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生态文明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的认识

第1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Study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u Yuan(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ianjin Tianshi College, Tianjin 301700,Tianjin,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stablishing soci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mains the common phenomenon among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This thesis applies the SWOT method to put forward that the enterprise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ir roles and should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heir strategy and tactics 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经济全球化使新的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企业之间愈发激烈的竞争使企业的经营理念与营销策略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面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恶性竞争、欺诈顾客等问题的频频发生,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进而探索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恰好与现代企业以社会责任营销观念为核心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追求和愿景相契合。企业要承担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责任,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遵守社会道德以及环境因素的客观发展规律,重视消费者、政府等广大公众的利益,运用蕴含社会责任理念的营销方式,通过正确的营销手段和方法,向社会提供富有责任感的产品,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社会的进步。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成为企业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

1.社会责任营销的概念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并关注同整个社会的某种关系,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即强调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不再作为其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是要求企业把承担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的营销发展战略之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和社会互动共赢、和谐发展的局面。这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的营销观念,为企业市场营销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社会责任营销。

社会责任营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社会责任营销是企业将自身作为社会长远发展的责任承担者和分享承担责任后得到可持续发展利益的受益者。根据国内学者陈素玲教授的观点,企业将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视为己任,逐步形成企业意识或文化,贯穿于产品生产及流通的各个环节,对一定社会问题的关注及解决体现了企业和社会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狭义的社会责任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为基石,运用广告宣传策略,借助新闻舆论影响,不断改善、扩大企业声誉、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加强与目标客户群的联系,取得其信赖,以实现增加最终销售额为目标的营销形式。

广义的社会责任营销概念是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与目标相结合,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素的一部分。因此,这一理解是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提出的。狭义的社会责任营销是企业仅仅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工具,因此会出现功利性与短视性行为。企业一面在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扶助贫困、爱心捐赠、赞助希望工程的同时,一面又践踏社会责任,比如进行假冒伪劣生产、生产过程污染环境等,这为企业的获利披上一件光鲜的“道德”外衣。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社会建设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认识和理解社会责任营销,社会责任的最终目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与各相关利益方建立长期的信任纽带,彼此在共同的责任理念下取得信赖,最终获得基业长青的回报,实现企业与社会各方共赢的目的。

2.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营销的SWOT分析

社会责任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是营销观念发展的巨大进步,与传统观念相比,社会责任营销可以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好处,但同时也使企业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在市场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对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进行SWOT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见表1。

2.1 社会责任营销的优势

2.1.1 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社会责任营销的实质就是与顾客建立信任的纽带,取得顾客的信任,基于此围绕社会责任开展的营销活动可以更容易得到顾客的信任。传统的劝说性购买的营销方式极易引起顾客的反感,如一些推销行为,对于推销人员极力劝说顾客购买的商品,消费者很可能认为该产品存在某些缺陷而拒绝购买。但社会责任营销行为却会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企业以社会责任为前提进行营销宣传,会更好地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与需求。因为消费者是营销活动中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服务,而顾客也会被这种真诚的服务所感动,从而比较容易形成对企业的忠诚,这也是社会责任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2.1.2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声誉

企业声誉是企业的一种特殊无形资产,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赢得良好声誉。企业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使其产品及品牌的附加值不断累积增加,获得消费者支持,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同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在企业面临危机时,缓解各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获得外界的信任与支持。再次,社会责任营销可以强化企业在生产系统和价值链网络中的整合力度,增强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依赖与忠诚,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2.1.3 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个国家企业的竞争力往往代表了国家的实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利润的追逐能力,及可持续经营和发展理念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突出表现。社会责任营销是一种体现企业竞争软实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理念,哪一个企业能够从战略的高度总体把握和推进社会责任营销,使企业发展更具有前瞻性,开拓出独特的营销模式,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哪一个企业就可以挣脱红海,迈入蓝海。

2.1.4 发掘商机,获得差异性优势

社会责任营销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关注社会问题来选择适合的营销方式,而社会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虽然企业责任行为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如果能够发现蕴藏的商机,那么企业的付出是完全可以得到补偿的,并且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形成自己独特的差异性优势。

2.2 社会责任营销的风险

尽管大部分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责任承担与营销绩效实现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一般是针对企业长远发展而言的。然而,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当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效果不是很显著时,可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

2.2.1成本的投入与社会责任营销的不确定性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需要企业支付一定成本的。对原有产品的改良、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公益事业的支持与参与都会增加企业短期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受益。当企业以社会责任为内容开展的营销活动未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时,企业为社会责任行为所做的付出就得不到有效的回报,之前付出的成本就会成为沉没成本,企业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使企业发展造成困难。

2.2.2 社会责任营销可能会引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股东、政府、员工等,而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时会出现矛盾。例如,企业在努力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商品的过程中,企业利润会相应地减少,这时股东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2.3 社会责任营销的机会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社会公众意识的逐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呼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声音越来越高。首先,政府作为指导和监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组织,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椋?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了许多创造性工作,如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并且给予达标企业政府优惠政策等,提高了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营销的积极性,为社会责任营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机。其次,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加强,使消费者愿意以更高的代价追求高品质、高安全系数的产品,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又实现了较高的利润回报,将企业及利益相关者推入良性的发展循环轨道。

2.4 社会责任营销的威胁

企业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法规的保障方面问题突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侵犯消费者权益、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事件频发,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营销的高度关注,企业面临着承担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全球已经有超过400个不同层次上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公约、标准、原则,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已成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中面临的新的贸易壁垒,这对于不符合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无疑会在贸易谈判中处于劣势并引发贸易摩擦。此外,随着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标准、体系和守则的出台,规范了企业在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等多项社会责任指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营运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以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SWOT分析可见,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营销既存在优势,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但长期来看,社会责任营销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它的弊端,并且随着国际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在参与社会责任营销的过程中优胜劣汰,社会的整体发展将也将随着企业责任的完善更加绿色、生态、协调。

3.社会责任营销策略

社会责任营销的推动与实施,一方面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媒体等外部力量的促进与监督。另一方面,企业更应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企业公民”的角色,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制定并实施社会责任营销策略。

3.1 产品策略

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营销应以安全环保的产品为载体,满足社会和消费者需求。首先,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是企业应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由于消费者购买具有非专家性的特点,绝大多数消费者缺乏相应的产品专业知识。因此,企业应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自觉地、严格地进行监督管理,整合从产品设计到开发、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的所有环节,在企业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力求通过相关认证,确保使用者在使用该产品时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诚然,要求产品的绝对安全是不现实的,但企业有责任对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及规避风险的措施向消费者告知,消费者对其也是有知情权的。其次,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企业应提供节能环保产品,如低碳排放的双动力汽车、无氟冰箱等,都体现了企业在产品策略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同时,企业在绿色营销、生态营销理念的倡导下,积极参与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污染防治等计划与活动,切实保护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

3.2 价格策略

作为实现利润的手段,价格既要弥补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又为企业及股东创造正常的利润,并且还要通过税收创造社会财富。定价是最能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要素,因为它关系到利益各方的盈利目标能否实现。但是一些企业为了逐利,在营销活动中的不正当定价行为仍然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违背了公众对企业价格责任的期望。合理定价是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在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权衡企业利益、消费者权益与社会的发展,应摒弃一切侵害他人利益和违背社会公平的不正当定价方式。

3.3 促销策略

现代促销是企业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段,向消费者传递企业及其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信息,使消费者对其产生兴趣、好感与信任,进而做出购买决策。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促销策略,应向消费者和广大公众传递真实的、文明的、公益的产品及服务信息,并及时响应消费者反馈。

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工具包括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其中广告是企业在进行信息传播、销售促进中最为重视的手段,对社会公众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目前,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问题,比如企业在广告中隐瞒商品真实信息,对产品功能、功效进行夸大或虚假宣传,甚至利用专家或其他机构名义进行虚假宣传,以诱导消费者进行错误购买;企业为扩大产品销量,占据市场份额,获取利润,通过攻击性广告、比较性广告对竞争对手进行诋毁、打击,以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与地位;广告格调低俗,充斥着暴力、迷信等不良内容,影响广大公众的身心健康等,这都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广告宣传必须遵循真实、可靠的基本原则,以健康、积极的价值理念引导消费者行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此外,企业还通过以自身的名义赞助或制作公益公告,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营业推广是促销策略中表现形式最丰富的策略工具,这使企业的失责行为变得更为隐蔽和多样化,如折价销售信息的虚假宣传,商品配售的强制性购买,买一赠一背后的以次充好,赠品与正品价值差距过大,赠券消费的各种限制等,都使消费者权益收到了侵害。企业在制定营业推广策略时,仍然要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以诚信的社会责任营销方式换取顾客永久的信任和忠诚。

人员推销是企业派出或委托推销人员、销售服务人员或售货员亲自向顾客介绍、宣传、推销产品,它虽然是一种古老的促销方式,但仍然被企业作为一种不可忽视也不可缺少的促销形式。推销人员能否向顾客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和其对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因此,一方面企业要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就职,通过对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培训,促进员工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员工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维护员工利益,满足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内化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人们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渐强,企业也在试图寻找一种既能够实现企业盈利目标又有益于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某种形式关注、支持、赞助特定的社会问题,既为社会大众提供福利,又能够通过事件的影响力拓展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这就是促销手段中的公共关系策略。如有些企业积极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每年3月最后一??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以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与此同时,企业可借助自己的品牌效应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氛围。

4.生态文明视角下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营销的建议

企业将社会责任观念融入到营销活动中,既需要企业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正确的认识,又需要企业深入理解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企业对社会责任营销战略进行规划、评价与监督。

4.1 将社会责任营销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

将社会责任营销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已是众多企业在发展中逐渐认识并开始着手实施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行为,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把握前进方向,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化竞争压力。首先,企业只有将社会责任营销提升到战略高度,才能保证在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思考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优化等问题,推动企业、消费者、社会进入良性的利益循环反应。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使企业对社会责任营销的战略管理成为必然,社会责任在提升企业知名度,扩展市场份额,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与其他战略要素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责任营销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发展战略。

4.2 明确企业定位,寻求适宜的社会责任切入点

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一定的成本,需要资金实力的支持,如果企业本身不具备承担过多社会责任的能力,而勉强承担与自己实力以及发展水平不相符的过多的社会责任,可能会造成负面的效果。这时的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战略不但不会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不能集中物力、财力去开展企业的生产活动,不能保证企业基本业务活动的开展,即使社会活动做得再好,也会给社会公众和相关利益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的社会责任营销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条件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晰的定位,寻求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结合切入点,不能盲目地为了企业的公众形象而不顾企业的利益。

4.3 将社会责任意识内化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企业领导和员工恪守的共同信仰、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独特的。如果将社会意识植根于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企业领导和员工恪守的共同信仰和价值取向,就能使员工更加认同、更加积极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会使领导更加高瞻远瞩,制定出适合企业的社会责任营销战略,从而使这种责任文化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一定的奖惩、考核措施激励承担社会责任行为,预警、约束失责行为,使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不断强化承担社会责任意识,共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4.4 构建企业社会生态人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变革,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新要求,即构建社会生态人。钟贞山教授提出了以人境和谐为精神旨归,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际、代内公平为根本规范的社会生态人概念。社会生?B人的提出为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即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进行社会责任营销,企业领导者及其员工都必须充分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并将这些认知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并通过人作用于自然的能力和人的社会关系能力,使得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协同进化。企业社会责任营销不仅仅关乎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可能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而存在,企业应对自然所给予的、社会所给予的怀有感激之心,怀有珍爱之心,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内开展营销活动。

第2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规律

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严峻的形势下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在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总结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哲学的普遍真理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哲学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在长期对我国生态演变自然规律的自觉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的。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无限夸大自然对人的控制性,认为自然规律是神秘的、不可认识和利用的。而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尊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体。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既不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也不脱离中国实际,打造“空中楼阁”,要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尊重自然,要对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要用全面和系统的眼光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人民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是对自然规律由自发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自动利用的认识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完全依赖自然,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只停留在直观、经验的程度,盲目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机械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虽然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了大面积开荒屯田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引l了自然界以干旱、涝灾、山洪、风沙等形式对人类进行的回馈,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阶段,只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自发认识和运用阶段,人们处于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发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破坏非常微弱,处于能够顺应自然、但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都处于萌芽时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肯定阶段。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巨大解放,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被迅速释放,极大地刺激了人征服自然的欲望,扩张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开始对自然资源、能源过度性地开发。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和增加,人的能力和作用被无限膨胀,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征服自然,甚至认为可以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改变自然规律,达到任意支配自然的目的。这个阶段是人片面夸大自身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阶段,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背离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阶段。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这种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地从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充分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阶段,处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自觉时期,要求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由自觉到自觉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的质的飞跃。

哲学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是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对事物的认识,尽管曲折、反复,如果认识主体尊重实践的检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还是可以逐步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认识论揭示了认识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和实践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们的不同作用片面地夸大,使之绝对化,是不正确的。不管是在农业文明时期,还是在工业文明时期,认识与实践相背离,认识严重脱离实践,导致人在自然面前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生态文明理论则要求把认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求顺应自然,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人在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达到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类社会之所以高于自然界,是因为人类具有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能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下时,实践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当人们的视野扩大、认识水平提高、逐步深入并理解了更多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之后,实践活动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和水平。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们片面夸大人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产生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人口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是由于认识与实践出现了严重偏差,出现了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造成的,导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因此,在生态问题上,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价值观和道德观基础上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由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和人们对事物的主观需要两个因素构成。前者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后者是构成价值的主体条件。价值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抽掉了价值的客观基础,把价值的主体方面无限夸大,使之绝对化,这是完全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把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衡量自然万物的根本价值尺度,疯狂地进行毁灭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对自然破坏能力的逐步加,对大自然不计后果的开发和掠夺,导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

第3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一、何谓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范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文明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②生态文明意味着健康运行的经济体系。③生态文明意味着积极而科学的政策和机制。④生态文明意味着绿色的发展理念。⑤生态文明意味着可持续的创新型技术。

2.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提倡以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来取代人与自然针锋相对的旧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包括1:第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第二,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第四,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必然会遭到大自然制裁。第五,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

二、何谓生态文明意识?

1.哲学基础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对生态环境关系的感觉、思维,了解和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破坏自然界,等于使人类自身走向灭亡。只有树立起人与自然和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行动上。

2.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认识匮乏阶段(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个阶段的人们认为自然界是可以永世存在,供人们无限索取的。(2)第二阶段,认识萌芽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始萌芽。(3)第三阶段,认识发展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经济和环境的关系的认识逐渐理性化,逐渐认为经济和生态环境应该协调发展。(4)第四阶段,达成共识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世界各国对经济和环境关系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三、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总的来说,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构建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第一,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表现在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上。生态文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发展了的公民意识体系。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效和健康地发展。生态文明的构建在本质上就是公民生态意识的变革和成熟。第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还表现在它与其他生态文明意识类型的相互关系上。就主体而言,生态文明意识包括政府的生态文明意识、其他组织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这个层面上,公民个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居于最基础的位置。可以说,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整个生态文明意识体系构建与成熟的根本出发点与持续的动力保障。

2.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态问题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当从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抓起,引导和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转变传统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永恒的幸福。

第4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它超越了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以及当代之间和代际之间基于资源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2(]P383)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对后代负责的道德观。这无疑为高校德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领域和范围。当代大学生要主动适应时展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学习并掌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文明价值的全新诠释和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体现了人们对以往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譬如: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需承担和遵守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并能养成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使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1.营造生态文明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

一是利用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如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废旧电池如何回收利用、垃圾如何分类等。二是邀请环保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环保知识讲座,宣传国家的环保政策、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激发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定期举办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环保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演讲比赛、环保创业竞赛、大学生绿色论坛、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影坛放映等,促进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环境。四是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绿之行”“绿色环保协会”等形式

多样的环保社团组织,通过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吸引更多学生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保知识,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组织还可借助各种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五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寝室,使校园芳草如茵,绿树葱茏,成为诗意栖居的生态校园环境。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所有学科,要建立相关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结构,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改革之中。具体途径为:其一,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知识,力求通俗易懂,微言大义。其二,应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例如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类生态学、环境与资源学等课程,将生态文明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沟通”,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和行为。其三,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导致的恶果,深刻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形势教育、国家生态发展战略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教育等,激发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其四,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实践环节,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其五,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基础知识。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可有机渗透环境社会科学的内容;在社会科学教学中,可对一些描写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经典文章进行解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第5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76-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实践研究”(2013C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妍君(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原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既是高效生态文明教育的对象,也是新时期先进的生态文明观的传播者、发扬者。但由于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学习,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严重后果的认知不足,从而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放任自身可能会危害生态的行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乏生态科学基本知识,大学生就无法正确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连锁反应,更没有正确有效的理论来指导自己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治理的行为。大学生通过学习生态科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生态保护、生态破坏后的修护以及科学防治等路径、方法,学会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有助于他们去除糟粕吸收发扬精华,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承者。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教育、生态伦理观教育和生态价值观等内容。

1.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教育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又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改变过去“以人为主”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而进行有效保护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认识到人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依赖、依存的一面,善待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这就是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观建立的基础。

2.生态伦理观教育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共荣为根本追求的,只有人们以更加理智、明智和自觉的态度来尊重、保护自然生态,反对过度索取、开采、破坏,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把这样的认识升华为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有益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长远的发展。生态伦理观教育凸显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伦理底线和伦理责任。

3.生态价值观

传统的价值观基本是以人为中心、人定胜天的理念,追求索取自然、改造自然、以自然及其资源无限度为人类服务,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反被自然报复,蒙受巨大的自然灾难和经济、社会损失。要建立生态文明观,就要从大学生的理念入手,不仅仅让其认识到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对自然有一种精神需求,即乐于走入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对其生命的伟大意义,实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四)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像有关民法、刑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人们缺少了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和法律威严对人的约束,从而人们放松了对环境破坏的警惕。

生态文明教育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国际上有关生态环境的条约、协议以及国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和规定,都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当代大学生熟知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增强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丰富环境保护知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延伸

(一)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政德育教育整体规划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呼唤的价值观之一,因而,应当在学校思政德育教育和考评的整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尤其要把这种目标和要求放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的蓝图中来整体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符合高等教育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成果。

(二)建设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上至教育领导部门下至学校各院系教师都要对生态文明教育加以重视,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尤其要深化其在有关环境保护相关专业院系的地位。而公共基础课程方面,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应突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生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内容。

(三)组织编写专业教材

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专业教材。教材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经验,更重要的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也可因地制宜,针对当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环境,把当地的乡土地理、历史、人文传承等内容整合在教材中,既有综合课程教育的理念,又有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特色。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理应在教材编写方面发挥示范基地的专业性、权威性,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引导起到引领作用。

(四)构建生态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并重。评价主体既要有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也要有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大学生代表、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社会公益群众代表。第二,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即要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效果、实践活动等项目进行评价。第三,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质与量的评价结合,又要具体问题与综合应用评价结合,还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五)注重日常实践

第6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价值探究;现代思想

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虽然部分人群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力量微薄,并不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很大贡献。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数千万年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同时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例如物种的灭绝就是无法弥补的伤痛。当前社会既是文明社会也是法制社会,相关法律规定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思想文明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只有人们在思想上意识到了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地去保护环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的,关系着生态平衡,也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一、生态价值的相关介绍

1.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

生态价值,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换言之,生态价值是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的一种关联,只有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下去,这种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生态价值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从宏观角度上来看,任何一个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价值),这是生态价值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这是生态价值的另一种体现。在整个自然体系中,人类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自然界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生态平衡之于人类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2.生态价值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它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然而,仅仅依靠“制度”这种社会公共权力的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把保护环境变成人民大众的自觉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才会进入更高的层次。因此,除了进行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有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笔者认为,这一点主要涉及的是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介绍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教育关系着我国国民的思想品德塑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贯穿性课程,是很关键的教学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会随着教学对象所处的年龄段,面临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教材内容安排,进而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介绍

(1)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探讨

1.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们的一切,像任性的孩子肆意释放自己的天性,数千年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困扰,也为人们自己造成了一些无法弥补的伤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醒悟,需要明白自己曾经对自然做过的许多错事,需要认识到生态文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需要从心里去接受,去重视生态平衡。政治教育可以说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求学生涯,所以思想政治可以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和无助。

2.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在塑造人格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毕竟人们在幼儿时期的思想和观念尚不成熟,仍然有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并且在幼儿时期可以对一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防止儿童对生态环境做出错误的判断。幼儿在入学之前接受的是家长的影响,家长由于各方面原因,会对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误解,或者漠视,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未来的行为和思想,而思想教育可以从幼儿开始奠定生态文明的基础,在幼儿时期产生一个纠偏的作用。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国的青少年能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将会十分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

3.利于生态文明的长远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的人们的思想,塑造着人们的精神文明,不但影响着当代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同时也影响着生态文明未来的长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心灵,会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以父母的角色影响我国下一代的新生力量。青少年既是我国的未来,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新一代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十分关键,只有在新生力量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其最根本的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态价值的相关途径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以便于生态教育的高效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要阐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关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2.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的生态教育机构,使生态教育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生态教育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在实行过程中需要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在生态教育内容安排上应该注意到各方面的进展和变化。或者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看,在宏观的内容安排上生态教育,应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并恰当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微观角度来看,生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出现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进行恰当的社会性宣传,并且要将生态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和成人的继续教育中。

3.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生态教育往往以教师的单调讲授为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又达不到期待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想更好地进行生态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就要丰富课堂内容,将生态教育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或者恰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实际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大自然所受的伤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态教育的进行与发展,同时可以弥补传统政治教育的枯燥无味,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为生态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于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思想。要明确地认识到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校园,还有社会和家庭两个重要场所,而生态教育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就需要强化生态教育环境的塑造,在家庭社会校园三种环境中打造无缝的优质生态教育环境,为生态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本文对生态价值与生态文明进行了相关介绍,并且具体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并就相关路径进行了分析,例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途径、完善生态教育的机构构建、丰富生态教育的内容、强化生态教育的环境塑造。生态平衡的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相融合,才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笔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志敏,方俊.论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在逻辑——兼论生态环境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33-35+39.

[2]张溢.生态位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6.

[3]侯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71-175.

[4]陈文斌,申冬梅.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106-108.

[5]赵新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78-81.

[7]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87-90.

[8]朱优红.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建构[D].泉州:华侨大学,2013.

第7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1.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文明史上,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其中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困境,即生态危机。全世界气候灾害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出现,都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布兰特伦夫人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她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多年来这个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历工业文明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与破坏、自然界无情报复使人类遭受惨痛损失之后,全面反思而提出的新思想,它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界权利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把自然界比作人类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就等于说,自然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有了这个保证我们人类才能生存,才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机会。其次,优美的生态环境往往更能够使人心情愉悦,身体的各个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激发了人无穷的创造性,为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提供有利的精神支持。最后,良好的自然环境更加符合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而良好地自然环境必然是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1.培养人的生态文明素质

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其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要想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就必须先改变其错误思想。首先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和育人功能,使教育对象对生态问题的后果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向人们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及其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和唤醒了人们自觉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次,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保证功能,使人们逐步认识环境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形成共同认识。当这种共同认识长期影响人的思想,就会固化为人的行为习惯。

2.转变人的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严重匮乏,这些都已超出了自然的自我承受力和自我修复力的范围。发展中的困境,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导向功能,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呼吁人们尊重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观念变革。转变由于“粗放型”经济带来的以牺牲自然环境和消耗资源来满足自身利益的错误观念,引导人们树立以全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为整体利益的观念。动员全社会成员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当生态文明建设者。

3.引领合理消费观念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人的基本需要首先就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也就是消费。人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要生存,就必须满足自身吃喝住穿等基本生存需求,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物质消费活动。生产决定消费,但是消费反过来能够刺激人们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即“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从而推动生产的不断发展。当今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过度的消费,导致打破生态系统原有平衡,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会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生物、矿产等资源都具有有限性,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都是可耻的行为,它必然给人类后代的生存发展带来更大的危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的教育,逐步使人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为人类自身争取生存机会。在这样的意识引导下,人们才会自觉珍惜和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引领其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途径

1.加强生态文明和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法制教育。首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灌输。一方面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为人们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观念,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自觉自愿地外化为一种现实的行为,使讲究生态文明成为一个习惯和时尚。其次,加强法制教育。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加强生态法制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不但要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而且还要有依法监督举报违法行为,严惩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情况。

2.创建生态文明教育环境

任何人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应创造一个既包含家庭、社区等微观环境又包含社会、政治、舆论等宏观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环境。第一,充分发挥已经具备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榜样作用。发挥榜样的感染力,使与榜样处在同一微观环境的其他人自觉的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生活的家庭、社区等。实现从自身做起,通过感染你身边的人已达到大家一起的目的,从而建立起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区的全方位生态文明微观环境。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各类演出活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环境,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增强公众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励群众积极投生于保护生态的行动中,在全社会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由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3.依托多种载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第8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

(一)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意识淡薄、生态责任弱化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各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教育宣传和培养机制尚不完备,致使大多数农民对生态文明虽有所了解,但在认识上比较狭隘和片面,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不深、环保意识不强,生态责任缺失,常常从自身现实利益出发,把环境保护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立起来,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如在农业生产中过分地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实现农业增产,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索取和经营等。进而对生态文明建设只停留在家中“庭院干净”等表面现象上,致使一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此外,多数农民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意识不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把自己在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给政府,认为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是政的事。从而导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普遍性的缺失。

(二)农村基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缺位

首先,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根深蒂固,基层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GDP至上。其次,基层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最后,基层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相较于城市对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村的环保宣传、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力。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不能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困境的对策简析

(一)转变农民价值观,确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加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观念要先行。作为生态文明构建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广大农民是否关注并参与生态文明的构建,其生态文明观是关键。要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的农村人口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新观念,这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同时,要使其知晓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真正认识和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农民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引导广大农民认识到实现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生存,更关系到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激发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我约束力,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二)强化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基层政府要摆脱传统政绩观念的束缚,不能把经济效益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要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入手,推进农村的生态经济,是改造农村落后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方式的根本。尤其是,要利用好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人文经济等新型生态经济形式,对于处理好农村建设中的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的效能,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基层政府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发展乡镇企业,,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循环经济之路。

其次,政府要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基层政府需要根据十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差甚远,有很多宏观与微观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与研究。基层政府要按照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律,结合农村地区现实情况,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凝练重大环保科技发展课题,为项目实施找准切入点,合理配置环保科技资源,重点部署农村环保科技工作,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加大环保科技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政策

科技创新是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键。要加快科技创新,在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产业链接技术等方面有新的技术突破。当前,最迫切的是在若干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开发、推广力度,包括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雨洪水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等,突破“水”资源瓶颈;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做好“土”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小水电开发技术、沼气应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等,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保护农业生态;还包括农业产业链接技术,推动发展循环农业。

第9篇: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意识 文明城市 培育路径

现代城市是一个综合体,不仅人口集中,而且也是区域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的中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如何用全新的理念审视和统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深刻反映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而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是创建工作能否得取得实效的关键。

生态文明:创建文明城市的价值取向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没有城市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而且,城市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反映、竞争力的标志,城市发展的不同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将迎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普遍发展的新,同时,人们也面临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许许多多新问题,例如,如何建设城市文明,如何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因此,人们对城市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关注,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探索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寻求现代城市科学管理的途径,已经成为每个城市管理者乃至每个城市市民所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和推进创建文明城市这一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标准主要有八项:(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2)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3)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4)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6)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7)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8)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由此可见,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相处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目标,深刻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为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注重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制度层面上,生态文明强调在发展中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纳入到各项社会制度建设中,以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秩序。在物质层面上,生态文明倡导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在生产方式上要超越传统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等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生活方式上则倡导适度消费,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不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总之,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渗入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因此,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解读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城市建设各个方面全面实现生态化转向,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生态意识:创建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义

生态意识的提出及内涵。生态意识(Ecological Consciousness)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1962年卡逊夫人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和1971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报告,极大地唤醒了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学术界对生态意识的认识和研究也由此展开并且逐渐深化。

1983年,俄国学者B.基鲁索夫提出“生态意识”的概念,认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①我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人对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的哲学反思,是对现代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和总结”。②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认为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③

总之,生态意识作为意识的子范畴,是人们在处理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哲学意义上来看,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观念反映,它反映了人类主体对自己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生态存在即社会――生态系统的深层把握,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公众生态意识是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等因素的有机整合。简而言之,生态忧患意识,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要求人们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生态价值意识,指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价、价值取向。生态责任意识,指每一个人对生态保护均负有责任。生态道德意识,就是要人们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和思考判断生态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

公众生态意识对创建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公众生态意识体现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人是万物之灵”,把“最大限度地谋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作为关注和思考的主要对象。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它是以极端功利型思维方式为其价值观基础的。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克服传统人本文化的反生态性质,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如前所述,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渗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而生态意识也是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了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因此,二者在价值观上具有高度的统一。

公众生态意识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思想动力。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其变为客观现实。广大公众的生态意识,无论是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还是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等,都根源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这一社会存在,同时对促进生态建设的实践又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尽管生态道德是一种软实力,但它却有着极其强大的推动力,只有它才能真正驱动人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于人的行为产生自觉的约束作用,从而大大减轻各种“他律”形式约束人的行为时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总之,生态意识作为一种思想动力,必然会指引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等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实践活动,促使他们不断推动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培育公众生态意识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全力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时,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参与者。近年来,我国公众的生态意识在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强,但从总体上说,目前的公众参与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如果缺乏公众生态意识的支撑,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认识不充分,或者急功近利,不注意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就必然会导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文明城市的创建就不能顺利实施。另外,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创建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单靠一个部门或单位难以奏效,仅仅依靠科技、经济、法律和行政等“他律”手段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激发和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否则,就难以将生态保护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也难以使美好的生态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就会落空。因此,必须把大力培育和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从而更好地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多方协调:培育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所谓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各种培养意识的方法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并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养成尊重和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从而能动地协调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总之,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大力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且使人们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政府、社会、个人多方协调,共同努力,着力打造创建文明城市人文氛围,是当前培育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生态文明科学的普及工作。党和政府具有为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证和政策支持的作用。首先,要将生态文明科学纳入国民教育和再教育的体系,逐步把生态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其次,要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实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的宣传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的环境纪念日、节日和重大环境事件为契机,组织公众喜闻乐见的环境宣传活动,形成一种浓厚的生态文明舆论氛围。再次,政府部门对民间环保组织要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政府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之间要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以更好地发挥那些非政府环保组织的重要作用。最后,政府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消费法规与制度政策,引导公众合理消费趋向;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

以社区为阵地,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④。社会生活环境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首先,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等在内的配套设施,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其次,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再次,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主要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宗教文化、生态传媒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要注重各类活动的教化功能,积极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例如要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动员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以公众为主体,践行生态消费实践模式。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认识论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的理论武器。生态消费是指符合生态伦理的科学消费方式,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对提高全体公众生态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生态消费的理念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真正的希望。首先,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奢侈浪费的危害性,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公众要养成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对有害于生态环境的产品、食品不购买、不食用;对“杀食”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禽益鸟的做法应设法制止。再次,人们要注重精神追求,通过学习、娱乐、文化交往等方式以充实自己的人生,追求绿色享受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倡导社会其他成员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共同为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而努力。(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本文为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创建文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048)

注释

①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生态学杂志》,1991年第4期,第68~71页。

②李万古:“现代科学‘生态学化’和社会生态意识”,《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第9~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