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逐步增加、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目前产业和文化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精神需求。现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提高GDP水平,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新趋势、新环境下,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会成为新世纪经济一体化中的新生力量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将建设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为其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重视,将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地,让我国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走出国门,让五千年的文化哲学、人文道德、文化精髓感受时展的气息。

未来是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快速发展的阶段,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分析国内、国际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文化将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提高地区间的合作性,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找到改革和创新的策略,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意识不强。部分文化部门缺少文化产业的概念,没有详细研究过文化产业的规律、特点、地位、性质,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清晰思路,很多文化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更没有进行规模化发展。

第二、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和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导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没有分离。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改革文化体制的进程比较缓慢,尤其是艺术团体结构老化、布局分散、总量过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虽然报业、出版、广电等传媒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一些文化单位的困境会更加明显。

第三、文化产业总量少、规模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国内和国际竞争的环境下,我国文化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但总量、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没有形成产业群体和产业链条,缺少影响力强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集团,经营规模和竞争力较差。

第四、科学和人才的不足对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影响。我国文化产品还以传统技术工艺为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的问题比较严重,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率较小,即使引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造成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少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对策

(一)改革文化体制

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战略,以群众实际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在新形式、新时期下文化企业要具有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以多样化的产品来源、产业流通方式、产品需求促进健康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管与办”要严格区分开来,将政文分开、政企分开,构建起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优化产业环境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实力

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不但要符合国际要求,还要适应我国国情。研究并制定出文化产业的政策,运用税收、信贷等方式,引进和调动各种资金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机制。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研究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建立发展基金,在文化产业中引入股份制,充公利用无形资产,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扩展投资和融资渠道,使投入机制更加多元化

在政策范围内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可以运用支持其他企业建立文化项目,吸引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经营管理的方法,逐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多元化投资等格局,并形成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共同投入的所有制格局。

(四)整合多种资源,建立文化品牌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和文化产业分散、规模小有直接关系,部分国有文化单位没有成为自主创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缺少创新力。所以要进行规模化经营,在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的基础上,建立出版物流、体育竞技、出版印刷、影视产业等基地,建立文化品牌。另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完善职工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创新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成为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我国文化产业还是发展的起步阶段,受体制问题的束缚和制约。我们要以市场为发展基础、以政策为发展导向,将市场逐步注入文化产业,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建立具有弹性的文化产业管理方案。在改革文化体制、合理资源配置、增加融资方式、建立文化产业集团等方面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丽;陈艳丽.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3).

第2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法;政产学研用协同;文化创意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031-02

关于海洋文化产业,西方国家的研究明显早于我国。众所周知,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克奈尔为代表的欧美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他们从旅游、运动等文化产业的角度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展开了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然而在国内,海洋文化产业最近几年才引发各界普遍关注。张开城于2009年首次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及范围做出明确界定。目前,关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论述某地域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例如张开城、林宪生、郑贵斌、张继平等学者对广东、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建议。另一方面,运用SWOT 定性分析法论述海洋文化发展战略,如张韶伊、韩明杰、吕振波、王■萱、王文洪、张英、苏勇军、张韶华、贾丽洁、孔苏颜、徐从江、张春红等学者的研究。纵观目前国内探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与策略的研究,其中论及的政策策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从思想方面来说,研究号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海洋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号召人们“充分利用良好的时代背景和政策优势,深入开发海洋文化资源”,“发掘隐性的海岛海洋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内蕴,增强发展潜力;……发扬海洋文化优势。”同时,“治理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加强海陆生态保护与治理,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其二,关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之合作机制,研究涵盖了三个领域的合作,即文化领域间的合作,区域间的合作,以及国际间的合作。张继平提出各文化领域交融合作策略,沈庆会建议整合各领域文化资源并加强合作等。相比之下,对于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的论述比较普遍,提法也比较多。区域合作方面,张继平和沈庆会提出“区域一体化策略”,孔苏颜提出“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吕振波和郑贵斌提出“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等等。

其三,关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具体发展战略。就目前作者们提出的建议来看,这些战略暂且可以分为投资战略、品牌战略、科研战略和人才战略、产业结构战略以及市场战略五类。一是就投资战略而言,研究主要强调了扩大投资,具体途径有如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投资,多元化融资,建立社会企业等。二是关于品牌战略,很多研究在策略建议中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这点,提出以海洋文化产业资源为依托,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海洋文化品牌。三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海洋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研究不失时机地强调了科技兴海、人才兴海的发展战略,建议海洋科技引领策略,努力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同时培养既了解海洋文化产业理论,又能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复合型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四是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认为,首先,坚持“以海洋旅游业为主导的核心产业带动发展模式”,“做好宏观旅游区划,整体带动”;其次,坚持“发挥核心城市作用,建构旅游辐射体系”。具体地,举办海洋文化节庆,做强节庆会展,开展海洋休闲渔业(海洋渔人码头),甚而开拓涉海工艺品业、文化服务业、新闻出版业和艺术业等。五是研究均强调培育、完善海洋文化产业市场的重要性,提出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增强海洋文化企业竞争力。

其四,从宏观层面来说,研究均提到了在国家的制度、管理与体制方面进行革善的举措。关于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张韶伊在《我国涉海文化产业机构和组织研究》建议从涉海文化产业政府机构、学术组织和社会组织三方面构建我国涉海文化产业机构和组织管理体系,中对我国涉海文化产业机构和组织管理体系提出了系统全面的建议。通过建立涉海文化产业法律机构、设立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机构、增设涉海文化产业金融机构和设置涉海文化保护机构以完善我国涉海文化产业机构。关于体制改革,研究强调“政府主导培育策略”,但是同时也指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海洋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除上述一般性的政策探讨之外,也有些学者对海洋文化产业在形成机理、演变规律、发展模式、机制改革等共性和规律性类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现略做梳理,重点分析以下四种。

第一,产业集群(Cluster Industries)。近些年来,海洋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集群趋势日益明显,由此国内对于海洋文化产业在集群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例如,金鑫提出:“建设海洋文化产业集群,进一步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郑贵斌的建议是:“集群――强化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展延产业链条。”王颖以海洋文化产业集群效应较为明显的舟山群岛为研究对象,对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行探索,詹成大提议,“探索和寻求实现浙江省海洋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等等。

第二,海陆统筹。徐舒静和于慎澄以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为作用机理研究海陆统筹视角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 Harmann Haken) 创立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成果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上述两位学者的分析海洋文化产业的海陆统筹发展具备协同学的特征:海洋文化产业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非线性过程;海陆统筹可以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海洋文化产业的海陆统筹就是海洋文化产业这个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π同行为起关键作用的是来自系统内外重要因素的影响和相关产业的互相作用,这些因素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成为决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序参量。”也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分析海洋文化产业海陆统筹的情况,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政产学研用协同。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的定义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给出,认为协同创新是指由自我激励并具有集体愿景的人员组成的网络小组,借助网络交流观点、信息及工作状况,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下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王明新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理论进行了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陈劲、阳银娟认为,协同创新以知识增值为核心,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熊励等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外部协同创新又分为横向协同创新与纵向协同新,认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同样可以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其中。另外,徐从江、瞿群臻在探讨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时也提出,要“实现区域内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文化产业协同开发机制”。

第3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市文化局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来,**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设了林州市“三馆”、滑县文化娱乐中心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截止××××年,全市文化系统国办文化机构总数达到个,其中,公共图书馆个,群艺馆个、文化馆个,影剧院家,乡镇文化站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个。在建设完善县(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年,正式启动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两馆”项目占地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亿元,预计××××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年月,为配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了殷墟博物馆工程。该工程将于今年月底建成完工。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和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雕塑《商魂》等。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址在我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约亩,建筑面积为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用于文物征集)。建设工期年,分三期建设。大型青铜雕塑《商魂》是突出展现殷商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选址在殷墟附近的殷墟路和纱厂路交叉处,总投资万元,该雕塑长米,宽米,高米,设计方案××××年获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金奖,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和筹建中。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安阳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安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家,电子游戏家,演艺场所家,台球厅家,溜冰场家,保龄球馆家,量贩家,综合性娱乐场所家。年营业收入为万元,上交营业税余万元。

国办文化“以文补文”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国办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达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在艺术教育、文化娱乐、演出策划、文献信息等领域,国办文化单位占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市群艺馆和各县(市、区)文化馆依托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民间艺术培训等为内容的文化产业,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如:市群艺馆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文化设施优势,常年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交际舞培训班、书法学习班、美术专业高考培训班等,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近年来培训各类艺术人才近万人,其中有余人考入中央美院、艺术学院等国家高等艺术学府,在安阳市享有很高声誉,已成为全市艺术培训教育叫得响的品牌。仅××××年,该馆的三产收入就达万元。林州市文化馆利用群众集资、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开办多媒体阅览室、歌舞厅、健身房、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主动为当地企业、部门搞演出策划、商业演出,搞灯光音响租赁服务,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不仅锻炼了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收入,弥补了单位自身建设的不足。此外,一些国办文化单位在广告策划、装裱、幼儿教育等方面也有所发展。

文物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安阳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处,博物馆、纪念馆个,殷墟等级风景区个,文物专业保护机构个,馆藏文物万余件,其中,馆藏文物一级品件,二级品件,三级品余件。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为安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一申四创”工作,投入资金亿元,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先后投资余万元,实施了袁林一期保护、天宁寺保护维修、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工程,使各文物景区的文物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近年来,连续举办了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枣乡文化节,林虑山国际滑翔赛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文物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在全省乃至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汤阴剪纸自上世纪年代以来,被部级、省级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作品有多件。进入世纪,汤阴剪纸又相继被运往美国、日本等国家展出,受到高度赞誉。内黄现代民间绘画近年来多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到国外展出,引起很大轰动效应。曲沟抬阁自上世纪年代以来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巡演,引起极大反响。目前,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等已初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年、××××年,内黄县(现代农民画)、汤阴县(剪纸)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第二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看,发展还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阻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基层文化单位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片面认识,担心一提发展文化产业,财政就会“断奶”,不愿创新和改革,这一点在一些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是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各县(市、区)文化设施仍很不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少,基础设施欠帐多。如市少儿图书馆至今有馆无舍。除林州市外,其它县(市、区)都普遍存在有馆无舍、馆舍陈旧、条件较差的现象,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低,有的甚至名存实亡。

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全市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近些年,县乡两级财政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县乡文化单位基本处于“守摊子”的状况。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根本起不到作用,同时,也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特别是国办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还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

三、我市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二)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

(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的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四)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以影剧院脱困为重点,加快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分为三步:一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努力为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岗职工提供医保、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现有影剧院进行资产评估,为整体开发做好准备;三是吸收国内外经验,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产,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利用,解决影剧院生存困难的问题。同时,加快全市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

(五)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既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大力发挥安阳市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把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推向市场,形成产业规模。

(六)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营队伍。

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⒈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尽快制定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不断加快推进全省和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文化经营,创办文化产业,尽快形成文化产业多元投资体制,为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4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继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进行安排。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为新世纪之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

目前,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其涵义有二: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1、##文化资源概览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的民间音乐呈品类众多、支系繁荣的景象。##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汉江两岸是唱山歌、情歌、小调的胜地。其中以紫阳民歌最具代表性。紫阳民歌分“山歌”、“小调”、“民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和“新民歌”等类别、十几个曲种。XX年10月,紫阳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歌之乡”,XX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的各种劳动号子以汉江号子最为着名,它以乐句短、起伏大、节奏紧、气势跌宕豪放而激荡着汉水文化的发展进程。民间鼓唱乐,锣鼓乐为生活中的红、白喜事争光添彩。民间小戏、陕南道情、弦子腔、大筒子戏等等,以及曲艺形式的##曲子(坐唱),常年活跃在城乡、村舍,观众无不喜闻乐见。

##的汉剧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又一奇葩。汉剧在全国来说,既是一个大剧种,同时也是一个稀有剧种,在陕西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剧种。据统计,##初步纪录汉剧的各种板腔及丝弦、唢呐曲牌、锣鼓打头,多达250余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积累汉剧剧目达1000多个,收集历代有名有姓的脸谱400多个,比京剧和秦腔还要考究。XX年3月省文化厅授予了##汉滨区为“汉剧之乡”称号。

第5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新兴产业 现状 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是高技术化和高文化化的统一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举世瞩目的新兴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省将文化创意产业列入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确定了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伴随着全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历史进程,江西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成就,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由于基础薄弱、意识滞后、经济欠发达,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有效解决,将成为制约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针对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更加有力的发展对策,以期推动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涵辨析

(一)文化产业内涵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我国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在实体结构上,可分为市场型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产业。在发展结构上,可分为基础型文化产业和特色性文化产业。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有三个层次:一是以生产、销售主体文化产品为主的“核心层次”,如新闻、出版发行、图书、报刊、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等;二是以文化服务为主的“层次”,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旅游、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博物馆、经纪人等;三是向其他产品提供文化附加值的“关联层次”,如文化用品、装潢、装饰、设备、形象设计等。从产业分类看,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二)创意产业内涵

“创意产业”一词最早由英国人提出来,又译为“创意工业”或“创意经济”。我国将创意产业界定为“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创意产业明显突出“生产业”的性质,强调人自身的创造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多数国家将创意产业的范围归纳为广告、建筑、手工艺品、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互动性娱乐软件、音乐、表演艺术、软件及电脑游戏、电视广播、电影与录像、出版、艺术品和文物交易等十三个行业门类。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比较起来看,二者存在的差异并不大。“文化产业”强调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产品的消费价值。“创意产业”强调创新,强调创意主体以才华和智慧去创造财富。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所以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

(三)文化创意产业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自然地交融在一起的产物,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就是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其最核心的东西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文化创意产业凸现出多重属性,如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等。多重的属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既有一般产业的性质,又有自已鲜明的特征。

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相关资料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具备最明显的特征和最强劲的发展后劲。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其次,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增长点,其发展动力主要靠知识和现代科技,具有附加值高、辐射拉动能力强和环境影响小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再次,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抓住机遇,将文化创意产业列入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一)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取得的成就

据报载,自2004 年以来,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超同期GDP 增速约6 个百分点。其中,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为主体的主营产业总量不断做大,成为江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江西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江西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之一。

从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取得的成就来看,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增长速度较快,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只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中部省份的“进位赶超”;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其“核心层”、“层”、“相关层”创造的增加值稳步增长;三是红色文化产业成为新亮点,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三分之一,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领跑者”;四是一批国有和民营骨干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省投资规模超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有61个;拥有部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4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9家。这些因素促成了了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

几年来,江西以惊人的速度,规划建设了一批布局合理、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品牌、重点企业和特色园区的培育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新兴业态逐渐形成,传统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热情步步高涨,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多样,标志着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带动的软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调查表明,江西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基础薄弱、意识滞后、经济欠发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现实问题:

一是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二是对文化创意产业认识不足,很多人还分不清经营性文化创意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差别,或者只乐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善于发展经营性文化创意产业;三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渠道较为单一,片面强调政府拨款和政策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资金还未能充分整合利用;四是同一项目往往重复建设,既浪费资金,又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影响品牌打造;五是尚未形成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六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较为缺乏,其管理型、经营型和专业技术型三类人才都严重不足,制约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文化需求缺口将达到12940亿元,这对江西来说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依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江西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市场主体逐步完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建成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和文化创意市场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显著提升,功能布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基本合理;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水平在中部地区位于先进行列,夯实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基础。

针对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树立大文化观念,依据江西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文化特色以及产业优势,加速制订江西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要破除计划经济思维,树立产业和市场观念,加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设立专门的文化投资实体,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要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江西红色旅游业、陶瓷业、新闻出版业等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要设立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

第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过程。要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机制条件和环境条件,确保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体制,塑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产业主体,把一批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坚决的、彻底的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大胆开放文化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引入民间资本,鼓励大企业进入和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深入推进文化系统人事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

第三,建造大型文化企业航母,培养优秀文化企业家,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要立足江西地方特色,整合江西文化资源,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集中优质资产,加快培育江西大型文化创意骨干企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形成江西强势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要培养一批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有眼界、有水平、有经营管理才能和资本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家,帮助他们走上专业化、职业化之路;要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要依靠有效的营销手段加大对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

第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建设,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就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要大力开展文化创意领域的理论研究,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建设;要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估激励机制,培养大批善于管理、长于经营、精于专业技术的优秀文化创意人才。要依托江西本土高校,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开设包括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化创意生产经营、文化创意经纪人、文化创意市场营销、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保障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博宇.发展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初步研究 [J].价格月刊,2012(6)

2.崔玉霞.江西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J].科技广场,2011(2)

3.李玉英.发挥创意在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当代江西,2009(12)

第6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策略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杭州在 《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 2010 年) 》 中提出 “创意产业” 要成为 “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并建立了创意产业园区,综合实力已排名全国第五位。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一)发展势头良好

据初步测算,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7.6%,高于杭州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杭州市GDP的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2%。

(二)以产业园区为依托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创意良渚基地 ,西溪创意产业园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 ,下沙大学科技园,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如果说“LOFT49”的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了杭州城市一隅的神秘气息,明白了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那么如今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将有力推动杭州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三)产业分层发展

以文化艺术、信息服务、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为主要摘要内容的相关层,2008年实现增加值354.94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部文化创意产业的61.2%。硕士论文,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四)文化创意活动日益丰富

2008年,杭州坚持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龙头,精心策划和举办西湖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等重大文化创意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建设,不断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切实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难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和公司效益下降,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紧缺和经营困难,大量减少了在现代传媒业上的广告投入,同时,由于纸张、采购节目、工资等成本上升,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代传媒业2008年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两大主要媒体营业利润增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游客人数的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8.5和1个百分点;旅游创汇增幅和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7.3和3.9个百分点,导致杭州市文化休闲旅游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部分创意产业政府保护严重,竞争能力不强

与广播电视业不同,出版业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不是依靠广告盈利的,而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因此,长期以来地方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相当严重。目前杭州市的出版单位的性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不一样,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同,各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级别隶属关系,要进行全面整合,以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相当困难。各单位产业市场化发展意识不强,把出版业当作安排冗余人员、的“后院”,读者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经营效益低下。又如,杭州数字电视近几年遭到市民垄断非议,人们在安装电视时,别无选择。

(三)缺乏创新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创意天赋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投入。有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必然在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蓬勃发展。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杭州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82人,只占27.9%,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文化创意类毕业生中,真正能发挥创意作用的很少,中高端创意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法律保护存在漏洞

文化创意产业是资本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品创作成本很高,一部电影的拍摄往往耗资几百万元以上,一张唱片的录制与发行耗资百万元以上相当常见。但文化创意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却很低,而且易于复制、传播、修改。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加大。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填补这一法律漏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硕士论文,问题。

(五)休闲娱乐场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

杭州大大小小的娱乐休闲场所较多,但各场所缺乏层次感,特征不鲜明。如杭州的宋城、杭州乐园等都是综合性的游乐场所,差别不大。各文化休闲项目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阶段。我们应该根据人们生活水平,分设层次不同的休闲游乐场所,同时,根据杭州游乐人士追求个性的特点,设立多个个性鲜明的游乐场所,改造现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性休闲娱乐项目。

(六)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

与工业制成品等相比,文化产品更需要科技创新,也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赋予了产品独有的特征,在一定时间段内,形成垄断优势,赚取丰厚利润。文化产品一旦有了自己的品牌,其知名度要比有形产品大,而且品牌的盗用情况会比较少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知名文化品牌很少。许多文化产品加工手段粗略和制作水平不高,个性化文化产品很少,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低,文化产品供给跟不上人们对文化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三、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文化传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硕士论文,问题。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苏荷(SOHO)艺术聚集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及群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

(二)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打造优势品牌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硕士论文,问题。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杭州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首先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硕士论文,问题。二是要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以避免某些文化创意产业仅仅是冲着政策的诸多“优惠”而不是产业本身的问题。三是要加大文化执法力度,坚决清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毒品”、“文化垃圾”。同时,对现有的文化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做好产业园区周边环境的改造等服务,妥善处理好房屋产权人、开发商和创意产业人群的利益,为企业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市场运作的主体打开了通道

参考文献:

[1]翁旭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10(4).

[2]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10(3)

[3]高红岩.创意产业面临的统计问题与对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5) .

[4]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3) .

[5]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10).

第7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文印产业;新化县;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关于“新化文印产业”的内涵解读与总体现状

对新化人来说,文印产业具有铭心的新化地缘特色。文印产业主要是指刻字、写真、绘图、晒图、图片处理甚至信息传输、加工及文印设备维修、组装、研发等领域。随着新化文印产业的发展壮大,文印产业一跃成为与新化县经济关联度最大的一个产业,相应的新化人也开始走向各地,成为与全国文印产业关联度最大的一个群体。据统计,目前从事文印产业的新化人达到了20万人以上,开设大小门店达5万家左右,新化人掌握的文印服务在全国有85%的份额,复印机、打印机等主要二手文印设备的营销业务在全国占有65%的份额。

(一)产业形态及经营模式

新化人的文印产业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新化人接触到了机械打字机,并敏锐的认识到其中的商机,开始进入机械并打字机维修行业,后来经过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产业链比较完整、经营方式比较灵活的文印产业。新化文印产业以打字复印为中心,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经营、租赁、维修等。在发展过程中,新化文印产业经历了五中经营模式:一是机械打字机流动维修经营模式,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机械打字机全面淘汰,主要是上门维修,但缺乏固定的服务场所。二是复印机流动维修经营模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进入复印机保修时代,其主要特点与机械打字机流动维修经营模式相同,但维修产品不一样。三是文印店经营模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主要特点是置办设备、租赁店铺开展文印服务。文印店具有投资小、技术要求太高等特点,一时间新化人进入了“全民打印”时期。这一时期,在打字复印店的基础上,新化人又开办了很多业务,如写真、喷绘、晒图等业务,使文印业的层次得到了大幅提升。四是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经营模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新化文印产业进入了上游环节。这时,新化人组织维修、翻新台湾、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废旧文印设备,然后再进行批发、零售等经营活动。五是文印设备制造经营模式,从本世纪初至今,标志性特征是进入了组装、研发文印设备的实业环节。随着新化文印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文印经营方式不断发生变化,都开始的流动上门维修到开店经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营销手段在文印产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规范文印产业经营秩序,新化人组建了新化文印产业协会,文印协会的组建说明新化文印产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从业人员规模及地域分布

1.从业人员规模:新化文印产业发展迅猛,新化人大都加入了文印业。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化县共有12.8万多户家庭、20.6万人口从事文印产业,分别占全县总家庭和总人口的33.7%、15.5%。其中“新化现象”发祥地洋溪镇和槎溪镇有22900余户、62300余人从事文印行业,分别占两镇总家庭和总人口的71.9%、58.2%,分别占全县该行业从业家庭和人员的17.9%、30.2%。洋溪镇白井村与建华村,平均每户开店均在1家以上,从业人员均比全村劳动年龄以内人口还多。

2.从业地域分布:目前,全国660多个城市、1500多个县城均有新化人开设的文印店,一般县城有5家左右,县级以上城市有15家左右,省会城市200家左右。据相关统计,新化文印店最多的主要城市为北京、广州、上海、昆明、贵阳,分别达到3200家、2300家、1300家、910家、850家左右。在港澳台地区乃至国外,也有新化人开设的文印设备营销机构。

(三)收入水平及社会影响

1.收入水平:新化文印业利润丰厚。据统计,2010年该县文印产业营业额达100亿元以上,包括新化籍老板纯利润和新化籍员工工资在内,纯收入达60亿元以上。有关行业协会跟踪分析:2010年,新化文印行业员工年薪一般在1.5―2.5万元之间,另包吃、住、往返车票等;以承接打字复印业务为主的新化文印店平均年纯利润在4.5万元左右;投资达数十万元、经营晒图等多种业务的图文店,年净收入一般在20―50万元之间,区位好、周边机关和基建项目多的图文店,文件、标书、复图等业务量大,年纯利润可上百万。

2.社会影响:新化文印产业发展迅速,社会影响较大。首先大大提高了新化人的生活水平。新化文印产业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出现了很多小康之家,成就了不少富翁,还涌现出了行业精英,身家过亿。二是拓展了新化人的视野,转化了新化人的思想观念,使落后、闭塞的新化走上了文明之路。三是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大户流转集中创造了条件,有效推动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四是奠定了新化公用事业的经济基础。新化文印老板心系家乡,都乐意帮助家乡兴办公用事业,这推动了新化的繁荣发展。

第8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市场 发展现状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部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其次,就文化产业的行业来说。文化产业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各个行业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图书出版业方面,2009年10月,中国将以主宾国身份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这是中国首次成为这个具有出版业“奥运会”之称的书展主宾国,这标志着中国出版业对外开放、融人世界出版业,中国出版产业将借助国际书展平台,扩大图书版权贸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成就。

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比较晚,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动漫产业沉默了很长时间,最近开始复苏,其标志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漫片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几年来长盛不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中国的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惊人,其标志性事件就是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这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这次博览会不仅仅体现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而且更能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而且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建设滞后西方。学者贾斯廷・奥康纳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文化产业观念是受其中的政策框架驱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应的文化政策具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事实表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以文化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文化政策法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也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中国在文化政策法规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尽管目前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执行法律法规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部门主要是在宏观上进行调控,真正做到让文化成为一种产业。

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来是中国的国宝和中国的功夫,但把它们结合起来搬上荧幕,推出动画片《熊猫功夫》的却是美国的好莱坞,这不得不让中国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深厚文化积累、多样文化形态,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的文化资源。但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把这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规范、竞争、有序、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没有建立。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垄断,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成熟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应该包括产品市场、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但我国的文化市场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设施市场、文化人才劳务市场等发展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正常深入的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改革不彻底、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中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干涉过多,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但传统遗留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一些企业就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这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所以,真正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就只有尽量让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真正做到文化产业化。

结论

第9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蚌埠;文化产业;对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决定,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 5%以上。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出台,标志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不但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魅力。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各地市都纷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速度迅猛,以年增幅10%―30%不等的速度增长,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蚌埠市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迅速,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客观务实地分析现状,探索如何实现具有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当下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蚌埠市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在“十二五”期间,蚌埠市政府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市场培育”的思路,围绕皖北中心城市定位,颁布了《蚌埠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用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同时采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多元投资等政策措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做大做强出版印刷业、传媒广告业、文博会展业,重点培育文化创意业。此外,《规划》还鲜明提出了“一轴贯穿、两核闪耀、三圈环拱、四片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统筹资源,整合优势,挖掘潜力。

在“文化强市”战略推动下,蚌埠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成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近年来,一大批文化项目落户蚌埠,城东的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白石山佛教文化园;城西的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森禾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城南的花鼓灯嘉年华、光彩玉博园、海上明珠、金鹰农业生态园;城北的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双墩古文化遗址、三汊河湿地、垓下古战场等项目日益清晰地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2012年度,蚌埠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5.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17%,较2011年投资额增加1.35倍,年度计划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31.16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2]2013年全市43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在库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县、行政区和功能区,总投资额57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91亿元,其中,省“861”项目12个,总投资额210.09亿元,位居全省第二;2014年蚌埠市47个项目进入“全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总投资额为609.12亿元,同比增长9.47%。[3]截至2014年底,蚌埠市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晋升为部级示范园区。目前蚌埠市已有1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

二、蚌埠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一)“文化强市”战略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

“文化强市”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必须具有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二是增强城市文化产业硬实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目前“文化强市”,多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多以GDP和增加值为目标,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文化软实力有待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能增加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有效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待探索和建立

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数增加为主,属于粗放式发展,缺乏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粗放式发展主要以追求GDP为目标,导致盲目、冲动上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比如文化产业园区就存在较多问题。目前蚌埠市文化园区较多,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房子多,但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兴旺,多数房子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文化产业园区还存在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开发商打着文化产业口号,实际经营房地产。有人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只有不到10%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真正盈利,超九成处于亏损、招商难局面,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式发展已有泡沫之嫌。专家提醒,滥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潜在风险正在显现,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积极探索盈利之路。[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蚌埠市文化产业主要依赖文化园区的增长模式必会存在很多隐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注重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竞争力弱

这体现为,第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缺乏有效整合、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较小,蚌埠市大型文化企业很少;第二,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蚌埠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没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依靠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效应。知名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会有效带动蚌埠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第三,行业发展不平衡。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各大行业发展很不均衡。玉器行业、会展业、文化旅游、动漫等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都很弱,新兴业态发展滞后,项目数量偏少,发展不够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四)高素质的创新创意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蚌埠市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够,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高端的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少,文化创意少,导致文化产品专利少,研发能力弱。文化产业项目缺乏创新创意导致模仿甚至抄袭,造成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本土特色。目前星宇文化产业园多家企业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三、发展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要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必须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现代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已不是竞争力的全部,文化软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文化是形象。建设文化就

是塑造形象;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缺失很可怕,有损于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后代成长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文化是生活。”[6]文化能够有效塑造和改善一个城市的形象与环境,增强城市的魅力,能够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所以必须要加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城市文化设施要有规划,市级、区级、小区级都要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市级要有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音乐剧院等;区级要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小区也要有文化活动中心,如图书室、演出场所等。积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打造城市文化过程中要积极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突显城市文化特色,避免跟风和模仿,体现本土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等特点。

(二)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积聚文化创意产业

蚌埠市有一些老的工业遗址,包括废弃的旧厂房等,如宝新面粉厂和酒厂等地,可以借鉴上海的田子坊和北京798艺术区等国内外多地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修复和改造,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吸纳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创意品店、酒吧、茶馆等。这种废弃的厂房大多在老城区和市中心,建成历史文化街区后,既可以节省土地,又可以让市民更方便接触文化艺术,得到文化艺术熏陶,提高文化素质,参与文化产品交易活动。

(三)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重视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注重品牌培育和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目前蚌埠市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层次低,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弱,急需加快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引入品牌工业设计,打造文化产品品牌,如玉器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在设计上不够精细,缺少品牌,应该请知名企业做设计,提升蚌埠玉器品牌和竞争力。同时坚持招商引资,引进中国优秀企业或者是国际优秀企业,引进设备和品牌,深度开发本土文化产品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创新文化,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文化创意人才。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加快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与高校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同时坚持引进与自身培养并举措施,加强在职在岗培训,培养原有文化经营人才,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重点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促进蚌埠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大学科技园和星宇文化产业园应该建立创意孵化基地,培养创意型人才。还要大量引进创意创新人才,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政府在出台人才引进的政策的同时,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所需的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做到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

(五)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吸引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文化企业因为自身产品的市场不确定性、可抵押资产的不确定性,规模小等特点,在银行贷款比较难,因此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集合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是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保证。同时政府必须要给文化企业以资金扶持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要降低文化企业的行业进入门槛,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六)科学定位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

蚌埠旅游业产值占GDP 6%,旅游发展投入不够,比不上淮南。客观地说,蚌埠的旅游资源并不算丰富,山不高,水不深,人文底蕴也不算厚,因此需要科学定位,打造旅游产品,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强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结合蚌埠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科学定位旅游开发策略。蚌埠市是皖北的中心城市,建成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同时离合肥、南京都很近,高铁开通后,离上海、北京都在3小时到达的经济圈内。蚌埠的旅游市场主要面对皖北人口,还有面对大城市来寻找小城市休闲体验的人口。发展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绿色乡村旅游等,尤其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与购物旅游,万达广场的入驻,使蚌埠成为面向皖北的购物旅游城市。蚌埠的山海拔300多米,不占优势,可以开发水资源,有淮河、龙子湖,五河县有五条河,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水产品、水上娱乐项目和水上餐厅等,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此外,还应当发展演艺业,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将地方戏曲花鼓灯、泗州戏等融合到旅游项目里。现在人们旅游已不满足光看景点,还要看演出,吃美食,体验各种生活。所以蚌埠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可以融合演艺业。蚌埠的电影院有万达、横店影城,但演艺业还很不发达,小剧场的演出,演艺活动很不发达。蚌埠演艺资源比较丰富,有闻名全国的花鼓灯、泗州戏,还有一些著名艺人如蒋雯丽、祖海等,可以发展演艺业。采用现代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打造精彩的演艺节目。让旅游业与演艺业结合,实现共同繁荣,同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需要积极有效的解决,要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引进人才等战略和措施,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发展。要找准文化资源优势,强化项目谋划,充分论证,保证项目能够落地生根,避免盲目冲动上项目,避免无创新创意项目。同时打好“交通枢纽”、“高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创新牌,在城市竞争中寻求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蚌埠转型升级新引擎.[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8/06/006506896.shtml.

[2]邬旭东.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文化思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3(5):91.

[3]沈明堂.蚌埠加快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7/16/006488357.shtml.

[4]王勇勇.蚌埠:打造文化发展升级版[J].公关世界,201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