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生态旅游理论范文

生态旅游理论全文(5篇)

生态旅游理论

第1篇:生态旅游理论范文

1.1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管理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管理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位越来重要。生态旅游管理包括两方面,主要分为:生态环境管理和旅游管理。但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各旅游区对生态环境管理缺乏重视,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生态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生态环境遭到因旅游造成的破坏屡见不鲜,这使得很多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被降低,甚至一些破坏行为已经开始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加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管理是生态旅游管理工作开展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只有在保护了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生态旅游才能成立,如果生态被破坏,那么生态旅游就无从谈起,生态旅游管理职能也就无法发挥,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中的生态环境管理迫在眉睫。

1.2生态旅游环境变化指标管理

经过不断的发展,生态旅游已经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了一定地位,生态旅游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加强生态旅游管理至关重要,其中生态旅游环境变化指标管理至关重要,是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关键基本要素之一,必须引起重视。生态旅游环境变化指标管理包括:控制指标管理和度量指标管理。实际上生态旅游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态旅游环境结构和功能会随着时间及自然变化和人为干扰,发生变化。生态旅游环境变化指标是评估周围环境对旅游资源所能造成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控制环境破坏的重要依据,更是控制客流量、设施建设、生态指标、资源开发的大方向。

2.结束语

第2篇:生态旅游理论范文

环境政策工具根据参考标准的不同所分的类别也不同,当前使用比较普遍的分类方式是将其分为三类: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性、公众参与型。

(一)命令—控制型

在我国生态旅游管理中,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是以主导工具的形式存在的,包括标准、禁令、许可证制度、使用权限、配额等手段。现行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主要有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等。国家与地方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经济激励型

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将管理行为与经济成本效益相挂钩,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追求最低成本。经济刺激是环境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基础,经济激励型工具主要包括补贴与降低补贴、排污权交易等。

(三)公众参与型

公共参与型对上述两种工具的缺陷不足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主要是指公众以个人或团体形式来参与环境管理。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工具的发展利用前景会更宽阔。

二、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管理中环境政策工具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对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的地方存在为了增加游客量不惜破坏环境的情况出现,归根结底这是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诱惑。政府部门在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上不够深刻,理解过于肤浅,认为只是单纯的“农家乐”或者大众旅游,思想上的认识误区决定了在实际管理行为中不能很好地利用环境政策工具。

(二)环境政策工具制定发展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在生态旅游管理中,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其余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数比较落后,且不够健全,甚至没有相关法律,实际管理工作也缺乏秩序性,混乱不堪,针对性的法律条文几乎没有,环境政策工具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三)公众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意识较差,旅游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身行为

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执行主体主要是靠政府和相关企业,对于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看法缺乏足够的考虑,在实际管理中缺乏社会公众的参与,不能广泛听取意见,这与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有关。此外游客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游客为了个人享受而做出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举动。

三、促进环境政策工具在生态旅游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一)政府要深化对生态旅游管理的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政府部门要提高对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将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对生态旅游的深层含义予以挖掘,避免思想误区的出现。

(二)应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

国家应当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通过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对生态旅游管理行为予以约束,同时要严格执法,拒绝金钱诱惑,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三)国家应加快推进生态旅游认证,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3篇:生态旅游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位;旅游业;发展态势;安徽省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背景下,安徽作为全国旅游大省,提出建设“旅游强省”发展战略,计划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推动安徽省旅游业从“高速旅游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变。而过去的旅游研究和管理实践表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政策、措施需要充分了解旅游业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引入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从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两项旅游业发展核心指标,研究分析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态势,以期为区域旅游管理机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

生态位(Niche)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原用来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1]。由于旅游经济单元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于生物种群的竞合行为,所以生态位理论也适用于旅游研究领域。由此形成了“旅游生态位”的概念,即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各旅游经济单元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地位、状况和功能作用。旅游生态位包含态、势两个部分,所谓“态”是指旅游经济单元的生存发展状态和发展情况,如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数等;“势”是指旅游经济单元在整个区域旅游中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如旅游收入增长量、旅游接待人数增长量等。两者结合体现了一个旅游经济单元在区域旅游业的地位与作用,及对其它旅游经济单元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式中:i,j=1,2,3…n;Ni为旅游经济单元i的生态位;Si、Pi是旅游经济单元i的态和势;Sj、Pj是旅游经济单元j的态和势;Ai和Aj为量纲转化系数。据此公式测算出的旅游生态位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并且数值越大,越接近1,说明研究对象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地位越高、作用越大,具有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也越强。同时,在内在潜力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一定时间内旅游经济单元的态、势会发生相应的增减变化。如果旅游经济单元实现良性发展,则其生态位的态、势会相应增加,表现出旅游生态位的扩充;反之,则表现出旅游生态位的收缩。因此,旅游生态位扩充理论反映了旅游经济单元的发展趋势,旅游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旅游生态位变化情况适度调整发展策略,努力保持旅游生态位的扩充,实现旅游经济单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2]。旅游生态位扩充程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T为旅游经济单元生态位扩充的程度大小,P表示旅游经济单元的势;S为旅游经济单元的态。当T>0,表示旅游经济单元的发展趋势越好,且其数值越大,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越强;相反,当T<0,表示旅游经济单元的发展受挫,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萎缩。

三、安徽省地市旅游生态位态势定量分析

为研究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状态和趋势,本文选取安徽省各地市2014-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两项关键旅游业发展指标,相关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依据生态位计算公式,将2018年的现状数据作为“态”的度量指标,将年平均增长量为“势”的度量指标,以1年为时间周期。使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到安徽省各地市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生态位数值和生态位扩充程度(表1)。通过分析表1中的国内旅游收入生态位、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生态位数值大小,发现安徽省地市旅游业发展状态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等级特征。综合来看,排在第一等级是合肥,第二等级是芜湖、安庆、池州、黄山;第三等级为宣城、蚌埠、马鞍山、六安;第四等级为滁州、亳州、阜阳、淮南、铜陵、宿州;排在最后的是淮北。其中合肥发展态势最好,作为安徽省经济、政治和交通商贸中心,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工商业企业众多,庞大的内需旅游市场和外地商务游客共同推动了合肥旅游业的发展;排名第二的芜湖拥有众多旅游主题公园,每年吸引大量青年与亲子家庭游客前往体验;黄山、安庆、池州则以其数量众多,高品味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见长,每年吸引大量的观光休闲游客前往游览体验。按地域来看,皖北各地市的旅游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分析原因在于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旅游产品项目少、吸引力弱,市场营销不足,未来需要在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营销方面加大投入。此外,笔者将两项生态位数值对比时发现,淮南、蚌埠、安庆、池州的旅游收入生态位排名低于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生态位排名,说明这四市在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方面存在不足,旅游供给侧亟需转型升级,尤其要加大中高端度假型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尽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想方设法提升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通过分析表1中的两项指标生态位扩充程度,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T值均大于0),其中铜陵、淮南、芜湖、亳州、宣城、蚌埠两项指标的生态位扩充程度最高,表明上述地市在2014-2018年这五年的旅游发展势头非常强劲。而黄山、淮北、安庆和池州四地市的生态位扩充程度较低,说明它们相较省内其他地市,其旅游业增长幅度偏小。令人颇感意外的是除了淮北以外,其他三市均为安徽省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市,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它们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基数较大,发展后劲相对其他城市来说偏弱,旅游业实现快速扩张增长的难度较大。

四、结语

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客观分析了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本研究表明生态位理论适用于区域旅游业发展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对区域旅游管理机构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彭莹,严力蛟.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浙江省旅游城市竞争关系研究[J].生态学报,2015,35(7).

第4篇:生态旅游理论范文

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其经济伦理意蕴、生态伦理意蕴和社会伦理意蕴三个层面。

首先,经济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主要特性。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中重大的改变。第一产业的比例逐渐减少,第二产业结构和内容也在不断地优化,第三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主体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从属于旅游业的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部分,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和休闲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微观层面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市场中的各个主体,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伦理、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伦理和生态农业旅游消费伦理。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从属于旅游市场,旅游市场从属于整个市场经济。因此,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也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有属性。从市场角度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是否规范,是否有健全完善的道德规范和规则。道德规范和规则是市场发展重要的软基石,缺少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市场很难健康有序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也是如此,其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机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生态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内在特征。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精神体验和价值体悟。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旅游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进行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旅游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由此可见,旅游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取之于自然生态环境又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伦理不否定旅游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是强调旅游的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资源和农村地区。从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农村地区和农业资源的依赖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也很可能造成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就必然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以上两个问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社会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集中表现。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又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民增收的社会价值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价值的集中体现。传统农业生产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不够明显,必须要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生态农业旅游就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发展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农民增收上,旅游还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信息沟通,促进了农村生活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村地区必须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水电建设等。这些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又提高了农村人民生活的便捷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减少了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社会伦理价值。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以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取得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伦理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伦理问题。

首先,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不够规范,其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规范性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关旅游法律的不健全,一方面表现在市场道德规范不明确。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缺失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一个是市场主体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才能真正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我国政府在规划旅游业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地重视生态农业旅游板块。政府将主要关注点投向了传统的人文景观旅游和山水景观旅游,农村农业资源的旅游价值并没有被重视。这就造成政府在宏观调控旅游市场发展时对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规范缺失。除此以外,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也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突出的伦理问题。市场主体的“趋利化”造成市场竞争的混乱性,很多市场主体通过恶性竞争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不高是他们忽视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

其次,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技术性不强,形式单一,文化科技含量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不可回避的是其开发形式单一,科技文化含量底下。目前较为普遍的开发模式就是根据农村既有的农业资源、生态景观等进行简单的包装宣传。形式非常单一,除了吃农家饭、做农家事、观农家景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了。游客在游览之后很难再次产生强烈的“故地重游”的动机。在当前旅游业“体验经济”大趋势的背景下,无法满足游客精神体验和文化体悟的生态农业旅游将会走向发展的“死胡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广袤的旅游区域,但是文化科技含量普遍较低。

最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最直接的伦理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生态农业旅游主体造成的,一个是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一个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在开发和经营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取悦部分旅游者,从而实现眼前的经济利益。另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由于自身素质水平低下和客观约束机制的缺失会根据自我喜好随意地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从目前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节后旅游景区一片狼藉的场面。生态农业旅游所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跟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面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作为,中观层面企业敢于责任担当,微观层面旅游者道德自律。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旅游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主导,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确立来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发展。政府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生态农业旅游对于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旅游地的实际情况确立基本的原则。市场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亦是如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良性竞争,打击非法和不道德竞争,保证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秩序井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也会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5篇:生态旅游理论范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生态旅游逐渐被社会及政府认可,成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具环境保护、公众意识提升和促进社区繁荣等作用。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生态旅游“泛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生态旅游产品偏离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因此,通过溯源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解析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探索出适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新模式。

1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整合了生态学与旅游学的概念,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生态的旅游或生态性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由加拿大学者ClaudeMoulin于1980年提出,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soLascurain首先在文献中正式使用了“生态旅游”这一专用名词,并对生态旅游进行了阐释,他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常规旅游的一类,旅客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文化和欣赏自然风光。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相关的研究集中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功能探讨等内容,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与学术观念,当前生态旅游的定义呈多样化。虽然各类关于生态旅游的表述差异明显,但就其内涵还是形成了广泛共识,生态旅游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传统旅游,生态旅游更为关注旅游者的自然体验,更为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整性与生态保护,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实质上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生态旅游的开展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与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生态旅游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学习自然、体验自然和旅游活动相结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同时,生态旅游强调社区的综合管理,将民众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积极地为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贡献。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旅游模式将成为社会与学者关注的焦点,而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每年的增速高达20%~30%,伴随生态旅游的大量实践,相关理论研究也得以不断深入,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功能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拓展。特别是针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研究成为界定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重要理论依据,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也为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生态旅游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活动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力地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随着对生态旅游认识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各地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据统计表明,2004年底全国建立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2194个,旅游人次高达5000万。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也需要看到,国内生态旅游被泛化和曲解的现象已成常态。大量的旅游产品打着生态的旗号,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无视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均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产生了严重冲击。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着盲目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从业者素质欠缺、生态滥用与泛化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国际旅游组织与业界人士指出,生态旅游具有影响环境和社会的正向效应,但如果缺乏科学规划与管理,生态旅游可能带来和大众旅游类似的环境冲击。因此,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区管理体系,高效持续利用保护区环境资源成为当前实现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4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作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科学地规划。在明确环境资源为生存之本的前提条件下,保护区应该针对性地建立规划体系,完善建立环境影响及评价机制,配合相关政策与法规,开展保护区环境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1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生态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因此在资源开发前需就适宜度与承载量进行科学评估。生态资源的科学评估,应在充分遵循区域物质流与能量流特征及规律的前提条件下,评估区域环境资源开发的有效极限,分析开发后区域的协同进化过程及风险。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式的选择以综合开发导向为宜,将综合开发与循环开发相结合,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4.2建立完善的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的根本目标在于资源及环境的永续利用,因此科学的规划需建立在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基础上。早期的生态旅游规划基于功能区的划分进行规划,以加拿大国家公园为例,分区包括自然环境区(NE-Naturalenvironment)、集中游憩区(IR-IntensiveRecreation)、野生游憩区(WR-WildnessRecreation)和野生保护区(WC-WildnessConservation)。近年来,随着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深入理解,学者们提出其分区模式要侧重考虑景观空间结构及分区之间的能量物质流动,在景观建设中要重点考虑绿岛(斑块)、绿色长廊(廊道)等生态要素。

4.3建立健全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影响与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