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李清照的诗词精选(九篇)

李清照的诗词

第1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创作意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一、漱玉词与漱玉词中的诸多意象概述

作为“婉约派”诗词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李清照所创作的诗词,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其风格特色上,不仅与其从安逸到飘零的人生际遇相衔接,而且恰到好处的与两宋时期的政治背景相吻合,表现出了漱玉词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别具一格的创作特色[1]。李清照诗词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她在诗词中运用了大量的的“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使得漱玉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更加直接、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在某一首词中所要表达出的丰富的情感,正是由于这些意象的运用,才成就了漱玉词不朽的艺术魅力,成为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词创作的千古典范!

所谓意象,主要是指诗人或词人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为了充分、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精心选择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寄托其情感的主要物质载体[2]。意象的运用,是中国古代文人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所必经的一个环节,事实证明,李清照的诗词之所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发读者的共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其诗词中丰富的意象!

二、李清照诗词创作中的几种典型意象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李清照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了三十余种意象,范围涵盖了动物、植物、静止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囿于篇幅的限制,要想对每一种意象都做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里,笔者仅就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运用最多和最典型的几种意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李清照诗词创作中的神韵!

“花”意象,是李清照在词创作中使用的最为频繁的意象,在其整个意象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参照王人初先生在《李清照集校注》中收录的四十多首词,其中有35首都可以寻觅到“花”的踪迹。在这35首写花的词中,直接提到花的名称的就有28首,包含有“荷花”、“梅花”、“桂花”、“”、“梨花”、“海棠”等等诸多花名。在漱玉词中,各式各样的花和词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象征关系,词人借助于这些绚烂多姿的花朵表现出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记述了李清照少女时代一次郊游的情境,词人将“溪亭”、“藕花”、“鸥鹭”等诸多景物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鲜明生动的《日暮划舟游湖图》,表现出了作者卓尔不群的情趣。诚然,词人可以享受此乐趣,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开明、自由的家庭环境使她可以从容的走出家门、寄情山水之间,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寻常百姓家闺女所不能享受到的乐趣。

在漱玉词中,“月”所承载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通常情况下诗人们所赋予的内涵,它不再仅仅局限于表达“思乡”之情,而是更多的表达一种“思夫盼团圆”与独守空房时的空廖、凄清的心境。对“月”意象进行扩展,可以派生出“星桥”、“中秋”、“花影”等等意象,这些意象有的是一提到“月”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的,有的是与“月”有关的,不管怎样,这些与“月”有着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的意象,共同为词人抒感提供了寄托。回到漱玉词,前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后有“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怨王孙•春暮》),前者作于李清照与丈夫离别前,后者作于与丈夫离别后,二者共同指向的主题就是不忍与丈夫分离。我们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在婚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以说,李清照与赵明诚二人的感情,丝毫不逊于被后人千古传唱的梁祝和李杨。如此深厚的感情使得哪怕是一会儿分别都会让李清照痛苦不已,所以每当分别时,词人便会将对丈夫的深情厚谊寄于月亮之上,从而表达对丈夫的深厚情感个无限思念。

“江”意象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后的诗词创作中所使用的一种较为频繁的意象。对“江”意象进行扩展,可以派生出“双溪”、“舴艋舟”、“轻舟”、“池塘”、“千帆”等等意象。在李清照南渡后所写诸词中,化用“江”意象最好的一首词,则当数《武陵春•春晚》。这首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三月初。首句写“花已尽”与题目中的“春晚”二字相结合,表现春天即将逝去,继而暗指词人的“春天”也已过去。当时李清照身在金华,作词的时候,对李清照人生转变有着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国破、家败、夫亡都已经成为现实,词人春天不再,故内心愁苦之极。全词的重心在于抒发词人的主观感受,尤其是下阕“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更是侧重于揭示作者内在情绪的波动起伏。作者将满腹的愁思化为有分量的形象,表现出词人在遭遇了种种不幸后的悲苦心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后人会有“境界凄婉劲直,动人悲怨之怀”的感叹。

雨,总是给人一种凄凉、阴湿的感觉。对“雨”意象进行扩展,可以派生出“风雨”、“细雨”、“雨疏”、“黄梅雨”等等意象。从整体上来看,李清照在词创作中使用“风雨”意象无外乎三种情况:用女性的细腻去感受大自然的风雨;用女性的柔弱去承受感情的风雨;用女性的坚韧去承担社会的风雨[1]。如李清照作于赵明诚亡故后的宋高宗建炎三年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这首词表面看起来是一首咏梅词,实际上它所表达的是对亡夫的悼念之情。前文中我们已经介绍到,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感情十分深厚,仅仅是在分别时李清照便已经有了“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闺思》)的感叹,就更不要说二人在生离死别的时候了。亡夫的风雨不停地击打着词人的身心,悲愤之余,词人吟出了“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的绝望悲情,让读者也止不住落泪。

参考文献:

第2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5、《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希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7、《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8、《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9、《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0、《长寿乐》: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後。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11、《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2、《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13、《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4、《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5、《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16、《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7、《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8、《如梦令》: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19、《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20、《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第3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 感伤情怀 原因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4-01

诗言情,情的内涵丰富广博。当品读李清照的诗作时,我们会强烈地感应到她那柔情似水的情怀。当深入李清照的诗作,我们发现在这个宋代才女的心灵之中,感伤情怀的意味浓得让人心醉。写诗以抒感伤情怀,是诗人常有的艺术创造。可是,为什么只有李清照的感伤情怀才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憾呢?主要原因是:李清照感伤情怀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蕴含的内涵之美使然。下面论者试作分析。

一、李清照的感伤情怀,源自出生背景和教育历程。她出生诗书之家,气质高贵,多情优雅,心思细腻。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①父亲李格非给了李清照以正义才华,母亲给了李清照以多情多思。加之她天资聪慧,多才多艺。有超强的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因此,她遇到事情,会比一般女子感受更深;思考问题,会比一般女子更广远。别人想不到的,她想到了;别人不会痛苦的事,她偏偏欲罢不能。我们来读她的作品《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②

此诗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感受和热爱。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清晨时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二、李清照的感伤情怀,源于文化传统和现实的社会重压。封建文化传统,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要守三从四德,没有独立人格。女子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受歧视凌侮。而李清照偏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女子,她要与男子平起平坐。她有远大的抱负,她要为女子争取做人的尊严。她有一首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表面写英雄项羽,其实是李清照的心灵独白。可见她的抱负之大,自强之烈。

可是,一个女子如何撼动文化传统?如何改革得了社会习惯呢?连诗人陆游对她都颇有微词。因此,她注定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独自品尝感伤的浓酒!

三、李清照的感伤情怀,源于她始终徘徊在婚姻幸与不幸之间。有人说,宋词是一朵情花,而李清照更是这朵情花最佳的意象代表。她天生丽质,多情婉约,心思细致。在少女时代,她相遇了心中的白马王子。请看《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但她想看看来客,又不敢表现自己看人的样子,因此她装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神态。此诗,其实是李清照的怀春诗,是一首爱的初恋诗。

天公此时对李清照似乎特别关爱,让她与赵明诚结为伉俪。赵明诚是李清照的知音,港湾,爱巢。俩人生活和谐,相敬如宾。如此一来,一旦分别,一旦失去,必然伤心痛心。请看《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的《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相思之伤。

爱神好像是为了考验李清照,给她设置了人生的苦难。因为社会动荡,国家破碎,外敌入侵等原因,赵明诚很快逝世了。留下她一个人。从此,李清照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后来李清照在昏迷之中,被亲人安排了一场不幸的婚姻。李清照没有获得新的爱情,反而得到摧残,严重的心灵伤痛。

四、李清照的感伤情怀,源于国破流离。李清照当时生活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金兵大举入侵,她也饱受国破家亡之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先后辗转江宁、建康、芜湖、越州、杭州、金华等地,至晚年仍客居他乡,这种苦痛无异对李清照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创伤。请看《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词中表达多种感伤情怀,内涵丰富,感人至深。爱的幻灭,忧国忧民,青春似水,救国无门,人生短促……种种情缘交集一起袭击诗人多愁善感的情怀。

综上所述,主要从四方面论述李清照感伤情怀产生的原因和内涵之美。当我们读李清照,品析她的感伤和痛苦时,我们并不感到消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由李清照的感伤意义决定的。李清照的感伤,不是逃避,不是消极,不是颓废,不是堕落;相反,是面对现实和苦难的挑战,是积极改变命运,是寻找前途的努力,是升华人生价值的意义的抗争。这种感伤,是一种深厚的情怀,是一种力与美的表达,它能够促使我们珍惜人生,创造人生,享受人生,因为人生只有一次!

参考文献:

第4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那天下午,我和朋友约好了第二天去“榕树公园”郊游。晚上,我翻开了一本《李清照诗词全集》,看的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差些忘了睡觉。

第二天,我收拾好背包上路,边走边看《李清照诗词全集》。到达公园之后,我发现朋友们还没有来,就靠在一棵榕树下,继续看书。

微风徐徐,不知不觉,我睡着了。

(二)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醒了过来。我发现自己还是躺在榕树下,但手中的书却不翼而飞。而且,这里不是榕树公园,而是古代房屋的院子里。我惊呆了。

过了许久,院子的门被亲轻轻推开了,从屋子里走出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但是对于我来说,称她为姐姐似乎更加亲切。

(三)

我轻轻地念出一句李清照的词:“大河百代,众浪奔齐,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这位姐姐的外表看似柔弱,其实从她的眼神中便可以看出她的内心的多么的坚强。

“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儿来的?你为何清楚我的词句?”那位姐姐问我。“我叫怜儿,是从未来的21世纪穿越时空过来的。”我回答道,“姐姐,你刚才说我念的是你的词句?难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我再次惊呼。

“呵呵。大名鼎鼎算不上,不过我呢,也的确是现在南宋朝代的一位女词人。”姐姐,不,应该是李清照边说边把我领到院子里的石桌前坐下。

她沏了一壶茶给我喝,又说:“怜儿妹妹,你这么了解我的诗句词句。这么说,你很喜欢我的诗词,对吗?”“对啊!爸爸为了让我掌握好诗句词句,给我买了好多古诗词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你的《李清照诗词全集》。我还是你重视的‘诗迷’呢!”我眉开眼笑地说。

“那你知道我的那些诗词呢?”李清照问我。

我看着一旁的梅花,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说,“清照姐姐,这是你的《一剪梅》。”

“不错。”李清照拍手称赞道。

(四)

畅谈过后,李清照带我出去散步。

“清照姐姐,命运对你太不公了。你一定很愁吧?”我轻轻问李清照。

“唉!‘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望着远处的高山,念着《点绛唇》,“怜儿,这样的情,怎一个‘愁’字得了?”

我看着身前的湖泊:“是啊!‘风柔日薄春由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是处》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清照姐姐,你想家和亲人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念着《菩萨蛮》,把头转向李清照。

“人世间,情,为何物……”李清照默默地念着……

(五)

回到李清照的住所后,李清照对我说:“怜儿。天色不早了,你也找不到回去21世纪的通道。就留下来,住在我家吧。”“好啊!”我高兴地答应了。可是,我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但是内心却很想回家,因为我自小就没有外出过这么久、这么远。我终于明白了李清照写的“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怀情不似、旧家时!”的怀念家乡与亲人那种复杂的感情。

(六)

半夜,我走出房间,随着是阶梯来到湖边。

“真想回去啊!”我叹着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望着那一轮明朗的圆月,我想起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许久,我转过身,准备离去。突然,我被一块大石子绊到,身体失去了平衡,向石阶梯下倒去……

(七)

第5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迪金森;诗歌风格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婉约派作家,以“易安体”在我国词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一生中写过许多名作,擅长于诗词和散文,尤以其卓尔不群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传统的先驱”。她以独特的风格写下了1800多首诗歌,这些诗作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从诗歌创作环境、诗歌主体、诗歌艺术形式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做一番平行比较,就会发现尽管这两位世界诗坛女杰生活在不同的时空、文化背景下,但是这她们身上存在不少可以互相参照的有趣现象。在这互为参照的体系中,人们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两位女诗人各自的文化心态和创作特征,同时还将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东西方女性诗人在思想感情表露上的某些差异。[1]

一、诗歌创作环境比较

(一)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诗人的创作,并在诗人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虽然处在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李清照和迪金森的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即都处在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矛盾尖锐的时期,这些在她们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她们的作品风格都具有转变性,分为不同的时期。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内忧外患时期,朝廷的权力争夺日益激烈,她的父亲受到排挤,使她自小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她过的还算幸福。但后来北方北方金人入侵,讲和派卑躬屈膝,不战而败。1127年靖康耻犹未雪,1129年丈夫又去世,她立刻从一个幸福女人变成了亡国之女、丧夫之妇。从1129这一时间点开始,她的诗歌风格开始转变,从天真烂漫少女的欢快变成亡国遗孀的悲痛,诗歌风格由清新欢快转入成熟哀伤。可以说李清照的前半生少年负才,没遇到什么波折,后期的创作无论风格还是内容上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后期李清照被迫“飘零遂与流人伍”,丧国之耻,沦落天涯之痛,让她开始了思考起国家命运和生死荣辱的问题,更深刻地认识了当时的社会,并含愤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与忧虑。郭预衡在《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一文认为李清照“在北宋亡国之前对国训一民生并不关切”而在北宋亡国之后她的作品则“代表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阶层的情绪。”[2]

迪金森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当时国内各种势力相互倾轧,斗争日益激烈.各种矛盾尖锐,终于导致南北战争爆发。社会的工业化,使得社会对个人的压力剧烈膨胀。在这社会历史背景下,迪金森和李清照一样也开始思考起人生来,但是二者同中有异的地方在于,迪金森年轻时候就开始的隐居生活,导致她生活圈子狭小,她的诗歌不像李清照一样明确反映当时的社会局势,更沉醉专注于自我精神世界的思考。[3]

这一时期,在迪金森的作品《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中: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他殷勤停车接我/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我们缓缓而行,他知道无需急促/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以回报他的礼貌/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我的披肩,只是绢网/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屋子/仿佛是隆起的地面/屋顶,勉强可见/屋檐,低于地面/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4]

通过对生死和永恒问题的探讨思索,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她怀疑宗教的真实性,不相信人死后会进天堂并永远地生活在那里;另一方面,她相信人死只是脱离了现实这个苦难的环境而开始另一段愉快的生活。经历社会动荡巨变时期,二者诗歌都变得基调严肃而深沉。

(二)个人经历的影响

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李恪非之女,这样优渥的家庭背景,令她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笔下的诗歌不同于平庸之辈。后来觅得如意郎君,与赵明诚皆为秦晋之好,吟诗作对,研究金石,在爱情的滋润下,丈夫的支持中,她的诗歌创作自然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因而早期她写出很多优美的爱情诗。即使后期丈夫去世,对亡夫的思念也成为了她创作诗歌的动力之一。

迪金森的祖父是阿默斯特州学院的创始人,父亲是该镇的首席律师,她的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她在阿默斯特附近的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一年书。青年时代,阿默斯特学校的校长纳德・汉弗莱和她的父亲律师事务所任职的青年律师本明杰・牛顿,对她的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牛顿经常指导她应该读些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启发她认识和谐和完整的自然界蕴含的美。他还经常为她宣讲加尔文派的宗教思想,使她接受了加尔文派的内视思想以及关于天性美和世界冷酷的观念。这些思想成了她生活的信条并后来形象地反映在她的全部诗作里。

除了这些以外,迪金森的诗歌创作个人经历和李清照一样,都离不开家人的宽容与理解。在迪金森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一直与父亲、兄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父亲特别宠爱她,妹妹在生活上照顾她,替她找来了爱默生、梭罗、济慈等人的著作。邻居苏珊给了迪金森许多鼓励,女仆也对艾米莉非常好,佣人马吉帮助她寄信和外界保持稳定的联系。这些都为迪金森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环境。[5]

在爱情经历中李清照较之迪金森更为幸运一些,她年少时和赵明诚结为伉俪,琴瑟和谐。而迪金森虽然终身未嫁,但从其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她曾与几位男士有过朦胧的浪漫情愫。最权威的狄金森传记作家理查德・斯维尔记录下她一生中比较重要的爱情经历:一是与塞缪尔・鲍尔斯的没有结局的爱情;二是与比她年长18岁的洛德法官的关系。这两段爱恋虽然最后未果,但并不影响她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对爱情诗歌创作的热情。

虽然在迥异的人文时代背景下,但是真正的诗人是可以超越时空的,她们的诗心永远是相通的,在李清照和迪金森的爱情诗中存在很多的共同之处。如:迪金森笔下的初尝爱情甜蜜的少女形象:“我碎步急走过堂屋――我默默跨出门洞――我张望整个宇宙,一无所有――只见他的面孔。”这种羞怯又青涩的爱情描述竟然和李清照的诗歌如出一辙,“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6]一样是见到心上人的心跳和忐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诗歌主体比较

(一)诗歌意象比较

在诗歌的创作中,二者都很注重意象的选择,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二者选择意象的类型有着明显区别。李清照一位官宦小姐,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虽然诗中也不乏慷慨豪迈的作品,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气之情跃然纸上,但李清照诗歌还是以婉约为主,奉行中国诗歌一贯温柔敦厚的特色。在她的诗歌中,多以花、草、鸟兽、日常用品为意象,或描摹或设喻。一首首清丽的诗词在绿肥红瘦的海棠里,在人比黄花瘦的哀伤里娓娓道来,说不尽的哀思,道不尽的缠绵。这皆是由于在中国封建文化的背景下,闺房女子写诗不免婉转,意象受到局限。

而迪金森的诗歌意象则相较李清照要更具有丰富性和跳跃性,她的意象可以从太阳到梳子,从小伙到苍蝇,千变万化。如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的时候》里,她娴熟地同时运用明喻和暗喻,把死亡时的宁静比作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寂静,把眼睛比作是已经拧干的湿衣服。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又出人意料,表达感情直接而充沛。在刘焱的《意象,诗海航行的风帆一狄金森诗艺管窥》中,以狄金森的《井中蕴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为例,探讨了她运用意象创作的特点,即把分散的意象,揉合成环环紧扣的意象链;把静比的意象,激活成奔走的意象流,把单一的意象汇聚成多姿多彩的意象群。[7]

(二)诗歌体裁比较

李清照诗歌创作的体裁与其生活密切相关,在靖康之耻为时间分界线,在此之前她婚姻美满、生活稳定,因而诗歌体裁多为爱情诗、游记诗;在此之后,在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处境下,她的诗歌体裁多呈现爱国诗歌和咏史诗。对此,在周秀怡在《李清照诗与词风格同异辨》指出:李清照受“传统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严格遵循“诗庄词媚”、“词言倩”、“诗言志”的观点,因此她的爱国诗直接抒发了恨敌爱国的强烈感情,表现出豪放宏肆的艺术风格。[8]

迪金森,则在爱情无果的压抑情感中创作出了大量爱情体裁诗歌。本杰明对她认识自然的引导,让她在心中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因而在她细腻的观察下,自然诗在她笔下应运而生。青年时期植根记忆的加尔文宗教熏陶,加上长期足不出户的思考,让她对宗教和死亡有比其他人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她的诗歌呈现出李清照所没有的体裁:宗教诗和死亡诗。

三、诗歌艺术形式比较

(一)诗歌简洁洗练

李清照的诗歌因其简炼的特色,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9]这句诗之所以流传甚广,因为仅用了八个字,就言简义丰地就描摹出了在一大片肥硕碧绿叶子间绽放出一朵瘦弱鲜艳的海棠花的场景,逼真形象。

狄金森诗歌往往寄丰富于简单之中,寓深邃于清澈之里。迪金森诗的诗歌篇幅短小,多数只有两至五节,经常破格,常押所谓“半韵”(half rhyme);放弃传统的标点,多用破折号,名词多用大写(但这个习惯在当时很平常);常省略句子成分,甚至连动词也省掉;句法多倒装,有学者指这是受拉丁文词序的影响。狄金森诗中的意象、省略、凝炼、破折号以及不规则的书写、句法、韵律使其诗歌自成一体,独放异彩,在美国诗坛幻化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表达上的隐晦含蓄、诗歌主题在语言和指称等方而的不断变化,以及她诗歌标题的省略等等,形成了她诗歌的复义性、多样性和神秘性,使读者和研究者回味无穷。[10]

(二)语言质朴清新

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尽管欧阳修倡导的新诗新运动已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以“花间派”为主的文人骚客们写诗赋文总是注重辞藻雕饰。她则大胆而勇敢地运用平白的语言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获得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殊荣。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它用语浅显,清新流畅,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主人孤独、寂寞烦躁的心情。

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充满了雕饰铅华之风,而狄金森却用朴实的语言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诗歌世界”。她说,“我的诗是朴素的语言”,“简单的话语”。日常口语、俗语,稍加锤炼,都被狄金森融入诗行,毫无刀痕斧迹。如诗歌:

I’m Nobody,who are you: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 Nobody too?

Then, there is a pair of us. [12]

(三)多用设喻和描述

在仔细参考了两位诗人诗歌中的意象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两者都地运用了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比喻意象(Metaphorical Image)指作家通过可感可触的物体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诗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3]诗人把“愁”比做实物,“载不动、许多愁”,奇妙新颖。在看狄金森在诗中用“驶向永恒之路的马车”来表达她对死亡的泰然;用“成天对着泥沼鼓噪的青蛙”来讽喻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这些意象提升了她诗歌的意境,读来使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她选用的事物往往为人们所熟悉的对象,通过诗人的参悟、表述,使这些芸芸物事变得不同寻常,折射出深邃的哲理。

(四)富于童趣画面感

李清照和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都善用描写对大自然的热爱,情真意切。如:在自然的描写上,两人的诗歌都有一种清新欢快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描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赞歌,其中作者卓尔不群的情趣和天真开朗的个性可见一斑。二者皆是用简单事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快乐的场面。相比较而言,迪金森在《篱笆那边》中,写到:“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14]这首诗以草莓来比喻美好事物,笔触是一个孩童天真活泼的视角,充满童趣,令人忍俊不禁。[15]

四、小结

李清照与迪金森都是文坛伟大的女诗人,尽管生活的时代和所处国家社会背景差异很大,但是她们相似的创作艺术风格令我们称奇,她们真挚美丽的情感、清新洗练的语言及精湛独到的诗艺令我们赞叹。这个论题只是一个开始,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异同之处仍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地方,对她们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是十分有意义且永远不会过时的。

参考文献:

[1]李嘉娜.迪金森与冰心比较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4期

[2][8]张强.近20年李清照研究述评[J].文学遗产,2004-09-20

[3]懿丝.艾米莉・迪金森初探[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4][12][14]岳凤梅.诗意地栖居――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09-01

[5]周建新.艾米莉・迪金森独特的生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9][13](宋)李清照.李清照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7-01

[7][10]李保安.近五年来国内的迪金森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10-25

第6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人生经历;作品风格;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I106.2;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52-02

许多读知道阿赫玛托娃的名字,都是因为被她的《黄昏》深深吸引。这位女诗人的笔触如此细腻,寥寥几笔就能准确勾勒人物的心态,让人读之千般咀嚼,不忍放置。就是因为这种感觉让读者似曾相识,才让许多想起李清照的诗句,因为读李清照的诗也有这样的感触。这也许是本文要研究这两位带给作者同样震撼的诗人有何相似之处的原因。

一、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出生背景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著名的女诗人,阿克梅派代表人物,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的月亮。众所周知,俄罗斯诗歌史上的太阳是俄罗斯基本语的奠基人――普希金,那么能与之并肩的阿赫玛托娃的艺术造诣可想而知。阿赫玛托娃原姓戈连科,1889年6月23日生于敖德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1岁举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黄村,在普希金的母校读中学,并开始写诗。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李清照从小就在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家庭中成长。

这两位在各自国家文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诗人虽然年纪相差800多岁,但是她们身上却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她们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女性形象,为世界诗歌文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人生经历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惊奇地发现,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是如此的相似,就像活在世界另一端的另一个自己。

首先,阿赫玛托娃与李清照都出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中。虽然阿赫玛托娃的父亲并不赞成她写诗,甚至禁止她用自己的姓氏发表诗歌,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还是造就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而李清照的家庭乃书香门第,父母藏书丰富,这为李清照夯实了坚定的文学基础。两位诗人都是年少成名。阿赫玛托娃在191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黄昏》,2年后又发表著名的《念珠》,这两本唯美主义诗集让她名声大噪;李清照少年时期就写出让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和《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其次,两位女诗人都嫁给了另一位当时的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1910年高校毕业后就嫁给了恋爱6年的诗人古米廖夫。然而他们却在1917年离婚,两位向往自由的诗人认为分手是最好的选择。李清照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二人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琴瑟和鸣,然而不幸的是,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死于建康。

这两位女诗人的诗歌里都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这与其婚姻、恋爱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位女诗人的艺术成就都远远超过了其丈夫,这令“大丈夫们”感到无可奈何。

再次,这两位诗人中晚年的经历颇为相似,她们都处于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时期。阿赫玛托娃经历了“十月革命”、卫国战争,晚年更是遭到法西斯强权的迫害。然而,至始至终,阿赫玛托娃都没有背弃她心爱的祖国。在这样痛苦不堪的生活里,在精神和现实双重折磨的下,她却创作出史诗巨作《安魂曲》和《没有主人公的抒情诗》,迈向了创作高峰,她用一颗慈母之心感受祖国人民的悲痛和苦难。李清照也在晚年面临着历史巨变。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克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宋高宗逃跑,赵明诚次年死于建康,李清照晚年凄苦。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下,李清照并没有被打倒,而是提笔写下《声声慢》、《咏史》和《夏日绝句》这样的诗词。

三、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创作风格转变

早期两位女诗人的作品都比较委婉,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怀。中后期的作品内容都更加丰富,饱含爱国主义情怀。

阿赫玛托娃的早期作品语言风格简洁、自然,人物丰满、真实。她是从女性视角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阿赫玛托娃的作品深受普希金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诗歌的传统和现实主义小说的风格。她的作品中诉说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但是又往往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人的内心。早年的阿赫玛托娃是位多愁善感的抒情诗人,例如1911年的作品《在深色的面纱下》:“今天你为何如此憔悴?”“是因为,我用苦涩的忧愁把你灌得酩酊大醉。”“我急喘着,高声喊道:‘那一切不过是玩笑。我会死去的,你若一走。’你平静地一笑,冷冷地对我说:“别站在风口里。”用简单的笔触诉说男女主人公分别的离别之苦。然而“十月革命”的来临改变了阿赫玛托娃的生活,也改变了她的创作风格。当时社会动荡,很多知识分子禁不住国外的诱惑,弃国而去,而阿赫玛托娃坚定地与他们划清了界限。在她1917年的作品《有个声音呼唤我》中写道:“放弃你那多灾多难的穷乡僻壤……但我冷漠而又平静地用双手捂住了耳朵,不要让这种卑鄙的言语把悲哀的心灵玷污。”明确表达了她留守祖国,坚定不移的信念。她开始思考时局,思考现实。即使在最为严酷动荡的30年代,她的儿子因父母的原因一再入狱,阿赫玛托娃都没有放弃过祖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她的意志更加坚定,诗人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怀、忧国忧民之心愈发强烈。她以一位母亲的胸怀爱着这片备受磨难的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痛苦的人民。

李清照的转变就更为明显了。李清照本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语言清丽,善用白描。李清照早期诗歌多反映闺中生活、田园风光以及离别愁苦。读着她的诗词,仿佛置身画中,一步一步,娓娓道来。赋闲生活,小女儿心态跃然纸上。李清照的《一剪梅》非常有名,也更能表现诗人的写作特点。“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篇文字清丽,没有半点媚俗之态,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李清照南渡后,丈夫的死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国家的破灭也让她的创作风格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作品一改往日清丽之风,转而抒l怀乡吊念孤独之意。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她时常思念故土。这些意象在她的作品《菩萨蛮》、《蝶恋花》、《转调满庭芳》、《声声慢》和《孤雁儿》中清晰可见,充分表达了思乡和愁苦之情。我们可以通过这首《武陵春》来体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两位诗人都是由单纯细腻的小女儿慢慢转变成忧国忧民、感怀家国的伟大诗人。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造成了这种相似的转变。

四、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惊人艺术成就

阿克梅派是1912―19132年间形成于俄国的诗歌流派,它既有对象征主义的继承,又有对象征主义的否定。而阿赫玛托娃是阿克梅派代表人物,是阿克梅派三大诗人之一。她的主要代表作有《黄昏》、《念珠》、《白色的畜群》、《车前草》、《公元1922》和《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以及死后于1987年首次公开发表的《安魂曲》。她的作品广受外好评,并于1964年荣获意大利的“艾特内・塔奥尔米诺”国际诗歌奖,是公认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20世纪俄罗斯诗坛屈指可数的诗人之一”,俄罗斯白银时代的重要代表。阿赫玛托娃在俄罗斯文坛的地位无人可以动摇。

李清照诗歌无数,诗词无双。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她被誉为“词国皇后”,被尊为藕花神,现今在国内多处建有她的纪念馆。在封建社会中,女人本就属于弱势群体,然而李清照却能在那样男权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家、热爱祖国,开创女国主义诗人的先河,无愧“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无论在俄国还是在中国,每一个时代,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耀眼璀璨的明星。每一位伟大的诗人或者文学家的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点相关联,他们各具特色,各有风采,她们的作品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像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这样跨越时代、跨越国籍又如此相似的诗人确实是少之又少。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就像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自己,一样经历困苦,一样经历平凡。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苦苦寻找自身的价值。她们不甘于平凡,不甘于落寞,从一个小女人成长为振臂高呼的爱国诗人,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用自己的笔来对抗社会的不公,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呐喊。

参考文献:

〔1〕褚斌杰,孙承恩.李清照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熊骄.刚柔并济的婉约―阿赫玛托娃与李清照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对比[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3〕徐贤绪.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徐雪琴.阅尽沧桑,方显达练―浅析造成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诗词创作风格相似的原因[J].时代文学,2009,(03).

第7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艾米莉・迪金森;秋景诗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60-02

秋,是中外诗作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题材,而这些诗作或流露着忧愁、伤感的基调,如战国时宋玉的《九辩》:“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或抒发大气磅礴,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本篇则挑选了两位女性的咏秋诗作,她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秋的另一种风情。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双调忆王孙》

这首《双调忆王孙》出自我国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之手。李清照(1083~1155),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被誉为婉约体之宗。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少女时代的热情奔放,中年时期与丈夫的感情创伤,到晚年时的流寓凄苦,在不同时期,她所留下的文学作品风格不同。这首词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清新淡雅的画面。

词的上阕“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三句对景物做了精炼生动的描述。“浩渺”一词表现了广阔无际的水面给人的感受。“秋已暮,红稀香少”交代了深秋季节,湖面上只剩下星星点点的荷花散发着淡淡余香。后三句则是感情的直接流露,清澈的湖水和翠绿的青山与人格外亲昵,此情此景无限美好。

下阕紧接着描绘了湖面景色,莲子成熟,清澈的露水将湖边的花花草草点缀得生机勃勃。如此美好的秋景,安歇在河滩上的鸥鹭也因为词人的归去而赌气,连头都不回。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借鸥鹭来表达她对秋景的留恋。

另一首秋景诗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艾米莉・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morns are meeker than they were―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The nuts ate getting brown―毛栗正变为深棕,

The berry’s cheek is plumper―浆果的脸颊更加丰满,

The rose is out of town―玫瑰已离开小镇。

The maple wears a gayer scarf―原野穿起鲜红衣衫,

The field a scarlet gown―枫树披上艳丽的头巾,

Lest I sh’d be old fashioned―为了不显得古板,

I’ll put a trinket on―我别了一枚胸针。

(江枫译)

这首诗是迪金森早期的作品。她的诗歌自成一派,运用大胆的比喻、奇异的想象描绘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与认识,并陈述那种激荡胸怀的欢娱。迪金森的这首《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用简短明快、形象具体的语言勾画了初秋来临时的景色,整首诗的风格轻松风趣。第一节里,炎炎夏日慢慢消逝,逐渐成熟的栗子和浆果预示着秋日的到来,玫瑰花也出城而去。第二节中诗人的视角从近处伸向了远方的原野和枫树林,它们都染上了秋天艳丽的颜色,遍地落红。最后,诗人由一个观察者变为这一景色中的一部分,给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从而完成了她情感的表达。

下面,笔者试从写作背景、相似、相异三方面对这两首诗词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写作背景

《双调忆王孙》写于李清照少女时期。其父李格非在朝为官,在学问和散文创作方面很有成就。李清照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对她开阔视野、培养高贵的气质十分有利。她卓越的文学修养则得益于父亲对她的培养和诗书古籍的熏陶。这首词作的风格婉约又暗含直率与开朗,语言浅显清新却描绘了十分鲜明生动的形象。

艾米莉・迪金森的家庭条件也相当优越。她的祖父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并创办了阿默斯特学院,其父和兄长也在律师行业有一定的地位,祖孙三代在当地社交界举足轻重。艾米莉・迪金森不仅有优越的读书条件,而且经常可以接触到社会名流。在这样富裕优越的家庭条件下,她每天足不出户,悠闲地创作。这些都对她发挥过人的诗歌天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体现了艾米莉・迪金森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在诗歌创作中所惯用的简洁精妙的语言与结构。

二、相似之处

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双调忆王孙》中“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两句,都对景物进行了客观真实的描写。其次,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双调忆王孙》上阕中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词人不正面说自己对水光山色的亲近,而是让山水来表达这种感情。下阕的“清露洗,萍花汀草”,词人用了一个“洗”字,既形象地说明了秋露的浓重、气候的清爽,又生动地再现了“萍花”、“汀草” 旺盛的生命力。下阕中词人把自己对秋景的难舍之情借鸥鹭“不回头”、“似也恨”表达了出来,鸥鹭不愿人们抛下它离去,似乎它们也有着眷恋之情。在迪金森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里,晨曦、毛栗、浆果、玫瑰、原野、枫树都被人格化了,由于秋天的到来,它们都换上了新的装束。

从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上看,这两部作品都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悠闲自在的感受。比如《双调忆王孙》中的“不尽”、“无穷”,《晨曦比以往更柔和》中的“别上一枚胸针”,作者只用了简单的词句,却让人回味无穷。

三、相异之处

《双调忆王孙》中,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把情感埋藏于词句当中,只有靠读者的感悟与想象去感受词的意境。整首词感情与思路十分连贯,每一幅画面过渡自然逼真,一气呵成。上、下阕都有静有动,前一句都是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述,而后一句紧接着运用拟人的手法让读者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景色当中,与她一同体会暮秋的亲切与美好。

如果说《双调忆王孙》是一幅灵动的山水画,那么《晨曦比以往更柔和》就是西洋风格的色彩斑斓的油彩画。艾米莉・迪金森在诗的前半部分对景物所做的铺陈是为了最后一句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读者仿佛看到在晨曦柔和的光辉里,栗子、浆果和玫瑰悄悄暗示了秋天的来临,远处的原野和枫树林也披上了艳红的外衣,此时,诗人连忙为自己别上了一枚胸针,也融入了整个画面当中。细微之处体现了初秋的静谧与柔和,远处的景色更是体现了初秋的大气与和谐。

李清照通过对暮秋景色活灵活现的刻画,让读者身临其境。而艾米莉・迪金森则呈现出一幅初秋的静物画,让读者一目了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词比较注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尽而意不尽的效果,让读者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英美诗歌则,直抒胸臆,言尽意尽,是典型西方人的思维特征。

李清照与艾米莉・迪金森都是不趋时媚俗的诗歌创新者,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为这两首诗作赋予清新明快的情感,在无数悲秋颂秋之作中,显得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同样,在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中西诗歌在形式、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

[参考文献]

[1]王誉公.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的分类和声韵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2]江枫(译).迪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第8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 女中豪杰 自我形象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的父亲非常热爱文学,其母也是能作词吟诗的文人,而李清照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擅长文学。她深受父母亲的影响,深深地迷上了诗文,并且勤奋、好学。后来,李清照和太学士赵明诚结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笃。喜好收藏金石碑帖,共同搜求寻访,鉴赏研究。他们都喜欢诗文,双方过着甜甜蜜蜜的生活。他们夫妻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歌,或鉴赏书面诗歌,生活过得非常幸福美好。李清照这时很快乐,安逸。她心里充满对美好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少女青春期的天真烂漫,阳光般地如花一样芬芳而又美丽动人。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有一个幸福、充满温馨的家庭。

为了躲避战乱,于靖康二年,李清照及其丈夫来到了南方,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更没有时间谈论诗文,为了生活到处奔波。后来,赵明诚得了重病,不久病死于靖康。而这时金人又挥兵南侵,李清照为了避兵乱而过上了到处流亡的生活。最后在孤寂、抑郁之中度过了晚年。这时,李清照生活凄苦,孤独,寂寞,忧愁。心理十分痛苦和不安。到处流浪,情绪比较消沉,无精打采。正是因为李清照具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才使她的诗、词拥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风格。从词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李清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李清照既快乐又悲愁。这样的人生,多一分颜色,但更多一份忧愁。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巨大成就的作家。但是李清照最擅长的还是词,李清照早年所写的《词论》。批评了从刘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李清照自己认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有她的特点,严格要求协音律,富有情致,这是对的。但是问题在于李清照看不到欧阳修、苏轼、秦观、黄庭坚等在词歌创作过程的个新创新精神。这就未免保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李清照的创作成就。李清照词开婉约派之先河。在词艺术上,具有颇高的成就。下面就李清照词作一些简浅析,看看李清照词中的自我形象。

文学是艺术,是一定经济上层建筑。从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生活、理想。李清照创作了许许多多文学作品,我是从李清照创作词中看出并作简浅的分析李清照本人的形象。

她的词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前后两期词风格完全不同。这跟李清照前后不同的人生经历有关。李清照的词风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可以以宋室南迁为界。前期词描写李清照在少女、时期的生活。因此,词风明朗,节奏喜悦。只见一个美丽的少女仰望蓝天无忧无虑、自由快乐的样子。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李清照经历了国家的破灭、文物的流失及丈夫的病死等等各种不幸的遭遇后,处境何等凄惨,内心又何等悲痛。所以她后期的词与前期的词在词风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一个非常幸福,快乐的女人。所以其词多以欢快为主,如《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她后期的词多以忧愁为主要感彩。在她的词《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大不一样了她对一切也都丧失了兴趣。即使她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至之思。

后期的李清照,她的生活和人生完全改变了。正因为这样所以也导致了她本人也改变了。她变得消沉悲观还带有浓重的愁绪,再加上她无依无靠的孤独生活使她的词歌情调过分低沉。《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个“愁”字是发自她的内心真实的反映了李清照的思想感情。在《永遇乐》中李清照也是用别人的笑话来反衬出自己内心里的以与悲伤。李清照的词是对那个时代人民经历战争的苦难和个人不幸遭遇的生活用各种文学形式表情达意。

公元九六零年,赵匡胤在陈桥驿组织兵变。代周自立为王,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十分软弱的封建王朝。一直以来,受到辽、西夏和女真的军事威胁。北宋王朝只有求和、送礼,甚至撤防割地。在这种大环境中,李清照出现了。她的词真实而又生动的反映出历史的痕迹。这也反映了李清照本人的形象。

李清照创作的词、诗、文章别具一格,开创了婉约之词风,体现了词的内涵。金兵的南下,两河的沦陷,北宋王朝的覆灭,给李清照带来了极大的不幸。也使活泼开朗、天真烂漫,充满理想的李清照开始变得忧郁、悲伤、消极、情绪消沉。一个比较全面的女人,一个充满酸甜苦辣的女人,一个具有不同风格的女人展现在中国大地上。我为我们民族拥有李清照这样伟大的词人而深感骄傲自豪。

参考文献:

第9篇:李清照的诗词范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人及其词作风格。

2.鉴赏词作的情感、手法,理解其丰富意蕴。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写作背景,揣摩具体词句,准确诵读,深入体会词作中丰富的情感意蕴和艺术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阅读诗词的兴趣,汲取作品的营养,丰富文学积淀。

2.让学生正视苦难,明白苦难是一笔财富,使人拥有精神的高度,使艺术灵魂高飞。

教学重点

1.品味鉴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2.讨论分析叠词和典型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积累诗歌阅读体验。

3.有感情地诵读,体会文本的丰富情感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讨论分析词作中意象的丰富意蕴,深入体会作品内涵,准确地朗诵词句。

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惊风雨,泣鬼神”的千古名句。唐宋诗人的生花妙笔将中国古代文学推入了巅峰状态。今天我们来学清照的千古绝唱《声声慢》,领略宋词的无穷魅力。

(二)请学生介绍李清照,了解作品风格

投影: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北宋亡国后南渡,又被称为“南渡词人”。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多写其悠闲生活,风格清新;后期词,多悲叹身世,沉痛哀伤。

请学生分析《声声慢》是前期词还是后期词?明确:后期词。

(三)研习文本

1.听录音朗诵,疏通词意,感知情境。

提问:大家听完朗诵有什么感受?明确:凄切。

2.鉴赏情感、手法

(1)这首词的诗眼是什么?明确:“愁”。

(2)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明确: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意象)。

A.直接抒情

请学生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提问:词人在寻觅什么?

参考:寻觅丈夫赵明诚,寻觅与赵明诚的爱情和幸福,寻觅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寻觅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寻觅她十分喜爱,却不复存在的曾经美好的人或事物!

投影写作背景:李清照,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也工文章,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生活优裕。18岁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二人情趣相投,十分恩爱,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北宋灭亡,夫妇二人仓皇南渡,赵明诚在建康病故,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痛打击,又历经变乱,颠沛流离,在孤苦中度过晚年,最后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

鉴赏:这个句子由七组叠词构成,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人物反复寻找的情态动作、渐次浓重的凄清环境和人物由浅入深的悲凉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孤寂、悲哀、痛苦,奠定了全词哀婉、感伤的感情基调。

小结:唐宋诗人惯用叠词来表情达意。如欧阳修的《蝶恋花》。

拓展: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鉴赏“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参考:三个叠字突出表现了庭院之深、怨恨之深、意境之深。

联系所学诗句请学生小结叠词的作用:1.增加音乐美;2.增强感情,加深意境。

请学生朗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这样的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说尽啊!这种戛然而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阔大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不已,表面欲说还休,其实倾泻无遗。

我们再来看一首“欲说还休”的词。

拓展: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思考:为何“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参考:因为愁到极点,无话可说;无处诉说,不如不说;无可奈何,回避不说。

小结:南宋词人经历了靖康之变,南渡之苦,都有着深广无尽的愁情。

提问:李清照为何而愁?

明确:丧夫之痛,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寡居之苦。

请学生朗诵“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B.间接抒情:请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选一意象,联系所学诗文,分组讨论(四个组,一个组讨论一个),说说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哀愁的?

意象:酒,雁,黄花,梧桐。

学生讨论交流,研习文本。

①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提问:为何说是“淡酒”?

参考: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足见晚年凄凉惨淡。

请学生朗诵“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②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提问:为何雁过伤心?

参考:a.雁声凄惨 b.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c.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请学生朗诵“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③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鉴赏:该句突出离思的深重与愁苦,突出饱经沧桑的身心俱疲。

请学生朗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④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鉴赏:该句入木三分地表现了灵魂的孤苦。

请学生朗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请学生朗诵全词。比比谁读得好。

(四)课堂总结

《声声慢》浓缩了李清照一生的痛楚。正是它,确立了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爱情破碎、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五)作业

1.词中有一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没讲,请思考这一句是怎么抒情的,写成书面作业。(明确:间接抒情,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

2.熟背《声声慢》。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