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鲁迅作品和简介精选(九篇)

鲁迅作品和简介

第1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一、勿将鲁迅作品的价值与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简单挂钩

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价值,有很多的标准与原则,并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具体的甚至巨大的差异。远的不说,仅就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言,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曾发生多次变迁,从启蒙到救亡,从“人的文学”到工农兵的“大众的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大相径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评定是无法把握、漂浮不定的,如真是那样,又何来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事实上,穿透历史、时代的尘埃,衡量文学作品最终的依据还是作品本身是否能传达出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否具有富于创造力的、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否能够打动、震撼作品的接受者。“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正经典优秀的作品正是依靠这些超越时空的特质在读者与批评者中源远流传的。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及入选作品数量多少能否成为衡量鲁迅作品价值依据呢?当然不能。一国之中学语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与思想政治导向之基,其教材选择当然要慎之又慎,但其标准却与文学作品流传的价值标准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功利性”基础上的决定,即要服从于教育的政治目的、思想标准并考虑到教育手段的落实(便于教育)。因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应该是兼顾上述原则的典范例文,而若以文学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入选文章也不一定是真正最好的文章,换言之,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比未入选的作品优秀。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入选中小学教材的作家作品在学界都出现了争议。而具体到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说鲁迅入选的作品就比鲁迅其他未入选的作品优秀,而要从不同时代的教育背景、教学需要中找原因;我们也不能认为鲁迅作品的优秀与伟大在于其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且数量多,而只能把这种现象看作鲁迅作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与参考。同理,我们也没理由把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作是时代对鲁迅价值的认定,这不足为定。鲁迅作品的魅力与伟大,在于其对国民性深邃的洞察与表现,在于其“绝望”哲学的现代性思考,在于其语言形式的精炼与探索,这些都不会随一时、一事而改变的。而且,很耐人寻味的是,鲁迅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黑暗”,希望它们“早朽”,更不愿成为教材选文。因此,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变迁,特别是近年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变少的情况,应该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其一,其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政策与教育情况变化的结果,可以从今天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讨论,数量多不见得就是鲁迅传播的好事,篇目选择得当和教学处理深入才是关键,而且这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而简单地将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等同蓄意降低鲁迅的文学地位、否定鲁迅作品价值,甚至据此大鸣大论,似乎失之偏颇、考虑不周;其二,对于以之为论,借机泼鲁迅脏水的人,则不能不提防其险恶用心,为博出位,抑或是求新立异,先生作品里对此类人等的嘴脸早有摹画。其三,最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思琢磨琢磨,在中学教学甚至是大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近鲁迅、读懂鲁迅。

二、改变长期的“神化——异化”的鲁迅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以“作者——读者”的平等立场走近鲁迅

鲁迅作品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一直是教学、考试的重点,按理说应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教学经验,然而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经验,而是成见: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批判性强、时代性强,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印象,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苍白地围绕揭露、批判封建主义展开。其结果就是很多的学生甚至老师对学习鲁迅作品都发憷,都不喜欢学习鲁迅作品的课文。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样的,这当然与鲁迅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特色的语言有关,但更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基于政治原因、教育目的对鲁迅神化而导致对其作品的误读。一方面,主流声音给予鲁迅及其作品高度的评价,诸如“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等等称号不一而足,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圣坛的位置,鲁迅所批判的必然是腐朽的、反动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则进行预设的、反封建性的苍白空洞的宣讲,再深入些的是对其进行时代背景下的解读,而缺乏对鲁迅作品深入地真切地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对鲁迅作品艺术美及其哲学思想的充分体悟与把握。可以想见,这样处理下的鲁迅作品如何能对青春年少、充满梦想的青少年产生魅力,而且随着近年多元文化语境的建立,人们开始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人与事,一些与鲁迅论战或遭鲁迅抨击的历史人物开始以别样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温和、复苏的阶段,这都使得不少人开始有意无意间在只言片语中找寻鲁迅的缺陷与错误,形成对鲁迅其人其作的深一层误读。初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这种误读不仅仅影响他们个人的学业与成长,进而可能改变鲁迅作品在我们整个民族中传播与接受的流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教材在选择与处理鲁迅作品应该更加慎重。首先,应该尽量剔除政治因素与标准,选择那些富于哲思和艺术美的作品,把鲁迅的真正的文学佳作提供给中学课堂,而非简单地看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当,数量的多倒会适得其反,加深鲁迅作品与初高中生的隔膜。第二,教师应该有意地排除之前主流声音对鲁迅的评价与认定,把鲁迅 请下神坛,并适当寻找教材之外的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不带任何预设观念的阅读,从一个普通人、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学生介绍一个全面的、人性的鲁迅,引导学生切身体悟鲁迅作品的深邃与魅力,让学生与鲁迅建立平等的作者与读者关系,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第一感觉接触鲁迅、理解鲁迅,这不仅是还学生以读者的权利与自由,也是对鲁迅及其精神真正的尊重与传承。事实上,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对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删减、调整,但在选读本中大幅增加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与范围,这种变化正体现和切合了今日鲁迅传播、接受的正确方向。

第2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关键词】鲁迅;儿童文学;翻译;童话

一、引言

儿童被当作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灵需要被呵护,也需要有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然而在近代的中国,像“郭巨埋儿”,“王祥卧冰求鲤”等类似的故事,都在训导孩子无条件地当孝子,为父母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如“郭巨埋儿”讲述了为了专心致志孝敬父母,除掉障碍,郭巨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活埋掉,这是何等的荒谬。在西方,这几乎可以算的上恐怖故事了;在号称礼义之邦的中国,类似的儿童读物、类似的传统故事,却作为光辉的典范,向孩子灌输。受到类似思想熏陶的中国孩子,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未来令人堪忧!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话;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谨慎,做起来也十分烦难。”鲁迅说中国没有所谓意义上的童话,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外国。

鲁迅建议青年都应“别求心声于异帮”,正是这一主导思想,使鲁迅不仅自己留学于日本,吸取异域文化,更是积极地介绍外国文化到中国来。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外国文化的作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在吸收借鉴中,创建新义艺,创建新人,翻译被鲁迅赋予了重任。

鲁迅决心翻译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把外国儿童文学引进中国。他的译作主要有:[荷兰]望・蔼覃长篇童话《小约翰》、[匈牙利]至尔・妙伦系列童话集《小彼得》、[苏联]班苔莱耶夫中篇童话《表》等。这些童话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跟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主题也很明确,或张扬“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奴役和压迫,或讲述在新型的社会中儿童如何成长。鲁迅说童话的主题如果太沉重了,是很不好的,刻板的说教就更可厌。他希望童话在文字活泼,情节能吸引孩童,符合孩童心理要求的前提下,能给孩童一些好的教益。

二、鲁迅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代表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926年,鲁迅翻译了童话《小约翰》,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鲁迅说:“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也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这是一部颇有深意、意象开阔的童话作品,用简单透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的天堂,揭示的却是有关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流露出欧洲文人特有的思辨天赋,对启发孩子的心智、培养他们对生活和自身的思考来说,确是一本好书。相对来讲《小约翰》思想性不那么沉重。这是鲁迅翻译前期的作品之一,主题多是主张博爱,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等。

后来的鲁迅童话翻译的后期,主要翻译作品有《小彼得》、《表》等。鲁迅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时代性、现实性、战斗性明显的表达出反抗的、革命的意识。例如,《小彼得》描写了小彼得摔伤躺在床上不能动以后,屋里的煤、火柴、水瓶等讲给他:穷人怎样受苦受难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富人怎样欺压享受,把快乐建立在穷人痛苦之上的见闻,鲁迅希望通过对这类童话的译介告诉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民“在人类的世界里,永久之春也会来的吧。只是他们应该由战斗得到!”。

当时许多从事儿童文学的人或翻译西洋童话,或记述古代传说都只注重有趣上下功夫,却没有了解当代儿童问题的实质,他们供给儿童的读物却在向儿童传递种种毒质:忍受侮辱,听话的孩子,神仙会给他富贵幸福的奴隶观念;孩子偶然间拾得一只宝匣,可以帮助幸福的侥幸心理;善有善报的迷信心理;老实人得到巨大遗产,发现金矿的拜金心理等。直至鲁迅生命晚年翻译的《表》终于使这一现状有所改变,是人们明确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是旧制度的钥匙。

1935年,鲁迅翻译了苏联班台莱耶夫中篇小说《表》描写了沾染许多陋习的流浪儿彼蒂加偷了醉汉的表,因想去换钱而矢口否认,后来被送到教养院,小心翼翼地藏着表,最终在集体生活教育感化下,送还了表,逐渐走上了正轨的故事。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充满了清新的教育思想,而在情节上又波澜起伏,悬念叠生,鲁迅在《・译者的话》中翻译了日本译者的序言,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同感:“我希望读者向游历异国一样,一面鉴赏着这特色,一面怀着涵养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的心情,来读这一本书。我想你们的见闻就会更广、更深,精神也因此磨练出来了”。

鲁迅翻译的《表》剥开了重重封建之网,以崭新的内容,崭新的儿童形象,立足在现实的土地上,提供给儿童及家长、教育家一份健康的精神食粮。同时更带动了作家的创作激情,拓宽了作家的创作领域,无产阶级受苦受难的儿童形象逐渐走入作家创作视野,他们由生活的低层而跃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儿童文学研究专家陈伯吹说:“这是向儿童文学注了一针新的血液,从而产生了新的蓬勃生长的力量。”《表》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范本。有了这样的范本,中国作家从模仿到创作,很快写出了以童工与流浪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影响较大的有茅盾的《大鼻子的故事》、《少年印刷工》、叶圣陶的《一个练习生》、张天翼的《奇怪的地方》、王鲁彦的《小红灯笼的故事》等。

鲁迅还鼓励和带动别人也来关心和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他曾热心支持周作人研究童话。周作人写的两篇论文《童话研究》和《童话略论》,就是由鲁迅推荐,在当时教育部编的月刊上登出来的。孙用翻译裴多菲童话叙事诗《勇敢的约翰》,鲁迅亲自当校对,并多方联系刊物发表,四处碰壁,最后总算由上海湖风书店出版了。

三、总结

鲁迅积极投身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实践,结合小读者们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本,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翻译创作了许多适合中国儿童的文学作品。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中国的许多其他学者也开始关心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并积极投身其中。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一方面使作家打开眼界,了解和认清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另一方面,翻译与创作又互为影响,相得益彰。许多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影响。把外国儿童文学中丰富的营养和“精神食粮”拿过来,让中国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2]鲁迅.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A].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卷[M].希望出版社,1988.

[3]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第3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鲁迅对中国文艺的影响,除了文学,最大的莫过于版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不遗余力地推介外国优秀版画作品,支持中国新兴版画创作,在左翼美术运动中树立起一面威风凛凛的旗帜,以艺术的精神鼓舞人心,医治国人的心灵。对鲁迅与中国新兴版画的关系,有人给出了这样的形容: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母亲。

大力倡导

版画,中国古已有之,但所谓新兴版画,特指借鉴于西方美术的现代版画。其创作手法、精神理念都是属于新时代的。正如鲁迅在《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言中所说,“近五年来骤然兴起的木刻,虽然不能说和古文化无关,但绝不是冢中枯骨,换了新装,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要求,所以仅有若干青年们的一副铁笔和几块木板,便能发展得如此蓬蓬勃勃。它所表现的是艺术学徒的热诚,因此也常常是现代社会的魂魄。”

之所以如此钟爱版画,大概自鲁迅幼时便已有了征兆。鲁迅从小喜欢绘画,对绘画作品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众多绘画门类中,木刻版画以其黑白分明、简约精炼的气质令鲁迅为之着迷。或许,版画就像鲁迅的性格,有着以刀笔写就的坚硬、果敢生猛的态度。

鲁迅最早公开推介版画,是在1928年。是年12月,鲁迅与柔石等人合组“朝华社”,而成立这个社团的目的就是为了“介绍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朝华社先后出版了五辑《艺苑朝华》,即《近代木刻选集》(一)、

《露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二)、《比亚兹莱画选》和《新俄画选》。其中《近代木刻选集》一、二两集,是我国最早出现英、法、美、日艺术家创作的木刻画册。第五辑《新俄画选》内容为苏联木刻12幅,在其小引里,鲁迅提到倡导版画的原因有二:“中国制版之术至今未精,与其变相,不如且缓,一也;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岁极匆忙,顷刻能办,二也。”

1931年8月,鲁迅主办的“木刻讲习会”在上海北四川路的一幢三层楼房授课,为期六天。他请来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给13位青年艺徒讲授木刻技术,并亲自主持、翻译。从木刻讲习会开始,新兴版画浪潮在国内兴起,并逐渐发展为声势庞大的新兴版画运动,成为左翼美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起云涌

在鲁迅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中国涌现了一批年轻的现代版画创作者。对新兴版画,他们充满了激情与才华。在上海,青年版画家们先后成立了“上海一八艺社”“野风画会”“春地美术研究所”“MK木刻研究会”等一大批版画艺术社团。

“九・一八”事变后,版画成为宣传抗日的有力武器,在上海的江丰、陈铁耕就运用木刻制作抗日传单,油印抗日画报,张贴街头,扩大宣传。版画社团纷纷举办展览等活动,很多版画家同时也是先进的革命者。然而,当时的左翼美术运动处于反革命“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之下,很多社团骨干先后被捕,各社团也不得不暂时停止活动。

然而,版画家们不会就此放弃,尽管“文化围剿”的魔掌无处不在,但版画家们仍然不遗余力地与之抗衡、斗争。如1932年11月,野风画会联合京沪杭苏各地美术学校的同学,在上海新世界举行“为援助东北义勇军联合画展”,其中有不少为木刻作品。后野风画会被迫停止活动后,改名为上海绘画研究会,从江湾迁到跑马厅附近,继续活动。

1933年春,国立杭州艺专成立木铃木刻研究会。上海在美专附近的三德里成立涛空画会,夏朋和钱文兰为驻会负责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胡一川、陈铁耕、陈烟桥、沃渣、马达等。当年冬因夏朋、钱文兰被捕而停止活动,由于没有罪证,夏朋等不久被释放。1934年夏,李桦、赖少其等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创立现代版画会,金肇野、唐诃等发起在北平创立平津木刻研究会,与上海的木刻社团互相呼应。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很多青年木刻版画家奔赴前线或敌后,继续以刀为笔,发扬中国新兴版画的革命精神。

毕生挚爱

鲁迅引燃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燎原之火,并持续给予关注和支持。他去世前的几年,仍孜孜不倦地为版画贡献自己的心力。

第4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一、师承古风

鲁迅的书籍设计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师承古风,他希望大家能创作出有异于别国风格的我们民族的书装作品来。鲁迅首先提出可以更多运用民族图形,他认为在中国艺术中,青铜器、秦汉瓦当、拓片和画像石等,都有着极其优秀的图案纹样和人物描写。譬如,他在《论旧形式的采取》一文中讲到:我们有艺术史,而且生在中国,即必须翻开中国的艺术史来。采取什么呢?我想,唐以前的真迹,我们无从目睹了,但还能知道大抵以故事为题材,这是可以取法的;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 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 ”鲁迅自己的设计就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1923年,他以汉代石刻云纹图案装帧了《桃色的云》一书封面,便是针对民族风格的尝试。图案与书名相吻合,简洁而灵动。在散文与诗集《心的探索》的封面上(图一),鲁迅选择龙形与云纹作为书封主题图形,几个魔仙飞腾于云间,围拢着四字书名,一种构成的形式美感跃然纸上。在该书的目录页他加以注解:“鲁迅掠取六朝人墓门画像作书面”。以此说明他的装饰用图源自各种墓门画像图案变化组合而来。

1927年,《华盖集续篇》的出版,让人们又见识了鲁迅设计中的趣味性,他在书名“华盖集”上加盖的红色方形的“印章”是“续编”二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金石味,新颖生动,主次分明,实乃独具匠心的一款设计。此外,诸如《唐宋传奇集》等的装帧手法,这些作品无一不是鲁迅对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尊崇与汲取。由此,他也曾提醒正在从事艺术实践的青年,在研究欧洲名家作品的同时,也要更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新年的单张的花纸等等。不难看出,鲁迅主张在书籍设计中画面有纯粹的装饰效果,以表达书刊内容的象征和寓意性。这种吸收民族艺术因素的观点和理念在当时社会开了新风。后来,不少艺术家的设计作品都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纹样的启示,创作出大量具有本土特色书籍设计作品来。其次,他还用传统的线装古籍形式包装饰外国画集。而这些传统图案与形式经过鲁迅的文化思想和艺术修养,也注入其个人意趣,最终以更贴切的形态一一出现在他的书籍装帧作品中,充满主体意识,极富表现力。

二、新的形与新的色

20世纪初期,在艺术思潮的东风西渐中,鲁迅也并无固守传统,而是广泛采纳和吸收西方艺术的有益之处用以艺术创作当中。例如,他在评论陶元庆画展时写到“要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他凭借良好的美术素养,从广阔的西洋美术全景观之中,独具慧眼,撷取优秀之作,大量介绍了国外的书刊插画及黑白画,引进外来装帧艺术,这些资料为我国当时的书籍设计领域呈多元化创作局面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使中国在原有悠久的书籍艺术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鲁迅还提出了“用版画装饰书籍 ”仅是鲁迅与柔石主办的《艺苑朝花》上就先后介始了诸多流派的艺术家,以博采众长。他倡导的木刻效果,适合师法,可用作封面设计。由鲁迅编选并自费出版的《引玉集》,就收录了苏联11位版画家的作品。其封面图案红与黑的对比设色也成为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1931年印行的《铁流》和《毁灭》封面中,鲁迅将木刻插图置于中心位置,上方排列中文书名和西文作者名,下部为译者和出版社者名。人们仿佛从图中人物的神情就能读出他们的心态和命运,整体设计独具个性特征,厚重素雅,给人以力与美的视觉感受,使封面设计气象达到一个新境界,这种设计风格曾影响了一批年青书籍装帧艺术家,为民国时期的旧书衣上留下重彩一笔。

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由鲁迅翻译并承担封面设计,以圆形的抽象图案上,设以两种绿色,下部缺口处,嵌入双线描式美术字“艺术论”(图二)。在恬淡宁静中见意趣,整体风格有着西方构成主义的色彩。这种抽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中国较少见,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域外小说集》一书系鲁迅与周作人二人合作翻译,此书经鲁迅设计封面后充满异国风情,画中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女神缪斯,装帧方式大胆采用毛边装,古意尽现。鲁迅对西方构成艺术的移植与参考还表现在《萧伯纳在上海》《壁下译丛》等的书籍设计上。

三、尽力与经心

鲁迅在给陶元庆画展前的序言里称赞其 “对于笔触、色彩和趣味,是怎样的尽力与经心”。其实,这也是鲁迅设计态度的真实写照。他从事书籍设计也极其认真投入。但凡是书装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封面扉页和字体,版式和插图、从开本到纸张,从后期装订到印制等等,他都要经过悉心研究一再斟酌,有时连标点的位置都加以考究。作家施存蛰谈及鲁迅请他刊印一副铜版画肖像,单是校样,在鲁迅的挑剔下就反复四次方勉强同意。这种对印制的讲究从他给朋友的信件中可见一斑:“ 这回《彷徨》在上海的再版,颜色不对了 就如同别人将我们的文章改得不通一样。”他尊重书籍作者的同时也关照读者心理,由他经手编排的版式中,行距与字距都较宽,为的是让读者不伤眼力,容易阅读并便于批眉。因此,他为了使得书装特色更趋于精细优美,鲁迅亲自从德文书上描摩来各式图案,先用半透明的纸拓印,纹饰或线条等细节部位再加以补绘,积累之后以备用于书刊的装饰性题花之用。

第5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美国旅游规划学家因斯克普说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业已日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1]不可否认,当今旅游业已成为一个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城市的部级旅游景点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绍兴自古以来人文风雅、景色秀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绍兴作为旅游之乡,其文化底蕴十分久远。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完善各项部级旅游景点的设施,笔者认为,合理开发利用高校资源,将旅游景点开发与高校资源相结合,提高旅游景点的硬、软件设施,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一、不容忽视的软件力量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目的和因素。”[2]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鲁迅故里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需要具有绍兴特色的人文情怀、体现以人为本的软件设施。笔者在研究调查中发现,鲁迅故里仍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鲁迅故里特有的文化内涵得不到体现,导致与周边文雅的人文环境格格不入……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改进原则,结合当前国家提倡的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笔者特提出以下将景区服务提升与高校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设想。

(一)作为一种充满历史沉淀感的文化,鲁迅文化逐渐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失去它原有的光泽

现有的地方高校文化应给它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继续发扬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鲁迅笔下有着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倘若能将《祝福》、《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具有鲜明人物特色的小说,通过场景的衬托和人物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能使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到小说中的人物特征和深刻主题。故此,鲁迅小说的舞台场景表演,能生动形象地将故事情节和灵魂思想传递到游客心中,更好地发扬和宣传鲁迅文化。可以采用的方式为,地方高校的话剧社定期到现场表演相关的主题话剧。这不仅能增加鲁迅故里的看点,丰富其人文情怀,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虽然鲁迅故里门票已经实行了免费制度,但讲解费用依然不菲,于是许多游客选择了自行游览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游客中存在着广泛的走马观花现象,无法深刻领略鲁迅文化的内涵。为了同时满足对鲁迅文化的学习和讲解费用最低化的双重需求,笔者认为景区内可以增设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团队。景区可在高校进行讲解员选拔工作,分为中文讲解和外语讲解两大部分,招收对讲解工作有兴趣并有能力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为景区提供免费的讲解工作。志愿者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之后,被合理安排在景区各坐标点。他们既充当讲解员的角色,帮助游客更好的理解文化背景,又充当解答者的角色,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如各景点的方向位置。这对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景区人力成本的节约带来了方便,达到了互利双惠的效益。

(三)景区内垃圾桶的设计和摆放并不具备和鲁迅故里大背景相吻合的文化特色

景区内的垃圾桶各式各样,并不统一,而且许多垃圾桶存在破、旧、脏的现象,与充满人文气质的建筑格格不入。并且景区没有提供独具特色的鲁迅故里的地图(景区入口角落里的石碑简介地图过于注重美观艺术,线条复杂,许多游客表示无法看懂,而门票上的直线式简易地图又太过简单,另外景区门口的店铺只提供绍兴市地图并没有鲁迅故里地图的兜售)。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美术人才的资源,设计出既具有绍兴特色又能宣传鲁迅文化的垃圾桶以及独具匠心的特色手绘地图,放在售票处供游客选购(建议可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既能给美术生实践运用、展现才能的机会,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向游客宣传绍兴的文化实力。

(四)目前,鲁迅故里景区的游览是免费的,但仍需领取门票

笔者建议,在门票的设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美术学院的大学生资源,将它设计成邮资门票,并设计出特色邮戳,即在邮资明信片的基础上增加副券,充当门票使用。可充分利用门票的正面宣传鲁迅文化,包括他的生平简介、文化精神内涵、作品内容摘要、人物形象画等;至于门票的反面,游客只需撕下副券,写上想说的话和地址邮编投进景区内的邮筒即可向亲人朋友传达祝福。这种特色门票可以充当景点的“名片”,游客可以收藏也可以邮寄,是在全国宣传鲁迅文化绍兴特色文化、扩大景区知名度的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从郭沫若故居、南京总统府、毛泽东纪念园等先例景点中得到印证。

(五)绍兴独具特色的黄酒文化在鲁迅笔下有着深刻的体现

在鲁迅故里的步行街上,有着许多家黄酒商铺。但经调查研究发现,除了特地来买黄酒的游客之外,外地的游客很少会购买如此重的黄酒。但即使游客不能带走黄酒,却能带绍兴独特的黄酒文化。黄酒店可以利用简易的传统酿酒工具,现场讲解黄酒酿造的过程,让游客感受到黄酒文化的魅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校酿酒专业(如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景区的黄酒店进行讲解演示工作。既能推广黄酒文化,又能巩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

在绍兴地方高校,有众多的专业都涉及绍兴特色文化,比如方言学、越剧文化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也设有话剧社、口才社、吴越文化研究社、越剧社等相关优秀社团。地方高校的学生们在课堂中亦在课余的生活中感受着浓厚的绍兴文化、鲁迅文化,可以为鲁迅故里景区的人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因此,若能将景区建设与高校文化资源进行对接,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必能得到旅游景区人文内涵的提升。

二、以人为本的硬件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在这个旅游业兴旺的当今社会,如何打造出人性化且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景区不仅需要将具有审美功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各种方便游客游览具有实用价值的设施也必不可少。这些设施在公共空间中营造出一种舒适氛围,提倡以人为本,使游客的游览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使游客们更好地了解风景中蕴含的人文文化。景点中常见的石凳、饭店、监视器、路灯、指示牌、厕所、垃圾桶等等,都是方便游客观赏游玩的必要设施。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周全的环境设施两者兼备的景点,才能成为反映城市文化、时代特征和历史底蕴的代表性景点;只有对景点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使得许多优势得以发挥。完善景点的设施将会使景区更加人性化,使越来越多的游客重复游览,且能更加大力弘扬绍兴的深厚文化。如何从与地方高校文化资源对接入手改善硬件设施,笔者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景区内各式店铺不符合鲁迅故里的文化特色

通过对景区内各式店铺种类的统计,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店铺极不符合鲁迅故里的文化特色,如珍珠店、玉器店等。为了能更好的带给游客直观的文化视觉和独具特色的精神享受,景区中可以还原鲁迅小说中提到的店铺,又如孔乙己常去的咸亨酒店。店铺可以提供茴香豆、绍兴菜和黄酒,并还原里面的场景布置(柜台、木桌凳、粉板、铜钱等)和人物形象设定(孔乙己、掌柜、伙计),让游客身临其境,使之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上感受鲁迅笔下的人物,感受绍兴特色文化。另外,可以增设免费看书、有偿喝茶的书屋,书籍类型包括鲁迅的文集、国内外学者对鲁迅的研究性书籍、低龄儿童阅读的连环画和小人书等。景区可与地方各高校合作,大学生可将店铺经营作为创业的第一步,并将所赢得的利润全部投入景区建设,这既为大学生今后创业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又能完善景区内的店铺规划。

(二)给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参观环境

在公厕和室内休息室的音乐设置上,建议可以由地方高校文学专业的学生,以及高校广播电台的各类学生组成志愿者,增设鲁迅的说书评书项目,或者具有绍兴文化特色的地方乐曲。既能给游客舒心、新颖的享受,又能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从细节上陶冶人们的人文情操。对于景区环境,也可以和学生党员取得合作,对景区进行义务打扫,给游客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参观环境。

(三)鲁迅故里的游客中心有轮椅、雨伞、婴儿车供游客借用

据调查,只有轮椅1辆、婴儿车2辆、雨伞16把,而且借用时间都不得超过3小时。一般而言,如果只在鲁迅故里进行走马观花式游览,3小时足够;但如果想要细细品味黄酒文化、想要在咸亨酒店喝酒吃豆聊天、想要在书屋看书小憩,那么3小时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是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因此,建议增加借用设备的数量,并且延长借用的时间,只要当天在景区关门前归还即可。

鲁迅故里是国家AAAAA级景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绍兴重要的人文博物馆之一。它作为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论是建筑风貌,还是故居的文化内涵,都有特定时代的文化意义,保护鲁迅故里、改进景点不足之处对于传承绍兴悠久历史文化,发扬鲁迅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对鲁迅故里的硬、软件改善能进一步发挥鲁迅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地发展绍兴旅游产业。通过对鲁迅故里景点的改善,能使其更好地迎合市场,促进绍兴历史文化的传承,达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第6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关键词:目的论 人名绰号 文化意象

一、引言

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他也是的重要参与者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小说选》收录了其著名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祝福》等,是鲁迅作品精华的浓缩。鲁迅的小说中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人物,小说中很多人名和绰号也非常有意思。本文以弗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以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版本为研究对象,对其翻译过程中人名及绰号的英译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出一些更好的方法实现人名绰号的文化意象转换,对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目的论简介

目的论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翻译目的论(skopos s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即目的法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其中,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三、杨宪益夫妇的翻译思想

杨宪益、戴乃迭是一对堪称中英合璧的翻译家夫妻,在两人共同生活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们携手将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译成英文,字数达千万。他们的译本中处处体现着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他们的文化翻译观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杨宪益夫妇的翻译实践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翻译目的就是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以期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有鉴于此,在他们的很多译文中,主要是采用了异化的处理方法,较为成功地再现了原作中的文化意象,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接触到新鲜的异质成分,原汁原味地接触到中国的文化。

四、《鲁迅小说选》人名及绰号的命名特点和依据

很多文学作品中人物名字绰号往往能使整部作品更为精彩。一个人的名字和绰号很多时候不仅仅只是个代号而已,可能还潜藏着有关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或者其他方面的信息,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所以文学作品的起名和绰号有时候也是一项创造过程。《鲁迅小说选》中人名和绰号的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根据宗族排行、社会地位命名

中国人非常注重伦理道德,古代中国人也比较看重宗族排行,所以鲁迅的人物命名中有很多都体现了这一特征,如陈老五、夏四奶奶、夏三爷、八叔、四老爷、贺老六、杨二嫂,等等。

旧中国也是一个看重社会地位的国度,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直接决定了他的尊卑与否,这一点在《鲁迅小说选》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地位高的有四老爷、四太太、赵七爷、何先生;地位比较低下的如柳妈、卫老婆子、华大妈、祥林嫂,等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人名才能很好地让目的语读者接受,是值得推敲的问题。

(二)根据外貌特征、职业命名

《鲁迅小说选》中还有很多人名绰号是根据人物的外貌特征、职业等,或褒或贬而命名的。这些人名绰号生动形象,增强了小说的文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如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红眼睛阿义、九斤老太、六斤、七斤嫂子、豆腐西施、八癞子、麻子阿四,等等。

(三)带有一定背景暗示的命名

《鲁迅小说选》中有些人物的命名是有一定的背景暗示作用的,其中最能体现题材背景的人物命名当属《药》,里面的主人翁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的命名别具匠心。华老栓是贫苦愚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底层人民形象,夏瑜是具有革命热情但不被人民理解的革命者形象,康大叔代表残暴罪恶的黑暗势力。其中“华”和“夏”代表的“华夏”是中国的代称,在书中被分成了华、夏两家。“瑜”指美玉,象征了革命者坚韧不屈,高洁的品质。“康”指健康,暗示当时的反动派黑暗势力还很强大。从以上的命名可以看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就算中国读者也很难在原著中一眼就看出独到之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想成功地转换此类蕴含文化意象的人名和绰号,着实不容易。

五、杨译本中人名及绰号的文化意象转换方式

人名和绰号中的文化意象是各个民族和历史文化的结晶,能否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成功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作是否完成了文化传播的使命。为了较好地转换原作中人名和绰号的文化意象,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杨宪益夫妇译本主要是采用了音译、直译、变译等方法,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较好地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

(一)音译加直译

这一类方法是译本中最广泛使用的,主要应用到了上文提到的根据宗族排行、社会地位命名的一些人名和绰号的处理上,同时在以外貌特征命名的以及有暗示意义的人名绰号中,也能看到这一方法的使用。如:

卫老婆子――Old Mrs.Wei

贺老六――the sixth son of Ho Glen

柳妈――Amah Liu

赵七爷――Seventh Master Zhao

麻子阿四――Pock-marked Asi

华老栓――Old Shuan

康大叔――Uncle Kang

笔者认为,音译加直译的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交代人物的社会地位、家族排行,体现中国社会的伦理人常,也易于读者接受。如贺老六――the sixth son of Ho Glen,读者可以很容易理解他是贺家的第六个儿子,通俗易懂,较好地转换了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象。不过笔者认为此类方法不适合翻译有背景暗示意义的人名绰号,比如上文提到的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的命名,有非常深刻的暗示意义,而杨译本中简单的音译加直译的方法使这种暗示意义消失殆尽,此类文化意象的转换是不成功的,可以说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二)直译

直译法主要运用于由外貌特征,职业命名的人名和绰号。这些人名和绰号主要是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一般比较浅显易懂,所以直译法能很好地再现原文的文化意象。如:

九斤老太――Old Mrs.Ninepounder

豆腐西施――Bean-curd Beauty

八癞子――0ld Scabby

驼背五少爷――The hunchback

花白胡子――Grey beard

红眼睛阿义――Red-eye

笔者认为此类的翻译大部分都比较忠实,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职业特点,不过对于“豆腐西施”的翻译,笔者认为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译者有必要将“西施”所蕴含的文化意象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而不是简单地处理成模糊的概念“beauty”,这样读者就联想不到“西施”和“beauty”之间的联系,“西施”的文化内涵就被弱化了,此类文化意象的转换是不够成功的。

(三)变译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字面上看来用直译法、音译法可以轻松处理的人名和绰号,作者进行了灵活地变通,如革命党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译本处理成了Widow Xia而不是 Mrs.Xia,因为小说后面有解释夏四奶奶独自养大夏瑜,非常不容易,所以这里进行了灵活处理,能够使读者更容易地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同样的例子还有八一嫂――Widow Ba Yi,祥林嫂――Xianglin’s wife,华大妈――Old Shuan’s wife,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不高,很多都是根据丈夫的名字或姓来命名,在这里译者没有简单的把“嫂”“大妈”译成“sister”“Mrs.”之类的词,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同的处理,更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内涵。

六、结语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人名及绰号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能否成功地转换却是一门大学问。总的来说,笔者认为,杨宪益夫妇译本中人名和绰号的英译较为成功地转换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向外国读者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但是在一些有典故和暗示背景的人名绰号处理上,过于简化,没有体现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上文提到的豆腐西施、华老栓、夏瑜等的翻译,笔者建议对于此类文化内涵比较深刻的人名和绰号,可以采用注释解释的方法来加以介绍说明,这样才能更好地再现原作的精髓,更成功地实现文化意象的转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目的论指导下探析文学作品中绰号翻译的文化意象转换”的研究成果,课程编号:[14C0671]。)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永国.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原则初探[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4-76.

[3]刘平.从鲁迅的《药》中人物命名与翻译谈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5-107.

[4]杨宪益,戴乃迭译,鲁迅.鲁迅小说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第7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关键词:讽刺艺术;“吃人”主题

鲁迅与斯威夫特都是著名的讽刺大师,虽然二人来自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在生活经历、生存环境、创作手法、个性特质方面两人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饱尝人世的艰辛,世态的炎凉;两人都是在民族危难之际对所处的时代毫不留情地口诛笔伐;在两人的作品《狂人日记》、《一个小小的建议》中,他们都借用了“吃人”这一主题去揭示各自所处的社会的黑暗现实,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及彻底的否定,从而表达出对于各自民族生存的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然而相同的主题与创作手法下,二者在拥有很多相同点的同时仍存在极大的差异。

一、鲁迅与斯威夫特讽刺艺术相同点

1. 皆惯用反讽揭示社会残酷现实

作为著名的讽刺大师,鲁迅和斯威夫特可以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在创作中娴熟地使用了戏拟、影射、夸张、对比、反讽等艺术手法,而运用最出色的则是“反讽”这一修辞策略。反讽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一种语言的错位,即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与人物、观点、情调、文体等不相契合一致,存在较大反差,即言非所指。《狂人日记》中体现最突出的是其中“小序”与正文内容上出现的错位。“小序”的叙述者“余”是一个正常人,其叙述采用文言文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小序”是以“正常”的立场和语态写成,给人的印象就是交待“日记”的来龙去脉,证实正文内容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小序”中提到了正文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曾经“迫害狂”症患者,在经历过狂病之后病愈并“赴某地候补”。正文部分“小序”的叙述者“余”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迫害狂”杂乱无章的疯言疯语,正文以白话文日记体写成,“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1,这样的日记内容似乎不太具真实性,“迫害狂”“我”实不能做出“小序”中“赴某地候补”的行为。“小序”与正文在内容及形式上有着尖锐的冲突与矛盾,形成了强烈地反讽的效果。故事的叙事结构呈现出的巨大张力,也吸引读者深入作品的表层究其深层内蕴,。

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从标题至结尾斯威夫特把反讽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标题“A Modest Proposal”中的“modest”可译为“小小的、温和的”。“小小的、温和的”建议实质却“残忍”得“令人发指”。斯威夫特以忧国忧民的“献策者”的口吻,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道出“把爱尔兰婴儿喂养后宰杀卖给不列颠富人做食物以赚钱,减轻他们贫困父母的负担”。为了使看似荒诞不经的建议具有说服力,斯威夫特引经据典,罗列数据,从头至尾不露声色、超乎寻常的冷静语调让人不寒而栗,文中表层话语与深层意义之间的错位形成巨大的审美张力,让读者体验到一种酣畅淋漓的。

2. 皆以“吃人”主题关注时代的生命意义

当深入鲁迅各个时期的作品去进行解读时,我们会发现,“吃人”主题在很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生命被吞噬’确是鲁迅式典型的主题;而生命被吞噬后,周围的人们回到自己生命的轨迹中,曾有过的灾难就这样被忘却了,被掩埋了,这于鲁迅是更为悲壮的”2;鲁迅也曾说,“(造物主)实在将生命造的太滥,毁得太滥了”3,中国的封建节烈观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是吃人的筵宴,这种吃人的筵宴,“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4。在《阿Q正传》结尾,“看/被看”的示众场面已被转化为“吃/被吃”的认知,而被看客们的眼睛咀嚼着灵魂的,岂止是阿Q,《祝福》中到土地庙捐门槛赎罪的祥林嫂,《孔乙己》中一心想跻身于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甚至还有《药》中将儿子的命运寄寓在人血馒头上的懦弱的华老栓,《风波》中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七斤,《故乡》中在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在酒楼上》中敷衍模糊、无聊生活着的吕纬甫,都卑怯地在重重压迫屈辱下不死不活地苟且偷生。

斯威夫特的“吃人”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建议”中提出“将爱尔兰十二万婴儿中的十万婴儿提供给富人当成桌上佳肴”,此外“建议”详细介绍了婴儿肉的烹饪方法,“焖、烤、焙、煮皆无不可”;”而我也确信无论做成炖重汁肉丁和蔬菜炖肉,他们都一样美味可口”。此外,数字的运用也让这个小小的建议听起来毛骨悚然,“在招待朋友的筵席上,一个孩子可以做成两道菜,家庭聚餐的话,孩子的前后腿的四分之一已经可以作为一道好菜了,如果加点胡椒粉和盐放上四天再煮,味道将更好,尤其是在冬天。”“吃人”字眼在“建议”中反复出现,撕碎了西方文明道貌岸然的道德观念,通过“人吃人”的恐怖意象,斯威夫特成功地揭示出爱尔兰人民的贫苦现状以及“英国正吞噬着爱尔兰”这一深刻主题。

二、鲁迅与斯威夫特讽刺艺术之差异

1. 真实与想象;对比与夸张

鲁迅与斯威夫特的作品虽然都惯用讽刺去揭示社会残酷现实,但细比较之下,鲁迅的讽刺艺术诉诸真实,常用强烈的对比加强主题;而斯威夫特的作品多诉诸想象,描写更显夸张。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赵京华说,鲁迅用他独特、灵动、活泼的创作形式,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谈及自己的杂文,鲁迅自称“不敢说是诗史”,但“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正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中说过:“‘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习惯了,虽走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特别一提,就动人”5。可见鲁迅作品中的讽刺并不在于追求“奇闻”和“怪现状”,而是生活中常见的被人们忽略的“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的真实。此外,鲁迅作品中对比手法亦贯穿始终,从景物到人物,从性格到情感,无不以对比方法突出人物形象,展示时代背景,揭示社会主题。《故乡》中闰土先后形象的对比,《孔乙己》中短衣帮与长衫帮的对比,《祝福》中祥林嫂前后情况对比无不如此。

较之,斯威夫特的作品写实的少,在《一个小小的建议》中关于爱尔兰人民的苦难也仅用寥寥数句概括,“对于走过这座大城市,或在乡间旅行的人,他们看到的这些景象真是悲凉:街上、马路上、茅屋内挤满了女乞丐,后面跟着三个、四个或六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向每个路人强要施舍...”,其中很多都不是直观、客观的描述,而是掺杂了作者的评议,使得人民的苦难并不能如“建议”的内容一样激荡人心。《格列佛游记》更是如此,书中对英国以及欧洲的描写出自格列佛之口;作品中不乏奔放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充斥着想象与夸张,书中“奇闻”和“怪现状”颇多,如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利立浦特国与不来夫斯古国之间的矛盾争论是“打鸡蛋是大头还是小头”,飞岛国“拉格多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试图收集黄瓜中的阳光,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等,这些“奇闻”和“怪现状”恰是背离了鲁迅所倡导的讽刺的真实。

2. 讽刺的对象不同

鲁迅的讽刺对象全面而深刻,官僚、农民、小市民、知识分子,社会大事件以及社会现象等都可成为其讽刺对象。相比斯威夫特,鲁迅的讽刺对象更具体直接,指向更鲜明,讽刺直指每一个具体的人,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独立性,是独特的、有代表性的个体,通过他们的生命真实进而揭示社会现实。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阿Q、杨二嫂、赵七爷等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语言、神态、情感等无一不真实,对他们的尖锐讽刺,直接体现了鲁迅对“病态社会”的无情揭露。鲁迅讽刺的深刻性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病态社会的种种丑恶落后现象的讽刺,而是着重于挖其“病根”,把讽刺的锋芒对准旧的社会制度和剥削阶级,着重透视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剖析“国民性”和“国民的灵魂”,并追其深远的历史根源, 如《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祝福》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药》着重描写了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斯威夫特的讽刺指向是群体,讽刺的对象是一个个抽象的群体,人物缺乏具体的个性,不论是小人国的大臣,还是慧马、雅虎等等还是“建议”里的谋臣策士,他们的形象都进行了夸张处理,人物的语言、行为、样态都缺乏真实性。斯威夫特作品中的人物都构成一个个抽象的指涉现实、诉诸讽刺寓意的群体形象,个性模糊。在斯威夫特的作品中,人物都是“某种抽象人格的单一化身,多半是现实或虚构的社会现象的平面影像”6。这类人物表现出单一的特性或性格,如若贪婪,那么贪婪性格的一切特征都浓缩或加以夸张的体现在一个人物上,这种性格突出的处理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讽刺效果,也使得读者对这类人物愈发憎恶。斯威夫特的作品中令人憎恶的抽象人物比比皆是,在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腐败猖獗、制度落后等现实的同时,这或许也是其抒发其内心愤懑以及不满的方法。

3. 讽刺的意旨不同

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中说:“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7。鲁迅讽刺的目的在于在体验感触后通过创作将社会现实存在的假恶丑真实地“揭露”出来,以期改良社会的人和事。鲁迅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于不幸的民众,鲁迅对他们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根源于对他们无法言说的爱,给其以含泪的嘲讽,笔锋虽尖刻,但出发点“常常是善意的”,是为了鞭笞他们、揭示他们的病苦,使其能自我觉醒与反思,其根本目的在于抨击旧社会的种种病态、给予疗救。

如果说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麻木的中国看客和苦难者的群像,那么斯威夫特则以辛辣的文字揭示社会的腐败,成功地“以漫画式的手法勾勒了一群概念化的人物”8,对其而言,与人物塑造相比,“以讥讽抨击时弊才是他创作的宗旨”。由于人生中经历了太多党派的斗争,见识到了宗教事务及社会体制的各种腐败,斯威夫特的讽刺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在进行创作时斯威夫特在其作品中有过多的主观、悲观色彩,这难免使其作品偏离了艺术创作的视角,使得其讽刺作品似乎是“为了讽刺而讽刺”,文字似乎成了其工具,讽刺才成为其创作的宗旨。

4. 讽刺基调不同

在讽刺基调上,鲁迅反抗绝望、憧憬希望,而斯威夫特则是绝望的抗争,二者存在本质的不同。

鲁迅赞赏《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就是笑中带刺,“戚而能谐”就是笑中带泪。鲁迅主张在“幽默中含有讽刺,在含蓄的诙谐中含着悲愤”9。鲁迅作品中包含两种讽刺,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讽刺,意在揭露与批判;对劳动群众的饱含热泪的含蓄的讽刺,意在揭示他们思想痼疾根源之所在,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为使人们看到希望,他着意在作品中“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10。”《呐喊》和《彷徨》等诸多作品同样显示出“婉而多讽”和“戚而能谐”的讽刺艺术。鲁迅创作的作品虽很多都笼罩着黑暗,流露出作者的忧郁和哀伤,但是却也包含着希望和憧憬,鲁迅始终相信,“历史决不倒退,文坛是无须悲观的”11。

周作人认为斯威夫特“多理性而少热情,多憎而少爱”,也有学者认为《格列佛游记》中的第四部,“斯威夫特对人类巨大、强烈、超越了现实和合理范围的仇恨,令我们在仇恨人类的同时也对他的想像力产生不容怀疑的厌恶”12。《一个小小的建议》中斯威夫特在对本民族人民的思想、精神面貌的展现上缺乏热情,在描写人民生活困苦时寥寥几笔一以概之,此外从文中最后一句“我本人并无适龄子女,不能从中获取分文,因为最年幼的儿子已经9岁,而且妻子早已过了生育的年龄”也让读者在领悟斯威夫特辛辣嘲讽的同时感觉到句中的论调似乎视自己为一个旁观者,一个看客,对本民族人民的痛苦带着距离的审视,作者的孤傲个性渗透其中,作品中更多的是苦涩绝望的冷嘲与宣泄以及一种没落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总之,鲁迅身处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看到了由于旧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意识的沉淀,经过长期压迫而变得麻木了的人民难以觉醒。他弃医从文,就是要改造国民性,找出中国人民的精神病苦。其讽刺艺术刻画挖掘到人物灵魂深处,使得人物塑造不仅是表面的真实而且是内在的真实。英国批评家阿诺得曾说作家需“沉静地整体地观察人生”,那么反观斯威夫特,他对人生的观察则较鲁迅而言是零星的、局部的、肤浅的。斯威夫特想象多于现实,冷嘲重于揭示,虽然其作品以英国社会现实为基础,但是真实的描述以及典型的人物塑造极度欠缺,以至于《格列佛游记》中情节的幻想性误导了两三百年来的许多读者,他们为其中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所吸引,把这本经典讽刺小说误读、误译成童话或游记作品,这对斯威夫特这位讽刺大师来说未免不是一大讽刺。

注释:

1鲁迅, 狂人日记, 《新青年》第4卷第5号, 1919年. 转引自钱乃荣, 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集:第1卷:1900~1919[M], 上海大学出版社: P285.

2钱理群, 鲁迅作品十五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P4.

3同上, P5.

4鲁迅, 灯下漫记》, 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P89.

6同上, P76.

7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什么是“讽刺”?[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8曹波, 人性的推求: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11月1日: P75.

9刘正强,管窥蠡测录:刘正强文选[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01月: P527.

10鲁迅,《自选集》自序。

11鲁迅全集,第5卷,P198-199.

12马克・舒勒:《(纽约时报)书评一崭新的新语言》,载《西风吹书读哪页―100年精选》。

第8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依然还记得那月光下手持钢叉刺猹的少年闰土,在仙台蓄着八字须戴着眼镜走上讲台的藤野先生,总在别人面前唠叨阿毛剥豆被狼叼走的祥林嫂,穿长衫站着喝酒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阿Q……尽管鲁迅的年代已渐渐远去,然而其文字对我们当今和未来的影响却依然在延续。撇开以往政治与阶级立场的因素,假如单纯从鲁迅的文字和思想来看,他的文章也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值得学习的典范,其风格多样、体裁广泛,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都有涉猎,而且著作丰富,意象万千。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钱理群曾经说过:“鲁迅自身处在中国近代语命的开端时代,是白话文的先驱之一。他的文章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范本。……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他们不喜欢的是某些教育方法。”忽然发现自己近来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十分喜欢鲁迅,现在反而爱读他的文章了,究其原因,想来一方面是源于近年来被掀起的民国研究热,另一方面,其中的道理也许便是像钱老说的那样——不太喜欢以前教学的方式。其实鲁迅的文字不光有“骂”的一面,更包含了人世间的温情与冷暖。

这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纂的《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影印本)汇聚了22部初版本,涵盖了鲁迅毕生的大多数知名作品,其中很多的熟悉书名我相信大家看一眼就会记忆犹新,诸如《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不仅如此,还都按照起初出版时的原样加以现代技术修复并按原比例仿真制作而成,更以毛边书的形式展现给当代读者。平生还是第一次听说“毛边书”这个名字,读了编者的解释后才有所了解,这是指印刷装订之后“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的书本,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看书,就得耐下性子,边裁边读,因为裁开的书页带着纸质的毛边,故曰毛边书。于是心中更是升起了许多的好奇。据编者介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即实现其研究价值、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且随书赠送了一把牛骨书刀,使读者在裁开和阅读书本的时候,能够切实体会到民国时期的一些风味及字里行间的特有气质。对于喜欢文字、崇尚史实、敬仰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套必需获得、体验和珍藏的好书!

其实,处在鲁迅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家同时还扮演着编辑、翻译、校对、出版人等多样的角色,而且对排版、装帧、用纸、甚至图文广告如何撰写都参与其中,鲁迅当然也不例外,故而我们在读这套书的时候,光从书本的外貌、插图和装帧便能深深感受到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庞大的过程,同时也为他们能身兼多职经营文化的身手而感到由衷的折服。只要看一看那时的书本,翻一翻书页的感受,读一读那些意思相同、形态和排布却与当今不太一样的文字,便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让时光有了回流的错觉,相信你会在那样的时刻遇见一个真实的鲁迅!尽管文字可以承载思想和精神,用人类现有的技术可以永久保存那些经过排列组合后有着不同意义的文字,然而承载文字本身的介质却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资讯时代更有数字化的存取便利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周遭的环境,不过我相信用同时代同介质的相称形式,一定会更加容易触发与之相应的气韵,更加容易认识和理解作者原本的意思,更加接近“原汁原味”的境界。

大量的资料和史实表明,鲁迅本人既不属于任何政党也非人们想象的政治人物,而是一个极富个性、爱憎分明、敢说敢为的文学家,以前加诸于鲁迅身上的诸多评论、头衔和称号只是些无谓的概念,以往一些带有阶级立场的文章注释也只是极端思潮下刻意的宣传,我们大可不必理会那些纷杂和外加的干扰,而只是把鲁迅当作民国时期的一个文人来解读。鲁迅那个时代的许多著名文人,大多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大后又留洋学习并接触到了异国文化,在不同思潮的碰撞和交融下形成了那个时代明显的特征,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故此,通过这些珍贵的“初版本”来看一看其原本的模样,也是跨越时空的障碍去接近一个逼真的鲁迅,无论是温故还是初读,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9篇:鲁迅作品和简介范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伤逝》 趣味性 参与性 启发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05-03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沈杏培(1980―),江苏泰州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是文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甚至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或艺术院校经常性开设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承古代和近代文学,下续当下文学,这样一个中间时段的文学作品既有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复杂性、深邃性组成的时代混响和多元文化况味,又有鲜活的当代感和现场感蕴涵其中。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交织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审美与功利等多重维度和内在张力,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历史认知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如何优质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趣味性、参与性和启发性三个维度的和谐交融。本文以鲁迅的《伤逝》为例,来具体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的这几个维度。

一、趣味性与知识野史的植入

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必选的篇目,《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伤逝》是各种选本收入频率较高的几篇小说。由于《伤逝》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青年知识分子爱情题材作品,很合青年人的口味,加上鲁迅在这部作品中以爱情和婚姻作为框架深入探讨五四后知识分子道路问题,所以小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典型的鲁迅气质。鉴于此,《伤逝》成为一部既具可读性又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被各种选本所青睐。从阅读的角度看,《伤逝》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小说,很能激发当代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从讲授的角度看,如何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讲得“活色活香”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对于这样丰富、深邃的文本,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解读,还应该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媒介,让解读的过程充满趣味。在教学中,笔者先从知识层面入手,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为其引入一些与《伤逝》有关的野史知识。笔者所抓住的问题是鲁迅创作《伤逝》时的处境及心理。《伤逝》写于1925年10月21日。1925年前后的鲁迅处于怎样一种现实与精神状态之中呢? 1923年夏天,周氏兄弟失和,鲁迅和朱安女士守着无爱的婚姻。1925年,从许广平第一次给鲁迅写信之后,鲁迅与许广平开始越走越近。1925年9月,鲁迅肺病复发,在病中写了《伤逝》《孤独者》。“兄弟失和”看似跟《伤逝》没有多大关系,但作为一桩公案对鲁迅的身体尤其是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打击。钱理群就指出“兄弟失和”让鲁迅产生了深深的被利用感和被放逐感。这种绝望感一直绵延到1925年。周作人当年读过《伤逝》后甚至坚持认为《伤逝》是影射兄弟失和的作品――可见,兄弟失和对鲁迅精神及其创作的影响何其深远!鲁迅与原配朱安女士的婚姻对于理解《伤逝》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不幸的婚姻限制了他对爱的追求,正因为鲁迅不幸的婚姻,他才将《伤逝》里的爱情写得如此绝望和晦暗。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肯定会限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而,教师有必要将这些野史知识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鲁迅的婚姻以及兄弟失和事件有很高的热情,这些野史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趣味还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层面,同时也体现在教学手段上。影音资源或教学影像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习充满趣味。纪录片《鲁迅之路》及《先生鲁迅》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关于鲁迅与朱安的无爱婚姻,笔者从《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剪辑出8分钟左右的影像,关于兄弟失和,《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有6分钟的介绍,《伤逝》前后的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也有8分钟左右的视频呈现。这样,学生专注于文本阅读,教师对文本进行必要的知识背景或野史知识的介绍,再加上影像资料的播放,原本枯燥的教学会变得亲切可感、生动有趣。

二、参与性与互动教学的运用

良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作品选是一种导读性质的课程,因而作品选的教学应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在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中才能让这门课更有价值。

从课程的特点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应该区别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思潮史、批评史。如果说后者的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宏观脉络,理解文学发展规律,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则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和解读文本的方式。因而作品选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应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进入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带着学生赏鉴,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各抒己见、切磋想法和砥砺观点的过程。

在《伤逝》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这样几个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一是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伤逝》的教学一般离不开对这样几个问题的追问和思考:《伤逝》中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对于主人公形象的价值评判,即如何评价子君和涓生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小说寄予了鲁迅对于婚恋怎样的独特思考?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阅读和思考,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甚或与他人形成争鸣。可以说,如果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对以上这几个问题都能有充分的理解,至少说明他们已经把握住了这个文本最为重要的内容。二是分角色讨论人物的行为。在讨论中,笔者让学生分别将自己视作子君、涓生等人物,站在这些人物的立场上,让学生说出在那样的语境或状态中自己的选择。这种互动式或情境式教学的最大好处是让学生有了一种身份感以及情境感。这种身份迫使他们以“同情之了解”的历史态度进入特定人物的内心,理解他们行为的逻辑或因果。这样就避免了一种误区的出现,即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常常脱离特定历史语境,以当代人的价值观或审美感受评价历史情境中人的行为和选择。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于这种互动式教学,尽管学生开始觉得不太适应,但一旦他们进入文本,抓住了问题,找到了身份,他们会迸发出很多鲜活而大胆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就认为,涓生的忏悔是虚伪而的,他放弃子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的倦怠。其实,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这种困惑、思考、互动、交流、豁然的过程增长自己的见解,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事实说明,在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下身段,暂搁人师的身份,做一个倾听者,听学生阅读文本的感悟,看学生进入文本的方式。作品选的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学生的才情和思想,让他们在阅读经典中提升自己,因而,教师说得再多,不如学生多说,教师讲得再好,不如学生自己动脑。只有在这种参与性与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启发性与阅读能力的形成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作品选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找到分析文本的方式并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角度。《伤逝》和其他很多经典文本一样,内容是开放的,可以阐释的角度也不是单一的。不同的人阅读《伤逝》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和观点,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进入。角度不同,看到的问题也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比如在分析《伤逝》主人公悲剧的原因时,如果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封建势力的强大,以及封建的思想、政治、经济、社会习惯势力等多方面结成的“神圣同盟”是子君和涓生面临的最大敌人――这是解释主人公悲剧的传统视角。如果从子君的角度看,她在婚姻自主的追求目标实现后陷入所谓的庸俗生活状态,而没有经济权与独立的经济地位则是她被抛弃的重要因素。如果从涓生的角度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性、软弱性,以及遇到困境时首先只想到自己解脱的“为我主义”是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