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城建发展分析精选(九篇)

城建发展分析

第1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经济 发展关系

一、两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原城市群是在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客观上形成的以郑州为核心的大城市群落和经济隆起带,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构筑中原城市群,是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促进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在两大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城市上海和郑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上海和郑州为例来对比分析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建设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所以该地区的城市建设也朝着有利于第二、三产业的方向发展。以上海市为例,2005年上海市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85.74亿元。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5.5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082.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454.87亿元,第二、三业投资占了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其中,金融类机构加快聚集,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73家;第三产业投资持续增加;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推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市还非常注重创新城市的建设,不断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2005年R&D投入经费2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34%,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也逐渐提高。

2.郑州市城市建设。首先,郑州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2010年,郑州市以“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为抓手,全年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72亿元,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供了基本保证。2011年郑州还要拿出300个亿,用于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郑州市还很重视生态城市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2003年度被世界银行评价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之一。随着郑州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和人口大幅度增加,在城市地域迅速扩展和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诸如交通拥挤、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城市生态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影响了将郑州市打造成国际化商贸中心目标的实现。

另外,从全国范围看,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在武汉、长沙、太原之后,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城市学习能力、集约化水平、城市管理能力以及城市可持续能力等多项指标均排在武汉和长沙之后。

(二)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是在该地区的城市中独占鳌头,自1992年以来,GDP连续十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50%,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在金融、邮电、信息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第三产业产值体现了上海第三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新产品产值也反映了上海的科技创新为上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突破,新产品产值较大,体现了上海在国家战略创新指导下,高新技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局面。同时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的R&D经费占GDP比重、能源消耗的比重相对也较大,表明上海市在科技创新力度方面的支持以及能源节约方面的努力,体现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成为一个以商贸为主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市,郑州市全方位的产业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这使得郑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2∶63.3∶16.5调整为2008年的3.2∶55.2∶41.6,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2008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2.3%。经济指标显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的状态,为打造大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据中科院对城市竞争力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郑州在47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十五位,首位度1.7,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都排在最后一、二位。2006年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的GDP总量分别为6068.41亿元和10296.97亿元,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仅仅为2590亿元。这说明,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两个方面都是薄弱的,其首位作用不明显,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从上海与郑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管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总存在着或多或少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措施,搞好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基础。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该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反作用。例如,重庆市抓住作为直辖市,加上在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强的经济后盾。

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要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市场,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局面。把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筹资,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以及发行市场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3.研制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理及养护技术,以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利用水平低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其利用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二)建设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城市规划要贯彻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方针,运用科学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承载力研究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及城市建设规划为互动环节,综合分析规划区域内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从长远来看是统一的。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城市内外资金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另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城市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大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从理论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体系中所有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城市创新体系的协调、整合能力。因此,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城市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训城市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城市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就是要使新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化:把新技术变为可广泛应用的新产品、新资源和新服务。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当地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城市是实施创新战略的载体,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也决定了该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适应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远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

城市既然要经营,就必须发展品牌经济,必须有自己的响亮品牌。城市品牌既包括城市所属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也包括城市自身的品牌。品牌战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品牌缺失的情况下,品牌展览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国的品牌建设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战略的高度观察中国的品牌建设,现状令人担忧。因此要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改善品牌发展环境,提高品牌竞争力,发展品牌经济。

三、结论与展望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互相促进,相互作用。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要发挥优势,提高城市的吸引力,打造城市品牌,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吸引外来投资的相对优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逐步把城市建设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强化发展意识,把城市做强;强化环境意识,把城市做美。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城市经济发展了,也能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兼顾两方面,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综合能力的增强,最终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北方经贸,2009,(10):29-30.

[2]唐滨,龚晗.浅谈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现代计算机,2009,(6):102-103.

[3]赵晓静.浅议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J].学术观察,2009,(4):67.

第2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城镇化是当前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相信人们对此也并不陌生。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镇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促进了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从而促进街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街道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的推动,各项经济政策的扶持,使得城镇化的发展热潮迅速升温。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必然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会颁布各项政策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城镇化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也存在很多的漏洞,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整个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受阻。主要表现在: 

(一)街道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 

经济管理体系是保障整个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街道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提升的重要意义,在整个街道经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投资主体缺乏对其经济发展的全面认识,因而在投资的过程中并没有准确的把握发展方向,导致投资主体在构建与街道居民的关系链中状况百出。街道居民对投资主体的参与了解甚少,因而在一些实际性的活动中不愿意参与,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缓慢,对街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街道经济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约束 

街道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相应的政策约束,外部环境对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制约。街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全局的战略部署,没有整体的规划,造成街道内的空间被大量挤占,影响到了街道经济的其他项目设施的正常建设。久而久之,街道经济的发展对其他设施项目产生的影响,最终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影响街道的长足发展。 

(三)街道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 

资金链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了资金的支持,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将幻化成为泡影。资金问题是街道经济发展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街道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财政投入,而一旦政府投入减少,街道自身的融资渠道有限,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街道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应对街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街道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改善,以下就主要分析几项具体对策。 

(一)转变发展理念,追求街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它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街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街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要的方针政策,在发展教育、文化、环境、道德等方面时刻以人为本,把提高街道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应筑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并在实际行动中以此为准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各类污染的控制,合理地利用、分配土地、水电资源,保障街道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以街道为主体的附近村组还是拥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必然会影响到后期经济活动的开展。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农民的文明意识、大局意识和开放意识,组织农民学科技、学文化,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发挥其主人翁意识,让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区经济的发展中。此外,在街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因而他们在参与的过程对此方面也会比较感兴趣。这也是吸引定居者和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街道经济的发展中,要求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改变以往单纯重视工业建设,重视经济短暂大幅增长的思想,积极进行对社区内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时还要做好社区内的教育、医疗、绿化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只有转变农民思想,构建高质量的生活生产环境,才能促进街道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街道经济的发展 

政府在街道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角色,必然不能缺席。街道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干预,需要政府资金的扶持,这都是街道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街道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在很多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快速推动街道经济的发展。第一:规划政府职能。政府作为重要的职能部门,需要认真地应用好手中的权利,规划布局,避免对街道经济发展造成混乱。街道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具体的规划,例如在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区域,着重发展的餐饮业、零售业等项目,在学校附近、文化氛围浓厚的区域着重建设文化市场等项目,这都是需要提前进行规划的。当然政府部门在具体规划之前需要进行实体考察,确认这些地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需要采取的一些应对策略,对街道中存在的客观条件和市场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实现街道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有效结合。街道居民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制定相应规划的时候也必须以人为主,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如此才能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二,引导职能。将政府职能发挥到有用的地方,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和改善当地经济的发展。依靠完善的制度政策,组织社区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按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要坚决取缔和拆掉违章建筑,为街道经济建设提供空间保障。第三,整合政府职能。将政府的有效职能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出政府职能的最大效用。在目前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中,街道经济的发展规模较小,经济面临着投资小、规模小、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时就需要政府根据当地街道的一些实际发展状况,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对社区经济进行有效地整合。 

(三)完善基础设施,创造街道经济的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障街道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当然,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仅依靠政府财政部门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街道部门广开渠道吸纳资金。首先,政府部门在原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将市场经营税收作为街道经济的资金投入,以此来加大基础设施的构建。其次,在城镇化进程中,结合农村房改和户改,引导农民由购置农村房屋向投资社区工商业转变,不但满足了农民增收的需求,还带动了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社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无形中也促进了当地街道经济的发展。街道经济的发展单纯地依靠政府部门的扶持是不够的,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有志人士一起加入其中,为共同推进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街道的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后,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切身利益,对街道经济发展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会不断加强。 

第3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城建档案工作能够宏观的反应出城市的发展水平,能够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统筹,调整城市发展中的细节。城建档案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含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将城市发展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贯穿在一起。

城市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为一体的复合体,城市的发展充分应用了现代化科技,并以此为基础有效的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建档案能够真实的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建档案具有涉及范围广、内容体系庞大、整体性高的特点,同设备档案、产品档案等比较,城建档案更加需要得到统一、集中的管理,使得城建档案能够作为建设工程的设施依据,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的正常生活与发展。

二、城建档案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城建档案客观的运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将城市的发展进程比作高楼大厦,那么城建档案的位置就应该是这栋高柳大厦的地基。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建档案就是发展的基础,其作用是能够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改进等过程做出客观真实的记录,是城市的进化史,宝贵的信息资源。在实际中要有效的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档案的服务于性,例如:在城市的发展中,在进行通信、电网、天然气、污水排放系统等地下管道敷设的过程中,需要城建档案提供技术性的服务才可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拥有主动服务的理念,结合实际的情况,改善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不断的增强城建档案的服务性。

(2)城建档案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城市的建设、规划等环节,城建档案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城市的发展规律,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只有将城建档案作为依据,才能杜绝盲目发展的情况出现。伴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城建档案工作者应该把握好当前的发展机遇,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发展手段来应变市场的变化,将城建档案打造成促使城市发展的高效工具。例如: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使用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设备记录建设的过程,通过光盘等办公室软件将信息保存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建档案的工作效率,不断的扩展城建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推动城市的发展。

(3)城建档案是城市扩建、改建、维护的重要依据,城建档案真实的记录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若是没有城建档案作为依据,城市的扩建、维护等工作就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发展,想要城市建设得到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准确、完整、系统的城建档案管理。想要?⒊墙ǖ蛋冈诔鞘蟹⒄怪械淖饔梅⒒拥郊?致,就应该促进城建档案和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在城市建设的项目得到了批准之后,要及时做好建设项目和城建档案同步实施的工作;第二,在城市发展工程建设中,要将实际的项目建设情况和城建档案同步,确保城建档案信息准确;第三,在城市建设工程结束之后,要及时将城建档案移交给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确保城建档案的完整、齐全,便于后期的查询。

(4)城建档案是抗灾、防灾、恢复自然灾害和战争的主要依据,一旦发生战争,首个攻击的目标就是城市,战争通常会导致城市面目全非,城建档案就是恢复城市面貌的唯一凭证,当城市出现只给你大灾害或者是发生战争的时候,城建档案就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5)城市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城市本身,城建档案必须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分析城市的发展状况,从实际的考察中更好的掌握城市的发展规律。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城建档案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城建档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是城市科学研究的主要来源,对城建档案展开研究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6)伴随着中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城市带农村,城镇带乡村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城建档案和城市一体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建档案能够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依据,只有建设好新农村,才会使得社会更加的和谐,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的发展。

第4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内涵 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基本特征的把握,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由城乡统筹能力、城乡一体水平、产城互动成效、节约集约发展、生态宜居建设、共享发展成果6个方面36个指标构成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的方法

根据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经咨询专家后,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横向比较评价方法

1.计算评价指标得分。

Yij=Qi×[60%+(Xij实测值-Xi平均值)/(Xi最大值-Xi平均值)×40%]

上式中Yij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i评价指标得分;Xij实测值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i评价指标的实际值;Xi平均值为i评价样本总体的平均值;Xi最大值为i评价样本总体的最大值;i=1,2,3,……m,m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个数;j=1,2,3,……n,n为评价样本的个数。

2.计算总得分。计算公式为:Yj=∑Yij。式中Yij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i评价指标得分;Yj为j省或地区评价样本的总得分。计算的最终结果是达到评价总体的平均水平的评价指标可得到权重的60%,最大值可得到权重的100%。例如在一个省的各市评价中,一个城市所有的指标全部最大。

3.发展水平得分排序。根据计算的总得分,对评价总体的样本个体进行排序。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纵向评价方法

1.计算各项评价指标发展指数。当指标值Xi为正指标时,指标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为:Zi=Xki/Xmi×100%;当指标值Xi为逆指标时,指标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为:Zi=Xmi/Xki×100%。其中:Zi为第i个指标的发展指数,Xki为第i个指标的报告期实际值,Xmi为第i指标的基期实际值。

2.计算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即将每项指标的单位指数乘以相应的权数加总。计算公式为:Y=∑ZiQi,其中:Zi为第i个指标的发展指数,Q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综合指数超过100,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进步,指数越高,说明进度越大;综合指数小于100,说明新型城镇化退步。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采集

采集评价指标的数据为河南省2007-2012年各年全省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统计年鉴》。

(二)评价结果分析

评价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统筹能力稳步增强,但仍较薄弱。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统筹能力稳步增强,发展速度呈现逐年加快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统筹能力的提高和从业人员从农业向非农转移力度的加大。同时,河南整体统筹能力仍较薄弱。2012年,区(市)与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达5955元;人均财政支出差距达1452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五年只提高0.14个百分点。

城乡一体水平总体提高,但滞后于城乡统筹能力的发展。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一体水平除2009年比上年退步外,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均比上年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发展指数比城乡统筹能力发展指数低,城乡一体化水平滞后于城乡统筹能力的提高。

产城互动每年都有进步,但发展速度呈现逐年放缓态势。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城互动取得成效。由于城镇相比农村具有资本技术、交通运输、居住条件、人力资源、通讯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镇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规模以上工业中产业园区所占比重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但近年来,河南产城互动的发展速度呈现逐年放缓态势。

节约集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投资边际效率下降。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注重节约资源,包括土地、能源等,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发展指数每年均大于100,年均发展指数为104.7。从各评价指标看,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吨能耗产出GDP和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均有明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但万元投资新增GDP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投资边际效率在下降。

生态宜居建设取得进步,但公众对社会环境治理的满意度仍不高。2008-2012年,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生态宜居建设发展指数年均发展指数为104.7。城市公交车辆的配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但公众对社会环境治理的满意度仍不高。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未破除,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现代农业发展、农民进城落户、城乡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深层次矛盾,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党的十七大以来,城乡发展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未根本改变。

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河南工业化率为43.9%,但人口城镇化为59.6%。2012年,河南人口就业非农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之比为1.27。根据“经济发展模型”,非农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之比大于1.2,所以,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就业非农业化土地的城市化速度。

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提高的建议

(一)树立新型城镇化意识,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一体化水平

统筹规划城乡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做到“四规合一”,即:“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谐统一。进一步加强投资和财政支出的城乡统筹力度。调整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消除城镇化的“形象工程”误区,树立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工程”的现念;坚持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发挥城镇规模集聚效应,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养老、医疗、就业、住房和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逐步提高统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统筹体系,促进人口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流动。

(二)破除城镇化推进的制度障碍,解决产城互动发展速度放缓和投资效率下降问题

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盘活土地存量,节约用地,降低用地成本。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形成与户籍相分离、责权利明确的农村产权制度。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奠定制度基础。要继续强化工业、服务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发展以新型工业化、现代化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工业、服务业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型产业经济,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同时,根据市区小城镇特点,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提高公众对社会环境治理满意度,着力推进生态宜居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常态化和激励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环境执法部门要做到的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加大公众参与度,开通环境质量举报热线,形成执法部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联动机制,共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

(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发展滞后和共享发展成果差距扩大的问题

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为农民工等群体创造更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机会;加强保障房建设,为农民工等群体在城市安家提供基本条件;提高农民工社保水平和覆盖面,减少其在城市落户生活的后顾之忧;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财政保障,使其与市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加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抓好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改革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积极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产业。同时,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将城镇建设资源的配置权、管理权以商品方式转让给民间,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城镇基础设施,使民间成为小城镇建设、投资和消费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鲁鹏.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

第5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 动态计量分析;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1-0007-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1.002

随着经济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36.2%增加到2009年的46.6%,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和集中,导致大量的农地向城市用地流转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同时也使得各种非农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并且经济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引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进一步增加。

目前关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或者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1],巴曙松[2]认为城市化可以通过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的基础性因素而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和模式转变产生持久性作用。李金昌[3]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运行两变量协整的理论和相关的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高魏[4]将农地城市流转纳入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系统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5]考察了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关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驱动力[6-8]、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9,10] 两个方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灰色关联分析和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主的计量经济分析。虽然上述角度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将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本研究利用我国1981-2007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动态计量分析中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变化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

1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理论框架

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非常复杂。根据西姆斯的理论,如果在一组变量之中有真实的联立性,那么这些变量就应平等地加以对待,而不应该事先区分内生和外生变量[11]。因此,研究将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同视为被解释变量,考察其滞后值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其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如下:[KG)]

式(1)中,UJS、GDP、URB分别表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α、β、χ、ε、、φ、η、ι、κ为各变量回归系数,δt、γt、λt代表各方程的随机扰动项,并且与解释变量和自身滞后值不相关。

1.2 研究方法

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来描述变量关系的模型,但是经济理论通常并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提供一个严密的说明,而且内生变量既可以出现在方程的左端又可以出现在方程的右端,使得估计和推断变得更加复杂[12],VAR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并具有易操作性。

1.3 变量选择

(1)城市建设用地(UJS)。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经济的强劲增长,还会使更多的农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其中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并且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经济的载体。因此选取城市建设用地面积(km2)作为研究对象。

(2)经济发展。研究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为剔除价格影响因素,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将当年GDP调整为以1978年为基年的实际GDP,折算公式为:GDPt=GDP1978×(当年GDP指数/100),单位为亿元。

(3)城市化(URB)。对于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单一指标法、综合指标法等,角度不同,指标也不一样,综观各类指标,还是从人口角度衡量得到广泛的认同,一般来说,中国有两个城镇人口的统计指标:“城镇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4]。二个指标无论选择哪个作为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研究选择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测度城市化水平,单位为%。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981 -2007年的城镇人口、全国总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摘要2009》,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可比价,1978=100)、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7》,只是其中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含北京市和上海市。为此进行了如下处理:

UJS2005=UJSother+UJSBJ+UJSS(2)

式(2)中,UJSother表示2005年除北京和上海外其它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UJSBJ、UJSS分别代表2005年北京市和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因为统计数据中查找不到,只能根据2004年和2006年统计数据进行推断。依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推断2005年北京市的建设用地面积为1 254km2,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以2004年数据作为替代。因此2005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2 715.8km2。

为了消除异方差,使得研究结果更有实际意义,对UJS、GDP和URB三个时间序列分别进行了对数化处理,这并不改变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变换之后的序列分别为lnUJS、lnGDP和lnURB。计量分析软件采用的是EViews5.1。

赵可等: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计量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1期2 计量分析结果

2.1 平稳性检验

本文利用ADF检验和PP检验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lnUJS、lnGDP和lnURB三个时间序列在10%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序列dlnUJS、dlnGDP和dlnURB则全部平稳。因此,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三个时间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序列,即lnUJS~I(1),lnGDP~I(1),lnURB~I(1)。表1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三个时间序列的检验结果。

2.2 协整检验

本研究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协整关系,选择序列有确实性线性趋势,但协整方程只有截距项,做协整检验。表2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都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根据检验结果,将协整方程写成数学表达式,并令其等于VECM,得到:

VECM=lnUJS-0.6lnGDP-0.39lnURB-2.52(3)

采用ADF方法对VECM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其是平稳的,进一步验证了协整关系的正确性。式3清楚地表明了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的弹性为0.6,即经济增长1%,城市建设用地增加0.6%;而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化的弹性为0.39,表明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城市建设用地增加0.39%,后者的弹性小于前者,说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引起的,而城市化所起的作用较小,这是因为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农民转变为市民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经济等方面的障碍。研究结果还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2.3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关系反映的是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如要反映变量之间的短期变动关系,则需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CM)]

-3.1273(C,0,1.18)-2.9862(5%)平稳[BG)F]注:dlnUJS、dlnGDP和dlnURB分别表示UJS、GDP、URB的一阶差分序列;(C,,K)代表ADF检验时包含截距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由EViews5.1根据AIC准则自动给出;括号中的百分比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C,,B)表示PP检验时包含截距项、时间趋势项和采用Bartlett kernel估计方法时根据Andrews Bandwidth自动选择的带宽。

表2 变量的协整检验结果

ab.2 Results of co-integration test of variables

零假设0特征根Eigenvalue[B(][BDG6mm,K63mm,K]迹检验 race statistic最大特征根检验 MaxEign statistic[BDG6mm,K21mm。5,K] 统计量5%临界值Prob.统计量5%临界值Prob.[B)] r=0*0.685 737.501 029.797 10.005 327.780 121.131 60.005 0[BD] r≤10.331 19.720 915.494 70.302 89.650 214.264 60.2359(VEC),VEC模型是含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13]。下面建立lnUJS、lnGDP和lnURB三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

VEC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城市建设用地的误差修正项系数为-0.45,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在短期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会以45%的力度被调整到均衡状态;经济发展的误差修正系数则不显著,且为正值;城市化方程的误差修正系数为正,在滞后4阶的条件下,误差修正系数为-0.12,而此时,经济发展误差修正系数及其显著性无太大变化,城市建设用地的误差修正系数为-0.71,跟滞后2阶相比,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非均衡状态被调整到均衡状态的力度更大。

2.4 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14]。图1为lnUJS、lnGDP和lnURB对各自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函数,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图中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2倍标准差偏离带。

首先考察lnUJS对各变量标准差冲击的响应情况。图1第1行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立刻有较强反应,但影响的时间不长,到第3期即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这说明当前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其滞后值有一定的关联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一定的惯性特征。对来自lnGDP信息的冲击,lnUJS的响应函数呈正弦波状,第1期冲击为0,第3期冲击达到第1次波峰,之后衰减,直到第6期达到波谷,第8期又达到了第2次波峰。[KG)]

再考察lnGDP对来自各变量标准差冲击的响应情况。图中第2行说明当lnGDP受到来自lnUJS标准差信息的冲击时,响应为正向的,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比较稳定,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lnGDP对自身标准差信息的冲击的响应在滞后期内也一直是正向的,第2期达到最大值,之后虽有起伏变化,但总体是衰减的。lnURB对lnGDP的冲击力度很小,直到第8期之后,力度才有所增强。

最后考察lnURB对来自各变量标准差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中第3行显示当lnURB受到来自lnUJS标准差信息的冲击时,lnURB的响应力度先是增加,后是减小,5-7期之间保持稳定,而且力度最大,lnUJS带给lnURB的冲击一直是正向的。lnGDP对lnURB的冲击虽然为正,但力度较小,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态势。lnURB对来自自身标准差的冲击的响应,总体上呈减弱趋势,并在第9期之后变为负向。

总的来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与其滞后值、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特别是与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城镇土地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投入资源,加上土地市场的不完善,地价的不合理,地方政府追求GDP政绩,以及高耗地企业的普遍存在,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冲击力度非常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进一步稀缺,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冲击将会减小。

2.5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12]。表3、表4、表5分别是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方差分解的结果。

表3表明lnGDP对lnUJS变动的影响在前4期增长较快,平均每期增长达到7%,之后基本稳定在28%左右,最大贡献度为30.1%;而lnURB对lnUJS的影响在前4期增长很快,5-8期基本稳定在13%,之后影响程度又以较快的速度增长;lnUJS变动主要还是来自其自身的冲击,贡献度达到55%。表4表明lnGDP的主要影响因素是lnUJS,前5期贡献率增长很快,从23.5%增加到52.1%,之后保持相对稳定,最大贡献率达到55.2%,说明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最为重要,而城市化的影响不大,最大贡献度也只有1.6%。表5分析结果表明lnURB的变化主要受到lnUJS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吸纳了更多的农业人口到城市就业、居住,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第1期贡献度最大,之后以较快的速度降低,第5期最小,然后又以1%的速度增加,第10期贡献度达到10%,在预测期内并未出现较为稳定的状态。

3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1981-2007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三个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城市建设用地lnUJS、经济发展lnGDP与城市化lnURB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

(2)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在短期偏离长期均衡时,会以45%的力度被调整到均衡状态。

(3)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变动主要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与其滞后值关联度很大;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还会进一步增加,但鉴于新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是农地流转,而这些流转的农地多为优质耕地,会危险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城市政府应该:①严格遵循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城市增长的范围;②清理辖区内非法和违法建设用地,目前城市边缘区存在着大量的农地非法流转为建设用地的现象,不利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③提高城市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城市政府不仅从外延上寻求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更应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向“空间”要土地;④积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改变过度依靠投资推动型的发展模式,曲福田[14]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很大一部分用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场地的购买,这直接拉动了土地非农需求量的扩大。另外还应积极鼓励节地型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翼,何有良.中国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24(4):9-12.[ hang Yi, e Youliang. he Empirical Study of Urbanization Level and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J].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0,24(4):9-12.]

[2]巴曙松,邢毓静,杨现领.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力:一种长期观点[J].改革与战略,2010,26(2):16-19.[Ba Shusong,Xing Yujing,Yang Xianling.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Longrun View[J].Reformation and Strategy, 2010,26(2):16-19.]

[3]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32(9):19-30.[Li Jinchang,Cheng Kaiming. An Analysis of Dynamic Econo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6,32(9):19-30.]

[4]高魏,闵捷,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湖北省1980年至2003年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3):564-572.[ Gao ei, Min Jie,hang Anlu. Dynamic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uralUrban Land Conversion and Growth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in ubei Province[J]. Resources Science, 2010,32(3):564-572.]

[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10):4-21.[ Research Group on China's Growth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Urbanization,Industrial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9,(10):4-21.]

[6]刘瑞,朱道林,朱战强,等.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1):1919-1926.[Liu Rui,hu Daolin,hu hanqing,et al.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Sprawl in Dezhou CityBased on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J].Resources Science, 2009,31(11):1919-1926.]

[7]鲍丽萍,王景岗. 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浅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68-72.[Bao Liping,ang Jinggang.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J].China Land Science, 2009,23(8):68-72.]

[8]陈利根,陈会广,曲福田,等.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26(6):137-144.[Chen Ligen,Chen uiguang,Qu Futian,et 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Scale Regul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he Case of Maanshan City[J]. Resources Science, 2004,26(6):137-144.]

[9]姜海,夏燕榕,曲福田.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4-8. [Jiang hai, Xia Yanrong,Qu Futian. 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J].China Land Science,2009,23(8):4-8.]

[10]姜海,曲福田.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70-75.[ Jiang ai,Qu Futian. Contribution and Response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to Economic Growth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 Case Study for Jiangsu[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1):70-75.]

[11][美]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Damodar N.Gujarati. Basic Econometrics(Fourth Edition)[M].Beijing: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5.]

[1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GAO iemei. Analysis Method and Model of Econometrics: Application and Examples of EViews[M].Beijing: 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6.]

[13]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Yi Danhui.Data Analysis and EViews Application[M].Beijing:Chinese Statistic Press,2002.]

[14]曲福田,陈江龙,陈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2): 231-241. [Qu Futian, Chen Jianglong, Chen en. 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and Conversion Economic Driving Forces[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5, 20(2): 231-241. ]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evel of Urbanization

AO Ke ANG Anlu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han ubei 430070, China)

第6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原则;思路;发展

1 村镇规划突出问题

1. 1 规划管理法律地位未真正确立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主体虚置或弱置,影响城乡发展和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界定各执己见,导致在实际管理中执法主体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有些地方长期以来没有规划机构、没有编制规划、没有规划执法权,造成规划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1. 2 规划管理机构无统一规范依据

城乡规划法中尚无统一具体的规划管理机构名称设置规定,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存在着与《城乡规划法》所赋予职责不相符的问题。1)机构设置名称不规范。当前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不规范表现在名称不规范、归口不规范、级别不规范、编制不规范等方面。2)机构设置体系不健全。规划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体系,城乡规划管理没有达到它应有的覆盖面。有些地方没有专门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建制镇规划基本是空白,急需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1. 3 规划权限界定不明影响城乡规划整体发展

《城市规划法》明确赋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十种管理权限并要求依法实施城乡规划。有些地方未严格按法律赋予的权限进行规划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擅自下放规划管理权,人为造成规划管理秩序的混乱,给城乡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副作用。

2 村镇规划原则

2. 1 用地统筹和城乡统筹

用地统筹的核心是土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指产业和城市发展高度融合、在单位土地上产值最大化的土地高效利用、科学的土地规划比例和人居产业联动发展。城乡发展统筹是以社会均衡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主要是指通过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城镇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村发展,融入区域大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

2. 2 生产性投入和生活性投入

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需要通过引导性投入建立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进行投资拉动产业发展。生产性投入包括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服务平台投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生产业投入。生活性投入包括公共设施投入、居民消费投入、城市环境建设投入、市民安居投入。两个投入可以解决政府独自实施城镇化的资金困境,同时调动企业、居民的城镇化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效果。

2. 3

平等的市民待遇和平等发展机会

平等的市民待遇是指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权益保障,享受到与原有城镇居民同样的身份待遇,平等的发展机会指的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收入保障,通过产业的发展保证农民变市民过程中,农民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的充分就业机会。平等的市民待遇要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户籍等若干领域的改革,使农民在身份上和城市居民平等。平等的发展机会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为进城农民提供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基础保障。

3 方法及思路

3. 1 扩大总体规划区域

总体规划范围扩大并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做出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3. 2 深化城镇体系规划

加深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深度,增强它的系统性、预警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城镇体系规划可以延伸到村庄,对村镇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配合土地利用规划,从区域的角度对村镇的整治和发展起指导作用。

3. 3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

城市和农村应该一起统筹规划以解决面临的问题,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一体的土地制度、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一体的基础设施体制、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

3. 4 专项的城乡统筹规划

根据城乡关系和矛盾修编解决这些矛盾的专项区域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若干主要方面、重点领域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须符合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总体规划相衔接。

4 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

4. 1 村镇建设目标要与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相联系

在村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按照“量力而行、适度集聚,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要求,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及康居示范村建设。以现有的行政村为中心,按规划保留、扩建、新建三类标准,完成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通过一定时间规划建设,将自然村庄逐步迁并农民集中居住点,对规划外的原有自然村庄逐步完成土地复垦。认真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引导乡村发展,实行分类分区指导,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注重实现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组织。

4. 2 有整体的长远规划并吸收民众全程参与

强调城乡规划立法的重要性,将指导性区域规划上升为立法性规划,明确要求制定相关村镇规划,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村镇建设规划分层次进行,形成市域、乡镇、村庄三级完善的规划制定管理体系,规划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形,形成规划统一、区域统筹、公众参与的完整体系。在村镇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实现权力和决策权力再分配,让农民参与进来,组织起来,对当地公用事业建设产生认同感和拥有感,保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4. 3 村镇规划建设监管机制和过程管理

建立以乡镇、村为单位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村级成立规划建设工作管理小组,负责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日常工作,乡镇镇区的管理可以纳入市域的总体规划,按照城乡规划总覆盖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不断提高城乡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小城镇建设应开展专项设计,按照功能定位准确,坚持节能节约的原则设计。采取相对集中公共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和公共设施配套经费的开支,避免城镇化进程中的浪费现象。

4. 4 城镇历史文化保护

城镇开发建设中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挖掘城镇历史文化,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亮点工程,打造特色城镇,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城镇建设品位,使其成为镇区新的亮点。

5 结语

村镇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关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规划既是行动的纲领,也是行动的方案。推进城乡规划统筹发展必须把村镇规划作为龙头,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城乡统筹、市域统筹、经济与社会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等角度来考虑,坚持高标准编制规划,并通过搞好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邹兵. 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城市规划,2003(15):79-81.

[3] 赵钿. 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 小城镇建设,2005(21):105-107.

第7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非均衡发展;干部队伍;人才体系;基层党建格局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6―0025-05

在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市和乡村有机融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大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党的组织工作如何顺应这一新形势、新变化,加快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干部、人才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格局,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组织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组织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引发了我们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组织工作的新思考。

一、重庆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考量

重庆市幅员面积8.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75万,常住人口2859万,辖40个区县,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的特殊市情,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2007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力争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试验区提出了“发展出题、改革求解、试验示范、带动西部”的基本要求。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3号文件出台,系统阐述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开启了重庆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篇章。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安排部署,重庆市在深入调查分析和现实考量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加快”的目标任务,即,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做好库区移民和扶贫开发工作,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20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推进城乡制度的对接转换,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组织工作存在的不适应现象分析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各类专业人才是基础,广大基层党组织是重要保障。从重庆市的实践探索来看,组织工作存在一些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不相适应或相对滞后的地方。

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存在的不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跟不上,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的理性认知,对如何推进一体化存在认识偏差。二是能力素质跟不上,尤其在长远战略规划、发展外向经济等方面存在知识准备不足问题。三是工作方法跟不上,许多干部对做好城乡一体化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等感到力不从心、办法不多。

。从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结构矛盾比较突出,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短缺,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机制有待改革创新,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相对不足。重庆市13类重点行业领域除党政人才以外,IT、金融、能源、制造业、房地产、物流、科研、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环境保护、文化事业等12类人才需求总量在2012年总缺口近25万人。二是行业分布不均。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密切关联的IT、金融、制造业、物流和公共事业人才比例偏低,尤其是区县的工业、商贸、规划、律师、公证、翻译等类别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三是区域分布失衡。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城区“马太效应”,艰苦偏远地区尤为短缺。四是应用型人才比例偏低。应用型人才比例偏低是我国各地的通病,制约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不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设置模式不便于统筹发展。按照行政区划或地域关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模式,与多元化社会组织涌现、党员流动性增强的客观现实不相适应。二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不适应统筹发展。城市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参与城乡统筹主要是接济式、付出式的政治任务,表现出应付性和不可持续性。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有待加强,推进城乡统筹后继乏人。三是城乡党建资源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合理,不利于统筹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资源和必要手段,能动性不够、凝聚力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引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主导作用不明显。

三、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加强党政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推进城乡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方方面面,是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利益格局乃至管理方式上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与调整。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既是一个新鲜事物,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时代任务,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境界,在能力素质上有新提高,在方式方法上有新突破,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实践取得新成效。

(一)破除四种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城乡一体 化发展思路和理念

当前,在我们党员干部中存在对城乡一体化的一些误解误读,导致出现政府职能角色的错位、缺位、越位现象。把握城乡统筹规律性,消除一体化的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是确保城乡一体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重要前提。

1.要破除“城乡一体化就是全面追求城乡一样化”的认识误区,树立“非均衡推进理念”。城乡一体化战略是相对于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客观现实而言的,追求的是城市和农村在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上的相对均等化,绝不是所有乡村都变成都市,也不是城市乡村化,搞成纯粹的城乡一样化,而是一个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既不能全面开花,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树立非均衡推进理念,适度推行倾斜政策,优先发展重点地区,先行突破关键领域,通过产业群、城市圈、经济带的“增长极”带动辐射作用,逐步实现城市和农村在地域、形态、功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

2.要破除“加快城乡一体化就是加速撤乡建街、撤村建居”的认识误区,树立“依托工业集聚和产业支撑的城镇化理念”。通过建新村的形式让农民集中居住,既节约耕地资源,又形成较好的居住环境,不失为一个有效举措。但有的地方建设集中居住区,缺乏因地制宜的统筹规划,忽视人群集聚必须长远考虑的就业问题和生存空间,结果造成同质性人口大量集中,让分散失业变成集中失业,从而埋下不稳定隐患。推进城镇化,必须结合自然条件禀赋,合理规划集聚规模,紧紧依托工业和产业集聚的就业支撑,实现适度集中。

3.要破除“城乡一体化就是加快推进农民进城步伐”的认识误区,树立“城乡融合需要社会认同为前提的理念”。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社会框架下,乡村生活方式、农民身份特征以及乡村式意识形态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城市群体的排斥和歧视,以户籍为标志的农民身份与城市新工人职业角色“错位”,加之社会福利的差别待遇,加剧心理失衡,直接造成农民变市民的社会认同危机。城乡一体化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体制坚冰的消融,实现城市和农村的有机融合,人与人之间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和福利待遇。城市化进程不是一道简单的人口流动加法题,必须通过重建社会公平保障机制、社会关怀系统、和谐文化氛围等,实现制度设计与社会认同的双重融合,彻底消除“城中村”现象,防止在城市出现新的二元化问题。

4.要破除“城乡一体化主要靠政府行政手段”的认识误区,树立“关键在激发农民主体意识的理念”。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仍然保持政府主导的基本格局,凸显了组织动员社会资源能力强、推进力度大、易于短期见效的特点。但是,政府并不能在任何领域都无限制地发挥作用,更不能越位做主人。推进城乡一体化,既涉及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也涉及各类群体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既要依赖经济发展水平,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诉求。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观意愿,高度重视决策参与机制、执行监督机制和利益引导机制,通过不断完善的自治机制,激发农民融人城市的主体意识,努力减少社会融合过程中的利益摩擦。

(二)坚持以开放的精神、创新的手段,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能力水平

推进城乡一体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关键。面对时代赋予的一项全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眼光,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能力水平。这个方面,重庆市的实践探索值得借鉴。

1.创新培训模式。一是坚持理论研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近年来,重庆市委党校通过在主体班开设有关城乡统筹的专题理论研讨、经典案例分析、学员主题论坛等形式,帮助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升对城乡一体化的认知水平和工作信心。二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国内外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在增强城乡一体化感性认识中查找差距、思考对策。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以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办城乡统筹高端讲座,帮助领导干部解读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实质,消除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三是坚持专题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重庆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联合西南大学大规模举办城乡统筹专题培训班,重在从实践角度为各级党政干部指方向、教方法、添措施。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带着政策、带着问题、带着感情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体验中思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对策。

2.拓宽选人视野。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性工作,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至关重要。重庆市正在全力打通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科技人员之间人才流动、“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流动、国内外人才流动“三条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破除政策壁垒。一是搭建平台选人。围绕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特色学科发展需要,创新开办“人才论坛”、“思想辩论赛”、“人才沙龙”等开放平台,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展示和交流机会。二是特设岗位选人。对党政机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采取“政府雇员”特聘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特殊人才,实行“首席专家”、“首席技师”制度,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三是实行“阳光选人”。坚持“三公”(公开、公平、公正相统一)、“三意”(组织意图、群众意见、个人意愿相结合)、“三匹配”(品行、才能、资历与任职岗位相匹配)原则,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健全评价体系。着力通过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科学发展。在考核要求上,注重经济发展,突出关注民生,既坚持全面评价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实绩,又坚持考核干部的廉洁自律、公众形象。在考核指标上,尽可能量化、简化,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开放工作和发展实绩的考核权重,适当增加群众可感知的家庭收入、市场物价、医疗社保、治安交通、就业入学等方面内容。在考核方法上,加大民意调查中“民评官”权重,将参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范围扩大到服务对象和一般群众,真正落实和扩大群众的话语权。注重引进中介机构,开发现代化、高科技的干部评价手段,建立评价信息系统,提高测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多元开发与健全机制相结合,建立健全开放的城乡一体化人才市场体系

坚持以打破人才工作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人才事业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以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为基础,以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为重点,调整改革不合理政策,优化人才开发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投身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局。

1.构建城乡统筹的人才开发机制。统筹城乡人才开发规划,坚持城乡同样重视、同等投入、同步开发原则。统筹城乡人才资源配置,实施农村乡镇基层人才队伍优化工程,实行为乡镇基层定向培养大学生制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统筹城乡人才培训,结合乡镇职能转变需要,重点抓好公 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培训。统筹城乡人才激励政策,探索建立“农村人才队伍开发资金”,调动农村人才创业积极性。

2.建立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要克服一些地区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不正常现象,彻底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障碍,尤其要通过发展人事业务,改革户籍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区域之间人才的无障碍流动。建立健全专业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才市场服务中介组织、服务队伍和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才市场要主动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加快建设国际化的人才市场体系。

3.搭建网络化的人才信息服务平台。要建立专业化的分级分类人才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区域内人才信息数据库联网互通、人才信息共享。探索电子化的人才供求信息机制,建立网上人才市场,加强区域间横向联系,规范网上人才市场的服务和管理。围绕服务西部大开发需要,采取市场运作、有偿服务方式,逐步建立西部地区联网共享的人才信息大市场。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目的在于通过改革调整党组织功能与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坚强的动力支撑和组织保障。要抓住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利契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培养打造一大批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先进典型。

1,探索党的组织与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相融对接的新机制。一是打破区域界限,建立联合党组织。特别是对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区,整合毗邻的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建立村居联合党组织,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组织基础。二是依托产业链条,建立产业党组织。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以产业链为纽带,建立跨越城乡地域,联结科研、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公司加农户生产联合体等产业党组织。三是在企业较多、村与工业园区共存的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以村党组织为龙头的“村、居、企”融合型党组织。

2.创新城乡联动的党组织活动方式。推进城乡党组织之间结对共建,鼓励社区与村、企业与村、机关事业单位与村之间开展党组织联建活动,发挥城市党组织在工作理念、管理机制、人才资源、资金设备、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农村党组织强化基础、拓展功能,促进党建资源在城乡党组织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城乡党建在共建交流中融合。

3.建立城乡互动的基层组织资源配置机制。坚持高位嫁接、重心下移,注重从机关交流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到乡镇、村任职,增强乡镇、村领导班子统筹发展能力。探索建立选调生进乡驻村制度,选派部分德才兼备、专业对口、潜能突出的选调生当“村官”。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考核评价,健全激励机制。逐步实行从基层遴选市、县(区)两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制度,适度扩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不断激发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第8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公路;统筹城乡发展;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21-04

2010年中央1 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对于欠发达地区黑龙江省来说,农村公路建设是黑龙江省城乡统筹的“瓶颈”和“短板”,制约了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因此,下决心解决好这个关键问题,对于促进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尤其是对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载体

黑龙江省落实中央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就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城乡市场关系,更加紧密的城乡产业关系,更加紧密的城乡就业关系,更加紧密的城乡居民关系。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把农村公路建设摆到重要议程,以农村公路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一)农村公路是城乡市场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紧密结合的“衔接点”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城市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城市流通领域。发展农村公路对沟通城乡物质交流,方便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重要作用。因为有着便利的农村公路,最根本地解决了农民的“卖难”与“买难”的问题,同时,也是刺激农村消费的重要保障。

(二)农村公路是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统筹发展的“纽带”

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旅游条件和环境,带动和促进了“自驾游”、“农家乐”农村旅游的发展。公路建设的投资具有乘数效应。农村公路交通的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必然会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对机械、建材,物流等产业都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直接促进了水泥、钢材、沥青、砂石等建材业的发展。据测算,每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约需水泥4 500万吨,约占全国当年水泥产量的11%,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农村公路的发展,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经过测算,在公路交通1亿元的投资,能够直接产生约1 800个就业岗位,间接的就业岗位为两千多个。

(三)农村公路是城市居民与农民生活方式沟通的“桥梁”

整洁通畅的农村公路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市文明向乡村延伸,农民群众接受现代文明,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少地方在农村公路修通后,相继组织开展了改水、改电、改房、改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生活习惯和乡村习俗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农村交通条件好了,儿童辍学率低了,到城市医院就医近了,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地区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四)农村公路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建设农村公路是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城镇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然而要考虑长远发展,如果没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作为保障,企业的产品将难以占领市场,原材料也将难以保证供给;同样,如果没有便利的农村公路,小城镇的功能无法完善,将难以发挥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作用,也难以有效地接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和解决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增强公路沿线商业化、产业化的交通区位优势;能够促进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及人口吸纳能力,并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变市民的进程。

二、国外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都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作为扩大农村地区需求的重要抓手。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村公路建设的先进经验,对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侧重农村公路建设

美国从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由于农村公路的供给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美国很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在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农村公路建设支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运输部在其制定的《2005 年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中指出,美国交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运输机动性,为所有旅客、货物和地区提供一个通达、便宜和可靠的运输系统。虽然农村公路承担的运输强度不是很大,但它数量众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运输部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美国拥有农村道路300 多万公里,占美国公路总里程的一半。在300 多万公里的农村公路中,未铺筑路面的里程为140 多万公里,铺筑路面的里程近160 万公里。

(二) 农村公路网络发达,通达深度广泛

欧盟国家的农村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和工农的融合,这得益于欧盟国家对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视。欧盟国家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已经扩展到广大农村,村镇几乎都有高等级的公路与高速公路相联结,交通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欧盟理事会1999 年颁布了《关于欧盟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支持农村发展条例》,确立了农村发展政策的重要地位。该条例促使欧盟国家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有所侧重,主要包括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投入等。德国州以下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由各县工程处自己负责或者由州公路管理局代管。

(三)中央政府和州政府承担了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责任

国外都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公路网进行分级管理。但是不同国家的分级标准是不同的,很多国家按照行政分级原则把公路分为国道、省(州、邦) 道、县乡镇道路。国外公路建设资金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公路等级予以分担,农村公路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从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初的新农村运动,韩国政府通过投资和引导,一共完成农路改建6 万多公里,新建农村道路6 000 多公里。20世纪90 年代,韩国政府又通过规划、协调、服务来推动新农村运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其中就包括对农村公路投资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对当时3.4 万公里农渔村公路中的2.7 万公里重新铺修,将铺修比率从当时的26% 提高到85%。

(四)中央各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加强公路有效管理

美国农村公路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州及其以下各部门。在公路管理体制上一般设置中央一级的公路主管部门,通过法律、资金、规划、工程监督等手段,负责国道和干线公路的建设、运营管理。同时,大部分国家都按照行政区设立各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对其行政管辖范围内地方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负责。美国各州运输厅的主要职责除了落实联邦资助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外,就是负责地方公路的建设和养护。

三、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城乡发展,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与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比,还存在比较突出问题。

(一) 农村公路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图

近三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31.67亿元,其中,2008年总投资107亿元,是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2009年总投资7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1.3亿元,省投资15亿元,地方配套42.7亿元。省、市投入专项补贴资金,仅2009年就达16.3亿元。县级政府多措并举筹措建设资金。但是,由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幅员辽阔,粮食主产县分布面广、连接线长,路网面积密度与东部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北部、西北部地区公路网更为稀疏。显然,农村公路投入总量不足,缺乏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渠道,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县际及县、乡、村之间的横向交流,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路网密度不高

距城市较近发达地区农村公路解决得好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发展迟缓。截至2004年底,全省有10个县没有达到通县公路标准:22个乡镇不通公路,481个乡镇未通沥青路;3 993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50个农场未通水泥路,120个农场连队不通公路。

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发展迟缓图

(三)农村公路质量亟待提高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农村公路路面质量差、缺少桥涵等构造物,加上保养不利,坑洼不平、晴通雨阻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资金匮乏,只重视路基路面建设,而忽视防护设施、标志、标线等建设,运营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成为重大交通事故的潜在威胁。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尚处在以通为主、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技术等级低、服务水平差等问题尤为突出。现有农村公路多以四级公路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等外公路,改造任务较重,难度较大。中、低级路面占绝对主导地位,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主骨架公路不相配套。

黑龙江省农村公路质量问题表

(四)保养薄弱问题凸显

随着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其保养薄弱的问题凸显出来,已经制约了农村公路交通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全省地处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因素导致公路翻浆、雪阻等自然灾害频仍,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年限;公路病害较多,路面结构设计厚度远高于其他省份;另外,筑路材料分布不均衡,半数以上县(市)无沙石,造成公路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少数落后地区,由于财政困难,养护资金不能到位,无法保证正常护养,影响了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已经逐渐成为突出的问题。

四、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快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重要。很显然,没有农村公路的大发展,城乡市场之间、城乡产业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就会被分割,形成两个封闭的系统。为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关键。

(一)黑龙江省和各级政府要从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集中资金,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投入

1.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这是发展农村公路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主要争取中央财政发行的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债券募集资金;交通部门每年从车辆税金中划出的一定数量作为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以及对农村公路建设采取补贴资金。这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主要推动力。

2.鼓励大型企业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农村公路旁的大型企业进行集资修路。蔗糖业是广西来宾的一大经济支柱,蔗区公路遍布全市。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市政府要求蔗区公路资金整合使用,从进厂料蔗中按1 元/ 吨的标准提取蔗区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并与各县( 市、区)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资金捆绑使用。经测算每个榨季可筹措约1 00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3.发挥好民间资本的作用。探索开发商先修路,政府划拔道路两旁土地给开发商,或者转让客运线路经营权等方式,解决道路建设资金。也可以利用路边的资源开发权、冠名权、广告权等方式集资。引导农民投工投劳。

(二)以县、乡村为主体加快黑龙江省农村路网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公路网络

黑龙江省村村之间、镇镇之间、村镇之间的通车班次很少,密度小。自然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的良好形势下,大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到空前突出的战略地位,实现县至乡村道路灰黑化、等级化。仅2002―2005年三年时间,全省就建成农村公路41 084 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96 亿元。至2005 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50 485 公里,100%的乡镇和93% 的行政村实现了灰黑化等级公路连通,使江苏省农村公路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加快了全省农村产业化、城镇化步伐,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其经验值得黑龙江省借鉴。

(三)黑龙江省交通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严格工程质量监管

要严把设计质量关、招标关、材料质量关和验收关,坚持推行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和合同制。形成从设计到验收的全程监督管理。一是交通部门要发挥好协调作用,组织精干力量,包村指导,跟踪监督;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培训,使质量管理人员掌握政策、施工程序和质量监督的方法;三是充实技术力量,拔给必要的管理费用,以利开展工作。广西来宾市成立市农村公路建设招投标评审委员会,建立农村公路招投标评审专家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依法招标。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分站在自治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管理下,负责对全市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采取对重点部位、关键分项工程指定检查和对其他分项工程不定期抽检的办法,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另外,公布业主、监理、质量监督的联系电话,方便群众监督。每个月以简报的形式通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分先后次序排列名次,对做得好的县给予表扬,做得差的县指出存在问题,责令改正。

(四)全社会要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同时,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为促进黑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证。从当前看,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分散,难以像干线公路那样实行集中养护。因此,可以尝试由农民群众以家庭承包方式负责日常维护和由专业队伍专业维修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从长远看,农村公路养护要走专业化和市场化道路,能够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减轻了人员压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所谓养护专业化,是指随着农村公路的养护技术越来越高。借鉴国外经验,要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打破乡镇地域限制,进行集中养护,充分利用技术人员和设备,组建专业养护公司。养护市场化,是指根据各线路的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各项养护指标,以合同方式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积极培育养护市场,推行招标养护。

参考文献:

[1]张秀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蒋劲松.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104.

[3]谭和尧.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若干经验探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7,(9).

[4]腾宏伟.东部农村公路建设对西部的启迪[J].区域交通,2007,(1).

第9篇:城建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铜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纳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铜陵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实现“领先中部、看齐东部、示范全国”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1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统筹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

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虽然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但由于制度、历史、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上看铜陵农村文化建设依然落后,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将城乡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

1.1统筹发展理念

坚持“全域铜陵”的理念,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保证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被财政遗忘。

1.2统筹发展规划

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时,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铜陵文明城市建设的全局之中,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之中,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检查;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新格局的尽早形成。

2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经费问题在相当长的阶段仍然是影响铜陵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参照城乡教育、卫生刚性投入政策的有效做法,明确铜陵市人均公共文化享受额度,确保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费投入增幅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建立基层公共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快进度、提高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倾斜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区要积极争取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灵活采用政府采购、项目资助、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是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载体。因此,要按照我市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特别是农村传媒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加大对农村的信息传播,尤其是适合农民信息的传播;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城乡覆盖;鼓励因地制宜,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设施与农村文化设施的紧密联动,有效发挥城市大型骨干文化设施对基层和农村文化设施的带动、支撑作用。

2.3鼓励社会力量有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在现代社会,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广泛依靠协作关系,远远不能只依靠政府本身”,社会力量有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能够有效弥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资金不足问题,“政府失灵”所带来的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所衍生的缺乏弹性、效率低下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单一问题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满足市民个性化、多样化或高层次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完善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的配套激励政策,通过文化立法、税收引导等,引导、鼓励私营企业、非营利团体等各种性质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公开招标采购的范围、方式,推进城乡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与稳定服务运行机制等。

3以双向对接为路径,不断拓展城乡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

3.1丰富“送文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正确处理我市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改造,丰富文化内涵,达到既尊重农民的文化情趣,又引导农民提高其文化品位之目的。

3.2突破“送文下乡”的单一模式,鼓励农村文化进城市

我市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民俗文化及自然或历史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好农村文化资源,除满足农民自身需求外,还可以到城市进行展演或以此吸引城里人到乡下旅游。

3.3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之间的融合

以农村社区为单元,邻近四五个村集中到一个社区,以农村社区文化为中心,配备社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广场,组建民间文艺团队等,通过整合统筹乡村文化服务资源,不仅解决我市农村文化建设财力不足的固有难题,还为文化下乡提供了服务平台。

4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4.1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一方面,要形成与市场接轨的商业模式,拓展消费领域;另一方面,要瞄准我市群众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

4.2拓展城乡文化交流市场

把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我市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其进入城市市场提供便捷的渠道,同时,鼓励我市城市文化产业主动在农村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

4.3促进城乡文化产业接轨

充分利用、发挥我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镇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靠近城市的乡镇要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不失时机地发展基层的文化产业。

5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5.1创新基层文化干部引进机制

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公务员招考等多种形式,配备好我市基层专职文化干部,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待遇落实。

5.2创新基层文化人才选拔机制

建立和完善我市文化人才数据库,每2~3年开展一次基层文化人才摸底,通过自荐、举荐和组织开展各种文艺表演、技能比赛等方式挖掘文化新人,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5.3创新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社区)三级文化部门分级负责的文化干部培训体系,每年定期对市、县(区)、乡镇(社区)的宣传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基层文化宣传干部每三年能够轮训一遍;逐步将我市的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考证进行挂钩,调动各类文化人才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实践培养,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形式,选派文化干部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5.4创新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

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离退休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为社区和乡村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着重从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心理满足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根据我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与文化志愿者服务相关的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