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环境工程前景分析精选(九篇)

环境工程前景分析

第1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山地型居住区环境 设计现状分析设计对策地形分析植物配置施工技术指导

引言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随着房地产开发的蓬勃发展,城市内可供开发的平坦用地日益稀缺,而许多环境优美、地价低廉的山地的开发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山地居住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山地型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研究与探讨也提到专业研究的日程上来。

1.社会背景

当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提速,高品质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山地型居住区正以其天然独特的环境魅力吸引人们的视线。山地居住区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创造真正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环境设计的一个新命题。

2.设计现状分析

在多年的项目管理和设计实践中,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山地型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要的通病:

2.1在项目规划阶段,环境景观专业未有效参与

在当今项目设计阶段,一般是按照“规划-建筑-景观”的流程进行设计,也就是说一般在规划方案和建筑单体方案确认后才开始环境景观设计,到这个阶段,整个居住区的布局往往已成定局,环境设计只能是在已有的框架下进行,木已成舟,无法充分发挥环境景观专业对现存资源整合利用的优势,从而不能实现现状与未来景观的合理架构。

2.2缺少前期设计调研,漠视场地特征

山地型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基地内原有的特殊地形地貌如坡地、小丘、溪流等,以及丰富的植被,因此,在山地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尤其重要,然而在现今的设计语境和营造环节中,往往缺乏基本的现状调研和信息统计整合,对现状可利用资源未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加以利用,各种“愚公移山”行为助长了对场地特征的漠视,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环境被毁坏,不仅导致生态和人工环境的双重破坏,而且使“场地文脉”荡然无存。

2.3因袭模仿,缺乏文化底蕴

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环境景观设计也成为一种时尚符号,从中到洋,从欧陆风到水景风,一种风格在多个楼盘中复制,无视基地的自身资源条件,或迎合开发商对项目商业定位的设计趋向,或追求设计形式的新潮。殊不知,无视居住者的价值趋向和基地本身的文脉,物质表象背后的环境体验只能是无根之水。

2.4工程技术上的因循守旧

长期以来,景观设计领域中强调的是外部形式,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更新,这在实践领域中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尤其在山地型居住环境中,地形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在设计中采用“一刀切”的硬质手段处理地形高差和水系,造成了很大的生态破坏,而且破坏了景观的多样性。

2.5设计环节粗放,缺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市场经济下的负面影响导致了设计公司片面追求产值、效益的倾向,一方面是设计周期缩短,另一方面是各环节粗制滥造,有量无质。

另外,园林工程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工艺,艺术性很强,尤其是山地型居住区,地形复杂,有很多设计不是仅仅靠图纸就能表达的。加之很多施工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完美地领会设计意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最终即使是好的设计也很难落到实处,做出好的效果。

3.设计对策

笔者有幸参加了青岛市“香溪庭院”项目、“青山绿水”项目、“米罗湾”项目等多个山地居住区项目的规划管理和环境设计工作,从中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在此,将自己对山地型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思考与读者共研之。

3.1在项目规划阶段引入景观设计

在项目策划阶段就要对景观做最基本的定位,在项目规划阶段,景观设计就参与进来,与规划专业相配合,在整体布局时,把基地内可利用的特色景观条件予以保留和保护,充分分析地块的景观优势并加以利用,给将来的景观营造留足空间。

3.2对基地现状自然资源进行统计分析论证,并加以科学有效利用

景观设计是一门从土地分析开始,涉及对土地的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科学和艺术。对于山地型居住去环境设计而言,前期的基地调研尤其重要。在对地块进行景观设计之前,一定要对地块的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土地上自然的过程,有没有水在流动,有没有植物在生长。通过调研可以掌握地块哪里是必要的泄洪渠道应该加以规避或者顺势做水系,通过调研我们可以掌握可保留的景观树木,可保留的岩石,可保留的地形,通过有效的分类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块地块的特色及优势,适合做什么,也就是明确该地块的适宜性和特点。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内在价值、潜在价值,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设计就是要挖掘这种潜在价值, 使开发达到最佳效果,根据土地的性质来设计这块土地适宜的应用,土地原有什么是需要保持的,历史上有什么珍贵的东西还可以去恢复,通过各种规划、设计、保护、恢复的运用,打造山地型居住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

3.3设计中应该把握地形特点,科学设置景观及功能性场地,精在体宜

山地型居住区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科学合理设置“硬质”景观,强化“软质”景观尤为重要。在设计铺装场地、休闲广场及景观空间时,应该化整为零,分置于局部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小的组团空间,从而避免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和不必要的挡土墙。

居住区场地的功能主要是满足社区的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要求,因此设计应该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即可。不应只追求平面图形效果,场地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体量应结合人流量和行为规律的分析科学确定,尽量减少硬质铺装,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避免缺乏绿荫的广场。

3.4营造微地形,打造层次丰富的生态植物群落

山地型居住区原有的肌理比较丰富,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冲沟、坡地等,加以整合改造,形成过渡自然、变化丰富、起伏有序的微地形,配置层次丰富的生态植物群落,一方面增加空间的景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绿地总量,从而实现景观和生态的双赢,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建筑和环境相得益彰,创造自然舒适的生活空间。

生态群落到营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

3.4.1与功能场地及建筑、交通规划结合,通过不同树种营造适宜的氛围,如:在道路两侧栽植冠大荫浓的行道树,在儿童活动区栽植花灌木及多彩地被,在老人活动区栽植优雅亲切的花乔木,在建筑附近栽植不挡光的小乔木和灌木等。

3.4.2 运用植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充分考虑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选择生态位重叠较少的植物,减少物种间的竞争,保持群落稳定。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达到低维护的目的,从而利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绿地生态系统。

3.4.3运用多种植物造景手法,创造富有诗意的四季景观。可采用纯林片植,混交林群植、几何形树阵、疏林草地等多种方式,营造居住区的四维空间。不主张片面增加常绿树的比例,提倡自然之美:春有群芳争妍,夏有浓荫滴翠,秋有层林尽染,冬有明媚疏朗。

3.4.5加强施工阶段的设计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

在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人员对整个设计从设计构想到施工图设计内容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设计交底,让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门的设计控制专家在现场进行施工效果审核和施工调整,其责任是完美体现并丰富完善设计创作,设计公司应向甲方提供施工指导专家,甲方应尊重其设计控制建议和现场调整决策,从而保证建设项目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我们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居住区环境建设,跟人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设计师应高度关注自然和人文因素,尊重基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基本需求,以人为本。设计应该具有时代精神,要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尊重人文,努力营造一种生态自然的、清新优美的、节能环保的、邻里关系密切的健康住宅、生态住宅。

作者简介:

赵彬,女,主要设计获奖项目如下:

1、青岛市流亭机场扩建工程--室外环境设计

获得 “二OO五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青岛市李山东路道路绿化设计

获得 “二OO四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3、青岛市天泰阳光海岸环境工程

获得 “二OO五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丁南,主要设计获奖项目如下:

1、青岛市中宇颐城北姜社区改造工程设计

获得“首届青岛市优秀规划、建筑方案规划类二等奖 ”

2、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政府广场设计

获得“二OO六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3、青岛市即墨温泉公园设计

第2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社会影响 总体评价 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工程 社会效益

目前为止,国内专门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而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将有助于尽早预防、避免或缓解因项目的实施产生的消极的社会影响或社会问题,有助于保障项目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规避或化解社会风险,从而提高项目整体效益,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完善政府职能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

一、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兼顾原则。指标的选择应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各类指标能充分反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社会效益的内涵,指标的物理意义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必须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处理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取得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数据测定处理必须标准规范,同时指标的设置也要注意指标数据的可得性,而且指标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指标在定性方面应注重机理分析和类比分析,尽量排除主观因素,描述客观合理;在定量方面,选取的指标应简单明了,含义清楚,指标体系应层次分明且符合逻辑性,判断依据和量化标准应可靠合理,评价方法繁简得当,实用可行。

(2)相对独立性原则。描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社会效益的往往存在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独立性的指标,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取指标时,有的指标是定性的,有的是定量的,遵循定量的数据和非定量的信息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为实现定量评价,一般应尽量选择可度量或可测定3的特征,并使用恰当的数学模型方法来评价。

2、指标体系的框架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文献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对各类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将该评价体系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社会影响评价,准则层是社会适应性、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其它影响。构建指标的依据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目标,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的过程及方法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各因素在系统中的变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对系统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系统特点,做出正确评价。在此,选用层次分析法,把客观判断与主观推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用以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

本研究邀请社会影响方面的专家以及地质、环境、经济等各方面专家和主管部门的领导,通过两轮征询,按照1-9标度法,给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经过统计,得出判断矩阵,并用特征根法算出最大特征值并算出指标权重向量W,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小于或等于0.1时,说明rij估计的基本一致,可以求得W,作为N的权重,否则需要重新估计,最后可得到各指标层权重及各指标归一化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CI=(?姿max-n)/(n-1) (1)

CR=CI/RI (2)

由AHP确定的各指标权重,从准则层总排序结果来看,D(对资源环境的影响)>B(社会经济效益)>C(社会环境影响)>E(其他影响)>A(社会适应性)。客观反映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重在改善环境的目标,同时发挥其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效益。

从各指标的权重排序来看,权重最大的是D6(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率),其次是B5(静态投资收益率)和C4(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说明专家认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首先必须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根本;其次,投资项目要注重投入和产出效应,要做好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实现项目的低成本,高效益;另外,项目的社会影响的重要实现是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

2、数据调查及评价

(1)确定评价集。本研究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社会影响分为五个等级:

V={好,较好,一般若,较差,差}

(2)确定隶属矩阵。对各专家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对于指标Xit每个评语下的个数,则Xit对于第t级评语的隶属度为

rit=vit/∑vit(t=1,2,…,5) (3)

基于景德镇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特征,研究邀请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专家、社会影响评价专家及相关社会学、经济学专家学者共34名,组成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专家组,依据2004年至今景德镇市开展的全部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后期影响和随机地对其中1/3的项目实地考查,对相关指标进行评判决策,最终形成了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结果。如评价专家组有5名专家对“社会环境影响”中的“群众满意度”指标同意为“好”,则该指标在“好”等级上的评价值确定为“5/34”。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各准则层所包含的指标相对于各等级的评价值矩阵Rk。

R1=0.3382 0.4559 0.1912 0.0147 0.00000.3088 0.4118 0.2794 0.0000 0.0000

R2=0.1618 0.2647 0.5147 0.0294 0.02940.2647 0.3088 0.3382 0.0588 0.02940.1471 0.2500 0.3971 0.1912 0.01470.1324 0.3088 0.2500 0.1912 0.11760.1176 0.3971 0.4412 0.0441 0.0000

R3=0.1618 0.3971 0.3676 0.0588 0.01470.2059 0.2353 0.4853 0.0441 0.02940.2794 0.3382 0.2941 0.0588 0.02940.3088 0.3676 0.2647 0.0441 0.01470.2206 0.3971 0.2647 0.0441 0.07350.2500 0.3529 0.3824 0.0147 0.0000

R4=0.3088 0.4118 0.2500 0.0147 0.01470.2353 0.4118 0.3088 0.0147 0.02940.1714 0.2286 0.4857 0.0714 0.04290.2059 0.3088 0.4559 0.0294 0.00000.2647 0.3529 0.3235 0.0147 0.04410.2500 0.3971 0.2647 0.0588 0.0294

R5=0.2353 0.3529 0.2647 0.0882 0.05880.2059 0.3382 0.3088 0.1029 0.0441

(3)模糊综合评判。采用普通矩阵乘法,经过合成运算,得到各准则层的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

B=WRk (4)

B1=R1×w1j=(0.3333 0.4485 0.2059 0.0123 0.0000)

B2=R2×w2j=(0.3333 0.4485 0.2059 0.0123 0.0000)

B3=R3×w3j=(0.3333 0.4485 0.2059 0.0123 0.0000)

B4=R4×w4j=(0.3333 0.4485 0.2059 0.0123 0.0000)

B5=R5×w5j=(0.3333 0.4485 0.2059 0.0123 0.0000)

记R=B1B2B3B4B5=0.3333 0.4485 0.2059 0.0123 0.00000.1587 0.3385 0.3901 0.0798 0.03280.2601 0.3640 0.3063 0.0398 0.02980.2366 0.3624 0.3273 0.0447 0.02900.2206 0.3456 0.2868 0.0956 0.0515

B=RWi可以求取项目对各等级的隶属度矩阵

B=(0.2223 0.3593 0.3333 0.0558 0.0301)

因为∑bj=1,不需要归一化处理。

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结果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0.2223,0.3593,0.3333,0.0558,

0.0301)。评语中“较好”的隶属度最高为0.3593,“一般”次之为0.3333。“好”的隶属度为0.2223,也明显高于“较差”和“差”的隶属度。同时,结果也表明,评语“较好”的隶属度高出评语“一般”仅0.026,评语“好”和“较好”的隶属度之和为0.5816,对“较差”、“差”的评定仍占一定较大比重,可见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工程社会影响总体评价虽然较好,但并不显著。

三、评价结论

1、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社会影响总体评价较好

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景德镇市近十年来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总体社会影响较好。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使遭到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恢复,各类矿山安全和环境隐患危害得到消除,使矿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充分改善矿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矿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还可改善矿区投资环境,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安置部分剩余劳动力。这将极大地鼓励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当地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分析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社会效益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参与。景德镇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以矿业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给景德镇市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留下了很多需要恢复治理的老账。景德镇市各级领导和矿区群众,充分认识到积极推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对于改善景德镇市矿山环境,保护资源,推动景德镇市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景德镇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规划2010―2012年开展景德镇市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片区11个,涉及各类矿山73个,治理矿区总面积4669公顷。

(2)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加强地方资金配套。2004年――2013年6月期间,景德镇市共有14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申请到中央及地方各类资金共19505万元。景德镇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获国家立项批复,2010―2012年每年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支持。另外,景德镇市每年从财政资金中配套部分资金,并以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出资,2010―2012年景德镇市地方(企业)共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将近6500万元,积极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3)重视前期调研规划,注重方案编制实施。合理的项目,高质量的工程是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前提。景德镇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非常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旨在摸清治理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等情况,合理规划治理后土地用途,按照宜林、宜垦、宜景、宜渔、宜房等原则,多方论证,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改善环境和矿区群众生活。同时,他们要求相关部门按规定编制治理方案,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程监督治理项目实施,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执行,认真落实项目任务,保障工程质量。

(4)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方案编制,再到工程的实施,都很重视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首先必须消除各类矿山安全和环境隐患危害,保障矿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根本目的;其次要充分改善矿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矿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另外,治理方式、治理技术和治理后的用途规划,除了考虑自然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外,还要考虑景德镇市今后经济转型,长远发展的需要,既要改善矿区投资环境,又要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要尽量安置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2、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社会影响需要进一步增强

(1)加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实现投资与效益挂钩。目前,虽然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但大多数废弃矿山或无主矿山的恢复治理任是以国家或地方财政出资为主。在一些地方,存在一味新开项目,追求加大投资,却不注重项目的效益,导致大量财政资金被占用,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例如总体评价中指标B4(静态投资收益率)“较好”的评价值为0.3088,“一般”的评价值为0.25,“好”的评价值为0.1324,指标属于“较好”,但不显著。另一方面,目前,治理项目缺乏必要的社会影响评价,只是在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实施方案中涉及项目实施可能存在的风险评估,项目效益分析等内容,但是相关的分析或评价却十分简单,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有力的依据,并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没有突出项目实施的各方效益。因此,必须加强治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将综合效益与投资挂钩,同时,要将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纳入地方政府和干部绩效考核中,并提高项目社会影响的考核权重],促使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执行力度的提高,在实际项目运行中注意规避风险,提高效益。

(2)治理项目效益实现要由单项效益向综合效益发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环境保护类项目,它首先要突出实现的就是环境效益,但也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更好的社会影响。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片面追求治理面积而忽视其它目标取向的问题,导致矿山恢复治理的综合效益有所打折。如在总体评价中指标D1(矿区景观度)、D2(土地复垦增加率)和D6(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率)属于“较好”的评价值分别为0.4118、0.4118、0.3970,明显高于其他评价。而B1(劳动就业变化率)、B5(产业结构优化效果)、C2(城镇化水平)和C6(社会稳定)属于“一般”的评价值分别为0.5147、0.4412、0.4853和0.3824,明显高于“较好”和“好”的评价值。景德镇市矿山恢复治理项目,需要在完成环境治理的目标外,也要更加注重提高就业,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项目多元化的目标取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提高。

(3)加强治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突出项目的综合效益。调研中还发现,治理项目在实际实施中,存在治理技术过于简单化,缺乏深层次,全方位的治理,使得治理项目从表面上看效果较好,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例如,有的治理项目,只是对原有矿坑简单填埋,填埋土质盐碱化严重,基本上是寸草不生。为了实现增加绿地的目的,使治理效果看起来更明显,项目实施单位也只是在填埋区,附上一层20-30cm厚的黄土,用以植树种草。没有综合应用多种治理技术,改良土壤质量,从而改善包括地下水在内的矿山环境,实现在一个大生态系统内良性循环。在总体评价中指标D3(水质达标程度)、D4(大气质量达标程度)属于“一般”的评价值分别为0.4857和0.4559,明显高于其它评价值,也反映出了景德镇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需要依靠专业技术力量,发挥专业资质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防治结构,合理配置工程,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和合理的施工工艺,进一步加强治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突出项目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静:农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王刚: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3] 严金明、夏素华、夏春云: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J].国土资源情报,2005(2).

[4] 王刚、李小曼、李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以定西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6(4).

[5] 楼惠新:论农业项目的社会评价理论与方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

[6] 王军、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方法与案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3(3).

[7] 张明哲、社会效益:理论、指标体系与方法探索[D].兰州:兰州大学,2007.

[8] 杨庆媛、张占录、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6(3).

[9] 冯露: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后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

[10] 王炜、杨晓东、曾辉: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5(10).

[11] 李永、胡向红、乔箭: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第3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流域综合规划方案的不确定、环境信息和环境影响程度的不确定,具有普遍性、传递性、累积性和可降低性,对决策者存在着较大的干扰;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广泛开展公众参与以及通过多方协作的方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对策措施来降低。

1前言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实施。在这部法律中明确了对规划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过去只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对规划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力求从决策的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hj/ti30_200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和水利部的sl45-2006《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提出了开展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在规划阶段识别出流域综合规划存在的不足,预测和评价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重大环境影响,提出预防、减缓和补救措施与建议,这是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早期预防措施。然而,流域综合规划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效应共同发生、相互叠加交织在一起,对生态环境所有组分均产生影响,导致流域综合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评价过程还存在不少技术问题,本文主要就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不确定性分析进行初步探讨。

2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不确定性的来源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流域综合规划方案的不确定、环境信息的不确定和环境影响程度的不确定。

2.1流域综合规划方案的不确定

流域综合规划方案的不确定首先是指流域综合规划中各专项规划方案的不确定。流域综合规划中的总体布局方案只是初步确定了流域内各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每个单项规划中可能会有数种规划方案,这需要在具体的各专项规划中根据流域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的需要,选择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规划方案。因此在流域综合规划这一阶段无法确定各专项规划的具体方案,流域综合规划方案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流域综合规划方案的不确定还包括工程等级的不确定。流域综合规划方案中的工程等级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的。但是如果在规划期内,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或者国家政策发生变化,规划中确定的工程等级就有可能变得过高或者过低,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程的等级。

2.2环境信息的不确定

2.2.1环境信息的动态变化

在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收集到的环境背景资料,大多数都是对目前或过去环境状况的介绍和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也是以此为依据来进行预测、评估流域综合方案实施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但是作为预测依据的环境背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着的,势必会增加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

2.2.2潜在的环境敏感区的不确定性

潜在的环境敏感区是指在将来的各专业规划中有可能被确定为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的地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评价流域综合规划方案实施对现存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对潜在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潜在的环境敏感区涉及到环境、城建、国土、林业、文物等多个部门的规划,不确定性更大,不仅其准确位置、面积大小、功能分区情况尚不清楚,甚至于是否能够被确定为环境敏感区还有待商榷。

2.2.3空间信息的不确定性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空问信息的分析一般是利用大尺度空间分析软件aregis来完成的。在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完成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采集与录入。使用空间数据描述空问实体,要对复杂的空问实体进行取舍、抽象和离散;在定位、采集、录入、储存、处理、分析和管理表达空间实体的空间数据时,常常不易明确地将空间实体分类,不得不从中抽取重要的特性来表达确定或不确定的现实实体,用确定的模型或规则描述空间实体,但是纯几何意义上的点、线和面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所以数据采样只是一种近似描述,所获信息不可能穷尽现实世界的全部,其准确性也同时会受到传感器和数学模型等设备技术因素的影响。而且获取的信息在被引入计算机系统并用于空间分析决策的过程中,又被部分舍弃或删除。同时,获取大量空间数据的真值并不容易,甚至有些空间数据的严格或绝对意义上的真假往往并不存在。所以,空间信息系统中实体的位置和属性信息与现实实体存在差异,即空间数据常常具有不确定性。

2.3环境影响程度的不确定

流域综合规划方案的不确定,导致综合规划实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的不确定。首先是规划多种方案选择引起的环境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性。如图1所示,在综合规划方案中确定了对某河段进行水电开发,该河段的水功能区划分分别为保护区、保留区和开发利用区中的工业用水区,其水质保护目标划分为i、ⅱ、ⅲ类,同时水电开发三种开发方案正好在不同水功能区范围内,因此河段开发可能存在图中的三种情景,情景1、2、3分别会对河流的三种水功能区水体产生影响。

其次,工程等级的调整、开发方式(如引水式、坝后式等发电)的变更也会改变流域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同等级的工程和不同的开发方式因其占地面积的多少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也大相径庭。

3不确定的特点及对决策者的影响

由上可见,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不确定性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普遍性、传递性、累积性和可降低性。任何一个流域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在客观上存在着上述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具有普遍性;规划方案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不确定性具有传递性;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最终的减缓措施、结论的不确定,因此具有累积性;不确定性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降低不确定性发生的可能,故其还具有可降低性。环境影响评价的不确定,尤其是评价结论的不确定,给决策者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不确定信息主要来源于低精度信息,低精度信息会给出模糊的结论。低精度环境背景、预测影响能够导致模糊的结论。而模糊的结论则会降低结论的明确性,如方案一和二均被预测为具有轻度不利影响,但是“方案一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方案二的2倍”的说法对于决策者更明确,更易于选择。

4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降低不确定性的对策

4.1使用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

情景分析法是将规划方案实施前后、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环境状况,按时间序列进行描绘的一种方式。情景分析法通过设定一系列情景,进而对比分析各情景下的人类行为和相应的环境状况,来评价不同情景下的环境影响,分析区域内不同时段、不同组合的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贡献。情景分析法可用于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然而该方法只是建立了一套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分析每一情景下的环境影响还必须依赖于其他一些更为具体的评价方法,需要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使用,如环境数学模型法、矩阵法或gis等。

4.2广泛开展公众参与

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开展公众参与流域综合规划。通过开展公众参与,可以使流域综合规划涉及地区的相关部门了解流域综合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可能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促进他们关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减缓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对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建议和补充。在对象上,公众参与不仅要包括专家、学者和民间环保团体,还要特别重视流域内环境保护、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在时问上,公众参与要贯穿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在方式上,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还可以通过网站、报纸等媒体形式相关信息。这样才能随时发现问题,保证提出的环境保护减缓措施及建议更加合理。

4.3以多方协作的方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还要包括规划、环境、社会、经济、林业、国土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仅依靠评价单位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将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得十分完美。需要评价单位能够积极挖掘社会力量,特别是项目所在地区有关环保、生态、农业、林业、文物、旅游、国土资源等方面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以多方协作的方式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开展评价工作,才能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避免由单方完成评价工作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第4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项目风险识别; 情景分析;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43 — 02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许多项目呈现出“投资金额大、项目周期长、技术创新高”的特点,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风险加大。风险若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和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将引发重大事故,造成恶劣影响,带来巨大损失。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在于识别项目风险因素,在已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应对,从而降低风险损害带来的影响。加强项目风险识别的研究,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常用的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及其分析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作风险辨识,风险识别处于十分关键的环节,它为后续的风险分析过程提供依据,有人认为,风险识别就是风险管理的开始。

当前常用的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大致可以四类:

(1)通过专家经验获取风险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咨询法等;

(2)参考现有、历史资料获取风险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检查表法、历史资料法等;

(3)基于项目过程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流程图法、系统分解法、WBS法等;

(4)其他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因果图法、SWOT分析法等。

对上述几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表1所示的各方法优缺点分析与适用范围。

表1 常用风险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与适用范围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缺少一种模块化、有固定步骤的风险识别方法,来识别未知、创新性、无历史经验可供借鉴项目的风险。

情景分析法是战略管理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具有固定的步骤,能够详细地、全面地制定未来战略。因此,可以在情景分析思想上,构建一套风险识别方法,有效、全面地识别未知、创新型项目风险因素。本文将该方法称为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

二、 情景分析法概述

情景一词来自戏剧、电影或剧目的脚本,意思是对未来电影、戏剧中的某个情节进行详细演示。20世纪40年代,就职于兰德公司和哈德逊研究院的著名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借用了这个词,并应用于美国空军的战略规划,以此针对一系列可能的未来,对组织战略进行比较测试。情景分析的研究由此发端。

情景是指,对目标所有可能的未来态势的详细、合理描述。情景具备如下几个特点:(1)具有目标性;(2)是对目标所有未来可能的描述,(3)是一系列详细合理的“故事”。

情景分析,是指组织所有人员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通过共同学习认真研究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可能变化,从中识别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出若干未来可能态势,并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情景分析法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1)目标导向性。情景分析是规划未来的过程,它详细记载了对项目未来某一状态的详细描述,模拟项目情景,继而对所有可能情景的风险进行识别。

(2)组织共同学习。情景分析过程要求组织所有人员共同参与,提供所有自己已知的信息以确定关键因素,构建情景,模拟情景。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要求组织成员共同学习,促进信息交流、分享,提高情景分析科学性。

(3)情景模拟必须详细、合理、全面。情景模拟的过程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给情景安排、演练了许多细节,这些细节最好是详细、合理、全面的,这有利于更好地模拟情景,使情景经得起推敲,能够涵盖所有态势。

三、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

1.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内涵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在模拟项目情景的基础上,对所有可能情景的风险情况进行识别的方法,包括对风险来源、风险事件和风险征兆的识别和记录。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是情景分析与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互相融合的方法,它的核心是项目风险识别,基础是情景分析。因此,研究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的内涵应当同时包括项目风险识别和情景分析两个方面,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1)情景分析目标是项目风险因素。方法实施目的是识别项目风险因素,情景分析目标应当是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

(2)情景分析过程详细、生动,方案合理、全面。情景分析过程要求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参与,提供所有自己已知信息开发合理情景方案。情景模拟过程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给情景安排、演练了许多细节,这些细节最好是具体、合理、全面的。

(3)风险识别过程系统、科学。风险识别过程建立在情景方案基础之上,要求必须系统地考虑所有情景方案之间的关系。识别方法应当科学,以尽量全面识别出项目风险。

2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组织构建

(1) 选择主持人

在开景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就研讨会和流程活动该如何协调组织做出决定,这意味着需要引进一位具有丰富情景规划经验的主持人,引导情景团队顺利走完项目全过程。

主持人的职责是使情景规划的收益最大化,引导情景团队的讨论,包括:1)推动情景分析流程前进并使其处于正确的轨道;2)指导团队成员,鼓励团队士气;3)当流程陷入困境时,提出新的方法;4)不断对情景团队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确保其经过讨论并且清楚明了;5)指出结论中相互冲突的部分,鼓励成员对此进行更深入的讨论;6)确保团队所得结论记录在案。

主持人必须具备如下素质:1)丰富的情景分析经验;2)优秀的沟通管理能力;3)能够取得项目经理的支持和信任。

(2 )构建情景分析团队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各种不同观点、不同专业知识在一起交流、碰撞,需要不同工作岗位人员在一起研讨、交流。在选择主持人之后,应着手构建情景分析团队。

团队成员应当来自项目组织中尽可能多的部门,他们了解并落实项目各个方面的工作,了解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能够使情景方案更加符合未来的最可能态势,能够在情景方案基础上更全面地识别项目风险。团队成员的背景、素质能力应当合理搭配,使团队对话过程中,信息交流、传递更加全面、立体。

情景团队应具备如下职责:1)明确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2)开发一系列情景,使其有效涵盖不确定因素的各种后果;3)在情景方案基础上,全面、详细地识别项目风险因素。

3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实施步骤

情景分析的步骤大致可以分为四步:(1)明确目标,开始行动;(2)搜集信息,扫描环境,分析因素,奠定基础;(3)创造情景;(4)预演未来。它是一个建立在大量信息资料基础上进行分析的过程。

项目风险识别过程可以分为五步:(1)明确风险识别目标;(2)人员确定与分工;(3)收集资料;(4)估计项目风险形势;(5)识别项目潜在风险。

对比分析发现:风险识别目标是情景分析目标的子集;资料搜集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估计项目风险形势建立在情景模拟的基础上。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实施步骤分为如下六步:

(1)定义风险因素焦点。这是明确项目风险识别目标的过程,依据项目目标、项目计划、组织结构,明确项目风险识别的范围和重点。

(2)扫描内外环境。收集大量信息,扫描组织内外部环境,罗列出所有可能影响项目目标实现、项目顺利实施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带来项目风险。

(3)分析驱动因素。罗列出所有可能影响项目的因素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依据影响程度和不确定程度,对这些因素进行排序。

(4)开景。选取两至三个影响最大并且最不确定的因素,构建坐标轴,形成若干个情景。在确定风险因素焦点上,可能只有少数几个情景才能在细节上进行开发。

(5)模拟情景。在选择确定的情景后,对每个情景的关键因素都进行分析,充分考虑情景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细节,形成“故事”记录下来,“故事”必须全面、合理、详细。

(6)识别项目风险。在情景模拟基础上,对所讲述的“故事”充分推敲,分析“故事”发生对项目带来什么影响,哪些风险因素可能发生,识别、记录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

4.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的优势

情景分析作为一种独具优势的规划方法,其相对于常规规划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面对未来高度不确定环境条件时,对未来环境条件的判断更具准确性。同样,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相对于普通的风险识别方法而言,具备如下优势:

(1)更加充分、详细地认识项目发展趋势。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在识别风险过程中,通过分析项目内外部环境、驱动因素,能够清晰地判断出项目未来发展趋势。

(2)更加系统、全面地识别风险。通过开景、预演未来,情景方案所叙述的故事更加详细、生动,“讲故事”的过程有利于系统、全面地识别风险。

(3)提高项目成员风险管理水平。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要求项目组织所有成员都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有利于项目成员更加清晰地认识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5.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的适用范围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作为一种基于情景分析思想,用于识别项目风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项目:

(1)创新型项目。创新型项目无历史经验可循,单纯借助专家经验会显得不系统,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能够有效、有步骤可实施地识别创新型项目风险。

(2)重大项目。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能系统、全面地识别出风险因素,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平稳地实施,以免出现遗漏给项目带来巨大损失。

(3)组织持续发展项目。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能够促进组织成员共同学习、共同交流,这适用于组织持续发展的项目。

项目情景分析风险识别法克服了许多常用风险识别方法可能面临的困难,它不过度地依赖专家经验,不局限于有历史经验可循的项目,它能有效地识别那些大型、创新、复杂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能够提高项目组织成员的风险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美〕施瓦茨.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第5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理念;元素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刘盈盈(1962―),女,湖南湘潭人,工程师,主要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31-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各大城市不断扩张试图解决“人多”和“地少”的矛盾。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对软性的需求被轻视甚至忽略,比如对美的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不仅需要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居住面积,还迫切需要居所周围有美好的景色,这给居住区的建筑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为应对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前人在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

前人对该领域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也是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衍生品。而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少整体的把握和概括,缺少综述性研究。

2设计理念研究

第6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质量;基本原则;策略

园林工程建设在我国城市规范发展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满足居民对生产生活环境的高要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城市规范建设过程中要对园林工程建设格外注意。园林工程设计作为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文件,兑园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因此,要加强对影响园林工程设计的各种因素的优化配置,进而获得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园林工程。

1 城市园林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城市园林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对城市生活环境的需求,而在城市中的某一区域范围内,通过运动苗木、假山、石块以及基础建筑等内容所共同组成的,供居民旅游和观赏的生活空间。城市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产物,园林工程的建设需要从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园林所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了解的基础上,并结合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基本需求加以设计建设。由此可见,城市园林工程设计工作具有复杂性,为此城市园林工程在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建筑工程本身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园林工程建设对苗木、山水等方面的设计需求,在园林设计当中除要充分的体现园林工程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外,还要同时还要充分的体现园林工程的社会生态价值。

2 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要深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园林工程建设要谋求与周围环境及其它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园林工程建设还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建设的设计方针。为此,园林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深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园林工程设计所承载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和谐而不突兀。系统的园林景观设计要谋求建设场地内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现场实地考察分析认识阶段,二是城市园林工程项目实际设计阶段。园林设计工作中的第一阶段是为了确保第二阶段顺利实施而进行的基础性工作,为确保工作人员的设计理念与园林建设施工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的可靠保障。因此,园林设计深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成为园林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

设计人员在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对图纸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是对工程施工场地实际环境分析。场地实际环境分析工作的开展又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第一个层次则是对场地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第二层次则是对场地内部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场地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工程设计人员可以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从整体上对园林工程设计进行把握。通过对场地内部的各种环境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工程设计人员对苗木项目设计的合理布局,同时还可以因地借景,充分利用场地内部的自然环境景观,使场地内部各个景观之间达到一种自然融合状态,使得园林内部空间更加自然,提高园林工程设计的美感。

3 园林工程设计要充分的发挥地被植物在造景方面的点缀与烘托作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有着广泛的使用空间,地被植物也是园林织物群的重要内容。地被织物的功能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地被植物能够代替草坪,进行大面积地表的覆盖,给人以草坪的感觉,通过使用这些单纯、自然特征明显的地被织物来对景或者焦点物进行烘托,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地被植物的养护,要求与草坪的养护那样细心。前期要做好土壤配置,除草等,中期要加强追肥和施药的管理等。装饰性的地被,可以使用这些色彩或者质地对比明显的地被植物,进行并列配置以更好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为树林等增添更多的美感。在进行地被植物设计的时候,第一步要保证这些地被植物的成活率,只有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另外,在进行地被织物的配置时候,不管是地被植物种类的筛选,还是地被植物布局形式的确定,设计者都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计,而应该将园林的主体和设计的目的进行充分的统一和几何,以更好的表达园林的主题。

4 园林工程设计要把握好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的使用

点、线、面作为三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图案,它的产生源自远古人民的智慧,研究点线面在设计中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使用各种几何图案进行各种设计,这是设计工作的基础技能,这种技能也存在于园林设计中。在园林设计中,奇妙的应用点和点的构成,能够受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这在很多园林中有着独到的体现。点这一几何形式在园林设计中的使用,关系到园林的水体、建筑、植物等的设计。我们移植物的种植为例来分析,将每个单体植物看成是一个点,那么在园林植物设计点和点的构成方式时,可有以下几种方式供选择:相同间隔点的排列组成,如园林中绿篱植物的排列方式、各种行道树的排列等;成组间隔形式的排列,能够产生明显的节奏感和立体感。以上这些都是点和线构成的丰富形式的园林表达形式。

在园林设计的时候,经常使用的线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水平横线、竖直垂线、曲线等等,不同的线形展现出的是不同的风格,如垂线形给人以严肃、典雅的感觉;水平线形给人的是稳重、安静的感觉;斜线型给人的感觉是动势、活跃的感觉;折线形处于动和静之间;粗线形给人的感觉是强壮、厚实;细线型展现的是一种纤弱之美;左上抛物线能够给人以流动的速度感等等。每一个面都是由不同的点和线围合构成的一个区域。面按照它的形状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几何直线形,自由直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等等。园林设计中各种面的有效使用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以植物种类来构成不同的面,以植物色彩来构成不同的面;以植物的形状来构成不同的面等等。

5 结束语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对园林工程设计的内涵以及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充分的认识到提高园林工程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具体措施。因此,园林工程设计人员在执行具体设计任务时,要对各种内外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结合园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园林工程建设的特点,对各种内外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满足城市居民需求,保障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目的,开展园林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谈园林设计理念及其原则[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 (06).

第7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差异性

【文章编号】1627-6868(2016)01-0012-03

Abstract: Plateau mountainous are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teau and the mountain,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The study takes the typical plateau mountain area ――"Haidong" and "Haixi", which are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Erhai Lake in Dali for example, and analyse the differ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between Haidong and Haixi reg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three aspects――landscape type area ratio, average area and density of landscape type, and landscape type characteristic had been studied, and then summarize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pattern index;plateau mountain;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ifferences

0 引言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人居环境建设暴露出生态、资源、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又因地形起伏、气候多变、生态敏感、文化差异、工程技术复杂等综合因素具有很强的特殊性[1]。高原山地兼具高海拔与山地的特征,所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其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更大的困难。即使在邻近区域,也由于所处地形地貌、生态条件的不同,给人居环境建设带来较大的差异性。

本文将以云南大理洱海东西两侧的“海东”“海西”为例,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基础上,对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差异性进行研究,为具有针对性、科学的人居环境保护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次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地理空间数据库下载的2013年LANDSAT8卫星遥感图像和2008年大理市行政区划图。由于在数据库下载的卫星遥感图像范围大于研究区域,并且涵盖多

个波段,因此需要对遥感影像图进行裁剪与波段融合。先运用 ENVI 软件进行图像裁剪波段合

成,再借助 Arcgis 软件生成裁剪范围――大理市行政范围,最后运用 ENVI 软件将合成后的

文件按照裁剪范围进行裁剪,得到研究区的遥感图像。

2.高原山地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高原被定义为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有明显陡坡、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山地是具有明显起伏度和坡度,有相应山间谷地、山前堆积地和多样性生境类型的特殊地域,拥有复杂的生态环境体系,呈现出生态类型多样性及相应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差异性。

高原山地兼具山地和高原的特征,即既具有大面积的隆起,其表面形态也奇特多样。但两者叠加的放大效应使高原山地人居环境所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并主要表现出高原呈波涛状、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随地形地貌呈阶梯(大幅)递降、众多断陷盆地星罗棋布、山川湖泊纵横等特点[2](图1)。

云南地处典型高原山地区域,素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表明所处区域气候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因此,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的建设策略、模式及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3.海东海西人居环境现状差异

“海东”、“海西”在行政区划上同属大理州范围。本文中所指“海东”、“海西”,实为云南大理地区高原湖泊――洱海的东侧、西侧,当地习惯称之为“海东”、“海西”(图2)。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4295.3米,海拔高差3565.3米。辖区内地貌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3.4%;湖盆零星分散,占总面积的6.6%。其辖区内最大的高原湖泊――洱海,湖面海拔1975米,人口较为稠密的下关镇、大理古城平均海拔为2030米左右。

“海西”代表着大理市辖区内洱海以西、苍山以东的坝子。其保护范围东起洱海西岸界桩,西至苍山东坡;南起阳南溪南岸30米,北至罗时江入海口迤西一线;平均海拔2200米。“海西”人居环境选址属于传统的“背山面水”风水理念,这种选址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局部小气候: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溉用水;缓坡可以避免淹涝之灾;植被可以保持水土[3]。“海西”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历来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是农耕文化承载区、千年文明和白族传统文化的展示区、康体休闲为主的旅游度假区。

与“海西”一水相隔、洱海东侧区域的“海东”,与“海西”同属典型高原山地地貌,但相对而言,坝区面积更小,地形更为复杂。地质多为石灰岩和变质岩,基础不稳,土层薄。辖双廊镇、挖色镇、海东镇,但多为村庄聚落,人居密度较低。

在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及长期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作用下,“海西”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强度较高、人口密度大、可利用土地少、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迫切。为减轻“海西”在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压力,科学地保护大理――全国仅有的有山、有水、有历史、有遗存、有民族文化的旅游资源,实现“保护海西田园风光”。在大理市“两保护、两开发”总体发展布局和战略目标下,现阶段城市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放在海东。目前海东地区正处于高强度开发建设阶段,以期达到有效解决集约利用土地问题和人地之间的矛盾的目的。

4.海东海西景观格局指数差异

“海东”、“海西”虽然只有一水相隔,但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地质情况、基础设施配套、聚居密度、农田面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景观格局指数是景观格局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工具[4],本文选取景观类型面积比例、景观类型斑块平均面积及密度、景观形状特征(景观类型斑块平均分维度)几个相关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研究。

4.1景观类型面积比例

(1)“海东”、“海西”片区的景观类型中,植被景观均占最大比例,占到研究区域的50%以上。因为该区域属于典型的高原山地区域,过往开发建设中为节约建设成本,减少对山地环境的破坏,通常其人居环境建设密度较高,集约利用土地,周围环绕植被以保护山地地貌;同时随海拔上升,可建设用地将逐渐减少并以植被景观用地为主。

(2)池塘景观均为两个地块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景观类型。一方面因为毗邻该区域最大的高原湖泊洱海,与渔业相关的产业基本依靠洱海开展;同时因为典型的高原山地地形地貌特征,特别是海东山地垂直梯度特征更为明显,山体表面蓄水能力差,池塘比例偏低。

(3)“海西”与“海东”景观类型比例关系存在差异性。海西片区为:植被景观>农业景观>人工建设区景观>裸土景观>池塘;海东片区为:植被景观>裸土景观>人工建设区景观>农业景观>池塘。海东的裸土景观面积比例约为海西地区的 4.5 倍,海西地区农业景观面积的比例约为海东的 7 倍。研究表明,除了植被景观以外,海东以裸土景观为主、海西以农业景观为主,基本农田多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的海西(图 3)。

4.2景观类型斑块平均面积及密度

研究表明,海东海西景观类型斑块平均面积及密度均存在差异性,导致两个片区呈现不同程度的景观格局特征,海东片区景观破碎化程度高。

(1) 除植被景观、裸土景观以外,海东其他景观类型斑块平均面积相对较小。海西池塘景观的面积比例小于海东而平均面积却大于海东;海东的景观斑块平均面积为 17.38ha,海西为 21.13ha,海东的平均斑块面积小于海西(图4),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东片区景观斑块的破碎性。

(2)海东片区的景观斑块密度排序为:裸土景观>植被景观>人工建设区景观>农业景观>池塘景观,其中植被景观、裸土景观和池塘景观密度均高于海西,而农业景观和人工建设区景观的斑块密度低于海西;植被景观和裸土景观的斑块密度较其他景观类型明显偏大,表明有一定的景观优势度(图5)。

(3)海西片区的景观斑块密度排序为:植被景观>人工建设区景观>裸土景观>农业景观>池塘景观。各景观斑块密度差别不大,斑块分布相对均质。

(4)海东的景观斑块较为分散,海西相对集中。

4.3景观形状特征

研究表明,海东地区的景观斑块平均分维度为 1.0523,海西地区的景观斑块平均分维度为 1.0445,均比较接近 1。表明海东、海西在整体上斑块边界比较简单,变化不复杂。相比较下,海东的整体斑块边界形状更简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东地区景观斑块边界更接近自然生长的边界,受人工干扰程度小。

5.海东海西景观格局差异成因分析

“海东、海西”地区的部分景观格局指数差异,反映出环洱海人居环境发展的不平衡性。总结这两个“一水相隔”片区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5.1地理因素

海东、海西分别位于洱海的东、西两侧,自然地理的作用在洱海西侧与苍山之间形成了大面积的坝区。这些坝区在土地利用条件严峻的高原山地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原山地人居环境中人类生产生活的首选之地[5]。所以海东海西人居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典型地反映了高原山地的特殊性。

5.2气候因素

大理地区的常年风向为西南风。风从西南方向吹来,经过苍山的阻挡作用,使风力在苍山东侧减小,使得海西地区受风力的影响和侵蚀能力较小;而海东地区位于洱海东部,风力在洱海表面没有受到阻碍,海东地区的风力较海西地区大,海东地区受风力的影响和侵蚀作用明显,导致海东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高。

5.3开发建设代价因素

海西地区土地平坦,建设成本相对较小,作为人居环境开发建设的首选之地,长期以来高强度的开发建设活动,使海西地区人工建设区景观斑块面积激增、密度增加。

6.结语

通过研究表明,虽然“一水相隔”,但海东海西的差异性较大。

(1)海东自然生态条件相对较差,景观破碎度高,可建设用地少,地形垂直梯度变化大,喀斯特地貌类型对人居环境开发建设影响大。自古以来人居分布密度相对较低。

(2)海西自然生态条件相对较好,地质情况较好,地形坡度较小,景观类型除有较完整的植被斑块外,其余斑块较为平均,适合开发建设。自古以来人居分布密度相对较高。

(3)目前为缓解海西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建设的压力,海东成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

(4)在海东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尊重其景观破碎度高的自然规律;保护好大面积的植被斑块,结合各地块内植被种植,将植被景观作为整个区域的基质[6];尽可能对裸土景观进行改造,减少裸土景观的面积及密度;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各景观类型斑块面积、形状及大小,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景观破碎性。

(5)进一步加强对海西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限制人工建设区斑块面积,扩大植被斑块、农田斑块等的面积、密度及连接度。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简论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特约报告[J].山地学报,2012,04:385-387.

[2] 徐坚、汤晨苏、方芳.高原山地聚落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拖潭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3(08):113-118.

[3] 徐坚、梁彦杰、周盛君. 滇西北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特征及生态适应性分析[J]. 华中建筑,2010,03:137-139.

[4] 路超、齐伟、李乐、孙瑶、秦天天、王娜娜. 二维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在山区县域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12,05:1351-1358.

第8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湿地资源;湿地景观;湿地生态;湿地研究方法;洞庭湖

中图分类号:P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2-0020-04

1引言

洞庭湖是北承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而具有蓄泄功能的过水性洪道型湖泊。洞庭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主要由水面、洲滩、荻、湖草等实体元素构成,形成交错镶嵌的格局[1,2],具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形成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在调节气候、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抵御洪水、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开展洞庭湖湿地系统研究,对研究湿地结构变化、功能退化、湿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人类活动影响有重要意义。

2洞庭湖区湿地结构与功能研究

2.1洞庭湖湿地资源开发利用

湿地资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资源形态,承载着土地、水体、生物、泥炭等资源类型及其相互作用,这种独特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特产、优越的生态环境、便捷的水运交通及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董明辉针对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洞庭湖湿地资源特征,并提出了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建立湿地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途径[4]。从单项资源来看,庄大昌等侧重于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湖泊河汊区开发模式、平原区资源开发模式与环湖低丘岗地区开发模式,任勃等研究了洞庭湖区自然恢复、种植荻和种植杨树等3种退田还湖模式下的植被特征,结果表明,种植杨树模式的群落生产力最高,植荻模式的多样性水平最低,而自然恢复模式为最优恢复模式[6]。袁正科等根据洞庭湖湿地植物资源的自觉、半自觉、未自觉3种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过渡发展荻、芦苇,盲目地在低位洲滩栽种杨树等利用的局限性与危害性[7]。李姣研究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发现认为农业直接依赖水体、土地等单项湿地资源,第三产业直接依赖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8]。侯志勇等研究了洞庭湖区湿地植物种类组成与利用现状,认为湿地原有植物群落分布格局被打破,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并提出了将植物资源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特种水生蔬菜和药材加工业等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9]。

2.2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完备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一个由湿地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功能单元。对于洞庭湖湿地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湿地生态功能价值。庄大昌运用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即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10]。江波等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现有研究在管理层面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DPER框架[11]。毛德华等针对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外生态恢复与内生态恢复相结合的湿地生态恢复对策[12]。

(2)湿地生态安全与健康。毛德华等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洪涝灾害、水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的形成机制,主要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复合叠加作用、湿地资源衰退、生态平衡遭破坏等因素有关[13]。许振宇等评价了洞庭湖生态灾害应急能力,灾害应急能力良好,但通过注重恢复、补偿与保护、建设,完善生态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4]。廖丹霞等研究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演变动态,2003年以前处于下降趋势,其后随着合理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健康状况逐步回升,但人类干扰等压力对湿地健康状态的影响存在时滞性[1]。

(3)湿地生态补偿。熊鹰等采用环境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提出了征收生态补偿费与生态补偿税、政府补偿补贴、推广优惠信贷、流域范围内补偿等补偿机制与实现途径[16]。杨芳将社区参与理念的渗透进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中,社区集体与居民等多方参与,真正成为补偿主体,构建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17]。

2.3洞庭湖湿地景观结构

近年来,湖区土地利用格局改变了湿地水文环境,影响湖滩湿地发育演化,形成了洞庭湖趋于复杂化的湿地景观。评价湿地景观现状与格局,分析各种湿地类型的转移方向、数量、速度与湿地景观变化的区域差异成为研究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主要内容。郑建蕊等[18]运用洞庭湖区湿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湿地景观信息及特征,总结了湿地具有景观类型比例不均、水田与湖泊景观优势显著的特征。石军南等研究了湿地各类型的景观格局变化,湖泊和林地的破碎化程度呈逐渐上升,水田正在逐渐降低,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度增大[19]。梁守真揭示了20年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总变化趋势,研究认为,洞庭湖区湿地景观面积在呈下降的趋势,逐渐从以小斑块、多种景观类型共同控制的景观格局向大斑块、类型较单一的景观格局演变,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转移剧烈,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除水体外,泥滩地、草滩地、芦苇滩地等其他湿地自然湿地景观有不同程度的增大[20]。杨利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前、建设后洞庭湖湿地景观变化,湿地斑块数逐年增加,景观破碎化逐渐加大,斑块间的结合度降低,景观形状经历了由复杂到简单再到复杂的过程[21]。

3洞庭湖区湿地动态的驱动因素研究

3.1三峡工程建设

三峡工程作为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运行后对长江下游径流量在年内发生明显变化,对洞庭湖区的湿地资源与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三峡工程运行与洞庭湖区水位及湖洲滩面积变化的作用,邹邵林等研究了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预测了三峡工程建成后露天数变化将影响湖区滩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与动植物种群的演变[22]。周北达等[23]通过建立洞庭湖和长江的水力模拟模型,研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洞庭湖区洪水水位的影响,主要从影响三口入流与影响洞庭湖出口城陵矶处的长江水位两个方面来影响洞庭湖的入流与出流,从而影响洞庭湖水位。顾庆福等研究了三峡工程运行中洞庭湖区3种典型来水组合的防洪作用差异,阐明了三峡工程建成后不能完全解除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24],谢永宏等[2]从水位变化、极端水位及持续时间、泥沙淤积速率等方面,分析了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湿地植被发生逆向演替的影响。赖锡军等运用水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与流量的变化特征,三峡工程建成将改变洞庭湖的水文过程,影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相对来说,受三峡水库调节影响大的是东洞庭湖、南洞庭湖东部和西洞庭湖北部,而西洞庭湖南部影响较小[26]。黄群等研究认为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中、低位洲滩提前出露,淹水历时缩短,对芦苇的分布界限影响很小,导致湖草分布界限向下延伸[27]。

3.2湖区的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改变了湖区水文条件和泥沙输移规律[28],是洞庭湖湿地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最大的人为干扰是人工裁湾,导致区域河段水位降低、河床冲刷加剧,长江三口分流入湖的水量、沙量减少[29],但随下荆江流量沙量增加,原本应沉积于洞庭湖的泥沙则游积到汉口-螺山段,下游河床抬高增加了城陵矶出湖泥沙的压力[30]。湖区人口增加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湖区湖水污染,激化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31]。围湖造田满足了人口的土地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过度围湖垦殖加快了洞庭湖湖面的减少,洲滩面积逐渐增多[32],给湖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湿地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1998年以后,洞庭湖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33],主要有单退与双退2种实施方式。退田还湖工程效果明显,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保护,但天然湿地整体上仍处于退化状态[34,3]。退田还湖能扩大洞庭湖的蓄洪能力、改善湖泊局地气候和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6]。陶卫春等通过评价退田还湖前后的生态承载力,发现退田还湖在提高洪泛区生态承载力方面作用明显, 但减轻环境承载力的作用要大于资源承载力的降低[37]。

4洞庭湖区湿地研究的技方法术

4.13技术

由于洞庭湖湿地内部通行条件限制,3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在湿地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38]。在3技术运用中,GP技术是作为野外调查的主要工具,GI技术是洞庭湖湿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手段,运用最多的为遥感资料作为数据源。袁正科等利用3技术绘制植被类型分布图分析洞庭湖湿地植被动态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9]。在湿地分类方面,遥感影像处理的应用最多,邵家驹等[40]利用Landsat M 数据进行分类,邓帆等[41]、王红娟等[42]根据植被群落以及泥滩、水体等地物的光谱特征及其在不同时相影像上的光谱差异提取分类规则,进行决策树分类。徐怡波等利用ENVIA AAR数据进行了洞庭湖植被分类研究[43],黄进良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分类两种方法分别对洞庭湖多期影像进行湿地分类和面积提取[44]。宋仁飞等运用BP神经网络、马氏距离分类法、Bayes分类法、Fisher分类法、AM、VM等6种方法的湿地植被识别方法比较,AM的精度最高[4]。在基于MODI数据应用方面,杜涛等人统计洞庭湖区水体面积,结合相应日期的水文站点,建立洞庭湖区面积-水位相关关系拟合公式[46];梁婕采取对MODI13Q1数据的NDVI和NIR波段分别设定阈值的方法提取水面洞庭湖水体,通过分析,洞庭湖区湿地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主要是三口、四水来水减少、降雨减少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7];毛先成等人以MO-1b/ME R为数据源,得出了水体深度探测模型[48]。

4.2数学建模方法

张晴等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及影子工程法来对洞庭湖湿地进行生态经济价值的评估,洞庭湖湿地生产力价值很高,但是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科研价值仅占直接使用价值的22%,调节气候价值占间接使用价值的64%[49]。蒋卫国等采用了OECD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简称 P--R)模型探讨外界干扰的区域响应变化,研究表明东洞庭湖区湿地最大,南洞庭湖区湿地次之,西洞庭湖区湿地最小[0]。廖丹霞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选取评价指标,结合洞庭湖湿地的特点,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1]。李姣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平均法等,从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分析了湿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反映湿地为区域发展提供的机会与约束[8]。

4.3景观生态学方法

洞庭湖湿地运用了景观生态学的空间分析方法。郑建蕊等对提取的湿地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湿地景观指数,分析湿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特征[18]。刘妍针对各个时段的各景观类型的基础资料,引入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洞庭湖区斑块特征与动态变化的驱动力[2]。

5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湿地环境的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湿地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天然湿地面积锐减、湿地功能减弱、湿地生态环境退化,对湿地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系统性等基础研究及基础支撑的不足,导致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机制。湿地保护已成为生态建设和生态惠民的重要领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正在积极探索,但湿地保护体系和部门协作机制亟待完善,构建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利用的法律、政策体系与动态监测、健康评估及预警管理支撑体系,成为未来湿地研究的重要方面。由于区域湿地水文过程、生态过程、地球化学等相关过程的复杂性与时空尺度性,卫星雷达观测与水文模型、生化模型相结合是未来研究难点。在全面实施“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中,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湿地的“绿色海绵研究成为热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心胜,谢永宏,李峰,等.洞庭湖封闭河口区与湖心区的基本生态特征――以六门闹至小西湖样带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 (): 02~07.

[2]tephan U, enql M, chmid B . ediment retention in constructed wetland ponds a lab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ience and ealth, 200(40):141~1430.

[3]姜加虎,黄群.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其原因分析[J].生态环境,2004,13(2):277~280.

[4]董明辉.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水利经济,200,23(2):12~16.

[5]庄大昌,董明辉.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1):73~76.

[6]任勃,李峰,谢永宏,等.洞庭湖区不同退田还湖模式下湿地植被恢复特征的比较[J].湖泊科学,2011,23(3):389~394.

[7]袁正科,袁穗波.洞庭湖湿地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与开发利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4,31():43~46.

[8]李姣,张灿明,马丰丰,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湿地资源空间分布与依赖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9):10~17.

[9]侯志勇,谢永宏,赵启鸿,等.洞庭湖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2):181~18.

[10]庄大昌.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经济地理,2004,24(3):391~393.

[11]江波,李红清,李志军,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1(3):46~0.

[12]毛德华,吴锋,李景保,等.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J].湿地科学,2007,(1):39~44.

[13]毛德华,夏军.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机制分析[J],冰川冻土,2002,24(4):444~41.

[14]许振宇,贺建林,张邵和.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J].灾害学,2007,22 (3):120~124.

[15]廖丹霞,谢谦,杨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演变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6):112~116 .

[16]熊鹰,王克林,蓝万炼,等.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J].地理学报,2004,9():772~780.

[17]杨芳.基于社区参与的洞庭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2):172~17.

[18]郑建蕊,蒋卫国,周廷刚.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指数选取与格局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3):30~609.

[19]石军南,徐永新,刘清华.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原因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6):18~2.

[20]梁守真,李仁东,许国鹏.洞庭湖区湿地景观变化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6):171~174.

[21]杨利,谢炳庚,秦建新,等.三峡建坝前后洞庭湖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2):2068~2079.

[22]邹邵林,刘晓清,刘新平,等.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4~29.

[23]周北达,刘永华.三峡运行后对洞庭湖洪水水位的影响[J].湖南水利水电,2003(1):27~29.

[24]顾庆福,王建家.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典型洪水的防洪作用分析[J].人民长江,2004,3(2):9~12.

[25]谢永宏,陈心胜.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湿地植被演替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684~687.

[26]赖锡军,姜加虎,黄群.三峡水库调节典型时段对洞庭湖湿地水情特征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2):167~172.

[27]黄群,姜加虎,赖锡军,等.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以及三峡工程蓄水对其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7):922~927.

[28]王秀英,邓金运,孙昭华.人类活动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60~6.

[29]方子云,邹家祥.长江地区环境对策与可持续发展[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31~38.

[30]卞鸿翔,袭循礼.洞庭湖区围垦问题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8,40(2):131~139.

[31]杨珊,胡利梅,高瑞,等.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8):111~113.

[32]贾慧聪,潘东华,张万昌.洞庭湖区近3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126~128.

[33]李景保,钟赛香,杨燕,等.泥沙沉积与围垦对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3(2):179~182.

[34]张健康,周金星,张怀清,等.退田还湖工程对西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影响及驱动力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4):68~73.

[35]张怀清,朱晓荣,周金星,等.退田还湖工程前后洞庭湖区湿地变化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3):309~314.

[36]张光贵.退田还湖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3,22(3):94~96.

[37]陶卫春,王克林,陈洪松,等.退田还湖工程对洞庭湖生态承载力的影响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3):1~160.

[38]张继贤,林宗坚,孟文莉,等.4D技术的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C]//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372~376.

[39]袁正科,李星照,田大伦,等.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1):109~116.

[40]邵家驹,黎申恺.应用陆地卫星图象识别洞庭湖区洲滩钉螺孳生环境的初步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198( 2):17~18.

[41]邓帆,王学雷,厉恩华,等.1993~2010年洞庭湖湿地动态变化[J].湖泊科学,2012,24(4):71~76.

[42]王红娟,姜加虎,黄群.基于知识的洞庭湖湿地遥感分类方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3):370~373.

[43]徐怡波,赖锡军,周春国.基于ENVIA AAR数据的东洞庭湖湿地植被遥感监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4):42~49.

[44]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 3):297~303.

[45]宋仁飞,林辉,臧卓,等.东洞庭湖湿地植被高光谱数据变换及识别[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11):13~139.

[46]杜涛,熊立华,易放辉,等.基于MODI数据的洞庭湖水体面积与多站点水位相关关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6):76~76.

[47]梁婕,蔡青,郭生练,等.基于MODI的洞庭湖湿地面积对水文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2,32(21):6628~663.

[48]毛先成,熊靓辉,高岛,等.基于MO-1b/MER的洪灾遥感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22 (6):68~690.

[49]张晴,孙彦骊.湿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9):100~103.

[50]蒋卫国,潘英姿,侯鹏,等.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J].地理研究,2009,28(6):166~1672.

第9篇:环境工程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低碳风景园林;重要影响;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162-1

目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同时,这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温室效应的加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低碳风景园林建设成为时下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1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

1.1 能源效率提高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园林在建设过程中,选用的材料通常都是木材或者是钢筋混凝土,选择这些材料,一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大,代价较高,另一方面,污染环境,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而构建低碳风景园林,其主要拓宽材料的渠道,寻找其他的建设材料,就可以尽量少用或者根本不用这些材料,使得园林结构功能得到大大的改善。例如:当前,在建设低碳风景园林时,利用一些废旧品,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使得园林的能源利用率得以提高。

1.2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通过植物的种植,既保证了城市的景观效果,又可以使得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增添更多的绿色景观,使其入住园林。这样,植物可以通过其吸碳功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且其成本较低,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相关数据和科学的计算得出,每公顷阔叶林大概每年可吸收360t碳当量,而针叶林每年可以吸收300t左右的碳当量,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植物吸碳功能具有极大效果。所以,低碳风景园林的构建,增强碳吸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2 构建低碳风景园林的基本原则

2.1 低碳性原则

减少园林建设的碳排放,在园林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排放碳。因此,为了减少碳的排出,在施工时,保证地点选择的合理,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机械尽量不要操作,相关人员要对地形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因地制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保护好植被。比如:当前,已经研发一些可以测算碳排放量的软件,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加强对项目的评估,符合低碳的要求,为人们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2.2 环保性原则

在建设低碳风景园林时,选材作为园林施工中重要的基础环节,材料采购人员要尽量选取既优质又环保的材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成本,最好不要用木材,尽量使用新型材料代替,做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2.3 经济性原则

在工程施工中,选材要保护经济性,而在工程完工后,也要严格控制后期维修和养护的费用。比如:对于植物的修剪,在施工时,可以尽量种植不需要进行修剪或者是生长比较缓慢的植物,降低人力消耗和财力消耗,保证既实用又美观,如银杏,又比如:在进行设施改建时,要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确保植物的多样性。

3 构建低碳风景园林的有效措施

3.1 控制碳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

我国传统的园林施工中,消耗大量的木材、石化资源以及工业机械,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和环境污染,而且还造成很大的交通压力,在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因此,低碳风景园林的构建,要求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碳排放,因此,在施工中,要尽量减少以上材料的应用,尽可能地减少机械作业,使得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碳排放量大大降低,有利于对植物和土壤本身的保护,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3.2 保证风景园林的生命周期

在建设风景园林的过程中,要保证园林景观的较长生命周期,使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以不需要更新和移除。根据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年限通常只有20—30年,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城市景观的年限就更加缩短,在这个过程中,所更新的设备和设施较多,如:原有场地、材料的移除挖掘等等。而在这样的构建模式下,一方面,严重增加了碳的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建设的成本,这些都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政府和相关单位严重缺乏责任感,对于城市建设的更新,理由随意,比如:城市园林空间布局缺乏合理性,建设中所用材料较难清理或者是不耐久、没有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等等,对以上情况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没有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社会需求,因此,在建设低碳风景园林过程中,相关单位和施工企业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加强对所有因素的考虑,不仅要体现园林的舒适感和美观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园林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保证园林持久自然的美感,实现低碳风景园林构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4 总结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技术和水平都有待提高,尤其与时代低碳理念有着很大的冲突,因此,在建设城市园林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低碳性原则,满足低碳风景园林建设的时代需要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合乎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体现低碳风景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城市规划[J].企业与经济管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