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文化创新的途径精选(九篇)

文化创新的途径

第1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材料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众长。我国的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能力目标:(1)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2)通过材料探究、讨论,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激发学生立足于社会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2)采用韩剧和本国电视剧的对比,培育学生在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采撷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以及基本途径。

2.教学难点: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应如何立足国情来进行文化创新。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的主题曲。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的主题曲吗?

学生: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教师:说到韩剧,同学们都不陌生。2000年,一部《蓝色生死恋》卷走了无数观众的眼泪,也让韩剧正式叩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2005年《大长今》在华播出更是达到收视高峰。可是在那以后,韩剧却逐渐走入低迷期。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韩剧的特点分析一下韩剧起初受欢迎的原因有哪些?后来为什么会进入低迷期?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1:因为韩剧中有俊男美女以及精美的服饰等,十分养眼,所以大家喜欢看。

学生2:韩剧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情节感人。

学生3:韩剧刚开始看时还比较吸引人,可是由于剧情单调,越看越没有意思。

学生4:许多韩剧情节特别拖沓,节奏很慢。

教师:同学们的评价都很中肯。不过在批评中韩剧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在既有优势下求新求变,出现了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派韩剧,重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中国又掀起了新一波“韩流”。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来探究新派韩剧成功的奥秘吧!既然很多同学都对这部韩剧有所了解,我想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韩剧的整个剧情。

学生:一个400年前来到地球的外星男人和一个韩国女明星之间的爱情故事。

教师:该剧男主角是一个外星人,这样的设定突破了以往的韩剧,让人眼前一亮。那么该剧的创作灵感是如何产生的呢?

展示课件:在《来自星星的你》剧组的策划书中写到:《朝鲜王朝实录》记载,1609年秋天,在江原道干城,原州、春川等地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都出现一个不明飞行物。

教师:在此基础上编剧展开想象:如果400年前真有外星人来到朝鲜并生活至今的话,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男主角是外星人,因此他不仅仅是高富帅,并且还拥有超能力,时时保护着女主角。

教师:此外,和以往韩剧一样,《星星》中仍然处处充满着时尚元素,如精美的衣服、化妆品、饰品、食物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东西既为该剧增加了吸引力,又因为该剧的走红而出现了热卖,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教师:下面我们对《星星》的上述成功之处做一下归纳

【课件展示】成功秘笈一:结合史实做足资料搜集,在史书中关于不明飞行物记载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男主角的设定更加迎合了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剧中展示了韩国精美的服装、饰品、房间装饰、食品等。

教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秘笈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来源,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韩剧大多以此为主题,韩剧的创作来自于现实。

学生:这部电视剧的创作灵感也是编剧在实践中获得的。同时韩剧中的服饰、装饰呀,都是实践的产物,也展现出了韩国在服装、食品中的特色。

教师:分析得非常好。

课件展示: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尽管男主角十分强大,可是他却不得不面临着与女主角的分离,否则就面临死亡。和老式韩剧一样,《来自星星的你》中也充满着大量的泪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感人的片段。

放视频:男女主角的分离。

教师:可与老式韩剧不同的是。《来自星星的你》却不再完全走苦情的套路,在泪点中还充满着笑点,在剧情中加入了不少轻松搞笑的情节,比如男女主角的初次见面。

放视频:男女主角的初次见面

教师:此外该剧在剧情设计上也突破了老式韩剧单一的剧情,除了爱情这条主线,还加入了悬疑的色彩,令人欲罢不能。通过刚才的视屏你能总结出《来自星星的你》在剧情设计中的成功之处吗?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它有着感人的剧情,保留了传统韩剧的优势。

学生:它在伤感的同时又增加了大量笑点,有所创新。

学生:除了爱情之外还带有悬疑的色彩,就更加吸引人了。

【课件展示】成功秘笈二:《来自星星的你》保留了韩剧的传统法宝虐情伤感,但又增加了很多轻松浪漫的笑点。该剧虽延续了韩剧中的爱情主题,但又添加了悬疑的色彩。

教师:从秘笈二中可以看出文化创新的另一重要途径是什么?这一途径有哪些具体表现?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求我们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教师:的确,《来自星星的你》既保留了传统韩剧的优点,又有所突破,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新派韩剧不仅在剧情上更加复杂在题材上也不断拓展,引入美剧中常用的外星人、超能力等科幻元素,在《来自星星的你》中甚至出现了一部外国经典电影的桥段。

放视屏:教授飞上天空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模仿的哪部电影吗?

学生:是美国电影《ET》

教师:韩剧的题材拓展了,技术当然也要跟上。《来自星星的你>特技制作精良,丝毫不输美剧,比如静止画面的拍摄就是采取了美国电影《黑客帝国》首先采用的拍摄方法。

【展示课件】成功秘笈三:韩剧不仅在题材上,如本剧中的外星人、超能力等,还在摄影技术上向欧美学习。如《星星》中事物的静止就是运用了美国电影《黑客帝国》中最先使用的拍摄技法。

教师:韩剧对待美剧的态度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不仅要保留自身优势,还要学习别人好的一面。

学生:用课本中的话说,就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教师: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回归教材,同学们阅读53页的相关内容,告诉我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个什么样的过程?文化多样性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教师:世界上第一部外星人题材的电影是1977年美国电影《第三类亲密接触》。此后,各国纷纷拍摄出以外星人为题材的影视剧。可是,不同国家拍出的外星人却风格迥异。

下面是同学们最喜欢的环节。

请两组同学用都敏俊和千颂伊的离别作为情境进行表演,其他同学根据他们的表演来猜一猜是在哪个国家。

学生表演(附台词)

美剧

男:亲爱的,我们共同度过了那么多美好时光,但现在我必须得走了。

女:不要走,答应我留下来共度余生。

男:留下来你我都会死,S星人正要入侵地球,我要去和他们决一死战。

女:那好,我要和你一起去,我会帮上忙的!

男:好吧,让我们共同去拯救人类!

中国剧

男:对不起,我要走了。

女:你这样头也不回地走掉,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如果他长大了,问我爸爸去哪儿了,我该怎么回答。

男:相信我,我们一定会有一家团聚的那一天。

女:不要走,我们一家人生死都要在一起!

教师:同学们能猜出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吗?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第一组是美国,第二组是中国。

教师:为什么?

学生:美国人在作品中总是喜欢拯救世界,充当英雄。

学生:中国人比较重视亲情,所以喜欢拍家庭剧。

课件展示:外星人落在韩国,演的是爱情偶像剧;落在美国,演的是英雄剧;落在中国,演的是家庭伦理剧。

教师:同是外星人题材,在不同国家的演绎却不同,这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借鉴别人的同时要保留自己的特色。

学生: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教师:韩剧的热播也在我国引起了人们对韩剧的讨论,我选取了四种观点,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文化倾向。

【课件展示】

我只看韩剧和欧美剧,从来不看国产剧;

韩剧就是骗骗小女生而已,不值得学习;

如今的电视剧我一点也看不懂,还是老的东西经典呀;

最新最火的韩剧我当然要追,过去的东西早都out了,不值得看。

教师:请同学思考一下,我请同学来连线,找出每一种观点所对应的文化倾向,并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第一种观点是民族虚无主义,因为否认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第二种观点是封闭主义,因为它排斥外来文化。第三种观点是守旧主义,因为它排斥现代文化。第四种是历史虚无主义,因为它排斥传统文化。

教师:很好,上述观点对吗?我们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不对,在文化创新中我们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师:面对韩剧的逆袭,我们的国产剧应如何面对呢?这时,有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别担心,我们没有都敏俊,但我们有刘能。

教师:刘能是何方神圣?

学生:《乡村爱情》中的一个角色。

教师:同学们可能不知道,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份网络收视调查报告显示:乡村爱情第7部《乡村爱情圆舞曲》的收视率甚至一度超过了“星星”,因此两部电视剧完全可以进行一场PK。针对二者的天差地别,又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乡7”而你在看“星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乡村爱情》的魅力吧。

放视屏:刘能赵四斗嘴

教师:一分多钟的视屏,大家笑声不断,《乡爱》的魅力可见一斑。

请同学们相互谈论一下,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谈谈《乡爱》有哪些魅力。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我觉得和韩剧比起来,《乡爱》更加接地气,人物更加鲜活。

学生:《乡爱》演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学生:《乡爱》的语言十分幽默风趣,像看小品一样。

教师:好,我们通过三句话来总结《乡爱》的魅力所在。

课件展示:魅力一:乡土气息接地气;

魅力二:幽默风趣有生气;

魅力三:贴近生活聚人气。

教师:《乡村爱情》的成功给我国的文化工作者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我国的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教师:值得一提的是,乡村爱情第八部要开拍了。赵本山表示“乡8”要走时尚路线,聘韩国演员,让我们共同期待“乡8”是如何把乡土和时尚相结合的。只要我们在文化创新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国的影视剧一定会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放光彩。

最后,我们对今天的这堂课做一个知识总结。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

最后,让我们在乡村爱情圆舞曲欢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谢谢大家!

专家点评(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傅华强)

该课本着“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三大原则,结合学生身心和认知特点,选取流行元素作为教学素材,即不久前热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和国产剧《乡村爱情圆舞曲》,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乐意去说。两部作品文化背景、题材和主题虽然迥异,但同样受到国人的喜爱,这就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冲击。在比较中引领学生对“文化创新”的深层次思考,既有利于培育学生对文化应有的敬意,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创新的原动力。

第2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创新 乡镇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62-01

要想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必须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想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一、乡镇群众文化的特点

(一)地域性

我国群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高甲戏在我省闽南地区是比较受欢迎的,无论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但是北方地区就不太喜欢这种文化形式。不同地区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同,这也是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群众文化形式的原因之一。

(二)多元化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是有紧密联系的,如果群众不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中,群众文化工作就失去了创新的源泉。不同层次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同也决定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实现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只要是群众需求的,群众文化工作都必须涉及,群众文化工作必须进行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工作内容。

(三)功能多样性

群众文化来源于民间,群众文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分化。人们在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成果。在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把多种功能集于一身,让人们得到多重满足。也正是因为群众文化具有多重功能,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二、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

(一)丰富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

要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就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如果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成不变,群众就失去了参与群众活动的积极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就失去了意义。群众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因此,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必须以国家先进文化为基础,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国家法定假日有很大的联系,群众文化工作就可以以法定假日为突破口,开展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如,植树节可以组织群众去义务植树,美化环境。这样就可以把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商业运作

如今,我国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但是,政府的资金扶持根本满足不了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资金需求。要想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创新,就需要把商业化运作方式引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中。群众文化工作的商业化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活动商业化也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案例:高甲戏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闽南诸剧种中传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大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2006年,它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并在旋律节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合舞台上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浑高昂,也有清婉细腻的音韵。

2000年以前,某乡镇认为高甲戏就是一种群众文化活动,是供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2000年以后,该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经过不断创新,改变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模式,逐渐将商业化运作模式加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中。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群众文化活动加强了企业的广告宣传,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可以从演出中获取效益,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和创新奠定物质基础。

(三)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要想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就要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目标,也可以外聘一些专业人员,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水平。群众文化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这也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做贡献。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工作创新的成效有很大影响。

总之,群众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不同层次的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创新水平,丰富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一、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社会管中的作用

1.增进村民沟通

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拉近基层群众之间的距离,为其创新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渠道,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互信、互惠的社会关系网,进而有效地减少和化解基层社会的纠纷及冲突,增强基层群众和社会的自治能力。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看电视、上网等私人文化生活逐渐占据主导,而传统的公共群众文化活动却逐渐减少,活动的频率、参与度低,形式和内容匮乏,导致群众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传统的邻里关系变得疏远和淡薄,不利于长远的基层社会管理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公共文化事业,丰富和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摆在当前基层社会管理面前的必答题。

2.提高基层组织化程度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基层社会更加多元化,传统的集体经营方式逐渐减少,农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从而使基层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相应的治理成本增加。我国当前的基层社会管理主要依靠基层政府,而基层政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中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难免会出现许多的空白领域和薄弱点。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设,能够在基层逐渐形成依托文化活动的社会组织、微观组织,这些组织会建立各自的规范来约束成员行为,成员间通过文艺切磋、思想交流等,能够形成互助互爱、互信互惠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有利于群众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自治能力,进而提高基层组织化程度。此外,群众也可以通过这些社团组织来向上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些组织来宣传基层政策,提高基层社会事务的参与度。

3.促进基层文明建设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群众的为人处世、行为举止长期以来都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文化熏陶。就基层文明建设而言,乡村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的着力点,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外来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渗透等致使乡村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层群众的集体观念变得淡薄、个人利益至上、价值观念偏差,淳朴的传统乡风遭遇威胁,相关的利益纠纷问题层出不穷。加上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贫乏,玩麻将、等娱乐消遣方式逐渐助长了风气的形成。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吸取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是改变现状的当务之急,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根治基层的歪风陋习,进而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乡村文化,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法律、担责任、家风优良、乡情淳朴的生活习惯,为基层社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手段

文化作为一项软实力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我国基层社会问题多发的当下,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改革过程中的关键。面对当前基层矛盾多发、繁杂,基层价值观念、精神、心理不断震荡的情下,强制性的社会管理手段在部分领域的作用甚微,文化作为一项软控制手段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通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治理念、多元思潮、价值观念等传递给群众,变传统的“送文化”为“种文化”,能不断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凝聚群众的文化力量。

二、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创新途径

1.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硬件基础,长期以来基层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都受到了基础设施不足的制约。近几年我国农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的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在每个乡村建设公共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阅览室等,能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为基层文化发展提供生长的场所和土壤。[3]同时我们也应不断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大力发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硬件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新型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打造智能化的文化服务平台,传播与共享优秀的基层文化,才能更好的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管理。

2.充分挖掘资源优势

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挖掘的过程中,应明确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从而使群众文化活动的理念和目标更加多元和明确。地方优势资源的挖掘有助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丰富和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有助于彰显特色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有助于文化活动的落地生根,有助于提高基层社会的管理效率。此外,在文化活开展的前期,就各个地方的优秀文化资源要做好调研,注意结合群众的需求来明确群众文化活动的理念、目标、形式和内容,从而使活动开展更加顺利。在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就能够更好把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动向,从而使得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建设出更具特色,更易为群众接受的文化活动管理途径。

3.强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处于“散养式”的发展状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以群众自主开展居多,缺乏管理,长效性欠佳。因此,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基层干部的观念,让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要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纳入到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中,督促基层干部着力抓好文化建设;同时要广纳贤才,基层文化建设单靠干部是难以开展的,应积极吸纳有文化特长的年轻人、退休教师、传统艺人等担任文化活动开展的引导者、管理人员,全面带动群众的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最后,鼓励群众建立自己的文化社团组织,丰富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

4.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文化活动的形式决定了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效果。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参与人群也多以老年人为主。新时期,我们应充分挖掘民间文化、地方文化,广泛吸收新兴文化和年轻文化,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以满足多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应着力弘扬地方传统、民间技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鼓励民间艺人组织开展表演。同时,鼓励有文化特长的群众组织成为文艺团体,为群众文化打造新的发展舞台。此外,也可多借助自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的力量,宣传地方群众文化建设成果,增强群众的文化荣誉感。

三、结语

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仍处在不断调整和摸索阶段,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面对基层群众,我们需要将各个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挖掘群众需求,着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高效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第4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新的形势给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两者的关系,指出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特殊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同时,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还探讨了加强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校园文化;途径

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强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探索两者互动的新途径,使两者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发挥各自优势,促进高校和师生发展。

一、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是党建工作的舞台。校园内的人、物以及制度都是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又对校园内的一切事物产生着影响。高校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党员的思想作风、党内领导干部的廉洁勤政都对校园文化产生影响,党建工作、党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用党的思想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用党的组织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和先进性带动高校全员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思想领导

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制高点。党建工作是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理想引领和思想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各种社会思潮经由大学学术传入我国,高校是各类社会思潮的集散地,校园文化受非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更为明显。校园文化离开党的领导容易滑向自由主义深渊,影响校园稳定。在面对伪装在各类亚文化背后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按社会主义方向办学的重要保证。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一元多样的方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高校党组织和师生党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所内隐的精神理念,可以成为高校党员党性修养的必要补充;高校校园文化的组织载体、物质载体、信息载体、制度载体或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是承载校园精神的同时,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党员的良好平台;校园文化所体现的各种制度、规范也是对党员行为的要求,强化了党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等要求。高校党组织、高校党员身处校园之内,必然无法脱离校园文化而游离在其之外。高校党组织、高校党员作为校园的主任,应主动地融入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实施人,扮演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增强党的吸引力的需要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基层党组织、党员缺乏活力;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不够紧密等。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将基层党组织的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建的有机联动,使党建工作赋有文化底蕴,富有人文关怀,用文化吸引人,使高校党建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近师生,深入人心,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党的吸引力。

(二)保障校园文化安全的要求

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区别于另一个大学的重要标志和特征,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高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也已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日益激烈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压力,如何在深刻变革中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高校,安全稳定、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而在各种思潮、各种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党建工作要引导学校师生在比较与区别中分清是非、辨别主次,掌握思想武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师生,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保障校园文化的安全,从而确保学校的健康稳定。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走我国特色道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实质是要在我国社会坚持其价值观念体系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的高校要有中国的气派、有中国的特色、有中国的风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文化主题,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心态,统摄着各个社会层面的文化实践活动和文化理论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群体固步自封,必须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规范,实现与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融合和接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文化主题,提升高校师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构建和谐友爱的校园。

(二)增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引导校园文化

同志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高校党组织对抗非主流意识形态对校园文化侵蚀的重要保证。由于高校学术研究无,高校师生容易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带来挑战,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要求我们在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时,注意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高校文化高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高校党组织和高校师生党员要科学地对待高校思想多样化的局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理性地对待多样文化价值并存的实际,在多样的思想中达成共识,从而把高校中不同利益群体团结起来,共同繁荣校园文化。

(三)强化党组织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能力

高校因其学术特征和研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非主流意识形态集散地。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能力,方能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高校党组织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力度,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既要坚决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又保持管控适当的张力以使校园文化百花齐放。在以海纳百川心态坚持意识形态开放性的同时,必须认真分析、辨别各种社会思潮,扬弃非主流意识形态,保证高校校园文化活水长流。高校党组织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时,应当在坚持先进性引导的同时,注意高校各阶层及党外师生的需求,逐步建立广泛的、与高校内部环境、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匹配的校园文化阵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高校师生在遵循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追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四)充分发挥师生党员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作用

师生党员是高校活动参与者中最优秀分子的集合,是普通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行为模范和榜样。在高校文化规划、建设、管理和实施中,在高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组织、领导、协调、带头作用的大多是党员。在破解高校发展难题、维护校园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等工作中,其到关键作业的是师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党员不仅能够通过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能够凭借组织的力量,运用自己的学识专长和能力特长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因此,应当明确师生党员的校园主人翁意识,提升师生党员思想认识和理论素养,强化师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吸引优秀师生加入党组织以壮大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力量,在充实党的队伍的同时也扩大了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保障了党在高校的文化阵地。

(五)注重网络新媒体在建设活动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网络新媒体使得高校师生有更多机会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师生更容易被非主流意识形态所吸引。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应当注重对网络舆论的辨别和研判,积极成为高校网络文化正能量的传播者,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网络引导员、评论员和建设者。

总之,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的重要保障,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党建工作。因此,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有更自觉的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起到党员带头表率作用,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师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一、基层社会管理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基层文化活动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较为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将群众作为文化活动主体,不仅覆盖面积大,还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借助群众文化活动执行工作,可以有效带动基层人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激发每一位基层群众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基层文化活动发展之后,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在无形之中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可以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效率,还能增强其灵活性,进而促进基层社会的团结友爱,提高人民的经济水平,为国家稳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之后,基层社会管理人?T不仅可以增加群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提高基层社会组织的文化程度,使基层地方文化得以有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结构加以治理。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在此过程中,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结构,保证能够提高基层社会的发展效率。由此可见,基层社会管理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保证能够提高其发展效率。

二、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一)促进基层社会管理部门与群众的沟通。在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互信、互惠的社会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民经济效益的提升,使生活更加安全、团结、幸福。在资本社会中,人们可以利用经济基础实现较多目的,使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然而,良好的沟通与信任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只有提高沟通效率,才能增加基层社会的管理强度,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美国一名研究人员曾经提出“人们之所以会相互害怕、不信任,是因为人们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使其相互之间出现隔离的现象。因此,在基层社会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对群众之间的信任与交流加以重视,保证能够利用群众文化活动设置群众交流网络,然后制定预防社会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进而增强基层社会的管理能力。在农村基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之后,传统的集体生产已经开始分散,并且日常集中管理制度较为松散,不能有效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同时,在农村基层家庭物质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这对传统的公共文化活动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甚至某些基层组织没有了公共文化活动,导致基层群众不能积极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在基层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大力开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增加群众之间交流的机会,例如:跳舞、唱歌、看电影等,虽然此类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较小,但是,其良好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基层人们的文化需求,增加交流信息,进而促进群众之间感情的沟通。

(二)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程度。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个体的文化素养,如果基层群众文化程度低,就会形成一盘难以治理的散沙,提高基层社会管控成本。基层群众在孤立的情况下,就很难维护自身利益,只有依靠集体力量,才能提高自身权益保护效率,避免使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农村基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之后,群众都在开展不同的活动,社会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不重视,经常出现基层社会管理空白的现象,这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力度,可以促使基层社会每个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在建立基层群众组织的基础上,发挥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优势。在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将群众文化活动纳入工作中的时候,会逐渐形成基层社会团体组织,利用文化活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基层社会成员受到行为的约束,有利于每位群众加强自身管理力度。同时,基层社会成员之间不仅可以相互交流,还能在精神思想上互相安慰,进而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效率。另外,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在利用群众文化活动实施管理工作期间,可以大力宣传政府政策,在积极的引导之下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率。

(三)促进基层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基层社会是群众生活的共同体,也是群众文化的载体,基层群众在初步发展期间,就会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其未来素质的发展,与基层社会文明风气产生直接联系,如果基层社会的风气较为淳朴,群众在生长过程中就会产生较为良好的情感。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必须要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基层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保证不会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为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基层社会管理群众文化活动创新途径

基层社会管理人员要想更好的执行管理工作,就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加以重视,保证能够更好的实施管理工作,进而形成良好的基层群众文明风气,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

(一)树立正确的群众文化活动理念。基层社会管理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二者相互融合期间,有必要对地方资源加以开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使其得以有效利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基层地方资源不仅可以供给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还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质量的提升。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策划活动内容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充分挖掘基层社会资源优势,并且利用此类资源对群众文化的内容加以深入,进而拓展群众文化形式。其次,根据对群众生活需求的分析,将多种资源融合在一起,保证能够增强群众文化活动效力,使其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再次,基层社会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全面考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精神需求,并借鉴各个基层区域的特色文化,将其作为文化活动载体,使资源的利用价值得以发挥。最后,明确群众文化活动目标,将群众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二)重视基层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群众文化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其不仅可以支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还能够促进基层社会管理人员创新管理方式。因此,在基层社会管理部门执行工作期间,必须要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可以建设公益性的基础设施,例如:图书馆基础设施、文化活动中心基础设施、电影放映厅基础设施等,保证能够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其次,建设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并且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此时,政府必须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保证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的先进性,使基层群众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最后,建立群众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网络信息设备,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备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群众能够快速、便捷的搜索文化信息,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在基层社会管理与群众文化活动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摒弃传统的重经济、轻文化思想,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率。首先,可以制定基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进而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使其转变工作方向。其次,制定问责机制,进而约束基层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使其对群众文化舆论加以监督,进而优化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工作,例如:利用报纸、网络等对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加以报道,进而提高基层领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向基层领导干部群体中融入新鲜血液,聘用一些专业素质高、青春活力的人才任职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保证能够带领基层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四)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内容过于简单,一般都是将唱歌、跳舞、戏曲等作为文化活动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无法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兴趣。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人员要积极创新群众文化形式,引进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进而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力度。

第6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一)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有途径的状况

近年来,高职生群体已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但该群体法律意识淡薄,犯罪事件屡见报端,揭示出法制教育的严重缺位。因此有关“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文章不断增多。笔者进入中国知网(CNKI)选定以“法制教育”作为关键词,选定从2004年到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出现共有10126条结果;通过在选定的检索结果中以“高职”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则出现13条结果。而通过输入主题为“法制教育途径”,选定从后选定2004年到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共出现39条记录。尽管有关“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途径”的文章并不多见,但在阐述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总体概况及改革研究类的文章中,大都提及法制教育的途径。从检索出的研究文献中看出:自2007年起,频发的高职生犯罪案件使得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并于2012年引起热烈讨论,重心集中在途径研究和问题对策研究两个方面。本文对文献加以集中整理分析,从法制教育独立地位、师资队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网络化建设四方面说明法制教育现有途径的实际状况,在独立地位的认可中的措施是法制教育应从“德育教育”的从属地位中独立出来;在师资队伍的优化中一方面聘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加强现有师资法律水平;在教学方式的完善主要内容是最大限度进行实践教学,如开展模拟法庭、法院旁听、法律咨询以及法律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组织普法讲座、进行案例重演或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而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是结合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适时讲授最新法律法规状况等;重视网络法制教育却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优势,重点开展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等。

(二)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有途径的不足

从法制教育途径有深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和据有关调查,这些途径并未发挥实效。主要存有两方面不足,一方面在于未能准确把握高职生群体的新特征,及时灵活调整途径。自2005年起,法制教育的途径就包括了独立地位的认可、师资队伍的优化、教学方式的完善及教学内容的调整等内容。但时至今日,亦无新法。在笔者看来是其不仅反映出法制教育途径“流于形式”、难成大势,还折射出因视野受限法制教育陷入僵化的阴影。另一方面的障碍则源于自成门派的各种途径难以共同发力,导致法制教育途径虽多,却效果欠佳,事倍功半。此外,能坚持落实法制教育的高职院校屈指可数,这亦是法制教育迄今难获成效的关键因素。

二、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途径的创新探索

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夯实法制教育的实践基础,所以在创新探索过程中也应有所传承。目前法制教育途径的创新探索包括如下内容。

(一)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即能成就的事业,必须在实践中方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因如此,需要耗费巨大资源的法制教育,仅仅依靠一两个高职院校的单薄力量,难以整体上提升法制教育的水平。所以,笔者提出各大高职院校可以围绕法制教育展开校际间的合作,即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硬件乃至资金支持方面,携手共创,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法制教育质量的实质飞跃,还能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二)师生联合,营造法治氛围

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现有途径中已经提及师资队伍的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完善等内容。但又如何链接优质师资,顺利将完善后的教学方式得以真正落实,获得当代高职生群体的内心认可,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心需求,实现畅通无阻的师生交流,并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两者实施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法制教育创新探索成功与否。

(三)授人以渔,发挥网络威力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职生大都精通网络,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不容小觑。因循守旧、固步不前的法制教育,极易触犯到高职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恶性循环。充分利用当今高职生群体强烈的猎奇心理及爱好网络的特质,从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化建设左手,并引导学生从信息庞大的网络中搜寻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激发其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授人以渔。换而言之,充分利用网络威力,能使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途径的创新探索变得切实可行。

三、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创新途径实施措施

承前所述,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途径的三大创新探索若能在现有基础上加以贯彻施行,必能充分发挥“依法治国”的积极作用,在秩序、人权、正义及效益方面大获其效。因此,切实贯彻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三大创新途径作为关键所在,必须予以重视。首先,要想实现校际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必须加强各大高职院校对于法制教育的统一认识。众所周知,如今“高职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又因“能力是素质的外显,素质是能力的保证”,因此,高职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所以,只有各大高职院校对此有着深刻而一致的认识,才能积极展开校际合作、坦诚布公地接受资源共享。其次,师生联合离不开校方的搭桥引导,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更离不开校方的大力支持。就师生联合而言,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场地条件的配合,校方“搭桥”角色的支持不容忽略。而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则是校方持续推行法制教育的效果见证,如每年的法制宣传月,定期的模拟法庭、法院旁听及法律知识竞赛等,都是校方努力引导的体现。再次,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途径的创新探索应以“授人以渔”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令高职生虚心接受,这也是法制教育途径创新探索的最终归宿。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高职生为例,在讲解食品监督管理内容时,可适当穿插有关《食品安全法》、《刑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同时在《法律基础》的限定课时中,演示案例全过程,教会学生运用法律的方法,即“授人以渔”。在这过程中,利用高职生热衷网络的特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网络威力,从权利义务角度优化课程评价基准。唯此,法制教育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四、结语

第7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三自”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76-02

一、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贯穿“三自”教育能力培养提升的必要性

大学生“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把自身作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按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通过自主、自觉、自为、自律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1]

(一)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决定了其在本质上要求教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学会独立面对变化的环境。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而今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需要选择创业。在陌生、变化的环境中创业,要求毕业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懂得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学习。这种应用能力的发挥就要求学生在学校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时,除了单向地接受知识外,还需要学会自我运转,形成知识与应用体系的循环,不断地发挥主体能力性。

(二)现代教育的要求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教育主体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它要求学生要有主动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等交互性的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在这种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的教育下,学生的“三自”能力,尤其是自我教育的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培养提升大学生“三自”教育的能力不只是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三)现实条件的需求

由于辅导员人数不能满足稳定增长的生源数的需求,致使辅导员与学生人数的比例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200。加之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冗杂,需要处理关于资助、档案、就业、心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讲授形势政策、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课程,能够投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时间屈指可数。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除了在日常管理上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起到帮扶作用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也能起到榜样教育作用。因此,借助学生活动的平台,通过构建一个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实现有效、持续发展的“三自”教育能力培养提升的模式,可以缓解辅导员人数不能满足稳定增长的生源数所带来的困扰。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提升“三自”教育能力的“双轨模式”

由于视角和空间的不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提升“三自”教育能力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途径将组成不同的能力培养提升模式,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建设途径,即课程体系建设途径和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构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提升“三自”教育能力的“双轨模式”。

(一)课程体系建设途径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学生的思想并使其得以应用,需要以课程为载体。[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除了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的形势与政策,讲授创业技巧,分析创业心理外,还要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行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交互传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积攒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来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时,学生“三自”教育的能力就能得以充分发挥。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据美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该课程可以分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四个类型。[4]其中,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素质属于理论课程,从企业的运行过程,即筹划、创建、组织、管理、运行来安排学习内容。由于技术性创业项目较少,为了使非管理类的学生能接受创新创业理论课的教育,可以采用磁铁式[3]的教学活动,如由管理类的学院开设相关课程,其他学院的学生通过公选课、第二学位的选修学习相关课程。

2.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创业实务操作属于实践类课程,可以将课程内容嫁接到第二课堂,以竞赛活动、社团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创业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二)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依赖于创新创业课程的理论指导,一方面是利用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路径拓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增加感性认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来培养提升学生的“三自”教育能力需要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这三个主要的子途径着手。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它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所反映的教育价值观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并转换为行为的动机,促使他们去认识和实践,最后达到自觉。

在高校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老师的引导,它可以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这种由外及内的实践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三自”教育。2009年,常州工学院将两个校区的两个报刊亭建设为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每年由一批经过答辩会陈述创业方案具体情况,接受并通过专家评委提问的较为成熟的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入驻。如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商务、2011财一等已先后进驻报刊亭一展身手。

以专业为创业方向,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为基础,借助创业基地的平台实践创业计划,并将成功的案例进行推广,发挥其榜样作用。这一从理论实践发展成榜样作用的过程对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自我教育、管理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又是一个自我服务的过程。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不仅是一种束缚,用以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起良好的校风、学风,还可以是一种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如常州工学院近几年不断地致力于改进综合测评、社团星级评定工作细则、创新创业奖励机制等,通过制度的引导和推动,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职业生涯。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三自”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常州工学院建校以来,形成了“教会、学成”的校训,凝练了“团结、严谨、求是、创新”的校风,坚持追求“求实求新、爱国为民”的校园精神。它们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通过各类报告会、讲座、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读书活动等各种文化活动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借助社团活动,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所倡导的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使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在以培养提升学生“三自”教育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体系建设途径与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是两条缺一不可的并行轨道。课程体系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指导,指引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建设为课程体系所授予的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提供实践平台,实现理论知识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共同实现学生“三自”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注 释 ]

[1] 刘恒新,张华.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机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7).

[2] 鲍桂莲.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3] 李楚英,王满四.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4] 刘明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新西部,2011(27).

第8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学校 红色德育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吴先勇(1968- ),男,广西凌云人,百色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广西 百色 5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红色文化的高校德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S2010006)和2010年广西教育厅课题“红色资源德育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012MS1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51-02

一、学校红色德育及其途径简析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采用德育方法、开展德育活动的渠道。学校主要通过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途径来实施德育。学校红色德育指教育者利用红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德育活动。学校红色德育是学校特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在学校红色德育体系中,红色德育途径是红色德育内容、方法及承载体,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红色德育的渠道,是实现学校红色德育目标、落实红色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学校红色德育的途径很多,包括课堂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媒体类等。构建红色德育途径体系,形成系统的红色德育活动渠道和载体,能够整体发挥红色德育途径的最大功能,增强学校红色德育的实效。

二、构建学校红色德育途径体系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分析各种红色德育途径的特点及功能,整体分析各种红色德育途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学校德育之间的关系,整合学校红色德育各种途径,形成红色德育途径体系。红色德育途径构建的整体性,首先强调红色德育途径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红色德育的途径,协调好各种途径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红色德育途径的整体功能。其次强调红色德育途径与内容的协调性。一种红色德育途径可能对应多项红色德育内容,同一红色德育内容也可能对应多种红色德育途径。因此,不同的红色德育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实施途径,要协调好学校红色德育内容与途径的关系。再次强调学校红色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协调性。红色德育途径与红色德育方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是路,行走的方式和手段是方法。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决定学校红色德育方法,学校红色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学校红色德育各种途径之间的协调性,途径与方法、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了学校红色德育的实效性。

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学校红色德育的本质,学校红色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学校德育要解决学生的知、情、意、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校红色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注重红色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红色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实践,不可能取得红色德育的实效。在学校红色德育实施过程中,只有把红色理论认识与红色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把红色理论认识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言行一致,达到红色德育的目标。

3.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推动学校红色德育不竭的动力,学校红色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突破常规的德育途径,不断地创新红色德育的途径。创新性原则是要根据学校红色德育内容,构建相应的红色德育途径,根据不同的红色德育内容,选择不同的红色德育途径;根据学校红色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优选组合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对应不同的红色德育途径,选择不同的红色德育方法;根据时代特点和受教育者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学校要鼓励红色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课堂、网络、环境、实践等途径,以提高红色德育的效果。

三、构建学校红色德育的途径体系

德育途径从宏观角度可分为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从微观角度可分为课堂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传媒类等。根据学校德育途径和红色资源的特点,可以把学校红色德育途径整合为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组织类红色德育途径、环境类红色德育途径、管理类红色德育途径、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学校不断优化、整合红色德育途径,充分发挥每条途径的作用,是保证红色德育实效性的基础。

1.构建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红色德育课或者在德育课程中渗透红色德育内容两种方式实现。这是一条具有相对固定红色德育的教材、课时和教师的红色德育渠道,是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红色德育课程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内容和程序,对学生的德育更具针对性。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红色德育,挖掘各类课程的红色德育资源,在各类课程中蕴含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的内容,把红色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规律,整合地方红色资源,加强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德育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门的红色德育内容,遵循德育的规律,不断探索红色课程教学的方法,提高红色德育的效果。各学科教师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在学科知识教学中,充分挖掘红色德育资源,渗透红色德育内容。百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红色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视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加强红色资源德育价值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整合当地红色资源,组织编著了《百色起义光照千秋》《百色起义精神研究》等著作和教材。近几年来,学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要求,把红色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德育课;把红色教育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红色德育课程资源,有目的、计划地渗透红色德育,发挥了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的主渠道作用。

2.构建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明确提出,德育工作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学院紧抓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开展系列性红色德育实践活动:一是强化课堂红色讨论、红色辩论、红色演讲、红色影视赏析等认识性红色德育实践,让学生参与红色教育和教学过程,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举办校内红色歌谣、红色书画展和板报、红色诗文朗诵、红色故事、红色征文等比赛,开展“创先争优与党同行”主题党日活动、“青春建功”主题团日活动等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公益活动,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三是运用“重走红军路”、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践行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多年来,学院坚持开展“三活动”,即每逢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开展“缅怀先烈,修身立德,共创和谐,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每年“七一”党的生日,组织学生新党员到纪念馆、纪念碑开展入党宣誓活动;每学年新生开学后,组织学生在军训活动中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活动,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了伟大的百色起义精神,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受到了激荡,作风经受了锤炼,思想得到了升华,从而坚定了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得到了提高。

3.构建组织类红色德育途径。学校有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以及文学社、书画社、艺术团等多种社团组织,要加强各种组织的建设,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各种组织的活动中渗透红色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促进相互学习,以提高育人效果。充分利用共青团、艺术团以及各种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各种红色教育活动,如共青团利用暑期“三下乡”开展“服务农村促和谐”“重温百色红色记忆,传承青春报国志,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4.构建环境类红色德育途径。环境是德育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红色德育的重要途径。环境分硬环境和软环境。学院注重营造红色文化环境,加强领导,科学计划、周密组织、统一协调、合理安排,通过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红色德育环境建设系统工程,整体构建了红色文化课程、红色校园景观、红色经典艺术、红色人物等学校红色文化体系,大力宣扬百色起义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红色德育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5.构建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网络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学校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主要有广播影视、书籍报刊、信息网络等。信息网络是媒体类学校红色德育最重要的途径,建设红色德育专门网站,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是红色德育的课外延伸。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能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网络红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校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红色德育效果,增强红色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开辟“网上红色德育课堂”、红色教育论坛,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安排教师与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参与式学习。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先进人物事迹为切入点,在网上开展有冲击力的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形式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网上正确引导和教育。

6.构建管理类红色德育途径。要加强红色德育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一是加强学校层面的红色德育管理,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红色资源的德育价值,整体规划学校红色德育体系,组织、指挥、监控各类红色德育组织及红色德育过程,合理配置红色德育资源,改善红色德育条件,使红色德育活动顺利进行。学校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学生班级,调查研究;抓住典型,以点带面,把红色德育与其他德育相结合,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班级的红色德育管理。为落实学校各项红色德育措施,班级制订相应的红色德育计划并实施,协调任课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红色德育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红色德育的积极性,把红色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红色环境中健康成长。

红色德育具有多种途径,只有把各种途径整合起来,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应,才能提高红色德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张国建.整体构建德育途径体系全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J].中小学管理,2004(2).

第9篇:文化创新的途径范文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6、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简单题汇总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创新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2.怎样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理解: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做到: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①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如何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文化创新具有继承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其基本内涵和根基。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2)但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就是问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内涵。所以,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是“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工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能一味拒绝和排斥,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不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盲目排外的“封闭主义”,也不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怎样做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则 ─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2)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闭主义”则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以上两种错误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文化创新知识点1 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 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 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