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

第1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张晔的底气在于易果积累了多年的生鲜冷链物流优势、成熟的供应链和渠道。尤其在生鲜电商一片哀鸿、融资趋紧的情况下,易果生鲜完成C+轮融资,2016年融资总额超过了5亿美元,创下生鲜电商融资的新高,这不能不让人对易果生鲜刮目相看。这也为易果建立生鲜行业竞争壁垒,深耕物流、供应链和渠道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目前,易果有5000名员工,有10地11仓,服务于全国近200个城市,超过2000万的用户,每天可以配送20万单,每天的交易额超过1000万,每天采购的生鲜食材超过20万公斤。

在业内人士看来,生鲜电商的最难点在生鲜,而非电商。创立于2005年的易果生鲜已经在生鲜行业摸爬滚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也经历磨合了各种应用场景,这些优势并非短时间能够做到。

深耕物流、供应链、全渠道

2016年11月28日,易果正式对外宣布,已完成C+轮融资,易果生鲜升级为易果集团,同时易果供应链公司也正式成立。“易果供应链公司成立旨在建立一整套标准化体系,以推动生鲜行业商品标准化的发展。”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称。

张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将会把C+融来的钱用在包括供应链体系打造等三个方面:

一是投入新成立的易果供应链公司。这笔资金用来和易果的上游共建一个更加高效,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

新加坡健康食品公司SunMoon公布已接受中国生鲜电商易果的2400万美元投资,并以每股4.5分的价格,配售3亿3330万股新股给易果,易果将拥有该公司51%股权。这表明易果已经在上游布局把控了一些优质的供应资源。

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表示,易果原来和上游供应链的合作伙伴仅是一般供应和采购的关系。但现易果在对这些供应商进行分层,和各个领域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无论是战略联盟合作,合资合作,还是投资合作,我们希望通过供应链这家专业的公司在上游进行部署。”

二是将融资的一大部分投在旗下物流公司安鲜达上。张晔表示,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系统是比较重的投入。引入苏宁作为易果C+轮的投资方,将会和苏宁在整个仓库的选址建设乃至运营等方面有密切合作。“这样既可以减少在这方面的投资,又能提高物流的效率。”

三是将剩余的一部分钱投入在渠道上。“我们会建立全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的渠道体系。投入会很大,可能有些动作会出乎大家意料。”张晔称。

当然,这还并非易果的全部战略。易果还试图通过自己在行业内的积累和影响力,输出整个生鲜行业的标准。同时,将易果从单纯的电商平台向生鲜平台电商转变。

众所周知,生鲜商品标准化及冷链物流瓶颈是生鲜行业天生的两大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光磊表示,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易果有责任在农产品标准化和商品品质问题上有所突破。易果内部被称作“马克标准”(Market Srandards)的市场标准体系,不仅会为易果的商品品质与标准化保驾护航,也将会成为整个生鲜行业输出标准。

未来,易果也将通过整合,将自己擅长的方面向业界开放。张晔表示,今天,生鲜行业需要更健康的生态环境,未来,易果集团作为行业领军品牌,一方面整合资源服务好消费者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将逐步开放冷链物流和供应链资源,分享给整个生鲜行业。在张晔看来,当基本功做扎实了,规模上来后,盈利自然就不成问题。

盈利并不困难?

“预计2018年能够实现全面盈利。易果在全国布局的步伐很快,在一些新的城市,推进计划比我们想象的乐观,这样的话我们2017年局部地区实现盈利,为2018年整体盈利打下基础。”张晔称。

同时,张晔强调,盈利和目标有关系,“如果未来发展要求更高,或是规模要从300亿变成500亿,我们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调整。所以一切还是取决于我们的目标。”

对于易果什么时候能盈利的问题,易果C+轮的投资方之一――睦恒资本创始人王玮对此并不担心。“根据测算,易果公司有一条通往盈利的路径,如果看易果过去每一个季度的发展,你会明显看到它会越来越靠近目标。”同时,王玮认为,公司什么时候会盈利和创业者要不要跟巨头站在一起有一定关系。创业公司要达到盈利目标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不管供应链、冷链,还是IT系统,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不是一般的企业,比如说在亏损模式或行业相对不明朗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这需要有很长的耐心,易果可以一再证明自己,越来越靠近目标,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大机构的亲睐,这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过程。”王玮称。

阿里巴巴资深总监陈英杰表示,“生鲜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这个市场挑战很多。如果你没有什么特色,只是单纯做生鲜类创业的话,重复太多,也生存不下去。”

“我们为什么最早选择易果?因为易果在生鲜市场里面有自己非常清晰的定位,并且自己也在向一类似平台方向发展。它在考虑供应链、考虑数据化,也在考虑冷链物流,并付诸实践。”陈英杰表示,“最终只要寻找到一条路,给到消费者他需要的产品让他安心获得食材,给到上游的伙伴更好的解决方案,减少中间的交易环节,让大家更放心,东西更廉价就是好的。”

生鲜平台型电商之路已封闭?

对于再做一个像易果一样的生鲜电商平台,很多专业人士认为,这已经很难了。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做平台型的生鲜电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对生鲜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这并非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尤其在易果已经具备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其他企业再做平台型生鲜电商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其实,从苏宁领投易果C+轮融资就可以看出,其已经考量过自己做平台型生鲜电商和与易果合作两者之间的机会成本。苏宁投资集团投资管理部执行董事周斌表示,苏宁要做全品类综合型的电商,强项在于家电、3c等品类,再后续的还有母婴和超市。“做生鲜需要对供应链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且执行力要非常强,才能对生鲜有比较好的管理。生鲜电商应该重在生鲜,苏宁始终强调回归零售的本质,零售的本质其实就是要把握好供应链的环节。”周斌强调,易果团队对生鲜这个领域非常了解,而且有一整套非常体系化的运营管理经验和体系。这是苏宁在短期内无法儿建立起来的,现在机会成本又非常高。“随着90后和95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的崛起,他们对于生鲜上门的需求非常明显。所以我们不想错过在生鲜即将爆发时间的窗口,所以我们选择了投资,而不是自己做。”

陈英杰认为,2016年整个生鲜行业深度已经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把整个产业越做越深,这是整个生鲜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意味着这个市场慢慢走向成熟。

对于易果而言,完成C+轮融资后已经搭上了阿里和苏宁的战车,可以利用这两者各自的流量、管理和专业优势。

2015年,苏宁超市推出了线上生鲜品牌“苏鲜生”。在线上,易果生鲜将成为“苏鲜生”的核心供应商,旗下4000个SKU的生鲜商品将进驻“苏鲜生”;在线下,易果生鲜将为苏宁的社区O2O项目“苏宁小店”供货,联合抢占社区市场,同时苏宁小店也将承担前置仓职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苏宁方面认为,易果生鲜的优势在于它的全品类、全渠道、全国性。在双方的未来合作中,苏宁希望借助易果生鲜在全国范围的强势布局,进一步夯实生鲜经营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生鲜产品和极致的服务体验。

第2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永辉超市创办于2001年,是一家以经营生鲜农产品为主,日用百货、服装鞋帽为辅的商业零售企业。公司结合了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的特点,既有农贸市场的价格优势以及新鲜、品类齐全的生鲜产品,又带来了现代超市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一站式购物体验。其经营模式被国务院七部委誉为中国“农改超”推广的典范,亦是国内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之一。

在中国的商业零售行业中,永辉超市可能算不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企业,但却是市场发展潜力极为突出的企业之一。经过十年的摸索和总结,永辉超市以生鲜农产品作为自身的特色,凭借强大的生鲜产品经营管理能力,在生鲜产品获得快速周转、较高盈利的同时吸引了大量客流量。目前公司已成为福建和重庆区域第一和第二大超市零售商,截至2010年6月底,共有135家门店和1个配送中心,其中福建开业81家门店,重庆开业47家,北京开业5家,安徽开业2家。

自成立以来,永辉超市营业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逐年提升明显。2009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481.58万元,同比增长49.25%;净利润25686.95万元,同比增长18.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429.29万元,同比增长18.99%。2010年1-6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1113.6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29.70万元。

“永辉模式”:以生鲜赢得市场

生鲜农产品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消费量最大的商品,长期以来一直是农贸市场的主打产品,因其损耗大、不易保鲜、毛利低、劳动用工大等特性,国际和国内知名零售企业均谨慎涉足。

经过摸索和实践,在坚持自营的基础上,永辉超市大胆涉足生鲜市场,开创“永辉生鲜模式”。凭借差异化战略使生鲜成为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同时带动食品、服装等产品的销售。

创造市场奇迹的“永辉模式”主要分四步实现。一是在购物环境上,率先把“生鲜区”的营业面积扩大,把粮食、蔬菜、水果、肉禽、水产等近3000多种农产品作为主营产品,并对陈列台、灯光照明、称量、保鲜设施、服务技术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营造干净、有序、舒适的购物环境;二是在购物习惯和商品价格上,保持对农贸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自选的购物习惯;三是在生鲜农产品经营中,做到了“两低、两高”,即价格低、损耗低,保鲜高、质量高;四是实现商业反哺农业。目前,永辉超市在全国建立了约20个农业种植合作基地,倡导“田间定制、订单农业”,按照“企业+农户”的对接模式和“一村一品”的指导原则,结合本土农产品特色,大力扶持农民种好地,并且“包销到户”。永辉超市凭借生鲜农产品销售终端的优势,推动了“农业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超市化,超市商品绿色化”,使公司同时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生鲜领先的经营策略使永辉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收入长期稳定在营业收入的50%以上,始终保持在同行业超市企业前列。

全方位打造“永辉模式”

永辉超市不仅成功地创造了“永辉模式”,而且从全方位打造该模式,建立的全国性生鲜农产品统采和区域直采体系,使该公司在部分生鲜农产品采购中获取了比批发市场多25%-30%的利差。

在“永辉模式”背后,是公司建立的一整套完善的全国性生鲜农产品统采和区域直采体系,配合内部商品保鲜研发机构,极大程度减少了“产地―门店―顾客”的生鲜农产品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仓储和损耗成本,保持生鲜农产品的色香味和让利于消费者的价格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永辉超市建立了冷链系统,拥有恒温库、速冷库、冷库、冷藏车等多种冷链设施;建立了生鲜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防控体系,保证了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组建专业团队,专门负责农产品种植辅导、采购、保鲜、冷藏、配送、售卖,实现了对生鲜农产品的单品类管理,降低生鲜农产品在“购、运、储、销”等环节的损耗率,提升生鲜农产品的盈利空间;推动区域生鲜农产品流通一体化实施门店的标准化管理,制定了800多万字的采购手册,生鲜、服装及食品等部门分别形成了内部流程控制手册。

第3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中间产品与半成品运输

在物流运输上,星巴克选择和冷链要求极高、被誉为“冷链之星”的某物流公司合作,展开从原材料供应地向各门店运输的工作。星巴克采取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定期订货与定量订货结合的方法,为小食选择每日定期,而其他产品则是定量订货,即库存水平降低到安全库存以下时订购固定批量。最终产品制作销售普通门店咖啡及相关衍生品(比如文化杯)是星巴克传统供应链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一直保持着店内点单,即时制作即时喝的销售模式,并尽量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保证其价值的成倍增长。智慧供应链时代智慧供应链时代已然到来,各个行业因其各自的特点,重塑供应链,搭建更加便捷的销售渠道成为趋势。聚焦咖啡领域,星巴克要想保持一如既往的强势劲头,必须在供应链信息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如图2所示。

在途产品信息化运输

信息化运输其实依靠的是数字化连接,商品出入库依靠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EPC编码系统,构成远端的信息即时传递,能够有效抑制牛鞭效应的产生,对整个供应链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里的在途产品包括了采购的原材料(生咖啡豆、生鲜牛乳等)、半成品(烘焙后的咖啡豆等)、其他原料(糖浆、调味粉等)、中间产品(浓缩固体饮料等)、其他产品(周边杯子等)。虽然在途产品种类繁多,但是并未涉及太多咖啡行业独有的物流运输要求,因此与其他餐饮业的物流运输系统升级并无太大差别;每天根据各门店的报送需求,由计划部门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实时库存进行数据分析,决定进货量和生产量,在采购需求信息之间做到高效协同,再通过专业化的物流中心,把餐饮及时配送到各个门店,以便形成高效的供应链模式。最终产品多元化销售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星巴克先后在最终零售环节增设了两个服务,专星送和啡快。2018年,星巴克官方线上订餐平台——专星送正式推出。在专星送服务范围内,门店派送单系统会智能分析周边门店运能后派单,并根据实时数据为每个订单优化配送路线,确保饮品尽快配送。2019年,星巴克又增设啡快服务,致力为顾客带来便捷高效、又兼具高品质的星巴克体验。这两个服务均是基于强大的物联网支撑和云计算的数据支持,进行第三方物流的全程监控,使得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可追溯;星巴克的员工操作也是通过第三方QA进行抽查监控,保证了饮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智慧物流与大数据

智慧物流利用包括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能力,对其正确应用可以造就连锁咖啡业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更灵活的扩张模式。事实上,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咖啡消费也日益发展起来。基于大数据支撑,ERP仓储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但能分析出具体的饮品杯数、糖浆瓶数的订购量,更能通过店铺盈利情况的数据传递,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自我评估出市场的饱和情况,对企业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星巴克“臻选”店的酒吧设置等,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客户细分的拓展,开拓适应新客户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以探寻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与此同时,星巴克打造的咖啡公园、烘焙工坊、概念店、旗舰店等,也是依靠信息系统的“智慧决策”分析出传统店铺已经足够饱和了,使得其标榜的灵活的扩张模式真正实现“灵活化”。

参考文献

[1]吴晓兵,李眩.智慧物流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02):44-46+54.

[2]张一鸣.智慧物流或成中国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21-06-25(002).

第4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3年,冷链物流产业格局发生了新一轮变化,冷链物流面临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电商物流与传统冷链物流融合的多重考验。资本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热衷依然不减,跨界冷链与冷链跨越是企业面对机遇与突破传统冷链服务的共同话题。

冷链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据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全国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500家冷链企业的冷库总容量为1900万吨,冷藏车数量为3.2万台。2013年统计显示,在500家规模企业中,106家企业计划购买冷藏车2845台,占总量的9.4%,其中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计划购买1244台,占发展总量的44%;有121家企业计划建库1357万吨,占总量的72%,其中纯第三方冷库经营单位计划建库80万吨,占发展总量的6%。如按一般项目建设周期估算,到2015年500家规模企业的冷库容量将达到3200万吨,冷藏车数量将为3.5万台。照此发展,冷库库容从2008年的850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3200万吨,将提前超额完成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依托巨大的刚性市场需求以及全行业共同努力,犹如异军突起,呈现出整体的快速发展势头。2013年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有3方面:

2013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冷链物流行业政策,使得冷链物流行业面临一个利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尤其在药品经营指标管理规范出台后,对以药品为代表的冷链物流行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电子商务发展而产生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冷链宅配,刺激了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

行业发展日趋标准化,业内领先企业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规范体系逐渐增多,且行业逐渐向综合型冷链物流商集中发展。

冷链物流市场变化状况

货品品类变化

从冷链物流行业整体规模和增长速度两个角度看,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货品品类可以细分为水果、水产品、冷冻食品、乳制品、肉类、蔬菜等。2013年水果和水产品消费量依然较大,多年来始终是重点货品品类,并且随着冷链物流成熟度的提高其需求增速也在逐渐提升。

2013年医药类产品的增长同样不容忽视。近几年由于医药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经营设施、企业资质等严格审查,医药产品在冷链运输上的占比越来越高。在前100种最畅销药品中,有冷藏温控要求的药品已经占到45%。现在采用冷链物流的医药类产品主要是疫苗和血液制品,未来诊断试剂这一市场将会进一步放开,因此从长期来看行业发展空间良好。

客户渠道变化

2013年最让业内感同身受的,就是由电子商务催生的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的新兴。冷链物流宅配的客户群体按可分为B2B和B2C两个市场。2012年数据显示,B2B占总体市场的3/4,B2C占总体市场的1/4。虽然B2C市场规模较小,但受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从2010~2012年的3年间其年均增速已经达到80%~120%。

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客户购买频次增多,以及生鲜产品尤其是海鲜产品高达50%的毛利率,使得当前电商企业纷纷推出专业的生鲜产品品类,或是加大对生鲜产品品类的拓展。

B2C市场的冷链物流模式主要分为3种类型:通过零售商下单后,由原产地直接配送至消费者、销售给主经销商或供应批发市场。可以看到,这3种模式对冷链物流行业均有强大推动作用。随着各大电商企业不断发力,预计到2015年,冷链物流宅配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0亿元人民币。

价值链的变化

冷链物流企业由单个环节服务领域逐渐向一站式综合性企业服务领域扩展。与过去相比,综合型冷链物流供应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企业在服务过程中都逐渐向立体化、跨界方向发展。

当前存在的问题

冷链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这些问题成为困扰和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

我国食品物流体系还不完善: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很多重要的行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高效的整合,部分地区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仍然滞后于食品工业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发展速度,市场化程度低:目前第三方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大多是由过去冷藏运输或仓储企业转制转型而来,企业规模小、服务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窄,技术素质和职业素养亟待提高,还不能提供完全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食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薄弱,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无法集成配套,依然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回顾新世纪以来,物流行业、快递行业都经历了布局扩建、应对外资、盲目发展、产能失衡、整合并购等发展过程,行业经过多次洗牌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专业细分领域,应多借鉴整体物流发展的情况和运行状态。今日的巨额投资有可能成为以后沉重的包袱,因此,看清行业形势,摸准发展轨迹,才能使企业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资本和网络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着企业的日常商务活动。跨界是非专业领域资本投资某一专业领域的商业模式,生鲜电商和连锁餐饮的快速兴起和向冷链物流行业的跨界,对冷链物流行业充满了考验和机遇。

跨界冷链带来的是创新,其接受市场冲击能力、竞争能力、整合能力是传统冷链物流企业不具备的。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利润大多低于8%,并非高盈利行业,且专业化程度非常高。需要通过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跨界合作,在联合的基础上实现跨界多赢,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第5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 新消费;消费模式;生鲜电商;零售业

[中图分类号] C91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36-12

201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首次提出“新消费”一词,自此这个亮眼的新词进入公众视野。新环境带来新消费,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网络消费走进千家万户,生鲜电商的快速兴起也以此为基础;与此同时,消费者的生活架构变得多元、个性化,在扫码支付、网约车、手机预约挂号等风生水起的新消费模式引领下进入“新消费时代”。生鲜电商置身新消费时代背景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方面:一是生鲜电商销售的是蔬菜、水果、海鲜等生鲜类产品,这类产品有保鲜期短、易腐烂、受地域和季节限制大,成为市场发展的短板;二是目前来看,我国物流冷链技术尚不完善,设备资源稀缺,产品缺乏品牌化建设;另外信任机制有待确立,改变消费习惯尚需努力。机遇方面:一是生鲜电商的兴盛是国家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基础形式之一,这与国家的政策支持分不开,国家坚持要全面深化改革,其中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生鲜电商的诞生将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二是生鲜电商要审时度势,善于分析消费模式的新变化,如消费者对互联网的依赖、对消费评价的关注、对产品品质的高要求等;从消费升级去倒逼生鲜电商企业升级来适应消费者需求,使生鲜电商企业努力钻研,开辟新市场。三是网购规模不断增大,生鲜电商利用已有优势,借助东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05年易果生鲜就已开启国内生鲜电商之旅,发展到2012年生鲜电商大量涌现,并被称为“生鲜电商元年”。2012年前后,本来生活等垂直生鲜电商企业异军突起;天猫、1号店等综合企业也陆续开设生鲜频道;2014年以后,许鲜、爱鲜蜂等生鲜O2O企业亮相生鲜舞台。截止到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已有10年的发展历程,然而与线下生鲜超市企业相比,生鲜电商企业属于新时代的产物,在短期的探索中并非一帆风顺。下面根据表1、表2提供的数据信息,初步了解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与一些突出问题。

由上表不难看出,第一,纵向来看,除天猫(生鲜频道)、亚马逊生鲜馆2015年才成立无销售数据外,其他各企业的销售增长态势良好。2014、2015年大部分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基本稳定,只有天天果园的销售增长率由2014年150%下降到130%,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增速显著下滑但增长率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而顺丰优选的销售增长率则由2014年的80%上涨到101%,同比上涨31个百分点,在新消费时代,顺丰优选的快捷便利优势为其带来了较快的发展。第二从横向看,各企业2014年的销售增长率在75%~171%之间,2015年在77%~170%。京东生鲜频道销售增长率稳居第一,说明具有流量优势的综合性平台在市场上经营能力较强;而1号店生鲜频道则增长最慢。代表性生鲜电商企业2005-2015平均销售增长率在80%~164%,京东生鲜频道平均销售增长率164%,远远超过其他企业,这表明代表性生鲜电商企业发展能力状况参差不齐,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别明显。

从表2可见,在新消费趋势影响下,作为线下龙头超市企业也紧跟时代步伐,重塑生鲜经营理念。尽管华润万家、沃尔玛中国等企业2015年的数据是空白,但他们的生鲜经营业绩对生鲜市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同时看到,2015年三江购物的年销售额和利润最少,分别是8.64亿元、1亿元,但是年增长率依然实现了正增长,为7.88%;新华都和人人乐的年销售量和利润都超过了三江购物,而年增长率却是负增长,分别为-12.24%、-4.75%,表明这两家企业2015年的生鲜经营趋势在下滑;而成立年份最晚的永辉超市,在2015年无论是销售额、利润还是增长率均呈现出上涨的态势,在生鲜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总体而言,线下企业生鲜销售额度大,人流量多但成本较高,所得利润额相对较少;另外,线下生鲜销售增长速度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可见生鲜销售的规模增长已经遇到阻碍。

通过表1、2的对比得出,线下生鲜零售业仍为主流,短期内不会被生鲜电商取代;线上生鲜购买影响力不足但增长速度较快。这体现了生鲜网购在大众生活中的渗透力不强;对线上生鲜信任度不足;消费习惯相当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菜篮子”模式;冷链物流技术匮乏导致线上产品滞销等问题。那么在新消费环境下,生鲜电商更核心的是尝试从消费观念变化来关注生鲜行业动态,如年轻消费者倾向网络购物,关注网络消费评价,追求生活品质。了解到生鲜电商存在的些许软肋,想要打破常规来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认识到当前新消费更加回归理性,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终极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才能凸显企业对行业的深度透 视。鉴于此,生鲜电商的发展任重道远。

二、生鲜电商的竞争优势分析

(一)国家多重利好政策为生鲜电商的发展提供保障

2015年,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相关政策鼓励农产品的网上交易,有利于在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标准的不断完善,从产品、物流等多方面支持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可以说是为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利好环境。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利好:一方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将在水产、肉、蛋等生鲜品类逐步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国家将对经营者进行严格监管和问责。

(二)生鲜品类丰富、价格实惠及购物便利是生鲜电商经营的特色

“物美价廉”的产品始终是消费者永恒的追求。因此,更低的价格和品类丰富的生鲜产品成为生鲜电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首选,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渐渐转变,偏好通过网络货比三家并在保质前提下下单。

首先,生鲜品类丰富具有吸引力。新时代消费者敢于尝试在网上购买进口、品种新奇或产地独特的生鲜产品,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其次,生鲜网购模式具有灵活性,消费者可通过增加购买量而获取更低的单价。根据艾瑞咨询关于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用户使用驱动因素调查数据显示,价格实惠、购买便利和品类丰富度是吸引消费者网购生鲜产品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别占61.7%、42.6%和36.2%,表明对于网购生鲜,生鲜产品折扣多,相比线下更实惠;同时,生鲜电商送货上门提高了消费者采购的便利性。

最后,网上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空间的界限,提高了产品种类的丰富度。生鲜电商的竞争优势已然分明,若能在上述三个方面做的更加出色,还会存在增量空间。

(三)技术升级为生鲜电商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传递信息与价值

一般而言,生鲜是消费者购买频次较高的产品,但保鲜期短、易损耗,这就决定对其操作应尽量简化,缩短时间。伴随着新技术的兴起,生鲜电商在技术革新方面,核心思想是将技术升级体现在产业链的高效运转上,对比传统产业链模式,生鲜电商产业链模式则更复杂,并且是双向流动的产业链系统。这种双向流动是指消费者可以反向定制,也可由需求推进供给,两者的对比模式如图1 。

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对比传统模式,电商模式大大节省了中间环节,使生鲜的供给端与需求端更加接近,其中通过产地直采或自建基地的方式使供应链达到最短,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经物流配送中心将产品送达消费者,达到降低中间运营成本的目的。此外,生鲜电商也可以通过从批发市场或者中间商供货的渠道获取生鲜。这样生鲜从产地通过冷链物流就可以直接运送到消费者的需求地,在互联网及冷链技术的支持下,生鲜电商不仅拓宽了供给渠道,而且丰富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相信网购生鲜将成为流行的消费方式,电商模式能实现“众多农户―生鲜电商―众多消费者”的“从产地到餐桌”的直线模式。

生鲜电商不仅在供应链环节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而且在隐性的信息传递、价值传递上,也改变了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中间环节过多,个别环节的强势及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生鲜质量与价格不匹配。生鲜电商的优势是消除部分信息不对称:在生产端,与农户一起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品牌化建设;在消费端,对消费者进行引导,从而对品质产生认同感。

(四)消费升级是生鲜电商面临的历史发展机遇

自“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事件曝光以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一度造成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民以食为天,只有产品品质过关的企业才有未来,进而使消费者的需求逐步从安全过渡到健康和品质。在新消费时代,中产消费者、新世代消费者、经验丰富的网购者成为促进线上生鲜增长的三大消费力量,他们是生鲜消费升级的推动者,生鲜电商只有挖掘优质、个性的生鲜品类才可能吸引核心群体。所谓的消费升级体现在新消费时代消费模式的改变,年轻消费者对网络越来越依赖,网购生鲜也加入到日常购物单中,同时需求更专业、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创新的生活解决方案,网购意愿更强,因此观念的转变为生鲜电商的发展孕育了生存空间。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关于2016年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生鲜是消费者消费意愿最高的品类:有63%的消费者表示要购买品质更好的生鲜产品,而所有品类的平均比率仅为42%。说明网购生鲜越来越被接受和信任,调查的主观结果表明消费者间的信息传递会影响其它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网络消费的正向评价会对消费意愿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三、生鲜电商的增长态势:2010-2015

如果从2005年第一家做水果电商的易果网算起,我国生鲜产品在线上的发展仅有十年出头。尽管生鲜品类在线上的起步较晚,但增长势头迅猛。为了具体了解生鲜电商的增长态势,这里选取2010-2015年期间生鲜电商市场的总规模、平台数、毛利率三个指标,通过分析这六年的总规模、平台数的总量增长与速度增长状况以毛利率增长水平,得出生鲜电商总体的增长态势。

(一)生鲜电商市场总规模及增速分析

研究市场的总规模,可以直观的反映出生鲜电商的总体发展状况。通过数据的显示可以看出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将逐渐释放其潜力,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可以清晰的看到生鲜电商市场逐年的增长轨迹。具体见图2。

图中显示,2010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仅为4.2亿元,到2012年增至35.6亿元,说明在2012年生鲜电商市场总规模成井喷式增长,总规模是2011年的4倍左右,增速为239%;2013年达到126.7亿元,增速为255.8%;2014年,市场规模上升至275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再度上升为497.1亿元,增速80.8%。v观六年的总量和增速可知,生鲜电商市场总规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并且增速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原因在于生鲜的高毛利及其他利好,电商们纷纷涉足生鲜领域,在2012年规模增速达到最高,但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需求相对来说还小,行业产生泡沫,所以继2012拐点之后,增速不断下降。

(二)我国主要生鲜电商平台数量分析

2010-2015年生鲜电商的平台数量的发展变化,平台数量逐年的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商企业涉足生鲜领域的热度。具体见表3。

从表4可知,2010-2013年生鲜电商市场毛利率逐年攀升:生鲜电商总毛利率由55%上涨到70%,涨幅15%,其中海鲜类、冻肉类、水果类、蔬菜类毛利率增长分别为17%、11%、10%、11%。这三年毛利率直线上升,涨幅均在10%以上说明市场运作良好,电商模式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2014、2015的毛利率出现逐年下滑现象,且2015比2014各类生鲜毛利率降幅都在20%以上,这是因为前三年的高毛利率吸引更多的电商进来分割市场,同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各类生鲜毛利率降低,从而总毛利率降低。另外,从生鲜类别来看,2010-2015年每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是海鲜类产品,其次是冻肉类、水果类,蔬菜类消费需求最低,但从总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来看,生鲜毛利率在30%以上,这个指标反映出生鲜电商的未来增长态势较为可观,潜在盈利空间大,能创造更加多元新消费模式。

四、生鲜电商行业存在的问题

生鲜电商行业在新消费环境下的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是依赖互联网起步,有一定竞争优势,发展空间很大;另一方面在市场繁荣过程中,消费模式的变革正在倒行向经营者施加压力,整个链条经营效率低、成本高等出现一系列棘手问题,生鲜电商正在经受市场的严峻考验。下面就生鲜电商面临的几个问题来了解行业目前的困境。

(一)生鲜电商规模逐年上升与渗透率低、规模小并存

从图3中可以看出,2010-2015年市场规模从4.2亿元上升至497.1亿元,增长近100倍;从增速的变化轨迹看,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每年始终以不低于80%的速度增长,趋势线较陡;然而,生鲜电商占农产品零售的比例变化不明显,趋势线较缓。在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497.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0.8%,占农产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3.4%;预计2018 年的交易规模可达2365.8亿元,渗透率提升至7%。因此,2010-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在逐步扩大,但就整个生鲜市场规模来说,所占比例很小,渗透率尚未突破10%,说明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虽然在逐年攀升,但整体规模还很小,并且渗透率低。

(二)生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较低

生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是生鲜电商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比如几种比较知名的农产品: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新疆大枣,但这些都是区域性品牌,而非全国性品牌。再看本来生活接连推出的“褚橙”“柳桃”“潘苹果”,目前除“褚橙”营销落地外,其他都并未得到新时代消费者的认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出发,生鲜产品目前还处在品牌化缺失、没有分级,有需求量但卖价不一,生产者不懂包装,甚至没有品牌观念。

就客观情况来看,生鲜农产品是非标准化产品,品种类别多且复杂多样,即使同地区的水果,也有大小和质量差别。因此,生鲜农产品相应的标准不统一,难以统一定价,“三品一标”农产品难以确定,造成货真价实的生鲜农产品难有其市场。此外,许多生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不尽如人意,在监测完成的92批样品中,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其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化肥农资样品正品率仅为20%,严重影响了生鲜农产品质量,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难上加难。

(三)物流配送和存储成本过高

生鲜电商市场令人尴尬的现象是高毛利但盈利难,主要原因是冷链物流环节成本高,冷链物流体系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一方面,虽然自建物流体系对解决冷链物流问题更有效率,但成本太大,有数据显示,生鲜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 25%~40%。所以整个冷链物流建设成本过高,回报时间较长,多数生鲜电商都难以承受巨额成本,目前生鲜电商大多选择全程冷链第三方物流配送产品。另一方面,生鲜产品易腐烂,单个消费者需求量小且群体分布较广,这就对贮藏和运输要求极高。而现有的冷技术还相对匮乏,全程冷链物流系统薄弱,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生鲜产品在采摘、存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和损耗。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整理,在2015年,我国综合冷链应用率仅为19%,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5%、30%、40%,产品损腐率较高,仅水果、蔬菜等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约有1.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损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因此,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亟需加速,跟上新消费时代的步伐。

(四)缺乏用户粘性和品牌溢价

从图4显示的用户粘性来看,天天果园和顺丰优选的用户粘性较高,分别为 39%和34%。而第二梯队的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一米鲜和许鲜的用户粘性都在29%左右。总的来说,生鲜电商的用户粘性比较平均,大都在30%左右。从图5显示的品牌溢价来看,愿意为生鲜电商支付品牌溢价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大都在 30%以下,即使是溢价最高的本来生活,愿意支付品牌溢价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也仅为 31%;同时,不愿意支付消费者比例要大于愿意支付的比例。因此,目前的状况是生鲜品牌缺乏差异化,生鲜电商只能以"价格战"的形式吸引客户。

(五)人们网购生鲜的消费习惯有待提高

在新消费时代,生鲜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的网购消费对象,但消费者的网购生鲜习惯并不等于网购习惯且这种习惯远未形成。

首先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来看,网购生鲜的比率还较低,线下购买依然是消费者首选,这与生鲜的即时需求、就近消费习惯有着极大关系,原因体现在选购体验上。消费者对生鲜的主要诉求是在“鲜”上,网购生鲜虽然便捷,但缺少体验场景,仅靠图片描述很难感知产品品质,这种现状可能引起消费意愿低与网购生鲜的负面评价。有研究结论表明:网购的负面评价会对其它消费者的网购意愿产生影响,负面评价程度越高,消费意愿则越低。所以,消费者的网购习惯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明显改善,生鲜电商需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来降低负面评价的影响,从而逐渐提高网购生鲜习惯。

其次,从生鲜电商的用户普及率方面来看,网购生鲜没有成为生活常态,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仅有24.5%的消费者尝试过,而48.1%的消费者虽然没有购买但愿意尝试。而从购买频率来看,大多数的消费者并没有定期通过网购生鲜的习惯。每周通过电商购买生鲜一次或更多的消费者的占比仅为12.4%,而出于尝试目的的消费者占比高达65.8%。可见,生鲜电商的用户普及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鲜电商的发展。

五、生鲜电商的对策及建议

生鲜电商若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得从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出发,从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出发,逆向而行,探索生鲜电商背后的商业逻辑。以下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努力寻找途径将发展瓶颈转化为发展机遇。

(一)建立生鲜产品标准,打造品牌

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一种归属感。对生鲜电商来说,无论是果蔬还是水产,都必须注重生鲜生产端的标准化,首先只有标准化的东西才更容易进行深加工和品级分类,然后才能形成品牌,最终得到消费者认可。

实行标准化就要有效控制生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经营者要考虑输出生产标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包装。缩小差异性,扩大相似性,打造一定量级的可复制性产品,所以良好可靠的上游产品才是销售的最佳起点。在标准化生产中,更多稳定且品质异常接近的生鲜产品进入流通端,按照传统理论来讲,产品品质的差异性是建立品牌的基础。比如绿色、品质优良等建立同其他产品品质的差异化。

对于生产者来说,产品永远是核心,品牌化并非企业仅靠增加投入就能做到,而是一种品质和服务的保障。褚橙便是生鲜类的品牌化先锋,它的成功归结于品质优良加上本来生活的营销落地。褚橙的意义不只是卖出高溢价的“励志橙”,对消费者来说,褚橙虽贵但品质有保障,可以放心购买;对于生鲜行业来说,褚橙寄予了国内生鲜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希望,生鲜电商选择优质供应商,打造有差异性的品牌,让具有正面评价的口碑逐u积累和传播,就能慢慢改变生鲜“劣币驱良币”现象。

(二)构建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系统

在生鲜电商快速兴起的背后,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冷链物流支持,可见冷链物流是生鲜电商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

首先,规范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第一,规范不同种类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流程、适宜的加工环境温度、冷藏与运输温度、包装材料与规格标准。第二,确保冷链物流断链最大时间限制,如生鲜产品从冷库到冷藏车之间的装卸搬运时间限制。第三,确定不同冷链物流设备的低温持续时间和低温范围,并提供在不同配送范围内冷链物流设备选择的参考;第四,确定不同生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推进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体系等专业认证制度,保障产品质量。

其次,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冷链物流运输外包。加强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及社区点设立,由于冷链物流成本较高,因此加强共同配送可相应降低成本。鼓励各类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企业等改造和建设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

最后,推广全程冷链物流体系理念和技术,应用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生鲜产品产后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建设生鲜产品专用冷库和低温分拣中心,推广相应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加强与下游物流链的冷链对接,促进生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实现生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确保生鲜产品的物流速度、效率和质量安全,同时降低损耗,提高毛利。

(三)提高生鲜电商的用户粘性和产品品牌溢价

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建立品牌。以褚橙的品牌溢价为例,普通脐橙3.5~4元/斤,褚橙12.8元/斤,后者单价是前者的3倍,本来生活充分把握了优质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心理,对褚橙做出了高溢价的定价,这是优质产品对标普通产品时顾客心理能够承受的溢价幅度,可以说褚橙高溢价的成功得益于品牌化以及产品包装。另外,本来生活通过特有的营销手段把褚橙由区域性品牌转变成全国性品牌,使得褚橙在新消费环境下,能够对接绿色消费的需求,进而增加客户粘性。因此,品牌的建立意味着品质保证,是提高客户消费粘性和高溢价的最有效手段。

其次,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生鲜行业的共识,通过全产业链全渠道运作,完全砍掉中间环节。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客户,增加客户粘性,客户也容易接受品牌溢价。比如顺丰优选铺设嘿店,大润发母公司收购甫田网,易果生鲜入股果酷,百果园启动O2O计划,永辉半边天也搞得相当火热。

(四)提高消费者网购生鲜的习惯

第一、抓住网购生鲜的主要消费力量,提高消费意愿。

随着我国的新消费环境的变化,生鲜电商正在逐渐适应并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根据《消费主张》调查发现,网购生鲜产品的消费主力主要是28~38岁的年轻白领。有鉴于此,首先生鲜电商要积极抓住消费主力人群,80后、90后是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正是这样才迎来了消费领域的新变化,这类人注重生鲜产品品质,且5~10年后将成为家庭果蔬肉类购买的主力军,并把这种网购生鲜的消费习惯传承下来,因此消费意愿较强。其次,生鲜电商还可以通过营销活动、产品设计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同时通过新兴的生鲜O2O模式增强售后服务,如本来便利等社区O2O的配送方式选择与社区便利店进行合作,下单后在1小时之内把新鲜的商品送达顾客手中,增加消费体验感。此外,运用网站直接获取用户的网购信息质量评价,增强消费者对网购的信赖程度,降低负面消费评论,可逐渐转变新时代消费习惯,提高网购生鲜的消费意愿。

第二、扩大生鲜电商的用户普及率

首先,生鲜电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产业链条的高效运转,在消费者最关注的生鲜品质、价格实惠,便利性方面满足消费者,通过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的方式,迎合用户想要便捷买到优质生鲜的观念,提高决策及购买效率、用户满意度,这样老用户带来新用户,达到扩大生鲜电商的用户普及率的目的。其次,生鲜电商要努力提高产销效率、平衡库存、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生鲜的销售成本,进而使生鲜电商实现盈利,将吸引更多的电商进入生鲜领域,当达到一定规模后,生鲜电商的用户普及率得到加强,更容易被人们熟知、接受电商模式,消费者的网购习惯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将很快改善。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消费者追捧绿色消费、品质消费的“新消费时代”,生鲜电商的发展虽然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市场规模小、渗透率低;物流成本高;盈利难;生鲜非标准化等难题,线上生鲜消费远未成为生活常态,但是,生鲜电商成长速度快,各方面的发展条件不断趋于成熟,能够灵活创新迎合新时代消费者个性、多元的需求。有鉴于此,生鲜电商要进一步发挥其平台作用,回归初心,脚踏实地去找准自身盈利方向,精细化运营,提高产品品质及用户体验,在整个流程上把生产者、生鲜电商和消费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为整个价值链创造价值,才会迎来收获的果实,同时相信生鲜电商将在国内得到普及,推动整个生鲜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陆培法.“新消费时代”来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3-15(4).

[2]罗芳茜,王明宇.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现状及行业前景分析[J].电子商务,2015,(20).

[3]刘凡,王明宇.我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探析[J].中国商贸,2014,(12).

[4]S友文.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生鲜电商物流研究[J].保鲜与加工,2017,(2).

[5]陆海霞,吴小丁,苏立勋.差评真的那么可怕吗?--负面线上评价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4,(5).

[6]谭本艳,文雅.中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世界农业,2016,(3).

[7]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J].消费经济,2009,(4).

[8]杨D.生鲜电商发展影响因素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9]刘刚.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3).

第6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生鲜电商 冷链配送 三级配送网络 精益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06-02

随着生鲜电商的兴起以及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食品的冷链配送占现在物流配送的比重逐年上升。然而正是由于这是一片刚刚发掘的“蓝海”,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标准都不完善,并且行业内也没有树立起相关标准或规范。现在市面上的冷链服务行业有非常多的运行模式,大都是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运作。同时,很多的冷链服务公司没有条件做到全程配送,多数只能做到从冷库到站点或从站点到用户这样分段的配送,这时候就需要由几个冷链配送公司合作来进行生鲜的冷链配送。但业务对接时又会出现各种如:对接时产生时间上的滞后、对接地址无法选定等问题,造成冷链断链,从而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并最终导致生鲜的大量浪费,成本急剧上升,影响公司的业绩以及效益[1]。该文旨在通过研究生鲜电商以及冷链配送的现状,提出一种解决生鲜电商冷链配送现有问题的方案。

1 精益与生鲜冷链

精益,顾名思义,是中文“精益求精”的简称,指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持续的消费,以资源的最低需求向客户提供完美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增值的过程[2],即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精益的最终目的就是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正是解决现有生鲜电商以及冷链配送市场存在的问题的妙药良方。

2 精益冷链的三级配送网络

所谓精益冷链,是将精益思想应用在冷链物流运输管理中,它并不是对物流运输的某个环节进行单独的优化,而是在整个冷链物流运输系统的建立和实施中应用精益思想,对系统的整体进行革命性的改造[3]。所以该文提出建立基于精益的生鲜冷链三级配送网络(见图1)。

该文将一个冷库所覆盖的范围按照订单的数量以及最优的路线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进行一级配送:大型车干线配送。大型车的行驶时间与行驶路段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考虑到成本、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大型冷链运输车无法直接进行宅配,必须考虑中转点/站问题。与此同时,市面上存在非常多的大型综合超市,大型超市是公众易聚集和停留的地方,周边围绕着商圈和居民区,并且由于大型车辆的体积大、运量大,操作需要的空间也相应较大,所以大型超市作为中转站是一个科学的选择。利用大型车一次性运输较多的货物,既可以减少货物的在途时间,也可以降低购置较多中小型车的成本以及车辆维护的费用;同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但是这种运输方式只适合大量短途的配送,否则成本会不降反高,因此该文将它放在一级配送网中初级配送中,以期资源利用最大化。

再将划分的区域按照该区域内不同地点的订单的数目以及最优的路线构建二级配送网:中小型车暂存中转。属于大型冷藏车的批量经济运输与“最后一公里”宅配之间的缓冲,该文采用了与小型超市或便利店合作的方式。捍嬷凶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中转,指大型冷藏车在中转点/站将货物分给中小型冷藏车,中小型冷藏车将分到的产品带回所属片区进行最后一公里宅配;其二是暂存,指中小型冷藏车在到达片区后,相应的快递员立刻进行包裹的派送,对于指定时段或暂时不能配送的包裹,放入合作便利店的冷柜中进行暂存。便利店虽然没有大型综合超市规模大但是胜在分布广、网点密集。中小型车虽然配送量不大,但经由分区域配送后,使得每辆配送车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实现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达到成本最小化。

完成二级配送之后,就是直接与客户接触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人工配送。在中小型冷藏车将货物分配到各个站点之后,将一些还不能配送的货物存放在便利店。其他全部装到小型三轮摩托车上,由人工运往各个区域的每一个消费者手中。快递员可以自己凭借经验以及订单确定最优的配送路线,所以人工配送是最具有灵活性与机动性的配送方式,且单个成本不高,可以大量启用,但是配送周期比较长,且路线呈现迂回交叉的情况。因此,该文将人工配送设置为三级配送网络的最末端,将人工配送的优点完全发挥出来,同时避免短处,以贴合精益的思想。

进行中转的时间,即大型冷藏车到达中转点的时间和中小型车到达便利店的时间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借由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的监控与信息的传送。总之,中转的时间要保证透明,使得货物交接的时候不产生时间上的滞后,保证货物的质量,实现精益冷链。

3 结语

精益冷链要求沿冷链方向的价值流不间断流动,而价值流的流动是需要有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作为载体来承担的。冷链物流网络的规划、配送路径的优化以及冷链配送中心的建设,可以提高冷链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有效保障商品的采购供应水平。配送路径的优化可提高车辆装载运输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下,形成各节点有效衔接的冷链物流网络,使冷链价值流在消费者需求的“拉力”作用下不间断地流动起来。精益思想的这一系列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提高生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确定合适的中转站和暂存点建、形成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这些因素实际上也降低了冷链的成本;而要减少成本,也必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改进。精益冷链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精益冷链的基本思想就是要使冷链物流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绩效。消除不必要的物料移动、消除供应链上不按时交货而产生的等候时间、减少不产生价值的浪费。

该文构建的生鲜冷链三级配送网络,使得冷链配送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多种可灵活组合的配送方式,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冷链运输中对接时产生时间上的滞后、对接地址无法选定等问题,大幅度节约资源、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使冷链企业拓宽业务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拥有更大的盈利空间。

参考文献

[1] 袁学国,邹平,朱军,等.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14.

第7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生鲜;O2O模式;营销策略;电子商务

2013年生鲜电商开始火爆,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仍有大量投资砸生鲜O2O领域,2016年一度被互联网业界视为生鲜电商元年。但是,即使是是京东、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巨头都无法成为生鲜O2O行业的标杆,证明生鲜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容易发展。尽管生鲜O2O有着层出不穷的阻碍,但是生鲜需求依然持续高涨,发展速度也出乎我们的意料。调查显示,大部分生鲜电商产品的利润率可以达到其成本三分之一,海鲜产品的利润最为显著,可以达到一半以上,比较受欢迎的冻肉类品则占四分之一,水果利润是最低的,这也是让生鲜电商头疼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人们来说生鲜作为生活中常备品,购买频率不言而喻,人们通常会按照习惯去自己熟悉情况的地方购买,因此随着市民对网购行为的普及,人们会对生鲜020建立自我的客户评级体系,逐渐依赖上生鲜020,将生鲜020作为习惯购买源,这样将带来大规模的客户群体,要是我们齐心协力解决现有的生鲜电商问题,这样生鲜电商的发展必将如日中天。那么阻碍生鲜O2O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O2O及生鲜电商的概念和内涵

O2O即OnlineToOffline,该商业模式的内涵是通过互联网,引导客户线上下单,至线下消费,从而完成先消费再支付最后评价的一系列环节,O2O的优势在于把网上和网下的优势完美结合,让客户在线上可以寻找到价格最低且用户评价最高自我满意的商家,进而到线实体店享受个性化的服务。O2O营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在线预付,是一次消费得以完成的有效特征,更重要的是是作为消费数据使用,才能更好的促进生鲜电商的有效发展。

生鲜电商,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用户在网上浏览生鲜产品,在网上下订单,到实体店里取生鲜或者送货上门,由于生鲜电商产品的特殊性,它要求冷链保存运输以及更高的配送时效性等要求,这些特殊性也限制了生鲜电商的发展。

二、中国生鲜O2O的发展现状

生鲜电商从2013年起开始火爆,被业界戏称为是中国电商的下一个千亿市场,各大电商以及传统巨头纷纷投资生鲜电商,如沃尔玛中粮、我买网等。市场尚未形成垄断,各方仍在积极探索,地方生鲜活跃,冷链问题层出不穷,物流成本偏高,据数据显示,我国生鲜电商020总数是4000多家,已经盈利的有40多家,200多家亏损甚大,3000多家都是在做赔本生意,十多家不赚不赔,换句话说,目前生鲜电商就是在投入,就是在烧钱。

中国生鲜电商现有的销售模式已经趋于多样化,成熟化了。有以社区居民用户为主,方便及时配送的社区020模式;有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实体超市模式;有专门依附于强大的冷链物流体系的生鲜物流配送模式;还有像京东提供线上平台供商家入住的综合性平台。

三、我国国内生鲜电商市场用户行为分析

受众年龄分布较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白领居多。有调查发现,国内生鲜电商购买者年龄大都是80后、90后,女性比例较高,男性稍低。76.9%的生鲜电商用户为本科学历;企业白领占生鲜电商用户的56%;这表明经常接触互联网的拥有一定的收入的职业人士为主要客户群。客户对于生鲜电商的使用还没有被完全接受下来,市场挖掘力较大,据调查,绝大多数生鲜电商用户使用频率为每月1~3次,物流、产品、价格等因素受重视。据调查,客户在选择生鲜电商品牌最看重的有两点:产品的保鲜度、物流的快速性,这两点也正是生鲜电商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在生鲜品类调查发现,海鲜和水果占得比重较大,是主要消费品类。调查显示,京东的“生鲜”和天猫的“喵生鲜”是国内认可度最高的生鲜电商巨头。总结下来,目前生鲜电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有生鲜产品保鲜度较低、配送不及时、客户满意度低了。

四、现今生鲜O2O存在的问题

1.生鲜本身的问题。生鲜产品是易损耗的非标产品,但凡食品都涉及安全性问题的,这就要求生鲜电商对食品安全问题把关,要建立起食品安全体系管理。

2.冷链物流资源不足,库存管理难度大,配送成本高。对于生鲜类产品这种快销产品保质期短,需要采取全程冷链、冷藏车辆等保鲜措施。我国低下的冷链率导致了我国生鲜产品的损耗率,过高的损耗率除了增加的成本以外,而且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

3.供应商多杂难以控制。生鲜供应商多而复杂。商家在生鲜产品的选择上没有严格把控好质量关和安全关,缺乏标准比对,也在源头上造成了生鲜的不安全性和质量的劣质性。

4.低端生鲜盈利率低。生鲜电商局限性也是尤其显著的,品类繁多,且价格低的品类占众数。生鲜产品作为非标准产品来说不仅仅具有全程冷链带来的极高成本负担,其损耗力度之大也是不言而喻,电商企业在这种高成本低收入的情况下没法承受低端商品的销售。

5.用户体验感低。实际用户收到的产品与网上的有区别,密封的包装、长时间的配送和产品耗损,这些问题都会让生鲜在一定程度造成上损耗,致使客户拿到生鲜成品时见到的实物和平台上的产品有一定的区别,这就不得不是客户对生鲜的体验感大大降低。

5.各地区生鲜喜爱感各异。不同的地区生活着不同的群体,他们饮食的习惯差异,造成了各地生鲜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鲜产品的成本,间接的压缩了生鲜电商的利润空间。

五、解决生鲜O2O问题的营销对策

1.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由于生鲜市场尚未成熟,用户群体规模不够打造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成本极高,使得冷链物流是生鲜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企业可以与当地的物流企业合作,比如顺丰、德邦物流等。这样即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物流配送能力。

2.实施产品订单全程跟踪,设置线下体验店。电商企业通客户订单后,随时查询产品从包装到配送的全过程,同时设线下体验店,这样就可以解决客户视觉感触弱,提高客户的体验感。

3.生鲜电商本地化。生鲜电商企业应该与当地的农产品基地或者正规生鲜零售实体店合作,形成区域合作化。由生鲜电商提供一个线上平台,根据客户订单,采取就近原则,让附近的生鲜实体店送货或者客户自取。这样可以保证配送的及时性,又能降低产品的损耗。

4.提供多种配送方式,满足客户需求。可以提供多种配送方式自取或者送货上门。企业还可以提供生鲜食品营养搭配服务,半成品服务。做人性化服务努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六、总结

近年来,生鲜O2O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生鲜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促进传统生鲜零售业的转型升级,更好的发展生鲜O2O,提高我们的生活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所要解决的难题。生鲜电商是“懒人经济”之一,其潜在市场价值是非常可观的。我相信,在未来几年内,生鲜O2O会发展成熟形成规模。生鲜O2O将会迅速地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生鲜电商企业要把握时展的潮流,努力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引进高科技,加强区域合作,形成良性竞争。同时要注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实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静.生鲜电商O2O模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3,(6):84-85.

[2]沈坤华.生鲜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26):193-194.

[3]李季芳.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7-19.

第8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生鲜”开。天猫联手新西兰贸易部开卖新西兰生蚝,京东也不甘示弱地拉上了澳大利亚贸委会开卖澳大利亚牛排。

眼下,生鲜电商引来天猫、京东、顺丰、苏宁等各行业大佬纷纷涉足,原本电商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也被开垦。不过,对于巨头而言,更大的吸引力还来自于:目前通过网络交易的生鲜产品占其比例尚不足1%,市场潜力极为可观。

生鲜电商,蓝海混战

综观近两年细分行业以及相应的增长速度,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50%左右,农业100%左右,生鲜300%左右。不难看出,生鲜是所有细分类目中最具增长潜力和爆发力的类目。

尽管生鲜网购是一片蓝海,但在这片海域“驾船”恐怕还不好“开”。因为一方面生鲜品类的保鲜周期短、库存成本高、物流难,另一方面多家生鲜电商争锋太烈。

72小时是全球进口商品完成供应链全流程目前可能做到的时间极限。在与新西兰政府确认合作后,天猫利用海量数据分析,锁定了生蚝等海鲜的消费目标城市,提前进行预售;另外,通过菜鸟网络的物流数据平台分析配送时效以及配送覆盖深度,然后联合顺丰等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确认配送目标城市。

天猫此次的加入,无疑将生鲜电商的战火再次升级。可以说,生鲜产品的电商战在今年愈演愈烈,我买网、顺丰优选、京东、苏宁易购等也纷纷加入战局,眼下可谓是大佬混战的年代,2014年做网上生鲜,除了新奇特,还有了“全进口”的趋势。

有冷链配送条件的顺丰,高端海鲜商品数量在其电商网站顺丰优选中正在逐渐增大,目前在售的有加拿大野生北极虾、西班牙红虾、阿拉斯加银鳕鱼、智利帝王蟹、苏格兰进口黄金蟹等。中粮旗下的我买网同样也有苏格兰野生黄金蟹、阿拉斯加真鳕鱼、厄瓜多尔活冻白虾在销售。还有苏宁易购,有大量波士顿龙虾、挪威三文鱼、美国黑鳕鱼在售卖。

垂直领域,执着专注

早年,曾有几位带着“互联网思维”的IT企业高管开创水果电商,追热点、造口碑,但这些企业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电商大潮之中,无一幸免,究其原因,是对水果行业本质的认识缺乏。

在天天果园联合创始人赵国璋看来,做生鲜电商,万不可盲从一味追求“性感”的热点,而错失对于行业本质的认识。过去五年天天果园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水果的原产地、种植、营养以及背后的故事,这是很长的持续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深谙行业痛点的赵国璋格外注重水果的品质,天天果园团队必须去把控货品源头,飞到海外,跟踪水果农场的生产流程,并对当地的天气、产量、品质做出可行性分析。美国新奇士Cara cara橙和Moro血橙、新西兰佳沛阳光金果、墨西哥绿巨人牛油果、新西兰Honey Belle蜜梨、西班牙脐橙等都是由天天果园首次引进国内。天天果园参考国际标准来建立标准化运作流程,这也是国外知名品牌在进入国内市场推广他们的产品时,选择与天天果园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谈及天天果园的创业理念,赵国璋如是说,“除了把最好的水果带给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把国外的水果文化、健康理念、规范的行业操作带到中国,从行业和消费者的双重角度,提升国内水果行业标准和消费品质。”

赵国璋认为,目前电商不要太看重短期盈利,而要通过用户数量、购买回头率的增长来获取长期盈利。天天果园前几年已经完成后台服务、仓储、物流方面的投资,现在最主要的是一切在安全健康前提下,更好服务于客户,脚踏实地做好生鲜行业。

回归商务,返璞归真

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的水果买卖,在赵国璋看来都是生意――必须减少损耗,降低成本,追求效率,获得盈利。归根结底,就是对整个水果价值链的掌控和运作,在电商这个“不狂奔就死”的行业里,赵国璋表示,懂得商业本质的人才有狂奔的资本。

相对于电商大佬来说,可以说生鲜市场的发掘是要伴随着烧钱开始的。这一点也是为何一般的企业做不起来的重要原因所在。

生鲜食品不同于干货,对存储温度、湿度、卫生等环境要求很高,必须有专门的冷藏设备。一旦客户收到的菜卖相不好,很容易影响其再次购买。自建冷链中心,已经花去千万投资,冷库、人工等,每一项都耗资巨大。额外的物流车、人力资源、冷库建设的巨额成本使得生鲜电商仍然难言盈利。

赵国璋也坦言供应链乃是生鲜生意的痛点,是核心的核心。天天果园最初也经历过一些不适和痛苦,但真正花了大价钱,把一个这样的系统建立起来之后,又受益无穷。由此,天天果园也获得了追溯产品上下游的能力,一批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储藏在什么位置,几时周转,谁来负责,一切都明明白白。

“整合和优化供应链,减少产品的损耗,降低成本,让利给用户,这是我们最初想做的模式。”赵国璋如是说,“经过5年后,我们发现这个模式还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坚持下来之后,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我们销售的产品90%都是进口水果,其中接近一大半都是由我们自有的买手团队从全球自有采购,所以这也是我们那么多品类可以成为全国诸多的第一的原因(很多水果品种都是由天天果园第一次引进国内并销售)。”

天天果园在冷链运输的细节上,也费尽心思。就连运输包装用的泡沫箱都会细细挑选――国内运送水果的泡沫箱多有化工余味,哪怕已经用食品袋包裹了水果,但水果还是会呼吸,通过食品袋的小孔,这种味道就会渗入水果,讲究的水果达人很容易吃出不同,所以,天天果园选择日本食品级别的泡沫箱,即便它比同类贵出三倍的价钱。

第9篇:冷链物流的盈利模式范文

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些国家的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流通量(以价值论)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并且仍在继续增长。

在我国,冷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侧重于数量保证,对品质的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冷链物流并不发达,但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农产品流通量大幅增加,冷链物流在保障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冷链物流应如何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把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加以总结,希望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发展冷链物流的核心: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

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冷链物流的核心。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容器和包装、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兽药残留物允许含量和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农产品进出口也有严格的检验和认证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如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作为联邦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根据国际通行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制定了食品安全督促计划(FSEP)。该规划不但在肉类和家禽加工厂普遍实行,而且在乳品、蜂蜜、鸡蛋、蔬菜水果加工业内也广泛应用。该规划实施以来,已经有664个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的食品企业(共2003个)提出了认证申请,其中已有327个得到了HACCP认证。此外,CFIA还向一个由加拿大农业联合会管理的规划“加拿大农场生产食品安全规划”(COFFSP)提供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该规划覆盖了从田间(畜舍)到屠宰加工企业门户的食品安全问题。它通过联邦政府和产业界的合作,鼓励国内初级产品协会开发发展战略和必要的工具,以便使生产者在农场的食品生产环节实施与HACCP原理相一致的食品安全措施。CFIA对FSEP和COFFSP计划的参与体现了其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的承诺,即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零售的多部门、跨行业的食品安全协作,最终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包括冷连物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环节:依靠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各国的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在促进各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加拿大政府在运输业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1987年基本放松了对运输业的管制,极大地促进了各种运输方式和企业间的竞争和发展。1990年后,政府进一步放开市场,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私有化和民营化改造,通过下放港口和内河运输的经营权、国家铁路公司民营化等措施,使企业真正自主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建立起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机制,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路铁海空多式联运,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与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多方参与、并存共赢的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加拿大既有以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运输企业国家铁路公司(CN)和加拿大最大的花椰菜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产地加工企业模式),也有以北美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与加拿大最大的配送中心Sobeys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批发市场与配送中心模式),还有以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Thomson Group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撑: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加拿大联邦政府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一是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对国家铁路公司补贴、改制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国家铁路公司扭亏为赢,盈利率由过去的3%提高到30.4%,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通过注入启动资金扶持,使Ontario Food Terminal Board成为拥有5000个客户、交易量540万磅/天、交易额9.6亿加元/年,纯利润100多万加元的北美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执法检查监督,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日本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视物流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对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韩国政府建立了专项基金,以资助专业性物流公司,并对开发新型物流技术的企业削减个人和企业所得税。财政出资为农协会员购买标准托盘及物流相关设备提供政府补贴,资助运输企业购买标准集装箱运输卡车。为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根据相应的农产品包装法,由政府出资80%,农户出资20%对出售前农产品进行包装,施行低温储存与运输,推进冷链物流。荷兰政府对于建立面向全欧洲的配送中心建设的企业给予选址、规划及经营方向的指导,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或贷款贴息。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

各国冷链物流的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会一方面积极宣传政府的交通方针、政策和法规,另一方面代表企业利益反映企业的呼声,对完善物流政策和改善企业经营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行业协会从不同角度起到沟通情况、协调关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作用。如加拿大卡车协会,是由加拿大运输企业、农

产品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等人员自愿组成的民间组织。协会主要协助CFIA制定冷链物流指导原则与标准,协调冷链环节行为主体的关系,组织制定本行业企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纪律,并配合CFIA对协会成员进行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在推动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

农产品冷链物流包括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从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各国政府为了确保冷链物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兽药残留物允许含量和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等方面。如在原料生产环节,为了规范农药的注册登记、使用和管理,加拿大卫生部、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会同渔业海洋部、环境部及自然资源部共同制定了《防虫产品法》,该法明确了农药的注册登记办法。以及需要提供的数据、农药用量等。加拿大环境保护法规定,要对污染物和有毒物品进行评价;农药残留补偿法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农民可以因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损失而获得补偿。在加工、贮藏和运输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温度标准,如禽类加工环境温度低于10℃,冷藏与运输温度不得高于4℃。

另一方面,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如加拿大近年积极推动有机食品的发展,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加拿大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国目前共有经认证的有机农场2500个,有机食品加工企业150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46个。有机农业的总产值为6亿加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5%。通过认证后,认证机构向有机种植或加工者授予证书,并授权其使用有机产品标识,而后方能进入流通与消费环节。再如对肉食品生产企业要利用HACCP来监督和控制生产操作过程,不但要求检查农药残留量,还要检查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对工作间温度、肉制品配方以及容器和包装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推进有机食品、HACCP及ISO等专业认证制度、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管理等,是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保障: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

各国冷链物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技术创新体现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方面积极采用GAP、GVP等先进的管理规范,使用环境友好型栽培(养殖)管理技术和先进、快速的有害物质分析检测技术等,从源头上保证冷链物流的质量与安全。

其次,使用先进的产地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许多发达国家把预冷保鲜作为冷藏品生产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预冷的关键在于一个“快”字,包含了许多在不伤害产品质量的情形下快速降温的先进技术。如加拿大花椰菜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有效消除田间热,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

第三,在储藏技术装备方面,积极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贮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其贮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气调贮藏是当代最先进的可广泛应用的果品贮藏技术。英国的气调贮藏能力为22.3×104吨,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德国等国也在大力发展气调技术,气调苹果平均达到苹果总数的50%-70%。

第四,在运输技术与装备方面,冷藏运输技术经历了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发展到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欧洲具备通畅的交通网络,公路运输快捷灵活,装卸环节少,减少了装运中的损耗,可进行“门对门”的服务。冷藏运输将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标准化、法规化的方向发展,节能和注重环保将是冷藏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铁路运输在易腐品运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铁路易腐品运输的运量占总的易腐品运输量的55%左右。欧洲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冷集箱与铁路冷藏车的配套使用,克服了铁路运输不能进行“门到门”服务的缺点,大大提高了铁路冷藏运输的质量。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食品冷藏能力达到10亿立方英尺,其中冷藏集装箱能力超过60%,超过6亿立方英尺。如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Thomson Group除具有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冷藏设施外,还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制供电器(PTO)驱动、自动控温与记录、卫星监控的“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可同时运送三种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