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真实情感故事精选(九篇)

真实情感故事

第1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故事性;真实再现;故事创作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取材于现实生活,是真实的,非虚构的,是客观的,其本质属性是真实;然而,它又是通过拍摄镜头和后期编辑等制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对于创作者而言,它要求素材从现实生活中获取,不能以虚构的方式进行创作;对于观众而言,纪录片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真实性,不但纪录片中的人物是真实的、事件是真实的,而且在纪录片中的时间、空间和环节也是真实的。

纪录片的真实性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对于纪录片的内容,要求忠实于现实生活或者真实经历,不能进行虚构和造假,也不能被创作者任意编排。另一方面从纪录片的创作角度,纪录片中的真实与现实生活和实际经历之间存在着编剧、导演、摄影、后期制作等因素的影响,所呈现的现实已经按照创作者的主观愿望,并加以创意、提炼、剪辑和重新组织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被加工后的真实。真实已成为一种审美现象,而不是现实本身。事实上,从纪录片的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愿望,其所记录的也只是创作者主观想记录的那些内容。

对于历史类、文献类等题材的纪录片,由于表现真实的场景已经全部或者大部分不存在了,无数历史事件都无法表达和描述,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创作者们往往采用“真实再现”的手法去表现纪录片的主题。真实再现体现了“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精髓,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常来说,真实再现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采用扮演或摆拍的方式,通过镜头设计、画面处理和声音变化,来表现现实世界中已经发生的或可能发生了的事件或人物的一种创作技法。真实再现不同于故事片创作,它是一种纪实风格的异化,是在不能现场记录的情况下,起着烘托情境、补充叙事等作用。

真实再现充分发挥了影视创作技术的潜力,有效弥补了历史文献中画面和场景缺失的遗憾,让纪录片在面对历史题材时也能够用镜头和画面说话,以一种图像、文字和声音等都无法表现的方式来阐释历史。换句话说,真实再现丰富了历史资料,使纪录片表现力更强,但真实再现也有自己的准则,那就是以历史事实和客观证据为前提,既不能随意曲解历史,也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随意编造事实,真实再现不仅要有事实证据,还要有推测的依据。

真实再现虽然使人们产生了对纪录片真实性的重新思考,但并没有动摇纪录片真实性这一根本原则。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对于要描述的人物事件和客观现实,它要求内容真实,不得随意编排和假设,也不可以主观臆断和断章取义,应在真实和完整的基础上进行真实再现。尤为重要的是应明确纪录片与故事片在本质上的不同:纪录片是在纪实拍摄中完成,故事片是在故事脚本基础上拍摄的;纪录片是尊重原生态的再现,故事片是用表演达到再现;纪录片是在拍摄中寻找故事,故事片是先写好的故事再拍摄;纪录片多采用现场声,故事片多采用拟音完成音响效果。

二、纪录片的故事性

当前,纪录片故事化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共识。故事通常是指文艺或影视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感染力、吸引力和连贯性等特点。通过具体而情节丰富的故事讲述自然的演进变化、人物的生活命运、历史的发展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演化,这已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普遍思路。

好的纪录片具有故事片的许多特点,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铺垫、细节、悬念、高潮、重复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同样也是纪录片创作中的常用手法。这种吸取故事片的创作技巧和美学元素的做法大大扩张了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完美的故事可以使纪录片拥有更高的收视率和更强的感染力。传统纪实主义忽略了作为影视作品的纪录片所应具有的艺术特点,完全照搬生活经历,造成影片画面沉闷死板,内容平淡直白、缺乏吸引力。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明白故事对于故事片来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对于纪录片来说却是真实的。纪录片故事化不是像故事片那样去虚构一段故事,而是在真实故事或记录的基础上,通过细节的巧妙组接,放大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形成类故事片的情节要素,增强纪录片的戏剧表现力。

故事的完美程度和效果强弱在于故事中矛盾的设置,如人物间的矛盾、社会群体和阶层间的矛盾、历史事件的冲突与发展,等等。纪录片创作者要善于从现实生活或历史文献中发现矛盾要素,从中提取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各种手段将这些矛盾冲突进行渲染突出,在平淡无奇的细节中发现故事美,从而获得类似故事片的巨大吸引力和强烈感染力。比如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通过韩松、王尔敏、柳林、张素、李仲生等人的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在相似的留学背景下,创作者抓住了五位留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背景之间的矛盾,通过一个个情节曲折、饱含抗争与奋斗的故事,带领受众走进主人公的生活、情感和命运世界,感受到不同文化所带给人们的心灵冲击和命运转变,形成了强烈的故事效果。

故事的情节与矛盾冲突是影响纪录片质量高低的首要因素,而兴奋点的确定却是故事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升级的支撑骨架。把故事讲好要知道观众的兴奋点在哪里,观众想听什么、观众想看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这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观看兴趣,并触发思想的共鸣。讲故事不是纪录片的目的,给观众以情感的震撼才是目标。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根据人们对传统饮食和风俗习惯的关注,通过一个个极具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饮食小故事,紧紧抓住观众对不同风格和地域饮食文化的好奇心,对各种地方风味和特色饮食进行有效组合,形成了强烈的故事化氛围。

一个好的纪录片就是将原本关联松散的记录和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具有完整叙事结构、动人故事情节和强烈吸引力的全新纪录,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创作者的主观参与。纪录片不是单纯的生活连拍,而是通过作品向观众讲故事。为了讲好故事,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如配音、配乐、蒙太奇、摆拍等手法,只要没有违背客观现实原貌,都是允许的。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好主观参与的程度,毕竟艺术表现手法与现代影视技术只是辅助,真实才是纪录片创作中不能违背的本质。

除此之外,对节奏的控制也是讲好故事的一条捷径。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人讲述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引人入胜,有的索然无味。这种区别就在于讲述人对节奏的把握。纪录片与故事片相比,由于缺乏特别明晰的故事脉络,所以在故事情节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对节奏的把握就成了故事化效果强弱的关键。

总而言之,选取一个观众感兴趣的主题,本着真实的原则,适当地进行主观参与,挖掘素材背后的精神内核,把纪录片当做故事片而不是记录来进行创作,以事感人,以情说理,才能使纪录片具有自己的灵魂和巨大的生命力。

三、真实再现与故事创作的交融

真实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故事化是增添艺术表现力的手段。在保证记录内容真实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戏剧冲突、主观参与、把握节奏等手法,是增加纪录片可视性的有效手段。

同时,故事性也是纪录片自身固有的,它是拍摄对象或内容自己带来的,不是编造的。记录对象有了矛盾冲突、那么也就有了故事性。纪录片的故事性实质上是纪录片的真实性的外在体现,它存在于对客观现实的记录和表述中。只有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纪录片的故事性才有了站立的基点。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当今国内外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潮流。例如,在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中,故事化可以使复杂深奥、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通俗、形象易懂,从而满足了观众亲近自然和探索求知的渴望和需求;在社会纪实类纪录片中,通过用影视手法加工过后的现实生活和事件,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更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故事化的表述手法可以使过去的历史故事和文献知识不再单调乏味,变得生动具体,消逝的文明得以重现往日的辉煌。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而故事化则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的隐形意义构建。纪录片所“记录”的就是故事,没有故事,纪录片就失去了灵性和活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追求故事化、情节化是纪录片内在发展的需要。从哲学意义上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实,但人们可以通过真实的记录去探寻事实真相。从艺术表现上说,纪录片区别故事片的最大魅力就是所拍摄的是真实的时间、空间中的真人真事,而不是虚构的或扮演的。如今,重故事性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共识,真实地讲故事和讲真实的故事是纪录片的基本要求,从这方面来说,纪录片可以这样来概括:它是基于真实故事的记录,但又不是传统影视文艺作品中的故事,是在客观真实性基础上所创作出来的故事,是一种具有故事特征的真实再现。

四、结语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类型,故事化可以提高纪录片的可视性,增强艺术表现力,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感观和精神需求。在记录真实的前提下,用讲故事的方式,重点渲染那些富有张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用个性鲜明的人物去感动观众,用有血有肉的故事情节去吸引观众。故事化使纪录片摆脱了传统的理论说教,通过具体、鲜活而有意义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富有情感,更加人性化,更引人入胜,更符合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需求。这样看来,纪录片故事化也就是一种很自然、水到渠成的事了。

纪录片故事化使原本真实的故事更加具有代表性,更加生动感人,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和提高收视率的效果,实现纪录片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统一。这既是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有效方式,也必然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孙振海.试论纪录片的故事性[J].纪录片之旅,2000 (06).

[2] 周文.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 林少雄.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4] 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第2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要想把一则故事通过电视手段向观众娓娓到来,要选择吸引人和教育人的题材,并对题材进行清晰的构思。

“叙事即故事”故事讲述的人、动物、宇宙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情,即叙述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比如历史故事,由于其凝结着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情愫,往往以其大情大义,撼动着后来人的心扉;有体现人间温情的美德故事,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认知与开发;还有见证时代变迁的公益故事,展示时代的风貌。

中央电视台的《子午书简》从大量的历史素材中筛选历史故事,提炼主题,经过精心组织,烘托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让观众在古人的故事里得到启发和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它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通过弘扬民族情感来培育民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像中央电视台的《道德观察》,将美德诠释得感人而深刻,通过媒体的宣传,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可估量。

电视作为媒体有其社会责任,电视故事类节目当然离不开时代背景,时代的发展变迁是由一件件大事小情构成的。这一件件大事小情见证着社会的发展,有是构筑历史的具体素材。重大事件和典型事例中所蕴含的故事,无论是对其横断面的剖析,还是沿着时间的纵轴进行记录,都会毫无争议的展示时代的风貌。那些看似宏大的故事,实际上也离不开平常人的生活。象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抗震救灾期间,都能及时制作播出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让观众看到英雄的人物,感受民族的力量。还有山东台的《说事拉理》,老纪用通俗的话语在老百姓的平凡小事中阐述社会伦理道德。

社教类电视节目所讲的故事,必须是事实,这是新闻第一性的要求。 但故事比事实有前进了一步,故事不但要有新闻性,还要有趣味性。西方学者最新的传播理念是“新闻的本质是故事”。他们认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如果找不到“故事在哪里”,就写不出好的作品,电视节目既然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应,就离不开生动活泼的叙事手段,因而讲故事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一个重要流派。

当前,媒体已经实现了从资讯文本向叙述文本的跨越,用以满足受众对诸多生活体验参与和分享的需求。如果说资讯类节目受众对信息的渴求,文艺类节目可以满足他们对于娱乐消遣的需要,那么故事类节目则满足了他们对资讯深层解读的要求,满足了他们呢对人类情感家园的追寻。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人们更希望在节奏较慢内容深刻的故事类节目中放松心情,在细细倾听的同时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的受到教诲。

如今,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的故事类节目逐渐增多,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的呈现出来,故事悬念设计和当事人的讲述构成了跌宕起伏的故事脉络,有一个情节过度到另一个情节,使得节目呈现戏剧化的色彩,吸引着观众从开头看到结尾。

作为一个社会人,都喜欢在人的故事里得到一点精神食粮,如爱国、伟大、无私、敬业,或者同情、欣慰、心理平衡等等,总是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把里面的任务和自己进行比较。这就要求故事中人物选择需要考虑到社会影响。“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是当前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外在特征。故事是思想的载体,无论是整体构架,还是细节铺排,都要为故事所包含的思想服务。这就错在一个故事如何选题的问题。

电视社教类节目中的故事不是电影,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和夸大情节,不能扭曲生活的真实;其次要反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不能让滥情主义、兜售隐私、举止轻浮的人成为故事的主角,防止内容流俗;再次是避免选题单一,故事雷同,注意用多样化、多阶层的人物故事来反映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

第3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关键词]寓言教学;三重境界;学生立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30-01

寓言是一种借助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刻哲理的文体,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苏教版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对寓言的教学,应该紧扣寓言的文体特点,从学生心理和认知需要出发,历经三重境界,穿越寓言的表层直抵内核,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第一境界:以学生立场,浸润幻真交融的寓言世界

寓言常常以故事为外壳,用看似怪诞的情节和不可思议的现象来揭示道理。因此,寓言教学应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幻想和真实情境的交融中,感知寓言的大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或直观演示,或角色扮演,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寓言的哲理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提炼出“勉强”一词,感受蜗牛将头伸出来时的吃力,强化学生对蜗牛内心痛苦的感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现在这只如此吃力的蜗牛,与之前的状态一样吗?学生迅速联系前两次描写蜗牛飞行的语句,在整合对比中感受蜗牛的变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蜗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顺势揭示寓言蕴含的哲理。

正是在步步为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沉入故事中,逐步体会故事的深刻内涵。面对着离奇失真的情节,教师不破坏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笃信心理,而是让学生的身心融入文本的内蕴中,从而悦纳寓言的道理。

二、第二境界:以作者立场,感知语言裹挟的鲜明主旨

寓言这种文体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哲理性。寓言教学的核心并不在于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体悟,而要将理解寓言的道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进入中年级之后,教师可以淡化对情节的感知,让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揣摩作者的表达意蕴,从而理解作者言语表述的主旨。此为寓言教W的第二重境界。

如,在教学《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教师没有着力引导学生对故事发展的情节进行感知,而是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再现人物的语言,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如,从“巴望”感受农夫内心的焦虑和迫不及待;从“终于”“筋疲力尽”感受到农夫绞尽脑汁,并为之付出巨大的辛劳。这些词语虽然与情节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却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内心状态。正是农夫的焦虑、急迫和过分的渴望,导致他失去理智,这正是“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的真正源头。

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描写人物的关键词语,穿越了文本表面的樊篱,洞察出故事最后结果的根源所在,使学生逐渐理解了作者想要展现的主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第三境界:以辩证视角,探寻寓言故事的真相所在

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的心智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多维、全面地看待周围的现象,能够脱离成人的指导, 依照自己的视角和思想来洞察这个世界。在这种状态下,寓言教学就应朝着第三重境界进发,探究寓言故事背后的真相。

如,在教学高年级寓言故事《螳螂捕蝉》时,很多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少年就能看到“螳螂捕蝉”的情境呢?于是,教师顺应着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讨论:“这位少年给大王讲述的内容究竟是真是假?自然界中真的上演过这个故事,而且恰巧就被少年看到吗?”学生在深入细读故事之后,从课文中提炼出相应的核心语句:“谁来劝说,我就处死他。”“转了三个早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并猜想道:其实少年早就在心中有故事想要讲述给吴王听,但由于吴王的“死命令”,他不能力劝,只能巧谏,所以借助这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来进行劝说。由此可见,这个故事并不一定真实发生过,最起码绝不是少年口中所说“这两天看到”的。其实,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对感知这个寓言来说,已经完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少年的机警与智慧。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文本故事荒诞情节背后真相的探寻上,为学生进一步整合课文内容、体悟人物形象,尤其是理解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4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关键词】新闻 故事化 真实性

新闻界前辈徐铸成曾言,记者好比厨师,做新闻也是一门讲究“烹饪”的艺术,通过前期采访,有了好的原料,在后期编辑时还要精心选料、设计好菜谱。那么,什么样的菜式和特色最惹观众喜欢呢?答案无疑是细节化、情节化、故事化。

“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今是我国新闻报道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已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被广泛运用,渗透到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何谓新闻故事化呢?比较公认的定义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所谓:“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闻故事化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贴近性,契合了受众深层次阅读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另一方面,新闻故事化手法的不当运用,也易造成对新闻本质特性的伤害,使新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

一、故事化新闻的勃兴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两个基本特征,而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最本质属性。对“故事”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由此看出,故事是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对真实的或虚构的事情进行生动的加工创造,适合于口头讲述的、通俗易懂的叙事文学体裁,具有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形象鲜明、语言的通俗易懂等特点。不难发现,新闻与故事,有着本质特性的差异。

传统的新闻报道“倒金字塔”结构,强调的是信息和传达,对新闻作为故事叙述的生动和文学美感侧重不多。随着媒介的发展、受众需求的拓展,故事和新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把新闻事实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新闻故事化报道方式被大量采用,并且受到了受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也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今,“新闻故事化”表现手法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竞相运用,因其摒弃了单一、简单的叙述性报道,充分运用了事件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赋予其新的审美理念和深层意味,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好奇心和阅读欲。

新闻是传播信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讲故事”是一种文艺娱乐,有人担心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新闻,不仅缺乏信息量,而且还流于庸俗,导致新闻娱乐化。故事化新闻,虽带有故事这个定语,但它仍属于新闻的范畴,具有新闻的本质特性,新闻故事化只是采用故事化这种表现手法来对新闻进行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本质真实性和时效性依旧不变。

二、故事化新闻表现技巧

新闻学就是事学,新闻就是报道事实,讲故事应该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离开讲故事,即使是新闻评论,也会艰涩枯燥乏味。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变得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因此,以简练、生动、流畅又逻辑清晰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应成为一名记者和编辑的基本功。

1、用心构思

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首先要给故事一个定位,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故事和复合型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需要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这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

2、凸显主角

新闻是因“人”而生动的。在新闻的诸要素中,新闻人物是主角,是构成新闻的主体。因此在采写新闻时要做到见物更要见人。抓主角,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角,这样读者才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兴趣,才能让你阐述的观点在他们中间引起反响。凸显主角,需要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下功夫。首先记者必须对主角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等等,那样无法让读者去了解你想要刻画的人物,达不到栩栩如生的刻画效果,也不能光说他很聪明、滑稽等,必须细致传神地描述他的言行,通过具体事例和在事件冲突中的表现,展示一个人的性格。

3、题材有趣

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对新闻越感兴趣,新闻的价值就越大。作为媒体,只有让所刊播的新闻让更多的受众记住、认可、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趣味性可以让新闻事实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因此,记者应尽可能地捕捉件中有新意的情节和细节,通过有画面感的描写和场景设置,细致入微地展现新闻现场,让读者如临其境,使听众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主题,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

4、突出细节

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当新闻报道过后,在受众的脑海里逐步消减,形象日趋模糊,而传神的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细小动作等,往往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感情,“扑通”跪倒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些点滴的感人情节,很能打动人的心灵,读后让人留下隽永印象。

5、注重描写

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四个部分。在写作中,记者要注重描述,运用各种感觉,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描写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描写让他们去感觉发生了什么。如路透社消息《美国提案被击败中国将进入联合国》一稿中,就写到:“联合国的代表们今晚击败了美国为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作的努力,从而为北京进入联合国铺了道路。代表们在走廊里大声发笑,他们唱歌,欢笑,喊叫,拍桌子,有人甚至跳起舞来……”这些形象的描写,把读者仿佛带回到那个场景中。

此外,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要注重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一要尽可能做到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二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三要简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四要有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五要有连贯性,故事要顺畅,一气呵成,不阻梗,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就要解决好过渡段落,写好转折和过渡;交代来历出处,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解释说明,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

三、如何找到好故事

既然讲好故事,对新闻的成功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故事?好的故事素材靠发现、靠寻找、靠筛选。

首先,要有故事意识。故事意识即故事敏感,如果新闻感麻木,就会对故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白白错过。其次是要广泛阅读,从有关出版物和文字材料中寻找选题,从采访对象的有关总结、报告、讲话、笔记等书面材料中寻找故事,包括故事线索、故事的蛛丝马迹。

找到好故事,还要广交朋友,多和“消息灵通人士”沟通,通过他们提供故事信息;和采访对象多聊天,闲谈、侃大山,看似非正规的采访,往往是发现故事线索的最佳途径,随和地放下架子的聊天,往往能听到一些你所求之不得的故事。

四、新闻报道泛故事化隐忧

第5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教育叙事即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研究方法。

“教育”是这种写作形式的内容,“叙事”是这种写作形式的行文方式,理论思辨性的文章不属于“教育叙事”。教育叙事很适合中小学教师写,因为它不需要太高的理论水平,只需要实事求是的客观描述和发自内心的感悟。

由“叙事”二字可以看出,这种写作方式写出的结果是故事。就故事的主体来说,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要求我们直面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真实描写自己所经历的教育故事,最后要对整个事件进行回味和反思,或者把自己的反思渗透在故事的叙述之中。这样,读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则故事,还有对故事内涵的重新思考。

不是所有的教育故事都是教育叙事。要使叙事成为可能,还主要看所叙之事是否有意义。也就是说,是否体现教育教学机智,或是揭示深刻的教育问题。无论是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是讲述其他教师的故事,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所叙之事一定要真实。只有真实,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并回味、反思。真实是教育叙事的生命。为了保证真实性,我们可以运用录像、录音等手段保存教学记录,也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教学实录。当然,记录下来之后还要进行挑选,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我们说的真实是实有其事,但不排除一些文字上的加工,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其次,应该有细节的刻画。教育内涵往往体现在细节中。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汪中求先生认为细节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他指出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教学内容的处理、一个教学环节的改动等等都是细节。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责任心、事业心都表现在细节里,教育正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把一个个细节做好了,也就是把教育做好了。

第三,主题要鲜明、深刻,具有启发性。教育叙事要蕴含一定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叙事才有价值。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加一些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读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来领悟文章所要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叙事的形式不限,可以是日记、书信乃至课堂实录等体式。写教育叙事要把文体把握好,不能写成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或教育论文。可以以记叙文形式分叙事和反思两部分书写。前部分重点讲述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难忘的小故事,表达从事教师工作的幸福感、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或讲述当教师的酸甜苦辣,或展现自己独到的教育艺术与智慧,或记述与家长、同事、学生、名师(名人)之间真情交往的心得体会,或陈述自己在教坛上成长的哲理故事,或表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故事……充分表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以及高超的教育教学智慧和无私的教育情怀。后部分对教育故事进行简短的反思,观点要正确鲜明,有思想性和启发性,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避免单纯经验介绍,力求有新意。

第6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一、故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价值

1.故事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资源

故事历来深受孩子们喜爱,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描述过:故事是孩子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桥梁,不敢想象缺少故事的儿童世界会是怎样的荒芜。这充分揭示了对于儿童,故事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育资源。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知识的增长,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春雨润物般改变儿童的行为。

2.故事可调动儿童的主动性

故事以其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容、瑰丽的想象,魔术般地吸引着儿童,使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识去领悟故事的精髓,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受到启迪。如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龟兔赛跑》,在听听、演演中,孩子们就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再如《丑小鸭》,孩子在或伤心或兴奋中感悟了欺凌弱小的可恶,产生了对弱小同情的意识……其效果是说教、惩戒所难以达到的。

3.故事丰富的资源便于取舍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可以接触大量的故事:从杂志中读到的故事,从别人的交谈中听到的故事,从电脑网络和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故事,还有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经典故事,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我们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财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有的历经千年历史长河的淘洗和积淀,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有的宛如刚降临人间的天使,无比圣洁。故事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可谓无可比拟,便于教育者的取舍,教师可以根据德育目标各取所需。

另外,故事开展的形式主要是口头讲述,较少受到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这是其他教学资源和手段所无法企及的。

二、故事资源的开发策略

但纵观各个年级的品德教材,故事资源匮乏,内容单薄,且一些故事的地方区域性、时代感不强,无法满足孩子们对故事的渴求,也无法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需要,利用现有生活中大量的故事资源、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故事等,致力于进行故事资源的全景式开发,充分挖掘其故事资源的潜力,极大地丰富德育活动资源,提升德育活动质量,实现德育活动的整体优化,使故事资源更好地为学校德育活动服务。

1.收集适合师生阅读的经典故事

我们把每个优秀的品德教师看作一个“故事资源库”。2006年,我们虞舜小学品德网络研修班学员(来自全市各乡镇的45位品德学科志愿者)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适合我们教师和学生阅读的故事:有的来自于学生喜欢读的故事丛书;有的来自于手边的各类杂志;有的来自于某个网络论坛;有的来自于我们的各类语文、品德教材……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精心挑选了其中的99个经典小故事,编印了《99个德育小故事》这一口袋书。同时还在虞舜品德网络研修班的博客上设置了一个“品德课程故事资源”栏目,教师随时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故事发到博客上,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推荐感想,以供大家阅读使用。2008年,《小故事好习惯》(精品宝典版)在百合蔷薇的博客上进行网络360度共享,有效地提高了优质故事资源的利用率。

2.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多元故事

小故事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进行说理教学,形象生动,少了往日的严肃说教,课堂气氛活泼融洽,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积极思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于是,我们全市6个学区分年级根据浙教版小学全册品德教材的教育活动主题,收集、创作相应主题的小故事,并陆续编印了2本《同步故事锦囊》(教材配套版・上下册),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使学生从直观、形象、易懂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征集学生原创的生态故事

为使学生能阅读到来自同龄人的真实故事,提高品德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面向全市六万多名小学生开展“2009上虞市小学生‘三好(良好的饮食、良好的运动、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故事征文活动。通过评比,我们选取了99个学生优秀习惯故事编印成册,题为《我的习惯故事》(学生原创版),供学生阅读。教师把这些真实生动的优秀习惯小故事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当“阅读礼包”,让学生在美美地品味分享同龄人的“故事大餐”中寻找好习惯的榜样。通过大量习惯故事的阅读,让学生发现同伴养成好习惯的秘诀,体会好习惯在健康、幸福成长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愿望,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尝试。2011年9月,“我有好习惯系列丛书”之《“小书虫”酸甜记(学习篇)》《“肥羊羊”运动记(运动篇)》《“零食奴”翻身记(饮食篇)》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该丛书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极力欢迎。

4.师生采集鲜活的音像故事

我们还将“小校园”延伸到“大社会”,样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重要事、感人事、警醒事、科技事和趣味事为主的集锦(影视故事一般来自“焦点访谈”“法制在线”“浙江骄傲”“纪实”等栏目);二是以一个热点事件为中心,结合学校每月德育教育主题,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DV小组的孩子们拍摄最近发生在校内外的新人、新事和活动,制作成DV故事在学校电台中展播(《今天我当家》《被遗忘的角落》等30余部DV故事已陆续在电台中播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照片和摄像的方式,来关注、监督、展示校园或社会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可以这样说,故事是品德教育割不断的脐带。我们一直继续致力于德育活动故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并将收集到的品德故事制作成一把把“小巧的钥匙”,打开孩子们通往成长的路上的“一扇扇心门”。

三、故事资源的运用策略

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曾主张:生动的故事是向理性觉醒前的儿童传播道德真理的最有效的和最恰当的方式。所以无限相信故事的教育力量,善用故事,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应成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循序渐进地通过多渠道将故事资源融入品德课程和德育活动之中,探索故事课堂,尝试故事资源多维度的运用,让故事如水渗透,使孩子全面浸润故事的德育熏陶。

1.品德课活动中品故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感,领悟道理。”故事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是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班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挑选故事,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视野,寓教于乐,开启学生心智。我们把故事运用于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上课伊始,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以故事导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中,用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抛故事启发学生思维,加故事充盈课本内容,让故事为教学服务,趣化品德课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末,品故事,导引学生的行为,以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导行,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触动或震撼,将道理真正转化为孩子们的道德认识,并引发道德之行。

教材中的故事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课内课外里应外合,由点带面,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主动体验感悟,不但教学目标轻松达成,而且从更多的故事中汲取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2.班队活动中插故事

班会是学生合作、共处、学习、开展活动的载体。我们尝试着把故事素材运用到班会活动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参与多了,感动多了,流泪的多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我们坚信,没有学生的心动,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如在开展节约用水这一主题班会时,我们将《涛涛的梦想》等一系列真实的故事引进班队活动中,通过班会讨论、教师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节水意识。为了配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放映了《可可西里》《后天》等环保系列音像故事,并开展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晨会课活动中讲故事

我们还尝试着在实验班每天的10~15分钟晨会时间用来讲故事、听故事,并把这段时间命名为“天天微故事”。“天天微故事”的基本模式是“听故事―议故事―悟故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天天微故事”的平台上,学生们听得很认真,参与积极。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天微故事”不光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明白了许多道理,为很多好习惯的养成立下了汗马功劳,效果十分明显。“天天微故事” 把常规教育、劳动卫生教育、集体教育、与同学和谐相处、尊师敬长等内容全都融合了进去。因为教育的内容融化在了学生们爱听的故事中,教育就少了一份生硬,多了一份自然。

4.日理课活动中创故事

为了培养每个学生的小主人意识,不少班主任让学生记载班级日志故事,这些故事是学生成长的真实足迹,是学生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有一位叫李维维的班主任老师,她让孩子们轮流做值日班长,在行使自己管理班级权利的同时,要求把做值班长当天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内容真实地记录下来,372篇班级日志,14万余的文字,在两年时间内积累起来,积集为《成长的故事》(班级日志生态版)。这些原生态的记录是如此原汁原味,如此童心璀璨。在离开母校之前,她赠给每位学生人手一册,作为迈向初中大门的礼物。当孩子们手捧带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成果时,谁会不备感珍惜?当这些孩子长大后,谁会忘记这段丰富多彩的“童年历程”?

第7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军事片部的摄影师,我参与过多种军事题材类型片子的拍摄,包括纪录片、故事片、电视剧、专题片、宣传片、广告片、MTV等,它们在表现手法上都各有不同。

比如拍摄剧情片、故事片,是有剧本的,根据剧本来组织境头,进行现场调度。同时是根据各个分镜头脚本,根据导演阐述来写摄影阐述,提前确定整个片子的基调与具体表现手法。到现场拍摄时,有副摄影,摄影助理等多人协助,摄影师本人是比较轻松的,拍得不满意的还可以重拍一遍。根据每个镜头的需要可以要求演员如何走动,做好相应的打光、搭景等布置,现场所有工作可主观设定,都是配合摄影完成以达到较理想的画面效果。

而对纪录片摄影来说,以上所有条件基本上都不具备。纪录片摄影是被动的。拍摄对象发生了什么事,摄影师就将其记录下来,无法依主观改变、调动,也不可能重拍,尤其是军事题材的纪录片,比如拍摄战争、地震、洪灾、突发事件、国家领导人出访等。不但要拍下来,还要拍的好,镜头要比较丰富,角度多样化,在尽量保证自己安全的前题下,多角度多景别的完整记录下故事。同时,纪录片摄影师还要具备导演的素质。在拍摄现场,摄影师需要随时组织镜头,心中有数,灵活应变。两只眼睛需要同时工作,分别工作。一只眼睛看取景器,另一只眼睛还要随时关注到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发生的情况,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时不错过可拍的镜头。

运用故事片手法拍摄纪录片

就如随着年代的变迁,人们对服装时尚潮流的观念在不断变化一样,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也需要不断的进步,与国际相接轨、相融合。其实不单只是纪录片,其它类型的节目如电视节目也是一样需要不断改变、进步。中国的专业影视制作,相对于国外一些影视制作的发达地区来说,起步相对较晚,因此,想要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必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前几年,国内纪录片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军队的文艺宣传单位,我们坚持在纪录片领域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拍摄着一些主旋律的纪录影片并收获了一定的影响力。现在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军事片都是由前军教片部和纪录片都合并而成,主要从事纪录片、专题片和电视剧的摄制工作,完成的影视片主要在电视台播出,包括中央台、地方卫视台等;也有些电影走上院线,并在多次参加国际军事影展的过程中收获奖项,很大的提高了中国军事片的国际知名度。如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电影《较量》,在国内有很大反响,曾带来了一阵纪录片热;另一部反映两弹一星的纪录片《东方巨响》,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和“华表奖”最佳纪录片奖。公映后不断刷新纪录片院线票房新纪录,下线时间一再延长。

过去我们拍摄纪录片追求的只是真实,单纯的记录事实。慢慢的,在一些对国外纪录片的学习中,我体会到:故事片有时可用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来拍摄,那么纪录片是否也可以运用故事片的一些表现手法,以讲人物、讲故事的方式去拍?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尝试,总结出了一些拍摄表现新的手法。比如当年拍摄纪录片《较量》时,除了导演整理出许多以前的战地纪录片摄影师拍摄并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外,还利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还原当年很多的战争场景,通过使用黑白胶片的前期拍摄和电影后期技术上的处理手法,达到和历史影像资料同样的效果。这样全片的故事、情节都比较完整、生动,叙事也比较顺畅。并不是说有情景再现的部分就不能称作纪录片了,只要发生的环境、故事、人物都是真实的,那就仍然遵循了纪录片“真实”的原则,只不过表现手法有了不同而已。在黎巴嫩拍摄黎以冲突的时候,有一些镜头都是属于情景再现的拍摄,真实的人物、故事,以及当时发生事件的地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对于故事中的人物而言,对于情景再现的表演都是有切身体会的,不需要任何的刻意与加工,非常真实感人。而且也完全不同于由演员来演的那种再现方式。再现的部分镜头内容和以前战地所拍到的内容通过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由于故事整个时间跨度较大所带来的缺失某些画面的遗憾。这样最后出来的成片有故事、有情节、有感染力,观众们也喜欢看。

在拍出很多片子后,尤其是近些年拍摄反映中国维和部队的电影、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社会反响、经济效益都很好,结果已经说明新手法的运用效果是不错的。现在是市场经济,电视台都很注重效益,因此片子销售时,其版权、相关影像资料,包括写的拍摄手稿都一起卖给播出单位,这样保证了播出的独家¨生。依托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背景与实力,凭借军人的坚强意志,经过连续这么多年冒着生命危险的拍摄,我们摄制的片子可说独一无二,并且真实、震憾、感人,收视效果当然就会好。作为制片方,还有中间的发行商,包括电视台,都从中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纪录片走市场化、可视化道路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真实感要融入拍摄的每个细节

想要更好的表现出“真实感”,还需要注重拍摄的各个细节,才能令影片更加生动起来。

记得我2006年在荷兰拍摄时遇到过一个拍纪录片的团队,他们在拍摄中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甚至对主体人物在不同时间段的走位、表情变化、动作和周围陪衬的人物、群体、环境等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和呼应关系都考虑进去,并作出详细的布置。这是多数国内拍摄团队不会做到的。

第8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笔者长期关注纪录片发展,并长期从事纪录片制作,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有一定的研究和心得,现笔者试从纪录片选材、拍摄、艺术创作等方面,对纪录片创作和发展进行探讨。

选材上要着力体现本土化与使命感

选材体现本土化特色。无论是从选材还是从选题上看,本土化是纪录片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比如上海电视台曾率先在国内开设的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主要将镜头对准这座城市的人们,讲述上海和上海人的故事,从而使得该栏目与上海人之间确立了亲情般的关系,形成了对应的互动关系。再如江苏宿迁电视台在2012年-2013年先后开设的《文脉宿迁》《纪述》等专题栏目,立足本土,精心选材拍摄制作的《摄影大师吴印咸》《唱响淮河两岸的泗州戏》《西楚霸王》等10余部作品,先后在江苏卫视国际频道等播出,充分展示了宿迁市“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悠久历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选材体现平民化视角。平民化视角的选材,使得纪录片创作者们将镜头切实对准普通大众。正因如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使广大老百姓能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及身边的人,老百姓成了真正的主人公。视角的平民化,使得纪录片能够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切实从凡人小事中窥见社会变迁,从百姓生活变动中反映城市变革。这样,使纪录片的内涵得到拓展,外延得到扩大。如宿迁电视台2013年3月9日播出的纪录片《烙笔生花》,就是将镜头对准民间艺术家李昕泽和他的学生颜世昌,以纪实手法,介绍了他们师徒醉心于烙画、烙书创作,并让这一几近失传的传统艺术重放异彩。

选材体现故事化纪实。纪录片虽然多是以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创作,但也要在注重客观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故事性。通过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创作手法,去把握眼前鲜活的生活,从而达到发现故事、挖掘故事、叙述故事的目的。纪录片的故事化,可以避免出现自然主义的刻板记录和有闻必录的流水账,可以在题材选择和表现内容上,偏向对人性的深度挖掘。透过人物言行探究其内心,透过故事观其本质,表现人性的“真善美”,从而感动观众,让观众陷入“茶不思饭不想”的境地,有效提高纪录片的收视率。如《军事纪实》是CCTV于2006年6月强力推出的军事纪录片栏目。在播出选题中,始终贯彻故事化纪录片的走向。在记录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以故事手法讲述事件,在叙述过程中重点渲染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从而以有机整体的故事情节去吸引受众,以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去感动受众。

选材体现多元化优势。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清数字摄像机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这必将成为推进纪录片发展的良好契机。如福建电视台的《自己的故事自己拍》中,便是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成为影像记录者,小人物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进一步张扬纪录片的平民精神,体现出纪录片选材的多元化、渠道化优势。

拍摄上要着力体现风格化与镜头感

体现内容真实性。内容的客观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在前期拍摄过程中,无论是对场景的选择、对景别及角度的选取,还是对整个事件过程和状态的把握和判断,都要尽可能地减少主观因素,从而进行较为客观的拍摄,使得剪辑出来的镜头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内容的客观真实性。纪录片的拍摄,是由纪录片的创作人员在现实的生活中,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去搜索社会生活中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真人真事,用摄影机镜头纪录真实的生活事件作为“素材”,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内容。

体现主题完整性。许多出色的纪录片工作者,往往能够拍摄出具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并完整地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它为现代观众带来某些启示、教益或思考,从而满足观众强烈的观看欲望。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姓故事》栏目,在真实纪录现实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对现实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体。在纪录片创作中,能否准确地把握好主题,是成功拍摄的关键所在。

体现情节叙事性。叙事既是整部片子的基本构架,又是关键细节和高潮部分的具体体现,同时它也是一部纪录片成败的关键。纪录片的叙事既依赖前期镜头的拍摄和捕捉,又依赖后期的拼接和剪辑。前期拍摄是整个叙事过程的第一步,没有生动具体和丰富充实的镜头,再好的后期剪辑也难以完成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体现细节表现性。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才是一部好的纪录片,而纪录片故事的发生发展,需要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来架构,而情节的讲述则需要细腻、鲜活、突出主题思想的细节来支撑与体现。因此,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和灵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要素。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通过简明扼要、生动感人的画面语言来突出主题,阐述思想,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使主题内涵得到不断深化,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使画面细节与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

体现构图新颖性。因鲜活的感染力和明快艳丽的视觉效果,纪录片前期拍摄镜头具有文字符号无法比拟的形象性、现场感、表现力与冲击力,在当代影视传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主题,纪录片在画面拍摄构图上,应做到主体突出、层次分明、画面新颖,在动态中展示主体最具个性特征的一面、事件发展高潮的现场与细节,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从而以更加突出的形象吸引受众关注、思考。同时,还可利用景别的变化,形成内在的叙事节奏与韵律。

体现光效准确性。纪录片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但在纪录片的实际拍摄中,有时创作者没有过多时间去考虑如何用光,就像新闻记者抢拍新闻一样。不过,要想获得真实光线效果的视频素材,就要特别重视现场光线的准确运用。如以纪录风俗人情、地方特色、旅游风光为主的这类纪录片,既要注重画面的真实性,又要重视娱乐性与可视性。因此,这类纪录片往往特别重视光线造型,如纪录片《沙与海》对自然光的准确运用体现出较强的艺术性。

体现风格纪实性。当前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日趋多元化与理性化,风格更加体现出纪实性,并越发呈现出市场化与艺术化、国际化等特征,而逐步进入主流视野,逐步把目光投向大事件、大主题,紧跟时代步伐,纪录当下,体现出纪录片的时代性、主流性,如纪录片《与祖国同行》《鸟巢》《生者》等,透过一个事件、一个建筑、一个过程,展示其对国家、人民的影响,体现时代变革和时代精神,成为这类纪录片的主旨和特征。不同题材纪录片,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客观纪录风格的作品,往往是以理性观察方式纪录正在发生的事件,如汶川地震题材《劫后》,创作者将镜头拍摄的视角对准劫后重生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没有惨烈,没有痛不欲生,也没有解说词煽情,却更加震撼心灵。

表现手法多样性。纪录片往往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重大历史事件或一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回顾和审视。在对拍摄内容的取舍、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以及美学风格的体现等方面,都会由于创作者的表现手法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感染力,而这正是纪录片的迷人之处。现代纪录片的拍摄及后期剪辑等表现手法也在不断创新,往往采用“真实再现”表现手法、“纪录片故事化”表现手法、白描的表现手法等。如“真实再现”表现手法在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人与自然》等栏目中被广泛运用。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通常还会借用电影故事化、电视剧娱乐化等艺术元素,使创作者讲述的真实故事,对娱乐和资讯丰富的当今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创作上要着力体现特色化与时代感

创作主题体现时代内涵与特色。纪录片创作者在拍摄主题思想表达上可谓是颇费心血,力求做到内涵深刻、发人反思、给人启迪。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童年时我在流浪》,通过营造悲情氛围令观众明确清醒地感悟到问题儿童的成长教育,不仅仅需要社会、政府、学校的关注和帮助,更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其主题内容反映和探讨的是极其严肃的社会主流问题。

创作手法融入多元风格与特色。目前纪录片流行的创作风格较为多样,如将纪实性与故事化表现手法相结合、将纪实性与科考性再现巧妙结合等。《凤棺 迷魂》就不愧是一部中国“人文类”纪录片的精品,该片讲述了一段曲析的考古经历,推测一个契丹无名女尸神秘的身世和离奇的死因,从而再现了契丹古老久远的风俗与历史片断。

创作元素体现艺术效果与特色。优秀的纪录片不仅要对题材选择精心选择、对叙事结构进行精心设计,还要让摄影、灯光、音效、音乐、电子编辑合成、播音等各方面达到专业化水准,以体现最佳艺术效果。如甘肃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沙石的话语》,题材独特,画面精美,将纪实性和艺术性、知识性融为一体,片中一些奇特的事件和场面为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编导构思、画面拍摄、灯光音效等非常讲究。

创作方式体现人文关怀与特色。最具人情味的作品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因而在纪录片创作中,不仅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创作者既是在纪录事件,同时还饱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真心、真情、真爱,以及呼吁社会改变不良社会现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传达着人们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如重庆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陈小梅进城》,是反映当今中国农村城镇化社会变革中,一个普通山区农家女孩求学成长史的命运变化故事,最打动人心的便是爱心传递和陈小梅懂得回报社会与父母“养育之恩”的传统亲情与美德,真实地体现出人文关怀与创作特色。

创作形式体现多样叙事与特色。纪录片在创作形式与叙事手法上,要力求体现多样风格与特色。如纪录片《老宅2003》创作者便采用了“社会调查报告体”的叙事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老宅里几十户平民的生存境迁,以及他们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艰辛和愿望,使内容更真实、更深入、更鲜活。画面中大胆、独特的镜头语言,是创作者在探索用真心、真情、真感觉去创作,这是纪录片创作手法多样化的有益尝试。

第9篇:真实情感故事范文

论文摘要: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故事,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无论是从受众接受方面,还是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国际接轨等角度来看,都可看出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必然,本文将探讨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形式表现的方面。

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作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事件是叙事成立的前提,是叙事的讲述对象。一个事件或长或短,或平实或曲折,创作者把情节通过媒介载体讲述,呈现给受众,受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理解创作者的讲述,从而建构故事。叙事不是故事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可见,叙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这一行为是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主要要素的,文本是叙述的结果。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WwW.133229.COm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欲望对象

尹鸿定义欲望对象是“观众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观众关怀、期待、注视的对象,是观众爱与恨、同情或仰慕的对象,是观众欣赏兴趣的直接因素”。

在欲望对象中,必须有观众的梦想、审美、价值在里面,或是观众的一种白日梦,即实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在“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与客体同化理论时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这一论述认为,婴儿在第六至第十八个月期间,开始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时婴儿虽然自己不能行动,但通过镜子能确认自身,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同一,确认自己与镜中和人的区别。这就是主体对自我镜像的第一次认同,这种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视观众的情境具有类似性,尽管荧幕形象不同于镜子对人像的反映,但由于纪实电影及其逼真地表现人的本貌,观众也愿意像婴儿向自己的景影像认同那样,向电影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关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如《龙脊》中的小学生潘能高对学习的渴望,山村困难的生活环境,乡村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很多所谓的城市人来说有不少相似,因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的根都在乡村,都曾有过潘能高一样的渴望,都曾经经历过像潘能高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相似的境遇,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为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自我找回奋斗之根。

对纪录片而言,欲望客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欲望对象以人物为多,如孟京福、潘能高等等,那这些人物具有什么特征才能更充分的体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呢?

第一,纪录片的人物必须具有人情味,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特征。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人的行为(包括名人和普通人)引起的兴味,使观众产生感情认同的因素之一。人情味来源于观众对他人行为的天然的好奇心,这些行为中包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反映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人们的一定的伦理特征也是激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之一,伦理特征较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投入。但是需要讲究策略,即编导与人物之间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对人物的审美与价值判断隐藏的深一点,一切都让人物自行呈现,这样观众会比较容易得就接受人物。此外,对人物伦理内容的挖掘,必须在考虑启恒久不变的因素外,还必须将其放在具体的时代变化中。如《壁画后面的故事》中教师刘玉安对陶先勇的关怀,老师蛮可以放手不管可是他却一直在支持,经历着期盼—努力—失望,再期盼—再努力,一直到最后期望彻底破灭,观众在看他,并不断的认同他,他的行为也得到伦理的认同,得到观众的赞扬。

第二,就是要让主要人物处在一种变动与变化之中。这种人物的变动与变化,或陷入一种前途未卜的冲突中,或失去了宝贵的东西,或受到几方面的攻击与争夺,只有这样才会使观众参与其中,关心人物的命运变化。如《最后的山神》中孟京福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最后即意味着他处在急变的时代中,与郭宝林这样的定居族之间的代际差别;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冬天来的时候又一位鄂伦春族的老人去世了,他们这一代又离世代生活的山林远了一步;一位老人的去世,使得孟京福伤心;一棵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使得孟京福神伤。他如何来寻找自我文化的身份,这也就深深的牵动着观众的心。

欲望对象是纪录片的核心,具有了这样的特征,才能在观众心里造成亲切感、认同感、紧张感、运动感,才是吸引观众不断观看下去的动力。

二、情节

情节来源于生活,尽人皆知。人,天天都泡在生活中,捕捉生活较容易,但是把生活变得生动,则比较难。这就需把平淡的生活情节转化为具有新奇性的故事。蕴含新奇的故事,并非荒诞不经,也非故弄玄虚。在陈辞中出新意,在平淡中见奇巧,常常会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

情节建构故事,纪录片的故事化需要情节的有机建构。

首先,情节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纪录片中所纪录的具体过程的过程中,其感情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积聚,受到感染。如《龙脊》中由于记录了潘纪恩因学费问题而面临失学,而他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又促使他想尽办法要挣到学费,他便去淘金,在流水与细沙之间,我们的手也似乎在触摸,我们的眼睛也紧紧的跟着,内心充满了希冀,盼着奇迹的出现,从而实现潘纪恩上学的夙愿,我们就这样急切的随着镜头等待着,那小小的一点的出现便足以让我们欣慰与满足。

其次,情节记录过程,由于事件的最终结局的不可预知,往往会使观众产生与事件平行的思考。如《小鸭子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一只小鸭子因先天不足,身材矮小,几次都未从池塘里跳出来,只能眼看着妈妈带领着其他小鸭子远远而去,。这只小鸭子能从池塘里跳出来吗?这一悬念似的情节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观众为小鸭子的命运担心。然而这只小鸭子没有灰心,一次一次的试着往上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跳上了池塘,此时观众的喜悦油然而生。生动真实的情节使观众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小鸭子的每一次失败,都倾注着观众的再一次期待,观众的心理在期待过程中获得了动态平衡,从而联想到人类自身,感受自己曾遭遇过的挫折和坎坷。

情节的逐步展现,带领观众逐渐进入纪录片的故事,“看到一个人眼睛逐渐湿润,眼角上慢慢出现泪花,与落泪者共时体验到他那难以抑制的悲伤和感动”,一点点体味,一点点深入。

三、矛盾冲突与悬念

在各类型的节目中,矛盾冲突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且矛盾冲突的最终后果让人捉摸不定,那么这个矛盾冲突就会变得更加鲜明有力,更加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成为足以吸引广大观众和抓住观众的一招妙计。在纪录片中,米勒曾提出“为使观众兴趣保持持久,尽量在影片中增加矛盾冲突、挑战及困难。”

矛盾冲突对纪录片来说,应该来自客观生活(事物)本身,不可以虚构,但是可以强化。创作者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集中化,特别突出偶发性因素,构建出一种明显的巧合,对比、因果或转折关系,常常以环环相生的方式编织出曲折跌宕的情节,以此来吸引观众。如在《生命》中,编导就是捕捉“母救女”故事本身隐藏着的许多矛盾冲突来编排故事的,比如家庭经济压力带来的矛盾,在挽救还是不挽救小张琨生命这个问题上家庭成员及其亲友之间的矛盾,在决定由双亲中的谁捐肾救女中的矛盾,最终决定由母亲捐献后父亲的不安,母亲割肾后带来的隐隐约约的惊恐和舍己救人的神圣感之间的心理矛盾,以及双亲之间不同的付出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对于手术医界不同见解的矛盾,以及双亲之间不同付出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手术后各方面的期盼、希望、惊恐……这些矛盾本身充满着戏剧性,然而片子正是依靠这些矛盾,才抓住了观众的心。

所谓悬念,主要是指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和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从而吸引观众的关注,并急切期待解决的后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欣赏兴趣,诱导观众迅速进入剧情,已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在接受中获得审美的享受。这一叙事技巧的运用,往往在常规叙事被阻断后,可以引发观众强烈的期待愿望。在故事化的纪录片叙事中悬念的作为一种增加观众观赏兴趣的方法已经被大量运用。如《壁画后面的故事》中更是将生活故事处理的结里套结,环环相扣,悬念迭生。在陶先勇能不能坚持活下去的悬念里,观众与教师刘玉安、与陶先勇的家人、还有陶先勇本人共同经历着期盼—努力—失望,再期盼—再努力,一直到最后期望彻底破灭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观众也一直在期盼着奇迹的发生,可这是客观事实,而不是纯属虚构,悬念之后,最后的结果令我们扼腕,一个生命体的离去令观众在一阵担忧之后神伤。总之,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过程不是一个直线的匀速运动,它必须是一个曲线的积累过程。

在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中,创作者不能为了故事化而摆拍主人公,把原来真实的故事拍成假的,也不能为了情节跌宕起伏,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而人为干预主人公的生活等。如果这样只会舍本求末,也是缺乏职业道德的。所以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应该以非虚构为底线。

四、故事化的叙事者

故事化的纪录片有叙事者的明显痕迹,无论是叙述行为,还是叙述态度上。有人根据叙述者对故事(人物、事件)的态度把叙述者划分为两种类型:客观叙述者和自我意识叙述者。

客观叙述者强调客观,即对外部世界的实录,消除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使其隐身于文本之中,尽量不露出叙述的痕迹,仿佛人物、事件自行呈现。正如福楼拜所说,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中露脸,就像上帝不该在造物中露面,你看不见他,却又能感觉到他,他处处不在,却又无处不在。叙述者竭力保持中立态度,就像观众应做的那样:忽略故事是经某种中介媒介传递的这一事实,反而相信他们看到正是现实生活所发生的。用客观画面与同期声将诸如环境、气氛、人物的言行表情等毫无遗漏的客观地呈现给观众,一般不使用人工音响、光效、解说词等。

而自我意识叙述者与此相反,往往是采用一些可传递的自我意识存在的方式让观众感知它的存在,就是叙述者在作品中明显表现出的自身的立场和看法,叙述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对叙述事件、人物,纪录片可以或多或少的表现主观的感受和评价,在陈述故事的同时,解释和评论故事。主要通过主观镜头,或摄影机的摇晃,或干预性的解说等。镜头得摇摇晃晃,会使观众马上就联想到拍摄场景或叙述者,其也正代表了创作人观察现实时的目光是融进了创作者们的较为完整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不仅仅是生活本身存在的反应,而且还传达出更丰富、更具魅力的生活理想、生活意境、生活境界。指点干预的的解说词,主要是指对纪录片的叙事形式进行干预,让叙述接受者知道叙述者在讲故事。故事化的纪录片中的解说词的运用不仅不会破坏叙述得逼真性,而在其中适当运用一些指点干预则会增加真实感。自我意识叙述在故事化的纪录片中得到广泛地运用。正如美国纪录片理论家比尔.尼科尔斯文在批评“直接电影”时所指出的那样:“这类纪录片有时使人困惑,更时常使人为难,它们难得向观众提供它们所追寻的历史、场合或对场景的预测。”自然主义似的跟踪纪录一旦失去其内容上的新鲜感和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及故事结构的矛盾冲突就毫无价值,因此一部成功的纪录片的创作者无不是在纪录真实的同时,把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出来。

纪录片《龙脊》中,潘能高边干农活边读书,潘纪恩为了上学外出淘金……再加上不同季节下的那个诗一般的镜头:山坡上的那棵小树,这不正是创作者所要张扬的一种坚韧的不拔的生存意志和面对贫穷却奋发向上的精神吗?又如其中的一个吃饭场景:天刚亮,在晦暗的屋里,潘纪恩一家围坐在小桌旁吃着早饭。黑暗让观众看不清他们吃的是什么菜,但观众却可以想象而知,潘纪恩的父母正因家庭贫困而争论是否让成绩优秀的潘纪恩继续上学。啧啧的吃饭声和着夫妻特有的争论声,画面和声音不断溢出信息和情感。平时少言寡语的潘纪恩,此时却说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话:“你们想让我以后和你们一样苦啊!”紧接着是沉默,和着啧啧的吃饭声的沉默。这短短的一分钟吃饭的场景,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贫困的现实与继续读书上学之间有着巨大的矛盾,而且还得渗透着创作者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深化了全片的主题,表达了创作者的主观艺术情感。正如编导陈晓卿在谈到自己拍纪录片的体会时说:“与其说我想拍别人,倒不如说我想拍自己,想拍我的心。”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繁荣昌盛,现代社会的时尚与变革,后现代的工业化进程,与后现代的艺术创作无不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生活品味,同样也极大地影响或左右着艺术创作思潮。即使如此,受着几千年文化积淀和传承深刻影响的艺术创作者,仍孜孜不倦地追求创作中的神韵和品格。纪录片创作者应该建立以人为本,以观众为本,以作品为本的创作理念,深入生活,发现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真实之源,寻觅生活中的真实之趣,故事化吸引观众;纪录片创作者还应该借鉴国外电视纪实节目的运作方式,运用多种多样的销售手段,推行跨媒体、跨地区、跨国界的全方位经营策略,才能掀开中国纪录片新世纪的创新篇章,才能真正凭自己的实力、自己的作品及其独特的风格和品牌走向世界、走向观众、走向未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