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精选(九篇)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

第1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媒体教学 优化整合 效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学校课堂教学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普及,大部分学校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着独特作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有时可以使历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本人就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其起到的作用,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历史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讲授知识,学生通常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声音、文字多于直观感受,时间长了后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加入,如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学生的眼、耳、心灵等都受到了“冲击”,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讲新中国成立,可放《开国大典》资料片,1949年10月1日,站在天安门上向世界庄严地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升起了国旗。广场上30万群众欢呼新中国成立,人民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半封的社会,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再现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喜悦和民族独立的扬眉吐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二、多媒体教学使课容量增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内容容量大的特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照顾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它包括电子板书、课本基础知识、结构框架、典型材料和例题分析、相关事件人物、影像、视频资料等内容。在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中“文明的链接”时,可列举一些欧洲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既扩充了知识面,又满足了一些学生的求知欲。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画图、板书等工作量,节省一部分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增大课堂信息量。

三、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容易使学生记忆、掌握历史知识。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历史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生动形象地讲述、展示历史知识。因为多媒体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以集视频、声音、动画、效果于一身,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以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画面,给学生以鲜明的直观感、动态感,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获得多重的“刺激”,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在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时,对于“交通工具的更新”可让学生看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图片,古代的轿子、马车、帆船;民国的人力车、自行车;新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改革开放后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大量涌现。还可播放一小段视频资料,通过视觉吸引、冲击,使学生对不同时期交通工具的变化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交通工具变革的印象。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利于教学内容突破重点、分析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框架结构要清晰明朗,有条理性,易于被学生理解。在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关于“农村改革问题“可使用材料来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朝)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后)材料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民喜获丰收。”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安徽凤阳农村经济状况不同的原因,反映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对比,使学生对农村体制改革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根据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文字要醒目,画面要简洁清晰,多媒体教学与历史教学的优化整合,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采用多媒体历史教学要实事求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制作出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和内容要求的课件,以便更好地实现多媒体教学与历史教学的优化整合。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应选择最优化的组合方式,如采用图文并存、动静结合、动态、直观的表现历史教学内容,实现历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整合。例如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节中,关于“变化中的男女服饰”问题,可以列出不同时期人们所穿的的不同服饰,这些服饰不仅与国家、民族、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联系紧密,有时候还与政治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展示一些不同时期的服饰,通过对比,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改善了教学的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采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地显示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高利明.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宋成栋.现代教育技术全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第2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技术的重要形式和现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引起信息传播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方式,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所倚重的媒体形式和重要工具。公共档案机构兼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特质,它和政务信息、历史文化等公共信息不仅密切相关,甚至于共同存在,是现代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社交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管理工具,对于公共档案机构的影响颇深。

美国国家档案馆(The U.S.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NARA)社交媒体的应用已逐步形成完整的网络,深入到国家档案馆以及联邦政府文件档案工作的各个角落。其在2010年12月8日就已经了《SocialMediaStrategy》(社交媒体战略),宏观指导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应用。

二、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

(一)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与社交媒体

NARA是联邦政府档案工作行政管理的领导中心和最高管理机构,不仅直接管辖档案馆及地区分馆、联邦文件中心和总统图书馆,而且依法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规定、标准,对联邦政府机关及白宫等机构的文件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1]

社交媒体是用来定义和描述通过Web技术在网络上进行的社交互动和用户信息集成的术语。个人或是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信息的创建,编辑,评论和共享。社交媒体是人们用来分享意见、观点及经验的工具和平台。社交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群。社会媒体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流行的社会媒体传播介质包括了blog、vlog、pod? cast、wikipedia、facebook、plurk、Twitter、Google+、网络论坛等,某些网站也加入类似功能,例如百度、Yahoo!An? swers、EHow、EzineArticles等。[2]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DavidS.Ferriero在201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上作了题为《NationalArchivesandSocialMedia》(社交媒体世界中的档案馆)[3]的演讲。他的发言中指出:“由于国家档案馆在联邦机构和白宫使用新技术管理档案工作方面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所以国家档案馆应该率先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他希望档案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日常的工作,并和美国公众保持联系,这种新技术就是指社交媒体”。截止到2013年5月,NARA已经在13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至少145个专页和项目(其中不包括OurArchivesWiki和公民档案工作者板块两个项目),是社交媒体应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公共档案馆。

(二)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的社交媒体战略[4]

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NARA)在2012年8月12日了其媒体战略《SocialMediaStrategy》。NARA认为,社交媒体将有可能改变其机构以及其服务于客户和美国公民的方式。它致力于提高公众的参与和协作,以期待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NARA认为社交媒体工具将帮助它实现这样的使命,更好地保管政府档案,并使得档案信息资源更容易被公众获得和使用。

NARA认为社交媒体就是社区和对话。该机构的社交媒体战略将基于六个核心价值观来促进NARA的转变。其将专注于所希望从事的三个主要的社区: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社区,政府社区,公民档案保管员。该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社交媒体的六个核心价值观

《SocialMediaStrategy》的立足依据就是六个核心价值观:一、协作:作为NARA的一员及合作者和公众一起完成国家档案馆的使命。二、领导:领先与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三、倡议:引导充满激情,创新,责任的机构。四、多样性:使NARA成为尊重多样性和所有的声音的伟大场所。五、社区:关心和注重政府社区,公民档案保管员和员工社区。六、开放性:创建一个开放的NARA,表达真实的声音。

2.员工社区内革命性的通信和协作

该战略的目标就是使NARA成为一个伟大的工作场所。NARA将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跨越NARA各级部门提高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该战略认为,开放是整个组织集体潜力解锁的钥匙之一;对等通信和交流可能会带来更好的协作,提高效率并减少摩擦。由于有机实践社区的出现和直接可以使信息到达所有工作人员的通讯工具,国家档案馆或者个人都将有机会成为领导者,并影响社区内部的思维。协作网络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专家或令人惊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该战略将倡导创新的精神,使NARA成为讨论和尝试新事物的安全之所,并采取以下的相关策略:一是授权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有效地开展工作。二是在NARA内部发展一个精通社交媒体工具的专家领导组。三是实施并鼓励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协作。四是实施并鼓励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专业交流。五是实施和鼓励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信息和状态更新的共享。

3.政府社区

该战略指出,国家档案馆将在政府机构(注重政府社区,包括联邦档案管理者,解密的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及对档案利用感兴趣的群体之间引路;将努力使NARA更有高效。政府社区成员的意见,专家咨询,知识将获悉和塑造国家档案馆的行动计划;将信奉、开发和投资新技术以推进国家档案馆的使命,通过促进创新、协作和灵活应用技术,将用较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增加员工的科技知识、积极主动,并成为在社交媒体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国家档案馆将以身作则,为创建和捕获国家档案馆自己活动和工作的社交媒体档案开发最佳实践。相关策略如下:一是创建与政府社区谈话的空间和平台。二是参与联邦档案管理者、解密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公民和关注档案利用的公共团体的在线网络空间和对话。三是开发和演示社交媒体档案管理的最佳实践。四是实施NARA电子文件管理最佳实践。

4.建立和加强我们和研究人员以及公民档案工作者的关系

国家档案馆认为研究人员是令人钦佩的,他们探寻历史线索和追查证据的无畏精神是令人震惊。研究人员通过绘制和连接的历史线索和证据,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告诉公众历史并激励国家档案馆。现在,很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聚集于NARA和其他档案馆和图书馆的研究之中,他们的故事和贡献将更加有助于凸显政府档案对于国家历史的意义。

公众中许多人是自然的分享者,国家档案馆希望培养这种冲动,并鼓励那些国家档案馆称之为公民档案保管员的研究者。通过绘制档案风景来为研究人员、历史学家、谱学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志愿者以及公民档案工作者按照其他记录的档案工作者创造导航工具分享者其遇到轨迹及档案信息。国家档案馆希望创造并使这些探路者信息成为标志杆、标签、和故事进行协作的网络空间和平台。所有这些将使得未来的研究更加顺畅并帮助那些还不知晓国家档案馆的历史爱好者获得档案所记录的信息。通过更多的对话来更好地了解历史,寻求交换对国家档案馆之间的见解,从而一起改善高国家的文献遗产的利用状况。相关策略如下:一是参与研究人员、公民档案保管员和潜在的公民档案工作者花费时间的网络空间。二是确保国家档案馆的资源和服务,能够找到和实现共享。三是查找,鼓励和认可公民档案保管员。四是为研究人员、公民档案工作者创造机会和平台来帮助国家档案馆并使他们互相帮助。五是将国家档案馆的目录嵌入社会网络的目录,并邀请公众提供网上信息。六是寻求,鼓励并认可国家档案馆基金会的支持。

(三)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应用

美国国家档案馆在2011年2月了主题为

《Guidanceon Managing Records in Web2.0/SocialMe? dia Platforms》的NARA公告,为国家档案馆及联邦的相关机构利用Web2.0/Social Media Platforms等提供了工作指南。

国家档案馆(NARA)已推出了一些Web2.0技术平台,并与Twitter,YouTube和Facebook和Flick等签署了协议,创建了国家档案馆网站在这些平台上的应用。NARA使用这些工具和网站创造了与公众沟通新方式。其不仅在Blog、Facebook、Twitter等平台上分别建立了数以十计的专业和项目,还在很多文件、图片、视频共享的平台上例如Flickr、Historypin、Youtube等开设了很多项目。

此外,美国国家档案馆还开设立两个最能体现其社交媒体战略核心理念的社交媒体应用板块。

一是Our Archives Wiki(Our Voices Our History? Our National Archives)(我们的档案维基):2011年5月,美国国家档案馆首开先河,开创了自己的“维基人”,“我们的档案维基”。为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家谱学家和档案工作人员提供了有关国家档案馆研究的知识和信息共享空间。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档案馆维基的共建:创建新的或编辑已经存在的关于国家档案馆掌握的历史题材和档案的页面,扩展在线目录的描述,个人转录的文档,添加信息以建立新资源,并将它作为在档案研究中记录有用信息的工作簿,进行相似科目和项目的协同工作。截止到2012年8月,共上传9万余份数字档案复制件到维基百科共享。

二是Citizen Archivist Dashboard(公民档案工作者控制板块):[5]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在2010年5月24日的博客中讲述了一个优秀的公民档案工作者对于发现和保存国家档案的积极努力,并在2010年7月2日的名为“Citizen Archivists Makingan ImpactattheNation? al Archives”的博文中,再次肯定了公民档案工作者在国家档案管理和史料的发现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公民档案项目号召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挖掘“公民档案工作者”的力量。

2011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公民档案工作者”板块。任何普通公民都可以:为国家档案馆网站上的档案图片和资料添加标签或者注释;转录网站上的档案,以便与更多的用户更容易地利用(国家档案馆转录试点项目),在档案馆的维基上创建新的网页和编辑现有网页,分享你的研究,扩充在线目录;针对任一历史事件上传相关图像资料;在NARA和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合作中,转录和抄写旧的航海日志、了解过去的天气情况,以期待科学家的气候研究提供帮助;参与国家档案馆旨在激励档案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各种竞赛活动;了解和参与国家档案馆的各种会议、论坛,查找相关活动并发表意见和看法等。

由于使用开源代码与社交媒体平台对接,档案信息同步在多个社交媒体网站上,人们可以使用社交媒体上的功能,自由行使公民档案工作者的权利。从档案网站到社交媒体网站的这一跳转,使关注人群瞬间爆棚,档案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正如网站标语所描述的“让所有人与国家档案馆共同分享档案的知识与智慧”。这一开拓性的创举带来了丰硕成果。据美国国家档案馆统计,在网上填写“注释说明”功能正式上线的两周内,许多公民档案工作者为1000多页手稿档案添加了注释。2012年4月,美国国家档案馆第一次面向社会开展调查,以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普查。普查结果显示,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490万人次。[6]

第3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把社会信息的传递视为是文化保存、传承、蜕变、增殖的过程。“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有文化则必有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有传播则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动,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在信息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中,依托的是媒介,它是信息传播和接收的载体。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一定要借助于载体,也就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媒介作为一种传递的渠道,作为一种传播的手段,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是传播过程完成的前提条件,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并且任何形式的传播都要依赖一定的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因素则是传播完成的必备条件。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媒介在广泛使用的时候,说明技术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下使得媒介得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普及。

古代的文化传播与交通状况是分不开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处处与交通密切相关。自先秦时期,人们就凿崖斫壁,修筑栈道,结束了秦岭南北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从秦昭襄王到我们这一代人,从修筑艰险万分的秦岭古栈道算起,到修筑贯通秦岭南北的高速公路,时间跨度竟长达两千多年。《战国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古栈道是秦入蜀的重要通道。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挥过独特的作用,是巴蜀文化与关中文化的传递带,秦岭古栈道对南北文化传播作用不可小视。不与秦塞通人烟古栈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有专家指出:古栈道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由天梯云栈构连形成的古老栈道,在数千年间穿越着秦巴大山,如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样穿越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重重关山,在人类的生存、争战、迁徙、邮传、贸易、交融等诸多领域积淀着一份厚重、独特又有些神秘的文化。秦岭的高大、闭塞,沿途的惊险,难以翻越,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先人们难以逾越自然的阻隔。秦岭造成了历史文化的阻隔,因为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时代背景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南北方不同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秦岭本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秦文化、宗族文化、山水崇拜、出世文化和神仙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枝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秦岭绵延千里,横断三秦,是阻碍关中与大西南沟通的一大屏障。两个久负盛名的“天府”,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它们之间横亘着秦岭,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翻越秦岭这座大山是非常困难的,大诗人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并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自然障碍把关中与汉中以及巴蜀地区隔开了。“秦虽有心,蜀虽有情,五万年间,爱不相接”,只有到了秦惠王将要伐蜀,开通了石牛道,秦蜀之间才开始交通。”回望远古时代,尚未出现铁器,也未发明火药,现代的开山技术、设备更是空中楼阁般虚幻。艰险万状的地理条件给沟通巴蜀秦陇等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悬崖绝壁,千沟万壑,令军旅、行人苦不堪言。秦岭南北最窄处也一百多公里,没有人烟,食宿无着,当时注定植被茂密,古树参天,完全可能迷路。我们的先祖很早就在秦巴大山中寻觅、踩踏、开凿道路,最早可以追溯至商代末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是蜀人参加牧野之战,说明居住在四川盆地的蜀人在商末已走向中原。此外“一笑倾国”的美女褒姒生长在秦岭南麓的古褒国,而周幽王的国都却在今关中长安县斗门镇附近,可见险峻的秦岭并没有完全隔断人类的婚姻联系。从古到今,翻越秦岭山路艰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闭塞。闭塞有两重性:一方面,因闭塞而保护了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却因闭塞而影响了发展。闭塞的环境,在农耕时代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闭塞环境就转化成新时代的劣势。因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制约着它的发展。关中也是如此。农耕时代,秦国的地理优势是人们十分羡慕的。荀子曾说,秦国“国塞险,形势便,山川林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自秦至唐,关中几乎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关中却渐渐冷落了。

秦岭古栈道融南北文化精髓在历史进程中,秦汉移民、战争等原因,南北方开始有往来。栈道在南北方的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南北方的交流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促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古代,边关告急、官吏升降、王命急宣、公文下达只能依赖驿道。畅通的栈道为沟通中原与大西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积淀了一份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栈道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种创造性建筑,一般在河岸、岩壁凿孔架木而成,是古代山区险要地段交通的主要形式。《辞海》的解释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根据现藏于汉中市博物馆的汉代摩崖刻石对褒斜道沿途设施记载和近年实际考查得知,栈道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则置驿。这些凌空飞架的栈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湍湍绿波之上,时而一廊,时而一阁,时而一驿。

自先秦时期,人们就凿崖断壁,修筑栈道,为文化的相互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秦岭栈道历经沧桑,促成了南北的统一,促进了西南西北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从成都至西安相距两千多里,秦岭、巴山两大山系及其支脉横亘其间。这种地理环境使蜀地与中原的联系极为困难。为了谋求发展,秦蜀先民千方百计,不惧艰险,前赴后继,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石路栈道,沟通了秦蜀间的联系。古代流传的五丁开山,石牛成道,武都担土,山分五岭等神话传说,生动反映了蜀道开凿的历史过程。南北不同族群的人类活动生成了差异的文化,连通中西交通的栈道对于南北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成为了信息传输的媒介。文化通过交通充分地传流、扩布,促进本地文化对其他素质文化的吸收,并为本地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通过对秦岭古道在历史时期联通中西交通地位与作用的考察,可以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包容,更可以认识秦岭古道为主的关中通西北交通的进步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秦岭古栈道不仅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更是文化进一步交流的桥梁。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几个盛世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都首先是以完善交通运输系统为前提的,都对关中通西北的道路建设投入了更多的心力。飞栈连云的秦岭古栈道,凝结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沉积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保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使得历代墨客骚人为之咏叹不已。千里蜀道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勤劳的见证和智慧的象征。#p#分页标题#e#

无论古代与现代,栈道在我国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栈道是历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临近国的要道,她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栈道本身在历史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而蜀道沿线的历史文物更是国之瑰宝。蜀道在历史上沟通成都平原至关中平原,融会贯通着沿线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学、民间文化,沿途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为西部最有影响和最为繁忙的文化与经济的交互传播线路,也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和最兴旺的商贸线路,不仅直接促进了区域间的物流和人际交往,也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往来。秦岭古栈道与南北文化当初那些尚未完全摆脱原始生活状态的古代先民自然踩踏出来的原始小道并不是栈道,把原始小道开辟为能供车马行进的官驿大道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春秋时代,秦人国力壮大,为征战需要,把原始小道开凿为可供千军万马行进的通道便势在必行。据史料记载,秦人的建筑工艺已相当发达,秦始皇每消灭一个国家便在咸阳原上仿造这个国家的宫殿,以空中阁道与之相通。

第4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史前媒介生态,非语言媒介,媒介物理形态,媒介符号形态

Abstract:Thispaperappliesmediaecologytostudymediadevelopinghistory.Withthebackgroundofprehistoricmediaecology,thispaper,startingwithprehistoricnon-languagemedia,analyzeditsphysicalandsymbolformandtheirchangetraces,whichincludestheanalysisonpicturesonrock,dance,balefire,drumandbambooflutewhichonlyexistinprehistory.

Throughallthese,thepapertriestoprobeintoprehistoricnon-languagemedia’sinfluenceonhumanthoughtandintercourseactivities.

Keywords:PrehistoricMediaEcology;Non-languageMedia;MediaPhysicalForm;MediaSymbolForm

作为对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主义(environmentalism)兴起的回应,以及受学科交融的影响,媒介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现了。它旨在研究“各种媒介形态在为自身寻找合适环境的竞争中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以及在社会力量的复杂生态中的生存状况”,同时也包括“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感知、理解、情感和观念,以及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如何推动或阻碍自身生存等问题。[1]”

媒介生态学无疑为我们对媒介发展史,特别是媒介形态与人类历史进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点。由于“媒介生态学既是后工业和后现代的,也是文字前和史前的”,[2]所以本文以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为例,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分析其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演变情况,并试图发现史前非语言媒介对人类思维及交流活动产生的影响。

一、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

人类在诞生伊始,就开始了交往与沟通(communication,也即所说的“传播”),这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充分表现形式,是媒介产生的直接动因。因此,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一样漫长。虽然在文字出现以前[3]的史前时期,传播媒介远不如现代高级和发达,但其媒介生态仍不失为一个逐步丰富的媒介环境结构。

有学者将人类交流的传播媒介分成三套系统:“一是推理性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文字等)和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象符号系统。二是实物系统,不仅包括与语言文字声像有关的,与通讯有关的实物(如石磬、木鼓、牛角),更是指凝结人文信息的各种产物,它们从源自地向四外扩散,本身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文化载体。三是人体系统,包括人际传播和族群迁徙等等”。[4]应该说,这种分类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史前传播媒介,但着重点在共时性上,史前媒介生态的历时性却没有体现出来。其实,从身体媒介(人体系统)向体外媒介(实物系统)发展则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

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人体系统为媒介的形体动作阶段——空间造型阶段——时间语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典型例子分别是舞蹈、壁画和神话。在第三个阶段,史前媒介生态已经发展得相当多样化了。还需要看到,尽管语言的出现能够记录和描写在时间上延展的过程、事件,但“事实上,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手段。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地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体外化媒介,例如用约定的实物来传递和交流信息、利用结绳或图形符号来记录重要的事件或生产和交易情况,利用擂鼓或燃放烟火以及这些信号的接力传递等保持远距离联络。”[5]所以语言作为符号和媒介,与非语言的媒介系统和符号体系在人类传播、交流和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一媒介生态结构的演变中,形体动作、空间造型和体外媒介都属于非语言媒介,它们都“有社会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地或被解释为有目的地发出,被有目的地接收,并有可能由接受人反馈的、除使用言词本身以外的人类属性或行为。[6]”

本文将非语言媒介作为切入点,是因为:1)“原始人思维能力在没有达到处理非实在的概念系统的水平上,更主要的思维工具只能是直观表象,甚至是主体的身体动作本身。由于视觉形象同意义的结合要比声音同意义的结合形式——语言更为具体,更为实在,所以我们有理由同意某些人类学家的观点:在前文字社会中,语言的作用还不如艺术的作用,不论是作为主体思维媒介、时会交际工具还是作为传递、积累文化信息的载体。”[7]这里我们不妨把艺术的范畴扩大或转变至非语言媒介。2)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一般符号学的建立应当在语言符号学的建立之后,但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非文字的记号系统发生于语言文字记号系统之前。而且自语言系统形成后,非语言的记号表达活动继续存在。事实上,古代的符号学思想对象往往是各种非语言的记号。”[8]

二、史前非语言媒介的形态种类

媒介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定义传播媒介的形态和内在偏倚(bias)在塑造人类交流,以及在对现实的建构、永存化和转变中所扮演的角色。这里,媒介生态学采用了生态学的种群分析法,认为形态包括(媒介)符号形态和物理形态。媒介的符号形态以代码为特征,在代码中媒介代表了信息(例如,模拟符号对应数字符号)和包括符号在内的结构(例如,命题式结构对应表征式的结构)。媒介的物理形态指传送代码的技术以及编码、传递、储存、恢复、解码和传播信息的物理要求。对媒介形态进行上述分类,是基于:

由于不同的符号形态编译出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理性(intellectual)和感性(emotional)偏倚。

由于不同的物理形态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物理和符号形态,所以它们也具有不同的内容偏倚。

结合刚才的媒介生态结构构成和演变可以发现,“推理性的符号系统”正是“符号形态”,“实物系统”正是“物理形态”。下面,以具体的实例,通过分析史前非语言媒介的这两种形态,来发掘媒介形态的融合变化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思维带来的影响。

1、物理形态——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

由于不同的物理形态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加拿大经济历史学家哈罗德·英尼斯(HaroldA.Innis)后期研究兴趣向传播学的转移其实已经展示出一种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姿态,在其《帝国与传播》一书(EmpireandCommunication)中,他提出了一对颇富启迪意味的范畴——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

根据他的理论,时间媒介有耐久性,但不适于搬运,如“刻在石头、金属上的文字、图画,刻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和印章,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文,还有金字塔、石雕、羊皮纸文书等,为典型的从古代到中世纪的时间媒介”;另外,在人类追求传播空间和传播速度的不懈进程中,“自古以来,就有种种空间媒介被设计出来。如火炬、烽火、狼烟、呼声、笛、鼓、手语、旗子等。这些信号,多借助转播系统,能迅速地进行远距离传送。其中,不乏能传播相当复杂地内容的符号体系”,[9]空间媒介虽然轻便,但是没有持久性。

无论是时间媒介还是空间媒介,无论是它们的取材还是制作,都与自然关系密切。媒介的原生性很强。比如作为时间媒介的岩画。岩画(RockArt)是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或在露天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其创作时间最早约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最迟不超过新石器时代早期,产生于文字之前。比如大多记载壁画的洞穴,并不用来住人,因为它们“是由高处下落的水流造成,必须攀爬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进口,再由高处下行”,行者“在黑暗中蹒跚前进,空穴内没有窗,墙上也没有任何缝隙。”[10]空穴内遍布水坑,伸手不见五指,必须靠感觉缓慢行走。的确,人们把所要传播的内容刻绘在石头、岩洞的墙壁上,虽然这种媒介不便携带,但可以克服时间障碍,与口传时代相比,用岩画来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确定性。由此,正是存在岩画这样一种古老的时间媒介,现在的人们才有可能亲身感受到远古时期的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如何进化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过程。

而击鼓和烽火无疑是空间媒介的最好例证,它们分别是人类最早远距离声觉和视觉通讯的常用媒介。比如说鼓。鼓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制成的,一直用来传送消息。有些非洲鼓敲起来非常响亮,声音能传到三四千米外。击鼓时部落间依次传下去,可以使信息传得很远。地处非洲中部的巴米累克族使用两种鼓,其中的一种叫“恩卡”,这是挖空的树干,下端有三个木脚,上端蒙一张兽皮,击鼓者用手击皮,击三次表示有危险,击五次表示要集会。另一种鼓叫“恩都”,是在一段树干上挖一个大洞,洞口蒙兽皮,击鼓者用两根木棒打击鼓面时,全族人知道要投入战斗了。[11]的确,早期空间媒介的多数用途是传递战争中的军事信号。

2、符号形态——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媒介的符号形态是不言而喻的。就“符号的定义”而言,自符号学诞生以来,不同的学派、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归纳出了不同的表述。比如,俞建章和叶舒宪就认为,“在交际的过程中,通过某种有意义的媒介物,传达一种信息;这个‘有意义的媒介物’就是符号”[12]。虽然这一概念很好地将符号和媒介结合起来,但我们仍需稍做辨析。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体,是由符号具和符号义组成。“符号具是符号的形象,是纸上的记号或是空气里的声音,可以由我们的感觉感知。符号义则是符号所指涉的心理上的概念。”[13]而皮尔斯所谓“意义的元素”时认为,“符号指涉其本身以外的某事物——客体(object),而且为某人所理解。换言之,符号能在使用者的心里产生作用,这作用我们称它为解释义(interpretant)”。[14]可见,索绪尔的符号具与皮尔斯的符号之间,以及前者的符号义和后者的解释义之间具有相似性。

据此,如果说刚才所分析的媒介物理形态属于客体或实物系统的范畴话,那么下面将要分析的符号形态则属于符号或符号具的范畴。例如岩画、印章上的各种图形图案、烽火、鼓语、笛音等。

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曾明确说过:“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德国人类学家利普斯也认为:“最简单的交际媒介当然是语言,传播消息的其他听觉方法是由语言发展出来的。与听觉方法相对照的是传播消息的视觉方法,它的发展导致了文字的发明……”[15]虽然本文不涉及语言和文字,但这种分类方法对史前传播媒介的符号形态来说是简单而明晰的。

刚才提到的史前岩画,所负载的信息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这样几类:远古人类生产和家居生活的画面;性与生殖;宗教仪式;战争以及各种符号等。又比如古印度的印章,印章的内容除了一些类似原始文字的符号外,还体现出相当强的生育崇拜信仰和宗教图腾信仰。比如哈拉帕一颗印章上展示了生育场面[16];又如,印章中有许多动物图形,此外,“山川河流等自然物也很常见。还有一类数量不多的印章图形很特别,它们或是共处,或是同体,反映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神崇拜。”[17]

史前非语言媒介在听觉符号方面的典型例子莫过于鼓语。鼓语有声有调,传达战斗信息的鼓语着重于声音宏大,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而平时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内容远远胜过沙场上单纯的“冲锋”“撤退”等战斗语言所包含的信息,因此光靠鼓声不足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还必须通过打击鼓的不同位置以求得不同的鼓调而传送出不同的语气。

非洲一些民族使用的木鼓就很能体现出音调的差异。他们的木鼓是一段中空的树干,一侧壁薄,一侧壁厚,壁薄的一侧在被敲击时发出高扬的音调,而壁厚的一侧发出的声音却十分低沉。这些木鼓传递出的语言有一百七十个句子,有的反映物体和动物的名称,有的是对村落要事的告知,有的是要人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他们传送的信息常常是句子而不是单字,这样人们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传者的意图了。[18]

三、媒介形态融合与媒介生态变化

纵观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媒介形态的融合是一个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还会发生的过程。通过前面对媒介形态的分类和分析,不难发现媒介形态的融合便是物理形态——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融合、符号形态——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融合、以及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的融合。最原初的媒介,其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各自的不兼容性。

无论是视觉-听觉媒介符号还是时间-空间媒介符号,视觉/听觉、时间/空间基本是彼此独立、相互不具有兼容性。人们通过烽火获得信息时,几乎不用动用听觉器官;而通过鼓语得知消息时,也几乎用不着眼睛。即便是最有可能兼容视觉和听觉符号的人的身体,在作为人际传播的媒介时,由于信息含量相对较少,即便只是通过语言或只是通过动作便可以基本表述清楚。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来看仍然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运载符号物的交通运输手段或介质不发达,而光、音等具有高度空间传播性的符号体系也无法保存下来。

不过,人类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媒介形态兼容性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史前非语言媒介在体现时间符号和空间符号记载、传承信息方面兼容性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印度印章,尽管从传播广度和速度方面而言,其仍没有到达相应的水平。

[page_break]19世纪以来,在印度河流域各地发掘出土的印章共有2000多枚,这些印章大多是用皂石、粘土和象牙制成的。这些印章的“大小不等,有12.7公分,也有6.35公分,常见的是2.3公分。形状一般是方形,也有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印章背面有印纽,中间有洞孔,以便用绳索穿过洞孔挂在身上,以防遗失。”[19]

根据学者们的推测,这些文字可能就是主人的姓名、职衔,印章所雕刻的图像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本文介绍印章的根本所在,是其既反映了和岩画类似的主题,甚至起到类似的作用,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不是刻画的对象,而是所凭借的符号载体形式——印章可随身携带,兼具了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特性。

自此往后的媒介发展趋势,是媒介形态兼容性的增强越来越明显。比如纸的出现,把人从石头的重量里解放出来。用手就能写出在纸上的文字,比起那些神圣的石头文字来,自然轻快得多,而且世俗化了。发展到电子媒介时代,终于可以将视觉媒介与听觉媒介、时间媒介与空间媒介统一起来了。

四、媒介生态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那么,史前非语言媒介的形态和内在偏倚是如何帮助人类创建环境或符号和认知结构的呢?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又如何推动或阻碍我们生存机会的呢?

英尼斯提出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概念,不仅仅是对媒介形态做出简单划分,他旨在说明两种形态的媒介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时(time)、空(space)的观念反映出媒体对文明的意义。重视时间的媒体耐久度佳,例如羊皮、黏土板和石块。此类分量重的材料适宜建筑、雕刻一类的发展。讲求空间的媒体耐久度较差,而且质轻;譬如草纸和纸张,适于行政、商业等范围广阔的地区使用。罗马帝国征服埃及之后取得了草纸的供应,造就了大型帝国行政的基石。重视时间之材料有促进地方分权及神职阶级统治。考量大规模组织如帝国的时候,应该同时由时间、空间两层面切入,以免失之偏颇。”[20]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偏倚即是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或时间倾向,从而设定了知识在时空长河中的扩散范围”,“文明盛衰——尤其是帝国——是基于时间偏倚和基于空间偏倚两种相互竞争的知识垄断彼此产生的辩证关系。”[21]

从文明进程回到人类自身,媒介的影响清晰可见。岩石和印章上的图画,“可能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人类传播事例”[22],几乎是无文字时期唯一的文化载体,组成了一个早期人类表现他们自己和他们对世界看法的最重要的证据。这些图画同时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在原始人类的意识中,这些绘画正是一种载体,用来同自然、人以及超自然世界进行交际的符号。其重要功能有“以画助猎”、“以画通‘梦’”以及“以画代言”。[23]施拉姆更认为,“洞穴艺术更可能的解释是为了教育:这些画作或许是成年礼中,部落将神话、图腾及意识传递给年轻族人的媒介。……教导年轻人一些事情,并使其永不或忘。……绘有壁画的洞穴接近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中心的程度,就好像教堂对其他世代的人类一般重要。”[24]

原始人“生活在一个由仪式、歌舞、神话、图腾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视觉与听觉表象符号所构成的象征编码系统之中”,[25]这个符号世界是以物化表象为主要媒介而构成的。而从根本上讲,当时人类的传播交流活动是受共同劳动结成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所自然产生出来的思想交流、互助信息需要的驱动。当人类自觉地运用媒介沟通时,这就意味着人类不再等同于一般动物,不再赤手空拳地站在冷漠无情而又满怀敌意的自然界面前,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个独特的中介世界。“这是精神同物质交汇的结果……它既代表了人类观察、解释和表现世界的角度,又传递了人类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办法的信息。它既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促使人类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26]

史前非语言媒介在媒介把握上表现出超自然性的特点。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要靠自然来满足,因此也就需要创造出征服自然、应对强有力的自然事物可能进行的各种抵抗。无论从物理形态还是符号形态来说,人类用其他自然的东西构建了一套传播媒介,用“自然”来对付“自然”,“这种工具应当被看作是高于单纯的自然的事物”。[27]此超自然的特点正是对史前非语言媒介与当时社会中各种力量之间复杂的共生(symbiotic)关系的最好说明。

五、结语

“生态”一词意味着对环境的研究:它们的结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史前非语言媒介的生态结构体现出单一性向多元性、身体媒介向体外媒介的演变过程。媒介生态学用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来划分史前非语言媒介的方法,既可以对媒介形态进行很好的整合,也为发现媒介形态融合、演变的实质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史前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当时的媒介,无论是内在的思维模式还是外在的生活方式对群体的影响都大于个人;更突出的影响着原始人的认知结构、情感信仰乃至生死存亡。另外,如果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进程中去,这些媒介还决定着人类历史变迁的不同形态。

最后,虽然本文较多谈论的是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在全篇的论述中,似乎有意无意在避开语言的问题,但其实,语言作为符号和媒介,与非语言的媒介系统和符号体系在人类传播、交流和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史前非语言媒介,特别是体外媒介,其“传播功能已经接近于文字,它们把信息传得更加广远,更加长久。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介的采用,意味着人类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进军了。”[28]

注释:

[1]CaseyManKongLum:Introduction:TheIntellectualRootsofMediaEcology,TheNewJerseyJournalofCommunication,Vo.8,No.1,Spring2000,

[2]LanceStrate,“UnderstandingMEA,”InMediasRes1(1),Fall1999.,

[3]考古学家认为,原始文字的产生,大约是在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间。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年,页463

[4]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20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页30

[6]熊澄宇等:《媒介史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发展史”教学课件

[7]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76

[8]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页492

[9](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20-22

[10]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韻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页16

[11]段宝林、武振江主编:《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286、287

[12]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20

[13]约翰·菲斯克:《传播,意义与符号》,张锦华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页65

[14]约翰·菲斯克:《传播,意义与符号》,张锦华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页63

[15]李彬:《传播符号的分类及功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6]B.N.丹尼、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芮传明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页215

[17]赵伯乐:《永恒捏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28、29

[18](前苏联)潘诺夫:《信号·符号·语言》,三联书店,页112-116

[19]陈子丹:《古代印度地金石档案》,《档案》,2000年01期

[20]哈罗德·A·英尼斯:《帝国与传播》,曹定人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页15

[21]丹尼尔·J·泽穹:《美国大众传播思潮:从摩斯到麦克鲁汉》,陈世敏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页224、225

[22](美)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韻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页25

[23]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页89-103

[24]施拉姆:《人类传播史》,台湾,远流出版公司,页24、25

[25]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页75

[26]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年,页459

第5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网络 多媒体技术 历史教学 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 前言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普及,有效推动了教育的进步,并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上的差异,造成当前多媒体课件历史学科特点不明晰、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等不合理现象。因此,为能够进一步规范历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文章从三方面分析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2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间的关系

在信息化时代中,历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结合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转变,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但是,历史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地位,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坚持目的性原则。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其目的就是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②坚持辅原则。多媒体技术实际上只是用于辅助教学,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技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模型等教学方式有效结合,促进教学的整体协调发展,③坚持艺术性原则。计算机网络中丰富的数据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充足的选择,历史教师应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将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更加完美,配合不同色彩、声音、视频、文字等,首先从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④坚持长期持续共享原则。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着多种历史教学相关知识,历史教师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也体现着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在资源收集方面可以建立多媒体资源库,通过资源共享加强学科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对资源库的不断更新与补充,为师生提供更多、更新的历史专业知识,实现多媒体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 加强历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又一重要因素。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二者的整合,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与现代化教育接轨,掌握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真正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首先,学校应当为教师的进一步培训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以及时间上的保障,从而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应当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并借鉴他们的整合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最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多媒体教学竞赛等,并给予成功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历史教学的教师物质上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不断提升其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能力。

4 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突出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对人类五千年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清晰的记录与诠释,并从中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历史发展进程,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与特征。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知识,高中生应该做到以史为鉴,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并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应当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学科在知识体系构建与历史思维训练上的学科特点,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解决学科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历史学习目标。为此,首先应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历史记录的是已经发生的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与我们当前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通过设置情境,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或者是搜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照片,以此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历史资料,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深刻地感受与理解史实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难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变为声情并茂的动画,实现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活化,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进行研究,指出了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证明具体整合措施与整合效果。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河北唐山 064000)

参考文献:

第6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课堂 有效利用

目前,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将多媒体与历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历史过去性、综合性、具体性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课件的制作、开发、使用成为一种趋势。相对于以往教师口头讲授并配合板书的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对历史教学过程的参与体现了其自身更多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多媒体充分利用与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有效的利用成为关键所在,现就此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在教学中兴趣和学习的关系。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如何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使之形成持久的饱满的学习热情,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多媒体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历史呈现给学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讲授《秦朝统一》背景时,导入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形貌的一段记载:“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说秦始皇相貌多与禽兽相同,并展现学生在课下据此画出的秦王画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性和想象性。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在完成统一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有哪些?由此导入秦统一的背景,为了展现战争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我通过战国时期战争的场景加上墨子和孟子的这两段话,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通过“移木立信”的flas形象说明商鞅改革在秦国实力提升的作用。为了引导学生分析秦军士兵的作战凶猛顽强,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我展示出“秦始皇兵马俑”的气势磅礴,让学生来联想秦军横扫六合,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统一中国的恢弘气势,加深学生的印象,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因此,爱国情感的教育是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在感知历史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充分利用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 历史知识具有广博性特征,历史教材内容繁多、体系庞杂,历史课的信息容量大。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图片、录象等制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适时展示出来。这样既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

例如在讲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整合成三个板块:一是亮外交政策,二是展大国雄姿,三是品风云人物。讲授过程中采取图片视频展示、新旧外交政策对比、历史情景再现等方法,在其中设置不同难度、层次和性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在讲解具体成就时:教师结合课本,展示材料、播放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视频并设置相应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外交成就。这样通过材料和视屏学生对外交成就有深入了解,同时提高他们从材料与视频中提炼重要知识点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多种形式、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是多媒体最突出的特点,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又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例如《祖国统一大业》讲述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新闻图片,影视资料,把社会和生活的热点向学生展示,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如“”活动猖獗;两岸交流的现状;我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加深对的认识,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的高度把握问题,总揽全局,提高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 朱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袁凌云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C]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李 艺 《信息技术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7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王晓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01;陈素惠,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01

2016年1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就《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表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比上年末提高了1.33个百分点,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农民存在不积极的现象。城中村居民长期游弋在城市边缘,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困境。与此同时,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其中城镇网民占71.6%。新媒体作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媒介,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的影响,真正关注城中村居民向市民的实质性转化,谋求发挥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市民化道路上的积极作用。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两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1.新媒体使用是否会促进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2.新媒体怎样影响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

一、研究设计

“城市融入”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面、深层次的社会融人。由于其概念的庞大性和复杂性,学者们对城市融入的维度划分不尽相同。本文采用韦路、陈稳曾使用的社会融合分析纬度,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探讨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韦路、陈稳认为,在社会融合的众多维度中,社会认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参与是最重要的三个,并且,媒体使用与这几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Ⅲ

本文对新媒体的使用状况的测量,包括使用强度和使用模式:上网时间、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是否发起参与发起线上活动、拥有的网络粉丝数量。为了更好地反映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情况,笔者针对其群体特征,选取了一些二级指标进行测量:社会认同上主要考察居民的角色认同和自我认同;社会关系上主要考察城中村居民社会关系广度和深度;社会参与上主要城市生活参与和城市建设参与。调查以五级量表的形式从社会认同、社会关系、社会参与三个纬度设计了15个二级问题。如关于社会认同,设计的问题有“我有城市户口,所以我是城市人”、“我会关注城市发展状况,这与我紧密相关”、“我现在的生活比以前高”、“我比以前更有成就感”;关于社会关系考量的问题有“我同邻居、社区外的朋友互相帮助,关系密切”、“我的熟人朋友增多了”、“我更加注重维系我的人际关系了”;涉及社会参与的问题有“我会参加社区活动”、“我知道如何利用身边的公共资源为自己和家人服务”、“我会参加城市志愿者服务”、“我会参加网上的公共话题讨论”、“我会参加政府的城市建设意见征集活动”、“我会参与社会监督和评议政府活动。”。从“不认同”、“不太认同”、“说不清楚”、“比较认同”、“完全认同”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以发现新媒体使用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的影响。

鉴于要探讨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本文排除其他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将“城中村居民”定格在已撤村建居、拥有小区住宅和城市户口的城中村居民。笔者选取郑州市西史赵村作为调查研究的样本地区。之所以所择该村,一是因为该村被称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典型”,“西史赵模式”曾叫响全国;二是该村城中村改造时间较久,居民生活相对稳定。从2007年搬进西史赵小区,居民已有将近9年的城市生活历程,能够对新媒体对其城市融人影响有更深刻的体会;三是该村硬件设施和制度管理较完善,排除了其他社会性因素的干扰。

二、调查结果

本研究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问卷共设计29个小题,其中涉及到居民个人的基本情况、城市融入状况以及对手机、互联网的感受三个方面。笔者把数据录入SPSS21.0FOR Wi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以及新媒体使用情况。

(一)基本情况概括

西史赵小区居民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状况见表1。

从频数分析上来看,调查样本男女分别占46%和54%,比较均衡;年龄A20岁以下、20岁一30岁、30岁-40岁、40岁-50岁、50岁以上分别占比4%、40%、14%、20%、22%,以中青年和中年人居多;文化程度上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占71%,显示出城中村居民文化接受教育程度不高。此外,在调查居民目前的工作性质时,“无固定职业及其他”占比66%,小区居民的就业状况并不太理想。笔者在深度访谈中发现这与其出租屋经济有关,招租的租金使寻找就业机会的动力大大减少。

(二)新媒体使用情况

新媒体使用情况主要从新媒体使用强度和使用目的两个方面来考察。新媒体使用强度包括平均上网时长、网龄时间、线上活动参与和网络粉丝数量。我们可以看出,西史赵小区居民在手机、互联网使用强度上已达中等水平,但网络参与度还不够高。(表2)新媒体使用强度采用等权重法,权重设为0.25,得出使用强度均值。西史赵小区居民以“获取信息”、“休闲娱乐”、“联络他人”为首要上网目的。(表3)

(三)新媒体使用与城市融入维度回归分析

在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维度――社会认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参与的考察中,笔者分别设立了二级指标来测量西史赵小区居民的城市融入程度。通过分析发现,城中村居民的社会认同程度比较高,身份认同的均值为3.17,自我认同的均值为3.26,但在对市民身份的认同上,存在着“固守农民身份”的现象。在社会关系城市融人维度的考察中,除“与社区外朋友相互帮助”的指标均值为3.04分,其他社会关系的三项指标均值均在4分以上,这说明西史赵小区居民社会关系融人度较高,但居民信任度较低。同时,在社会参与上,小区居民的城市生活参与度较低,均值仅为2.97,而政治参与度相对较高,均值为3.31,这说明相对于城市生活参与,西史赵小区居民对政治参与的意愿更高。

为回答本文提出的问题,笔者将社会认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参与城市融入维度下的六个二级指标分别作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网络使用强度和网络使用目的作为自变量分组依次输人方程。(表4)

结果显示,在社会认同上,新媒体对西史赵小区居民城市融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自我认同。网络参与度越高,使用目的越趋向于自身能力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居民,自我认同度越高,而使用目的越趋向于休闲娱乐的居民自我认同度越低。社会关系上由深度和广度两个指标测量,线上活动参与度越高、网络粉丝数量越多、使用目的越趋向于联络他人的小区居民具有较广的社会关系网络,但新媒体对社会关系深度的加深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社会参与上,网络粉丝数量越多的居民,对城市建设参与的意愿越高。这些结果表明,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人有促进作用,新媒体的不同功能特性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有不同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

(一)新媒体的信息功能有助于缩小知沟,提高自我认同

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而反思是主体理性对现实的一种沉淀,它源于主题的生活事件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对于城中村居民而言,他们在搬进城市后,各方面与城市市民存在着差距,心理趋低认同成为这个群体身上的一个显性现象。而自我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中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状况和心理融入状态,自我认同的提高对促进城中村居民的城市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使用利于提升自我认同。一方面,新媒体作为自我呈现平台,居民在网络上的自我形象展示能够帮助其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自我认同感,对其城市融人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居民王女士表示她经常会发公司的一些重大项目信息,来展示自己目前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不断提高的社会地位,虽然这些项目和她自己并没多大关系。有学者就把新媒体网络看做是提升“想象中的自身”社会地位的特殊方法。另一方面,新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其信息功能能够使城中村居民及时获取信息,缩小“知识鸿沟”,达到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实现真正的内心认同。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1970年提出了“知沟”理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以更快速度获取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而新媒体降低信息和知识获取门槛,在缩小知沟上具有优势。通过新媒体获取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缩小与城市市民在文化水平上的差距,获得自我认同,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新媒体的社交功能有助于拓展社会关系网络,但信任度较低

研究学者梁辉曾指出,手机、互联网作为一种通讯媒介能帮助人们建构次级社会关系网络。不同于现代社会层级体制下的垂直式传播,网络中介传播作为一种水平式传播,再加上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会更有可能克服现实世界中农民与城市市民间沟通的种种障碍,使它们暂时忘掉各自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虚拟网络的新媒体而且完全可能帮助城中村居民实现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从而促进城中村居民城市融人。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新媒体在帮助城中村居民实现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时主要是通过社会关系的拓展来进行的。新媒体的社交功能有利于拓展人际关系网络,但信任度较低。

一方面,在新媒体上通过有价值的信息分享、自我形象展示和线上互动等形式能够促进城中村居民和市民之间交往关系的形成。深度调查发现,城中村居民青睐于新媒体的社交属性来拓展和维系人际关系网络一通过添加微信、QQ,“朋友的朋友成了我的朋友”,朋友圈呈滚雪球式增长,社会关系网络得到拓展,与市民产生交集。并且,新媒体维系人际关系的时间碎片化,成本也大大降低。居民程女士说,不必再刻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维护人际关系,只需关注好友动态就能将关系长期维持在一种良好的状态。可见,新媒体在拓宽社会关系上具有显著效果。另一方面,陈力丹教授认为,依据六度空间理论和熟人的熟人就是朋友的逻辑,社交性的虚拟网络社会变成一个熟人的社会,将人际交往中的感情加入到网络中,会增强网络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作用。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城中村居民通过网络建立起的人际关系的信任度较弱,对其提供深度社会支持的可能性较小。许多研究显示,农民在对待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态度上存在着矛盾心理――他们依赖新媒体,但却不太相信新媒体。调查中居民李先生表示:“网络中虚虚假假分辨不清,网上一个样,现实中一个样,给他们提供帮助万一被骗了怎么办。”

(三)新媒体降低参与门槛,激发城市建设参与热情

社会参与是考量城市融入状况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城中村居民游走于城市边缘,社会参与空间有限。而公众也缺乏自我表达的平台和机制,普通人进入公共空间讨论公共事务的门槛较高,表达意见和观点的成本也较高。而新媒体所提供的开放的公众意见平台,势必会对城中村居民的社会参与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深度访谈中,笔者发现城中村居民对城市生活参与的内容较为模糊,社区生活相对单调,休闲活动仍以传统农村式的打麻将、聊天为主,但他们对城市政治生活参与的意愿较高,这大多源于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小区居民王先生表示,他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意见表达或网络投票,参与城市发展建设。

第8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陈列展览;应用;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新媒体也随之应用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在不同程度上为观众制造了更为丰富的参观体验。新媒体为我们吸收知识,获得信息提供了绝佳途径,信息的传递成为了博物馆陈列展览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博物馆展陈空间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把幻影实时合成、激光、虚拟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进陈列展览中去,并产生了较好的展示效果。

一、新媒体技术的概述及应用意义

1、新媒体的定义

维基百科对于新媒体细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RS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对话链,博客/播客,维客,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电子书,网络杂志/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纸/出版,手机电视/广播,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技术所产生的传播手段,不仅仅是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同时也扩展了信息的传播范围,源源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意识品味,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挑战。而对于博物馆行业来说,新媒体应用于博物馆陈列设计展览中,目前的技术手段具体表现为采用CAD技术、人机互换技术、数码新媒体技术、计算机程控技术、激光全息成像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和自动控制手段,使文物展品更具感染力,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最终实现展览的宣传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当今的“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以电视、计算机和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型传播形式。

2、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

博物馆是宣传教育机构,也是科学研究的机构,又是自然标本和文物的收藏机构。以文物和标本为基础,组成形象化的科学的陈列体系,对观众进行直观的宣传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特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传播、教育的功能。

只有藏品才是博物馆的核心,新媒体技术的引进,不仅有助于藏品能够更加全方位的展示,而且有助于参观者对其精髓的把握,并通过更加直观的视觉、听觉及感观,帮助参观者还原历史、重构历史。随着不同层次的参观者大量涌进博物馆参观,人们不仅仅单一停留在对藏品走马观花的浏览,而是更加关注藏品的内涵以及藏品背后的故事。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文物藏品作为文化遗产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单一的文物藏品陈列,往往是死板的,隐藏在其身后的历史事件很容易被忽略或是不易表达,而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帮助展览策划者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将文物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逐一串联起来,讲述其背后蕴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参观的心理需要。

二、新媒体应用于博物馆中的现状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陈旧的展览形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参观者对博物馆教育、服务功能的需求。为了展现博物馆的新形象,为参观者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近年来,博物馆不断突破传统的静态陈列,将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作为博物馆开展藏品收藏、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手段,为公众带来博物馆文化的全新体验。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媒体宣传、教育教学、工业制造等领域,博物馆也开始逐步将其引用到文物保护及文物管理收藏等方面。通过数字建模、三维扫描等高新技术手段,将文物表面最精确、最完整的信息资料通过采集、处理,建立相关文物信息数据库,为今后文物信息的共享、传播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例如天津历史博物馆参与研制开发的《金博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和2007年天津博物馆引进的《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藏品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妥善解决了新旧藏品信息管理的转换和衔接问题。

对于藏品信息的采集,很多珍贵的资料和信息在没有新媒体技术引进之前是无法采集到的。而现在通过高清晰数字处理,可以为专家提供以前无法得到的参考信息,甚至用这样的信息解决长期解决不了的真伪、时代和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以前人工无法完成的。

2、数字化展示与查询

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最早体现在数据库的建设上,流行称法有“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博物馆”、“数位典藏”等,主要涉及展品信息管理、展示和查询以及网络虚拟展示。

展品信息整合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法国等欧洲国家。一些大型的国家博物馆、美术馆率先开始藏品数字化建设,光盘、服务器等电子媒介被用来保存这些“国家珍贵历史文化见证物”。如今,大多数馆藏品的数据库基本完成,各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重点也从藏品档案的数字化,转移到如何实现这些数字化文化资源的展示教育。在藏品数字化基础上,出现了面向观众的展品展示与查询装置、数字化便携导览系统(如PDA等)。这一集合管理、展示和查询于一体的展品数字化,实现了博物馆为大众提供学习、研究的机会。

由于藏品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能够展出陈列的只占馆藏文物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单一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或形象化的新媒体展示,为那些不能展出的珍贵文物提供了绝佳的传播途径,满足了被地域、时间、文化知识水平等因素所制约的人们对博物馆的渴望和需求。

3、体验型互动展示

新媒体构建出一种参与、操作方式,让观众主动参与到博物馆的信息解读中。体验型之所以在此类博物馆中扎根,在于其传播内容多数属于概念类主题,比如光的反射、力学原理等,需要通过一定的道具组合操作才能实现自我解释。因此,常见的新媒体类型都以互动装置的形态出现。近年来,历史类博物馆也引入了不少新媒体,如影像、视听装置等。这些新媒体类型在解释考古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流程、历史时刻的记录等方面效果不凡,并且在吸引观众参与学习中显露出难以取代的魅力。比较常见的是故事性、纪录片式视频,幻影成像、幻影成景,表现过去历史时期的风貌。

4、远程媒体传播

近年来,随着宽带互联网、社交网站、数字电视、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的日渐发展与普及,已经无时无刻的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博物馆行业也将这些新媒体应用到博物馆展示中来。例如:大型纪录片《故宫》,就是采用专题数字作品的创作方式,通过数字电视资源向全世界讲述着故宫的历史,进而达到传播知识,宣传自我形象的目的。目前,一些大型的博物馆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新媒体技术将陈列博览、学术研究、在线咨询、参观指南、地理位置导航等多项功能集中到网站之中,通过互联网达到宣传教育的传播目的,打破了实体博物馆所受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使网民随意浏览和欣赏。

三、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管理中的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一,谨防新媒体技术的粗制滥用现象。新媒体技术的引用,既要恰当,也要适当。合理巧妙的引用新媒体技术,往往能为展览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忽略了藏品本身的核心内容,缺乏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和形象资料,新媒体技术运用的对象和场合不当,必然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甚至不符合陈列展览的规划要求。在展览内容的策划和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展览选题、藏品资料、学术资料,确立展览的传播目的,最终确定展览的内容。而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应与展览内容的契合度相匹配,不可生搬硬套技术,同时也要避免重技术、轻内容,甚至胡乱演绎、窜改历史等现象的出现。

其二,谨防宣兵夺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展览主题和内容传播服务。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固然重要,但仍应以突出展览为重点。比如有的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制作出过于炫目的模拟情景展示区,将参观者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变幻多姿的特效上,而观众未能被历史所吸引,而是被新媒体技术所吸引,那么这样的展览,没有能够触动人们对历史的感悟,也就失去了其教育的意义。因此,新媒体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为展览主题和展览内容服务,并根据文物藏品的需要提供恰当的技术手段,不能因为过分追求技术而脱离展览的核心内容。

其三,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应考虑相关人力资源的配备。博物馆的每一场展览,都代表了博物馆的形象,展览从策划、设计到布展,都离不开文博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为了把展览做好做精,就必须引用新媒体技术。与此同时,高新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及时补位,也是现代科技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关键。只有这两个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所长,才能为展览增色。而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缺少足够的技术人员,从而使资源开发更新和技术维护受到严重制约。文博工作者的大量创意和设计因技术人员的匮乏而无法变成现实的文化产品,进而在以后得资源再开发上难以连续下去。

其四,新媒体技术的引用,应考虑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新媒体技术的引进,则需要较高的庞大的资金投入,制作成本也较高。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对博物馆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各地博物馆仍处在经费紧张不足的阶段。而高额盲目的将经费投入到新媒体技术的引用中,而没有考虑自身需求与长远发展,往往也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兼顾博物馆的长远发展,适时适当地引进适合自身博物馆所能利用的新媒体技术,才能将展览与新媒体技术完美融合,在资源整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新媒体应用于博物馆展示中的发展趋势

1、人机对话――缩短与观众的距离

新媒体对观众的影响与其说是炫目的技术体验,不如说是博物馆消除自身与观众间鸿沟的一种尝试。这种试图拉近博物馆观众距离的做法,在新媒体出现后产生出两条不同的方向。其中之一是破除博物馆公共展示和研究收集间的不对等。这在展品数字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类似网页上的超文本格式,参观展览的观众们可以借助那些摆放在文物周边的新媒体装置(如触摸屏式样的文物电子展册等),查询到那些被收纳在文物室没有展出的,却与此文物类似或有关联的文物们。这样的自助服务,让藏品数据库与展品建立关联。新媒体让展览成为与观众的人机对话,观众根据偏好从中挑选不同的物件,然后在兴趣支配下观察对比得到自己的结论。

2、人的媒体化―让观众参与思考

博物馆长久以来都是以“物”为中心的,直到19世纪后半期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使用的“人”身上。21世纪初“观众导向”的思维将会一步步确立。在这一演进中,新媒体通过“让观众参与思考”与观众搭介联系,借助智能平台,打造属于博物馆的多功能导览系统。我们知道,新媒体最被称道的是它的“连结性”和“互动性”。体现在展览设计的实际中就是,利用内部各媒体之间融合协作构成的展示装置吸引观众并与之产生互动。这样的非线性传播方式,打破传统信息接收的单向性,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让观众经历观察一体验/感受一思考的认知过程,实现信息的接受和消化。

3、交互式动画导视系统设计

交互动画是指一种在动画作品播放时能够支持交互功能的动画,它包含于新媒体范畴中,是新媒体融入导视系统设计的一种形式表现。探其动画,它的本质即模拟人的感知,而非现实本身。动画依靠人类的智慧与想象力创造出来,表现的形式是以自然界为基础而高于自然界,它们的形象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运动也可以是自由多变的,因此动画中“动”和“画”的元素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交互动画体现了动画的特性,其优势在于通过人的主动控制,使图像运动和数字信息呈现互动,使观众的产生参与行为,这一特性充分体现了人本位的设计理念。依据博物馆的个性气质和空间特点,在导视设计的内容中,交互动画体现了博物馆所具有的精神意蕴,符合博物馆陈列品传统意味的要求,亦能使参观者融入馆内氛围,使之产生共鸣。

结论

科技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主题,两者迸发的创造力总是令人惊异。博物馆中的新媒体,更是社会技术不断进步、大众思想不断变化的见证者,过去了的,成为藏品展品保存陈列;进行中的,成为内容媒介展出传播。而在数字化网站的建设、体验型互动展示以及沉浸式虚拟展示方面表现的不俗,也让博物馆对其的使用倍增不少信任。新媒体,顺应技术发展而发展着,今日对新媒体的认定也许不久就会被新的新媒体所取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新媒体时刻反思,结合社会变化和博物馆变迁,寻找“新媒体”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定位和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当我们关注的程度越深,新媒体“为我所用”,服务博物馆的价值会实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

[2]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年;

[3]李怀亮:《新媒体:竞合与共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9篇: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 历史阅读 教学

一、阐述现代化教学技术

长期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发展程度不相符,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非常落后,与我国社会发展背景严重脱轨。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根据我国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通过在学校建立教学网络平台,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技术化,效率化,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高科技教学更能使学生接受,对现代化的技术应用更能反映我国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更能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

二、现代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的结合分析

在我国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主要因素已经在历史阅读中取得了非常大的应用,在整个历史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整个教学过程现代化、电子化使得现代历史阅读教学更加的方便,同时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更加轻松。从整体上来看,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现代化教育工具的传切作用,优化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在校学生逐渐都拥有一步电子化产品,通过在学校建立统一的校园网络信息,使整个学校的形成统一的交流资源。同时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化的备课文档上传至校园的信息交流平台上,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更好的分享,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因上课没听懂而造成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教育工具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立历史话题,使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这样可以使广大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改善枯燥的历史阅读教学环境。在传统的历史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历史课堂是非常枯燥的,学生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很难保持广泛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会对这种枯燥的历史课堂感到厌倦。但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辅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投影的方式来让学生观看意义深刻的历史影片,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观看历史影片的过程中可以学量的历史知识。其次在历史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电子产品通过设立有趣的历史探讨话题帮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历史,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3.建立合作讨论小组,实现探究式教学。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很少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学习都集中在课堂学习,很难形成合作讨论小组,但是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充分的展现出历史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之间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就可以设立有趣的历史探讨话题,通过小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各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的进行学习思考,同时教师需要在整个合作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方向,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辩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掌握历史知识。

4.发挥教师在现代化教学技术中的指导作用。在现代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发挥教师在历史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的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新颖与独特,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出学生各自的潜能与特长,使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受益。

5.合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不能盲目追求现代化而忽视教学效果。在现阶段的多媒体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为了追求教学的现代化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好处,但是过多的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反而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客观有效的把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从而优化整个历史教学,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的相结合效果达到最优,充分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的相结合使得整个教学的过程与教学方式发生着改变,学生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使整个学习的过程更加轻松,同时现代化的电子教学工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学生的历史阅读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历史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给当代学生的学习带来足够的兴趣与挑战。

参考文献:

[1]姜彩霞.现代教育技术让历史阅读教学更精彩[J].信息化教学.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