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浅谈美术教育精选(九篇)

浅谈美术教育

第1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民间美术;幼儿;教育

一、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及其特点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民间美术作品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让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不但可以让幼儿在体验造型材料和造型表现的过程中萌发出美感和创造力,而且可以让他们从小萌发民族自豪感,体验劳动者创造生活的乐趣。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美术题材丰富多彩,民俗特色和地方区域特色浓厚

幼儿民间美术大都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完善、改进、发展而积累下来的,这些民间美术作品有的是反映风土人情的,有的是反映地方风貌的,有的是反映思想观念的。题材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二)艺术风格单纯质朴、风趣幽默

幼儿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作的,不带任何官方色彩,没有经过刻意的加工,艺术风格单纯质朴、幽默性较强。民间美术不仅擅长大胆想象,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民间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民间美术教育能增强幼儿对民间美术的敏感性

民间美术教育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一种根基性的教育。民间美术教育可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民间美术的风格、形式和社会文化背景。开阔文化视野,增强对民间美术和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二)民间美术教育能赋予幼儿审美感受与体验

审美是民间美术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民间美术蕴涵着创造者对宇宙、自然、人类的认识和种种情感。传递着创造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不自觉地把自身的情感灌注到审美对象上,在欣赏灌注自己情感的“人格化”的审美意象时,孩子们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因此开展民间美术教育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开拓幼儿的审美心胸,增进幼儿对民间美术内容和形式要素的认识和使用。并潜移默化地引起幼儿在情感、态度的变化,让幼儿充分体验审美带来的喜悦。

三、中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片面地开展教育 教师缺乏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认为让孩子学习一些日常所见的民间手工艺就是民间美术的教育范围,简单地把民间美术看成了美术技能的灌输,片面地加强了幼儿技能训练,认为孩子学习的技能性知识越多,教学的效果越好。而且,教师受到传统艺术教学观念的控制,把传统教学中的模仿化教学搬到了民间美术教育中,过分地强调技能训练和学习标准化以及幼儿作品的完美性,使幼儿在民间美术创造活动中表现为机械的训练、被动的模仿,并以老师的示范作品为追求目标。而老师则认为孩子能在自己的教育下掌握一些民间手工艺,自己的教育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

针对幼儿民间美术表现力较差、作品表现方式单一的现象,我们发现教师在开展活动时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熟能生巧。认为孩子只要掌握了操作技能就能自由的创作。但是,老师忽视了我们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征以及民间美术的创作来源,以致产生了错误的观点。就民间美术的起源来说,民间美术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向往的结晶。可是孩子年龄较小,缺少生活经验,他们对事物的感性经验还很少,不懂得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情感是以自我感官为主,所以他们不会直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感受和已有的技能结合并运用到民间美术的创作中,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才能把已有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效果。

四、对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民间美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民间美术形式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民间美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民间美术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民间美术教育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是班级集体或小组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陶瓷艺术》这节课时,可以“美丽的陶艺”为主题活动,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陶艺品、交流与讨论有关陶艺的知识、参观并调查陶艺品的制作过程、尝试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使幼儿对中国陶艺有较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现在的许多幼儿园都开有区角活动区,区角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地方,幼儿可以在里面尽情的活动。现在幼儿园里的区角活动有很多种,如游戏区、美工区、表演区、图书区等一些活动区域。

总之,幼儿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幼儿喜爱,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因此让幼儿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智慧潜能,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增长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2]赵玉兰.走近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乔国锋.浅谈少儿美术教育现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3).

第2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心智健康;审美情趣一、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不受重视的美术学科也越来越热门起来。全国艺术院校也随之发展起来,并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因此有关是否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小学的美术教育,如何建立一套有机制的、有效率的教学体系成了各个小学的首要任务。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选择让孩子从小学习美术,让他们可以在高考时选择另外一条出路,小学的美术教育也变得异常重要,这些年更是出现许多的小学艺术院校。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健康

小学课堂可以说是大部分学生的起航之站,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因此如何才能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2.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就如同一张干净的白纸,白白净净的,没有任何的污迹。他们的世界中只有白色,是纯洁的。但是,随着学生不断地成长,会让他们的世界被多种颜色所占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依旧纯洁是十分重要的。

3.如何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

开设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们学习到专业的美术知识,让学生对于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更多地学习美术知识。那么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这成为现实呢?

4.如何改善小学美术课堂教育

大部分学生都是没有接触过美术的,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美丽而又奇妙的事物。老师的任务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当两者都具备的时候,才能教导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更加完善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对小学课堂美术教育问题的分析

1.培养学生心智健康

小学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他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小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心理健康、开发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等。在小学教育阶段,所有的孩子的绘画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当然也有少数天才。不过大部分都是一般人,这就要取决于他们的老师如何教育他们,使他们对美术产生兴趣。良好、健康的心理态度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能够引导小学生正确地看待事物与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产生歧视,不然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健康。老师们对待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是一样的,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重视某些学生,又或者轻视某些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的世界是纯洁的,他们的眼中都是美好的东西,满眼都是阳光。他们是活泼的,可爱的,也是可塑的。塑造他们的正是他们的老师,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的绘画正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从开始的太阳公公爸爸妈妈到后来的高楼大厦,他们的内心不再如孩子时一般纯洁,心理也变得大胆,没有开始的那种拘谨。让小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还能保持当初那种纯洁的心灵是十分重要的。

3.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小学的美术课堂就是锻炼学生的美术能力。美术创作需要的是丰富的知识和丰富的相信力和创造力。只有在表达和认知相辅相成的时候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作品。在美术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由浅入深地耐心教导学生,对学生不能失去耐心,失去信心。学生也要学会每日反省自己,最好养成每日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每日三省吾身。这样才能够提高美术能力。

4.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他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学习的态度和改善学习的氛围。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只是传授学生们基础的知识,主要还是靠着学生课外多加联系,必须要有大量的时间绘画,从实践中产生真理。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辅导学生,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画画的题材,画出生活的味道,只有这样贴近生活的学习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步,更好地学习。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小学生从小学习美术也是现在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在现代学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越了一些传统学科。所以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对我国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作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美术教育课程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科目之一,但是美术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与特有的教育规律,这决定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有其自身的重点内容,教育改革实施者必须按照美术教育的艺术特性与情感教育规律推动改革。

(一)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

与传统的美术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目的不同,新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美术素养的形成,培养其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美术知识,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汲取与欣赏、动手探索等活动中具备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美术作品中的艺术之美,启迪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思考与创造。

(二)区别对待美术教育课与其它课程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课程,更多的事与想象力等人的非智力因素相关,所以与数学、语文等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课程不同。所以,美术教师与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尤其是教师需要把握美术欣赏的情感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感情地进行讲授,用自己的感情与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审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的。具体来说,美术教育课不在于对于教学语言的挑剔,而必须在审美的渠道上,如果课堂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美术作品的背景故事等内容,那这一堂课也不会是有价值的美术课,所以说美术教育课程的主旋律在于美术欣赏,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把握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目的。

(三)美术教育方式多样灵活

在课堂讲授、情景设置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美术教师需要保证给学生一个轻松与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美术潜能。所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如“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所谓“交互式”就是在教师需要在艺术鉴赏时注重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以往教师的灌输式讲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四)教师需要把握课堂深度

美术素养的提高需要领会作品的内在品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时候要保证欣赏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为其创作提供可能性。真正的艺术欣赏需要做到形神共通,更加注重作品意义、社会意义、精神内涵等,也就是领会作品的“神”。

二、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改革就是不断地在原来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为推动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发挥其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

新的美术教育课程对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培训水平也跟上这个要求,培养出适应当前美术教育需求的专业教师。因此,为帮助教师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环境,就需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还需要组织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能力与评价能力的训练,从而在培养与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的转型,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二)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加强教学设计

由于教材内容的改革,加上当前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这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如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等,这样才能理解教材,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这样才能保证美术课程的欣赏深度。

(三)明确基本的教学内容

虽然新课程要求丰富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更加灵活生动,但是这必须保证是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之上的优化整合,而非毫无头绪的随意教学,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把握教材重点,不可断章取义,偏离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奠定学生关于美术的基本常识,例如美术语言、美术基本知识、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的内容。

(四)倡导教育资源共享

针对配套的教参辅助材料缺乏的问题,建议实现共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或者本人特色的美术课程。

(五)提高美术教育课堂的开放性

当前时期,政府对于公益文化事业投入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博物馆、艺术馆等的修建。这些地方具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外部课堂。教师应该不断开放自己的课堂,而不能把课堂仅仅局限在教室里,书本上。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还要引进来,例如,当前有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会自己进行艺术培训,且这些学生的艺术技术水平也都颇高,教师可以让她们也成为小老师,讲授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

(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于美术教学的评价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反馈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总结与启发作用。所以做好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当前新课程提出的开放、启发等要求,学校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准则,教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并且形成体系,运用到实际教学评价中。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育发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作用,强调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训练学生,从而具备审美情趣和各种艺术能力,提高生活品质。但是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法把握课堂深度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建立相关体制等来进行不断的改善,从而推动美术教育的前进,进而促进艺术的发展,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情感教育实施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学的学习阶段开始就对事物的欣赏有正确的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对美术课程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考虑在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渗透给小学生,让学生具备丰富的情感,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不仅仅学习课堂上的知识与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及心理,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通过学生不断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进行亲身体验后丰富自己的情感,并对美术课程感兴趣,积极主动地欣赏美术作品,探究美术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灵活应到实际的生活中,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精彩。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具有情感

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更多、更新颖的作品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懂得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作品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例如,在学习《可爱的卡通形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幻灯片给学生播放近几年动画片中著名的卡通人物图片,学生都很喜欢,接着,教师又给学生播放了《三毛流浪记》中人物三毛的图片,学生看着这些图片,面部表情顿时严肃起来,学生的脸上充满复杂的表情,有的学生感觉惊讶,有的学生感觉可怜,有的学生感觉残忍。通过这样对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年代所带来的感彩是不同的。

2.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体现情感

学习离不开实践,通过学生亲手实践的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美术知

识,并通过学生自己制作作品,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生动的吉祥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授过课堂的知识内容后,给学生分发了教学材料“黏土”,让学生制作自己心目中的吉祥物,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作品各有特色,通过学生的作品可以体现他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并且在活动中可以体现出学生自己的喜好及其对事物的情感,有效达到教学的目的。

3.培养学生在交流中抒发内心情感

课堂上离不开探讨与交流,通过教师号召,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表达的言语中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花园》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勾画了一幅《美丽的花园》的作品,然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这幅画里面,事物的特征是什么?哪些地方体现出美感?并进行评价。”学生先是仔细地进行观察,然后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起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花园中有水很美!”有的学生说:“花园中的花,百花齐放,真好看!我喜欢。”有的学生说:“花园中要是有假山和小松鼠就好了!”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的欣赏和情感也是不同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双面性,并懂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欣赏会有不同的收获。

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每一个教师理想的课堂,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使教师这一理想能够真正实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不断进步,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情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欣赏作品的时候能够产生一定的情感变化,

在自己制作作品时,能够体现出每一个学生的心理以及情感世界,

通过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第5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美术教育 智能成长 游戏化 有效措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幼儿教师,教孩子绘画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们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在绘画中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下面笔者从美术教育的经验,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一、打好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

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表现,简答的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所以,打好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幼儿进行美术表现的重要工具。

儿童美术教学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绘画。二是手工。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包括:粘贴、印画、泥塑、折纸、泥工、雕刻、剪纸、编织等。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呢?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

如在开展剪纸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好剪纸环境,这对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极其重要。

2.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

3.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

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指导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4.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脑的灵活性。注意训练手的灵活性,从分布练习到整体练习。

5.手工制作与绘画的有机结合

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可以增添画面的装饰感并且可以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强烈兴趣。例如,学生在一幅风景画面上,制作出立体的蝴蝶、小鸟,再根据整个画面的需要,图上艳丽的颜色。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而且开拓了幼儿的探索力和创造力。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以,每一个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到游戏与教学的有效结合,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1.美术材料的多样选择

以往的绘画工具仅限于水彩笔、油画棒等,这些材料色彩艳丽,易掌握,但是材料很单一。不妨尝试下身边简单易得的工具,如我们把卡纸换成光面的挂历纸或者有机理效果的皱纹纸,美术材料的多样性不仅增加了绘画的形式,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2.美术环境的创设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是极为重要的。例如,让幼儿观察春夏秋冬的变化,可以拿来一盆植物,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看看植物在四季中是如何变化的。

3.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幼儿喜欢游戏,怎样把美术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呢?例如,折纸示意图幼儿不容易理解,我就以“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以游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三、适当的激励,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提升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也是一种教育,在夸奖中孩子会树立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识。那么,如何夸孩子呢?怎样做才是有效的鼓励教育?

1.多种鼓励相结合

语言鼓励。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当孩子十分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的时候,这样的语言很奏效,它会让孩子信心倍增。

动作鼓励。如点头微笑,有时候发自内心的微笑也是一种认可,孩子在有挫败感的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微笑,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实物鼓励。一块糖,一个小粘贴都是很好的奖品。

展示鼓励。在美术教育中,展示孩子的作品是重要的一部分。把孩子每个时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孩子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展览的同时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

2.帮助孩子制定激励目标

教师给孩子制定激励目标时要注意该目标的可执行性,不要是空想或不切实际,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好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例如,让儿童临摹一些一笔完成的小动物图形,其中包含了简单的几何形体,孩子多加练习都可以顺利完成。孩子达到老师规定的目标后,再稍微给孩子增加难度,这样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会让孩子容易达到,并且让他们懂得没有随便取得成功的道理。

3.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激励是不依靠外部赏识,是孩子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这要求教师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激励教育,在对孩子表扬时可有意识地将“我”改为“你”如“你又有了进步,我为你感到骄傲”改为“你为今天的进步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你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久而久之,孩子会内心承认自己,并且领悟到努力后获得的成功是最好的奖品。

四、激发幼儿的美术创想,拓展教学思路

儿童的创想是其认知和智慧发展的重要方面,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发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潜质呢?

1.提供多样的材料,创造幼儿创想的条件

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利用材料色形的不同,激发孩子的想象。回归生活的材料有着各自的属性特点。例如,教师收集大小不一的纸盒,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把纸盒的六个面里随意涂抹装饰,然后把每个孩子的纸盒随意排列,通过排列的小盒图案,可以让孩子编成连环画等。每更换一个面,都会有无数个小故事。孩子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绘画能力,还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2.亲密有趣的师生、亲子互动,创设幼儿的创想氛围

孩子都有自我表现和表达的欲望,他们不仅用语言,也用艺术手段,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我设计了“魔术绘画”,利用油画棒不溶于水的特性作画,引导学生画出不同季节的公园一角,要求用同种颜色的纸和油画棒来绘制。同一种颜色的笔画在相同颜色的纸上看不出画的线条,似乎什么都没有,但是通过老师图上鲜艳的水粉颜料,画面就清晰可见了,产生了魔幻的感觉。孩子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基本技能通过独特的方式转化成了生动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张鹏妮.从儿童的稚拙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回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

[2]李召存.瑞吉欧美术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学前美术教育的启示.2000.

[3]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德育渗透;教师;学生

中国分类号:G623.75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通过指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底蕴、欣赏意义和历史价值。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美术欣赏的内容与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发展规律等内容相结合,将德育内容灵活的渗透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思想和美术水平。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思想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认识,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德育理念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渗透,通过美术作品欣赏、美术作品感悟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态度,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1]。

(二)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情感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思想素质的不断提升,美术作品并没有逐步低落,而是在我们生活中,变得更加富含内涵和价值,这主要是音乐美术作品拥有一定的深刻历史背景内涵和情感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理念灵活的渗透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理解,扩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言:“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真正展现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2]。

二、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有利于在不断丰富学生美术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一)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把握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灵魂,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美术欣赏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记忆,感受美术欣赏学习的乐趣和美术作品的魅力[3]。美术欣赏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名家美术作品,如果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形容和讲解,无法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直观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这篇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现《清明上河图》的宏伟和壮阔,并指导学生加强对《清明上河图》中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环境的理解,感受作品中丰富的人类情感以及当时人民物阜民丰、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提升学生对美术欣赏作品的情感理解。

(二)充分利用优秀作品,提升学生的美学感受。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我国具有众多丰富的美术作品,其中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等等,展现了人们优秀的创作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美术作品中情感和内涵的挖掘。为学生细致的讲解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的美学感受,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升华[4]。例如在指导学生对英国画家郎雷的水彩画作品《母亲》这篇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奶奶和妈妈的深情”与“家庭的温暖”等内容观察和理解,挖掘在作品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教学指导,增加学生对母亲爱的理解和感受,更加爱护母亲,使学生形成尊老爱幼的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开展美术欣赏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艺术家的优秀思想和人格,进行初中美术德育渗透教学。比如德国著名版画家、雕塑家柯勒惠支一生为了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赞扬他为具有慷慨气概和美德的艺术家。在对初中生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利用这些优秀艺术家的思想,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理解和体会艺术家优良的思想品格,感受艺术家以热血和精神所创作的巨作,感受艺术家思想和精神的付出。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教育思想渗透于美术欣赏的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进行讲解优秀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加深对美术作品的情感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使学生成为真正社会中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结束语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对美术作品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相珍,赵正阳,张鲁静.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98-101.

[2]李文静.谈美术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65-168.

第7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德育渗透 美术课堂 素质教育

印度哲人泰戈尔说,德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点燃知识之灯的智慧,其目的在于造就健全的人格,完善人的心灵和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点缀”,使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美术教学是学校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提供的,美术课堂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虽然每班每周只有两节课,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多,我认为只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每时每刻都渗透德育,让同学们随时随地受到教育,这样不但能使每节课顺利地进行下去,还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习《学画中国画》这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具有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确实应该感到自豪,但在骄傲的同时,更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学习《中国画》,牢固的掌握它的基本画法。这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也都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涂涂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观察生活、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只有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才会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例如,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如元旦、春节、中秋等),我都让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涂画五星红旗、新建的高楼大厦以及节日的各种欢乐景象。特别是在《吉祥图案》和《漂亮的瓶子》两课中,通过欣赏一些漂亮的青花瓶图片、剪纸等艺术品和向学生展示一些吉祥的挂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讲解有关工艺美术作品基本知识,精选书上艺术作品进行重点赏析和古今中外的比较。让学生自豪的意识到我国古代文明的成就,从而热爱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遗产,明确国家保护文物的必要性,同时也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对祖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艺术感到自豪,在美的感受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证明,在孩子们喜欢的涂涂画画活动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其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生硬的说教和灌输。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学会欣赏或每课的随堂欣赏时,有的欣赏作品选的是与同学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的作品。同学们都觉得他们太厉害了,他们的作品真是高不可攀。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教育他们,作品被选中说明他们画的好,我们应该学习。但我让他们意识到同学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好作品,我校也组织各班部分同学参加成都市科技创新比赛(科幻画比赛),我们先在学校评选出画的好的作品,然后鼓励孩子们参加成都市的比赛,特别是有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老师在辅导中也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耐心启发,及时表扬。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及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白只要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肯定会成功的。

四、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神气的小厨师》和《纸盒变家具》这类手工制作课的学习中,我一开始就问:“同学们经常帮家长做家务吗?你们帮家里干了哪些呢?”个别同学举手发言,但大部分同学都低着头,一点声音也没有。这说明同学在家里大多数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就抓紧地时机和同学们谈心:爸爸、妈妈每天工作特别辛苦,还要操持家务。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学会帮助家长做点家务,尊重理解家长,分担家长的忧愁,并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同学们可以帮助家长做简单的饭、帮助家长洗衣服、帮助家长收拾房间等等。等到下次上美术课时,你把做完这些事的感受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样,在上第二节美术课时,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劳动后的快乐感受以及家长对他们的满意评价。同时,创作的手工作品也更生动了。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最快乐!从此,同学们都能够尊重理解家长,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教育学生珍重友情,尊重师长

友情是人生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要想成为知心朋友,就应敞开心扉、推心置腹,让彼此相互了解。贺卡是一种为联络情感而相互表示问候、怀念、赠言、道谢的信物,是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学习《在快乐的节日里》一课中,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师和长辈,尊重师长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赠送昂贵的礼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也可表达这份情感,礼轻情意重!因此,学会制作一份精美的节日贺卡馈赠亲朋好友或老师,那么意义就会更加深刻,比买来的贺卡更显珍贵。不但给人见物如见人的感觉,还能加深情谊。另外,如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相处好关系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因此,这一节课同学们都特别遵守纪律,作业质量也很高。

六、教育学生互帮到助,不歧视他人

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有一名同学突然流鼻血。还没等我说话,几个同学一哄而上,又是拿纸巾,又是拿拖把,一点也不嫌弃。再看看座位上有的同学,捂着鼻子,身体趴着,很不情愿帮助流鼻血的同学。我看着地上忙活的同学,突然发现这些同学大多数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后进生、调皮蛋,我心里感到特别感动。等收拾完了,我就说到:奖励今天帮助别人的同学每人加两颗+。拖地的同学自然是高兴不已,在座位上趴着的同学都瞪大了双眼,呆在那里,刚才的事不关己的样子一扫而光。因为平时作业要得一颗+就很难,没想到老师能给他们两颗。我当场就表扬了帮忙收拾的同学,他们热情、乐于助人、不嫌脏的好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让同学们明白,后进生也有闪光点,同学们不要歧视他们。再让同学讨论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能算好学生吗?通过讨论使同学们明白要成为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要全面发展。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不要歧视他人。

在整个美术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美术课教育不但要重视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更应以美育为中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鲁迅先生曾说过: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的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治。

参考文献:

第8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公共美术 教育 高校 设施 制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依赖的是学校教育的发展。纵观一个社会,教育发达则人才济济,经济繁荣,国家兴旺,反之则贫穷落后。一名优秀的人才,需要学校大力培养,教导有方。而高校现有教学计划在公共美术教育上则刚刚起步,这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快速提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美术教育所遇到的困境,浅谈一下美术教育的出路。

1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困境

1.1 公共美术教育地位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差

由于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人的智力发展,拘泥于应试教育的套路,教育功利化相当严重,在此背景下,美术教育作为新兴的人文教学科目成为无足轻重的配合者甚至是一个摆设,教学地位不突出,广泛不受应有的重视。师资力量也是草草配置而已,缺乏专门的教学队伍,师资力量相比于其它科目显得微不足道。教学设施也是陈旧落后,很少具备专业的硬件条件,学生的美术教育实践受到很大限制。

1.2 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发展遭遇重重阻碍

高校在公共美术教育上没有明确严格的规定,随意性相当大,使得美术教育成了“副科”,受到冷落。大量拥有艺术天赋的学子由于本课程被排斥而被迫转向其它专业领域,埋没了一批美术人才。

1.3 高校人文艺术氛围不浓

公共美术教育没有相应的教学环境,课程短,内容简单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它各种文体活动的诱惑也使学生相对远离美术课程,使美术教育处于尴尬的冷清地位。

2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出路

2.1 提高公共美术教育地位,配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大力兴建美术教育的基础设施

首先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发展不仅是智力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在审美技能、人文素养、丰富想象力上的发展。美术可以拓宽一个人的思维视野,使人感受美的真谛,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学校领导应给予美术教育应有的地位,让它找到归宿,具备一个支撑点,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要设立专门的艺术学院,统一规划人文艺术教育,广招纳贤,从社会、科研部门、其他院校引进一批高层次教研人员,夯实基础,增强师资力量。其次,美术教学基础设施一定要跟上美术教育的需求,学校须兴建美术教育专用的教学楼、阅览室、展览室、绘画室,配备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技术设施,在影像投影、多媒体教学上加大投入,方便教师教学,这对美术知识学习和接受美学熏陶都大有裨益。

2.2 健全教学体制,促进公共美术教育发展

(1)高校的教学纲要中要添加公共美术教育项目,使之成为众多教育课程中同等重要的一员。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充分了解美术教育的内在规律,据此出台有关加强美术教育的政策文件,把高校发展美术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把美术教育提高到整个社会密切关注的高度。(2)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高校必须制定完整的美术教育计划,科学安排相关课程,指定课程教学人员,合理配备教学辅助器材。(3)美术教育要与教师绩效和考评挂钩,压力出成果,重视出成绩,使公共美术教育真正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高校人文艺术专业化教育的一个重点。(4)美术课程要成为一个主要的科目,美术考试必须严格规范,禁止弄虚作假,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而学生的美术成绩和美学素养分值应计入毕业总成绩,以此来衡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达不到要求的要补考,否则不予毕业,严格把好人才质量关。

2.3 制定高质量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研组要群策群力,集中智慧想办法,把公共美术教学计划制定得完美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上课时要声、文、图并茂,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传播关于美术的各种影像资料,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美术绘制,实践能从根本上触动人的灵魂深处,激发潜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浓郁的美术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美术,热爱美术,反过来又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就需要重视人文教育,关注美术教育。只有提高公共美术教育的地位,完善教学制度,努力培育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长点,才能做好美术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靖.美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年26期.

[2]美术鉴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考试周刊》,2009年40期.

第9篇:浅谈美术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美术教育

网络在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生活方式。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网络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网络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引起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也强烈地冲击着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地位以及教学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有“视觉艺术”之称的美术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资源,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通过网络课堂,我们可以自由进出世界上任何一个画廊,无须再忍受长途跋涉的疲惫以及昂贵的旅途、门票等费用。我们只要上网随意点击一幅画或一位艺术家,便会有源源不断的图像、文本资料展现在眼前。毋庸置疑,网络技术的运用不但解决了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而且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从而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锻炼学生的艺术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网络美术教育中,教师的定位也因此由一个简单文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位引领学生走向艺术殿堂、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辨别有用信息的导航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美术课“重技轻理”的现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时代文化现象的积极探究,因而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网络美术教育打破了传统院校式教学的时空束缚,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教学空间。我们知道,传统的美术教育总是容易受到场所和相对固定的课时的限制,相反,网络美术教育在时空方面更显灵活,打破了固定的时空关系,学生随时可以观看各种在线画展,不受时空限制,这种相对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将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网络虚拟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作品展示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作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借助于BBS 或电子邮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与交流。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过去相对固定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于网络交流互动便捷,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同时共享某一信息,从而打破了因时空间隔而引起的传播障碍,为美术教学的互动和延伸提供了可能。同时在现实教学中,因受师资校舍诸方面因素限制,其授课形式通常不具备时空双向逆转性。相反,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知识局限性的束缚,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另外,对网络美术资源的检索、查找、发现、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起较全面的人文性知识体系和审美观。除此,网络美术教育还有其他的优势也不容忽视。

网络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平等的师生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大大增多,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触及的各种电影、电视等视觉影像,造就了众多的无形教师,教师已不是知识的惟一信息源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已从独奏者向伴奏者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美术的方法,发现自己的美术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而不再只以传授美术知识为主。

从只是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增加E-mail通讯,或者增加辅助教学的计算机网页,到完全用网络来管理教学活动、传输教学内容等。网络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越来越深入,笔者将这些方式归结为两种大的教学模式:一种是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一种是以网络为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展示和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从而实现备课的无纸化与共享化。为教学提供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通过听觉、视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在杭州市学军小学实习期间,了解到该校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智能电子交互白板”, 这种电子白板能够使用从互联网下载的教学数据,并能加以注释、编辑,能综合运用声音、图像、文本多种模式,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实践证明其对拓展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协调合作、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果方面收效显著。“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 发展到后来出现了“网络教室”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模式。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这种模式将整个课堂成员联系成一个整体,学生和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的屏幕画面和语音同步实时广播给全体或个别学生,也可以随意选定一个学生的屏幕画面同步转播给其他同学,实现了方便灵活的教学转变。教师可以接受学生通过电子举手方式进行呼叫和提问,并且可以控制某个学生机进行单独辅导。这种教学方式加到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师的个别辅导更加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