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药剂学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药剂学研究方向

第1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 中医方剂;知识量表化;近似推理方法

中医方剂学是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其走向现代化的研究中,寻求适合其量化表达的数学方法是中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首先在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这一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炼方剂功效相关因子间的关系

简单的一张处方,围绕其功效,究竟存在着哪些关系呢?依据中医方剂学理论,与方剂功效相关的主要因子有药物(本文中所有“药物”的概念均指中药而言)、药量、药效、适应证候等,研究发现这些因子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药效关系”、“证效关系”、“候效关系”等,从数学上看,这些都是带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这些关系进行研究,笔者提出了方剂功效量化的算法模型。

量效关系,即指方剂药物剂量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药物剂量对方剂功效的贡献度。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方剂药物的剂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缘故,即相同剂量的方剂药物,由于受到药物特性(物理的、化学的)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力度是不同的。

药效关系,即指方剂中不同药物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由方剂药物带来的不同药效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强度。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方剂功效不等于药物之药效简单叠加的事实。方剂由多种药物组成,每种药物有几种到十几种药效不等,在一个方剂中起码会有几十种药效,而方剂功效是集合了这些药效的相互作用后而产生的。

证效关系,即指“证”(中医诊断学概念,是病的不同类型,往往随病程的不同时期而出现,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常见有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情况)对方剂功效的需求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证”和“效”(方剂功效)之间的一致性,即认为一个有效的方剂,其功效和临床所见的“证”应该是对应的。如“气虚血瘀证”,依据中医治疗学理论,需要用“益气活血”(效)的方法来治疗,于是我们建立了“证效关系”的知识表,并采用规则法进行表达。

候效关系,即指“候”(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和方剂功效的关系。这一关系要研究的是“候”对方剂中诸多药效的选择性,且这种选择性直接影响所用方剂的功效性质(定性)。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一个方剂中的几十种药效在治疗某种证候时并不是全部都在发挥作用这样一个事实。

除了上述这些关系之外,影响方剂功效的还有其它一些关系存在,例如“构效关系”(方剂的配伍结构和方剂功效的关系)等,本研究初步表明,在这一关系中存在着更加丰富的知识,有待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

2 方剂功效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2.1 计算相对药量

计算方法:注:m.最小药量(常用药量的下限);n.最大药量(常用药量的上限);

x.实际药量;f.相对药量(无纲量)。

原理:把操作数据(药物和剂量)转化为信息数据(药物和贡献度),基本原理在于求出药物剂量在其历史用药范围中的权重。

意义:计算的结果可以对每种药物在方剂中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并对该药物的所有药效的强度进行量化表达。例如“桂枝汤”中“桂枝”的贡献度是108,那么暂定它所具有的散寒、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平冲、降逆的药效强度均为108。

结果:以“桂枝汤”的药物组成为例(见表1)。表1 “桂枝汤”的药物组成(略)

结论:计算的量化结果符合中医方剂学对“桂枝汤”药物贡献度的认识(桂枝为主药,生姜协助桂枝,芍药配和桂枝,大枣协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

2.2 计算功效强度

计算方法:注:fi.甲药某一项被计算前的功效值;fi’.甲药某一项被计算后台阶的功效值;fjk.乙药第k项的功效值(数值上等于乙药作用量);n. 乙药功效总数目;r=1——药效相同(此种情况下fj’=0);r=2——乙药效对甲药效单向协同;r=3——甲乙药效双向协同;r=4——甲乙药弱 抑制;r=5——甲乙药效强抑制;r=0——无关系。

原理:方剂功效定性、定量的计算取决于药效的强度及相互作用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归纳为6种:无关系,相同关系,协同关系(单向协同、双向协同),抑制关系(强抑制、弱抑制),这些关系用矩阵知识表进行表达。

意义:计算出方剂功效的性质和强度(定性、定量),其计算的结果是预测该方剂适应证的重要依据。

结果:以“桂枝汤”的功效分析为例(见表2)。表2 “桂枝汤”的主要功效分析(略)

结论:从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从最高值的“解表”(权重246)到其半衰值的“平冲”(权重123),基本涵盖了中医方剂学及其它传统文献对“桂枝汤”的分析和认识。即“桂枝汤”主要功效为:解表散寒(治疗外感);降逆平冲(治疗奔豚症);温经通脉(现代临床用桂枝汤治疗冠心病)。以下的补血、益气、止呕等功效,符合《金匮要略方论》文献中用“桂枝汤”治疗妊娠呕吐的认识。

2.3 计算贴近度

计算方法:注:α.贴近度;ai.甲药第i种性味归经,真为1,假为0;bi.乙药第i种性味归经,真为1,假为0;n.两种药所具有的不同性味归经总数量。原理:按照药物的性(寒热温凉等)、味(酸苦甘辛咸等)、归经(十二经)等数据,对2种药物的近似程度用函数进行计算,函数夹角的大小与贴近度的值成反比。

意义:药物的贴近度,主要参与不同药效相互作用(6种方式)的计算。贴近度小,相互作用的强度弱;贴近度大,相互作用的强度强。

结果:参见上例。

结论:参见上例。

2.4 方剂功效聚焦方案

从上面对“桂枝汤”功效的分析结论可以看出,一个方剂往往会有诸多功效,根据在临床上的实际情况,怎样计算出方剂的哪些功效是在实时发挥作用呢?我们依据中医方剂学“方证(症)相应”的理论[1],采用排除法,利用“候效关系”的选择性对方剂功效进行排除,被排除的功效不参加当前的计算,于是便得到了更适合当前临床表现的功效,我们暂且将此方案称作“方剂功效聚焦方案”。

结果:以《伤寒论》第12条的“桂枝汤”功效分析为例(参考文献: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结果见表3。表3 方剂主要功效聚焦方案(略)

结论:此“桂枝汤”功效结论,完全适应中医《伤寒论》讲义“风寒外束肌表”、“外邪干胃,胃气上逆”的病机分析。

3 方剂功效量化研究的意义

3.1 量化方法突破了频次统计的局限

长久以来,中医学量化研究的方法除了实验科学之外,就是计算科学了。众所周知,实验科学的量化研究是分解的、局部的,距离研究人的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计算科学多年来在中医学的量化研究方面多是基于频次的计算[2],而对中医学这个复杂的知识系统来说,仅限于频次统计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笔者应用近似推理技术提出的方剂相对药量、药物贴近度概念,并建立药效相互作用关系的知识表,是中医方剂学研究中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尚未见国内外文献中有类似的报道,此研究具有原创性的意义。

3.2 方剂功效的量化使主治证的预测成为可能

在类似的研究中,多数研究习惯于正向推理的研究,即把医生自己的评述和结论作为切入点,并完全按照医者的思路进行模拟来完成“重复”(经验重复)的目的。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受到主观因素的局限,使研究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本研究是从处方入手,且研究过程中强调回避医生的主观评述和结论,尽量使研究在客观的数据中进行。中医学认为“药不离方,方不离证”,因此从方剂药物切入,对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计算,推导出其所适应的病证以及临床表现的主次序列成为可能,这是一个由结果到原因的逆向推理。

3.3 量化的分析使人的经验变得直观

有经验的中医医生都相信“灵感”,甚至有人称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门“艺术”,这些都表明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形象与逻辑的水融,具有直观理性思维的特征和方法论,伴随中医学这一特点的是缺乏定量化的知识结构[3]。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医治疗经验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特点,往往要求学习者具有很高的悟性,这给中医学的继承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为中医学的传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中医学的发展也由此受到了制约。

我们在逆向思维指导下的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不仅基本做到了符合专家的认识(机器学习),而且为解读专家经验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数据(知识发现),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对专家知识的量化表达,使人的经验变得直观,容易理解,便于学习,还可以做到重复性操作。

3.4 量化的数据为新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近似推理理论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也遇到了难以提高的台阶,原因就是它依赖先验知识的局限,为了突破这个局限,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在新技术的寻求方面。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成为我们研究的首选,由于它具有支持高维样本、非线性建模、适用于小样本等特点,特别是能够给出所建模型泛化能力的界的特点[4],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svm归纳学习方法完全基于数据,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先验知识,在理论上,两者能在一定条件下而优势互补,但在实际研究案例中并未见报道。我们将在中医方剂功效的量化和分类研究中首次实践两者的结合,尝试svm学习与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以方剂功效为主题的方剂分类学习,并对其遣药组方规律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描述。这其中定量计算将为这一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3.5 研究结果引发的中医评价技术

中医的评价问题是中医学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对这一问题这里不进行任何深入的讨论,只想从我们研究的结果提出一个见解:通过计算技术对方剂功效的定性和定量化处理,可在中医学理论的框架内,以方、证为中心,对临床的诊疗方案提供具有评价意义的技术。这种评价技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方证一致性评价;②效法一致性评价;③候性一致性评价;④处方药效释放率评价。

4 小结

以上研究是对我们20多年对中医学信息研究的延续、自然发展和深化,围绕方剂功效相关因子的各种关系(量效关系、药效关系、候效关系、证效关系)的量化计算,提出有效的数学表达方法,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方剂功效进行分析,并实现量化的表达,是我们在中医方剂学理论的数学建模方面进行的尝试,为研究把人的经验转化为可形式化描述的知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探讨,这不仅对中医学术和经验的传承具有原创的意义,而且对复杂系统的描述理论和计算机学习等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 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6(2):11-12.

[2] 何前锋,崔 蒙,吴朝晖.方剂中配伍知识的发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7):655-658.

第2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1.理论教学改革内容

1.1传统制剂方法与现代制剂工艺的比较

中药制剂是我国的一门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是中华民族用药经验和理论几千年的总结。由于中药的种类繁杂及历史条件的限制,全国各地制剂方法千差万别,因此中药制剂工艺难以适应现在GMP的生产及要求,研究中药制剂技术、改进制剂工艺是中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一原因,我们在中药制剂学授课内容上加强了传统制剂方法与现代中药制剂工艺对比教学研究,如牛黄解毒丸,传统的制作时间需5~7天,费时费工;现代制剂新工艺改为牛黄解毒片直接用粉末,压片,制成制剂,只需2—3天,大大节省了制剂时间,而改进后的制剂品各项指标基本与原工艺制剂品一致 [2]。为了鼓励中药专业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借鉴新的科技成果并应用于中药制剂学,我们自编了《中药制剂学实验教学教材》,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药制剂原理及现代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新成果及新进展,在阐明制剂原理的基础上,以中药制剂必然向制剂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化等方向发展,使我国传统中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药材而充分发挥药效及疗效。

1.2加强中药制剂原理的讲授

由于中药制剂学原理的研究是中药制剂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如果中药制剂原理讲清楚,那么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在中药制剂学的理论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中药制剂的科学依据和各类药材之间的作用,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制剂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及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通过这种原理的讲解,可引导学生结合中药分析及中药化学等相关知识,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

1.3重视与中药制剂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应用

中药制剂学与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与中药炮制也密切相关,如中药大黄的酒制,延胡索醋制,以及有毒药理如川乌的水解炮制方法,以上目的或改变药物的作用或减少药物的毒性。再如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的中药制剂标准制定可应用到中药制剂学课程的中药质量研究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上方面的教学改革中,笔者充分利用本校在中药分析、中药化学等优势,结合现代研究的成果,将其应用到中药制剂教学及实验中,如采用增加各种辅料解决中药易霉变及中药各种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改变中药剂型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等等。在课堂讲授中,不断汲取这些相关学科的精华,引入中药制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技术,深入研究中药制剂机理,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和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中药制剂学与中药专业多门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不但中药制剂课程与其他课程密切合作,而且笔者与相关专业实验人员也进行合作研究,为中药制剂剂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改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中药制剂理论教学改革

1.2.1多媒体与教学录像相结合

在中药制剂教学手段上,通过制作能够客观反映中药制剂学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录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在中药制剂学课程进行到“各论”部分时,应用中药传统制剂方法的教学录像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本门课题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中药制剂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提高中药制剂各种剂型的基本操作技能各实验水平。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消除了课堂单调的讲授方式,显着提高了学生学习中药制剂专业课题的兴趣。

1.2.2中药制剂理论及实验教学课题教学方式

第3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 方剂文献;方剂配伍;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009-02

两千多年来,中医方剂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据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不完全统计,各种中医药文献中有方名的方剂近10万首。方剂文献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蕴含在方剂文献中的中医辨病、立法、组方用药的一般规律,从而寻找、筛选有研究价值的方剂。

目前,方剂现代化研究可分为以阐明方剂效用物质基础为目标的实验研究和以整理挖掘历代方药文献为目标的理论文献研究两大领域。尤其是对方药信息化和数据化的研究,为有效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和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方剂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论述如下:

1方剂文献研究内容

1.1方剂功用和方剂治法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中医证、法、方、药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内在统一和密切的逻辑联系[1]。相似的组方结构反映了方剂组成的规律性,相异的方剂结构体现了方剂配伍的多样性,当这种多样性在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必然显现出内在变化的规律性。以中医治法理论为基础,对跨历史、跨地域的体现同一治法的同类方剂以及验案进行分析,总结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对类方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2]。刘向哲等[3]对收集的以通腑法为主治疗中风病的古今方剂进行统计,比较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遣药组方的异同。李大庆等[4]收集古代养肝中药方76首,统计分析药物使用频率,选择频率最高的三味药物,即枸杞子、菟丝子、生地,从而探讨三者在该类方剂中的配伍用量规律。

1.2方剂主治病证

通常治疗某一病症的处方中的用药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药在治疗某病症中的地位。因此,以某一主治病症为切入点,以原始病案资料为依据,收集的古今医学资料中用方案例,在对中药进行功效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各类中药在处方中的使用频率,发现频数最高的药物,即该类病症组方中的主要药物。或者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方、药、证不同属性间的相关性,探讨方与证之间的对应模式及其对应变化规律。

李认书[5]基于脾胃方探讨了药物、症状、病机之间的对应关系。陈波[6]基于脾胃方对核心药物、药物之间、症状之间及药、方、症、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挖掘试验。刘娟[7]基于脾胃方分析了药对配伍的性味、剂量、功效及主治症的特点。韩佩玉[8]基于采自《方剂学》之基本方探讨了症-证关联模式。尚景盛[9]通过对半夏泻心汤医案资料和实验数据进行挖掘试验从药味加减和剂量变化以及主治病症方面探讨半夏泻心汤方剂的配伍规律。李园白[10]对选自现代医案的治疗4种常见妇科疾病的方剂进行了高频药物、症状、证型与药组之间关系的挖掘。雍小嘉[11]对挖掘技术进行了实验性研究。陈守强[12]基于丁书文教授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门诊医案从药物频率、药性、药组及药物与证型、症状及病名等多层面对丁书文教授的用药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

1.3从医家及其著作入手

收集医家医案和医著中的载方,结合其学术思想,探讨医家的处方配伍规律。如李恩庆物对《傅青主女科》中产后病的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出产后多虚,宜补勿攻;产后多痰,宜化勿破;产后多寒,宜温勿凉的用药规律。研究结果对妇科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陈新宇[13]以蒲辅周的医案医话和相关论著为背景,从法与方、药与方、选方与制方等方面,探讨了蒲辅周先生遣方用药的独到经验。

2方剂文献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统计方法开始引入中医文献研究。最早曾大方[14]运用频数统计的方法统计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的处方,张春荣[15]对《伤寒论》方进行方药统计分析。这一时期,鉴于计算机性能偏低,多变量分析方法还没有普及,应用范围还比较窄,用药频数是这一时期中医文献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的主要考察对象。

20世纪80年代末期,统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运算的高速度和高精度,为深入地进行中医文献信息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客观条件。谢鸣[16]在系统整理中医血生成理论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历代100首补血成方和现代名医100例补血验案处方中的药味配伍进行统计考察,总结出中医补血方的配伍结构模式及其配伍的核心药味。刘惠玲等[17]用dBASEII编程对《名医类案》中416首方刘的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名医类案》包括补中益气汤、四物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在内的核心方剂和甘草、人参、白术、当归、获荃等13味核心药物,提出以该书资料为背景的历代医家以温补脾肾、滋养气血为主的治疗思路,反映了这一时期方剂文献分析研究中广泛使用频数分析方法来处理较大信息量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型统计软件的逐渐普及大大促进了病症方药规律方面的文献研究。研究者们开始通过对一定数量的验案或方剂内容进行数据分析来探讨特定病症的诊治规律。蒋永光等[18]分别收集《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和李东垣著作中的脾胃方,整理后建立脾胃方数据库,应用模糊聚类、系统聚类等方法,对脾胃方中的所有用药,根据功效及四气五味分别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上,采用频繁项集探寻脾胃方的用药规律。根据症状、病机筛选出相应的药物,采用相应分析方法寻找病机与药物、症状与药物间的对应关系。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方一药一症不同属性间的相关性,探讨方与证之间的对应模式及其对应变化规律,为临床准确、合理选用方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能得到很好的专业解释,为数理统计原理运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提供了一个较成功的例子。

统计软件分析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出现,统计和计算技术领域专家的参与推动着历代方剂配伍规律的深层挖掘。近年来己见有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数理统计方法、数据库方法、KDD技术对方剂的配伍关系进行多层次的研究,也有采用基于语义模式进行概念及其关联获取的方法。在方剂分析中,聚类可以发现方剂间的共性、个别和特异性。针对人们往往会忽略掉方剂中的个别和特异现象,多将其视为“例外”,或“异常现象”的情况,运用粗糙集理论,对例外数据点进行了系统分析。

总之,近10年来,中医方剂文献研究在研究手段与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展,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方法是其显著标志。诸如聚类分析、关联规则、频繁项集等方法在处方配伍规律分析中的运用促进了研究重点从分析主药和用方剂规律转向对证治规律的系统分析。

3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目前方剂文献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研究中方剂多来自于部分医著或期刊,资料收集不全面直接影响着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其次,由于中医历代文献中的内容繁简不一,语词歧义突出,直接引用和处理原始信息,不是丢失大量信息,就是难以得出合理的结果。绝大部分研究对所收集的数据失于标准化处理,数据库建设中对诸如病名、证型、症状、方药名称、历代药味用量、功效表述等规范标准化的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目前,中医数据标准化工作还处于探索性阶段,这项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但制订适宜的数据规范标准正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再次,由于数据挖掘中涉及依据资料特点进行一系列算法编程,其专业化程度较高,一些研究对在整体意义上选择数据处理策略考虑不够,数据处理方法选择不当,大大削弱了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将模糊数学方法、数理统计方法、数据库方法、KDD技术等新的方法引入中医方剂的文献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到中医药学的学理背景和临床经验特色及专业特性,否则不仅会使研究效度大大减弱,也可导致方向上的偏离。

方剂文献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具有较高中医方剂专业素养的专家和计算机及计算应用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和联手合作。而建立全面开放的方剂资源库,制订信息的规范处理标准,根据专业特点拟定适宜的目标和解决策略,选择合理的计算分析方法是方剂数据挖掘的基本要求。基于知识发现的方剂数据库的信息挖掘正成为本领域研究的前沿领域。这种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信息分析技术原理,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中医方剂的系统研究,建立具有强大功能的中医方药数据研究平台,不仅能有效缩短研究周期,减少盲目性,大大促进新知识的发现,同时也为大量古今验方的规律发现探索出一种有价值的模式,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预示着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1]樊巧玲,柴瑞霏.方剂配伍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2]谢鸣.中医方剂现代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22.

[3]刘向哲,王新志,杨海燕.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用药规律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0(1):45-47.

[4]李大庆,吴巧凤,严云良.养肝中药方的数理统计分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43.

[5]李认书.“方证相应”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6]陈波.中药复方配伍的数据挖掘系统的构建[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7]刘娟.中药药对的量化分析与知识发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8]韩佩玉.“症-证”关联的方证判别规则及模式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9]尚景盛.半夏泻心汤配伍规律数据挖掘方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10]李园白.中医妇科常见病医案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11]雍小嘉.采用知识发现技术判断方剂功效的方法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12]陈守强.丁书文教授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13]陈新宇.蒲辅周临床制方遣药规律初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3):43-44.

[14]曾大方.《临证指南医案》方药统计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1):13-17.

[15]张春荣.山方药统计分析《伤寒论》论病性质[J].北京中医药大学,1987,5:27.

[16]谢鸣.中医补血组方规律的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1991,6(4):15.

[17]刘惠玲,童光东.《名医类案》方药的计算机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2):59.

第4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1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

1·1脂质体由于脂质体天然类细胞膜结构,并且具有无毒性及生物相容性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Bangham和Ryman首先将其作为抗癌药物载体。脂质体用作皮肤局部给药的载体已经取得嘱目的成就,用亚硝酸控制解聚法制得低分子肝素脂质体喷雾凝胶,经研究表明能够明显的促进透皮吸收,作用大于含有等量药物的普通软膏剂和水凝胶剂[1]。

1·1·1长循环脂质体用聚乙二醇衍生物修饰脂质体,增加了脂质体的柔顺性和亲水性,减少了载药脂质体脂膜与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延长在体内循环系统的时间,故称为长循环脂质体。具有延长体内半衰期的作用,有利于对肝脾以外组织器官的靶向作用。

1·1·2免疫脂质体在脂质体表面接上某种抗体,具有对靶细胞的识别能力,提高脂质体的专一靶向性。原理是利用抗体、抗原间特异性识别机制,将单抗组装于脂质体表面达到靶向给药,提高药效。

1·1·3配体修饰脂质体体内某些组织器官上存在有特定的受体,其配体多为糖残基化合物。用特殊的糖残基与脂质体膜材结合,使其覆盖在脂质体的表面,进入体内即靶向特定的组织器官。

1·2微球是指药物分子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系统,可以在体内特异性的分布,提高药物局部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全身的毒副作用。

1·2·1免疫微球是抗体抗原被包裹或吸附于聚合物微球上而具有免疫活性的微球。应用很广,除可用于抗癌药物的靶向给药外,还可以用来标记和分离细胞[2]。

1·2·2磁性微球由磁性材料包裹于微球中,给药后在外磁场作用下,能选择性地集中在病灶部位,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磁性微球与外磁场结合可有效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使DNA合成降低,肿瘤细胞生物膜的功能发生变化,有助于增加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通透性,增强抗癌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另外,微球中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温度可上升到40℃~45℃,也有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1·3纳米粒纳米粒实际上属于固态胶体微粒,粒径在1~1000nm,最小的毛细血管内径达4nm,纳米粒很容易通过,经静注可被网状内皮系统所吸收。

2中药靶向制剂的发展

对于药剂学的发展,第一代:常规制剂,以工艺学为主,生产以手工为主,质量以定性评价为主;第二,缓释长效制剂,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理论指导,生产以机械化为主,质量控制定量、定性结合;第三代,控释制剂,制剂质量控制要求有体内的生物学指标;第四代,靶向制剂,将有效药物通过制剂学方法导向病变部分,防治与正常的细胞作用,以降低毒性的最佳的质量效果。经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多糖普通制剂有显著性治疗效果。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的研究也面临着诸多难点。因此,应该选择药味较少,疗效显著,著名中药复方来作为开展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的突破口。对于中药靶向制剂体内外释放过程如何恰当的描述,是中药靶向制剂质量评价的难点和重点。现在癌症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第五届亚太癌症预防组织大会发表的《2010年癌症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世界癌症患者人数将呈快速上升趋势。而靶向制剂被认为是抗癌药的适宜剂型。

第5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1中药制剂的分类

根据中药制剂原料性质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3类:中药单体成分制剂、中药有效部位制剂、中药复方提取物制剂。

1.1中药单体成分制剂

该类制剂的原料与化学药物制剂的原料类似,是将药材经过提取、纯化、分离等步骤后得到的具有明确化学结构的单一成分,纯度较高,如:水飞蓟素、灯盏花素、葛根素、紫杉醇等,其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可完全参照改善化学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进行。

1.2中药有效部位制剂

该类制剂的原料来源于某一种药材的一类或几类有效组分,其中有效成分有明确的含量范围规定,临床或研究应用多年并证实其确有疗效的一类混合物,如银杏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丹参酮提取物等。这类原料与化学药物的原料性质相比差异较大,虽有已知并定量的有效成分,但还含有许多未知成分,无法完全借鉴化学药物通常采用的改善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来解决这类药物的吸收问题。

1.3中药复方提取物制剂

该类制剂是将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配伍理论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中药新制剂,既保持了中医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治疗病症的特色,又解决了中药复方以汤剂、散剂为主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如:复方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银翘解毒片等。虽然中药复方在剂型改革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中药复方制剂生物利用度的问题往往被研究人员忽视,中药复方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与评价方法也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界定并考查这类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的现状

目前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手段,即改变剂型、制剂新技术、应用吸收促进剂、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进行给药系统设计、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等。

2.1改变剂型

药物的不同剂型可能会导致其生物利用度的差异,一般认为80%~125%为生物等效,超出此范围即为生物不等效,或生物利用度降低或提高。随着药剂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理的剂型改变也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种有效手段。胃肠道生物黏附片是药物借助于某些高分子材料与吸收部位细胞膜间的特殊结合力,可延长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或特定部位的作用时间,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该剂型既可治疗局部疾病,提高药效,又可通过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而提高药效。如向大雄等[2-3]研制的葛根总黄酮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生物利用度得到显著提高。靶向制剂是另一种可提高口服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新剂型。该类制剂适于具有特定吸收部位,如在十二指肠[4]、结肠[5-6]等部位吸收的药物,通过避免药物在胃肠道其他部位的释放而靶向于特定部位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用于特定部位局部疾病的治疗。可见,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对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在制剂处方设计前进行充分的处方前研究,可避免因剂型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从而避免中药活性成分不能充分发挥药效的问题发生。

2.2制剂新技术

根据药物生物系统分类原则[7],药物分为4类:第Ⅰ类,高渗透性、高溶解性药物;第Ⅱ类,高渗透性、低溶解性药物;第Ⅲ类,低渗透性、高溶解性药物;第Ⅳ类,低渗透性、低溶解性药物。一般来讲,第Ⅰ类药物易于从制剂中溶解释放后被机体吸收,而其他3类药物均在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目前发展起来的制剂技术基本都是通过解决药物的溶解性或膜渗透性来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随着回归自然热潮的掀起,这些制剂新技术也推动着中药新制剂的发展,已有许多将制剂技术应用于传统中药来改善其吸收的大胆尝试,主要有较为成熟的环糊精包合技术[8-10]、固体分散技术[11-14]、磷脂复合技术[15-21]、自乳化技术[22-25]以及近年来新兴的纳米技术[26-27]等。环糊精包合技术是通过一定方法(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等)使难溶性药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全部或部分包入具有中空结构的环糊精辅料中,形成易溶于水的包合物,从而增加药物表观溶解度的制剂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而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蛇床子素环糊精包合物[8]在家兔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8.9%。此外,挥发油成分是一种中药活性成分,在提取及制剂成型过程中易损失而影响挥发油药效的发挥,在中药复方新药制剂的研究开发中,常常把挥发油成分提取收集后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再进行复方的制剂成型研究,如和胃理肠丸中白术挥发油的包合[9]、细辛挥发油的包合[10]等,使挥发油成分固化后有利于挥发油成分的保存和复方整体药效的发挥。固体分散技术是指药物以分子、胶体或超细粒子状态高度分散于惰性载体中形成的一种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统,即固体分散体。Sekiguchi等[11]最早在1961年提出固体分散体的概念,药物以某种制剂方式给予机体后,其分子能否很好的透过生物膜屏障并及时分布到体内作用部位发挥预期疗效,与药物的释放-溶解-吸收密切相关。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银杏叶提取物[12]、葛根素[13]、黄芩素[14]等。其中,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较纯葛根素提高了2.53倍,黄芩素固体分散体大鼠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4%。固体分散技术不仅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体外溶出,还能改善其体内吸收,且制备工艺简单。该制剂技术对原料的纯度要求不高,可将有效成分及伴生物质高度分散于适宜载体中而达到改善生物利用度的目的,适于在中药提取物制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中推广应用。磷脂复合技术是将药物与磷脂分子通过电荷迁移作用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化合物或络合物,从而改变母体药物的理化性质,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一种制剂技术。磷脂复合物是以磷脂为载体的一种药物固体分散体。由于磷脂与生物膜的结构接近,因此磷脂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的磷脂复合物主要是通过增加药物的溶出和改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而增加吸收。已有将苦参素[15]、水飞蓟宾[16]、葛根素[17]、银杏叶提取物[18]、三七皂苷[19]、山楂叶总黄酮[20]等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报道。如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相对于水飞蓟素胶囊在健康人受试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0.4±139.6)%,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21]。磷脂复合技术在中药单体和中药提取物制剂方面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在改善中药活性成分胃肠道吸收方面具有一定潜力,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但磷脂复合物的性质大多与磷脂的性质类似,黏性强、稳定性差,使其在制剂成型方面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如何克服磷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制剂工艺造成的不便,从而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的口服吸收是给药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问题。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lf-emulsifyingdrugdeliverysystems,SEDDS)[22]是由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有时还含有促过饱和物质等形成的固体或液体释药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胃肠道内或轻微搅拌(37℃)下自发形成水包油型微乳。目前,将中药单体及化学结构性质相似的同类化合物制成SEDDS的研究比较成功,如冬凌草素自乳化给药系统[23]、水飞蓟素自乳化给药系统[24]、连香方自乳化制剂[25]等。其中水飞蓟素自微乳在比格犬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27.2%,较市售水飞蓟素胶囊(利肝隆)有显著的提高[24]。自乳化技术可通过改善给药系统的粒径并增加与胃肠道内生物膜的相容性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能与该药物传递系统中所用辅料具有一定的促吸收作用有关。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在0.1~100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近年来,纳米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日用化工、食品和制药等领域的研究前沿,并逐渐向中草药研究领域渗透。纳米技术的应用使药物的物理空间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了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发生令人惊讶的变化。纳米技术赋予传统中药新的生机,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目前纳米技术应用于口服中药主要是通过载药系统来实现,已有的口服纳米载药系统主要有:固体脂质纳米粒[26]、纳米乳[27]、纳米混悬剂、脂质体、纳米胶束、纳米囊等。纳米技术能够显著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的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但目前仅有少量中药单体的研究探索,并且该系统较低的载药量也给在中药提取物乃至中药复方的应用带来巨大困难。

2.3应用吸收促进剂

对于口服吸收不理想的药物,常常可在制剂处方中加入能够促进该药物胃肠道黏膜吸收的

惰性物质,即吸收促进剂(absorptionenhancer)。常用的肠道黏膜吸收促进剂有以下几类[28]:生物黏附性高分子聚合物(如壳聚糖、卡波姆)、氨基酸衍生物、胆酸盐、分泌和转运抑制剂、酰基肉碱类、中链甘油酯、类固醇类物质、脂肪酸及其盐、表面活性剂等。主要是通过离体肠段法、Caco-2细胞模型法、在体肠灌流法、整体动物实验模型法进行吸收促进剂对药物的肠道吸收促进作用的研究[29]。与利用制剂技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相比,筛选合适的吸收促进剂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口服吸收更为可行,不仅可应用于中药单体,也可应用于中药提取物乃至中药复方,在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面极具发展潜力。已有学者在中药活性成分吸收促进剂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Xiong等[30]的研究结果表明,肾上腺素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参皂苷Rg1的肠道吸收,人参皂苷Rg1与1mmol/L肾上腺素合用后,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的AUC增加28.19倍。李亚梅等[31]发现明胶可以加快小鼠对黄连总生物碱的吸收,可使黄连总生物碱在小鼠体内的AUC由(17.6±0.18)(mg·h)/L增加至(31.1±0.53)(mg·h)/L。Ho等[32]发现D-α-生育酚聚乙二醇400琥珀酸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与市售制剂相比,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1倍。同时,随着对天然药物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新的吸收促进剂被发现。有研究[33]表明植酸(phyticacid)能够促进花青素在大鼠和人体的口服吸收;胡慧玲等[34]认为冰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促进盐酸小檗碱在大鼠小肠吸收。

但是,大量研究显示[29],吸收促进剂在改善细胞通透性的同时可能产生毒性作用。壳聚糖、卡波姆等本身就是药用辅料,没有毒性;胆酸盐及酰基肉碱能够可逆性调节紧密连接,毒性较低;而表面活性剂类对黏膜的损伤较大。因此,吸收促进剂目前在基础研究中应用较多,而在产品中应用较少,这也提示我们在运用吸收促进剂改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同时,应进行吸收促进剂的毒性实验,为吸收促进剂能够推广应用于新药产品奠定基础。

2.4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的给药系统设计

在中药给药系统研究过程中,处方前研究往往较多地考虑中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而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药剂学特征常常被忽视。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制剂工作者深刻体会到充分了解中药活性成分生物药剂学特征的重要性。除中药单体以外的中药制剂中间体(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提取物)成分复杂,虽然目前已能对中间体进行充分的理化性质研究之后再进行制剂成型性研究,或者体外评价也表明能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不清楚中间体的生物药剂学特征,仍会在体内实验后发现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加强中药多成分生物药剂学特征研究,是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结合中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和生物药剂学特征才能合理设计给药系统,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黄芩苷为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但口服黄芩苷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有研究比较了黄芩素与黄芩苷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在等摩尔剂量下,黄芩素比黄芩苷的达峰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35]。可能是由于黄芩苷需经微生物水解转化成黄芩素才能被机体吸收的缘故,因此可考虑使用黄芩素替代黄芩苷以解决黄芩苷吸收难的问题。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某些中药复方中各类成分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影响中药复方整体药效的发挥[36-38]。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将各类成分分别提取并制剂成型后,组成新的中药复方释药系统,避免有效成分之间吸收过程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整体中药复方的生物利用度。

2.5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

我国的传统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中药复方讲究药味之间的合理配伍,古人在临床用药时积累下来的复方配伍,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有限,这些复方配伍规律也有诸多不合理的因素。

因此,需充分了解中药的复方配伍规律并合理利用这些规律,避免药味间的拮抗作用,加大协同作用,才能够研制出更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推动传统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杨祖贻等[39]研究了温里药配伍对活血药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小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温里药胡椒、肉桂、小茴香、吴茱萸、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能提高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生物利用度。提示在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中可考虑将上述5种温里药与赤芍配伍以求达到赤芍活血效应最大化。

此外,有研究表明,将肉桂与当归配伍[40]后复方中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较配伍前提高了2倍以上。这从复方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的角度揭示了活血温里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也为中药复方制剂研究提供了生物药剂学基础。由于中药复方成分极其复杂,各成分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互作用,探索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只能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还需遵循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对中药复方制剂进行合理处方设计,才能提高中药复方的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复方效应成分的药效。

3展望

综上,目前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大多受到载药量的限制,需依赖加入大量辅料来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只适于活性很强的单体成分,不适于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而传统中药的发展绝大多数依赖于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的发展,因此需在中药单体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并加强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笔者认为要达到以上目的,目前亟需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3.1制剂前中间体

(中药提取物或中药复方物质)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化学药物有生物药剂学分类(Ⅳ类),其中有两类不利于吸收,即生物利用度差。在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主要是溶解性和膜渗透性)基础上进行口服给药系统的处方设计,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主要是通过改善溶解性和黏膜通透性而达到目的。中药与化药有许多不同,最大的不同即为中药的研究对象常常为较复杂的混合物而不是纯度很高的单体。目前大多数混合物只能以少数指标成分进行定量,还未能将混合物的化学结构、物质基础完全分析清楚。因此,不能将该理论生搬硬套于提高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但是否也能对中药制剂前中间体进行表观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对其溶解性和渗透性进行测定和表征,从而根据这种分类快速准确地进行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首先需对中药提取物、中间体半成品标准化,保证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如主成分的含量、溶解性等;其次则应选取多个模型药物进行规律探索,挖掘制剂前中间体的理化性质与体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寻找解决中药吸收问题的普遍适应性。我们课题组针对中药提取物溶解性能的表征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分别采用沉淀法、指标成分法和粒径测定法等不同方法对骆驼蓬总生物碱提取物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41],为其剂型设计提供了依据。但中药中间体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和分类研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地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3.2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方法探索

中药复方制剂中效应成分复杂且有些成分含量甚微,如何通过测定体内有效血药浓度进行生物利用度评价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大多以中药中的活性成分为指标来代表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但这是否能够反映中药制剂整体的生物利用度,或者这是否能被称作是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均存在疑问。因此,需要进行能够较为准确的测定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探索,应在化学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中药单体成分可借鉴化药研究方法,而中药提取物或复方制剂则需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道路。其中如何体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制剂的特点,即各个成分综合作用的整体性特征,是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方法研究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3中药物质胃肠吸收相互作用机制的探讨

化学药物肠吸收研究认为药物必须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物膜进入机体,中药物质的肠吸收理论是否类同?众所周知,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中药提取物或中药复方往往是几类活性成分同时存在,而每一类中还有许多种成分,除此之外,还存在大量伴生物质,在肠吸收过程中,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交错复杂,不仅存在活性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活性成分与伴生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6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1.1厘清学科关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教学质量[4]。在进行药剂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厘清药剂学及分支学科的关系,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药剂学专论重在讲授具体的药物制剂制备新剂型、新技术与新方法,体现在“型”(赋剂成型)、“均”(药物成分分散均匀)、“效”(制剂的疗效)三个方面;物理药剂学重在“理”(药物制备基本理论,也用物理化学原理阐述制剂制备理论);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在“评”(制剂生物效应的评价)。这样厘清三门学科的关系,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1.2改革教学安排,增加实验教学增加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时数,重视实验课开设,特别是物理药剂学实验的开设既不能重复药剂学的实验,又不能重复物理化学的实验,应开设“内容是药剂而实验方法却是物理化学”的实验,并且加入一定的以多成分药物为模型的实验,如“不同制剂黏度比较、多成分的同步溶出”等实验。药剂学专论可结合中西药、新药研究内容,重在教授药剂研究、生产与应用的关键共性问题。

1.3改革教学方法,材与大纲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式等相结合的头脑风暴研究生教学法[5],鼓励研究生采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提出问题,不盲从权威,这种求异思维能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产生新奇独特的创造性设想。除头脑风暴法外,还可进行双语教学[6],提高研究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研究生创新论坛、学科竞赛等,或是采取参观、讲座的形式开拓学生视野,打开思路,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研究生。对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物理药剂学两门课程,全国应材与大纲。

1.4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考查学生的创新素质[7]研究生课程考核中引入“四位一体”的多维度考核体系,课程期终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平时小测验、实验课成绩、软件操作成绩四部分组成,能较完全的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以体现,是一套科学、标准、完善的考核体系。

1.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分支学科高水平教学[4]为确保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需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如物理药剂学是比较缺少师资力量的课程,对任课教师的学术水平要求较高,需保证专职任课教师,可由药剂学教师兼任,但需进行师资培训学习。同时,可以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走出去”,就是选送一些年轻教师去国外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请进来”,就是聘请国内外一些名师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把一些好的经验、方法带进来。教师要不断进取和终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才能向学生传真道、授新业、解疑惑,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药剂学学科课程教育改革对药剂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2.1提升药剂研究生的研究水平课题研究是药剂学研究生从事的最好创新工作,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课题研究所获得成果而体现出来的[8]。药剂学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所需的主要背景知识为化学、数学、生物学与药学知识,其中物理化学是沟通微观物质基础(结构特征)与宏观现象(状态函数),“静态”(平衡态)与“动态”(动力学)的桥梁;数学知识是物理化学与生物药剂学的重要表达工具,生物学知识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又是药物制剂质量优劣的评价方法,药剂学则是药物制剂研制、生产与应用的主体战场,因此对药剂学及两门分支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可为药剂学研究生创新素质与思维方法的培养提供所需的主体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2.2提高药剂研究生对药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药学问题主要存在于新药研究,药剂生产调配,制剂应用、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效果中,这五个方面均与药剂学及分支学科相关,如药效学部分的研究与药剂学制备工艺、剂型等相关,与物理药剂学的溶解度、溶度参数、扩散、溶出、释放、pH分配等相关,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量变过程相关。因此药物的研制、生产与应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需要扎实的药剂学及分支学科的知识。

2.3提高药剂研究生对药物制剂制备技术的掌握程度药物制剂水平的提高表现在制剂制备工艺水平与制药装备的提高两个方面。制剂制备工艺的不断提高有赖于药剂学、物理药剂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新提取技术,如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超声波提取等技术;还有制备技术,如固体分散、纳米囊包载、超分子载药、缓控释等都与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相关。新的制药装备,如前述的提取技术以及成型工艺的装备都是基于特定的制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都制约于药剂学与物理药剂学学科发展[9]。

2.4提升药剂研究生对药物制剂质量的控制与评价水平药剂学、物理药剂学对药物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影响,如胶束萃取———高效液相测定方法便是很好的证明,胶束萃取为物理药剂学内容,而高效液相测定则是质量控制方法。药物制剂质量评价可分为化学等效型、生物等效型与临床等效型三种形式,在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时,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理论对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药剂学及分支学科对研究生的药物制剂质量的控制与评价水平提高会产生重要影响。

3药剂学学科课程教育改革对促进形成新型药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际意义

药剂学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药剂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反映新世纪培养模式的重要内涵。新世纪药剂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10]: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药学事业实际需要,培养系统掌握医药理论和技能,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现代科学基础和应用理论训练,具有创新思维,能独立从事新药研发,解决药剂难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药学研究专门人才。课程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药剂学及分支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完善,将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其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11],对培养更多的适应创新型社会的药剂学研究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7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缓释制剂;微球;PEL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 缓释制剂(sustain release preparation,SRP)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 按要求级缓慢地非恒速释放, 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 给药频率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 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1]。缓释制剂是第三代药物制剂, 这种制剂由于克服了频繁给药的弊端, 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药物有效浓度, 可减少用药的总剂童,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从而可大大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 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及药物载体的修饰等, 更为药剂工作者在缓释、控释制剂领城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其中非甾体类止痛药由于在止痛消炎方面的良好疗效,以及释放时间短需频繁给药的特点被多次改良为新试剂投放市场。而纳米微球作为缓释药物载体的技术在多做药物研制方面取得成功,本文就近几年来纳米微球非靶向缓释制剂的开发,特别在非甾体类止痛药缓释制剂上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1.微球缓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作为一种较新剂型, 它克服了常规制剂一日给药频繁、使用不便而且血药浓度起伏很大、有“峰谷”现象、不良反应多等缺点, 可较持久释放药物, 减少用药频率, 降低血浓峰谷现象, 提高药效和安全度。级释制剂按制剂型可分为片剂、胶囊剂、膜制剂、眼用制剂、微球等[3]

1.1微球制剂

微球(microsphere)是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的粒径为l-40微米的微小球状实体,而粒径在10―1000nm之间的通常称之为纳米球(又称毫微球、纳米粒)。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很多,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微球(如淀粉微球、白蛋白微球、明胶微球、壳聚糖等)和合成聚合物微球(如聚乳酸微球)。微球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给药技术,首先通过调节和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实现长效的目的,同时又能保护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免遭破坏,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减少给药次数和药物刺激,降低毒性和副作用,提高疗效。此外,微球还与某些细胞组织有特殊亲和性,能被器官组织的网状内皮系统所内吞或被细胞融合,集中于靶区逐步扩散释出药物或被溶酶体中的酶降解而释出药物。目前有关微球应用的报道很多,很多微球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包括米诺环素可吸收性微球、美国Genetech公司的生长素、日本武田公司的亮丙瑞林微球等。其中亮丙瑞林微球缓释时问长达6个月,仅治疗与激素相关肿瘤的醋酸亮丙瑞林一个产品。2OO6年在美国市场的年销售额就达6.99亿美元,充分显示了这类产品的潜力。微球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靶向和非靶向,本文主要从这非靶向的方面对微球制剂现有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同时还简要介绍微球制剂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3]。

2.PELA纳米微球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将聚乙二醇(PEG)引入聚乳酸(PLA)中,制成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PE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是一种以D,L-聚乳酸为硬段,聚乙二醇为软段的高分子共聚物。与以往的高分子共聚物聚乳酸(PLA)相比,提高了微球亲和性,增加了药物在微球储存和降解过程中的稳定性[4]。其分子结构如下:

海藻酸钠在溶液状态下能与金属离子如 Ca、Al等发生化学反应,其结果是金属离子将Na置换出来,并将海藻酸钠的长分子链维系在一起而形成凝胶。海藻酸钠液滴与氯化钙反应形成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过程是溶胶一凝胶相转移过程。

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2.5%)会导致溶液过粘,不利于滴制法的进行,而浓度过低 (

3. 总结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作为控释 、缓释制剂已日见倪,虽然目前上市的产品不多,但是用其作疫苗、生长激素胰岛素、抗肿瘤药、避孕药等药物载体的研究正广泛而深的进行,并且许多药物正处在实验室及临床研究阶段。药在体内循环时问延长是药物控释成功的关键,通过聚合物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可以达到这些目的。目前这一技术在运动医学相关药物上运用得并不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微球作为缓释制剂进行研制是有尝试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朱斌,陈晓光.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3] 任海霞,朱家壁,汤h .微球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 2007,02.

第8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中药添加剂 畜禽生产 应用

中药饲料添加剂在我国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桐花饲猪,肥大三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谷精草,可喂马令肥”,清·赵学敏《串雅》中有:“鸡瘦,土硫磺研细,拌食,则肥”,清·张宗法《三农记》中有:“麻子和谷炒熟饲鸡,日日生蛋不伏”的记载。可见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将中药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提高禽类的产蛋量等方面早有认识和广泛应用。近十几年来,中药饲料添加剂以其天然性、多能性、毒副作用小、低残留、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其它如化学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类添加剂等无法替代的优势,在现代养殖业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及深入研究,有望成为替代其它产品的一类新型饲料添加剂。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从过去的临床应用逐渐向其作用机理研究深入,其对动物消化机能、生长调控、免疫机能、繁殖机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快速发展。下面就近十几年来,中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方面的报道,作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1.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禽促生长作用

动物生产性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料肉比、增重率、饲料转化率等方面。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禽类的促生长作用研究报道较多,王健等(1993)将苦参、艾叶、白头翁等组成添加剂以3%的剂量添加饲喂仔鸡,在21日龄时活体增重、饲料报酬分别提高15.73%、10.20%;崔锦鹏等(1999)报道,由黄芪、小茴香、麦芽、甘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AA肉鸡至50日龄,试验组肉鸡均重较对照组高0.16kg,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13;霍书英等(2001)报道,由党参、黄芪、三仙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AA肉鸡,在47日龄时,2%添加组的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11%;蒋慧等(2003)将山楂加入基础日粮中饲喂土杂鸡,在30日龄到60日龄阶段增重提高了21%,采食量提高17%;陈玉库等(2005)报道,由黄芪、淫羊藿、山楂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艾维茵肉鸡,相对于抗生素组,试验组日增重提高5.73%,平均末重提高2.09%。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任养生等(1999)报道,何首乌、焦三仙、穿心莲、陈皮、山楂、炒苍术等按不同配方组成的三种添加剂,在饲喂大汉梅杂交猪120天后,试验组头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6.48%、379%、17.81%;刘光元等(2002)将党参、黄芪、淫羊藿、何首乌等组成添加剂,以1%的剂量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饲喂长大二元杂交猪,结果试验组的料重比在小猪、中猪、育肥阶段分别降低14.2%、18.1%、18.4%;马玉芳等(2003)报道,由鱼腥草、茯苓、黄芩等按不同比例组成的两种添加剂饲喂仔猪,在试验全程中平均个体增重达到29.03kg和28.00k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4%和2.1%;曹国文等(2003)将杜仲叶、山楂、黄芪等组成添加剂饲喂长荣二元杂交仔猪,日增重提高了13.32%,料重比下降了15.0%;张敬礼等(2004)以黄芪、黄精、秦皮等组成添加剂饲喂仔猪,结果日增重提高19.74%,饲料利用率提高10.89%;李清艳等(2005)报道,由黄芪、麦饭石、元明粉等组成的添加剂以2%的剂量饲喂育肥猪,其平均日增重提高276%,料重比降低了23.8%;汤微等(2005)报道,将黄芪、党参、公英、地丁、苍术、厚朴、甘草等组成的中药饲料添加剂按4%比例饲喂生长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17.2%,饲料消耗平均降低13.3%。

2.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禽繁殖机能的影响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刘凤华等(2003)报道,由黄芩、益母草、女贞子、陈皮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经产母猪,与对照组比较:返情率降低20%,断乳至再时间提前27%,窝产仔数提高22%;童晓莉等(2002)研究表明,由黄芪、补肾脂组成的添加剂饲喂新荣Ⅰ系母猪,可使初生仔猪窝重提高3.22%,仔猪的存活率提高2.78%,仔猪腹泻率降低25.9%。

中药添加剂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刘娟等(1999)报道,由淫羊藿、补骨脂、当归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罗曼鸡,结果产蛋率提高2.44%,每枚蛋均重增加1.4g,破壳率降低0.52%;朱建津等(2001)报道,由当归、黄芪、补骨脂、益母草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鹌鹑,产蛋率提高9.8%,料蛋比下降10.8%;祝国强(2002)用神曲、陈皮、山楂、仙茅等组成中药饲料添加剂,以0.4%的剂量添加到基础日粮中,产蛋率提高7.5%;白喜婷等(2003)将黄芪、当归、益母草、淫羊藿等组成添加剂饲喂罗曼鸡,以2%剂量添加组效果最好,产蛋率提高8.5%;彭代国等(2005)用党参、黄芪、淫羊藿、补骨脂等饲喂罗曼鸡,其产蛋率可提高688%,料蛋比降低7.52%;刘家国等(2004)研究表明,补气活血方(黄芪、益母草等)和滋阴助阳方(女贞子、淫羊藿、神曲等)可使产蛋中后期蛋鸡的产蛋率提高12.93%和14.66%。

3.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畜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近年来,中药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应用于饲料受到人们的关注。董发明等(1996)将苍术、黄芪组成的中药添加剂连续饲喂仔鸡20天,并于15日龄进行免疫,发现试验组在25日龄时,血清ND抗体效价较对照组提高50.0%;霍书英等(2002)用党参、黄芪、三仙等组成的添加剂连续饲喂AA肉鸡,并在15、31日龄进行首免和二免,结果AA肉鸡在首免ND苗后HI效价较对照组高42.5%;丁轲等(2004)报道,黄芪、刺五加、麦芽、甘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AA肉鸡,在2周龄时其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27.42%、77.50%、35.06%,ND效价提高4091%;刘翠艳等(2005)报道,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艾维茵肉鸡,在ND疫苗二免后其抗体水平较对照组提高15.3%。

4.中药饲料添加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第9篇:药剂学研究方向范文

【摘要】 中药现代化研究是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制约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之一是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迄今仍然没有一个方剂、甚至没有一味中药能被阐明药效物质基础,阻碍方剂药效物质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观点,即“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在此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希望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的应用能进一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对中医药现代化及天然药物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

0 引言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以药物化学与药理学为基础,分析方剂有效部位及有效成份,建立对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并且为提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优化处方组成、改进制剂工艺、提高质控标准提供依据,为阐明中药及其复方的作用机制和代谢过程奠定基础.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目的是以实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新药、促进中药临床疗效为新靶标,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奠定基础. 现对已取得研究进展的思路、方法及学说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药效物质的新思路:“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

1 取得一定进展的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和学说

1.1 方剂整体研究 罗国安[1]提出中药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应采用“一个结合、两个基本讲清、三个化学层次、四个药理水平”的理论研究体系. 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分析仪器阐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 具体方法是将中药方剂作为一个研究整体,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分离性质相近的化合物群(如皂甙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这些化合物群即有效部分,是方剂所有药物含某类化合物的总合. 刘建勋等[2]研究认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证与病相结合的有效成分,其研究思路是在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药理论的共同指导下,以临床疗效为基础,建立动物、器官和细胞模型深入研究,最终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目前对单味中药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故复方研究较为缓慢.

1.2 方剂的拆方研究 方剂拆方研究目的在于精简方剂、寻找发挥增效减毒作用的最佳药物组合及确定方剂中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来源. 刘永刚等[3]对麻黄汤进行拆方研究,考察各配伍对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外实验观察致敏小鼠抗原攻击后肺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反应,采用离体试验观察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后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 结果显示: 麻黄汤及拆方减少BALF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不完全相同;麻黄汤及拆方也不同程度抑制致敏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 说明麻黄汤对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拆方分析显示麻黄汤全方效果最佳. 给大鼠腹腔注射糖原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分离中性粒细胞,以花生四烯酸、实电解质钙刺激离体中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再用HPLC法测定中性粒细胞中白三烯量,并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研究麻黄汤及拆方的抗炎作用. 结果发现: 麻黄汤及拆方不同程度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 拆方分析显示麻黄汤全方效果最佳,初步验证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 拆方可以验证方剂配伍的一定合理性及优缺点,优化组方,为寻找真正的药效物质提供相应依据.

1.3 方剂有效部位药效物质研究 方剂由多味中药组成,即有多种药用部位,一种有效部位中有多种药用成分,同样可以利用各种现代筛选模型和筛选技术,发现2~3种不同作用的有效部位和每种有效部位中的2~3种有效成分. 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在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2个层次上以一种药理作用为主要因素,研究部位间或成分间或部位与成分间的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协同关系,初步阐明现代中药不同与西药而发挥综合治疗作用的机制[5]. 黄兆胜等[6-7]用极性由小到大的4种有机溶剂依次萃取当归补血汤水煎液,所得各部位给饥饿性气虚模型小鼠灌胃,以T淋巴细胞百分数为指标,探讨发挥益气功效的有效部位;给急性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灌胃,以Hb为指标,探讨发挥补血功效的有效部位. 结果证明全方益气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存在正丁醇与水层的极性区间,可能主要是黄芪多糖、苷类及当归水溶性物质;补血药效物质基础主要存在于正丁醇与醋酸乙酯的极性区间,可能主要是黄芪的苷类、苷元及当归的酚性物质等. 此方法揭示了一些中药的药用部位,药效物质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

1.4 中药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中药血清药理学主要针对中药及其复方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特点,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研究药效物质基础. 莫红缨等[8]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含双黄连及其拆方的大鼠血清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双黄连复方具有明显抗RSV的作用,并优与各拆方;复方及拆方的体外和血清药效学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可知双黄连组方合理,并具有多环节抗RSV的作用. 血清药物化学主要是发现并观测血清中外源性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作用和代谢规律. 王喜军等[9-10]建立了六味地黄丸及其大鼠口服(po)后在血清中的HPLC指纹色谱,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po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 结果显示po六味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有一成分虽为地黄中所含成分的原型,但其他两种药材也能代谢产生,对其体内的量变有共同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成功分离8个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这些都将有助于阐明六味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是日本学者20世纪提出的方法,对于研究药效物质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提出新的研究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5 中药“药效团药性假说” 李爱秀[11]在李石生等人的中药“分子药性假说”基础上提出“药效团药性假说”,主要论点是: ①分子具有药效,其药性是有规律的. 药物分子的药性蕴含在药物分子的特定结构中,“特定结构”指药物分子与某个受体产生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药效团”;②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分子多样性和药效团多样性特点. “分子多样性”指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众多化学成分中作用相近或相同的分子具有相同的药效团,作用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药效团,分子多样性是产生药效团多样性的前提;③中药药性多样性及其多靶点作用机制. 中药有效成分所含药效团的多样性,决定了中药对肌体作用的多靶点作用机制. 中药“药效团药性假说”的意义在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产生疗效的作用机制.

1.6 “分子中药组学” 马增春等[12]提出“分子中药组学”学说,认为中药复方是通过化学成分组合影响信号分子组合,使紊乱的信号分子网络恢复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中医的“证”和相关疾病的作用和效果. 研究路线从构建证候本质图谱“证候作用通路信号分子分子网络”出发,考察中药复方、作用部位、有效成分、成分组合等不同水平对证候本质图谱的影响. 分子中药组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使传统中药从宏观认识向微观世界接近. 李鹰飞等[13]应用“分子中药组学”策略研究四物汤,结果发现: 四物汤补血的物质基础是多糖、川芎嗪、阿魏酸和芍药苷,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是影响造血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此种方法有一定成效,但对于中医证候信号分子认识目前尚没有明确定论,而用“分子中药组学”来探讨中医机体的证候,从而确定药效物质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1.7 方剂组织药理学新假说及方剂代谢物组学新假说 唐文富等[14-15]方剂组织药理学以期阐明病变靶组织内不同中药或方剂的主要成分谱及其浓度与靶组织病理形态学和疗效的关系;方剂代谢物组学是在运用代谢物组学理论的整体性特点和系统性思想,以中药方剂的治疗机制、作用靶点、疗效标准、药效和毒性模型的鉴别和确证、疗效和毒性的化学或生物标志物的科学. 方剂组织药理学和方剂代谢物组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对病变靶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科学. 运用HPLC, LCMSMS和NMR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中药方剂在不同疾病病变组织内的成分谱、浓度变化、作用位点或受体、有效成分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及量效关系,以阐明中药方剂作用的物质基础和过程,寻找中药归经理论的客观证据. 上述方法对于我们提出的新方法有一定启后作用.

2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

以上论述了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学说,主要有: 以方剂全方、拆方来研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方法;“药效团药性假说”、“分子中药组学”、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物化学、方剂组织药理学新假说及方剂代谢物组学新假说等方法. 以上方法均能从有效部位、药效团等方面揭示一定的方剂药效物质,对于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和天然药物药效物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借鉴以上多种方法的优点以及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追踪和检索的基础上,结合十几年中药药动学研究经验提出全新研究方法: “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 我们认为当中药在对证机体内产生药效变化时,机体血清中化学组分数相应的变化差中必定最小范围而最大程度的包含着真正的药效物质基础. 该策略首先借助色谱法建立中药对证产生最大药效和最小药效时血清中的化学组份物质谱,然后以差示的方法表达且初步分离出该组方的体内药效物质,并将分离产物用于对证模型,以药效验证结果反馈性调整差示色谱条件,直至确认药效物质;最后结合质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动态定性、定量中药体内药效物质的变化,并与相应的药效结合研究,进一步确认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此方法是借助血瘀证模型基础上,以红花为工具药,以缓解心肌缺血、改善冠脉血流等指标为药效,以红花在对证机体产生最大和最小药效时血清中物质谱的变化差为导向,以色谱、波谱等方法追踪分离和鉴定红花的药效物质. 提出“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的意义在于以红花研究为基础,以实现中药现代化为目标,利用现代药理、药化、分析等多种新知识、新理论,从研究机体血清化学组分数相应变化差中,寻找药效物质基础,从而为真正揭示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局面,为研究创新中药、中药国际化进程奠定基础.

3 展望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项非常复杂且庞大的工程,涉及中药、药理学、数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相信只要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相结以实现中药现代化为目标,应用“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的方法,利用现代药理、药化、分析等多种新知识、新理论,从研究机体血清化学组分数相应变化差中,寻找药效物质基础,从而为真正揭示中药和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局面,能够开发出一批能控制或治愈当今世界上重大疑难病证的新药,让中药真正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国安.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思路[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0,13(7):1456-1459.

[2] 刘建勋,任钧国.中药复方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探讨[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2):8-11.

[3] 刘永刚,罗佳波,吴 忠,等.麻黄汤拆方对过敏性炎症的抑制作用[J].中草药,2005,36(4):563-566.

[4] 刘永刚,罗佳波,贺 丰.麻黄汤及拆方抗炎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2005,28(5):413-415.

[5] 李小娜,张兰桐,殷 玮.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途径与方法[J].中草药,2006,37(6):801-805.

[6] 黄兆胜,危建安.当归补血汤益气功效及其物质基础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1):5-7.

[7] 黄兆胜,危建安,吴利.当归补血汤补血功效及其物质基础研究(Ⅱ)[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5):10-11.

[8] 莫红缨,赖克方,江永南,等.双黄连及其拆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3):194-196.

[9] 王喜军,张 宁,孙 晖,等.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19-222.

[10] 王喜军,孙文军,张 宁,等.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中国天然药物,2007,5(4):277-280.

[11] 李爱秀.中药“药效团药性假说”的提出[J].天津药学,2007,19(2):41-44.

[12] 马增春,高 月,谭洪玲,等.用分子中药组学研究四物汤补血的作用机理[J].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2005,7(3):24-28.

[13] 李鹰飞,佟 丽,梁乾德,等.四物汤化学成分组合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细胞增殖及造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草药,2005,36(3):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