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生态文明的感悟精选(九篇)

生态文明的感悟

第1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禅悟;萨之鱼;思想;心性

禅,本意是静虑、冥想,指觉悟。悟,是生命精神的转化,具有解脱的含义。禅是修行的方法,而悟是修行的结果,都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由心向生命体验的过渡,所觉悟的事理是通过生命的体验来升华。因此,禅、悟不可分,所谓的禅就是悟。

萨之鱼作为八零后的禅悟思想的宣扬者,其代表作《我是佛前一只鱼》是由六个部分(禅、痴、等、寻、谜、惑),五十五篇简小文章组成的短篇小说集,是以情感为主线拉开序幕,讲述人在感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把人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人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命的感悟。在作品中,对禅悟的“入世”态度、“不说”思想、“无生”思想、“无念”思想表现得最为突出。

一、“入世”态度

入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得失、利弊、关系等融于现实生活中,尊重生命的规律,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

在作品中,萨之鱼感触于现代小市民所面临的生存、情感、社会等的冲突矛盾所造成的精神危机,把人文关怀的思考放于第一位,寄寓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从他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去表现清静的禅悟。《我是佛前一只鱼》中美锦良城、大海与淡水鱼的爱情、冰淇淋咖啡为爱痴狂等等,洗涤了现实生活的污秽,柔软我们的心灵。作者执着地相信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总是会尘埃落定,以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世事百态,有希望、有期待、有不舍、有追寻……总是在无缘的结局中守望着。

释迦牟尼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教会你一些什么。萨之鱼基于对市井小人物挣扎生存的状态,伴于人文关怀的思考关注着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面对的生存、生活、情感……从而收获禅悟思想中“入世”的真谛,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迎刃而上。

二、“不说”思想

不说,是禅悟中道第一义谛,即不能说的意思,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

萨之鱼《我是佛前一只鱼》中突出的主题是缘起缘灭,皆有因果。我的尘心,你不知,佛知。众生万物各有定数,各有各的发展规律,所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各人所领略证悟的深度不一,所得禅悟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文中那尾鱼本应该自由地游弋在佛前,却动了凡心,于是沉沦,从而万劫不复,长成了心底的一根刺,时不时地扎在心上,疼得刺骨,像禅,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世间万物是依靠心灵去感受,亲身所经历的无法改变,“不以宠辱为惊,不以慈悲为怀,不以等待为痴,不以记得为伤,不以忘记为药”,世事百态,要用看、听、触、感去领悟,用心体悟。

萨之鱼《我是佛前一只鱼》中结局都是没有结局,给读者造成一种悬念,以此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读者自己去领悟,展开心扉去感受笔下事、物的所蕴涵的道理。

三、“无生”思想

无生,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一切事物与现象(法)的本质为空,空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而是通过物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性的形式。生与灭相对,离因缘而永久不变的常住存在为无为法,无生无灭、不生不灭。

本是佛前欢快游弋的那一尾小鱼,只因佛低头看我的那瞬,触动了我的凡心,我化为曼妙的女子,佛化身的主人赐我一段良缘,然而终究逃不过人妖殊途的天命。我哀恳佛,可否看在往日情面让我自寻一处良好归宿。佛应允。于是我成了佛前的那只木鱼,终日遭受他人敲打的疼痛,日日夜夜陪在佛的身边,无生无死。

萨之鱼推崇对万事万物都要执淡然之态,认为人是佛性的回归,于虚幻中正确认识自我,明确正视自心,认识到生命本是一场虚无,自己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透过观照,发现所有的一切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地剥下去,剥到最后一层,才会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即使从梦中醒来也能持之以恒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人的一生,本来一半都是在梦中度过,静看人生,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淡然,岁月安好。似那尾鱼化身为虚心的木鱼,放空了,容纳的才会越多。

四、“无念”思想

无念,意为没有杂念、邪念。如同世间万物的现象,不在所遇到的事物现象上生执著之心,自我的心念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现象,心念除尽灭亡,一切都无谓了。

第2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语言;表情;状态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51-01

阅读作为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之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确,阅读训练对青少年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在于感悟语言能力的培养。

如何教会学生感悟语言呢?

首先,教会学生感悟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意义。意义是通过完整的语来表达的,因此,感悟语言意义的实质,就是从整体上感知句子及语段,弄清究竟说了什么:是在叙述一件什么事情;是在描摹一个事物,表现了什么情状;是在抒发一种情感么,什么情感……通过这样的“问和答”,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即所谓据言得意,这是阅读的最基本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看写了什么,其次看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再次从局部到整体联系起来看,思考作者想以此造成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的。如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们上了船,离开了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句话的理解,判断一:这是在写我们乘船出海;判断二:运用了叙述加描写的方法;判断三:作者意在以大海的美丽景色衬托出菲利普全家出游时的愉悦心情。再联系上下文思考就会明白:这种愉悦心情的产生并非真正来自二姐的婚事,而是来自于勒的“福音书”,那么,因为于勒而产生兴奋憧憬的心情就不言而喻了。可见,感悟语言有字面的字里两个层面,理解表层是基础,理解内涵才是核心,这些,都需要从言内意思开始,深入挖掘,最后破译言外之意,这样,阅读才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其次,感悟语言所包含的感情。文章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只不过在文字表现上存在着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等区别。这种感情通常情况下是需要读者去揣摩、体会的,这样才能弄清什么感情,如何表现的,这种感情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观点等等。所以,感悟感情要努力做到以情体会情,以情解悟情,达到情情交融。因为阅读,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更是一种具有强烈自主性的情感活动:首先由阅读而产生 种情感,然后再以这种情感去支配更加深入的阅读。因此,认真细致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自身真挚的感情去解悟文章的感情真谛,理解这种情的实质与来源,是高质量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阅读时就会切实地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理状态,才会从寂静的文字中听到感情波澜的咆哮,从平常的语句中看出感情火焰的燃烧,阅读也才会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

再次,感悟语言呈现出的构成状态。为了写好不同的事物,表达独特的情感,作者运用的语言是千变万化的,这使文章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同时又成了阅读时的困难与障碍。理解它们,就是注意解析其组合构成方式,看词语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有什么修饰限期,表达的重心在哪儿,然后再到句子,看其句式,语调,修辞手法的运用,再扩大到句群,看其组合情况,是如何衔接连贯的,如何布置先后顺序等。当然,也可以上述的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相反,从整体到局部认知,这样就可以深入挖掘出语句表达的核心以及作者的用意,进而解悟出精妙所在。如《〈还乡梦〉自序》中“没有新中国,便没有长江大桥,黄江中便没有自制的军舰;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核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对结构形态的感悟是:句子采用了否定句式,以加强语气力度;内容上从工业到农业再到国防,层层深入,句群组合上采用了排比修辞法,一气呵成,以增强表达效果。当然,对结构形态的感悟要靠语法修辞等知识,但更要靠自身的感悟素养。靠悟感带来的形象化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理性概括。因此,这种感悟,既是知识与生活体验的结果,也是语言运用的普遍性规律与个性化特点的结合。

第3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文学 本质 主体 审美意识形态 人生感悟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历来都争论不休,围绕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文学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创造;也有人说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更有人提出了文学本质的审美说;这些观点看似各有各的道理,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它们呢?

文学作品是由性格、思想各异的作家所创造的,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浸透着作家个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甚至不同的作家对同样的材料都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故而文学自诞生以来就带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差异。此外,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还需要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说文学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创造是有其一定的理由的。然而文学又并非纯自由的,它还要受到作家的理性、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自身的个性气质等的制约。比如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创作,其数部大作的素材都是由普希金提供的,因为普希金深知那些素材的幽默、讽刺意味在自己的笔下无法得到最好的表现,而那些素材在果戈理的笔下也确实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这难道不是一个绝好的说明吗?看来将文学的本质概括为“自由或自由创作”还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关于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也有其合理之处。文学是由作家创作的,而古今中外的每一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当中的,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或多或少会受一点其生活的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认同这种观点。试想如果说文学仅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那它跟政治、法律等又有什么区别呢?可它们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政治、法律之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为国家而服务的,手段直接、目的明确。而文学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表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它可以间接地服务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之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可以独立于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只表达作家的某种意绪、情怀。显见,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说”还是有以偏概全之嫌。

至于文学本质的“审美说”也是有其根据的,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读者,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人在现实中有种种的痛苦与烦恼,但这却都能通过文学作品而得以舒缓、排解。欧洲文学史上也曾出现过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只追求美,甚至于不顾社会道德。但文学就只是被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看的吗?似乎又不是这样,文学还可以激励、鼓舞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教育,审美只是文学带给读者的诸多影响中的一种而已,而且审美是有条件的,即读者必须有一定的学识积累,那么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来说,审美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从中获得的更多是别的东西。显而易见,只注重“唯美”是行不通的,故而“审美说”也是有其站不住脚跟的地方的。

由以上的种种论述来看,文学的本质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是轻易的用一个观点、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那么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文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要说的文学是文学理论中所探究的文学。“文学理论所要研究的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具体的意识形态,即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因为文学的审美特性并非外加,它是文学这种这种意识形态固有的本性,它来自文学的独特对象、创作主体和把握它的特有的方式之中。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而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过是文学审美特性的一般表现。”[1]从中可见审美意识形态对文学的重要性。但除此之外,主体的人生感悟也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因素。文学是靠审美意识形态支撑起来的,然而给文学以鲜活的生命力的却正是主体的这种独特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人生感悟,它是文学的生命,如若少了它,所谓的文学必然是苍白无力、毫无价值可言的。所以,文学最显著的本质应该是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之下的人生感悟。

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作为文学本质的基础――主体的人生感悟;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主体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而作,文学也不例外。文学总是由于主体被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件所触动,继而引发他们的情怀,以至于不吐不为快,并最终将之诉诸笔端。如曹禺回忆《雷雨》时说:“累次有人问我《雷雨》是怎样写的,或者《雷雨》是为什么写的,这一类的问题。老实说,关于第一个,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第二个呢,有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十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情绪。”[2]在这里,曹禺明确地表示了他的创作缘由,那就是通过发泄被压抑的情感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俯首皆是、随处可见的,如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提出的影响极大的“不平则鸣”的理论,也正是强调了主体对或喜或悲的现实感到不平,进而有所感悟,并最终发愤成文。所以,正是在创作主体人生感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文学。

其次是作为文学本质的载体――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是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需要,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又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时候,人们都会因生活里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产生纷繁复杂的情感,当这些情感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就会像决堤的洪流一样,喷涌而出。所以说,表达和交流情感的审美活动,在人类的文化意识之中,几乎成了一种本能的愿望和需要。但是“人的审美心理本能只有在社会性条件下才能成为具体的现实实践活动,因此艺术的实际发生和影响都必定是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就是人的审美本能与社会现实条件结合在一起的产物。”[3]也就是说,审美是文学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又不是独一的,因为文学艺术中还少不了社会意识形态,但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和审美交融错杂在一起的,亦即审美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也许钱中文先生的一段话解释的更为清楚,“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的形态。”[4]至此,我们已经对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文学艺术是必定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识形态的。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下的人生感悟确实是文学最显著的本质,而且这种例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长河里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正道出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所付出的满腔悲情吗?作品中的那一个个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坎坷、苦难的心血的结晶,是作家在经历了家道衰败的凄凉后,对他所生活的那个苍凉世态的一种深沉的感悟。《安娜・卡列尼娜》里,托尔斯泰在安娜这个不幸的人儿身上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并通过安娜的悲惨遭遇,对当时的上流社会进行了狠狠地批判,他的这种批判也正是认清了自己所处的那个俄国上流社会的腐朽以后产生的;同时,在对当时俄国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又传达了作家的一种人道主义的观念意识;而他进行批判的基点自然就是在认清了这个腐化的社会后的一种人生感悟。卡夫卡的《城堡》,通过对一个不具名的小人物K的种种不可思议的遭遇的描绘,深刻地揭示出了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困境,以至让任何一个读者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无奈。这是卡夫卡所具有的高于常人的睿智;是在感悟、反思生活的基础上,对当代人生存困境的深刻揭示。不难看出,这些青史留名的皇皇巨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浸透着作家的人生感悟、传达着一种具有时代感的审美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文学的本质虽然有不同的解释,各种观点似乎都有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但却总有各式各样的漏洞。所以,将文学的本质归结为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之下的人生感悟似乎是较为妥当的。也许这个看法还有其不足之处,但它相对于前面的那些观点而言,还是比较全面的。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原载《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引自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曹禺:《雷雨・序》,原载《雷雨》,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引自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上册), 第341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冯宪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规范性理论建构,《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第4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考点透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讲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能够答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文中某个论点的依据,以及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要在准确理解句、段、篇的含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明确主旨。

【解题指津】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全文的大意有个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

考点二: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

【考点透视】

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历年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指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

【解题指津】

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在分析时,可以通过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此外,还应注意辨析作者表明观点或态度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考点三: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

【考点透视】

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考查的是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主要考查方式有: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和感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第5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亲感体验 观察生活 思维感悟

于漪老师曾把读和写喻为语文能力的双翼。提倡比翼双飞。而这双翼中“写”这一翼是最难丰满又最易受损的。作文教学有两苦,一是学生苦,苦于被强逼硬迫。一次作文训练结束后,学生、教师均有如释重负之感。当写作已成为让人痛苦的负荷时,又怎能提及快乐写作、自主创作?又怎能指望其振翅高飞呢?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引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点亮情感的明灯,照亮生活的角落,激发思维的光彩,从而唤起学生昭示情感、张扬个性的创作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感”和“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些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目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高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众,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感悟与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收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确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中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命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魄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萧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独到见解又极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念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地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心中所想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

第6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新课标提出要整体提高学生的素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但并未对感悟作出明晰的界定。目前已有学者从教学、学习的角度对感悟教学、感悟学习进行探讨,但“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使许多教师未能在课堂中实践。鉴于此,分析感悟教学的理论基础,把握其内涵,就尤为重要。

一、感悟教学的内涵

(一)何为感悟

对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研究感悟教学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辞海》道:“受到感动而醒悟。”《辞源》则说:“有所感而觉悟。”以上解释,似乎并不能阐明感悟的确切内涵。教学中的感悟该作何解释,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所有这些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表现为个体经验。而悟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复地揣摩、思索、探求,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笔者认为,感悟是指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依靠“智慧”产生“顿悟”或“领悟”的过程。从心理过程看,感悟是个体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而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自身已有的经验起到了作用,使之突然灵光一闪,茅塞顿开,透过事物表象发现了事物本质。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从“深思”到“自知”的过程就是悟。“悟’是通过大量“读”来“感”为基础的。

从学习论角度看,感悟是一种优化的学习之“道”。任何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进步,都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表现为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信息结合物的新思想。这种新的思想,或者本身就是感悟,或者它的产生需求经历一个感悟的过程。在感悟的过程中,主体通过自身活动对事物进行领悟,创造性地完成对知识接受、运用和内化的认知过程,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同时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何为感悟教学

基于对感悟的理解,笔者认为可将感悟教学界定为:感悟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反复的揣摩、思索,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最后使得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情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

明确感悟教学的内涵,有助于有效实施感悟教学。笔者认为提倡感悟教学,就是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新课标特别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感悟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展开,强调方法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能很好地克服以往教学中“考察学生的趋同思维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少;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多,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少;考察学生显性的知识掌握程度多,促进学生体验和感悟少”的弊端。感悟教学的内涵体现着这样一种理念,即课堂教学要真正发挥“为人”的职责本性,并以社会价值为导向,重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

二、感悟教学的基础

(一)中国语言基础

汉语具有浓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即以意会为句子连贯的纽带,善用比兴,讲究意象和意境。《周易略例.明象》中日:“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可循象以观意。”可见汉语可以借助语言文字表达物象,进一步透过物象去领悟内心感受。叶绍虞先生说:“汉语造句在形上以人的言语的自然声为依托,形成浑厚的句读段,适于诵读吟唱;在神上以自然时序、事理逻辑为依托,形成天人合一的意象流程,适于体验和联想。”在这种“形”与“神”的共同作用下,汉语的语法作用被消隐、弱化,而语义作用和句读功能则逐渐凸显。这样的语言文化心理特征,成就了我们的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重视整体的感悟。因此,反复的读,口诵心维,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才能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

(二)理论基础

感悟教学除了具有中国语言学的基础之外,它还以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迁移理论为基础。这就为感悟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多重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深入进行感悟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倾向,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到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是具有各自的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感悟教学就是强调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特的个人经验、感受、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的基础之上。多元智能理论为感悟教学进行个性化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发现了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事实,而且特别强调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条件主动达成学习目标。感悟教学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共享思维成果,达成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意义建构”。

感悟教学是一种以迁移理论为依据的教学理念迁移即指学习的迁移,其基本含义在于先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获得的影响。[当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由于之前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类比迁移和灵感。这些类比迁移和灵感对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感”是前提,是对学习材料的充分感受、对经验的积累以及心理态势的酝酿;“悟”是效果,类比迁移就是将旧知识在充分感受和各种感官的强刺激的情况下迁移到新知识中,而心灵感悟正是将这种先前的个人经验应用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的过程。

三、感悟教学的特点

(一)主体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感悟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经验、认识特点和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建构意义,因而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感悟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观念,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展现才能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且能乐在其中。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学可以表演朗读为主,让学生读中知文、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由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构建意义。

但要注意的是,在提倡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同时。还需处理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其一,应当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是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发挥出的一种有限的主体性。教学不可能一味地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儿童自身年龄的限制,否则结果将是得不偿失的。其二,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感悟虽然强调的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顿悟”的过程,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生命主体对事物的关注。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为他们提供感悟的条件,例如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激发等,为他们提供触发点。最后,“感悟也是一种全方位的辐射,教师还应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学生作指引,使他们的感悟朝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二)个体性

感悟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个性化教学。从感悟的思维特点来看,它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特点。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性格、兴趣、思维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人的美味在另外一个人却可能是毒药”。所以感悟教学要避免注重标准答案且僵化不变的教学模式。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阅读主体往往是披文人情,透过文字表象触摸文章的深层内涵,然后才可能领悟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从文字本身来说,它具有两个层面:所指与能指。其所指的表层意义毕竟有限,而其能指则是内容广阔,连作者本人也未必能料到。但阅读主体不同,就有可能在自己的知识、情感、经历、智能系统上进行新的意义建构,从而产生具有个性色彩的独特体验。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当主体的个性与学习内容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时,就会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所以,感悟教学应鼓励学生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

(三)创造性

感悟教学是学生对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主体对外部信息的内化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着创新性。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建构意义,教师就不仅仅要具有知识而且要有教学机智,敢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体现创造性。感悟教学中师生都发挥创造性。学生能否产生“悟”,就在于教师能否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造“悟”的触发点,“审时度势”地引导学生抓住“悟”的契机。

(四).过程性

感悟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感知和体验,反复揣摩和思索的过程,能否“悟”取决于前述的过程。学牛要在充分感受旧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应用中去探索、发现,进而感悟;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各种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发展。

第7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激入;导思;点悟;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这是自课改以来众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迷失与错位进行的自我反思。其实,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应该是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

学习语文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阅读层面,只有“读得进”“学生才能亲近文本,接纳文本语言,唤醒他们言语觉悟,对文本所表达的言语内容”“自求得之”。因此语文首先要经历一个自为的过程,在外物的刺激下走进文本,触摸文本。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交流,引发观点碰撞,帮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共享,学会表现自我。再次,教师应针对文本的有机点相机点拨,使学生不仅有所思更有所悟,将思维引向纵深。

“激入——导思——点悟”这样一种模式,正思维训练为核心,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便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1激入

“激入,”“激入”即“激趣导入”就是明确目的,创设悬念,通过已知和未知的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的首要环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每一课堂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每节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创设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1.1知识型激入: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入,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此激入方法可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为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1.2创境激入: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文美情真的佳作,对于这样的课文的导语设计,老师要选准切入点,引“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首先播放青山围绕绿水,绿水倒映青山的背景下,渔民唱着渔歌泛舟湖上的如梦似幻的情景,当学生渐进其中时,配以教师诗情的讲解,让学生不由地进入那山那水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给桂林的山水蒙上一层艳丽的面纱,使学生一触即发的好奇得以点燃。从而学生不由地走进了文本,乐于去探研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

1.3谈话激入:“启而不发”这是我们在课堂上无数次在心底对学生的责怪,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思维闸门没有打开,学生在课堂上太拘谨,这样,课堂气氛如同死水,形成你填他进,你不填他不动的现象。谈话激入,就是在开课伊始与学生谈话,像朋友般地拉家常,消除了学生紧张情绪,在无形中走进课堂,走入新知。如教《火烧云》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谈话:同学们,夏天的傍晚,你们留意过天空的颜色吗?当学生回答之后,我又说:那便是火烧云,火烧云不仅颜色各异,有的使你叫也叫不出来,它的形状更是让人惊叹。同学们,你们想看一看火烧云的变化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火烧云》。由于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有兴趣,渴望知道答案,这样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审题设疑激入:课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围绕课题让学生审题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如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先板书“泸定桥”三个字,根据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介绍泸定桥是什么样子,在哪个地方,而后,再在“泸定桥”前加上“飞夺”两字,问:您们读了这个题目后,能理解“飞夺”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翻课本,有的查资料,在学生回答后,再次设疑:想知道红军是怎么飞,怎么夺的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昂,不由地进入了文本中细细体会。

1.5新旧联系激入: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还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课文的相同点,采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课文的教学。例如教《示儿》这首诗时,先与学生回忆《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使学生明白陆游因失地难收而无法安睡,如今在他临终时,他又渴望着什么,期盼着什么。在新旧知识的交融中,奠定了学生感情基调,很顺利地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共鸣。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用故事引入,游戏导入,音乐激入……老师只要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就可以为理解课文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2导思

“导思”即围绕教学目的去设计“思”,引导“思”,指导“思”,鼓励和调动学生“思”的积极性,达到引导思路,指点学路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万事之端,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点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诱导和培养,只有“思有路”才会“学有成”,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文学科,更要注重充分利用文本,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体验,去经历,去探究,去感受,在表达、交流、评价中吸收知识,丰富内蕴,熏陶情感,培养能力。

2.1创设情景导思。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设情景,能诱发他们的天赋和灵性,从而形成探究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游子吟》这首古诗时,运用多媒体出示“母亲在灯下缝衣服,儿子在灯下苦读”的画面,同时在《儿行千里》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讲解图中内容。在图片-音乐-引读中学生已渐入佳境,而后设疑:“都说养儿为防老,可母亲对儿的一片心比海深呀,在游子看到母亲为自己赶制衣服时想了些什么?本诗中哪句话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如果你就是诗人,面对这幅动人的画面,你还会想到些会,这时,学生在具体情况中,深入文中思考交流,挖掘出这一句诗背后丰富的内涵。”

2.2抓课文的前后联系导思: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坚持训练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中去加深对句、段及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这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穷人》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内心活动这段话,同学们分析出桑娜此时内心是担忧、是害怕时,我抓住“是他回来了?……不,还没来……”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句话仅仅体现了桑娜害怕丈夫回来吗?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此同时,我引导学生不要仅盯住一处想问题,可以联系上文进一步理解。最终同学们达成共识“课文前边讲桑娜盼望丈夫回来,而这时又希望丈夫别那么早回来,可见她内心的矛盾,在这矛盾之中也进一步说明家境的困难,他对丈夫生活艰辛、压力过大而担忧。”整个讨论的过程使学生悟出“读书、思考,要注意内容前后联系”的重要性。

2.3抓疑惑点导思: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引向纵深的发展之际。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疑惑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一位同学提出一个看法:十万支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所以我认为题目应改变“草船骗箭”究竟哪个题目好呢?学生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抓住疑惑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启发道:同学们请回忆一下,诸葛亮用草船弄来的箭,后来要干什么用了?同学们根据“曹军交战,用什么兵器好?”从而得知这些箭还要如数还给曹操,所以用《草船借箭》好。有的补充说:“借”字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却有损诸葛亮的形象。这样抓疑惑点导思,不仅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4抓课内外联系导思:“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又丰富着知识。”文本中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学生要想理解文本,吃透文本,必须有丰富的信息积累,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

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课前我让学生对自己

身边的环境做一个调查,同时也可以上网查有关环境污染的一些资料。在教学时我抓住为什么说“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学生们立刻从文本中找答案,接着我又继续引导“书中这些句子太统笼,不足以唤醒人们的觉悟,根据你课前的积累,能说说你的认识吗?”这时学生思维闸门敞开了,在课内外联系中挖掘出学生内心底层的探研热情,他们有的联系身边环境表示愤怒;有的根据调查报告诉说地球已千疮百洞,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唤;有的联系收集到的数据控诉人类的迷失……学生将课外获取的知识、信息运用于课堂,增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即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其实,在课堂中导思的方法还有许多,诸如,联系生活导思;抓中心句、关键词导思……“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做到的便是合理、适时、有效的引导。

3点悟

“悟”——了解、领会、觉醒:“点悟”即点拨使其领悟。《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这样明确的陈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点悟”时,要善于并巧于“点”,才能使学生更有所“悟”。

3.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来进行感悟:“对比”可以从正面对比,也可以从反面对比,可以与自己对比,也可从内容的前后对比。它最终的目的是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开拓学生思维,触动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在教学《悲壮两小时》时,我让学生列出时间表——科马洛夫在最后的两小时里汇报工作用了70分钟,与亲人告别用了45分钟,与全国人民告别用了5分钟。引导学生去读70分钟他汇报工作的镇定自若,去读45分钟里他平静与亲人告别,使他们在反复比较反复品读中感悟到科马洛夫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领悟到科马洛夫博大而壮烈,同时又让人为之悲泣的感天动地的对祖国的爱。这样的悟,将学生的情感推上了顶峰,对主人公的认识也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是这样,运用对比引领学生感悟,有时学生的认识会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3.2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总是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点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静态中求动态。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自学了第一段后,我先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而后招聘小记者,展开“跨时空采访”——对周瑜、诸葛亮分别进行实话实说采访。采访他们当时各自的真实想法,这样在轻松的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悟出了周瑜的心胸狭窄,同时更感悟出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胸有成竹。这样的悟,由静态到动态,创造了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敢于发现。

3.3解读图文进行感悟:课文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固然优美,但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教学中解读插图,并将它能转化为教学资源,再结合文中语言文字,也是感悟文本的一种好方法。如《将相和》中,当学生对《负荆请罪》这一故事已有一定认识后,我出示“负荆请罪”这幅图,引导学生去观察图中人物表情,动作,去想象两人见面后彼此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们根据书中内容,仔细观察图画,从图的表面透析图的背后,由图中内容加上合理的想象,将负荆请罪这段历史再现。这样,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文本与图画的共生。既顺应了文本,尊重文本,又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第8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朗读;感悟;表演

一、朗读,品味童话语言

朱作仁先生告诉我们,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能让孩子感受关键词句的内涵,体悟文章情感,把握作品的意蕴。因此,我们要通过朗读,让孩子感受童话语言的魅力。

1.示范朗读

童话的语言生动活泼,情感丰富细腻。课上,我们想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己得先进入文本角色,挥洒真情,用激发孩子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孩子,努力将文中无声无情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打动人的语言,使文本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来感染学生,增加其艺术表现力,引领孩子沉浸在童话语言之中。

2.自我实践

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朗读基本功,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将童话语言的和谐婉转、生动有趣、抑扬顿挫、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朗读实践,感受童话语言、情感与思想融为一体的魅力,品味童话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

指导朗读《九色鹿》时,我们通过文本前后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提问朗读等形式,在品味、揣摩、体验、想象等学习活动中进行朗读实践,孩子们能用引人入胜的语言表现跌宕起伏的情节,他们能读懂文本背后的内涵,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他们的语音、语调、节奏的变化,也读出了自我对文中人物的主观评价。

二、感悟,体会童话形象

1.对比感悟,了解主人公形象

对比感悟,可抓住文本中的同一人物或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也可抓住文本中不同人物或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来感受人物或事物鲜明的形象。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调达和九色鹿前后变化,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感悟,了解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课上,我提醒孩子想要了解调达和九色鹿的性格特点,可通过纵向对比,感受他们前后的不同态度,调达快淹死时说的话,感受那份深厚的恩情和郑重的誓言,为下文体会调达背信弃义作好铺垫。而九色鹿从之前的同情施救到之后的正义愤怒,态度明显转变。接着通过横向比较来凸显调达的丑和九色鹿的美的鲜明个性,从而深刻了解童话的主人公形象。

2.想象感悟,体会人物性格

故事的发展总有起伏,也总会有留白处。我们要抓住这些留白挖掘可培养孩子想象的“孔隙”,自然、有目的地对文本进行想象感悟,一方面丰富文本的内涵,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孩子品味语言的积极性,加深对人物的情感体验,深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比如,调达见了皇榜后的心理活动,调动起孩子活跃的思维,当学生以文本中的角色自居时,便很快进入想象世界,深切体会到调达行为的反差如此之大。而文中除了两位主人公外,还有王妃、国王、乌鸦等形象,也可借助想象引导孩子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王妃的任性、国王的无奈等。

三、表演,提升童话内涵

1.依托文本,情景再现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表演童话可以激发孩子的情感,促进他们的想象,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刚开始我们可从简单的复述童话内容入手,抓住童话中主要人物形象,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角色表演,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去理解童话内容,唤醒复活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再现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融入自己的情感,加入表彩、体态色彩,充分展现出童话的形象美。

有了之前朗读及对文本的充分感悟,孩子们看透了调达卑鄙丑恶的嘴脸,感受到九色鹿施恩不图报的美德,积淀了丰富的情感。他们分角色表演时,能将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形象地展现出来。

2.拓展延伸,创编童话

在依托文本的基础上,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训练,创编童话。比如,可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续编童话;也可借助童话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再编童话;也可借助童话作品中的情境和意象,引导学生新编童话;还可创设新奇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创编童话。

调达怎样郑重起誓、告密、带路及王妃如何任性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孩子们分组合作时,在这些地方充满个性的想象,他们会深入文本情境之中,抓住人物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言语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充盈人物形象。这样的想象表达,也是孩子们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他们将故事蕴含的道理巧妙地渗透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总之,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童话教学,要挖空心思地让学生多渠道地感受童话语言,体会童话形象,提升童话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童话课上得鲜活、上得有趣,使学生更热爱童话、喜爱语文。

第9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品读,静静感悟,默默思考,这样才能使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一、阅读教学需要“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用记忆代替思考,用背诵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要以读为本之外,还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孔子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庸》也将“慎思之”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静”是“思”的前提。

明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也强调“静的心态”对于“思”的重要意义,他说:“始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定。”“静”包括宁静的氛围和心态,它是进行有效思考的前提条件。

古语有云,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索。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既要有形式多样的、热热闹闹的朗读,让学生在书声琅琅中读出语言文字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也应有静默的时空,让学生在这段时空里品味词语,在文本的世界里静思默想,穿行会意,静中生智。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出示了小女孩第四次点燃火柴的句子,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多样地朗读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来引导学生感悟小女孩对幸福的憧憬: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

配乐静听。课件显示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当时情境宁静而感人。)

学生就在这样静静地听,静静地想,静静地感悟中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小女孩的心灵深处。虽然通过朗读也可以得到感悟,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深度与高度,也产生不了这样深层的体悟。

二、阅读教学可以这样“静”

阅读教学中“静”的创设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片断、全文、单元、全教材进行“静思”;还可以对知识、学法进行分类性“静思”;亦可引导学生在课前静思,课中静思,课后静思。

近年,我尝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静下来,在静中思索,在静中感悟,取得了较好效果。

1.营造“静”的情境。静,才能心定,心定才能更好地思考,静则生慧。“静”有内、外之分,心态平和、安定为“内静”,环境(课堂)宁静、和谐为“外静”。内、外皆静才能心定。笔者在教学课文《桥》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①创设情境。师: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②默读1、2小节,画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默默读文,静静思考,走进了文本。

2.提炼问题,静中生智。笔者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课时,紧紧扣住“一针针一线线”这一细节,提炼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母亲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为即将出远门的孩子缝补衣服,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一出,立刻小手林立,我示意学生先把手放下,回归文本中。“不着急,把手先放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默读课文。然后请你拿起笔,找一找,画一画,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爱,把这些地方用横线画出来。”课堂归于寂静,但学生的思维却十分活跃。后面的汇报交流证明,静能生智。

3.置身其境,帮助学生“静”下来。教学《桥》,后半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知道老支书与那个年青人的关系时,我没有让学生读后即大谈感受,而是让他们联系前文,前后对比,静思默想,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有关画面,从而在沉吟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品味出人性的美来。

有些语言优美、内涵深刻、富有哲理的文章,让学生静静地反复品读,在静读中置身其境,学生会逐步领悟其中的思想和意境,参透文章的理趣。所谓静悟可得三昧。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动静结合,进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发现,达到视界的融合、智慧的碰撞,以及学习经验的相互启示,相互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