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德育教育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教育知识点

第1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一、德育知识

德育知识是以该学科领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门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逻辑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德”的知识,一是“育”的知识。

“德”的知识是关于道德方面的知识,是对道德本源、意义、特征、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叙说。就其意义来说,道德与人类生活是相携相生、紧密相连的,其旨趣在于发展人而不是规约人;就其内容来说,观点不一,认为知识是美德、实践是美德、和谐是美德等。基于我国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廉耻、宽容、仁爱、尊重、诚信、责任、孝敬、公正等,承载着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追求,是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2]1道德的知识学习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是因为人具有向善的本能,带有先天道德文化的遗传“因子”,知善并能行善,如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必要性在于人的品德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产生的,道德认知定势往往对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性格倾向有一定影响,个体的道德发生是基于体验而成长的,此外,判定道德行为与否还要诉诸情感和态度因素。勿庸置疑,作为一种生存智慧的道德知识必定是有助于德性的生成,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一定成长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育”的知识是关于德性培养方面的知识,是建立在对道德哲学和德育心理学认识基础上的,是唤醒和培育人们对义务感和道德良知的追求,强调从他律走向自律。我国古代德育有“内求说”和“外铄说”,目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如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纽蔓的社会行动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还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等。

那么,“育”的知识表达形式一般有两种:1.理论的知识。涉及德育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范畴、命题以及学科内在联系。理论知识是以青少年品德形成规律为基点,对我国学校德育问题做出系统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为提高德育实效,从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过程中展示个体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在诗意般的德育中成长。尤其,在新媒体条件下青少年价值取向、交往方式、评价标准、道德行为等发生变化,如何培养适应公民社会道德主体的人,促进道德内化机制生成应是德育的任务。处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具有不相同的身心特点,同一阶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也不相同。为此,把握品德差异,开展有效德育研究,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针对品德结构的不同划分,人们提出了主知说、主情说、主行说、主意说。2.经验的知识。是一种行动策略知识,在某一时期内对特殊案例的认识,具有实践借鉴意义。长期以来,教育家们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德育知识,可以说是德育原理殿堂中的“瑰宝”,如我国孔子的仁爱教育目的论、榜样示范方法论、因材施教原则论,近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还有现代一些德育学者实践经验等;在国外,亚里斯多德提倡和谐德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班杜拉认为人道德行为是社会模仿来的,等等。

B.S.布卢姆把知识分为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知识,相对来说,德育知识更多地具有文化性、价值性和历史性。既来源于我国传统德育学说,也有外国的德育学说;既有古代经验借鉴,也有现代思想的创新。有人认为,判断德育学科知识标准:一是看此类知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贡献程度或者说被其他学科知识引用的程度;二是看对该学科领域内问题的解释或解决能力。[3]34

德育知识对于有效的德育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地说:1.任何德育活动需要理论知识指导。理论代表着研究者的理想,而理想是对现实的纠正或改造。德育知识掌握具有对学校纷杂德育现象的解释力,对德育实际改善的提升力。德育知识是随着时展和文化差异有不同内容和价值取向。今后德育教学重点需要走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抓住当前一些热点的问题,如课堂中的道德生活、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道德素质评价、科技道德教育、新媒体环境下自律教育、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社区德育资源整合研究等。只有提高德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德育理论知识。2.提高学生品德素养和自育能力。苏格拉底曾把知识分为实利性知识和德性的知识。这两种知识有什么差别呢?道德的知识不“实用”,俗话说,不能当饭吃。但道德的知识也不是那么的不“实用”,因为道德的知识也是实践的知识———是关于人的行为自身的知识。大家知道,在古代,多数人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远比我们现代人要多得多。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也有人说,德育不能安排人的生活,却能成就人的道德生活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却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德育不能克隆美德,却能造就道德上成熟的人。

德育知识既可以直接地教学,也可以间接地教学。直接地教学是通过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如我国清末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开设“修身”课,分别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等内容,解放后,学校普遍开设“政治”课,经不断修改,截止今日,小学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大学“两课”教学,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认知水平,具有亲社会性的道德品质。国外类似德育课程如《修身》、《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宗教》等,传授社会义务、法制观念、人格教育等内容。间接地教学是通过活动性课程或隐性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来进行的,如师生关系、志愿者行动、课堂规则、校园文化等。当然,德育知识教与学和知识技能的教与学是不同的,需要号准德育“脉象”,在新语境下将德育知识案例编排从“内容—形式”维度创新框架。

二、德育观念

观念是一种思想表达。只有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现代《德育原理》教学应强调以下几方面观念:

(一)主体参与的观念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律的行为。德育效果通常是与受教育者参与程度呈正相关的。《德育原理》教学不仅使受教育者接受某种道德知识,而且要激发其内心需要,让他们在主动体认道德过程中,焕发主体意识,担当道德责任,进而自我建构德性。如果我们不能尊重和发挥道德主体性,就不可能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在德育中,把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作为基本理念,强调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育来发展对道德问题分析、判断、评价以及实践能力。自主参与道德教育意味着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自主活动,而且要创设德育活动情景。

德育人本化正是这一思想体现,克服传统德育中“人学空场”现象的痼疾。同样,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经由个体不断思考而自我构建出来的。可以说,具有道德主体人格的人,当道德规训与个体生活相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当面临道德困境时,具有践行道德勇气和力量。

(二)实践体验的观念

道德实践是道德知识的生长点。戚万学教授提出活动道德论,即是说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4]5,试图克服学校知性德育窄化问题,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德育的实践走向,就是对德育实践本性的重新确认,意味着德育具有鲜活性和现场感。当前在我国公民化过程中,推行公民社会行动计划,就是通过学校与社区的联动,让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在实践活动、志愿者行动中实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达到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刘惊铎教授提出了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的哲学命题。所谓体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觉知或意识,是心理的一种主观感受。道德体验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自然之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和体验者的心灵深处全面开放,引起人的生命感动,领悟到生态体验是一种臻于圆熟的道德境界。通过角色扮演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道德感悟,从而培养对道德的敏感性。

(三)生活教育的观念

道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发生的根基。生活教育的观念体现在:首先,培养适应现实生活的道德品质,如自主的生活理性、健康的生活情感、自为的德行能力,生活德育要引导受教育者不仅明确道德生活中的需要、价值、理想、信念,而且明确道德权利与责任,养成良好道德生活的智慧。其次,培养创造可能生活的道德品质。可能的生活反映人的道德理想,人是超越自然的生命存在,这就意味着人不仅面对现实的生活,还应该创造面向未来的可能生活。

道德不仅仅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规约,更应该是对人的可能生活的把握。再次,培养关注人全面生活的道德品质。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包括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要求在不同的生活场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中全域地展开。[5]35可以说,生活德育是现代德育走出困境,走向完满的精神生活之需要。

(四)情境德育的观念

文化情境具有陶冶心灵的作用,人类是文化情境中的生物,文化情境模塑和决定着品德生成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情境德育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创设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以情感人,发挥情感的陶冶教化功能,激励他们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道德品质内化和道德习惯形成。校园环境、人际交往、教师人格等都是德育影响的载体。教师要强调德育过程的情境化,就必须创设课堂道德文化,构建生态化德育,体现德育人文关怀和人文意境。特别是,德育情境要具有审美化,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正如檀传宝教授所说的欣赏性德育,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的。此外,还可通过人际或社会情境问题讨论,来促进道德思维能力发展。

(五)整体育人的观念

就是构建以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和评价要素系统为纬,以幼、小、中、大各学段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横向上来说,构建学校、家庭与社区和谐德育模式,做到目标一致、管理协调、内容互补、资源共享;从纵向来说,以幼、小、中、大各学段德育的实践形态为中心,依序分层构建各学段德育体系。按照“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的要求,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再根据“德育途径,对应内容;一项内容,多条途径;有主有辅,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形成合力”的原则,提出德育途径方法多样性;在评价管理方面,按照激励、科学、主体、操作原则,运用评分、评等、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多部门育人功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工作格局。[6]382

当然,好的德育观念具有恒久思想魅力或无限生机,是需经由年代的“淘洗”。德育应把具有道德智慧和体现时代精神的观念根植于受教育者头脑中。

三、德育智慧

德育智慧是教育者在实践中对于德育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德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德育问题的敏锐反应的一种综合性创造能力,包括知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知性智慧是教育者在学习基础上对德育现象的一种整体感知和直觉反映;情感智慧是教育者对职业的热爱和道德责任感的品质,如对学生关爱是教师情感智慧形成的重要基础,是构成情感智慧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缺少这样一种情感,即使有深刻的理性认识,教师的个体智慧也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智慧;实践智慧是建立在教育者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基础上的行动策略和实际操作。德育智慧是德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德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育人观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一种综合体现。有了德育智慧,就会产生德育能力,诸如了解学生能力、说理疏导能力、行为诊断与矫正能力、指导自育能力、创设德育环境能力和德育问题科研能力。在一个文化多元、信息开放的时代,面对青少年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德育就是要为现代人的心灵寻找一个“家”,点燃心中的“烛光”。

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形成自己的道德智慧,道德智慧是指选择正确道德行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处理道德两难困境、达到至善目的和实现幸福人生的一种品质;另一方面,形成德育智慧,德育智慧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来积累,需要在综合学养提高的基础上来提升。只有不断拓宽视野、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才能生成新的智慧,从而不断地提高德育素养。德育素养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参与科研,科研是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宁静的、适合思考的环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审视现象、追问事理、探寻规律、寻求真谛,这是生发德育智慧的关键。古人所说的“宁静致远”,深刻揭示了智慧生成的内在道理,在浮躁的状态下,智慧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第2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宗教德育将道德的本质、终极追求归于神就是将人的责任感、奉献精神、使命感等有价值的道德寄托于有无限价值的神身上,使教徒的道德行为能使他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并从而实现道德对人的终极关怀。宗教德育的本质使其注重促进基于的道德信仰的形成,其道德信仰的形成是通过促使教徒不断学习,接受宗教道德体系和确立这一信念,将这种道德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其过程的完成使个人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良心,使个体的道德境界与品格升华,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和道德境界的提高。宗教德育通过对神的信仰使教徒确信其道德理想并激发人们追求和达到自身所确信的道德理想信念。这种道德信仰的激发及形成是宗教德育提升信徒道德境界的表现。宗教用神的震慑力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人的道德,而德育本身就被认为是“德性的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用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并使其将道德转化为自身实践,据调查显示,全社会总人口约98%的人接触过宗教,而道德更是广泛地存在和渗透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以人们时时都有可能在接受基于宗教对普适性道德的教育。

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

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是将道德仅当作一种知识来进行教育和学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德育专门化课程化

我国高校德育受传统学科观念的影响,存在着道德教育课程化的倾向。我国高校习惯于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的学科教学,把学校德育任务当成是道德课程教学任务,使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由此找到了放弃德育任务的借口,从而很大程度上使德育变成某一门课的任务,变成在一个集中时间段里进行的教学。从而导致高校德育处于孤立的状态。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德育在已被孤立为学科教育的同时,内部也被分解,出现了诸如自信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等分成种类的德育。每个特定德育的内容就像某一学科下面的专业,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方法、实践、评价等。各自不同的德育分别进行,安排不同老师上各自内容的课。这种课程化的结果是高校德育功能的弱化。人的德性是综合及完整的,人的道德培养也应是综合及完整的。高校德育应是一个渗透于一切活动中的过程。这种割裂的德育不可能在道德人格培养中真正起作用的。学生只会把这样的德育理解为一种外在于己的规范,一种他人强加的道德意识,很难真正接受这样的德育。

2.高校德育内容知识化倾向明显

德育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但德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这一层面。道德的学习不同于知识学习。在德育中,道德知识学习是作为手段而存在,而不是作为目的而存在,使受教育者得到情感的陶冶并提升道德境界才是根本目的。然而,在知识教育的惯性作用下,很多高校的德育课采取了知识化的课程,将道德的观念或规范按知识进行编排。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德育很难说能帮助解决高校学生的人生目的及人生态度问题,这样的道德教育也很难说对高校学生的生活有多大的助益。这种德育课实际上与真正的德育没有很大关系,只能被理解为是知识教育。

3.高校德育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

道德教育课的知识化和体系化与灌输的教育方式存在着直接联系。知识化的德育把道德知识像科学知识那样,按部就班按目录“教”给学生,这种教育,老师传授道德知识,学生接受道德知识。所以,这种教学必然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德育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很容易使学生把道德知识当成与自己生活没有关联的客观知识,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热情。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

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相分离,道德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道德的形式是道德借以存在的形式,涵盖道德知识等内容。道德的内容指在个体中形成的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包括道德信念、道德原则,是个体内化了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是与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分不开的。德教知识化导致德育内容和形式分离,德育的知识化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片面强调道德的内容,却忽视了道德信仰、情感等道德的形式,使道德的内容与形式处于分裂状态。道德知识只有与道德形式结构即道德意志、道德情感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德行的进步,道德知识的记忆式学习,无法形成完整的德性,进而也无法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发挥引导和制约作用。我国知识化的德育只关注道德知识的识记与传授,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导致学生对识记内容的抗拒,很难起到促进学生道德进步的作用,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道德的漠视。

三、借鉴宗教德育完善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举措

宗教德育有重信仰的形上性、重与生活结合的优点,借鉴宗教德育完善我国高校德育体系应集中以下几点:

(一)注重道德信仰的教育

“人的本质是对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诉求。德育的本质和寻求有道德的生活的本质是求索人的生活的终极意义。”这就反映了道德教育对信仰问题的不可回避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信仰是道德的归宿,宗教德育其本质就是以后天教育等方式使信徒在认识达到一定水平后自发产生道德的行为。信仰与道德及道德教育有紧密的联系,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对道德终极价值的忽视,已经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实际效能的低下。而在一些闭塞的山区中,没有人向山民传播各种道德,但他们却不会丢失基于自己族群的信仰的道德操守。在那里,信仰与基于那种信仰的道德如同日常习惯那样根深蒂固。我国当前的德育已退化为规范教育,行为规范后的价值信仰没有得到重视。即使有少量的价值信仰教育、也在应试教育的囚笼里奄奄一息。这不是道德教育所独有的,而是社会的普遍现状,但是如果德育都不能将信仰等与价值有关的问题作为核心,又怎能奢望民众对道德信仰和自身价值做不懈的追求呢?基于这样的思考,德育应在两方面需要加强。

1.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涵盖伦理、风俗等众多的内容,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载体。以“仁”为核心对道德的终极问题做了回答,其本质有宗教性的作用,对维护社会团结与稳定有重要意义,其在天道与人伦这方面的思想具有突出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文化也有三纲五常一些阶级因素造就的糟粕,新中国成立后,十年“”和改革开放使儒家文化被民众所淡忘,但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主流文化。这种缺失造成了社会道德规范缺乏根基,进而导致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无序。现时期的中国实际上处于一种主流文化缺失的状态,缺乏为民众接受和认可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应是将传统与现实以及政府和教育所提倡的意识形态相融合的和谐体,只有这样的文化以及以其为信仰基础的道德规范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改变当前的道德无序,才能让学生真正拥有道德信仰和践行道德信仰。

2.要进行信仰的灌输

“灌输”一词在近年来被当作贬义词来指代教育上的不当行为。但是,灌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的理性未建立起之前,宗教德育其本质难道不就是一种灌输吗?从宗教德育的观点来看,必须首先使教徒拥有这种信仰,然后才是使教徒践行与这一相关的德行。这是道德教育应该借鉴的地方。伦理与德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应是确立具有崇高地位的道德信仰,并将此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这实际意味着对古人的德育的方法、原则一定程度的复归。《大学》含有丰富的道德说教和灌输意味,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当今社会环境已大不相同,过去依靠灌输产生的不良后果也不可能在今天出现,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因为背诵古籍而变得迂腐也是不可能的。从这种角度看,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加强古代经典内容的背诵,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功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学生将道德行为内化为自身信仰的结果。

(二)注重与生活实践结合的德育

宗教德育的特点是通过建立以神为终极关怀的宗教道德信仰并通过教会以及其他教徒的熏陶进行渗透于生活之中的德育,使教徒形成并拥有道德的生活,以这样的角度作为思考的出发点,高校德育应明确具体的生活实践是道德生活的全部内容。个体道德来自生活、并在具体生活中得以实现,明白这一点,就应将高校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变成基于生活的道德的提炼,并努力避免道德教育活动中将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

第3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中学各科要根据各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同时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高中课程改革又提出“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改革思想。教师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研究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学科德育目标

1.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初步形成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突出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建立科学世界观的作用,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为让学生接受和体验自然界的层次结构、自然界的无限发展、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增强了可操作性。

2.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学技术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新大纲要求学生通过研究性课题的形式,调查各种媒体对生物学技术发展的报道,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以及对本社区生态环境的分析,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使学生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想的回归。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重视天人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大纲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落点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教师应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伦理、环境道德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4.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新大纲通过增进学生对科学家生平工作的了解,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以及社会生活的参与活动,以此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使科学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组织好德育与生物知识的结合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生物教学渗透德育,使得在生物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与生物学知识衔接自然。

1.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中,教师要选择有关知识结合点进行具体观点的教育。教师可以结合《生命的物质基础》一章有关知识进行世界物质性的观点教育;结合《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有关知识进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教育;结合《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和进化》章节的有关知识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结合《生物与环境》章节的知识进行普遍联系的观点教育。在选择和组织有关知识点时,教师要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各个观点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用辩证的观点选择和组织有关知识,并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做为生物学科德育的重点去分析、去认识。

2.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植物生长素发现实验”、“光合作用的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达尔文进化理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酶的发现”等知识进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3.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等具体知识进行教育。

4.在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合成的人工胰岛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等知识进行教育。

5.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光合作用”,“生物与环境”,说明我国人多地少,解决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课内教学。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协调,有机结合。教师不宜专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应该把其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教育。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德育教育时要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总结、不断归纳,最后形成观点。例如在讲述“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体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讲述新陈代谢的意义知识时,教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科学家进行科研工作情况内容的阅读,了解科学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实验中,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对实验成功的作用,树立科学研究锲而不舍、勇于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验证实验让学生树立严肃认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并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分析我国与世界资源的分布中,在阅读或观看我国科学家所作的贡献,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形成爱国情。

2.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外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艾滋病日”等活动,通过组织演讲会、知识竞赛,办小报、搞社区宣传等,让学生在说、讲活动中接受教育。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外生物标本的采集,社区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以及生物科技小组实验的亲自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身心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实施自我教育,增强责任感。

四、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对于实施德育,教师要以身作则,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知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能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能创设教育情境,以境育人。教师只有成为做人的楷模,才能影响学生品德的正确形成,所以在学科渗透德育的教育中教师不可忽视师德建设。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4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德育;高职院校;军事课;创新;知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20-02

近年来,军事理论课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开始,军事理论课的性质和育人功能越来越被众多一线教师重视和研究。随着研究的加深,很多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工作者开始发掘军事理论课传输知识技能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例如德育功能。德育之于智育,既根植于智育之中,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途径,军事课的德育潜能是非常丰富并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但军事课教学的德育方式是需要不断创新改革的。

一、军事理论课教学重视德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高职教育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具有时代的新特点,道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需要开拓新的领域和方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知识技能教育和德育上,军事理论课都起到了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

军事理论课程能通过国防理论、国防法规、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和军事高技术等教学内容,在政治品质上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思想品质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道德品质上培养学生互帮互助、集体主义观。军事理论课程本身,也兼具开阔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激发高职理工类学生学习高技术知识积极性的隐。

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既育智还要育德育体育情。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军事理论课较为特殊的能将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它的德育功能会更加突出。

二、高职军事理论课程中德育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的德育有其固有的特点,高职院校德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抓手,注重职业纪律、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教育。高职德育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具有教强的职业道德原则,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体现教高的职业素养,能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并能全心奉献社会、追求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能热忱服务、文明生产、遵纪守法,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几乎所有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中,军事课因起教学内容和隐含功能的特点,都能满足其德育需求,这就是军事课程体系无法忽视的价值所在。

当代大学生个性意识很强,往往重个体轻集体,在团队活动中,显得冷漠独行,不愿参与社会性活动。而在军事理论教学中,非常多数量的军事历史和战例可以让教师们很清晰很容易地向同学们说明这种思想: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考虑到集体的利益,个人只有在集体的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统一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是可以共通的。要想完成一件任务,没有集体的帮助和团队每个人的配合是无法完成的。这些观念,在强调个性的今天,许多时候已被淡忘。大学生们在许多时候宁愿三缄其口也不愿求助或帮助他人,形成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带到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就表现为难以适应工作中的集体工作、团队协作活动方式,逐渐被边缘化乃至淘汰。通过军事理论的教育,学生能理解并接受这些在他们中学时期被忽视的道德准则,并不断体会与实践,逐渐改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处事方式。诸如此类教育,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熟与社会化,也有利于班风和校风的建设,这也是其他课程教育都难拥有的价值。

军事斗争从来都是最复杂也最能体现一个人优秀品质的时机。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善于战斗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是只有军队军人才需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些仍是必需的内在素养。时代的需求,尤其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工业化需求大量拥有上述品质的人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产业对毕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乃至大量企业将道德要求摆在第一位。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培养够好够多的高职学生,军事课程体系建设和德育价值研究也要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体现课程的价值。

三、高职军事理论课中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使教学水准更上一层楼,在具体实施中,应结合学校特点,在内容、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1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突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在设置军事理论课程内容时,应进行改革尝试,要结合教学条件、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兴趣,进行课程内容改革调整,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口味,提高了听课的积极性。

2 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强调“新、精、活”的教学理念。要注意教法的研究,“新”就是要适时地将新技术、新武器、新的军事新闻动态及时补充到课堂讲稿中,保持课程新鲜感;“精”即避免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却全都是蜻蜒点水、泛泛而谈,应结合上课班级的专业特点,重点讲解,引起深入研究思考,对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对大学生思想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现实军事热点和思想认识问题,老师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真正把它讲透、讲好。“活”即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避免说教式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总得来说,军事课在教学中,首先要能持续引起兴趣,然后将德育贯彻始终。

3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播放、课堂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老师很容易获得丰富的的教学资料。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录像、文字等一系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配合以展示实物、直观抽象的理论以及其他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种形象化,动态化和模拟化的方法加以展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正确领会、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质内涵,从而最终达成传授知识、培养实际技能的目的。一般来说,带有动画的电子幻灯片、设计精美的文字、漫画等,都比较适合大学生观赏水平,能吸引眼球。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些录像资料片段,能使军事理论教学更加直观,使人耳目一新,效果能更为明显。

4 可以依托学校的学生组织、学生国防协会、团委等单位,构建校园的国防文化氛围和平台,既进行多渠道教学,也能陶冶学生情操。校园国防文化平台的构建,能很好的将军事课程学习和德育有机融合。在平台建设中,将道德观隐含在现代大学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中,通过灌输、启迪、熏陶等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四、从知性德育走向实践德育

传统的军事课德育趋向于是一种知性德育,也就是趋向于抽象化的概念、表面化的宣教、形式化的教学等特点,难以使道德伦理内化成学员的内心道德素养和实际实践过程。在军营和战场中形成的军人道德和战场道德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注重实践的道德观、重体验、重实践。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因多年学校课本式德育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常表现出知行不一,无法将多年所学的德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德育内在素养和行为。高职院校的军事课德育必须超越那种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体验、重知识轻内化的知性德育的局限,走向注重自主生成、注重内化体验、外化为实践活动的实践德育。

第5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下面就此试谈几点看法与同行商榷。

第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统一性。

首先,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共存在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基础,以及促使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发展。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想品德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形成的心理个性,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统一,而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其次,传授知识过程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相互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问题,而态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学生正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态度;传授知识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育的保证。

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任课教师要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浸透知识传授。良好思想品德形成不能离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第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差异性。

首先,从二者形式而言,传授知识是依据知识本身的系统性,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程度、接受能力,使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地掌握知识的过程。

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广度与深度来判断智育高低,具有相对稳步发展属性。

思想品德教育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过程。四种基本因素的协调与平衡的过程意味着反复,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反复是在新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反复属性。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共同存在于同一教学过程,但是,同一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往往出现“智高德劣”或“智低德优”的现象。

其次,知识内容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受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因此带有一定的阶级性。

第三,正确认识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有人认为“学生的知识学多了,自然明事理”。这种教学态度强调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性,但是,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差异性。知、情、意三种因素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道德行为则要求进行行为训练,一般内容包括:道德动机的激发,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意志的培养。“学生的知识学多了,自然明事理”的错误认识片面夸大思想品德结构中的道德认识,抹煞了道德为行训练的作用,教育结果往往出现言行脱节,道理会讲,但实际道德行为没有。

第6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中职德育;问题;创新;改革

引言:近一年来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空前的困难,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如何使数以亿计的中职学生能按时就业,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则显得更为困难[1]。中职德育怎样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提供导向性的服务,这给中职德育教育者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因此中职德育教育者必须走出困惑,进行研究、探索。

1、中职德育问题的聚焦与剖析

德育目标缺乏重点没有实效性。传统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着重体现知识的掌握,强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点的重要性。在这目标的指导下,以往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点的灌输,学生似乎是学习知识的机器,这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不相适应的。因此,现在的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立体价值观,并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德育课的主导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把知识的掌握和人格的培养联在了一起。为此,教师必须本着“三者和谐发展”“突出知识的实效性”的目标去设计课堂教学,使课堂既成为师生互动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成为学生学习、思考和体验的殿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社会。德育课教学内容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2]。刘次林先生在《幸福教育论》中说道:“教育是让人社会化,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逃离生活,而是使他们作为一个完全的人尽情地享受人生。”而德育课教材的内容多是枯燥的概念与原理,不仅没有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选用的榜样人物与事例,大多给人的感觉是“大而空”,且有滞后性,难以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学生缺乏体验,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重组和改造,努力把教材基本的知识点融入社会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身边实际发生的问题、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生活话题组织教学,着力构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且丰富、生动、有效的大德育载体,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教学内容的“三个贴近”。

目前部分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低下,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即教师的教学效能,对教学的有效性影响极大。在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中,教师是主导因素。主要表现为,德育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不是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而是只关注课本知识的教学,注重理论结果的灌输,德育教学至今还存在着以学术理论、说教为主。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忽视了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学生缺乏学习德育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单一,相对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在德育教学中没有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把德育课当作一种单向的教育活动,仍习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使得学生极少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无法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良性的互动。

2、中职德育的改革与创新

2.1教学内容的改革——浅显精炼,与时俱进

鉴于教师传授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的有限性,要改变德育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学校,要有选择性地开设德育课程。从广度上来看,教学内容以浅显精炼为原则,适当采用校本教材进行补充。从深度上来看,教师以传授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教学中多一些模拟活动,多设置一些对话平台,使师生进行平等交流;要减少一些深奥难懂的概念和语句。

另外,德育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举办的重大活动,均要作为德育的新内容。要组织学生看电视,学习有关精神,参加相关活动。这种非教学计划内的德育课,在广度上超越了学校的时空界限,更具有普遍和持久的作用;在深度上深入了学生的思想灵魂,更具有厚实的“德性”教育示范作用,这些都将会在学生的生活中反复发生作用,且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的人格。

2.2自我形象的创新——走出校门,职场调研

德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道德的引导者,是学生思想的启迪者。教师的人格特征、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德育的效果。但从目前中职学校来看,德育教师大多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院系,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扎实,但对教学对象学习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这就使一些德育教师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走不出三尺讲台,跳不出“旧三中心模式”。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德育教师自身仍负有社会责任,需要继续接受道德教育,因此其应走出校门,进行职场调研,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变“单一型”教师为“双重型”教师,即既当教师又当学生[3]。

德育教师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实习点去进行社会调查,以获得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德育教师要广泛接触学生的各个实习环节,并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使其走出困惑;通过调查,把一些道德楷模和德育典范作为自身学习的榜样,并将其充实到教材中,从而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相信德育、支持德育、接受德育。还可在此基础上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进行实质性的探索,力求解决在德育过程中的问题。

社会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德育教师自身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要善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调查、捕捉研究。应创新自我形象,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德育融入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并教会学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精神困惑的方法,让学生得到人生价值的超越与升华,使德育产生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锋中.中职德育期待更多关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2):16

第7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一)、政治学科教学中德育片面发展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片面发展,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轻视德育。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有才无德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好学生;第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生”,漠视所谓“差生”[1]。政治学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政治课教师不注重思想观念的革新,德育方法因循守旧

有些政治课教师不参加培训进修,拒绝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理论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不能把传授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不能用恰当的理论阐明具体的事实,不能用生动的事例来感悟、激励学生理解知识。而德育方法单一,依旧是集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的观念与德育方法很难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单一,未整合其他德育资源

目前的政治课本大部分都是人教版的,过于单一,未立足于本校实际,没有乡土性教材,这样在教学中势必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致使教育的实效性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中也没有充分整合特殊的节日资源,例如,一些传统的节日、法定节日、历史人物的诞辰、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节日资源,这些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四)、政治课德育实践面临困惑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道德实践严重脱节。本来应当是充满生机的德育变成了没有主体能动性、枯燥乏味、令人厌烦的说教,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也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在利用科技时,丢失了自我价值与精神,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这些负面结果给政治课的德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立足现状,优化政治学科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通过政治学科对学生进行的德育遇到了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作者在总结多年政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德育资源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立足现状,以学生为本,优化政治课德育目标

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德育时,要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政治知识内容体系相一致,不能使德育与政治理论知识失衡。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把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制定德育目标,例如在进行价值观教学时,既要依据教材,使学生树立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还要以学生之需为本,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德育潜力,依据教学计划确定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与目标。

(二)、提高教师素质,运用灵活的德育方法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还要善于吸纳新知识。为人师表,通情达理,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识别和抵制形形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融于情中,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2]。

(三)、理论联系“热点”,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既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冲击了部分人们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的“热点”、“敏感点”联系起来进行讲授,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增强良好的德育意识,反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学心理。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良好的德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教育、自我教育的习惯。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德育实效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下是创新的德育方法的例子:

1、事例结合法。

就是在讲某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并进行德育教育,而与有关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选取的事例是可以引发德育思考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教学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目标。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的特征时,可以结合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例子进行教学,使学生既理解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还加强了道德建设。

2、社会实践法。

学生由于不太了解生活,致使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因此教学中让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近生活,了解生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社会调查法。在讲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时,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上寻找真实的例子,以此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为下一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教学铺路架桥。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有以上两种德育方法,还有故事导入分析法、远行德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

(五)、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学各个环节,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课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备课,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德育要求和德育方法。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课外辅导和考试。在课外辅导中把德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3]。

第8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整体德育;德育课程;课程体系

Contentabstract:The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onstructionwasmustthedeepresearchtopic.Theauthorinviewofthetraditional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flaw,andlosescomparedwiththeChineseandforeig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proposesthewholebi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Thisnewcurriculumsystembyinth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nthesystem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tmosphere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recessiv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andtherecessiv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scomposed.

keyword:Overallmor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urriculumsystem

前言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

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第9篇:德育教育知识点范文

一、 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念具有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践行,才能使教师的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起来,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如果学校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屈服于“目中无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畸形教育,那么学校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就只有单调的升学人数和考试分数,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应当逐步探索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从纯粹的抓教学质量的“应试教育”向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转变。

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每节课都是德育阵地”的意识。无论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是德育活动,都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体系,充分挖掘教材中明显的思想资源、教材暗含的价值取向、学科知识及其背景,还有其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及其背后的动人故事和学科发展中所形成的学科文化。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内容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融注于知识载体之中,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里。不同学科渗透德育有其共性:都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但由于中学各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就有自身特点。这要求我们根据学科个性,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准确发掘教材内蕴含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讲究渗透艺术,使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要贴近教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课堂上的德育应依据教材内容去进行,绝不能牵强附会,“为德育而德育”。教师应切实使学科德育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而不能使之成为“两张皮”。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自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蹲下来,以真诚、热情、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努力建构学生喜爱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体贴关怀学生,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要降低教师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要在尊重学生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师生不断的交互活动中重新认识学生和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教育素养也在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和情感的交融。这种交融对进行德育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情明理,达到内化的实效。

四、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