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精选(九篇)

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第1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多元化的传媒市场结构

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出发,应选取能够反映出企业总体实力以及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投入作为投入指标。其中主营业务成本能够直接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费用衡量了公司在运营管理中的相关投入,资产总额则从公司整体角度出发,测量企业的整体规模。产出指标中的主营业务收入直接衡量了公司主要业务的经营情况。净利润反映了企业这一期间的所获利润,能直接体现公司的盈利及偿债能力,是评价公司运营状况的又一重要指标。每股收益则反映了每股普通股在这一期间所获利润。这些指标都是企业经营效率评价的重要指标。

由于上市的传媒文化公司业务差别较大,因此本文选取了2015年深沪两市共20家传媒业务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重较大的主流媒体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其投入与产出等相关数据通过各公司2015年的企业年报获得。

基于DEA(数据包络法)-BCC(经典模型),运用DEAP2.1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分众传媒、华谊兄弟、蓝色光标、天舟文化、光线传媒、华录百纳、北巴传媒、时代出版、浙报传媒、新华传媒技术效率均为1,这10家公司在本文所用衡量指标的评价下都是DEA有效的,其经营管理效率、资源的利用率以及规模效应都达到了最优。其他公司的技术效率均小于1,表现为DEA无效。DEA无效的上市公司中,天威视讯、大地传媒、歌华有线、中文传媒的纯技术效率都为1,说明技术无效是由于规模无效造成的。其他公司的DEA无效则是由于公司管理,资源浪费率高或规模无效而引起的。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873,说明这20家上市公司现投入的资源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资源利用率较高。中信国安、华闻传媒、广电网络、博瑞传播、凤凰传媒、出版传媒的纯技术效率均小于1,其余14家公司纯技术效率均为1,表示这6家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其次,天威视讯、大地传媒、歌华有线、中文传媒、凤凰传媒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即在当前资源条件下,公司应该适度控制公司规模,避免盲目扩张,提高现有投入量的利用率。中信国安、华闻传媒、广电网络、博瑞传播、出版传媒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即产出比例的增加大于投入比例的增加,即这5家公司在现有规模下应该继续增加投入量扩大公司规模,提高产出的绩效。

发展策略需改进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尽管我国上市媒体公司的总体经营绩效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修正。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推进技术产品创新,完善管理及运营机制。注重创新意识,加强媒体技术及媒体产品、传媒理念等的创新。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加强互联网战略性融合,将生产方式、传播渠道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创造多样智能化的媒体形式及产品结构。要紧密结合受众的需求,从供给侧出发,在媒体产品的表现形式以及制作、营销等方面大力融合新技术不断创新,制作新颖丰富的媒体产品吸引更多的受众。媒体公司的运营营销机制更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理念与思路,保证公司主营业务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完善公司的运营机制、评估管理机制,提高相关资源投入费用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媒体利润率以及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及绩效水平。

第2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传媒公司;预算管理;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传媒公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探索有利于公司高效发展的管理制度,力图增强公司发展活力,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力。预算管理是适用于现代传媒行业发展的科学管理制度,对于传媒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经营行为和财务状况进行规划和预测,对经营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以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目前,预算管理在我国传媒公司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新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1传媒公司预算管理的特点

1.1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全程化的特点

传媒公司的预算管理是全方位的,在人力成本计算、推广成本、材料成本预算、投资预算以及投资回报率的预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筹计划。预算管理是一个预测、指导、控制的管理过程,并不是编写计划就能一蹴而就的。传媒公司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对于公司实际运作与预算的一致程度进行全程控制,对于与预算不相符的情况,会加以约束,确保内部运作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一致。互联网催生了传媒行业非常多的增长点,比如网络剧、付费小说等,这就需要传媒公司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对新生项目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这同样是创新产业模式,促进传媒行业共享互联网时代的红利的必要条件。

1.2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具有整体性、规范化的特点

传媒公司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会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公司预算的标准和规范,使各个部门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预算的编制和管理,以更好地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时,需要公司各部门、各管理层级都能统筹规划,严格执行,协调一致。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也不只是部门领导的职责,是需要全体员参与的过程管理制度。

1.3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的特点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未来一段时间所面临的经营状况的预测和评估,为企业能够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资金流动和回报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传媒公司在编制预算时,致力于促进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解决可能面临的运作问题,对于公司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根据企业之前运作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下一年度的预算时,会充分预测企业运营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

1.4传媒公司预算管理仍具有不完善性

1.4.1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理念陈旧的现象在新媒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传媒行业发展也是瞬息万变,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制度必须适应于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很多传媒公司在预算管理理念上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变化,出现与公司发展现状脱节的现象。例如,某传统报业公司顺应行业发展潮流,营销部设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希望能够扩大公司受众群体,提高公司知名度,寻求促进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并且实际推广过程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公司财务部门对于新媒体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预算管理中出现的新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年度预算中对于平台运作的预算为6万元,这远低于该公司公众平台运营的成本,导致该报业公司公众平台运作受阻,致使该公司在新媒体的领域中落后于同行业的竞争者。1.4.2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传媒公司作为文化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公司市场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成熟的方面。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一,传媒公司在引入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内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致使预算管理体系混乱,预算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1.4.3传媒公司预算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传媒公司的经营模式跟传统企业的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在成本控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特殊性,预算管理人员存在对于传媒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的情况,极容易导致预算跟执行存在很大出入的问题。例如,某传媒公司新入职的预算管理人员,由于之前没有传媒行业的从业经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忽略了传媒行业的一些特定的支出项目的重要性,传媒公司的图书推广会、读者见面会、约见访谈对象产生的差旅费等项目都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反而对于接待费用的预算数额远超传媒行业的一般预算,导预算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1.4.4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管理方法单一的现象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传媒公司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拥有诸多创新项目。传统的预算管理手段并不能完全适应于传媒公司,传媒公司在预算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管理方法单一,导致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进一步加强传媒公司预算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2.1传媒公司应该转变预算管理理念

传媒公司,尤其是由事业单位改制成的传媒公司,不能固守旧有的预算管理理念,要不断加强对传媒市场的研究,在充分合理地对资本、投入、产出、防范风险和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前瞻性预算,用以指导公司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传媒公司应该认识到,预算管理应该是一个公司全程化的管理制过程,企业从管理层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再到基层员工,都应该是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去,从而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有效执行。同时,对于符合市场变化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传媒公司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同行业之间也可以加强沟通和互联,相互学习公司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新模式,共创行业发展的新未来。

2.2传媒公司应该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

传媒公司应该依据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在财务部门中,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小组,在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编制的同时,对于相关工作必须进行专业化管理,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确保预算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公司年度预算目标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在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来编制年度目标,以预算目标为导向,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对于与预算严重不符的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严格的核实。

2.3传媒公司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传媒公司应该重视对于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对于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进行培训,开阔管理人员的视野,鼓励员工加强自身学习,为员工建立合理的晋升渠道,给予具有良好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员工以合理的奖励,实现公司和员工的互利共赢。

2.4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

新兴的科技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形态,同时给传媒行业的发展也带来很多挑战和机遇,但是机遇大于挑战,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传媒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寻求符合行业特点的预算管理的新方法。传媒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公司内部统一的预算管理网络系统来实现预算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让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运算的制定和执行中来,共享管理信息,真正实现全面有效的公司预算管理。

第3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转企改制 思维转变 市场营销

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过程中,报刊出版单位面临一系列具体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难点,是报刊企业的人员因为身份转变而必须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包括角色的重新定位,让很多人不适应。如果员工带着抵触情绪重新上岗,那么这对于转企改制后报刊企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必须自上而下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重新为自己进行市场定位,从而让自己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转企改制后的报刊企业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思维从采编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改变着媒体行业格局和整个社会文化形态。面对市场的变局,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转企改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转变——从“体制下”变为“市场化”,以及身份的转变——从“记者编辑”变为“公司员工”,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从“无冕之王”的姿态,转变为贴近事实真相、还原记者编辑最本初的职责、真正服务于受众的需要。

以笔者于2007年至2009年曾供职的《华夏时报》为例。作为中国残联的机关报,《华夏时报》在与万达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出资组建“华夏时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后,《华夏时报》也开始了公司化运营。总编辑和副总编辑同时兼任公司的总经理及副总经理,报社全体人员同时也是公司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与员工签订年限不等的劳动合同,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实行绩效管理。

转企改制,管理层的思维方式要先转变过来。改制以后,总编辑除了要继续做好采编管理工作外,还需逐渐适应市场的要求,其思维向经营管理型转变。正如《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先生在经历了这种身份转变后所说的,报社老总是报社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市场营销员。报社老总思维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也是一个从采编专业人员向职业经理人转变的过程。这是改制对报社管理层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二、提高服务意识,学会市场营销

转企改制后,报刊社成为企业,新闻从业人员成为员工。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市场竞争、内容营销、多媒体和新媒体整合业务发展等多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

从这个要求上来看,采编部门更像是一个产品制造车间,即整个新闻产品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新闻产品需经过策划创意、采编编排等各环节通力合作才能在市场上与读者见面。各部门主任就像是各车间主任,不仅熟悉各自的生产环节,更是对每一个员工的专长、特点了然于胸,可以用人所长,强化团队建设。

上述感想,正是笔者于2009年应聘组建和运营海航集团下属的北京商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从事《商旅生活》杂志编辑部工作的体会。组建公司和编辑部时,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说服人才加盟,而是反复地沟通与交流,让应聘人员的观念从“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员工”转变,用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去吸引人才。同时,采编人员的素质显得尤其重要。转企改制后,员工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很有可能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

企业管理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和挖掘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上,放在创新竞争机制上,让员工通过激烈的竞争锻炼成长。此外,引进成熟人才也是现代企业降低投资和时间成本、取得快速发展的通常做法之一。因此,转企改制后,报刊企业更要放眼外部环境,吸收新鲜血液,使团队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

企业的发展还要借助社会上的各种专家资源的力量。专家资源是企业品牌得以获得民意口碑的重要渠道,要将这些人才资源经营好,丰富团队的智慧和创意,提升报刊企业已有产品的质量,延伸品牌内涵。

三、打造品牌价值,拓展衍生产品

报刊转企改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突出并强调品牌优势,使之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使其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不断拓宽。报刊品牌不仅要靠内容吸引受众,还要以其行业地位和社会责任感影响市场,引发市场持续关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报刊企业不仅要巩固、立足于自己的优势,把已有的知名栏目、精品栏目延伸、扩张、升级,还要进行精心投入和设计,结合市场需求对其进行创新变革,通过机制保障等手段,将其打造成市场精品,形成特色品牌。

比如,《华夏时报》在转企过程中,顺应市场需要,充分利用合作伙伴万达集团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华夏理财》、《华夏汽车》等各种周刊,针对不同人群制作不同产品;同时推出年度企业、机构、人物的各种不同榜单评选……多管齐下,华夏传媒公司将不同业务做得风声水起。不到三年,《华夏时报》就实现了赢利,创造了一个业界奇迹。

打造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市场认知,同时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在与市场的密切接轨中,报刊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传统优势和市场短板,在市场化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发掘潜力,打造市场需求的产品。

四、数字化、国际化,追求可持续发展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创作方式、生产方式以及阅读媒介、售后服务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必须适应新形势,在技术支持、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多元开发、多元经营。转企改制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让强者恒强,打造中国传媒企业的国际级航空母舰。纵观国际上知名的传媒“百年老店”,它们都是在做精做强自身品牌的基础上,开发出与自身品牌相适应的各类衍生产品,让原有品牌变得更大更强。

笔者曾于2010年和2011年两度到国际知名的传媒集团——“康泰纳仕出版公司”(Conde Nast)考察。作为一家有着近90年发展历史的出版集团。康泰纳仕坚持杂志的高品质,也确立了其广告的高端与高雅,形成了坚固的广告客户基础,从而保证了出版商与广告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进一步拓展了康泰纳仕的广告业务。

康泰纳仕抓住新媒体时代特点,于2008年成立康泰纳仕国际互联网集团,将传统杂志品牌成功延伸。2011年5月,它首先尝试将欧洲Vogue的部分内容绑定iPad客户终端,供“果粉”免费阅读。

国际化拓展是康泰纳仕做大做强,直至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国际传媒航母的重要法宝。近10年来,它平均每年进军13个新国际市场,创办8本新刊,业绩骄人。它打开新市场的主要刊物就是其第一品牌Vogue和GQ(《智族》)。它在世界各地出版同一版本不同语言的杂志,仅对部分内容进行微调以使更贴近当地受众,并结合当地文化环境进行品牌推广活动。康泰纳仕出版公司的实践证明,数字化、国际化是媒体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我国报刊企业转企改制带来观念上的冲击与改变远不止上面所述。总之,转企改制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有迎难而上,锐意进取,走创新之路,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赵苗.出版业的本质属性是产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5-26.

[2]黄运来.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人事问题的思考[J].中国报业,2011(8).

第4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而且,直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鲜明特色文化的营销方式。

每一种文化,都会对周围社会有所影响,直销也是如此。

特点和作用

组织文化,是精神文化,是公司的“意识形态”,但却是引导组织人言行的强有力的工具。笔者将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直销方式的魅力 这是直销公司组织文化最为核心的一个方面,是公司文化的灵魂。众所周知,正规直销公司都有两大有形要件:优质产品和一套奖金制度。从学术角度讲,优质产品是直销事业的基础,是最能体现直销方式社会功能价值的标志。产品还具有支撑价格的重要作用。而奖金制度是直销公司的核心要件,也是核心竞争力。业绩优秀的直销商可以按照制度规定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薪酬”(级别、称号、旅游资格等所蕴含的价值),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直销公司的理念,最常见的就是诉求直销方式的魅力。比如安利的传统理念:为穷人提供致富的机会;完美:建立完美事业,拥有完美人生;克缇:克缇直销事业帮您做自己的主人;永久:帮助人们白手起家;立新世纪:让生命更精彩(外表更靓丽,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绚丽)……

二、树立公司良好的公众形象 这也是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一个核心诉求点。《世界行为守则》制定的宗旨之一是提高直销的公众形象。组织文化具有塑造组织形象的作用,优良的组织形象又是组织成功的重要条件。直销公司希望通过建立某种组织文化达到提升公司形象的目的。比如完美有:“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天狮有:“健康人类,造福社会,发展实业,报效国家”的理念;中山理科有:“发展健康产业,增强人民体质”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理念)等等。

三、反映“以直销商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文化是“人本”文化。加之直销是直销商直接售卖公司产品给顾客的零售方式,直销商是直销公司最重要的外部力量,因此,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常常反映“以直销商为本”的管理思想,着力建立直销商文化。克缇有六大信条:“扶助值得帮助的朋友,你就会有福气;敬爱家人朋友,也必得人尊重;把喜悦与人分享,喜悦也必会更加丰盛;奉献爱心不求回馈的人永不缺欠;爱自己的事业,诚实对人,必得成功;事事讲求分享,代代永得平安”。

四、导向、规范作用 组织文化具有整合功能,“要求”组织人的行为应当符合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对直销商的管理是直销公司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一些直销公司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理念引导、约束直销商的行为。比如中山理科有“诚信经营”的理念。

五、差异性 一些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比如理科有“弘扬民族文化,共享美好人生”的经营理念;南方李锦记有“专心做中草药保健品,推动传统中药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直销公司丰富多彩的组织文化,在行为引导、改善企业形象、组织凝聚力、激励、组织规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直销商与直销企业只是伙伴关系,组织文化发达的企业当中,文化的作用要强于直销商合同、守则的作用。

辐射方式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力。组织行为学将组织文化的影响力称为组织文化的辐射功能。在一个直销市场,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所在城市、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大众和企业公民具有辐射影响功能。那么,这种文化是如何向社会文化市场辐射呢?简单而言,主要有三种辐射形式

一、产品辐射 优质产品是直销公司的要件,又是组织文化重要的载体,其品质、科技含量、性能价格比都能折射出组织文化。

二、服务辐射 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在服务方面,消费者对直销公司服务质量的评价与下列三个因素存在正相关:一个因素是店铺数量和功能性。二是咨询和相关服务。优质产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功能,这些产品信息靠广告很难一下子让消费者弄明白,这就需要直销商耐心细致的口碑介绍、示范、开大会,甚至让消费者亲自体验产品。

最后是售后服务

服务辐射比单一产品辐射的效果要强烈。

三、媒介传播辐射 借助媒介传播组织文化分为两种情况:公司主动地传播行为和社会媒介的传播活动。

安利公司有一本内刊《安利新姿》,据说发行数量巨大,在安利公司组织文化的传播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2003年初,完美公司的产品被选入人民大会堂精品展示中心,供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参观了解,并获得了完美组织文化的产品辐射和媒介辐射双重相乘效果。这些都是公司精心策划的媒介传播行为。

社会媒介的传播活动。以本刊为例,2004年已经成功举办多次全国性直销学术交流研讨会。由于社会媒介,特别是专业性文化媒介的传播渠道宽阔畅通,对组织文化的传播质量更好,效果也更为强烈。

对企业的影响

随着2005年直销方式的再度放开,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会对中国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产生什么影响呢?笔者归纳为“六个意识增强”

一、产品创新、创优意识增强 反映直销魅力的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反映健康产品、美容产品的文化。由于开放后会使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相关企业会增强产品的创新、创优意识,并且会辐射到其他企业;

二、利润意识增强 直销公司都有“致富”的文化。由于产品品质和直销渠道的“升值”作用,使得直销公司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利润,这会对其他企业产生比较强烈的辐射影响,利润意识会有所增强;

三、渠道意识增强 直销公司的本质,不是生产性企业,也不是贸易公司,那是什么呢?是直销这种销售方式,这种渠道,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核心也可以说是这种渠道的文化,这种特色文化会对其他企业产生辐射作用,渠道意识会有所增强;

四、文化激励意识增强 组织文化具有一定的精神激励作用。直销公司反映直销魅力的文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文化,通过直销商的口碑传播和内部刊物、资料、VCD以及一些社会媒介,如出版向上文化氛围的书籍、专业直销杂志等等共同的辐射作用,有助于增强其他企业的文化激励意识;

五、培养组织人的意识增强 直销公司组织文化的一个特点是“以直销商为主角”的管理思想,这是直销公司组织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实质是重视对直销商队伍的培养建设,通过辐射机制,有助于促使其他企业对组织人的培养意识的重视;

六、建优质公司文化的意识增强 有业界人士指出,直销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方式。对此,笔者也表示一定的赞同。为什么呢?一个原因就是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符合组织文化理论的发展潮流,形成了特色,并且发挥着导向、凝聚组织、激励、规范等种种不一般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直销方式有一定的先进性。直销公司建立优质组织文化的做法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提高其他企业建立优质公司文化的意识。

总结暨未来

有的朋友希望笔者将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和影响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总结出来。

对于概括直销公司的组织文化,笔者认为换一个角度更好,将这个问题升格,并杜撰了一个词语:直销文化。直销文化是什么呢?直销是三种文化。

第一种文化是优质产品的文化 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优质产品,这就是这种文化所倡导的;

第二种文化是美好生活的文化 身体要健康、形象要出众、事业要成功、财务要自由、精神需求要满足,还要时间自由等等,这是这种文化所倡导的;

第三种文化是直销商文化 这种文化倡导企业以直销商为中心的种种文化。

对于直销文化的影响,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积极向上。上文谈到的“六个意识增强”,其实说的也是这四个字。

所有的影响都将发生于未来!

开放以后,随着直销方式在中国得到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直销方式的社会功能价值会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优秀的直销文化也会对社会文化大系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一些企业及其企业文化产生更显著、更深刻的影响。

附录

组织文化理论

198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300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跃居世界超级经济强国之列。这一事实成为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迹,构成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主要威胁。1981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近20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占到了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50%。人们跳起脚来惊呼:“桃太郎”生吞了“山姆大叔”!

震惊之余,美国人不得不考虑,是什么力量促使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呢?一个弹丸小国,资源匮乏,科技也远不比美国发达,日本人凭什么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

研究的结果是,日本的管理比美国的好,日本组织内部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日本的组织文化、组织精神。于是,关于企业组织文化的研究盛行起来,组织管理理论也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组织文化阶段。

关于组织文化,现在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有一种精神文化说认为,组织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包括信念、作用、传统文化等在内的精神现象。组织文化是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

在具有强烈文化的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为组织文化所左右(组织文化的作用参见本文有关内容),管理规则、管理制度的作用被大大地削弱了。

第5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关键词]企业舆论环境;企业舆论危机;达芬奇事件

一、文献综述

(一)企业舆论危机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危机的解释分别是:“潜伏的祸害或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例如经济危机”。在西方,“危机”(crisis)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普遍用于医学领域,形容一种至关重要的、需要立即做出相应决断的状态。后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危机”一词被引入企业管理。

在国内学术界,通常将危机管理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危机管理是指专业管理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防、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而狭义的危机管理通常则与危机处理的概念一致,指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1]。广义的危机管理不仅包括危机处理,它还要求注重平时的沟通,并在未发生危机时预先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考虑各方面利益做出决策以预防危机,危机过后开展善后工作使一切重回正常轨道。综合各种文献来看,学术界公认的是广义危机管理概念。

在广义危机管理概念的指引下,无论是由何种原因引发的企业危机[2],包括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媒体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体在企业危机管理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有时是引发危机的导火索,有时是加剧危机的催化剂,有时是化解危机的工具,社会舆情因此进入大爆炸与大扩散时期[3]。

而本文的舆论危机,是指以负面报道,引发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产品、经营产生巨大质疑,从而可能对企业的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舆论危机涵盖了大众传播媒体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扮演的导火索和催化剂两种角色。

(二)企业舆论危机管理现状

根据广义企业危机管理的定义,企业危机管理可以按照防微杜渐、临危不惧和化危为机三种境界划分成四个阶段[4],由此衍生出四种类型的企业(图1),它们分别是没有任何或成熟的危机预防机制的企业、有相应的危机预防机制但遇到危机时仍处理不当的企业、能成熟应对危机但无法将“危”转化为“机”的企业,以及能够利用危机发展自己的企业。

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证券时报》网络舆情检测室对中国境内企业舆情应对能力进行了调研[2],调研依据为企业危机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企业反应、信息透明度、善后处理、对企业发展的综合影响五项常规指标,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客户、供应商的关系处理,企业内部关系处理,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处理,企业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关系处理四项特殊指标。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应对负面报道能力大多不及格。

(三)企业舆论环境的变化

21世纪的今天,企业的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电脑、手机等上网渠道的普及,使得消息几乎具有无限辐射力,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已经到了作者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地步;另一方面,博客、论坛这些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消息不仅局限于主流媒体,来源更加多样化。

总之,上述两个变化使得企业舆论危机相比以前更易发生,并且影响幅度更大。

二、“达芬奇事件”回顾

“达芬奇事件”详细进展归纳见表

三、达芬奇公司的舆论危机管理辨析(一)“达芬奇事件”舆论危机管理阶段划分纵观“达芬奇事件”,不难发现,整个过程可以以2011年11月24日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前一个阶段属于公司被动管理舆论危机的阶段,后一个阶段则属于公司主动管理舆论危机的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

2011年7月18日,达芬奇家居在官方微博上《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这封很快被公司删除的道歉信,乍一看显示了公司态度的巨大转变,由之前的坚决否认转变到了“积极配合”,但从本质上看,这封道歉信并未提及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加上这封信在微博上停留时间很短,这些恰恰反映了达芬奇家居想一再推诿的意图。

自《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删除事件后,达芬奇公司没有再正式对社会舆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应,但这份沉默只保持到2011年11月23日为止,24日凌晨,众多媒体突然收到达芬奇家居发来的邮件声明,称三天前广东卫视播出的报道存“栽赃陷害”嫌疑。一个月后,针对上海市工商局开出的罚单,达芬奇公司连发三条微博,坚称从未造假,并会对上海市工商局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此前的沉默推诿一扫而光,态度甚至比第一个阶段更加坚决。

随着财新网《达芬奇案中案》组稿的发表,2011年12月31日是整个达芬奇事件的高潮——达芬奇向央视发起了全面反击。一家民营企业向央视叫板,且当时形势竟似有扭转态势,一时间“达芬奇事件”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企业舆论危机,更是成了新闻媒体界生存环境、职业伦理等诸多核心问题大反思的催化剂[6]。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达芬奇公司已经悄然组织了一个由法律、媒体等各界精英组成的团队,正式开始了“以攻为守”的战争。

事件最后以新闻出版总署的调查结论收尾,总署虽然对央视的管理提出了批评,但却肯定央视“报道内容基本属实,达芬奇公司销售的部分家具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央视栏目组编导李文学未收‘达芬奇’公司公关费用”——在这起达芬奇与央视的舆论之争的核心问题上,全面肯定了央视,达芬奇家居完败。

(二)达芬奇公司本次舆论危机管理的亮点毫无疑问,达芬奇公司本次舆论危机管理从性质上来讲是失败的,但这并不代表危机管理过程中没有亮点。

首先,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回应事件。暂不论企业应对思路是否正确,整个过程中达芬奇公司都是在第一时间主动作出回应,而不是采取一味回避、网络屏蔽等低级应对措施。

其次,企业使用微博做公关。据不完全统计[2],目前中国网站数量达约368万,网民约3.84亿,博客约1.8亿,达芬奇家居通过官方微博信息,即是期望利用网站和微博的超高人气正面引导舆论。

第三,在第二阶段企业聘请了专业团队,有“高人指点”。通过指责央视记者采访过程不专业、采访对象身份弄错来证明其报道内容虚假;不惜打破媒体公关“潜规则”,抛出帮助达芬奇联系央视记者的公关公司以及中间人崔斌,以此证明央视记者采访动机不纯,证明其严重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上述指称由业内富有声望的媒体财新《新世纪周刊》刊发,给央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单纯站在第二阶段考虑,达芬奇公司危机公关属于绝地反击,在媒体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后如果新闻出版总署调查证明达芬奇无辜,则央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达芬奇家居将从危机中脱身。

(三)达芬奇公司本次舆论危机管理的败笔必须提出,在本次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达芬奇公司展现的亮点其实只限于孤立的环节。从整个危机管理全程来看,“试图隐瞒真相”这一错误思路,已经决定了其危机管理目标不可能达成。甚至某些看似有效的方式方法,结果却扩大了舆论危机的负面影响。

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处于危机风波中的企业来说,坦诚最重要,如果企业在危机应对中撒谎,则有可能令危机事件越描越黑,企业最终要为自己的撒谎付出高昂代价。

在7月1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其总经理潘庄秀华的“泪洒现场”已经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蓄意隐瞒,因为7月11日和12日两天之内,数条铁证摆在了公司面前。

7月15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调查结果,达芬奇公司的造假事实已完全暴露,但公司此时仍有挽回不利局势的机会。

只要公司在7月18日的《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中,诚恳地向消费者交代自己的错误,尤其是要交代倍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但达芬奇公司却一再推诿,错过了将危机损失减至最小的机会。

在7月18日的达芬奇官方微博删贴事件后,某知名家具网站对达芬奇品牌发起网络调查,参与的1300多人中,有9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再购买达芬奇家具”,高达95.5%的消费者“相信央视及其他媒体对达芬奇造假的报道”,甚至49.6%的受访者表示,对奢侈品消费感到失望。

(四)网络对“达芬奇事件”传播的影响上文提到公司力图利用微博的超高人气正面引导舆论,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作为个人式的言论阵地,博客们随时随地可以利用自己的“媒体”对企业或网站发表满意或者不满意的言论,而这些言论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给达芬奇公司带来了无法预料的损失。

同时,互联网极大增加了事件的影响面,甚至使其迅速国际化。据统计,当前用google搜索“达芬奇事件”出来的结果已经达到41,300,000条。凤凰网、财新网等开设专栏,对该事件进行了连续深度报道。

四、达芬奇事件对企业舆论危机管理的启示所以,达芬奇事件对企业舆论危机管理的第一个启示是:企业应一时间披露真相,以尽量挤压小道消息和谣传空间[6]。事实上,无论企业犯错与否,企业都需要一个正确的心态,人们通常对敢于认错、知错就改、勇于负责的行为叫好,却无法原谅欺骗和逃避负责的行为。

第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达芬奇事件之后——央视调查报道被反调查的事实,将使媒体和记者深受教育,媒体监督将更加专业深入。这对企业的舆论危机管理提出更高求。

企业应未雨绸缪,做好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构建舆论危机管理机制,加强与媒体日常沟通,建立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

第三,要学会积极疏导网络舆论危机。当前,网络负面信息已成为企业所要面临的日常挑战,并大有取代传统媒体负面报道而成为“心腹大患”之势。而关于网络,本次达芬奇事件还给告诉我们,即企业要学会博客在危机公关中的正面引导作用。据了解,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音,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开始直接与网络“新贵”---博客进行合作,招募博客在网上为其声援,发动维护形象的公关战。

第四,达芬奇事件还让我们看到,依托公关公司,借助它们专业的团队和管理经验,已成为企业应对舆论危机的重要方式。

第五,达芬奇事件告诉我们,企业舆论危机发生后,邀请公正、权威的机构(如消协、技监、媒介等)协助解决危机,是企业控制危机事态发展、转危为安的重要方法。

第六,化危为机。企业舆论危机倒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发现问题、吸取教训,危机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机遇[7]。因此,企业舆论危机管理既要着眼于当前危机事件的处理,又要立足企业形象的塑造,要从全面、整体高度进行危机营销,争取获得多重效果和长期效益[8]。

[参考文献]

[1]邵华冬.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锡冰,赵丽蓉,黄华.企业危机管理实践案例解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杨永军,张彩霞.转型期社会舆情的突发领域研究[j].江淮论坛,2011,(6):137-138.

[4]艾学蛟.企业危机管理全攻略[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

[5]凤 凰 网.达 芬 奇 反 扑 央 视[db/ol].(2012-02-22)[2012-03-22]./news/special/dafenqi/[6]周春生.企业风险与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作为风赋传媒(杭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之一,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先生对杭州这片人杰地灵的创意沃土,早已心向往之。“因为工作关系,我一直来往于杭州与台湾之间,对杭州秀美的环境和浓郁的创意氛围充满了兴趣。这里不仅有我合作多年的老朋友(蔡志忠、庸等一批台湾文化名人),还有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著名学府,我非常渴望与这里的年轻人们一起奋斗,与创意园里的其他文创企业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让我对风赋传媒在杭州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庭院文化、印象西湖、美院风韵、文创都市……王伟忠给杭州这座魅力之都添加了很多个性注解。在他的概念里,国内的文创园区还为数不多,而西湖区(之江度假区)“5核5带5链”的产业布局以及“1+3”的现代产业结构都极大地丰富了企业的成长空间,“所以,我们来杭州是因缘际会,我们希望在这里酝酿出新的、美的、文化的东西!就像葛优常说的那句话:那么好的时代,让我们赶上了,所以,我们就自动自发地来了……”

王伟忠不但在台湾综艺娱乐界叱咤风云,对大陆地区,尤其是杭州本土的综艺娱乐节目也有颇多关注。拥有良好的综艺娱乐经验和艺人经纪基础,王伟忠表示,除了他们的传统优势项目――电视戏剧以外,风赋传媒(杭州)有限公司未来也会争取与电视台展开多渠道、多方式的订单式合作,公司的经营触角还将向电视剧、电影、舞台剧、出版业、艺人经纪领域乃至动漫行业进行广泛延伸。

谈到风赋传媒(杭州)有限公司的未来发展,与王伟忠拥有多年合作基础的国际著名制作人、台湾著名企业家郭守正先生也有着自己的规划蓝图。“作为国内文化创业的新生力量,风赋传媒在日后的经营活动中必然将以市场考量为优先,以观众口味为优先,以戏剧发展为主轴,在发扬好传统优势的同时,在思想理念的不断交流碰撞中,萌生新鲜思维……”在他看来,不管未来风赋传媒面对的是大众市场,还是尚待培养开发的少量受众群,都需要制作人结合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长期的研究考量,论证风赋传媒究竟要为观众提供一个怎样的文化氛围。

第7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乔萌(1992-),女,山西太原人,研究生在读,会计硕士,研究方向:内部控制与财务会计。

摘要:目前,我国传统媒体业正在处于由政府性媒体机构向集团产业化的转型时期。我们应当重视并且对其进行理论性研究和分析,特别是我们应当重视对其财务管理模式。本文首先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列举出国内传统媒体业所面临的挑战,找到目前我国传统媒体业财务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媒体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发展

1、传统媒体业财务管理模式介绍以及分类

1.1传统媒体业财务管理模式介绍

传统媒体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就是传统媒体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指的是为实现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机构及财务管理组织分工等几方面的完全有机结合。根据配置财权的不同方式,传统媒体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混合式”共三种类型。而“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不仅仅是全球各大规模企业公司使用的模式,而且是一些传统媒体业比如广播电视台等公司集团使用的财务管理模式。选择集权模式带来的后果是公司的财务管理分析以及决策的权力基本上属于母公司,母公司负责集中控制下属的子公司以及管理财务并作出相应的财务决策,而对于子公司则必须严格执行母公司的决策,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1.2传统媒体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分类及介绍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指的是传统媒体公司的各种财务管理的完全决策权基本上集中于集团公司,母公司负责控制下属的子公司和集团内部的财务经营事项并且作出相应的决策,而成员必须严格执行。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能够严格执行母公司的决策,并且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此模式的优点是公司能够更加系统性的安排统一的财务决策,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集团公司能够完成统一的财务目标,同时降低了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利于调剂集团资金并且保证资金降低成本。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按照重要性原则对传统媒体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和决策权进行适当的划分。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只会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不会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子公司根据母公司提出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财务方面进行分析和决策。在财务方面,子公司在资本支出及资本运用,财务收支费用,财务人员招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都有完全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有利于公司的财务决策。在管理方面,母公司不会通过发出的指令来干预子公司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管理的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在利益方面,母公司为了增强子公司的自身实力,往往会把有机会能够获得的利益倾向于子公司。此模式的优点是:子公司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自,有些事项无需通过母公司即可能够快速的做出决策,给自己有着更多创造利益的机会。同时可以减轻母公司的决策压力。

2、当今我国传统媒体业面临的挑战

2.1我国传统媒体业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体业指的是通过电子科技技术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以及提供广播电视服务的行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传统媒体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同时依靠自身的优势,在媒体产业中依旧坚挺。然而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传统媒体业在媒体产业中依旧发展不协调。尽管传统媒体业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对国家文化产业能够产生很高的价值和潜力,但是在转型过程中暴露出来自身的问题很多。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政策,而文化的大发展,和传统媒体业创造出的价值和潜力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传统媒体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首先,由于传统媒体业长期的遵循传统的经济管理制度,传统管理模式根深蒂固,要想转型市场化,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需要更多的时间。其次,随着全国文化大发展的速度加快,传统媒体业发展的速度相对较为落后,有被全国文化大发展落后的危险。最后,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使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尤其是近几年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使用率成倍增长,再加上传统媒体业自身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导致传统媒体业的生存形势不太乐观。

2.2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对传统媒体业的影响

互联网进入中国已经有将近二十五年了,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业的威胁是最大的,尤其在今年“两会”的召开中,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推进“互联网+”的产业,“互联网+”表示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经济新常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一些传统媒体已经无法再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求。而随着智能手机研发的大踏步前进,其功能非常丰富,手机已然不单单只是发短信,打电话,而是具有看电视、听广播、了解最新新闻、随时浏览书籍的多功能设备。其中,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是人们比较喜欢的新媒体。根据清华大学经济传媒与管理研究中心在2014年的《2014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的大数据指出:在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体规模达到8902.4亿元人民币,和2012年的总体规模数据相比上涨近4个百分点。以互联网领衔的各项业务占到超过整个传媒产业的一半,广播、杂志、报纸等一些传统媒体占到的市场规模一年比一年低。网民的规模和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互联网市场发展的根本要素,得益于方便快捷等各项优势,互联网的衍生产品――新媒体才能够立足于传媒产业市场并且大踏步的发展前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6.32亿,其中,手机上网使用率达到83.4%,第一次超过了个人电脑的上网使用率。可见,手机使用的普及对新媒体发展的帮助是功不可没的,同时,对传统媒体市场发展的局限性逐步增加,市场性发展这个基本条件无法改变,传统媒体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进行颠覆式的改变,传统媒体业接下来走的路就会越来越艰难。

3、传统媒体业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第一,筹集资金能力的缺失。由于互联网、新媒体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财务管理模式更加越发合理,不管是采用集权式还是采用分权式,都会在最大限度上对企业的资金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利用,获得更大的利益,从而使得母公司和子公司考虑的决策和方案有更多种,最终可以有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而对于传统媒体业来说,有着大量闲置的企业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结合改变后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合理利用,是一个转型为企业性质的传统媒体业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第二,财务管理观念落后。传统媒体一直被国家认定为宣传社会发展的喉舌,而传统媒体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局限。尽管有些传统媒体已经由事业单位转型为企业,但是财务管理模式依旧按照事业单位时期的方法工作,相关领导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企业的资源合理的利用这一观念。最终并没有对收入、成本和利润进行严格的考核,传统媒体业还是按照老路子继续走下去。

第三,相关财务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如果传统媒体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相关财务人员的业务理念及其工作素质并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统媒体业是否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相关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业务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之后才能够可以从根本上改制传统媒体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晓枫著. 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第8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一、跨国传媒集团带来的益处

跨国传媒集团的传媒活动在我国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迪斯尼公司《米老鼠和唐老鸭》、《小神龙俱乐部》等动画片的播出,随后,时代华纳、MTV等跨国传媒公司纷纷入住我国传媒市场。

(一)促进我国传媒企业融入全球化

跨国传媒集团通过投资性公司进行系统化投资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我国传媒企业逐步纳入其增值链、价值链和营销网络的过程。全球化的浪潮使各跨国传媒公司利益区间高度重叠,危机后各国明显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绿色壁垒层出不穷。此时,跨国传媒集团的入驻为我国传媒企业提供了一个畅通的与世界一流传媒企业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连接外部世界的节点。1995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小神龙俱乐部》播出,面向1.6亿电视观众的消费群体,赢得可观的收视奇迹,同时扩大了贴片广告资源,为我国传媒行业注入了“先锋”理念。我国传媒企业将以此为载体,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传媒公司的差距,逐渐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

(二)加速行业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传媒集团来我国投资,对我国现阶段努力转变国内传媒产业结构的低技术、低知识、低资本密集度、低附加值现状大有裨益,对我国传媒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会推动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广东作为我国最早对境外媒体开放的省份,境外电视的市场份额占到了1/3,而央视占到了10%,这说明广东受境外媒体影响较大,加速了广东地区结构调整的步伐,使之趋于国际化。

另外,跨国传媒集团到新的市场投资的同时也加强了其产业链的延伸与联系,其入驻往往会带动大量关联企业,尤其是专业知识型服务机构的跟进。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往往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本土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其价值增值的过程获取在稿件组织、节目编排、准确到达、广告投放等方面的更新升级,从而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三)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技术进步

由于跨国传媒集团吸纳的人才必须与其公司全球战略、经营理念、设备技术要求、营销方式及企业文化相匹配,所以企业常常会通过内部人力部门在当地培养出一批符合公司运营的高层次人才。这些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开阔的眼界,全球性经营管理的视野都会对我国传媒人力资源的培养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另外,跨国公司是先进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主体。当今世界90%的先进传媒技术均出自或受控于资金和研发实力雄厚的大型传媒企业。它们的入驻带来了先进的甚至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运营方法,有些跨国传媒集团还与当地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实现信息、资源、技术的交流与共享,这无疑将推动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

二、完善提高引资综合环境

由于跨国传媒集团给当地带来尖端的行业技术,先进的运营理念,并对当地甚至是全国传媒行业都产生极大的促动作用,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跨国传媒集团入驻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及地区密切关注的问题。根据跨国公司选址理论和传媒行业的特殊性,人的因素、基础设施因素、金融因素和市场因素等四方面是跨国传媒集团在选址时重点综合考虑的。所以,各目标城市和地区要从这四方面入手,完善和提高自身条件。

影响跨国传媒集团(公司)入驻的因素模型

(一)人的因素

首先,目标城市和地区要大力改善政策及行政法规环境,建立健全吸引跨国传媒集团入驻的专门机构。在制定相关政策及法规时不要过分干预市场和传媒企业的正常经营,要在税收上缴方面提供激励政策。还可以在网上开辟专门的官方服务网站,为传媒公司入驻我国提供前、中、后期的一揽子咨询服务。其次,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公司存在的基础,也是其进行长期经营与投资的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降低传媒公司的经营成本和员工的工作、生活开支。最后,重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传媒从业人员,但其中精通商业运作的综合人才少之又少。这就要求目标城市和地区加大培养复合型行业人才的力度。

(二)基础设施因素

一方面,跨国传媒集团对通讯、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的高要求是不言而喻的。通讯设施是传媒企业对外交流的主要平台,目标城市和地区需提供低价的通讯线路、高质量的通讯效果、可靠的通讯设施。另外,目标城市和地区的高度信息化也必不可少。纵观全球知名传媒企业,其总部所在地无一例外都是地区甚至全球的信息枢纽和主干信息结点。另一方面,建设高质量的中央商务区(CBD)。个性化、低高度的别墅式办公场所无疑对跨国传媒公司有巨大吸引力。高质量的中央商务区当然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设施先进的会展中心、商务酒店及齐备的公共服务机构,多元文化的酒吧、咖啡厅等与之配套。

(三)金融因素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成熟之处,所以,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开放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硬伤。首先,政府应进一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外资传媒公司在我国开展业务活动难免要发生众多资金的流动,然而,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力度不够,给跨国传媒集团的正常资金操作构成了重重限制,特别是企业向总部正常业务费用的汇出也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要善于用开放与管制相结合的手段,努力建立开放、统一、协调的传媒市场。其次,加大放宽对非生产性领域,特别是传媒领域的投资限制力度。如果政府部门再畏首畏尾,担心利益损失,那么我国传媒行业仍将固步自封,与世界同行业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四)市场因素

第一,健全与改善法制化、国际化的市场经营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是传媒企业生存和正常运营的基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我国相关传媒法律、政策的长期性、连续性和透明性令人堪忧,而且与国际统一惯例有诸多差异之处,这给外资传媒企业的经营造成很多不适。第二,降低跨国传媒集团营运成本,创造其人员自由进出境的条件。在降低营运成本方面最主要的措施是提供税收优惠。但如今,只减少企业与员工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不够的,要针对不同的企业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优惠方案。另外,介于传媒行业的特殊性,简化企业人员的出入境手续也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一环。第三,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商业环境包含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市场、社会诚信体系、商业道德等多个方面。跨国传媒集团掌握大量高新科技的专利权,国内企业侵权事件、社会诚信缺失、商业道德水平普遍较低等问题使跨国传媒公司在我国的利益流失时有发生。这需要政府长期的舆论宣传引导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三、结语

第9篇:传媒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范文

资本壮大传媒逐步确立

近几年,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强力冲击,加速了传统媒体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传统媒体逐渐摆脱内部积累的原始方式,由完全靠内部积累向内部积累与以并购、重组、上市等资本运营手段为特征的外部成长相结合转变,资本运营在媒体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资本壮大传媒发展模式逐步确立。

一是传媒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传统媒体中,广电类传媒企业上市较早,1994年东方明珠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传媒上市第一股,电广传媒、歌华有线、广电网络、中视传媒、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出版类传媒企业受益于政策扶持,虽然上市起步晚(2007年新华文轩在香港IPO上市成为出版业上市第一股),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出版传媒、皖新传媒、中南传媒相继在主板IPO上市,凤凰出版IPO也已成功过会,时代出版、中文传媒、中原出版等借壳上市,出版类企业在上市数量、方式、内容等方面均实现较大突破;报业传媒企业,除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外,成都商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浙江日报都是借壳上市,目前还没有一家报业传媒在国内实现首发上市,在资本市场整体影响较小。总体而言,近几年,传媒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还将会有一大批出版、报业等传媒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二是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拓展取得突破。大众报业集团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9年11月,大众报业集团旗下半岛传媒与潍坊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共同成立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潍坊日报将其主管、主办的潍坊晚报的采编权、发行权、经营权委托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运营,将潍坊晚报的无形资产全部授权给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使用,半岛传媒委派采编、经营管理团队,实现了管理输出和文化输出,打破了省内报业市场的地域壁垒,为更大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打开了局面。2010年7月,大众报业集团又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沂蒙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双方各占股50%,共同出资组建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大众报业集团占股51%,控股经营鲁南商报;同时以成本价收购临沂新闻大厦,标志着省级党报集团整合地市报资源取得重大突破,加快了省级报业集团整合地市报业资源的步伐。另外,在山东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中,大众报业集团创造机会积极参与,投资参股山东广电网络公司,成功进入有线电视领域,大众报业集团占股比例达到11.96%,成为第二大股东,在跨媒体经营方面迈出重大步伐,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三是传媒资本运营取得突破。被誉为“传媒湘军第一股”的电广传媒资本运营硕果累累,其全资子公司深圳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是中国本土最成功的创投企业之一,2001年至2010年,连续10年进入“中国风险投资50强”,稳居内资前三名。目前,达晨创投管理资金105亿元人民币,投资企业累计140家,其中19家企业成功IPO,6家企业通过企业并购或回购退出,获取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可以说是中国传媒企业资本运营的成功范例。

近几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坚持“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理念,以报为本,多元发展,利用资本手段做强做大产业,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资本运营之路。2007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非报业利润首次超过了主业利润。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认为,新时期的多元化经营应与资本运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资本运营进行多元拓展,通过多元布局来不断增强主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支持。由此可见,相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传媒第一次多元化经营浪潮,电广传媒、浙报集团的多元化资本运营无疑更多地彰显了几分理性和成熟。

跳出传媒做传媒

所谓“跳出传媒做传媒”,是指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跳出传统发展方式的束缚,以资本和上市为纽带和突破口,打造现代传媒运营平台,充分利用并购、重组、上市等外部成长方式,实现发展战略、管控模式、人才培养、薪酬体系等方面的重大转变,突破单一区域、单一媒体、单一行业的限制,形成传媒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传统媒体和传媒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以资本转变方式。企业扩张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靠企业自己挣的钱来投资,扩大自己,但这个办法太慢,中国的传媒有现在的规模,大部分用的是这种方法。二是让这些企业推动资本运营,通过上市或重组别的企业来壮大自己,西方国家的传媒企业倾向于这种方式。我国传媒依靠自我积累的发展只能算是算术级数,只有通过资本运营才能取得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①

可见,完全依靠内部积累的传统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当前传媒发展的形势,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成为传媒集团的当务之急。而资本正是传媒集团转变方式的关键和突破口,谁做好资本文章,率先打造现代传媒资本运营平台并率先上市,实现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谁就抓住了传媒发展的先机。

2.以资本创新体制。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机制上与现代传媒公司相差甚远,越来越成为传媒发展的障碍。由于体制机制制约,导致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垄断性和区域性,而不是专业化、市场化。同时,传统媒体的体制弊病根深蒂固,没有外界的强大压力很难自发地彻底转变,在中央大力推进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背景下,需要借助政策、资本和上市力量,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完善集团管控,以产权为纽带,建立健全母子公司管理架构和管控模式;三是改革薪酬体系,真正实现以岗定薪,打破资历、职称、学历束缚,以能力、业绩、贡献论英雄;四是改革投融资体制,完善项目考察论证程序,用创投的眼光和标准选择项目,用传媒的人才和管理运营项目,实现创投标准和传媒项目的有机结合。

3.以资本整合资源。“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突破,标志着传媒业正式进入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时代,以资本为平台和纽带,打破传媒在市场分割、媒体形态、行业领域方面的限制,将成为传媒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传媒业正由产业的初级阶段向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转变。随着国内主要传媒企业的上市和现代传媒资本运营平台的搭建,将大大增强传媒企业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快传媒集团以资本为纽带重组整合传媒资源的步伐,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以资本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快了传媒资源向优势传媒企业集中的步伐,未来几年内,国内将涌现一批“资产过百亿、收入过百亿”的现代大型传媒集团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4.以资本培育新媒体。近几年,作为传统媒体的替代品,以商业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获得了长足发展,新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资本平台、人才机制等方面,而这恰恰是传统媒体的弱势。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传媒传播手段的创新和传媒业态的融合,“与其将替代品视作威胁,不如将其看作是一个机会。”②顺应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多媒体传播趋势,打造集报纸、网站、有线电视、手机、户外媒体等于一体的全媒体格局,成为传媒集团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虽有新媒体发展战略,但考虑到新媒体的前期资本投入和培育周期,仅依靠自身资金实力又很难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传统媒体只有借助资本力量,通过上市融资打通发展新媒体的资本通道,才会真正具备快速发展新媒体和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

5.以资本聚拢人才。目前,我国传统媒体行业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一是采编人才相对丰富,经营管理人才相对匮乏;二是传统管理人才相对丰富,熟悉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化管理人才、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高级投融资人才都极度匮乏;三是传统的传媒领袖很多,而真正的企业家类型的传媒领袖尚未成主流。③人为先,策为后,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远比开发一项新战略重要。④人才已成为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新媒体发展的瓶颈。

另外,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人才单向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加速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资本运营及新媒体人才,实现人才战略的转变,对传媒集团来说已刻不容缓。现代传媒已是内容、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的结合体,一流的人需要一流的薪酬待遇和激励机制,传统媒体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打造现代传媒资本运营平台,增强自身资本实力,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实现传统媒体发展的新突破。

注释:

①严三九:《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24页

②【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③刘明:《中国传媒上市实践与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7、328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