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传媒信息科技精选(九篇)

传媒信息科技

第1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科技传播;伦理失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207-02

1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伦理失范现象与问题

1.1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信息的“失实”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科技信息传播“失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失实”,即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故意编造信息或歪曲事实,使得科技传播的信息与事实不符;二是“客观方面失实”,即由于部分传播者缺少必要的科技知识与传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科技信息偏离了事实真相。一些不符合事实的科技信息常会误导受众对真实情况的认知。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造成科技信息传播“失实”,既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等特点有关,也与传播者等人为因素有关。具体来讲,其一,网络新媒体传播信息含量大,交互性又增加了把关的难度。网络传播源头难以控制,监管和把关较难。所有民众都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传送文字、图像等信息内容,其匿名性、自由性强,加大了对科技传播信息控制的难度;其二,在网络等新媒体环境下,有些信息传播者为适应求新、求快的社会节奏,采用“专家预测”、“权威分析”等形式,歪解科技信息,而各类信息的产生、传播过程却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层层审查把关,信息缺乏严谨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1.2新媒体环境下部分网络媒体公信力缺乏

近几年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的困扰。而网络媒体由于其匿名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为部分网民所利用,使得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散布虚假信息,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首先,部分网络新媒体成了传播虚假的科学信息的渠道。“由于现阶段网络缺乏严密的信息监管,很多似是而非的“科学信息”广泛流传,给人一种印象—就是经过互联网传播的科技信息真假难分,难以置信,其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始终是让人诟病的软肋。”[1]未得到科学验证的信息或是虚假信息经过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传播,破坏了科学信息的正常传播秩序,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真实准确的科学信息的获取。

其次,新媒体在某些情况下被迷信活动利用。在互联网新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动通过新媒体传播渠道,采用新技术手段,通过星座运势、电脑算命等形式以崭新的姿态重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其本质仍属于迷信活动。可见,新媒体给这种封建迷信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并为其的生存提供了更广泛的土壤,实质上依旧还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欺骗受众。

再次,有些科技信息传播出现煽情化、低俗化的倾向。科技信息传播本应以真实性与科学性为依据,而网络上传播的有些科技信息,常会出现一些脱离事实、夸得其词、耸人听闻的标题,其目的在于吸引人眼球、刺激受众的猎奇心理。如“某某新药时女性的性感妖媚,男人夜夜狂欢”等。科技信息传播出现煽情化、低俗化等问题,大大削弱了科学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3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中学术不端、侵权问题加重

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信息传播迅速、海量、检索方便等,这一方面为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为少数人的剽窃、抄袭他人学术论文、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提供了便利。这种现象如不加以遏制,必将会给学术界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科学的发展。

科技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脑力劳动成果,同体力劳动者一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科学发明国际登记日内瓦条约》中明确规定:科学发现是“对至今没有认识的,可以证明是正确的物质世界的现象、性质和法规的认识”。[2]维护知识产权,不仅能够保护知识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维护国家利益、提过国际竞争力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度自由的传播行为导致知识侵权现象屡见不鲜。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99年至今,发生网络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增长了近10倍,著作权案件,尤其是近两年的增幅更加大,包括论文、著作、音乐、影视作品、科学技术专利,数字化信息等等。

2 新媒体环境下应对科技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策略

2.1应进一步健全科技传播法律法规

在中国当前逐步进入法制化社会之际,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会对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制定出针对新媒体特性的传播类法律法规,对科技传播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秩序和发展方向。同时,对网站的发展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和指导,以使科技新闻在网络媒体中能够得到有序传播。

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科技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脑力劳动的成果,同体力劳动者一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

2.2强化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建设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竭动力,那么从根本上讲,科技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国家学术机构和相关科研人员应坚持为人类造福原则,加强学术道德方面的建设。使其能够坚持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不受经济利益等因素操控,避免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不良行为,使科学研究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同时建立科技传播生态监测体系,及时发现不足并迅速处理,保障科技传播生态环境有序、健康地发展。

2.3加强科技传播媒介自治自律

1)必须坚持客观真实性和公正性的报道原则。客观真实性原则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信息是媒体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坚持传媒真实性的根本依托,要大力加强传媒的内部机制转换和制度保障,完善传媒的内部管理,强化其社会责任。”[3]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之一。在科技传播环境中,弱势群体话语权的掌握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正。因此,科技传播者应该恪守公平正义的道德准则,密切关注科技传播中资源配置的公正等问题;

2)科技传播的媒体应准确定位,坚持受众优先原则。受众接受科技信息,其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了解知识、愉悦身心。因此,媒体除了利用网络传播科技信息外,还应增加报道形式,转变报道方式,增加可读性,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

3)网络媒体应自觉提升公信力,承担社会责任。网络媒体应增加科技信息传播的容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当前某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实现商业目标,不惜大幅渲染一些虚假的或是低俗的东西,极大地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应该要肩负起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坚持文明办网,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4)增强网民的互动。网络媒体应充分发挥互动性强的优势,提高网民互动的频率。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科技信息的制作、和交流。在网络环境中,人人都拥有自媒体,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网民既享有科技信息的接收权,同时也有权制作和科技信息。网民可以通过留言、发贴等方式来进行交流,发表对科技信息的意见和看法。

2.4增强科技传播的多渠道建设

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信息一直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媒介进行传播,近年来才开始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进行科技信息的传播活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展网络科技信息的传播资源,扩大网络科技信息传播的范围。同时,应拓宽科技信息传播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多渠道、深层次的科技传播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公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科技传播活动。另外,还应充分发挥科技展览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宣传作用。

2.5强化科技信息传播人员的职业道德

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心在媒体科技传播中尤为重要。要使传媒促进社会的进步,道德切不可忽视。科技信息传播人员增加社会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目前有不少科技传播网站人员不顾事实真相,以为追求点击量,忽略了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网民的自由投稿来获得信息,这就对检验真实性带来困难。新媒体更应承担起受众“把关人”的角色,过滤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保证科技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对于从事科技传播的媒介和专业人员来说,不仅要应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媒介素养,具备专业的科技传播知识与 “辨伪”能力,防止因自身能力不足所造成科技信息的客观失实。同时还应提高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避免有偿新闻等主观失实。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将谣言止于传播之前。

2.6切实提高公众的科技与媒介素养

公众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科技素养与媒介素养对他们至关需要。政府部门与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科技传播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受众的科技素养和媒介素养,形成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正确宏观认识,了解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本质。”[5]只有公众的,科技素养与媒介素养提高了,才能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与接受科技信息的能力,用科学的态度分辨科技信息的真伪,也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科技信息与利用科技信息,从而收到良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6.

[2]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0.

第2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关键词】科技传播;传播媒介;媒介发展

2010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承担了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工作研究”的课题。为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课题组选择了100个来自广东省各地市的大学生,对广东省21个市10个阶层的公众进行了调查。

一、我国科技传播媒介的现状

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针对2010年的广东登革热疫情,79%的人是通过媒体获知信息的;11.1%的人是从亲朋好友处得到信息的;而选择医疗部门和政府机构的比例均较小,分别为4.4%和4.1%。2006年《中国科普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为91%、报纸杂志为44.9%、广播为22.4%、图书为10.2%。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科技信息传播的途径已发生变化,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1]

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选择上的差异较大。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四类确定为提高科学素养的重点人群。为了解这些人群获取科技信息的情况,课题组主要对其中三类人口进行了重点分析:

互联网、电视和报纸杂志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中互联网为33.5%,电视和报纸杂志均为29.5%。城镇劳动人口获取科技信息时最常利用的媒介是电视(45.4%),其次是互联网(26%),排在第三位的是报纸杂志(14.7%)。55.5%的农民选择电视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其次是报纸杂志(16.8%),和亲友同事的谈话占据10.9%,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仅为5.9%。因此,不可低估人际关系传播在农民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大。据中国科协调查,现今许多媒体中,没有专职的科技记者,没有固定的版面、栏目或时段,一些重大科技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报道是造成科技宣传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报纸:科技类报纸发展困难,综合性报纸科技传播力度小。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鼓舞和感召下,许多省份先后创立了自己的科技报。1983年,部级科技类报纸《科技日报》创刊。这一时期科技类报纸的发行量一度迅速增长。据统计,全国科技类报纸大约有80多家,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科技报纸,其中较为知名的是《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但是这些科技类报纸发展得如何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些科技类报纸面向市场,逐步探索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科技类报纸之外,大多数科技报都面临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市场难以拓展等问题。”[2]

再以综合性报纸为例,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有科普专版,《羊城晚报》等少数几家有“科学小品”之类专栏外,从中央到各省市区的绝大多数大报都只有科技新闻版,而无科普专版或专栏。

②电视:科技频道、科技节目所占比重小。中央电视台2001年设立CCTV-10为科技・教育频道,其《探索・发现》、《地理・中国》多个科技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另外,CCTV-7的一些经济类节目如《致富经》等,也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中央电视台的科学节目播出时间仅为9%,且科学节目收视率不足1%,在很多地方还无法收看到。地方电视节目的科学节目更少。[3]在广东本土电视节目中,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解密大行动》是类似央视《走近科学》的一档科普类节目。它搜罗奇闻异事,结合广东地域特点,策划推出了有关广东省不良饮食习惯而造成的“广东怪病解密系列”,受到了群众欢迎。广东省各地市电视台中,目前在播的仅有7个科技节目,其中医药健康类有3个:广州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探索健康》、中山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四季养生堂》以及中山电视台综合频道《健康有约》。科普解密类有4个: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的《科普大篷车》、江门电视台的《秘境疑云》、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的《discovery 探索》、南方卫视的《华夏探秘》。与占据播出主角的娱乐节目、电视剧相比而言,科技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播出的时段也是非黄金收视时段,并且多以医药健康类、讲离奇故事的形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节目仅有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的《科普大篷车》。(根据2011年9至10月的电视播出情况进行的统计归纳)

③互联网:科技信息零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脑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依赖的媒体。科技网站为数众多,我们仅从网易科技频道网站导航中就可看到74个科技咨讯网站。网络上,科技传播的公益团体也非常活跃,如科学松鼠会以“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为宗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科技传播机构。《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

那么,在互联网众多网站中,受众是通过哪些类型的网站来获取科技知识的呢?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网站类型获取科技知识中,23.2%的受众通过专业科技网站获得科技信息,21%的受众通过门户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8.6%的受众通过政府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5.7%的受众通过科技局、科协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3.6%的受众通过微博获得科技信息。总体而言,在网络中没有哪一种方式占据明显的优势,网络中的科技信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

④新媒体: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尚未被充分重视。微博,作为网络媒体一种新的衍生品,在近两年迅速崛起。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和年轻人更快地接触到这种新的传播渠道。在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科技传播的主体对微博、手机等新媒体的重视还不够充分。以新浪微博为例,以“科技”为关键词可搜索到相关微博500多个,但多为企业的宣传主页,而纯粹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微博却为数不多,并且这些微博中存在着信息碎片化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在利用手机获取科技信息的几种方式中,人们较为倾向于手机上网和短信获取,比重分别为30%和29.9%,通过订阅信息和邮件获取的所占比重不大,分别为18.7%和13.5%。总之,虽然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但作为科技传播的一种渠道,还未发挥其真正的实力,科技传播的主体对这类新媒体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不够的,应该探讨如何实现这些新媒体为科技传播所用。

二、科技传播媒介发展对策

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科技传播产业化是当前科技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美国的电视广播产业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和商业广播电视系统。商业电视广播系统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适合市场需要的节目占据主要市场。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自1985年在美国开播后,向全球提供高品质的非戏剧性节目,内容涵盖科技、自然、历史、探险和世界文化等领域,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有线电视网络之一,覆盖面遍及美国99%的有线电视订户,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4400万个家庭订户。[4]

我国大众传播媒体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和国际潮流,把科技传播当做一个产业来做,要大力促进科技传播衍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把科普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健康的科技传播产业体系。同时,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科技传播产业化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企业创新,在竞争中做强做大。

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目前,除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少数栏目外,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缺乏,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亟待加强。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精品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一,这些品牌、精品可以提供丰富、权威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从而更好地吸引公众,不断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其二,媒体的品牌、精品可以带动我国科技传播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建设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各类科技传播主体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注重传播的分众化,以占领准确的受众市场。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首先,要加大各项科技政策、法规在这个阶层的传播力度,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模范作用能够在科技传播活动中真正发挥出来。其次,由于这个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科技传播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平面媒体文字传播的优势,增强相关科技信息的纵深度,发挥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传播效力。针对农民阶层的具体情况,应该加强科技政策传播,多传播实用性的科技知识和技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还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等传统途径获得科技信息,而网络、成果展示等传播途径难以发挥作用,加之不少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应多利用电视等视听结合的媒体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用形象生动的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另外还应该就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知识加大传播力度,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因灾害产生的经济财产损失。针对城镇劳动人口,除了强化信息的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之外,还应就其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如创业致富等相关信息,帮助城镇劳动人员创造财富、积累财富。针对未成年人应尽可能采用图文并茂的杂志、画报,也可以将科技知识融合进漫画书、动画片中,让他们在娱乐中学到科技知识。

媒介融合时代,应注重新媒体的使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媒体新渠道日新月异。渠道的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探索科技宣传工作的新方式。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媒介融合时代已悄然到来,并对大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科技传播主体应跟随时代潮流的节奏,积极探索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使用。

[本文为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0B070300002)资助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岩.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N/OL]..

[2]华中强.从我国报业产业化历程看科技类报纸发展方向[N].大众科技报,2006-11-14.

[3]李继承.论当代中国科技传播结构的变迁与前景的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4]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293130.htm.

[5]亢宽盈.培育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意义、现状、目标、措施之研究[DB/OL].http://省略.cn/show.php?id=1921&p=1.

第3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广科技网络服务应用

                       车勇成

(武汉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2  )

 

前言: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步入新媒体时代。我国近两年新媒体发展迅速,以互联网及移动无线网络为传播平台,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无线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手段发生重大变革中,在超高速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基础上,如何深刻改变科技服务发展技术环境及条件,降低科技服务成本,提高科技服务效率,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广科技网络服务,将新媒体打造成为政府与企业、民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和重要渠道,值得思考。

    一、新媒体发展情况

    新媒体指的是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信息传播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不断丰富而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手机、高清电视、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互动平台等。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量大,影响力强。新媒体采用电子化模式,信息存储量更大、时效性更强,同时新媒体大大突破了地点和没备的限制, 极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受众量。近期,新媒体对美国网络外交动向的传播以及西方对互联网管理的加强均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2、受众数量多。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过20亿,手机用户已超过50亿。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从用户规模上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媒体第一大国。

    3、信息传播快。同传统媒体不同,人们想得到一个消息不用在固定的地点、用固定的设备,很多新媒体不受设备和地点的限制,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范围、速度和频率大大提高。Facebook与米兰大学联合的一份报告认为,任何两个陌生人要建立联系,平均所需的中转联系人并非6个,而是4.74个,这也颠覆了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一条微博经转发就可能在几秒钟扩散到成千上万人。

    4、互动性更强。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新媒体的操作更为简洁、展示方式更直观。随着网络在新媒体设备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新媒体使用起来地点不受限制,易搜索,检索效率高。以云服务及苹果 SIRI 语音功能为例,新媒体还具备了随时随地储存、复制和查找信息的功能以及语音识别获得信息的功能。埃万斯在预测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趋势时提到,到2020年,3分之1的数据将通过云端进行存储或传播。全球云服务营收将每年增长20%。2014 年创新和云计算方面的IT支出费用将超过l万亿美元。他认为,第五大技术趋势将是社交网络的发展和无缝连接。在未来十年内,任何人将能够在任何地方的任何设备上播送信息,从而提供史无前例的透明度。

    二、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科技服务业的现状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也是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当前,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科技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对以提供知识型服务和高附加值服务为特征的科技服务业需求增大。与之相伴的是,国家和社会对科技服务企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国家对创新型科技园区以及航空航天科技服务产业基地的大力建设与支持,使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拥有更充足的推动力。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政策对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已有一定规模。201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额为21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7.8%;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2013年全国共有R&D人员约40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3万人,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企业规模也从中小型逐步向综合型集团企业发展,越来越得到国家与政府的重视。

    目前,我国各科技服务业聚集区内现普遍拥有科技产业园区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综合性创新支持与服务机构,以及各种专业性和专门性的科技服务机构,这些都有利于较快地发展并顺利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年来,政府更加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积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增加相关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而且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全面的实施计划。

(二)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集聚效应不够突出,产业链服务有待完善,科技情报信息化程度低。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规模较小,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完善,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往往会形成个别企业或以某项技术带头,但不能形成相互扶持的产业链,影响科学技术的传播。此外一些产业园区在规划和企业入驻时又出现行业布局不集中,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等。这些都是因为信息化程度低,产业园区、企业之间缺少信息交流途径,信息传播滞后,将导致科技服务业关联带动能力差,服务效率不高,产业集群发展受限等问题。

    2、公共信息资源平台有待建立和完善,现代网络化程度低。科技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建设支持科技机构发展的新媒体公共信息资源平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我国加入WTO后承诺对服务业市场逐步开放,国际著名的科技服务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将对国内科技服务业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在发达国家,同类行业已经完全实现网络化。国内科技服务机构服务手段比较落后,方法单一,工作效率低,信息库信息量少,缺乏对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科技服务水平,需要解决科技服务行业网络化道路中存在的不少障碍。

    三、建立新媒体科技服务网络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构越来越多的传统事务向自动化、网络化转变。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网络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或政府的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或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企业或政府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之一。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指明了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思路。科技服务也应在新形势新媒体的推动下,从更深层次释放发展原动力。

    新媒体在科技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将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助于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科技服务。科技服务网络建设不仅能够使科技服务流程简化,提高服务效率,而且为科技服务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迅速的信息传递通道,并且促使科技服务信息传递体系由以往的多层化、垂直化向扁平化转变,促进了与社会、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换效率;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服务各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减少环节,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由于网络具有容量大、速度快、易扩散、低复制成本的特点,因此科技服务网络的建设能够减少科技信息的传递成本,对科技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及科技服务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2、有助于打造科技信息传播新阵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甚至颠覆了信息原有的传播模式,分散化、多渠道传播成为一大趋势。面对略显滞后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与不断扩张的科技信息、科技政策、科技情报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传统媒体和传统信息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去糟粕、取精华,积极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新技术,创新优化科技信息传播的流程以及科技信息管理的方法,以期建立一个面向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等各类用户的智能化、人性化、高效化的科技咨询在线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效率与管理效率,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3、有助于推进与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互动。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可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各种信息,表现形式活泼多样,为信息的传达和表达提供了多种方式。据统计,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发1条新闻真正能看到的人在30%左右。新媒体微博大约有其粉丝总数的10%至50%的人能够看到。微信由于是点对点的传播,可以基本保证的消息有80%以上的人会看,这样一来实际传播面就更广,能够真正传递正面真实有效的信息。开通这样的科技服务平台,有助于推进与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4、有助于扩大科技服务的舆论影响。自2011年初,微信进入大众视野至今,经短短两年的迅猛发展,微信用户已经突破 3 亿人,直逼拥有 4 亿用户的新浪微博,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微信和腾讯、新浪等新闻媒体以及手机通讯录、朋友网、QQ 好友(群)、位置社交(附近的人)等人际关系圈的互通,未来的微信将可能成为用户最为重要的“手中的名片集装箱”、“可移动的信息中心”、“有价值的沟通工具”,并由此相互链接而形成无数个密集分布的圈子网络。科技服务打造新媒体服务网络,对拓展新的用户人群,传播科技服务的舆论影响,拓展科技服务受众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建立新媒体科技服务网络的路径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科技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初步形成了省、市、县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科技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业务定位和发展方向,使各类机构错位协调发展。为了吸收发达国家同类行业实现网络化的经验,更好地应对国际优秀的科技服务机构的竞争,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分享、开放、互动”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都能够“随时、随地、随身”登陆访问使用。通过新媒体公共信息资源平台,实现各科技服务资源共享,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使得各机构更加特色化,更加专业化,逐步构建成为新的科技服务网络。

完善科技服务门户网站

 依托各科技部门政务网站,积极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及时丰富科技信息内容、科学设置栏目、不断开拓创新,与其他新媒体手段互联互通,打造了具有科技特色的多层面科技服务门户网站。设置便捷实用的网站功能,全方位涵盖了各类科技信息、科技政策、科技情报和网上办事等科技服务功能,同时,以图文、Flash动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企业及个人提供通俗、实用的科技服务指引,科技服务宣传内容。

打造科技服务微信平台

《人民日报》在《新媒体猜想》文章提出的“8个猜想”的第一条就是对“微信政务信息新平台”的分析,文章认为:“在可预见的新的一年中,微信会成为政务信息的重要平台,将比其他渠道更快、更有个性,获得公众的认可和网络舆论的认可度也会更高。可能对我国社会舆论格局产生杠杆效应”。通过微信公众号,企业及科技人才可以自主浏览各类科技服务信息,实时与科技服务人员进行在线交流,随时随地享受最为优质、丰富、高效的科技信息宣传服务。力争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科技信息服务。基于微信平台显著的拓展能力,越来越多便捷易用的科技服务功能也将会被收入到这个移动科技服务利器中。

开通科技服务微博

微博,名“微”,力不微。这种新型网络媒体,从诞生到风靡全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在中国,微博用户数在2010年底到2011年6月的半年时间内,由6311万增长到1.95亿,增长了208%。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微博用户已突破4亿,而微博用户每日的信息量已近2亿条,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更新最活跃的信息源和舆论场。当前,在科技服务中,科技企业及公众最关心的是科技信息、科技情报的积极共享,最急需的是科技政策、科技措施的切实公布,最关注科技服务内容的及时通知。科技服务微博正是可以用最快速优质的资讯服务,引导科技企业及公众正确了解政府政务、参与互动,促进和谐、优化科技服务软环境。在科技服务微博的运营过程中,与粉丝沟通交流应遵循“三及时”原则:政策文件及时公开,服务咨询及时响应,答疑解惑及时有效。

开设科技服务手机应用

 手机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网络化新媒体的一支新生劲旅,它是依托手机媒介,传播大容量多媒体信息,方便用户浏览的信息传播平台,因其方便易用,又被誉为“拇指媒体”。因为便捷性和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在用户获取信息的作用中手机应用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目前主流媒体(电脑);而在未来,用户首选手机应用的意愿会更加强烈。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已经开发了50多个智能手机应用和移动网站供大家日常使用,比如飓风防灾减灾应用程序,辨别你拍摄的植物、动物属于哪一种的科普信息应用程序等等。目前在线运营的《深圳政府在线》就是为满足广大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特别开设的深圳人民政府移动手机应用,部分功能如:便民服务、信息公开、互动交流、深圳介绍、智慧搜索等。科技服务的手机应用程序也应该打造成同时实现电子政务、公告通知、科技信息查询、政企政民互动等多项功能的智能应用程序。

第4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传播 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媒介理应成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路径,但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业利技传播中媒介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小的落差,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媒介的特征

通过对衢州、丽水、台州、温州、金华等五个地区的龙游、云和、仙居、苍南、磐安等21个县的70余个欠发达乡镇农业科技传播媒介进行调查。并采用走访乡镇负责人与农户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5份,问卷有效率为94.5%。调查对象为农户户主,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根据调查显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存在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1、内需与内虚的并存。目前,媒介在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处于“内需”和“内虚”尴尬境地。根据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况所作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欠发达地区55%的村民渴望通过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脱贫致富。与这种强烈需求相对应的现实是,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弱化,这种弱化首先是数量上的不够。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仍然主要依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但报纸对农业科技传播不容乐观,《2007中国科普报告》指出:党报科技新闻报道占版面比例为7.5%,晚报仅为1.9%,科技报的比例最高,为25.3%,显然关于农业科技传播比例更少。在这种大环境下,尽管欠发达地区地方报纸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战场,但农业科技报道平均占版面比例仅为9.4%。这种传播容量的不够同样反映在电视上,农业科技节目少,播出时间短,在对农林科技信息媒介来源的调查中,中央电视7台的《农广天地》、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中央电视7台分别排名前三位,而7台是央视唯一的半农频道,在中央电视台400多个栏目、日播出近270小时的节目中,对农节目栏目总数不到10个栏目,日播出不到5小时。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是专业的农业频道,在浙江省9个频道近230个小时的120多个节目中,对农业科技报道不到5个节目,日播出不到2小时。较小的播出量与浙江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有着较大的落差。其次是质量达不到要求,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农民。在对媒介农业科技传播满意度的调查中,不满意的占54%。

2、核心路径与周边路径的错位。媒介要成为农民的忠实朋友和青睐对象,就必须了解农民对信息的接受习惯和处理方式。农业科技传播的信息是说服性信息,个人对说服性信息的接受、处理方式,查德-佩蒂和约翰・卡西欧认为有两种路径,对信息详尽分析或严密思考是在走核心路径,否则就是在走周边路径。①目前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是以核心路径接受方式展开的,采取专业性较强的科教片和记录片、或讲座等形式进行传播,反映了媒介主观上美好愿望,希望农民能使用核心路径方式接受与处理科技信息,对其进行积极思考并根据已知道的信息对它加以权衡,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农民对科技信息接受更多是依赖周边路径,而非核心路径。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民初中文化程度占了70%左右,农民知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具有十分突出的信息接受制约性,对信息接受与处理只能使用非详尽分析或缺少严密思考的周边路径。另据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况所作的调查问卷发现,在新闻节目、农业科技知识、娱乐节目、和其他节目的多项选择中,农民关注内容的排序分别是:第一位新闻节目占72%,第二位娱乐节目占27%,第三位农业科技知识占20%,其他占3%。这些数据间接证明农民对科技信息缺乏主动的接受性,对科技信息的接受更多依赖周边路径。

3、媒介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需求决定供给,农业科技传播取决于农民的需求。调查表明,农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依次为:栽培管理新技术占30.8%,农产品加工销售市场信息占16.3%,养殖新技术占15.0%,动植物新品种占19.2%,其他农机农药等占18.7%。在与农民的交谈中,发现农民不仅关心的是科技能否带来基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关心增产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流通的技术,同时更渴望经济作物的增收技术。可见,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已拓展到新品种、栽培技术及市场供需信息等方面。但是,面对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欠发达地区媒介未能及时跟进农民的需求,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是化肥农药,分别排在农业科技传播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显然,欠发达地区媒介更重视“科技需求”,而不是“农民需求”,导致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与农民的科技需求脱节。

媒介这种一厢情愿传播,一方面使所传的科技信息无的放矢,另一方面,受众急需的科技信息却求助无门,媒介不能充分实现传递科技信息与教育的功能。由于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未能充分把握农业的特殊性及农民需求的变化规律,导致媒介要么不加辨别地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并非是农民“欲知”的农业科技信息;要么不加阐释地传播,使农民无法消除“应知”农业科技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一知半解削弱了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知”的积极性。

二、媒介的制约因素

上述的浙江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的三个特征,追根求源是媒介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遵循资本逻辑。媒介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中的缺位与其遵循的资本逻辑有着直接的关系。市场竞争法则使其认识到:媒介的生存、发展需要赢利,赢利更多依赖广告商的支持,失去广告商的支持,也就失去生存、发展的机会。而广告商看中消费市场,尽管农村有9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但农村生活购买力、消费水平等几大指标远远的低于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农民有限的消费能力得不到广告商青睐,农业科技传播自然也得不到媒介的厚爱。媒介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媒介受资金的限制,不愿拿出更多的时间、版面,尤其是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不愿增加投入,因此农业科技传播往往难以在数量、质量上得到保障,这种“赚钱”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思维极大的挤压了农业科技在媒介的生存空间。

政策支持乏力。缺乏倾斜性的政策支持,是制约农业科技传播的因素之一。由于一直缺乏将农业科技传播作为公益事业推进所需要的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传播一直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在欠发达地区农民最喜欢的电视媒介中还没有形成固定、专业农业的节目,无法培养农民的收视习惯。同时大多数农业科技类报纸和农业电视节目面临资金

紧张的生存危机,使得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缺乏追求生动、活泼的热情,制作比较简单、粗糙。电视的农业科技传播以传统的科教片为主,仅仅把从农业专家处获得的科技信息直接“移植到”节目中,报纸也只是呆板、枯燥、专业化的把科技信息写出来,缺乏人文关怀。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一些农业科技专业网站虽已建立,但缺乏更新与维持。这些只能算是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记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科技传播。这种核心路径的传播方式不利于农民对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得不到倾斜性的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传播自然不会受到媒介太多重视。

传播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传播人才的匮乏,是农业科技传播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缺乏一批既懂传播又懂农业的专业人员。从事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专业背景多是社会、人文学科,这样的学科背景导致传播中的三缺:一是缺乏对农民的了解。传播容易理想化,使其无法准确掌握农民的科技“应知”与“欲知”的需要;二是缺乏农业科技素养。缺少对农业科技规律的理解,对农业科技的传播模式是简单的“反映式”,处于农业科技信息“搬运’’的低级水平,还不能对农业科技信息进行“领航”;三是缺乏农业科技传播的热情。与其他的领域传播相比,农业科技属于冷门传播,不太受重视,传播者也很难积极、主动地与农业科技专家、农民进行交流,尤其在农科专家与媒介之间缺乏一个负责交流与合作的组织机构,传播者很难直接获得农业科技的一手信息,容易产生供需的脱节。加之在待遇上与其他热门领域传播者相比相差很多,导致农业科技传播者队伍也一直不稳定,农业科技传播的队伍很难积累起经验,培养出成熟的农业科技传播者,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质量。

三、媒介的有效实施

媒介是农业科技的重要传播器,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有实施依赖于媒介传播路径的改革。

1、政府支持。农业科技传播是在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推进的。政府的支持程度决定了媒介对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视程度。政府的支持首先来自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媒介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对农业科技传播力度大的媒介予以鼓励;其次构造、完善专业的农业科技传播媒介,采用财政补贴、成立专门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资金、设备、人员投入,使农业科技传播的节目、报道固定化、精品化,媒介真正发挥对农业科技的传播作用:最后,针对媒介中缺乏农业专业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这一状况,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媒介机构进行合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媒介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素养。同时,政府指定在一些大学教育机构中开设农业科技传播专业,为农业科技传播培养专业技术力量。

2、媒介树立公共服务优先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是利润最大化被媒介放在首位,容易产生对农业科技的忽视。事实上,农业科技是一种公共技术,不仅以增加生产收入或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为农民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而且体现了长远的社会效益,它通过新技术运用实现整体经济增长,媒介最终也将从中受惠。显然,媒介只有更好体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媒介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思想和公共服务优先的观念,发挥媒介独特的传播优势,坚定长期坚持农业科技的传播理念。

3、媒介传播从粗糙型转向精致型。当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周边路径处理时,更依赖科技信息本身以外的因素影响。这也意味着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传播方式需从粗糙型向精致型转变,而转变依赖注意力与亲和力的提高。

注意力是提供接受动力的引擎。在注意力短缺的科技传播中,媒介通过以下两种传播方法使农民注意力聚集于农业科技信息。首先,借势方法。运用媒介内生优势,农业科技传播应及时抓住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新的技术在传播上欲达到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②其次,造势方法。运用媒介外生优势,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形成媒体报道的热点,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吸引农民的兴趣与关注。。其中策划活动和广告是常见的形式。策划活动指为传播农业科技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如举办科技知识竞赛、新技术的比赛、农业科技节等活动,以吸引媒体和农民的关注达到扩大科技传播范围和力度的目的。广告是提高农业科技注意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广告最终实现普遍接受的传播效果。目前媒介上的广告被各种商业性经营广告垄断,农业科技的广告少之又少。因此,媒介在承办农业科技广告业务时,不可能以盈利为目的,收费标准上要和商业广告区别对待,给予一定优惠。

亲和力是农业科技传播人文关怀的体现,其核心是传受双方平等的思想。即农业科技传播消除传受双方距离感,从农民的视角出发,符合农民的特点又满足农民需要。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凸显“亲”。“亲”本质上是一种态度,体现的是对农民的关怀。为培植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亲”,在语言上,地方媒介可用方言的优势传播农业科技;形式上,以地方性、趣味性包装农业科技信息,播出上,选择农民的最佳时段;其次凸现“和”。“和”要求农业科技传播中出现农民的声音和身影,如邀请农民参与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的制作等,使农民直接参与农业科技传播,参与越多,越能引发主动地思考和询问,开启了反馈和进一步咨询的渠道,农业科技传播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有效。同时也调动农民对科技传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农民科技信息接受从周边路径向核心路径的转变。

4、媒介发挥其辨别和阐释功能。对农民而言,只有当一项科技成果能满足其需求时,才会主动采纳应用。因此,媒介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农民对于科技需求的水平和层次的分布情况。根据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喜欢环保节能型、省工节本型技术。这也折射出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受成本、材料等因素影响,其中费用因素是影响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新技术的费用取决于以下3个因子:新技术的投入费用,投入一产出时间越长,技术运用的成本越高,技术采纳的阻力越大;新技术风险通常具有开拓精神,对技术信息有充分理解的农民,其风险度就小;为惯性阻力,当新技术同原有技术相比方法、材料差距很大时,就会抑制新技术的采纳。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媒介只是单纯的技术传播,忽略了与技术相关的配套传播。上述三种因子分析表明,媒介在技术传播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有偏传播”才能使农民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的全部实质内容,即对技术进行辨别,对技术外的三种因子的阐述也是媒介应有的职责。媒介的这种职责在农业科技传播中以三种方式进行:直接偏向传播、间接偏向传播和重叠依赖偏向传播。

直接偏向传播要求考虑投入因子。当科技投入费用过高时,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农业技术在运用中往往表现出投入产出周期长、见效慢、成本高的特征,这意味着除了明湿的长期效应,农民更容易关注费用低、见效快的短期作用,即农民对科技存在短视的问题。因此,媒介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直接偏向费用。传播除了突出长期报酬外,应偏向对费用不确定性消除的传播,媒介一方面反映农民资金短缺的困境,积极寻找解决费用的途径,另一方面具体地告诉农民降低费用的渠道,如政府有哪些补贴。企业可给予什么资助,或对新技术银行贷款的优惠条件等,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

间接偏向传播需要考虑风险因子。农业科技采纳具有风险性。一方面,农民普遍因循守旧,不愿进行风险性大的投资,且农民采用周边路径的方法处理科技信息,很难据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对新技术信息缺乏充分把握,从而使风险度值变大;另一方面,农业受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影响,新技术增加的新投入无形中加大了新技术运用失败的最大损失值。间接偏向传播针对风险因素,媒介偏向与技术配套的服务信息的阐述,其内容包括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解决农民独立承担科技的风险;或开办农业生产和科技应用保险,转嫁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和科技应用风险等。

重叠依赖偏向传播关注惯性因子。任何一项新技术既具有异质性也有同质性,特别是环保节能型技术由于异质性多导致农业生产改进幅度增加,资源重叠使用的可能性相对变小,R值增大阻碍技术的接受。显然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取决于资源重叠率。资源重叠率高的技术农民容易接受。因此。在重叠依赖偏向传播中。首先媒介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进行辨别,偏向传播资源重叠高的技术,其次对资源重叠率低的高效、优质技术,从同质性的部分展开佯播,由同质性漫漫扩散到异质性。

注释

①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第5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波长频道不一的广播电视覆盖着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堆积如山的图书充斥在书店、书市甚至超市,闹“书荒”的年代已一去不返了。现代的传媒人不仅要多方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传播出版信息,还要对大量的过剩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便把最好最新鲜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提供给社会。如果不注重知识更新,不了解各领域学术进展与争议,缺乏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很难在信息化时代有所作为。

如果有一天,我们看不懂“搜索引擎”,不知道“模糊控制”的含义;如果有一天,我们对图书馆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操作一脸茫然,以至于无法查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如果有一天,我们走向传媒论坛,却做不出PPT来通过多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许,我们就该警惕了:自己是不是已经知识老化,陈旧得急需要更新。

传媒人在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的标志是具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一般指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这也是传媒人应具备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对采编人员而言,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 :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稿件);层层把关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收稿到出版 ;针对问题稿件,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或修改或撤消,独立地解决该问题;善于正确地评价信息,能比较出同类稿件中不同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读者以及局限性;还可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策划出新的选题;能够从丰富的媒体信息中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表示变化的规律,以使自己的工作与时代同步。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

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目前是每三年就增长一倍。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出版人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的科学素养,找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科学素养(science literacy)是一个人最基本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科学素质和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方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1996年,美国一批学者根据多年间的文献调查,论述了科学素养的六个方面:①概念性知识 :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②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论;③科学精神: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的行为规范,也称为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④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⑤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⑥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与其他领域相互关系方面,在原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扩展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生态”、科学技术与生物圈等等。这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编辑人员,学有专长很有必要。要了解新的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科学能力,不断发展科学观,持之以恒地打造自身的科学品质,从而保障自己能够跟上科技进步的发展,站在科技时代的前列,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图书产品。

传媒出版创新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也被提到了传媒人的工作议事日程。学习型组织被视作加速传媒创新的有效途径。

学习型组织重在强调学习在组织成长和达到组织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更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激发人的活力,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从而不断保持组织的活力。”它的核心特征在于所有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不断学习,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使员工实现自主管理和善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创造能量。对于传媒业而言,每一个媒体都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产品,也是信息编辑含量很高的产品,这对传媒人的思维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媒创新需要强力打造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既懂编辑出版业务,又懂外语、计算机和营销等知识的人才,离开了知识更新,就是一句空话。综观我们的传媒队伍,即使是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也多集中在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经济学或理工科的人才偏少;而理工科的人才也多半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以不少传媒大家主张文科传媒人要学习理工知识,理科传媒人要学习文科知识。这样文理交融,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有效的出版创新。

提升业务能力的要求

全社会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编辑来说意味着读书看书的人多了,著书立说的人多了;意味着作者的写作水平高了,读者的欣赏水平高了,对传媒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如果不注重学习、知识陈旧,我们将无法与作者和读者沟通,更遑论去审读稿件、打造优质的传媒品种了。与时俱进,提升业务能力,已经时不我待。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甚至会导致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沦落为功能性文盲(Functional Illiterate),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种危险可能就潜伏在作为文化人的传媒人身边。功能性文盲大意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有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很难适应现代社会文化需求的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像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功能性文盲的比例仍然占人口比例的20%。而对于20世纪80年代才加入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来说,这个挑战似乎更为严峻。

面对这一挑战,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时时保持学习的习惯,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把知识更新当作终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现代媒体需要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他要拥有一副慧脑、一双慧眼、两只慧手。慧脑用来策划选题,有奇思妙想;慧眼能去伪存真,瑕中挑玉;慧手可巧做剪裁,雕琢精品。作为传媒管理人才,尤其要善于识别那些号称“世界领先”、“国内独创”的“科学发现”,不被伪科学和赝科学所迷惑。而作出判断的根基,在于你知识脑海中拥有的正确理念,在于你常学常新的“库存”。

第6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关键词:碎片化时代 科技传播 新局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29-01

早在五四时期,“科学”和“民主”就一起被当作解放人民思想的两面旗帜,据了解,我国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把“科教兴国”当作基本国策的国家。但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而主要发达国家公民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我国的科技传播任重而道远。

随着社会发展趋势逐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受众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媒体碎片化。”因此,在碎片化时代下,为了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科技传播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1 受众碎片化导致科技传播对象分众化

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让信息更新速度成倍增加,人们难以承受全部的爆炸信息,只能有选择性的接收部分信息。而因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各自世界观、人生观、兴趣爱好的差异,导致受众被分割为一个个碎片化的受众群。因此各个不同的媒体、不同的栏目,都会根据各自的定位和实力,改变其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风格来满足不同受众群的要求,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方面,例如中央电视台为了满足家庭妇女兴趣点创办的健康之路、天天饮食等栏目;满足知识分子兴趣点的人与自然、探索发现、走进科学等栏目;满足农民群体兴趣点的农广天地、致富经等栏目。根据不同受众对科技知识不同的兴趣点开办不同的栏目,全面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电视观众的需要。

新媒体方面,例如以“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为最终理想的网络社区――果壳网,其设置了主题站和小组这样两个板块,一个由果壳网内部编辑策划制作,提供相对权威的科学知识,另一个发挥果壳网用户的能动性,让其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点加入不同的小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深入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

2 信息碎片化导致科技传播内容浅薄化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受众身份的变化――从单一的受传者到互动的传受双方,再到如今的主动传播者。人们不满足于“说什么听什么,播什么看什么”的传统接收内容的方式,而是力争做自己的议程设置主导者,听我想听的,看我想看的。

以微博为例,作为一种与快节奏时代相契合的新兴网络媒体,利用微博平台传播科技知识。一方面由于其内容字数限制,注定只能浅显的碎片化的传播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当今人们心理普遍浮躁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本应严肃的科技知识想要抓住人们的眼球,甚至不得已进行娱乐化的加工,这也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如对于科学知识浅薄的理解,让科学谣言甚嚣尘上,甚至引发大规模骚乱。

3 媒介碎片化导致科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的基础上,网络媒体、手机终端、移动电视等新兴的传播媒介大量涌现。这些新媒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影响力迅速扩大。

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2010年公民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提高,比2005年的6.4%提高了20.2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普及科技知识不再单纯依靠传统媒介,新媒体的强势崛起让科技传播媒介日趋多样化。

4 结语

受众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媒介碎片化所共同构成的碎片化时代让科技传播效果有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传统媒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受困于复杂的后期制作和繁琐的审核流程,而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传播科技知识不可避免的会有呆板性和局限性。而在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的时代,科技知识传播不再受时空限制,不仅可以实现科技信息的即时上传和即时接受,提高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满足了异地科技信息的交流需求。其信息容量更具有无限的可扩充性,也使科技工作者能即时掌握科技信息的最新发展动态,大大拓宽了科技传播的时空界限。更重要的是,在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使得传播者和受众群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即时互动,让传播效果更加持久,影响更为深远。这些传播效果的变化是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根据蒂奇纳的“知沟理论”假说,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群体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因此,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暂时只能局限于特定群体,难以形成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升,使科技信息跨越时空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以果壳网这样的科学传播网站为例,其影响力只限于固定的用户群,普通大众没有持续性的媒介接触行为。所以,其用户和粉丝群体掌握的科学信息相对于普通大众更多,他们关于科学信息的知识鸿沟也就越大。[1]

科技的发展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高效的科技传播手段才能推动科技的普及。在碎片化时代下,我们更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科技精神的作用,改革创新科技传播模式,更好的适应碎片化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程名.基于网络传播技术的“有反思”的科学传播的批判研究――以“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为例[J].东南传播,2012(12):11-13.

第7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关键词:小班幼儿;科技教学;关爱情怀

一、科技馆的传播特点

科技馆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倡导科学精神,提升公众求知、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以及增强科技进步意识的重要教育场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科技馆在为国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既是公众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需求,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发展创新文化的重要手段。科普教育形式主要有学校、媒体(包括报纸、书籍、影视、网络等)、科普活动(包括各种科技周、科普日等教育活动)和科技类博物馆。其中,科技类博物馆既通过各种标本、实物、模型、互动体验设施、多媒体互动和演示设施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又重视个体的参与和体验。

因此,科技馆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上的优势非常独特。科技馆是科学教育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作为一种传播机构,它有两个最明显的属性:第一,它是一种非正式教育机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育与学校等同起来。在终身教育背景下,非正式学习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场馆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学习领域。科技馆教育的基本属性是非正规教育,从独特的展品资源入手展现其在教育学、传播学上的特殊意义,科技馆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引导观众通过模拟再现的科技实践进行探究式学习。第二,它是以空间形态为特征的视觉文化传播机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明构造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得以空前拓展,形成以视觉传播为特征的视觉文化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必然引起图形设计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图形设计家和传播学家关注如何使信息向目标受众进行快速、有效传播,对视觉图形的形式语言进行创造性研究正是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呼唤。现代科技馆通过建筑形态、内部空间、功能流线、景观、节能技术、主体结构等表达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设计宗旨,体现创新风格和传播要求。

二、国内外科技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科技馆,是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需要,更是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全民公众科学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馆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形成以部级、省级、市(州)级和县(市、区)级科技馆组成的科技馆网络体系,科技馆科普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四川科技馆大力构建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流动科技馆协同发展的“四位一体”模式,强力打造科普系列展览、活动、讲座“三大系列”科普活动精品,在科普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绩。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馆还无法满足公众参加科普活动的多样化需求。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已深入到普通人当中,移动互联网也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科技知识的最重要工具,如何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成为科技馆体系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

2007年,美国教育部的《美国学术竞争力咨询报告》中指出,非正规教育是美国教育系统的三个相互整合的部分之一,即K-12教育、高等教育、非正规教育。“逛科技馆”这种科普教育已成为非正规教育的重要形式。成立于1846年的史密森学会拥有19家博物馆、画廊、动物园和9家研究院。2012年,史密森学会的公共机构共接待了3000万访客,还有1.03亿公众通过网络访问了史密森学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9年出版的《在非正规环境中学习科学》中显示,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经验、特定场所(博物馆、科技馆、科学中心、动植物园等)、非学校组织的科学活动当中,不分年龄层,而且比学校教学更有效地学习科学。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技政策咨询,其网站专设“新闻与公众参与”版面,面向公众和媒体提供科学传播与普及服务,主要以信息提供以及线下活动为主。

美国大量科普内容的网站以“gov”为后缀,如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航空航天局(NASA)、疾控中心、农业部、环保署等政府机构和部门开办的科普网站是网络科普的重要基地[3]。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通过社交网络的形式让用户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独特作用。在发达国家,科技博物馆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科技博物馆在功能定位、经营管理、运行模式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功能定位主要是收藏、研究、文化交流和科普,将科技博物馆提升到了文化产业的高度,每家科技博物馆都有自己显著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有着独特的运作模式。科技博物馆也从立法和资金保障两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也通过种种政策鼓励民间机构对科技博物馆进行资助。借鉴国内外科技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就是要使科技馆建设数字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和保护藏品,二是更有效地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科技馆科普传播的基本方法及其媒介形式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有: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个系统。

(一)科技馆传播的基本形式分为面对面传播和非面对面传播两种形式。

1.面对面传播。是展教员与观众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包括语言传播(如讲解、讨论、演讲等)和非语言传播(如手势、情感、姿态等)。两者互相补充、交替使用。其特点是:第一,双方交流充分、反馈及时,并给对方留下直接的印象。第二,双方可以更多地进行感情交融,更好地相互理解。第三,可以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要说明的内容,或对其做出进一步解释。由于信息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面对面传播在很短的时间内,难以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某一信息。

2.非面对面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使用文字媒体(如图片、展板等)、电子媒体(如电话、录音机、录像机、电视等)和新兴媒体(电脑、手机等)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传播形式。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既可以通过荧屏内外进行交谈,也可以通过电视电话电脑进行交流,这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通过文字媒体,特别是电讯媒体传递信息,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的空间距离。

(二)充分发挥各类传播媒体的功能1.文字媒体。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如馆报、馆刊、杂志、工作简报、工作手册等。

2.实物媒体。是指包含某种信息,能充当信息传递载体的实物,如墙报、橱窗、意见箱等。对科技馆来说,展品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实物媒体,品牌、形态、质量、设计、布局等都能传递信息。

3.电子媒体。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光碟等。

4.新兴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被称为“第五媒体”。

四、提升科技馆科普传播的对策措施

提升科技馆科普传播,要在利用传统大众传播、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等方面上下工夫。

(一)要广泛利用传统大众传播

科技馆不是小众传媒,更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属于社会公共文化范畴,其科普活动,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科技馆的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及大众传媒的关注,大众传媒的关注又促进了科技馆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科技馆必须紧跟时展,围绕满足公众需求,与大众媒体广泛合作,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探索和创新传播形式、方法,打造科普讲坛、策划科普电视节目,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利用平台开展科普咨询、讲解、互动服务。

(二)要重视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科技馆展示设计活动是一项“科学信息的传播”活动,以科学概念和思想为其主要内容,同时还重视对科学方法的培养;通过展示设计的造型、色彩与空间等元素的系统构造,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展品信息,展现出强烈的视觉文化色彩。因此,科技馆的展览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深化科技与科普的融合,不断丰富展教形式,拓展多动体验模式,采取多种形态吸引观众主动参与体验,实现精准科普、快乐科普。

(三)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

科技馆展示设计是传达展品信息、营造独特风味、实现观众体验互动的时空媒体艺术,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特征明显。在“互联网+”的时代,科技馆尤其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的作用,建立和利用科普微博、科普微信、科普微视频等,扩大其影响力。利用二维码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社交软件平台、开发适合观众使用的手机游戏、APP等,使观众的参观更具有自主性,游览更具智能化和人性化,增强科普传播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科技馆应该摒弃原有的旧有服务模式,积极应用社交网络技术拓展新的服务方式。

综上所述,科技教育界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传播的认知过程及特点的研究,探寻科技馆如何更好地运用传统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体,吸收更多的先进技术,建立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增强科技馆信息化、时代化、标准化、体系化、普惠化和社会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其展览教育特有功能,进一步深入有效提升科普传播。同时,要对科技馆科普传播中取得积极成效的案例进行总结,并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出更系统的理论,用以指导科技馆科普传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幼文.科技馆教育的基本属性与特征[M].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

[2]杨凌.试论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展览教育功能[J].内江科技,2016(2).

[3]中国科普研究所网络科普课题组.看国外网站如何做科普[N].科技日报,2014-08-15.

[4]吴晶平.联合大众媒体开展科普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科技,2015(14).

[5]省科博协二届三次理事会暨科技馆建设研讨会在雅安召开[EB/OL].四川科技馆网站,2016-04-26.

第8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关键词:媒介变革;驱动力;新特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3009003

媒介变革使数字媒介脱颖而出,并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形态。数字媒介从技术和工具层面不断衍生其自身涵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范式。研究数字媒介的成因、特点和变革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媒介变革的诱因与动力

媒介变革与任何一种社会变革一样,绝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自身发展的诱因、缘由与动力。

(一)媒介变革的原初诱因:人类交流与传播的需要

媒介的每一次伟大变革,都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进步。人类文明史既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又是不断发展、完善、利用传播媒介的历史。“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是因为现有的媒体不能满足人的某种传播需求而产生的。”[1]现代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人类有史以来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时空障碍,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同时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们的交往、交流变得异常容易和便捷,极大地满足了人类交流和传播的需要。

“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2]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3]人类借助媒介变革进一步满足自身的需要,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掌握媒介的能力。从传播学的视角加以考察,人类能够随心所欲地主宰世界,并非取决于自然的传递信息之感官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创造、使用传播媒介并不断加以革新的能力,而这恰恰也是人类所特别需要的,又是人类所独具的。

(二)媒介变革的驱动力量: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媒介形态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发展、融合和变革。“媒介变革的历史表明, 技术创新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4]媒介的每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无不打上了科技发展进步的烙印。

罗杰・菲得勒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5]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媒介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都无一例外是科技驱动的结果。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迅速地被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媒介超越,正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所致。在信息时代,信息加工处理技术、信息储存传输技术、信息接收呈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介的应运而生。

二、数字媒介的主要特征

媒介数字化是信息时代极具变革意义的媒介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应运而生的数字媒介引领着时代朝流,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和心理面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数字媒介的基本特征。

(一)数字媒介的核心形态:智能化

媒介的智能化真正实现了让媒介帮助人类做许多事情的愿望,是“人的延伸”。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形态获得了快速发展,现代媒介的科技含量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智能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贴近,在社会各行各业和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微观看,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靠向智能化,比如信息控制下的电子商务与物联网,电视会自动定时开机和关机、自动适配显示比例、自动搜索选台;手机会智能重拨、自动存储号码、过滤短信;电脑会自动安装和更新、升级软件,自动判别屏显、电能、杀毒等模式;网络会自动识记登录和浏览信息、一键清理修复、自动筛选与搜索信息等。从宏观角度考察,“城市的智能化趋势正在对城市空间与媒介形态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6],人们对于建立智能城市的期待,将通过网络城市、手机城市、流城市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随着技术的进步,对媒介功能加以选择、判断、处理,实现自动控制,媒介的智能化发展必将为建设智能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二)数字媒介的延伸形态:网络化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数字媒介主导的全球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网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平台。“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会带来一种在技术的视野下看世界的方式。”[7]媒介的网络化让人类轻易跨越了时空界域,带来了极大的时空集聚效应,使人类在世界的任意角落进行同步视听、实时交流成为可能。网络集成了多种媒介的功能,极大地发挥了各类媒介的综合作用。目前,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呈现深度融合和互渗的态势,进一步加速了媒介网络化的进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使网络艺术与审美范式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概念,颠覆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空间。媒介的网络化使技术与艺术在新的平台得以高度融合与渗透,使网络世界与日常审美结下不解之缘,媒介网络化在全球化和泛时空视域,在信息的展示、传播、交流和反馈中发挥了极其独特的作用,并不断地促进、延展其功能的审美演化。

(三)数字媒介的表征形态:多媒体化

媒介的多媒体化以信息呈现载体的多样性,信息表现效果的综合性,信息传送过程的交互性而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加以整合,扩展了人与计算机的功能,并使之高度集成,将文、图、声、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加以有机综合运用,着力于提升人类对于处理、传输、储存、呈现信息的视听表现力。“多媒体技术造就的新型视觉艺术已经消弭了艺术门类间的界限,使艺术的传播、保存发生了质的变化。”[8]多媒体化使信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使表现效果直观形象生动,使表现过程融入交互与互动,给接受者以多重感观刺激和多重审美体验。可以说,多媒体化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交互传播需要和日益提高的视听审美需求。

三、当代媒介变革的发展趋势

虽然当代媒介变革迅捷快速,令人目不暇接,但我们仍可通过分析考察,把握其发展变革的大致趋势。

(一)媒介在未来发展中必将进一步数字化

媒介数字化将呈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经历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一方面带来了视觉信息制作、存储、传播模式的飞跃性变革,催生了数字摄影、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新型视觉传媒;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影像的数字虚拟化,促使数字影像应运而生。”[9]数字技术成为当代各类媒介的核心技术,各类大众媒介的数字化步伐日益加快,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介及新技术手段也不断翻新。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其发展进程会使传播格局和媒介自身进一步持续地发生重大变革。

媒介的进一步数字化会渗透于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即可作用于信息的处理、传输、储存、呈现等诸多环节中。如报纸媒介,在信息的处理环节,要利用数字化图文处理技术进行文字输入、图文排版和数字印刷;在信息传输环节,要利用远程校对、远程传输、远程审核;在信息储存环节,需要利用数字化存档、拷贝、复制技术;在信息呈现环节,则要运用图像及视频的数字化显示、播放等,或者将图文信息以报纸数字版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即便是纸质媒介也需要在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依赖数字化技术手段。在未来社会,数字化必将充斥媒介变革的一切领域。

(二)媒介会在未来发展中加速竞争与融合

媒介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在竞争格局中又呈现出融合化的新趋势。“媒介之间的融合,可以促使各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彼此的优点和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的效果。”[10]“融合”恰似动植物的“杂交”和“嫁接”,有“融合”就会产生出许多新的媒介或媒介新的表现形式。

媒介发展变革的历史本身就是不断融合的历史。我们看到,并不是每一种媒介都是单独发挥它的社会功用,而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媒介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才会越来越深入和普遍。图文融合、影像声音的融合产生了电影、电视、广告、动画等新的媒介形态和艺术形式,使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媒产品;书刊报纸等纸质媒介与网络、电视、手机等电子媒介相互融合与渗透,形成了报纸网络版、手机报等新形式,充分表现出媒介的多质性特征。

互联网作为数字媒介发展的基础,本身就是媒介强力融合的产物。从传播形式的角度考察,电话是点到点的传播,广播是点到面的传播,而互联网则是点到点、点到面、面到点、面到面等传播形式的综合运用,它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深度的融合。互联网借助 TCP/IP 协议在网络层实现互连,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用途的多台计算机能够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将全球资讯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此外还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问题,为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三网融合”提供了可能。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相互融会与携手发展,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紧密结合与不断渗透,给现代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方面的障碍在科技发展与媒介变革中已然消弭得无影无踪,各种电子技术之间的区别与界域在相互交融中变得越来越不清晰,媒介变革将进一步加快融合互渗的进程。

(三)媒介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裂变与派生

媒介在数字化和融合化的过程中,必将产生新的媒介形态,如报纸数字版、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虚拟影像、仿真场景、3D动画等。新媒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媒介都有由新变旧的过程,李勇曾形象地论述了这一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介’(New Media)是一个内涵并不稳定的相对概念。实质上,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永恒地占据‘新媒介’的命名。……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新媒介’像乱世时期皇帝的玉玺一样被反复易手。今天,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电子媒介暂执牛耳。”[11]在不远的将来,不似网络、不似手机而又胜似网络与手机的新的媒介平台和形态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来,今天的“新媒介”必然会变成人们习以为常的传播媒介,到时将会被更新的媒介形态所替代或超越。

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裂变与派生的过程,媒介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不断地产生新媒介,不断地变革和更新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数字科技飞速发展,促使媒介在融合中细分、在细分中聚焦,使数字媒介呈现出快速裂变与派生的景象。媒介在相互融合的变革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以适应人们日益增强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需要。参考文献:

[1] 孟盈.论媒介与社会关系在发展中的交互促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8.

[2] 唐圣平.媒介与人: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3):54.

第9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科学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形式;媒体发展形式;问题研究

一、科学文化普及的意义

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信息源,不管是信息数量还是信息质量都处于高度发达的传播水平之上。社会科学文化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广泛的国内社会社交市场,可以代表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趋势和中国的信息文化发展情况,于此同时,科学文化也是众多社会文化的代表,尤其是社会科学文化的积极性、传播方式、文化传媒等项目处于国内较高发展水平,对于其他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风险,亟待解决。通过对社会科学文化的总结预估可以窥见其发展劣势,为我国的科学文化普及找到一条适合之路。

二、新时期发展中科学信息传播形式的变化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新时期科学信息传播机制可谓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不仅表现在信息传播横向跨度的增强还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将全社会的信息融为一体,满足社会群众信息共享化的需要。虽然新时期的科学信息传播形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形成高效的传播机制,但是在信息共享的背景下,科学信息的媒体化传播还是缺少必要的信息传输机制,此机制的建立应该与信息传播形式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彼此对媒体信息的实时交互,来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但是在媒体信息的实际传输的过程当中,信息传输机制与其传播形式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一方面是信息传输机制无法与信息传播形式进行有效的配套,另一方面是信息传输机制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技术水平的影响,无法高效率的传播科学信息,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共享化的需要。

三、新时期中科学知识的知识的自媒体普及趋势

在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之下,众多的媒体形式都进行了信息服务创新,结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信息传播体系下的自媒体发展趋势来塑造自身发展的内涵。当然在移动互联网影响之下,打造知识移动信息终端还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和信息数字资源进行融合,主要考虑到的是如何能够让人们来安装信息客户端,如何通过信息客户端来塑造自身的知识媒体内容要结合不同的信息发展趋势来预测信息发展的方向,组合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来打造信息移动化平台,满足于人们的信息及时化共享。当然,在时代媒体影响之下,信息化新媒体主要得到特点是依托用户的信息移动客户端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知识性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共享频率高,信息更新速度快,空间跨度大,信息的交流共享性强等。同时,知识性媒体的信息近乎零费用,广大用户享受的也是免费的信息服务,不同于传统信息的传播模式,知识性自媒体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扩展了信息的来源渠道。集中性的信息,及时的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网上流量的大范围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移动便捷化的信息共享更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多种需求,实现了资源信息对接。传统的知识媒体以单向化方式传播信息,而新兴电子媒体可以及时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拉近了媒体信息资源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新媒体的自建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发表自己的言论,留下自己的访问足迹,还可以对知识新闻信息进行打赏和投票等,充分发了观众的评判能力,丰富媒体的内容,使其结构更加合理,人们根据信息事件及时报道的新闻内容,在自定义的平台上自己的动态和感想,有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效的提升了现代媒体信息传播的效率。

四、科学文化信息传播中的问题

目前,一些具有潮流化和时尚化,并能及时更新的科学新媒体特色节目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特色化的信息编排模式充分的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提高了媒体的关注度。但是科学性媒体与之相比在不变换自身风格的前提下,导致信息价值链的中断,公众的收视兴趣下降,严重降低了科学媒体的品牌价值。所以作为科学新媒体要想充分的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就要集合社会的热点文化,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从而赢得广大的观众的喜爱。满足于新闻编辑的基础上对于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提高新闻更新的频率,同时要结合于社会的潮流文化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醒目的标题,特色化的编辑内容,多渠道新闻信息,提高新闻价值的属性,扩展信息传播的范围。总而言之;新媒体作为信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固化的传媒属性很难被社会的青年群体所接受,所以新媒体结合新思想,新潮流,转变媒体编辑的风格是势在必行的,只有结合于正能量的社会文化进行信息报道,才能提高收视率,扩大阅览量。

五、新媒体科学信息传播的价值属性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趋势之必然,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促进了媒体信息质地飞跃,就新媒体的本身行业属性来看,其进入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无论是个人亦或是小型发展企业,都可以建立自媒体平台,通过微信、QQ、博客等社交媒体工具,打造自身的新闻品牌;以互联网+形式的思维进行构造,从而丰富新媒体的发展渠道。信息渠道的整合平台包括内容、渠道和平台的融合,生产优质的内容是报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传统报纸行业依据互联网信息时刻共享化的特点;以互联网为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的报道形式对及时发生的信息进行报道。传统报纸品牌也应该把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用户的信息作为巨大的财富,传统媒体应向新媒体学习,不断收集包括阅读习惯、生活方式在内的用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强调用户体验,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精确推送信息,将最适合的产品迅速传递到用户的手中,共创价值,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打造自身的信息传播的特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主创新性是极高的,基于互联网信息的瞬息万变,新媒体要依据用户的体验进行新闻风格的转变,最大化的满足用户信息交流互动的需要。

六、结语

新时期内科学信息媒体的传播形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满足信息及时化共享的前提下,科技信息传播的效率越来越高,但也造成了信息传播质量的下降,导致社会信息共享环境的质量也是在不断地降低,因此要想提升科学媒体信息传播的质量就要认清媒体信息传播的价值属性,根据媒体信息传播的形式来做出调整,保障科学信息的合理化传播。

参考文献:

[1]梁芷铭.基于新浪微博的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实证研究[J].新闻界. 2014(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