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

第1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本质安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一、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向

本质安全理论中明确指出要对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两部分进行合理把握,在上述基础上合理运用针对性技术手段,对设备生产体系的安全性进行强调,从而使各项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形成恒久型、本质型安全体系。因此,本质安全理论下的安全管理体系要把握好本质安全这一核心内容,针对本质安全耦合模型形成相应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层次化管理结构。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从本质安全管理中的系统安全性演化机制及实现模型出发,思考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以可靠的安全管理物态系统为基础,以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规范,双管齐下,形成良好的控制脉络。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还要把握好文化系统的构建,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全面协调安全物态、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二、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素

(一)安全物态系统要素

安全物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需要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采用的技术设备、生产环境进行全方位把握,是员工人身安全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该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元素主要为实际的物质形态,包括设备、材料、工具、仪器、设施等,构成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硬件系统,其具体状况见表1。

(二)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安全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条例、制度、技术等。该系统要素构成了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软件部分,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技术、行为基础等。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需要建设完善的安全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评估制度、故障分析及预警制度等,通过上述制度形成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把握好本质安全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安全决策,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及时处理,做好组织建设、行为控制,从而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控制质量。

(三)安全文化系统要素

安全文化系统要素构建时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以人为本、以效为基的安全思维,从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确保人员能够严格依照上述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价值观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其具体包括安全第一、安全效益、安全创造生产价值等理念,能够深入了解安全在电力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安全理念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内容,能够保证员工全面了解本质安全工作,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内容;安全思维方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三、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把握物态要素,打下良好基础

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安全物态系统要素进行全面把握,在上述基础上优化电网结构,结合区域内电量需求状况适当调整电网布局,实现配网互供互带,提升分布式能源接入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电网风险系数;要把握好电网设备,对控制设备、状态检修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等进行全方位把握,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需求基础上合理设置上述安全管理设备,加强本质安全把握,如在线路中设置红外检测设备对电力系统存在的设备高温进行检测,异常后及时报警停机;要把握好环境控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保证环境隐患可控、能控、在控。

(二)把握系统要素,构建完善体系

系统要素把握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指标量化,保证人员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常态化、计量化安全管理内容;要规范生产工作设计,对生产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依照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形成针对性安全控制操作;要构建精益化管理结构,在动态排查和静态管理基础上精细化各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全面降低设备运行的风险。该精益化管理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GIS管理技术、PMS管理技术等,在该基础上加强本质安全故障管理、本质安全指标管控,从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三)把握文化要素,形成良好氛围

本质安全理论引入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时需要对文化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价值观,把握好电力企业运行中的各项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有效地调动安全思维,通过多样的安全活动拓展员工对本质安全的认识,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培养其安全管理思维方式;要构建真正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形势,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本质安全管理氛围。

四、总结

本质安全理论从本质安全出发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调,形成了细化的安全控制体系,保障了人为操作和机械故障下的设备安全,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逐渐深入,如何进一步完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本质安全内容与安全管理系统化、层次化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 第2讲 本质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3,02:66-69.

[2]王小岗.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2:88+90.

第2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加强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必须搞好变电运行维护和提高设备状态管理水平,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变电运行岗位是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生产一线岗位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要把变电运行工作做好,不管技术性强的,还是弱的、很繁琐的事情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每个方面都是我们安全运行的保障。变电站作为电网构架的一个支点,其安全可靠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而加强变电运行管理又是确保电网安全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如何做好变电站的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一个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1.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1.1明确管理思想。

1.1.1 树立切合本所工作实际的变电管理思想。

在职工中长久地坚持宣传贯彻,要使之成为全所职工的共识。结合不同的时期,提出阶段性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认真实践。

1.1.2安全是生命。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近些年来,由于变电所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建立健全变电管理制度。

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根据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变电站,各变电站每月认真及时、准确地进行可靠性统计工作,定期按要求上报。

1.3 建立监督制度。

要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即对变电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实行动态考核与指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以严、细、实的要求推动各级人员的全面到位,并且将安全生产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与干部的任用和奖励挂钩,重奖重罚。通过采取监督、考核、保证措施,形成一个安全保证体系,形成一个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安全生产主要在预防上下工夫,对事故进行超前控制,注重实效,从严管理。

加强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管理。

提高变电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变电运行人员是以搞好设备管理为基础,改善设备状况,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稳定为己任,变电运行这个岗位,每个值班员都有自己想法,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作好本职工作,不出事故,要作好一名合格的运行员,一定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有干好本职工作的素质、意识和责任心。开展对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严格遵照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对运行管理的技术能力,冷静的应对设备运行中的事故处理,减少事故的处理时间,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5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严格遵照电力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思想认识,利用安全日活动、安全标语、企业安全文化、事故资料、安全手册等方法,将安全生产意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运行人员安全第一的思想。

2.加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要做好每个月制定具体可行的月工作计划,并按时完成。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设备定期切换制度、巡视制度、设备验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等,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保证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抓好运行分析工作,理顺运行工作思路。变电所运行分析工作是对变电所出现事故异常、两票执行情况、设备重大缺陷及每月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查找问题,制定相应对策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变电所一个月内工作的总结,做好此工作即能从技术上找出设备存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又对管理上、制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完善。

3.加强巡检维护,确保设备运行。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其次要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最后要创新变电安全运行培训方式和方法。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证安全经济运行和人身安全。

提高变电运行工作的技术和设备管理。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加强设备巡视检查与维护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运行人员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围绕设备的巡视维护而展开的,设备巡视工作应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每一次巡视的质量。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

针对变电运行的特殊性,应不断提高运行工作的技术管理,加强设备的绝缘监督工作,利用色谱分析、超声波检测等监督手段,及时发现电气设备应绝缘不良造成的故障。利用红外线测温对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跟综测温,利用红外线成像图谱库、可见光图谱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检修的建议,以此来加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设备巡视管理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点,预防设备异常的发生是日常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提高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应选择性能较好的电气设备。

同时加强对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监理力度,把好设备的质量关和验收关,预防因电气设备自身接线不当发生事故。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为了使变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视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各种等级的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

4.加强员工培训教育

电力系统运行的好坏,安全状况如何,安全系数的高低……变电运行都是不可忽略的主体,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它是电网安全的守护神。除了电气设备本身的性能、质量的优劣、工艺条件等外部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人的可靠性,这才是安全的根本,才是真正起着支配安全地位的内因,才是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体。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和操作技能,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

首先,不可忽略人的安全意识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从安全运行管理入手,控制和消除人、机系统中的不安定因素,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设备、环境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协调不良所致,而这三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可以影响到设备和酿造事故发生的环境。设备的健康状况是要靠人去维护的,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和状态也是要靠人去发现和改变的,良好的环境也是要靠人去创造的。 作为变电运行人员,直接接触的是设备,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因素,所有的伤害和意外事件都是由不安全的行为和状况所造成的。因此,作为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用心去看管好每一个设备,密切注意设备的健康状况,认真做好巡检工作,从而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过程转换和不断提升。其次,要充分调动人在整个安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我们的企业也只有望人观“止”了。变电运行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没有扎实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电力企业生产和发展就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只有充分调动运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安全生产才有可靠的基础,才会促进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再次,电网的安全运行离不开运行人员的自身素质的提升。因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必须要依靠人去实施,运行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安全生产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技术日新月异,被大量引入到了电力生产,对于变电运行来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应用更是对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是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这将不利于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因此要完成变电安全运行的任务就必须以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为核心,建立一个经常性、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理突发性事故的能力。 最后,电网的安全更直接的意义是优质服务。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服务乃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法宝,人,仍然是主体,共同构筑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只有电网安全了,才能为广大的电力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起到“保护神”的作用。

第3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质量管理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过程中,发电厂与一般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发电厂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时,对于质量的要求更高,需要重点加强对其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电气设备得到更加安全的调试,如果不重视其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到发电厂的运行质量,同时对于运行效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对于操作人员的工作将会造成直接的威胁,电力供应也无法达到稳定性的效果。对于这一问题的提出,本文重点分析了如何对发电厂的电气系统进行更加安全的安装与调试,最终保证电力可以得到稳定的供应。

1、如何对电气系统进行质量管理

在电气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点对发电厂的电气系统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以实现安全与稳定的操作。对此,就需要充分的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对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1影响电气安装工程的因素分析

在发电厂的电气系统中,无论是对安装工艺质量还是对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确保安装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满足责任心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加严谨的开展相应的安装活动。在发电厂电气系统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其中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并且也是一个相对繁琐的过程,例如电气安装作业、土建作业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对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这样才能更加顺利与有效的完成交叉作业,这样才能保证相应的安装质量,顺利的完成工期。

1.2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前文中已经提到,发电厂的电气安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的内容也相对繁琐,所以在对主体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发电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建设,这样才能更加便捷的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以及整理,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理,预防不必要的隐患发生。这样可以最大化的保证相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进行具体安装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然后保证安装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进行合理化的分配,将相关的安装机械以及工器具进行更加合理的落实,令相应的安装标准与工艺规范真正的应用在安装过程中。

做好事先准备后,紧接着就要对安装过程开展有效的管理,这是确保质量的首要前提。在具体的工作中,尤其是要对安装图纸以及安装规范加以重点关注,这是基本前提。具体来说,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对电气系统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工艺等加以关注,满足相应规定的要求。每当完成阶段性的施工时,要先进行主体的检查,然后相互之间进行交叉检查,对相应的质量验收体系也应该予以严格的遵守,在检查的过程中要逐一排除可能产生隐患的因素,同时在完成阶段性的检查以后,要将评定工作予以落实,以便为后续的质量验收提供重要的基础,防止在质量检验完成后,依然存在问题。

2、电气系统安装后的调试质量管理

2.1电气系统调试概述

在电气系统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对调试的阶段进行质量管理。我国对于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所以需要在调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种是进行单体调试,另外一种是进行整体调试,调试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最终得到充分的应用。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在满足相应调试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得到投入与应用。调试与安装工作一样,都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众多,例如进行通电检查以及用电系统的调试等,因此可以说调试质量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深入到这些活动和过程中间,从电气设备运行的实际要求出发,切实保证每一项待调试内容都能够得到适宜、科学调试方法的调试,确保其应用中的安全。

2.2电气设备调试试验

绝缘调试试验。设备绝缘效果是电气系统长期稳定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在调试活动中也应该作为最主要的调试内容进行调试。在具体的调试活动中绝缘试验分为绝缘特性试验和绝缘强度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分别针对不同电气设备的不同工况,在电气系统的调试活动中首先应该保证绝缘调试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对电气设备的设计运行环境和可能产生的运行环境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合理运用绝缘特性试验和绝缘强度试验确保电气系统整体保持较高的绝缘性能。

保护装置调试试验。为保证发电活动和电气系统自身的安全,继电保护系统是电气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调试活动中其调试内容也是最为复杂的,调试主体既要考虑到继电保护装置对电气系统的有效保护,同时也要为电气系统提供较大的运行功率变化空间。在这一活动中的质量管理应该合理权衡安全和效率两个因素,在保证电气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拓展电气系统功率的活动空间。

3、电气装置的试运行

电气系统安装调试完成之后,要进行不同状态下的试运行,试运行是对电气系统安装和调试活动的整体考察。在这一活动中质量管理主体应该制定相应的试运行操作规程和意外情况处理规程,在试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对试运行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并及时处理试运行中产生的问题。在试运行结束以后对各个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试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分析、彻底解决,保证电气系统最终能够满足系统设计和相关规程的要求。

4、结语

发电厂电气系统是维护发电厂正常运行的关键系统,其自身的安装和调试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发电厂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所以对发电厂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质量管理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发电厂电气系统安装、发电厂电气系统调试和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试运行三个方面对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质量提升关键在于主观意识和客观技术的统一,管理主体在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应该狠抓安装调试人员的思想意识,端正其参与安装和调试的工作心态,充分利用专业技术确保发电厂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峰.探讨火力发电厂电气安装调试的问题与对策[J].电子制作.2014(21).

第4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扩大了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存储介质的不稳定、技术过时、黑客入侵、电脑病毒破坏等都使得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2002年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近期各省市的“十一五档案信息化建设纲要”中都提出了“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但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个安全产品就能把所有的安全问题都解决。对各档案管理系统来说,解决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识别自身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包括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与影响的程度,然后进行最充分的分析与评价。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才能真正掌握内部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状况,分析各种存在的威胁,以便针对高风险的威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整体安全水平,逐步建成坚固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二、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电子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硬件,又有软件,既有外部影响,又有内部因素,而且许多方面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必须有一个规范的、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根据国内外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国家对电子档案信息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基本要求,结合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管理经验,综合考虑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五个大项二十个小项的评价指标。

1、物理安全评价指标

物理安全是指存储档案信息的库房、计算机设备及管理人员工作场所内外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档案信息安全、计算机设备和管理人员的要求。对于各种灾害、故障要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万一发生灾害或故障,应能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载体安全三个方面。

(1)环境安全:主要指存储档案信息的库房、计算机机房周围环境是否符合管理要求和是否具备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如库房是否建在电力、水源充足,自然环境清洁,通讯、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有无防火、防水措施;有无监控系统;有无防雷措施等。

(2)设备安全:主要是指对电子档案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保护,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3)载体安全:保证设备安全的同时,也要保证载体安全,要对载体采取物理上的防盗、防毁、防霉等措施。

2、管理安全评价指标

安全管理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中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加上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最终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安全评价指标具体包括:

(1)专门的档案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专职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档案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的成立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必须有相关单位的正式文件。

(2)规章制度:包括有无健全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档案信息安全人员的配备、调离是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备与数据管理制度是否完备;是否有登记建档制度;是否有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能否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

(3)是否有紧急事故处理预案:为减少电子档案信息系统故障的影响,尽快恢复系统,应制定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恢复规程以及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制成手册,以备及时恢复系统运行。

3、网络安全评价指标

越来越多的电子档案在网络上传输,而网络作为一种构建在开放性技术协议基础上的信息流通渠道,它的防卫能力和抗攻击能力较弱,可能会遭受到病毒、黑客的袭击。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必须保证其传输的媒介——网络的安全,网络安全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有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2)是否有防黑客入侵设施:主要是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设施。

(3)是否有访问控制措施:访问控制是指控制访问网络信息系统的用户,当用户之间建立链接时,为了防止非法链接或被欺骗,就可实施身份确认,以确保只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才能与之建立链接。

(4)是否有审计与监控:审计与监控是指应使用网络监控设备或实时入侵检测设备,以便对进出各级局域网的常见操作进行实时检查、监控、报警和阻断,从而防止针对网络的攻击与犯罪行为。

4、信息安全评价指标

在网络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我们要保证在系统中传输、存贮的电子档案信息是安全的,不被截取、篡改或盗用。

(1)是否采取加密措施: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而计算机和网络的不稳定性使得电子档案信息的这一特性难以保证,而且有些电子档案信息有密级限制,不能公开在网络上传输,所以电子档案信息在网络传输时必须通过加密来保证其安全。

(2)是否有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网络上的传输使得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无法保证,黑客的攻击可以改变信息包内部的内容,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完整性控制,这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来说至关重要。

(3)是否确保信息数据库的安全:一个组织最核心的信息通常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和使用,保证数据库安全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来说有重要的作用。

(4)是否有信息防泄漏措施:信息防泄漏包括信息审计系统和密级控制两方面。信息审计系统能实时对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进行内容审计,以防止或追查可能的泄密行为;另外,可以根据信息保密级别的高低划分公开范围,并对用户划分访问权限,进行分组管理。

(5)是否有防抵赖技术:防抵赖技术确保用户不能否认自己所做的行为,同时提供公证的手段来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它包括对数据源和目的地双方的证明,常用方法是数字签名。

5、系统安全评价指标

这里的系统安全是指计算机整个运行体系的安全。在计算机上处理信息时,硬件、软件出现故障或误操作、突然断电等都会使正在处理的信息丢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系统的稳定,确保信息的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价指标有:

(1)是否有系统操作日志:系统操作日志详细记录了系统的操作状况,以便事后分析和追查系统损坏的原因,为系统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2)是否进行系统安全检测:运用系统安全检测工具对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安全检测,可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或恶意的攻击,进而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和安全策略,达到增强网络安全性的目的。

(3)是否有操作系统防破坏措施:操作系统集中管理系统的资源,是计算机系统赖以正常运转的中枢,它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应当建立某些相对的鉴别标准,保护操作系统本身在内的各个用户,阻止有害功能的运行。

(4)是否进行系统信息备份:日常备份制度是系统备份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日常备份,否则将无法达到备份方案的目标。

(5)是否有灾难恢复系统:当系统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受到破坏时,我们应保证能够尽快地恢复正常工作,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其对评价对象的作用,从评价目的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指标越重要,权的数值就越大;反之,数值小则可以说明其重要程度相对较低。

合理地确定和适当地调整指标权重,体现了系统评价指标中各因素之间的轻重有度、主次有别,更能增加评价因素的可比性。在安全评价中,具体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如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环比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比较适用于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评价。

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是对决策对象进行评价和选择,并对它们进行优劣排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它充分利用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具有高度的简明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而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指标体系因素多、主观性强且决策结果难以直接准确计量,因而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

1、将复杂问题概念化,找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主要因素;2、分析各因素的关联、隶属关系,构建有序的阶梯层次结构模型;3、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根据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4、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因素对上一层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5、计算各层次相对于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层次总排序。

四、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是指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全局性、整体性评价。可以用作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很多,但是每种方法考虑问题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鉴于所选择的方法不同,有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同,因而在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被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在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在信息安全领域,目前存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属性评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灰色理论的评价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目前还没有评论认为哪一种方法更适用于信息安全领域的综合评价。鉴于此种情况,本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从评价对象来看,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信息安全系统是可行的。首先,对于信息的安全管理而言,“安全”与“危险”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即安全与危险之间存在着一种中间过渡的状态,这种中间状态具有亦此亦彼的性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模糊性。因此在安全的刻画与描述上大多采用自然语言来表达,而自然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模糊性。另外,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中,对一些评价要素的评价是具有模糊性的。如组织管理中的评价很难量化,一般只能用“好”、“一般”、“差”等等级概念来描述,具有较强的模糊性。而且一些评价要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不确定性,如网络攻击、安全设施失效、人为失误等偶然性较大,难以准确评价。对于这些模糊的、不确定性的问题通常采用模糊数学来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就是在对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过程中涉及到模糊因素或模糊概念的一种评估方式,它通过运用模糊集合中隶属度和隶属度函数的理论来刻画这种模糊性,以达到定量精确的目的。

总之,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的可行方法,其基本步骤为⑦:

1、确定评价集。评价集是以评判者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总的评判结果为元素组成的集合,例如我们可以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采用五个等级的评语集合(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2、建立因素集。因素集是以影响评判对象的各种因素为元素组成的集合,在本文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体系中,主因素层的因素集有物理安全、管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五个指标,其下层又有各自的影响因素集,由各自的具体影响指标组成。

3、建立权重集。由于各评价要素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必须对各要素按其重要程度给出不同的权重,权重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

第5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Abstract: Power is the necessary energy for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ves, due to special of the energy power production and us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use process, if you don't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can cause casualty accidents, to national property caused heavy loss,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electric power and safety level of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sure safety work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accidents and the pers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electric shock accidents is very important. The electrical safety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to evaluate is a complex system of evaluation, the content, the factors considered too broad. Establish electrical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hether to play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evaluation, which relates to whether through improving enterprise electrical safety evaluation, reducing electric accidents.

关键词:电气安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

Key words: electrical safety;the evaluation factors;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118-02

1电气安全及其评价

电气安全是安全领域中与电气相关的科学技术及管理工程。包括电气安全实践、电气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科研。电气安全是以安全为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它包括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其基本理论是电磁学理论及安全原理。由于电能应用的广泛性,电气安全也具有广泛性,不论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离不开电,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电气安全问题。电气安全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不仅与电力工业密切相关,而且与建筑、煤炭、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等各行各业都密切相关;再者,电气安全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又有组织管理的一面。电气安全评价包括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价两个方面,本论文则侧重于电气安全的有效性评价。系统的电气安全有效性评价,是从电气安全角度来评价系统中各部分布置是否合理,各部分所采取的电气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合理,能否协调工作,整个系统是否存在电气安全的死区等。也即对工业企业现实系统中的电气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并预侧由于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从而提出电气安全措施和整改建议。对于一般的工业企业,电气事故主要有触电、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但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的不同,电气事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如油田单位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由于火灾、爆炸是损失重大的易发事故,所以应将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作为评价重点。而对于机械加工厂,由于车间内金属存在系数大,易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应将触电作为评价重点。

2电气安全评价因素分析

安全原理指出:在某种情况下,事故是否发生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这便是综合论事故模式的基本观点。基于这种观点,这些物质的、管理的、环境的以及人为的原因就构成了安全评价中的危险因素。

2.1 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工业企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它是带来电气危险的根源,且人们与之接触的机会很多。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能直接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状况。因此,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重点考虑。

2.2 电气环境这里所说的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自然及非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雷电、静电等;非自然因毒主要指电气系统工作的场所的环境因素,如电磁辐射;易燃易爆、高温、潮湿、腐蚀、金属占有系数大等特殊场所。电气环境对电气系统的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环境放在较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较重考虑。

2.3 电气安全管理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也有组织管理的一面。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相辅相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严格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没有完善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则只是一纸空文。由此可见,必须重视电气安全综合措施,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3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触电事故尽管有各种各样,但最常见的是偶然触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意外带电的导体。只要能够掌握其规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很多是可以避免的。预防触电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采用安全电压,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采取屏护,保证安全距离,合理选用电气装置,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接地、接零等。

3.1 隔离带电体的防护措施有效隔离带电体是防止人体遭受直接电击事故的重要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有:

3.1.1 绝缘所谓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借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流能按一定的通路流通。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绝缘材料往往还起着其他作用:散热冷却、机械支撑和固定、储能、灭弧、防潮、防霉以及保护导体等。

3.1.2 屏护所谓屏护,就是使用屏障、遮栏、护罩、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于包以绝缘或者单靠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可采用屏护保护。此外,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无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或其他防止接近的措施。

3.1.3 间距为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带电体,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和设施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电气安企距离,简称间距。间距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及安装的方式等因素。

3.2 采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即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的电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超过交流有效值50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当电气设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凡手提照明灯、特别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如无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V或36V的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的环境,应采用24V或12V安全电压。

3.3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也简称为接地。

接地装置:①接地体。有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②接地线。即连接接地体与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的金属导体,有自然接地线和人工接地线之分和接地干线与接地支线之分。③接地装置的安装与连接。接地装置应避开人行道和建筑出入口附近,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应单独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相连,不充许串联连接。接地干线应有两处与接地体相连接。接地体与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1.5m,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接地线的涂色和樗应符合国家标准。

3.4 采用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进行保护。漏电保护器主要包括检测元件(零序电流互感器)、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等)、执行元件(主开关)以及试验元件等几个部分。正确合理地选择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非常重要:一方面在发生触电或泄漏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漏电保护器可有选择地动作;另一方面,漏电保护器在正常泄漏电流作用下不应动作,防止供电中断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国际上公认30mA为人体安全电流值;

②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电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③为了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各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级差112~215倍。漏电保护器的动作时间是指动作时的最大分段时间。应根据保护要求确定,有快速型、定时限型之分。

3.5 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常用电气安全用具主要有:①绝缘杆。绝缘杆是一种主要的基本安全工具,也称绝缘棒或操作杆。在配电所里主要用于闭合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安装或拆除携带型接地线以及进行电气测量和试验等工作。在带电作业中,则是使用各种专用的绝缘杆。使用时应注意握手部分不能超出护环,且要戴上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绝缘每年要进行一次定期试验。②绝缘夹钳。绝缘夹钳只充许在35kV及以下的设备上使用,使用绝缘夹钳夹熔断器时,工作人员的头部不可超过握手部分,并应戴护目镜、绝缘手套,穿绝缘鞋。③绝缘手套。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实际操作时的辅助安全用具,也是在低压设备的带电部分上工作时的基本安全用具,一般分为12kV和5kV两种。④绝缘靴(鞋)。在任何等级的电气设备上带电工作时,用来与地面保持绝缘的辅助安全用具,也是防跨步电压的基本安全用具。⑤绝缘垫。在任何等级的电气设备上带电工作时,用来与地面保持绝缘的辅助安全用具。⑥绝缘台。在任何等级的电气设备上带电工作时的辅助安全用具。⑦携带型接地线。可用来防止设备因突然来电如错误合闸送电而带电、削除临近感应电压或放尽已断开电源的电气设备上的剩余电荷。⑧验电笔。有高压和低压两种。是用来检验设备是否带电的工具。

总之,电力是人类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电设备逐渐增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因为电网的架设规模急剧扩大,电线的敷设在建筑工程、装修工程中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因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起数、损失也逐渐增多。因此,预防电气安全不仅对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已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蒋勇.电气安全与防护[J].安防科技,2004,(07).

[2]杨翠平.浅述电气安全[J].机械管理开发,2003,(04).

[3]李世军.电气安全技术的探讨[J].中国劳动防护用品,1996,(04).

第6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摘 要:S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电力系统也变得牢不可分,而变电站的施工也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环节。所以在变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其施工管理,从而提高其施工质量,保证建设质量。该文以220kv变电站的施工作为案例,从施工中所遭遇的各个关键点入手,提出相应的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220 kV变电站 施工管理 要素分析 变电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01-02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不仅人们的生活与电力密不可分,而各个行业在工作过程中的电力资源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我国在进行变电站建设时,大多都采用220 kv变电站作为主要投产建设电站,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主要供电基础设施。所以220 kV变电站建设质量是一项会对我国各个行业日常工作发展造成直接影响的关键因素。220 kV变电站工程的施工水平会对其发挥正常功能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现代多数企业对安全供电、稳定供电的要求也更高。所以依靠现代的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提高变电站的建设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建设方式。

1 220 kV变电站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要素分析

结合实际施工状况来看,会对变电站建设工程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大多数因素都贯穿于建设工程的所有环节。

1.1 方案可行性

在进行变电站设计时,其工程的可行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工程建设所规定的工期是否合理;建设成本能否满足建设质量的要求等。所以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不仅仅应当从局部入手,更应当用全局的视野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建设中的各个方面切实可行,从而更好的开展工程建设。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能够保证项目整体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配合,是实现施工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质量监督

变电站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于变电站的建设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了变电站能否正常使用,并且也会对其使用寿命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想要提高变电站建设质量就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才能有效保证其建设质量。不仅如此,质量管理所涵盖的项目也十分复杂,施工前的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都是质量监管的对象。在面对如此众多的环节时,变电站工程施工前就需要对工程中的每个环节设计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并监督施工人员对这些要求严格执行,从而提高变电站工程的施工。

1.3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虽然对变电站工程的质量不能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安全管理对于变电站施工来说却是一项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安全施工无论是对变电站建设还是其他的施工建设来说,都是赋予其实际意义的因素。保证施工安全才能使工程建设顺利开展。而安全管理中包含了许多内容,并且贯穿整个建设工期中。现代的建设工程中应当满足“0损伤、0事故”的要求,而这也是变电站施工管理合格的基本要求。

1.4 环境因素

工程施工管理中不仅仅是对工程本身进行管理和监督,就目前来说,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在倡导低碳绿色。所以在进行变电站的施工时,不仅应当对工程进行管控,还应当避免对工程建设的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应当将“文明施工、节能减排”的理念融入到工程建设中。不仅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还应当在施工中与周围环境进行良好的协调,避免由于施工对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完成绿色施工的目标。一方面可以设置相关安全标志、提高环境安全监督;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隔离施工的方式将工程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2 加强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

在开始施工前,应当对工程全局进行分析,结合理论知识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对工期进行初步判断,再因地制宜的将工程中的各个细节采用科学规划的方式进行制定,并对可能出现的施工意外进行预判,在对工期进行预计的同时制定应急灵活的备用方案,一方面保证工程能按时保证质量完成;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施工中出现脱离掌控的意外状况。除此之外,电力单位也应当与施工单位进行良好沟通,对工程进行统一协调管理,避免后期对工程进行二次返修,从而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2.2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变电站工程建设中涉及到许多专业项目,所以在变电站工程施工时,应当加强对施工工艺以及设计图资料的管理。在进行设计图的绘制时,不仅工程项目部应当参与其中,设计单位也需要参与其中,各个单位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从而保证工程设计图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当设计图绘制完成后,应当交由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审阅,及时发现并排除设计图中不合理或难以执行的部分。在开始施工前,应当保证工程中各个单位熟悉设计图,并对设计图进行最终技术审核,保留图纸,从而提高其技术质量。

2.3 加强现场环境以及安全管理

首先来说,变电站的建设应当选择在地面平整的区域,在开始施工前可以从上到下的将地层进行逐步分解,但也不能完全平坦,应当预留一定的坡度,从而满足工程中的排水条件。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回填土料符合规范,而回填土应当根据施工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土料。

除此之外,变电站中最重要的施工要求就是其中的房屋建设要求,在进行房屋建设时应当按照要求安装脚手架,确保脚手架的质量、强度以及稳定性等会对施工人员形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将安全施工工作落到实处,建设过程中的所有施工工作都应当建立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上。

3 结语

220 kV变电站工程建设对于现代电力发展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工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各个关键要素上整体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在进行施工管理时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管理中,无论是施工质量还是安全施工管理,对于变电站的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需要通过各个单位的协同努力,才能保证220 kV变电站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陶剑,白扬.变电站的施工管理及其成本控制研究[J].湖南农机,2011,38(7):238-239.

[2] 马晓文,王泽学,张伟佳等.变电站的施工管理及其控制[J].电气技术,2016(2):127-129,138.

[3] 刘敏.浅谈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大科技,2014(18):116-117.

第7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矿山生产;机电设备管理;生产效率;安全生产;设备检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6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15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75

1 概述

对于矿山生产而言,机电设备是重要的辅助设备,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矿山机电设备在管理中还存在多种问题,具体表现在矿山机电管理理念落后、矿山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缺乏高素质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不完善等方面。要想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积极更新矿山机电管理理念、消除矿山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组建高素质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团队以及制定完善的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取得实效。

2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目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实际,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理念滞后

在目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虽然在一些矿山中,机电设备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从管理理念来看,距离国外的先进理念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就是企业对矿山机电设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实际管理中,没有将机电设备管理放在首位。同时,在具体的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不清楚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等问题,使矿山机电设备管理难以取得实效,不利于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并积极吸取国外企业成熟的机电设备管理经验,是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最终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实效性。由此可见,如何改变管理理念滞后问题,对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2.2 矿山机电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矿山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在实际使用中又缺乏完善的安全使用制度,使得矿山机电设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但不利于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同时还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从矿山安全生产的角度来看,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消除,不但不利于矿山生产工作的开展,同时还会对矿山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在这一需求面前,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矿山生产实际以及机电设备的运行特点,制定具体的机电设备管理计划,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能够取得实效。

2.3 缺乏高素质的矿山机电管理和维修人员

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考虑到矿山机电设备的特殊性以及矿山生产的现实特点,矿山机电设备在管理和维修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专业人员予以支撑。但是从目前矿山机电管理的管理来看,现有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在专业性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对于一些疑难的机电设备维护和检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制约了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对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需要,合理构建机电管理和维修人员队伍。由此可见,管理和维修人员的基本素质对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2.4 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不完善

从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来看,加强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对保证矿山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和提高机电设备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实际,完善的检修和保养计划是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质量的关键。但是经过对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的了解后发现,目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检修计划不完善,虽然也能够根据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检修和保养计划,但是由于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的限制,目前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在完善性和全面性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不但不利于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提高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的完善性,对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主要应对策略

基于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机电设备对矿山的特殊意义,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是解决矿山机电使用问题和提高矿山机电使用效果的重要途径。为此,结合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1 积极更新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理念

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础,更是煤矿企业实现大生产的前提。机电技术改造要以科学技术为导向,加入科学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巨大的生产竞争中占据优势。基于这一认识,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转变过去简单的维护保养的管理思路,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增加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和改造的投入,鼓励所有员工都参与到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改造过程中,使矿山机电设备能够得到合理维护保养的同时,也能使矿山机电设备得到有效的维修和改造,增加矿山机电设备的功能,充分发挥矿山机电设备的作用,保障矿山机电设备能够更好地为生产服务,达到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目的。

3.2 消除矿山机电设备安全隐患

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实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制定合理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计划,还要将重点放在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消除上,使矿山机电设备能够保证正常的运行状态,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体效果,满足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实际需要,确保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能够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应对管理目标有正确认识,并结合机电设备的运行实际,努力消除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使机电设备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推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应将安全隐患的消除放在首位,重点做好安全隐患的治理和消除。

3.3 组建高素质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团队

机电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机电技术人员唯有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过硬的机电设备技术,才能使机电设备的潜在优势发挥出来。可以通过重用技术人才,对技术人才定期培训、适时奖励等提高机电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另外,对员工的职务认定工作要切实做好,使员工保持工作积极性。基于这一认识,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不但要对管理和维修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根据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实际,选拔和聘用高素质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团队,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能够拥有良好的人员支撑,使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专业性和整体质量。因此,组建高素质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团队,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4 制定完善的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

在矿山作业中,机电设备每天都承受过多的工作量,难免会出现故障、老化等毛病。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矿山机电设备进行日常检修、定期检修及设备的大修。通过这些检修工作,确保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和正常运转,杜绝生产事故的发生。基于这一认识以及矿山机电设备的运行实际,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检修计划,是解决矿山机电设备检修问题的关键。结合矿山机电设备的运行现状以及矿山机电设备的自身特点,在检修计划制定过程中,应重点体现检修计划的周期性特点和全面性特点,保证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能够达到周期性检修和全面性检修,提高机电设备的检修频次和检修质量,满足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实际,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效果。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机电设备是重要的辅助设备,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矿山机电设备在管理中,还存在多种问题,具体表现在矿山机电管理理念落后、矿山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缺乏高素质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以及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不完善等方面。要想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积极更新矿山机电管理理念、消除矿山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组建高素质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团队以及制定完善的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计划,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洪水.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1).

[2] 郑海鹏.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浅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

[3] 周顺军.严格规范机电管理使用促进煤矿生产安全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4,(6).

[4] 李长实,王建华.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3).

[5] 罗成元.煤矿机电设备在开采中的应用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4,(1).

第8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作者简介:宋新利(1970-),男,满族,辽宁义县人,承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党委书记兼副主任,工程师。(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86-02

电力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民经济的基础,用电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在目前的电力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如何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

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质量,但人为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对整个施工的影响最大,控制好这几个方面就可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1]

1.人为因素

人作为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的第一要素。每个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都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其是所有决定因素的基础。因此,提高施工者的整体素质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

2.施工设备和材料

材料是建造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只有好的材料才能建造出优质的工程。因此,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设备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器具,作为工程建设的工具,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设备只有符合工程特点,才能在施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设备的可操作性、稳定性与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密切相关。根据自身条件投入先进的设备也会明显提升工程进度和质量。[1]

3.施工方法

作为实现电力工程质量的手段,施工方法的优劣对工程的整体进度、质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也是整个工程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前期的方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技术、工艺、管理、经济等多个要素,力求以最经济快捷的方式做出最优质的工程。

4.施工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含技术、管理、劳动等多种要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电力工程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要根据工程特点,考虑影响施工的环境因素,结合施工方案和技术条件,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将它们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2]

二、电力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管理

1.影响工期的因素

电力工程主要由研究、设计、施工、投产几个阶段构成。只有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影响工期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总之,影响工期的因素很多,需要认真考虑对待每种因素。

2.制定工程进度计划

电力工程进度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安排和部署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工期和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资金的分配等原则,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能够从设计到投产的各个阶段都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保证按期完成计划。因此,在制定计划书时要对各个部分都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做到准确的估算,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对计划留有一定的余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个体进行灵活调整,但是这都应该在计划进度的范围内。进度计划合理是工程按期完成的保证。[3]

3.工期的控制

有了进度计划就要有按计划执行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工期。工期的控制要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要定期对工期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工期正常,防止产生延误。对于实际工程进度和预期进度存在偏差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4.质量的控制

质量控制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质量控制要从多方面考虑,在施工的各个进程中都应严格控制,一旦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协同技术人员进行解决,从根本上保证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从而确保整个电力项目的质量。[3]

三、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施工单位都对外宣扬自己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制度只是摆设,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施工单位在招标时所提供的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展现出来。任何事情都是以少积多,很多的安全事故起因就是小的事故,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问题是电力工程的首要问题。安全第一,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是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者的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二是管理者的管理不到位。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对安全的认识不够,施工比较随意,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施工管理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招收大量的缺乏劳动技能的工人,还不愿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的成本去培训他们的技能,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4]

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应该多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监督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因为在现场中,施工单位的工程师、项目管理者、工人、监理等缺乏相互合作。[4]监理往往不到位,很多都是走过场,或者在现场的时间有限,不能深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些工程管理比较乱,缺乏有序的管理。

四、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电力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工程的各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尤其是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不要只是给上级做做样子,要实实在在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的影响最大,因此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十分关键。[4]

1.提高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认识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培训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健康着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安全也是电力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工程不断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在电力工程这一特殊的高危领域,安全就更为重要。因此,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明确各个级别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安全监督审查,一旦出现问题就严格追究其责任,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5]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先进技术能够大大促进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但是作为施工的主体,人才是关键,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操作者,人的因素对电力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应当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另外,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指导水平,以便更好的做好现场管理和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质量。[5]

3.加强监督管理

现场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细节以及产生的问题都要涉及,保证不留死角。各部门要做好协调,质监部门加强监管,明确监管者的责任,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另外,在施工前期要合理设置工作进度,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各项工作。[6]

五、总结

本文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阐述了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需要在工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加强监督管理,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创建优质的电力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刘雅臻.论电力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0,(12):44,47.

[2]曹旭文.刍议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145.

[3]张仁彪.浅述电力建设中的五大安全管理体系[J].科技传播,2011,(9):63,71.

[4]牟力强.浅谈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06.

第9篇:保证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安全生产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必须贯彻执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安全的国家法律相继出台并实施, 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电力工程建设企业面对着电力建设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 必须积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必须在各电力工程项目中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电力工程项目中, 包括土建项目、电气安装项目、线路架设项目等不同种类的工程。而且各工程项目又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和条件。因此, 体系的运行必须是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 循序渐进的建立起符合该工程的安全管理体系, 才能使体系运行行之有效。

1.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是根据P D C A 循环模式的运行方式, 以逐步提高、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安全管理的既定目标。因此, 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管理系统。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以下五点。

①建立施工安全管理, 能使劳动者获得安全与健康, 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

②通过建立施工安全管理, 可以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的现状。

③施工安全管理对企业环境的安全卫生状态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定, 从而使企业必须根据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管理, 才能促进工作环境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

④推行施工安全管理, 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⑤实施施工安全管理, 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改变安全卫生的落后状况, 从根本上调整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机制, 改善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条件, 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2.施工安全保证的构成

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 主要是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和轻伤事故, 杜绝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能否达到这一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 关键问题是需要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来保证。包括有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制度保证、技术保证、投入保证、信息保证等要素。

3.施工安全管理的策划

施工安全管理策划, 主要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结构、环境、技术含量、施工风险和资源配置等情况,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因素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

①安全策划的依据。国家、地方政府和省公司有关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规定文件等;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其他依据。

②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分析。安全防护工程, 如脚手架作业防护、基坑开挖防护、临边防护、高空作业防护、起重及其他施工机械设备防护; 关键特殊工序防护, 如防触电的防护; 特殊工程防护, 如电工、电焊工、起重工, 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的培训, 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上岗; 临时用电的安全系统防护, 如用电总体布置、变压器周围防护

和各施工阶段的临时用电布置。

4.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施

①施工安全基本要求。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制度; 种类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格方可上岗; 所有新工人( 包括新招收的合同工、临时工) 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即: 施工人员进场作业前进行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 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做到整改“五定”的要求,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必须把好安全生产的“七关”标准, 即: 教育关、措施工、交底关、防护关、文明关、验收关、检查关; 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并有现场领导带班。

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具体安排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文件。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 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 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防范发生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因此,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指令性文件,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 必须认真编制和贯彻执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进人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 高处及立体交作业的防护; 施工用电安全; 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为确保安全, 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 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因自然灾害( 防台风、防雷击、防洪水、防地震、防署降温、防冻、防寒、防滑等)促成事故的措施; 防火防爆措施。

5.监督与考核

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国网公司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本制度, 在安全文明施工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施工队或个人, 由工程项目部在工程施工期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工程项目部每月组织对各专业施工队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一次量化考核评比, 并根据检查评价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对检查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施工队罚款。对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 给予适当的经济罚款: ①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命令, 违章指挥施工的。②无视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和上级有关单位的书面通知, 未及时消除重大故隐患的。③野蛮施工, 无视安全文明施工规定的。④违反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的。⑤不服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管理, 其态度恶劣或行为较为严重的。⑥ 无安全施工作业票、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等, 没有履行交底手续等,无票操作等。⑦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如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跨越、土方开挖、模板安装与拆卸、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爆破工程等无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现场作业无专人安全监护。⑧场基坑超过2 米没有围栏防护、孔洞无盖板。⑨登高作业( 2米及以上) 不使用安全带或酒后登高作业的。⑩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戴全帽不规范。使用未经入场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外协工、临时工。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起吊作业不符合安全距离或无人监护。电工、爆破、电焊、垂直运输、车、大型起重设备等特殊工种无证作业, 或酒后驾作业。配电箱、电动机械未做保护接零、接地, 无漏电保护器的; 或施工电线破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