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2020年12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内容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里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也为我们思政课教师如何教学提供了方向。

知识学过之后可能会忘记,但是核心素养培育好了,是永远不会忘的,会不知不觉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我就结合案例谈一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的。

我讲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生活需要法律》时,设计了三个环节:

导入:小聪的烦心事,小聪应该怎么办

环节一:走进法治。

1、播放视频《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说明了什么?对人们行为有什么影响?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法律时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并规范和调整生活”

2、七嘴八舌:联系生活中的法律。问: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说明了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法律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伴随我们的一生”。

环节二:好奇--追寻足迹

1、求助历史老师--《禹刑》等两则图片材料。问:人类什么时候有了法律?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性质及作用。

2、出示封建专制的两幅图片--小组探究: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法治道路了吗?你心目中的法治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历史事实,认识法律不能贯彻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法治。

环节三:探究--明志笃行

1、自己查资料: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法律体系。

问: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重视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法治进程。

2、小组合作探究:对比建国以来我国法治进程中两个不同现象。说明了什么?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办?

第2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知识基础研究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②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3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P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84-02

1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教育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

核心素养更多是从“素养”衍生出来,素养更多是应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涵盖很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包含一些文化常识,还包括一些技能、情感方面的知识。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一般认为核心素养一方面包含个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人与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等。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知识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持续到人成长的整个阶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3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培养的学科素养是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要做到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2]。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转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转换成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合理规划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一方面要对核心素养的特质进行详细了解;另一方面要能够考虑学生本身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要能够体现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并能够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转化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来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创设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给学生创设类似生活的一些情境,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这样的环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伙伴,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既可以采用个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数的意义。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适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最为明显的就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在讲解这样的知识问题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应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坐公交车的经历进行着手:同学们在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公交车有时开得比较快,但是有时开得比较慢,有时会发现后面的公交车会超过你坐的公交车。当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公交车要想超过前面的车,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两辆公交车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出现超车的现象吗?那如果两辆车的速度不同,又有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两辆车何时能够出现超车现象呢?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以及统计等知识,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对教学内容中的每句话、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能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4]。挖掘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能够挖掘到知识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其面积,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中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来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要提升教自身的素质。教师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具有发展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此外,要将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统一课程的教授,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统一课程向学生课程之间的转化。教师在统一课程教育教学时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适当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进行补充,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多个课程学习进行融合的结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利用各个课程之间的重组、开发等整合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感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坚持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6]。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从小学数学的本质思想出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3):23-25.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5):42-45.

[3]刘明扬.谈谈小学数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0):168-169.

[4]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3-5.

[6]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第4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 改革 学科融合 现状 思考 展望

日前,一则题为《英国决定出资3.5亿元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的新闻在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这则新闻称,因为孩子们糟糕的数学成绩,英国将在超过半数的英国小学,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此前,英国BBC拍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讲述了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中国教师带的班 3 科全胜,尤其在数学方面,中国班的平均分是 67.74,而英国班只有54.84,内心崩溃的英国人民不禁要问,怎么才能让咱们的孩子像中国孩子一样擅长数学?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知识性的考试中所展示的优势不言而喻,尤其在各类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成绩更是证明了中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强大。但是频频夺得“国际第一”的背后我们可以再来看一组数据:在今年的QS世界大学数学学科排名中,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中国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十。按理硭担好的基础教育应该更能够培养出推动学科发展的优异人才,我们有理由要问,基础教育和优异人才培养是否有了断裂层?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外,是否还需要发展更重要的一些内涵?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2016年9月正式出炉。明确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关系如下图:

那么由此相对应的是,小学数学如何在“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行为之中?下面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视角下的课程现状,谈一点思考和展望,求教于专家和同人。

一、现状

(一)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共识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

如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十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课标解读》把这些称之为核心概念,但严格意义上讲,称这些词为“概念”并不合适,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1]

而用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的话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教授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则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最为基本的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应当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它的真正内核所在是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思维,这并非是指想得更快一点、如何能够与众不同,而是我们应当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2]

虽然存在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研究立场,对于“什么是数学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对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和数学理解、数学思考与数学问题解决有关”“数学素养唯有通过数学学习才能习得,是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收获,是数学学习独特的结晶”“人的核心素养发展决定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观念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其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素养的解读,是对《课标(2011年版)》中“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念做出的个性诠释。

(二)顶层设计下的研究重心转移

据悉,高中教材正在全面修订中,将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材,并增加学业质量标准,以便与新高考方案全面对接,相互适应。教育部指出此次课程改革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二是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无论是中国教育科学院院长田慧生提到的“将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材”,还是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崔允t所说的“新课标与现有的课标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这四个字,既是高中新教材的重头戏,也成了2016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词”。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t教授看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课堂教学的提升、变革是课程发展与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握教学的主方向和着力点,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研究重心与主阵地。

而事实上,从教育部对高考方案教材改革的顶层设计,到全国各地以“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学变革研讨、教学观摩研讨、常态课堂落实等活动,自上而下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正持续推进。如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会,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800余名教育专家与教师代表参加,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再如在杭州举办的以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力提升”为主题的“千课万人”第二届课堂教学观摩会。小到地区、县市一级,如绍兴市教育教学院举办的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常态课堂”研讨,诸暨市教研室主办的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研讨”学科研讨活动等,正可谓方兴未艾。

(三)整合课程后的拓展日趋丰富

2016年教育部明_提出将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互相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并在考试大纲中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内容,推动跨学科综合育人。从学科角度来看,知识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因此越来越强调传统学科相互之间的融合。而从小学数学角度去分析“整合课程”这一概念,各种版本教材的“综合实践”内容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问题整合”已经有所体现。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所以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由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了重要途径。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1页至第112页“有趣的平衡”,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如北师大版四下“图形分类”中课程内容安排从“搭三角形、四边形框架”(重点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到“解释凳子加固的原理”(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再到“动手操作搭桥”(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在“操作―思考―再操作”中引导学生体会三角形特性。

而科教版科学六上教材“做框架”中课程内容从“扎一个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重点感受受力作用时哪一个容易变形)到思考“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联系三角形的稳定性,感受作用)再到“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操作―思考―操作”中感受做框架时三角形稳定性所起的作用。

因为两者学习思考路径和学习方式的极度相似性,完全可以整合后进行教学,其意义就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自然世界的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和科学的思维习惯,将数学思考和科学侧重于在实践中学习的特点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从而发展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事实上很多教师也在尝试根据学生的需要,打破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的界限,将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学习内容加以融合,以一个主题为统领,开展跨学科整合(尤其是和数学学科具有相通性的科学学科)。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

目前,一些学校的整合数学课程已经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如清华附小的“1+X”课程整合正走向深入,他们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3]“数学学科内部的整合”[4]“课堂内外的整合”,用“学有联系的数学”的观点践行,跳出学科本位的思维方式,实现由分科教学走向学科融合。又如浙江省杭州时代小学一直所倡导的数学阅读拓展课程,结合数学经典科普作品,努力和课堂教学相联系[5],关注阅读过程和结果的素养积累和动态发展,不限于原来的知识技能的巩固,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整合数学”跳出了学科本位的思维方式,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打通学科界限,建立新的教学目标体系。改变原来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路径,改变教师传统的课程执行者身份,丰富了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拓展了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渠道,从而在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二、思考

从实际教学现状看,顶层设计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已逐步得到社会和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说,一些先进的理念还过于抽象和概括,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念需要厘清

尽管《课标( 2011年版) 》中有四处出现了“数学素养”这一术语,可是由于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人士的《课标解读》都没有对数学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明确界定,导致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模糊。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可见,对于“什么是数学素养”的标准和界定是不同的,并且具有区域特色,但都强调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也潜在地具有一些共识,如数学素养唯有通过数学学习才能习得,是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收获,是数学学习独特的结晶。中外研究者都将“素养”与“素质” 聚焦到了数学方法和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上。[6]英、美、芬兰、日本等国已经将跨学科的这些核心素养分解到了各个具体学科,这些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清晰,对教材编写、教师的课程实施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有了这样的研究基础和可借鉴经验,课程改革中更需要加快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的概念厘清,这样在课堂实践中,一线教师也就有了教学的抓手。

(二)课程内容如何实现合理调整

正如本文开头描述,我国课程标准当中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结构安排,常被欧美教育学者称道,认为这是中国中小学生有良好的基础知识的原因。然而,由于我们的课程标准是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内容往往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较为抽象的学科知识,缺少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所以常被诟病为“应试教育”,而从学生的学习看,确实也存在创造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那么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应该保留什么?发展什么?改变什么?向国外学习什么?

其中李旭辉教授在访谈中举例:中国数学的教材目录一律都是第一章《整数》,第二章《分数》,第三章《有理数》,第四章《无理数》,按照数学概念和过程的演进来编排。而美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往往是用“第一章《John和他小狗的奇遇》,第二章《一条蛇的故事》……”这种模式来编排,每个章节围绕一些故事情节和问题情境展开,涉及多个数学概念与过程,而不是从某个固定概念出发作讲解。虽然这只是表面形式的差别,却能反映更深层次理念的特点。[7] 由此可见,我国教材的结构很好地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核心重点,而美国的教材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侧重概念叠加整合。实际上美国的这种教材编排方式与我们现在探索的整合数学中的“数学内部整合”有密切联系。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整合课程”后既能保护自身已有的优良传统,又能成功借鉴一些好的经验。从而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基本原则。

(三)教教学理应实现专业多元

从我国现有的教师知识结构看,传统的分科教学影响根深蒂固,同时教师自身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发展而来的,受入职培训、专业提升等培训形式后的教师视角更为聚焦到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中,缺少再去深入研究其他学科教学的机会,缺少了联系和发展的教育眼光,当然自身也就缺乏引导其他学科教学的能力。

而教学改革必须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革新。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大家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8]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线教师如果没有行为变化在先,只是停留在呼口号学理论的层次上,那么他的教学观念转变必定是不深刻的。现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化”很难一下子转变,这对于“不同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施毫无疑问会造成新的障碍。

当然,课程的整体优化与建设并不是一定要取消现在的课程分类和已有的学科,它的着力点是打破那些固有的不同学科之间界线分明的边界,是要穿越那些近乎僵化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使课程更加丰富多彩。[9]那么如何帮助教师实现教学专业能力发展的多视角、多元化,站在“专业”的角度打通“全科”?如何让教师有意识、有能力地去进行“数学课程的整合拓展”,从而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如何实现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的过渡?这些都值得思考探讨和加以实证研究。

三、展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蓝图下如何践行”?由此,笔者在此“大胆设想展望”,以期“描绘美好教育愿景”,求教于专家同人。

(一)在实践中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发生转变

正如开篇提到,随着国际数学教育的频繁合作交流,我国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正走出国门,成功背后的优良传统为越来越多的国际相关研究机构所关注。同时我国的小学数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培养人的教育教学方式。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和实施,不难发现,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步步具体、明确、可操作,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国际大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实践与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框架。如果说以前的研究是从“理论到实践”,那么可预期展望的是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将使小数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趋于大同,从而形成“将丰富的实践提升为理论”,使“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落地生根。

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必然与国家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践相互结合,协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必将促进课程体系发生与时俱进的发展和转变。实际上就是解决提出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而实现由传统的“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课程内容转向“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多元而丰富的课程体系。

(二)相关学科深度融合,教师专业实现1+X

第5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迁移和技能的熟练运用,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文章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一些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呢?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其一为信息意识,其二为计算思维,其三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其四为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形成的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要把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规范学生的信息道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目前大部分学生的信息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还是课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知识获取途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要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以便将信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些思维和方法不只属于计算机,与日常生活也紧密相关。比如学生去上学前会尽可能将上课要用到的东西放入书包,这就是“预置和缓存”;比如我们在散步时突然发现手表丢了,肯定会原路返回去寻找,这就是“回推”。由此可见,计算思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当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能力。然而,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经历、感受并形成计算思维方式呢?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需要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会很自然地形成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当学生再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了。

(三)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例如我们学校开展的机器人投篮比赛,我只是跟学生提一提,具体怎么做,由小组成员自己讨论完成。学生拿到任务后,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在网上查找比赛要求、比赛规则、比赛方式等,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去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决策。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学习,培养了创新的精神,激发了创新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信息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计算机病毒肆虐、黑客猖獗、机密信息泄露等威胁。要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了解不正当地使用这些技术可能对人类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充分认识其自身对此应尽的义务及所承担的责任。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这一课的内容时,除了介绍病毒的危害、来源和防范外,还要介绍一下黑客,让学生就对黑客的态度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黑客的危害,形成良好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感,有利于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作者:樊丽娟 单位: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袁智强,李士锜.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以“正态分布”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03).

第6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素质教育和三维目标的理念其实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实践中,还是难以落实育人目标。什么是素质教育?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指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也不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而是要“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让师生双方“全身心投入”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让教学“体现出育人的本质”。从上述对素质教育的描述中可见,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虽然清晰,但具体内容却很空洞。

三维目标也是如此。课改专家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具体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为过程与方法,其中“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从定义中可看出,目标具体到三个维度,强调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从字面上人觉得比素质教育更为具体,但对于每一个维度的具体内容是些什么,每个维度如何把握等,也始终没有明确说法。

而核心素养有了一个国家框架,具体给出了哪些素养应该处于核心地位以及各核心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这一热词不仅在中国受欢迎,而且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受青睐。对于它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经合组织(OECD)这样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使个人拥有良好的、成功的生活”。“它包含三种能力:使用工具进行沟通的能力、在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自律地行动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创造性学力的育成”。欧盟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等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提出了“核心素养”所包含的7个学习领域,即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识、数字数学、科学技术。我国学者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在相应学段的教育中,学生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从以上定义中可见,核心素养所追求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众所周知,“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尽管不同的国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定义核心素养,都不仅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更是把育人目标具体化。

育人目标是教育的终极旨趣。教育不是为了把人类继承下来的所有知识与技能在几年内强装进学生的脑袋,以最后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好坏,而是要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教给学生真正终身受用的东西,不仅仅知识与技能。举个例子,在学生毕业之后,当他们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忘掉了,却还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复杂问题,还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这就是终身受用的东西,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是在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确立了更为具体化的育人目标。

二、核心素养的理论和现实之困

我国的核心素养“热”,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外的影响。核心素养并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是外来引进的一种理念。因此在认识与实践中多少会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新鲜词汇,在认识与实践中核心素养也遭遇了一些困惑。

1. 理论之困。

首先,核心素养的概念新,但内容并不新。有人说,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用一个新的概念来回答一个古老的问题: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核心素养的概念为重新思考这样的古老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但学术上的学者们往往纠结于这个“核心”指什么?不少人认为核心素养是培养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所以要覆盖全面的素养。因此,这个“核心”就是“全面”,核心素养就是全面素养。但有学者对其进行反驳,表示“既然强调核心,就有其关键所在。核心素养应该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和‘优先选项’。如果‘核心’指‘全面’,就等于说明无核心存在。褚宏启从其他角度出发,认为“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而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不是基础素养”。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包含基础素养,应指向“基础性、基本性”。更多人直接指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基础、最必要的素养”,但对于什么才是最关键、最基础、最必要,并未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此,无论哪种解读,目前还是“未能找出核心素养区别于一般素养的本质标准”。因此,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只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等概念换一种表述而言,可有可无”。

其次,从核心素养的国家框架中可看出,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素养多而细。“在2016年9月正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框架的主要内容为: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再细化到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不是仅仅追求知识与技能,也不是复制三维目标的模式,而是有具体而清晰的内容。这样的理论框架,清楚地展示了核心素养有哪些素养,但却给一线教师增加了不少烦恼。要把18个基本要点一一落实,仅仅靠学校教育教学就能实现吗?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社会。当核心素养成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时,如此细而全的素养应该结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完成。否则,把18个基本要点都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在课程目标上,有学者认为,“应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而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很大的关联。父母的关心与呵护,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也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落实身心健康,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完成。但恰恰是这三个方面各自所占比重如何划分,相互之间关系如何,现有核心素养理论中均未给予说明。

2. 现实之困。

核心素养是一个理念,但目前这一理念如何落实需要技术的支撑。“某种教学理念的推广,必须以技术上的‘可望达成’为前提,同时也要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技术上可以达成或者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任何成功的改革,都不可能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必须转化为现实当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并无研究,更不见推广。有的人甚至公开反对技术,认为强调技术会陷入技术主义倾向。但殊不知,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一场讲座当中,一个学者讲到了技术研究和推广在核心素养落实中的重要性,批评了只传递理念不打包技术的教师培训现状,受到在场一线教师一致认可,并在互动中纷纷表示“说出了一线教师的心声”。从在场一线教师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更需要的是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而不是理念的重要性宣讲。

在我国,存在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实践跟不上理念推广的步伐。理论研究领域好一番热闹,实践领域却默默无声。无论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专家们对理念或理论探讨得热火朝天,但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却显得困难重重。即使在新课改提出三维目标已十多年过去了,但很多地方的教师对三维目标都还是一问三不知。因此,一个三维目标还没厘清又来一个核心素养,一线教师的不知所措是可以理解的。

τ诤诵乃匮的评价,在现实当中也存在困难。过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不再仅仅停留在客观数据来作为标准,而是采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观性更大的评价标准。但当评价的主观性增强,内容增多,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可信度,就成为一个难题。目前来看,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还显得遥遥无期。

三、核心素养的未来走向

1. 理念的进一步澄清。

如果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来自专家的解读,那么专家的理解就不应与国家框架相排斥,专家应该解读国家框架,而不是跳开框架随意理解。在我国,普遍存在着“专家在理论上研究,教师在实践上摸索”的现象。一线教师对理论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理论浅层。一场“理念先行”的教学改革,由于理念的研究者和倡导者大都不是一线教师,很难去保证技术与理念是否能达到相契合,因而在一线教师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较普遍。这个时候,就离不开专家的指导。“教育改革的专家是在改革决策时期影响改革思路、走向和改革进程的重要的非利益相关者”。专家要厘清核心素养的核心所在,各个素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专家的理解太过随意或者对理念认识不够,就打着“专家”旗号到处开讲座和做报告,结果只能让一线教师听得云里雾里。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落实技术。专家与专家之间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现在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容易导致在指导一线教师中,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指导,进而有可能导致教学实践的混乱。如果在理论理解上达不到一致,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每一个一线教师就可能有自己一套的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这样的结果是无法保障落实效果。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实践反思理论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思维的反思是由实践发展所决定的,它的活力主要来自实践”。因此实践反思理论在哲学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领域,专家对核心素养内涵的反思同样十分重要。核心素养需要打破现在认识框架的束缚,不断去创造、去主动建构,“只有自由地去发现一种完全不基已知的生活方式”,去达到理论上的共鸣,核心素养的理论才能达到质的变化,新课改才能真正进入质的变化。

2. 加强落实技术的研究。

落实技术的研究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关键。一线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是实施核心素养理念的实践者。很多教师往往对核心素养并未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或直接忽视其存在。因此,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模仿或自创教法,并不能真正达到所要的效果。但这并不是提倡一线教师独自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应用于实践。我们需要的是专家或优秀研究者走到学校,走到一线教师身边,用“手把手”的方式,去指导一线教师如何“教”。在学术研究上,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如何落实技术的研究?一线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了,从学科的角度出发,语文培养语言素养,数学就培养理性思维,独立完成培养目标,而核心素养要求是打破学科壁垒。一线教师要做到跨学科教学就需要专家的指导。专家或研究者共同参与教学实施,为跨学科教学提供实质性的建议,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无论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还是评价方面,都需要专家与教学者共同参与,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实施计划。例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时,如何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如何利用师生之间的对话等教学方式来实现,都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而忽视了“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在课改时,可以设立一些实验点,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施,针对实践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方案。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整改,形成一种“专家、教师、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全程性的教学指导不仅能帮助一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育人目标,而且能形成一套较完整和科学的培养措施和做法供其他学校学习,从而使核心素养更好地覆盖到我国的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个学生身上。

第7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形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4―0463(2017)09―0075―01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为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

一、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

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把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转化为自身有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养,要呈现导学的角色;学生不再是“配角”,是活动的“主体”; 师生应平等相处,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学过程也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1. 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体育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要通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将体育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

2. 建立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特征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教师要把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要了解、掌握和分析学生之间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法诊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并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育的资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点,为他们的定位和选择做好参谋。其次,依据学生之间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进行因材施教。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再次,积极贯彻执行“合班分组选项”的同时,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练习时扮演合作伙伴,努力创办适合每个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还可采用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参与、高活力、高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交往品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

3. 做好体育课堂学习形式的创新。(1)“问题化学习”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如,课题组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中提出两个设疑:如何使传出的球不旋转?如何更稳、更准确地将球传给同伴?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收效很好。(2)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情景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在集体性运动和运动竞赛中,教师可通过规则约束、协助配合、胜负体验、战胜困难等情景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可在排球比赛教学时放映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的视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向往,深刻领悟当代女排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3)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活动化”学习。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和体育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把体育竞赛、体育游戏引入课堂,可在具体的游戏和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互助精神、意志品质以及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等。

4. 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一是要注意健康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例如,我在开展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接球“缓冲”技术指导,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的问题。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第8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落实;矛盾冲突与解决

自教育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掀起了学习和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热潮,大家都在考虑如何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生根。但是,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校也遇到了一些认识上的困惑和行动上的困难,产生了一些矛盾。笔者认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直面各种新旧矛盾,寻求解决之道,热点问题需要冷思考。

核心素养的新提法

与旧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教育目标的问题。我国的教育目标一直以来的提法是全面发展教育,后来又提出素质教育。现在提出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这是否意味着教育目标导向变化了,过去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目标不需要再提了?

笔者认为,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之间不完全是一回事。三者的共性在于都是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但是,在学生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上却存在差异。全面发展教育针对的是旧式分工造成的体脑分离或片面发展,强调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针对的是应试教育过于偏向文化知识的学习,强调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在发展内容上强调先天和后天的结合,身心和社会文化要求的结合,以及发展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核心素养教育针对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强调教育要着眼于适应每个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侧重在学生发展的本体方面,核心素养侧重学生发展的功用方面,突出了学生发展的价值选择性和共同性。三者之间是体和用的关系。

认清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三者之间的异同,在实践过程中同时培养才不会冲突。因为个体身心需要全面发展,也需要综合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但是,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为了发展本身,而是把个体引向自我、人类文明、社会生活和宇宙自然,要考虑个体与之打交道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个体身心发展要有重点取舍和具体情境导向,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有两种成分,一是使学生具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养或素质,二是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前者涉及到学生发展的内容,后者涉及到学生发展的方向。如果说核心素养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化,那么,核心素养具体化了全面发展教育的什么?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标准和人的规格要求的具体化。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建设,接谁的班,能否顺利参加建设和接班?这些问题都需要具体思考。目前,社会上批评我们的教育整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结果却把学生培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果培养的学生却缺乏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都说明,我们以往对学生的期望过于笼统,需要随着时展具体化。同时,核心素养教育目的的提出不仅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深化和发展。因为,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侧重为国家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相对忽视了教育对个人、群体、社会、自然的责任和价值,窄化了教育的目的。核心素养提出教育要为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且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具体分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等三个维度六个方面若干具体发展指标,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体现了个体面对自我、社会、文化等多重环境的需要,能够更全面地体现教育的功能。

弄清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关系,意味着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着眼学生身心全面综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要考虑学生面对的自我、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生的身心结构,真正做到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社会奠基。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教育部文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其中没有提到知识,有的学者据此提出,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程目标要从知识本位转到素养本位,把知识和素养对立起来。这就不免让人疑惑。新课程改革不是强调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否意味着课程改革目标导向又要变化了?核心素养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否意味着知识不重要了?过去的三维目标的提法还合适吗?

Υ耍笔者的理解是,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核心素养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是三者的合金。这是国外核心素养的通行说法或共识。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中把核心素养概化为品格和能力,不知道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发团队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提到核心素养的成分时一般也是知识、能力和态度并提。由此来看,核心素养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知识不重要了。相反,我们需要更新知识观,不是让学生为知识而知识,而是要思考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就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而言,它更明确和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内容成分,同时,突出了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核心素养不仅强调学生通过具体过程方法来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正确态度,还强调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功能价值。

认识到这一点,笔者建议,学校在用核心素养指导课程目标改革时,要注意深化每门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成分,同时,把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和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考虑,做到活化知识。

国外核心素养与本土化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起源于西方,传入中国后,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在对核心素养的热议中,也有一种质疑声音,认为核心素养的提法从西方引入,反应了西方社会发展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到了中国后,会不会不符合国情,水土不服?对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不是照搬国外,而是结合中国国情做了调整。除了从国际视角下探寻核心素养外,还从传统文化和现实需求中去发掘和归纳核心素养[1]。

笔者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实际上是全球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国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实更多地考虑到发达地区、国家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欧盟、经合组织和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为了保持区域或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在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中国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真实需要,提高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强调核心素养的中国立场和利益,并不意味着要用中国国情和特色做借口,割断了与世界教育的联系。随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路线和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因此,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教育,要通过比较,认识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不足。近年来,大家感受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双基”上效果显著,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熟练劳动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学生的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自我认识与调控、创造性与问题解决、沟通与合作等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领导力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而这些素养或者是中国人走向全球竞争舞台必备的素养,或者是个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归结起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本土化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认识到这一点,学校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培养世界公民或单纯追求个人自由自在的人,而是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或与世界打交道的中国公民;不是培养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自私人,而是具有家国情怀,积极为世界做贡献的中国人。

国家核心素养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

国家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备或共同的品格和能力,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每个学生的共同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国外之所以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为了解决地方和学校在学生培养上权力过大,过于追求个性化或多样化带来的学生发展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学生发展的国家标准。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们过去中央过度集权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培养的质量规格过度一致,学生培养千人一面。因此,我们提出学校要办出特色,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要求。现在提出学生发展应注重共同要求,这是否意味着学校特色发展不再值得追求了?对此,一些学校的校长们表示出了困惑。

笔者认为,国家层面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般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对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具有的共同素养的统一要求,着眼于各级各类教育,指向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学校培养目标是学生在某一学段学业完成后应达到的培养要求。学校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因此,在每个学生的培养上要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共同要求和学校特色发展要求之间不矛盾。

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学校可以在国家核心素养的框架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调查,了解本校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确定本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侧重点和特色培养目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B研制的同时,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研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两套素养体系由不同的人分工完成,最终却都要落实到学校课程和学生身上。如果这两种核心素养发生冲突怎么办?事实上,有研究者的报告显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更关注学科本质,学科之间缺乏内在关联,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要求;在学科本位的课程组织框架下,有可能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落空[2]。那么,学校如何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矛盾?

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段对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后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应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掌握程度上进行具体化和细化。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应根据学生面临的个体、文化和社会情境的需求,定位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内容与程度要求,体现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也要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经验教训,提炼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落实有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两条路径。

认识到这一点,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发生冲突的时候,学校应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上审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对学生未来幸福和社会发展的价值,不以知识的系统性、独特性来压制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和整体性。同时,积极发展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真实的情境和挑战性任务,打通学校知识和复杂世界之间的联系。

学生核心素养学校落实与校外培养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了复杂的社会情境需要,因此,它的培养需要通过真实情境。为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北京市出台的教学指导文件中提出学校应“教宽、学宽和考宽”,要教出、学出和考出所学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一些学校因此提出了学校课程要拓展边界,有的甚至提出无边界课程。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校内学习和校外的关系更密切了,学生学得更灵活了,但是学生和老师也感觉到没底了,负担也更重了。有的老师甚至在课堂上说,学习没有边界了,不知道将来中高考的题目会从哪里出。学校学习和校外生活的脱节是现代学校的最大弊端,建立二者的有机联系是现代教育的理想追求。但是,这是否意味学校机构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不重要了?校外场所和机构是否会取代学校、学科、教室,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阵地?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进行,这意味着学校要打破边界,建立起正规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格局。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不再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每一个学生都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不是少数学生才能具有的高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由学校来完成。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交给社会和家长,这将导致不同人群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大,引发更大程度上的教育不公平。校外生活在培养学生素养上有直接性的优势,但是,也有偶发随意性的劣势。学校环境具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劣势,也有对社会环境进行简化、净化、平衡化和一致化的优势。另外,倡导学生情景化学习、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科不存在了,学科认识的边界消失了。世界是不可分的整体,但是,我们对整体世界的认识是由各学科分门别类地进行的。跨学科学习建立在分学科学习基础上。学科和活动是认识的两极。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无分化的整体世界走向有边界的学科世界,达到对世界的具体认识,而不是无边界的笼统感知。

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学校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学科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和世界建立更广泛多样的联系。而不是整天搞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肤浅的学习中迷失发展方向。

以上是当前学校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过程中遇到的六对突出的矛盾。学校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临的矛盾当然不止上述六个方面。不管遇到什么矛盾,只要我们不持新旧二元对立的立场,积极寻找统一的基础和矛盾解决之道,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学生就会发展在健康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第9篇: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一、生本位管理的内涵 

所谓生本管理,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是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 

二、树立生本管理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1.生本位管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要全面激发各方面的因素;要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个人成长是“以学生为本”管理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培养核心素养还要从课程体系出发,从教育方法改进方面入手。 

2.“师本位管理”向“生本位管理”转变 

现在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师本位教育”向“生本位教育”转变。生本位教育理念是在现代教育的理念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要把学生放在管理活动的主体地位,生本管理是学生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3.“灌输模式”向“自主学习模式”转变 

生本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思考,改变以往管家式、保姆式、包办式的教育模式。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就要调动学生的原动力,转变为自主学习模式,加强生本管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生本管理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高质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教学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概念,教学质量涉及了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学、培训、科研工作等的质量和德育质量、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等,而实施生本教育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这些教学质量。 

2.生本管理通过改变教育机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生本位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入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如何有效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能力超强的学生,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校当前的主要任务。学校往往改变不了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机制,生本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运行机制。 

3.生本位管理通过培养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在学生学好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实施生本位管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核心素养培育需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 

核心素養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如何构建生本管理模式,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生本位管理模式;生本位管理模式的实施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不可生搬硬套,套用固定僵化的模式;生本教育每个学校都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生本位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从事符合他们天性的劳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