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精选(九篇)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1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企业不得不面对以生产工艺复杂化、主体交流信息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为特点的买方市场。此时,企业继续奉行“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联盟,即采用了“横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为适应企业组织模式的变化,管理会计呈现由单维管理向多维管理转变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组织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大多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特定管理会计工具中的应用问题,如供应链业绩评价[ 1 ]、供应链成本管理[ 2 ]等,鲜有文献站在管理会计发展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因此,本文以Lindquist & Smith[ 3 ]提出的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领域为主线,结合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控制

 

(一)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

 

在市场竞争更多的体现为供应链间竞争的环境下,链上企业休戚相关,企业需要突破单一主体的定式思维,及时、准确地评估供应链上各环节及供应链整体情况,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Beamon, 1999;Shepherd,2006)。就现有文献来看,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石(陆庆平和刘志辉,2003),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反映供应链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必然涉及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缺乏企业间良好合作关系的供应链难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因此,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间关系指标是研究的焦点之一。然而,不同于对财务状况的评价,企业间关系难以直观计量。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量化企业间关系的标准,如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Jones & Towill,1997)、协同成本节约措施(Thomas,1996)、互助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Maloni & Benton,1997)。对于各要素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业绩评价,仅依靠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能全面刻画供应链整体运行情况,为此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业绩评价模型在供应链业绩中的应用,如绩效测量矩阵模型(Keegan et al.,1989;Hoek,1998)、平衡计分卡模型(Brewer & Speh,2001;马士华,2002)、多层次评价模型(Shepherd & Gunter,2006;Li,2010)、绩效棱柱模型(Neely et al.,2000)。虽然平衡计分卡并非是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而设计,但平衡计分卡模型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能很好地适用于供应链业绩评价中,也是学者研究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型(Lockamy et al.,2004;Hwang et al.,2008)。

 

可以看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突破了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突出了企业间关系要素的重要性。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传统的以评价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生产和服务能力为主的对内业绩评价指标,还包括对企业合作、客户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的对外业绩评价指标,总体呈现多元、面向顾客、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并重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模型以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为主,强调了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体现了评价主体由单一企业向企业联盟扩展、评价维度由简单向复杂递进、评价目标由提高经济效益向提高顾客满意程度转变的趋势。

 

(二)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尽管供应链联盟将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系到了一起,但各企业仍是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在供应链联盟中时有发生。按照经济学理论及管理会计逻辑,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励策略研究。

 

正确界定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因素是构建激励机制的首要问题,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可以总结为:交易、文化及关系、制度及环境三个方面,主要内容见表2。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激励链上企业的信息共享促进收益共享,最终实现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标,其中信息共享是前提,收益共享是保证,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是目的。因此,供应链激励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共享激励和收益共享激励。进行供应链整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共享问题(Olorunniwo & Li,2010)[ 8 ]。信息共享激励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动。已有大量文献论证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运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商业流程的整合(Helo & Szekely,2005)、促进合作(Hsu et al.,2009)、降低成本(Choi & Sethi,2010)。虽然信息共享有助于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不能保证单一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情况下企业就会有保留私有信息的动机,这时就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来诱导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现有文献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定性研究探讨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一般方法,如增强团队信任、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增加沉没成本、设立利益再分配制度(杨国栋和王兆君,2005;陈国庆和黄培清,2007)。多数学者以定量研究为主,且多以契约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信息共享激励问题。学者就订货契约(Tsay,1999;谭文超,2008)、回购契约(周伟刚等,2011)、收入共享契约(Koulamas,2006)、批发价格契约(Groznik,2010)、数量折扣契约(金强,2006)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分别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些供应链协调契约可以激励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但不同契约对信息共享的激励程度及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契约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Yao et al.,2008;Cachon,2010)。虽然信息共享激励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完全共享,但现实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补充收益共享激励来调整供应链上的利润分配,达到增强链上企业信息共享和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的目标。现有文献对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探讨以单渠道环境下的研究为主。单渠道下,学者们对一对一供应链结构(Mortimer,2000;曹武军,2007)、一对多供应链结构(贾俊秀和唐奇良,2008)、三级供应链结构[ 9 ]三种供应链运行环境下的收益共享激励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合理的收入共享激励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及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

 

总而言之,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强调了以往管理会计研究中所忽视的跨企业组织能力及企业间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相对于传统激励机制而言,激励对象由员工发展为企业,激励目标由员工承诺最大化上升为企业协同化。目前对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多借助数学模型展开,通常以节点企业的完全理性为前提假设,这一约束性很强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能成立;此外,目前对于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简单的单渠道研究,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开展的是多渠道经营,因此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探讨还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所关注的如何生产的问题,谁来生产、为谁生产、和谁生产等传统成本管理所忽略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现有研究对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较多。

 

尽管作业成本法产生于单一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环境下,但其却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孙清华,2008)。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从内容来分,可分为理论框架研究、整体成本管理和部分成本管理三类。本文梳理了一条供应链作业成本法框架研究的发展路径,介绍如下:第一阶段,Lalonde & Pohlen[ 10 ]较早提出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下作业成本法的六个流程;第二阶段,在前一阶段提出的流程之上,Seuring(2002)以流程和成本动因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三步骤;第三阶段,Bache(2004)对前一阶段的三步骤提出了质疑,认为不是每一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把敏感信息进行共享,因此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三阶段模型。除了探讨理论框架外,现有文献还从供应链整体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部分成本管理两方面研究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见图2)。基于供应链的作业成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套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其割裂了成本与市场的关系,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之一即为面向市场,因此直接立足于最终顾客需求的目标成本法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外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文献可以划分为供应商视角、供应链视角、供应链及其外部环境视角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见表3),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范围由窄逐渐向宽过渡,考虑因素由少逐渐向多发展。国内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从多角度(蒋卫东等,2003;韩庆兰,2004)、分阶段(张建斌,2010;张云玲,2010)、跨行业[ 12 ]进行了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

 

总体看来,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管理和控制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供应链成本管理直接面向市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管理,还强调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企业竞争起重要作用的交易成本管理,不但要夯实物质资源的管理还需要积极拓展非物质资源的管理。目前文献对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框架体系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对核算流程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现有研究多为理论层次的探讨,且对于成本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等成本核算环节的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多,对服务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少,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指导企业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的其他管理

 

转移定价可以协调供应链中的利益冲突,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行(Boyac & Gallego,2002)。供应链上的转移定价是一种介于市场定价和内部定价之间的定价方式,兼具市场价和成本价二重性,这决定了供应链上转移定价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根据转移定价决策权的归属不同,可分为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和销售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

 

早期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反映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主导者而销售商为价格追随者这一历史事实,是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下的研究。Lee & Rosenblatt (1986)以制造商批发定价为切入点,认为制造商采用数量折扣的定价方法将增加自身的利益;Padmanabhan & Png(1995)以回购契约为切入点,考虑到销售商打折销售积压商品将给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制造商可以在定价时考虑回购价格以避免可能的品牌损失。Eppen & Iyer(1997)认为供应商可以与销售商签订补偿协议,规定销售商超预定数量提货时,需要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补偿金。近年来,为顺应时展,涌现了许多销售商主导供应链转移定价权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4。总体看来,采用转移价格对企业间交易进行核算,强化了管理会计的跨组织协调职能,促进了供应链环境下分工协作制度的有效运行,是对管理会计功能的一大突破。现有研究文献多借助博弈论和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转移定价,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用情况的方法,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供应链转移定价策略。

 

五、总结及展望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关注和反映的内容应该体现企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在供应链竞争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实务需要对于管理会计提出挑战,谋求管理会计在新环境下的创新与繁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大主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相对松散且各研究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紧密联系的体系;以博弈论和数学模型为方法的研究,设立了较多的前提假设,但供应链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很多研究只是理论层次的探讨。对于这一处于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一)重视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是由多企业相互合作组成的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加强供应链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共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对于企业间关系这一主题的探讨相对较少,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深入。

 

(二)贯彻供应链整体思想

 

目前许多文献虽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但其立足点最终可归集为供应链上的某一主体而非供应链整体,这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相违背,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将研究立足点进一步扩展至供应链整体。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会计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大会计假设及基于单一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虽然有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会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也仅局限于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特点、原则进行阐述,对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构建研究尚少。

第2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体系结构;物业服务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719.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服务业在各国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学者认为在制造领域内取得显著成效的供应链理论如果应用到服务领域中,也会对服务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000年之后,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陆续出现,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对服务供应链的理解,这些成果对于将来的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但是离成熟的理论形态还相距甚远。因此,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探讨服务供应链的理论体系结构,以期对下一步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1 文献研究综述

1.1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和内涵。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1]。本文按照服务的介入程度不同,将人们对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传统供应链的下游部分。这种认识是基于服务在产品的分销、配送、维修和回收等环节所表现出的巨大作用。代表人物有Dirk、Steve[2]和胡正华[3]等。第二类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是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有形产品。如医院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药品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提高服务绩效。代表人物有Jack[4]等。第三类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是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无形服务。持此观点的有Ellram[5]、田宇[6]和于亢亢[7]等人。

本文将服务供应链理解为以服务为主导的集成供应链。当客户向一个服务集成商提出服务请求后,它立即响应客户请求,向客户提供系统集成化服务,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分解客户服务请求,向其他服务提供商外包部分服务性活动。这样从客户的服务请求出发,通过处于不同服务地位的服务提供者对客户请求逐级分解,由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彼此合作,于是就构成了一种供应关系,同时服务集成商承担各种服务要素、环节的整合和全程管理,称之为服务供应链(Service Supply Chain,SSC)。在一定意义上,服务供应链延续了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用服务拉动整条供应链的管理和运作,以期通过服务的整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1.2 服务供应链的模型。目前,国内外对于服务供应链的模型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模型。Ellram[5]建立了一个包含服务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服务传递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等管理内容的通用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反映出了服务供应链的主要管理活动内容,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反映服务供应链中的成员结构。

于亢亢[7]以服务为节点,以工作量为缓冲,以间接服务供应商,直接服务供应商,整合服务集成商和最终客户为主体,建立了包括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技能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等主要活动,融合实体流和信息流的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该模型克服了Ellram模型的不足,但是该模型是以电子制造服务业为背景建立,其通用性有待考证。

另外,国内的一些学者针对不同服务行业,结合行业特性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例如,王珍[8]归纳了物流服务新观念,提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陈小峰[9]以需求和反馈为主线,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机构模型。施丽容[10]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建立了港口供应链结构模型。

1.3 服务供应链的应用领域。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田宇[6]认为其基本结构是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制造、零售企业模式,其中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指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它们因其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标准,且业务开展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而被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时吸纳为供应商。

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张英姿[11]指出,旅游服务组合产品实际上是一条由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旅游服务系统的特征相形相应。黄小军[12]等认为针对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的旅游服务系统是一条服务于旅行者的服务供应链。

在港口企业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阳明明[13]认为港口供应链是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将各类服务供应商(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配送,甚至金融、商业服务等企业)和客户(包括付款人和船公司等)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与典型的制造型供应链不同的是,港口供应链没有制造环节,它是以港口作为主导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施丽容[10]在阳明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企业供应链治理策略。王玖河[14]等以整体最优为出发点,从3个目标基础上建立了港口企业的集成供应链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物业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陈小峰[9]在分析物业服务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概念,认为物业服务供应链是以物业服务供应商、物业服务商和业主为主体的链式结构。

1.4 服务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目前对于服务供应链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很少见到。较为相关的研究包括:

金立印[15]以中国民航服务业为对象,考察了作为服务供应链管理动力源泉的服务领导力和组织文化同供应链管理活动间的关系,并实证检验了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对顾客满意及企业经营绩效有何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供应链战略管理活动,运作管理活动和顾客信息系统的构建通过有效提升顾客满意度,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增加企业绩效。

于亢亢[7]以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为对象,研究发现服务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有极大相关性。并认为服务供应链发挥作用的关键是用服务拉动整条供应链的管理和运作,以通过服务的整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1.5 服务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的关系研究。服务供应链思想源于产品供应链,同时是对产品供应链的补充。Shostack[16]把组织提供到市场上的物品分为4类:纯粹的实体产品、附带服务的实体产品、伴有产品的服务和纯粹的服务,并且在一条横轴上从左至右顺序排列,称之为产品/服务连续谱系图(如图1所示)。

产品供应链的作用对象是有形的产品,并且按照供求关系,逐级由供应商传递给制造商,最终到达用户手中。带有这种传递特征的产品一般都是实体产品。当产品进入消费领域后,其流通性随之消失。在消费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方式,对服务多样性、便利性的需求被强烈激发出来。将整个服务提供过程整合起来实施基于客户价值管理的服务供应链,正是适应了客户的这种需求,在服务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服务供应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产品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实际上反映的是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中,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所采取的方法与手段。服务供应链不仅仅是对产品供应链的补充,而是与产品供应链有相同的理论序位和价值内涵。参考相关文献,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简单总结如表1所示。

2 服务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参照文献[1]对供应链体系结构的梳理方法,本文提出的服务供应链体系结构包括理论基础、供应链成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如图2所示)。服务供应链的理论基础包括服务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部分。服务供应链的成员包括服务供应商、服务集成商和最终用户。服务供应链的管理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系统总成本。服务供应链研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2.1 服务供应链设计。服务供应链的设计从整体角度勾画企业蓝图,是一种扩展的企业模型。它不仅包括服务流系统,还包括组织、信息和价值传递。不同类型的服务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顾客参与程度高的服务(旅游服务)和顾客参与程度低的服务(物流服务),对供应链提出的要求就不同。前者强调顾客感知的重要性,而后者则更注重准时和便利。服务供应链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服务传递过程、服务设施、服务地点、服务能力、服务情境、质量保障和信息收集等。

2.2 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关系是指服务供应链成员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供货利益的协议关系。由于服务的易失性,导致服务供应链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选择良好的合作伙伴对于提高服务供应链的稳健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供应商选择基本方法包括:线性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数学规划法、作业成本法、数据包络法、模糊评价法、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都是制造供应链供应商选择的主要方法,在借鉴到服务供应链时应该注意评价指标的设计要适合服务的属性。

2.3 服务流程管理。服务供应链在实施和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关键流程进行管理。这些流程包括信息流、服务能力、需求、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服务传递和现金流等。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以及生产消费同时发生等特性使得服务流程管理面临新的课题。比如服务能力管理就是要解决服务商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来向顾客提供无差异服务的问题;再如,服务传递管理包含服务质量如何监督的问题,因此服务质量的评价则是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4 集成技术。集成技术一直是供应链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种是智能技术,其重要性在服务供应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服务供应链的集成技术包括信息集成和服务流程集成。在服务供应链中,集成化的信息可以对服务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通过对需求不确定性的预见可增加快速响应能力,或降低服务成本。而服务流程的集成对于提高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以及对节点企业进行协调与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5 绩效评价体系。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纬度、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服务供应链评价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何根据不同的评价纬度,科学选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成为将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前期研究阶段,借助产品供应链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应该注意两者之间的差别,切不可照单全收。另外,由于服务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形态和运作方式也可能多样共存,进行评价时应注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3 示 例

居住物业服务是为保证居住物业的使用正常,以满足使用者各种居住需求为目的的有偿性、专业性的委托服务。我国的居住物业服务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房地产综合开发以及住房商品化的推行而得以快速发展。尽管如此,物业服务在实际运作中却问题频发,主要表现为:(1)面对业主的新需求,物业服务商未能进行快速响应,造成供需结构矛盾;(2)物业服务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和关联产业较多,公共关系复杂,物业服务对此协调乏力;(3)物业服务缺乏规范性,服务质量差,服务收费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用服务供应链思想整合物业服务:把物业服务部分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加快响应速度;将物业服务与关联产业及公共关系部门进行有效集成,以加强信息沟通,提高协调能力;整合服务供应链资源,提高服务水平。本文所构建的居住物业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物业服务的内容包括公共服务和专项服务。由于这两种服务在供应链成员之间所形成的资金流、服务流和信息流不同,所以在供应链结构中构成两个模块,即公共服务模块和专项服务模块。除此之外,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外部相关部门与社区居民也有密切联系,不过因业务关系不属于服务供应链范畴,所以是链外利益主体。

(1)公共服务模块。公共服务由服务商和供应商直接提供给客户(服务流①和服务流②),资金则由客户支付给服务商,再由服务商支付供应商(资金流①和资金流②)。资金流①是住户缴纳的物业管理费,资金流②是服务商按照承包合同支付给供应商的劳动报酬,服务商的收入是两者的差额。

(2)专项服务模块。专项服务的经营方式主要有物业公司自主经营和对外招租两种形式。自主经营的项目,如商业网点、文体娱乐等,顾客和服务商之间形成逆向的资金流和服务流。对外招租的项目,如餐饮店、理发店等,承包商直接向顾客提供服务并取得收益(服务流③和资金流③),承包商与服务商定期结算承包费(资金流④)。

(3)物业服务供应链外部协调。市政、街道、居委会、卫生等部门虽然不是物业服务供应链成员,但是却对物业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它们与服务商的业务往来包括公共性代办事务、社区联动管理、信息公告等。供应链外部协调的关键是做好外部信息流(信息流④)与内部信息流(信息流①②③)的整合。

物业服务供应链将整个服务过程整合起来实施基于客户价值的管理,有助于把握客户需求,做出及时响应,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4 结束语

服务供应链将整个服务过程整合起来实施基于客户价值的管理,有助于把握客户需求,做出及时响应,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当然,在发展之初服务供应链理论仍有其不完善之处,将来可做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如前面提到的服务供应链实施的几部分内容,均有待深入研究。另外,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运营模式,服务供应链不但应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更应该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理论只有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信随着社会各界对服务供应链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会得到完善和解决,服务供应链的理论体系会更加充盈丰富。

参考文献:

[1] 刘伟华. 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Dirk de Waart, Steve Kremper. 5 steps to Service Supply Chain Excellence[J]. Supply Management Review, 2004(1):30—36.

[3] 胡正华,宁宣熙. 服务链概、模型及其应用[J]. 商业研究,2003(7):111—113.

[4] Jack S.Cook, Kathy DeBree, Amie Feroleto. From Raw Materials to Customer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Industry[J].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2001,66(4):14—21.

[5] Lisa M.Ellram, Wendy L.Tate, Corey Bilingto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J]. The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4,8(18):17—32.

[6] 田宇. 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5):49—53.

[7] 于亢亢. 服务供应链的模型与构建[J]. 现代商业,2007(21):156—158.

[8] 王珍. 物流服务新观念[J]. 集装箱化,2003(8):36.

[9] 陈小峰,李从东. 住宅区多元物业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整合研究[J]. 工业工程,2004,7(4):41—45.

[10] 施丽容. 港口供应链的构建及其管理初探[J]. 物流科技,2007(3):35—36.

[11] 张英姿. 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22—24.

[12] 黄小军,等.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初探[J]. 商业时代,2006(25):91—93.

[13] 阳明明. 香港的港口服务型供应链[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0):56—58.

[14] 王玖河,夏炎. 港口企业集成供应链模型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2007,31(2):148—153.

[15] 金立印. 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2):100—106.

第3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低碳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50-02

1 引言

21世纪全球化的到来,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因此,以低耗能、低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也在改善环境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控制碳排放量依然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碳排放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供应链管理也从绿色供应链发展到重点更为突出的低碳供应链。

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不计其数,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总结还很少。因此,本文将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总结,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2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由来

供应链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迄今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国《物流术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供应链的整体进行优化并开发其潜能,却忽视了在供应链实施中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资源供应日趋紧张、资源利用率日益下降以及环境问题的突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由MRC在1996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即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环境的因素。

虽然绿色供应链考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但它并未涉及对环境、经济、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由Drumwright首先提出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可持续供应链是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共同达到平衡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其评价指标和研究内容更为全面且复杂。

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供应链便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低碳的要求,这相比于过去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而言,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毋庸置疑,低碳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碳排放贯穿于任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分销以及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因此,对碳排放准确地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3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概述

3.1 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指标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对低碳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对低碳供应链的绩效考评可设定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财务和成本、业务运作、顾客服务、研发创新和减排环保,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设不同的二级指标。李健等人在对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的研究中,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的13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消费者、低碳领域专业人才、上下游企业间合作、跨链竞合现象、投入资金巨大、向标杆企业学习的机会、建立核心企业的低碳形象、法规政策不健全以及产业集群发展阶段,通过模型的测算给出消除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生艳梅等人在低碳视角下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构建了五个一级指标:财务价值、内部流程、客户服务、创新与学习以及低碳绿色。由此,低碳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增加了低碳、减排和绿色等相关指标,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3.2 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模型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利用传统DEA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及其绩效评价做出了初步探讨,通过检验各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来判断低碳供应链运作效果。对于DEA无效的供应链,通过计算投影进而得到投入指标的调整值。谢鑫鹏,赵道致从易逝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政府的碳排放规制入手,通过建立经济主体的主从博弈模型,得到两个产品制造商和上游碳配额供应商之间互为反应函数的纳什均衡解。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探讨了由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优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减排策略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李健等人在研究消除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中,通过ISM模型找出了阻碍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最深层次的原因,通过NK模型得出,消除影响因素的路径并非是从最深层到表层,而是按另一种顺序进行消除。

3.3 基于低碳供应链的方法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模型方法和DEA方法。比如,杨红娟,郭彬彬认为对低碳供应链运作状况的评价需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提出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虚拟了八条供应链,基于传统DEA方法对各供应链的绩效做出了评价,最后通过投影计算出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为使供应链达到DEA有效,投入要素的减少量。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基于微分博弈,研究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问题,通过假设需求是碳排放量的线性减函数,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了双方合作减排的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及利润最优值函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长期开展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4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996年,绿色供应链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在供应链的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目标,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仍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认为产品的租赁再回收比直接出售更环保,因为前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回收再制造,但Agrawal等人发现消费者在使用租赁产品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由此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比直接出售所造成的影响更大。

为全面度量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学者提出低碳供应链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方式、分销方式以及终端消费情况等各个环节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量,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绿色供应链的不足之处。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而言,低碳供应链形成了一个闭合式供应链,要求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以期实现最大限度的环境保护。

从最早供应链概念的出现到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的提出,每一步都是对供应链体系内涵的补充,使之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上,从一开始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专家会议法等,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中加入经济模型或DEA方法,使得到的结果更客观准确。

5 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碳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加之低碳供应链管理在实际运营中涉及的问题较多且较复杂,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外生机制入手,研究政府政策或企业供销各环节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合作减排。但若能激发出供应链企业自身主动减排的需求,将实现整个供应链更加低碳的运营。

其次,碳排放涉及多个层面,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供应链中的“碳足迹”进行精确的估计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从设计、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碳足迹来源于各种投入和产出,发生在许多不同的环节,这些都给碳排放的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最后,国家对于碳交易、碳税收相关的制度还比较少且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企业虽然意识到低碳生产的必要性,但国家政策中对低碳运营的扶持、补贴政策还比较少,对损害环境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大,这就使得低碳供应链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

6 结束语

低碳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中融入低碳的理念,要求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化和碳排放量最小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概括总结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指标、模型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提供方向和线索。

参考文献

[1]杨红娟,郭彬彬.基于DEA方法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9):31-35.

[2]李健,张伟正,吴成霞.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研究―基于ISM模型和NK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1-5.

[3]生艳梅,孙丹,周永占,等.低碳视角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5-27.

[4]谢鑫鹏,赵道致.低碳供应链生产及交易决策机制[J].控制与决策,2014,(4):651-658.

第4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内容摘要: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目前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与视野还不够全面、有效,扩展研究视角是进行供应链稳定性研究的客观需要。文章阐述了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意义,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视角加以汇总提炼,并从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外部环境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等层面扩展分析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以期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效。

关键词:供应链 稳定性 意义 研究视角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迎来现代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法则也随之改变,其结果意味着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发挥组织机能,更要依赖于所处供应链的经营绩效、整体实力以及自身协同工作能力。战略学者徐飞指出: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点”竞争演化到“链”竞争。物流管理专家马士华认为: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实表明:企业与企业之间“单打独斗”式的竞争正在被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模式所取代,如苏宁与国美之争、通用汽车与丰田汽车之争。供应链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供应链竞争时代,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意义

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供应链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原有的结构与功能。赵宏霞等人则把供应链的稳定性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稳定性主要是针对需求的波动性而言,即供应链应付需求波动的能力。广义的稳定性则应包括节点企业应付外在干扰的能力,联盟关系抗干扰的能力,供应链拓扑结构的抗干扰能力。由此可见,保持供应链稳定性必须以增强供应链自我调节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为基础。在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时刻威胁着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因而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便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必然要求。

(一)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系统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基于系统的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良好运作的前提。无论是哪一种产业链的有效运作,都必须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使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冲击,供应链系统都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和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否则,当受到各种冲击负荷的作用后,供应链就会断裂,动态运作就会失效。因此,无论是来自供应链内部的利益冲突,还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所有成员企业都将试图保持供应链系统的全局稳定,以便获取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确保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既是系统存在和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客户对供应链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实现供应链可靠性的根本保障

供应链的可靠性反映了供应链履行承诺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供应链成员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性、协调的可靠性以及提品和服务的可靠性。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高效率和效益,最基础的必须要有高可靠性做保证。而供应链的稳定性则是供应链可靠性有意义的保障。由于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动力在动态中组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在供应链上不断解散和重建。这表明供应链系统总是处于连续的波动状态,其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迫使人们只能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商以及客户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真正实现整个供应链条的全面可靠。

(三)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防范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在供应链运作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有市场风险、合作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解散风险等。供应链风险往往会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供应链利益受损,甚至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然而,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供应链成员的稳定、供需关系的稳定以及合作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实现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防治。

(四)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

牛鞭效应是对供应链中需求传递和放大效应的形象描述。牛鞭效应引发了企业运作成本增加和顾客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保持供应链系统的稳定对于削弱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整体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而弱化牛鞭效应则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关键。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以防止需求信息被盲目放大,从而消除或减轻牛鞭效应,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改善。

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

供应链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供应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极少数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供应链的稳定性。覃正应用信息熵概念,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Ouyang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信息共享弱化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以此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任君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建立供应链的模型,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联性、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可行性、链上产品的市场满意指数三个方面得出稳定性供应链的约束条件。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网络效应激“套牢”和信息协调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供应链稳定性的建议。企业界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有少量报道,如招商迪辰集团主席范棣认为,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可以持久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但总体而言,目前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研究的方法和视野还不够全面、有效。在此,笔者基于对现有研究视角的汇总与提炼,从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外部环境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等层面扩展分析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以期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效。

(一)基于供应链设计层面

供应链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功能发挥和运行效率。供应链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全面协调各方资源配置,不断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响应速度,最终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供应链设计应该遵循集优原则、简洁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以及战略性原则。供应链设计不当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运作失败,因而必须讲究策略。目前常见的设计策略有基于产品的策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基于成本核算的策略、基于多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多级供应链系统设计策略、围绕核心企业的设计策略以及在产品开发初期的设计策略等。也有少量学者研究新的设计策略,如徐学军提出供应链设计的“匹配策略”。就供应链设计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供应链机构设计、成员设计、产业设计及运作设计。机构设计包括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决策与协调为主要目的的领导机构设计、供应链日常事务管理机构的设计以及供应链监督检查机构的设计等。成员设计主要是针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设计,即要充分考虑加入供应链的企业数量,保证入链企业的素质,为将来企业间的合作和供应链的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产业设计主要涉及供应链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以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与产业共生关系等。运作设计主要是围绕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包括采购流程设计、生产流程设计、库存管理设计、配送渠道设计以及信息系统设计等。供应链设计的思想、原则、策略及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供应链能否保持稳定的先决条件,是研究供应链稳定性的窗口。因此,可以从供应链设计的思想视角、原则视角、策略视角以及内容视角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出保持稳定性的对策。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层面

供应链管理以信息资源处理为管理内容,以渠道为核心管理范围,以最终客户需求为管理起点,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管理目标,强调价值的整体创造与共同分享,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紧密合作。供应链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是保持供应链的稳定,而供应链的稳定又是供应链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站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可以从供应链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和机制建设两个视角来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首先,基于理论运用视角,必须分析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所运用的理论。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理论简单划分为方法理论、人事理论和经济理论。方法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突变论、协同学理论等;人事理论包括激励理论、公平理论、信用理论、竞合理论、心里契约理论等;经济理论包括产业集群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任君卿的《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柳菲的《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联盟形成过程及稳定性分析》等文章,都是基于理论运用视角的代表。其次,基于机制建设视角,所要考虑的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机制建设问题。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机制包括:竞合机制、决策机制、协商机制、信任机制、创新机制、自律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机制等。如于海江的《供应链管理中节点间合作的决策机制与性能评价研究》就是围绕供应链管理中的决策机制和供应链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属于机制建设方面的研究视角。最后,无论是理论运用视角还是机制建设视角,都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性作出非常深入的有价值的探索,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

(三)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

供应链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供应链外部并能对供应链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政策、市场、体制、金融、技术、资源、行业环境、文化习俗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供应链结构的调整和供应链风险的产生,从而威胁到供应链的稳定。因此,必须注重外部环境与供应链稳定性的内在关系研究,以便及时消除或减少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的不良影响。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视角主要来自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其中,市场资源视角主要探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市场需求视角主要探讨用户需求(产品或服务)的变化对供应链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市场风险视角主要探讨由外部环境引起的供应链风险对整个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法律政策视角主要探讨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既可能是微观的,也可能是宏观的。如交通事故、停水停电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产生轻微的影响,而战争、地震、瘟疫、资源短缺、重大意外事故等可能严重威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此外,政策修订、体制改革、技术更新以及需求转移等因素也会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所以,从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等视角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可取性和价值性。

(四)基于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层面

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和整理知识的工作过程,正确的研究方法则是科学研究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所以,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要讲究方法。从方法层面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主要是解决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目前,针对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视角主要有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博弈论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定性研究法:即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如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如罗昌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供应链稳定性判据,进而对供应链的稳定性问题运用定量研究法进行探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即对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如覃正、姚公安从系统论的角度应用信息熵概念(定性研究),建立供应链系统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定性研究),并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定量研究)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博弈论方法:即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现实世界中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方法。柳菲和张磊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供应链联盟的形成过程,并对同位供应链联盟和错位供应链联盟进行稳定性分析。实证研究法:即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文章《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研究》针对跨国公司FASTCO公司的全球化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维持全球化供应链稳定的对策。此外,利用比较法、统计法、规范研究法以及系统分析法等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尚不多见,基本处于萌芽状态,值得深入考究。

综上所述,在现实中,稳定的供应链通常具有相当的“顽强性”、“抗扰动性”和“环境适应性”。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在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供应链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供应链的稳定强调的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稳定,而供应链的发展与创新则重点考虑供应链存在的持久性。随着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扩展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成为进行供应链问题研究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任君卿,刘思峰.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10(1)

3.赵宏霞,杨皎平.供应链的可靠性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3)

4.王旭,李卉.基于稳定供应链的商业竞争风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9)

第5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153-01

摘要: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必须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方式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为此必须注重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集成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和支持系统、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系统重构、适合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

关键词:供应链 管理 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包含了产品自原材料至最终用户移动过程中全部相关活动,包括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控制、订单处理、库存控制、运输、仓储管理和客户服务。同时还包含对连接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系统各项活动的管理。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应该是协调并集约供应链中所有活动,最终实现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过程。它包含并连接供应链中各参与者。作为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些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分销商、承运人、3PL、信息系统供应商等等。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本质是基于信息技术提出的新的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的综合。

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是基于流程的管理,由过去的生产导向的生产活动转变为市场导向,客户驱动。通过市场导向,原材料、成品、包装材料的流动实现最优化――从而降低库存――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压缩订单前置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3、供应链管理的要点:

(1)供应链是一个单向过程,链中各环节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通过链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2)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从总体来考虑。如果只依赖于部分环节信息,由于信息的局限或失真,可能导致计划失真。

(3)不同链节上的库存观不同,在物流的供应链管理中,不把库存当做维持生产和销售的措施,而将其看成是供应链的平衡机制。

(4)供应链管理采取新的管理方法。诸如用总体综合方法代替接口的方法,用解除最薄弱链寻求总体平衡,用简化供应链方法防止信号的堆积放大,用经济控制论方法实现控制等等。

4、供应管理的效益

供应链管理的突出效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二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供应链管理,就要使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对顾客的需要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信息沟通方式的变化,导致了交易方式及交易流程的变化,从而大大地缩短了交易周期,同时降低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减少浪费或降价,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二、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意义和要点

1、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意义研究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尤其从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运作方式来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大型百货商场看起来气势不凡、然而其内部却是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各个部门单独进货,各有各的进货渠道。这不仅加大了进货成本,而且使整个企业失去了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没有发挥集团公司应有的优势。观念落后、管理模式跟不上时展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界还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链。其结果是使我国企业失去竞争实力。

2、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要点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适作方式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因此,对我国企业传统制造模式的改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怎样将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有机地集成起来,使之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与供应链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是关于生产系统设计时间问题。就传统而言。有关生产系统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制造企业的内部环境,侧重点在生产系统的可制造性、质量、效率、生产率、可服务性等方面,对企业外部因素研究考虑较少。在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供应链对产品成本和服务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出现,扩大了原有的企业生产系统设计范畴,把影响生产系统运行的因素延伸到了企业外部,与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都联系起来。因而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就成为构造企业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2)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对供应链的有效控制要求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应该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

第6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主成分分析法;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3-0099-05

[收稿日期] 2011-02-1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63014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09HQ0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2008H05);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10G0020814)。

一、引言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是由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于1996年首次提出的,它是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生产、消费,直到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链中各个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绿色供应链的思想一经提出,很快就成为各国学术研究的热点。

关于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绩效的研究,Richard[1]指出在绿色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评价、精益供应链及在供应链内建立合作战略等有利于改进整个链条的活动与环境相容的程度;Lippman[2]认为有效地实施环境意识供应链的关键因素包括:最高领导层的参与、多功能团队的集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合作创新等;Green[3]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合作方式是推动、激励与强迫各企业实现其活动与环境相容的关键性因素;Jeremy Hall[4]通过对英国与日本的食品零售商和英国航空工业的案例研究后发现:整个供应商的行业领导者在供应链渠道中占有主导力量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的运营。

国内的相关研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虽然目前制造企业也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实施这战略。蒋洪伟、韩文秀[5]详细介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武春友、朱庆华[6]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采购员和供应链经理在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担任关键角色。通过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供应商的开发以及购货程序的改进,他们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起着重要作用;马祖军[7]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及集成特性并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研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李向东等[8]研究提出,通过供应链上战略伙伴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及利益共享,企业可做到在经济利益及环保效益的双赢。朱庆华、耿勇[9]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对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进行聚类分析;方炜等[10]建立了成功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关键因素概念模型,提炼出了影响绿色供应链实施的12项关键因素。以上学者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但最后都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模式,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情况,确定影响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主要因素,以山东省部分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有关调研数据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为制造企业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我国制造企业提升绩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二、研究设计

为了研究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绩效中相关因素的影响度,我们开发了一份问卷。本文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问卷开发,具体包括选择问卷的问题,设计调研问卷,咨询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修改问卷;(2)数据搜集与整理;(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制造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过程中对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

本课题的企业评判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一共发出130份问卷,返回问卷101分,有效问卷87份(有效返回率为86.1%)。样本中的制造企业只是针对山东省内的制造企业,重要集中在济南高新区、工业园,烟台工业区、青岛高新区以及淄博、潍坊、兖州等地。行业分布为:电器制造(5家,占5.7%)、热电(4家,占4.6%)、机械制造(12家,占13.8%)、化工(7家,占8%)、电子电气(11家,占12.6%)、钢铁(3家,占3.4%)、纺织(8家,占9.2%)、食品加工(12家,占13.8%)、造纸(6家,占6.9%)、建材加工(9家,占10.3%)、其它(10家,占11.5%)。这些行业中有传统的污染行业,也有中国入世以后日益受到环保压力的行业。企业规模按员工总数分为4类,超过5000人(20家,占23.9%)、3000~5000人之间(34家,占39%)、1000~3000人之间(18家,占21%)、1000人以下(14家,占16.1%)。

调查问卷通过两种方式发放:(1)去济南高新区、工业园,烟台工业区、青岛高新区等地的制造企业实地发放,去各大企业现场调查参观;(2)向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的MBA培训班学员发放问卷(学员大都是山东省内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在每次问卷调查前,都简要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关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的原则,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选择每个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对象一般是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养的专家,他们能够有助于开展企业的环境实践,并且他们的环境意识能促进企业积极的环境实践。

三、评价模型及计算

我们评价的目的是要衡量各指标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影响程度。首先构造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模型。

(1)构建评价的层次结构。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以及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专家意见,对绿色供应链的实施情况,我们开发了15个问题,包括5个方面,即原材料采购、企业内部管理、废旧品回收、企业声誉、废弃物的处理。同时按照系统、全面、可操作性等原则对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成效的各因素进行归类及层次分析,并咨询专家意见将企业“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三层,即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建立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指标层的具体数值

在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及包含定量指标又包含定性指标;

对定量指标,通过去企业调研,确定具体数值;

对定性指标首先要定量化。定量化方法为:去企业调研,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请企业专家打分,将定性指标对目标层的重要程度转化为具体分值。在调查问卷中,分值为十分制,分值意义为:2分表示能力很小;4分表示能力比较小;6分表示能力一般;8分表示能力比较大;10分表示能力很大。要求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在0~10分中任意给分。

(3)指标数值的规格化

为了消除指标之间单位不同以及指标方向不同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需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下面给出了指标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的方法,即指标的规格化:

在确定指标后,首先分析指标的类型。一般指标有两类,一类是正向指标,此类指标越大越优;另一类是逆向指标,此类指标越小越优。指标的规格化,方法如下:

(4)计算指标层指标对目标层的影响度。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绩效。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方法,这种方法的独到之处在于,能够消除指标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保持样本主要信息量的前提下,提取少量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得到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用主成分作为决策分析的综合指标值。由于主成分分析法具有上述特点,为了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确保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在此评价模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指标层各个指标构成的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和贡献率。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山东省制造企业对这些指标的重视度为:企业内部管理的绿色度>原料采购的绿色度>废旧品回收的绿色度>企业声誉的绿色度>废弃物处理的绿色度。这说明:

1.企业最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的环保程度,其重视程度为36.71%,这是因为有效实施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生产环境,能更好地吸引人才,提高管理效率。

2.企业对原料采购的环保程度比较重视,其重视度为27.87%。这说明企业对选择供应商及与供应商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合作也比较关注。

3.企业对废旧品回收的重视度为21.55%,表明山东省企业在废料废物的回收和闲置资产的利用上已经有所行动。说明目前大多数山东企业现在已经开始把环保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去了,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发现只有将环境改善活动集成到企业战略计划与日常运营中(Sarkis J.,2003)[11],才是根本解决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措施。

4.企业对自身声誉的绿色度的重视程度较低,为9.42%。这说明很多企业对自身声誉带来收益的认识不够,很多企业只重视改进管理方法、更新生产设备等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显形资产,而不重视声誉这种隐形资产。没有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会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企业声誉的有效途径,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绿色供应链管理。

5.大多数企业对企业自身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的重视程度极低,仅为4.45%。这表明企业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无视自身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低。虽然国家也制定了很多环保法规,但是企业还是不重视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的紧迫性。并且很多企业在执行环保法规中投机倒把,排放超标“三废”,造成环境污染。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很多企业经营的目标,而要减少自身企业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这是很多企业不能接受的。而且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很多企业抱着“搭便车”心理,对自身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管理决策之外。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结果标明:目前,山东省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实施方面的努力程度不均衡,企业比较重视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在提高企业环保责任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其次,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较轻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第三,绿色供应链实施成本较高。无论从产品设计,还是原材料选购、生产工艺、流程再造,其成本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于市场化时间短、资本积累少的企业将是很大的考验。

但是,面对国际上越来越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状况,我国各级政府及企业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加速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进程,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当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培养企业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在强调企业承担绿色责任的同时,也要注重消费者责任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消费责任意识,推动全社会的“绿色消费”,使那些不符合环境要求的产品失去生存空间。

2.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目前,我国的环境标准总体偏低,留给企业不履行环境责任的空间较大。应尽快提高我国的环境标准,完善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破坏环境的成本。同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进行修改,细化环境保护要求,在对外贸易法中增加环境标志的相关规定,对政府采购法补充相关“绿色”内容等。此外,还要研究和掌握国际环境标志发展态势,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设计政府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实施绿色供应链

政府的有力支持将有助于企业绿色供应链的有效实施,因为具有强制性权力的政府能够迫使各方合作,从而倾向有利于社会公益的策略选择。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导向性政策。如选择供应链的主导企业,树立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领导企业,鼓励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宣传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更重要的,政府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绿色激励机制,主要通过经济杠杆来激励来引导绿色供应链管理主体的行为,使其在经营活动中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如(1)给绿色供应链的实施企业提供税收优惠;(2)支持绿色信贷;(3)加强绿色政府采购;(4)提供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技术改造资金支持等。

参考文献:

[1]Richard Lamming,Jon Hampson. The Environment as 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sue[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2]Lippman, S.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lements for success[J].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1999,Vol. 6 No.2, pp.175-82.

[3]Green K, Morton B, New S. Greening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Thousand Oaks, Jun 2000

[4]Jeremy H.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Dynamic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0,(8):455-471.

[5]蒋洪伟,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 (4):90-92.

[6]武春友,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01,(3):67-70.

[7]马祖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集成特性和体系结构[J].南开管理评论,2002,(6):47-50.

[8]李向东,阎洪,叶润强.建立绿色供应链中的协调关系[J].软科学,2001,15(4) :66-69.

[9]朱庆华,耿勇.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因素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6(3):81,84.

第7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36-01

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1、1 供应链内涵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见图1)。供应链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和利润最大化。在大多数商业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价值与供应链营利紧密相关,供应链营利越高,供应链也就越成功。

1、2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理论是物流管理与系统论等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领域,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SCM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分配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减少工作周期,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2 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业务外包与扩展企业、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重构。而笔者将这几个方面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2、1 货物的实际流动

货物在物流管道中的实际流动是供应链活动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在分析供应链时,要分析从原材料或零配件供应的起点开始,通过生产制造环节和分销配送环节,直到最终用户手中的货物流动。

2、2 供应链信息化

电子商务是一种未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拓展市场的有效方式,它也为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高效率地管理企业的信息,帮助企业创建一条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

2、3 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

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精要,是对管理供应链建立一种整合的方法,从而使供应链内部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以互利互惠、互信互补的原则,一同去面对市场竞争。

3 中外控制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现状对比与分析

3、1 国外关于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

国外关于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可以说,国外的企业发展,很注重企业环境的发展,以下笔者列举两种有代表性的供应链结构的解决思想。

(1)归核化战略:美国在与日本很多企业都实施归核化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2)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整条供应链中,虽然一些位于关键环节的企业,对于环境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内部标准,但他们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却并不一定遵守同样的标准,这就使得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遭到了破坏,根本无法达到关键环节企业的环保目的,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产生了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中包括多个环节,在众多环节中,如何选择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对供应商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

3、2 国内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

目前,很多企业的“现代化的”领导者都已经开始引进外国关于这方面的先进措施。例如,①中国卫通的全面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2006年,中国卫通加强了集群通信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同时对IP业务进行了积极调整,已经见到成效,中国卫通在2006年顺利扭亏为盈,并为2007年归核战略的深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2003年,红塔集团从中国烟草产业状况、烟草业的演化规律出发,开始了红塔“以烟草为主业,提质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归核化战略的定位,在中国烟草业引起较大反响。红塔在2003年提前实现了三年内止跌回升‘的目标,而同时,红塔卷烟产品也成功进入东南亚、非洲、欧美和中东等地市场。由于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还远远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可以说在我国普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

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国内的很多企业也在探索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结构的改造道路。并且解决的方向与国外有所相似,例如都开始意识到供应商的选择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然而,我国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也曾采取过许多措施,但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门内进行,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多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管理的现状,企业内部传统的物流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急需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

3、3 国内关于控制供应链组织和管理结构的解决方式的建议

(1)注意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的改善。要推进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供应链管理的规范化。实现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协议化,减少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管理差异性。

(2)强对供应链组织结构的改造,开放思想提高合作意识,努力改革组织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组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从而创建畅通无阻的供应链。

(3)建立供应商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可以使有实力的供应商参与企业重要问题的改造,与其建立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4)在企业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同时,做好项目评估,减少企业高成本的业务和冗余的投入,集中企业核心资源,充分应用业务外包。

(5)中小型企业一定要加强以整体供应链为核心的观念,要以行业供应链管理规范为管理规范准则。

第8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以及核心理念,其次分析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最后针对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将全面应对与重点关注相结合,以降低供应链管理风险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风险 控制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概念最早出现在1982年,管理大师Oliver&Webber(1982)对商业战略中流行趋势的变化做出回应,对商业活动的重新定义和合并,特别是物流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运营管理的整合,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具体来讲,供应链管理(SCM)是基于最终客户需求,对围绕提供某种共同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信息资源,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软件产品为工具进行管理,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个平台。此过程需要掌握信息资源并认为渠道是关键,而平台则是指能使不同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共同软件系统。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来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直至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各个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顾客消费理念多样易变,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市场表现为高度不确定、变化迅速和难以预测。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从最初的追求规模经济到现在的供应链管理,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把各企业集合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追求整体成本最低和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总目标。

供应链风险分析

伴随供应链管理出现的是供应链风险,广义来讲,风险是企业暴露在不确定事件中的程度,具体到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风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Johnson ME(2001)将供应链风险分为需求风险和供应风险,丁伟东(2003)将供应链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两大类,而朱怀意(2006)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供应风险、制造过程风险和需求风险等。还可以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本身还具有结构性风险,例如由于供应链变动带来的风险和供应链松散性、动态性带来的风险。

构建供应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中企业的共同利益需求,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都进行了业务流程改造使得资源和信息共享,此时如果供应链发生变动,即某个企业违背契约或因其他原因退出供应链,那么整条供应链将无法正常运转,其他企业的商业机密还面临被泄露的风险。此外,一般供应链的结构比较松散,缺少统一的权威部门管理,风险协调机制也缺失,这会造成管理不能持续进行或前后不一致,从而降低供应链运行的效率。供应链本身的风险程度取决于链中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各企业文化、相互信任程度、对价值的认同、企业的信誉度结合方式、彼此的依赖程度等多种因素。

本文认为供应链风险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合作风险和系统风险。内部风险更多是由于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制度缺失、内部控制不健全等产生。例如由于采购过程不科学导致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需求预测不可靠造成存货积压,由于无法有效应对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而产生的风险;合作风险是供应链系统中的各关联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相互独立决策、企业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等、利益分配等与合作有关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主体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这势必会产生不同企业之间的磨合问题,只有供应链上的企业意识到积极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合作风险才能降低;系统风险是指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指宏观环境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此类风险一般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但是却可以用预警系统进行适当地规避。

不管是哪种分类方法,供应链风险的性质一致。首先供应链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例如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系统风险;其次供应链风险具有传递性,不同于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供应链管理关注整条供应链,从原材料的生产、产品的制造、产品的分销到零售,链条上任何一个企业的风险都不再只影响其自身,而是会通过网链结构传递给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造成整个供应链的风险加大。再次供应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控性,这主要是指内部风险和合作风险两类,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的内控执行以及合作的加强来控制,从而降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应链合作风险是供应链管理所特有的,所以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这类风险。具体来看,供应链的合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企业文化不一致带来的风险,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就导致企业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有较大差异,而供应链管理使不同文化的企业处于同一流程中,有时候需要协调一致才能达到目标。此时文化冲突对供应链管理的冲击是很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造成供应链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供应链的破裂;第二是彼此依赖过度带来的风险,供应链形成后企业在上游有固定的供应商,在下游有固定的分销商,这在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过分依赖从而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崩溃;第三是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发展规模、发展潜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往往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就导致整个链条有非常强势的部分,也有非常薄弱的环节。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供应链整体控制风险能力取决于最薄弱环节控制风险的能力,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增大了供应链整体风险;第四是业务流程优化的风险,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的过程必然影响到既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势必会遭到阻挠,一旦不能再一次成功地达到利益平衡,就会造成业务流程重组的失败,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第五是供应链自身管理的风险,如前所述,供应链的结构具有松散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加强供应链自身的管理,这样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实现共赢。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供应链本身并制定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并监督每个企业执行。

供应链风险控制措施

(一) 建立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一般性合作关系

企业既然要加入供应链管理,必然已经做好长期合作的准备,因为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且其惯性很强,一旦决定了改变的成本很大。如果达不到长期合作的目的,那么企业就会得不偿失。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而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求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供应链成员要加强信任,信任是合作的前提;二是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不确定性,优化决策过程;三是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以期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二)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系统,全面应对供应链风险

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以及反馈等环节。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指供应链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大量的供应链信息、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系统了解分析,认清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供应链风险既有明显的风险,也有潜在的风险。供应链风险评估是对某一特定供应链风险的测量。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供应链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供应链风险发生,造成损失的程度。供应链风险处理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核心,识别供应链风险、评估供应链风险,都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供应链风险,减少供应链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对于供应链风险处理的结果,风险管理者要进行评价,检查处理方法的效果,以及需要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后续风险处理的借鉴。为了更好地控制处理风险,需要对风险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且对风险处理建立反馈机制,进而有效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

(三)关注供应链风险中的关键控制点,重点控制供应链风险

一是关注人的因素和人的可靠度。风险管理中人是极其重要的角色,风险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业务流程,沟通、了解人员的风险认知与行为,提高人员的道德水平等改善人为因素对风险的影响。二是要优化选择合作伙伴,并加强伙伴间的沟通和信任。企业要按照公平价值判断流程选择合作伙伴,以确保选择最符合企业利益的供应商、获得最公平的采购价值,同时应该给予所有供应商平等机会,确保公平、公开和诚信,并制定一定的机制做保证。三是合理分摊和控制风险成本,提高风险管理绩效。风险成本的构成主要有承担的损失、保险费、损失控制成本和风险管理行政费用几项内容。在构建供应链风险分析系统之初就应该考虑成本因素,制定成本分摊机制,并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提高风险管理绩效。四是防止对伙伴企业的过度依赖。要整合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应该保持供应链的弹性。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五是完善管理制度,真正落实风险管理机制。各企业应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并切实按照管理机制的要求开展企业的各项活动,而且整个链条都应该采用统一的安全策略和风险防范政策。六是积极防范突发事件、意外事件。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可预先制订应变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损失。七是通过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等方式,防范可能的风险,保护各企业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者一直致力于提高供应链效率,高效的供应链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潜在地增加了供应链的风险。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风险管理,充分考虑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避免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损失。

1 供应链风险管理

1.1 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供应链风险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风险在供应链领域应用的一个特例。关于供应链风险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定义。Cranfield把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认为供应链风险不仅产生于供应链内部,而且是外部风险严重混乱的表现[1]。Christopher将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产品的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物料和产品流上的任何风险[2]。国内学者马士华从供应链外在环境和内在结构的不确定性出发,认为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并认为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一定的风险[3]。

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供应链风险就是指可能对供应链中的节点或整个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不确定性,是一种潜在的损失,它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1.2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度量供应链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供应链风险,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供应链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并对供应链风险的处理建立监控和反馈机制的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

2 供应链风险识别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把供应链风险识别做好,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指供应链风险管理者在各类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目前来看,供应链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一种简单、容易操作又实用的方法,该方法广泛应用到各种预测和决策过程中。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对一些影响较大而又无法用分析的方法加以识别的风险时,德尔菲法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

(2)财务报表法

财务报表法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来识别和分析企业每项经营活动可能遭遇到的风险。财务报表法是企业使用最普遍,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各种详细附录就可以成为识别各种风险的工具。

(3)故障树法

故障树法是利用图解的方式将大的故障分解成若干小的故障,并且对引起故障的各种原因进行分解。由于原因分解后的图形呈树枝状,因而称故障树法。在对供应链风险识别时,该方法可以将风险发生的原因层层分解,排除无关因素,从而找到产生影响较大的风险及原因。

(4)风险问卷法

风险问卷法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设计问卷,并发给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内部各类员工去填写,让他们回答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因素。可以为风险管理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风险管理者来系统地识别风险。

用于供应链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多种,但是应该注意到每种识别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识别出全部的风险,在选择供应链风险识别的方法时,不但要考虑供应链的类型、规模的大小,还要考虑识别方法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链内生风险评估

3.1 供应链风险评估

供应链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与度量。风险识别只是风险管理进行的第一步,还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损失结果、损失的严重程度予以充分的估计和衡量。在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估时不仅要考虑风险对供应链节点上某个企业的影响,还要考虑风险对整条供应链的影响。从风险造成的损失方面来看,不仅要考虑风险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要考虑风险发生带来的其他损失,如信任危机、客户的流失、企业名誉下降等一些无形的损失。

一般来说,根据供应链风险产生的来源进行分类,可以将供应链风险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供应链内生风险是指由供应链内部因素造成的风险,一般表现为供应链管理风险、信息风险、合作伙伴关系风险等。供应链外生风险主要指由外界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发生,一般指自然灾害、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

本文主要对供应链内生风险建立模型进行量化评估,从风险发生的频率来说,内生风险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外生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时,选择内生风险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风险、合作风险和信息风险作为一级指标建立模型。

3.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可以评估供应链内部风险的级别,一般可以分为风险性高、中等和低3个级别。

3.3 算例分析

对某供应链进行内生风险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及专家打分,可以得到对管理风险、合作风险和信息风险3个一级指标对供应链内部风险的权重,以及3种内部风险的5个二级指标权重,见表1。

为了评估该供应链内生风险的大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

(1)因素集的确定:一级指标有管理风险、合作风险和信息风险3个因素,一级指标的3个因素分别包括5个二级指标。

按照最大隶属原则,该供应链内生风险高。并且内生风险的3个一级指标的风险性也可以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得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管理因素风险性一般,合作因素风险性高,信息因素风险性较高。如果要有效地防范该供应链的内生风险,重点要控制信息因素产生的风险。

4 结束语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供应链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地认识供应链风险,深入研究供应链风险管理,使企业管理者对供应链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风险的预防以及规避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R]. Cranfield University, Report on behalf of DTLR, 2002.

[2] Christopher M, Lee H. Mitigating supply chain risk through improved confid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4,34(5):388-396.

[3] 马士华. 如何防范供应链风险[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3):21.

[4] 丁伟东,刘凯,贺国先. 供应链风险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4):64-6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