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精选(九篇)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第1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作为主要生产商中国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比一般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是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 它拓展了成本管理思想到整个供应链, 意味着成本管理方法跨越了组织边界,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虽然是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但追求其理论渊源,与前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种研究理论是分不开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等等。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思想认为,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都是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比如,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为三种: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两种价值链。企业内部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单元价值链,每个单元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也会消耗成本。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所需,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同时,任何一个企业均处于某行业价值链的某一段,价值链的上游是它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是其分销商或最终顾客。这种价值链的相互联系成为降低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分析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视角,将成本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了组织边界,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了价值链伙伴。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人的激励问题,即问题,包括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从广义上说,存在合作的地方就存在委托关系,而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的就是关系管理,也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委托理论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根据委托理论来分析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处于上游的企业所扮演的是方的角色,而下游企业是委托方角色。存在委托关系就必然要发生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协调成本和人问题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成本,优化效果,使链条间企业的关系成本最低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Transan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毫无疑问,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 (1) 寻找价格的费用;(2) 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3) 考核费用;(4) 贡献测度费用。另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益共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的贡献。由于分解和考核各企业的贡献是困难的,这时会存在索取价格超过应得价格的情况,以至于人的仲裁必不可少,这也是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信任,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

组织间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ICM)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该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同坐一条船”,并且要鼓励他们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不是他们自身的效率。如果整个供应链变的更加效率,那么他们分得的利润也就更多。因此,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方法。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调,所以它只适用于精细型供应链,因为在精细型供应链中,买卖双方互相影响,信息共享程度也很高。为了使组织间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任何改进措施取得的超额利润应该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刺激到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好的共同合作。

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有三种途径来应用组织间成本管理来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第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它的顾客和它的供应商寻求到新的方法来设计产品,以使得它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接地更有效率。

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还包括博弈论、约束理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等等,本文对这些理论不再叙述。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目前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购货方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将它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了供应商。因为这种压力是通过组件转移的,因此为供应商成本降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其结果就是购货方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种携手合作对于目标成本法效果的重要性,导致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的技术。其跨企业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购货方必须设定可完成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如果供应商认为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无法完成,那么会降低他们努力的积极性。第二,购货方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在设置成本降低目标和如何完成它们时是否给予供应商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购货方可以设置激励系统来激发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来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企业内部的间接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而企业间的间接成本(交易成本)就需要以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如谈判、买卖等,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Blanchard和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例如,在生命周期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开发成本。

在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下,就可以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改善成本法同样是一种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将共同实施改善成本法。这种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在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不能达到的成本节约。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既可以由购货商发起,也可以由供应商发起。例如,购货商可以向供应商委派设计工程师或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可以在购货商的配合下寻求新的部件设计方法。

第二,“价格传递机制”在改善成本法中依然有效。购货商的改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样可以通过确定供应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将市场压力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所以,制定合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价格传递机制”将失去效用。但是,在改善成本法中,购货商并不是针对于降低某一特定产品的成本,而是对所有的外包部件规定一个统一的成本降低比率。所以,供应链的改善成本管理在企业之间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像目标成本管理那样在相关企业间实现首尾连接。

四、结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委托理论、精益成本管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于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Robin Cooper, Regine Slagmulder.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for the lean enterprise——interorganizational cost management. Productivity Inc, 1999

[2]A Gunasekaran,H James Williams,Ronald E McGaughey.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costing system in new enterprise,Technovation,2005(25)

[3]Stefan A.Seuring,Green Supply Chain Costing,GMI33 spring 2001

[4]Stefan Seuring,Maria Goldbach,供应链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Martin Christopher, John Gattorna. Supply chain cost management and value-based pricing,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4(2005) 115-121

第2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51-01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企业管理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模式,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竞争要求,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一、企业基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缺乏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来审视和关注,也尚未确定为企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地位尚未得到有效的巩固,长效持久稳健的资源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相关领域的匹配和支持系统的改造也没有相应地取得实质性进展。

2.企业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对企业内部五个基本流程即计划、采购、生产、发运和退回等的电子商务信息化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和有效手段,造成核心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增多和信息共享的程度较低、成本较高,同时也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失去了前提和基础。据对企业内部五个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和整合的调查显示,相当一大部分企业约占被调查总数的67.3%的比例回答对于这五个基本流程在信息化背景下缺乏足够的融合思路和方案,使得五个流程中平均约有32.3%的环节被不自觉的舍弃到了信息化改造之外,这使得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式的转移中造成了超过1/5的环节和业务领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信息综合利用率不超过37.5%。

3.企业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由于对于供应链成员之间存在的供应链流程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得在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成本过高,并且其对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明显缺乏敏捷快速的反应和应对能力。

4.企业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和改造后的业务流程其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能力不强,特别是关键核心业务流程的价值提升的贡献率较低,难以真正发挥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和明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根据供应链管理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电子商务信息化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作用意义和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辽宁企业基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特别是对大量企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案例的研究,对新时期辽宁企业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提出如下对策。

1.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应该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长期目标上来审视和关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并将其建设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业务流程和部门组织架构的调整以重新定义企业的职能分配和权责利关系,在提升其支持力度和匹配程度的基础上实现整体运作的协调。

2.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应该以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基于电子信息化的改造和整合为基础,通过核心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和机制的理顺和有效运转来带动和促进供应链整体范围内的实施和应用。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四个基本流程即计划、生产、发运和退回,包括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职能领域和活动内容,它们是进行电子商务信息化改造和整合的重点,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按照职能分工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划分,根据信息化下业务职能快速衔接和融合的需要来重新定义业务开展环节的每个节点及其相互链接关系,这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整合和沟通的前提和基础。

3.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应该在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整合的基础上,对供应链成员和整体范围内存在的供应链流程,根据业务运转情况进行有效地解析和细分,并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进行无缝的链接和融合,以实现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给予快速敏捷低成本的反应。

4.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中应该基于上述两个整合的基础上提高核心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和供应链成员之间关键业务流程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带来供应链成员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供应链联盟关系的巩固发展。

总之,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当下全球金融危机把世界经济带入困境的时候,辽宁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其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高于未应用的企业。电子商务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企业供应链的集成,通过这种整体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法杰,李志刚.电子商务与企业供应链管理[J].现代企业,2011(12).

第3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一、供应链的概念以及具备的特征

供应链在其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经过了一段较为漫长的发展时期,其中包含了产品生产、交付过程、服务过程,并贯穿在了商业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当中借助供应链进行融资的途径,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全力将融资的途径拓宽,将外部的融资环境进行优化,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资金费用。其中供应链即为,产品在生产以及进行流通的过程当中,会与商品的批发商、生产商以及购买的消费者一同构成供需的关系链,这条关系链为一条增值链,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为:

(一)复杂性:在该供应链的节点当中,包含的所有企业是由多种企业类型一同组成的,所以与普通企业个体模式进行比较,在供应链当中的各个企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非常多的不确定性。

(二)供应链的整体性:在供应链当中,要将整体的目标作为中心点和关键点,其本身有非常强烈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与传统的生产和销售的形式进行比较,传统的模比较分散一些,供应链的模式则更为集中,在供应链方面,每一个节点都是整体,不能将其分开。

(三)交叉性和动态性特征:在市场当中,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变化,企业为了更好的迎合时代和市场所产生的变化,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当中要有计划的进行更改。节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成员,但这样的企业又是另一个供应链当中的组成成员。因此,企业不断的在供应链当中进行交叉和组合,所构成的结构非常复杂,在对其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在供应链当中,本身便具有一定的信息和物流、增值的显著特征,贯穿在商品的整个活动当中。无论是企业生产产品的环节,还是定位消费者的环境,不但能够让其中的参与者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还能将供应链当中的物流价值进行增加,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增加经济收益。

二、供应链系统当中,物流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的理念以及方式落后

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我国的物流管理当中,没有对具体的采购活动,存储活动以及输送等相关活动实施优化和整合,没有非常明确职能分工,对其进行管理的方式以及手段,依然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形式当中,主要建立在供销以及仓储运输一体化的管理基础之上,这便导致了在供应链当中,相应的物流管理不能有效迎合当前市场的相关变化,对于实现物流管理的效益非常困难。现在,经济已经开始面向全球一体化进行发展,所以一些客户对物流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苛刻,不但要将速度进行提升,还要保障质量。但是,我国现在的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一直应用平均分配资源的原则,导致了服务的质量有所下降,客户对其的满意程度也会下滑。此外,企业当中实施的物流服务是由专门的部门负责的,其管理部门对其并没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所以不能提供高品质的物流服务。

(二)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技术落后

高品质的物流服务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更需要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结合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当中,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些落后,没有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将设备进行升级和更换,对企业现代化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如果企业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些落后,那么会使产品在存储和运输时,不能有效进行系统化以及一体化的管理。在供应链当中,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对流动的信息进行管理,如果具备当前先进的技术设备,则会非常精准的明确信息流动的情况。但是,如果信息技术落后,那么对物流相关的信息的传递会有些不到位,甚至产生疏漏,将其在供应链节点当中运作效率降低了,提升了物流的成本,使供应链所具备的竞争实力下降。

三、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采取的策略

(一)提升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要更新管理的观念,对物流管理的相关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企业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将对物流的相关管理作为一项非常长远的发展战略计划,在供应链当中存在的竞争便是企业之后的竞争,因此要对供应链系统当中的物流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将其战略高度进行提升,将其中的重要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加以明确,与供应链系统当中的各个节点企业组成相应的战略联盟,彼此之间构成长期发展的合作关系,将其中涵盖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挖掘出来,提升企业的各项竞争实力。

(二)创新物流服务的内容

企业要将内部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进行更新,创新物流服务的模式,开发出一系列增值服务,将客户的实际需求作为重要的发展点,逐步推进物流相关项目的个性化发展,使其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从而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应用更加专业的、系统的以及多样化的个使企业提升服务的品质和质量,从而将竞争的实力给予提升,可以结合企业真实的发展情况,将内部业务流程,相关的服务等进行创新。

(三)创新物流服务的方式

在企业当中,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很难与客户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所以企业要对客户的物流管理活动积极的进行参与,建立完善的沟通途径,为客户的相关运作提供相关的建议,构成相互帮助的交易形式,这样才能与客户之间共同进行发展,使其合作的关系能够持久并且非常稳定。

(四)促进物流技术的先进发展

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对供应链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在电子商务当中,对于供应链的相关管理以及电子商务实施了有效的整合,在其管理的过程当中,要以用户作为发展的中心,在该平台的基础之上,把供应链当中的每个层次主体进行相应的结合,逐步丰富物流的相关服务。

四、结束语

总之,物流管理是组成供应链系统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科学技术以及市场的飞速发展,在企业当中,供应链系统与物流管理占据的地位和比重越来越大,企业只有不断将基础设备进行完善,创新物流服务的内容和物流服务的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才能提升管理的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竞争的实力。

作者:杨佩霖 单位:成都东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欣润,周偲,蒋天舒.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6,(11):265+272.

[2]刘双军.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6,(06):114-115.

第4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环境;效率

1.引言

环境问题是全球商业活动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众多的企业将环境改善活动集成到其战略计划与日常运营中,商业组织正面临着市场与环境绩效之间平衡的压力[1-2]。研究者为研究了如何降低制造业对环境的负影响,提出了将环境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两者的研究集成起来,满足商业需要的绿色供应链。

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出较晚,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及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3]。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内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实施驱动力分析。本文综述体系如图1:

图1 研究框架

2.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研究综述

朱庆华等(2005)讨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内涵界定、研究内容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等,为企业实施从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到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4]。董雅丽等(2008)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特征,设计了具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提供了一种定量的评价依据[5]。朱庆华等(2005)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质量管理对其的影响,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6]。

叶飞等(2010)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说明绿色设计对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黄国青等(2007)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给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8]。张华伦等(2006)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做出了理论探讨[9]。刘威(2010)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韩志新(2010)引入成熟度理论,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成熟度。

以上文献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但研究有一定的局限,绿色供应链是社会全方位的集成,在对其绩效评价时难免会有一定的主观性,且有些指标量化时并没有合理的体现出其作用。但其从侧面反映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常见问题。

3.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王能民等(2007)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回顾的基础上,研究了绿色供应链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特征的环境管理模式。汪应洛等(2003)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认为共生原理、循环原理、替代转换原理与系统开放原理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理。庞燕等(2011)考虑低碳经济环境下,运用钢铁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钢铁制造业“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绿色供应链结构。李霞等(2014)认为不断提高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迫使企业重新整合供应链资源,率先在中国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并将其逐步推广至上游供应商。李海萍等(2004)论述了生态工业园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并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田中禾等(2007)在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建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了关于对我国企业绿色供应链重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4.绿色供应链实施驱动力研究方面文献综述

朱庆华等(2009)基于系统观思想,通过对289份企业问卷的分析,勾画动力、能力转换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框架模型。朱庆华等(2010)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压力/动力-实践-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机理进行了研究。郭承龙等(2011)从成本角度探讨林业绿色供应链动力,探讨在整链内追逐更高的利益分配比例正是林业绿色供应链形成的动力源之一。

在绿色供应链实施驱动力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突出显示了针对供应链的协同发展过程中,驱动力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也表明了绿色供应链的强劲动力。

5.结论

综合以上文献研究,目前绿色供应链发展还不完善,但绿色供应链有着强劲的发展力,绿色供应链满足更快、更具有柔性、更有效率和更具有社会责任的商业需要。作为未来发展中供应链的一部分,企业、中间环节角色以及消费者要以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消费为基本导向,全力协作,共同经营绿色供应链,使整个供应链快速完善,提高经济效益,达成一定的社会效益,全方位解决供应链效率问题。(作者单位:1.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参考文献

[1] Sarkis, J. A St 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 11: 297~ 409.

[2] Khoo, H H, et al. Creat ing a green supply chain[J]. GMI, 2001, 35(Autumn): 71~ 87.

[3] 黄凤文,吴育华.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前景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252-256.

[4] 朱庆华,赵清华.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评述[J].科研管理,2005,26(5):93-98.

[5] 董雅丽,薛磊. 基于ANP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和算法[J].软科学,2008,22(11):56-63.

[6] 朱庆华,耿勇.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绩效关系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5(5):13-19.

[7] 叶飞,张婕. 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关系[J].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30-1239.

第5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在食品行业,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曾为北京吉野家物流配送中心、山西糖酒副食有限公司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并建立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2005年11月,在零售业合作伙伴IBM的帮助下,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与京津地区最大的面包烘培商――西班牙潘瑞克公司合作,通过规划信息系统,帮助其实现高效配送的目标。

周可夫,2003年加入北京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efuture Information Tech Inc.)担任首席架构师。曾任IBM程序分析师、美国沃尔玛系统分析师。

记者:从软件供应商的角度,您认为食品行业的物流具有哪些特点?

周可夫:知识可分为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是理性的知识,理性知识的前提是术语体系,先要说明白基础的术语和概念。这里有两个概念:

第一,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我们关注食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一个行业来说,物流管理是泛指的概念,包含了太多的东西,供应链管理就具体了。物流管理可以类比“交通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就是指铁路的管理、高速公路的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就有针对性的多了,有许多好的管理模式和分析模式。

第二,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关键对象是链主单位而不是行业,食品行业的概念本身不适合作为供应链的管理和分析对象,没有一个基本概念特有的抽象性和归纳性。从横向上,以生产型企业为例,既有蒙牛、伊利、青岛啤酒,双汇、雨润,康师傅等这种全国性大型生产企业,他们都是以一类商品为渠道基础的,每个公司的供应链都有相当不同的商品特点和管理结构。也有像潘瑞克这样的区域性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下游供应链管理中的终端供应链管理极具特点。食品行业中的供应链管理是“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怎么归纳呢?供应链的分析要从链主单位开始,一个供应链和任何管理组织一样,要有一个领袖企业,就是链主,其他的供应链上的企业就是合作者。一般在供应链的利益分享中,链主单位的利益最大,实力最强。

从食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看,供应链的分析有两个分析维度,链主单位和供应链结构。

三类链主:

食品行业供应链的链主单位主要有三类,第一是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第二是大型零售集团。第三是大型专业食品批发市场,这些链主单位是供应链管理的主导者。

上游供应链,下游供应链和供应链的协调:

上游供应链是管理供应链的商品流入,下游供应链是管理供应链的商品从企业到零售终端,供应链的协调是管理链主和合作者的供应链计划和操作。一个确定的事实是,每一个链主单位在上述供应链管理领域中一定存在明显的管理“短板”。

软件供应商的角度就是供应链的链主的角度,具体说就是解决管理短板,提高管理绩效。

上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考察的国际公路专家曾经惊呼,这个广阔的国家居然没有高速公路!这就是市场。今天我们看中国的食品供应链管理,也是同样的感觉,这是一个广阔和开放的市场。这就是“食品行业物流”的特点吧。富基公司希望和中国食品行业的领袖们合作,建设高效的食品行业的流通“高速公路”。

记者:通常用于食品行业的软件系统需要具备一个怎样的基础架构?目前国内食品行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如何?

周可夫:这是一个很好地问题,我们注意到,商品的特点决定了管理架构,管理架构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以大型可储存型食品生产企业(可储存型商品,例如方便面,酒类和牛奶,保质期在30天以上的商品)为例,这些企业关心的供应链重心是下游供应链和供应链协调。在企业的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时,这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基本是相同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效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包括下列的管理单元和相应的管理功能。

1.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管理企业内部的基础系统。

2.DRP-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管理商品的分销系统。

3.Key Account-大客户管理系统,管理和大型零售企业的协调。

4.DMS-分销商管理系统,分销商管理链主单位的分销业务合作和自身管理业务。

5.地区分公司管理系统,管理链主单位的地区销售公司业务。

6.销售代表管理系统,销售代表管理业务的系统

对一个大型生产企业来说,ERP都有,而其他的系统基本上是凌乱的和无序的。我个人认为,由于没有基本的分类评估体系线,在没有评估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就目前可以达到的大规模分销供应链管理水平做一个横向的估计。以宝洁公司的分销供应链为参照,宝洁公司目前通过分销供应链销售300亿人民币元的商品,共有300家左右的分销商,每个分销商每年销售一亿元人民币,分销商每天都在下订单,从订单到货物到达零售终端平均需要10天(全国范围)。中国的大型可储存型食品生产企业要达到这样的综合管理水准,我个人认为其差距是相当于2000年的中国公路网络和1990年的中国公路网络比较。

记者:据了解,富基在潘瑞克项目中,通过信息系统帮助其实现了快速准确配送的目标,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促使此次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周可夫:有一类特殊的供应链,我们称为超快速消费品供应链,面包就是其中之一。潘瑞克可以算得上是国内快速食品加工企业中超快速供应链管理的代表,它是京津地区最大的面包烘培商,其产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生命周期很短,面包烘培出来以后,保质期通常在7天左右。但消费者基本不会购买还差2天就过期的面包,因此,面包的货架寿命其实只有3-4天。面包在超市货架上超过3天。就会被退给面包生产商,这些面包只好作为猪的饲料了。你很难想象,一套信息系统能帮助这样一家企业把退货比例由最初的80%降低到目前的6%。

潘瑞克的面包销售管理关键在于精确地“终端补货”。因为它的产品在北京本地生产,之后如何精确、快速地配送到终端,是降低退货率的关键。这一点要做到高水平不仅仅是处理好物流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问题的提出是大冰山浮出海面的一部分,问题的解决包含了大量先进的零售管理技术的综合使用,这套技术称为“基于零售终端商品组合的精确补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计划层面和操作层面。

潘瑞克的面包每天在北京

3000个以上的零售终端销售,在计划层面,第一步需要对零售终端分类,例如学校、高档社区、商业中心、城乡地区等等,每一个零售终端分类要有固定的商品比例计划,在考虑到零售终端的规模、季节、节假日、促销活动等相关销售和历史同比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每个零售终端基于商品组合的补货模板。通过今天货架商品数据的输入,形成每个零售终端的次日补货基本线。再与面包的生产计划和配送计划进行匹配,形成实际补货计划。同时,信息系统要监督零售终端类商品组合的比例变化,不断调整和归纳出新的零售终端分类。

在操作层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要实时、准确,达到每个单品的水平。仓库的布局,配送路线的安排,要经济合理。整个流程的指挥都要变得精确。比如要把每天的生产量、销售量搞清楚,并决定第二天的生产量、补货量等。

在潘瑞克项目中,富基的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网点建设的物流规划和设计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原先建立的。尤其是潘瑞克本身有一套很复杂的生产预测模式,如对不同品类的销售量、季节活动情况,有一系列的历史数据、同比数据等,协助进行准确的生产预测。

此外,潘瑞克在配送环节启动了对运输车辆的卫星监控系统计划,成功实施后,如果有配送车辆未按要求线路行驶或长时间半路停车,总部都会立即监控到并做出反应。最终实现面包在生产后12小时内被送到各零售网点。

记者:请您结合富基以往在食品行业的经验,给那些希望进行物流系统信息化建设或优化的企业提出建议,比如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周可夫:中国有些老话,是大有道理的,管理决策讲得是管理智慧,西方管理也讲,“Start From Art”,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对管理层的管理智慧的考验。具体说来要做一些决定,包括:

1)什么问题;

2)什么时间;

3)什么人解决。

一是“纲举目张”,管理要抓主要矛盾。要先有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目前管理的大难题,需要通过KPI进行衡量。当然,管理层必须事先评估和了解提高这个KPI带来的绩效。潘瑞克遇到的问题是大量退货造成的企业亏损,KPI就是退货率。而在沃尔玛,大型配送中心支持区域物流。KPI就是商品配送成本。

能提高管理绩效的系统才是最有效和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我合作过几十家大型企业,结果发现,每个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基本明确了企业的关键问题,但是经常缺乏有效地KPI。

二是“知其先后,则近道已”。有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绩效型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基础系统往往意味着很大的付出和很有限的绩效回报。

三是“知人善任”。大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因此,选择有实际成功案例的系统提供商很重要。

记者:您对食品行业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这一市场将来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看法。

周可夫:食品行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可以有效地节约生产资源,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从目前中国软件提供商的水平来看,我个人认为已经基本具备了在各个局部环节提供高水平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从战略全局上看,还有些大问题要解决,这件事情有必要谈一下。

以富基公司为例,宝洁中国公司的分销管理系统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大型分销

系统之一,富基公司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提供商,在对商业管理知识的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和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具备了为大型生产企业提供高水平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但是,提供大型生产商和大型零售商的供应链协调系统就十分困难。在技术上没有一点问题,就是零售商不认可,道理很简单,零售商有几十个大型供应商,每个供应商的数据单据链接都是非标准的。几十条铁轨都不一样宽,还跑什么火车?

“没有标准,就没有高效率的管理信息化”。标准是目前制约食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从秦朝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当时,做得最重要地一件事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这件事不解决,就没有统一的文化和国家。

第6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论

1.1 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是一项系统,其英文为supply chain[1]。供应链是经济活动的客观存在,目前所说的供应链指的是一条完整的,基于生产制造、流通企业为核心,包含了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链条,包括生产、流通、交易及消费等各环节,且各环节均有“供方”、“需方”等对应关系,进而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共享及有效控制,完成原材料采购直至最终送达消费者或市场的一系列活动。

1.2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是现代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管理模式,利用供应链思想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管理,目前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均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以集成化、同步化思想为指导思想,管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的全面规划,确保流动畅通无阻,最终实现整条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共赢。供应链管理和物资原材料采购流通、物流管理等密切联系,所以讲供应链管理理论应用在企业的物资管理中,具有基本内在关系及逻辑。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了生产计划、供应、需求和物流4个领域[2]。

2 石化企业供应链物资管理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就是把企业内部经营的全部业务单元的人事管理、财务活动等纳入同一条供应链,实施统筹管理,形成用户、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网络。

石化企业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主要是进行物流过程中的各个部门业务流程、活动的协调、控制。企业的不同部门都会在物资供应业务流程中占据一定的角色地位,比如:企业的资源来源的主要依靠采购部门完成,制造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提升产品的价值功能,配送部门主要负责对客户的订单进行管理,并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上。通常情况下,一般和个性化产品的设计都由工程设计部门负责,因此它们也本文由收集整理参与了企业的增值活动,这些部门均属于物资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及内部客户,需要采用强大的企业管理系统,才能够确保增值活动得以高效率完成。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一项包括企业内部所有提供对供应链管理起到支持作用的应用工具,因此企业的物资管理,需要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基础,以供应链管理理论思想为出发点,构建物资管理业务流程。

3 供应链设计原则

①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原则。系统建模时,存在自顶向下、自底向上2种设计方法,在设计供应链系统时,通常先由主管理高层将决策及战略规划完成,下层部门实施决策,所以供应链设计需要结合这2个原则。② 动态性。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必然存在动态性,这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决定的,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确保企业具备柔性、敏捷性,所以需要将生产信息计划依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更新。③ 集成性。供应链属于集成企业,是企业模型的进一步扩展,所以基于供应链基础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信息,集成了各个信息源信息,包括供应商和分销商、竞争对手及消费者等各方面信息。④ 开放性。供应链属于网络化组织,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基础的企业生产计划信息,属于开发性的信息系统。企业内部及外部都能提供决策的相关信息资源,实现和信息链上其他企业的共享。⑤ 可靠性。供应链管理系统如果不可靠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想要确保企业都可以正常运转,就要保证供应链系统安全可靠,因此在设计供应链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靠性。⑥ 可扩展性。供应链系统的设计需要符合并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⑦ 继承性。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已经存在的,改进管理模式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因此需要继承一些宝贵的成功经验。⑧ 协同性。供应链企业进行生产计划的决策的过程需要进行群体协商,指定生产计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能力,同时还要立足合作企业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利益和需求,这是实现供应链顺利流动的要求,是一项共同协商确定决策的过程。⑨ 战略一致性。设计供应链应立足企业的整体战略,因此需要先明确设计系统的目标,确保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⑩ 集优原则。选择供应链各接点需要遵循强强联合原则,各个企业集中精力在各自的核心业务上,并均具备自我优化、动态运行等特点,可实现快速重组供应链。

创新性原则。构建创新系统就要敢于打破常规陈旧思想,采用全新的视野对原有系统进行改善。不过创新应注意:① 基于企业的战略指导、总体目标基础,保证和战略目标相一致;② 基于市场需求基础综合运用企业优势及能力;③ 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评价体系,实施技术的经济性、可行性分析;④ 充分发挥企业人员智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积极发挥整体优势。

4 供应链系统设计流程

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的全局信息系统密切相关,供应链系统可有效支持企业的需求,对企业的目标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设计过程体现了企业的战略转化。供应链系统战略需要将企业各管理层次需求表现出来,设计流程应符合信息系统设计规律。石化企业的内部供应链流程模型如图1所示。

第7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 价值链会计;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实务

价值链理论是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首先提出的,自此以后价值链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延伸到很多领域。价值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思想,阎达五教授将价值链和价值链管理引入到会计领域,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

一、价值链会计实务研究内容

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亦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价值链会计对象的实质是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价值链,涉及的范围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价值链会计的目的大体上可归纳为:疏通信息传递渠道,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即利用会计的特有功能与方法为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服务。

价值链会计实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图1为价值链会计实务研究框架)

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原来的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各会计核算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统一为价值信息,扩展了会计管理的视角。在时间维度上,按照“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二、价值链会计实务的基础

(一)价值链会计实务的企业管理基础

价值链会计是对从最上游的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整个价值链联盟的研究,因此,价值链会计的运用是建立在企业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只有在实施了价值链管理后,企业才能将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与企业自身的信息结合起来形成整个价值链联盟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分析,寻找判断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所在,以此决定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内容、经营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经营管理。

(二)价值链会计实务的环境及技术支持

价值链会计以整个价值链联盟作为研究对象,要想将整个价值链联盟的价值信息进行收集、加工、管理,需要有强大的、功能齐全的信息系统来支持。现代的网络环境可以为信息系统大范围应用创造良好的空间,企业可以借助高技术信息将企业资源计划(ERP)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及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建立适用的新信息系统,将其应用于整个价值链联盟,控制企业的各项活动及工作流程,反映企业的需求信息,并根据所反映的信息随时调整企业经济决策以获得整个价值链价值最大化增值。

(三)价值链会计实务的方法基础

价值链会计的重要职能是提供动态的价值信息为企业价值决策提供支持,而供应链管理、作业成本法、价值工程、EVA等与价值链会计的结合可以帮助企业将原始信息转化为决策信息。价值链会计引入作业成本法、价值工程可以核算执行层面的耗费,减少非增值作业,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可以减少外部价值链成本,从而增加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而EVA与价值链会计的结合可以将会计上的财务分析与EVA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对核心企业乃至价值链的绩效进行准确评价,为企业下一步预测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三、空间维度上的价值链会计实务研究

要实施价值链会计,企业首先要进行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在产业链中进行定位,找到企业的竞争优势,制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决定本企业的产品服务,对市场进行细分,选好客户和供应商。市场虽然有其规律,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的变化会引起企业战略的变化,企业可以在综合考虑了市场变化趋势、竞争对手信息、价值链中的成本和价值等诸要素的基础上整合价值链,以获得最大化价值增值。

(一)客户

客户是价值链中价值最终流向部分,包括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在客户中体现的价值称之为客户价值,客户价值包括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当前价值可用产品毛利润、购买量、服务成本及节约成本等因素来衡量,潜在价值包括信用度、忠诚度、客户生命周期等因素,需要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和计量,核心企业可以根据这两部分的价值和成本及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分配原则得到客户价值链的价值增值。

(二)供应商

供应商包括最初供应商和上游企业,价值从供应商流向核心企业。在供应商中形成的价值包括产品功能价值、质量价值、节约成本等,成本包括物流成本、研发成本、产品成本、管理成本、退货成本等,供应商创造的价值增值可以在综合考虑该部分价值和成本以及产品最终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和分析得出,在计量和分析时还要考虑调查费用、沟通能力、供应商忠诚度等因素。核心企业可以通过新信息系统实现对供应商的管理和供应商价值成本的核算。

(三)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是价值增值的主要创造部分,企业内部的价值增值主要在作业链中体现出来,可以通过对最终产品价值、外部价值链成本、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及其他因素综合计量分析得到。内部价值链成本是核心企业内部所发生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研发成本等;外部价值链成本是价值链中所发生的成本扣除内部价值链成本的部分,包括供应商管理成本、物流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等。核心企业的新集成信息系统能够迅速将内部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及各种信息通过各子系统汇总,并在总系统中将所需要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分类汇总,得到总的价值增值信息,据以考评企业和价值链的绩效,根据绩效来不断调整优化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以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

四、时间维度的价值链会计实务研究

(一)事前的统筹规划

从时间维度来讲,价值链会计的事前统筹规划是指根据市场信息、供应商、客户及产业链和竞争对手的信息确定企业的目标,对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销售预算、财务预算和企业的日常业务预算,并根据预算和企业目标设置或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等。

(二)事中实时控制

实时控制指利用网络和信息系统对市场、供应商、客户、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等进行监控,并随时根据监控得到的信息调整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管理,调整企业的决策、生产流程、采购计划、库存量、组织机构、人员分配、技术和产品研发等事项,以实现企业目标。例如,企业可以根据目前的市场信息、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等编制生产预算,决定采购材料的品种、价格、数量、批次,与供应商协商,决定交货渠道、方式,决定企业生产流程、人员配置、生产数量、库存等,并对信息系统进行设置,当信息发生变化时,信息系统会自动调节或给出提示让管理人员调节,管理人员根据重要性程度对各项内容和指标进行修改以适应新的变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或创造更大的价值增值。

(三)事后分析评价

1.对供应商的评价。对供应商的评价要从供应商价值和供应商成本两方面来分析。供应商价值包括供应商产品功能价值、质量价值、联合开发产品的价值、节约的成本等;供应商成本包括供应商获得成本、管理成本、产品成本、开发成本、物流成本等。企业评价供应商还要考虑供应商的忠诚度、规模、组织机构、生产能力、沟通能力、反应能力及对企业的重要性等因素。

2.对客户的评价。对客户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客户类型、客户当前价值、客户潜在价值等。主要定量指标有产品利润、购买量、客户服务成本、客户流失率、客户年限等。定性因素有客户忠诚度、客户生命周期等。

3.对企业的评价。对企业的评价从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能力分析入手。财务分析包括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价值链增值能力五方面;管理能力分析包括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发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对企业两方面的分析考评要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分析的结果综合评价。

价值链会计的事前统筹规划、事中实时控制、事后分析评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

(四)价值链会计的报告体系

价值链会计的报告体系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报告和外部价值链报告。内部价值链报告包括企业财务报告、价值增值报告、管理报告及附注,主要报告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内部价值链的价值增值状况,披露企业重要事项的变更,总结生产和管理经验、提出管理建议等。外部价值链报告包括价值链价值增值报告、信息报告和管理报告等,主要报告价值链联盟的价值增值情况,市场、产业和价值链信息变化,披露报告期内供应商和客户的变更、提出价值链优化建议等。由于新信息系统的应用,企业可以在需要时获取价值链会计的报告,据以对企业进行决策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2).

[2] 王昭凤.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8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可靠性;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28

1引言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不仅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企业实践中,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现实中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更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如何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供应链的可靠性为供应链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证,也是实现供应链价值的前提。本文在梳理和归纳供应链可靠性的基础上,将供应链的可靠性研究分为概念研究、指标研究、评估研究以及改进研究四个方面,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供应链可靠性概念研究

供应链可靠性概念的基础是可靠性工程理论,Thomas第一次将该理论应用到供应链中,提出用可靠度来度量供应链的可靠性并对供应链可靠性的概念作了说明[1]。SY. Sohn等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等同于产品质量可靠性[2]。Dave Luton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就是库存可靠性[3]。我国学者霍佳震等认为企业履行承诺的能力可以反映供应链可靠性[4]。穆东、杜志平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就是一定约束条件下订单交付的能力[5]。以上学者关于供应链可靠性概念的认识虽有不同,但都倾向于侧重供应链某一方面的可靠性,并不全面。刘元洪认为供应链的可靠性是指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能力[6]。这一概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供应链各个方面的性能,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

3供应链可靠性指标研究

在供应链可靠性指标的研究上,一些学者是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进行研究的。刘元洪针对供应链内外部环境提出自然环境、信息传递、物流配送、资金周转、内部控制是影响供应链整体可靠性的因素[7]。赵宏霞、杨皎平认为供应链整体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来自节点企业、供应链结构、供应链协调三个方面,并对每部分作了更进一步的细分[8]。田贵良、许长新将供应链协调可靠性影响因素归结为同一产品的供应商数以及单一供应环节的协调可靠性[9]。陈梓杰等基于应急物流的特点,将应急物流供应链整体可靠性分为物流筹措节点可靠性、物流运输和配送节点可靠性以及物资分配节点可靠性[10]。曾峰、李夏苗认为来自信息、管理、技术、设备、财务、信用以及不可抗力方面的风险是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主要因素[11]。万娜娜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供应链可靠性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了因素选择的工作量[12]。就行业研究来看,旅游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完善。伍春、唐爱君以旅行社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综合考虑核心企业竞争力、质量、柔性等诸多方面因素,构建了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13]。张凤玲、岑磊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从协调可靠性、关系可靠性、结构可靠性和供应链柔性四方面构建了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模型[14]。陈敬芝从旅游供应链运作质量标准要求、核心旅游企业竞争力以及供应链运作柔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15]。

另外是针对成员企业可靠性指标的研究。赵宏霞、杨皎平在阐述供应链整体可靠性因素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这些节点企业视为供应链元件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各元件在供应链中相关的可靠性影响因素[9]。刘元洪认为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衔接不确定性以及运作不确定性,并借鉴SCOR模型第一层绩效性能指标将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分为面向客户的指标和面向内部的指标[16]。其他关于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指标的研究基本与上述刘元洪关于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指标的分类相同,故不再对其他与此相关的文献进行阐述。

4供应链可靠性评估研究

供应链可靠性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以可靠度量化供应链可靠性实现的。谈晓勇、朱心亮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了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多层次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17]。罗燕春、卢琳采用该理论对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进行了评价[18]。梁岐泓、左新慧以供应链风险评估为基础,对供应链的两种结构分别进行了供应链可靠性分析[19]。陈成、薛恒新构建了一种基于MAS的供应链可靠性综合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对供应链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20]。蔡鉴明、曾峰将GO法运用于供应链中,通过将供应链物流系统构成图转化为GO图,实现了对供应链整体以及各环节可靠性的计算[21]。李阳珍、胡思涛等利用该方法分别研究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靠性以及物流服务供应链可靠性[22、23]。郭雪松等通过随机着色Petri网对供应链的基本活动加以描述,分别探讨了需求确定条件下和不确定条件下模型中参数对供应链可靠性的影响[24]。李植利用TOPSIS方法对煤炭供应链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25]。李恩平等在BN原理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可靠性故障树诊断模型,进而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供应链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26]。

5供应链可靠性管理、改进研究

供应链可靠性管理以及改进策略基本都是根据供应链可靠性评估、指标建立的分析结果而来。Yuanhong Liu等认为可以利用可靠性分配来达到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目的,供应链系统中所有的节点企业都被分配一定的可靠性指标,并针对没有达到供应链可靠性目标的节点企业提出了改进措施[27]。罗俊通过分析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从加强信息交流、建立战略联盟、危机管理机制、快速响应、柔性化等方面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策略[28]。王玮、范世东从节点企业、供应链结构以及供应链协调可靠性方面分析了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提出对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与改进、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改善供应链之间的协调性、建立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供应链可靠性管理建议[29]。刘浩基于旅游供应链可靠性指标体系重点提出了提高旅游供应链的可靠性的管理措施[30]。许锋重点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下供应链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在金融危机下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策略[31]。

6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的研究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者对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由于具体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及背景有所不同,结合具体行业供应链的可靠性研究才更具有针对性,尤其在供应链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管理的研究上。

其次,就研究的行业分布而言,对旅游、军事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相对比较完善,而对其他行业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则比较缺乏,应着重加强对其他行业供应链可靠性的研究。

再次,深入开展供应链可靠性理论的实证研究,将理论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增强理论研究的说服力。目前相关文献研究中关于供应链可靠性的实证分析几乎没有,这也成为今后供应链可靠性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

最后,加强对供应链构成要素以及各环节可靠性的研究。现有研究重点集中于供应链整体可靠性的研究上,而对组成供应链的微观要素以及各环节可靠性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Thomas MUSupply Chain Reliability for Contingency OperationThe Proceeding of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2002:61-67

[2]So Young Sohn,In Su ChoiFuzzy QFD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Reliability Consideration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01(72):327-334

[3]Dave LutonInventory Accuracy:An Overlooked Component of Supply Chain ReliabilityMaterials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2004,49(7):71-73

[4]霍佳震,隋明刚,刘仲英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4):64-66

[5]穆东,杜志平供应链固有可靠性和运作可靠性研究[J].物流技术,2004(12):37-39

[6]刘元洪,罗明,刘仲英供应链评价体系构架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24):69-71

[7]刘元洪,罗明,刘仲英供应链可靠性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5(5):15-16

[8]赵宏霞,杨皎平供应链的可靠性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3):55-57

[9]田贵良,许长新供应链协调可靠性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3):109-112

[10]陈梓杰,徐菱,程园应急物流供应链可靠性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9):69-71

[11]曾峰,李夏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可靠性分析[J].物流技术,2005(10):44-47

[12]万娜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供应链可靠性影响因素评价[J].技术与市场,2012,19(4):181-183

[13]伍春,唐爱君旅游供应链模式及其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107-109

[14]张凤玲,岑磊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0(20):117,132

[15]陈敬芝旅游供应链运作模式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物流技术,2013,32(3):71-72,98

[16]刘元洪,罗明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7(4):120-122

[17]谈晓勇,朱心亮基于灰色理论的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综合评价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1164-1167

[18]罗燕春,卢琳基于灰色理论的宜宾旅游物流供应链可靠性评价[J].物流技术,2013,32(9):271-273

[19]梁岐泓,左新慧企业供应链可靠性分析[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3):301-303

[20]陈成,薛恒新基于MAS的供应链可靠性综合评估模型[J].中国制造业信息,2011,40(23):8-13,18

第9篇: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有效措施

经笔者研究分析,现阶段,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主要是供应链风险管理,随着制造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想得到更好的经济利润,就需尽快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就必须加强对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管理控制,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工作,充分企业供应商队伍的稳定和可靠,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将从: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分析、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分析

经笔者研究,部分制造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还具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外部环境限制,我国制造企业对于供应商管理还未形成一定制度,各项体系的构建缺乏完善,最终限制供应链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其次是制造企业协同意识不足,未能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对供应链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共享平台,无法将供应链与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整合在一起。综上,我们发现制造企业在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上明显力度不够,不能对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给予有效防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发展,为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化道路造成不少障碍。

二、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综上,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了促进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构建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采用适当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等,为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构建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制造企业要想控制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出现,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合理的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实际上是对供应商管理工作予以规范,提高供应商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综合评价模型,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为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奠定重要条件。要控制供应商管理风险,做好供应商评价选择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选择的好坏对采购物品的质量和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制造企业还必须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确保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总的来说,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出现与制造企业管理不当有直接联系,企业要想降低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出现就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做好沟通交流,建立有效,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以此促进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充分降低管理风险,使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增添一臂之力。

(二)采用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综上,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供应商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链风险。据此,要想降低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的出现,制造企业必须构建适应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制造企业经营特点及发展规划与其他企业不同,那么制造企业在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时必须对企业自身特点足够了解。在这里,笔者将以某大型超市为例,该超市实行的QR供应链管理体系,该体系是通过EDI等信息技术来实现订货补货等经营信息的交换,该超市利用该体系大大缩短了交货送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超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只有对企业自身特点充分了解,才能构建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而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他们必须根据企业特点,建立核心企业供应链体系,制造企业供应链的建立必要以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为核心,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建立一个范围相对较小的资源共享平台。实际上,核心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论是对于制造企业本身还是供应商本身,都具有一定益处。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核心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将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另外,对于供应商而言,供应链体系的建立能让制造企业与其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其业务的拓展,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不过,核心供应链的建立对于企业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它必要以严谨的科学技术为主,以防共享的资源被违法利用。事实上,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上完全可以选择由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的ASP模式,该模式充分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拓展供应链范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信息平台日常维护开销,同时也能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时变更供应伙伴。

(三)加快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

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基础是供应链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也离不开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因此,如何加快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成为制造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实际上,部分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基础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些许进展,他们将信息技术引用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选择的mySAP供应链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了物料管理、制造计划、销售与订单管理、财务与成本管理等多个信息模块,该系统实施后,海尔集团逐渐完成了信息同步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与准确性。海尔集团的成功为其他制造企业也带来了发展契机,部分制造企业开始复制海尔集团的成功之路,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效率,也大大缩短了工作流程。上述,笔者提到制造企业可以通过ASP模式来开展供应链管理工作,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制造企业要想控制供应链管理风险,还要对自身企业准确定位,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应注意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品牌效应。

(四)对供应链管理体制进行长远合理的规划

供应链管理风险的控制离不开供应链管理体制的建立,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一套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制,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为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以龙岩卷烟厂为例,改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有效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体制,并对其实施长远合理规划,从而达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目的。供应链管理风险的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制造企业上下的共同参与,制造企业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供应链风险加强管理,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大大减少采购成本,实现了制造企业的长效发展。此外,制造企业还必须大量吸纳人才,并对在职人员实施相关培训,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为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发现不少问题,为了改善管理现状,制造企业必须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住发展机遇,充分提升制造企业自身竞争力,对供应链管理体制进行合理规划,为制造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制造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管理力度,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良好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创造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立.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探讨[J].现代商业,2012(10):162.

[2]孔令夷.制造业供应商管理现状及模式选择[J].生态经济,2013(04):106-1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