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真实的幸福作文精选(九篇)

真实的幸福作文

第1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关键词]:幸福、道德、至善、圆满

自人猿相揖别以后,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东南大学高兆明老师在他的《道德生活论》中系统地对幸福这一范畴进行界定,并阐释了幸福与高尚的道德生活双向互动关系,分析了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我认为,该书中对幸福具体而深刻的阐述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启示意义。

一.幸福的真正内涵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1]"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2]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探究史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幸福思想的发展史,这也即意味着幸福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文明进化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quot;[3]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对幸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德行即幸福这是人们对幸福最古老的认识之一" [4]、"道德即幸福"是中西方文化的主导观点。早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这一观点。?quot;基督教叔父"之称的塞涅卡更是反复强调,"快乐不应是追求德性的目的,德性本身就是幸福"。[5]这一观点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有德就有幸福,失德便无幸福可言,因此,道德高于幸福,道德是幸福的唯一途径,人一旦到达道德上的完美,幸福便纷至沓来。这一观点在西方以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德性,感官的快乐和财富是身外之物,只有灵魂的完善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中国的儒家则认为,幸福主要存? 谟谌说哪谛模堑赖峦晟频慕峁?quot;反身而诫,乐莫大焉",只有道德修养和践履,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也才能得到至上的幸福与快乐,所谓"仁者无忧","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这种观点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德行即幸福强调在幸福中精神升华的意义,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但将幸福与德行等同,轻视人的现实物资生活,它的逻辑归宿必然是轻视人的肉体存在,否认人的现实物资生活权利的正当性、善性,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6]这种观点的极至发展便是禁欲主义的幸福观?quot;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7]

"幸福即道德"是西方思想传统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宣称,"幸福是至善",[8]"幸福是心灵合乎完全德行的活动。"[9]这种观点认为,幸福就是道德,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是获得了道德,有幸福的人也就是有道德的人,因而幸福要高于道德,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道德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的。这种传统的特点就在于把幸福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凡有助达到这一目的的才是道德的,幸福主要是人们实现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这样观点往往与利己主义相联系,从人的"自爱自保","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论证追求幸福尤其是个人幸福的合理性。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0]"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仅使个人幸福,还要使他人幸福"。[11]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幸福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幸福,这是人的正当权利,但人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是道德世界的主体,只追求德行。人的这两个要求都是正当的,但当它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矛盾之中。他看到片面强调追求德行与幸福都有局限,于是便企图在他设想的最高境界--至善中将二者统一起来。至善既是最高无条件的善,又是绝对完满的东西,因此必须把幸福与德行包含于其中。康德以后,费希特从人的主观精神出发追求二者的统一,他把自我分成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两方面,前者追求幸福,后者追求德行,但人又不断由经验自我上升到纯粹自我,从而实现二者的合一。但是,无论是康德还是费希特,都没有找到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途径。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quot;[12]幸福是一个统摄性范畴,它关注人的存在样式,反映对人现实欠缺的把握,它是人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完满的存在,并且,幸福的内容在长远历史中有其公度性,它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幸福作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不是评价生活中某一偶然因素引起的暂时的愉快和满足,而是对生活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生活作出的总的评价,因而幸福的概念是和人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人们对幸福的把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说,幸福是主体在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光有德行而无对德行的自我肯定意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觉追求幸福的能动实践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13]

二. 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

"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固然有赖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但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14]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作出高尚的事。"[15]个人存在的幸福,离不开社会的真善美。可以设想到,在一个物欲横流、人妖颠倒的社会里,很难有个人幸福的土壤,快乐成为人贪婪自私本性获得极大满足后的浮浅表现。那么,个人幸福的实现和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社会能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斯巴达式的苦行僧生活不是人性的孕育土壤"。[16]可以设想,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居无定所,他怎么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呢?对他而言,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及的幻像。如果他大胆一点,为了改善目前生活的艰难处境,也为了追?quot;幸福",他有可能铤而走险,偷盗、抢劫或者贪污。这恰与培养正确的幸福观这一初衷背道而驰。物质生活条件只是给人提供了作为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前提。在普遍意义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缺失,不会有人的生活,更不会有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仅仅有了物质生活条件,人也未必就必然具有幸福感。"物质生活条件直接提供的是快乐感,快乐经过提升才能形成幸福感。"[17]同样,良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是提供培养正确幸福观的可能,它并不是个人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能够提供基本的公正。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个人幸福才有实现的可能,个人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同样,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感到人生存在幸福的可能性,这个社会才有可能被称为是公正的。"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人生存在问题上所能达到的可能幸福的最高限度,是由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在宏观整体上规定的。"[18]幸福是一种人生圆满的状态,个人幸福有赖于社会公正,个人圆满存在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基本公正表现在社会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上。如果人们见到的只是君子受苦受难,小人得利,总是君子生活在痛苦的泥沼中,而小人由于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获?quot;幸福",那么在大众层面就很难指望人们践履道德要求,过善的道德生活;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由于人们道德标准的偏差甚至扭曲,也很难培养出具有正确幸福观的个人。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否在一个严重不公的社会中,个人就根本无任何幸福可言?个人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正确的幸福观?应当承认,在一个严重社会不公的社会里,要实现严格意义上的人生圆满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无任何幸福可言?quot;个人仍然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存在的某种意义,即使是抗争不合理的环境这一行为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配作为人存在的最基本根据。"[19]外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自身的努力,虽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某些不公正而放弃对人生圆满的追求,放弃对幸福的渴盼,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当发愤努力,在逆境中遇难而上,在跌倒后重又爬起,变革社会,变革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再次,人是理性的动物,自由是人的灵魂,社会还应提供给社会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提供每一个公民具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氛围?quot;人不仅具有不同于一切生物并且大大超越动物本能的各种高级的社会需要作为他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而且更有一种支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需要和目的,这就是人特有的追求自由的特性。"[20]幸福及幸福感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人在不断追求自由、在不断追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人生幸福,达到人生永恒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 [21]当一个社会能够提供给社会成员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空间,并且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幸福便在其中孕育而生。并且,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青少年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为这样的社会以其主动的个人追求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达到个人幸福的范例真实地教育了他们,生活的幸福就在于永无止尽地对人生圆满追求的过程中。

如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正在以自己的双手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新社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生活的新天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中国人民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会在创造与实现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生活的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本已不是什么恶,相反,它是社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前程远大的象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中国社会里,对当代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必要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对肩负中国经济腾飞重任的当代青年们来说,养成正确的幸福观无疑对他们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每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热血青年,要求有幸福的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圆满,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其基本的正当权利。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在要求人生幸福的同时,又毫无例外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过去那样一?quot;左"的思想的桎梏,一是认真搞清楚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幸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人生幸福。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对我们培养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及其有害的,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就有可能陷入误区。在人生幸福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意味着要进一步破除在这个问题上的两极对立的行而上学思维方式,重新科学理解在人生幸福问题上的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奉献与享乐等关系,就是意味着无须讳言人生幸福(包括个人生活幸福)",[22]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追求人生幸福又绝对不等于纵情恣欲,不等于醉生梦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23]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否则,在追求人生幸福的名义下,放浪形骸,将人生幸福庸俗地等同于感官的快乐,结果是事与愿违的;以庸俗甚至是无聊的快乐等同于人生幸福,将会迷失人生方向,失去人生目标,无异于禽兽,这与正确的幸福观是格格不入的。显然,当代中国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有志于报效祖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当代青年,必须努力探究幸福的真谛。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的这种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24]

三. 关于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几点思考

尽管《道德生活论》成书至今已有八年,但该书中对幸福这一范畴的阐述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主张"存公去私","明理灭欲",公义与私利之争历来是中国幸福观的重要内容,而主流的价值倾向则是去利存义,去私存公。这种传统,为社会规定了一种道德理想,使个人从属于社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但它无条件地提倡社会幸福,限制了个性发展,导致了道德专制主义。我们在养成正确幸福观的时候,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quot;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牺牲中获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建立起来五十余年,这为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为社会贡献中塑造自己,满足自己,同时也要求社会积极关心每个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精神和物质需要。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真正的有机的统一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25]

其次,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26]当代青年生长在中国的和平年代,他们的成长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炮与火的洗礼,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在物质极端匮乏、人妖颠倒的年代灵对肉的拷问,因此,他们的人生中不幸的遭遇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quot;幸福总是相对于不幸而存在,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不幸。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饱经人间沧桑折难,读透尘世沉浮变幻这部天书之后,人才有资格说他真正懂得拥有幸福。"[27]的确,对幸福的真实地把握与人生阅历有关,但我们不能等到韶华已逝、垂垂老矣的时候,才真正体味到不幸对于幸福的价值。"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人注定是欠缺的,因而人就注定是有痛苦的。人无法回避痛苦,人只有直面痛苦,在抗争中解脱痛苦,获得幸福,走向完满。"[28]在人短暂的生命里,幸福与不幸如影随形,当面对不幸的时候,是就此沉沦,消极对待命运的摧折,还是用自己的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直面人生不幸的痛苦?不幸是不能被绝对躲避的,先天的残疾、飞来的横祸、疾病染身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强加于身,躲避是无用的,消极以待只会让不幸的人生更加不幸。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是在痛苦中磨砺,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孟子曾说过?quot;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9]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存在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绝对的不幸是对身处逆境与屈辱的麻木。"[30]

再次,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它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道德生活论》中指出,幸福不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对每一具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对至善的接近后滋生的满足感,并且它还与义务、使命一体化。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追求,它往往成为激励个体不断奋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生圆满的最大力量。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开篇即说?quot;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而对至善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对道德人格的追求过程中,也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幸福感的滋生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对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没?quot;至善"的最高境界,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感的体验,也就更谈不上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了。"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以往的阶级社会只有至善的理论而没有至善的现实的同时,更指出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渴求至善、探寻至善并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至善和人自身的历史,从而认同了个体由来已久的对至善的追求。"[31]事实上,正因为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个体,怀抱着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憧憬着人生幸福的实现,前赴后继,人类才由此而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阶级纷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与荣光。

最后,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文艺使人爱美,让人能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义;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指导人生圆满的实现,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2][4][6][12][14][16][16][17][21][27].高兆明.《道德生活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261,253,262,262,264,277,264,264,265,266,266.

[3][13][18][19][22][24][26][28][30].高兆明.《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1,5,129,132,30,31,87,90,106.

[5][10][1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81,292,295.

[7][8][9][15][2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361,286,288,288,13.

[20][31].郭广银.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17,220.

第2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关键词]幸福;德性;功利主义;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81 ― 02

一、根基――幸福构建理论

在西方哲学对于幸福的探讨上,可以主要分为三个派别进行幸福观念建构: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三种幸福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幸福概念,对幸福如何构建进行分析。

(一)感性主义幸福观

感性主义幸福观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发展,功利主义作为其集大成者。感性主义幸福观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德谟克利特和居勒尼学派,可以说,感性主义幸福观,对快乐的最早追求都是从德谟克利特开始的。“对人,最好的就是在一种尽可能愉快的状态中过活,并且尽可能少受痛苦。”〔1〕P107居勒尼学派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幸福与快乐的论述,并将苏格拉底所说的“至善”解释为“快乐”,居勒尼学派认为快乐是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同时,相对比较精神快乐而言,对肉体快乐的体验更为强烈。该派更为重视感性体验的快乐,而轻视理性对于快乐所起的作用。

功利主义幸福观作为感性主义幸福观集中表述,确定了幸福观点的总体思路:用“快乐即幸福”表达自身的幸福观,将群体快乐以“快乐计量相加”的方式进行计算,其计量结果作为“群体利益”的一种表述方式。在幸福如何构建的理论上,感性主义幸福观认为,以功利主义为代表,认为公众幸福之可欲是以“每个人都相信幸福能够获得的范围内欲求自己的幸福”为基础的,并认为这是一个事实。因此,“我们就不仅有了合适的证据,而且有了可能需要的一切证据来证明,幸福是一种善:即每个人的幸福对他本人来说都是一种善,因而公众幸福就是对所有的人的集体而言的善。”〔2〕P36

(二)理性主义幸福观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的代表人物,其中,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观的表述是理性主义幸福观的主要代表。亚里士多德将“德性”作为衡量幸福的最高原则,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德性幸福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新的改造,进而提出了新的命题“幸福就是一种合乎德性灵魂的现实活动”。〔3〕P18-19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善,至善本身就是目的,并且是一切行为目的的最终目的。〔4〕同时,幸福是合乎美德的活动,行为符合理性,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与感性主义幸福观相较,理性主义幸福观将“德性”与“善”概念纳入到幸福构建体系之内,并不是单一考虑快乐在幸福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而是在探讨人的本质的基础之上,融入思辨与智慧在幸福构建中的作用,对幸福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对于幸福的探讨从未间断过,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明确对于幸福概念下定义,但是对于幸福这一命题,马克思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马克思在其中学的毕业论文《青年的选择》中,就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5〕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充分表达了他的普罗米修斯情结,表达了他愿意为改造人类世界不断奋斗的决心。马克思对于幸福的理解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深入不断深化,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出发,马克思找到了为人类解放事业为人类幸福的必要方式――斗争,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消除剥削和压迫,使每个人都获得平等的实现幸福的权利。斗争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实现自由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实践共产主义,实现人类幸福的重要途径。

二、超越――马克思对于两种幸福观的超越

(一)马克思对感性主义幸福观的超越

感性主义幸福观以功利主义为代表,影响了马克思后来的理论建构。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功利主义的一些合理观点,基于此基础上为他后来的共产主义学说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于功利主义幸福观的不合理性,马克思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对功利主义幸福观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功利关系具有十分明确的意义,即我是通过我使别人受到损失的办法来为我自己取得利益。”〔6〕P479对此,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异化劳动概念,并对资本主义的积累方式和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进行了揭露,论述了异化劳动给工人阶级带来的深重苦难,最终结论指向扬弃异化,实现人的幸福。

进一步完善建构群体幸福理论。感性主义幸福观只提出了关于群体利益、群体幸福的评判标准,同时,也只是从道德层面、思想层面提出如何构建社会。马克思看到了这样的幸福观的空想性和不可操作性,提出了关于自己的幸福构建理论――共产主义。如何构建幸福?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最终答案,也是马克思为人类幸福所设计的蓝图。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对于人类幸福所构建的终极理论,对于人类幸福的最终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马克思对理性主义幸福观的超越

制度群体方面。理性主义幸福观的代表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的人物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他针对幸福构建理论所提出的政治制度建设,其实质是等级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设计了一套能够进行运作的,在他看来是“最好的安排”的政治制度,即贵族政治等级制度。从根本上来讲,亚里士多德的“群体幸福”,所关注的只是一小部分上层贵族的幸福,可以说,他的群体是无法形成代表性的。

马克思则不同,在他的幸福构建体系中,首先,共产主义想要构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差别、无等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身的幸福;其次,马克思所关注的群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利益分配却只处于分配链的最底层。马克思将关注目光集中于无产阶级利益和幸福的捍卫之中,关注的是大众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真正自我的探讨。真正自我是个人实现幸福的前提,对于真正自我的探讨和表述,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其大致归为:独立性、人的本质愿望以及人性。但是在亚里士多德后来对于政治制度的设计中,人的独立性、本质与政治制度安排和社会生活情况产生了背离。马克思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设计政治制度时,对于真正自我的探讨,马克思归为在劳动实践中的自我实现以及自主能动性。“自我”与“解放”二者紧密相关,只有实现了解放,无产阶级的劳动才是自由的、享受劳动本身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自我本质。

三、构建――幸福构建何以可能

制度建构。政治制度是人类进行幸福追求所要必须采取的手段,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人们是否幸福。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说:“然而穷人的痛苦则是来源于环境, 来源于压在他身上的严酷的命运。”〔7〕 310政治制度建构是幸福建构理论中最为基本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看来,能够最大可能实现人的群体幸福需要满足三个主要条件:

(一)与生产力发展状况适应。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促进政治制度的全面革新。所以,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需要,在制度建构过程中,必须将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政治制度与生产力相适应。

(二)结构合理,惠及绝大部分社会阶级构成人员。以我国历史为例,辛亥革命以前,封建制度在我国存在两千年之久,可以说,封建等级制度绝不是能够使人幸福的政治制度,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这种政治制度的结构不合理,其受益者仅仅局限于处于社会等级金字塔顶端的统治阶级。这样如金字塔形状的社会政治制度,其本身结构就是严重不合理的。真正合理的社会建构,必须要兼顾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成员的利益。

(三)监督机制有效。监督机制也是政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不管最开始的政治制度设计有多合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得会发生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偏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偏差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生活中不可调和的矛盾,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设计政治制度时,也要将监督管理体系作为重要部分进行设计,一旦政治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有效地进行解决。

思想建构。幸福建构需要合理的思想作为其发展的土壤,思想建构也是幸福建构的一个主要方面。新实用主义哲学代表罗蒂认为“思想和政治的自由、宽容、心胸开放,可以合理地成为人类幸福的途径。”〔8〕能够作为幸福建构的思想大致需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幸福建构中的思想建构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社会历史进行合理的评价,总结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合理勾画未来。将人的实践置于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人的实践活动所起到的作用。

(二)集体主义原则优先。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所探讨的话题之一,但不能否认的是,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建构,在整个社会的思想建构上,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个人的出发原则,也只有个体的行动基准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才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群体的进步,最终促成真正意义上幸福的形成。

(三)社会情感上,尊重自由、平等、民主。自由、平等、民主,是幸福构建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一个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社会,在社会情感上,必须要崇尚这三个概念,也只有以这些为导向,社会思想才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2〕 〔英〕穆勒.功利主义.〔M〕.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3〕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 严 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7.

〔5〕海因里希・格姆科夫.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 .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第3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关键词】感性;理性;幸福;协调

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我很佩服他的智慧和勇气,他撕掉了人类虚伪的理性面具,而把矛头直指向人类心灵深处最真实、同时也许亦是最脆弱的感性情感。当我们为我们作为文明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也许恰恰忽略了我们最真实的情感,忘掉了我们存在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基始的思考是关于“感性”和“理性”的,同时展开来又与“幸福”等概念相联系。我曾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去定义“幸福”。我给人的“幸福”所下的定义是,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快乐的感受。我通过对感性和理性的不同分析,从而得到两种不同的“幸福”。一种是人的最原始、最自然、最真实的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快乐的感受,我叫它“真实的幸福”;一种是人为的、不自然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快乐的感受,我叫它“虚假的幸福”;前者对应的是感性,后者对应的是理性。

为什么我们会有上述的思考和结论呢?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成年男子,他身强体壮,他现在有了性的需求。如果是在原始社会中,那么几乎没有人为的规则和法律对他进行约束,他是自由而灵敏的。他会怎么做呢?我想他会凭借着自己的感性本能,在原始的丛林中寻找并发现一个自己中意的异性的同类,经过最原始的沟通之后,满足自己的欲望。在这一欲望得到满足之后,那么他便会产生“幸福”感,而这便是最自然的幸福、最真实的幸福。那么倘若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男性公民,他又会怎么样呢?显然他不能象原始社会那样任性而为了。人为的法律和规则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束缚,规定他不可以这样做,如果他这样做了他必须要付法律责任。所以经过理性的思考,他是不会任性而为的。他要怎样做呢?他首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寻找一个他满意的异性的恋人,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之后,在征得对方的同意的情况下,他可以满足欲望;但是如果对方不同意了,或是有些人因为长相、方法等原因而追求不到异性,那么便只好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欲望的问题了。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欲望得到满足时也会产生幸福感,但是这种幸福是在人为的种种束缚下才得到满足的,是掺水的、不真实的。

所以如果我们提出这样的一个前提:人活在这个世上的目的是追求人本身的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人类的文明越发达,人类社会越发展,束缚便会越多,人类的幸福感就会越少。这就与人存在的目的相违背,那么人类很可能会最终毁灭,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

二、忽略的因素

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有危言耸听的味道,如果说出去肯定会被当成疯子。我自己也有些困惑,以及些许的排斥,因为它与我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我试图去寻找它的突破点,不想我竟能如此侥幸地发现我原来忽略了一个问题。

为了便于问题的说明,假定还是那个有欲望的男人。在原始社会中,他凭借着强壮的身体击败了其他的竞争者,取得了支配异性的权利,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他获得了幸福。这是我们作为前提的假定。但是——我们若按照常理般地推想便会发现——与此同时,其他和他一起追求异性的竞争者并没有得到幸福。我想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扩展到任何生物,当他的追求没有达成,反而被其他同类得到时,他显然是不会幸福的。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竞争者没有得到幸福,或是一个,或是几个。我想在我们得出这个结论后,我们更需要注意而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忽略的是,那个异性的感受。她会幸福吗?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她,不能理解她的感受。但是我想有一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即任何人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做出某件事情的时候,他都不会是幸福的;或者至少他不会有最真实的幸福。所以我想,我们的主角——那个有欲望的男人,他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其他人的不幸福甚至是痛苦之上的。如果我们不加约束地追求个人的自然的幸福,那么我们就是在推崇强者的幸福和利益,推崇一种弱肉强食的自然状态,因为强者更容易获得幸福。这样便会形成“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形成霍布斯所描述的人类最初的可怕的状态。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才建立国家,发展社会,建构制度框架,创制法律规则,推动文明的发展等等,这也许就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原初动力之一。即使我们不从这方面考虑,我们从幸福本身的量的对比方面考虑,虽然原始人的强者可以获得真幸福,现代社会的文明人获得的是假幸福,但是在全人类的幸福总量上,我们也不能说原始人类的幸福总量(包括强者的真幸福和大部分弱者的不幸福)要比现代人类的幸福总量要多,这是很难对比出来的。而在思维中,我们往往更倾向与认为现代人在量上要更多些,因为强者毕竟只是极少数,而现在全世界却有60多亿人。

三、对感性与理性的协调

再次回过头来看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似乎是必要的。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失去了它们,人类将陷入战争和混乱。从全体人类总体的幸福的量的角度看,这是必要的。那么既然我们需要文明,并正处在文明社会之中,抛开全体人类的幸福不谈,作为一个个人又应当如何自处呢?作为一个个人是否可以追求自己的感望,而不必理会理性的警告呢?我想,这就是下面我要说明的问题。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毕竟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从他个人的角度讲是为了追求他人生幸福的最大化。倘若是因为全体人类的总幸福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崇高理想而不得不让自己被迫地生活在抑郁之中,这将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一件事情啊。然而我们知道任何事情总会是有路可寻的。诚然,社会作为整体的存在对于个人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个人依然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幸福是指感性幸福。我想,这只是一个协调的问题。

我想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便于问题的说明。倘若有一名学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没有任何的特别之处。从理性的角度看,作为一名学生,很明显他的最大的任务当然是学习。所以他当然应当勤奋学习,按时上课,在课堂上应当认真听讲,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走神等等。倘若在一工作日的下午,天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平常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学生那天特别特别想去动物园逛逛——没有什么真切的原因,就是想去动物园逛逛,莫名其妙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显然,学习是一点都学不下去了。他很困惑,他应该怎么办呢?是用理性战胜感性,逼着自己那颗根本学不下去的心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还是跟着感觉走,去动物园逛逛呢?中国的学生是一个奇怪的群体,若是小学生或大学生,或许会逃课去动物园了;若是初中生或高中生,很可能是不敢去的。当然我们现在在讨论的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我要说的是,他大可以跟老师请个假去动物园逛逛,那节课或那个下午的课就不要上了。我当然不是在此鼓励学生逃课,也不是说个人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无拘无束、不顾一切。我只是想作为一个人,不管是学生也罢还是其他什么人也罢,在长时间地面对某一他对应的压力的时候,或许是出于潜意识,或许是出于生命自我保护的本能,或许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难免有时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或者逃避压力的心理趋势,那么便自我调剂一下也未尝不可了,而我想这需要一个对“度”的把握。

说到这里,我想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度”的问题向来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尽管确实有对“度”的把握这样一门学问和技巧,这是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那么换一个思路,也同时换一种说法,我想可以把我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确一些:作为一个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追求个人本身的幸福,在追求某一幸福时,如果不涉及到他人的切身利益,你可以感性地去追求自己的真幸福;如果涉及到他人的利益,则需要经过理性地思考,然后再去追求。我想这算是一个比较明白的说法了。而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感性与理性的协调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并非不可能。事实上在我们面对某一现实的过程中,我们心里已经开始了取舍,并在这个取舍的思维较量中权衡利弊进而做出我们最终的选择。这是现代人追求幸福的方法。

这是一个个人追求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原始社会那种弱肉强食的自然状态也一去不复返了,因此个人必须在人类为文明社会定下的规则框架内去追求个人的幸福。任何人,不管他是谁,谁试图去冲破这个规则,谁就是想要选择去欺凌他人,谁就是与人类为敌。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它,也逃离不了它,那么我们只好去适应它。如果我们想尽可能地去追求我们自身幸福的最大化,而同时又不违反人类社会的规则、不会受到因违反这个规则所带来的伤害,那么我想我们可以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寻求的这样一种平衡了。而我想这也可以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我们国家声称要创建和谐社会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政策去推动创建这个和谐社会时,我们不妨想一下我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名光荣的公民,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不需要太过崇高或太过遥远的规划纲领,我想我们只需要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去和谐地去追求自己本身的幸福就好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都幸福了,那么这个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弗洛伊德著,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第4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也许那时,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心头的莫名的滋味却让我们眷恋。我们也不会去追问我为何有这种奇妙的感觉,仿佛从出生开始,幸福感便轻轻沁入我们小而玲珑的心灵。

而现在我们却忘却了幸福。社会上的种种诱惑使我们越来越不容易满足,便越来越不会感到幸福。曾经的田园漫步,曾经的鸡鸣桑田、狗吠深巷,曾经的山涧清泉都被不满足所吞噬,幸福感也随之被侵蚀得小之又小。

幸福,其实很简单。一个人如果永不满足,就不会感到幸福,一个人如果不会给予爱与接受爱也不会感到幸福,只有不会过多地要求,懂得付出爱的人才能触摸到幸福。

曾经看到一家卖甜甜圈饼干的商店门口挂了这样一个招牌:“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中间的洞。”其实这短短的几行字便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如果对生活求全责备永不满足,那就不会有幸福。那个看到甜甜圈而满足的人,必定能够幸福地享受甜甜圈的美妙滋味,而那个看见洞而不满足的人,便永远不会尝到甜甜圈真正的滋味。

懂得让自己幸福的人不仅懂得满足,而且还懂得付出和接受爱。幸福是一棵树,只有爱才能使它枝繁叶茂;幸福是一朵花,只有爱才能使它开得千娇百媚。

一个母亲的幸福,是经历痛苦孕育崭新的生命。每一个母亲,在痛苦之后,第一件事是看看她那爱情的结晶。在那双充溢着母爱的眼睛里,我们也读出了幸福。一个老师的幸福,是多年后,走在街上,曾经教育过的学生能亲切地叫道:“老师,真的是您啊!”那种绝妙的滋味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不要再哀叹自己不幸福,那是你不去争取幸福。幸福者,正如孟子说的“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乃“折枝之类也”。懂得满足,不要吝惜你的爱,敞开你的心扉,你就会幸福,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5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真实的幸福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著,洪兰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オオ

作为人的终极追求,幸福一直以来就是先哲圣人苦苦思索的问题,也是芸芸众生营营扰扰为之寻求的生活目标。人人渴求幸福,但是与人密切相关的这一术语――“幸福”却正如幸福本身一样人人都在追求却又不能完整地明白其中的意蕴。正如康德所言:“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饮酒之后的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体验到了心灵的宁静与安闲,也触及到一种“真实的幸福”, 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种简单的幸福看似人人唾手可得,原因在于幸福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然而也是最难获致的幸福,毕竟因生活所迫,几人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便衣食无忧乃至锦衣玉食,也不见得就能感知幸福,一方面是因为习惯性适应以及社会比较的心理机制所致,另一方面则正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钝化了人的知觉。当通过各种各样繁复的手段获取“幸福”之后,蓦然回首却发现得到的并不是幸福,充其量只是幸福的一些外在条件。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实的幸福”?对此问题的论述古来有之,也是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论及最多的问题之一,其核心在于道德与幸福的纷争。不幸的是,千百年来道德哲学家尽管承继快乐论和完善论的传统,但依然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使得“幸福”这一让人眩晕的词更加扑朔迷离。故而麦金太尔在其备受争议的《德性之后》中强调,现代道德哲学正是因为沿袭了不同的伦理传统,故而成了一种“大杂烩”,原因在于传统之间本身的冲突以及不可通约性。所幸的是,现代心理学的介入和研究范式的转变,能够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幸福的本质认识,同时可知幸福产生的心理机制以及幸福会导致何种结果,并且对经验主义的哲学、伦理学提供足够的证据,弥补定性的自我言说和主观臆测的不足。

20世纪60年代,在生活质量运动基础上现代心理学展开相关研究,标志着以往哲学、伦理学对于幸福问题的定性逻辑推演转向心理学调查的定量分析。1967年,Wilson的文章《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研究幸福的重要文献,在对以往文献回顾后发现,“真实的幸福”的要素在于“高薪、已婚、健康、良好的教育、年轻等等”,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Myers和Diener关于“谁之幸福”的研究结果着实有些“意外”,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婚否、种族等并非显著相关。

那么,真实的幸福究竟何来?如何才能幸福?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对于此类问题自然当仁不让,于2002年在美国首次出版被称为“幸福四部曲”之一的《真实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他认为,二战后由于心理学把研究重心几乎完全落在障碍心理和问题研究之上,“心理学几乎与心理疾病治疗画上了等号。心理学本来的任务――使健康的人更幸福,生活更充实,已退居其次,治疗心理疾病几乎统领了心理学。”亡羊补牢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通过对问题的修修补补不能为人类谋取真正的幸福。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心理学需要回归与转向,于是,在他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积极推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人格特征与品质;积极的组织系统。

不言而喻,从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以及经由学科间交叉与融合后的蓬勃发展,彰显了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但也因其“技术主义”的倾向备受诟病。“现在的庸俗心理学喜欢以科学和量化的名义把复杂深刻的经验还原为简单肤浅的‘类似’经验。”(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P136)然而,以实证主义的价值判断来审视形而上的伦理道德研究,也有其致命的不足。所谓“幸福的范畴属于理性的、形而上的范畴,它不能为感性直观性所把握,也不能为知性分析所把握,它只有在生命的完整意义上才能被把握”。(高兆明:《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P65)于是,找到心理学研究与道德研究的结合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有幸的是二者的结合域是可能的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幸福终究是人的幸福,生活的幸福。

换而言之,当把幸福当做一个问题来研究的时候,走出误区也是一种进步,找到出路就是进一步接近真实的幸福,于是塞利格曼开了一个寻找幸福的“药方”,即H=SCV。其中,H代表幸福的持久度,S指幸福的范围,C是生活环境,V则是一些个体可控因素。显见,影响幸福的变量有三个方面,S因基因决定的个体特质以及享乐适应会影响幸福感的上限,其中基因对于幸福的影响作用占到五成。同样是心理学的另外一项针对4000对双胞胎的跟踪研究证实,人类的幸福存在一个恒定的“幸福定点”,因为遗传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们只能相对地改变自身的“幸福定点”。面对这样的研究结论令人有些“不幸”,因为幸福似乎就是一种命定,不过好在还有其他变量。C包括较多因素,但是从价值判断,抑或其之于幸福感有无提升作用可以分为好的环境和坏的环境。当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为了真实的幸福就要注重亲密关系的建立并保持积极的情绪。塞利格曼的建议是,对于生活环境的态度是积极地去“适应”。在三个“变量”当中,V才是真正的变量,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那就是所谓的积极情绪,这种情绪可以贯穿过去、未来和现在。如何在时间维度上保持积极情绪?塞氏给出三条法则:改变过去消极看法,立足当下积极体验,积极着眼未来。其中暗含幸福的本质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真实的幸福似乎由此而变得简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变量S和C被认为是不可控的,那么在除却S和C的前提下,变量V的最大化才是获致幸福的关键。幸福究竟在哪里?众所周知,幸福的亲身性决定幸福必然是可感知、可把握的,正如苹果的味道、口感如何,别人所说只是别人的感觉,不去品尝也许会把以往吃梨的体验强加其上。塞利格曼作为心理学家并没有完全以心理实验来探究真实的幸福,而是将幸福回归于人性。人性有善恶之别,所有行为是人性的外化,行为的结果决定行为对于主体的价值与意义。在他看来关于人性的问题“从20世纪的心理学中消失了,而它们的兴亡史正与我要讨论的好品性有关”。于是,从3000年来东西方文化史出发,塞利格曼找出200多种人类历史以来被赏识的美德,并从中归纳了6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与精神卓越。凡此等等概念,似乎是道德学家的“专利”、美德伦理学的范畴,一个心理学家关注与此,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之嫌,然而这恰恰是塞利格曼的不同之处,在后现代语境和道德相对论盛行的年代,着眼于6项绝对的“美德”,并且以心理学的方法将此演绎为个体获致幸福的24个优势(Strength),并编制相关问卷进行幸福测试。问卷的可靠性、一致性、可比性暂且不说,毕竟这些优势“是心理特质,在不同的情境中长期存在;优势本身有价值,常能带来好的结果”。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的生活(eudaimonia)是最值得过的生活,也是展现美德的生活,至于什么是美德,亚氏的回答是“中道”。显然,塞氏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但是,在心理学家看来美德也好、中道也罢都太过抽象、难以测度。于是他没有忘记自己心理学家的身份,转而编制了一个“优势问卷”用来辨识和比较个体的优势。具体而言是指实现智慧和美德的好奇心、求知欲、判断力、创造力、社会智慧与洞察力;实现勇气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美德的仁慈与爱;实现正义美德的公民精神、公平与领导力;实现节制美德的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实现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与热忱。塞利格曼强调,优势和美德是积极的性格特质,种种优秀的性格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它们会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满足感。在经验心理学视角下,幸福可以被理解为主观幸福感,其“关键词”是主观。因此,并不足以告诉我们个人良好生活绝对的、伦理的意义。而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幸福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不仅需要、也一定需要主观幸福感作为表征。塞利格曼正好用他的公式弥合了心理学和伦理学意义之上对于幸福理解的罅隙,这也正是他的贡献之处。

真实的幸福就是知道何为幸福,如何去追求;不幸就是对于没有感知,不知如何把握。故而,积极主动地去生活并乐在其中,建立某种甜美的亲密关系是通往幸福之路的必然选择,而通过个体努力培养的优势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优势的建立将使人受益终身、幸福一生。至此,我们是否真的找到了真实的幸福?从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塞利格曼是对以往幸福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因为他的公式是对的,态度是积极的,理想是好的。但是若从追求幸福生活者的角度看,用这一公式来指导真实的生活似乎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首先,理论往往在于构建宏大的、先验性的“应然”之态,并以此来对未来进行某种预测和把握,而幸福的现实则恰恰表现为一种对于生活状态满意的“实然”状况。把幸福认定为需求的满足、精神的自由、道德的良善是毫无疑义的,但需求的满足受制于欲望的强弱或者期望的大小,精神的自由受制于自由的限度,道德的良善则要听命于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变迁。正如康德认为,追求幸福的规则永远不能普遍有效,所以,塞氏的法则不可避免地落入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境地。

其次,人的社会性存在,决定了幸福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个体之中,只能是建立在与他人关系品质的价值判断之上,故而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里才能有优势和美德的良好生存空间,否则失却了社会的整体价值判断,个体所谓的美德与优势尽管有存在的价值,但一定会失去可比性,最终能否导致有良好的感觉则不得而知。2010年“两会”期间,总理明确提出:“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幸福是目标,而社会的公正和和谐才是个体达致幸福的良好外部环境。如果个体和社会不是试图改变不能尽如人意的现实环境,即便拥有乐观豁达的积极性格,社会和个体何以进步。

第6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幸福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在自身的内部。把这种自身的问题同物质、环境的因素的关系弄颠倒了,我认为这是不断产生不幸的根本原因。另外,说幸福是在自身的内部,是指在现在的自己的内部,并不是说在幻想的未来。现实的生活也许充满了苦恼和悲伤。但是,希望大家懂得,在这样的现实中,自己真正付出了全部努力,使自己的生命在那里燃烧――在这样的人生中,实际上有着无上的幸福。

不会崩溃的真正的幸福的条件是什么呢?首先是生命本体始终主体地积极地对待人生问题的态度。不要仅为客观环境所支配,被动地考虑命运,而要始终主体地积极地以自己的力量去碰撞和打破――哪怕打破一点也好――这样的状况和命运。

幸福并不是在大山的远方,而是在自身的内部。但这不是安闲无事地待着的自我,而是在为争取远大的目标、向险峻的山峰挑战、一步步地克服障碍而前进的“战斗的自我”的生命跃动的内部。

不知道不幸,就不会懂得幸福。人生各种各样的所谓劳苦,都是为了争取幸福。劳苦愈多,即将到来的幸福感肯定也会愈大。不论感到多么绝望,要克服不幸就不能厌烦劳苦。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旺盛的生命力。

看一看今天的社会,谁都会感觉到空前未有的激流在喧嚣地流动。所以人们容易追求安逸的幸福。这种安逸的幸福必然会很快地被激流所吞没。如果有着生活在激流中的自觉,就一定要冲破激流。避开激流就不会有幸福。一家人在激流中悠然而豪迈地划水前进――我觉得这种景象才是现代真正宝贵的幸福和人生。

幸福并不是他人赐给的,而是在自己生命的内部缔造的。人生中有暴风雨的日子,也有下雪的日子。但自己胸中的天空应当始终有希望的太阳照耀。蓝色的天空应当美丽而宽广。

不要相信幸福是从外界降临的。尤其是青春时代,不能做那种追随别人,随声附和、消极的人。要自我革命,并进一步变革自己的境遇。没有这种积极性和勇气,就不可能打破苦恼。其方法,我认为必须要用各自年轻而健康的知性和个性去追求。

我希望缔造越擦越光亮美丽的真金般的幸福,而不是擦一擦就剥落露丑的镀金似的幸福。作为一个妻子、作为一个母亲及至广泛地作为一个女性的各种生活方式以及以前的所谓幸福,恐怕都不过是由于照射到镀金胎子上的光的种类不同而显露出的变相。镀金剥落了的廉价的胎子,不论照射上什么样的光,都只会发出黯淡的丑陋的反射光。纯粹无疵的黄金,不论有没有照射的光,都会发出富有魅力的美丽的光辉。

真正的幸福都是在自己生命的内部缔造的,并反映到生活和社会中。我把这称之为“绝对的幸福”。所谓幸福,并不是他人轻易赐予的,当然需要有不懈的努力,劳苦也要比别人加倍,不容许有丝毫妥协。不依存于他人的生活态度,有时也许是孤高的。但是,这里有着作为人的深度、骄傲和崇高。

与欲望得到满足所感到的幸福相对立,真正的幸福是站在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上,规定了自身的目标,主动地朝着它把自己的生命燃成熊熊火焰,从而感到生命的充实。如果说前者是依存于他人的被动的幸福,我认为后者则是更有积极性、更有主体性、更有持续性的幸福。

名篇品读:

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始就点明了题旨:幸福来自于努力的奋斗,来自于生活的忙碌与充实。这是作者本人的体会,也是无数追寻幸福的人共有的精神体会。

只有乐观的人才能体察到幸福的存在,“要始终主体地积极地以自己的力量去碰撞和打破――哪怕打破一点也好――这样的状况和命运”。有了乐观的心态,有了积极投入人生的劲头和魄力,有了向着人生目标不断努力的过程,才会有幸福感的产生。“劳苦愈多,即将到来的幸福感肯定也会愈大。”作者肯定了通过劳动和奋斗换取幸福,同时强调奋斗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第7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不幸的磨练,因此,及时且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不断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系统的专题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定期安排不同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感知和创造幸福等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第8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幸福,是一个多麽熟悉,多麽美好的形容词啊!但我却找不到真正的它。幸福到底是什麽呢?从小到现在我对“幸福”这个词的含义都没有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因此,我今天带着浓厚的兴趣,怀着好奇的心情去阅读《幸福是什麽》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三个孩子亲自去寻找自己的真正幸福,十年后在约定的地方相见。

幸福这个词可以用许多东西来代表,例如:有吃喝玩乐,有钱。这不就是现代人们所拥有的“幸福”吗?这不就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幸福”吗?这也不就是现代人们所谓知道,所谓明白的“幸福”吗?虽然是这样但那三个孩字十年后找到的幸福与现代人们所拥有追求的“幸福”完全不同。他们的幸福是:做医生的,帮病人把病治好就是幸福;做工人勤勤恳恳地工作,觉得自己对别人是有用的,就是幸福;做农民,把农作物种植好,养活了人自己劳动没白费,就是幸福》。。。。。。他们三个的幸福是那麽真,那麽充实。这不就是真正的幸福吗?可现代人们的幸福却是停留在追求物质享受上。两个相比来看对比度是相差多麽大呀!我想这应该就是幸福的真与假的区别吧!

通过这三个孩子寻找自己的真正幸福这一事,让我重新去领会和感受幸福,让我重新去体会幸福的含义,再让我重新清析和明确地去认识幸福。《幸福是什麽》这一文真的令我受益良多。

第9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一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正是情感、个性、观念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向往美好的生活、渴望幸福是这一时期年轻人内心最为强烈的追求。但毕竟该阶段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仍然较弱,一旦遇到挫折、困难很容易感到缺乏幸福感,进而引起他们内心产生失落、迷茫、自卑的情绪,无论是对学习、生活还是对身心健康发展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坚持不懈地强化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念和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强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使之持续健康发展。所谓“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是大学生教育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遵守公序良俗,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和建设者,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无数的事例表明,美好的幸福是与高尚的道德情操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缺失道德的人很难获得幸福,而没有崇高正确幸福观的人也难以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强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及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内心都渴望获得幸福、渴望得到认可,经常会思考“人生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自我价值”等问题,而这些都从属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范畴,可见幸福观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一个人拥有崇高正确的幸福观,那么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因幸福的感受和幸福的体现而逐步确立并得到提升。进而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驱动大学生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能够提高大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生活质量的提升。

(三)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强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这一时期没有给予良好的教育,一旦大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那么无论生活状况好与坏,无论学习成绩好与坏,都难以获得幸福的感觉。同理,一个幸福观不正确的人,也会因怨天尤人等不良情绪的积累逐渐形成心理疾病,更加深了幸福缺失的感觉,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强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够随着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幸福感,形成良性循环。

二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知,强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以及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然而尽管如此,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仍然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实践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致使幸福观教育难以获得实效。

(一)教育内容中道德观和幸福观结合度不够

“人们在追求深刻而持久的幸福时,需要与追求美好的道德理想结合在一起;只有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一个人才能达到高度的幸福境界。”良好的道德能够带给人们幸福。然而由于我国教育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采取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尽管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开始逐步向素质教育过渡,然而应试教育唯学习成绩是从的残毒并没有完全根除。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德育教育重视不够,仅仅是枯燥地向学生灌输大道理,而忽视了将学生情感幸福体验和道德学习相结合,没有将道德和大学生的幸福追求相联系,使教育脱离实际。

此外,尽管良好的道德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但不能理解为绝对的幸福,并不意味每一件事都一定且必须会带来幸福,而且也不能单纯地以物质生活来衡量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善良、忠厚、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并不是大富大贵,甚至有些生活很清贫的人也同样拥有良好的道德品性,而一些靠违背道德行为而获取财富、名利的人却财运亨通、名利双收。这种“德福背离”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而且是任何一种社会体制下都存在的局限。这就需要高校必须将道德观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大学生正视“德福背离”的现象,防止其对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产生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怀疑“德福一致”的正确观念,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真正做到加强大学生“德福一致”观的教育。

(二)教育形式中体验式和实践式教育结合不够

尽管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幸福观教育都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来进行的,但幸福观教育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幸福是要去感受的,而不仅仅是靠讲授幸福的概念就可以实现的。因而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时,要多采取体验式和实践式的教育方式。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僵化、教条地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而且大都采取课堂教育形式,只是生硬地告诉学生幸福的概念是什么,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量化地去衡量是不是幸福,既抽象生硬、又虚无缥缈,难以唤起学生心灵共鸣,被感受,被真正领悟,进而产生追求幸福的欲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物质生活水平与日提升的形势下,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比较多的关爱,物质生活较为充盈,但其精神需求却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缺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更要多设计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和独立自主的工作实践,让大学生能够发现自身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缺乏体验式和实践式的幸福观教育,使幸福观教育有效性不高。

(三)教育实践中“三观教育”与幸福观教育结合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进行的“三观”教育主要是给大学生讲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内涵,成为应试教育为了提高成绩而机械记忆的理论,而教师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三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

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能够在“三观”指导下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因而,在向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实践中,必须要将幸福观教育融入其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章节,用大量社会现象或者创设实践活动和实践情境来告诉大学生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带来对应的幸福体验。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能够将“三观”教育真正重视起来,但是难以在其中渗入幸福观教育。

三 改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一)选取能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教百内容

道德修养是通往幸福的重要阶梯。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更容易体会到世间的真善美,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从而产生幸福感。高校的幸福观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培养,选取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幸福观,应当大力开展人文科学素质教育。

此外,人文科学素质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要选取能够提升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因为心灵中的许多痛苦乃至黑暗都可以利用思想、知识来驱除,而具有高水平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是产生思想,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想要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就应积极学习前人智慧,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科学素质。知识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与人们的情感思想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知识参与思想,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实际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内容使他们在道德生活中体会到幸福,因为有德行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二)丰富幸福观教育的形式

把解决社会问题融入幸福观教育。大学生虽然人在校园,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会上的最新信息,这些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观念,而大学生在幸福观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质归根结底就是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缩影和集中体现。所以,高校实施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社会问题,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给大学生幸福观带来的影响。相信随着共产党建设的不断深入,党风、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一定会逐步建成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教育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十分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增强幸福观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