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精选(九篇)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

第1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专业气质 电子电路安装 中高端人才培养 教学探讨

专业气质是职业人员专业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在职业劳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稳定的专业特点的典型职业心理倾向,它透过专业心理的内在能够散发出文化底蕴、知识内涵、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形成特有行为习惯。专业气质通常o自身和他人的信心带来一定的影响,是职业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专业气质能提高职业技能的自信心和感染力,并且促进专业技能知识与专业气质相互作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质量能产生质的促进,并使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成功的喜悦,是学习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动力。在健全职业能力人格和提高专业技能过程中,笔者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旨在准确抓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特色的量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身上专业气质的质变。

职业教育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依靠现代职业教育结构、模式改革,培养与市场匹配的职业人才,形成重视职业技术能力的社会氛围,促使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质量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缩小国内外中高端产品质量的差距。职业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稳定的职业心理倾向和职业底蕴、职业内涵、职业素养,并综合形成特有的职业感染力,透过专业气质的散发达到符合中高端职业市场需求。《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是技工院校机电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骨干课程,特点是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非常强,属于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职业技能透过专业气质散发出高品质信息,是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

基础知识包含了文化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包括了语、数、物、德、体等科目。这些基础学科虽然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大,但这些基础学科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常识、逻辑思维能力、价值取向,为职业技术和科学成就奠定基础。综合基础知识包括了计算机、职业生涯、心理健康、职业礼仪等,这类知识能引入CAD专业绘图、专业工作体验、专业心态健康发展。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了材料学、电工基础、电磁学、机械基础等直接为《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提供基础的知识,是承载《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必要条件。

基础知识凝聚是专业教学中应当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学工作者具有多年专业浸润浓郁的专业气质,并自然释放出专业气质,使其弥漫整个教学课堂。基础知识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未能引起重视,但只要科学地找出其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扎实基础知识底蕴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就能达到以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根基的需要。

二、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的内核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涵盖了电气元件基本知识、放大电路分析、直流电源应用技术、数字逻辑电路、数模转换技术等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作为内涵,孕育着专业气质,从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积聚专业知识的内涵,通过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直流电源稳压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等知识内容的传授,让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内涵。数模转换作为技术联合的桥梁,从另一个视角中获取专业知识的内涵,在一点一滴的积聚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特性,并以一种专业气质稳定下来。

电气元件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内涵的根基,由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材料、特性、功能、应用场合等基础知识组成。每种元器件的特性尤为重要,例如电阻的限制电流、调节电流特性对电子电路起到约束作用;电容的能量存储特性是在电子电路中建立电场提供能量;电感的电磁感应作用是电子电路中建立磁场提供能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等都是电气元件基本知识的重点,它们作为专业知识内涵的基础加以积聚,只有在专业基础知识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使专业知识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它们又以专业知识内涵的形式,逐步形成专业气质的基础。

放大电路分析作为《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一,属于一种常用的能量放大电子技术。这一内容作为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内容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知识内涵进行沉淀。通过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可了解到其利用电气元件基本知识发展成专业知识的内涵,它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至较强的电信号来控制较大功率的负载。静态工作点分析中的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和动态工作状态分析中引入微变等效电路将非线性问题经过微小变化等效成线性问题来分析解决,达到简化电路复杂性的目的,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内涵,实现以专业知识内涵强化专业气质,以知识内核的形式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又以气质的形式内敛成内核。

直流电源《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二,是属于一种常用的应用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内涵的重要内容,它以实际应用技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并通过应用实例来剖析教学内容。分析从电网获得交流电开始,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逐步变成稳定的直流电源,对电子电路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最终悟出其工作原理。该课拓展各种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子电路专业应用技术,认识不同电路的特点,合理运用专业知识,组成合适电路应用于实际工作场合,从专业知识获得内涵达到强化专业知识内涵的目的。

数字逻辑电路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之三,上述的放大电路分析、直流电源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模拟部分,而数字逻辑电路则转向另一角度,在数字部分表现专业知识的内涵。数字逻辑电路是利用逻辑代数分析和设计作为基本数学工具,通过对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的分析,实现各种与时间无关的逻辑函数功能,组成各种组合逻辑电路部件,应用逻辑门电路和各种触发器实现各种时序逻辑控制的功能,组成各种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其知识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发展成由存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状态是由存储电路来记忆和表示,时序逻辑电路状态分析是关键要领,从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过渡到设计应用,有效地从另一个专业知识角度获得应有的知识内涵,达到强化专业知识内涵的目的。

数模转换技术是《电子电路安装》课程中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的知识整合,也是专业知识内涵的整合,它作为技术耦合的桥梁使专业知识内涵得到充分酝酿,这一部分充分利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特点进行了技术互补。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能够用数字系统处理模拟信号,必须先把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才能送到数字系统中进行运算处理,再将处理得出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实现对被控对象模拟量的控制。在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经常把压力、温度、流体和流量等指标通过传感器检测变换成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处理,经处理后再由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量控制相应的伺服机构执行操作的过程。掌握数模转换技术是让专业知识内涵充分发挥的关键,在获取专业知识内涵的同时能诱发专业气质的出现,使专业气质进一步转化为其内核。

在《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教学中,随着专业知识的理解、分析、深化,专业知识的内涵也不断地渗透,并在环境和时间的效应下发生内敛,形成一种独有知识内涵。其内涵在酝酿中成长为专业气质并稳定下来,长期存在于人的身上,作为专业气质内核存储,能有效达到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内核的目的。

三、以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气质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教学中,旨在突出实用、强调能力、分段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培养,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重点放在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按照基础知识一实际操作锻炼一综合技能训练的顺序合理安排,根据专业技能的要求,强化基础技能、焊接技术、电路制作、电路测量分析等教学训练内容,保证专业技能训练收到应有专业技能水平,最终将技能水平能力融入自身,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并以专业气质形式依附于人的身上。

基础技能是掌握各种工、量具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子设备的型号、用途、特点,懂得查阅各种元件参数、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这一部分的关键是做好电子线路和线路板的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元件型号的选择,准备安装所需的工具、仪表等工作,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等电子仪表进行检测和焊接,掌握测量和更换损坏元件的专业技术,通过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达到适应专业工作能力水平,为强化专业气质做好准备。

实际操作锻炼是进行电路制作、焊接技术、电路测量实践操作等一系列过程。根据电路图的要求,在电路板上安排元件,对照原理图在方格纸上画出印制导线,再作其他元件的连线,最后标出地线。在上述制作电路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积累工作经验。焊接技术作为电子电路安装工作的基本功进行训练,焊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加热―熔入―浸润―冷却―连接”。在助焊剂的配合、促使焊料与焊件发生渗透与融合,这一过程的关键是金属表面的洁度、温度和时间等技术要素。关键要达到焊接牢固、外观整齐、通电质量等要求,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专业自信,从这一角度来说,专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专业气质,以达到强化专业气质的目的。

灵活运用简单的万用表检测技术、专业仪器检测技术和替换法进行训练。例如;在故障检修中,尤其是在遇到一些软性故障(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容器、电感器等非线性元器件的故障),简单的万用表无法检测,又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运用替换法可达到快速排除故障的方法,也是专业气质的表现。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孕育着专业气质的形成,成熟的职业技能一定带有稳定的专业气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存在于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气质中。

四、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

专业知识以专业内涵方式存在,同时又以专业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与专业技能融合成为综合技能。通过基本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电路和数码表决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促使专业技能逐渐成熟并在技能实践的行为和活动中表现出专业气质。而专业气质随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深入,逐渐转化成成熟的技能和稳定的专业气质。综合技能包括接受产品设计、制作任务、完成电路图的设计、根据电路图备好元件工具、测量元件参数和检查工具、合理安排电路制作工艺线路、制作完成实际电路板、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原理对电路进行功能进行安全检测和技术调试等一系列的步骤。在技能训练过程得到锻炼,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相互促进,由专业知识、基础技能、操作技能、检测技术、综合训练等组成的综合技能获得提高。综合技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专业气质共同发展,以典型专业特点表现于稳定的心理过程,并从中得到稳定化。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是专业气质的内涵及其渐进式培养重要环节,两者的相互配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与专业气质的体系化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是技工院校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专业课,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技能的实践中。如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分析技术问题和解决技术难题的综合能力,以创新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化,是技工院校着力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

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的制作是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的一个典型专业课题。无线广播电台通过发射机的天线发射无线广播信号,之后通过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广播信号,并将其还原成声音。学生通过掌握职业技能特有的专业知识,并在制作中获得职业技能特有的技术力量。两者经过相互渗透,实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

具体而言,对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技术参数的分析,如性能指标,灵敏度、选择性、输出功率、l率范围、电源消耗经济性等,是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化的表现。HX203AM/FM型集成电路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产生中频输出,中频信号将检波器检波后输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推动扬声器还原输出声音。通过制作实践,学生理解这一专业知识的技术原理,专业技术得到体系化实践,使学生获得技术收益并以特有的气质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品质。

六、以综合职业能力为表现的专业气质输出

《电子电路安装》课程的教学以讲求实用、强调能力、培养气质为特点,通过加强实用技术的培养,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按照“基础知识一专业实践一综合技能训练”的进路,实现渐进式培养专业气质,这一渐进式培养方式以五个基本环节为主要内容:基础知识作为专业气质的根基、专业知识内涵作为专业气质的内核、以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气质、综合技能的成熟化与专业气质的稳定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化与专业气质的体系化。培养的结果最终以综合职业能力为表现的专业气质的形式出现,在自有职业行为习惯散发出特有感染力,作为专业气质输出。

第2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通识教育;专业特色教育

在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无论是哪个专业还是任何专业教学实践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在教学学习的时期以及教学知识内容深浅的不同。因而,“电工电子技术”作为基础课程来教学,它的课程教学方式疏忽了每个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同时一些学生在对这项课程学习时产生了质疑。随着现阶段我们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逐步进步,社会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升华,在中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教育的基础之上,大部分的教育者自身的观点向这方面来转移,因而在基础课程教育同时,针对专业特色教学应该不断的加强,经过对专业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提出实践性要求,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合理的解决相关问题,创新课程以及专业理论知识[2]。

1、在教学中专业特色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在专业教学课堂中要将专业特色教育引进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去,那么就要求教师要非常娴熟的掌握和运用此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所能运用到的专业技能[1]。把握“电工电子技术”在此专业中重点运用的范围,同时可以在教学的课程中能够实际应用举例说明。教育者可以通过查阅与此专业有关的教材资料,有目的的挑选一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来阐述和分析,用实践操作以及相关专业技能来加以指导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应用。

2、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生活中,电工电子技术在农业的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迅速发展的电力电子技术范畴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普遍的运用,这是因为电能有便于转换、方便传送方便分配、方便制约和储存等多方面的优点。那么无论是工业还是机械制造业都离不开电力的应用,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尤为注重电力专业的特色教育。所以,无论从事任何工作或是技术工作,还是学习任何专业技术,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掌握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践教学中高度重视电学专业的教育。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的教学课程中,教育者可以把以上描述的基础知识和与此课程有关的专业知识相互结合在一起,来讲述有关电学专业的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另外,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引进专业特色教育实际应用举例的同时,教师只要在此专业的教学课堂上稍稍加以指导。那么,“电工电子技术”是探索电磁理论知识、半导体理论知识和电子理论知识等等一些电学方面的一门学科。因而,学生要经过教师的指导尝试选择科学分析的方式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和量程的选择,可以经过自身的观察和试验过程采集信息数据,由此使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来学到更多的电学理论知识,因此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电学试验现象中归纳、总结电学科学的规律和过程[2]。要有电学评估过程和分析结论的意识,能在实践中研究和分析试验过程由此找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把专业特色教育带入到电工电子技术中,教育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经过适当的指导以后,教师再给出完整的解决策略,同时激励学生在专业课堂之后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讨,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课堂上不会挥霍课堂学习的时间,又能推动学生课后对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进专业特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到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专业问题。

3、专业特色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联系

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阶段,教育者要全面的考虑到在学生以后对专业技术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还是要以通识教育为重点来开展课程教学,针对相关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举例来进行研究和阐述,应该结合课程主要的理论知识点来讲解和分析。与此同时,要全面考虑课程课时等等一些影响因素,在实际应用举例上教育者要慎重选择实际应用的举例,学生可以通过其举例的教学方式理解和掌握其中专业知识重点即可。如果其举例与学生理解认知知识的水平相差甚远,就会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有阻碍,然而对课堂教学有相应的影响。

4、结束语

目前,教育者针对专业教学方面,在“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育课程中引进专业特色教育,能够合理的使通识教育与技术专业教育两者互相查漏补缺。然而,学生在学习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之后,特别是经过在专业技术实际应有操作时期,然后再来学习“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课程上,学生对专业学习态度上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4]。可以表现出,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积极主动的欲望非常明显。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专业特色教育,对以后专业技术实际应用举例研究和探索有效的补充了比较丰富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由此有很大程度的帮助了教育者在专业技能上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静.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45.

[2]徐公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7):67-68.

[3]殷丽丽.中职机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7):79.

第3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非电专业;教材选择

作者简介:邴丕彬(1982-),男,山东青岛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李忠洋(1983-),男,山东枣庄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50-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涵盖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变压器、电机学等多方面内容。然而,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工和电子技术的信息量日渐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改进,“电工电子技术”的学时数进一步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等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以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庞大的信息灌输给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国内高校高级教育人才的不断引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发现该课程的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从学生方面来看,“电工电子技术”毕竟不是这些非电类学生的专业课,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与电工电子无关,以后工作生活也不会涉及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还有部分学生听说“电工电子技术”比较难,对学好这门课程缺乏信心,甚至有个别学生纯粹就是为了文凭而学习,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次,很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理论教学中,往往只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一味地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这样就会使电学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课程,逐渐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最终发展到不学的地步。在仅有的几个学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也只是机械地模仿书本上的例题,缺乏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环节,这样的学习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达不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陈旧的实验设备已经与新知识、新技术严重脱节,使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最后,由于各非电类学科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和深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也将不同。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自身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并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内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由电力学院电工教研室承担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该教研室响应教改要求,从自身水利水电的特色出发,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深入探讨,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目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每年有几千名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由于不同学科的专业培养方案不同,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的课程重点和深度有所区别。因此,该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随着各学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不断调整,授课院系必须首先和开课院系进行沟通,仔细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需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根据不同专业对电工电子的要求,对电路、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三个模块进行有侧重地组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教育。例如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电”知识的要求更为广泛、更为实用,趋向于科普化,授课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就会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性和应用性,增加一些日常接触到的用电实例,刻意淡化电工理论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这样的处理就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其知识性、趣味性,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电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培养“电”的基本素质。

2.教材选择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较多,学时有限,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面面俱到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这就对教材的选取有更高要求。目前,由于学时有差异,不同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选择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比如32学时的课程可以选择秦曾煌的《电工学简明教程》,讲述的重点是与电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4学时的课程可以选择秦曾煌的《电工电子技术》上下册,该教材则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重要理论推导过程以及延伸应用;此外,在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下, 部分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更改为48学时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除了部分专业保留了32学时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安排外,在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科中将学时增加到了48学时,如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消防工程等各类非电专业。在此前提下,如何选择一本满足现代课程体系要求、适应当前人才培养要求的少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的教材,成为当前课程建设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电力学院电工教研室原教研室主任侯树文主编了《电工电子技术》一书,对传统电工电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必要的综合和整理,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能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相应问题的分析方法。考虑到数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该书还特别增加了数字电子电路的分析和应用等内容,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专业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理论教学的水平能够直接决定本课程学生学习的效果。授课内容应该贴合现实生活,体现出“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广泛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到比较实用的知识。教师的授课形式应多样化: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肢体表达,结合板书与多媒体等表现形式,加上学生的课上、课间和课后反馈,定时答疑等辅助环节,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为有用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1)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肢体语言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为有利的工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需要有一定广度的内容扩展。比如,授课教师可以将课堂所授知识联系扩展为现实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学习这个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如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高新科技,分析这些高新科技的发展与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这样就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科技的发展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将大有帮助。

(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板书是一种最通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信息的精华,具有直观、浓缩、强化、科学等特点。板书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好的板书应该主次分明,层次清楚,能强化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好的板书应该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的视觉记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录笔记和课后复习。

板书要为教学服务,而教学却不能被板书所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被板书束缚其中,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都受限于板书的内容和时间。如果教师围着板书转,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板书,那么把板书的“导”变成了“套”,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度”的概念,探求更适合于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的板书,使板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3)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目前,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普通高校的教学硬件设备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教室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技术能够非常方便地用声音、图像、文字等方式直观和形象地向学生表达教学内容,一扫呆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深受学生欢迎。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新的技术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比如在讲授电动机的相关控制电路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既免去了教师讲授时泛泛而谈时的尴尬,又不会因为绘制复杂的图形而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几张图片、几段短片下来,学生感到好像亲身去了一趟电机厂,对电动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4)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及时反馈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应答、观察学生的表情,课下还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及时对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采用许多新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可以通过电子信箱、飞信、QQ聊天等方式和学生在线交流,使课程的学习与交流不仅限于课堂,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畅所欲言,大胆提出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授课教师带着学生的期盼进行授课,自然能够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授课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配备适量的习题和作业,强化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答疑成为教学环节的有力补充。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针对教学环节制定了完整的答疑程序,教师除了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答疑之外,还鼓励采用集体答疑、网络答疑等多种答疑形式查漏补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对所学知识不遗留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举措。

4.实验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也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实验内容进行。电力学院的电工教研室专门配备了电工技术实验教师和电子技术实验教师与理论授课教师合作共同完成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一般来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包含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部分。其中,验证性实验指的是为了配合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而设置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式,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如验证经典的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设计性实验目的是检验学生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按照要求自主确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果。从实践结果来看设计性实验的效果不错,学生不但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内容,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潜力,敦促其认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

三、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扩充知识面,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学生非常积极地配合教学,并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兆龙.“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成功(教育),2011,(18).

[2]张雪辉,刘素贞,李华,等.如何提高“电工学”的教学质量[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Z2).

[3]赵丽欣,王建平,张勇,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6).

[4]刘晓静,刘建平.关于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第4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1.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

1.1《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对于当前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其主要包括了2个大类,一个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另一个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研究各种半导体晶体管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工作电路的工作原理。

1.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于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很多技校常常是先围绕理论知识教学,即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堂上,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为主,教授过程中,主要是按照相关的教材来进行讲解,在理论教授之后,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是按照班级进行的,即由一名老师教授多名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众多技校所使用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都比较陈旧,使得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生涩。

2.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使用教材过于陈旧对一些技校电类专业教材进行调查发现,许多技校所使用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是十年内前出版的教材,使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而且许多教材大多是参照大学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内容,使得教材内容偏向了理论知识,理论性过于集中,使得对于当前的许多技工学生而言,《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内容过于理论而不能理解和学习,使得最终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2.2《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学时过多,实践学时过少在目前的众多技校电类专业课程表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占据的学时非常多,但是在这些学时中,60%以上是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仅仅占有40%。有的甚至一学期的理论教学学时高达120学时,但是《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学时仅仅为短短的20~30学时,使得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不够多,最终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强。

2.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教学过于抽象很多技校的电类教学老师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过于偏向教材,在教学的时候,单纯的参照PPT教学,而教学内容也大多以教材中的电类知识基本概念以及电器设备工作原理为主,不能在教授理论知识点的同时不能做到知识之外的延伸,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受到了阻碍,最终影响了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是有着非常大的弊端。

2.4《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过于模式化在当前许多技校电类实验室中,很多实验器材和设备都偏向于验证性实验。通常在进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之前,一般先由教学老师准备实验所需要用到的试验电路以及相关的器材,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通常是由教学老师讲解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重点,最后再让学生来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但是由于很多的技校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很高,使得他们对于这种过于模式化的实验不能很好的接受和操作,最终他们常常成为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实验中的旁观者,而且他们所操作进行的实验一般也是按照教授老师的方法来做,无法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3.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3.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改革一本教材是一门专业课程知识和教学的载体,是教授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当前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十年内前出版的教材,使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因此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改革应该围绕培养技能型的职业教育来进行编写,并以能力教授为基础,以学生应用为教材目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理论部分应该设定一个度,即“必需”和“够用”,“必需”教材内容应该包括电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点和原理,而“够用”教材内容则包含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关于专业岗位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而且针对当前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偏难问题,新教材应该适当的降低难度,以实践应用为主来进行理论讲解。

3.2精简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论学时过多、实践学时过少的问题,应该精简理论教学学时和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来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所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总学时的比例得到提高,以此来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来提高学生对电路的认识以及运用能力,最后可以提高他们以后结业之后进入社会的技能掌握程度。

3.3《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新模式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实施相应的课堂活动来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运用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分配任务的方法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又不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尴尬教学场景的发生,在学生小组中,学生自身可以通过合作来进行对相关电器、电路、仪表的认识和使用,在此基础上,教学老师再指导他们来进行整个电子技术基础系统地学习。

3.4《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体现更加明显,通过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电子技术基础》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来进行实验的演示,在理论教学中通过相关电路的视频来教授学生,然后再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先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工作原理,在确定所有学生明白实验原理之后,再进行电路的组建分析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的分析,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老师可以多加关注并加以指导,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定几个实验小组,进行相应任务的划分,培养的分工合作能力。

4.结束语

第5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子技术;电子技能实训;焊接技术;CAD技术;技能竞赛

如何改变电子技能实训就是电烙铁加螺丝刀的旧面孔?近几年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加强电子技能实训,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才能展现中职教育特色。而加强电子技能实训需要做到以下五个结合:

一、基础训练与先进技术相结合

电子技能实训的基础训练包括以手工烙铁焊接技术为主的基本操作技能、以电子元器件识别、测量和装配为主的工艺常识等三项内容,这是教学实习的重点和基础。

(1) 基础训练内容是学生在小制作、收音机安装和电视机安装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即使学生参加工作后,在生产流水线上以及电子设备维护,基础训练内容仍然是基本的看家本领,并且在未来相当时期内也不会有根本变化。

(2) 基本操作技术是现代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例如当前最流行的回流焊技术,其基础仍然是锡焊技术。

(3) 基础训练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才有条件进一步提高。但是,电子实习只抓基础训练是不够的。这不仅是改变电子实习就是电烙铁加螺丝刀的旧面孔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4)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元器件层出不穷,特别是第三代组装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制造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学生学习和了解电子工艺技术窗口的电子实习,仅仅满足于基础训练显然是不够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面向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我们的学生如果对当前新技术、新工艺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将来难以面向社会需求,难以适应新时展。电子实习接触先进技术,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电脑和电烙铁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不断高涨,学生计算机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在电子技能实训中可以结合现代高科技成果,创造实训教学新的结合点和亮点。电子线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正是这样一个结合点。

电子线路CAD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平台进行电路设计的一项新技术。CAD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随着CAD技术的发展,不同国家的CAD软件公司相继推出了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的CAD软件,特别是由澳大利亚Altium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系统的软件Protel系列,我校现在用的是Protel 2004,具有界面直观、容易掌握、元器件种类齐全,操作方便等优点。Protel 2004可以实现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元件设计、印制电路板图设计及电路的仿真等,可以使我们把CAD与电子技能实训实现链接。

在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技能训练后,可以用Protel 2004设计电路原理图,再设计出PCB印制电路板,并进行印制电路板布线和正确性检查,最后手工制作出PCB印制电路板。

这一改革方案的关键是将电脑设计和实际产品制造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学生知识结构残缺。它不是简单的CAD加电子制作,而是一种科学、求实的作风训练,是一种现代科技与现行工艺技术融合的演练。但不容置疑的是软件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最终必须由实际装置实现其价值。计算机设计只有和电烙铁相结合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实训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职业中学电子实训一般都会组装、调试半导体收音机。有人认为是“小儿科”,连小学生都会装,对中学生太简单了。我认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本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电路比较典型。此外就看怎么操作了。首先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不要只看到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要通过这次实训达到举一反三,要会看一般的电子电路图,要能讲出原理,要能简单估算静态工作点,要能对一般的电子电路进行组装调试。因此在教学上,我们的处理方法是:

(1) 提高理论知识。结合电工课程和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讲授并深化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有关知识,使之不再是抽象的知识,而是具体化的实在知识。通过对高频通路、低频通路中电容容抗的分析,使学生感受电路基础知识不再枯燥。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使学生了解谐振放大器的优良性能。等等。

(2) 工艺训练要精。对于从未摸过电烙铁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一定要从严要求。我们要提出,如果焊点没有虚焊,表面光洁,大小一致,能够像欣赏工艺品那样欣赏你的成果,才真正达到了水平要求。从这两点来看,“小儿科”论是没有道理的。

四、实训教学与兴趣小组相结合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既没有高深系统的理论,但要做好这项工作绝非易事。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的工艺知识功底以及开阔的眼界和思路。电子技能实训课最好由双师型教师和实习辅导人员一起上。我们的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熟悉教学环节,还要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电子产品维修、改造、甚至设计开发的能力。实习辅导人员直接面对学生,具体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他们技术水平和工作作风对实习效果影响很大。教学辅导人员是在有实训任务时参加教学辅导,做辅导师傅,没有学生实训时是实验室的管理老师。

五、专业发展与技能竞赛相结合

为了改变职业教育的现状,加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推进职业学校的电子技能教学改革,各地纷纷举办了各级各类电子技能大赛。技能大赛为中职教育的教学更好地把准市场脉搏,使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一个导向标杆。狠抓技能大赛可以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中职学校的全面建设。技能大赛同时也提升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1) “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大赛以技能为载体,有效促进技能训练,推动课程改革,优化专业教学,加强专业建设,为学生就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把大赛看作切磋技能、相互交流、展示风采的舞台。在全社会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气。

第6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CDIO;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H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1.引言

目前,各高等学校正在加速培养国际化工程型应用人才,特别是本科教育正在加快向工程型教育转变,如何完善和建立电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卓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电信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电子技术课程体系一直是改革与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分为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两大部分,知识点多、散、碎,在有限课时条件下,根据教指委教学大纲的指导意见,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显得很局促,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实现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工程型人才势必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并且由于目前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侧重于理论分析,偏离了其本质上的工程应用特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加强本课程的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本课程是引导学生进入工程应用的入门级实训课程。鉴于其特殊地位,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建立电子工程师所必备的基本工程素质和技能、能否树立强烈专业意识和兴趣,因此有必要去探索基于CDIO[1]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2],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

2.基于CDIO模式的电信类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CDIO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世界几十所大学展开了新型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倡导“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主张以产品研发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简称CDIO)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有专业技能和工程能力、有社会意识和企业家敏锐性的工程师。国内外经验表明,CDIO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完全适合工科教学过程给个环节改革与创新。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工程性特点,以工程项目工程实训为牵引[3],引入良好的学习激励机制,将CDIO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过程的开发与管理、教学效果评价体系[4]的改革实践中。

3.基于CDIO模式的电信类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

3.1基于CDIO的电信类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由此带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根据电子技术课程的工程型特点,用CDIO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的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一支能够具有培养合格的电子工程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通过对课程的体系与内容的研究,推陈出新,在简化经典基础内容的基础上,采用CDIO模式,改革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服从于工程实训的需要,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电子技术的发展成果,关注其最新需求,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工程实训为牵引,引入CDIO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过程和管理模式,打造好工程实训的入门级专业基础课程,为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应用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2基于CDIO的电信类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体系重构

电信类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是由理论与实践环节、及其知识支撑点等构成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半导体器件及其特性,模拟集成电路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逻辑门电路器件与特性,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信号的产生与处理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电源电路的设计,新电子设计辅助技术等。

依据CDIO模式重构课程体系,修改教学大纲。以“语音信号的采集、处理与回放系统”为设计目标,划分系统的单元模块、设计各单元模块的“做中学”的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基于CDIO的课程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认知反馈学习系统的教学体系。

模拟电子部分的CDIO模式教学内容设计为:信号的提取、小信号的放大、信号的处理、功率放大与驱动、直流电源5个单元模块。各模块的知识点分别如下:

①信号的提取简要介绍如何将物理量转换为电参量的传感器基本知识及其实验项目设计。

②小信号的放大主要介绍电子系统的特点、技术发展与作用,电子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器件性能与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与设计,运算放大器及其电路设计,仪用放大器与设计,反馈技术及其应用实验项目设计。

③信号的处理主要介绍语音的混响处理(加减运算处理)、滤波(语音音调的高低音提升处理)、信号的产生与变换及其实验项目设计。

④功率放大与驱动主要介绍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及其设计

⑤直流电源主要介绍直流电源的性能指标与设计

数字电子部分的CDIO模式教学内容设计为数字逻辑运算与处理、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基本数字逻辑组件的特点与应用等3大模块。3大模块的知识点如下:

①数字语音的存储主要介绍数字电子系统的特点,数字系统的组成及其技术发展,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编码器/译码器(显示)、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加减器、数值比较器,触发器/存储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计数器等。具体设计任务可以分解为:按键编码、键值显示、语音采样时间控制,存储地址产生与存储控制及其相关实验项目设计。

②语音的数字化及其还原主要介绍A/D和D/A转换方法及原理,以及相应实验项目设计。

③数字语音信号简单处理为本课程的高级教学内容,主要可以分解成数字语音混响抵消电路设计、数字语音放大设计,加背景数字音乐设计等工程实践项目。

④语音回放模块设计是在存储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存储地址产生器设计语音回放电路的工程实践项目。

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教育理念,根据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对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研究,以电子产品研发为项目牵引,重新设计课程的教学知识结构体系,即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知识点和实践环节,重新设计优化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项目内容,使得课程内容可以向后续课程继续延伸,工程实践项目设计层次也逐步提高,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

3.3基于CDIO的电信类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指课程的内容通过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作过程。如CDIO、“做中学”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架式”、“抛锚式”、“随机式”、“诱导式”、“开放式”等教学模式;以及传授学生知识的“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课题研究法”、“指导自学法”等教学方法。

为此,针对不同的知识单元或模块的特点,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介绍与讲解电子技术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采用“指导自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广泛的知识点。对电子技术课程中不同电路参数对电子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讨论法”以增强学生对电子线路的不同电路参数实现功能的理解。对于理论分析不易于理解的电子线路问题,采用“实验法”增强学生对电子线路的感性认识,以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电子系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将通过“案例法”、“课题研究法”,以项目的形式,采用工程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开发,构造出基于CDIO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案,使其在有限的学时内,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教学计划与实践项目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构造良好的反馈机制,实现教学水平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稳步提高的良性循环。

3.4基于CDIO的电信类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设计

教学效果的评价既要评“教”,也要评“学”,即既要注重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完备性与前瞻性的总体评价,更要注重学生获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的评价,并且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评价指标,及时对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根据CDIO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程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理论教学环节主要有:课堂讨论、课程考试。其考核比例为1:1。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实验操作、电路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其考核比例为1:1:1。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动力,对自拟具有创新性的工程实践项目,设计一个特殊的评价指标x,可以用x取论教学环节的成绩。

4.实践效果与结论

本次电子技术课程首次在我院的湖北省新兴支柱产业计划“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班2011级进行教学改革试点,该班学生是新生入学时从电子信息学院新生中挑选出来的,按照CDIO工程实践和面向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一轮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与改革前相比,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优良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50%。

通过本次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已经取得的初步的成果,表明基于CDIO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是成功的,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将成功的经验和改革的成果推广至全院的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其示范效应带动我院其他工程性较强的课程的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王硕旺.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5-119

[2]康亮.CDIO:教育模式在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与探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2,29(1):59-61

第7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整合;设计法教学

作者简介:安小宇(1979-),男,河南许昌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王子成(1976-),男,河南永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75-01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大中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向本地区输送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课程教学担负着专业技能培养的重任,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这些专业知识,了解并快速学会相关的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中关注的要点。本文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职教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如“机床电器控制”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电类问题,如电力驱动、电子电器、电子通信,提供了解决的办法,因此该门课程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特点是:第一,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涵盖的内容广泛。电工电子包含了电工知识(直流电、交流电、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电类仪表的使用及安全用电常识等),电子技术部分又包含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第二,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实验实践较多,操作性强。第三,该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学时数少,大部分学校学时在90学时左右,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学时仅为48学时,与教学知识点多的矛盾冲突较大。以往学生感觉该课程较难,能学会的东西较少。

三、多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讨论改善的措施

1.首先要关注的是职教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分析授课对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两者是有关生长发展的需要,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职教生就会缺乏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丧失进取心。探究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动机,才能使他们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段名言所强调的“好学”、“乐学”即学习动机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学得好。学生学好某一门课程决定于内在动力,也与外部因素的刺激有关。某项调查表明,职教生喜欢学习某门专业技能功课的原因有:觉得这门功课有用;这门功课有趣;学好这门课程会取得好成绩;来自教师的因素(学生觉得这门功课老师教得好,待人亲切,师生关系好);来自其他同学的因素(因为别人喜欢,受之感染所以自己也喜欢这门课程)。

从这些因素分析,要想让学生学好电工电子这门课程,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引入课程时,多给学生讲解这门课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及该门课程所授技能所解决的问题。例如讲解工厂中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自动生产流水线,只有了解这新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气性能,才能正确地操作和维护。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大到航天航空科学研究,小到超市收银员,都需要操作和使用电子信息设备,因此课程引入这些内容时首先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还要考虑职教生是通过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获取知识,依据电工电子的课程特点,应该整合课程内容,还要对课程进行综合设计,这一点放在后文中讨论。从教师的角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讲解要由浅入深,授课方式要灵活多变,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多与学生沟通,提高教师的亲和力。

2.关注以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教学中,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包含了电路及基础理论、三相电、变压器、电动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注重理论分析和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建立,像三相电规律较复杂,电路模型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会不自觉地放弃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没有结合实际电路,让学生觉得这些只是脱离了实际生活。

另外由于课时所限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精简教学内容,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略讲或不讲,这样就失去电工电子的系统性,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一致。以往开设的实验也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用性不强。对于职教学生,笔者认为理论知识精讲,把复杂的知识进行拆分、简化,突出应用。从应用的角度引出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原理分析。做到理论讲解够用为度,着重实践能力培养。针对电工电子要求的实践能力培养重点进行训练:如电工基础部分,照明电路的正确连接,电动机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组建及实现;电子基础部分,注重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电路元器件的特性识别与测试,常用放大电路与集成放大器的特性及功能测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与测试等。

根据课时合理地整合教学知识点,电工电子课程应该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将电机及控制技术、整流稳压电源技术,放大电路,触发器技术与门电路技术,可控整流电路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机床电气控制等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以致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应该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法。如在讲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内阻概念时,把两种电路模型板书在一块黑板上,方便学生对比和识记;还可以灵活设计电源的参数,把两个电源连接在一起,一个做电源作用,一个做负载作用,如手机电池的充电状态,使学生进一步结合实际理解电源内阻的概念和阻抗匹配的重要性。这时板书讲解突出其优点。在讲解到元器件时,就可以将课堂搬到实验室,现场识别元器件,演示测试元件的特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识别、测试、竞赛、评比,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动画等使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在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一般来讲,单次课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前回顾,新课导入,重点内容展开,重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的练习和小结。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呼应,符合认识规律。而在平时的教授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缺失某些教学环节,如课前回顾、新课导入,使学生难以快速接受新的知识,对新知识感觉到突然。对电工电子课程要加强练习和小结,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进来,思维活跃起来。在做中学符合职教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切忌在教授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4.依据课程和学生认识规律,做整体教学内容和教法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深入也相应地调整教学形式。初期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讲授,教法上适当采用讲授、讨论、引导和交流的方式。中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教法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上实操课,引导分析,综合应用。后期则是知识应用阶段,突出自主性和实践性。同时后期实践活动与最终考核挂钩,以刺激学生兴趣,提高效率。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要想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分析施教对象,掌握职教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有的放矢;还要分析课程本身,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依据机械类专业的需要,整合教学内容,综合设计教学内容,不能单单翻译课本;另外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变,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合适的教法,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最后,注重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感受,分阶段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侧重点。

参考文献:

[1]赵景波.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2]秦雯.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杨俊莲.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教学革新

前言

为了提升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成果,中职的教师应该改变原有对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的传输方式,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学生成果。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的知识基础较差,学生存在对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进行理解和记忆,整体学习的动力较差等问题,影响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效果。针对现有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师应该从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入手,分析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创新和探索一条适应学生学习的电子技术的讲解道路。

1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讲解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的选择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的讲解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教材的选择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的知识基础较差,对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存在学习的难度,一些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教材的选择上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科学的选择教材。教材存在内容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教材知识的讲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基础的知识的讲解安排较少,这样就使学生不能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由于教材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对知识的学习情绪不高,制约自身对电子技术众多知识的学习成果。

1.2课程开展的模式落后当下的发展水平: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知识的讲解中,实际的课堂模式仍然存在众多的硬性的教育身影,教师在课堂的教育中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知识的传输工作。教师仍然喜欢在黑板上列出知识的体系,让学生开展课堂笔记的记录工作,学生在整体的课堂教育中只知道哪些知识属于重点知识的范畴,并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在开展电子技术知识的讲解中,重视自身对知识的传输数量,没有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质量,学生没有对知识进行高效的掌握。

1.3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单一:中职学校在开展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检验时,实际的检验方式存在单一的问题,主要的检验标准是学生的试卷成绩。这样模式的成果检验工作会使学生疲于应付最终的考试,主要的学习重点放在期末考试上,只是开展知识机械化的记忆,并没有对知识进行科学的理解。这样的检验模式会使学生缺失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电子技术的专业素养存在失衡的问题,影响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最终的学习程度。

2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知识的讲解中应该重视的内容

2.1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整体教学工作实现高质量开展的保障,教学思想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方向,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讲,中职学校在电子技术知识的讲解中应该以就业为教学的思想,知识的讲解应该以学生日后工作的方向为重点,不能盲目的开展具体知识的讲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展中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输数量,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质量,重视课堂建设对学生的影响。

2.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定直接制约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成果,所以中职学校应该创新教学的内容,不能开展落后知识的讲解。中职学校的学制一般是三年,整体的课时较少,不能很好的开展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活动[1]。所以,中职学校应该以学生日后的就业方向为主要的教学方向,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高效的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在学生高效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开展专业性更强知识的讲解,提升学生专业的素养。

3中职学校革新电子技术知识讲解的途径

3.1科学选择使用的教材: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知识的讲解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首要的工作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材的选择,只有科学的选择教材才会高效的开展课程的讲解。中职学校应该先选择基础性较强的教材开展初期的教学,让学生对电子技术有着科学的认知,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学生打下良好的电子技术知识基础上,再使用专业性更高的教材开展知识的讲解,提升学生电子技术的专业素养。通过这样教材模式的选择,会使学生得到高水平的教材指引,提升学生对电子技术众多知识的掌握程度。

3.2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评价的方式:中职教师在开展电子技术知识的讲解中,存在重视自身对知识的传输数量,没有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质量的问题。所以,中职学校应该创新教师的课堂模式,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低知识的掌握程度[2]。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可以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技能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知识学习。同时,针对原有单一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中职学校应该创新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知识的学习成果。具体讲,中职学校应该将操作考试纳入学生的考评中,真正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检验模式[3]。通过这种新模式的创立,提升中职学校对学生全方面检验的科学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都得到提升。

结论: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的讲解时,存在教材的选择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课程开展的模式落后当下的发展水平以及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单一的问题。所以,中职学校应该科学选择使用的教材,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评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高效的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薇.浅谈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4,06:164.

[2]赖春香.Multisim仿真软件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6,05:188-189.

第9篇: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T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112-01

1 电子信息工程的内涵及特点

电子信息工程相对来说属于前沿性、创新性的行业,这一行业起步较很多行业要晚,但其发展极为迅速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例如:数字化电视、信息网络、智能化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电子信息工程的产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增添了我们的生活乐趣。但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不单单限于此,它还更加深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已渗透到教育行业、商贸行业、文化事业等各行各业当中,为各个行业的迅猛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并促进了我们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因此,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发挥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对我们来说势在必行。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探析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开发电子产品与信息系统等,其营销主体就是电子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业务特点更加明晰,主要体现为总体态势与业务技术的紧密结合,将电子信息工程的产业范围扩大。现代化是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整体趋势,创新性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实际上,电子信息工程行业是国家的重点支持行业,因为此行业的发展水平会对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与科技力量产生重大影响。

2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市场比较混乱

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由于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个人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多为盗版的产品,这一方面侵犯了原版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阻碍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信息产业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不利于我国进一步地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因此,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相对比^落后。总而言之,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2 创新意识的缺乏

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电子产品、技术人才、科学技术等大量依赖国外进口;另外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的体系还未建立,创新意识还有待提升。由此可见,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较为落后,,要想推动我国的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需要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我国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同时注重创新,开发属于我国自己的产品。

3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策略

上文已经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而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又制约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有效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变得尤为关键,下面我们研究分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策略。

3.1 创造集成软件技术的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与现代化的集成软件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化的集成软件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集成软件技术发展是社会多产业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需建立相关的集成软件技术法律规范,有效的保护此产业不断健康发展。

3.2 加快电子产品的升级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电子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在此趋势下,我国要进一步加快电子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电子产品企业要加强交流和合作,紧跟国际形势,共同努力研发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3.3 创造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对相关产业的监督管理,建立金融信息的预警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抗压能力。

3.4 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资金投入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现代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缺乏资金就会使整个科研工作陷入瘫痪,不能继续从事科研活动,这将大大阻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建立专门的科研基金,为现代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整个社会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进步。同时也可以为电子信息化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3.5 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我国,有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技术研发上都有很高造诣,但是由于缺乏保护新技术的意识,导致很多先进的技术被剽窃和盗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手段,增强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整个社会形成保护新技术新产品的氛围,保护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提高工作积极性。

3.6 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

企业在加强产品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的同时,应积极与同行业企业学习交流,推动行业向竞合方向健康发展。国家应促使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向国外汲取先进的经验技术。

4 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产业,我们应积极地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资金支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扩充新技术的研发和建设,激发人才的能量优势,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郭湘军,邱磊,思.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电子制作,2013,23:133.

[2] 魏安琪.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