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生态与环境的区别精选(九篇)

生态与环境的区别

第1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摘要:妇女担负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决定了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当前部分欠发达地区生态恶化与生存的现实困境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循环,充分挖掘妇女生态参与价值,有助于缓解或解决该地区生态危机问题。

关键词 :生态参与;欠发达地区;妇女;路径

近年来,部分欠发达地区成为生态破坏的重灾区。占人口近半数的妇女在成为生态恶化最大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为生态建设的能动者,“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1]推进女性生态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生态危机、发展模式与妇女地位作用的深刻检讨与反思,意图推进女性生态参与,充分尊重和保障妇女在生态建设中的平等地位与权力,以切实提升生态建设的实效性。

一、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必要性生态危机与发展模式紧密相连,“任何发展问题都不是社会性别中立的,事实上社会性别不平等嵌入了所有发展问题之中。要解决任何一个发展问题都必须关注社会性别问题。” [2]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下,经济过速增长、资源过度开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生态危机,尽管男女两性均难逃劫难,但由于女性自身与自然的联系以及社会性别分工等因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对妇女健康和生活造成的损害更大、更直接。

妇女和自然生态都拥有孕育和哺育生命特征,妇女具有繁衍生命的自然使命和保护后代本能,对生态环境变迁更具天然敏感性。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使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具有天然的责任意识,在保护环境的倡导与行动上更积极主动;同时,妇女是人类物质文明创造者,尤其“在农村,农业劳动80%以上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70%由妇女承担”,[3]妇女还是家庭日常生活管理者和主要消费者,“世界上70%的消费决策通过妇女进行,选择家庭生活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不仅关系到家人健康,还直接刺激商品生产,引领消费方向,对环境和生态意义重大”。[4]妇女在性别分工中的角色和天然优势决定了她们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2.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可行性分析

(1)理论支撑。随着社会性别理论发展,妇女与自然的关联被关注。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妇女环保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应运而生。90年代以来,政治生态学涉足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沃伦就西方社会价值二元对立思维、价值等级思维和统治逻辑三者共同导致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的概念框架予以阐述,提出要实现妇女解放就要拒斥这套概念框架,并指出这是解决生态问题要害。他还就生态女性主义做出核心假设,包括“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重要联系;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必须包含生态学视角;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包含女性主义视角”。[5]

(2)文化因子。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母神形象,极具代表性的是中华始祖女神女娲育人、炼石补天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母亲神,比如,沿海地区信奉妈祖。这些远古神话中的女神作为女性化身将控制、治理、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为己任,在自然威胁到生命时,会挺身而出,运用神力、智慧与自然威力作斗争,最终平息灾祸,使陷于灾难中的人类得以重生。各种母神对自然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反映出早期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女性劳动是取得食物的主要来源,女性的天然性别属性,使她们在面对自然中展现出温和的风格,与生命赋予的关联性使传统文化中母神崇拜成为必然。

(3)法律保障。面对环境恶化、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可持续发展等日益严重的生态与社会危机,联合国围绕性别平等、环境、人权等关键性议题达成系列共识:始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妇女不仅被视作环境破坏的受害者,也被视为促成社会变革的关键性行动者”。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特别强调妇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将妇女福祉改进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签署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确认社会性别间的平等人权,强调妇女作为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充分参与发展进程的重要性。1995年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一项里程碑性的《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妇女无害生态环境的经验及贡献必须成为21世纪议程上的中心组成部分。除非承认并支持妇女对环境管理的贡献,否则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渴望不可即的目标”。提出三个战略目标:积极吸收妇女参加各级环境决策;将社会性别关切事项和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方案;在国家、区域、国际各层面加强或建立机制以评估发展和环境决策对妇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1995-2000 年、2001-2010 年、2011-2020 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把“妇女与环境”纳入妇女发展纲要的重要领域,“将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构建具有性别评价标准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意识、生态思维、生态伦理、生态道德与生态价值确立了目标和要求。”[6]

二、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现实困境

1.日常生活中贫困与生存之需衍生生态问题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造就了妇女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事实关联。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变迁对广泛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并承担主要家庭角色的欠发达地区妇女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在一些地缘偏僻,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贫困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贫困与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妇女的生存困境,男性大量外出谋生将更多农田劳动留给妇女,无论土地利用,还是寻找日常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比如水、燃料等,有的还得兼顾非农活动,都对负责家庭日常生活的妇女构成巨大挑战。在这种现实境遇下,当生态保护与生存利益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求生是压倒一切的优先选择,破坏生态以满足其生存所需是必然之举。

2.性别平等、生态公平理念在生态建设中的阙如

生态建设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平原则,是生态建设的首要价值准则,即生态权益公平,具体表现为区域公平、代际公平和性别平等,尊重并实现妇女在生态建设中的价值与权益是生态建设的应有理念。但受我国历史男权文化、性别不平等观念的长期影响,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别文化建设长期滞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性别平等、公正理念淡漠,造成妇女在参与生态环保活动中获得社会认同、信息获得、社会资源拥有、参与广度和深度等的不足。

3.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导致生态道德意识匮乏

欠发达地区妇女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调查显示“农村女性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占56.2%,本科及本科以上占1.9%,分别比城市低32.7%和33.3%”。[7]文化水平低下,缺乏对知识、信息、科技的了解和掌握,妨碍其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使其在非农转移中的发展受限,生存困境难以缓解,边缘化加剧。此外,教育程度低下,生态意识的匮乏使她们无法意识到自己在生态建设中的权益和责任,无法发挥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优势和价值。

4.配套政策缺失致妇女生态参与的实践空场

国际社会应对欠发达地区妇女社会性别问题的政策干预有很大推进。然而国际政策话语与政治承诺与欠发达地区妇女的现实生活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无论是在世界上其他地区,还是在处于初级阶段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处于边缘化地位的欠发达地区妇女权益保障仍是发展中的短板。“仅依靠经济发展本身远不足以缩短所有的性别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消除导致性别差别差距持续存在的根源是必不可少的。”[8]政策干预进程缓慢,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活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所遭遇的历史性不公仍在延续,阻滞了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

5.组织化程度低下抑制妇女生态参与话语权

欠发达地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各种组织机构通常很社会性变化,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更被排斥在外。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1184个村委会班子中女性成员仅74.8%,担任村长的只有2.3%;党支部中有女委员的占42.4%,女支部书记只占2.5%”[9]。妇女在社会乡村基层权力机构中缺席或处于结构底层,女性与基层村务管理脱离,政治影响力微弱甚至趋于零,妇女在资源使用经验、观点、生态利益诉求方面没有表达机会或较少得到考虑;非政府生态组织极其有限,已有的非政府生态组织在挖掘妇女生态价值方面仍以城市女性为主,欠发达地区妇女的生态主体地位与价值被忽略。

三、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的实现路径

1.更新理念,树立性别平等与生态公平理念

生态建设是由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性别、民族、地域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追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效应。在这一庞大系统中,理念影响制约着生态建设的实效。其中性别平等、生态公平理念是生态文明进步的标尺。它主张公平公正地对待性别、阶层、民族、地区等环境与发展差异;人与自然的平等与依存,包括人与人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发展。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发展不仅不应以牺牲另一个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平等关系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社团与社团间的关系,也表现在否定传统父权制的性别等级观念与机制,促进性别平等价值实现上。重视生态建设中性别意识的价值取向必然加快欠发达地区有效、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

2.消除贫困,保障欠发达地区妇女生存需求

欠发达地区人与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是最大的矛盾。庞大的妇女群体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求,整个社会的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都只是不切实际的奢求。欠发达地区致力于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行为往往是她们生存之需。事实表明,妇女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意识都是由特定地理环境下的特定生活经历塑就的。对因贫困和生存之需趋势下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唯有通过科学发展,提升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消除。

3.促进教育公平,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与生态主体意识

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直接关系自身进步,还关系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由于妇女在家庭中具有特殊地位,母亲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代际发展的理念和水平。欠发达地区应着重建立技术培训教育体系,以提高妇女劳动技能,使她们有更多机会实现劳动力转移。妇女掌握的生态知识越多,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就越强,参与能力和带动能力就越大。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推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加强生态知识与道德法制宣传和普及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及人口压力的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对后代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妇女主动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自觉性,整合社会资源,将生态文化内容纳入对各级基层妇女的培训,建立相应的道德考评机制和榜样示范机制,养成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思维意识。

4.加强妇女民间组织建设,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整合力量

世界各地深受资源环境破坏之害的草根妇女开始投身环保事业。亚非拉等地致力于保护森林、树木或水等环境资源的农村妇女环境运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印度喜马拉雅山底层妇女为保护喜马拉雅山区森林掀起的“抱树运动”;肯尼亚鉴于农村地区土地流失、沙漠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发起的“森林绿化带运动”;台湾的“家庭主妇联盟”,日本的“妇女环保合作社“等妇女组织,都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妇女制止不正当开发、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优化政策,充分保障欠发达地区妇女发展的合法权益

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倾斜,以赋予她们在发展中享受更大福祉。比如,在建设新农村中给予农村妇女积极发展可持续农业、林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行业和生态产业的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探索体现农村妇女生态思维与生态智慧的生态乡村治理模式,打破以往与生态的恶性循环关系,在与生态系统优化互动中受益,进而内化为自身生态道德自律、外化为生态保护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胡玉坤.对妇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省思[J].世界环境,1997(1).

[3]绿色能源离不开妇女关注[EB/OL].光明网,2010-05-23.

[4]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6).

[5]K. J. Warren. 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 Feminism[J]. Environmental Ethics,1990,12(2):125-146.

[6]关夏.充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广西日报,2012-2-23.

[7]丁雨辰. 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前沿,2013(7).

[8]世界银行组织.2012年世界发展报告:性别平等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甄砚,主编.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2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国内外研究表明[7-10],景观格局指数,如分维倒数(FD)和分离度(IS)等指标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其中,分维数倒数可以反映景观形状的复杂程度和景观的空间稳定程度;分离度可反应景观类型中不同元素或斑块个体分布的分离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强度对景观结构的影响。两者可利用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计算。但是,景观格局指数仅仅是对景观类型结构特征的总体描述,不同景观类型可能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格局特征,仅仅依赖景观格局信息不足以充分说明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7]。民勤县存在着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碛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每一生态问题选择若干影响因子,在ArcGIS软件环境下,转换为单因子栅格数据,采用spatialana-lyst模块地图代数分析功能得出各生态环境问题的脆弱性分布。最后,将5个因子综合,得出全县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将脆弱性分为5级,分别赋值为Ⅰ、Ⅱ、Ⅲ、Ⅳ、Ⅴ。

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利用气象站点多年的降雨与蒸发数据,插值得到降雨和蒸发的栅格数据,两者相比获得湿润指数图;起沙风天数参考张国平等[14]的方法,统计冬春季的日均风速大于6m•s-1的天数,各站点空间插值得到起沙风天数图;土壤质地因子和土地覆盖因子参照土壤侵蚀敏感性提取方法。基于以上数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的《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中的分级标准[15],进行土地沙漠化敏感性分级。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首先根据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来划分敏感区域,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蒸发量/降雨量比值、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等指标[16],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的《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中的分级标准[15],进行土壤盐渍化敏感性分级。其中,地下水矿化度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地质局水文二队1973年编绘的1∶500000水文地质图。

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1986年、2000年和2006年各景观类型的分维倒数、分离度、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指数、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进而得到各景观类型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和3期民勤县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图(图1)。

各景观类型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1986年,景观类型脆弱性排序为:裸岩<耕地<建设用地<沼泽地<草地<林地<盐碱地<戈壁<河滩地<沙地<裸土地<水域。民勤属于典型的极干旱荒漠区,水域的生态脆弱性最大;裸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生态稳定性也非常差。20世纪80年代,耕地主要用地表水灌溉,土壤盐渍化现象较少,沼泽地、草地生态环境都较好。2006年,景观类型脆弱性排序为:建设用地<林地<沼泽地<水域<裸岩<耕地<草地<盐碱地<戈壁<裸土地<沙地<河滩地。景观类型脆弱性发生很大变化,建设用地由于人类保护,生态稳定性最好;由于水域的大量消失,沼泽地也逐渐减少,只剩下人工水库及周边的一些沼泽地,处于人工保护状态,故其生态稳定较好;随着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要求导致耕地的增加,对河滩地的改造使得其生态稳定性最弱;水资源的缺乏导致过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使用劣质咸水灌溉耕地,导致耕地盐渍化日益严重,生态脆弱性增加。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从空间分布来看,1986年,Ⅰ级区分布在民勤县中部绿洲区与西北部,绿洲区以耕地为主;西北部是山地,以裸岩为主,辅以稀少植被,人为干扰少,故生态脆弱性不高。Ⅱ级区零散分布在民勤县内,景观以草地、沼泽地和林地为主。Ⅲ级区也是零散分布,以盐碱地和河滩地为主。Ⅳ级区以戈壁为主,主要分布在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河流两侧。Ⅴ级区分布在民勤四周,以沙地、裸土地为主,还包括人为干扰严重的水域。2000年,Ⅰ级区主要是一些山地,受人工干扰较少,继续保持其生态优势;Ⅱ级区主要是耕地和少量的沼泽地;Ⅲ级区以草地为主,零散分布;Ⅳ级区主要是戈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Ⅴ级区主要是沙地,紧紧包围绿洲,但沙地之间错落分布戈壁、草地等。2006年,Ⅰ级区主要是部分林地和一些建筑用地,零星分布在县域内;Ⅱ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北部,属于山地,以裸岩为主;Ⅲ级区分布在绿洲区,以耕地为主;Ⅳ级区主要是盐碱地和低覆盖度的草地,零散分布在东部和西北角;Ⅴ级区以沙地戈壁为主,并且毗邻成片,呈加速合拢绿洲之势。在1986—2006年期间,从全县生态格局来看,全县生态环境恶劣,生态质量呈现四周低、中间高,北面略低、南面略高格局;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剧烈,已由Ⅰ级区演化为Ⅲ级区与Ⅳ级区;Ⅴ级区域内部原先被低级别的分区点缀与分割,现在已基本毗邻成片。从图2可以得出,在1986—2006年期间,环境生态问题一直民勤县的主要问题,Ⅳ级区和Ⅴ级区一直占据大部分面积,并且生态持续恶化的态势没变,Ⅰ级区由14.7%降至不足1%,Ⅱ级区由15.3%降至9.7%,Ⅲ级区由12.3%升至20.8%,Ⅳ级区保持15%左右,Ⅴ级区由42.3%升至52.9%。生态环境恶化呈加快趋势,以1986—2000年和2000—2006年两个期间比较,Ⅰ级区域面积减少速度后者是前者的2倍,Ⅲ级区域增加的速度为5.5倍,Ⅳ级区增加的速度为2倍,Ⅴ级区域增加的速度高达90倍。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化分析1986年到2000年期间,51%的Ⅰ级区转向其他区,其中97.2%转向Ⅱ级区;主要是分布在绿洲的绝大部分耕地转为Ⅱ级区,表明这个期间,对耕地的不合理的耕种方式以及采用地下水灌溉,对耕地的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34.2%的Ⅱ级区向其他区转移,其中99.9%转向Ⅲ级区,转化主要是草地,原因是过度放牧和地下水位下降,致使草地退化;Ⅲ级区有85.3%转向Ⅳ级区,主要景观是盐碱地,原因是劣质地下水的使用,盐碱地范围扩大,并且程度加剧;Ⅴ级区面积基本持平。可以看出,在此期间,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但脆弱性级别基本按一个级别的程度递增,生态环境演化没有出现剧烈的突变情形,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是水资源、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但可以说明的是自然环境的生态调控能力几尽丧失。在2000—2006年期间,71.2%的Ⅰ级区转向Ⅱ级区,一些原本为Ⅰ级区的山地,由于自然环境的作用,成为Ⅱ级区;24.5%的面积转为Ⅴ级区,一些被沙地包围的岩石的地方,由于沙漠的侵蚀,直接跃升至Ⅴ级区。75.9%的Ⅱ级区转向Ⅲ级区,原本属于Ⅱ级区的耕地,由于劣质水的灌溉,盐渍化继续加重,成为Ⅲ级区;Ⅱ级区还各有5%分别转向Ⅳ级区和Ⅴ级区,部分沼泽地退化成草地,成为Ⅳ级区,部分沼泽地退化成沙地,成为Ⅴ级区。27.9%的Ⅲ级区转为Ⅳ级区,部分草地继续退化,从高度覆盖到低覆盖荒草地,成为Ⅳ级区;47.2%的Ⅲ级区转为Ⅴ级区,部分草地退化为沙地,演变成Ⅴ级区;并有2.8%和4.9%分别转向Ⅰ级区和Ⅱ级区,一些草地被人工改造为湖面或建造居民点,生态质量提高。58.2%的Ⅳ级区转为Ⅴ级区,这是由于地下水持续下降和自然环境的自然演化,戈壁退化成沙漠;并有9.2%和13.3%分别转为Ⅱ级区和Ⅲ级区,为了抵御沙漠,盐碱地人工种植固沙的草本植物,生态质量有所提高。Ⅴ级区有17.1%转为Ⅲ级区,14.0%转为Ⅳ级区。在沙地种植固沙植物和防护林,特别是在民勤西部,沙地被改造为旱地,使该区域表面上生态状况有所好转。可以看出,在此期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并且人为干扰因素加大,环境演化出现跳级恶化状态,但部分区域也出现生态改良情况,但这种改良的面积非常有限,整体体现一种强人工干扰的无序状态。

结论与讨论

第3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内的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2000年李丽鹃等在对海滦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过程中将生态环境需水量狭义地定义为“维持地表水体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天然水体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 。刘昌明院士在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的报告中将必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定义为“维持生态环境系统基本功能的一种水量”。2000年贾宝全指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或维护环境质量不至于进一步下降时需要的水量”。由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完成的《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认为:广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 “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笔者所采用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中的狭义定义,即“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1]。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对水资源短缺的讨论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且对于这种短缺所带来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人们也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1997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220 m3,到2006年已经下降到1 945 m3,已低于联合国系统公布的2 000 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还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

在这种水资源短缺压力下,过去在全国范围普遍忽视生态环境需水,以牺牲环境来保证工、农业用水需求,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8大洪水”过后,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水保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辽宁省太子河流域来说,水资源短缺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太子河河长413 km,流域面积13 883 km2,是辽宁全省面积的1/10。流域内有本溪、辽阳、鞍山和营口等市,是辽宁省经济发达地区,1996年国民生产总产值达750亿元,约占全省的1/4。依靠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已难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区域性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太子河流域水资源的问题也直接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2]。

3 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手段与方法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还是一个崭新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与方法,因此笔者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将辽宁省太子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手段与方法总结如下:1)利用GIS技术中的地图识别功能对辽宁省最新的土地利用图与辽宁省植被区划图进行识别与处理,将太子河流域从其他类型地区区分出来单独计算。并根据收集的水文资料,分别计算河流系统的基本生态需环境水量(用以维持河流百年一遇洪泛区中的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以及达到排盐、入渗补给以及污染自净等要求所需水量)、河流排沙需水以及河流补给的湖泊洼地的环境的需水量等。然后,通过综合集成的方法确定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2)将其余部分在辽宁省土地利用图上划分为自然形成区(受人类干扰较少地区,其植被类型与植被区划图中相同位置的地带性植被特征一致),以及人类影响区(城镇、农田、防护林等)两部分。3)将自然形成区按辽宁省植被区划分成不同区域,标明优势植物物种,然后根据以往对不同植物物种需水特性的研究结果,推求不同植被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4)分别计算人类影响区中各城镇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植被生长区的耗水量;5)将以上结果综合到一起,作为该流域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一个时空动态变量,在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量时,既要从宏观上搞好统筹规划,调查清楚生态背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使研究具有使用价值,又要根据生态环境需水量地带性比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遥感卫星信息和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

参考文献

第4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收稿日期:2011-05-23

作者简介:汤柔馨(1992―),女,湖北宜昌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专业大学生。

通讯作者:江 砥(1968―),女,湖北浠水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的教学及研究工作。.cn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081-04

1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大别山旅游区是我国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经济区域,整个大别山山脉被数10座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抱,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一块绿地。脆弱的生态条件和“两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的地位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大别山旅游业长期追求的目标,而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事业的不发达又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应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2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前提也是基础,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可持续性是关键,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时空分布的有限性,决定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发展大别山旅游业主要包含:要发展旅游业;要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大别山区的全面发展;要创造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1.1 发挥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涉及3省6地市39县市区,其山雄水秀壑幽,被誉为“中原第一峰”,同时它也是一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而且文化底蕴也极其深厚,人文优势独特。大别山可谓名山俊俏、名人辈出、名寺闻名、名泉珍贵、名产丰饶,是一座令人称奇的旅游资源富矿,蕴藏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1.2 增强旅游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

(1)增强大别山旅游业的外部经济效应。旅游业在从分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尽可能为该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机会,为当地工农业产品打开销路。当然,其他产业部门本身也应适时加以调整以搭上旅游经济的“便车”。

(2)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调整扩大其服务范围,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在中部崛起这一大的发展环境下,应服务于中部地区旅游业。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大别山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大别山也应适时予以回报。

1.3 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要创造促进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政府应主要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来考量。一方面,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大别山旅游业发展有章可循。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企业的主体地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吸引各大企业前来投资开发;另一方面,应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同行”的方针,参考国家环境资源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当地政府应积极为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立法,坚决抵制和制裁各种破坏该区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好大别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工作,促进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大别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1 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大别山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将这一些列资源进行包装形成各主要资源品牌,经过包装后的红色旅游资源应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突出强调其革命精神的震撼力,生动而不失严肃,轻松而不失崇高,使革命文化更能深入人心;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局面;民俗文化资源以一种人民群众喜文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成为流行新风尚,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扬;佛教文化得到弘扬,禅理精髓思想得到广泛的国内、国际认可;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东坡文化成为黄冈市毫无争议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同样也是大别山旅游区的精品名片之一。

此外,从市场定位的阶段目标来看,在该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大别山区所在的3省为主要客源地,当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锁定3省所联系的几大经济区域为市场目标,例如,从湖北省的武汉经济圈向南到长江经济圈直至华南经济圈、向西到成渝经济圈,从河南省向北到环渤海经济圈,从安徽省向东到长三角经济圈以及沿海经济带。最后形成整体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

2.2 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见图1。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区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这样的发展轨道。通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地区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旅游业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图1 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贫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并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地方政府以及当地人民有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政府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生态环境的优化则会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人民增收,进而进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生态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区域统筹发展新目标。

当经济和生态效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效益开始显现。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催生了当地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的形成,也会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采和挖掘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以旅游业为发展龙头该区经济社会生态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2.3 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健养生旅游资源。3省6市,6个发展极:黄冈、孝感、随州、信阳、六安、安庆,在共享大别山品牌的基础上,各自拓展区域市场 。

以黄冈为例,按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以黄州为中心,以麻城、英山、黄梅为次一级中心,撑起黄冈大别山区旅游业“弓”形发展格局。黄州为“箭尾”,英山为“箭头”,直指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以及海外市场,凸显其巨大的客源市场及发展潜力。

其中,黄州是黄冈市所在地,是鄂东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同时黄州是东坡文化的聚集地,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古色文化呈现出黄州区旅游发展特色。麻城是武汉城市圈规划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其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106国道是其与黄州区联系的主要干道。英山县通过武英高速与武汉城市圈紧密相连,并通过318国道与黄州区紧密联系,该县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以及保健养生旅游资源。黄梅县以京九铁路、055国道为纽带与黄州区和武汉城市圈连通,该县佛教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3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1 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整个大别山区就旅游业的发展相比全国来说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最大效果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 。走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道路,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快旅游发展的重要经验 。针对现阶段大别山旅游发展,政府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

3.1.1 制定政策

(1)及时出台大别山整体旅游规划方案。行政壁垒的消除、区域政府间合作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各区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合作,是入驻企业能在区域内各行政区间进行无障碍经营,扩大规模效益;另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应渗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对于那些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企业坚决不予引入,对于中度或轻度污染的企业相应提高其征税比例并督其整改,对于绿色污染企业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并积极扶持其发展。

(3)对于景区内原有企业,政府应对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及破坏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四项措施。对于那些有利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鼓励它们在与景区特色相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独特的发展特色,同时鼓励各中小企业联合成一个或多个大的企业集团,提高整体竞争力,带动本土企业发展。

(4)制定良好的发展规划,主动争取国家对大别山旅游资源投入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资金物质等各方面的支持。

3.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实行修复整合

(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旅游专用公路并设旅游专线车,以增强游客的可进入性,也为物资的流通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区域内资源与区域外资源的流通,盘活整个大别山区的经济。对于已建公路,应该照例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质量,加大现有道路的路面养护、增加安全设施和交通标志,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增强各景区之间的通达性。

(2)修建宾馆、旅社、卫生所等基本生活服务场所,其中主要以农家乐为主,适当修建高档次的大宾馆,并对各农家旅社的卫生安全、设施安全等各项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景区供水、供电、通信、标牌、车场、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一般现代娱乐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红色旅游文化、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挖掘和开发,通过适当的改造和包装使其更具有参与性,能充分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景区资源进行修复整合。对景区内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进行修复。加大对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治理工作,加强对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实时监测与整治工作,提高游客游览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植被破坏严重的景区加大生态修复工作,做好林区的林木保护工作以及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人文物质资源修复工作方面,对遭侵蚀建筑及重要雕塑实行大规模的维持原态的修复工作,尽量与景区生态原貌相协调;在人文精神文化资源上,对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佛教文化资源进行统一包装,实施品牌战略。此外,对于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精致的小景点实行综合整治,整合开发,扩大规模效益。

3.1.3 确立区域核心,实施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宏观上大别山旅游是一个综合概念、整体概念。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种类上看,有革命的、宗教的、生态的、民俗的、历史的、养生的等等,可谓包罗万象。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来看,其雄踞鄂豫皖3省6地市39县市区。那么面对种类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广的旅游资源确定区域“第一发展极”则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通过对资源、交通、区位、旅游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比较,笔者发现,黄冈有条件成为大别山旅游品牌发展的“第一发展极”,走特色化路线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大别山的区域开发,这是大别山赋予黄冈的历史使命 。黄冈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大别山旅游资源的主体构成部分,而且黄冈市旅游业发展较早较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另外,其作为武汉“1+8”城市圈的成员之一并且位于长江经济带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大别山的市场营销应与黄冈市的城市营销、区域营销整合为一体,树立“黄冈强则大别山强,大别山强则黄冈强”的一体化意识,实现形象一体化、行动一体化、甚至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整个大别山旅游业应以黄冈市为轴心,进行区域合作发展,六地在共享大别山旅游品牌、整体营销的基础上,要明确自身形象特色,差异化营销,以达到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具体营销过程中,各片区应成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宣传部门,协调分工各部门的职能工作,各片区、各部门定时召开经验总结与交流大会,设立专项资金招纳贤才,建立人才的长久供应机制。设立大别山去旅游资源管理处和大别山旅游官方网站,适时展开民意调查,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开拓客源市场。

微观上在宣传策划中以红色旅游资源宣传为主体,多种精品特色资源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植入生态环保元素,向游客传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景区纪念品也是向游客传达景区信息的“窗口”,依托大别山区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茶叶、板栗、花生、刺绣等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对景区资源特色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纪念品所需材料的选择上,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易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让游客把“绿色”带回家。

3.1.4 开展绿色行动

绿色行动是可持续思想在大别山旅游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它可以分为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这3个部分。

(1)绿色开发。在大别山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从生态、高效、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合理规划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在开发中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的要求,提倡景区内游览景区外食宿,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旅游区内的各企业实行严格的控污减排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实施。做好景区内村民的移民工作,将其迁入景区外,并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对当地村民进行环保教育,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构筑科学有效的生态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当地村民环保的积极性,减少生态破坏。

(2)绿色经营。在不影响游客旅游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安装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并大力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充分考虑到各景区的人口承载力和接待能力,适时通过价格机制对各景区实行“休养”政策,防止游客在某一景区过分集中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的崩溃。另外,用于旅游宣传的纸介质资料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做好可回收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景区的垃圾污染。

(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大别山旅游区的企业尽量聘用大别山区居民,对当地居民适度有些爱你考虑;用工惯例要为大别山民众所接受,还应培训员工对环保的重视及自觉参与绿色行动。并将大别山的绿色活动广泛推向社会,广泛征集“绿色使者”或“大别山绿色形象大使”,呼吁社会广泛参与,召集志愿者为大别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4 结语

发展旅游是解决“三农”与山区问题的最好结合点,保护环境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到大别山区旅游业发展过程的始终,不仅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大别山人民的收入,使大别山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使大别山地区经济、生态、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雪荣.建设大别山旅游经济带 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发展[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洪滨.合纵连横,旅游与区域发展一体化[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4.

[3] 席建超.大别山地区旅游区域合作战略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86.

[4] 蒋 芸.基于SWOT分析的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6):17~18.

第5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产业 产业体系 大别山区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为安徽省大别山区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途径。集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区为一体的安徽省大别山区,如何在经济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避免陷入了经济落后―生态破坏的困境,是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2013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强调要把加快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安徽省大别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安徽省大别山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当前生态环境约束下的迫切要求,是立足本地生态特征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安徽省大别山区生态与区位特征分析

安徽境内的大别山区位于本省西南部,包括金寨、寿县、霍邱、太湖、宿松、潜山、岳西、望江、利辛、临泉、阜南、颍上、霍山、舒城、裕安、金安和桐城等14县2区1(县级)市,其中金寨县等12县属于部级连片贫困地区。安徽省大别山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1、生物资源丰富

安徽省大别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安徽省大别山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毛竹、板栗、油茶、棉花、桑蚕、粮油、畜牧、水产品以及石斛、天麻、茯苓、灵芝、杜仲等名贵中药材的生产供应基地;是仅次于皖南的第二大林茶基地,六安瓜片、霍山黄牙、岳西翠兰、宿松柳溪玉叶等品牌驰名省内外。境内有舒席、高山蔬菜、山核桃、皖西白鹅、皖西麻黄鸡、沣虾银鱼、“万佛湖”鳙鱼等众多名优特产品。

2、水能资源丰厚

大别山南北侧建有许多水库,其中佛子岭、梅山、响哄甸、磨子潭、龙河口、花凉亭等6大水库总库容达91.3亿立方米。大别山区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供给和生态保护基地,对发电、防洪、灌溉及周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3、旅游资源众多

安徽省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绿色旅游资源众多,红色文化积淀厚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史迹众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从绿色景观旅游资源看,区内绿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山区峰峦迭嶂,自然景观奇特。天柱山是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是世界地质公园。集部级森林公园、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部级地质公园为一体的天堂寨国家5A级景区,已成为融山水风光、红军文化、古寨风情为一体的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地。境内有部级生态县霍山县的佛子岭水库景区、舒城县的万佛湖度假区、岳西县的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众多4A级景区。从文化旅游资源看,大别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根据地。其中金寨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境内有潜山薛家岗文化遗址、寿县古城墙等部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宿松县、望江县等是黄梅戏之乡;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4、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省大别山区处在我国中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部,处于在皖江城市带、长三角经济区和武汉城市圈的中间地带。大别山区承接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且近年来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数条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大别山区,为联接发达经济体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安徽省大别山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整体实力较弱

从经济总量看,安徽省大别山区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6.7%;截至2011年底,总人口达到1792万人,占全省26.3%,其中乡村人口1614万人,约占全省的30%。2011年,片区GDP为1819.6亿元,仅占全省GDP的11.9%,与其面积、人口占全省比重等指标相称,经济整体实力较弱。

2、人均水平较低

从人均指标看,安徽省大别山区人均GDP、农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山区人均GDP为1.02万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9.8%,处于安徽省的下游水平。

3、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从产业结构来看,在省、地方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大别山区非农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县域经济结构已经从 “一、二、三”型调整为“二、三、一”型,但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2011年,安徽省大别山区工业化率38.4%,低于全省县域6.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30.1%,低于全省县域1.5个百分点。

安徽省大别山区属于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限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一,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条件较差,且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发展滞后。其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基础薄弱,历来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对农业过于依赖,工业化进程较慢。其三,人力资源匮乏,由于本地经济发展滞后,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且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三、安徽省大别山区生态产业体系构建

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与生态经济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与现代科技方法,把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大别山区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生态环保理念和先进农业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过程,培育并壮大优势农产业,发展天然、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园。

(1)生态种植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茶叶、板栗、毛竹、油茶、蔬菜、中草药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推广农业新技术,将农业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过程,有效监控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做到少施化肥、慎用农药,在农产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保,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食品安全、绿色环保。

(2)生态畜牧业。按照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别山区的鸡、鸭、鹅、猪等畜牧业,打造土鸡、皖西白鹅、黑猪等特色品牌,减少饲料喂养,推动循环种养、生态养殖,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发展以家禽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的企业,并将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实现绿色循环。

(3)生态养殖业。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改良品种改进种养技术,增强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立蚕桑基地。重点发展水产生态养殖业,依托水库资源,推进生态型、环保型、节约型水产养殖。

2、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是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安徽省大别山区生态工业重点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并运用循环技术与系统方法,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1)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大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等开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促进农民增收。安徽省大别山区重点发展茶叶、竹产品、茶油、丝绸纺织、柳编、中草药、蔬菜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且各县区依据各自资源优势,选取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如霍山县、金寨县及潜山县等要积极发展竹产品加工业,打造低碳环保型竹制产品;霍邱县进一步壮大柳编产业发展,打造多种类柳编工艺品等。

(2)打造生态工业园。安徽省大别山区选取环境友好型工业为本地工业支柱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提高企业准入门槛,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水力发电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制药产业、装备制造业及环保产业等,限制发展资源型、污染型等产业。

3、生态服务业

生态服务业是以能源资源节约共享、产业高度关联、产品及服务绿色化为主要特征,倡导绿色生产与消费的一种现代化的服务业发展模式。安徽省大别山区生态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和红色文化旅游业;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提供生产的现代服务业。

(1)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联动开发、共同规划,建设旅游交通网络,打造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大别山生态旅游经济圈。第一,发展自然风光旅游业。进一步加强现有景区的打造和特色绿色景观的开发,特别是景区的成片开发。第二,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及工业旅游业。将农业、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全,发展休闲农业,如观光采摘的生态果园、茶园,集养殖、垂钓、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项目;发展工业旅游,在柳编企业、缫丝厂、竹产品加工企业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参观、体验、购物等项目。第三,发展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旅游业。加强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地的保护性开发,培育新的景观载体,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注重名人故里、历史遗址等的开发和文史资料的整理,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打造成大别山文化旅游品牌。

(2)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一批特色农业经济区域,建设大型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畅通安徽省大别山区农产品流通渠道,打造一批全国性特色农产品集散地和知名特色农产品中心。

(3)科技服务业。在安徽省大别山区培育一批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重视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及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运用和在农村的推广,促进科技服务业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整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2] 方时姣:以生态文明为基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学动态,2011(6).

[3] 安徽大别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思考[EB/OL].安徽省统计信息网,http:///news/open.asp?id=37188.

[4] 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5).

第6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景观规划;人性化;可识别性;规划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景观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其摒弃单纯的几何构图与生冷的景观要素罗列,力图建立一种人与环境景观之间的的互动性极强的平衡关系。人性化景观设计利用现实的场地与自然基础,科学地构建起适合人类发展与土地诉求的人性化景观系统。

1社区景观规划人性化理念的表达

1.1自然生境修复与改善

人性化景观设计利用现实的城市与自然基础,科学地构建起适合城市发展与土地诉求的新景观系统。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改造粗糙的景观界面,修复和保护未能实际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建立起安全的生态格局和多元的体验体系的“生长型社区”,满足人们对理想居住模型的诉求,建立起安全的景观生态格局。

1.2行为学与心理学的尊重

景观环境塑造是以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作为思考点,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运用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研究使用者外显行为的产生与环境互动关系及心理特征,为使用者提供生态的、可亲近的景观空间。编织社区体验的新载体,建立一个有序列层次的空间体验界面,期盼营造出舒适且温馨的气氛。

1.3设计立意融合地域特色

完整性的延续场地的历史记忆,使该地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产生时空上的延续。从历史传统、文化习惯等人文因素考虑,结合良好生态的城市资源,保留场地的自然基底,立足场地的空间落差,打破绿化阻隔的客观存在,缩小使用者与自然、地域之间的距离,使构成景观诸因素,为使用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环境,以满足因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2社区景观人文性设计原则

2.1创造宜人的景观尺度

主张创造宜人、有情趣的小尺度环境空间,便于社区景观被使用者接受。强调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原则的运用,体现出一定的视觉形式审美特点,使道路、广场、建筑、设施等与绿地交错分割,充分发挥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造型作用,勾勒出明确的平面形态轮廓,表现出细腻、轻巧的视觉美感布局形式。

2.2增强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是指使用者对环境形象具有可以辨认性。具有可识别性的清晰、明了的环境形象易于被使用者识别、理解与记忆,并可以促进使用者美好的情感体验。在空间实体上,特征鲜明的环境形象是可识别的基础。

2.3兼顾公平,满足弱势群体的使用功能

解决好人车的分流,每组住宅都能作到人的活动空间和机动车行驶空间适当分离,让残疾人和正常居民一样得到公平、平等的生活待遇,减少车辆等外来噪音与安全的干扰。设计细节人性化的感受为主导,材料、灯具、室外家具等景观小品设计依托于生态、简约和舒适的人文意志。尝试以一种科学的设计方式,解决弱势群体与空间场地关系的需求与矛盾,建立起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3社区人性化景观要素构成

3.1社区基础形态的划分

3.1.1景观空间格局的梳理

社区一般是由三至四个住宅组团、小区中心绿地以及相应的配套公共设施组成。三者的不同规划形式,便形成不同的规划形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社区属性,创造出景观效果好,易于接受的布局形式,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使用要求与心理功能。

3.1.2景观节点的定义

对场地现有的状况采用梳理和保留的设计手段,同时在其中巧妙地植入退台驳岸、自行车漫游道、康体步道及读书休闲等景观体验区场所,编织起社区、景观要素、生态基底及人文活动的系统性环境氛围。实现三者的合理诉求,创造出一种具有新型体验与形象模式的现代生态细腻的景观环境。

园林空间中的立体造型是空间的主体内容,也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其造型多样化从视觉审美及艺术性角度而言,首先要与周围环境的风格相吻合统一,其次要具备自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其在视觉流程上与周围景观产生先后次序,在比例、形式等构成方面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空间的不同尺度传达不同的空间体验感。小尺度适和舒适宜人的亲密空间,大尺度空间则气势壮阔、感染力强,令人肃然起敬。

3.2动态的交通组织

社区主路是道路的骨架,综合考量人车分流、道路通行的可达性与居住区的基本消防要求。道路线条保证“通而不畅”,切忌畅通无阻,并防止外界车辆任意穿行。通常采用折线形、曲线形、环行形。主路宽度应容纳两辆机动车对开,路边可设单边人行路且不必过宽,支路为组团道路可设计成通过式,也可以设计成尽端式。人车分流为主,人车合流为辅。

车行流线将场地划分成极有弹性的“组团式”结构,为充分共享的公共景观系统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且出入口的设定与交通流线的组织,不可避免的为集中的活动区、社区公园和中心广场的设计提供暗示。

3.3生态的绿化配置

立足生态的自然本底,构筑新美学下的艺术性自然景观空间。在自然地基础上,对生态植被进行调整和疏导,社区绿化应以改善环境为中心,优化或重新组织居住区的风道和生态走廊,注重背阴和向阳区域的有区别的利用。形成生态自然、精致有序的植被群落新景象。景观植物实现改善空气、简单满足视觉感观的要求,更贴近于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便利,更为实惠的生活方式。注重绿量,以树木为主,草坪为副,植物应多选取低养护、常绿、少毒害的品种,种植方式多取自然,忌平淡,应疏密相分、大小相映,宅与宅、组团与组团之间,各有侧重,强调可识别性和领域感。

3.4特色基础设施的设置

细节处理上,更注重物体的细节体量以及布局空间的相互联系。社区地面铺装多采用经济、环保材料,各组团院落采用了大量几何形体以及现代感极强的如钢板、花岗岩、混凝土等材料形成的构筑物,很好地配合了建筑的风格,外形和质感。构筑物的设置不是简单摆设,而是要做到自然,试图渲染艺术与活力的场所氛围。全面考虑到空间、植物配置、铺装等多方面因素,把握好尺度。

同建筑一样,每个社区的小品都要有自己的风格,而且社区内部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相协调、呼应。服务设施要装饰化、小品化,突出实用价值的同时,又必须具有艺术性。

4结语

人性化社区的景观环境建设上打破传统的误区,实现具有正确与科学价值体系的景观系统。强调以人为本,有效地整合、编织资源环境,形成系统的人性化景观设计方式。注重设计本质的追求,不停留在一个固有的设计和美学思维下去繁衍或复制,立足与创新,用时代的、合理有效的设计理念去实现每一个高效、美妙的作品产生。

参考文献:

第7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内蒙古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确定了“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的宏伟目标,在我区组织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范围涉及全区90%以上的旗县,近年来累计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资金达500多亿元。这些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和政策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逐步地化解。

(一)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

2002-2011年,全区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02亿亩,年均建设面积1000万亩,约占全国的1/10。有近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共植树7亿多株,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持续“双增长”。目前内蒙古森林面积已达2366.7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2.11%,居全国第1位;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9790.35万亩,占全国的8.54%,居全国第1位;林木蓄积量达13.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9.12%,居全国第5位;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我区森林年固碳能力为3600.87万吨,居全国第3位;全区林业碳汇总能力达到7.33亿吨。

(二)荒漠化及沙化加剧的势头初步缓减

据内蒙古第三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我区荒漠化土地为9.33亿亩,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荒漠化土地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降低至52.6%,降低了7.4个百分点;沙化土地6.24亿亩,比1999年减少730万亩,全区土地沙漠化扩展速率已降为-0.23%,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据内蒙古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2004-2009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671平方公里,年均减少9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1253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51平方公里。在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等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等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内沙化土地净减少443平方公里。

(三)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

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等,拉开了草原生态建设的大幕。“十五”期间,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年均达8219万亩,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加4575万亩。“十一五”期间,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2006-2011年,全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达10.2亿亩。目前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为38.85%左右,比2000年提高了8.27个百分点;生态治理区内草产量提高了0.5-3倍,牧草高度提高了4.7-22.6厘米,林草盖度达到50%左右。

(四)水土流失治理有所拓展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9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基本农田66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草1785万亩,实施生态修复5411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513座。截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2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水蚀面积的73.4%,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保持土壤11万吨左右。

(五)循环经济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受到重视

内蒙古积极落实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政策,全力推进循环经济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区共有62个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其中,部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7个,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55个,涵盖煤炭、电力、钢铁等多个资源型产业。截至2011年底,我区能源工业投资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由49%下降到38%,非资源型产业投资比重由47.5%上升到59.2%。

(六)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步伐加快

截至2010年,我区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85个,其中部级24个,自治区级59个,盟市级25个,旗县级78个。全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382.37万公顷,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11.68%,部级保护区数量为全国第1。通过各类保护区建设,使我区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0%高等植物群落,30%的天然林,40%的河流、湖泊、沼泽湿地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和珍贵树木的主要分布地得到有效保护。

(七)节能减排及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分解落实责任、完善政策措施、严格考核问责,圆满完成了国家考核目标任务。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4.25%和7.47%,完成国务院下达减排目标的109.51%和110.61%;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考核结果为74.6分,高于全国平均成绩2.8分。4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考核结果为好,顺利通过国家“十一五”流域考核验收。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相对恶劣

内蒙古的生态区位独特,既是生态环境脆弱区,也是生态前沿区,更是生态屏障区。目前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截至2009年,全区荒漠化土地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52.2%;沙化土地总面积41.4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35.05%。截至2010年,全区土壤侵蚀面积达79.2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87%。可见,内蒙古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也是相对恶劣的区域。内蒙古横跨中国的西、中、东部,紧靠华北、京津、东北等地区,其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可借助风力、水力等迅速、直接地蔓延或影响上述地区,特别是威胁首都北京的生态安全,所以说内蒙古是生态前沿区。内蒙古的森林、草原面积均居全国第1位,广阔的草原和绿色的森林,是我国北方的第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和建设这条生态防线,关乎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各族人民的共同福祉。

(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改革开放特别是21世纪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02-2009年连续8年GDP增长率居全国首位,2010和2011年的GDP增速也名列前茅。然而,我国及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建立在资源过度消耗甚至浪费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内蒙古的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不足,特别是技术水平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发展的资源成本、环境代价和物质消耗比较大,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较为低下。

我国单位能源的产出率是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单位能耗是日本、法国和德国的6倍,是美国的4倍、印度的1.3倍。内蒙古的单位资源消耗又是在30个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可用生态足迹来计量,2010年生态足迹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达到了17.64全球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6.61全球公顷的2.67倍。

内蒙古对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不足1/3,综合回收率小于2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多金属矿床拥有世界稀土储量的80%以上,每年因开采铁矿所产生的200万吨混合尾矿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5%-6%,一年排放的尾矿就构成一个中型的富稀土矿床。

内蒙古重化工业等相对高能耗的行业占有很大的比重,煤炭、冶金、有色、化工、电力的能源消费量占全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的90%以上。2008年,内蒙古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5.86万吨,排在全国第3位;2009年,内蒙古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4万吨,是其2003年的1.8倍。内蒙古基本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等进一步削减的难度很大。

(三)矿产开发占用土地资源,并引起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

近年来,我区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合理的开矿、办厂等,已造成局部的草原、耕地、林地等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煤田开采、电场建设、油田建设等,普遍存在对周围草原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化、功能衰退,草原生产力下降。到2007年,内蒙古全区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75801.27公顷,其中占用破坏草地占44%,林地占3%,耕地占9%,其他地类占44%;截至2010年底,内蒙古矿山开采累计占用破坏土地399528.49公顷,其中,2010年度新增占用破坏土地就达29222.60公顷。内蒙古东胜矿区面积3481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积占57%,且沙漠化土地还以每年0.5%的速度扩展;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为1095公斤/公顷左右,草原植被盖度由原来的45%-55%降为28%-38%。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市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据估算,内蒙古矿山占用破坏土地的恢复治理率仅为10%左右,尾矿利用率较低,“三废”治理水平不高,矿山地质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四)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由于一段时间里,对草原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变得模糊,便出现了“草原无价论”、“草原无限论”等的错误论调。“草原无价论”,认为草原资源是天然生成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所以没有价值,甚至将草原等同于荒地;“草原无限论”,认为草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想怎样利用就怎样利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草原资源的不珍视、不爱护,无节制的耗损、浪费;在行为上出现了大面积开垦草原、“竭泽而渔”利用草原、滥挖滥搂滥猎等等;从而导致草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沙化不断加剧,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经济出现恶性循环、欠协调发展的态势。

我国草原退化面积以每年近2000万亩的速度扩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草原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达到30%以上,目前已上升到57%左右。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以每年1000多万亩的速度蔓延,内蒙古草原退化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目前已达到73%左右。内蒙古草原现有退化面积6.42亿亩,较20世纪80年代的3.76亿亩增加了2.66亿亩;其中,轻度退化面积扩大了0.2亿亩,中度退化面积扩大了1.04亿亩,重度退化面积扩大了1.42亿亩。由于开垦、沙漠化等,内蒙古的草原面积20世纪80年代较60年代减少了10.4%、约1.38亿亩,目前又比80年代减少了0.9亿亩、约8%左右。兴安盟科右前旗草原退化速度20世纪80年代为0.6-0.75万公顷/年,90年代为1.1—1.3万公顷/年,20世纪末为2.5—3万公顷/年,最近10年达到3.4—4万公顷/年,且退化草场由轻度退化转为中度退化、中度退化变为重度退化。科右前旗2000年有草原面积2000多万亩,由于退化、垦殖等,2012年下降到1247万亩。

(五)一些地方及企业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单纯追求当前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过分强调招商引资、开矿办企业等,忽视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忽视了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利益,忘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甚至存在滥开滥采、破坏草原、生产运输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

三、有效推进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由于对矿产资源保护认识不足和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等,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遍地开花”、“掠夺式”的乱采、滥挖等使宝贵的资源严重浪费,并且造成当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内蒙古是矿产资源大省,又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省区之一,干旱缺水,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能力差,其环境容量非常有限。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旦超过极限,就很难恢复。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增速应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相协调,坚持“四要、四不能”的原则,即要可持续、不能搞“有水快流”,要集约发展、不能搞“遍地开花”,要依靠科技、不能搞粗放开发,要加强管理、不能搞无序乱开乱建。要在真正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发矿产资源,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等,实行生态型、集约化、小数量(企业数量少,开采的总体规模较小)的渐次开发,并把相当一部分牧区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的长期储备资源。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并在非矿产资源型工业培育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的发展上有较大的突破。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将内蒙古建成风电与光伏发电基地和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围绕我区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搭建自治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构架,抓好一批共伴生矿、煤层气和粉煤灰、煤矸石、尾矿等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

(二)正确处理农牧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近年来,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的势头良好,特别是粮食的增产效果明显,地方及农牧民种粮的积极性也高。部分地方的实际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有的是通过耕地的整理整合和改造低质宜农地取得的,有的存在开垦草原、林地等的现象。

内蒙古土地辽阔,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虽地大却物薄,有限的资源很难向农牧业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目前,我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到713万公顷,一、二等以及大部分三等宜农地已开垦,再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不大了。草地资源退化比较严重,可利用草地面积减少;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又把4.04亿亩退化草场划入禁牧区,进一步缩小了实际可利用草原面积。我区水资源总量缺乏,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86.1%,且时空分布不均匀;2000年以来,随着气候变暖和降水的减少,内蒙古进入干旱少雨的枯水期,降水量较上世纪90年代减少39毫米,同时加剧了内蒙古地表径流的减少,湖泊的萎缩或干涸,可利用生态水的减少等。

因此,在确保基本耕地、草原及粮食播种面积8000万亩的基础上,不能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和草原畜牧业牧养牲畜的头数,增加农畜产品产量应该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改良个体品质的内涵式方式。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严禁以各种理由复耕或开垦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以及沙化耕地等,严禁开垦草原、林地,有效保护和改善农牧业资源条件和农村牧区生态环境。

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特别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草业、生态林业、绿色食品产业以及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提高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等水平,培育绿色知名品牌,重视绿色农畜产品原产地的认证工作,从而生产更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特色产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农牧业,实现农牧业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一致、良性互动。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体系

要按照优先保护、积极治理的原则,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逐步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努力争取和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特别要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果。在国家各大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内蒙古既要执行国家的一般要求,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也要积极探索与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具体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及其实施办法和措施,使得国家生态建设项目与当地的实际相融合,大大提高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的效果。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地方性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如鄂尔多斯生态建设保护项目、“企业牵头,农民参与,技术支撑”的生态产业化建设项目、企业直接投资的生态建设项目、农牧民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等。

内蒙古要通过保育草原、植树造林、治理沙漠、保护湿地等一系列措施,恢复、建设多元碳汇体系,提高各类生态系统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功能,逐步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开矿、建厂等引起原生植被破坏的工矿区域,选择抗逆性强的草种及树种,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力开展以育草为中心的植被营造与恢复活动,争取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植被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提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区以及农田、铁路、公路等的周围,要大力开展草、灌、乔相结合,带、片、网相协调的绿色植被防护体系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生境恶化的势头。草原牧区,要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办法,有效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奖励补助政策,对少数重度退化沙化的草原要实行封育、休草、禁牧的办法,对大多数草原要实行轻度利用、草畜平衡的办法,从而有效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提高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城乡居民区要合理规划,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形成优美、舒适、和谐的生态景观。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展开我区国土空间开发的“三大战略格局”:一是构建“沿线、沿河”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二是构建“两区两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三是构建“两屏三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四)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要加速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确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理念,真正建立起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特别是经济激励机制,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入生态建设,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领域流动、聚集。

第8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石羊河流域属资源型缺水流域,生态恶化,特别是流域下游民勤县湖泊萎缩,天然植被枯萎,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等,已经严重阻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务院高度重视该流域的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批示并亲临该地指导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决不让民勤县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为了确保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生态,就必须协调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试图对该流域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评,为以后该流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加强生态建设及土地荒漠化治理。

 

4分析

 

4.1生态环境质量情况

 

武威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偏低,最高的天祝县不超过0.2,其中民勤县最低,说明武威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情况令人堪忧,民勤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这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在计算权重过程中得知,权重较高的是森林覆盖率、土地荒漠化面积、化肥使用量等,其中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天祝县,达到了38.26%,而民勤县和凉州区分别为11.52%和11.2%,古浪县县只有8.25%。说明森林覆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至于古浪县森林覆盖率最低但是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却比民勤县高,这主要是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荒漠化面积。土地荒漠化面积中武威市平均水平为3.3x104hm2,其中古浪县和天祝县是最低的,分别为2.08x104和2.07x104hm2,而民勤县最高,达到6.3x104hm2,凉州区是3.07x104hm2,荒漠化面积的多少也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化肥使用量中,2010年凉州区用了243556x1041,民勤县达到128536.7x1041,古浪县和天祝县分别是44493x104和11386.65x1041,远远低于凉州区和民勤县的施用量,过量的使用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胁迫,须加以改进。

 

4.2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中权重最高的是农业劳动力的数量、设施农业面积及畜牧业发展状况,表明增加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扩大设施农业生产面积及大力发展畜牧业并提高其产值比重都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但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指数计算可知,武威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偏低,最高不超过0.3,3县1区中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凉州区、民勤县、天祝县、古浪县,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3县1区中,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就是凉州区和民勤县,2010年农林牧渔增加值凉州区排名第一,达到了360268.19x104元,仅次于凉州区的是民勤县,达到了136737.86x104元,要远远高于古浪县(70510.03x104元)和天祝县(37025.51x104元)。武威市农民平均收人4550.90元,其中凉州区也是排名第一,为5590.66元,民勤县仅次之,达到5218.37元,古浪县和天祝县也是出于落后状态,分别为2663.02元和2752.18元。其主要原因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权重较高的指标中劳动力资源总数凉州区为46.74x104人,民勤县是13.85x104人,古浪县和天祝县却较低。设施农业面积武威市整体情况为0.9xl04hm2,其中凉州区就达到0.49xl04hm2,民勤县达到0.16x104hm2,而古浪县和天祝县加起来不到0.13x104hm2。畜牧业发展状况用畜牧业产值考察,凉州区畜牧业产值为152111.46x104元,民勤县达到36255.66x104元,而古浪县和天祝县分别是32500.34x104元、32768.62x104元。

 

4.3协调程度状况

 

协调度是用来反映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发展的尺度,武威市3县1区的协调度分别是凉州区为0.6461,民勤县为0.6999,古浪县和天祝县分别是0.6467和0.6927,说明2010年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程度最高的民勤县,以此类推。凉州区和民勤县的存亡关乎整个河西走廊甚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稳定发展,所以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以民勤县和凉州区为重点治理,投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得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开

 

始步人协调发展。而天祝县草场资源丰富,其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发展畜牧业,这也使得丰富的草场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基本实现了协调发展。古浪县的农业生产条件落后,设施农业和有效灌溉面积较少,种植业结构内部还是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由于这种粗放式的经营遭到破坏,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都很低。

 

4.4协调发展度

 

在本文的研究中,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因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浪县在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协调度依然能够达到0.6927,这足以证明协调度的高低不能反映协调水平的高低。所以本文引人了协调发展度的问题。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的协调发展度分别0.2973、0.2449、0.217、0.2739,可以从数据看出凉州区的协调水平最高,说明凉州区的协调是属于相对其他几个县高水平的协调,不仅协调程度高,而且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自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仅次于凉州区的是天祝县和民勤县,天祝县农业经济发展不如民勤县,但是天祝县的生态环境却要远好于民勤县,所以天祝县的协调水平中,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较高,而民勤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古浪县的协调发展度最低,说明古浪县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水平都较低,协调发展水平属于中度失调。

 

5协调发展建议与对策

 

5.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首先,扩大暖棚养畜规模,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点。而种植业的延伸链条是畜牧业,只有加大农业循环,延伸产业链条,才能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发展畜牧业也是提升绿洲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其次,在种植业内部,着力发展日光温室瓜菜业,加强日光温室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依托技术单位、合作组织,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推行产品分级收购销售,最大限度地挖掘日光温室增产增收效益。再次,在农作物选择上可优先考虑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经济效益高的抗旱节水品种,保证必要的生态用水,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5.2保护及改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生态环境恢复任务迫切而艰巨。由于该区域水资源的紧缺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近年来下降幅度呈扩大趋势。现有水资源量不能满足当地生态需水要求,已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提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就意义重大,节水就成了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也是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目标的制度保证。首先,建立水权制度,明确初始水权分配。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已经分配到各灌区的水权,同时将细化后的水权分解到乡镇水管站、村组(用水者协会),提高用水户节水积极性,实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标。其次,加大治沙造林和植被资源管护力度,着力加强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建设,不断恢复植被资源,扩大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13。

 

5.3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第9篇:生态与环境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估

有大量研究报道指出:无论所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开发与运行方式属于抽水式蓄能发电,是径流式引水发电,或调节性水库,其建设与运行势必会对整个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评估重点是了解项目建设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以及项目的建设与运行是否为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所接受。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第二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的评估。本文即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评估与分析。

1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评估要点

1.1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与识别:重点关注所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所覆盖区域与建设范围内是否涉及到农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需要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敏感性目标的关注与评价。

1.2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概况的调查与识别: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体系中所涉及到的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附属工程,环保工程等建设内容,主要评估建设内容是否合理与全面,同时还需要从水资源,水电,以及流域资源等多个层面针对工程项目的规划符合性进行评价,关注规划内容具体实施中的情况与合理性内容。

1.3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枢纽部分选址,蓄水位,以及运行调度模式的评估:调查收集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工程建设区域沿线环境敏感性目标,了解相关敏感性目标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区位相关性关系,重点关注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选线,选址,运行调度方案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具体环保措施的合理性问题。

1.4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以及施工方案的调查识别: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划要求以及所对应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条件,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特点以及具体保护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交通组织体系,施工道路建设方案,重点关注项目规划以及工程区布置的环境可行性,并系统论证环保措施的合理性。

1.5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以及运营期间的产污,排污情况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分析工程建设期以及运营期产污,排污情况时,应当重点关注相应策略是否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若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移民安置方面的问题,则还需针对安置区内的环保措施进行评价。

2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2.1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评价。主要的评估技术要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是重点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的完整性水平,对环境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重点论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的环境保护以及修复措施(如针对施工场地的恢复,对料场开挖景观的影响等内容);第二是针对项目建设位置与生态环境及敏感性目标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生态环境中因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变化,提出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国家保护性动物,植物应当准确预警,根据动植物对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要求,对包括植物移植、工程避让及异地重建等在内的环保措施进行细化处理;第三是针对项目影响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评估,重点关注环境保护要素,明确项目建设区位与保护区,名胜区等在位置分布上的关系,评估两者间的符合性。若涉及到隧道工程项目,则应重点了解输水类隧道建设所导致疏水问题是否会对施工周边的地表植被等生态元素产生影响,并做出准确预测,了解环境应对方面的措施,分析隧道工程建设是否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产生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第四是针对建设项目覆盖范围内的鱼类动物进行科学保护。重点研究并评估项目建设完成后对本区域内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情况的影响,制定针对鱼类繁殖季节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条件,评价过鱼设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完善对增殖放流站的选址,条件允许时可以提供相应的平面布置图和建设规划图。

2.2对水文环境影响问题的评价。主要的评估技术要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是针对碱脱水段下泄生态流量问题进行评价,制定在项目蓄水和导流阶段对应下泄流量的保护性措施,评价下游水资源受水库蓄水情况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方案,评价生态小组的建设可行性;第二,应深入分析并了解受项目建设影响水文区域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水源现状,并对污染水源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特别制定针对敏感性水质指标的指控要求,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制定污染源的治理方案,加强对重点退水区域及水质保护河段的合理选择,加强农灌退水策略;第三,针对规模相对较大的水库类工程项目,必须重视对分层取水问题的分析,结合项目建设区域内的水温分布情况及运行特征,对所致水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研究可以有效缓解水温影响的相关措施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2.3对环境空气以及声环境影响问题的评价。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项目建设区域内环境条件的调查以及对敏感性目标分布情况的评估,准确界定各种影响源因素的强度水平,遵循环境质量保护需求,重点围绕项目建设中料场开采及工程运输等内容的环境敏感性进行预测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项目环保效益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主要关注评价项目建设影响性质以及影响程度的显著性,以验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水平,同时了解环境保护目标对工程项目建设内容的重要意义,以明确环保措施在实施中的优先等级。本文中重点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关键内容与要点,望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了解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关系,从而在具体实践中有效实施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永仁.关于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91-91.

[2]罗鸿斌.谈山区河道规划治理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1,(1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