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环境保护意识精选(九篇)

环境保护意识

第1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关键词]公众环保 环保工作 意识 影响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59-1

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环保工作还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法律制度也有待完善,还存在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这时,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政府、教育机构、环保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去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就会自觉保护环境,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势必会将环保工作做得越来越好,给人们创造一个清洁,幸福的家园。

1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1.1技术水平低,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近些年来,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和生产技术都不高,再加上管理不合理,民众的环保意识差,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废气,废液大量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我国在这方面虽然采取了治理措施,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1.2法制不够健全,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不能有效制止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还需要更加详细制定,所以执行缺乏依据。对于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不能给予有力度的警告和惩罚,因此破坏环境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制止。

1.3人口多,民众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相关,在某种意义上人口问题可以作为其它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少,这就使人们运用各种方法去开采资源,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民众素质差,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经常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2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2.1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

人类生存在世界上,行为活动都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人类又可以通过思维和行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气候异常,都是人类改造环境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引起的。虽然环保工作已经开展,但人们本身缺乏环保意识,一边在治理,而另一边又在破坏,因此我国的环保工作没有做出成效。只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他们才会自觉保护环境,不会破坏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每位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保护环境,从生活小事做起,不随意丢弃垃圾,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每个人的一点点努力,将会使环保工作迈出一大步。

2.2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们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而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部门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进行好环保工作的宣传,并定期组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活动,提高人民素质和环保意识,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2.3推动我国现实国情的改变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是我国目前的国情。而我国公民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不够重视,环保意识薄弱,大多数人只想现在过得幸福,不做长远考虑,大量使用资源,不懂节约。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地破坏。还有些人对当前的环境形势盲目乐观,对环境污染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环保知识,从不参加环保活动,这样也不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改善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的必要措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2.4有利于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人们有了环保意识,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近些年,正是由于大多数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此环境破坏现象不断增多。人们也正在为他们的无知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由于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形成了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洪水灾害时有发生;工厂废气大量排放,造成了酸雨的降临。人们正在破坏着他们的生活环境,这样下去人类必定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要想建立一个优美、幸福的家园,必须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自觉保护环境。

3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的策略

3.1积极设立环保教育机构

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例如英国和美国。在我国,环保教育工作是由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开展的,因此有一定的限制,环保教育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进行的环保教育工作降低了环保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因此重视度不高。要想取得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我们可以效仿美国、英国,设立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由这些机构专门负责公众的环保教育工作,公众的环保意识应该会显著提高。

3.2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环保机制

公众参与环保工作,不但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有些公众并不清楚他们自身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以及如何行使这些义务。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并且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并且提高环保意识,获取环保知识。另外还应该做好宣传,使环保意识,环保行为更加全面化。从而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工作当中来。

3.3在学校增强环保教育力度

青少年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做好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工作,有利于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青少年有极强的好奇心,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对他们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一定会使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意识和能力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深远影响的。因此,增强学校环保教育力度,提高青少年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4总结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我们幸福的和谐家园。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全民努力保护环境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杰.试论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J].资源节约与保护,2013(2):7-9.

第2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姓名:

院系:

学号:

时间: 2017年5月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行动力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光有环境保护的认识是不够的,怎么样落实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二、调查方法:

对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的部分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综合楼,2013年5月22日下午5点到6点。

四、调查基本资料:

1、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别占40%和60%。

3、调查对象主要为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在校大学生,全为大一学生。

4、本次调查对象来自不同的院系。

五、调查内容分析及建议:

(一)调查内容分析:

本次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从环保行为、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对策这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如下调查结果分析:

1、环保行为方面

问卷的第2题至第6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行为:

① 一次性盒饭问题:只有5%的学生会绝对不会在吃放打包带走时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24%的同学是几乎不会使用一次性饭盒,而40%的同学偶尔会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把饭打包带走,16%的同学会习惯性地使

用一次性饭盒。

② 践踏草坪问题: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践踏草坪的同学中,几乎每次都会那样做的占40%,偶尔会做的占40%,经常那样做的占20%,这表明大部分同学都会为了方便而践踏草坪。

③ 灯和空调的开关问题:在自习室时,看到人不多的情况下,偶尔会自觉地关掉一些灯或关掉空调的同学占大多数,占56%,几乎不会那么做的占20%,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和习惯性那么做的分别占12%.

④ 垃圾分类问题:偶尔会分类扔垃圾的同学也占大多数,占50%;而绝对不会分类扔垃圾的占24%。

小结:由①②问题可得同学们为了方便,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盒饭,也几乎每次都会践踏草坪,可见当面临便捷方法与消极的环境保护行为的选择时,大家会选择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而由③④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环保行为还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节约资源,会主动做出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

2、环保意识方面

问卷的第7题至第9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意识:

①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问题:有40%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学认为起到比较大的作用,10%的同学会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没有人不知道个人环境保护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有关环境保护的关注问题:在有关平时是否会关注保护环境这方面的新闻的问题上,36%的同学的回答是经常,62%的同学选择了偶尔,还有2%的同学从不关注保护环境方面的新闻,这表明大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别关注,这点值得大家注意。

小结:①表明大家对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的,也许改变的不是很大。②中的数据表明,同学们的环保行为过程中大家环保意识不是那么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

3、环境问题对策方面

问卷的第10题与第11题涉及到被调查者面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发现有污染现象时,只有20%的同学会直接找有关部门反映,而却有50%的同学会想参与但认为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 ,有24%的同学会直接拨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竟也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事不关己,这可见面对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逃避,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放弃为环境问题出对策的现象。

(二)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就调查结果分析从学生自身、整体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1、 从学生自身出发

(1).大学生应积极了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新闻,提高环保意识 :

在问及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的想法时,选择学生自身素质高的大学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环保意识的根本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环保知识或者新闻的关注度并不高。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并且具重大意义的大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做为常识了解。

(2).大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虽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介绍到大部分有较好的生活习惯,但在对白色污染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上,我们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参与。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做个环境的守护者,也要让自己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譬如在面对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我们自己捡起来的同时亦需要劝导他捡起来,重申维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必区分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大学生是应当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从整体文化氛围出发

整体文化氛围好是大学生认为群体环保意识最强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大学校园中,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都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如举办知识大赛,晚会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环保事业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我们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同学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响应低碳生活的行列中,并为环保发现自己的力量。

3、从学校管理出发

(1)多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学校可以 开展关于保护环境的班队会,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想出保护环境的办法,让同学们更多的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贡献;多开展一些环保手抄报制作活动,多贴一些环保手抄报和一些关于环保的资料在展示区里,让同学们多了解环保,知道环保的重要性等等。

(2)对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过调查可知,有94%的同学希望通过双面打印,并适当降低打印价格以节约纸张,由此我们认为对复印或打印实行双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纸张被使用的目的。从而我们对学校复印店提出有偿使用双面打印或复印的建议。而同学们为了方便会使用一次性饭盒和践踏草坪,因此学校可以对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改变食堂饭菜分类方式,扩建食堂以至于学生不会因为食堂拥挤而选择使用一次饭盒把饭带回宿舍等等。

六、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大学一个年级进行,但具有以点及面的效果。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在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认识,但在行动力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结果的显示,让同学们有所深省。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保护他就是保护自己。希望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和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或着环境保护特别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

2017年5月

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

分 院:

专业班级:

2017年6月

班级:

本次我的调研主题是:环境保护;调查内容: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环境现状的了解情况以及环保对策;调查目的: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共建绿色家园。

与所有的县城一样,我县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九十年代前,我县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县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从全县总的情况来看,我县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一、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一)、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二)、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三)、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四)、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五)、矿山废水、废渣。

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环境隐患:

(一)、土壤遭到破坏。

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三)、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

(四)、草坪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影响小草的生长,原本生气勃勃的小草变得奄奄一息。同时,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把我们那平静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人们不再在它周围乘凉,而是避而远之;蜻蜓、蝴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影子了。这严重破坏了小区的生态环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区范围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经常是垃圾到处乱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围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见被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体也能看见,原先美丽整洁的草坪变得惨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来越大。人们在清洁了自身的同时,却把所有的污垢留给了草坪,这是多么不道德。

三、形成原因

(一).人口压力增长快

(二).资源的不合理运用

(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四、建议:

(一)、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发展废品回收业。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距离县城较近的村镇可采用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置的模式,做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对于交通运输不便或运输成本较大的村镇可采取统一收集后进行简易填埋处理的办法。

(四)、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重点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煤金等矿山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整治力度,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

(五)、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克服重审批轻管理的倾向,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七)、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五、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第3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又是国家将来的栋梁。结合学科特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在自然科学教育中,注重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位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然科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时,我们就应当及时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比如在讲地球上的水分布时,要讲清我国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水的污染非常严重,以及被污染的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等;讲酸雨会使森林、湖泊遭受破坏,臭氧层空洞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使得地球逐年变暖,海平面逐年上升……所有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基本环境保护的意识。

除利用教材中的环境知识以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2001年7月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2008年6月1日,我国将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结合2007年9月,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制定的《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科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学生在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部门去搜集信息、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等。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大海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生活中有许多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但学生不太明白。比如集市上卖蛇、卖野鸡、卖狍子,上树捉鸟、掏燕子窝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不会破坏环境。我们可以围绕这些现象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善于发现,仔细分析,才能分辨是与非。

近几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人士不仅仅只喊口号,他们会把环保的意识应用到他们熟悉的各个领域。教师可将环保引入调查问卷中。如2004年5月17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公告,浙江东部、南部各海域发生赤潮。问赤潮是那一类环境污染造成的?再比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A煤、B石油、C酒精、D氢气。2007年1月,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制订了三年绿色公交行动计划,通过几年(三年)时间,做到基本消除城区内公交车严重冒黑烟和超标排放现象;50%的公交车以什么(天然气)为燃料;80%以上车辆排放水平达到“欧Ⅱ”标准以上。能源短缺体验、绿色照明推广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虽然这些问题都是生活常识,但是能让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多把书本上的东西和实际相结合,达到强化环保意识的目的。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除了结合教材进行环保教育,还可以紧密联系当地的环境状况,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些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这些看得见、听得到的素材,使学生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4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成员的共同认知。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保护环境意识教育心得总结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保护环境意识教育心得总结一

46亿年前。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诞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样秀丽。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地球。

46亿年后的这天,也虽风华正茂,但却不在意气风发,因为他最小的孩子——人类,令她很悲哀。

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以急快的速度来毁灭我们自己的家园。因为森林被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使地球上每一天都有100个物种不见,按这样的速度到2010年地球上将会有100万种生物在地球上不见。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阿!到那时,亚洲象和东北虎会永久成为历史的遗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废气、废水甚至固体废弃物都能够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例如,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更是威胁着全人类。

由此可见,如果人们再不重视我们身边的环境,地球将完全转成另外一个样貌。人类阿!你就应醒悟了,不要在伤害我们自己的“母亲”,不要再让最亲的“人”为你悲哀,为你哭泣。

可喜的是环保问题已被世界各国引起高度重视。世界各国也相继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园,使各种动物、植物也有了自己的“乐园”。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政策,治理污染企业,禁止排放废气、废水、废渣。退耕还林、恢复湿地,从而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大气污染,还世界一片碧水蓝天。

有人说:“当地球上留下最后一只老虎,最后一只鳄鱼,最后一只熊徒劳、哀鸣地寻找配偶时,人们会看到自己的结局。”只要全世界人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天也许永久不会到来。

保护环境意识教育心得总结二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如果我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严重破坏地球母亲:使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毁灭;给人类造成危害,如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受到不利影响。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我们美丽家园,当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为了地球母亲和人类的生存,我们必须保护环境。“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烈的呼声!

怎样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首先我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安全的、多样的生态系统,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炭生活的理念,节能减排,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未来的地球家园,一定会成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

怎样低炭生活呢?其实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例如平时我们出行时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能减少碳排量;不用一次性木筷,少用纸巾,重拾手帕,每张纸都双面打印能减少森林的损耗;脏衣服用手洗,能节省水电;随手关灯,少用空调,节电及减少氟利昂的使用;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不乱丢弃废电池,使用节能灯泡等。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做到低碳减排的小细节。

让我们一起携手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保护环境意识教育心得总结三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子孙。原来的她被人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折磨她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地球不受到污染。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比如,我们建起了水力、风力发电站,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在一次次灾难的提醒下,人们已经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刻不容缓。

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珍惜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保护环境意识教育心得总结四

我们的校园环境美极了,干净而整洁,绿化得有如公园一般。我为生活在这样的校园里而自豪。但是我们经过仔细的勘查,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一些偏僻的角落里零星地散落着点点纸片,灌木丛里藏着大大的塑料袋,楼梯拐角的阴暗处静静地躺着易拉罐……当我们提着捡到的一袋儿“战利品”往回走的时候,虽然物品很轻,可是我们的心却感到很沉。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作为普通公民、一个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感想,也是我对广大同学发出的倡议。

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砍乱伐为数不多的森林资源,但我们可以节约每一张纸,可以爱护花草树木;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捕乱杀珍稀动物,但我们能做到不伤害、不买、不吃国家保护的所有动物;我们无法阻止工厂、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但我们可以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尽可能地节约用水;我们无法阻止铺天盖地的白色垃圾污染大地,但我们可以提起菜篮子去买菜,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我们可以把废电池收集起来送到收集点,把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能回收利用的决不丢弃;我们可以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乱扔垃圾,看到有人乱扔垃圾要坚决制止……

第5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关键词: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73

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极小,导致在森林资源方面,人均占有率较小。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单方面向自然索取”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因此,我们要重视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对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欠缺,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日常需求,导致对森林的过度开发,使其面临极大的危机。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原本较少,再加之不断的开发、滥砍乱发以及忽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堪忧。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人类单方面向自然索取且不加保护,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变成荒漠。现在即使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也很难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强化。

2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森林,又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的作用极其巨大,但与此同时,森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仅占陆地系统的30%左右。因此,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森林中有着极为复杂、繁多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高大乔木、灌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还有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以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种群等。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丰富的物种以及强大的功能,它自身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物圈,对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巩固土壤以及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保护木材资源

森林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因此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可以保护稀少的木材资源,而且能体现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2.2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中拥有着繁多、复杂的生物种类,因此,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对森林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的物种必定也会受到伤害,多种生物也将濒临灭绝。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以保护物种不遭到破坏,为这些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3 良好的经济效益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资源产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为国家节省开支,保证社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森林在陆地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过度开发环境的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森林的利用、保护及开发进行系统的管理,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3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3.1 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思想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因此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也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满幸福。要积极学习传统的思想财富,挖掘其现实价值,不断补充和丰富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3.2 完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

若要对森林生态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得有一套先进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努力保护环境的群众进行表彰或者现金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人,根据其对环境的破坏强度,再具体分析判定。尤其是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要实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不法行为,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3.3 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等方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充分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对我国现如今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还应继续努力,积极的完善生态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将其传承下去,福泽后世,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森林生态的保护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张杰,徐波,那守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04).

第6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关键词:生物课堂 环境保护

由于人类关注短期效益地过度开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从容的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教育新形势,在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教育呢?我想,我们可以从生物课堂教学入手。在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交叉点,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紧扣教材,联系实际

新的生物教材一改以往繁、难、偏、旧的面孔,它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分别串起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与环境、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生物圈中的人、健康的生活等十个单元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环境保护的内容穿插于各个单元环节中,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圈作为整体考虑。从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本章的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感情。因此,本章正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良好材料。在教学时,学生通过观看干旱使粮食减产的照片、土地荒漠化的照片、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的照片,增强了节水意识,知道了绿色植被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强了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分析“随食物链的传递,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越多”时,教师尤其要强调人类如果排放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就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从而提醒学生注意环境保护。

每个人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齐心协力,才能保护好所有生物的“家”。《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章,介绍了我国植被的类型以及面临的问题,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我国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调查河南植被状况或开展设计绿化校园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开展活动,积极参与

生物教学中,我们不必拘泥于课堂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模式,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脑、动手。生物教学内容中设计了不少活动可在课堂开展,如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活动,可以让学生当堂测试讲台前以及教室中间和后面的尘埃粒子数量,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讲台前尘埃状况,并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病——咽喉炎与粉尘的密切关系,从而清醒的认识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危害所在。

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身边破坏环境的例子,分析原因和危害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破坏环境。在学生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并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在每学期结束时,可以布置一些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然后让学生在开学时的课上进行表达交流。如《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家培养细菌、真菌,清楚了解细菌、真菌的有利和有害方面。也可以对居民生活用水量、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的人群进行调查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深层探讨,落实行动

生物教学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应该落实到学生主体上,使学生不仅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更进一步增强自身责任感,认识到唯有以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环境问题才不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视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如藏羚羊的灭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寻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他们身边的空间。

第7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一、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上课效率。在实验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掌握了科学的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教学和活动中,学生们了解了目前地球的状况,了解了环保方面的国情,了解了身边的环保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社会针对性原则。在我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我们化学教学一个重要目标。

二、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高水平的环保意识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环保意识水平,将决定和制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

(一)教师要及时给自己“充电”,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我们许多正在执教的化学教师在中学和大学时接触环境保护的知识太少,对其了解不深,难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所以当务之急是我们教师需要重新学习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平时要多读书、多看报,扩宽自身的知识面,真正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主动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注重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环保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树立新榜样。我们在实验时,常用到各种会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我们怎样确保有毒物质不扩散到空气中,尾气如何吸收,反应后废液如何处理等等这样几乎每次实验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化学教师正确的处理习惯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逐步培养其环保意识。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教师良好的环保习惯,如不用一次性方便饭盒等等也会言传身教逐步影响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三、抓住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全方位地进行环保教育

(一)抓住教材的环保内容,渗透环保教育。国家应把环保教育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试栏目中,在此之前,要求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章节,向学生介绍环保的相关知识。如高中化学教学,结合氯气、硫化氢和苯蒸气等有毒气体的教学内容。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推进环保教育。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如在密闭或通风橱中操作有毒气体,对反应后的尾气进行吸收,不让其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随意倒入水池,而是分类回收等等,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从环保角度设计、改进、挑选实验方案,选取实验药品,使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从而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上的环保意识。

第8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特殊群体,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决策者、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据调查,77.9%的大学生对环保知识了解一般,13.3%环保知识匮乏,环保意识普遍不强[1]。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对我国未来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矿山环境保护这门课程主要讲述矿山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在讲述矿山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矿山环境保护作为矿山地质专业的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矿山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同时对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是多数同学对矿山和矿山环境问题了解不深,不经常接触矿山,觉得矿山环境问题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和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因此对矿山环境的兴趣不是太浓厚,这就不易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与所要讲授的矿山环境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增长学生矿山环境知识的双重目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应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教师要有丰富的矿山环境专业知识

1.1 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矿山环境专业基础知识

我们经常听到教育界的一句名言“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专业知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就要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非常清楚,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大量的专业知识。

1.2 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教师的环境专业知识不能靠吃老本、不能靠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把自己学到的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 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1 清楚自己的讲授内容

对自己所要讲授的内容要了然于胸,不能有不明不白含糊不清的地方,备课要认真仔细。

2.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普通话要标准,语言要准确流畅,声音洪亮,语调要抑扬顿挫,语言要风趣幽默,讲课要有激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

3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矿山环境保护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有关矿山的环境问题,很多同学并不十分熟悉,因此有必要把矿山的环境问题与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讲,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矿山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1 矿山水污染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讲授

在讲到矿山水污染知识的时候,可以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涉及提问学生生活中所见的生活污水问题,比如学生自己所见到的河流、水塘逐渐被污染,小时候能游泳的水域现在已经被污染的不能再去了,让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下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在讨论中让他们了解我国人均水资源少,让学生明白未经利用的干净自来水流到排污管同样会变成污水。

3.2 矿山大气污染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讲授

讲授矿山大气污染内容之前,让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所见到的大气污染的种类,鉴于本校位于一座煤矿城市――六盘水,以前环境很差,现在环境逐年改善。学校大门前的明湖路在2013年以前经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而在2013年以后明湖路的环境大为改善,可以讲述明湖路的环境变化情况,同学们都亲眼目睹,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环境问题的原因,后来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治理了明湖路的空气污染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治理这些环境问题。

在讲到由于矿山粉尘污染而造成的尘肺病、矽肺病时[2],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减轻学生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可以扩展讲一下吸烟的危害,也可以讨论一下社会上个别随地吐痰的不文明现象及其造成的疾病传播的后果,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矿山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笔者所在学校位于一座煤矿城市,所以列举的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比较特殊,如果是在其他类型的城市就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 矿山固体废弃物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讲授

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同学们见到的机会较少,而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固体废弃物,就从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讲起,而矿山同样也会产生日常生活的固体废弃。

固体废弃物除一部分回收利用外,大部分被填埋处理,而有些固体废弃物的危害较大,比如废旧电池,让同学们讨论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4 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讲授

由于学校所在的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因为过度砍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等造成了石漠化现象,很多山上石灰岩裸露,而且石灰岩溶洞发育,雨水很容易下渗,地表很难留住水分,土壤层也很薄,生态恢复相当困难。这些现象在学校周围都有存在,山上的树木多数低矮,容易被破坏,且植树成活率不高。

4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同样作为一名人们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同学们都在看着,如果我们自身的环保意识都不够强烈,又怎能去要求学生提高环保意识。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不乱丢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减少或不用塑料袋等等。

5 组织学生参观调研矿山、污水处理站、垃圾填埋场等

陆游曾写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百闻不如一见,组织学生去矿山参观调研,去污水处理站了解污水的处理工艺,去城市垃圾填埋场了解一下垃圾的填埋处理方法及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破坏。让同学们了解环境的脆弱性,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6 结语

第9篇:环境保护意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地理;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

1. 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2. 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3. 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

4. 搞好环境地理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