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支气管炎指导意见

第1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增进健康水平。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具有流动性、通俗性、随机性等特点,我在护理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建立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教育模式,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教育的情况按照目标、方法、内容及评价几个方面介绍如下。

1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医院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预防保健知识,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流动性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往往有比较长的病史,就诊医院及就诊次数都比较多,病情好转就回家休养,病情复发时又来就诊。针对这种情况,力求教育内容要实效、简洁,特别交代患者情况变化时随时复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慢性咳嗽咳痰,在实际工作中,将促进排痰的方法进行分类并做成一张张的小卡片,并和患者一起讨论选择符合自身的排痰方法,然后就手把手教会老年患者实际操作,如“拍背与胸臂震荡法”,直接在患者身上示范,让患者自已体验方法的要领和实际效果,体验到这种操作的优点后,患者学习起来自然更投入,就更容易掌握了。

1.2 通俗性 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较多,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如在讲述腹式呼吸锻炼时,告诉患者“腹式呼吸”就是喘气的时候肚子尽量地鼓起和收缩,就好像呼吸的气体是进出于肚子一样,这样讲患者就明白了。

1.3 随机性 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主要采用口头教育,有操作的话进行现场演练,让患者当场能复述教育内容和掌握操作要领,对文化程度高一点的患者,可结合采用文字性教育,如标语、板报、挂图、传单、小册子等。最后和患者共同讨论应该采取的健康的行为。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也能更大程度地让患者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

1.4 强化性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表情,来判断患者是否明白。当然也应注意对患者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2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病症简介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其发病可能与感染、理化因素、过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营养不良,遗传因素有关。此病严重时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应积极防治。

2.2 心理指导 患者因担心疾病转归而焦虑,护士可向患者说明主要配合治病护理措施,病程可得到缓解,无须过分担心,过分焦虑会不利于治疗等。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属对患者经济、精神上的支持。如果有条件可请同种疾病恢复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指导 加强营养,多食肉类、蛋类、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性、生、冷及油腻食物,戒烟酒。

2.4 作息指导 保证充足睡眠,以半坐卧位为佳。根据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运动,鼓励患者活动增加、情绪及身体处于有压力的情况时,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包括腹式呼吸法及缩唇呼吸法),并且从床上锻炼到床边锻炼,逐渐延长步行距离,及增加运动量[1]。

2.5 用药指导 其用药主要的抗生素、镇咳、祛痰、平喘类药,应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遵医嘱服用药物。用药过程中,告知患者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心跳、头晕、手颤、咽痛、溃疡等应及时返院告诉医护人员。但对一些比较紧张、疑心太重的患者,又不能直接将这些症状告知,防止误导患者。

2.6 特殊指导

2.6.1 若痰多难以咳出,可进行有效的咳嗽、先做5~6次 深呼吸,吸气后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这样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容易咳出,每2~4 h进行一次[2]。也可使用胸部叩击,两手手指并拢拱成杯状,腕部放松,迅速而有规律地叩击胸部各肺叶、每一肺叶反复叩击1~3 min。

2.6.2 教会患者呼吸训练方法,如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可有效增加肺部运动的力量和效率,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提高肺泡通气,降低呼吸功耗,达到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换气功能改善。

2.7 其他指导

2.7.1 戒烟、酒

2.7.2 注意天气变化,防受凉。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7.3 注意室内空气清新,室温18~20度,湿度50%~60%,避免刺激性气体粉尘等。

2.7.4 加强身体锻炼及鼻耐寒锻炼,增强抵抗力。

2.7.5 有如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发绀,发热,心率快,胸闷不适等。

3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

3.1 与患者交谈的方式

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患者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特别是病情较重,复诊次数较多的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患者的健康意识如何,更能通过谈话清楚地评价到。

3.2 发表调查 向患者发放意见征询表,通过收集信息,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修正制定措施、促进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

小结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将更加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实施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治疗有增效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第2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慢性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病程较长,诱发因素可能与病毒入侵、细菌感染、季节、气候、年龄等有关,发病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长期持续性咳嗽、咳痰多见,伴随气喘,病情易反复发生,需接受长期治疗。肺气肿疾病患者多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基础病史,病理发展过程包括支气管远端部位发生气道弹性降低,影响肺部容积,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气喘等多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1-2]。本文研究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2月-2016.11月间收治11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按照床号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41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48-72岁间,平均为(60.1±8.3)岁,病程时间在2-7年间,平均为(4.8±1.2)年;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17例,年龄在49-73岁间,平均为(60.6±8.0)岁,病程时间在2-8年间,平均为(5.0±1.3)年。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疾病一般护理服务,包括针对入院后患者积极评估其病情变化,登记基础体征,询问家属病史,检查肺功能表现,遵医嘱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加强巡视,监测病情变化,提供温馨舒适病室环境,了解患者吸烟史,劝诫患者戒烟限酒,指导患者学习有效排痰技巧,进行生活护理指导。

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服务,包括:㈠基础护理同对照组,心理干预:护士评估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对于合并焦虑情绪患者,积极疏导,根据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供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资料等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鼓励患者积极倾诉,护士耐心倾听,主动关心患者,提供生活协助。㈡生活干预:护士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进行饮食指导,告知饮食应坚持低盐、清淡、少油、优质蛋白原则,多进食蔬菜与水果,每周保持合理运动,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骑自行车、散步等。㈢出院指导:护士为患者制定院外运动计划,发放服药指导卡,与家属保持联系,嘱咐家属积极监督患者完成运动及每日按时按量服药,重点加强生活护理[3]。

1.3 观察指标

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生活护理、用药、运动干预等,于出院前1日发放,指标包括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

2.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出院后一年内复发率

出院后一年内,φ兆榛颊呒膊「捶⒙饰8例(14.04%),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例(5.26%),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421,P=0.036)。

2.2 满意度评估

3.讨论

3.1 护士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均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病程均较长,导致此种疾病复发主要危险因素与患者存在吸烟史、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积极针对危险因素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与入院患者保持密切交流,了解其过往病史及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现状等,护士评估可能威胁疾病治疗效果及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制定健康宣教计划。

护士重点为患者介绍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疾病发病原因、病理发展过程、疾病对机体危害性,利用多媒体视频放映、宣传海报、手册、口头宣教等方式加深患者印象,提高认知能力。护士定期组织科室同类型疾病患者参与健康讲座,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共同参与,重点宣教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预后的不良影响。护士联合家属共同监督患者戒烟,加强生活协助指导措施,包括鼓励患者保持良好休息,每周陪伴患者进行适量活动,重点加强出院指导,护士每周为患者提供电话随访一次,询问患者日常生活及服药情况,及时解答相关问题,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疾病复发率[5-6]。

综上所述,护士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患者出院后一年疾病复发率较低。

参考文献

[1]周爱民,刘旭晨.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14-216.

[2]郑佳.综合性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1-3.

[3]王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183-184.

[4]李丽会.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180-181.

第3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参数;反复喘息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2(b)-0020-05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种常见且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患儿年龄多数集中在1~6个月,80%发病于1岁以内。具有特殊自然史、湿疹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患儿和(或)其一级亲属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含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皮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或其他病毒感染时,更易引起毛细支气管炎[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经临床治疗后,大多痊愈,但部分患儿,特别是具有特殊自然史的患儿,日后有可能因气道损伤造成高反应性、渐进性肺功能异常,出现反复喘息、哮喘。相关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报道[1-3]:婴幼儿毛细血管炎临床症状表现重,体征表现不明显,病程长,容易并发多种脏器系统功能损坏甚至遗留永久肺不张,尤其是具有特殊自然史的患儿临床治疗后还容易再次复发,加重患儿身体痛苦等严重不适感。胸部CT检查是确诊毛细血管炎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容易给患儿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且检查费用较高,不适用于一般家庭,临床普及率较低。而潮气肺功能指标与各类型呼系统疾病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目前临床研究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检查是评价呼吸功能改变较可靠及敏感的指标,对患儿病症轻重程度的诊断、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判定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通过记录不同自然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预后1年内反复喘息、哮喘情况及肺功能参数、病症评分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探索哮喘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不同自然史毛细血管炎患儿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的临床防治方案的正确拟定提供科学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小儿呼吸科收治并经治疗出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0例,其中男92例,女68例,年龄分布:1~2岁25例,占15.63%;6~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病情均符合毛细血管炎诊断标准;入选患儿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及家属同意;患儿家属均在认真阅读实验知情书前提条件下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患儿经相关影像学(CT、MRI)临床检查病情不符合毛细血管炎诊断;呼吸及心血管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史患儿;过敏体质及家族遗传特异性疾病患儿[3]。

1.3 研究方法

建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既往病史档案数据库,常规记录患儿性别、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并对患儿自来院就诊到出院的病史进行详细记录,治疗方案均采用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规临床治疗,并将出院时的潮气呼吸测量肺功能参数进行记录,记录患儿出院后的1年中因反复喘息而来我院复诊的患病情况,同时在患儿出院1年后复诊过程中,进行潮气呼吸测量,记录数据。反复喘息归类,按照2006年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4],所有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肺功能检测

潮气测量法采用肺功能仪(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Paed组合式肺功能仪),工作状态参数设置为:分辨率> 0.l mL,流速敏感度>0.5 mL/s,死腔容量2 mL。检测前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使上呼吸道保持通畅。操作时间在患儿进食后1~3 h,小儿食物消化过半无明显腹胀感且处于睡眠状态(口服10%水合氯醛,0.3~0.4 mL/kg)。具体操作过程:患儿呈仰卧位,颈部在略微向后伸展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其呼吸道处于顺畅状态。然后将连接流速仪柔软具有弹性的医用面罩,放置在患儿口鼻上,并避免气体泄露,同时每天矫正1次患儿的肺功能流速和容量参数,每1次测试10~20个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利用计算机自动选择出较为合适的TBFVL环(至少选择5个环)。肺功能测试前8 h不得对患儿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连续做5遍测试,每遍记录20次潮气呼吸,最后由电脑自动得出平均值[6]。测试完成后电脑自动记录TBFV环各项数值并取其平均值。

1.5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出院时与出院后1年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包括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及潮气呼气峰流速(PEF);出院1年患儿因喘息症状入院情况,包括反复喘息、哮喘;患儿出院时、出院1年内病症评分情况。病症评分以50分为临界值,平均分值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院时与出院后1年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出院1年肺功能指标与出院时比较均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出院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1年,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出院1年喘息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儿出院1年反复喘息、哮喘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病症评分情况比较

出院1年两组病症评分均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时两组病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1年时观察组病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下呼吸道梗阻所致的喘憋为特征[6]。肺功能是呼吸系统呼吸生理功能的重要反映指标,常规通气、脉冲振荡、潮气呼吸等是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常用方案,其中常规通气只可应用于5岁以上部分儿童,不适用于毛细血管炎婴幼儿,临床应用具有很大局限性。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反映婴幼儿肺功能的新型检查技术,可适用于任何年龄段儿童。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是在患儿安稳熟睡状态下进行的,通过专用面罩上流速传感器测量患儿呼吸系统功能的流速、容量相关性指标。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主要意义是明确诊断和鉴别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经大量临床研究结果验证其具有微创、患儿检测配合度较高、诊断明确率较佳等临床应用优势,从而得以在各类呼吸系统功能疾病诊疗中广泛应用[7]。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愈出院后往往会出现反复喘息等严重症状,一部分患儿日后病情会发展成为哮喘,这已直接危及患儿生命健康,降低其家庭整体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到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Lambert等[8]研究表明,患过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幼儿出现反复喘息的占40%~60%;而国外随访中,其数值是0%~42%[9]。有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反复喘息,易在儿童期发展为哮喘[10]。所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预后仍需进行关注。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婴幼儿肺功能评价的新技术[11]。TPTEF/TE、VPEF/VE、PEF是反映小气道阻塞的重要指标,因此能够敏感反映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小气道病变),因为毛细支气管炎属于显著性小气道病变,因此可以用来反映毛细支气管炎预后治愈与复发程度[12]。本研究对160例不同自然史毛细血管炎婴幼儿预后与肺功能主要参数的关系进行综合性分析,旨在为该类型患儿探索出科学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结果得出:出院1年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均较出院时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表明出院1年均出现气道阻塞障碍情况的加重,其中观察组的肺功能参数最差,具体表现为1年内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TPTEF/TE、VPEF/VE、PEF分别为(26.37±6.97)%、(26.71±9.75)%、(105.31±5.44)mL/s均比对照组的(26.37±6.97)%、(26.71±9.75)%、(109.46±11.22)mL/s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不同自然史的患儿在出院1年气道阻塞程度不同,病情反复程度不同,有特殊自然史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参数差,其病情反复程度严重,表明出院1年患者的后续治疗对疾病的治愈很必要。两组患儿出院1年均有反复喘息症状,其中对照组只有小部分出现反复喘息,观察组患儿出院1年出现反复喘息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对有特殊自然史患儿出院1年应给予后续治疗,减少反复发作的机会,进而有效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哮喘发生率[13]。目前认为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RSV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等也可引起该病[14-15]。除病毒对气道的直接损伤外,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免疫学机制,即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中存在免疫性病理改变。有RSV可作为变应原诱发特异性IgE的合成。IgE附着于肥大细胞表面与再次吸入的病毒抗原作用,导致反复喘息[16]。在本研究的随访中也发现,具有特应性体质的患儿,反复喘息的概率明显高于一般患儿。另外,本研究中针对两组毛细血管炎患儿出院时、出院1年内的病症评分情况予以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毛细血管炎患儿出院时病症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由此表明两组临床疗效均较佳;但出院1年内观察组病症评分[(55.26±1.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5.22±2.3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症评分分值≥50分表示患儿症状明显,这一结果有效验证观察组患儿远期疗效较对照组患儿差,特殊自然史毛细血管炎患儿其预后情况需要根据相关肺功能指标检测参数以进一步完善该类型患儿诊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目前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上,除了传统的抗病毒、对症治疗,近年来,抗炎性反应的免疫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的吸入治疗、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钠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16-17]。虽然对毛细支气管炎尤其是有特殊自然史的患儿,吸入激素的最佳和充足治疗时间及剂量仍有争议之处[18-19],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是RSV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泡腔内嗜酸性细胞聚集、脱颗粒并释放大量炎症递质,这些炎症物质可致气管平滑肌收缩,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导致毛细支气管阻塞。对于具有明显特应性素质倾向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从首次患毛细支气管炎到形成反复咳喘,其呼吸道经历了一个慢性变应性炎性反应和呼吸道高反应性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认为经呼吸道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够阻止毛细支气管炎后呼吸道慢性变应性炎性反应和呼吸道高反应的形成[20-21]。所以,对于特应性体质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来说,临床症状的缓解,并不能作为治疗的结束。本研究所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较一般患儿恢复缓慢,提示小气道病理性损伤的修复并未完成,在此过程中极易再次发现喘息,需继续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并非所有的患儿均应给与后续药物治疗,应重视具有特殊自然史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于此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及症状恢复后需细致的向其监护者讲明病情的,告知此类患儿体质的特殊性及病情的易反复性,并给予恰当的恢复期的后续治疗,并监测肺功能,以期减少患儿喘息反复次数,最终达到减少患儿病痛、减轻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的效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出院1年的反复喘息,能够为哮喘的发病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因此,重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出院1年的进一步后续治疗与巩固疗效,降低甚至避免反复喘息的发生,对有效避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一步发展成为哮喘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9-270.

[2] Tan YR,Yang T,Liu SP,et al. Pulmonary peptidergic innervation remodeling and development of airway hypersponsiveness induced by RSV persistent infection [J]. Peptides,2008,29(1):47-56.

[3] 任蓉,杨慧,侯桂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848-849.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1-1200.

[5] 刘春涛,何权瀛.正确理解、合理运用2006GINA[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6(1):1-2.

[6] Cautivo KM,Bueno SM,Cortes CM,et al. Efficient lung recruit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specific TH1 cells indused by recombinant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promotes virus clearance and protects from infection [J]. J Immunol,2010,185(12):7633-7645.

[7] 美国儿科学会.毛细支气管炎诊治指南[J].Pediatrics,2006, 118(4):1774.

[8] Lambert AL,Trasti FS,Mangum JB,et al. Effect of preexposure to ultrafine carbon black o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mice [J]. Toxicol Sci,2003,72(2):331-338.

[9] Wainwrigh C. Acute viral bronchiolitis in children-a very common condition with few therapeutic options [J]. Paediatr Respir Rev,2010,11(1):39-45.

[10] Haland G,Carlsen KC,Sandvik L,et al. Reduced lung function at birth and the risk of asthma at 10 years of age [J]. N Engl J Med,2006,355(16):1682-1689.

[11] 王群,欧维琳,宋晓丹,等.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九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23):46-48.

[12] 曹菊英,杨希晨,刘桂花,等.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与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03-1706.

[13] 张皓.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5):366-368.

[14] 宫淑琴.肺功能检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57-458.

[15] 张海邻,金可,陈小芳,等.婴儿特应性体质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4,6(7):551-552.

[16] 易阳.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5):494-498.

[17] Kajosai M,Syvnen P,Forim M,et al.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during and after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onchiolitis may decrease subsequent asthma [J]. 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00,11(3):198-202.

[18] Cade A,Brownlee KG,Conway SP,et al.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nebulised corticosteroids in acut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al bronchiolitis [J]. Arch Dis Child,2000,82(2):126-l30.

[19] 余阗,李云,陈敏.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特点及应用吸入性糖皮质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 22(22):1703-1704.

[20] 张艳丽,张振武,王秀芳,等.潮气呼吸肺功能评估婴幼儿大叶性肺炎病情的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2):2-4.

第4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临床诊治; 万托林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6-0051-0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于临床常见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特点主要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痉挛、气道反应性增加等[1]。从相关报道及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接诊情况来看,本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今全球已有哮喘患者大约3亿左右[2-3]。虽然WHO已制定哮喘防治指南十余年,但是依旧有大量的哮喘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过敏性鼻炎属于哮喘常见并发症,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发生率在60%~90%,该并发症除了会加重支气管哮喘,还会对哮喘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5]。基于此,临床处理该疾病时,除了要尽早做好确诊外,还应积极控制哮喘同时加强过敏性鼻炎的对症治疗。为了进一步临床诊治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接诊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血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X线片检查、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确诊,符合有关于哮喘诊断标准及WHO《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的标准[6]。本次研究入选对象皆排斥先心病、佝偻病、支气管发育不良、中度贫血、严重心肝肾及其他肺部疾病等患者[7]。所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6~29岁,平均(22.7±3.1)岁;病程2 d~1个月,平均(7.2±2.4)d;轻度8例、中度12例、重度20例。研究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5~28岁,平均(22.5±3.2)岁;病程1 d~1个月,平均(7.4±2.2)d;轻度7例、中度13例、重度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呋麻滴鼻液滴鼻处理后加用酮替芬治疗,以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2.2 研究组 本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万托林(葛兰素史克公司,国药准字H20090514)雾化吸入治疗,将其加入10 ml生理盐水后,采用85G1205型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机(德国百瑞公司)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4次,每次1.0 ml,持续吸入10 min,同样以连续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行疗效评定,评价指标包括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过敏性鼻炎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其中ACT评分采用美国胸科学会(ATS)2005年制定的25分ACT测试表评定;过敏性鼻炎评分根据患者鼻炎症状与体征严重程度进行评定;肺功能指标由同一位技师测定,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同一台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包括用力呼气流量(PEFR)、25%、50%、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RF);生存质量评分采用国内李凡等学者制定的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量表测评[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过敏性鼻炎属于本病常见合并症,同时两种病症属于呼吸道常见过敏性疾病,两者除了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外,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及病理学改变等方面皆有相似之处[9]。相关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支气管哮喘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大约高4~20倍,而正常人群中支气管哮喘发生率约为2%~5%。现代医学常采用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兴奋剂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各种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得到一定的认可,但是疗程较长,加上极易反反复复,故而并非最佳选择。近几年,祖国医学从风、痰、瘀、虚、肝腑不调等方面入手,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中西并重及内外合治的原则,使得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呋麻滴鼻液滴鼻+酮替芬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万托林雾化吸入处理,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过敏性鼻炎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等方面的改善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应及时采取综合诊断方式处理,及时确诊后采用呋麻滴鼻液滴鼻+酮替芬治疗,并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过敏性鼻炎评分改善明显,同时肺功能改善与生存质量改善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桂芳,孙宝兰,赵军华,等.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8):154.

[2]谭智敏.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相兼为患中医临床治验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0,16(8):72-73.

[3]江程澄,吴亚梅.糠酸莫米松吸入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3):467-469.

[4]樊春红,杨铁生,唐素玫,等.过敏原检测在诊断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8):3422-3424.

[5]阙镇如,冉骞,林丹琪,等.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检测变应原及血清酶学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3,7(8):1153-1154.

[6]胡郁刚,林文伟.扎鲁司特联合信必可治疗伴过敏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386-2387.

[7]彭向东,何晟.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4):1118-1119.

[8]段庆芳.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12-213.

[9]周建生.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6):42-43.

[10]林群,郑华婴,黄少敏,等.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65-466.

[11]林士军,王桂杰,刘玉春,等.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53-54.

[12]肖震.布地奈德鼻喷剂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42-143.

第5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患儿 临床护理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患儿年龄小症状重,家属异常焦虑担忧患儿有生命危险。对此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新的整体护理模式,把患儿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每天成效护理为标准值,运用图表向患儿提供主动、连续的护理,针对疾病和患儿以及家属心理进行多方面多元化预见性、目的性的护理,适时为患儿缓解症状、解除痛苦让家属满意。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具有减少平均住院日,规范诊疗行为,增加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完整性以及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等作用。2010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分别对其实施传统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3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平均5个月,观察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平均5.1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入院时按照CNP进行护理。①CNP的制订:建立CNP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参照标准护理计划制订CNP。对全科人员进行了CNP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并掌握路径。主要项目有入院指导、检查检验、治疗、护理、饮食、活动、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和效果评估等,以表格形式列出(由科室制定)。②CNP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组按照指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实施医疗护理,在治疗方法上成立实施小组,根据毛细支气管炎的疾病护理常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原则,以确保其可行性。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分4部分,分别为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知识宣教表(包括临床表现、基本治疗、护理及预期目标);治疗程序指示表;临床护理路线图(包括检查、化验、用药、护理措施);出院指导表。

观察指标:对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症状缓解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患者家属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调查表为医院自制,其中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95分为非常满意,8分为满意,75~84分为一般,75分以下为不满意。健康知识掌握90分为非常好,80~90分为好,80分以下为一般。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P

结 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讨 论

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较,CNP体现了医院多专业、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了各相关科室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通过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干预和监控作用,规范了诊疗护理程序,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缩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只要患儿病情沿路径指示方向发展,无特殊变化,且路径所规定的工作完成,达到出院指标后患儿即可出院,到门诊随诊,明显缩短了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和降低了住院费用,把患儿的痛苦降到最低点。提高了工作效率。

CNP与传统的护理方式相比较,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CNP能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理念,有效协调患者的治疗护理,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团队精神,真正体现了团队护理的精髓,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都需沿路径内容进行,并由小组人员具体落实,有效的工作指导、有预见和有计划的工作,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保证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增加,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家属同意,已成为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和护理职责。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理人员把相关信息如实地告知患者及家属,患儿治疗全过程“透明化”。家长获得信息做出决定,减轻了焦虑,维护了家长的知情权,使其满意并取得家长的信任。通过CNP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应用,实现了医疗质量标准化,切实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及时缓解患儿症状、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技术管理流程和管理理念。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第6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血小板增多;炎症因子;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b)-010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children with bronchopneumonia combined with thrombocyt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support for bronchial pneumonia severity monitoring. Methods 198 children with bronchopneumonia of Pediatrics Department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platelets counts. Platelet counts,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severe pneumonia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fever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271). The incidence rates of breathing, difficulty breathing in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0.000). Levels of C-reaction protein,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31, 0.005, 0.003). The incidence rate of severe pneumonia in study group was 36.46%, the incidence rate of severe pneumonia in control group was 18.63%, the difference was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5).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of study group was (10.52±2.49) d,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6.86±2.18) 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36). 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bronchopneumonia combined with thrombocytosis have more sever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rombocytosis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monitor the severity of bronchopneumonia.

[Key words] Bronchopneumonia; Thrombocytosis; Inflammatory factor; Clinical feature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诱发,儿科住院的患儿中因支气管肺炎住院的比例在24.5%~65.2%[1]。在重症肺炎时,因严重感染导致机体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形成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 syndrome,MODS)[2-3],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6],近年来,细菌耐药的现象日趋严重,进一步增加了重症肺炎的治疗难度,临床上常使用的病原学检测手段存在假阳性率高,检测周期长等缺点,因此,如能早期判断患儿支气管肺炎的严重程度,预防并发症,对改善患儿预后和降低支气管肺炎相关死亡率有积极的意义[7]。研究发现,外周血血小板升高的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情重,平均住院时间延长[8]。国内研究也提示,血小板升高的重症感染患儿发展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概率增高[9]。Hsu等[10]的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等炎症因子的增高和血小板的升高有关,血小板升高的程度可间接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和组织损伤的程度。目前国内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增多和炎性反应程度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设计了此项研究,通过对血小板增多支气管肺炎患儿和血小板正常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对照分析,探讨血小板增多患儿的临床特征及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以探讨血小板能否作为评判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轻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6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98例,其中男121例,女77例,男女比为1.57∶1。根据患儿血小板检测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96例,血小板计数>300×109/L,其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0.5~7岁,平均(3.43±1.27)岁;对照组102例,血小板(100~300)×109/L,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0.5~8岁,平均(3.87±1.42)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儿的法定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患儿有急性起病、呼吸急促、咳嗽、喉部痰声等临床症状,有典型的支气管肺炎的X线表现,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1]中的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②经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培养确认;③患儿入院前4周内未用过可能影响导致血小板升高的药物治疗;④入院前未经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抑制剂等可能导致炎症因子变化的药物治疗;⑤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⑥排除其他系统炎症;⑦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⑧患儿家长知情并同意配合研究。

1.3 检测方法

患儿入院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小板和炎症因子检查。①外周血1 mL,EDTA抗凝,采用贝克曼库尔特Z2全自动细胞分析计数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常规和血小板计数。②炎症因子测定,外周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TNF-α水平,试剂盒由上海川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美国BIO-RAD伯乐-iMark酶标仪,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由西门子公司提供。

1.4 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方法

参考WHO小儿重症肺炎的标准[12]:确诊支气管肺炎并有嗜睡、拒食、胸壁凹陷、发绀等症状,且有:①吸氧后症状改善不明显;②呼吸或循环衰竭的表现;③中毒症状;④肺实变表现;⑤脓胸、败血症、DIC等严重并发症。①、②为必备项加③、④、⑤中任一项即确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表现情况比较

研究组喘息、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研究组CRP、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重症肺炎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重症肺炎发生率为36.46%(35/96),对照组为18.63%(19/10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927,P=0.005)。

2.4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10.52±2.49)d,对照组为(6.86±2.18)d,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8,P=0.036)。

3 讨论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的变化除了与出凝血疾病紧密相关外,在免疫和炎症中扮演者同样重要的角色,对许多疾病如重症肺炎、脓毒症、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血小板表面存在大量的固有免疫受体、黏附分子及免疫介质,介导血小板与白细胞、病原体、病原体分泌物和炎症状态的内皮细胞相互作用[13]。当机体内环境处于稳态时,血小板与白细胞表面没有结合,而当炎症及免疫因素激活血小板后,它会黏附到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并与淋巴细胞相互作用[14]。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结合后,触发趋化因子释放,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包括抗菌肽、高浓度丝氨酸和金属蛋白酶等在内的颗粒内容物,并构成中性粒细胞外结构(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从而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捕捉[15]。血小板黏附到单核细胞以后,诱导单核细胞合成和分泌重要的细胞因子[14],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血小板还释放大量因子如血管生成因子、趋化因子、CD40L等,向白细胞释放信号[16]。这些发现表明血小板可以通过直接黏附或释放可溶性产物等多种机制进而调节、放大白细胞反应,进一步说明血小板在炎症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研究发现合并血小板增多的肺结核患儿症状较重,X线胸片显示病变范围更广,常见空洞[17]。有报道显示,伴有血小板增多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并且胸腔积液并发症易出现在血小板增多的患儿[18]。此外,婴幼儿体内的血小板生成素含量要高于成年人,且对外界刺激敏感[19],受到感染刺激的时候易导致血小板增多,所以外周血小板计数有可能作为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之一进行监测。

感染时可诱发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强,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浓度会在短期内出现变化,这个反应的时期称为急性期反应,而出现改变的蛋白就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20],CRP就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急性期、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及其他损伤时血清中会检测到CRP,从这个意义上说,CRP也是多种病因下都可产生的一种炎症因子。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监测中,CRP的改变又早于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指标的改变,是监测患儿炎症水平常用的指标。

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均可产生TNF-α,主要来源为巨噬细胞。TNF-α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一种多效性的前炎症因子,在炎症的发生中发挥促进作用[21]。TNF-α除了可直接作用于靶胞发生反应外,还能诱导其他炎症因子生成促进T细胞增殖、B细胞活化和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在正常情况下,TNF-α在机体内浓度较低,具有调节应答,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多种生理功能,若明显升高则可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器官损害,甚至多系统受损。有文献报道,TNF-α水平与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22]。研究发现囊性纤维变引起的进行性坏死性支气管炎患者,其单核巨噬细胞在脂多糖刺激下,可分泌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促进中性粒细胞在气管周围和气管内浸润,最终使炎症加剧,组织坏死。

TNF-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T细胞、B细胞等多种细胞均可产生IL-6,在生理条件下可调节免疫应答,浓度极低。当机体发生感染时,体内的病毒细菌、TNF-α、INF-γ、PDGF等因素可诱导机体释放大量的IL-6。目前发现,IL-6水平增高是最早出现的感染指标,比CRP的改变要提前很多。研究显示,重症肺部感染患儿和并发症患儿IL-6明显高于轻度感染患儿,提示IL-6在支气管肺炎病情监测中有重要意义[23]。

本研究显示,血小板增多患儿的CR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未增多患儿,提示血小板增多患儿的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免疫反应增强,病情易向重症发展;对重症肺炎发生率的评估也显示,血小板增多的支气管肺炎患儿重症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也长于未增多患儿。血小板计数可间接反映支气管肺炎患儿体内CRP、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

总之,血小板计数可间接反映CRP、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预测支气管肺炎的严重程度,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治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少华.支气管肺炎伴血小板增多患儿临床特征及免疫状态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3645-3647.

[2] 马爽,藤琳,尹辛大,等.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介素8与重症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1):1203-1206.

[3] 易燕桃,李迪,黄小瑜,等.儿童支气管肺炎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6):180-182,189.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5] 高芹凤.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84-85,88.

[6] 穆菁.山莨菪碱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1):96-98.

[7] 刘春艳,贾鹏,刘文君,等.3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46-1647.

[8] Sreenivasa B,Kumar GV,Manjunatha B. Study of significance of thrombocytosis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J]. Int J Contemp Pediatr,2015,2(2):103-107.

[9] 廖景文.肺炎婴儿危重病例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关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6):572-574.

[10] Hsu HC,Tsai WH,Jiang ML,et al. Circulating levels of thrombopoietic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clonal and reactive thrombocytosis[J]. J Lab Clin Med,1999,134(4):392-397.

[1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85.

[12] Patria F,Longhi B,Tagliabue C,et al. Clinical profile of recurre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J]. BMC Pulm Med,2013,13(1):1-8.

[13] Rondina MT,WevTich AS,Zimmerman GA. Platelets as cellular effectors of inflammation in vascular diseases[J]. Circ Res,2013,112(11):1506-1519.

[14] Weyrieh AS,Elstad MR,McEver RP,et al. Activated platelets signalchemokine synthesis by human monocytes[J]. J Clin Invest,1996,97(6):1525-1534.

[15] J Clark SR,Ma AC,Tavener SA,et al. Platelet TLR4 activates neutrophil extraeellular traps to ensnare bacteria in septic blood[J]. Nat Med,2007,13(4):463-469.

[16] Semple JW,Italiano JE Jr,Freedman J. Platelets and the immune continuum[J]. Nat Revlmmunol,2011,11(4):264-274.

[17] Reiff A. Treatment of 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with tocilizumab-the role of anti-interleukin-6 therapy after a decade of treatment[J]. Biol Ther,2012,2(1):1-12.

[18] 陈波.不同转归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及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146-148.

[19] Matsubara K,Nigami H,Yura K,et al. Serum thrombopoietin level and thrombocytopenia during the neonatal period in infants with Down's syndrome[J]. J Perinatol,2010, 30(2):98-102.

[20] 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l生出版社,2010:131-132.

[21] 李瑾,张秀丽.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27-528.

第7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Q:冬季的到来,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请问临床上为什么要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

A:如果是鼻腔、鼻咽部、咽部、喉部发生感染,我们临床上就称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感染是指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织等部位的炎症。我们一般平时所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普通感冒、扁桃体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等。

年轻父母要重视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周围组织的并发症,比如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咽部扁桃体周围组织的脓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会引起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脑膜炎、肾炎以及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因此,年轻父母千万不要忽视了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上呼吸道感染都需要用抗生素吗

Q:据说一般的儿童平均每年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为4-6次,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吗?一旦发生感染是不是都需要抗生素治疗?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A:确实,一个正常的儿童每年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平均为3-6次,有10%的孩子还会超过这个范围,达到8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我们要明确感染部位的定位,因为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抗生素指征较强的情况有:扁桃体咽炎、急性会厌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等,而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90%由各种病毒引起,又如急性喉炎,其主要病原也是病毒。因此在疾病起始阶段不应该用抗生素,更不应该用价格昂贵的抗生素。此时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包括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减轻症状等。如果鼻分泌物已呈粘稠脓性、病程达7天以上、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应考虑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尤其城市内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孩使用抗生素过多、过频、过滥,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资料显示:普通感冒患儿92%~98%均使用抗生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和医政部主任冠克博士最近在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上指出:在中国有1/2儿童一旦出现咳嗽、流涕症状就使用抗生素,其中真正需要使用者仅25%。这一点,年轻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

滥用抗生素有何危害

Q:请问,不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有的医生也给孩子用了抗生素,或滥用抗生素,这会对儿童造成哪些危害?

A: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后果除导致药物资源的浪费外,药物过敏反应和毒副反应会对儿童造成直接危害。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每年有10余万人死于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抗生素占了近2/3。年轻父母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不要认为会开贵重药的就是好医生。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也可以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一个正使用抗生素的孩子如果出现发热、出皮疹、哭吵、腹泻、胃口差、呕吐、肝脏或肾脏损害、听力减退等等都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所致。滥用抗生素可以引起体内正常菌群紊乱,可以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严峻的医学问题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正视的现实。

孩子为何会反复呼吸道感染

Q:经常有年轻父母来问,孩子为何会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A: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一种情况属于反复呼吸道感染。一般来说,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2岁的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一年超过7次;3岁以上的幼儿一年超过6次;6-12岁的儿童一年超过5次,或每年患下呼吸道感染2~3次者,即可称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全身性因素:如有的孩子免疫力较低(包括先天性或后天性各种因素所致)。

*呼吸道解剖和发育因素:有的孩子支气管或肺发育不良等。

*局部因素:比如有的孩子患有鼻窦炎或慢性扁桃体炎,病灶未能得到根除,孩子就很容易得反复呼吸道感染,这往往是一般家长易忽视的一个因素。

*其他因素: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贫血或体内缺乏维生素A或微量元素等等。

因此,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首先要细查其根本原因,切忌无原则滥用抗生素,如有的孩子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用过多的抗生素非但无必要,而且对孩子身体也是十分有害的。

小儿气管支气管炎如何处理

Q:现在小儿气管支气管炎十分常见,请问引发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旦发生家长该如何处理?

A: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主要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感染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初始病原以病毒为主。百日咳杆菌近年有增加趋势,尤其在3个月以下和7岁以上,肺炎支原体是又一重要的病原,此外,衣原体也是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的一个易被忽视的病原。

非感染性的因素最常见的是过敏。我们常常说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其本质就是一种过敏性气管支气管炎。此外异物吸入、各种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前期均可有气管支气管炎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小儿气管支气管炎也是容易滥用抗生素的一种疾病,年轻父母要注意:对明确是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支原体性或衣原体性气管支气管炎,以及孩子原先已明确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或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有使用抗生素必要。对病程≥7天、咳嗽加重伴浓痰、化验血有白血球升高者,这些情况下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对病程<7天的,或者是过敏性气管支气管炎等就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第8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发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2、2013、2014连续3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14. 9%、15. 1%、16.78%。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因子参与,以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目前有研究显示[2]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因此我们拟收集2011年1月~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儿童,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儿童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诊断为非支气管哮喘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研究组平均年龄(5.2±1.3)岁,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6±0.9)岁,男15例,女1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①入院后临床资料完整。②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符合儿科学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近期无激素使用史。③每个研究对象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②肝炎病毒携带者,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药物有过敏、家族哮喘史者。

1.4 方法 研究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化痰、平喘、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1.5 研究方法: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嗜酸粒细胞水平。实验室指标测定方法:血球分析仪计算嗜酸粒细胞水平。肺炎支原体抗体DNA含量使用免疫凝集法测定,当大于5×102时定义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7%(14/30)、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嗜酸粒细胞水平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及嗜酸粒细胞水平分别为(538.9±158.3)×106、(328.6±82.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如变态反应、遗传、环境及病原微生物感染。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研究的深入,发现肺炎支原体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既往研究[2]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通过自身神经氨酸受体抑制气道纤毛活动,诱导呼吸道局部的炎症反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肺炎支原体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使CD4+、CD8+、CD4+/CD8+、Th1/Th2表达下降,导致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促进IL-4等炎性因子分泌增多,而IL-4能激活PTK、JAK激酶,增强其抗原呈递能力,诱导IgM向IgE转化[3,4]。此外IL-4还能上调B细胞IgE转录,增强IgE介导的嗜酸粒细胞脱颗粒,上调P-选择素介导的级联炎症反应,加剧嗜酸粒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5]。

本次研究还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嗜酸粒细胞水平分别为(538.9±158.3)×106、(328.6±82.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肺炎支原体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导致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诱导嗜酸粒细胞及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的发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 2004, 24(2): 100 -106.

[2]史瑞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 2002, 13: 94 -96.

[3]尹洪云,曹兰芳.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J].医学综述, 2001, 7(1): 18 -20.

[4]陈汉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关系初步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5): 512.

[5]Piippo-Savolainen E,Korppim.wleezy babies-wheezy adults Review on long-tern outcome until aduthood after early childood wheezing[J].Acta Paediatr,2008,97(1):5-11.

[6]范维维,林 红,覃世坚,等.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 2006, 28(1): 59.

[7]Castro-Rodriguez JA. The asthma predictive index:a very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asthma in young children[J]. J AllergyClin Immunol,2010,126(2):212-216.

[8] Dumke R , Schnee C , Pletz MW ,et 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spp. Infection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Germany, 2011-2012 [J]. Emerg Infect Dis 2015,21 (3): 426-434.

[9] 陈汉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关系初步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5): 512.

第9篇:支气管炎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急性气管炎 支气管炎 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是此病常见的发病原因。其中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肺炎支原体、衣原休也是本病的致病菌。理化因素刺激属于非生物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吸入某些刺激性较强的物质所致。常见致病因子有粉尘、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强酸、强碱、某些挥发性溶剂)等。吸入能够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有机粉尘或真菌孢子等。除上述主要病因外,过度劳累、着凉也可诱发本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气管-支气管充血、水肿、纤毛细胞损伤、脱落,分泌物增加。炎症消退后,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多能恢复正常。

(二)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初期以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发热时可有头痛、乏力等症状;炎症累及支气管黏膜时,可有咳嗽和咳痰,这是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表现;开始以干咳为主,3~4天后,可咳出黏液性痰,随病程发展可转为脓痰,偶有痰中带血;有时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胸腹部肌肉疼痛,咳嗽可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伴支气管哮喘时,可有喘息、胸闷和气促,听诊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及干湿音,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及干湿音,咳嗽、咳痰后可消失,无其他并发症。本病症关和体征如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支气管炎。

(三)诊断要点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通过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片、血常规检查、病毒抗体检测和痰细菌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胸部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有肺纹理加深。

(四)治疗原则

此病一般无需住院。如有合并症或有其他慢性病史的病人可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对于咳嗽剧烈者,可用止咳祛痰药物治疗,但需慎重使用镇咳药;对有支气管痉挛喘息症状者可适当应用茶碱类或β2-受体激动剂;对有发热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或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应用抗生素要有病原学检查依据,否则不宜作为常规使用药物。

(五)护理

1.护理评估

(1)病因评估 询问病人健康史,发病原因、与周围环境因素的关系,以便帮助病人识别疾病的危险因素。

(2)病情评估 主要是对病人呼吸道症状、体征,如咳嗽、咳痰、头痛、乏力、胸闷、气短和发热等,以便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包括:咳嗽性质,如干咳、阵发性或持续性,伴随的症状及影响因素等。

(3)健康行为与心理状态评估 主要评估病人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重视程度,评估是否掌握疾病预防及注意事项,同时,注意病人所伴随的相应的心理反应,如呼吸道症状导致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胸闷、气短所引起的紧张和焦虑等心理状态改变。

2.护理诊断 病人可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常见护理诊断基本相似,但与个体差异有关。护士可根据病人不同相关因素提出确切的护理诊断。

3.护理目标 通过护理要使病人能够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缓解症状,维持病人舒适状态。

4.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对老年人群患病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老和变化。其肺泡数量减少,且泡壁变薄,泡腔增大,弹性降低,呼吸功能也不断下降,对缺氧和呼吸系统的调节功能也随之减低,咳嗽反射减弱,免疫力低下,使老年人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加之老年人常患有其他慢性病变,如脑血管病等,一旦卧床,并发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其护理要点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咳嗽、咳痰,多应用化痰药物治疗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禁用或镇用镇咳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昏迷。加强护理,勤翻身、叩背或其他物理排痰法。当出现症状时,应尽量取侧卧位。一般健侧卧位利于引痰,可左右交替卧位。

(2)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呼吸、脉搏及节律的改变,注意痰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如发现病人精神不振或嗜睡、懒言、不喜活动或呼吸困难及发绀等出现,应高度重视,急查血气分析。

(3)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 按时服药,正确使用吸入药物或雾化吸入器,定时留取痰标本,及时检查痰细菌培养,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应用。

5.健康教育

(1)嘱患者及时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

(2)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3)对吸烟者,指导忌烟。

(4)改善劳动与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避免接触或吸入过敏原。

(5)按医嘱用药,如2周后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