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

第1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臀肌挛缩;关节镜;射频治疗

臀肌挛缩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多数认为和反复肌肉注射有关[1],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臀部肌肉注射导致的臀肌及其筋膜挛缩变性,产生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也可发生于个别成年人。臀肌挛缩一旦发生就不会逆转,只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若髋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已经发生,手术松解是唯一可选的方法,且应早期手术治疗[2]。既往切开手术创伤大,术后康复慢。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22例40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40髋,男12例,女10例;双髋18例,单髋4例。年龄11~32岁,平均年龄18.6岁。术前均摄髋关节X线片排除关节内疾患。术前查体伴髋关节弹响22例,步态异常18例,不能翘二郎腿22例,双侧并膝不能下蹲20例,Ober试验阳性22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健侧卧位,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若为双侧病变则分次消毒、铺巾和手术。在股骨大转子前上3cm和后下2cm处分别切开皮肤5mm,用钝头穿刺锥穿刺于皮下,沿臀肌挛缩带表面和皮下筋膜组织之间钝性分离,使之形成5cm×5cm的工作腔隙,通过腔隙沟通前上、后下两个通道。插入关节镜,持续生理盐水(每3000mL生理盐水加入1∶1000的肾上腺素1mL)灌注工作腔隙,电动刨刀清除视野内的脂肪组织,射频汽化消融电凝止血,使视野清楚;显露臀肌挛缩带,另一助手使患肢内收、内旋并适度屈膝屈髋位,保持臀肌挛缩带于最大紧张度。插入射频汽化电极,斜形切断挛缩带,由浅入深,可见切开的挛缩带向两侧分离回缩,此时助手感到患肢自然下落内收。术中应彻底松解挛缩带,可用钝锥探查,仔细松解,并重复进行弹响试验和Ober试验,直至无弹跳感,交腿试验阴性。生理盐水冲洗工作腔隙,吸净积液,注入血凝酶2iu止血,玻璃酸钠2mL防止粘连,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1.3术后康复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术区冰袋压迫止血,24h拔除引流管,并下地进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平卧做双叉,坐位翘二郎腿,站立并膝下蹲练习。

2结果

22例患者中,3例患儿随父母回内地失去联系,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5.3个月。依据夏榕圻等[3]疗效评定标准,优:步态正常,并膝下蹲试验阴性,翘腿试验阴性,Ober试验阴性;良:步态明显改善,并膝下蹲试验阴性,翘腿试验阴性,Ober试验阴性;差:步态无明显改善,并膝下蹲试验阳性,翘腿试验阳性,Ober试验阳性。随访结果,优13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7%。

3讨论

3.1关节镜手术的可行性关节镜是治疗关节疾患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人们尝试用来治疗某些关节外疾患,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关节镜下手术需要一定的空间,而关节外手术不存在自然的空间,需要人为制造腔隙,能否形成有效的腔隙是行关节镜手术的前提。臀肌挛缩主要影响髋关节的功能活动,挛缩的臀肌及筋膜组织对股骨大转子形成“卡锁”,解除该部的“卡锁”成为手术的关键。由于该区域位置表浅,无重要的神经血管,保障了关节镜手术的平安。臀肌挛缩带致密坚硬,其表面的皮下脂肪较疏松,轻易分离形成囊腔。为了清楚显露挛缩带,术前制作的腔隙要足够大,一般在5cm×5cm以上。皮下脂肪要分离彻底,可先用刨削器清除挛缩带表面和腔内的脂肪组织,彻底止血。平安通道的建立和清楚的视野使关节镜下手术成为现实。

3.2手术技巧术前将股骨大转子、臀肌挛缩带、坐骨神经和臀上神经的走行及手术入口进行标记,术中由于盐水灌注,局部组织水肿,解剖结构不清,难以触摸辨别,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坐骨神经接近大粗隆后部,解剖不清,轻易造成损伤,标记走行后,术中可辨别其位置,防止损伤。臀肌挛缩带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不同的髋关节位置,挛缩带会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所以在标记挛缩带的走行时要划出其屈伸时的最大活动范围,以免术中松解不彻底,影响疗效。

建立足够大的操作腔隙是关节镜手术的前提。腔隙内组织的清除及挛缩带的松解均会造成出血,影响手术视野。本组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灌注液中加入盐酸肾上腺素(每3000mL生理盐水加入1∶1000的肾上腺素1mL),收缩四周血管止血;另一种是用射频汽化电凝止血。术中尽量少用刨削器,多用射频汽化消融处理有关组织。

彻底松解挛缩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纠正步态、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是弹响髋手术的主要目的[4]。术中要求进行严格的手术效果判定。术中保持合适的屈髋屈膝角度,使挛缩带保持最大的紧张度。首先松解大转子表面的挛缩带,术中可见松解后的挛缩带迅速向两侧分离回缩,若松解彻底,患肢可自然下落内收,同时进行髋关节被动屈曲内收、内旋、外展活动时不受限,无弹响。若松解不彻底,则应根据术前体征,有侧重地松解影响髋关节活动的其余束带。内收位伸屈髋关节时弹响消失是手术成功最基本要素;Ober试验阴性说明伸直位阔筋膜张肌挛缩解除;屈曲位双膝并拢则是臀大肌挛缩束带松解的标志[5]。对于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的患者,如臀大肌上部有明显的挛缩束带,以本法手术后虽然弹响消失,但髋关节活动仍受限,可在上部束带两侧穿刺后形成囊腔,再次在关节镜下进行束带松解[6]。对于同时涉及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的严重臀肌挛缩患者,关节镜下松解不彻底,宜选择切开手术。

第2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推拿;痉挛状态;康复;机理

1、推拿在我国偏瘫痉挛状态治疗中的现状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中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风后的突出临床表现就是运动控制不协调、不灵活的异常运动模式,其中最主要的症状是偏瘫痉挛状态,这也是其它症状康复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解决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康复的首要任务。

目前,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强调综合康复疗法,如解除诱因、药物拮抗、外科手术以及针灸理疗推拿等。其中,推拿是祖国康复医学特色之一,它不仅是康复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一种无痛苦。无副作用的绿色舒适疗法,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另外。西方康复医学指出,祖国推拿手法是一种被动运动训练。仅适合于中风病早期辅助手段,事实上,祖国推拿医学博大精深,推拿不仅仅是指推拿手法,推拿功法训练同样是推拿灵魂所在,二者相互结合,不可或缺。研究证实,推拿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相结合在改善老年人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行走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推拿借鉴了现代康复医学对中风偏瘫的认识,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康复分期、实验研究等各个方面。弥补了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理论技术体系之不足之处。提高了推拿疗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建立。另外,康复评估的介入。改善了以往评估、治疗标准经验化的缺点,从而较客观地反映疾病的转归与预后,增强了疗效的可信度,推拿必将成为今后解决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主要优势疗法。

1.1推拿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推拿具有缓解痉挛状态的作用已为医学界共识,许多研究证实推拿在偏瘫痉挛状态治疗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推拿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偏瘫痉挛状态:邹氏等人对单纯的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结合推拿治疗偏瘫痉挛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组的疗效好于单纯康复训练组,且推拿介入时期越早效果越显著。郝兴平等用康复推拿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中风偏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结果证实,中国传统康复推拿配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明显的优势。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秦氏等人将推拿结合针灸治疗中风痉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推拿结合针灸较单纯的针灸疗法更具有放松痉挛的肌肉作用。通过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养状态。防止肌肉的萎缩。肌键韧带的粘连、挛缩,达到缓解偏瘫患者肌张力增高目的。李小军观察推拿对早期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作用,采用中西药物、针灸治疗的同时,及早地配合推拿治疗,研究结果证实,在肌力、肢体水肿、瘫肢痉挛状态的改善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能够通过穴位、经络的作用,增加皮肤肌肉组织的营养供应,增快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速水肿的吸收,使肿胀、挛缩缓解或消除。

1.2推拿治疗偏瘫痉挛状态介入时机的康复依据研究: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推拿改善痉挛状态的作用被笼统地概括为行气活血、舒筋活络、镇痛解痉等,但由于缺乏对缓解偏瘫痉挛状态作用机制的科学认识,未能意识到偏瘫痉挛状态推拿早期介入的重要性,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使得痉挛状态永久的固留下来。而痉挛状态的改善恰恰是中风治疗之一前提。推拿治疗与现代康复技术存在共同之处,但推拿手法的技术含量更高,施术更为复杂。更有针对性。因此,借助康复机制研究的手段和指标对推拿治疗中风的机制进行现代研究,为中风偏瘫的推拿治疗介入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现代康复理论的发展揭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康复应尽早开始,研究证实,中风后中枢神经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功能重建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一般认为,中风发病后1个月以内开始康复即为早期康复。WHO推荐的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h。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急性中风早期康复的研究”显示,中风偏瘫发生后14天以内是比较合适的开始时间。因此,推拿手法介入中风早期康复也应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时进行,此时进行推拿治疗安全系数较高。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应早期介入,处理肌痉挛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因肌肉痉挛所导致的运动功能下降和护理及保健的便利,所以在进行推拿治疗时应注意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按照患者年龄、病情轻重、辨证分型等确定个性化方案。

1.3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推拿手法的选择:根据现代康复关于偏瘫痉挛状态病理本质,中风偏瘫是中枢神经系统遭破坏,大脑对低级中枢的调节失去控制,原始反射被释放,正常运动传导受到干扰的结果。在软瘫期,推拿对肌张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而到痉挛期,如果推拿进一步增强痉挛侧肌肉肌力则抑制病情的恢复。因此,针对偏瘫痉挛状态阶段制定相应的推拿方法。向有利于正常运动模式的恢复,而不只是肌力的恢复。

1.4偏瘫痉挛状态推拿手法的选用: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推拿手法多以揉、拿、滚为主,并配合上下肢各关节的被动屈伸。在施治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适当调整手法,使轻重得当,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目的。

1.4.1拿揉法:梁山元等采用拿、揉患上肢,拿捏股四头肌,拿揉腓肠肌为主,配合点、捻穴位和被动屈伸运动。可有效的缓解偏瘫痉挛状态。

1.4.2点穴法:点穴法为诸多医生所广泛采用的方法。研究证实,点穴法结合循经推拿治疗在中风偏瘫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方法是以一指点或三指点手法分别点压足部的至阴、厉兑、窍阴、隐白、涌泉、大敦及手部的少泽、商阳、关冲、少商、少冲、中冲等诸穴。

1.4.3关节屈伸摇动法:以老中医陆永昌教授为代表的关节屈伸摇动法在中风痉挛状态治疗中,关节屈伸配合揉运百会、太阳,推运耳后高骨等手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痉挛状态。

1.4.4一指禅推法:褚海林等以一指禅手法为主,对患者头面颈项部太阳、印堂等穴,四肢部肩井、曲池、环跳、委中等穴,躯干部足太阳膀胱经、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1.4.5其他:临床上缓解痉挛状态的手法还有滚法、推法、搓法、叩击法等。

1.5偏瘫痉挛状态推拿部位的选择: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在各组织的表现是不一致的,上肢屈肌比伸肌张力高,下肢伸肌比屈肌张力高。根据其病理特点,痉挛状态的推拿部位亦应根据上/下肢痉挛优劣

侧进行选择。另外,根据临床经验实践选择,临床常以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循行路线及有关穴位有重点地进行补泻治疗。

2、偏瘫痉挛状态推拿康复现代作用机制研究

郭泽新对滚法、擦法等多种手法治疗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作了详细探讨。

2.1滚法:施滚法于痉挛优势部获取深部组织酸胀感至优势痉挛被缓解为度。其舒筋机理主要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①滚法能牵伸肌肉一肌腱接头处的腱器官。腱器官传人冲动抑制肌肉α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使肌张力降低,缓解优势痉挛。②由于肌梭附着在骨骼肌纤维上并与骨骼肌并联排列,向骨骼肌肌腹部牵拉肌纤维使得肌纤维两端距离缩短的作用降低了肌梭的张力,减少了肌梭的传人冲动,对该肌肉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作用。从而使肌张力降低。③获取深部组织酸胀感表明对大脑皮层感觉区兴奋作用的存在。有利于抑制脑干网状结构异化作用,从而降低了肌张力,缓解痉挛状态。

2.2擦法: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刺激覆盖某已知肌肉表面的皮肤。会产生支配那块肌肉的牵张感受器γ传出神经活化,使得这些感受器对生理性肌肉牵拉更易发生反应。现代康复医学也把快速触摸、逆毛发生长方向的轻刷等皮肤刺激作为常规的增强相应肌张力和肌肉的促通刺激。

2.3捏法:捏法对偏瘫痉挛状态的作用机理探讨同滚法,三指捏太冲穴有明显的缓解下肢肌痉挛作用,其机理是下肢对伤害性刺激的逃避反射,这种反射对打破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促进下肢分离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2.4运动关节法:现代康复医学研究表明。肌梭对快速牵拉敏感;腱器官对慢速牵拉敏感,对患侧下肢而言,缓慢屈髋、屈膝和背屈踝关节有利于兴奋优势痉挛侧伸肌的腱器官使其肌张力降低。快速屈髋、屈膝和背屈踝关节有利于兴奋痉挛劣势侧的肌梭使其肌张力增强。从而实现缓解中风偏瘫的下肢伸肌优势痉挛状态。对患侧上肢而言,缓慢伸肘、伸腕和伸指关节有利于兴奋痉挛优势侧屈肌的腱器官使其肌张力降低;快速伸肘、伸腕和伸指关节有利于兴奋痉挛劣势侧伸肌的肌梭使其肌张力增强,从而实现缓解中风偏瘫上肢屈肌优势痉挛状态。

第3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低频神经肌治疗;运动功能训练;脑性瘫痪;痉挛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026-02

The observation of low- frequency neuromuscular training on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treatment

GAO Yang

(Nanyang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Henan Province, Nanyang473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with low-frequency neuromuscular training on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treatment.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w-frequency neuromuscular therapy plus motor function training;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ure motor function training, while the treatment for six months to observe the low-frequency neuromuscular training o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ity with motor function diplegia children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The cure rate of muscle tension was 26.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00%, cure rate was 6.67% in control group,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0.00%, the two groups to ease tension in the musc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reatment former GMFM score has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Low-frequency neuromuscular therapy; Motor function training; Cerebral palsy; Spasm

痉挛型脑瘫为小儿脑瘫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患儿肌张力的异常增高,使正常的运动发育受到影响,导致异常姿势及运动的出现,长期得不到缓解会形成肌肉的挛缩及关节的变形,使脑瘫患儿的姿势及运动更加异常,影响脑瘫患儿以后的生活质量。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的发展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基本原则[1-2],本文对低频神经肌治疗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9月~2009年9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年龄为2~5岁,脑瘫分型为痉挛性双瘫,按Facs功能分级为2~4级,所有的患儿均符合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儿童脑瘫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3]。采用Asworth痉挛评价表及GMFM对治疗前的肌张力及粗大运动进行评定。以入院先后编号,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低频神经治疗仪加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运动功能训练。两组的年龄、肌张力高低及运动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Bobath疗法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每天治疗2次,每次治疗时间相同,由相同资质的治疗师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在运动功能训练前进行20 min的低频神经肌治疗仪治疗, 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以6个月时的效果进行疗效评价。评价由2名脑瘫康复医师进行。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价分为肌张力的评价及大运动的评价,肌张力的评价采用修订的Asworth痉挛评价量表[4],粗大运动采用GMFM评估表[5],对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总分。疗效标准:治愈:肌张力达0级,无运动功能障碍;显效:肌张力降低2级以上,运动功能评总分提高10分以上;有效:肌张力降低1级,运动功能评分提高5分以上;无效:肌张力未降低,运动功能评分小于5分。治疗前后的评价及计分由没有参加治疗的同组专业医生进行,参与评价者在功能评价的认识和计分原则掌握上无明显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程度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分布,治疗前两组痉挛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P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为小儿脑瘫中最常见的一种,占脑性瘫痪患儿的60%~70%[6]。异常的肌张力及运动模式影响了患儿正常姿势及运动的发育。Bobath法[7]以反射性抑制的手法,抑制异常姿势及运动模式,通过反复刺激强化,促进其正常运动模式建立,改善患儿异常肌张力及运动功能,预防关节挛缩和变形,从而达到康复。低频神经肌治疗仪[8]可以刺激患者的痉挛肌和拮抗肌,使两者交替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放松,同时提高拮抗肌的肌力,并改善肢体功能。笔者通过低频神经肌治疗加运动功能训练和单纯功能训练对两组随机对照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儿接受治疗后肌张力得到明显的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

[参考文献]

[1]王恩伟.75例小儿脑瘫综合治疗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44-145.

[2]马粉华,赵仲和,吴佳明.综合治疗69例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49-150.

[3]林庆.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专题研讨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4]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9.

[5]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23-426.

[6]吴瑞萍.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03.

[7]李树春.儿童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5.

第4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肌挛缩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又称volkmann’s肌挛缩,简称VIC(Volkmann’s ischemic contracture)。是1881年沃克曼氏首先提出,指肘部及前臂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当,特别是外固定过紧所致前臂骨筋膜室内压力急剧增高,阻断肌肉内的血液循环,发生缺血水肿恶性循环,直至肌肉坏死及神经麻痹。是肘部及前臂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VIC的预后主要与损伤程度、治疗时间及康复治疗进行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早的进行康复治疗,疗效越好[1]。

1 VIC的早期治疗

有部分病人存在伤口皮肤溃疡、感染。在进行康复治疗前首先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可采用换药、超短波、He-Ne激光等综合方法治疗[2],使伤口早期愈合,以顺利进入康复治疗。

1.1 中药熏洗法 中医认为此病的病机主要是因为气血淤滞,经络阻遏,筋脉粘连,不通则痛肿;肢体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不荣致脱皮;筋脉发生挛缩,关节强直屈伸不利。属于祖国医学中伤筋、伤血、筋强、筋挛范畴。针对这一理论,熏洗剂的组方主要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药物。采用丹参、红花、桃仁、川芎、郁金、当归、透骨草。具体方法:用盆装凉水2000ml,群药装入布袋内,放置水中盖严煮沸10min即可。将药液放置于抬高的患肢下,先用药液热气熏洗10~15min,后将药袋提出,擦洗患肢10~15min。每日2次,每次30~45min,每剂药用2天。上述方法从现代药理学分析,具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循环、减轻筋膜区内的压力的作用。通过熏洗,使静脉、淋巴回流通畅,毛细血管内的压力降低,渗出减少,室间区内容物的体积减小,筋膜区的压力降低,筋膜间区内的肌肉免于坏死,神经功能不受伤害[3]。

1.2 超短波治疗 超短波作用于人体,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加速组织修复[4]。超短波疗法主要以电容场法进行治疗。治疗时电极对置于损伤处,人体内电解质的无极分子被极化成偶极子,偶极子随着电磁波振荡发生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偶极子之间以及与周围媒介间的摩擦引起能量耗损,能量转换为热能。电解质在电容场中电离为离子,产生传导电流,故超短波具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其温度效应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组织的代谢过程,促使渗出物吸收,减轻肿胀,使炎性产物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加快;温热效应使肌肉张力降低,可以缓解痉挛;其非热效应可以消散急性炎症,增强免疫力,提高体内抗体和补体能力,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消肿。此外,超短波作为物理因素刺激末梢感受器影响神经功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起到镇痛、抗炎、抗变态的作用。治疗时无热量到微热量,15min/次,1次/d。20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5~10天[5]。

1.3 微波治疗 微波具有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但因其物理特性,决定与其他物理因子的非热效应和热效应有所不同。在微波的辐射下,由于软组织富含水分,对微波能量的吸收率高,故产热量高,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组织细胞通透性升高,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促进炎症浸润吸收,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因而,微波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消炎、消肿、解痉、止痛的作用[6]。小剂量微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散水肿加速神经组织的再生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中等剂量的微波能提高局部组织的免疫细胞吞噬功能,使免疫机能增强,并通过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刺激血管壁的神经末梢,以加热引起组织蛋白变性,使组织胺、血管活性肽等血管扩张物质增多,从而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在治疗VIC中早期多用无热量,恢复期采用温热量[7]。

1.4 分米波治疗 分米波作用于损伤的肢体能够抑制损伤后的炎性反应,改善损伤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损伤局部的营养代谢,减少瘢痕形成,从而减轻损伤处的神经、肌腱粘连[8]。治疗时采用微热量,辐射距离10cm,1次/d,15min/次,每周连续5天,休息2天。分米波治疗促进肌腱的内愈合,加速肌腱的修复,增加肌腱的抗张力度,保证了早期的功能训练,减少肌腱的外愈合和肌腱粘连的形成,增加了肌腱的滑动性和康复的顺应性,而肌腱粘连的减轻和康复顺应性的增大,又可增加功能训练的幅度和有效性,增大应力对腱外膜细胞的刺激,进一步促进肌腱的内愈合,加速肢体的康复[9]。

1.5 激光疗法 激光照射后具有消炎、镇痛,有利于神经再生,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组织的修复具有促进的作用[10]。其消炎作用,是因为接受激光治疗后,机体体液的噬菌能力增强,细胞的噬菌指数升高,局部的免疫球蛋白增加,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加强,细胞转化率提高;激光具有止痛作用的机理是它能极大地加速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迅速消除病理代谢产物;激光照射后刺激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主要在于激光辐射改变了断端组织中胶血蛋白的组织构象,使之构筑新的分子,并发生交链。激光的生物效应作用于神经元,促进了损伤的修复[11]。Reddy等人通过动物试验证实,低能量激光在急性跟腱断裂手术修补后的辅助治疗中有促进腱纤维生长的作用[12]。Thawer等人还报道,低能量激光可以促进正在发育的体外培养的14天小鼠的肢体胶原纤维的生长。激光治疗还可使受损组织再生,从而直接刺激组织修复[13]。在VIC的治疗中,激光的种类有:低能量He-Ne激光、半导体激光,均为小功率。治疗时可以采用聚焦激光针穴位治疗,穿透力强,不仅可以产生类似针灸的机械治疗,而且还可以产生光化学刺激,其存在改善微循环,改善呼吸链,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项生物效应;而治疗时散焦照射损伤前臂能直接刺激周围神经,增强其兴奋性,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使神经修复,局部伤口愈合,减轻疼痛。

1.6 红外线治疗 红外线治疗主要是利用特定电磁波辐射产生的温热效应作用于VIC,可以改善受损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代谢,促进炎症水肿吸收,为神经突出的再生创造条件。采用红外线照射30min/(次·日),致照射后局部皮温升高2℃~3℃,经观察:治疗后对肌肉萎缩程度,肌形态的变化,肌组织酶学的改变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增强组织修复与再生功能有一定作用[14]。

2 VIC的恢复期治疗

2.1 针灸结合电刺激治疗 此症辨证分析为:前臂肌群粘连、气血瘀滞、闭塞经络致挛缩屈伸不利。治则:调补气血、健脾通络舒筋。取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随症取穴为辅。第1组:曲池、外关、合谷、太渊、阳溪、中渚、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八邪。第2组:尺泽、臂中、内关、合谷、列缺、肝俞、四缝、鱼际、申脉、后溪、手三里、脾俞。治疗时平补平泻手法,两组穴位交换使用,针刺得气后,第1组选用肢体部曲池、合谷、中渚,三穴位交替接通电针治疗仪进行通电,波形用连续波,电流强度以肢体部肌肉中度跳动或者能耐受为度,留针45min,每20min行针1次,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针灸治疗具有调和脏腑、协调阴阳、运行气血、舒筋活血、关节滑利、经络畅通、抗病祛邪的作用,配合低频脉冲电流,通过电针刺激腧穴,可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肌张力的作用,可防止肌肉结缔组织的变厚,可以预防肌肉挛缩和纤维化,防止肌腱挛缩和畸形,松解瘢痕组织[15]。

2.2 推拿按摩及功能锻炼 中医外治法以手法按摩推拿,运用揉搓、按压提弹、捋捏松解局部;牵引、拔伸、舒经理筋;摇晃、抖动灵活关节;旋转胳膊恢复前臂旋后功能。以功能锻炼调和营卫,配合上述中药外用熏洗,以及主动功能锻炼,使营卫调和得以循行,受累的筋脉肌肉得以濡养;关节活动得以灵便。经此简单易行的方法治疗,主要恢复:(1)手及腕关节的背伸功能;(2)手的持物功能;(3)前臂的旋转功能[16]。更有医生通过临床实践报道其有效的按摩方法[17]:(1)由远及近地指摩或掌摩前臂屈肌群,由浅入深反复多次,手法应注意轻柔;(2)按摩每个手指,边揉边伸指,先屈腕角度大一些,然后逐渐缩小,屈腕时伸指,以有轻微痛感为度;(3)推和按揉腕关节周围,边推边伸腕,然后先屈腕屈指,在伸指状态下缓缓被动伸腕,反复4~5次;(4)按揉曲池、合谷、内关、少海等穴,然后揉搓前臂,搓后再抖,以放松挛缩肌肉,按摩每次20min,每日1次。功能锻炼主要进行伸指、伸腕、反腕、握拳、对指练习,每日数次。这种方法促进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代谢,减少肌肉萎缩,缓解肌肉挛缩,促进神经肌肉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3 中频电治疗 电脑中频电流是一种正向和负向交替变化较快的电流,能够产生舒适的肌内深层按摩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组织间水肿减轻,张力下降,减轻病灶区由于缺氧状态所应起的痉挛、酸中毒等症状,加速致痛类物质的排泄,有明显的止痛消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除肌痉挛等作用。中频电疗能使肌纤维产生紧张和收缩,反射性的加快淋巴和血液循环。提高组织有氧代谢水平,有利于血管神经功能恢复,避免瘢痕形成,有效地阻止肌腱和周围组织粘连。但中频电流为等幅电流,易产生适应性,在治疗中应定时增加电流1~2次,以保持足够的电流强度,增加疗效[18]。采用调制中频电的对称方波,刺激治疗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30min/(次·日)[19]。

2.4 超声治疗 超声波的机械、温热产生的理化效应可引起局部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软化局部组织,提高细胞代谢活性,改变膜电位,使离子和胶体通过率增加,改善血流,增加血液循环,使微血管扩张,侧支循环建立。起到加强代谢,改善组织营养的作用,超声波的振荡作用可以松弛肌肉痉挛,组织局部温度升高后的血管扩张作用,有利于硬结消散,从而使挛缩的肌肉及受损的神经得以恢复[20]。用于VIC时采用小剂量超声波,微热,15min/(次·日)。

VIC发生后,康复方法的选择原则上应按照神经肌肉恢复的不同阶段要求来调整治疗方法。早期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活血化瘀及早消除炎症、水肿,减少神经损害,防止肢体挛缩变形,促进神经再生。采用中药熏洗、超短波、微波、分米波、激光、远红外照射达到镇痛、消炎、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状态。恢复期的治疗原则是着重防止肌萎缩,通经活络软坚散结,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粘连肌腱得以松解,痉挛肌肉得以松弛,使神经传导功能、肌力等得到恢复。采用电针、推拿按摩、中频电、超声波治疗,同时通过主、被动功能锻炼,强迫伸屈有关的关节,使挛缩的肌肉拉长,腕及手指功能逐渐得以恢复。治疗时根据不同病情针对性地综合运用两种或多种疗法,会增加疗效,缩短治疗时间。VIC的临床致残率很高,临床治疗时间也很长,我们需要不断探究更好更有效的中西医疗法,使VIC病人更快更好地康复。

【参考文献】

1 苏庆军,曲铁兵.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治疗进展.河南外科学杂志,2001,7(1):59-61.

2 陆廷仁,韩晶娟,张新建.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康复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97,13(4):213-214.

3 于秉波,杨激动,李洪江,等.熏蒸法在筋膜间区综合征治疗上的应用.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52.

4 夏军.现代康复中超短波治疗的应用与问题.现代康复,2001,5(9):93.

5 帅云方.超短波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华西医学,2005,20(3):448-449.

6 郑建华.微波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海南医学,2003,14(3):81-82.

7 李大雨.微波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61.

8 田德虎,张英泽,赵峰,等.分米波促周围神经再生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4):261.

9 米利新,马全胜,丁永红,等.分米波防治屈肌腱粘连的生物力学特征.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132-133.

10 陶祥元.现代激光医学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6.

11 周江堡.He-Ne激光针治疗周围神经性瘫痪的初步研究.激光杂志,1999,20(5):72-73.

12 Reddy GK, Stehno Bittel L, Enwemeka CS. Laser photostimulation of collagen production in healing rabbit a chilles tendons. Lasers Surg Med, 1998, 22 (5) : 281-287.

13 Thawer HA, Hough ton PE. Effect of laser irradiatio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etal mouse limbs in an in vitro model. Lasers Surg Med, 1999, 24 (4) : 285-295.

14 刘玉英,李珊,刘静.TDP并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37例.医学文选,2004,23(5):622-623.

15 张杰.缺血性肌挛缩案.中国针灸,2003,23(11):696-697.

16 张广庭,李援华.外治法治疗早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陕西中医,2002,23(11):1015-1016.

17 吴刚.针灸推拿治疗缺血性肌挛缩.国医论坛,2002,17(1):32-33.

18 张平建.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肌纤维组织炎临床观察.中医正骨,2005,2,17(2):99.

第5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肌痉挛;痉挛肌治疗仪;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c)-0060-03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是目前人类疾病死亡三大原因之一。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偏瘫的特征性表现,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射亢进、肌张力下降、运动控制和协调功能障碍、出现典型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痉挛症状,易疲劳,易致残,易导致患者出现运动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目前肌痉挛的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介入等。目前该病有趋于年轻化的倾向,入院者多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痉挛肌治疗仪进行治疗。本研究选择本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门诊收治的66例脑卒中并发后肢体痉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痉挛肌治疗仪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及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26~77岁;脑梗死43例,脑出血2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平均年龄为(59.3±6.2)岁,平均病程为(3.1±2.3)个月;对照组33例,平均年龄为(58.8±6.7)岁,平均病程为(3.3±2.1)个月。纳入标准:①采用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或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②无智力障碍,可配合治疗者;③痉挛程度,改良的Ashworth计分≥1级。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②关节挛缩固定;③正在服用抗痉挛药物者,如巴氯芬、丹曲林等。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康复训练,根据患者不同的康复评定结果,由医师和治疗师制订康复训练项目,康复训练由治疗师负责具体实施。患者主要采用抑制痉挛及异常运动、促进分离运动出现等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抗痉挛摆放:患者坐位时,将偏瘫侧上肢置于体前,保持肩胛骨前伸;卧位时患肩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指关节伸展,患髋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②主动运动与痉挛肌相拮抗的肌肉:对痉挛肌进行对抗牵张训练,各肌群如肱三头肌、腓肠肌等,每肌群3~5 min/次,1次/d。③其他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能力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和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坚持每日训练1 h,持续训练2个月。

1.2.2 治疗组 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痉挛肌治疗仪治疗,采用KX-3A型痉挛肌治疗仪(北京产,频率50 Hz,脉宽0.1~0.5 ms),A、B两路输出均为无极性双向不对称脉冲,B路输出脉冲比A路输出脉冲延时出现,延时时间0.1~1.5 s,A、B两路输出脉冲电流峰值IP0-100A,属于低频脉冲式治疗仪,专门针对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的肌肉痉挛患者而设计,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使用时,将A路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肢体痉挛肌的两端肌腱处,再将B路的两片电极分别放在肢体拮抗肌肌腹的两端,待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后固定,缓慢调节IA和IB的输出,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准。1次/d,20~30 min/次。6 d/周,持续训练2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肌张力评定:对于患者上下肢痉挛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2]将其分为0、1、1+、2、3和4级等6个级别,0级为无肌张力增高;1级表示肌张力轻度增加,在被动活动关节至最大范围时突然出现阻抗或出现最小阻力;1+级表示肌张力轻度增加,在被动活动关节至一半范围后突然出现阻抗,当继续活动关节至最大范围期间,始终伴有最小阻力;2级表示大部分关节活动时肌张力均明显增高,但患肢仍可活动;3级表示肌张力显著增加,受试者关节被动活动困难;4级为肢体僵硬。②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3](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其中满分为100分,上肢部分33个小项,最高分为66分,下肢部分17个小项,最高分为34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ADL进行评定,包括各项日常生活指标,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独立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改良Ashworth分级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上下肢的改良Ashworth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FMA及MBI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FMA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脑卒中患者通常在患侧肌肉无力和张力减低一段时间后出现痉挛步态[4]。神经系统可塑性理论认为,中枢神经损伤后,受损神经元不可再生,但可通过轴突侧支芽生、改变突触效率、潜伏通路开放、损伤周围组织的功能重组等方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实现结构重组和功能恢复[5]。脑卒中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其上下肢的痉挛往往反映了人类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原始形式,即上肢屈肌占优势而下肢伸肌占优势,结果痉挛出现时上下肢呈特定的痉挛模式[6-7]。脑卒中后出现选择性肌张力增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内外学者多倾向认为高位中枢损伤或传导通路中断,会直接影响脊髓中间神经元,尤其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特定纤维束的损伤可导致抑制消失和牵张反射弧中断,进而引起过度的、失去控制的肌肉活动的反射加强,最终导致肌痉挛状态[4,8]。

痉挛肌治疗仪是专为痉挛性偏瘫患者设计的一种低频脉冲治疗仪,可以先后输出波宽与频率相同的两组脉冲电流,通过A、B两个通路对痉挛肌和拮抗肌产生交替刺激;A路电流刺激痉挛肌,使其产生强烈收缩,肌腱上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由Ⅰ类纤维传入脊髓,反射性抑制痉挛肌,B路电流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拮抗肌产生收缩对抗痉挛肌,发生反射性抑制作用;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并提高拮抗肌群肌力,从而有效地降低肌张力,更重要的是对痉挛肌和拮抗肌的交替刺激可以使兴奋向中枢传导,有利于各种反射的调节,从而协调主动肌群和拮抗肌群,以利用肢体的随意运动,克服偏瘫后肢体出现的异常模式[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MBI评分基本一致,治疗组治疗后MBI评分为(58.3±10.6)分,对照组治疗后MBI评分为(45.4±9.5)分,提示治疗组患者经过痉挛肌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的肌张力改善立即效应明显;治疗后患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ADL均明显改善,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起到协同作用,这与Kojovic等[10]的结论基本一致。患者经痉挛仪治疗后,患肢痉挛程度有明显缓解,这为患者进行其他康复训练创造了有利条件,能更好地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13]。痉挛仪操作简单,无痛苦,无副作用[14]。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可显著降低痉挛肢体肌张力,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改善ADL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丽香,王芸,陶莉,等.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J].中外医疗,2013,33(33):157-158.

[2] 王玉龙.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7-168.

[3]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推出MRI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209.

[4] 薛小临.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0-41,174-175.

[5] 吴毅,刘罡.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4):284-286.

[6] 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9-240.

[7] 李道明.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10):896-897.

[8] 朱镛连,张皓,何静杰.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39-240.

[9] 周光辉,谢克亮,赵青,等.易化技术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3):148-149.

[10] Kojovic M,Mir P,Trender-Gerhard I,et al.Motivational modulation of bradykines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off and on dopaminergic medication[J].J Neurol,2014,261(6):1080-1089.

[11] Bowden MG,Balasubramanian CK,Behrman AL,et al.Validation of aspeed-ba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ing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walking performance post stroke[J].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08,22(6):672-675.

[12] 冯海霞,李亚斌,胡晓斌,等.医务人员对脑卒中康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 18(11):1026-1028.

[13] Yoo JH,Chung CS,Knag SS.Relation of plasma homocyst(e)ine to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J].Stroke,1998,29(12):2478-2483.

第6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神经性瘫 骨质疏松 挛缩 异位骨化 生物力学疗法 超重力场

Study of anti-osteoporosis and anti-cont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paralysis Zhang Daxin ? , MaHaibo , Duan Yunbo . *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 Beijing 100029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methods and theory of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nd to search the new effective approach of anti-osteoporosis, anti-contracture and clinicophysical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paralysis. Method Sixty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paraly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30 in each ) , their kinetic function was evalusated, bone mineral density ( BMD ) , serum levels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were determined. The abilities of anti-contracture and anti-osteoporotic fracture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parameters of joint moving range and muscular strength. Results BMD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paralysis in both group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The abilities of anti-contracture and anti-osteoporotic fracture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BMD, Serum levels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Conclusion Osteoporosis and cont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paralysis may be induced by stress and calcium loss. A theory of higravity was proposed. Earlier treatment with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can prevent these pathogenetic processes effectively. Biomechanical method and related theory of higravity might be useful in directing this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other new approaches.

【 Key words 】 Neurogenic paralysis Osteoporosis Contracture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Biomechanical Higravity

由周围神经、脊髓和脑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性瘫痪患者常出现骨质疏松症和关节挛缩 [1] 。为探索瘫痪康复理论和方法,我们先后系统地测定了两组各 30 例神经性瘫痪患者的骨密度( BMD )和血钙磷相关生化指标,如碱性磷酸酶( AKP ) ,25 羟维生素 D ( 25 羟 VD )和骨钙素( BGP ),与其相应的运动功能评价指标进行比较。

资料和方法

1. 对 30 例中枢神经性下肢瘫痪半年以上的第一组住院病人(年龄 16 ~ 73 岁,平均 36 岁,男性 26 例,女 4 例)进行骨矿盐单光子 X 线测定和患者血钙、磷、 AKP 和 25 羟 VD 测定,并参照各项临床通用正常值 [2] 进行比较。第二组是 30 例病程在半年之内的神经性偏瘫患者(男性 14 例,女 16 例)。分别测定患者的腰骶和股骨近端股骨粗隆、维氏( ward )三角经过 3 个月运动康复疗法的双光子 BMD 值,因当时尚无统一认可的正常值而设对照组(男 65 名,女 114 名,平均年龄 30 岁),同机同期进行对照组和患者组的 BMD 值检测。

2. 两组神经性瘫痪挛缩康复前后综合运动功能康复评价,内容包括:①患侧下肢徒手肌力Brunnstrom法评价;②患侧肢体关节活动度(ROM评定):膝关节ROM屈伸< 180°,伸屈< 60°表明有挛缩存在;③四肢大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硬度、张力和弹性徒手检查等综合运动功能评价。

3. 采用抗骨质疏松抗挛缩物理康复。重点方法分别是能有效增加骨压电位的直立运动法和能轴向拉伸肌肉韧带的ROM牵引法。采用以主、被动ROM和基本运动(翻身、坐平衡、爬行、直立平衡)训练的物理医学治疗方法,统称生物力学疗法。采用电场、磁场和力场疗法抗挛缩。

各组指标用 ± s 表示结果行 t 检验。

结 果

1.第一组30例中枢性下肢功能障碍半年以上患者单光子BMD按年龄段与正常值相比,30~39岁年龄段患者BMD低于正常值,其他成年段患者总体低于总体正常值,偶有患者高于正常平均值。第二组30例偏瘫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双光子BMD低于正常值者分别占73.8%和78.6%。

2. 第一组(男19例)所测 血磷血钙值分别为 29 ± 6 mg/L和87±12 mg/L,与正常值(钙 80 ~ 110 mg/L)比,虽偏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钙磷浓度乘积 [Ca]×[P] = 25.2±6.4。我们总结出骨质疏松抗关节挛缩,超重力生物力场钙平衡物理化学效应理论,可用方程式f(n ·α ) = k · n · c os α 表示,其中 k是参数,主要为[Ca]与[P]乘积的等变量,g为重力加速度, α 是膝关节 长骨间夹角, n为超重力作用力的倍数。

3. 两组各30 例神经性瘫痪患者血生化测定结果:第一组24例中枢神经谈话患者(男20例,女4例)血清25 羟 VD 平均值 8 ± 4 μ g / L , 小于正常值 13 ± 5 μ g / L 。 提示 25 羟 VD 低,不利于正钙平衡。

20 例(男 17 例,女 3 例)的 AKP 平均值为 240 ± 85U / L , 高于正常值,提示中枢神经性瘫痪患者 AKP 活跃,成骨细胞受抑制,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化活跃;与钙从骨内向骨外转移、肌肉韧带的挛缩、异位骨化和关节骨质增生相关。

第二组 25例偏瘫患者BGP为6.2±2.9 μ g / L , 等于或高于 正常值的 56%和40%。提示偏瘫患者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钙丢失大于成骨所致。

可见 BGP与AKP一样参与运动功能障碍,促使钙专移。

讨 论

1. 由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功能导致的神经性瘫痪患者常出现骨质疏松症和关节挛缩 [1] 。两者都是由骨钙盐代谢在应力作用下造成的 [3] 。如下 4 个方面可证实骨盐趋应力效应 [4] : ① BMD 降低; ② X 线骨小梁稀疏,异位骨化; ③ 关节 挛缩僵直, ROM受限;④压电位降低,它是由附于骨骼上的肌肉对骨组织机械应力作用造成的骨钙压电效应。肌肉对骨组织机械力学作用,引起骨骼胶原基质变形和骨细胞电流磁场胜利信号变化 [5] 。瘫痪肌肉机械运动频率和对骨组织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引起骨胶原基质缩短和电信号减弱时引发骨质疏松;相反则引起骨质增生和关节周围韧带应力性异位骨化 [6] 这些物理变化与其血Ca、P,25 羟 VD , AKP, BGP 的变化有关。在超显微分子生物学水平上 骨压电位对细胞膜钙离子通道有影响 [7] 关节纤维挛缩与其轴向应力应变构本方程非线性函数有关 [8] 。总之其物理化学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如将肌肉对骨的物理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用重力加速度 g表示,当作用力产生大于一个重力加速度(9.8米/秒)时,定为超重力运动 [9] ,骨组织产生超重力压电位变化,软组织细胞膜钙泵钙通道发生超重力场膜效应 [10] ,加速钙磷平衡方程速率。有人测得其值< 35,≥40和<70,>70, >75时分别呈现负钙平衡, 正钙平衡,小部分异化骨化和大部分异位骨化 [11] 这就是抗骨质疏松抗关节挛缩,超重力生物力场钙平衡物理化学效应理论。

2. 关节周围软组织短缩所致的ROM受限称为关节挛缩 [8] 。抗骨质疏松的关键是抗关节挛缩。运动功能障碍1个月即可发生患侧或健侧肘关节挛缩和异位骨化。挛缩又进一步加重了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压电位减少,功能障碍呈恶性循环。关节制动6周后可导致其轴向应力-应变关系改变 [8] 。恢复偏瘫患者膝关节7天关节挛缩需要用52天,21天挛缩则需要300天 [1] 。这就是为什么主张对中枢神经性 运动功能障碍要以预防为主,尽早为宜。两组所测 25 羟 VD 、 AKP 、 BGP 仅反映骨钙盐由骨内向纤维软组织转移活跃性强弱,无明显临床诊断意义。牵引和主、被动 ROM ,直立和物理治疗基本运动训练等生物力学疗法可直接改变韧带轴向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达到 抗挛缩的目的。抗骨质疏松和抗挛缩要以恢复肌应力为前提,重建肌肉韧带对骨组织的生物力场是抗骨质疏松的关键。下肢 ROM 角度十分重要,只有当膝关节屈 伸 =180 °才能保障肌肉对骨的 压电效应产生最大效率 。

[1] 津山直一,监修。 ???nbsp;リハビリテ?シヨン ??W 。 ?|京:??W??海?nbsp;1986.56-58 , 222-232 , 261-269 .

[2] 刘忠厚,主编。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1-11.

[3] 张大新,废用性骨质疏松症。见刘忠厚,主编。骨质疏松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2.356-358.

[4] Zhang DX, Duan YB, MA HB. Stress heterotopic bone’s and osteoporosis. Bone, 1995,16:186s.

[5] 夏志道。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现状与前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三届骨质疏松第四届基础理论学术交流论文汇编,武汉, 1997.49-50.

[6] Zhang DX. Application of pnf & biomechanic-therapy in the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f complete stroke.IRMA- Ⅷ . Kyoto , 1997.328.

[7] 邵本荣,姜艳芳,胡大为,等。交变脉冲强磁场对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1998 , 12 : 9-11.

[8] 倪国新,陈海平,吴宗耀。挛缩关节髌韧带轴向应力 - 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1998 , 12 : 19-21.

[9] 张大新,马海波。脊椎骨质疏松性颈肩腰腿痛临床诊断治疗与康复生物力学研究。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三届骨质疏松第四届基础理论学术交流论文汇编,武汉, 1997.127.

第7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针灸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Methods 32 cases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group(n=20) and acup?mox group(n=12). All the patients evaluated with function of motor and sensory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Results There was a singnificent different i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s suitabl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after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Key words: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Acup?mox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增高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大幅上升。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和神经营养因子临床应用,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大为提高,但功能障碍的恢复离不开康复治疗。合适而有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预防和减轻并发症,且能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少残疾。本文通过综合康复治疗与针炙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对比,找寻合理和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有我院住院到康复科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共32例。全部病例均经常规检查、电生理检查、MRI等确诊。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3个月~52岁。其中臂丛神经损伤6例,腋神经损伤3例,桡神经损伤16例,尺神经损伤3例,腓总神经损伤4例。病程由7 d~60 d,随机分为康复组20例,针炙组1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康复组

1.2.1.1 早期(伤后0周~3周) 康复目的:消炎、消肿、镇痛,促进损伤伤口愈合,保护修复后的神经。方法:理疗采用超短波(无热量)、磁疗等。利用支具进行功能位固定,轻柔向心性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

1.2.1.2 中期、后期(伤后3周后) 康复目的: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预防粘连、挛缩和继发畸形、改善感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采用低频脉冲电疗法、肌电反馈训练及肌电反馈电刺激法,中枢冲动传递训练,主动、助力和抗阻运动等;预防粘连、挛缩和继发畸形:采用中频电、超声波、蜡疗、按摩、支具矫形器等;改善感觉功能:采用针刺、冷热刺激和让患肢触摸和抓捏各种物品来进行训练;提高生活质量:损伤后后遗症期以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代偿,使用矫形器及特殊用具,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活活动能力。

1.2.2 针炙组 取穴以损伤神经相应夹脊穴及分布区穴位为主,留针20 min~30 min,间息运针,1 min/次~2 min/次。配合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甲钴胺等,1次/d,20次为1个疗程,停10 d,再下1个疗程。

1.3 评定方法 随访时间2个月~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病例均经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及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评定。疗效评定标准,优:M4S4;良:M3S3;中:M2S2;差:M0~M1S0~S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录入原始数据,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见表1,康复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针灸组。经χ2检验,χ2=6.969,P<0.01,两组间优良率差异性有显著意义。

表1 两组间优良率的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周围神经损伤病程长、痊愈慢、后果严重。临床康复目标是防治并发症与合并症,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促进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的恢复,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1]。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功能不佳的重要原因,一是神经纤维修复缓慢,二是视神经支配肌肉变性、萎缩、纤维化[2]。视神经支配后肌肉有纤维化及硬化的倾向,电刺激可防止肌肉结缔组织的变厚、预防肌肉挛缩及纤维化。根据患者神经损伤程度调节波形、脉宽、间隙、刺激强度等,能刺激受累肌肉节律性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延缓受累肌萎缩、抑制肌肉纤维化,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3]。针灸治疗虽然配合电针,但电针往往不能调节脉宽、间隙等,治疗时对受累肌肉一般不能引起收缩,从而不能延缓失神经支配肌肉变性、萎缩、纤维化等,治疗效果较差。周围神经损伤后需要综合的康复治疗,针对性的处理损伤后出现的问题[1]。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肿胀、挛缩畸形、继发性外伤、反射感神经营养失调综合征、心理问题等,需要不同的物理因子和方法进行综合性处理。针灸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往往只对损伤程度较轻的患者有效。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对损伤程度较重的患者,针灸发挥作用很小,患肢挛缩、变形较康复组快,不能起到防治并发症与合并症的作用,因此,针灸只能是周围神经损伤某些类型的选用方法,总的来说,综合康复治疗才是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合理和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东锋.临床康复医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187.

第8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 早期康复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1年6月~2006年6月收治小儿急性偏瘫患者11例,均为首发病例,男6例,女5例;年龄8个月~13岁,其中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4例,反复发作1例;左侧偏瘫4例,右侧偏瘫6例,交替瘫1例;语言障碍5例,发热5例;抽搐6例;头痛4例,烦躁哭闹4例,嗜睡2例,昏迷1例;呕吐6例;复视2例;吞咽困难2例。

病因诊断:各项检查结果证实,病毒性脑炎3例,结脑2例,脑血管畸形2例,脑肿瘤1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1例,颅脑外伤1例,不明原因1例。

治疗:均予病因治疗,相应使用抗感染、扩血管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恢复血供,改善预后。所有患儿均早期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偏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从第1天就要考虑到恢复其正常的生活方式,治疗时间2~6个月。

保持良好的肢体关节功能位:患儿入院后,注意卧床姿势,以健侧卧位为宜;要掌握使患儿仰卧,臀部及肩胛骨下方各垫小枕,防止髋关节向下,向后旋转,肩关节不能内旋,脸面向患侧转。个别患儿还要大腿、小腿外侧垫砂袋或毛巾卷,防止患肢重力导致的髋关节外展、外旋。踝关节保持直角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当患肢肌力在0~1级时,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由近端至远端,肌力级可行高举摸头。

促进肢体的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初期,在不影响治疗的同时,进行瘫痪肢体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外,同时鼓励患儿健侧肢体主动运动增强肌力,以配合患肢活动,帮助患儿做患肢大小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的被动活动,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关节被动运动训练:患儿病情稳定后,可做轻柔的被动活动。急性期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做被动活动1~2次/日,15分钟/次,并逐渐大幅度以充分牵伸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在做被动运动训练时,应注意防止关节半脱位或损伤,禁止做强行牵拉动作。原则上,上肢多练伸肌,下肢多练屈肌,活动幅度由小到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

疗效评定:①显效:治疗2个月后肌力能达到级,各关节活动灵活;有抗阻运动;②有效:治疗2个月后肌力达到级以下,各关节运动较灵活;没有抗阻运动;③无效:症状没有改变。

结 果

治疗结果:显效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

讨 论

Okuno将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分为三型[1],对临床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本组显示小儿的颅内感染发病较多。小儿急性偏瘫常会发生肌肉萎缩和肌腱挛缩[2],病情一旦稳定即应进行康复训练,还可辅以针灸、推拿、理疗、特殊教育等,最大限度发挥患儿的代偿恢复潜力,减轻神经损伤后遗症。

通过对11例急性偏瘫患儿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主动运动和被动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本体感觉器官引起反射性冲动防止肌肉韧带挛缩,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变形,维持正常肢体功能,总有效率100%,为患儿肢体的早期康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第9篇: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脑卒中;治疗意义;依据;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16-01

医学里的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中出血性卒中俗称“脑溢血”;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塞、脑栓塞”。

做好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是我们每个内科医生的棘手工作,也是全国人民最关心的事。脑卒中是我国最主要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主要死因,致残率很高。现在脑卒中已超过肿瘤跃居为第一位死因,并出现发病率迅猛攀升现象。笔者在中谈谈一些关于对脑血管病病人进行早期治疗和康复,降低病人的残疾程度,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浅薄看法:

一关于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认识

随着脑卒中现象的增多,早期康复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早期康复可以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对步行恢复有明显优势。因此,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观点越来越盛行,甚至有超早期康复治疗的说法。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防止废用性肌萎缩等废用综合征的产生,有效地防止肢体挛缩,防止或减少非瘫痪侧的肌萎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病人的不安,减少性低血压的产生,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骨质疏松、褥疮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早期康复治疗,能把废用综合征减少到最低限度,能保证有足够的能力使站立、步行训练等康复治疗早期开始,使病人能重新步行。

二早期康复治疗的可行性

各种实验探究表明:通过治疗可以让神经功能损伤的脑卒中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产生代偿和功能重组能力。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减轻神经缺陷,降低致残概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特别是在脑卒中所致肢体瘫痪的恢复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综合的治疗手段,借助肢体的活动促使大脑的皮层血流量增加,就会减少患者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畸形现象就会避免,这是药物多替代不了的。已有资料表明,脑卒中偏瘫恢复在发病后数天开始,30~90天恢复达最大限度,90天后因肌张力增高、关节挛缩使恢复变慢。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学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留下许多富裕不用的通路。当高级中枢或通路受损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动用这种正常情况下闲置不用的通路起代偿作用而形成新的神经通路。

三早期康复治疗的措施

对脑卒中患者是发现越早,采取治疗措施越早越好。作为此类病的治疗者,我们应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和有效策略。

(一)采取有训练措施

我们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治疗。

1、床上的摆放: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床上的正确摆放,可以减轻或预防上述痉挛姿势的发生。

①患侧卧位: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图4-1)。

②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枕头;息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约100°;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图4-2)。

③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稍屈曲。该应尽量少用。仰卧位还可将上肢抬高,但任何时间均应避免半卧位,这可加重躯干屈曲和下肢伸展。

2、 床上翻身: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无随意活动时,翻身很困难,如果在床上固定一个姿势,容易导致压疮,也不利于排痰,时间长就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应该每隔2~3h翻身变换。变换还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得到平衡,预防痉挛。

①向患侧翻身洲练;脑卒中患者仰卧,双手叉握,患手拇指压在健侧拇指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下肢剧曲;双上肢向患侧摆动,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患侧;健侧下肢跨向前方,调整为患侧卧位。

②向健侧翻身训练:第一步同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用健侧脚钩住患侧小腿;双上肢向健侧摆动,同时伸健侧下肢,借助于惯性带动身体翻向健侧。

(3)上肢随意运动的诱发:仰卧位,治疗者支持患者上肢前屈90°,让其上抬肩,使手伸向天花板,或让患者的手随治疗者的手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嘴等。

(4)桥式运动:仰卧位,屈曲膝关节.足支撑在床上。将臀部从床上抬起,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训练者一只手向下压住患者的膝部,另一只手轻拍患者的臀部,帮助其抬臀、伸髋(图4-4)。随着控制能力的增加,可以逐渐加大难度,如将健足从治疗床上抬起,或将健腿置于患腿上,以患腿单独完成桥式运动(单搭桥运动)。此法可以缓解躯干及下肢的痉挛;促进下肢正常运动,训练腰部控制能力,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如放置尿便器、穿脱裤子等。

(二)做好主动活动训练

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被动活动被动活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可让患者做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也可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伸活动等,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注意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应尽量避免在患手输液,避免过度牵拉手关节及意外的损伤。这样做不但可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保持良姿位

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

总之,我们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要根据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ADL方面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减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均实现提高。通过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陷,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周维金,王玉琴,崔利华.脑卒中康复研究新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