业2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4.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就学升学机会。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通过自主报名结合随机派位、积分制等方式组织入学。实行高中阶段学校向接受义务教育后的随迁子女开放和同等招生录取政策。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门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实行全面考核,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14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1次考试机会。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选考3门,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2.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3门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须参加所学专业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7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3.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普通高中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中职学校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公民素养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成果以及职业创新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录入系统、形成档案等。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结果真实可信。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秋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20年起,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实施办法。2018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实施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测试实施办法。2020年起,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5.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等。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加强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与基本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2016年起,统一高考使用国家卷。(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1.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改进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本科院校艺术类招生继续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2017年起,使用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待条件成熟时,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2.完善高校招生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学校招生计划安排、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制定、招生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聘请社会监督员参加学校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健全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全面实施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3.完善和规范各种特殊类型招生。进一步规范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公开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强化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公示和监督。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程序,加大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优秀学生的选拔力度,创新人才选拔办法。4.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促进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四)启动高考综合改革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2.改革录取机制。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2018年6月底前,招生高校要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按专业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3.改革完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高校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增加学生选择权的高度,统筹考虑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培养需求等,改革学科专业设置,研究制定不同学科门类或专业(类)的录取要求。2018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起,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五)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等多级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自觉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监督。2.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考试机构的考试管理与安全保密责任,层层落实,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考试加分管理,严格资格审核、认定和公开程序。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对报名、考试、招生录取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明考试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通报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省教育厅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加强分类指导,及时研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工作措施。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案,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实施。(二)强化条件保障编制部门要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要求,及时将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调整为城市标准,满足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师资需求。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普通高中学校正常运转提供条件保障;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经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财政、物价部门要适时调整考试招生收费项目标准,确保各类考试的顺利实施。加强省、市、县三级考试机构建设,各市、县(区)要整合原有力量,组建职能相对集中统一的考试机构。省教育厅要加强命题、考务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考试专业化水平。(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高校和新闻媒体要加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宣传工作,及时做好政策解读,让公众全面准确地了解改革方案,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凝聚社会共识,夯实改革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